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迟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1例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张雁南[1](2021)在《改良Ex-PRESS引流钉植入联合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改良Ex-PRESS青光眼引流钉植入联合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临床病例研究。收集于本院确诊为原发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且入院后接受Ex-PRESS青光眼引流钉植入术联合白内障手术的患者67例(88眼),根据手术切口大小的差异分为常规组和改良组,常规组术中制作6mm长的以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和3.5mm×3.5mm大小的等腰三角形板层巩膜瓣,改良组制作3.5mm×1.5mm大小的“L”型结膜瓣和2.5mm×2.5mm大小的等腰三角形板层巩膜瓣。比较两组术后1d、1w、1mon、3mon的眼压、最佳矫正视力、局部抗青光眼药物种数、手术成功率、滤过泡情况、再次手术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眼别、性别、平均年龄、术前平均眼压、术前平均最佳矫正视力、各类型青光眼数量、抗青光眼手术史具有可比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术后眼压、最佳矫正视力、局部抗青光眼药物种数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术后3mon时的眼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降眼压效果优于常规组;两组间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比较,除术后3mon时,其余各时期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较常规组在术后1d-1mon期间最佳矫正视力有更显着的提高;不同类型的原发性青光眼的术后眼压在组间和组内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发生严重并发症,两组组间术后局部抗青光眼药物种数、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各随访时期的手术成功率均>80%,改良组均>90%,且改良组功能性滤过泡比例大于常规组。结论:两组Ex-PRESS引流钉植入联合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均有较好的疗效和较高的安全性。相比常规组,改良组手术操作更简便、眼组织创伤更小,中短期(术后3mon)降眼压效果更好。
甘小玲[2](2019)在《1例Phaco+IOL术中并发脉络膜脱离并脉络膜上腔出血的临床护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脉络膜上腔出血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病史、同时伴有脉络膜脱离患者的治疗及护理过程。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7年11月15日收治入院的1例Phaco+IOL(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术中发生右眼脉络膜脱离伴脉络膜上腔积血的治疗、护理过程。结果右眼脉络膜上腔出血于11月27日(术后第10天)完全吸收,12月13日(术后第26天)脉络膜无脱离,网膜平伏。12月13日复查视力,Vod:0.6,小孔0.8。结论合并闭角型青光眼患者Phaco+IOL术中出现脉络膜脱离伴脉络膜上腔出血,通过有效地止血、降眼压、抗炎等急救处理和护理配合,可有效止血,促进疾病的恢复。
郑晚秋[3](2019)在《前房维持器在眼前节手术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 前房维持器在猪眼后囊破裂模型白内障摘除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目的 在猪眼晶状体后囊破裂模型中应用前房维持器辅助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验证有效而安全的ACM灌注压力。方法 将42只猪眼随机分为7组,每组6眼,制造后囊破裂模型后,均在ACM维持前房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前房维持器灌注瓶高度(Bottle Height,BH)设置为40cm、50cm、60cm、70cm、80cm、90cm、100cm。记录每个ACM灌注瓶高度6只猪眼中出现角膜内皮皱褶、角膜水肿、前房波动、虹膜颤动的例数。结果 不同BH间角膜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5,P<0.001)。其中组间角膜情况比较,与BH50cm组比较,40cm组角膜更容易出现皱褶(X2=8.571,P=0.015)。BH50cm、60cm、70cm、80cm、90cm组间比较,无显着差异(X2=3.214,P>0.05)。BH100cm较90cm组角膜水肿比例更高(X2=8.571,P=0.015)。BH40cm较60cm、70cm、80cm、90cm、100cm组更多出现前房波动和虹膜震颤(X2=8.571,P=0.015)。