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平地狱”的歌声——鲁迅《野草·失掉的好地狱》的象征意蕴(论文文献综述)
郑直[1](2021)在《论《野草》的象征主义特征》文中研究指明
孙景鹏[2](2020)在《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的探索性建构》文中认为“叙述”是语言艺术掌握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是专门探讨中国现代散文“叙述”问题的一门尚未成形、有待建构的学问。本文的写作初衷就是试图建构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为此,笔者在通读中国现代散文经典作品的基础上,综合采用叙述学、文体学、阐释学等研究方法,围绕“谁在叙述、怎么叙述”的基本问题,从现代散文叙述艺术的发展实际出发,从“叙述主体”“叙述角度”“叙述形态”“叙述语言”“叙述方式”五个方面展开论述,努力把文本细读、叙述分析和理论阐释较好地结合起来,着重辨析和概括现代散文叙述的特点和特长,从中总结和建构出初步的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散文叙述学首先要解决“谁在叙述”的问题。“叙述主体”主要探讨散文作者、叙述者与叙述主体的复杂关系、组合形态和叙述功能。中国现代散文的叙述主体大致有作者、叙述者以及作者与叙述者合体三种常见的形态,相应形成自叙、分叙、合叙三种叙述模式,叙述主体意识也有理性、感性和潜意识层面诸因素的错综交融。散文叙述学还要着重解决“怎么叙述”的问题,包含叙述角度、叙述形态、叙述语言和叙述方式等主要问题。“叙述角度”探讨叙述人称、叙述视角和叙述聚焦三个问题,着重辨析散文叙述的观察方式与思维特点;现代散文以第一人称、限知视角和内聚焦的叙述为主,也善用其他人称、视角和聚焦方式。“叙述形态”涉及叙述结构、叙述顺序和叙述节奏,着重解决散文谋篇布局、组合有序的章法问题。“叙述语言”探讨现代汉语与散文变革的相互关系,辨析现代汉语散文现代性、民族性和个人性的话语特色,以及闲话体、对话体、独语体、训导体等主要语体的叙述特点。“叙述方式”则探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具体表达方式的组合交融关系,以及记叙类、抒情类、议论类三类散文的叙述特色。从叙述学的角度入手,对中国现代散文展开具体研究,不仅能发现散文研究的一系列新问题,而且能开拓散文研究的新景观,推进散文研究的细化、深化和学理化,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管丽峥[3](2019)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爱伦·坡》文中认为每及讨论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因素时,就一定会涉及到波德莱尔、法国象征诗派、唯美派等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对现代作家创作的影响。西方现代主义作家们反传统的姿态、追求主观呈现的艺术立场和颓废的美学主张为现代文坛带来了一些完全有别于传统的文学观念,促进了文学的转型。在这些影响源头中,有一位作家的重要性一直没有被充分发掘,他就是被誉为现代主义先驱的美国作家爱伦·坡。他作品中鲜明的审美特征和反思精神,引起了诸如鲁迅、郁达夫、于赓虞、施蛰存等众多重要的现代作家的兴趣,他们积极地翻译和介绍爱伦·坡,形成了一股可观的译介潮流。但是,因为现代文坛思想潮的更迭,以及作家和批评家在翻译介绍过程中,对爱伦·坡的中国化的改造,使得爱伦·坡的影响力逐渐弱化的同时,其一度非常鲜明的文学引导者的形象也逐渐消隐,其重要的历史意义也受到了遮蔽。基于上述缘由,本研究将梳理自1905年到1949年期间,爱伦·坡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历史,厘清和重新认识他对现代主义文学的发生所起到的作用。本文有如下几个研究的层次,其一是考察他的创作对现代作家的创作和文学观念产生过怎样的影响,其二是探究他的文学观念对中国短篇小说理论和新诗理论的建构所作出的贡献,其三,接受者一方,也就是现代作家对爱伦·坡有何种反馈,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这些反馈既包括评价和介绍,也包括作品的借鉴,摹仿和改造。从这些反馈中,可以看出现代作家已经具备了现代性审美的意识,以及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对话的渴望。但是,对现代性审美的敏感也使得他们面临着一种思想的困境,因为以颓废之美为追求的现代性审美,其现实态度是消极性的,而其时在中国语境中占有主导地位的启蒙救亡意识,其现实态度则是异常积极主动的。所以,现代作家将如何解决这种抵牾,如何处理现代性审美与中国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也是本研究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的第一章主要介绍现代作家对于爱伦·坡反思性意识的深度把握。爱伦·坡得以进入现代作家的视野,是借助于启蒙运动创造的契机。他对传统和文学历史的反思,是相比审美趣味,更能吸引现代作家的关键原因。鲁迅和梁遇春两位作家,都是在发现了爱伦·坡作品反思意识之后,才确定了其可资借鉴的价值。爱伦·坡不仅在文学上具有进步性,且对分析中国的当代问题具有参考作用。这是爱伦·坡得以在中国流行、传播的一个重要的认识基础。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梳理民国时期爱伦·坡重要的批评案例。现代作家们通过把启蒙的社会理想与个人的人生诉求结合在一起,纾解了在西方语境中,审美现代性和启蒙现代性之间原本是紧张的关系。反映在爱伦·坡的批评和介绍中,就是现代作家从审美和启蒙的双重立场出发,把爱伦·坡塑造成为在艺术上做出了超越其时代的贡献的启蒙者式的榜样。现代作家们之所以能合并两种立场,是因为在他们看来,拓展审美和思想启蒙是二而一的过程。第三章的重点,是梳理爱伦·坡短篇小说观念的译介历史,以及现代作家所做的相关阐释。通过这些梳理可以发现,爱伦·坡的短篇小说理论,是除了社会环境和作家个人选择以外,导致现代小说“为人生”和“为艺术”两种文艺观念发生分野的原因之一。此外,部分作家和批评家如胡适、郁达夫、施蛰存等人,则触及到了爱伦·坡小说理论诞生的现代性背景。第四章主要分析和介绍现代作家对爱伦·坡的“反常形象”进行借鉴的具体案例。爱伦·坡笔下的反常形象,无论从外貌还是精神特征,对现代作家来说都极具参考性。因为,塑造不正常的人物形象,展现国人精神迷茫和生命力的萎缩,正是现代作家在进行现实批判时所采用的重要的艺术手段。所以通过移植和借鉴,爱伦·坡笔下的反常形象及反思精神,也潜移默化地进入了现代作家的作品之中,并对封建礼教和社会批判发挥了作用。第五章主要是通过爱伦·坡的诗歌和诗论在中国的传播中出现的几个重要的传播案例,来窥见看其诗歌、诗论在中国的传播情况。吴宓以古典的“忆内”诗来与《乌鸦》做主题的比较,穆木天、王独清和梁宗岱从古典诗歌资源中去寻找符合或者应对“纯诗”主张等探索,显示出他们既期望融合,同时也期望超越和克服西方现代主义诗歌观念的诗学愿望。
