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洛阳大学举办洛阳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论文文献综述)
许庆喜[1](2021)在《砂拉越华文书法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高超[2](2021)在《《破邪论序》小楷书法艺术风格研究》文中提出
郭立忠[3](2021)在《中国现代漆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现代漆画是从中国传统漆绘发展而来的一个年轻的新画种,经过近百年、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探索,逐渐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发展体系,伴随现代漆画教育、官方展览、组织机构等诸多因素的推动,终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文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产生、发展、繁荣四个方面进行展开,以中国传统漆艺术发展的历史传承性作为主线,系统的整理、研究中国现代漆画完整的发展脉络,理清其血脉基因联系。并将中国现代漆画放在世界范围内的漆艺术交流中整体去研究,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入手,将对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欧洲、日本和越南等国的漆画、漆艺术纳入到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研究过程中,从历史的纵向长度和横向宽度两条路径作系统分析研究,以提高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研究的全面性、完整性和科学性。文章主要运用设计学、美术学、考古学、艺术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来研究和探讨中国现代漆画所涉及的诸多内容,试图通过对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中的众多事件、人物、工艺、展览等等方面的全面分析,阐释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的完整路径,发掘其中必然联系和发展规律,进而对中国现代漆画的未来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支持,以期逐步完善中国现代漆画的理论体系建设,为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历史经验和启迪意义。
何军炎[4](2019)在《于安澜美术实践及画学着作研究》文中提出本课题是对于安澜生平、美术实践活动及其画学着作的整体研究。于安澜一生经历抗日战争等动荡时期,对其产生影响的特殊环境还包括当时复杂的学术环境。这种环境和家庭背景影响下,于安澜不仅学习了很多西方科学知识,而且打下了扎实的国学基础和美术基础,一生中撰写了大量学术着作,为教育事业奉献诸多。于安澜的书画篆刻实践活动也很丰富,其绘画主要为中国画,以山水见长,兼作花鸟;书法篆刻方面,博采众长,兼擅诸体,以隽秀的小篆享誉国内书坛,篆刻也多采用篆书形式。在东西文化冲突的大环境下,画学的发展始终处于弱势。中国画学面临转型与演变、西方的科学文化冲击着学科专业分类的特殊环境中,于安澜突破了传统画学编纂中的局限,其画学着作将中国历代画学分成三类:画论、画史、画品,使之逻辑更加系统、合理;选编时慎选善本、详加校勘考据,使之更具准确性、研究性,弥补了此前该类书籍的杂乱无序、传抄有误、校勘不足的最大不足。而将这一体系进行辩证的分析看待对今天的美术实践和理论研究也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力求在当今语境中对于安澜画学着作的诸如三大分类、文献选用校勘辨伪、编纂体例等问题进行思辨。通过横向纵向比较、分析,理清其特色,由此一探中国古代画学向近代画学的转型与演变对画学编撰体例与风格的影响。同时希冀通过该研究把其时画学着作的编写特点揭示出来,从时代、文化、学术和学者自身等诸要素揭示出其着作在近代中国画学研究的历史价值,并且寻找到契合画学编纂的最佳思路,以期能对当下及未来中国画学的编纂有所启示。
董文海[5](2018)在《千唐志斋藏隋代杨氏家族墓志书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部书法史,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个书法个体组成的,不同的个体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个时代的反映。本文通过对千唐志斋博物馆藏隋代杨氏家族墓志的梳理和分析,由小及大,由表及里,对隋代杨氏家族的宗谱关系进行了梳理,指出杨氏一门对历史所做贡献,补充、修正正史不足,在此基础上对杨氏墓志书法进行了分析研究。隋代虽然只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时间,但其在书法史上的贡献有着特殊的意义,一般书史研究者对隋代书法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过渡性”“融会性”这样一个层面,本文经过对隋代杨氏家族墓志书法的研究发现,隋代楷书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特别是在“法”的确立上有着特殊意义,同时对其中的原因进行了探讨。