结论 在猪眼晶状体后囊破裂模型中,前房维持器下保持适当的前房灌注压力可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第二部分 前房维持器在白内障术中后囊破裂的应用目的 研究前房维持器在白内障术中后囊破裂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出现后囊膜破裂的患者22例(22眼),前房维持器辅助下处理晶体残留皮质。统计患者术后1d、7d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角膜情况、前房炎症反应、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患者术后视力明显提高、眼压正常、角膜水肿轻、前房炎症反应轻、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白内障术中后囊破裂应用前房维持器可稳定前房,减轻玻璃体扰动,以免后囊破裂进一步扩大,有利于晶体残留皮质清除。第三部分 前房维持器在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术后视轴区混浊中的应用研究目的 研究在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术后视轴区混浊中,前房维持器辅助处理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术后视轴区混浊患者,ACM辅助下手术,观察术前、术后第1d、术后第7d的视力、角膜情况、前房炎症、眼压情况,记录术中、术后3m有无爆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脉络膜脱离、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结果 一共纳入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白内障术后视轴区混浊患者12例(18眼)。术后第1d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显着高于术前(t=0.533,P=0.003);术后第1d,角膜水肿1级4眼(22.22%),2级3眼(16.67%);房水闪辉0级12眼(66.67%),1+级2眼(11.11%),2+级2眼(11.11%),3+级1眼(5.56%),4+级1眼(5.56%),前房细胞0级13(72.22%),0.5+级2(11.11%),1+级1眼(5.56%),2+级1眼(5.56%),3+级1眼(5.56%)。术后1d出现高眼压3眼(16.67%)。术后第7d所有患者角膜无水肿、前房无明显炎症反应,眼压正常,术中、术后随访3月所有患者无爆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脉络膜脱离、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前房维持器辅助下施行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术后视轴区混浊祛除术,手术操作步骤简易,术中前房稳定、IOP波动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有较好的辅助效果。
任新军[4](2019)在《Healaflow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中的应用研究及其他眼底疾病中的应用探索》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Healaflow覆盖封闭视网膜裂孔联合27G微创玻璃体切除和空气填充治疗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基于巩膜外垫压原理和微创观念,本研究采用特制微导管系统将Healaflow作为一种新型内垫压材料注射于脉络膜上腔,引起脉络膜上腔内垫压效应,观察研究其治疗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手术操作的可重复性,为推广临床采用脉络膜上腔内垫压术提供依据;以此为契机,基于Healaflow特性,将其应用于其他眼科疾病,开发新的、更符合临床述求的粘滞性材料,尤其是玻璃体腔填充物,提供理论依据和积累经验,拓展其眼科应用。方法:(1)体外实验:空气状态下,将0.05ml的Healaflow和普通粘弹剂透明质酸钠(爱尔康,美国)分别注射于培养瓶内的上壁、侧壁和下壁,遂将培养瓶内充满平衡液,置于37℃温箱中,定期观察和对比两种不同类型粘弹剂溶解和移位情况。(2)设计前瞻性研究,收集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PVR A、B级)患者入组,所有患者均采用27G玻璃体切除联合Healaflow覆盖视网膜裂孔和无菌空气填充,术后无体位限制。观察首次和最终视网膜复位率,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记录术中、术后并发症,视网膜脱离复发情况等。(3)收集就诊于我院并临床确诊为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PVR C1级以下)纳入第二部分研究。所有患者术前行常规裂隙灯检查、间接检眼镜眼底检查和眼B超检查等。患眼行27G套管穿刺巩膜制作光纤切口,全视网膜镜下定位视网膜裂孔位置,冷冻裂孔和变性区,必要时引流视网膜下液。角膜缘后3.5-4.0mm制作平行角膜缘长度约2mm全层巩膜切口,用15度刀平行于角膜缘垂直切开全层巩膜,暴露睫状体平坦部。将特制钝性针头经巩膜切口插入脉络膜上腔,全视网膜镜下于靶点位置注射0.1-0.4ml Healaflow。拔出导管,缝合巩膜和结膜切口。术中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术后常规光谱抗生素点眼,详细记录术后1周、1月、3月、6月视网膜脱离复位情况,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病情进展情况。