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创刊号和12卷1号看前后期《小说月报》的异同(论文文献综述)
刘媛[1](2019)在《《小说月报》(1921-1931)散文作品研究》文中提出《小说月报》作为现代文学期刊,自1921年第12卷第1号起由沈雁冰主编之后,开始全面革新并逐渐成为影响力最大的文学刊物之一。革新后的《小说月报》虽以小说创作为主,但同时还刊载了大量的散文、诗歌等内容,这些作品不论是在创作观念上还是美学追求上都对当时的文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散文作为革新后《小说月报》的第二大文体,尤其在叶圣陶编辑时期更是成就突出。这些散文作品形成了《小说月报》独有的特色,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代白话散文发生发展的历程。本文将以《小说月报》(1921-1931)的散文作品为切入点,探究这一时期所发表的散文作品的主题风格、艺术特征以及独特意义。全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论文的绪论部分对《小说月报》目前的研究做简要概述,并阐明选题缘由和创新之处。第一章分别对沈雁冰、郑振铎和叶圣陶编辑时期《小说月报》散文作品的发表情况进行梳理,并总结这三个时期所形成的不同特点及其原因。第二章结合对具体文本进行的深入分析,对革新后期《小说月报》的散文作品进行整体上的观照。分别从创作主题和创作特色两个角度探究这一时期《小说月报》散文作品的思想艺术。第三章是从现代散文和流派的角度来看待这一时期《小说月报》散文作品的巨大意义,这一时期的创作不仅在现代散文发展初期作出了有力的探索与实践,它们所形成的散文风格与气质也被包括“白马湖派”在内的其他散文创作者所继承发扬。结语部分对全篇进行简要总结概述。
王晶晶[2](2012)在《新旧之间—包天笑的文学创作与文学活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包天笑是清末民初最重要的文化人之一。他的文学创作丰富多样,同时身兼报人、杂志编辑和文学社团组织者的多重身份。本文考察了他的翻译、小说创作、他所编辑的杂志,认为他的创作和文学活动大致呈现出求新复又趋旧的历程——他的翻译、短篇小说创作表现出明显的“求新求变”的现代化冲动,而他的长篇小说创作总的来说却趋于保守。这既和包天笑的思想大致经历了由旧到新,又由新趋旧的过程紧密相连,也和时代精神与思想观念息息相关。包天笑身处晚清巨变的关口,他的人生轨迹与时代变迁相互映照,他的求新精神正是对“中国能否近代化”的时代命题的回答。在包天笑漫长的文学创作生涯中,不同阶段进行着不一样的尝试,自有侧重,因此他的一生构成了“一部纵的文学史”。对包天笑作品与文学活动的描述与分析,也成为考察那一代文化人面对时代变革时的选择及其新旧杂陈的人格状态的极佳切入点。本文论述的重点将围绕三个问题展开:一、包天笑的翻译和创作文本到底构成了怎样一幅文学图景,其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在何处?二、包天笑以及围绕在他周围的文化人,他们文学创作与活动到底如何影响了下一阶段即“五四”新文学,并且,是如何与之互动的?三、包天笑的文学活动(包括编辑杂志和组织社团)建构了怎样的公共空间?即外在于包天笑的文学创作的是怎样的文化环境?本文立足于文本研究和报刊杂志的考察,并试图把文学文本还原到产生它们的语境中去,描述出那个时代的文化气息。
马鲁纤[3](2011)在《《小说月报》革新期(1921-1922)副文本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现代文学期刊史上,《小说月报》具有十分突出的典型意义。它发行时间之长,刊登内容之丰富都凌驾于同类刊物之上,更吸引学术界关注的是它在1921-1922年革新期前后的两种完全不同的刊物风格。由恽铁樵和王蕴章主编的革新期之前的《小说月报》被学术界看做迎合以市民阶层娱乐消遣目的的、文人雅士聊以自娱的文学期刊。但当沈雁冰升任主编后,《小说月报》面目一新,被世人认为是“五四”新文学革新的急先锋和高雅文化的重镇。由此可见,要想真正认定一份刊物的价值或者说它是否办得成功,编辑才是决定一份刊物面貌的主要因素,只有研究编辑的理念,才是理解期刊意义价值最直接、最有益的通途。对于革新期《小说月报》的研究,前辈学者已经研究出了大量真知灼见。作者将在借鉴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一个新的视角——在“副文本”理论,尤其是在法国文艺理论家热拉尔·热奈特“跨文本性”理论和“副文本性”理论的有关论述为指导进行研究。热拉尔·热奈特的研究从跨文本性的视角出发,为“副文本”理论确定了明确的研究对象和内涵。“副文本”理论不但为我们探索正式文本与非正式文本之间关系,增添了新的途径,也是为更进一步了解正式文本的意义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通过《小说月报》几类副文本的分析,审视沈雁冰本人文艺观对《小说月报》的影响。对“社评”栏目的研究,梳理了《小说月报》成为文学研究会“代机关刊物”的始末,指出这一合作是一种双向选择的机构,《小说月报》并未完全处于“文学研究会”的指导之下,仍然有其自主的独立立场。“通信”栏目是沈雁冰出于对国内文艺批评界沉寂的不满而设立的,但是由于他启蒙立场的影响,他与读者的通信中缺乏对等的身份,在与文学观不同读者的通信中,反而构成了话语霸权。《小说月报》革新期的插图完全取自西方名家名作,与之前的传统文化气质截然不同。插图选取标准的变化与沈雁冰文学观中注重写实、政治立场一脉相承。最后,举例说明沈雁冰在“最后一页”中运用软广告的宣传手法,证明他在商业期刊主编和新文学启蒙者两重身份间的游移,以及最终和商务印书馆产生的利益冲突。本文通过以上多角度再现了《小说月报》革新期的历史真貌,对革新期《小说月报》做出不同以往的、独特的阐释。在全球化的今天,在中国文化市场受到文化霸权和商业利益双重考验的现实下,沈雁冰改革的成功和缺憾,也许会给中国文化界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使命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张梅[4](2011)在《另一种现代性诉求 ——1875-1937儿童文学中的图像叙事》文中研究指明儿童文学在图像时代面临的不仅是“文学终结”的严峻形势,还有“童年的消逝”预示的自身合法性丧失的威胁。