隋代书法不但“上接六朝,下开三唐”,而且就墓志楷书来说,已经确立了为后世所重视的“法”,本文由小及大,由表及里,通过对杨氏家族墓志书法的研究,以期对隋代书法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认知。本论文主要从以下三个主要方面进行论述:一是对千唐志斋藏隋代杨氏家族12方墓志,杨氏渊源及杨氏一门宗谱关系和他们在隋代的历史地位进行梳理;二是通过与南北朝、隋朝、初唐墓志及书迹进行对比、归类、分析,对杨氏家族墓志书法从成因、演变、特征等方面方面,梳理出杨氏家族墓志书法演进脉络与隋代书法演进发展过程之间的关系,揭示杨氏墓志的特殊性;三是从历史背景、具体措施、书法技法(包括笔法、点画、结体等)等方面,并结合智果《心成颂》、欧阳询《三十六法》等隋唐书法理论,通过具体字体样本分析《心成颂》、《三十六法》理论在杨氏墓志书法中的具体表现,对杨氏墓志楷书“法度化”的进程和向唐楷“中和”审美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和分析,论证隋代楷书完备法度的确立及其对唐代楷书的影响。
王国仕[6](2018)在《岭南画派粤外画家艺术风格研究 ——以黄独峰赵少昂杨善深欧豪年的花鸟画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以“二高一陈”为代表的岭南画派,是二十世纪中国重要的绘画流派,在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他们“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绘画革新理念的号召下,通过艺术思想传播与教学指导,引领了一大批广东画家进行了绘画革新的尝试。这些画家使得岭南画派形成了较为严密的传承谱系。经过了一百年的传承与传播,岭南画派在广东乃至广东周围形成了较为普遍的文化共识。由于时代变革与社会文化的不断推进,也由于画派人员的增多,岭南画派逐渐形成了以广东为中心,逐渐向外拓展的现象,无形中也形成了岭南画派的外围地带。画派在时空中的扩展带来了画派风格的变化,这种变化在时间轴与空间轴上都展示了出来。决定绘画风格变化的文化因素有地域间的文化差异、中西文化的融合与发展、画派自身的发展及发展中历史语境等,这些文化因素决定了画派发展过程中的风格变化。定居于广西的黄独峰、香港的赵少昂、杨善深、台湾的欧豪年是岭南画派粤外画家的代表。他们不处在岭南画派的中心,长期处于广东外围,他们绘画风格的形成必然与区域文化相结合,对中国画的传承与开拓也具有与中心地带不一样的重要性质。通过对他们绘画风格的对比研究,分析其艺术风格多样化背后的诸多问题。本文以黄独峰、赵少昂、杨善深、欧豪年的花鸟画作品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岭南画派粤外画家的中国画区域建树与风格形成,对比其中国画作品的风格差异,主要以花鸟画作品作为参照,对比他们绘画作品风格的不同及以花鸟画为依托的个人精神气质之差异。分析他们绘画风格间的共性与多样化特征。画派风格是诸多画家风格共性的体现,画家的文化创造则是以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为特征,而这就使得画家又必须脱离画派固有理念及形式风格的限制,创造一种有别与他人的绘画风格。这使得个人风格的多样化成为了必然的现象。画派与画家之间形成了一种绘画形式上的依存与背离关系。通过粤外画家个人风格的多样化我们可以看到,画派的影响力将逐渐弱化,这将导致画派地位的危机与继承人身份的模糊化。同时,促成风格多样化还由于中国画的审美对象与审美语境出现了地域转化,审美对象由士大夫阶层转向了平民,审美语境也同时存在了书斋与世俗化的两种选择,由此也发现,传统评价体系在粤外画家身上具有了某种失落,而画家对当下多元文化的个性选择与回归传统精神,势将成为一种文化趋势。而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画派风格的对比研究中得到一个基本的文化判断。
郅耀河[7](2016)在《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民间文化交流现状研究》文中提出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的趋势不可阻挡,每个国家都在思考自己在这个“地球村”中的位置,自己的政治影响力,经济潜力,文化显示度。中国作为全球经济总量第二位的国度,近年来愈来愈注重自己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接壤,特别是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之后,国内学者对中亚国家,对吉尔吉斯斯坦的关注与研究与日俱增,这篇论文题目的选定,便是在这样的国际、国内背景下产生的。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便是对近些年来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在民间文化交流现状上做一个简要梳理,进而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对策,预测趋势。论文主要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论文结构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论文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这一部分对选题背景,选题目的、意义,基本结构框架,研究方法等内容作了相关的阐述。论文第二部分是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民间文化交流状况陈述,该部分主要包括,艺术层面、体育层面、教育层面的民间文化交流。论文第三部分是对两国民间文化交流现状的分析探讨部分,本部分就交流内容,交流社会反响、交流中呈现的特点等等作出了相关分析。论文第四部分为中吉民间文化交流策略探讨及趋势分析,通过总结两国民间文化交流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相对不足,给出相关的交流策略。论文第五部分是结束语部分,在两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两国人民的积极参与下,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的民间文化交流势必更加交融,达到两国交好,两国人民相亲的目标。