(4)Healaflow用于其他眼部疾病:1)Healaflow用于治疗难治性黄斑裂孔,玻璃体切除术后,气液交换,彻底吸除视网膜下液后Healaflow覆盖黄斑裂孔,术毕空气填充,术后无体位限制;2)Healaflow用于治疗严重PDR,气液交换后将Healaflow覆盖于视网膜裂孔上,空气填充,术后自由体位;3)前房注入Healaflow,用于治疗低眼压患者。结果:(1)体外实验:不同时间点(包括1天、3天、1周和2周),Healaflow组始终保持贴壁黏附无溶解,直径和大小无改变。然而,普通粘弹剂透明质酸钠3天后全部溶于平衡液中。(2)37例38眼入组患者中,女性16例(43.2%),男性21例(56.8%),平均年龄为59.5±9.5岁,平均随访时间8.9±3.8个月,单一视网膜裂孔患者21例(55.3%),介于2-5个视网膜裂孔患者17例(44.8%),黄斑受累及患者25眼(65.8%),13眼(34.2)黄斑未受累及。37眼首次视网膜成功复位(97.4%),最终复位率为100%。仅一例首次视网膜未复位,与术前接受大量视网膜光凝后,裂孔周围视网膜僵硬、瘢痕形成有关,二次手术时,将裂孔周围视网膜放射状切开后仍使用Healaflow覆盖裂孔,最终成功复位视网膜。术前和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1.02±0.82和0.23±0.17(LogMAR视力),一过性眼压升高28眼(73.7%),随访期间,无视网膜脱离复发及其他并发症发生。(3)7例7眼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入组,男性3人(42.9%),女性4人(57.1%),右眼3眼(42.9%),左眼4眼(57.1%),平均年龄33.7±10.0岁(19-43岁),平均随访时间7.6±3.4个月,黄斑受累及患者5眼(71.4%),2眼(28.6%)黄斑未受累及。7例入组患者首次视网膜成功复位(100%),术前和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4±0.5和0.1±0.1(LogMAR视力,P=0.093),术后一过性眼压升高1例(14.3%),随访期间,无视网膜脱离复发及其他并发症发生。(4)Healaflow在其他眼部疾病中的应用:成功用于治疗难治性黄斑裂孔和严重PDR各一例,术后空气填充,无体位限制,裂孔闭合良好,术后视功能恢复快,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Healaflow用于治疗低眼压患者3例,眼压维持在6-11mmHg之间。维持时间6个月以上,减少了重复注射次数。结论:(1)通过体外实验证实了Healaflow在培养瓶中不同位置贴壁后,水浴下持续存留时间至少两周。(2)27G微创玻璃体切除联合Healaflow覆盖视网膜裂孔和空气填充治疗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成功率高,视功能恢复快,术后不需限制体位,是一种安全、有效、便捷、持久的手术方式。(3)Healaflow半衰期长,粘滞性和内聚性高,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目前较为理想的脉络膜上腔内填充材料,在保障视网膜复位高成功率和微创前提下,大大缩短了外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时间。特制脉络膜上腔导管系统为微创手术治疗其他视网膜和脉络膜疾病提供了入路和可行性,为开发新的脉络膜上腔治疗途径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积累。(4)基于Healaflow特性,拓展其应用于眼科其他疾病,如高度近视黄斑裂孔,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低眼压综合征等。
郝晶晶[5](2016)在《人工晶体移位术后出现的迟发性脉络上腔出血一例患者的护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0引言迟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是一种罕见的严重的内眼手术并发症,其发病较驱逐性脉络膜上腔出血要缓和,但预后亦较差,它发生于白内障、青光眼、穿透性角膜移植、玻璃体视网膜的手术后,偶见自发出血,亦有少数病例双眼先后发病。迟发型脉络膜上腔出血发生在内眼手术36h,甚至7天以后,脉络膜出血发病急骤,进展迅速,如不及时抢救可致眼球萎缩,甚至摘除眼球[1-2]。2015年5月,我院收治了一例人工晶体眼移位术后出现的迟发性
陶方方[6](2014)在《白内障术后盲及低视力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文中提出背景和目的白内障是全世界致盲和低视力的主要原因,唯一可以治愈的方法是白内障手术。目前主要的白内障手术方式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目的是提高视力。在白内障术后长期随访中发现,大多数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有明显提高,部分患者的术后视力提高不明显,甚至不提高,不能满足生活或工作的需要。盲及低视力严重损伤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为了减少白内障术后盲及低视力的发生率,要分析白内障术后盲及低视力的原因,探讨白内障术后盲及低视力的防治方法。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导致盲及低视力的手术并发症、术前原有眼病的相关影响因素以及预防和治疗措施。为白内障术后盲及低视力的病因诊断和预防治疗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1.收集2011年4月至2013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住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连续病例915例(991眼),资料完整。