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例自闭症儿童心理思辨能力测试与分析

10例自闭症儿童心理思辨能力测试与分析

一、10例孤独症儿童心理推测能力的测试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郭强[1](2021)在《孤独症儿童补语句法加工与心理理论关系及干预研究》文中提出孤独症作为一种广泛性神经发育障碍,患者在社会交往、语言交流等方面存在障碍。Baron-Cohen等研究者认为这可能与该群体存在心理理论缺陷有关。心理理论主要涉及个体对自我或他人在意图、愿望、信念等心理状态方面的认识,并根据这些认识对他人行为做出推断。已有研究表明补语句法与心理理论存在密切联系,因为补语句法可以允许一个命题或句子嵌套在另一个句子中,而命题的真假性并不影响整个句子的真值。de Villiers等研究者认为补语句法为心理理论表征提供了思维框架,有助于儿童理解他人信念。然而另有研究者认为该句法对心理理论理解并无独特作用。补语句法与汉语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关系如何?该句法能否促进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理解?这对揭示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表征,理解他人心理状态有重要意义。因而,本研究基于国内外已有成果,通过横断研究方法、干预研究方法来系统探讨补语句法加工与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之间的关系,对比孤独症儿童与正常儿童在此关系中的异同,揭示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理解的潜在表征方式。本研究共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首先阐释了孤独症和心理理论的概念、相关理论模型以及研究范式。其次,梳理了语言与心理理论之间的关系、任务语言形式在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理解中的影响。然后,重点分析了国内外有关补语句法与心理理论关系的研究。最后,基于以上分析,提出本研究继续探讨的问题及研究思路。第二部分为实验研究,共有三个研究。研究一,从句子层面探讨补语句法与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的关系。分为两个实验,实验一考察了不同结构类型补语句法对孤独症儿童、语言能力匹配的正常儿童心理理论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孤独症儿童动词短语结构补语句法、小句结构补语句法理解能力显着弱于正常儿童。不论是语言形式还是非语言形式心理理论,孤独症儿童得分都显着落后于正常儿童。在非语言形式心理理论任务下,孤独症儿童可以通过动词短语结构补语句法、小句结构补语句法预测心理理论;在语言形式心理理论任务下,只有小句结构补语句法能预测心理理论。这表明随着心理理论任务语言要求提高,孤独症儿童对其表征的句法更加复杂。正常儿童仅在语言形式任务中采用小句结构补语句法预测心理理论。这表明正常儿童与孤独症儿童在心理理论表征上有不同的表征方式。实验二考察了补语句法句义因素对孤独症儿童、语言能力匹配正常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结果显示,孤独症儿童句义一致补语句法、句义不一致补语句法理解能力弱于正常儿童。不论是语言形式还是非语言形式心理理论任务,句义不一致补语句法都能显着预测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孤独症儿童能通过补语句法的句法知识理解表征心理理论,但仅在语言要求较低的心理理论任务中体现出来。当心理理论任务的语言要求提高时,孤独症儿童需要整合补语句法句义知识来理解表征心理理论。研究一从句子层面支持了de Villiers等人的观点,也为孤独症儿童通过语言等社会认知成分表征心理理论提供了证据支持。研究二,在研究一的基础上从谓语动词角度探讨了补语句法对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影响,同样分为两个实验,实验三分析了不同类型谓语动词在补语句法与心理理论关系中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孤独症儿童加工含有交流动词、感官动词补语句法的能力与同语言能力水平的正常儿童无明显差异,但显着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含有交流动词的补语句法能够预测孤独症儿童、正常儿童语言形式心理理论。含有感官动词的补语句法对心理理论没有显着预测作用。这表明补语句法与心理理论的关系受到补语句法谓语动词类型等因素的影响。实验四考察了谓语动词不同事实性词义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孤独症儿童事实性和非事实性补语句法成绩与语言能力匹配正常儿童没有显着性差异,但显着落后于年龄匹配正常儿童;在反事实性补语句法任务上显着落后于语言能力匹配、年龄匹配正常儿童。孤独症儿童在理解事实性补语句法任务上表现最好,反事实性补语句法任务次之;而两组正常儿童的结果与之相反。这表明孤独症儿童与正常儿童在含有三种词义的补语句法理解上存在不同特点。反事实性补语句法能够显着预测孤独儿童语言形式、非语言形式心理理论;当心理理论任务语言要求较小情况下,孤独症儿童还可以通过事实性补语句法预测心理理论。正常儿童只能通过反事实补语句法预测语言形式心理理论。研究二从补语句法谓语动词类型和词义层面,进一步证实了补语句法对心理理论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孤独症儿童与正常儿童在心理理论上存在不同的表征方式。研究三,基于研究一、二以及已有研究结果,采用干预研究方法进一步探讨补语句法对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实验五中,非语言智力及语言理解能力接近的四组孤独症儿童分别接受补语句法的句法结构干预、补语句法句义干预、补语句法反事实动词及句义干预、简单句子干预。研究结果显示,三种补语句法干预都提升了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成绩;反事实动词结合句义的补语句法干预促进作用最为显着;补语句法句义干预对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要优于句法结构干预;孤独症儿童补语句法能力提升需要进行专门干预,无法从一般语言干预中迁移泛化。第三部分为综合讨论,首先从语法成分角度探讨了孤独症儿童补语句法对心理理论的影响。其次,从语义成分角度进一步阐述两者关系,并结合研究结果讨论了语言等社会认知成分在汉语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理解中的适用性。最后,指出本研究在孤独症儿童语言康复中的临床意义、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不足以及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的方向。本研究创新点:系统探讨了补语句法与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关系,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表征方式,为心理理论两成分理论模型的社会认知成分提供证据支持。采用干预研究方法进一步考察了补语句法干预对孤独症儿童补语句法理解以及心理理论发展的促进作用。支持了补语句法促进心理理论发展的理论观点,为孤独症儿童语言临床干预提供参考。

