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阳电厂一期主厂房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论文文献综述)
朱浩[1](2020)在《公众参与视角下的新型资源热力电厂优化设计策略》文中指出资源热力电厂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特点成为许多国家垃圾处理方式的主流。在过去,资源热力电厂在设计上主要强调功能使用的合理性。而近年来,国内外都出现了一批设计较为新颖的资源热力电厂,这些项目在满足建筑基本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在外观形象、地域特色、科普教育等公众参与的属性上进行了优化设计。这种价值的转变,来源于公众日益增加的环保意识与公民意识。同时,国家进入十三五发展阶段以来,强调公民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作用,当下的资源热力电厂设计更为强调公众参与属性:对城市而言,是促进民众参与环保教育的桥梁;对社会而言,又是宣传当地环境保护事业、展示地方文化特色的窗口。相对于一般的工业建筑,资源热力电厂是兼具科普教育性、功能复合性、形象展示性的全新综合体,在建筑美学与文化层面上,建筑师也拥有了对其进行优化提升的广阔空间。基于此背景,本文分为六个章节对论题展开研究:(一)绪论一一介绍论题的研究背景和缘起,确定研究目的和意义,明确研究对象和内容,分析相关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制定研究框架和方法;(二)基础研究——介绍资源热力电厂本体特征,分析公众参与行为对资源热力电厂优化设计的影响,通过国内发展回顾探讨设计中的价值转变,并通过介绍新型设计模式阐述当下进行创新设计的可操行。(三)案例分析与调研——对近年来国内外一批较为新颖的电厂案例进行背景与设计策略手法分析,并通过对比研究,归纳出可供参考的技优化设计技术路线。最后以实地调研深入当下案例,搜集影响策略制定的不足与细节点。(四)优化设计策略的探讨——基于基础研究,提出了新型资源热力电厂优化设计的原则与设计策略。(五)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本文的研究结果,对笔者在研究生阶段参与的工程项目进行介绍,以验证本文观点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六)结论
赖世贤[2](2020)在《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文中研究说明工业建筑作为中国近代新兴建筑类型及西方先进技术引进中国的最初载体之一,承载着当时中国较为先进的建筑理念,充当中国近代建筑追赶世界建筑潮流的不自觉历史工具。本文研究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含括规划选址、大跨技术、标准化、结构发展等内容,分类探讨木材、砖、水泥等材料技术,同时关注工业建筑设计师。研究以调研过程中大量实物例证结合图纸资料、近现代建筑期刊文献及厂史资料进行,比对同时期西方先进技术,重视技术来源与技术真实性问题。研究对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分期方案。第二章以工厂的选址与布局入手,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萌芽阶段工业建筑营建前期技术性问题,选址和布局贯穿工业建筑建设全过程,涉及宏观地区选择、中观地点选择、微观厂址选择及具体厂区布置等层面。第三章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起步阶段,由于生产方式和动力技术改变引起对于大空间厂房即大跨度技术的迫切需求,重点关注西式木屋架。西式木屋架技术在材料和施工技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展现出对于力学等结构概念的理解,意味着中国建筑近代转型开始。第四章则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加速增长阶段,工业建筑由于大量快速建设带来对于高质量、标准化建材需求等问题。以砖的工业化生产及工业建筑用砖变化,探讨工业化时代下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引进西方建筑材料后的各方面技术发展。第五章则聚焦中国近代工业稳速增长阶段如何解决工业建筑营建所要求的安全舒适、结构持久等问题,关注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水泥生产技术引入与发展。第六章将专业人才视为技术实施保障予以讨论,关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对工业建筑营建规范化、经验化起关键作用的设计师及代表作品、设计师群体组成等问题。研究发现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各时期不同阶段,基于建设目标需求及技术水平不同,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亦不相同。对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而言,部分营建关键技术与当时世界先进技术相比并不逊色,但技术推广和实现受社会环境及观念意识影响甚大;技术要与当地资源、经济及社会体制相适应,社会需求会强有力改变技术的运用及传播;由于材料观念缺失,其在营建过程中重外观轻建造,重模仿轻创造;技术属于文明范畴,由初级走向高级是趋势,中西方建筑技术融合也是趋势。
