矿山爆破地震波试验与分析

矿山爆破地震波试验与分析

一、矿山爆破地震波的测试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唐兰兰,张艺峰,姚道平[1](2021)在《天山中段地区重复地震时空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2009—2017年新疆区域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地震波形数据,利用波形互相关技术及主事件定位方法识别并重新定位了新疆天山中段及其周缘的重复地震。以波形互相关系数0.9作为阈值来确定研究区的重复地震事件,统计结果显示3万零181个事件中的1万1 618个为重复地震事件,这些重复地震事件组成了2 395组重复地震对和重复地震丛,占总事件数的38.5%。根据重复地震重定位前后地震对之间距离的统计结果推测,该区域的系统定位误差约为5—10 km。进一步结合该区域最新的震源分类结果对不同震源类型重复地震的时空分布特征予以分析,结果显示:重复矿山爆破事件在空间上呈丛集性分布,且其中的93.6%发生于白天,同时呈现季节性发生模式,即爆破多发生于夏季,而冬季较少;而重复构造地震在空间上大多沿断层分布,24小时内呈随机分布的特征,且研究时段内每个月的活动水平相对平稳;重复诱发地震成丛分布于靠近油气田和水库的区域,但其中部分诱发地震的位置与构造地震重叠,发震时间特征与构造地震相似,为随机分布。

吴会明[2](2021)在《浅谈采矿中深孔爆破对地面环境影响监测》文中提出矿产资源是我国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之一。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矿产资源被开发利用。为了提高采矿效率和安全性,应将爆破新技术与深孔采矿技术相结合。在爆破过程中,地震波传播到地面时,会产生强烈的振动,对周围环境存在较大的威胁。由于爆破涉及范围广、影响大,因此必须采取预防措施。本文介绍了深孔爆破震动对地表环境影响的监测与分析,然后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以供业内人士参考。

张玉川[3](2021)在《凹陷式矿山深孔爆破对注浆帷幕影响机制与振动控制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注浆帷幕是一种常用的矿山地下水截流和防治方法,然而,矿山的爆破开采尤其是临近注浆帷幕的爆破开采,会对注浆岩体的各类力学特性发生劣化,进而降低注浆帷幕对地下水的截流能力。因此需要开展爆破振动对注浆帷幕影响机制的研究,确定合理的爆破振动控制方法和安全开采距离。本文依托广西华润水泥凹陷式矿山治水工程,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试验、工程应用等方法系统研究了爆破振动对注浆帷幕的影响机制,提出了适用于凹陷式矿山的爆破振动控制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研究了凹陷式矿山群孔微差爆破地震波的叠加原理与特点,推导了群孔微差爆破萨道夫斯基公式修正方法,提出了基于不同单孔爆破振动信号叠加计算的萨道夫斯基衰减公式修正方法,并使用MATALB软件进行编程计算分析,得到了修正后的萨道夫斯基衰减公式和装药放大系数,为现场试验等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2)根据现场实际工况建立模型,采用LS-DYNA软件对现场爆破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研究凹陷式开采矿山临近注浆帷幕的爆破施工过程中,注浆帷幕的动力响应特征;分析在不同装药情况下爆破对注浆帷幕的影响特点和地表质点振速峰值的衰减特性;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注浆帷幕内部最大振速峰值与注浆帷幕上部地表振速峰值的关系和基于数值模拟计算的注浆帷幕振速峰值的安全判据。(3)对深孔爆破振动效应开展了现场监测研究,研究了爆破振动振速峰值衰减规律,使用修正后的萨道夫斯基衰减公式对现场数据进行拟合,得到了矿山爆破测点振速峰值衰减规律;并综合分析了注浆帷幕附近的质点振速图像、高程放大效应,为爆破安全距离的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4)综合考虑爆破振动频率与振动持续时间对注浆帷幕的影响,研究了试验数据的质点振速图像、爆破振动信号主频衰减规律、爆破振动信号频率分布规律、爆破振动持续时间等对注浆帷幕的影响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群孔爆破振动控制方法。(5)在华润水泥平南公司凹陷式矿山爆破振动控制应用中,根据萨道夫斯基衰减公式修正方法计算原理,使用MATLAB软件计算了不同孔间延期时间振动叠加效应,得到了最优孔间延期时间和爆破安全距离,并结合爆源最大单孔药量控制、爆破振动持续时间控制、传播路径控制等方式,确定了对注浆帷幕安全的爆破方案。并结合爆破振动监测、宏观调查与水位水量监测等方法,提出了基于动态信息化施工的闭环振动控制方法,保证了矿山注浆帷幕的安全施工和矿山正常开采作业,为矿区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鲁超[4](2021)在《太白金矿深孔爆破参数优化及安全控制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深孔爆破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地下矿山开采,在实际爆破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炸药单耗高、爆破大块率高、爆破地震效应大等不利情况。为实现矿山开采的安全高效,需要对爆破参数进行优化,并根据实际的爆破情况制定合理的安全控制措施。本文以项目“太白金矿新型中深孔凿岩设备爆破落矿工艺与爆破震动灾害控制技术研究”为依托,通过岩石力学参数实验、现场爆破测振和数值模拟分析等方法,围绕着岩体力学参数、爆破信号、采矿进路安全控制等方面展开研究,最终完成对太白金矿爆破参数的优化及安全控制措施的制定。