廉彬[2](2020)在《5-羟色胺受体在孤独症样大鼠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文中研究说明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s)是一类广泛性发育障碍,其核心症状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局限的兴趣与重复刻板行为(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Ⅴ,DSM-Ⅴ)。目前,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根据欧美国家的相关研究显示,1987年孤独症的患病率为0.58‰,到2014年,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患病率达到14.7‰,相当于68位儿童中即有1例孤独症患者(Makushkin,Makarov,&Pashkovskiy,2019)。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中国的孤独症患者可能已达到数百万。由于大部分孤独症患者自身缺乏生活自理的能力,需要家人和社会的照料,这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很大的负担。世界各国也越来越关注孤独症患儿,对孤独症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到目前为止,孤独症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孤独症是由遗传和环境共同或交互作用导致的。来自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的研究发现,孤独症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为60%,异卵双生子的同病率为5%,这些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孤独症的发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Masi,DeMayo,Glozier,&Guastella,2017)。另一方面,在一项包含192对双胞胎的研究中就发现,遗传因素在孤独症的发病中具有37%的解释率,而环境因素达到55%(Hallmayer et al.,2011),这表明了环境因素在孤独症的发病过程中也可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环境因素方面,有研究发现脑器质性病变(如前额叶受损)、神经生化因素(如环境毒物汞、铅、砷)、孕产期病变(如妊娠期糖尿病)、感染(如孕期感染丙戊酸)及免疫(孕期感染病毒引起母体免疫反应)等多方面因素与孤独症的发病有关(Sandin et al.,2014)。由于孤独症的确切病因不清楚,因此对孤独症患者的治疗缺乏有效的“特异性”药物治疗。目前对孤独症的干预主要是通过日常的训练和行为干预来改善患者的一些社会适应能力和一定的自理能力。因此,尽快探明孤独症的病理机制,对于孤独症的预防、诊断和治疗都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2013年,《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Ⅴ)将DSM-Ⅳ描述的孤独症患者的三大特征改为两大特征:社会交往障碍;局限的兴趣和重复刻板行为(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2013)。正常的社交行为对于个体的社会和环境适应具有重要作用,而孤独症患者由于其社交障碍导致很难融入群体,无法进行社会适应。虽然研究者对孤独症患者的社交缺陷行为进行了一些行为学方面描述性的研究,但是对于孤独症患者所表现的社交缺陷背后的机制仍然知之甚少,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重复刻板行为包括“专注于一个或多个刻板和受限的兴趣模式,无论是在强度上还是在焦点上都是异常的”。这通常表现为“物体固化”行为增强和“过度依恋喜爱的物体”。这种“物体固化”行为可能会干扰社会、情感和记忆功能,使孤独症各症状之间的关系复杂化。然而,导致孤独症这种“物体固化”行为增强的病理学机制仍然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的探究。虽然以孤独者患者为研究对象是最直接的方法,但是由于直接以人为被试进行研究存在技术限制及道德伦理等方面的问题,利用动物模型进行前临床研究来探究孤独症的病理机制就显现了一些优势。由此可见,构建一个能够很好模拟孤独症的动物模型,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孤独症的病理学机制,是找到预防和治疗孤独症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本研究首先采用孕鼠暴露丙戊酸这种非遗传手段构建孤独症动物模型;然后,在验证其模拟孤独症的两个核心症状——社交缺陷和重复刻板行为(即“物体固化”行为)有效的基础上,从5-羟色胺发育异常的角度,探究了孤独症样大鼠5-HT受体表达异常的脑基础,最后采用操纵与干预方式探究了5-HT1A受体对孤独症样大鼠两个核心症状的具体作用机制。给孕期大鼠暴露于丙戊酸(Valproate acid,VPA),其后代会表现出与孤独症患者类似的社交缺陷(T.Schneider&R.Przew?ocki,2005),但是,该方法是否能够模拟孤独症的另一个核心症状——重复刻板行为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对于人类孤独症患者的研究发现,孤独症一般起病于3岁以前,并且会持续一生,而且伴随着时间的推进,孤独症患者的症状会越来越严重(Varghese et al.,2017)。利用孕期暴露丙戊酸构建的动物模型是否也会随着年龄的增加,症状越来越严重呢?针对这两个问题,研究一采用Schneider在孕鼠妊娠期第12.5天暴露丙戊酸诱导其子代产生孤独症样行为的方法构建孤独症模型。具体而言,研究一试图解决:(1)孕期暴露丙戊酸,在模拟孤独症的两个核心症状——社交缺陷和“物体固化”行为增强上是否是有效的;(2)利用丙戊酸产生的孤独症样大鼠在儿童期和青春期两个年龄阶段的症状是否随年龄增长发生变化。早在1961年,Schain和Freedman就发现孤独症患者5-羟色胺(5-hydroxy tryptamine,5-HT)系统功能异常(Schain&Freedman,1961)。临床发现大约三分之一的孤独症儿童外周血小板中5-羟色胺浓度很高(Nickl-Jockschat&Michel,2011)。因此,5-羟色胺系统异常可能是引起孤独症发病的一个原因。5-HT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可以调控动物的许多生理过程(比如,繁殖、情绪、攻击、痛觉、食欲血管收缩、激素释放等)。通过对这些生理功能的调节,进而对行为进行调节。5-羟色胺能系统几乎支配着大脑的所有区域。脑内5-HT的生物合成是以色氨酸(Tryptophan,TP)为前体。TP经色氨酸羟化酶(tryptophan hydroxylase,TPH)作用下生成5-羟色氨酸(5-hydroxy trytophan,5-HTP),在5-THP脱羧酶(5-HTP decarboxylase,5-HTPDC)的作用下脱羧基而生成5-HT。胞浆中合成的5-HT被摄取(与5-HT结合蛋白结合)并存储于5-HT神经能终末的囊泡中。释放入突触间隙的5-HT与受体结合,进而发挥作用。中枢5-HT能神经元广泛分布在包括前额叶皮质在内的前脑,5-HT受体在大脑皮质、边缘系统和海马等区域广泛分布,参与大脑的多种认知功能。很多研究者认为5-HT受体功能可能与孤独症的发生有某种关联(N.Khatri,K.L.Simpson,R.C.S.Lin,&I.A.Paul,2014)。5-HT受体在脑内共有14种亚型,孤独症患者脑内每一种受体亚型的表达是否异常仍然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其中,5-HT1A受体在脑内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脑干、额叶皮层、边缘系统,具有为大脑提供营养的作用(Burnet,Eastwood,Lacey,&Harrison,1995)。5-HT2A受体主要分布在许多前脑区域,特别是皮质区域、尾状核、伏隔核、海马,对于大脑突触连接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Duman,Heninger,&Nestler,1997)。5-HT2B受体主要分布在小脑、侧中隔、下丘脑和杏仁核,可能具有调节5-HT促有丝分裂的作用,在社交行为中可能具有抗焦虑的作用(Bonhaus et al.,1995;Kursar,Nelson,Wainscott,&Baez,1994;Loric,Launay,Colas,&Maroteaux,1992)。5-HT2C受体主要分布在脉络丛、皮质(嗅核、梨形核和扣带回)、边缘系统(伏隔核、海马、杏仁核)和基底节(尾状核、黑质)区域,激活该受体可引起包括运动不足、吞咽异常、焦虑和体温过高在内的行为反应(Koek,Jackson,&Colpaert,1992)。内侧前额叶是与社会认知相关的大脑区域,被认为是孤独症患者的主要大脑功能异常区域之一(E.Courchesne&Pierce,2005;Krueger,Barbey,&Grafman,2009),主要是由5-HT轴突支配,富含各种5-HT受体亚型,尤其是5-HT1A受体和5-HT2A受体(Arango,Underwood,&Mann,2002;Azmitia&Segal,1978)。杏仁核涉及情绪和恐惧的调节、学习和记忆,以高度加工的形式接收大量的感觉输入(LeDoux,2003),并可对体感、视觉、听觉和所有类型的内脏输入做出反应。杏仁核兴奋性/抑制性平衡的破坏最近被认为是孤独症的一个原因(Marín,2012)。海马在学习和记忆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社交行为和重复刻板行为也涉及到对于物体和社会性同伴的识别和记忆。由于目前尚不清楚孤独者患者脑内5-HT受体的表达是否出现异常,5-HT受体的表达异常与孤独症的症状是否有关,以及究竟哪些脑区的5-HT受体表达出现异常,因此在研究二中,选取了5-HT1A、5-HT2A、5-HT2B、5-HT2C表达相对丰富的内侧前额叶、海马、杏仁核进行了探究。具体而言,在研究一有效构建孤独症样大鼠动物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二中试图解决:孤独症样大鼠儿童期内侧前额叶、海马、杏仁核内5-HT1A、5-HT2A、5-HT2B、5-HT2C受体的表达是否异常。最后,结合研究二的结果,研究三从操纵与干预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探究激活或拮抗5-HT1A受体对孤独症样大鼠两个核心症状——社交缺陷和“物体固化”行为的影响。在研究一中(实验一),采用Schneider在孕鼠妊娠期第12.5天暴露丙戊酸诱导其子代产生孤独症样行为的方法构建孤独症模型。本研究首先探究了孕期暴露丙戊酸在模拟孤独症两大核心症状——社交缺陷和重复刻板行为(即“物体固化”行为)方面的有效性问题。以被试大鼠是否暴露于丙戊酸为自变量,以被试大鼠在经典的社会性探索测试中两个测试阶段中探索同伴的时间为因变量,探究暴露于丙戊酸分娩的子代大鼠是否表现出社交缺陷;以被试大鼠在物体和同伴竞争性测试中探索物体的比率为因变量,探究暴露于丙戊酸分娩的子代大鼠是否表现出“物体固化”增强现象。结果发现,在妊娠期第12.5天给SD孕鼠单次腹腔注射600 mg/kg VPA,其分娩的后代具有与孤独症患者身上观察到的行为模式相似。具体而言(1)不论在单独检测社交行为的社会性探索测试中,还是在由物体刺激存在的物体和同伴竞争性范式中,与对照组相比,VPA处理的大鼠在儿童期和青春期探索同伴的时间都显着降低,即表现出明显的社交缺陷;(2)在物体和同伴竞争性范式中,与对照组相比,VPA处理的大鼠在儿童期和青春期探索物体的时间都显着增强,即表现出明显的“物体固化”行为。这些实验结果表明了利用VPA进行塑造孤独症大鼠动物模型在模拟孤独症患者的两个核心症状——社交缺陷和重复刻板行为方面是有效的,尤其是在儿童期的大鼠上表现更加稳定。在研究二(实验二)中,在行为测试结束后,对孤独症样组和对照组儿童期雄性大鼠进行断头取脑,利用q-RT-PCR技术检测了大鼠脑内内侧前额叶、海马和杏仁核三个脑区内5-HT1A、5-HT2A、5-HT2B、5-HT2C受体表达的情况。结果发现:(1)与对照组相比,儿童期孤独症样大鼠内侧前额叶内5-HT1A和5-HT2A受体mRNA的表达减少,而5-HT2B和5-HT2C受体的mRNA表达未受影响;(2)儿童期孤独症样大鼠杏仁核内5-HT2A受体mRNA的表达减少,而5-HT1A、5-HT2B和5-HT2C受体mRNA的表达未受影响;(3)儿童期孤独症样大鼠海马内5-HT1A、5-HT2A、5-HT2B和5-HT2C受体mRNA的表达都未受影响。这些结果说明孕期暴露丙戊酸选择性的破坏了子代大鼠内侧前额叶内的5-HT1A和5-HT2A受体以及杏仁核内5-HT2A受体的表达,这可能是导致孤独症核心症状出现的机制之一。在研究三中,通过暴露5-HT1A受体激动剂8-OH-DPAT(实验三)和拮抗剂WAY-100635(实验四),考察了5-HT1A受体对孤独症社交缺陷和“物体固化”行为的具体作用机制。在实验三中,以被试大鼠是否给予5-HT1A受体激动剂8-OH-DPAT为自变量,以大鼠在物体和同伴竞争性探索范式4个测试阶段(样本阶段:Test 1;物体识别阶段:Test 2;位置识别阶段:Test 3和社会性识别阶段:Test 4)中探索同伴的时间为因变量,考察5-HT1A受体激动剂对孤独症样大鼠儿童期表现出的社交缺陷是否有改善作用。以被试大鼠是否给予5-HT1A受体激动剂8-OH-DPAT为自变量,以大鼠在物体和同伴竞争性探索范式Test 3中探索物体的比率(计算方法为:被试大鼠探索两个物体的时间和除以大鼠探索两个物体和同伴的时间总和)作为“物体固化”的指标,并且以该指标为因变量,考察5-HT1A受体激动剂对儿童期孤独症样大鼠的“物体固化”行为的影响。实验三的结果发现:(1)5-HT1A受体激动剂可以改善孤独症样大鼠儿童期的社交缺陷,但是激动剂的效果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周围暴露激动剂50-60分钟左右的时间,激动剂的效果最佳,之后激动剂的效果减弱;(2)5-HT1A受体激动剂对孤独症样大鼠儿童期的“物体固化”行为没有改善作用。这些结果表明了社交缺陷和“物体固化”行为所起作用的机制可能是不同的,激活5-HT1A受体能够改善孤独症的社交缺陷,但是对“物体固化”行为没有改善作用。在实验四中,以被试大鼠是否给予5-HT1A受体拮抗剂剂8-OH-DPAT为自变量,以大鼠在物体和同伴竞争性探索范式4个测试阶段(样本阶段:Test 1;物体识别阶段:Test 2;位置识别阶段:Test 3和社会性识别阶段:Test 4)中探索同伴的时间为因变量,考察5-HT1A受体拮抗剂对孤独症样大鼠儿童期表现出的社交缺陷是否有进一步的加剧作用。以被试大鼠是否给予5-HT1A受体激动剂WAY-100635为自变量,以大鼠在物体和同伴竞争性探索范式Test 3中探索物体的比率(计算方法为:被试大鼠探索两个物体的时间和除以大鼠探索两个物体和同伴的时间总和)作为“物体固化”的指标,并且以该指标为因变量,考察5-HT1A受体激动剂对儿童期孤独症样大鼠的“物体固化”行为的影响。实验四的结果发现:(1)5-HT1A受体拮抗剂单独使用会加重孤独症样大鼠的社交障碍,并且拮抗剂的效果在测试结束时(拮抗剂暴露1.5小时)仍然没有减弱;(2)5-HT1A受体拮抗剂对孤独症样大鼠儿童期的“物体固化”行为没有显着影响。这些结果进一步表明了社交缺陷和“物体固化”行为所起作用的机制可能是不同的,拮抗5-HT1A受体会进一步加重孤独症的社交缺陷,但是对“物体固化”行为中没有显着作用。本论文在验证孕期暴露丙戊酸构建孤独症大鼠模型的有效性的基础上,探究了四种主要的5-HT受体(包括5-HT1A、5-HT2A、5-HT2B、5-HT2C)在孤独症大鼠脑中的表达情况,并从操纵与干预的角度,进一步探究了5-HT1A受体对孤独症样大鼠两个核心症状——社交缺陷和重复刻板行为的具体作用机制。综合而言:(1)在妊娠期第12.5天给SD孕鼠单次腹腔注射600mg/kg VPA,可以有效的模拟孤独症的两个核心症状——社交缺陷和重复刻板行为(“物体固化”行为增强);VPA大鼠在儿童期和青春期都表现出的社交缺陷和“物体固化”增强现象,并且在儿童时期更加稳定。(2)孕期暴露丙戊酸,导致了子代大鼠内侧前额叶内的5-HT1A和5-HT2A受体的表达异常以及杏仁核内5-HT2A受体的表达出现异常;(3)5-HT1A受体激动剂可以改善孤独症样大鼠儿童期的社交缺陷,但是激动剂的效果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周围暴露激动剂50-60分钟左右的时间,激动剂的效果最佳,之后激动剂的效果减弱;5-HT1A受体拮抗剂单独使用会加重孤独症大鼠的社交障碍,并且拮抗剂的效果的作用时间更久;5-HT1A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对孤独症样大鼠儿童期的“物体固化”行为没有显着影响,这些结果说明社交缺陷和“物体固化”行为产生的病理机制可能是不同的。本研究的这些结果不仅为孕期暴露丙戊酸可以有效的构建孤独症的动物模型提供了支持,也能够为治疗孤独症的社交缺陷症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可能的途径。首先,研究一的结果证明了采用孕期暴露丙戊酸的方法是有效的,未来的研究可以采用该模型对孤独症的其他病理学机制和心理行为学机制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其次,研究二证明了孤独症样大鼠5-HT的不同受体在不同脑区的表达的出现异常,5-HT的不同受体在不同脑区的表达异常情况是不一致的,这也表明了未来的研究对5-HT每一种受体在某些具有关键功能的脑区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的必要性。最后,研究三首次表明了,5-HT1A受体对孤独症样大鼠的两个核心症状——社交缺陷和重复刻板行为的作用是不一致的,激活5-HT1A受体可以改善孤独症样大鼠的社交缺陷行为,抑制该受体会进一步加剧该缺陷,但不论激活或抑制5-HT1A受体对重复刻板行为没有显着影响。综上而言,现有的研究进一步表明5-HT1A受体在孤独症的发病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将来5-HT1A受体可能作为研发治疗孤独症药物的新的靶点。