周澎[3](2020)在《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设计手法研究 ——以西安为例》文中认为经济的发展使城市的产业结构向“退二进三”的目标升级,对高科技的技术进行开发和引用,城市的类型也从工业化时代的“生产城市”向后工业时代的“消费城市”转化,进而带来城市中旧工业难以生存的情况,传统工业逐渐衰败,面对对工业遗产建筑的保护的困难和挑战,如何将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相协调?如何在遵循原真性的原则下发挥其最大的使用价值?这些问题都是现实中急需解决的。本文以旧工业建筑空间改造设计手法研究为核心,结合西安旧工业建筑改造实例为主体研究对象,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追溯与建构,第二部分梳理西安工业建筑历史背景与发展脉络并展开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空间再利用具体实例现状调研与分析,第三部分总结具体改造设计方法。第一部分由前两章基础理论研究内容构成,第一章首先分析当前城市更新背景下旧工业建筑所面临的困境与机遇,梳理相关宪章与理论的发展,确定选题依据与目标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整体方法与框架。第二章则进一步深入阐述了关于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空间再利用理论基础与发展,界定了相关概念,结合再利用动因,分析其改造由“静态”保护理念向多层级的保护与利用理念的转变,在遵循改造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不同旧工业建筑改造类型与方式。第二部分为全文核心部分,其中第三章梳理了西安近现代工业发展历史沿革,分析不同历史时期西安城市工业空间格局演进过程与旧工业建筑遗存的分布,结合现状遗存整体分布情况,重点研究三个典型片区的具体优势与存在问题,进而分类总结了西安旧工业建筑空间现状类型特征与相应改造再利用设计模式。第四章与第五章内容展开两个具体旧工业建筑片区空间改造实证研究,分别从区位背景,建筑群体外部环境,单体建筑三个层面论述其空间特征,结合现状改造措施,以此为重点,分别提出相应的整体与单体改造策略,针对设计策略的基础研究,从整体环境空间序列重构、单体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设计研究方面提出相对应的改造再利用设计具体操作方法。最后为总结和思考部分,以西安具体旧工业建筑实例改造策略与设计手法为基础,结合经典案例,探讨有关于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设计操作语汇。
张一平[4](2019)在《黑龙江工业遗产概况及现代工业遗产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十九世纪末漠河金矿的设局开采和中东铁路的修筑运行,黑龙江省的近代工业开始发展起来,尤其是铁路工业的兴起和外国移民的涌入,大大带动了黑龙江各门类工业的繁荣,因此也建设了一大批工业建筑。新中国成立以后,因为与苏联接壤的地理优势和较好的工业基础,中央政府将一大批重点企业安排在黑龙江,由此产生了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几座典型的重工业城市;同时,煤矿与石油的丰沛使本省诞生了突出的资源型工业城市,也产生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工业遗产。黑龙江工业早期伴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以及多元文化的相互融合而不断发展演变,建国以后“苏联模式”的应用不仅可以看出工业建筑技术的发展,也可以反映出不同时代经济文化的特点,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工业遗产的梳理探究当时的社会状况。本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对黑龙江近代与现代工业的发展历程、驱动因素和工业遗产行业构成、地区分布等几方面的考察研究,希望能够将近现代工业遗产的基本特征概括出来。第二部分在总体概况已掌握的基础上,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现代工业遗产部分,即建设于1949年至1978年的工业工程。因为黑龙江近代工业遗产已有专题研究,本文不再单独探讨。此部分首先通过深入分析工厂选址、布局模式、规划特色等要素,挖掘其与城市形态之间的联系;之后选取三类最典型的工业遗产类型,即“156项”城市工业遗产、煤矿工业遗产与大庆油田工业遗产,分别讨论各自特点,并进行对比总结。文章最后一部分是对本省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现状的调研,并基于实践案例为今后黑龙江工业遗产的保护改造策略提供参考。总之,本文以黑龙江工业遗产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查阅、田野调查、实例分析、图示分析等方法来对其形成及发展历程进行概述,并对现存工业遗产行业构成和地区分布特征进行总结,以完成对黑龙江工业遗产的全方位掌握,并进一步分析现代工业遗产典型类别的构成与特色,以及改造实践的优劣,这不仅可以理清黑龙江地区工业遗产的现状及现代工业遗产的独特价值,同时也可以为其保护和更新提供参考。