2.分别于白内障术后1天、1周、1个月及3个月检查最佳矫正视力,行裂隙灯、眼压、眼底镜、FFA和OCT等相关检查,确定盲及低视力的眼数、构成比和病因。3.对盲及低视力的原因和防治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手术情况:所有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手术,除外伤性白内障16眼、后囊破裂4眼行人工晶状体二期植入术外,其余患者均一期植入人工晶状体。术中发生后囊破裂13眼,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视网膜脱离。2.术后情况:术后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眼膏滴眼,一天四次,用至术后半个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滴眼,一天四次,用至术后3个月。发生角膜水肿、一过性高眼压等手术并发症的患者,给予对症治疗,术后及随访过程中发现的其他眼病,也给予治疗。3.术后不同时间盲及低视力眼数和比例:术后1天、1周、1个月和3个月时盲及低视力依次为183眼(18.47%)、138眼(13.92%)、121眼(12.21%)和113眼(11.40%)。4.导致白内障术后盲及低视力的手术并发症包括角膜水肿、一过性高眼压、后囊破裂、后囊浑浊和黄斑水肿等。5.导致白内障术后盲及低视力的主要原因是术前原有的眼病,包括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青光眼视神经萎缩和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结论1.白内障术后导致盲及低视力的原因包括手术并发症和术前原有眼病,主要原因是术前原有眼病。2.术前术后持续性治疗术前原有的眼底病,是防治白内障术后盲及低视力的主要方法。3.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选择合适的白内障手术时机,减少手术并发症,可以降低白内障术后盲及低视力的发生率。4.白内障术后按时随访,可及时发现和治疗导致盲及低视力的眼病,减少盲及低视力的发生。5.白内障术前综合评估术后视力,可减少医患纠纷。
龚文广,陈超丽,崔红,韩育红,廖燕[7](2008)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并发脉络膜上腔出血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吴雪霞,董惠珍,王宁红[8](2003)在《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迟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1例护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永浩[9](2020)在《开放性眼外伤玻璃体切割术后视力的相关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研究需要玻璃体手术干预的成人复杂开放性眼外伤的临床特征及玻璃体切割手术的疗效,分析影响成人复杂开放性眼外伤视力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7年10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入我院眼科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成人开放性眼外伤患者104例(104眼),详细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就诊记录,包括:年龄,性别,眼别,受伤原因,致伤机制,伤口大小,受伤区域,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是否合并晶体损伤、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眼内炎等,患者均行23G或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记录随访期间(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眼部恢复情况和末次随访时的最佳矫正视力,研究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复杂开放性眼外伤的疗效,并分析影响成人复杂开放性眼外伤视力预后的相关因素。应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一般资料,利用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视力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1.本研究的104例成人开放性眼外伤患者中,男性89例,女性15例,男女比例约为6:1,其中左眼49例,右眼55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2.77±13.26岁。本研究纳入的开放性眼外伤患者中,包括穿通伤16例(15.4%),贯通伤5例(4.8%),破裂伤37例(35.6%)以及异物伤46例(44.2%)。其中最常见的受伤原因为在工作时被铁屑、铁钉等金属锐器崩伤,伤口总长度不超过10mm有79例(76.0%),超过10mm共25例(24.0%),受伤区域位于I区49例(47.1%),II区18例(17.3%),III区8例(7.7%),I+II区10例(9.6%),II+III区13例(12.5%),I+II+III区6例(5.8%)。