邱琪芮[3](2020)在《4-6岁儿童区角游戏中独处行为与心理理论的现状及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儿童独处一直备受研究者们的关注,不同研究者对于儿童独处也有不同的态度,有的研究者将儿童独处等同于社会退缩,认为所有类型的独处都应得到教师及时的关注,而另外一部分研究者则认为儿童独处有其意义,反对将不同类型的独处一刀切。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观察法对成都市某幼儿园34名儿童区角游戏中的独处现状进行研究,了解了不同年龄、性别儿童独处情况及独处类型占比,同时还运用测量法探究不同年龄性别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情况,并将不同的独处类型占比与心理理论得分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看是否不同独处偏好的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会有差异。研究发现:(1)男孩比女孩更偏好独处。(2)在独处类型方面,男孩比女孩更偏好安静独处。(3)与5、6岁的儿童相比,4岁儿童更偏好活跃独处。(4)非游戏行为(包括转移行为、攻击行为、与教师对话、与同伴对话这几类行为)偏高的儿童心理理论得分并不会偏低。(5)不同年龄、性别儿童心理理论得分不存在差异。(6)活跃独处占比与心理理论得分之间并不存在显着相关。(7)安静独处、沉默寡言占比与心理理论得分之间存在显着负相关,沉默寡言与心理理论的得分的负相关程度要大于安静独处与心理理论得分的负相关程度。(8)独处总占比与心理理论得分之间也存在显着负相关。研究建议:(1)教师应对有较多独处行为,尤其是有较多安静独处和沉默寡言的儿童进行关注。(2)对于关注的优先级而言,沉默寡言应优先于安静独处。(3)对安静独处和沉默寡言两类独处占比较高的儿童,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引导。