黄婷婷[8](2016)在《对1949年以来河南雕塑的考察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雕塑在河南现代美术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自民国时期开始,就有雕塑家活跃在中原这片土地上。建国以后,又有一批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的雕塑家来到河南,成为河南雕塑事业的“开拓者”。改革开放后,河南雕塑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河南的雕塑事业已由当初的星星之火形成了燎原之势。论文按时间顺序,主要对1949年以来河南省雕塑的发展进行了系统梳理。以建国后河南省出现的重要雕塑作品、雕塑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本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民国时期的河南省雕塑和建国初期的河南省雕塑两个方面探讨了早期河南现代雕塑的发展。第二部分对文革时期的河南省雕塑活动和第一代在河南工作的雕塑家进行研究。第三部分着重从雕塑机构和组织、河南雕塑的发展和探索、河南城市雕塑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河南雕塑发展情况。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深入考察和研究,呈现出1949年以来河南雕塑艺术的整体面貌。
倪莎[9](2016)在《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教育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的美术教育在河南省高等美术教育中拥有最悠久的历史与最丰硕的成果。自二十世纪以来历经变迁,发展历程特殊且典型,在河南高等美术教育发展中独具标杆性质。本文是对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教育发展历程的研究,将其分为前身的沿革变迁、并入开封师范学院后的新建、独立成系后的变化、成立艺术学院后的改革这四个历史时期进行梳理。河南大学的美术教育创办初期为单一的师范教学性质,受当时时代与社会特殊性的局限,学制实行"五年一贯制"并提倡"双科制"的教学理念,目的是培养能同时兼任美术与音乐课程的师资力量。改革开放以来至八十年代中期,随着全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河南大学的美术专业独立为美术系,学制与课程得以规范,并建立"重视创作与实践"的理念,讲究教学的科学性与弘扬优秀传统。伴随着学校性质的变化,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转变为同时培养美术师资与美术专门人才的综合性美术人才培养方式。这一时期美术教育主张创作与教学并进,各专业方向发展成果显着,是其发展历程中最为稳定的黄金时期。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新形势下,1993年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建立,美术教学也呈现出新的变革。这一时期工艺美术专业发展为工艺美术系(后变为艺术设计系),摄影与雕塑专业也相继建立,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科的专业设置逐渐齐全,并形成了专、本、硕、博多层次的立体结构美术教育模式。艺术学院的美术教学朝着综合性和开放性发展,坚持"一专多能"与"理论与实践并重,学识与创作相承"的教学理念,培养综合素质强的"复合型"美术人才。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的美术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虽存有局限与矛盾,但也形成了 "重视传统与基础"的教学特点与"严谨、求实、稳健"的办学作风,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的美术事业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于栋华[10](2016)在《论中国画家性格与绘画风格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绘画风格的形成是画家绘画艺术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性格作为影响绘画风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对绘画风格起着潜在的心理影响。没有自我性格的绘画作品便没有生命力,最终将被历史淘汰,乃至遗忘。中国历代着名的画家在作品中大都注重自我性格的表露,从而创造了他们与众不同的绘画风格,历经中国绘画绵长的发展过程而仍旧被后人所瞩目。