因此在当今,图像与儿童文学的相关问题引起了西方儿童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然而对这个问题,国内儿童文学界则没有足够的问题意识。事实上,中国儿童文学在最初萌动时就与图像勾连在一起。晚清出现的第一批儿童读物就是以文图并茂的方式呈现的,随后儿童读物上的图像异彩纷呈,由叙事的点缀到直接介入叙事,从而改变了儿童文学的呈现方式和阅读方式。图像成为儿童文学发生和现代历程中最主要的推动因素之一,并最终引领着儿童文学汇入到“图像转向”的文化变革中。所以如果不对儿童文学图像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就无法回答图像时代儿童文学“何所来何处去”的重大问题。遗憾的是,前人对图像的研究仅仅围绕着儿童文学中的一种文体——图画书展开的,而且只聚焦在当代。既缺乏对图像和儿童文学关系的整体观照,又缺乏对图像在儿童文学发生期表现的史学观照。图像研究在儿童文学研究视野中长期被遮蔽。这使得儿童文学现有的某些论断不免带有局限性,需要修正,至少需要重新论证。本研究通过爬梳、占有前人很少涉及的大量具体、生动的图像资料,并为便于考察把少数重要的图像资料254幅附载在论文正文中,发现从晚清到抗战前夕的这段时期是个多声复义、蕴含多种可能性的时代。而图像文本多维度的现代探索和表达构成了儿童文学中最具魅力的一种言说方式。本文试图通过研究这些被遗忘在历史链条中的图像文本,来论述图像叙事的发展如何影响儿童文学的面貌,如何影响人们对“童年”的建构,从而揭示儿童文学中“被压抑”的另一种现代性诉求。绪论:本论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展开的,因此首先是对前人研究的综述;其次在对晚清以降儿童文学图像叙事做知识考古之前要廓清的三个问题:儿童文学和儿童读物的辨析;二图画故事也是儿童文学;三图像和文字一样需要习得。第一章:对儿童文学发生期的多元准备来说,我们现有的研究成果相对单薄。我们仍然需要大量丰富的历史细节来充实我们的研究对象。这一章正是通过对从晚清以来儿童读物上的封面画、插图、内页装帧、广告画等生动直观、蕴涵着丰富历史文化信息的原始资料考察,来论述儿童文学发生期的复杂性和多元准备。第二章:儿童文学中的图像从单幅到多幅、从叙事点缀到直接参与叙事的演进,逐渐形成了以多幅图画来讲述一个故事的新文体——图画故事。这种图像叙事实践不仅悄悄地改变着儿童文学的呈现方式和阅读方式,并且正以多变的姿态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19、20世纪以来西方儿童文学图像叙事迅猛发展在中国儿童文学中所折射出的一个镜像。对这一点,前人显然认识不足。第三章:“童年”概念是儿童文学发生的原点。长期以来,人们只关注儿童文学中文字文本对“童年”的建构,却乏于对图像文本的深入研究。其实从晚清到抗战前夕,图像中的儿童形象就已经在想像西方的基础上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而通过儿童文学图像中儿童造型、服饰、玩具和儿童生活场景以及儿童精神气质的变迁建构出来的“童年”,呈现出现代时尚、富足快乐的西方化景观。这种单一、透明的“想像的共同体”的建立深刻影响着成人社会对“童年”的普遍假设,从而对儿童文学的现代转型起到了巨大的催化作用。第四章:目前探讨儿童文学中文图互文的研究总是围绕文图融合展开的,其实文与图作为两种叙事手段必然会造成裂隙,文图之间的裂隙带来的巨大叙事张力则极大开拓了儿童文学的研究空间。论文以具有巨大想像与言说空间的顽童母题为例展开论述,以顽童为主角的图像叙事,通常的模式是在图像上呈现出顽童挑战成人社会所带来的具有先锋色彩的娱乐性,在文字上则进行着对顽童规训、惩戒的意义挖掘。最具讨论价值的是同时受制于时代局限,图像文本竟然呈现出与文字文本不同的另一种现代景观。因为在“童年”还远没有成为一种“思想的方法和资源”的社会现实中,图像在想像西方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童年”也成为一种凌空蹈虚的叙事。所以文与图的背离一方面表现为文字表述的滞后压制和遮蔽了图像叙事的现代诉求;另一方面图像的启蒙现代性本身的先天不足使之为儿童文学带来的积极作用受到了极大限制。第五章:这章通过考察常常被人忽略的近现代文人对儿童文学图像的理论和创作的探求,来揭示图像叙事的重要性也是在文人论述的合谋下“生产”出来的。幼年就酷爱美术的鲁迅始终把图像视作摆脱蒙昧、走向现代的启蒙“利器”。鲁迅确立了图像叙事的合法性,积极认同图像中的娱乐性,并在大力倡导儿童美术的同时,也把视觉技术运用到儿童文学创作中,于是他的作品有着极强的画面感和色彩冲击力。虽然周作人秉持着西方文化背景上的“儿童本位”观与国内儿童文学中印刷技术低劣、文学性缺失的图像文本形成错位,但他批评中彰显的启蒙的先锋性直到今天仍有现实意义。美术素养极高的郑振铎不只创制了现代图画书的雏形——图画故事,并进行了大量的创作实践和文体试验,为儿童文学图像叙事的逐步展开立下了筚路蓝缕之功。丰子恺作为文学家和漫画家,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了文学和绘画之间的“通似性”。他绘制的“儿童相”是在传统文化背景上实现的文图融合。总之,在众多文人对儿童文学图像的论述中,图像叙事的意义不断叠加、衍生,使图像叙事最终演变成现代的一种文化选择。余论部分是论述在当下的“读图时代”,现代儿童文学经典在图像化的过程中如何被删改、被简化。当前视觉文化启蒙的先锋姿态褪尽,其负面作用开始彰显。与此相勾连的“文学终结”和“童年的消逝”等论断提醒我们应该对当前图像叙事的泛滥保持警惕。