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集太白金矿1100-1200m阶段岩体样本进行室内岩石力学实验,并开展基于RMR法的矿山围岩质量调查,经分类得围岩级别为Ⅱ级,评价结论为好。最终通过广义的Hoek-Brown准则获取岩体的力学参数。(2)根据爆破测振原理和工程实际情况,制定90mm和70mm深孔爆破测振方案,并通过频谱分析,获取信号幅值、主频等信息。利用萨道夫斯基公式拟合现场的爆破测振数据,得到爆破振动衰减规律。(3)分别利用小波和EEMD法分解爆破信号,并根据小波能谱系数和EEMD能量熵确定信号的主能量频带,70mm深孔爆破信号的主能量频带为35.9~234.3Hz,90mm深孔爆破信号的主能量频带为16~256Hz。以此为基础进行安全评估,结果表明70mm深孔爆破相较90mm深孔爆破更为安全,考虑爆破振动可能会对采矿进路和相邻的运输巷道造成破坏影响,需围绕进路的安全控制开展数值模拟研究。(4)利用FLAC3D对爆破荷载下采矿进路、相邻进路及运输巷道的稳定性及安全控制措施的效果进行模拟。首先模拟进路开挖过程,结果表明进路交接区域易发生破坏,判断进路可能会出现冒顶、片帮和底鼓等情况。其次模拟爆破荷载作用,结果表明采矿进路的底板和两帮破坏较为集中,运输巷道和相邻进路其顶板、两帮和底板亦产生较小剪切破坏。最后对相邻进路进行安全控制,模拟喷锚支护,结果表明相邻进路顶板产生的竖向位移和速度得到减小,支护效果良好,安全控制措施可行。(5)优化爆破参数。根据爆破效果和经验公式确定70mm深孔爆破密集系数优化为2.0~2.6,90mm深孔爆破密集系数优化为1.6~2.0。利用爆破振动衰减公式反推不同爆心距下的最大段药量,爆心距为0~15m时,爆破最大段药量不能超过769.65kg,当爆心距为15~30m时,最大段药量不能超过6157.21kg。利用小波时能密度法和信号叠加分析,并结合爆破块度调查确定70mm双排爆破的排间最优微差时间为35ms。(6)结合之前的研究成果,提出太白金矿安全控制措施。(1)为避免巷道片帮、冒顶及底鼓情况发生,可采取喷锚支护和钻孔卸压措施。(2)结合工程实际控制起爆装药量。(3)采用微差爆破技术,针对特殊情况可在最优排间微差时间的基础上增设孔间微差时间以进一步降低振动效应。(4)改变原有装药结构,包括采用不耦合装药、孔底起爆、加强装药管理等。

任晋[5](2021)在《矿山爆破噪声防护头盔产品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噪声聋作为矿山爆破行业最普遍的职业病,对相关从业人员的听力造成永久性损伤,且临床治疗效果不显着。因此,对于职业性噪声聋,关键在个体防护。目前,面向噪声防护的产品相对较少,功能单一,更没有专注不同行业类别的针对性产品,另外,对从业人员的健康监护体系仍有待完善。从矿山爆破行业入手,通过文献研究及实地考察,从矿山爆破环境角度,剖析矿山爆破工作流程及场景要素,研究噪声防护的场景需求,并深入了解噪声防护及听力检测的相关技术原理。从用户角度,对矿山爆破从业人员展开研究,通过对目标用户的访谈,深入挖掘用户需求,进而构建用户角色模型和旅程图,并运用亲和图法(KJ-Affinity Diagram)及层次分析法(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对用户需求进行权重分析,基于用户需求,展开功能要素的映射。从设计角度,在质量功能展开(QFD-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的理论基础上,通过用户需求和功能要素间的矩阵分析,得到功能要素权重,进而由功能要素向设计要素进行映射,并加以验证,最后,构建设计要素质量屋模型,完成用户需求向设计要素的转化,确定产品设计要求。最终,对矿山爆破噪声防护头盔产品开展设计实践,完成产品外观造型与功能模块的设计,并进行方案展示及设计评价。对矿山爆破噪声防护头盔产品设计的研究,为职业性噪声聋的防治,提供了个体防护层面的解决方案。就相关从业人员而言,能够有效的减少噪声带来的职业性危害,同时对职业健康进行了有效监护,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职业人员患病的风险。希望研究成果能对噪声聋职业病防治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贺路[6](2020)在《金刚砂石矿爆破振动传播规律及动力效应研究》文中认为爆破作业是露天矿山开采的主要方式,随着矿山开采的不断进行,部分露天矿山台阶爆破作业产生的有害效应对周围建筑物造成损坏。为了控制爆破振动对矿山周边地表民房建筑物的影响,本论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64007),以安顺市金钢混凝土有限公司砂石矿矿山爆破作业为实际研究对象。通过爆破振动试验,研究爆破地震波的传播规律和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分析了不同台阶高度的爆破荷载作用下随着爆心距的增大爆破地震波的振动速度的衰减规律,以及主振频率的变化;对比峰值振速和最大安全振速,研究了爆破作用引起地表建筑物动力效应特征,以及爆破作用下地表民房建筑物动力效应特征,并探讨其峰值振速与应力场的内在联系,判断爆破作业产生的有害效应对建筑物的损伤情况。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试验研究,径向、切向、垂向峰值振速随高程及水平距增大呈减小趋势;参考了萨道夫斯基公式和长江科学院预测公式,结合最小二乘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修正了本矿山爆破作业更适合的振动预测公式,并建立了峰值振速衰减经验公式,为今后的爆破振动预测提供了指导。(2)衰减系数K与α整体都随着高差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在高差30m至40m该层台阶边坡岩性和地质构造的影响,切向衰减系数K与α随高程的增加反而减小;高程系数β除了30-40层台阶以外都随着高差的增加而减小。(3)水平剪应力和振动速度都随着爆心水平距离的增加而衰减,初期衰减较快,中期衰减缓慢,后期较为平缓。水平剪应力和振动速度存在二次指数关系。(4)在工程上通过最大允许安全振速计算可以得出允许峰值剪应力,可以判断在爆破作用下建筑物内部的剪应力是否超过安全许用抗剪强度;再从结构材料性质上判定建筑物是否受损、破坏等;为爆破振动控制、孔网参数和设计指标等提供了参考。