李慧敏[4](2019)在《沉默之思—鲁迅的沉默及其文本世界》文中认为鲁迅的一生主要经历过两次沉默时期。一次是1909年编译完《域外小说集》至1918年《狂人日记》问世,另一次是1922年12月写完《<呐喊>自序》至1924年2月《祝福》完成。所谓沉默,即停止表达性的创作。鲁迅的两次沉默在其创作生命中如同黑洞般存在,但鲁迅之为鲁迅,他存在的独特性与他的沉默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如果我们不对鲁迅的沉默作出应有的思考,将难以走进他的文本世界,甚至很难窥见鲁迅深刻思想的一隅,更难以接近他的博大心灵世界。那么,我们将会彻底的失去鲁迅,失去与中国现代文学与思想先驱者的对话机会,这对中国人而言,是重大的损失。本论文立足鲁迅的两次沉默,梳理鲁迅沉默与开口的关系以及鲁迅的“沉默”对其文本世界的建构。论文分为三个部分,“前沉默:鲁迅沉默的发轫”、“显沉默:鲁迅沉默的昭世”与“后沉默:鲁迅沉默的突围”。其中“显沉默”为主体部分,着力于探究沉默对鲁迅文本的建构,以鲁迅沉默与开口的关系为经线,纵向深入鲁迅的精神世界,以细读鲁迅的文本创作为纬线,横向进入鲁迅的文本世界,探求其沉默在文本创作上所赋予的特征。论文通过经纬结合的研究方法,试图走近鲁迅的内心世界,挖掘出鲁迅之为鲁迅的本质特征。
信险峰[5](2018)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虚无思想流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虚无思想主要包括人生虚无思想、文化虚无思想和历史虚无思想,由于社会环境、文学创作环境和文学批评环境发生过巨大变迁,虚无思想也随之流变,这种流变既反映了文学创作环境变化,也反映了特定时代特定人群生存状态的变化。中西文化的碰撞既冲击了二十世纪作家思想,也在普通百姓当中反复激荡。西方的存在主义哲学成为虚无思想策源地,中国传统文化的世俗特征则成了虚无思想衍生的土壤。二十世纪初为人生的文学、新感觉派文学都有虚无思想流露,鲁迅、冰心、巴金、曹禺等人虽有积极入世精神,但由于社会动荡、新旧文化更替,加之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使得一些作品流露出虚无思想。伴随文学革命和新旧文化论战,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一些作家彻底否定,文化虚无思想也就反映在一些文学当中。进入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抗战和救亡成为中国文学创作主题,但人生价值与人生终极意义依然被人思考,象征派文学更是有虚无思想痕迹。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泛政治化的作品成为文学主流,革命热情成为文学主基调,人生虚无思想销声匿迹,但出现了文化虚无思想和历史虚无思想,这类思想大量出现在文革时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文学的创作环境相对自由,各类文学轮番登场。现代派文学做出了形式变革和内容创新,偶尔流露出虚无思想;先锋文学书写了命运的必然与人生的无意义,充分表达了人生虚无思想;新写实文学通过琐碎的日常生活凸显了人生的困窘、无聊和无意义,间接反映了人生虚无思想。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文学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既出现了商业化的通俗文学,也出现了自由化的纯文学,很多文学作品都对人性和人生做出了深刻洞察,并对人生虚无思想有或隐或显的表达。在二十世纪的中国,中西文化激荡,社会不断变革,民众彼岸信仰基本缺失,生存危机与安全危机成为最大的社会危机,在这样的社会情境与文化氛围之下,使得人生虚无思想、文化虚无思想、历史虚无思想有机可乘。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虚无思想屡次变迁,其流变也间接反映了社会与人心的变化。
王鹏飞[6](2017)在《《圣经》视野下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家论》文中研究指明五四新文化运动是新文学的起点,在打到“孔家店”后,构建“新”文化面临着注入何种新的文化元素问题。以陈独秀、鲁迅、胡适、李大钊等仁人志士将构建新元素的眼光转向国外众多思潮中,而耶教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思潮成为构建新文学的主要异域文化。生活在新文化构建时代的以鲁迅、老舍和巴金等现代作家也受到耶教思想的影响,或是对耶教及其典籍《圣经》有着独特的阅读和研究,或是基督徒知识分子,对基督教文化有着自己的独特认知。三大现代文学家在创作的文学作品中隐含着耶教及《圣经》的元素。民国时代传统文化根基尚存,马克思主义思潮适应了社会革命的需要,进而凸显在社会显性的层面;耶教的普世价值未得到广大国人的认同,进而在社会层面属于隐性的。这些叙事作品中隐藏着叙述者的基督教认知,这些叙述者都是本土化的基督徒,在将耶教思想(犯罪与堕落、忏悔与悔改、平等与博爱、奉献与拯救等)融入叙事文本中的同时进行了本土化变异,希望在旷野中呐喊,拯救笔下的受苦人物,从而形成一种耶教本土化的写作现象。但是民国时代的读者能够了解三大家在旷野呐喊心声的甚少,而今天的读者了解三大家普世救世心声的更多。尤其在物欲横流、信仰缺失的今日,耶教的普世价值显得更为重要,社会迫切需要一场本土化的文化复兴。耶教及《圣经》视野是一种新的视角,而耶教视野下的文学三大家又有着共性,有共性方是进行本文研究的基础,分析叙事作品中本土化的耶教元素是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文用耶教及《圣经》的视角,兹从以下五个方面对鲁迅、老舍和巴金进行论述分析:第一部分是绪论,先是对本文的来源、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论文结构进行介绍。第二部分从宏观层面来论述新文化运动社会背景下,《圣经》对鲁迅、老舍和巴金等现代文学家的思想观念和文学创作的影响,尤其是从耶教的犯罪与堕落、悔改与拯救、宽恕与博爱思想对传统文化革新与新文化塑造的影响方面进行阐述。第三部分,先是从中观层面分析生活中的鲁迅与《圣经》的关系、鲁迅对耶教文化的思考,然后以《药》《孤独者》与《在酒楼上》《故乡》与《祝福》《肥皂》等《喊喊》、《彷徨》、《野草》小说文本及人物为例来从微观层面分析鲁迅作品与《圣经》的关系。第四部分,先从中观层面分析生活中的老舍与《圣经》的关系、老舍对耶教文化的思考,然后以《骆驼祥子》、《黑白李》、《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等小说及人物为例来从微观层面分析老舍作品与《圣经》的关系。第五部分,先从中观层面分析生活中的巴金与《圣经》的关系、巴金对耶教文化的思考,然后以《寒夜》、《第四病室》与《憩园》这三部小说及人物为例来从微观层面分析巴金作品与《圣经》的关系。