苏玉娜[5](2010)在《接受视野中的《小说月报》》文中研究指明《小说月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份重要的文学期刊,从1910年7月创刊,到1932年商务印书馆遭战火而停刊,《小说月报》先后历时22年之久,从而成为考察中国现代文学演进的生动个案。关于《小说月报》的研究现在已取得不少成果,主要体现在对《小说月报》的性质、地位、作用、现代性的分析和价值估定等方面,而从接受角度的研究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实际上,读者大众是期刊的起点和归宿。作为期刊的消费者,读者接受对期刊的生存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期刊的价值和意义,也只能在接受维度上体现出来。有鉴于此,本论文以接受美学理论为指导,从读者接受的角度入手,展开对《小说月报》的探究,力求深度把握读者的接受反应对期刊的编辑理念、办刊方略的制约和影响。本论文第一章揭示读者接受与文学期刊的关系,力图探寻期刊价值意义的指向。接受美学是以读者为中心的理论系统,注重读者对作品的重要影响,视读者为实现作品意义的关键。而在文学市场化的进程中,文学期刊亦把作为消费主体的读者视为生存的基石。文学期刊的意义在于读者的阅读,没有读者也就没有了文学期刊的生命。对读者的共同关注,使接受美学和文学期刊之间在某种程度上有了相通的基础。把文学期刊置于读者接受视域中进行观照,就要深入阐释读者对文学期刊的重要作用,努力从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深层关系上发掘读者反应,探讨文学期刊在读者反应中的嬗变和走向。第二章主要探讨了前期(1910-1920)《小说月报》的接受情况,指出此一时期读者期待视野开始由被动接受走向主动建构。处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文化语境中,文化传播在中国近现代文学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小说接受群也随之诞生并发展起来。《小说月报》的创刊适应当时读者的需求,受到读者欢迎,对于提高读者文学素养产生了很大影响。基于扎实的文献资料,考察接受群的期待视野和对《小说月报》的接受会发现,《小说月报》的读者在逐渐摆脱单纯的被动接受角色,开始主动建构他们期待视野中的文学。第三章主要分析了后期(1921-1932)《小说月报》的接受情况,揭示读者多元追求对刊物发展的影响。随着“五四”文学革命的大幕开启,文化语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小说月报》也随之进行了改革,通过对《小说月报》通信栏的解读和部分文化名流的书信等史料,体察到《小说月报》的读者群在悄悄发生变化。同样,读者的期待视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因人而异,因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因此,作者在创作文学作品时就应该考虑到所处时代读者的期待视野。读者在改革后的不同时期表现出了不同的接受反应,从读者口中的“良师益友”到“太过鹜新”再到“整理国故”,读者的期待视野在不断地影响着期刊的发展,甚至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进程。
刘静[6](2007)在《《小说月报》(1921-1931)英美文学译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该篇论文的导论部分,笔者结合当代文化研究理论,对期刊研究的重要性进行阐述,进而提出《小说月报》(1921-1931)英美文学译介研究的重要意义。客观而言,《小说月报》(1921-1931)中英美文学译介的数量十分有限,与同时期的俄苏及其他弱小民族文学相比,英美文学所占比例始终不高,这一现象与英美文学较高的文学成就很不相称。尽管如此,英美文学仍然是《小说月报》(1921-1931)外国文学译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对《小说月报》做全面了解,就必须对英美文学译介给予足够重视,关注这些在昔日主流叙述下被遮蔽、被掩盖的历史。与此同时,期刊呈现的翻译文学史,以及由此而折射出的意识形态意蕴,也有助于客观评价《小说月报》(1921-1931)英美文学译介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第一章,回顾近年来《小说月报》研究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小说月报》研究及翻译文学研究进行归纳、分析,深化1921-1931年间英美文学译介研究的意义与影响。第二章细致梳理了发表于《小说月报》革新后11年间的外国文学译介主张,并对其特点进行归纳。通过对此时期《小说月报》外国文学译介整体概况的描述,阐明革新后《小说月报》外国文学译介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文坛的重要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对《小说月报》(1921-1931)英美文学译介的研究。第三章是对《小说月报》(1921-1931)英美文学译介的具体研究。通过对发表在《小说月报》(1921-1931)上所有英美文学译介内容的分类和梳理,综合运用以色列文化理论家伊塔马·埃文-佐哈尔(Itmar Even-Zohar)的“多元系统”理论(polysystem theory)以及美国翻译理论家和比较文学家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的“改写”(rewriting)理论,指出:虽然英美文学译介在《小说月报》整个外国文学译介活动中始终处于边缘地位,但“介绍性内容远远大于翻译的数量,改头换面出现的英美作家作品,1923-1926年掀起的英美诗歌译介高潮”等都是居于“次文化”地位的英美文学向中心施压的一种表现。作为文学大国,英美文学所取得的成就世所公认,但在中国20世纪20年代的文化语境中,英美文学得不到合法的全面译介。因此造成这样一种局面:虽然一部分英美作家作品、文学现象被译介到中国来,但是相当一部分英美文学并没有机会进入中国,或者是以另外一种被改写、中国化的面目进入中国文学多元系统中来。第四章中,笔者主要就《小说月报》(1921-1931)英美文学译介的内外部因素进行考察。文学系统内部之于《小说月报》英美文学译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主编身上,其对英美文学译介的态度,直接影响并决定了英美文学译介面貌。另外,一些特色栏目的主笔,既是译介者,又是主编,双重身份使得对他们的研究意义重大,因此也在第一节的考察范围之内。第二节通过运用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的“文化场”(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理论,考察商务印书馆对《小说月报》英美文学译介的影响。由于英美文学译介游离于时代主流话语之外,对主流意识形态构不成威胁,也就躲过赞助人的审查。因此,商务印书馆当局对《小说月报》(1921-1931)英美文学译介产生的作用十分有限。结语部分对《小说月报》(1921-1931)英美文学译介特点及成因进行回顾,并提出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几个方面。