赵舵[5](2019)在《深圳市垃圾焚烧电厂选址及总平面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垃圾产生量也迅速增加,据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城市垃圾总量就达到了2.5亿t。与此同时,全国大约有2/3的城市面临“垃圾围城”的窘境,这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本文经过对一个城市的人口、GDP和垃圾产生量等数据进行分析。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构建了垃圾产生量与人口数和GDP之间的二元非线性回归模型,建立了人口数和GDP随时间变化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将所建模型应用于深圳市的相关数据,通过编程计算给出了该市未来7年的人口数、GDP和垃圾产生量预测。建立了确定各区垃圾处理缺口的优先距离模型和新厂选址的加权形心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深圳市实现。针对该市垃圾处理现状,结合本文给出的2025年度该市垃圾产生量预测,提出了2025年前需要新建3个垃圾焚烧电厂的建议,并给出了相应的建厂规模和场址选择。针对其中一处新建垃圾焚烧电厂,应用物流节点选址模型,综合考虑货流运输车辆、人流客运车辆、炉渣运输车辆及飞灰运输车辆等运营信息,通过四种方案比选,计算出了该新建电厂运营费用最省的主厂房最优位置选择,为新建电厂的总平面布置提供了理论指导。在数学模型计算结果的指导下,对本文研究的新建电厂进行了实地考察。在分析该地常年主导风向、地理环境、交通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工艺流程排布、场区地形、环境污染、清洁生产、工程造价等因素,经过不同方案进行比选后,得到了合理的新建垃圾焚烧电厂的总平面设计方案。
陈亮[6](2018)在《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南京在近代时期的中国是最为重要的城市之一,自1865年沿秦淮河岸建成金陵机器制造局后,南京的工业建筑在之后的80余年中作为城市文化的创造者和承载者,见证了南京从六朝古都发展成为近代中国首都的巨大转型。本文以南京近代工业建筑作为研究对象,以史料查证和现场调查为方法从多个角度考察其在多个时期所展现的建筑现象和规划特征,并对蕴藏其中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技术等背景进行探究,以此对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发展特征、规律以及蕴含的价值做出讨论。填补了南京近代工业建筑史学研究的空白,为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论文第一章为绪论,简述了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明确了研究对象和内容,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探讨和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与研究框架。论文第二章介绍了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发展概况和现状,提出研究的时间分期的同时阐述了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空间布局特征,并对这些建筑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和评估。论文第三至第五章根据之前的时间分期对不同时间段的工业建筑进行研究,从社会背景、工业类型、空间布局、建筑技术、建筑形式、设计思想等多方面分析了每一时期的工业建筑的特征,并选取了七个主要案例和三十二个次要案例进行了论述。论文最后两章以前文的结论对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价值及其评估方法做了研究,并最终总结了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发展特征,对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作出了展望。
张勇[7](2017)在《河南省会变迁研究(1951-1957) ——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文中认为在历史上,开封曾经是七朝古都,且自元、明、清、中华民国以至新中国建立初期都是河南的政治中心。但自清始,其省会地位曾发生过动摇。清初,迫于明末黄河决口造成的破坏,开封各级衙署被迫迁出。晚清时期,由于黄河水患,道光皇帝曾提出迁移河南省会之议。抗战时期,迫于日寇的威胁,河南省会被迫迁出开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在全国大规模行政区划调整以及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历史背景下,由于郑州市具有位于河南省适中位置、处于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矿产资源丰富等发展经济的优势,而开封则面临诸多发展瓶颈,比如资源匮乏、处于黄泛区中心位置、面临黄河水患威胁等。两市的发展前景反差巨大,为了发展河南地方经济、实现工业化,方便对全省工作的领导尤其是城市工作的领导,河南省地方领导向中央提出省会由开封迁郑州请求,并获得批准。