朱文久[7](2016)在《《失掉的好地狱》与《神的变形》比较谈》文中研究指明鲁迅《失掉的好地狱》与穆旦《神的变形》都是以"神魔之争"作为题材的,很值得比较,但却少有论文将这二者作对比分析。在思想内容上,这两篇文学作品极其相似地表达了对现实、历史乃至人性的洞察。但在艺术手法方面,却有着较大的不同:鲁迅的散文诗《失掉的好地狱》委婉含蓄、耐人寻味,而穆旦的诗剧《神的变形》则直抒胸臆、坦率直露。
陈彩林[8](2014)在《民族生命本体的形而上现代重构 ——《野草》与《烛虚》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社会历史第二次大变动从技术体系到价值体系的总体性现代转型最根柢地表现为民族生命本体的形而上现代重构。这种生命重造旨在摆脱中国社会历史第一次大变动之后延续两千多年的民族生存惯性,以全新的人格样态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争得“人”的价格。特殊的历史、时代、文化境遇将这一生命重造的使命过多地交由文学与文学家担承,于此鲁迅与沈从文凸显出独特的标志性,这种标志性集中见之于《野草》与《烛虚》。本文研究宏观思维格局的确立所依据的正是这种实际历史情形。相应地,将由中国现代历史而及中国现代文化思想史再及中国现代文学史最后定格于鲁迅与沈从文这一由大到小的过程倒过来,本文便获得了符合特殊历史情势的由小到大的具体研究步骤,即:由《野草》与《烛虚》而及鲁迅与沈从文重造生命的标志性再及中国社会历史第二次大变动民族生命本体形而上重构所达到的高度,以此探寻民族生命朝向现代生存的形而上终极向度。依据这种总体性历史情势与思维格局,本文分七个部分展开具体研究。第一部分为“引论”,重在概论本文研究围绕“民族生命本体的形而上现代重构”这一基点与主旨的宏观格局与具体步骤。主要回顾了晚清以来“中华民族新生”这一历史主题与主线,以及在这一历史逻辑延伸中我们在现代社会实体重构与现代人的本体重构上的偏失,进而揭示出人的本体重构之于社会实体重构乃至于中华民族复兴的根柢性意义。论述了中国现代文学对于民族生命本体重构的独特担当,于此鲁迅与沈从文凸显出对立而又统一、殊途而又同归的标志性存在,进而确立了本文研究的核心任务,即:二人所共构的精神文化结构在过去的历史条件下是如何使民族生命本体形而上现代重构在一个新的起点发生、发展的,在现在的历史条件下又为民族生命本体形而上现代重构向着未来标示出了怎样的终极向度与高度。最后确立了以凌宇先生关于《野草》与《烛虚》的论断为本文研究的“逻辑出发点”。第二部分主要论述《野草》与《烛虚》的标志性,即二者之于鲁迅、沈从文乃至民族生命本体形而上现代重构的独特存在。本文认为《野草》与《烛虚》集中再现出二人在民族生存历史转折处所展开的“自救”与“他救”。这种“自救”与“他救”呈示出“我”作为民族现代生存的践履亲证者与“人”作为民族传统生存的沿袭者的最本质身份,这一方面凸显出“我”的存在即是“人”的拯救,另一方面凸显出“我”与“人”的尖锐化生存对立,而这种尖锐化生存对立呈示出民族现代生存“无”与“有”合体、“无”中生“有”的开端状态。二人共构的伟大乌托邦正深植于“我”与“人”的尖锐化生存对立两极而诞生。第三部分主要论述《野草》与《烛虚》中的“我”,即民族现代生存之“有”一极。鲁迅与沈从文以“‘作家’的头衔”在世生存体现了创立、传播与践履新的价值体系三个层面的集中统一。作为二人最本己出场的《野草》与《烛虚》之“我”,其在世生存便是对自己所立人格样态的践履亲证,其实质是将自身“立之为极”以使“俾众瞻观”,“人亦庶乎免沦灭”。“五四”正是这样的两个“我”实体化的历史关键点。二人朝向现代生存的践履亲证即是“我”作为民族现代生存之“有”的存在确证,其间深蕴着“我”的精神超越与慰藉。第四部分主要论述《野草》与《烛虚》中的“人”,即民族现代生存之“无”一极。从以“我”“立之为极”的“真的人”出发,透视民族生命的非人性病灶本身就是民族生命本体现代重构的现实发生。《野草》与《烛虚》以真切的生命感展示出这种社会人与非人对立的内在景观,具体化为“我”作为“独异个体”之于“庸众”(鲁迅所直面的民众)、“多数人”(沈从文所直面的“上等人”)的生存突围。“奴才”与“阉寺性的人”、“看客”与“莫名其妙的人”、“聪明人”与“知识阶级”凸显出民族生命衰萎的根性与民族生命本体的缺失,共构出一面更为完整的民族生命反思自我的镜子,呈示出民族生命本体现代重构的鲜明针对性。第五部分主要论述《野草》与《烛虚》的生命哲学,即在“我”与“人”的两极观照中呈示出人之为人的应对。在独特把握社会与人这一辩证统一体两面的基础上,内应中华民族新生这一中国社会历史第二次大变动的主题,鲁迅以纵向的历史眼光在两千多年的民族主体生存史中看到的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与人之存在奴隶时代循环的“十全停滞”,进而集中关注专制主义与人之存在问题,沈从文以横向的历史眼光在“神完全解体”与“神之存在,依然如故”的生存对照中看到的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与人之存在的二律背反,进而集中关注神之解体与人之存在问题,并依据各自获得的特有“历史指示”分别作出人之为人的鲜明应对:“朕归于我”与“神在生命本体中”。《野草》实质是鲁迅以最本己之“我”的出场践履亲证“朕归于我”的生命哲学,《烛虚》实质是沈从文以最本己之“我”的出场践履亲证“神在生命本体中”的生命哲学。前者以恢复个体“‘人’的价格”为基点,以人之此在对于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确证出“自性”这一人之为人的元精神、元性质(自因本性),强调“自性”与人之存在现实性的统一,由此重构尊严、独立、个性、自由的民族生命本体。后者以恢复个体“对‘自然’倾心的本性”为基点,以人之此在对于生命内质的真正占有确证出“神性”这一人之为人的元精神、元性质(自因本性),强调“神性”与人之存在自然律的统一,由此重构至圣至美的民族生命本体。从“天人合一”到“朕归于我”、“神在生命本体中”,一方面显示出二人对于民族文化的结构性现代重构,另一方面显示出这种重构落脚于生命本体,一种对人之为人形而上本性的此在性占有与无限超越。第六部分主要论述《野草》与《烛虚》的艺术形态,即二者是以怎样独特的艺术方式“启人生之閟机”的。二者“活生生的实在的内容的形式”是一种生命的艺术,全在于开启各自独特的“人生之閟机”。地域色彩的消解显示出二者以生成终极性“形而上质”为目的的艺术形态,而剧烈同一性、极致性生命体验正是人类文化思想史上伟大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殊途同归的精神现象与生命至境。象征既是呈现这一艺术形态的需要,更是呈现这一生命之“征”的需要。《野草》以“坟—绝望—反抗—自性”这一象征结构图式集中呈示出人何以为人的确证。《烛虚》则以“百合—美—生命—神性”这一象征结构图式集中呈示出生命何以为生命的确证。这两种象征结构图式最终呈示出二者在“谁是造物主”这一人之存在确证上的殊途与同归。因此,“独语”的艺术形态包涵着各自独特的现代性生命启蒙意味,于此,《野草》呈示出一种“大恐怖”的艺术,《烛虚》呈示出一种“至圣至美”的艺术。