孙赛赛[7](2020)在《不同大小抵抗线对爆破地震波衰减规律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炸药在岩体介质中爆炸产生的爆破地震波会引起岩体介质质点和地表产生振动,进而引起爆破地震效应,不仅会造成炸药能量的不必要浪费,增大了经济成本,还会对台阶边坡和建(构)筑物等造成损坏。而在工程爆破中,抵抗线的大小不仅关系到爆破效果的好坏,还直接影响着爆破地震波的传播规律,当前对其的研究大多以现场生产试验为主,忽略了岩体介质之间的不均匀性和各向异性。所以为准确研究不同抵抗线对爆破地震波的衰减规律,本文以相似理论为基础,利用量纲分析法推导出模型试验应遵循的相似准则,建立不同大小抵抗线的混凝土模型进行单孔爆破试验,然后利用origin数据分析软件和HHT分析方法从振动速度、能量等角度对爆破地震波衰减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爆破振动速度衰减公式、IMF分量、瞬时能量谱、三维能量谱和边际谱,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不同抵抗线对爆破地震波衰减规律的影响,最后通过现场试验对模型试验所得结论进行验证,对降低爆破振动和提高能量利用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爆破振动速度衰减规律与抵抗线的大小有着直接关系,主要表现为:随着抵抗线的增大,爆破振动质点峰值速度也随着增大,速度衰减越来越缓慢,且X方向主频有向高频集中的变化趋势。(2)随着爆心距的增大,爆破振动质点峰值速度逐渐减小,主频有向低频集中的变化趋势,且在爆破近区,X方向峰值速度衰减较为迅速,Y、Z方向衰减较为平缓,瞬时峰值能量的衰减与速度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3)通过对不同模型的爆破振动监测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三个模型的爆破振动速度衰减公式,对比不同抵抗线的衰减公式可以发现:三个公式中质点峰值速度的衰减系数α值逐渐减小,表明随着模型抵抗线的增大,爆破振动质点峰值速度的衰减逐渐变缓。(4)在相同炸药量条件下,通过理论计算求得1、2、3号模型地震波能量百分比分别为3.38%、5.76%、8.64%,这一结果表明,抵抗线大的爆破试验地震波能量转化率高,能量损失大,即抵抗线大的能量利用率低。这启示我们,为降低爆破振动的能量,提高炸药能量利用率,应对爆破孔网参数设计进行优化,以此提高炸药破碎岩石介质的能量比例。(5)通过利用HHT分析方法获得三个模型在不同位置处的IMF分量、瞬时能量谱、三维能量谱和边际谱,能够比较直观的呈现出不同位置、不同时刻、不同频率处的能量分布特征,揭示了不同大小抵抗线对爆破地震波能量衰减的影响规律。(6)通过对现场试验监测数据的分析发现:现场试验所得爆破振动速度、主频、能量的衰减变化情况同混凝土模型试验所得结论具有较好的吻合性,验证了模型试验所得结论的正确性,同时所得结论对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董英健[8](2020)在《高寒地区矿山边坡的爆破振动响应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露天矿山全周期爆破开挖深度的增加致使了边坡环境极为复杂,尤其是高寒地区矿山边坡在爆破荷载作用下的响应特征研究一直是爆破工程与岩土工程交叉领域的瓶颈问题。论文采用室内多级分段温度的变介质岩石波阻抗测定试验、现场边坡监测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对高寒地区特殊环境的边坡响应特征展开了深入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有以下几点:(1)研究了多级分段温度与岩石波阻抗之间的关系。对岩石试件进行了饱水试验,将饱水后的岩石试件分别置于A级(10℃~24℃)、B级(-20℃~-40℃)环境中,以每2℃为一段,研究多级分段温度对岩石波阻抗的影响关系。表明了温度的降低,B级岩石波阻抗值呈现增加的趋势,说明了温度的降低使岩石孔隙内液相介质向固相转化,岩石完整性有所增强,进而提高了岩石波阻抗值。(2)提出了爆破振动传播模型的定量表示方法,建立了岩层冷冻深度与爆破振动衰减系数的对应关系。通过长达4个多月岩石边坡爆破振动监测试验,分别建立了A、B级的爆破振动传播规律模型,确定了A、B级的爆破振动衰减相关系数,找出了爆破振动衰减系数K、α与冷冻深度呈负相关关系,岩层冷冻深度的增加,减缓了峰值振动速度的衰减速率,增大了对岩石边坡的破坏效应,这可能是岩石孔隙介质由液相向固相转化,降低了爆破振动波遇水折射、反射等导致能量散失的概率。(3)提出了边坡爆破振动能量计算模型,找出了温度极差变化条件下的爆破振动频带能量的分布规律。采用微分经验模态分解-希尔伯特变换方法对A、B级爆破振动能量进行了计算,分析了振动能量的分布特征,得出了B级条件下边坡爆破振动能量主要集中频段,发现了B级边坡的爆破振动能量呈现向低频带集中的趋势,说明了能量集中所在频段与岩石边坡固有频率匹配时,对边坡的安全稳定性影响较大。(4)分析了温度极差的边坡应力状态分布特征。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A、B级边坡在爆破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变化、应力调整分布的特征,得出了边坡水平应力逐渐向坡底集中的规律,B级条件边坡坡底水平应力变化集中较为显着,增大了应力释放进而引发边坡失稳的概率。研究成果为保障矿山安全运营及制定边坡防护方案提供技术支持。