河南省政府在1950年就开始将郑州市作为未来省会进行规划,但由于当时计划经济还未开始,国家没有大的建设任务,河南省以及郑州市只能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小规模建设。1952年9月19日郑州市被中央批准为河南省会,自1953年开始,省政府聘请苏联专家对郑州市进行了更科学合理的规划,在中央以及河南地方政府的大力投资下,郑州市开始了机关、工厂、学校、医院等方面的全面建设,为省会迁移做准备。1954年,河南省会由开封迁郑州。省会的迁移给开封市的经济以及群众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开封市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才克服了困难。郑州市为迎接省会迁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市政建设、整顿交通秩序、加强物资供应等,保证了河南省直机关顺利迁郑州。河南省委为省直机关的迁移做了大量组织工作,对因省会迁移而产生的人事与组织关系变更,省委组织部也进行了适当地调整。省会迁走后,为了解决开封市的城市定位问题以及尽量减轻省会迁离对开封市经济的影响,河南省委决定将郑州地委专署由荥阳迁往开封市;在开封市的帮助下,郑州地委专署顺利入驻开封市,并改名为开封专区。河南省会迁移后留下的房产以及场地由开封市负责接收,开封市接收后作了相应处置,并在接收过程中积极维护本市利益。省会迁移郑州促进了该市的快速发展。其经济蒸蒸日上、技术工人队伍迅速成长壮大,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教育事业发展迅猛,文化事业日趋繁荣,医疗卫生事业日益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幸福感增强,从而使该市迅速成长为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新省会郑州市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一五计划时期中央与河南地方政府的大力投资以及随省会迁来的大批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力量的充实。开封市失去了省会地位,其经济发展缓慢,教育事业萎缩,文化事业衰落,卫生事业发展落后,人口数量增长迟缓、结构也趋向不合理。导致其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大批省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随省会迁离开封,极大地削弱了开封市城市发展的能力。一五期间,开封市属于非重点建设城市,其建设得不到国家资金支持。同时开封市还必须抽调力量支援重点建设城市的发展。河南省会变迁对河南省的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经济方面,省会变迁改变了河南省的城市布局,形成了以郑州市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的历史基础;同时省会变迁也导致了开封市经济发展滞缓。在文化方面,省会变迁使河南传统的文化中心发生转移,从而产生双面性作用,对河南省的文化传播产生影响。在教育方面,省会变迁也是导致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滞后、名校缺失的原因之一。总之,省会作为一个区域重要的政治中心城市,它的变迁必将对该区域城市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由于我国是单一制中央集权型国家,故全国政治中心享有支配资源的绝对优势,然后依次是省级区域政治中心、地区级区域政治中心、县级区域政治中心等。每级行政中心在本辖区内享有支配资源的相对优势。区域政治中心的转移,也意味着城市发展资源集聚中心的转移。因此,成为区域政治中心的城市往往各方面发展较快,而失去区域政治中心的城市则发展缓慢,或者从此衰落。同时区域政治中心的转移,也会对该区域整体城市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孙跃杰[8](2016)在《洛阳156工业遗产群历史研究与价值剖析》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目前对于近现代工业遗产的研究仍然处于推进“遗产化”的过程中。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工业遗产受到关注,得到保护,从地方政府、学界到设计界都在不断探索如何“活态”的保护这些城市文化特色,但对于新中国成立后的现代工业遗产认识的仍然存在明显的滞后,特别是对于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内建设的工业项目,“156项目”是我国现代工业的开端和奠基,它特有的时代特色、历史价值、社会文化价值与科技价值尚待进一步认识和挖掘。洛阳一直以古都着称,新中国成立后,洛阳以“新兴工业城市”的定位成为河南省内首屈一指的工业基地,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八个新兴重点工业城市之一。“一五”时期的“156项”工程有6个项目落户洛阳,涉及奠定新中国工业基础的能源电力行业、机械制造行业和有色金属行业三大行业,其产品为新中国的工业、农业做出过杰出贡献。其内部有严谨的居住、教育、商业、科研用地规划,至今保存有相对完整的城市肌理和风貌建筑。