王广帅[4](2019)在《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情绪社交缺陷量化评估与个性化干预》文中研究说明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组起源于儿童早期的广泛性神经发育障碍,核心症状表现为持续性的社会沟通和社会交往障碍及狭窄兴趣和重复刻板的行为模式,且严重程度由轻度到重度不等,其个体特征和表现在语言、行为和社会性发展上具有明显的异质性。据2018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告,儿童自闭症发病率为1:59,并呈持续增长趋势,全球发病率约为1%~1.5%,我国超过千万的自闭症家庭同时面临干预费用高昂与技术手段不足的危机,已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由于病因复杂,自闭症核心症状尚无特效治疗药物,早期发现、早期行为干预和教育可显着改善自闭症的不良预后已成为专家一致 共识。而目前,自闭症评估与干预仍停留在“主观、粗放、低效”的初级阶段。在评估方面,传统评估方法多采用量表、行为观察、家长报告等方法,专家依赖性强,缺乏客观量化指标,并且耗时费力,难以做到精细化、智能化;在干预方面,传统干预方法多采用回合式强化训练,操作流程复杂且专业化要求高,固定、单一的干预方式,难以激发儿童学习兴趣及动机,干预效果欠佳。因此,在自闭症评估和干预方面迫切需要理念、方法和技术的突破。近年来国际领先研究成果与实践不断表明,基于人机交互技术的智能化评估和干预方法为自闭症儿童康复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机器人、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自闭症研究及实践领域不断崭露头角,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第一,技术应用于儿童教育需要慎之又慎,但目前缺乏支持人机交互技术适宜性应用的策略与框架,导致应用不够规范化和程序化;第二,自闭症儿童在情绪社交缺陷涉及认知、共同注意、情绪理解等多个范畴,而当前的评估方法依赖于量表评估及行为观测,缺乏客观可量化指标,难以做到精细评估;第三,情绪社交缺陷是自闭症的核心表现,但其背后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仍然不明,以致于干预效果差强人意;第四,自闭症儿童个体差异性显着,固定、单一的学习活动及干预形式无法满足自闭症儿童的发展轨迹多样性的需求,个性化干预不足。面对我国自闭症儿童康复日益严峻的形势及以上问题与挑战,亟待发展融量化评估和个性化干预于一体的新一代自闭症儿童人机交互技术与方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社会价值。情绪社交缺陷是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最核心、最复杂、最显着的症状之一,表现在情绪理解与表达、社会观点选择、社会线索加工及信息整合和社会互动与分享等多方面质的困难,并构成了自闭症谱系障碍诊断最重要的依据。针对情绪社交缺陷的精细化评估与个性化干预,对于改善和提高自闭症儿童情绪认知及社会功能发展,适应复杂社会生活与环境尤为重要。因此,本研究将围绕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核心症状-情绪社交缺陷,开展基于行为实验、问卷调查及眼动追踪技术的人机交互技术支持的量化评估和个性化干预研究,着力构建面向自闭症儿童的新一代人机交互技术支持的“策略-评估-机理-干预”四位一体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倡导多学科同理合作,科学干预的理念,关注自闭症儿童的干预及全方位发展。本研究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文献梳理,系统阐述了自闭症相关概念、病因、筛查、诊断及早期教育干预方法,进一步厘清了自闭症相关的基础知识及发展现状;对人机交互技术在自闭症儿童评估和干预中的应用,以及自闭症儿童情绪社交缺陷和表情识别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和总结,把握研究前沿及趋势,奠定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采用SWOT态势分析法,探究生态学理论指导下的人机交互技术教育应用存在的机会与挑战,并提出指导建议;基于Pedagogy Wheel模型构建自闭症儿童技术应用的PWA模型(Pedagogy Wheel for Autism),为技术支持的自闭症儿童有效教学设计提供框架和参考。研究结果表明,个体的学习和发展离不开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人机交互技术应用于自闭症儿童教育需遵循发展适宜性原则,为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基于PWA模型的人机交互技术的教育应用以自闭症儿童的核心能力培养为中心,丰富学习活动及情境,积极采用做、看、听、说、想、触等不同教学形式,增强自然交互方式;统筹兼顾家庭、学校及社会等复杂环境因素,使得教育回归现实生活,注重学习的迁移和泛化,并提供持续不断的支持与服务,为自闭症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构建自然、和谐的数字教育新生态。第三,基于儿童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及PWA模型设计并实现人机交互技术支持的情绪社交能力评估游戏,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人机交互游戏评估自闭症儿童情绪社交缺陷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实现量化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多维度游戏评估能够客观、全面的反映自闭症儿童在情绪社交方面的能力发展水平,并且基于量化评估结果可以有效区分自闭症和典型发展儿童;人机交互游戏应用于自闭症儿童情绪社交评估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精细化、多指标评估可以为个性化教育干预计划制定提供必要依据。第四,采用多因素混合设计心理行为实验、眼动追踪技术及问卷调查探究自闭症儿童情绪面孔识别特点、影响因素及加工模式,以及睡眠紊乱和情绪行为问题与自闭症儿童情绪社交缺陷的关系及相互作用,实现情绪社交缺陷作用机理的准确理解。研究结果表明,情绪面孔刺激材料的呈现方式与表情强度、表情类别、儿童性别和年龄等因素共同影响自闭症儿童的情绪面孔识别能力;自闭症儿童存在特异性情绪面孔注视模式和加工方式,多回避眼神,具有“嘴部注视”的优势效应;自闭症儿童普遍存在睡眠紊乱及情绪和行为问题,并伴随严重的多动和同伴关系问题,亲社会行为能力不足;睡眠紊乱及情绪和行为问题与自闭症儿童情绪社交缺陷存在显着的相关性,并且影响其情绪面孔加工过程。研究结果不仅揭示自闭症儿童情绪社交缺陷的作用机理,并且为情绪社交有效干预提供有益参考,为自闭症早期识别提供客观生物指标。第五,构建融合心理理论、执行功能、中央统合功能及相互主观性理论的学习活动创建理论框架及方法;创建面向镜像、相互关系、互动交流等多阶段情绪社交学习活动;基于游戏化学习活动构建表情识别教学案例,为个性化教育干预实践的开展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人机交互的游戏化学习活动可以为自闭症儿童情绪社交干预提供有效支持,系统全面提升儿童的情绪社交能力,促进自闭症儿童个体的全面、协调及健康发展。本研究针对自闭症儿童情绪社交缺陷基础性研究问题,从“策略-评估-机理-干预”四个方面展开了系统性、原创性研究,各内容之间关系紧密、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自闭症儿童评估和干预研究的理论及方法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参考意义。在技术创新的同时,积极用技术解决社会问题,用科技让生活变得更美好,这是本研究的初衷,也是对未来研究的期盼。

詹小琴[5](2019)在《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自我意识训练促进社交能力发展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孤独症谱系障碍(简称孤独症)是一种先天性的精神发育障碍,核心症状为社会交往、沟通交流及行为(仪式性或强迫性的刻板活动、狭隘的兴趣)缺陷,其发病率在逐年提升,预后情况不容乐观。自我意识是儿童认识外界事物的重要条件,而孤独症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受损,这对他们的社交发展、日常生活和学习都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目的:对4名孤独症儿童进行系统的自我意识干预,改善其社交能力的发展,帮助他们更好的融入社会生活。对象:本研究选择重庆市儿童孤独症康复治疗中心的4名孤独症儿童(平均年龄61.5个月、3男1女)作为研究对象。方法:本研究为跨被试个案研究,采用A-B-M的实验设计。研究过程分为基线期、干预期和维持期。在不同时期,分别对4名儿童进行PEP-3、CARS和心理理论评估以及家长访谈。在干预期,4名儿童分别接受3个月、4个月、4个月、7个月的系统化自我意识干预。干预分为区分生理自我和心理自我两个大方面,主要干预内容:“区分自我和他人身体”、“区分自我和他人所属物品”、“我的介绍”、“我的愿望”、“我的物品”及“我在做什么”。干预主要通过动画示范、人机互动、一对一、同伴参与、家居训练等方式进行。在维持期,对4名儿童进行3个月的常规干预,干预内容包括音乐治疗、语言能力训练、社交技能训练、感觉统合功能训练等。结果:4名儿童SRS量表评估显示在社会意识、社会认知、社会交流、社交主动性、局限的兴趣和重复行为5个维度得分均有降低,在CARS量表评分上总分均有减少,在心理理论评估上任务通过数有增加,PEP-3评估显示模仿、沟通、语言等维度得分有提升。同时,4名儿童在症状表现方面均有改善。结论:通过系统化的自我意识干预,儿童的沟通能力、互动技能、心理理论能力有提升,整体上促进了孤独症儿童的社交能力发展。