张耿城[9](2020)在《矿山爆破环境振动效应评价及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鞍钢矿山群属于典型的环城矿山群,采场附近大多分布有村庄或者工业用房,2017年4月,环保部门在距关宝山铁矿400 m左右的居民区进行爆破振动监测,按照《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 10070)以爆破加速度为指标,振级为95 dB,超出标准值。但按照《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以爆破振动速度为指标,爆破振动速度为2.1 cm/s、主频带为10~50 Hz不超标。为保证生产爆破时,振级符合国家环保部门相关标准要求,采取减小爆破规模的措施,严重降低了生产效率。论文以两个标准指标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出发点,针对爆破的环境效应控制问题进行研究,以关宝山铁矿台阶爆破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现场试验以及数值模拟手段,提出了爆破振动信号能量计算方法,利用新型环境振动测试系统,研究了环境振动参量的传播特征,完善了环境振动的评价方案,提出了环境振动效应的控制方案,工程应用效果良好。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综合变分非线性调频模态分解原理和希尔伯特变换评价方法,建立了VHT信号能量计算模型,与经验模态分解仿真方法进行了对比,表明了变分非线性调频模态分解方法具有良好的抗噪性,消除了模态重叠的问题;(2)考虑关宝山矿区的地质条件以及周边环境特征对爆破振动的传播影响,基于爆破振动波传播理论和统计学原理,揭示了环境质点振动速度幅值、质点振级的衰减特性;采用构建的环境振级模型展开了矿区周围结构体试验的可靠性验证,振级实际值与理论值相对误差处于1.1~10.1%范围内;(3)利用VHT信号能量计算方法计算质点振动速度与质点振动加速度能量,研究了速度能量与振级能量在不同频带上的分布,发现了同一测点爆破振动速度达标而振级不达标的原因,分析了爆心距、单段药量、延期时间对振级大小及振级能量频带分布规律的影响;(4)提出一种降低环境振动效应的大孔径空孔阻隔技术方案。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减振孔对爆炸应力波传播规律,模拟了大孔径空孔不同炮孔数量、孔径、孔深、减振孔位置对爆破振动速度及振级的影响。参照模拟结果在矿山现场进行了工程验证,试验表明大孔径空孔可以降低爆破环境振动效应,实现了工程标准与环保标准的双控达标。

张勤彬[10](2019)在《考虑高程及岩体损伤的爆破振动传播规律及其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爆破振动作为爆破作业过程中的一种主要的有害效应,是国内外相关学者研究的重点。随着爆破器材及工程爆破技术的不断发展,复杂环境下的大规模岩土爆破工程越来越常见,因此,科学研究及工程技术领域对爆破振动的传播规律及控制技术研究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系统的研究高程及岩体损伤影响下爆破振动的传播及衰减规律,文章根据多个实际爆破工程的监测数据,采用无量纲分析的方法,从理论上推导了反映高程及岩体损伤的爆破振动峰值速度的数学模型,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比分析了多种预测模型的精度,得出了在地形变化较大的区域进行爆破振动预测时,考虑高程效应的预测模型精度较高,平均偏差均在7%以内;文章首次提出了采用岩体的损伤度及爆破裂隙圈半径共同表征岩体的累计损伤情况,经非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周期性爆破荷载下,考虑岩体损伤的爆破振动峰值速度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的精度大于94%。采用ANSYS LS-DYNA软件对爆破振动的传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爆破振动的传播规律,得出了爆破振动的传播具有一定的高程放大效应,对比了岩体损伤前后爆破振动速度的变化规律,得出岩体损伤对爆破振动峰值速度具有较大的削弱效应,振动速度衰减率为13.302%。文章还提出了多种爆破振动控制及减弱技术措施,其中“大-段间延时”、优化爆破参数及孔内空气间隔三种降振技术已通过实际工程验证,降振效率普遍在30%以上,以期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二、矿山爆破地震波的测试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矿山爆破地震波的测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天山中段地区重复地震时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天山中段构造及地震活动背景
2 资料和方法
    2.1 波形互相关技术确定重复地震
    2.2 主事件定位法重新定位重复地震
3 重定位后重复地震定位水平评估及时空分布特征
4 不同震源类型的重复地震分布特征
5 讨论与结论

(2)浅谈采矿中深孔爆破对地面环境影响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1 深孔爆破技术的优势分析
    1.1 能有效提高矿山安全生产水平
    1.2 能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1.3 实现矿产资源高度整合,提高经济效益
2 深孔爆破地震波综述
    2.1 爆破地震波的形成
    2.2 描述爆破地震波的基本参数
3 深孔爆破技术在矿山生产中的应用过程
    3.1 前置打孔作业
    3.2 爆破作业
4 爆破所产生的振动效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因素
    4.1 振动速度
    4.2 振动频率
5 爆破振动测试与测点布置
    5.1 爆破振动试验的基本原理
    5.2 测点的布置
6 地下采矿爆破振动对地面环境的影响的监测与分析
    6.1 地下采矿爆破震动对地表环境影响监测
    6.2 地下开采爆破震动对地表环境影响监测方案
    6.3 地下开采爆破震动对地表环境影响监测分析方法