作为新中国工业遗产的典范,对于洛阳156工业遗产群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可以为我国现代工业遗产的研究奠定基础,也可为全面深入我国现代工业遗产研究领域提供参考。本文梳理了洛阳作为依托于6个国家156重点项目而规划建成的新兴工业城市的历史和六个156项目的建设历史,分析了作为工业遗产群的洛阳涧西现代工业遗产的构成和现状,从工业遗产群的角度推进对于洛阳156工业遗产整体性的遗产化认知。本文利用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我国近现代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体系研究》课题组于2014年提出了《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试行)》对洛阳156现代工业遗产进行了价值评价,一方面验证了该导则的普适性,同时根据研究对象的时代性和地域性特点,修正增加了适合自身研究阐释条文,并构建了洛阳156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理论体系。同时从城市遗产保护和城市文化构建的角度,比较理论研究结果与现状之间的差异,研究其完整性与“群”的突出价值,揭示以洛阳156时期工业遗产为典型代表的我国现代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误区和问题所在。从而对比研究得出的价值评价结果和目前洛阳实施的关于工业遗产的保护现状,发现作为存量丰富,构成复杂的洛阳156工业遗产在尚未进行更深入的价值评价和遗产认知的情况下就迅速消逝的原因。进而在对其进行深入的本体价值评价和再利用潜力研究的基础上的,分别就厂区和历史街区两种不同类型的场地环境,探究工业遗产厂区与建筑改造再利用的规范性工作程序和因地制宜的再利用模式。
艾猛[9](2013)在《清水混凝土技术在电厂工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清水混凝土是当前倡导的绿色建筑和发展方向。近年来,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行业应用较多,特别是在一些大型厂房工程结构施工中,如火电厂主厂房建设、汽轮机基座、烟囱、水塔等应用更为普遍。因其施工快速、省去二次装修而显经济,且外观质量高等优势,深受建设单位及施工企业青睐,通过多年的施工经验,阐述了清水混凝土技术在模板施工、钢筋施工、混凝土浇筑等各个施工环节的施工工艺及质量保证措施。指出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保证结构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
刘南海[10](2011)在《浅谈清水镜面混凝土施工技术》文中认为介绍清水镜面砼施工工艺和质量通病防治,确保了混凝土观感质量内实外如镜面泛光,可与大理石、花冈岩等高级装饰相比,通过增加较少成本而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从而赢得广泛推广。
二、信阳电厂一期主厂房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阳电厂一期主厂房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1)公众参与视角下的新型资源热力电厂优化设计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念解释 |
1.2 研究背景 |
1.2.1 资源热力电厂的发展历史与新动态 |
1.2.2 公众参与视角下资源热力电厂优化设计的动因 |
1.2.3 研究源起 |
1.3 相关研究现状 |
1.4 研究范围及内容 |
1.4.1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第2章 资源热力电厂的基础研究 |
2.1 我国资源热力电厂建筑设计发展回顾 |
2.1.1 早期(1988-2002):产业萌芽与技术探索 |
2.1.2 中期(2003-2015):标准化下的迅猛增长 |
2.1.3 当下:挑战与突破 |
2.1.4 公众参与的价值在设计中的转变 |
2.2 资源热力电厂的基本特征 |
2.2.1 资源热力电厂的工艺流程 |
2.2.2 资源热力电厂的厂区功能分区 |
2.2.3 主厂房的功能分区与平面 |
2.3 公众参与需求对资源热力电厂优化设计的影响 |
2.3.1 科普教育需求 |
2.3.2 人性化需求 |
2.3.3 精神文化需求 |
2.3.4 社会经济需求 |
2.4 基于新形势的资源热力电厂设计模式 |
2.4.1 “去工业化”思想的影响 |
2.4.2 传统资源热力电厂设计模式 |
2.4.3 概念设计辅助的新型资源热力电厂设计模式 |
2.5 国内热力资源电厂实地调研 |
2.5.1 实地调研情况分析 |
2.5.2 调研评价与可改进之处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型资源热力电厂设计案例分析与归纳 |
3.1 国外新型资源热力电厂设计实例分析 |
3.1.1 丹麦哥本哈根Copen Hill资源中心 |
3.1.2 丹麦罗斯基勒地区“能源之塔” |
3.1.3 法国伊西莱穆利欧垃圾焚烧发电厂 |
3.1.4 新加坡“超级树”垃圾处理中心 |
3.1.5 维也纳施比特劳远程供热中心 |
3.2 国内新型资源热力电厂设计实例分析 |
3.2.1 宁波市鄞州区生活垃圾焚烧电厂 |
3.2.2 杭州九峰垃圾焚烧发电工程 |
3.2.3 深圳东部生活垃圾焚烧电厂 |
3.2.4 香港T-PARK污泥焚烧场 |
3.3 可供参考的优化设计技术路线归纳 |
3.3.1 单一功能到复合功能的转变 |