前者使人在灵魂的惊悚之中警悟于生命本体“自性”缺失的丑陋,后者使人在忘我的至圣至美体验之中恢复生命“神性”的庄严,因此,“独语”的过程实质是“我”最本己地出场向“人”开启重造生命的艺术教育。第七部分为“结论”,重在归结鲁迅与沈从文在民族生命本体形而上现代重构中的召示意义。从专制主义到民主共和,中华民族要彻底摆脱“奴隶时代的循环”,以抗拒奴性为基点,以“自性”为形而上终极建构尊严、独立、个性、自由的民族生命本体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因为要实现鲁迅所言的那种“人各有己”的“群之大觉”,马克思、恩格斯所取向的那种“人人各个有己”的“联合体”,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神之解体到科学发展,人之存在要摆脱“所得于物虽不少,所得于己实不多”的二律背反,以恢复对自然倾心的本性为基点,以“神性”为形而上终极建构至圣至美的民族生命本体同样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因为要实现沈从文所希图的人性重返自然,马克思、恩格斯所取向的“合乎人的本性的人的自身的复归”,我们同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在社会实体建构中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的同时,还必须在民族生命本体建构中鲜明标示出“自性”与“神性”的形而上超越向度,使之落地生根,真正熔铸为民族生命的自因本性,由此在自身中获取一种自由自律的自我超向人类尊严与无限创生的不竭力量。
刘颖异[9](2013)在《日本的鲁迅《野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是鲁迅的重要创作之一,读懂和辨清《野草》的真意,探究其思想与艺术的奥妙,是中外的鲁迅研究者们不懈追求的事业。自竹内好称许《野草》是“鲁迅文学的原型、索引、代表作,同时也是入门书”之后,日本鲁迅的研究者们或以《野草》来检证自己的鲁迅观,或将《野草》解读作为自己鲁迅观的来源或鲁迅研究的起步。日本的鲁迅《野草》研究在今天已足以构成一个独立的学术课题。在《野草》研究领域,日本学者的研究是能够给予我们一些启发的。竹内好、丸山昇和伊藤虎丸,是将《野草》放在自己的“鲁迅像”中进行解读的。“回心”在竹内好的鲁迅研究中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语词,研究“回心”思想之于研究“竹内鲁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野草》恰恰可以成为理解竹内好“回心”观的一个门径。在“形而上”的意义上,竹内好认为,小说中暗示着的“非存在”,在《野草》中表现了。而在“形而下”的意义上,“回心”体现于主体在历史情境中的“抵抗”。竹内好战后以自己的鲁迅研究介入日本文化争论的名作《何谓近代——以日本与中国为例》中,解读的核心文本之一,就是《野草》中的那篇《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竹内好在其中看到的,是鲁迅对于“人道主义”的“抵抗”。丸山昇鲁迅研究的学术特色之一是“以史证文”,即凭藉作家的生平史料与当时的历史状况来解读文学。丸山昇在此以之“证文”的“史”,是鲁迅致力政治革命、在政治革命真正到来后却痛感挫折、在挫折与困顿中以一己之力维系着革命理想的“心灵史”。丸山昇研究《野草》的另一个着力点,是《野草》的写作与鲁迅的“现实战斗”之间的独特关系。在丸山昇看来,“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分裂和退潮,使得鲁迅的“呐喊”似乎只剩下寂寞的回声,这时候,他就必须首先明确自己是“作为谁”进行战斗,也就是需要解决“我是谁”这个亘古常新的问题,这就是《野草》承担的工作。丸山昇的这个思路,对于我们认识《野草》研究中的一些疑难问题是有帮助的。伊藤虎丸是将鲁迅歌颂的“摩罗”理解为耶稣精神之化身的。在这个意义上,他认为《野草》中《复仇(其二)》一篇写的耶稣正是真正的基督教精神中信仰的那个耶稣。也就是说,鲁迅虽然改写了“福音书”中关于耶稣本质的重要情节,但是,鲁迅却是真正理解了“福音书”中耶稣的本质的。他特别地强调了《复仇(其二)》之中,所蕴含的“异质”精神力量,或“超越”倾向。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野草》都与伊藤虎丸鲁迅研究中“个”的思想符合一契,《野草》对于“伊藤鲁迅”的鲁迅像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在日本,汉语作为研究者们的外语,在研究现代汉语文学经典时使用笺注的方式成为他们的一种有效途径,他们由此不但得以克服语言造成的障碍,而且也从字句的探究中找到了一些理解《野草》文本的线索,并且通过这种方式体现了日本鲁迅研究在“文献”和“实证”方面的优长。日本知名的鲁迅研究者木山英雄、片山智行和丸尾常喜都有以笺注形式写作的《野草》研究专着。这三家笺注都是在明确的、有意义的问题意识之下进行的实证研究。木山英雄的问题意识是鲁迅“主体建构”的逻辑与方法,片山智行的问题意识是鲁迅的“现实主义”,丸尾常喜的问题意识是从《野草》中寻找处于“耻辱与恢复”运动“彷徨期”的鲁迅之心声。三家笺注都对《野草》进行了一丝不苟的词语释读和旁征博引的意蕴读解。《野草》中的《复仇》和《复仇(其二)》,和以“我梦见……”开头的篇章,在三家笺注中都受到较多的关注,笺注的内容都比较详实丰富,而且都形成了一定的阐释体系。比读这些篇章的笺注,可以看到他们思路和方法的不同,也能够给我们多样的启发。以比较文学的方式来研究鲁迅的《野草》,这样的研究成果在迄今为止的日本《野草》研究中占了不小的一个比重。特别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日本研究《野草》的学者,更是自觉地在这个方面做出努力,力图以实证的态度和比较文学的方法,丰富竹内好、丸山昇等前辈大家的《野草》研究。这种努力中最杰出的一部分,其成功之处首先不在于给此前在日本已经形成的《野草》阐释框架带来了多大的冲击或新变,而是在于给比较文学方法本身做出了一些很成功的、甚至是有一定创造性的示范。山田敬三的比较研究围绕着《野草》中的“存在主义”展开,他的独到之处在于他主要不是从思辨的角度而是从“玄想”的角度认识《野草》中鲁迅的“存在主义”。另一方面,山田敬三也不是以存在主义的定义和经典论述作为《野草》的参照系,而是以一些与《野草》中篇章多少有着类似之处的文学作品作为《野草》的参照系,在文学作品与文学作品的比较中论证《野草》的“存在主义”。藤井省三的《野草》研究有着独具特色的比较思路,即追寻“文学资源”。他的《复仇》与《复仇(之二)》研究,是以鲁迅这两篇作品中体现的思想与情感脉络为主轴,追溯作品中意象的来源,让我们得以从鲁迅作品的伟大,体会到文学传承的价值与意义,也从文学传承的事实中,进一步理解了鲁迅作品的伟大。他的《希望》研究则追溯作品的“诗意”资源。藤井省三的《野草》研究,涉及的是文学传承的一种方式,即“文学资源”的传承。