张晶婧[7](2007)在《《小说月报》(1921—1930)戏剧翻译和创作研究》文中提出《小说月报》作为第一个十年里长期占据重要地位与巨大影响力的文学杂志,其刊物自身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其戏剧部分在相应的戏剧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往的文学史和戏剧史都忽略了《小说月报》中戏剧的重要价值,本文通过对《小说月报》的翻译剧作和原创剧作的详细解析,并通过《小说月报》中的原创剧作与《中国新文学大系·戏剧集》(赵家璧主编以后简称《大系》)、《独幕剧选》的比较,研究《小说月报》戏剧的重要价值。本文分四章,第一章对《小说月报》的翻译剧作从主题到艺术做详细的研究,分析翻译剧作对于原创剧作的影响。第二章对《小说月报》的原创剧作做主题到艺术的详细研究,分析其独有的价值。第三章以《中国新文学大系》和《独幕剧选》为比较的框架,分析《小说月报》的原创剧作的独特价值。第四章综评原创剧作,研究对于翻译剧作的借鉴和缺失,并分析二十年代剧坛的一些独特现象。《小说月报》的翻译剧作从主题上的社会压迫、家庭矛盾、人性批判、道德歌颂、女性自觉、婚姻自由等等方面,到艺术手法上的多样性,都给本土剧作打开了广阔的视野,其剖析的广度与深度为本土话剧从草创到今天都提供了很好的模式。但以往的戏剧史中忽略了对《小说月报》翻译剧作的详细研究。《小说月报》中的原创剧作在主题上从封建世俗的讽刺到战争的批判,从家庭腐朽的揭露,女性自强的歌颂,到男女婚姻观念的差异呈现,从人性道德的批判,到正义友善的正面教育,主题很大程度上补充了以往话剧史对于二十年代中国戏剧文学的介绍。艺术手法上,直接吸收译作中的各种手法,呈现多样化。如隐含叙述声音的运用,叙述时间的界限超越,怪诞手法的吸收,童话剧的开创等等。而这些以往的话剧史则有所忽略。《大系》整体而言承续五四“揭露”“反抗”的主旨,剧本围绕女性反抗,战争批判,道德讽刺,家庭矛盾等等展开,写作手法呈现一定的单一性,艺术上缺少灵活多变。《独幕剧选》从文学史的角度紧扣历史脉搏,作品切合时代的主题,与《大系》相比反映角度更加广阔,写作手法有一定的成就,但与《小说月报》相比,更侧重于从现实苦难入手取材。《小说月报》的原创剧作与《大系》和《独幕剧选》相比较而言,视野更加开阔,艺术手法更加灵活。如对于浪漫手法的运用,对于语言形式的变化(如歌谣),对于主题开掘的深度(如信仰、理念)等等。从原创剧作综合来看,原创剧作在多面探索中发展,在自我批判中前进。其揭示的时代主题,反映的剧作理念,呈现的艺术手法,塑造的写作模式,都成为百年中国话剧发展源泉。但综合原创剧作与《小说月报》的翻译剧作比较,从主题的深广度到艺术的多样化,本土剧作都有一定的差距,如翻译剧作提到了从生命哲学的高度将人文精神复现出来,而本土剧作忽略了这一点;翻译剧作从人性批判的角度剖析社会问题的深层内涵,而本土剧作将矛头指向社会。这跟时代思潮有关,跟剧作家自身的艺术能力有关。综合研究《小说月报》的戏剧,对于补充认识二十年代的戏剧文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周雪梅[8](2007)在《持重中的流变 ——1921年后《小说月报》研究》文中提出《小说月报》创造了我国近现代文学期刊史上的一个奇迹,恐怕没有哪个文学刊物能像它那样持续长达22年的时间,并且始终在文坛占据重要一席,它见证和参与了新文学的发生及其在20年代的发展。尤其是革新后的《小说月报》,经历了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两次重要的文学转型:从旧文学到新文学的转型和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转型。本文通过展现与对比《小说月报》在这两次转折期的表现,探寻两次转型之间内在的关联,发掘《小说月报》与时代的互动关系,力图还原一个相对接近历史原貌的《小说月报》,探索《小说月报》在漫长而动荡的20年代如何以稳定、持重的特色贯彻“五四启蒙精神”和“人的文学”,而时代又是如何在《小说月报》身上留下变动的印记。通过对《小说月报》的文本细读及相关资料的研究,本文认为在第一次转型时期,促成《小说月报》全面革新的,不止是来自新文学力量的冲击,更有富于文化理想的民间出版机构主动迎合时代的努力。《小说月报》在此期间表现出鲜明的同人性质,成为文学研究会的载体以及文学研究会作家们走向成熟的阵地,《小说月报》也由此成为引领新文学发展的先锋。第二次转型时期,《小说月报》走出同人圈子,秉承五四精神,继续发扬新文学的人道主义精神和自由探索精神,在风起云涌的“革命文学”运动中保持清醒与冷静,以兼容并蓄的姿态扶持了大批新人,极大丰富了文学多样多元性。本文还研究了《小说月报》的终刊过程。进入“红色的三十年代”,“革命文学”运动稳步向前推进,对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限制;国民政府实行一系列文化高压政策,进一步缩小了新文学自由发展的空间。五四所开启的相对自由的思想文化氛围在消散,《小说月报》所继承的自由探索精神和独立精神也面临重重困境。从《小说月报》的终刊,我们看到的是新文学发展道路的坎坷。