3.3.2 注重与场地与文脉的在地关系 |
3.3.3 注重建筑造型的个性化表达 |
3.3.4 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应用 |
3.3.5 多样性绿色生态设计 |
3.3.6 注重电厂的环保科普职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型资源热力电厂优化设计策略 |
4.1 资源热力电厂的优化设计原则 |
4.1.1 整体性原则 |
4.1.2 地域性原则 |
4.1.3 形象性原则 |
4.1.4 科教性原则 |
4.1.5 可持续发展原则 |
4.2 厂区规划优化设计策略 |
4.2.1 功能组合模式 |
4.2.2 空间布局与界面处理 |
4.2.3 交通规划策略 |
4.3 主厂房形象优化设计策略 |
4.3.1 主厂房形象的真实性 |
4.3.2 表皮材料分析 |
4.3.3 形象设计手法 |
4.3.4 主厂房形象设计的切入点 |
4.3.5 主厂房形象与厂区的协调 |
4.4 外部景观优化设计策略 |
4.4.1 资源热力电厂外部景观的含义 |
4.4.2 因势利导的景观构建策略 |
4.4.3 生态旅游模式的引入 |
4.5 科教展览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
4.5.1 资源热力电厂科教展览内容 |
4.5.2 科普展览动线设计 |
4.5.3 科教展览空间优化策略 |
4.6 绿色生态优化设计策略 |
4.6.1 绿色生态设计含义 |
4.6.2 生态化开发模式 |
4.6.3 资源的有效利用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践总结——以花都第五热力资源电厂二期为例 |
5.1 项目概况 |
5.1.1 项目场地分析 |
5.1.2 公众参与方式定位 |
5.1.3 设计概念...“高山流水、锦绣花都” |
5.2 厂区规划布局策略 |
5.2.1 现状问题 |
5.2.2 优化策略——景观化、集约化的整体布局 |
5.3 主厂房形象设计策略 |
5.3.1 造型处理手法 |
5.3.2 立面与细部处理方式 |
5.4 外部景观设计策略——就地改造的主题山水公园 |
5.5 工业科普展示空间的设计策略 |
5.6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设计策略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对象界定 |
1.2.2 时间概念界定 |
1.2.3 空间范围说明 |
1.3 文献综述及前期分析 |
1.3.1 中国近代建筑的相关研究 |
1.3.2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的相关研究 |
1.3.3 中国近代建筑技术的相关研究 |
1.3.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相关研究小结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难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难点 |
1.6 论文研究整体框架 |
第2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厂选址规划与厂区布局的探索 |
2.1 技术载体: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的典型性 |
2.2 宏观布局:地区选择——初期规划缺位与后期调整乏力 |
2.3 中观布局:地点选择——初期运输依赖与后期全面平衡 |
2.4 微观布局:厂址选择——初期因地制宜与后期逐步合理 |
2.4.1 江南制造局——两次选址失误 |
2.4.2 金陵制造局——邻护城河建厂 |
2.4.3 福州船政局——风水择地典型 |
2.4.4 天津机器局 |
2.4.5 广东机器局——近海到近铁路 |
2.4.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结合祭祀文化 |
2.4.7 吉林机器局——资源优于运输 |
2.4.8 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多个方案比较 |
2.5 厂区布局:总平面设计——“幼稚时代”的想象与探索 |
2.5.1 江南制造局——功能重叠引起流线混乱 |
2.5.2 金陵制造局——自由布局适应生产流程 |
2.5.3 福州船政局——分区明确兼顾礼制秩序 |
2.5.4 天津机器局 |
2.5.5 广东机器局——传统合院影响厂区布局 |
2.5.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缺乏规划下一事一建设 |
2.5.7 吉林机器局——完全独立自主设计 |
2.5.8 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比邻建设带来资源共享 |
2.6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选址布局及建设特点 |
2.6.1 结合传统风俗观念择地因地制宜利用旧有建筑 |
2.6.2 有目的规划设计偏少与有控制的建设过程缺乏 |
2.6.3 自由生产流线与传统等级秩序制约的平面布局 |
2.6.4 功能复合下空间布局及建筑形式的本土化改良 |
2.7 国内外工业发展早期工厂规划设计及理论的发展 |
2.7.1 国外早期工厂建筑规划选址及设计 |
2.7.2 国内近代工厂选址设计理论的发展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西式木屋架技术发展与中西互鉴 |