7 控制地下采矿爆破振动对地面环境影响的措施
    7.1 合理选择炸药
    7.2 科学控制炸药装药
8 结语

(3)凹陷式矿山深孔爆破对注浆帷幕影响机制与振动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爆破振动效应研究现状
        1.2.2 爆破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2.3 爆破作用下注浆帷幕破坏机理研究现状
        1.2.4 注浆帷幕安全判据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深孔爆破振动传播与衰减特性分析
    2.1 爆破振动效应及对岩体的损伤作用
        2.1.1 爆破振动的传播特征
        2.1.2 岩石爆破损伤过程与作用区域
        2.1.3 爆破振动对被保护对象的影响
    2.2 爆破作用对注浆帷幕影响分析
        2.2.1 凹陷式开采矿山注浆帷幕
        2.2.2 应力波在注浆帷幕处传播的力学模型
        2.2.3 爆破振动对注浆帷幕影响机理
    2.3 基于相同单孔爆破振动信号叠加计算的萨道夫斯基衰减公式修正方法
        2.3.1 深孔爆破地震波叠加特点
        2.3.2 群孔微差爆破萨道夫斯基公式修正计算原理
        2.3.3 基于相同单孔爆破振动信号叠加的群孔振速计算方法
    2.4 基于不同单孔爆破振动信号叠加计算的萨道夫斯基衰减公式修正方法
        2.4.1 基于不同单孔爆破振动信号叠加的群孔振速计算方法
        2.4.2 爆破振动信号叠加计算结果
        2.4.3 计算结果分析与萨道夫斯基衰减公式修正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深孔爆破对注浆帷幕影响数值模拟研究
    3.1 软件算法原理
        3.1.1 控制方程
        3.1.2 时间积分与时间步长控制
        3.1.3 炸药爆炸计算模型
    3.2 爆破数值模拟模型
        3.2.1 几何模型
        3.2.2 材料模型与参数
        3.2.3 岩体破坏准则
    3.3 爆破数值模拟应力波传播特征分析
        3.3.1 爆炸应力波传播分析
        3.3.2 破碎塑形区分析
        3.3.3 帷幕区应力分析
    3.4 爆破数值模拟振速峰值衰减规律分析
        3.4.1 水平台段衰减规律分析
        3.4.2 注浆帷幕区垂直方向衰减规律分析
        3.4.3 基于数值模拟结果的安全判据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深孔爆破现场试验研究
    4.1 凹陷式开采矿山概述
        4.1.1 矿山开采现状
        4.1.2 矿山爆破参数
    4.2 爆破振动现场监测试验
        4.2.1 试验目的与意义
        4.2.2 监测试验设备介绍
        4.2.3 试验方案
    4.3 爆破振动速度衰减规律分析
        4.3.1 质点振速峰值衰减规律分析
        4.3.2 质点振速图像分析
        4.3.3 高程放大效应分析
    4.4 爆破振动频率与持续时间变化规律分析
        4.4.1 爆破振动信号频率衰减规律
        4.4.2 爆破振动信号频率分布规律
        4.4.3 爆破振动持续时间变化规律
    4.5 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工程应用
    5.1 爆破振动控制
        5.1.1 爆源控制
        5.1.2 确定合理的爆破网路
        5.1.3 爆破安全距离计算与传播路径控制
    5.2 动态监测与信息化施工
        5.2.1 爆破振动监测
        5.2.2 动态信息化施工
    5.3 应用效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参与的项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太白金矿深孔爆破参数优化及安全控制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 爆破振动传播规律研究
        1.2.2 爆破信号分析技术研究
        1.2.3 深孔爆破参数优化研究
        1.2.4 爆破安全控制措施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太白金矿岩体力学参数
    2.1 太白金矿简介
        2.1.1 炸药性能与凿岩设备
        2.1.2 现用深孔凿岩设备爆破参数(90mm)
        2.1.3 新型深孔凿岩设备爆破参数(70mm)
    2.2 室内岩石力学实验
        2.2.1 实验设备及方法
        2.2.2 实验内容
        2.2.3 实验结果
    2.3 岩体力学参数
        2.3.1 基于RMR法的矿山地质调查
        2.3.2 基于广义Hoek-Brown准则获取岩体力学参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场爆破振动测试
    3.1 爆破测试基本原理
        3.1.1 爆破振动测试系统
        3.1.2 爆破振动测试目的
        3.1.3 爆破测振要求
    3.2 现场爆破振动测试
        3.2.1 爆破振动测试方案
        3.2.2 测振仪器简介
        3.2.3 仪器的布置方法
    3.3 现场爆破测试结果
    3.4 爆破振动衰减规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爆破信号分析及安全评估
    4.1 爆破信号分析方法简介