本文在研究中国画家性格与绘画风格的史料及借鉴性格与绘画风格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用例证、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分析画家的性格与其绘画风格的关系,证明画家的性格对其绘画风格可能形成的影响,及绘画风格中隐含的画家性格因素。本文的第一章首先阐述了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目前研究的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创新点等。第二章简述了性格、风格与绘画风格的概念,以及绘画风格对于画家成功的重要意义,并着重提出影响个人风格形成的性格因素的重要性。第三章和第四章为本文的重点,第三章分析影响画家绘画风格的性格因素如何对画家的绘画风格进行影响;第四章分析绘画的“体验生活”、“酝酿感悟”、“绘画表现”三个过程中性格的潜在性,说明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性格影响画家的选材;酝酿感悟的过程中,性格左右画家的思维形式;绘画表现的过程中,性格影响画家的审美行为;第五章对性格与绘画风格出现的不相符的现象进行辨析,说明性格的多重性与潜在的性格外露是造成外在性格与实际风格不符的主要原因。第六章得出本文的结论:性格与绘画风格的统一性;性格与绘画风格的可塑性;性格对绘画风格的潜在心理影响;性格的多重性的掩饰现象及风格与潜在的本我的性格相一致。并得出对当代画家的启示:在现代中国绘画人才济济的大潮中,不要盲目跟从潮流,而要充分挖掘自我性格对于绘画创作的有利因素,形成富有自我独特个性的绘画风格。
二、洛阳大学举办洛阳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洛阳大学举办洛阳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论文提纲范文)
(3)中国现代漆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现代漆画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理论梳理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研究的相关说明 |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第五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内容与结构框架 |
第一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 |
第一节 中国古代传统漆绘 |
一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历史源流 |
二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工艺传承 |
三、中国古代漆艺术的文化发展脉络与缺失 |
四、中国古代漆绘的发展沿革 |
第二节 东亚古代漆绘的源流 |
一、汉四郡时代的朝鲜半岛漆艺术 |
二 鉴真东渡与日本古代漆艺术的“师法中华” |
三 南洋漆艺术的“副中心” |
四 琉球与台湾的古代漆艺术 |
第三节 欧洲近现代漆艺术的崛起 |
一 十三世纪始始中欧漆艺交流简述 |
二 欧洲新艺术运动与1900 年巴黎博览会 |
三 欧洲装饰艺术运动与漆画代表人物 |
四 近现代欧洲化学漆及其工艺价值与影响 |
第二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 |
第一节 日本江户时代的漆艺术与明代“倭漆”的兴起 |
一 飞鸟时代的漆艺术觉醒与镰仓时代漆艺术的成熟 |
二 江户时代漆艺术的崛起 |
三 中国明代漆艺术的退步 |
四 福州沈家脱胎与薄料工艺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洋血统” |
一 密陀绘工艺 |
二 螺钿镶嵌工艺的历史传承 |
三 明清时期漆器的“和风”盛行 |
四 近现代欧洲漆艺崛起的影响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三位奠基人 |
一 雷圭元:“代用品”与新观念的首倡者 |
二 沈福文:西洋绘画与古代漆绘的合成者 |
三 李之卿:古代漆艺现代化的推陈出新者 |
第三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 |
第一节 越南磨漆画的影响 |
一 越南磨漆画的源起 |
二 抗法抗美战争中的越南漆画家 |
三 越南磨漆画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系列美展的影响 |
四 五十年代末越南磨漆画对中国美术界引起的轰动 |
第二节 艺术魅力、时局影响与体制因素 |
一 由“漆绘”到“漆画”、由“手艺人”到“画家” |
二 20 世纪新材料、新技法和新工艺的突破 |
三 “美展体制”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鼓励、扶植 |
四 现代绘事与古代工艺的契合点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时期的人和事 |
一 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现代漆画创作群体 |
二 领军人物乔十光 |
三 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价值 |
四 20 世纪后半叶的中国漆画展事活动 |
第四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繁荣 |