张艳楠[6](2019)在《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心智解读能力与面部表情识别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探究孤独症儿童的心智解读能力与其面部表情识别能力是否存在一定的联系,本研究选取心智解读故事书、面部表情图片对儿童进行了一系列测试,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眼动技术,了解孤独症儿童识别面部表情时的眼动特点,为其进一步干预训练提供建议。具体研究内容、实验设计、结果、结论如下:研究一:孤独症儿童心智解读能力与其面部表情识别的关系研究。选取心智解读故事书及面部表情图片材料,对29名孤独症儿童和31名普通儿童进行测试,了解其发展水平及发展规律,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继而根据所得出的研究结果提出相关干预训练建议。采用2(组别:普通儿童、孤独症儿童)*2(图片类型:真人、卡通)*3(面部表情类型:高兴、平静、悲伤)的混合实验设计,其中组别为组间变量,图片类型及面部表情类型为组内变量。因变量为儿童心智解读故事书测评成绩及面部表情识别的正确率。研究结果显示:(1)在心智解读能力方面,孤独症儿童与同龄普通儿童存在显着差异。(2)孤独症儿童识别卡通平静、卡通悲伤、真人平静面部表情与普通儿童差异显着,识别真人高兴、真人悲伤、卡通高兴面部表情与普通儿童并无差异。(3)孤独症儿童心智解读能力与其面部表情识别呈显着正相关。此外,面部表情识别与心智解读能力中的“真实-想象区分”及“愿望”两维度存在显着相关。研究二:孤独症儿童面部表情识别的眼动特点。借助眼动仪,记录孤独症儿童的注视区域、注视时长、注视点数目等眼动数据,了解其面部表情识别的特点。采用2(组别:普通儿童、孤独症儿童)*2(图片类型:真人、卡通)*2(兴趣区:嘴巴、眼睛)*3(面部表情类型:高兴、平静、悲伤)的混合实验设计,其中组别为组间变量,图片类型、兴趣区及面部表情类型为组内变量。选取与研究一相同的面部表情图片材料,让儿童进行观看,并借助眼动技术,收集了24名孤独症儿童、30名普通儿童的有效眼动数据。研究结果表明:(1)孤独症儿童与普通儿童在整张面部表情图片的注视点数目上存在显着差异,但二者在平均注视时间、首次注视时间上差异不显着。(2)面部表情兴趣区方面,在首次注视时间上,组别主效应边缘显着,孤独症儿童对于兴趣区的首次注视时间与普通儿童基本接近;在注视时间和注视点数目上,组别主效应显着,孤独症儿童对于兴趣区的注视时间、注视点数目均显着低于普通儿童。兴趣区主效应显着,孤独症儿童与普通儿童对眼睛的注视点数目显着高于对嘴巴的注视数目。面部表情类型主效应显着,孤独症儿童与普通儿童对高兴、悲伤和平静的注视时长依次降低。图片类型与兴趣区交互作用显着,图片类型、兴趣区与面部表情类型三者交互作用显着。结论:(1)孤独症儿童的心智解读能力及面部表情识别能力均落后于同龄普通儿童,且其面部表情识别与心智解读能力存在一定联系,但这种联系仅存在于心智解读能力的早期成分。(2)孤独症儿童对以高兴为代表的积极表情存在注意偏好,与普通儿童相同,在观看面部表情图片时,多将视线集中于眼睛,但在注视时间上低于普通儿童。(3)孤独症儿童具备面部表情的觉察与加工能力,但无法很好地利用这种能力去识别面部表情。

郭明,刘晓峰[7](2018)在《孤独症儿童情绪识别能力研究述评》文中研究指明孤独症儿童最突出的特点是社会认知方面的缺陷,其中情绪识别又是社会认知中最薄弱的环节。在梳理国内外孤独症儿童情绪识别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发现,对于孤独症儿童情绪识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孤独症儿童面部表情、言语信息以及其他情绪线索等方面,同时也发现该领域存在发展性研究相对不足、研究结果一致性不强及实证研究可实施性较困难等问题。因此,进一步完善情绪识别的发展研究,构建以情绪识别为主的标准化干预方案等是未来研究的趋向。

刘淑毓,李珍[8](2016)在《不同类型儿童心理推测能力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比较同是9岁的3名不同类型儿童(高功能孤独症儿童、轻度智力障碍儿童和正常儿童)心理推测能力的水平及异同。方法:本研究以自编的测验故事为测量工具,将测验故事以动画的方式呈现。结果:本研究中同是9岁的这3名不同类型儿童能根据生理性愿望预测他人行为,但他们都不能理解他人的错误信念。高功能孤独症儿童和轻度智力障碍儿童在理解他人的消极性情绪方面存在明显困难。

刘予博[9](2016)在《任务呈现方式对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思想泡”技术的促进作用》文中认为孤独症儿童缺乏主动关注他人世界的能力,人们也很难和他们沟通交流。研究者曾用心理理论的缺失来解释孤独症儿童三大核心障碍之社会交往障碍。孤独症儿童由于不能很好地理解他人的想法、情绪等心理状态,想象能力不同程度受损,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很难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思想泡”技术是在人物的头顶呈现泡泡,以泡泡里的内容来表示人物的想法。考虑到孤独症儿童普遍存在言语缺陷,研究通过“思想泡”技术来呈现错误信念任务,考察孤独症儿童的真实心理理论水平,并辅以“思想泡”图片策略来训练孤独症儿童的想法解读能力,进而提高其心理理论能力。研究一以“思想泡”作为替代途径来呈现错误信念任务,考察在降低了孤独症儿童的认知和语言发展水平情况下孤独症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研究选取21名孤独症儿童和30名普通儿童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标准错误信念任务、熟悉思想泡任务、心理表征任务以及思想泡错误信念任务来考察两组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水平,并探讨任务呈现方式对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在研究中将被试儿童类型和任务呈现方式分别作为被试间变量和被试内变量,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T检验及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得出以下结果:在熟悉思想泡任务中,孤独症儿童得分低于普通儿童,但两者未达到显着性水平;孤独症儿童在心理表征任务中的得分显着低于普通儿童;孤独症儿童在各个呈现方式下的错误信念任务中的得分显着低于普通儿童;孤独症儿童在思想泡错误信念任务上中的表现明显好于标准错误信念之意外地点任务,普通儿童在思想泡错误信念任务中的表现也要好于意外地点任务,但两者未达到显着性水平。研究二主要通过“思想泡”教学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想法解读练习,验证该方法对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的提高所产生的影响。研究选取三名孤独症儿童接受“思想泡”教学干预,自变量为“思想泡”教学,因变量为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的测验效果,干预的步骤为:使儿童熟悉思想泡的概念,明白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想法,理解所知即所想,理解错误想法与信念。采用视觉分析和C统计可得以下结果:通过为期2个月的“思想泡”教学训练,儿童A、儿童B和儿童C的实验干预效果显着,三名孤独症儿童的想法解读能力有所提高,整体而言该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立即效果和维持效果。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在各个呈现方式下的错误信念任务中,孤独症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缺损,并落后于普通儿童。(2)孤独症儿童和普通儿童均能够明白思想泡代表的是故事人物内部的心理状态,并可以利用思想泡来推测未知事物。(3)在降低了对孤独症儿童认知和语言发展水平的要求情况下,采用思想泡形式呈现错误信念任务,孤独症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得到客观测量并有所提高,该呈现方式更适应于孤独症儿童,但和普通儿童相比,孤独症儿童仍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心理理论能力缺损。(4)“思想泡”教学策略有助于提高孤独症儿童的想法解读能力,对其心理理论能力的干预具有立即和维持效果,考虑到思想泡更加符合孤独组儿童的学习特质和学习需求,可将“思想泡”技术引入到提高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的教学干预和训练中去。