3.1 中西木屋架技术之别及西式木屋架体系传入 |
3.1.1 中西技术差异——基于力学原理的形式差异 |
3.1.2 知识引介普及——《建筑新法》及书中所载木屋架类型 |
3.1.3 名称反应认知——西式木屋架及各构件名称演变 |
3.1.4 需求引发变革——工厂建筑西式木屋架应用概况 |
3.2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业建筑木屋架技术应用 |
3.2.1 洋务运动中的机器局兵工厂 |
3.2.2 民族工业发展下的工业建筑 |
3.3 构造技术发展与木材使用 |
3.3.1 整体性补强与抗震技术构件增加 |
3.3.2 木构架之间结合方式与位置选择 |
3.3.3 木屋架与墙体及柱子间结合方式 |
3.3.4 进口木料与国产木材的使用偏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制砖工业化与工业建筑用砖技术 |
4.1 建材生产方式的改变——近代制砖工业技术发展 |
4.1.1 传统制砖技术延续 |
4.1.2 制砖技术的机械化 |
4.1.3 制砖工厂规划建设 |
4.2 建材生产变革的深入——产品类型变化与质量标准推行 |
4.2.1 产品及原料的多样化 |
4.2.2 规格与质量的标准化 |
4.3 建材生产变革的影响——制砖技术传播与砖瓦产业勃兴 |
4.3.1 制砖技术传播 |
4.3.2 制砖工业分布 |
4.4 工业建筑用砖技术的改变 |
4.4.1 “青”“红”之变——观念改变与技术改变之辩 |
4.4.2 砌筑方式——规格统一带来的改变 |
4.4.3 粘合材料——对应砌体改变的变化 |
4.4.4 特殊构造——回应工业生产的处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水泥引进与工业建筑混凝土应用 |
5.1 从落后到超越——中国近代水泥工业发展 |
5.1.1 大量建设保障——中国近代水泥产量提升 |
5.1.2 窑体技术变革——国际水泥生产技术提升 |
5.1.3 后发外生优势——中国近代水泥技术提升 |
5.1.4 多样企业类型——中国近代着名水泥企业 |
5.1.5 曲折前进及多样技术来源 |
5.2 营建技术提升——近代混凝土工业建筑技术应用 |
5.2.1 西方近代钢筋混凝土技术发展及其在工业建筑的应用 |
5.2.2 “过渡型”的结构——钢骨混凝土结构的引入与应用 |
5.2.3 中国近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业建筑的技术应用 |
5.2.4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钢筋混凝土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工业建筑设计专业化 |
6.1 西方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 |
6.2 从“工匠”到“建筑师”——身份认同与地位转变 |
6.2.1 主业之外兼营副业——洋行发展与设计类洋行(机构)产生 |
6.2.2 华洋混合来源复杂——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师产生 |
6.2.3 工业建筑审批制度——《建筑工厂审核法》颁布 |
6.3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机构与设计师 |
6.3.1 经验建设与跨界参与——非建筑专业人员的设计 |
6.3.2 以施工带入建筑设计——营造厂(施工方)的设计 |
6.3.3 执业特点与专业设计——专业建筑设计师设计 |
6.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过程特征 |
6.4.1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特点 |
6.4.2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建筑设计专业化加速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主要成果及结论 |
7.1.1 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方案 |
7.1.2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探讨 |
7.1.3 技术的适应性及技术选择 |
7.1.4 营建技术观念及文化抗争 |
7.1.5 技术真实性及其重要意义 |
7.2 研究创新 |
7.2.1 系统梳理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建造技术史 |
7.2.2 分类研究建筑材料及其生产流程和技术应用 |
7.2.3 尝试对技术实现保障的制度和建筑师的研究 |
7.3 未竟之处 |
7.3.1 和海外的技术关联性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
7.3.2 和遗产物证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延伸拓展 |
7.3.3 研究营建技术发展尚未深入结构力学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A:随文附表 |
附录B:随文附图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设计手法研究 ——以西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西安城市更新下的“增量”转“存量” |