他的研究表明,鲁迅写《野草》时所传承的,是基于某种相似思想或相似情绪的意象与诗意的语言,而鲁迅能以这些意象和语言,表达自己独特的思想与情绪,升华了这些意象和语言的艺术性与思想性,熔铸成了独创的、优美的作品。相浦杲的《野草》比较研究中非常有特色的一点是以句式分析的形式来研究《苦闷的象征》对《野草》的影响。对于《野草》的“象征主义”风格,相浦杲也联系《苦闷的象征》做了独到的说明。《苦闷的象征》之外,相浦杲在他的论文中还研究了《野草》风格与题材的其他渊源。综观日本的《野草》研究,除了其具体成果富于启发性之外,还有着重视实证研究、擅长比较研究、问题意识明确、重视见解的独创性、以诗意的方式理解散文诗这样五个优长,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付纯渊[10](2011)在《论《野草》创作艺术的主体取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鲁迅《野草》研究,一直是鲁迅研究以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自《野草》诞生以来,各种声音纷沓而至。也使得《野草》研究硕果累累,论文拟在对前辈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力图在前人大量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文本解读的方式,尽量接近鲁迅创作的本意,反映真正的鲁迅的思想、个性、气质及艺术取向。并从《野草》创作艺术主体取向的论述中找到一点新的突破。这也是写作此论文的目的。论文总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主要介绍论文选题的意义及目的、《野草》艺术的相关研究现状及论文的主要思路及研究方法。目的在于让读者对论文选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整体的把握。第二章,分别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来阐释《野草》艺术的来源。具体从中国古典散文和外国作家作品的影响角度来探讨鲁迅创作《野草》的艺术渊源。目的在于论述鲁迅《野草》的创作艺术同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关联性。第三章,主要介绍《野草》意象的主体取向。此章从五个方面即色彩意象、死亡意象、人物意象(包括过客意象、看客意象、战士意象及老妇人意象)、梦的意象及原型意象等来阐释意象运用的主体取向。目的在于探讨鲁迅的意象选取与个体主观选择之间存在的联系,进而达到阐释《野草》艺术主体取向的选择是鲁迅表达自我最隐秘灵魂的必然选择和最佳选择。第四章,分别从语言取向、叙事取向和文本取向三个方面来探讨《野草》的艺术取向同鲁迅个人的情感诉求和创作需要的一致性。其中,叙事取向一节是此章的创新点,包括“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和“横断面叙事”,两个方面。这一章的目的在于论述,鲁迅如何通过特殊的艺术形式的选取来达到宣泄苦闷、孤独、虚妄、绝望等的目的。第五章,主要从精美流丽的语言艺术、挥洒自如的散文风格,大量且熟练的运用象征主义手法等方面介绍《野草》所达到的艺术效果及《野草》在当代文化语境下的审美价值。另外,结语部分,概括了论文的主要内容及所采用的批评方法。
二、“太平地狱”的歌声——鲁迅《野草·失掉的好地狱》的象征意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太平地狱”的歌声——鲁迅《野草·失掉的好地狱》的象征意蕴(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的探索性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研究概述 |
一、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二、现有研究成果及存在问题 |
三、研究价值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主体 |
第一节 散文作者的重要性 |
第二节 散文叙述者的可靠性 |
第三节 散文叙述主体的多重性 |
第二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角度 |
第一节 散文的叙述人称 |
第二节 散文的叙述视角 |
第三节 散文的叙述聚焦 |
第三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形态 |
第一节 散文的叙述结构 |
第二节 散文的叙述顺序 |
第三节 散文的叙述节奏 |
第四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语言 |
第一节 现代散文的语言特色 |
第二节 现代散文的叙述引语 |
第三节 现代散文的叙述语体 |
第五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方式 |
第一节 叙述与记叙和描写 |
第二节 叙述与抒情 |
第三节 叙述与议论和说明 |
结语 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研究的发展空间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爱伦·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爱伦·坡在西方、中国的影响情况介绍 |
(一) 爱伦·坡在西方的影响 |
(二) 爱伦·坡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
四、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爱伦·坡与现代作家思辨意识的构建 |
第一节 鲁迅的善恶观(一): 正义的复仇 |
一、《兔和猫》、《狗·猫·鼠》、“仇猫”与《黑猫》 |
二、与《黑猫》的互文及“恶鬼”鲁迅 |
三、“善”、“恶”之辩 |
第二节 鲁迅的善恶观(二): 魔鬼与人之恶 |
一、《静》与《失掉的好地狱》 |
二、“真”与“恶”的辩证法: “骇人的”与“不是表里两样的” |
三、鲁迅对于爱伦·坡的商榷性接受 |
第三节 梁遇春的生死观: 作为爱伦·坡的知音 |
一、阴影或知音: 作为“同志”的爱伦·坡 |
二、死亡与生机: 写“有力之人生”的爱伦·坡 |
第二章 爱伦·坡译介中的审美意识 |
第一节 从启蒙到审美: 以启蒙为基本立场的爱伦·坡译介 |
一、启蒙与审美并重: 鲁迅和周作人对爱伦·坡的首次译介 |
二、浪漫与现实的结合: 茅盾译介中的文学构想 |
三、人道与启蒙: 郑振铎心中的文艺复兴式作家爱伦·坡 |
第二节 从审美到启蒙: 以审美为基本立场的爱伦·坡译介 |
一、与群体的互通: 陈炜谟、废名的审美启蒙主张 |
二、别样的审美: 钱歌川对爱伦·坡现代主义文学观念的普及 |
第三节 重估启蒙与审美的价值 |