本研究的眼外伤患者中,合并晶体损伤78例(75.0%),玻璃体积血83例(79.8%),视网膜脱离32例(30.8%),眼内炎18例(17.3%)。2.本研究中患者术前最佳矫正视力(log MAR)平均值为2.333±0.860,所有患者术后随访至少6个月,除外1例最终因眼球萎缩行眼球摘除,其余患者术后末次随访时最佳矫正视力(log MAR)平均值为1.249±0.957,术后视力较术前视力显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根据单因素统计分析,影响成人复杂开放性眼外伤视力预后的相关因素包括:受伤机制(P=0.045)、伤口长度(P=0.014)、受伤区域(P=0.008)、术前视力(P=0.031)、玻璃体手术时机(P=0.035)、合并晶体损伤(P=0.027)、玻璃体积血(P=0.007)、视网膜脱离(P<0.001)和眼内炎(P<0.001)。依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成人复杂开放性眼外伤视力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术前视力(P=0.040)、伤口长度(P=0.008)、合并视网膜脱离(P=0.001)以及眼内炎(P=0.019)。结论:1.需要玻璃体手术干预的成人复杂开放性眼外伤,多见于中年男性,其中与职业相关的眼外伤最为常见。2.玻璃体切割手术可以有效治疗累及眼后节的复杂开放性眼外伤,术后视力得到明显改善。3.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受伤机制、伤口总长度、受伤区域、术前视力、玻璃体手术时机、合并晶体损伤、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及眼内炎是影响开放性眼外伤玻切术后视力的相关因素。4.术前视力、伤口总长度、合并视网膜脱离、合并眼内炎是影响开放性眼外伤玻切术后视力的独立危险因素。
陈冬梅[10](2020)在《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Endoscopic cyclophotocoagulation,ECP)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因难治性青光眼行ECP治疗的23例(23眼,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16眼,外伤后继发青光眼5眼,抗青光眼术后眼压高1眼,玻切术后继发青光眼1眼)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压、裂隙灯,房角镜及眼底检查,NVG患者首先进行玻璃体腔抗VEGF制剂注射,虹膜新生血管消退后应用2种以上降眼压药物眼压仍>30mm Hg行ECP治疗。根据眼压水平制定光凝范围,平均为196.1°±32.2°,激光能量(0.4±0.1)W。NVG患者术前或术中及术后给予全视网膜激光(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治疗。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13个月。观察比较术前、术后BCVA、眼压、眼前节及睫状体改变以及使用降眼压药物数量,记录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纳入本研究共23例患者(23眼),平均年龄为(59.3±14.3)岁。术前平均眼压为(53.4±11.3)mm Hg,术后1周平均眼压(26.3±6.5)mm Hg;术后1个月平均眼压(18.6±3.2)mm Hg;术后3个月平均眼压(20.5±4.1)mm Hg;术后6个月平均眼压(19.8±3.2)mm Hg。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眼压较术前相比均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例患者因术后眼压控制不佳行第二次ECP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眼压均≤21mm Hg。术后6个月BCVA与术前相比,视力略有提高者7例(7眼),占30.4%,无明显变化者16例(16眼),占69.6%,无视力明显降低者。术前使用降眼压药物(3.6±0.5)种,术后1个月使用降眼压药物(1.8±0.8)种,术后3个月使用降眼压药物(1.4±0.8)种,术后6个月使用降眼压药物(0.7±0.8)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使用降眼压药物数量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低眼压、眼球萎缩、前房积血,切口渗漏,人工晶体移位,脉络膜上腔出血,脉络膜脱离,视网膜脱离及眼内炎等并发症出现。仅1例患者出现前房纤维素样渗出(发生于术后第1天),给予甲泼尼龙20mg球侧注射治疗,渗出于术后3天基本吸收。5例患者随访满1年,眼压保持平稳,3例患者视力提高,2例患者视力稳定,没有患者出现视力降低,使用降眼压药物数量逐渐减少,随访期间未出现并发症。NVG患者虹膜新生血管于注射抗VEGF制剂后4~5天均消退,随访期间虹膜新生血管未再出现。ECP后3个月复查UBM观察到ECP光凝部位睫状突明显萎缩。结论:1.ECP能够有效降低难治性青光眼患者的眼压,且不损伤视力,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2.ECP激光能量可有效作用于睫状突组织,使睫状突萎缩,减少房水生成并增加脉络膜上腔的房水引流,降眼压作用有明确的解剖学基础。3.ECP具有一定的可重复性,再次手术安全可行。