黄秋平[10](2013)在《孤独症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特点之信念理解能力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探讨孤独症儿童信念理解能力的特点。2.探讨孤独症儿童与正常儿童信念理解能力发展的差异。方法本研究的实验组为54名孤独症儿童,对照组为59名与实验组性别、年龄相当的正常儿童。采用中国-韦氏幼儿智力量表中图片词汇和木块图两个分测验构成的简式组合,来控制两组的智力,尤其是言语能力。在参考以往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六个难度递增的信念任务组成一个成套测验,来测量孤独症儿童和正常儿童的信念理解能力。这六个信念任务包括推测的信念任务、外表真实任务、信念的多样性任务、冲突真实信念任务、明显的错误信念任务及意外地点任务。结果1.实验组在六个信念任务上的得分依次为:0.72±0.45、0.65±0.48、0.22±0.42、0.24±0.43、0.09±0.29、0.04±0.19。对照组在六个信念任务上的得分依次为:0.93±0.25、0.88±0.33、0.73±0.45、0.68±0.47,、0.46±0.50、0.44±0.50。2.实验组在六个信念任务上的得分及其信念总分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各任务之间的主效应显着(p<0.001);控制言语能力前,组别和任务之间的交互作用显着(p<0.01);控制言语能力后,组别的主效应显着(p<0.001),组别和任务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显着(p>0.05)。3.两组在各任务上的得分及总分上都没有显着的年龄差异(p>0.05)。结论1.孤独症儿童的信念理解能力按照一定的序列发展,顺序依次为推测的信念、外表真实信念、冲突真实信念及信念的多样性、明显的错误信念、错误信念。其中,孤独症儿童在通过冲突真实信念任务和信念的多样性任务的难度上没有区别。2.正常儿童的信念理解能力按照一定的序列发展,顺序依次为推测的信念、外表真实信念、信念的多样性、冲突真实信念、明显的错误信念、错误信念。3.孤独症儿童在信念理解能力各难度水平及总体能力上都低于正常组儿童。4.各年龄阶段的孤独症儿童信念理解能力没有明显差异。

二、10例孤独症儿童心理推测能力的测试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0例孤独症儿童心理推测能力的测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孤独症儿童补语句法加工与心理理论关系及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问题提出
    1.1 引言
    1.2 心理理论概述
        1.2.1 心理理论概念
        1.2.2 心理理论相关理论模型
        1.2.3 心理理论研究范式
        1.2.4 孤独症心理理论相关研究
    1.3 语言与心理理论的关系
        1.3.1 语言能力与心理理论关系
        1.3.2 任务语言形式对心理理论影响
    1.4 补语句法与心理理论关系
        1.4.1 补语句法概念及习得历程
        1.4.2 补语句法句子信息对心理理论影响
        1.4.3 补语句法词语信息对心理理论影响
        1.4.4 补语句法干预对心理理论影响
    1.5 问题提出及研究架构
        1.5.1 问题提出
        1.5.2 研究目的
        1.5.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补语句法类型及句义对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影响研究
    2.1 实验1 补语句法类型对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影响研究
        2.1.1 引言
        2.1.2 研究方法
        2.1.3 研究结果
        2.1.4 讨论
        2.1.5 研究结论
    2.2 实验2 补语句法句义对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影响研究
        2.2.1 引言
        2.2.2 研究方法
        2.2.3 研究结果
        2.2.4 讨论
        2.2.5 研究结论
第三章 补语句法谓语动词类型及词义对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影响研究
    3.1 实验3 补语句法谓语动词类型对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影响研究
        3.1.1 引言
        3.1.2 研究方法
        3.1.3 研究结果
        3.1.4 讨论
        3.1.5 研究结论
    3.2 实验4 补语句法谓语动词词义对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影响研究
        3.2.1 引言
        3.2.2 研究方法
        3.2.3 研究结果
        3.2.4 讨论
        3.2.5 研究结论
第四章 补语句法干预对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影响研究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被试
        4.2.2 干预设计
        4.2.3 实验材料
        4.2.4 研究程序
        4.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4.3 研究结果
        4.3.1 前测结果分析
        4.3.2 心理理论分析:补语句法干预的促进效应
        4.3.3 补语句法训练效应分析
        4.3.4 意外内容增值与补语句法增值相关性分析
    4.4 讨论
        4.4.1 补语句法干预对心理理论发展的促进作用
        4.4.2 补语句法干预对自身发展的促进作用
    4.5 研究结论
第五章 综合讨论
    5.1 补语句法语法成分与心理理论关系
    5.2 补语句法语义成分与心理理论关系
    5.3 语言等社会认知成分在心理理论表征中的作用
    5.4 研究创新点
    5.5 研究临床意义
    5.6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2)5-羟色胺受体在孤独症样大鼠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孤独症的概述
    1.2 孤独症的神经生物学发现
        1.2.1 脑发育异常
        1.2.2 5-羟色胺系统发育异常
        1.2.3 γ-氨基丁酸和谷氨酸功能失调
        1.2.4 多巴胺系统发育异常
    1.3 5-HT系统的特点与功能
        1.3.1 5-羟色胺分子机制及其功能
        1.3.2 5-羟色胺受体的亚型及功能
    1.4 孤独症的动物模型研究
        1.4.1 遗传动物模型
        1.4.2 非遗传动物模型
    1.5 孤独症的治疗与干预
第2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方案
    2.1 问题提出
        2.1.1 孕期暴露丙戊酸模拟孤独症两个核心症状的有效性
        2.1.2 孤独症样大鼠5-HT受体表达异常的脑基础
        2.1.3 干预5-HT_(1A)受体对孤独症样大鼠核心症状的影响
    2.2 研究方案
    2.3 研究意义
        2.3.1 理论意义
        2.3.2 应用意义
    2.4 研究创新之处
第3章 研究一孕期暴露丙戊酸的孤独症大鼠模型建构与检验
    3.1 预实验物体和同伴竞争性探索范式
        3.1.1 研究目的
        3.1.2 研究方法
        3.1.3 实验结果
    3.2 实验一:孕期暴露丙戊酸的孤独症大鼠模型建构与检验
        3.2.1 研究目的
        3.2.2 研究方法
        3.2.3 实验结果
        3.2.4 讨论
        3.2.5 结论
第4章 研究二孤独症样大鼠儿童期5-HT受体异常的脑基础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3 统计分析方法
    4.4 实验结果
    4.5 讨论
    4.6 结论
第5章 研究三5-HT_(1A)受体在孤独症样大鼠社交缺陷和“物体固化”行为中的作用
    5.1 实验三5-HT_(1A)受体激动剂对儿童期孤独症样大鼠社交缺陷和“物体固化”行为的影响
        5.1.1 研究目的
        5.1.2 研究方法
        5.1.3 实验结果
        5.1.4 讨论
        5.1.5 结论
    5.2 实验四5-HT_(1A)受体拮抗剂对儿童期孤独症样大鼠社交缺陷和“物体固化”行为的影响
        5.2.1 研究目的
        5.2.2 研究方法
        5.2.3 实验结果
        5.2.4 讨论
        5.2.5 结论
第6章 研究总结与讨论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讨论
        6.2.1 孕期感染丙戊酸作为孤独症动物模型的有效性
        6.2.2 孤独症样大鼠儿童期5-HT受体表达异常的脑机制
        6.2.3 5-HT_(1A)受体对孤独症样大鼠具体作用机制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6.4 总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3)4-6岁儿童区角游戏中独处行为与心理理论的现状及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1.1 部分儿童在区角游戏中偏好独处,教师对这类儿童进行无差别干涉
        1.1.2 研究者们对于独处及其亚类型的态度尚存争议
        1.1.3 当前缺乏心理理论与独处的关系研究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独处的研究
        2.1.1 独处的内涵
        2.1.2 独处的分类
        2.1.3 独处与否与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研究
        2.1.4 不同类型独处与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研究
    2.2 关于心理理论的研究
        2.2.1 心理理论的研究范式
        2.2.2 心理理论与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关系
    2.3 关于孤独症和心理理论的研究
    2.4 文献述评
    2.5 概念界定
        2.5.1 区角游戏
        2.5.2 独处行为
        2.5.3 独处类型
        2.5.4 心理理论
        2.5.5 错误信念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思路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方法
        3.3.1 观察法
        3.3.2 测量法
4 结果
    4.1 区角游戏中儿童独处行为情况
        4.1.1 不同性别儿童独处行为情况
        4.1.2 不同年龄儿童独处行为情况
        4.1.3 非游戏行为与独处行为之间的相关分析
    4.2 区角游戏中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情况
        4.2.1 不同性别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情况
        4.2.2 不同年龄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情况
    4.3 区角游戏中儿童不同独处类型与心理理论的关系
        4.3.1 活跃独处占比与心理理论的关系
        4.3.2 安静独处占比与心理理论的关系
        4.3.3 沉默寡言占比与心理理论的关系
        4.3.4 独处行为总占比与心理理论的关系
5 分析
    5.1 关于儿童独处情况的分析
        5.1.1 不同性别儿童独处类型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
        5.1.2 不同年龄儿童独处类型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
        5.1.3 非游戏行为与独处行为的关系分析
    5.2 心理理论与儿童年龄性别无关的原因分析
    5.3 不同独处类型和心理理论得分的关系分析
        5.3.1 活跃独处占比与心理理论得分无关的原因分析
        5.3.2 安静独处占比与心理理论得分负相关的原因分析
        5.3.3 沉默寡言占比与心理理论得分负相关的原因分析
        5.3.4 独处总占比与心理理论得分负相关的原因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1.1 不同性别、年龄及不同非游戏行为偏好儿童的独处情况
        6.1.2 不同性别、年龄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情况
        6.1.3 不同独处占比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情况
    6.2 建议
        6.2.1 对于区角游戏中儿童独处的态度的建议
        6.2.2 对于区角游戏中不同独处类型儿童引导的建议
    6.3 总结
7 展望与反思
    7.1 展望
        7.1.1 对独处模仿性的研究
        7.1.2 对独处“区域化”的研究
    7.2 反思
        7.2.1 研究范围的扩大化
        7.2.2 研究方法的多样化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情绪社交缺陷量化评估与个性化干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问题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3.3 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方法与技术
        1.4.2 技术路线
        1.4.3 实施方案
    1.5 研究意义
第2章 自闭症谱系障碍相关研究综述
    2.1 自闭症概念、病因、筛查、诊断及早期教育干预
        2.1.1 自闭症相关概念
        2.1.2 自闭症的病因及风险因素
        2.1.3 自闭症筛查与评估
        2.1.4 自闭症诊断标准及方法
        2.1.5 自闭症儿童教育干预方法
    2.2 人机交互技术在自闭症儿童教育干预及评估中的应用综述
    2.3 自闭症儿童情绪社交缺陷及表情识别研究综述
    2.4 小结
第3章 生态系统论视野下人机交互技术教育应用SWOT分析及策略
    3.1 理论及方法
        3.1.1 生态系统理论
        3.1.2 SWOT分析矩阵
    3.2 人机交互技术应用的SWOT分析
    3.3 人机交互技术支持的自闭症儿童教育
        3.3.1 Pedagogy Wheel轮模型
        3.3.2 PWA模型构建及应用
    3.4 讨论及建议
    3.5 小结
第4章 基于人机交互游戏的自闭症儿童情绪社交缺陷量化评估
    4.1 对象与方法
        4.1.1 研究对象
        4.1.2 研究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2.2 人机交互游戏评估效果分析
        4.2.3 自闭症儿童及典型发展儿童游戏化评估差异性分析
        4.2.4 人机交互游戏评估的有效性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多源数据视角下自闭症儿童情绪面孔识别特征、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
    5.1 自闭症儿童情绪面孔识别与加工
        5.1.1 材料与方法
        5.1.2 结果及分析
    5.2 睡眠紊乱与情绪社交缺陷:关系、特点及作用机理
        5.2.1 材料与方法
        5.2.2 结果及分析
    5.3 讨论
        5.3.1 影响ASD儿童情绪面孔识别的主要因素及作用
        5.3.2 ASD儿童面孔注视模式
        5.3.3 ASD儿童情绪面孔识别及加工模型
        5.3.4 ASD儿童的社交、睡眠紊乱及情绪和行为问题
        5.3.5 睡眠紊乱及情绪与行为问题对ASD儿童情绪社交的影响
    5.4 小结
第6章 基于人机交互技术的自闭症儿童情绪社交缺陷干预活动设计与实现
    6.1 学习活动设计
        6.1.1 学习活动设计的理论基础
        6.1.2 学习活动设计框架
        6.1.3 学习活动范畴及实例
    6.2 人机交互学习环境实现
        6.2.1 学习环境创建
        6.2.2 学习活动实现
    6.3 教学案例设计
    6.4 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1.1 人机交互技术的特殊教育应用策略
        7.1.2 人机交互技术支持的量化评估与个性化干预
        7.1.3 情绪社交缺陷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
    7.2 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7.2.1 创新性
        7.2.2 局限性
    7.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及奖励
致谢