第一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现状 |
一 全国院校现代漆画教育现状评估 |
二 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
三 漆艺企业总体没落与工作坊的兴起 |
四 “院体派”的艺术高度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得失谈 |
一 “美展体制”退潮的巨大影响 |
二 画廊的市场主导作用 |
三 东西洋漆艺术的启示 |
四 漆画家的“内修”与“外功”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评估与前瞻 |
一 不可遏止的潮流:新材料、新工艺、新形式 |
二 传统绘事技法的保留与革新 |
三 漆艺术在艺术表现体系中的生存与定位 |
四 坚守“以漆画世”的宗旨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成果 |
致谢 |
(4)于安澜美术实践及画学着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意义 |
2、研究综述 |
3、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于安澜生平 |
第二章 于安澜的书法、篆刻与绘画实践 |
2.1 书法篆刻实践 |
2.2 中国画实践 |
第三章 于安澜画学着作编纂背景 |
3.1 时代:中西之争与近代画学研究滥觞 |
3.2 自身:美术实践及学术研究基础 |
第四章 于安澜画学着作特色研究 |
4.1 内容与体系特色 |
4.2 编纂体例特色 |
4.3 版本选择及校勘、辨伪特色 |
第五章 于安澜画学着作的价值研究 |
5.1 远绍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之研究体系,有所选择 |
5.2 近接黄、余之编纂宏业,有所创新 |
5.3 取精掇英,承前启后,有功艺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千唐志斋藏隋代杨氏家族墓志书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千唐志斋藏杨氏家族墓志及杨氏家族概述 |
第一节 隋代杨氏家族概况 |
一 杨氏家族概述 |
二 隋文帝杨坚与杨氏家族 |
第二节 杨氏家族墓志概况 |
一 隋之前杨氏家族墓志 |
二 隋代杨氏家族墓志 |
第二章 杨氏家族墓志与其它碑刻书迹关系 |
第一节 与北朝碑刻的比较 |
一 与北朝碑刻的比较 |
二 自身的特殊性 |
第二节 与隋代唐初碑刻法迹的比较 |
一 与隋代唐初碑刻法迹的比较 |
二 自身的特殊性 |
第三章 逐渐走向“法”完备的杨氏家族墓志书法 |
第一节 演变路径的完整性 |
一 与理论发展思路的吻合 |
二 风貌逐渐走向唐人中和审美 |
第二节 技法上“法”的逐步完备 |
一 从整体思考到细部考察 |
二 用笔技巧的规范——趋向中和审美的用笔之法 |
三 笔画、结构搭配的均衡 |
四 标准化的形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6)岭南画派粤外画家艺术风格研究 ——以黄独峰赵少昂杨善深欧豪年的花鸟画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历史背景下的中国画与岭南画派 |
二、岭南画派的延伸与拓展 |
三、画派延伸与拓展出现的风格问题 |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概念定位与思路方法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与论述框架 |
第一章 粤外岭南画派生成与风格变化 |
第一节 岭南画派的中心与周边 |
一、岭南画派主要画家的分布情况 |
二、岭南画派的中心与周边 |
三、岭南画派的“外围带” |
第二节 风格变化分析 |
一、统一的主张与变化的风格 |
二、时间轴上的风格变化 |
三、空间轴上的风格变化 |
第二章 风格变化的文化母因 |
第一节 地域文化的差异 |
一、粤地文化与周边 |
二、本土与外来 |
三、多样化的文化风貌 |
第二节 艺术流派自身的拓展 |
一、画家与流派 |
二、流派的传承 |
三、传承与变异 |
第三节 政治、社会语境的转变 |
一、革命主张到歌颂自然 |
二、历史主题与个性选择 |
三、时代需求与文化责任 |
第三章 粤外画家绘画风格的对比 |
第一节 岭南画派粤外主要代表画家 |
一、黄独峰与广西中国画 |
二、赵少昂、杨善深与香港中国画 |
三、欧豪年与台湾中国画 |
四、继承与修持 |
第二节 粤外画家艺术风格之建立 |
一、绘画语言与绘画题材 |
二、艺术形象与图式特征 |
三、诗意传达与境界追求 |
第三节 绘画作品艺术风格之对比 |
一、非花鸟画作品之对比 |
二、花鸟画作品之对比 |
三、花鸟画为依托的精神气质之差异 |
第四节 风格对比之结果 |
一、风格中的共性与多样化 |
二、风格与画派 |
三、个人风格的多样化 |
第四章 风格对比下的文化判断 |
第一节 粤外画家的突破 |
一、画派地位的危机 |
二、画派传人地位的模糊化 |
第二节 审美对象、审美语境的地域转换 |
一、审美对象的拓展——由士大夫而平民的转化 |
二、审美语境的拓展——书斋与世俗的共存 |
第三节 粤外画家的文化评价 |
一、传统品评的失落 |
二、选择与回归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7)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民间文化交流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专着分析 |
1.4.2 论文分析 |
1.4.3 中吉民间文化交流领域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 |