二、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迟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1例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迟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1例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改良Ex-PRESS引流钉植入联合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术前检查 |
1.4 围手术期及个体化治疗 |
1.5 手术指征 |
1.6 手术方式 |
1.7 观察项目 |
1.8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眼压 |
2.2 BCVA |
2.3 局部抗青光眼药物种数 |
2.4 手术成功率 |
2.5 再次手术率、并发症及滤过泡情况 |
3 讨论 |
3.1 两种联合手术的有效性分析 |
3.2 两种联合手术的安全性分析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微创青光眼手术联合白内障手术的临床疗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1例Phaco+IOL术中并发脉络膜脱离并脉络膜上腔出血的临床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临床护理 |
2.1 心理护理 |
2.2 眼部疼痛伴同侧头痛的护理 |
2.3 卧位的护理 |
2.4 用药护理 |
2.5 健康指导 |
2.6 出院指导 |
3 护理体会 |
(3)前房维持器在眼前节手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前房维持器在猪眼后囊破裂模型白内障摘除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前房维持器在白内障术中后囊破裂的作用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前房维持器在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术后视轴区混浊中的应用研究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无囊膜支撑的人工晶体二期植入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4)Healaflow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中的应用研究及其他眼底疾病中的应用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一、Healaflow覆盖视网膜裂孔联合27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纳入和排除标准及退出标准 |
1.1.3 手术材料 |
1.1.4体外实验 |
1.1.5 手术步骤 |
1.1.6 研究指标 |
1.1.7 统计学分析 |
1.2 结果 |
1.2.1 Healaflow体外实验结果 |
1.2.2 患者一般情况 |
1.2.3 术中情况 |
1.2.4 术后视网膜解剖复位情况 |
1.2.5 术后视功能恢复情况 |
1.2.6 术中及术后并发症 |
1.3 讨论 |
1.4 小结 二、脉络膜上腔填充Healaflow内垫压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方法 |
2.1.3 术后观察和随访 |
2.1.4 统计学分析 |
2.2 结果 |
2.2.1 眼部情况 |
2.2.2 术后主要观察指标 |
2.2.3 并发症 |
2.3 讨论 |
2.3.1 评估Healaflow脉络膜上腔内垫压效应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持久性 |
2.3.2 在巩膜外垫压基础上改进为脉络膜上腔垫压的优势体现 |
2.3.3 评估脉络膜上腔注射Healaflow对术后视功能的影响 |
2.3.4 对比分析本研究与传统外路手术成功率 |
2.3.5 脉络膜上腔注射Healaflow手术时间和术后眼压变化 |
2.3.6 临床应用前景,展望 |
2.3.7 脉络膜上腔内垫压术潜在并发症 |
2.4 小结 三、Healaflow在眼科其他疾病中的应用 |
3.1 Healaflow应用于高度近视黄斑病变 |
3.1.1 病例基本情况 |
3.1.2 治疗过程及预后 |
3.2 Healaflow应用于严重PDR治疗 |
3.2.1 病例基本情况 |
3.2.2 治疗过程及预后 |
3.3 Healaflow应用治疗低眼压 |
3.3.1 病例基本情况 |
3.3.2 治疗过程及预后 |
3.4 病例总结与讨论 |
3.4.1 Healaflow应用于高度近视黄斑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3.4.2 Healaflow应用于严重增值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3.4.3 Healaflow应用于低眼压综合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微创玻璃体切除术临床应用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
(6)白内障术后盲及低视力的原因和防治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的并发症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迟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1例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历报告 |
2 护理 |