        4.1.1 小波分析
        4.1.2 小波能谱系数
        4.1.3 EEMD法
        4.1.4 EEMD能量熵
    4.2 爆破信号对比分析
        4.2.1 爆破信号分解对比分析
        4.2.2 信号分量频带对比分析
        4.2.3 小波能谱系数与EEMD能量熵对比分析
        4.2.4 爆破信号能量频带分析
    4.3 安全评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爆破荷载下采矿进路安全控制模拟
    5.1 FLAC~(3D)软件的介绍
    5.2 数值模拟参数设置
        5.2.1 数值模拟几何模型
        5.2.2 网格尺寸设置
        5.2.3 初始地应力
        5.2.4 边界条件
        5.2.5 动荷载施加
        5.2.6 力学阻尼
    5.3 爆破荷载下进路稳定性模拟
        5.3.1 进路的开挖模拟
        5.3.2 爆破荷载对进路的影响分析
    5.4 相邻进路支护安全控制措施
        5.4.1 相邻进路支护方案
        5.4.2 进路的支护模拟
        5.4.3 爆破荷载对支护进路的影响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爆破参数优化及安全控制措施
    6.1 爆破参数优化
        6.1.1 密集系数优化
        6.1.2 最大段药量优化
        6.1.3 排间延期优化
    6.2 爆破块度统计调查
    6.3 最终优化结果
        6.3.1 优化后90mm深孔爆破参数
        6.3.2 优化后70mm深孔爆破参数
    6.4 安全控制措施
        6.4.1 进路支护安全控制
        6.4.2 起爆装药量的控制
        6.4.3 微差爆破技术控制
        6.4.4 装药结构技术控制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进一步的工作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矿山爆破噪声防护头盔产品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矿山爆破噪声控制及场景特征研究
    2.1 矿山爆破概述
    2.2 矿山爆破噪声危害与控制
    2.3 矿山爆破工作流程及场景要素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矿山爆破噪声防护头盔产品用户研究
    3.1 用户调研及需求获取
    3.2 用户需求权重分析
    3.3 基于用户需求的产品功能映射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QFD的矿山爆破噪声防护头盔产品设计要素研究
    4.1 用户需求和功能要素间的矩阵分析
    4.2 基于功能要素的设计要素映射
    4.3 功能要素和设计要素间的矩阵分析
    4.4 产品设计要素质量屋构建
    4.5 本章小结
5 矿山爆破噪声防护头盔产品设计
    5.1 产品设计定位与功能模块
    5.2 产品尺寸与人机界面
    5.3 产品造型设计与呈现
    5.4 产品设计评价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矿山爆破一线在职从业人员访谈提纲
附录 2 矿山爆破职业性噪声聋患者访谈提纲
附录 3 产品设计展板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金刚砂石矿爆破振动传播规律及动力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爆破振动传播规律的研究现状
        1.2.2 爆破动力效应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爆破振动基本理论
    2.1 爆破地震波
        2.1.1 爆破地震波的形成
        2.1.2 爆破地震波的类型
        2.1.3 爆破地震波的传播特性和频率特性
        2.1.4 爆破地震波的衰减规律
    2.2 爆破振动对建筑物的影响
    2.3 国内外爆破振动安全判据指标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金刚砂石矿台阶爆破振动的试验研究
    3.1 金刚砂石矿概况
        3.1.1 矿山现状
        3.1.2 地质条件
    3.2 施工方案
        3.2.1 爆破方案
        3.2.2 起爆网路的选择
        3.2.3 爆破作业的实施
    3.3 爆破振动监测
        3.3.1 监测目的
        3.3.2 监测内容及方法
        3.3.3 监测结果
    3.4 爆破振动传播规律分析
        3.4.1 峰值振速传播规律分析
        3.4.2 主振频率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爆破动力效应数值模拟分析
    4.1 数值模拟
        4.1.1 LS-DYNA3D
        4.1.2 计算方法
    4.2 数值模型及材料参数
        4.2.1 数值模型
        4.2.2 状态方程
        4.2.3 材料参数
    4.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4.3.1 高程60m的动力效应分析
        4.3.2 高程50m的动力效应分析
        4.3.3 高程40m的动力效应分析
        4.3.4 高程30m的动力效应分析