(5)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自我意识训练促进社交能力发展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
    1.1 孤独症儿童的社交能力
        1.1.1 孤独症儿童社交缺陷的表现
        1.1.2 社交能力缺损的理论假说
        1.1.3 孤独症儿童社交技能的干预
    1.2 儿童的自我意识
        1.2.1 自我意识的发展概述
        1.2.2 自我意识在社交能力发展中的作用
    1.3 孤独症儿童自我意识缺损对社交能力的影响
        1.3.1 孤独症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1.3.2 自我意识发展缺损对孤独症儿童社交的影响
    1.4 孤独症自我意识干预的现状
        1.4.1 国外对自我意识干预的研究
        1.4.2 国外对孤独症儿童自我意识的干预
        1.4.3 国内对孤独症儿童自我意识的干预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设计
        2.1.1 研究对象
        2.1.2 研究变量
        2.1.3 研究工具
    2.2 研究程序
        2.2.1 研究流程
        2.2.2 基线期阶段
        2.2.3 干预期阶段
        2.2.4 维持期阶段
3 研究结果
    3.1 儿童A的研究结果
        3.1.1 儿童A的 SRS测评结果
        3.1.2 儿童A的 CARS测评结果
        3.1.3 儿童A的心理理论测评结果
        3.1.4 儿童A的 PEP-3 测评结果
    3.2 儿童B的研究结果
        3.2.1 儿童B的 SRS测评结果
        3.2.2 儿童B的 CARS测评结果
        3.2.3 儿童B的心理理论测评结果
        3.2.4 儿童B的 PEP-3 测评结果
    3.3 儿童C的研究结果
        3.3.1 儿童C的 SRS测评结果
        3.3.2 儿童C的 CARS测评结果
        3.3.3 儿童C的心理理论测评结果
        3.3.4 儿童C的 PEP-3 测评结果
    3.4 儿童D的研究结果
        3.4.1 儿童D的 SRS测评结果
        3.4.2 儿童D的 CARS测评结果
        3.4.3 儿童D的心理理论测评结果
        3.4.4 儿童D的 PEP-3 测评结果
    3.5 干预期和维持期4名儿童情况变化描述
        3.5.1 干预期结束后4 名儿童的症状情况
        3.5.2 维持期结束后4 名儿童的症状情况
4 讨论
    4.1 孤独症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不足
    4.2 改善了儿童对生理自我和心理自我的区分
    4.3 促进孤独症儿童社交能力的发展
        4.3.1 改善沟通能力
        4.3.2 增强互动技能
        4.3.3 提升心理理论能力
    4.4 干预有效性的分析
        4.4.1 从干预的媒介分析
        4.4.2 从干预的情景分析
        4.4.3 从参与干预的成员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2.1 扩大研究的被试量
        5.2.2 新增神经生理的研究工具
        5.2.3 延长跟踪研究时间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心智解读能力与面部表情识别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研究综述
    1.1 心智解读概述
        1.1.1 心智解读能力的起源与定义
        1.1.2 心智解读能力的研究范式
        1.1.3 心智解读能力的理论基础
        1.1.4 儿童心智解读能力的发展
        1.1.5 孤独症儿童心智解读能力的发展
    1.2 情绪理解概述
        1.2.1 情绪理解的定义及研究内容
        1.2.2 其他特殊儿童情绪理解的发展
        1.2.3 孤独症儿童情绪理解的特点
    1.3 面部表情识别概述
        1.3.1 面部表情及面部表情识别的定义
        1.3.2 儿童面部表情识别的发展
        1.3.3 孤独症儿童面部表情识别的特点
        1.3.4 孤独症儿童面部表情识别障碍的成因
    1.4 心智解读能力、情绪理解与面部表情识别的关系
第2章 问题提出
    2.1 已有研究的不足
    2.2 研究意义
        2.2.1 理论意义
        2.2.2 实践意义
    2.3 研究目的
    2.4 研究假设
第3章 研究一——孤独症儿童心智解读能力与其面部表情识别的关系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被试
        3.2.2 实验设计
        3.2.3 研究材料
        3.2.4 研究过程
        3.2.5 数据处理
    3.3 研究结果
        3.3.1 两组儿童的基本情况
        3.3.2 两组儿童心智解读能力的总体情况
        3.3.3 孤独症儿童心智解读能力的发展水平
        3.3.4 两组儿童面部表情识别正确率的差异比较
        3.3.5 孤独症儿童心智解读能力与面部表情识别的相关研究
        3.3.6 孤独症儿童心智解读能力对面部表情识别能力的回归分析
    3.4 分析与讨论
        3.4.1 孤独症儿童心智解读能力发展滞后
        3.4.2 孤独症儿童识别高兴面部表情及卡通面部表情的能力较好
        3.4.3 孤独症儿童的心智解读能力与其面部表情识别存在一定联系
第4章 研究二——孤独症儿童面部表情识别的眼动特点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研究被试
        4.2.2 实验设计
        4.2.3 研究材料
        4.2.4 研究过程
        4.2.5 数据处理
    4.3 研究结果
        4.3.1 整张图片的数据分析
        4.3.2 兴趣区的数据分析
    4.4 分析与讨论
        4.4.1 孤独症儿童对于整张面部表情图片的注视特点
        4.4.2 孤独症儿童对于面部核心区域的注视特点
第5章 总讨论
    5.1 孤独症儿童心智解读能力与面部表情识别的关系
    5.2 孤独症儿童面部表情识别的特点
第6章 研究总结
    6.1 结论
    6.2 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心智解读能力测验记录纸
    附录B: 实验材料(部分)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7)孤独症儿童情绪识别能力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情绪识别能力的研究现状
    2.1 面部表情识别
        2.1.1 行为研究
        2.1.2 视觉扫描特征研究
        2.1.3 神经生理机制研究
    2.2 言语信息识别
        2.2.1 语义信息
        2.2.2 语调信息
    2.3 其他情绪线索识别
3 现阶段相关研究仍存在的问题
    3.1 发展性研究匮乏
    3.2 选取被试和实验材料的异质性
    3.3 实证研究可操作性困难
4 孤独症儿童情绪识别能力研究的展望
    4.1 进一步完善情绪识别的发展研究
    4.2 构建以情绪识别为主的标准化干预方案