张银爽[9](2007)在《“互文性”视阈下改革前《小说月报》的编辑理念 ——改革前《小说月报》(1910-1920)“副文本”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近代文艺期刊杂志上面,存在着一个非常独特的文化现象:大部分文学期刊不但封面装帧设计考究,而且常常在刊登的文学文本前面,登载许多精美的铜版照片、图画、文人墨迹等非文学文本。同样,作为“在民国初年和五四运动以后影响很大的文学刊物”《小说月报》也不例外,在卷首设置了“图画”或“插画”栏目并选取了大量图片,以享读者。21世纪的今天,当“狂欢的图像”视觉时代再次走进我们的生活世界之时,回想近代文学期刊史上这些“图文并置”的“原始生态资料库”,我们会有哪些新的启发与思考呢?这些“无语言”的艺术珍品又会为我们欲清晰地了解、触摸近代文学与文化历史“本真”提供哪些重要的信息呢?在今天,解读期刊封面插图,是否能够成为近代文学期刊研究中的一种可能?即使有了这种可能,作为读者的我们,是否能够从这些封面插图的角度入手,透视出近代文学期刊的时代精神,诠释出某种社会状况和文化现象呢?对于期刊史上曾有的这段“图像与文学”共存于文学期刊上面的表现形式,我们又该如何来看待它们曾有的“潜藏符指”与今天的意义价值呢?通过对20世纪西方几位重要文论家论述的“互文性”理论的梳理,我们找到了解读这些“副文本——封面插画”背后所隐藏的深层文化意义的种种可能。朱丽娅·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提出“互文性”:“任何文本都是由引语的镶嵌品构成,任何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以“作者之死”、“可写性文本”、“极乐”三个核心概念深化了“互文性”理论。雅克·德里达(Jscques Derrida )从解构主义方向阐述“互文性”:“任何人打开一个文本,就同时打开了古往今来的无数文本。”任何文本都是其它文本的“延异”、“模仿”。热拉尔·热奈特(Gérard Genette)从“跨文本性”出发,定义了狭义“互文性”及“副文本性”,副文本性是指由一部文学作品所构成整体中正文与只能称做它的‘副文本’部分所维持的关系组成,而这种关系一般来说“尤其可以构成某种没有答案的种种问题之矿井”。副文本包括标题、副标题,互联型标题;前言、跋、告读者、前边的话等;插图;请予刊登类插页、磁带、护封以及其它许多附属标志,如作者亲笔留下的或是他人留下的标志,它们为文本提供了一种(变化的)氛围。米切尔·里法泰尔(Michael Riffaterre)从读者接受、阅读角度分析了互文本世界的“潜藏符谱”。“互文性”理论不仅为我们建构了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之间形成的“互文性”、“对话性”的全新阐释空间,而且使我们对文本的解读也有了新的思维方式:文本之间是存在着某种关系的,文本与包围在它周围的文本是具有广阔的社会、文化等语境的。每一个文本都会受到它之前文本的“滋养”“映照”,每一个文本都与它周围共时文本“共生”“互现”,每一个文本都对它之后文本有“辐射”、“影响”意义。在近现代文学期刊史上,《小说月报》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近代文学期刊个案典型,它不但以刊行时间之长、装帧特别、图画众多、内蕴丰富着称,而且又因革新前后的评价和地位反差巨大经常令人费解。前期由王蕴章、恽铁樵两位主编的《小说月报》(1910-1920)始终被大多数学者认为是以消遣娱乐为目的、以迎合市民的低级趣味为宗旨的“鸳鸯蝴蝶派”的旧文化堡垒,一向少人问津。后期由沈雁冰、郑振铎(叶圣陶)主编的新文学期刊,则被认为是“五四”新文学革新的急先锋和高雅文化的重镇,十分引人注目。要想真正认定一份刊物的价值或者说它是否办得成功,编辑才是决定一份刊物面貌的主要因素,只有研究编辑的理念,才是理解期刊意义价值最直接、最有益的通途。在借鉴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将以一个新的视角,在“互文性”理论的视域下,尤其是在法国文艺理论家热拉尔·热奈特的《广义文本导论》中关于“跨文本性”理论和《隐迹稿本:第二度的文学》“副文本性”的有关论述为指导,通过对改革前《小说月报》的“副文本”,即精心选取的封面插画进行解读,试图寻找出改革前《小说月报》的两位编辑异于甚至超出它同时代文学期刊编辑的某些思想倾向与追求,探寻出改革前《小说月报》“独领风骚”的办刊风格,以期进一步折射出改革前《小说月报》的真实面貌,并希望为近现代文学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考空间。在对改革前《小说月报》选取的刊首图片进行量化统计和数字分析以后,笔者发现,它的封面插画不但数量大、质量高、设计精美而且表现出了与同时代文学期刊迥然不同的编辑风格与思想态度,特别是两位编辑追求新文学观念的思想,具有明显的超前意识和现代意味,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以图画开启民智;(二)以倡导短篇小说为灵魂;(三)努力追求“高雅”为期刊主要风格,将《小说月报》定位为精英知识分子的读物; (四)融合中外、传统与现代优秀文化的广阔胸襟;(五)在有选择地为读者建构某种现代社会状况的想象时,以倾心于关注女性的解放意识为主旋律,初显出《小说月报》积极参与民族、国家现代性构建的端倪。这些表露恰恰与以往学界普遍认定的,改革前《小说月报》是以“游戏、消遣”为选图风格和办刊宗旨的“鸳鸯蝴蝶派”的旧式刊物的论断相违背。
王健[10](2001)在《从创刊号和12卷1号看前后期《小说月报》的异同》文中指出《小说月报》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具有深还影响的大型文学期刊,全面、深入地认识这份期刊的发展及特点有助于理解近现代的某些文学观念和文学现象。本文简要论述了《小说月报》文学性质的雅俗流变,并重点比较了创刊号和12卷1号在办刊宗旨、内容配置等方面的异同。
二、从创刊号和12卷1号看前后期《小说月报》的异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创刊号和12卷1号看前后期《小说月报》的异同(论文提纲范文)
(1)《小说月报》(1921-1931)散文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小说月报》研究述评 |
第一章《小说月报》(1921-1931)散文作品概况 |
第一节 沈雁冰编辑时期的《小说月报》散文作品概况 |
一、散文文体意识的萌发 |
二、文人创作兼及读者来稿 |
第二节 郑振铎编辑时期的《小说月报》散文作品概况 |
一、郑振铎学者身份影响下的散文创作 |
二、作家个人风格的形成 |
第三节 叶圣陶编辑时期《小说月报》的散文作品概况 |