1.6 相关概念界定 |
1.6.1“文化”界定 |
1.6.2 民间文化界定 |
1.6.3 民间文化交流界定 |
1.6.4 交流和交往的区别 |
1.7 中吉进行民间文化交流的基础 |
1.7.1 中吉民间文化交流的历史基础 |
1.7.2 中吉民间文化交流的现实基础 |
2 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民间文化交流现状 |
2.1 中吉民间文化交流历史简顾 |
2.2 艺术交流层面全面铺开 |
2.2.1 中吉民间语言艺术(民间文学)交流 |
2.2.2 中吉民间表演艺术(音乐、舞蹈)交流 |
2.2.3 中吉民间造型艺术(绘画、雕塑)交流 |
2.2.4 中吉民间综合艺术(戏剧、影视)交流 |
2.3 体育交流层面渐入轨道 |
2.3.1 中吉武术赛事交流 |
2.3.2 中吉体育赛事交流 |
2.4 文化教育交流层面深入开展 |
2.4.1 中吉文化教育交流文件签署方面 |
2.4.2 吉国孔子学院方面 |
2.4.3 来华吉国留学生方面 |
2.4.4 吉国中国留学生方面 |
3 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民间文化交流现状分析 |
3.1 中吉民间文化交流主体分析 |
3.1.1 艺术交流层面交流主体分析 |
3.1.2 体育交流层面交流主体分析 |
3.1.3 文化教育交流层面交流主体分析 |
3.2 中吉民间文化交流渠道分析 |
3.2.1 艺术交流层面渠道分析 |
3.2.2 体育交流层面渠道分析 |
3.2.3 文化教育交流层面渠道分析 |
3.3 中吉民间文化交流内容分析 |
3.4 中吉民间文化交流形式分析 |
3.4.1 艺术交流层面交流形式分析 |
3.4.2 体育交流层面交流形式分析 |
3.4.3 文化教育层面交流形式分析 |
3.5 中吉民间文化交流社会反响分析 |
3.5.1 艺术交流层面社会反响分析 |
3.5.2 体育交流层面社会反响分析 |
3.5.3 文化教育交流层面社会反响分析 |
3.6 中吉民间文化交流影响因素的分析 |
3.6.1 政治因素影响 |
3.6.2 经济因素影响 |
3.6.3 文化因素影响 |
3.6.4 其它因素影响 |
3.7 中吉民间文化交流所呈现的特点 |
3.7.1 亲近性 |
3.7.2 引领性 |
3.7.3 丰富性 |
3.7.4 广泛性 |
3.7.5 互鉴性 |
3.7.6 协同性 |
3.7.7 交流效果潜在性 |
3.8 中吉民间文化交流顺利发展的原因分析 |
3.8.1 两国政府的大力支持 |
3.8.2 两国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 |
3.8.3 国际大环境的促进 |
3.8.4 历史渊源的促进 |
3.8.5 地缘优势的促进 |
3.8.6 其他领域交流的促进 |
3.9 中吉民间文化交流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3.9.1 民间文化交流时内容缺乏现代感 |
3.9.2 民间文化交流时缺乏系统性、连续性 |
3.9.3 民间文化交流时缺乏事后总结、反馈机制 |
3.9.4 民间文化交流主体官方多于民间个人团体 |
3.10 中吉民间文化交流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10.1 中吉民间文化交流的时间起步较晚 |
3.10.2 中吉民间文化交流的任务重 |
3.10.3 中吉民间文化交流具有特殊性 |
3.10.4 中吉民间文化交流相对政治、经济交流具有滞后性 |
3.10.5 中吉民间文化交流效应具有相对长期性 |
3.11 中吉民间文化交流合作点分析 |
3.11.1 合作点一共建李白旅游城 |
3.11.2 合作点二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 |
3.11.3 合作点三共办游牧民族运动会 |
3.11.4 合作点四共办天山文化节 |
4 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民间文化交流策略探讨及趋势分析 |
4.1 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民间文化交流策略探讨 |
4.1.1 交流应在“主体间性”理论原则下进行 |
4.1.2 交流应拓宽内容的广度与深度 |
4.1.3 交流应从浅层化转到深层化 |
4.1.4 交流需要跨文化交际能力复合型人才的引领 |
4.1.5 交流应该建立民间文化交流机制 |
4.1.6 交流需要有效的政策方面的保障 |
4.1.7 交流应加强孔子学院文化交流平台的作用 |
4.1.8 交流需要扩大民间机构交往 |
4.2 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民间文化交流趋势分析 |
4.2.1 交流的主体将会更加多元 |
4.2.2 交流的内涵将会更加丰富 |
4.2.3 交流的形式将会更加多样 |
4.2.4 交流的渠道将会更加宽广 |
4.2.5 交流将会更多的伴随着经贸合作的展开而进行 |
4.2.6 交流效果将会更好的服务两国政治往来、经贸合作 |
结束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8)对1949年以来河南雕塑的考察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范围与方法 |
一 研究范围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建国初期河南雕塑的发展(1949—1965)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河南雕塑 |
一 雕塑教育 |
二 雕塑家 |
第三节 建国初期的河南雕塑 |
一 雕塑教育 |
二 雕塑活动 |
三 雕塑家 |