        4.3.5 高程20m的动力效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不同大小抵抗线对爆破地震波衰减规律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爆破地震波衰减规律研究
        1.2.2 爆破振动强度的预测研究
        1.2.3 振动信号分析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爆破地震波的产生机理与特性
    2.1 爆破地震波的产生
    2.2 爆破地震波的分类
    2.3 爆破地震波的传播特征
        2.3.1 波的惠更斯原理及应用
        2.3.2 地震波的反射和折射
    2.4 爆破地震波能量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模型试验相似准则的建立
    3.1 相似理论
        3.1.1 相似第一定理
        3.1.2 相似第二定理
        3.1.3 相似第三定理
    3.2 模型试验相似准则推导
        3.2.1 爆破相似准则的推导方法
        3.2.2 模型试验相似物理量的选定
    3.3 相似材料配比研究
        3.3.1 原型岩体岩性特征分析
        3.3.2 砂浆试件的物理力学性能测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大小抵抗线单孔爆破相似模型试验
    4.1 模型爆破试验工序
    4.2 相似模型试验方案设计
        4.2.1 模型设计及制作
        4.2.2 模型的浇筑
        4.2.3 仪器的选择
        4.2.4 监测点的布置
        4.2.5 主要爆破参数设计
    4.3 爆破振动的监测
        4.3.1 模型的试爆
        4.3.2 主爆模型的现场仪器安装与爆破试验
        4.3.3 爆破振动监测结果
    4.4 监测信号分析
        4.4.1 爆破振动速度衰减规律
        4.4.2 不同抵抗线的峰能衰减变化
        4.4.3 不同抵抗线的炸药能利用率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HHT在爆破地震波衰减规律中的应用
    5.1 EMD模态分解与各IMF分量频谱
        5.1.1 信号的EMD分解
        5.1.2 IMF分量频谱分析
    5.2 瞬时能量谱分析
    5.3 三维能量谱分析
    5.4 边际谱分析
    5.5 爆破振动信号频带能量分布规律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不同抵抗线现场爆破试验
    6.1 别斯库都克露天煤矿基本概况
    6.2 别矿地质构造
    6.3 别矿爆破施工技术
    6.4 不同抵抗线现场爆破试验及结果分析
        6.4.1 振动速度衰减规律
        6.4.2 不同抵抗线的峰能衰减变化
        6.4.3 爆破振动主频衰减规律
        6.4.4 频带能量分布规律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高寒地区矿山边坡的爆破振动响应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爆破振动波研究现状
        1.2.2 爆破振动信号分析研究现状
        1.2.3 爆破振动效应控制分析研究现状
        1.2.4 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多级分段温度的岩石波阻抗测定试验研究
    2.1 引言
    2.2 试验方案
        2.2.1 试件的制作
        2.2.2 岩石波阻抗试验方案及分析
        2.2.3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方案及分析
    2.3 本章小结
3.多级温度的边坡爆破振动传播规律研究
    3.1 引言
    3.2 A级条件下边坡的爆破振动监测试验
        3.2.1 工程概况
        3.2.2 边坡爆破振动监测的原因
        3.2.3 爆破振动监测系统及布置原则
        3.2.4 监测成果及分析
    3.3 B级条件下边坡的爆破振动监测试验
        3.3.1 采场东边边坡监测及分析
        3.3.2 岩层冷冻深度与衰减系数关联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4.多级温度的边坡爆破振动能量分析
    4.1 引言
    4.2 爆破振动微分经验模态分解-希尔伯特变换计算方法
    4.3 A级条件下的边坡爆破振动能量分析
        4.3.1 爆区概况
        4.3.2 爆破振动信号的分解处理分析
        4.3.3 爆破振动信号能量分布特征
    4.4 B级条件下的边坡爆破振动能量分析
        4.4.1 爆破振动信号的分解处理分析
        4.4.2 爆破振动信号的能量分布特征
    4.5 本章小结
5.露天矿边坡响应特征的数值分析
    5.1 引言
    5.2 FLAC3D数值建模方法
    5.3 岩质边坡概念计算模型及分析
        5.3.1 岩石边坡的静力分析
        5.3.2 岩石边坡的动力分析
    5.4 本章小结
6.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作者简介

(9)矿山爆破环境振动效应评价及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爆破环境振动效应研究现状
        1.2.2 爆破振动及环境振动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1.2.3 环境振动信号处理方法研究现状
        1.2.4 爆破振动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爆破环境振动能量分析理论