一、爱伦·坡的雅与俗: 程小青对侦探小说地位的重估 |
二、虚或实: 李广田现实主义视角下的爱伦·坡批评 |
第三章 爱伦·坡短篇小说观念的接受 |
第一节 爱伦·坡的短篇小说观念的传播与流变 |
一、“经济”说与爱伦·坡短篇小说理论的传播 |
二、“横截面”与爱伦·坡的“效果”“印象”说 |
三、写实小说的弊端与主观表现小说理论的兴起 |
四、爱伦·坡与“为人生”和“为艺术”理念的分野 |
第二节 爱伦·坡与现代小说转型意识的发生 |
第三节 现代性的浮现: 施蛰存、叶灵凤对现代主义小说艺术特征的探讨 |
第四章 现代作家对爱伦·坡作品的借鉴与改写 |
第一节: 爱伦·坡与反常人物的塑造 |
一、作为反叛者的反常人物 |
二、郁达夫“零余者”与爱伦·坡病态人物 |
三、石民笔下的人格分裂者与《泄密的心》 |
四、《妮侬》中的形象移植与审美救赎意识 |
第二节 对爱伦·坡作品中空间场景的移植与改造 |
一、“阁楼”与“盒子”: 居所的改写与爱伦·坡的“镜像”书写 |
三、于赓虞: 流浪空间的借鉴与作为“中间物”的文学 |
四、林微音: 都市空间中的爱伦·坡 |
第五章 爱伦·坡的诗学主张与新诗理论的融合 |
第一节 中西对峙: 郭沫若与吴宓对《乌鸦》的不同评价 |
第二节 为诗而诗与为生命而诗的融合: 于赓虞诗学思想中的爱伦·坡 |
一、误读: “诗歌生命本质”论与爱伦·坡 |
二、转变: 从浪漫主义到现代主义 |
三、定格: 为生命而诗与为诗而诗的融合 |
第三节 间接生效: 王独清、穆木天对爱伦·坡诗歌理论的引介 |
第四节 融合与超克: 梁宗岱对爱伦·坡诗歌观念的接受 |
一、梁宗岱与“纯诗”论 |
二、中西诗歌资源的结合 |
三、融合与超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沉默之思—鲁迅的沉默及其文本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方法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意义 |
一 文献综述 |
二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前沉默:鲁迅沉默的发轫 |
第一节 沉默的因子:父亲的病 |
一 沉默的关系——文本中的“父与子” |
二 沉默的隐疾——文本中的“病” |
第二节 沉默的触点:幻灯片事件 |
一 沉默的启示:国民性批判 |
二 沉默的“对话”:“独异个人”与“庸众” |
第三节 沉默的肇始:超前的寂寞 |
一 “潜意识”——五篇文言论文 |
二 “潜文本”——《域外小说集》中的《谩》与《默》 |
第二章 显沉默:鲁迅沉默的昭世 |
第一节 梦后十年:沉默与开口之间 |
一 沉默的间隙:开口的契机 |
二 沉默与开口之间:折中的《呐喊》 |
第二节 二度沉默:于渊默处听雷声 |
一 沉默之思:《野草·题辞》中的辩证哲思 |
二 出离沉默:“中间”文本——《彷徨》与《野草》 |
第三节 沉默对鲁迅文本世界的建构 |
一 沉默反思:多疑思维下的否定性语言特征 |
二 画出沉默的国民的魂灵 |
三 沉默在叙述手法上的介入 |
四 沉默在表现手法上的介入 |
第三章 后沉默:鲁迅沉默的突围 |
第一节 开口的最高艺术——杂文 |
一 鲁迅的“伪沉默”——答有恒先生 |
二 无畏的开口——鲁迅后期杂文的蓬勃 |
第二节 沉默后的开口:鲁迅生命意义的确立 |
一 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从文学到革命 |
二 开口背后:“爱”的生命践行 |
第三节 沉默的意义 |
一 沉默与开口的关系 |
二 沉默价值重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野草》文本中的主要虚词整理 |
一 “然而”部分 |
二 “但/但是”部分 |
三 “却”部分 |
四 “忽/忽然/忽而”部分 |
五 “而/而且”部分 |
六 “终于”部分 |
七 “至于”部分 |
八 “于是”部分 |
九 “将”部分 |
十 “并且”部分 |
十一 虚词叠用部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虚无思想流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虚无思想的内涵及产生 |
一、虚无思想的内涵 |
二、虚无思想的哲学根柢 |
三、虚无思想产生的内外环境 |
二 虚无思想在文学中的表现 |
一、创作“向内转”使虚无思想得以呈现 |
二、对人生的书写使虚无思想得以呈现 |
三、对价值的重估使虚无思想得以呈现 |
三 文学中虚无思想的表征意义 |
一、虚无思想可以反映文学环境的自由度 |
二、虚无思想可以折射文学的思想内涵 |
三、虚无思想可以间接反映社会思潮 |
四 中国文学出现虚无思想的条件 |
一、佛道的空无思想 |
二、生存哲学的影响 |
三、实用主义的动因 |
四、彼岸信仰的空缺 |
第一章 虚无思想在文学中的衍生 |
第一节 从文化的虚无思想到人生的虚无思想 |
一、文学里的文化与人生 |
二、文学里的文化虚无思想 |
三、文学里的人生虚无思想 |
第二节 从人生虚无到个体价值的虚无 |
一、族群生存 |
二、个体价值 |
三、个体价值的虚无 |
第三节 从个体虚无到信仰的虚无 |
一、个体的局限 |
二、个体的信仰 |
三、信仰的虚无 |
第四节 从信仰的虚无到存在的虚无 |
一、现世的生存 |
二、存在的局限 |
三、存在的虚无 |
第二章 “为人生”文学的人生思考及其虚无思想 |
第一节 “为人生”文学的人生思考 |
一、生存现实的困窘 |
二、个体价值的虚无 |
三、彼岸信仰的缺失 |
第二节 冰心的爱意人生 |
一、人生迷惘 |
二、现实洞察 |
三、爱之温暖 |
第三节 巴金的此岸人生 |
一、入世的情怀 |
二、生存的困窘 |
三、寒夜的荒凉 |
第四节 曹禺的命定人生 |
一、人生的围城 |
二、无奈的轮回 |
三、命运的必然 |
第五节 鲁迅的人生虚无 |
一、现实的苦闷 |
二、心灵的炼狱 |
三、彼岸的虚空 |
四、现世的抗争 |
第三章 “为启蒙”文学的文化态度及其虚无思想 |
第一节 启蒙文学的文化重估 |
一、文化启蒙 |
二、文化批判 |
三、文化虚无 |
第二节 启蒙文学的神灵否弃 |
一、唯物主义与神的虚无 |
二、现世哲学与神的虚无 |
三、科学主义与神的虚无 |
第三节 老舍文学的文化反省 |
一、对市民文化的批判 |
二、对传统文化的反省 |
三、对落后文化的否弃 |
第四节 鲁迅文学的文化批判 |
一、吃人的儒家文化 |
二、欺人的道家文化 |
三、醉人的佛家文化 |
第四章 “为政治”文学的现世激情与个体迷失 |
第一节 现世信仰与彼岸缺失 |
一、现世信仰 |
二、化零为整 |
三、彼岸缺失 |
第二节 救亡图存与文学工具化 |
一、救亡图存下的文学呼号 |
二、文学工具化的现实功利 |
三、文学工具化的虚无呈现 |
第三节 政治约束与文学表达 |
一、政治约束下的文学 |
二、文学思想的窄化 |
三、虚无思想的留白 |
第四节 文革文学的虚无制造 |
一、文化虚无 |
二、历史虚无 |
三、文学虚无 |
四、人生虚无 |
第五章 “为现实”文学的积极入世与虚无潜存 |
第一节 控诉文学与虚无呈现 |
一、政治图景的破碎 |
二、文学的自我矮化 |