第二章 文革时期河南雕塑的发展(1966—1976)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第二节 文革时期的河南雕塑 |
一 大型雕塑 |
二 雕塑展览 |
三 雕塑家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的河南雕塑(1977—2000)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河南雕塑体制 |
一 河南雕塑机构、组织 |
二 河南雕塑教育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雕塑的发展与探索 |
一 雕塑形式与内容的探索 |
二 雕塑民族化的探索 |
三 “85美术新潮”影响下的河南雕塑 |
第四节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城市雕塑的发展 |
一 20世纪80年代河南城市雕塑 |
二 20世纪90年代河南城市雕塑 |
第五节 全球化语境中的河南雕塑 |
结语 |
附录 1:河南省雕塑大事记 |
附录 2:图片来源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9)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范围 |
(二) 研究方法 |
三、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四、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教育的前身追溯(1949-1962) |
第一节 近代河南地区的美术教育发展概述 |
一、近代早期学校美术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
二、美术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阻碍 |
三、河南早期现代美术教育教学思想的形成 |
第二节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教育的前身 |
一、从河南省立开封艺术学校到郑州师范专科学校时期 |
二、郑州艺术学院时期 |
第二章 并入开封师范学院后的美术教育(1962-1977) |
第一节 开封师范学院美术专业的建立 |
一、并入后的教学物资与教学现状 |
二、颇具实力的美术师资 |
第二节 教学体系的初步探索与建立 |
一、成立教学研究部门,主管教学工作 |
二、建立"双科制"的教学理念 |
三、美术专业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情况 |
第三节 遭遇"文革"时期的凋敝 |
一、"文革"时期河南省混乱失序的教育大背景 |
二、"文革"时期开封师范学院的美术教育情况 |
三、"文革"时期美术专业学生情况 |
小结 |
第三章 在恢复中成长—美术专业独立成系的新局面(1977-1993) |
第一节 教学体系的恢复与规范 |
一、教学秩序的恢复与稳定 |
二、全国统一教学大纲的制定与美术系教学大纲的修订 |
三、固定学制问题 |
第二节 美术系建立后的教学变化 |
一、从源于教育到走向综合的培养目标的转变 |
二、教学评价的注重 |
三、改变教学与创作的关系,提高教学质量 |
四、工艺美术专业的建立与发展 |
五、教育实习制度的改革 |
六、多形式、多层次的美术办学方式 |
第三节 新时期下的美术教育成果概况 |
一、创作成果述略 |
二、美术系毕业生概要 |
小结 |
第四章 艺术学院成立后的教学改革与发展(1993-2013) |
第一节 推陈出新的教学理念之变 |
一、建院初期的美术教学理念 |
二、素质教育下的美术教学理念的更新 |
第二节 建院后的教学变革与新格局形成 |
一、学科建设下美术学分院的建立 |
二、教学模式的转变 |
三、教学条件的进一步改善 |
第三节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教育的地位与价值 |
一、河南省美术事业人才培养的"摇篮" |
二、河南省高等美术教育发展的"龙头" |
三、20世纪河南高等美术教育史的主线 |
第四节 新时期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教育的发展机遇 |
一、新时期的文化要求下美术教育的完善与发展 |
二、美术学分院的美术教育发展前景展望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教育大事件 |
附录B 访谈部分退休教师的留影 |
图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论中国画家性格与绘画风格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当前研究的现状 |
1.3 选题意义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 |
1.6 创新点 |
1.7 未尽事宜 |
1.8 相关说明 |
第二章 性格、风格与绘画风格的概念 |
2.1 性格的定义、性格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性格的意义 |
2.1.1 性格的定义 |
2.1.2 性格的形成与发展 |
2.1.3 性格的意义 |
2.2 风格的定义、风格理论的发展 |
2.2.1 风格的定义 |
2.2.2 风格理论的发展 |
2.3 绘画风格的概念 |
第三章 影响画家绘画风格的性格因素 |
3.1 人文环境因素 |
3.1.1 先秦两汉时期 |
3.1.2 魏晋南北朝 |
3.1.3 唐代 |
3.1.4 宋代 |
3.1.5 元明清 |
3.1.6 近代 |
3.1.7 当代 |
3.2 时代性格影响下的时代风格 |
3.2.1 先秦两汉时期 |