一、创作审美化 |
二、优秀作家的发掘 |
三、随笔小品的成熟 |
第二章《小说月报》(1921-1931)散文作品的思想艺术 |
第一节“为人生”宗旨下的创作主题 |
一、现实人生的关注 |
二、日常生活的描绘 |
第二节“美文”潮流中的创作特色 |
一、“哲思”特征 |
二、小说印记 |
三、诗性写作 |
四、“絮语”的话语模式 |
第三章《小说月报》(1921-1931)散文创作的历史意义 |
第一节 现代散文意识的自觉 |
一、散文文体特征的探索 |
二、随笔小品地位的提升 |
第二节 新的文学圈子的形成——“白马湖派” |
一、轻松闲适散文风格的延续 |
二、重要散文作家的继续创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小说月报》(1921-1931)散文作品发表概况一览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新旧之间—包天笑的文学创作与文学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现状 |
三、 本文研究方法 |
四、 本文的主要架构及主要观点 |
第一章 近代之路上的传统文人——包天笑的时代、道路与生活 |
第一节 近代之路 |
第二节 新旧之间 |
一、 新与旧——时代的最大命题 |
二、 时代影响与个人抉择 |
三、 新的生存空间 |
第三节 “一部纵的文学史” |
第二章 “求新”的冲动(一)——包天笑早期的翻译 |
第一节 从翻译的策略看包天笑的代际归属与谱系 |
一、 翻译策略的第一次选择:古文还是“新文体” |
二、 第二次选择:直译还是“本土化”? |
第二节 翻译:误读与再诠释 |
第三节 包天笑的翻译活动 |
一、 《励学译编》与《迦因小传》 |
二、 通俗小说与“名着杂译” |
三、 “教育小说” |
第四节 双向阐释——《馨儿就学记》 |
一、 关于《爱的教育》及其在中国的翻译 |
二、 《馨儿就学记》中的变与不变 |
三、 作为喻体“在场”的西方形象 |
第五节 《六号室》——现代主义的色彩 |
一、 契诃夫作品的早期中译和他的《第六病室》 |
二、 《六号室》中的“狂人”以及“觉醒者 VS 庸众”母题 |
三、 包天笑的译作——《六号室》 |
第六节 早期翻译对包天笑创作的影响 |
一、 语言的“陌生化” |
二、 叙事方式的多样性和心理描写的发展 |
三、 写实主义和抒情化 |
第三章 “求新”的冲动(二)——包天笑的短篇小说创作 |
第一节 早期小说创作中多样化的尝试 |
一、 早期的文言短篇小说创作 |
二、 多样化的尝试 |
第二节 主编三大杂志时期(1915—1922) |
一、 叙事模式的实验——《小说大观》 |
二、 “道德范式”的放弃和理性思考的融入——《小说画报》 |
三、 “问题”的对话与讨论——《星期》 |
第三节 后期的短篇小说创作 |
第四节 “守旧的新人”——一个母题的生成 |
第四章 在“旧”中的挣扎——包天笑的长篇小说创作 |
第一节 《留芳记》的向传统回归——“讲史”与“小说”:《留芳记》与《孽海花》之比较 |
一、 “讲史”与“小说”之别 |
二、 作为“小说”的《孽海花》 |
三、 倾向于“讲史”的《留芳记》 |
第二节 文化工业与消费的产物——《上海春秋》 |
一、 “报刊”背景与视角 |
二、 《上海春秋》的本文研究 |
第三节 《人间地狱》之得与包天笑续作之失 |
一、 “帘外” |
二、 写实主义 |
三、 活跃纸上的小说人物 |
四、 对现实的关怀 |
第四节 后期的成功之作——《换巢鸾凤》 |
第五节 论包天笑的长篇小说 |
一、 “絮谭体”——包天笑长篇小说的描述及创作阶段 |
二、 典型的人物形象——转型中的女性 |
第五章 其他文学活动及文化语境 |
第一节 重构“鸳鸯蝴蝶派”:流派归属与论争 |
一、 包天笑与鸳鸯蝴蝶派 |
二、 “五四”新文学作家与清末民初通俗小说的关系 |
三、 “左翼”与“鸳鸯蝴蝶”——礼拜六派的关系 |
第二节 报刊编辑 |
一、 《时报》与《小说时报》 |
二、 《小说大观》与《小说画报》 |
三、 《星期》 |
四、 《长青》与《花果山》 |
第三节 交游与社团 |
一、 社团 |
二、 交游与“文学圈子”的形成 |
三、 “另一个圈子”——包天笑与电影界、戏剧界 |
结论 |
致谢 |
参考书目 |
附录:本文所论及包天笑短篇小说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小说月报》革新期(1921-1922)副文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史实梳理为主的革新期《小说月报》研究 |
二、文学思潮视野内的《小说月报》研究 |
三、革新期《小说月报》的本体研究 |
四、“现代”视角下重新审视革新期《小说月报》 |
第1章 回到历史现场——以副文本为中介看1921-1922《小说月报》革新 |
1.1 副文本性——“没有答案的种种问题之矿井” |
1.1.1 文本理论与“副文本性” |
1.1.2 副文本研究与期刊研究 |
1.2 革新期《小说月报》副文本研究意义 |
1.2.1 1910-1921《小说月报》的基本概貌 |
1.2.2 1921-1922《小说月报》改革背景与研究迷雾 |
第2章 一体二身——从“社评”解读革新期《小说月报》与文学研究会的关系 |
2.1 《小说月报》介入在文学研究会与鸳鸯蝴蝶派论战中的背景 |
2.1.1 《小说月报》与文学研究会结缘 |
2.1.2 《小说月报》介入文学研究会与鸳鸯蝴蝶派论战缘由 |
2.2 从“社评”看《小说月报》同文学研究会话语的合流 |
2.2.1 “社评”看《小说月报》与文学研究会话语的合流 |
2.2.2 从副文本“社评”看《小说月报》在论战中的得失 |
第3章 倾斜的天平——革新期《小说月报》“通信”栏的话语霸权 |
3.1 从“改革宣言”到“通信”——对话式的批评 |
3.1.1 “从改革宣言”看茅盾的文艺批评目的 |
3.1.2 “通信”栏的设置与特色 |
3.2 革新期《小说月报》“通信”双方的不对等性 |
3.2.1 “通信”的几个热点问题 |
3.2.2 沈雁冰的功利主义文学观和“理想读者”假设 |
第4章 商业与艺术的博弈——解读插图、“最后一页” |
4.1 《小说月报》插图举例——光与影之间的现代品格 |
4.1.1 革新之前的《小说月报》装帧风格概述 |
4.1.2 画与文的映射——插图的意义探求 |
4.2 广而告之与秘而不宣——革新期《小说月报》中的软广告举例 |