    2.1 爆破振动信号的变分非线性调频模态分解理论
        2.1.1 变分非线性调频模态分解方法
        2.1.2 信号模型分解方法处理分析
    2.2 能量谱理论
        2.2.1 VHT理论
        2.2.2 环境振动能量频谱理论
        2.2.3 环境振级能量破坏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爆破环境振动衰减特性分析
    3.1 矿山爆破环境振动测试方案
    3.2 环境振动测试结果及分析
        3.3.1 振动速度幅值特征分析
        3.3.2 振级衰减特性分析
        3.3.3 实例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基于VHT的环境振级能量分析
    4.1 矿山爆破环境振动速度能量分布特征
    4.2 矿山爆破环境振级能量分布特征
    4.3 爆破振动振级能量影响因素分析
        4.3.1 爆心距对振级能量分布的影响
        4.3.2 药量对振级能量分布的影响
        4.3.3 延时时间对振级能量分布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环境振动效应控制研究
    5.1 大孔径空孔模型分析
        5.1.1 计算模型的建立
        5.1.2 无空孔条件对爆破振动波传播特征的影响
        5.1.3 大孔径空孔对爆破振动传播特征的影响
        5.1.4 减振孔参数对爆破振动的影响
    5.2 工程实例验证
        5.2.1 试验方案
        5.2.2 减振后振动速度的对比分析
        5.2.3 减振后振级的对比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作者简介

(10)考虑高程及岩体损伤的爆破振动传播规律及其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爆破振动的产生、传播及其表征
    2.1 爆破振动的产生及分类
        2.1.1 爆破振动的产生
        2.1.2 爆破振动波的分类
    2.2 爆破振动的传播
    2.3 爆破振动的表征
第三章 考虑高程效应的爆破振动传播规律
    3.1 工程概况及现场试验概述
        3.1.1 坡望石灰岩矿概况及现场试验概述
        3.1.2 河百3标概况及现场试验概述
    3.2 爆破振动预测经验公式的分析及改进
        3.2.1 爆破振动的量纲分析
        3.2.2 爆破振动预测经验公式的改进
    3.3 爆破振动测试结果及分析
        3.3.1 坡望石灰矿爆破振动测试结果及分析
        3.3.2 河百3标爆破振动测试结果及分析
    3.4 考虑高程差的爆破振动传播规律
第四章 考虑岩体累计损伤的爆破振动传播规律
    4.1 岩体损伤及爆破裂隙圈的表征
        4.1.1 岩体损伤的表征
        4.1.2 爆破裂隙圈的表征
    4.2 考虑岩体损伤的爆破振动预测模型
    4.3 工程实例分析
        4.3.1 工程概况
        4.3.2 测试结果及分析
    4.4 考虑岩体累计损伤的爆破振动传播规律
第五章 爆破振动数值模拟分析
    5.1 数值模拟概述
    5.2 爆破振动有限元计算模型
        5.2.1 几何模型
        5.2.2 材料参数及其本构方程
        5.2.3 算法的选择及边界条件
    5.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5.3.1 考虑高程效应的爆破振动数值模拟分析
        5.3.2 考虑岩体损伤的爆破振动数值模拟分析
    5.4 爆破振动传播及衰减规律分析
第六章 爆破振动控制技术
    6.1 爆破振动的主动控制技术
        6.1.1 控制最大单段药量
        6.1.2 合理设置微差时间
        6.1.3 优化爆破参数
    6.2 爆破振动的被动控制技术
        6.2.1 开挖减振沟
        6.2.2 预裂爆破与减振孔
        6.2.3 间隔装药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矿山爆破地震波的测试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天山中段地区重复地震时空特征研究[J]. 唐兰兰,张艺峰,姚道平. 地震学报, 2021
  • [2]浅谈采矿中深孔爆破对地面环境影响监测[J]. 吴会明. 世界有色金属, 2021(10)
  • [3]凹陷式矿山深孔爆破对注浆帷幕影响机制与振动控制方法研究[D]. 张玉川. 山东大学, 2021(12)
  • [4]太白金矿深孔爆破参数优化及安全控制措施研究[D]. 鲁超.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5]矿山爆破噪声防护头盔产品设计研究[D]. 任晋.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6]金刚砂石矿爆破振动传播规律及动力效应研究[D]. 贺路. 贵州大学, 2020(04)
  • [7]不同大小抵抗线对爆破地震波衰减规律的影响研究[D]. 孙赛赛. 贵州大学, 2020(04)
  • [8]高寒地区矿山边坡的爆破振动响应特征研究[D]. 董英健. 辽宁科技大学, 2020(02)
  • [9]矿山爆破环境振动效应评价及控制技术研究[D]. 张耿城. 辽宁科技大学, 2020(02)
  • [10]考虑高程及岩体损伤的爆破振动传播规律及其控制技术研究[D]. 张勤彬. 广西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矿山爆破地震波试验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