(8)不同类型儿童心理推测能力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对象与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1. 本研究中同是9岁的这3名不同类型儿童都可以对自己行为和他人行为进行预期,但他们都没能通过错误信念测试,没有拥有完整的心理能力。其中,轻度智力障碍儿童朱某在对自己和他人的愿望理解上存在明显的困难,同时他和高功能孤独症儿童王某又在理解他人消极性情绪上存在缺陷。可见3者在心理能力的发展上还是存在差异的。想比较而言,正常儿童的心理推测能力要优于高功能孤独症儿童,而后者的心理推测能力又优于轻度智力障碍儿童。
    2. 在本研究中9岁的高功能孤独症儿童王某能理解他人愿望,根据愿望预测自我和他人行为,但却不能理解他人的错误信念和消极性情绪,而且在对西、自我行为的预期过程中表现出强烈以自我为中心。而15岁的高功能孤独症儿童计某已经能够理解他人的消极性情绪,但仍然不能理解他人的错误信念。在对自我行为预期的过程中虽然首先考虑的还是自己,以自我为中心,但是他愿意与别人共享。结合以往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孤独症儿童在心理能力发展上的特点。首先是能理解自我和他人愿望,根据愿望预测自我和他人行为,然后是能理解他人情绪,最后才是能理解他人的错误信念。
    3. 本研究首次探讨了儿童对自我行为的预期问题。
四、实验改进
    1. 本实验还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2. 两个故事都可以对被试做出选择的内部原因进一步追问。
    3. 另外第二个故事“分香蕉”只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三个不同类型儿童对于家人的情感等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孤独症儿童有时候对老师的感情要比对父母的感情深,所以今后的研究也可以在选项中加入老师、陌生人等对孤独症、智力障碍儿童的情感做更深入的调查。

(9)任务呈现方式对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思想泡”技术的促进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孤独症
    1.2 心理理论综述
        1.2.1 心理理论的概念
        1.2.2 孤独症儿童的心理理论
        1.2.3 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范式
        1.2.4 语言能力与任务呈现方式对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
    1.3 “思想泡”技术
        1.3.1 “思想泡”技术与心理理论的相关研究
        1.3.2 “思想泡”技术教学的相关研究
        1.3.3 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训练的研究现状
第2章 问题的提出
    2.1 问题提出
    2.2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2.1 理论意义
        2.2.2 实践意义
    2.3 研究目的
    2.4 研究假设
    2.5 研究流程
第3章 两类儿童在不同任务呈现方式下的心理理论水平
    3.1 研究对象
    3.2 实验设计
    3.3 研究工具
        3.3.1 标准错误信念任务
        3.3.2 熟悉思想泡任务
        3.3.3 心理表征任务
        3.3.4 思想泡错误信念任务
    3.4 研究过程
    3.5 研究结果
        3.5.1 两组儿童对“思想泡”的理解
        3.5.2 心理表征任务
        3.5.3 两类儿童在不同任务呈现方式下的心理理论水平
        3.5.4 错误信念任务中各个任务之间的相关
    3.6 讨论
        3.6.1 两组儿童均可理解“思想泡”的概念
        3.6.2 两组儿童可以通过“思想泡”预测未知事物
        3.6.3 孤独症儿童的心理理论水平落后于普通儿童
        3.6.4 任务呈现方式对孤独症儿童的心理理论的影响
        3.6.5 思想泡错误信念任务评估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的有效性
第4章 “思想泡”教学对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的干预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设计
        4.2.0 研究对象
        4.2.1 研究方法
        4.2.2 研究工具
    4.3 研究过程
        4.3.1 自变量
        4.3.2 因变量
        4.3.3 控制无关变量
        4.3.4 材料处理分析
    4.4 研究结果
        4.4.1 儿童A在想法解读方面的教学效果分析
        4.4.2 儿童B在想法解读方面的教学效果分析
        4.4.3 儿童C在想法解读方面的教学效果分析
    4.5 讨论
第5章 总讨论
    5.1 “思想泡”任务能更客观地测量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能力
    5.2 “思想泡”技术对于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的促进作用
第6章 研究总结
    6.1 结论
    6.2 创新之处
    6.3 教育教学启示
    6.4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10)孤独症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特点之信念理解能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1 孤独症概述
    1.2 心理理论概述
    1.3 信念理解概述
    1.4 孤独症与心理理论
    1.5 孤独症与信念理解能力
    1.6 研究的目的
    1.7 研究的难点
    1.8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被试与主试
    2.2 程序
    2.3 研究工具
    2.4 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两组在各信念任务及任务总分上的比较
    3.2 2(孤独症组,正常组)×6(任务)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3.3 信念任务之间的比较与分析
    3.4 年龄与信念理解
    3.5 信念任务总分与年龄、言语能力的相关
    3.6 两组在各任务上的具体表现情况
第四章 讨论
    4.1 孤独症儿童在各信念任务上的发展
    4.2 孤独症儿童信念理解能力的发展分析
    4.3 孤独症组与正常组信念理解能力的比较
    4.4 年龄与信念理解能力
    4.5 成套测验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四、10例孤独症儿童心理推测能力的测试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孤独症儿童补语句法加工与心理理论关系及干预研究[D]. 郭强.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1)
  • [2]5-羟色胺受体在孤独症样大鼠中的作用及其机制[D]. 廉彬. 西南大学, 2020(01)
  • [3]4-6岁儿童区角游戏中独处行为与心理理论的现状及关系研究[D]. 邱琪芮.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4]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情绪社交缺陷量化评估与个性化干预[D]. 王广帅.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5]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自我意识训练促进社交能力发展的个案研究[D]. 詹小琴. 西南大学, 2019(05)
  • [6]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心智解读能力与面部表情识别的研究[D]. 张艳楠.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7]孤独症儿童情绪识别能力研究述评[J]. 郭明,刘晓峰. 中国特殊教育, 2018(12)
  • [8]不同类型儿童心理推测能力的比较研究[J]. 刘淑毓,李珍. 中国校外教育, 2016(36)
  • [9]任务呈现方式对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思想泡”技术的促进作用[D]. 刘予博.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4)
  • [10]孤独症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特点之信念理解能力的研究[D]. 黄秋平. 中南大学, 2013(06)

标签:;  ;  ;  ;  ;  

10例自闭症儿童心理思辨能力测试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