4.2.1 “最后一页”副文本的软广告举例 |
4.2.2 从“最后一页”等副文本看沈雁冰与商务印书馆的矛盾 |
第5章 现代性的两个声音——《小说月报》的成功改革与沈雁冰个人的事业困境 |
5.1 沈雁冰的现代文学启蒙理想 |
5.1.1 沈雁冰的现代性认知 |
5.1.2 沈雁冰编辑理想中现代文学理想的表征 |
5.2 沈雁冰的改革困境探因 |
5.2.1 沈雁冰的改革困境 |
5.2.2 沈雁冰编辑思想缺失探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另一种现代性诉求 ——1875-1937儿童文学中的图像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儿童文学发生期的多元准备——晚清民初儿童读物中的插图研究 |
第一节、传统儿童读物中的图像叙事 |
第二节、西方视觉文化的强势介入:传教士创办的儿童刊物 |
一、图像叙事的先声:《小孩月报》的创办 |
二、对图像的惊人倚重 |
三、传教士传教姿态的转变 |
四、从"图解"到"漫画"叙事 |
第三节、时代汇流中的选择:《蒙学报》等报刊的图像叙事 |
一、图像既是启蒙的内容又是启蒙的形式 |
二、上文下图:《蒙学报》 |
三、图像叙事的初步确立 |
四、白话加图像:双美齐聚之《启蒙画报》 |
第四节、图画是启蒙的"利器":商务、中华书局的儿童读物出版活动 |
一、图像在教科书中的沿革 |
二、文图并茂:最早的儿童文学读物《童话》 |
三、第一份真正的儿童画报:《儿童教育画》 |
四、多样探索:民国前后出版的儿童读物 |
第二章:儿童文学呈现方式的现代转型—民国儿童读物中的图画故事研究 |
第一节、新文体的诞生:图画故事 |
一、图画故事诞生的先期准备 |
二、《儿童世界》上关于图画故事的文体试验 |
三、"图画故事也可说是一种儿童文学" |
第二节、异彩纷呈的图像叙事实践 |
一、《儿童世界》上的图像叙事实践 |
二、《小朋友》上的图像叙事实践 |
三、其他儿童读物上的图像叙事实践 |
第三节、印刷技术革新为图像叙事发展带来的新局面 |
一、印刷技术的革新与"童年"概念的产生 |
二、晚清民初印刷技术与童书的关系 |
三、"技术引发革命" |
第三章:想像西方——图像与"童年"建构 |
第一节、从儿童形象的历史变迁看 |
一、中西儿童形象的参差对照 |
二、西化儿童的诞生 |
第二节、从儿童的玩具和生活场景的变幻看 |
一、洋娃娃的故事 |
二、现代的活动空间的构建 |
第三节:从儿童精神气质的变化看 |
一、儿童形象的类型 |
二、顽童母题的图像叙事 |
第四章:文图互文——图像与儿童文学的现代转型 |
第一节、文图融合:图像对现代儿童文学诞生的意义 |
第二节、文图背离:图像叙事现代探索的得失 |
一、被规训的现代性:在"以资观感"与"意义发掘"之间 |
二、雅俗共赏:《小朋友》上的图与文 |
三、启蒙的困境:基于文图关系的思考 |
第五章:近现代文人在图像叙事上的现代探求 |
第一节:鲁迅和儿童文学中的图像叙事 |
一、美育救国 |
二、确立图像叙事的合法性 |
三、大力倡导儿童插画并身体力行 |
四、鲁迅儿童文学作品中的视觉性 |
五、对视觉文化中娱乐性的认同 |
第二节:周作人和儿童文学中的图像叙事 |
一、对儿童插画的批评和建议 |
二、理论倡导和创作实践的错位 |
三、周作人与丰子恺的纠葛 |
第三节:郑振铎和儿童文学中的图像叙事 |
一、郑振铎对儿童文学图像叙事的筚路蓝缕之功 |
二、对郑振铎"自编自绘"说的质疑 |
第四节:丰子恺的"儿童相":绘画和文学的完美结合 |
一、绘画和文学的"通似性" |
二、"发现了一个和成人完全不同的儿童世界" |
三、以传统文化为背景实现的文图融合 |
第五节:其他文人对儿童文学图像的研究 |
一、"赏鉴美术本是儿童固有的天性" |
二、晚清以来文人对儿童文学图像的论述 |
余论 |
注释 |
附录:图片索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5)接受视野中的《小说月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第一章 价值意义的指向——读者接受与文学期刊 |
一 传播视域中的文学 |
二 接受美学理论概说 |
三 从接受视野关注文学期刊 |
第二章 读者开始主动建构期待视野 |
一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文化语境 |
二 小说接受群的产生与发展 |
三 读者需求与《小说月报》的创刊 |
四 读者反馈与接受分析 |
第三章 读者多元追求对刊物的影响 |
一 文化语境的演变 |
二 改革渊源与接受群流转 |
三 读者的“良师益友” |
四 读者反应“太过鹜新” |
五 读者期盼的“整理国故”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6)《小说月报》(1921-1931)英美文学译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小说月报》英美文学译介研究的缘起 |
第一章 《小说月报》外国文学译介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小说月报》外国文学译介概述 |
第一节 《小说月报》革新前后的外国文学译介概况 |
第二节 《小说月报》外国文学译介的主张及其特点 |
第三章 《小说月报》的英美文学译介 |
第一节 《小说月报》革新前后的英美文学译介概况 |
第二节 《小说月报》英美文学译介研究 |
第四章 影响《小说月报》英美文学译介的内外部因素 |
第一节 文学系统内部对于《小说月报》英美文学译介的影响 |
第二节 文学系统外部对于《小说月报》英美文学译介的影响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7)《小说月报》(1921—1930)戏剧翻译和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角度、框架设置。 |
二 以往关于《小说月报》的研究综述 |
第一章 《小说月报》翻译剧作研究 |
第一节 翻译剧作主题研究 |
第二节 翻译剧作艺术研究 |
第三节 翻译剧作对原创戏剧的影响研究 |
第二章 《小说月报》原创剧作研究 |
第一节 原创剧作主题研究 |
第二节 原创剧作艺术研究 |
第三节 《小说月报》原创剧作的独特价值研究 |