2.1 心理护理 |
2.2 饮食指导 |
2.3 并发症的护理 |
2.4 预防感染 |
2.5 体位的护理 |
2.6 用药指导 |
3 体会 |
(9)开放性眼外伤玻璃体切割术后视力的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流行病学特征 |
2.1.1 发病率 |
2.1.2 性别及年龄 |
2.1.3 致伤原因 |
2.2 开放性眼外伤的检查 |
2.3 开放性眼外伤损伤区域及合并损伤 |
2.4 影响开放性眼外伤患者视力预后的相关因素 |
2.4.1 初始视力 |
2.4.2 损伤机制 |
2.4.3 伤口长度 |
2.4.4 晶状体损伤 |
2.4.5 玻璃体积血 |
2.4.6 视网膜脱离 |
2.4.7 眼内炎 |
2.4.8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
2.4.9 玻璃体手术时机 |
2.5 治疗 |
2.6 总结 |
第3章 研究对象及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仪器设备 |
3.3 研究方法 |
3.3.1 一般临床资料 |
3.3.2 眼部检查 |
3.3.2.1 检查方法 |
3.3.2.2 伤口分区 |
3.3.2.3 记录内容 |
3.3.2.4 辅助检查 |
3.3.3 随访观察 |
3.4 治疗方法 |
3.4.1 一期眼球修复术 |
3.4.2 二期玻璃体手术 |
3.5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3.5.1 视力测量方法 |
3.5.2 视网膜情况 |
3.5.3 疗效评判标准 |
3.6 统计分析 |
第4章 结果 |
4.1 一般资料 |
4.1.1 性别及眼别 |
4.1.2 年龄 |
4.1.3 受伤机制及受伤原因 |
4.2 手术疗效 |
4.2.1 一般疗效 |
4.2.2 术前视力及术后视力比较 |
4.2.3 手术并发症 |
4.3 不同因素与玻璃体切割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的相关分析 |
4.3.1 性别、眼别及年龄 |
4.3.2 受伤机制 |
4.3.3 伤口总长度 |
4.3.4 受伤区域 |
4.3.5 术前视力 |
4.3.6 玻璃体手术时机 |
4.3.7 合并眼部损伤情况 |
第5章 讨论 |
5.1 开放性眼外伤患者的一般特征 |
5.2 开放性眼外伤的手术疗效 |
5.3 影响开放性眼外伤患者术后视力的相关因素 |
5.3.1 受伤区域与术后视力的关系 |
5.3.2 损伤机制与术后视力的关系 |
5.3.3 术前视力与术后视力的关系 |
5.3.4 伤口长度与术后视力的关系 |
5.3.5 晶体损伤与术后视力的关系 |
5.3.6 玻璃体积血与术后视力的关系 |
5.3.7 视网膜脱离与术后视力的关系 |
5.3.8 眼内炎与术后视力的关系 |
5.3.9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与术后视力的关系 |
5.3.10 一期修复与术后视力的关系 |
5.3.11 玻璃体手术时机与术后视力的关系 |
5.4 展望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迟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1例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改良Ex-PRESS引流钉植入联合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D]. 张雁南.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2]1例Phaco+IOL术中并发脉络膜脱离并脉络膜上腔出血的临床护理[J]. 甘小玲.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9(06)
- [3]前房维持器在眼前节手术中的应用[D]. 郑晚秋. 重庆医科大学, 2019(01)
- [4]Healaflow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中的应用研究及其他眼底疾病中的应用探索[D]. 任新军.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5]人工晶体移位术后出现的迟发性脉络上腔出血一例患者的护理[J]. 郝晶晶.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24)
- [6]白内障术后盲及低视力的原因和防治方法[D]. 陶方方. 郑州大学, 2014(03)
- [7]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并发脉络膜上腔出血临床分析[J]. 龚文广,陈超丽,崔红,韩育红,廖燕. 实用临床医学, 2008(02)
- [8]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迟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1例护理[J]. 吴雪霞,董惠珍,王宁红.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3(01)
- [9]开放性眼外伤玻璃体切割术后视力的相关因素分析[D]. 刘永浩. 吉林大学, 2020(08)
- [10]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研究[D]. 陈冬梅.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标签:白内障论文; 脉络膜论文; 人工晶体植入术论文; 视网膜裂孔论文; 青光眼最佳治疗方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