3.2.2 魏晋南北朝 |
3.2.3 隋唐五代 |
3.2.4 宋代 |
3.2.5 元明清 |
3.2.6 近现代 |
3.2.7 当代 |
3.3 地域性格影响画家的风格 |
3.3.1 地域性格的定义 |
3.3.2 地域性格影响下的画派风格 |
3.3.3 地域改变带来的风格变化 |
3.3.4 李唐的风格转变 |
3.3.5 徐悲鸿的风格转变 |
3.3.6 刘新华的思乡爱国情结 |
3.4 家庭影响画家的性格 |
3.4.1 教育的意义 |
3.4.2 家庭境况 |
3.4.3 家庭教育态度 |
3.4.4 家庭气氛 |
3.4.5 童年情结 |
3.4.6 绘画世家 |
3.5 学校教育塑造画家的性格 |
3.5.1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 |
3.5.2 当代的学校教育 |
3.5.3 学校教育的利弊 |
3.6 社会活动 |
3.6.1 社会活动的意义 |
3.6.2 人生经历与绘画风格转变 |
3.6.3 陈洪绶怪诞人物造型的社会因素 |
3.6.4 跌宕人生对李孝萱画风的影响 |
3.7 绘画天赋 |
3.7.1 绘画天赋的意义 |
3.7.2 大脑中枢的审美功能 |
3.7.3 神思审美思维 |
3.7.4 石鲁癫狂中的艺术造像 |
3.7.5 审美直觉 |
3.7.6 绘画天赋与遗传 |
3.7.7 绘画天赋的差异 |
3.8 画家气质 |
3.8.1 气质的含义 |
3.8.2 气质的动力特征 |
3.8.3 气质学说的演变 |
3.8.4 画家气质类型与风格特征 |
3.8.5 躁狂抑郁气质的悲观世界 |
3.8.6 何家英综合气质在绘画中的体现 |
第四章 性格在绘画过程中的体现及其对绘画风格的潜在心理影响 |
4.1 审美需要是画家绘画的动机 |
4.1.1 审美需要的含义 |
4.1.2“天生我才”的徐渭 |
4.2 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性格影响画家的选材 |
4.2.1 审美的目的性 |
4.2.2 体验生活,积累素材 |
4.2.3 谢环的选材心理 |
4.2.4 唐寅的选材心理 |
4.2.5 石涛“残花情结”的心理含义 |
4.3 酝酿感悟的过程中,性格影响画家的思维形式 |
4.3.1 潜意识中本我的暴露 |
4.3.2 图解潜意识的运动规律 |
4.3.3 图解潜意识的斗争 |
4.3.4 图解画家潜意识的演绎发展 |
4.3.5 艺术“灵感” |
4.3.6 从潜意识角度分析陈洪绶的《花鸟草虫图》 |
4.4 理智性格酝酿感悟的逻辑性 |
4.4.1 理性性格画家的风格特点 |
4.4.2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理性因素 |
4.5 感性性格酝酿感悟的非逻辑性 |
4.5.1 感性性格画家的风格特点 |
4.5.2 八大山人绘画中的非逻辑因素 |
4.6 绘画表现的过程中,性格影响画家的审美行为 |
4.6.1 不同性格的审美行为差异 |
4.6.2 审美动作改变时的绘画表现 |
4.6.3 以美酒作为润笔的画家 |
4.6.4 傅抱石“抱石皴”风格的动作审美 |
第五章 性格与绘画风格相囿的辨析 |
5.1“画如其人”的推测 |
5.2 性格的外部形象—人格面具掩盖真实的性格 |
5.2.1“人格面具” |
5.2.2 画家“人格面具”是一种修养、学养的表现 |
5.2.3 秦桧“因人废字” |
5.2.4 带着“面具”的“红光亮”绘画风格 |
5.3 性格的内部形象—阿尼玛和阿尼姆斯显出相反的性格 |
5.3.1“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塑造性格内部形象 |
5.3.2 张萱、周昉的女性化内部性格倾向 |
5.3.3 管道升的男性化内部性格倾向 |
5.3.4 清代“常州画派”女性画家的男性内部性格倾向 |
5.3.5 古代“名妓”画家的男性内部性格倾向 |
5.4 维护身体机能恢复平衡的风格 |
5.4.1 图解“压抑性格造成的极端爆发”形成的风格 |
5.4.2 图解“紧张的机体需要休息”形成的风格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图片来源 |
图表来源 |
致谢 |
附:个人部分绘画作品 |
四、洛阳大学举办洛阳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砂拉越华文书法文化研究[D]. 许庆喜. 西北大学, 2021
- [2]《破邪论序》小楷书法艺术风格研究[D]. 高超. 西安工业大学, 2021
- [3]中国现代漆画研究[D]. 郭立忠.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4]于安澜美术实践及画学着作研究[D]. 何军炎. 浙江理工大学, 2019(02)
- [5]千唐志斋藏隋代杨氏家族墓志书法研究[D]. 董文海.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8(01)
- [6]岭南画派粤外画家艺术风格研究 ——以黄独峰赵少昂杨善深欧豪年的花鸟画为中心[D]. 王国仕.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8(01)
- [7]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民间文化交流现状研究[D]. 郅耀河. 新疆师范大学, 2016(11)
- [8]对1949年以来河南雕塑的考察与研究[D]. 黄婷婷. 郑州大学, 2016(02)
- [9]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教育发展研究[D]. 倪莎. 河南大学, 2016(06)
- [10]论中国画家性格与绘画风格的关系[D]. 于栋华. 天津大学,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