第三章 比较研究《小说月报》戏剧的价值 |
第一节 与《中国新文学大系》比较研究 |
第二节 与《独幕剧选》比较研究 |
第四章 对原创剧作的综合研究 |
第一节 综评二十年代的剧坛现象 |
第二节 对翻译剧作的借鉴与缺失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持重中的流变 ——1921年后《小说月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上篇 文学革命时期的风光 |
第一章 妥协的革新:商业与文化的平衡 |
第一节 商务印书馆革新《小说月报》的起由 |
第二节 文学研究会与《小说月报》 |
第二章 成功的转型:《小说月报》取得的成绩 |
第一节 同人的个性化创作 |
第二节 茅盾的理论和批评 |
第三节 对外国文学的译介 |
第四节 国故的整理与研究 |
小结 |
下篇 革命文学时期的选择 |
第一章 背景:时代与环境的变化 |
第二章 追溯:文学研究会与早期革命文学的倡导 |
第三章 1928年的《小说月报 |
第一节 整体风格的一些变化 |
第二节 茅盾与革命文学的多样性 |
第三节 开明同人与《小说月报》 |
第四节 新人的选择 |
第五节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理论与现代派作品 |
第四章 消逝:在“红色的三十年代”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小说月报》研究资料索引 |
后记 |
(9)“互文性”视阈下改革前《小说月报》的编辑理念 ——改革前《小说月报》(1910-1920)“副文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正文 |
引言 |
一 论文缘起 |
二 研究综述 |
(一) 对于近现代文学期刊的研究 |
(二) 关于《小说月报》的研究情形 |
(三) “互文性”理论与研究现状 |
(四) 从图画与文学“互文性”角度来研究文学期刊的状况 |
三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 狂欢图像时代的热切召唤 |
(二) 探索期刊“守门人”的编辑理念 |
(三) 重估改革前《小说月报》的历史价值 |
第一章 改革前《小说月报》的基本概貌及文化生态环境 |
一 改革前《小说月报》的基本概貌 |
二 改革前《小说月报》的编辑状况 |
(一) 王蕴章编辑时期:生平、教育背景及对《小说月报》的影响 |
(二) 恽铁樵编辑时期:生平、教育背景及对《小说月报》的影响 |
三 改革前《小说月报》的文化生态环境 |
第二章 “互文性”:以图画为中介解读文学艺术方式之可能 |
一 “文本”及文本理论 |
二 互文性:文本间的联系、对话、互渗与多义阐释 |
(一) 互文性理论的源初 |
(二) 重要文论家关于“互文性”理论的主要论述 |
1、朱丽娅·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提出“互文性” |
2、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繁荣“互文性”——“可写文本” 、“极乐”、“作者之死” |
3、雅克·德里达(Jscques Derrida ):解构互文性——“延异”、“模仿” |
4、热拉尔·热奈特(Gérard Genette):“跨文本性” |
5、米切尔·里法泰尔(Michael Riffaterre):阅读/“潜藏符谱” |
第三章 互文本“富矿”——文本“对话”及副文本“镜语” |
一 镜像中的“现代”意味——审视改革前《小说月报》互文本“世界” |
(一) 《新小说》 |
(二) 《绣像小说》 |
(三) 《月月小说》 |
(四) 《小说时报》 |
(五) 《小说大观》 |
二 感知上的“现代”倾向——考察改革前《小说月报》中包含着东西方文化的副文本总倾向 |
第四章 理念下的“现代”追求——解读改革前《小说月报》副文本“神话” |
一 透视改革前《小说月报》的编辑思想 |
(一) 视觉媒介传播的新理念——以图画开启民智 |
(二) 探索与实践民初小说的新形式——以短篇小说为灵魂 |
二 探寻改革前《小说月报》编辑的文化姿态 |
(一) 追求高雅的格调 |
(二) 兼容并包的胸襟 |
(三) 在传媒视界中对于女性形象的新书画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后记 |
四、从创刊号和12卷1号看前后期《小说月报》的异同(论文参考文献)
- [1]《小说月报》(1921-1931)散文作品研究[D]. 刘媛.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2]新旧之间—包天笑的文学创作与文学活动研究[D]. 王晶晶. 上海师范大学, 2012(12)
- [3]《小说月报》革新期(1921-1922)副文本研究[D]. 马鲁纤. 河北大学, 2011(12)
- [4]另一种现代性诉求 ——1875-1937儿童文学中的图像叙事[D]. 张梅.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
- [5]接受视野中的《小说月报》[D]. 苏玉娜. 山东师范大学, 2010(03)
- [6]《小说月报》(1921-1931)英美文学译介研究[D]. 刘静.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7(05)
- [7]《小说月报》(1921—1930)戏剧翻译和创作研究[D]. 张晶婧. 北京语言大学, 2007(05)
- [8]持重中的流变 ——1921年后《小说月报》研究[D]. 周雪梅.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3)
- [9]“互文性”视阈下改革前《小说月报》的编辑理念 ——改革前《小说月报》(1910-1920)“副文本”研究[D]. 张银爽. 广西师范大学, 2007(05)
- [10]从创刊号和12卷1号看前后期《小说月报》的异同[J]. 王健. 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 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