三、现实拘囿与彼岸缺失 |
第二节 变革文学的实用立场 |
一、变革文学的现实干预 |
二、变革文学的否定与前瞻 |
三、变革文学的彼岸缺失 |
第三节 人道主义文学的终极虚无 |
一、人道主义文学的呼唤 |
二、从群体理想到个体价值 |
三、个体价值的终极虚无 |
第四节 怨妇文学的彼岸虚无 |
一、怨妇文学的创作心理 |
二、怨妇文学的现实纠缠 |
三、怨妇文学的虚无呈现 |
第六章 “为寻根”文学的文化背景与人生虚无 |
第一节 寻根文学的文化背景 |
一、现世色彩与动物化生存 |
二、现世功利与道德化生存 |
三、原始遗存与现代化困境 |
第二节 寻根文学的人性样本 |
一、原始初民 |
二、自然欲望 |
三、野蛮生长 |
第三节 寻根文学的人生状态 |
一、自然驱使下的生存 |
二、文化惯性下的生存 |
三、信仰缺失下的生存 |
第四节 寻根文学的人生虚无 |
一、生存的困窘与人生的茫然 |
二、命定的安排与个体的渺小 |
三、情感的零度与思想的虚无 |
第七章 “为女性”文学的人性洞察与人生虚无 |
第一节 女性文学的心理书写 |
一、灰暗心理 |
二、心灵之丑 |
三、荒凉内心 |
第二节 女性文学的人性洞察 |
一、灵魂冒险 |
二、欲望表达 |
三、人性弱点 |
第三节 女性文学的灵肉冲突 |
一、心灵炼狱 |
二、欲望围城 |
三、灵肉冲突 |
第四节 女性文学的人生虚无 |
一、内心独白与人生虚无 |
二、人生落点与人生虚无 |
三、精神空虚与人生虚无 |
第八章 “八五后”文学的命运书写与人生虚无 |
第一节 现代派文学的命运书写 |
一、命运的呈现 |
二、人生的无聊 |
三、价值的空无 |
第二节 先锋文学的命运书写 |
一、命运的设定 |
二、彼岸的缺失 |
三、虚无的呈现 |
第三节 余华先锋文学的虚无呈现 |
一、一切皆有定数 |
二、偶然终归必然 |
三、意义皆为空置 |
第四节 新写实文学的卑微人生 |
一、日常琐碎填充现实生活 |
二、生命仅是生存 |
三、虚无潜隐其中 |
第九章 “九零后”文学的生存关注与虚无书写 |
第一节 观照现实与人生虚无 |
一、生存之忧 |
二、精神之惑 |
三、时代之殇 |
四、虚无呈露 |
第二节 书写历史与虚无呈现 |
一、描摹民族面影,彰显背后虚无 |
二、反映家国记忆,呈现虚无人生 |
三、记录心灵历史,折射人生虚无 |
第三节 人性洞察与虚无底色 |
一、欲望之海,淹没信仰与精神 |
二、生存惶恐,凸显彼岸信仰缺失 |
三、物质主宰,为了名利而癫狂 |
四、生存简化,虚无成为人生底色 |
第四节 人生思索与虚无呈现 |
一、家族繁衍,淹没个体价值 |
二、命运安排,人生皆成命定 |
三、终极追问,彼岸信仰缺失 |
四、人生虚无,个体价值缺失 |
结论 |
一 虚无思想流于潜隐 |
一、作者无意表达之潜隐 |
二、作者有意表达之潜隐 |
三、超越文本的另类解读 |
二 虚无思想流于支脉 |
一、遭遇否定与排斥 |
二、难入主流价值观 |
三、旁支末流的境遇 |
三 虚无思想因文化而变 |
一、外来文化的虚无冲击 |
二、传统文化的虚无惯性 |
三、中外文化的虚无碰撞 |
四 虚无思想因现实而变 |
一、现实对虚无思想的“放纵” |
二、现实对虚无思想的“压抑” |
三、现实对虚无思想的“忽略”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6)《圣经》视野下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家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二章 新文化运动下《圣经》及其思想的传播与接受 |
2.1 社会大变动与大革新下对“儒家传统文化”的取舍 |
2.2 社会大变动与大革新下“新”文化构建的两大元素 |
2.3 《圣经》牺牲、宽恕和博爱等思想的传播 |
2.4 《圣经》思想对中国现代作家及其文学作品的影响 |
第三章 《圣经》视野下的鲁迅小说 |
3.1 鲁迅在旷野之地背起十字架的呐喊与彷徨 |
3.1.1 鲁迅在基督教堂林立的环境中渡过童年和少年的生活 |
3.1.2 鲁迅的杂文集、散文集等与《圣经》的密切关系 |
3.1.3 鲁迅以“拯救者耶稣受难”的呐喊之声呼唤民众 |
3.1.4 独身于“旷野”呐喊的无力与彷徨 |
3.2 《药》——背起十字架受难的耶稣 |
3.2.1 夏瑜在“丁字街口”被杀——受苦难受的耶稣形象 |
3.2.2 夏瑜背起十字架的负重与孤独 |
3.2.3 小栓痨病与罪的拯救 |
3.3 身处两栖(耶教文化与儒道文化)之地的“士” |
3.3.1 “士”的革新与守旧——徘徊于西方耶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 |
3.3.2 《野草》——彷徨挣扎与迷茫的心声 |
3.3.2.1 黑暗而寒冷的叙述色调 |
3.3.2.2 在荒芜的旷野中徘徊的“彷徨游鬼” |
3.3.2.3 以“现在的死”获取“死后的新生” |
3.3.3 《孤独者》与《在酒楼上》——旷野中的脆弱呼喊之声 |
3.3.3.1 魏连殳——旷野中嗥叫呼救的受伤之狼 |
3.3.3.2 吕纬甫——徘徊于两栖之地的彷徨者 |
3.3.4 《故乡》与《祝福》——回乡省亲的隐身两栖士 |
3.3.4.1 《故乡》——过去的乐园和现实的荒园 |
3.3.4.2 《祝福》——灵魂的孤独和启蒙者的彷徨 |
第四章 《圣经》视野下的老舍小说 |
4.1 老舍皈依耶教与“犯罪堕落—苦难—拯救”信念 |
4.1.1 老舍在缸瓦市教堂受洗入教 |
4.1.2 老舍的创作自述、文艺主张与《圣经》的关系 |
4.1.3 老舍对“罪感与堕落—苦难—拯救”观念的情有独钟 |
4.2 《骆驼祥子》——悲情而苦涩的灰色人生 |
4.2.1 众人物的堕落与苦难 |
4.2.1.1 祥子买车梦想三次破灭的心酸苦难 |
4.2.1.2 小福子的苦难与惨死 |
4.2.1.3 刘四爷与虎妞、夏先生与阮明的犯罪与受难 |
4.2.1.4 老马与小马、二强子及大杂院众人苦难多 |
4.2.2 祥子的要强与受难、堕落与拯救 |
4.2.2.1 祥子的“耶路撒冷圣殿”——北平城 |
4.2.2.2 祥子受难与拯救 |
4.2.3 《骆驼祥子》中的堕落与拯救形象 |
4.2.3.1 虎妞与夏三太太—堕落的引诱与毁灭 |
4.2.3.2 曹先生与小福子——脆弱基督徒的牺牲与拯救 |
4.2.3.3 阮明与二强子——诱惑与堕落 |
4.2.3.4 六月大雨的洗礼——挪亚大洪水的毁灭与新生 |
4.3 悲苦与信望的博弈:《月牙儿》与《我这一辈子》 |
4.3.1 被耶稣宽恕的妓女 |
4.3.2 为嚼谷而发愁的巡警 |
4.4 中西伦理的共鸣:《黑白李》与《四世同堂》 |
4.4.1 舍予者:黑李 |
4.4.2 忍韧舍身精神:从钱诗人到祁长孙 |
第五章 《圣经》视野下的巴金小说 |
5.1 巴金与《圣经》的博爱、奉献与牺牲思想 |
5.1.1 母亲的言传身教与旧家族的生长坏境孕育了巴金爱与憎的思想 |
5.1.2 无政府主义理想及信仰的狂热与笃信、怀疑与迷茫、动摇与破灭 |
5.1.3 生活中的巴金与耶教《圣经》之关系 |
5.1.4 巴金创作自述、文艺作品与耶教《圣经》的关系 |
5.2 《寒夜》——夜的寒冷,光的渴望 |
5.2.1 黑夜需要从光照者身上摄取温暖 |
5.2.2 家的结合、冲突与破裂 |
5.2.2.1 家的结合——耶教文化与儒家文化中“爱”的相遇 |
5.2.2.2 家的冲突——“平等与孝悌”张力的凸显 |
5.2.2.3 家的破裂——“平等与孝悌”的分离 |
5.2.3 在寒夜中孤独行走的曾树生 |
5.3 《憩园》——旷野中迷失的羔羊和浪子 |
5.4 《第四病室》——人间的堕落犯罪与地狱的受苦死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7)《失掉的好地狱》与《神的变形》比较谈(论文提纲范文)
一、相似的历史观 |
二、不同的艺术风格 |
(8)民族生命本体的形而上现代重构 ——《野草》与《烛虚》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民族生命本体的形而上现代重构 |
第一章 “我”的存在即是“人”的拯救——《野草》与《烛虚》的标志性 |
第一节 “自救”与“他救” |
第二节 尖锐化的生存对立 |
小结 “我”与“人” |
第二章 朝向现代生存的践履亲证——《野草》与《烛虚》中的“我” |
第一节 “五四”与“我” |
第二节 “我”的确证 |
第三节 燃烧自我的快慰 |
小结 “我” |
第三章 难见“真的人”——《野草》与《烛虚》中的“人” |
第一节 “奴才”与“阉寺性的人” |
第二节 “看客”与“莫名其妙的人” |
第三节 “聪明人”与“知识阶级” |
小结 “人” |
第四章 在自身中看见神——《野草》与《烛虚》的生命哲学 |
第一节 奴隶时代的循环与神之解体 |
第二节 朕归于我 |
第三节 神在生命本体中 |
第四节 “自性”与“神性” |
小结 人之为人的应对 |
第五章 启人生之閟机——《野草》与《烛虚》的艺术形态 |
第一节 地域色彩的消解 |
第二节 “坟”与“百合” |
第三节 “独语”的现代性生命启蒙 |
小结 “活生生的实在的内容的形式” |
结语 鲁迅、沈从文与“中国问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日本的鲁迅《野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第1章 “鲁迅像”中的《野草》解读 |
1.1 《野草》与“回心”:“竹内鲁迅”的《野草》解读 |
1.1.1 “回心之轴”与《野草》的诗性 |
1.1.2 “抵抗”与《野草》的精神 |
1.2 《野草》与“革命”:“丸山鲁迅”的《野草》解读 |
1.2.1 《野草》与鲁迅的革命体验 |
1.2.2 《野草》与鲁迅的现实战斗 |
1.3 《野草》与“终末”:“伊藤鲁迅”的《野草》解读 |
1.3.1 《野草》中的“耶稣”与“摩罗” |
1.3.2 《野草》中的“个” |
第2章 《野草》篇章的笺注 |
2.1 笺注者的问题意识 |
2.1.1 木山英雄的问题意识:鲁迅的“主体建构” |
2.1.2 片山智行的问题意识:鲁迅的“现实主义” |
2.1.3 丸尾常喜的问题意识:鲁迅的“彷徨期” |
2.2 三家笺注的大体样貌 |
2.2.1 一丝不苟的词语释读 |
2.2.2 旁征博引的意蕴读解 |
2.3 三家笺注选篇比读 |
2.3.1 《复仇》之一、之二笺注比读 |
2.3.2 “我梦见……”系列的笺注比读 |
第3章 《野草》的比较文学研究 |
3.1 山田敬三:在比较中看到的存在主义 |
3.1.1 在“类似”中发现差异 |
3.1.2 在“缺少”中感知力量 |
3.2 藤井省三:追寻爱憎书写的文学资源 |
3.2.1 《复仇》与《复仇(其二)》的意象资源 |
3.2.2 《希望》的诗意资源 |
3.3 相浦杲:以《苦闷的象征》为中心的影响研究 |
3.3.1 独特的句式分析 |
3.3.2 风格与题材溯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论《野草》创作艺术的主体取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意义及目的 |
1.2 论文选题的相关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野草》的艺术来源 |
2.1 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
2.2 西方文化的影响 |
第三章 《野草》意象创造的主体取向 |
3.1 《野草》色彩意象的主体取向 |
3.2 《野草》死亡意象的主体取向 |
3.3 《野草》人物意象的主体取向 |
3.3.1 过客意象 |
3.3.2 看客意象 |
3.3.3 战士意象 |
3.3.4 老妇人意象 |
3.4 《野草》梦意象的主体取向 |
3.5 《野草》原型意象的主体取向 |
第四章 《野草》艺术形式的主体取向 |
4.1 《野草》的语言取向 |
4.2 《野草》的叙事取向 |
4.2.1 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 |
4.2.2 截取横断面 |
4.3 《野草》的文体取向 |
4.3.1 文体形式的成因 |
4.3.2 文体形式的创新性实践 |
第五章 《野草》的艺术价值 |
5.1 《野草》的艺术效果 |
5.2 《野草》在当代文化语境下的价值 |
5.2.1 《野草》在当代的文化价值 |
5.2.2 对"人"的自身价值的追求 |
5.3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四、“太平地狱”的歌声——鲁迅《野草·失掉的好地狱》的象征意蕴(论文参考文献)
- [1]论《野草》的象征主义特征[D]. 郑直. 青岛大学, 2021
- [2]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的探索性建构[D]. 孙景鹏.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3]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爱伦·坡[D]. 管丽峥.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4]沉默之思—鲁迅的沉默及其文本世界[D]. 李慧敏. 苏州大学, 2019(04)
- [5]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虚无思想流变[D]. 信险峰. 吉林大学, 2018(12)
- [6]《圣经》视野下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家论[D]. 王鹏飞. 长沙理工大学, 2017(01)
- [7]《失掉的好地狱》与《神的变形》比较谈[J]. 朱文久. 明日风尚, 2016(08)
- [8]民族生命本体的形而上现代重构 ——《野草》与《烛虚》比较研究[D]. 陈彩林.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9]日本的鲁迅《野草》研究[D]. 刘颖异. 吉林大学, 2013(08)
- [10]论《野草》创作艺术的主体取向[D]. 付纯渊. 延边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