1.1.2 城市工业遗产的亟待保护 |
1.1.3 后工业时代消费空间观念转变 |
1.2 旧工业建筑概念界定与特征 |
1.2.1 旧工业建筑相关概念界定 |
1.2.2 旧工业建筑空间类型特征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综述 |
1.4.1 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研究历程 |
1.4.2 相关纲领文献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理论基础与发展 |
2.1 工业建筑发展背景 |
2.1.1 工业建筑兴起与发展 |
2.1.2 工业建筑与现代主义 |
2.1.3 工业建筑艺术化与遗产化时期 |
2.2 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动因 |
2.2.1 改造与再利用概念辨析 |
2.2.2 城市旧工业区空间结构调整 |
2.2.3 旧工业产业调整与置换 |
2.2.4 实践主体关系的互动与平衡 |
2.3 旧工业建筑保护再利用理念 |
2.3.1 静态保护修复理念 |
2.3.2 动态再循环理念 |
2.3.3 分级保护与再利用理念 |
2.4 旧工业建筑改造设计基本原则 |
2.4.1 尊重历史本体的真实性原则 |
2.4.2 强调新旧共生的整体性原则 |
2.4.3 基于建筑更新的动态性原则 |
2.5 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实践 |
2.5.1 城市事件策动类型 |
2.5.2 创意产业导入类型 |
2.5.3 文化教育综合类型 |
2.5.4 商业消费嫁接类型 |
2.5.5 居住生活开发类型 |
2.5.6 工业景观再生类型 |
2.6 本章小结 |
3 西安旧工业建筑历史发展概况 |
3.1 西安近现代工业发展历史沿革 |
3.1.1 近代工业萌芽时期(1869—1934) |
3.1.2 近代工业起步发展时期(1835—1948) |
3.1.3 社会主义初步发展时期(1949—1962) |
3.1.4 现代工业曲折发展时期(1963—1978) |
3.2 西安近现代城市工业空间格局演进历程 |
3.2.1 清末、民国时期——近代工业格局雏形初构 |
3.2.2 “一五计划”时期——现代工业基础格局奠基 |
3.2.3 “二五计划”时期——现代工业基础格局混乱 |
3.2.4 “三线建设”时期——现代工业基础格局成型 |
3.3 西安重要旧工业建筑遗存分布与现状 |
3.3.1 韩森寨地区旧工业建筑遗存分布与现状 |
3.3.2 大庆路地区旧工业建筑遗存分布与现状 |
3.3.3 纺织城地区旧工业建筑遗存分布与现状 |
3.4 西安既有旧工业建筑空间类型及改造再利用实践现状 |
3.4.1 西安既有旧工业建筑空间类型特征 |
3.4.2 西安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实践现状 |
3.5 本章小结 |
4 西安大华纱厂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研究 |
4.1 西安大华纱厂更新改造背景分析 |
4.1.1 区位背景 |
4.1.2 历史沿革 |
4.2 基于原有整体环境空间特征的改造发展模式 |
4.2.1 基于保护修缮的空间谨慎加减——密度疏解 |
4.2.2 边界的介入与渗透——城市街区的形成 |
4.2.3 历史工业建筑转向商业消费空间——“符号的象征” |
4.3 总体环境空间序列重构 |
4.3.1 功能业态构成 |
4.3.2 公共空间与流线构成 |
4.4 基于原有单体建筑空间特征的改造策略——“空间——事件”:边界介入与组织的空间序列 |
4.5 单体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设计研究 |
4.5.1 增补叠加式屋顶标识空间——一期生产厂房 |
4.5.2 并置开放式柔性廊空间——二期生产厂房 |
4.5.3 织补围合式院空间——老南门办公区及动力用房 |
4.5.4 扩张包容式庭空间——厂区锅炉房 |
4.5.5 折叠嵌入式体空间——新布厂车间 |
4.6 本章小结 |
5 陕钢厂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研究 |
5.1 陕钢厂更新改造背景分析 |
5.1.1 区位背景 |
5.1.2 历史沿革 |
5.2 基于原有整体环境空间特征的改造发展模式 |
5.2.1 面向产业的恢复与安置 |
5.2.2 面向大学校园的改造 |
5.2.3 面向房地产项目的推到重建 |
5.2.4 面向老钢厂创意设计产业园的整体改造 |
5.3 总体环境空间序列重构 |
5.3.1 功能业态构成 |
5.3.2 公共空间与流线构成 |
5.4 基于原有单体建筑空间特征的改造策略——“多米诺”结构框架与自由平面:相似结构单元下的空间拓扑与界面异质拼贴 |
5.5 单体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设计研究 |
5.5.1 外部相邻异质体量扩建与内部多重空间重组型——产业园7.8号楼 |
5.5.2 外部界面消解与内部盒体嵌入——1.2号教学楼 |
5.5.3 外部基本保留原状与内庭空间围合——产业园 11 号楼 |
5.5.4 外部体量局部加减与内部多层级空间叠置——产业园12号楼 |
5.6 本章小结 |
6 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设计语汇 |
6.1 基于外部整体环境的空间再利用操作 |
6.1.1 外部整体环境肌理拆分与整合 |
6.1.2 外部整体环境界面连续与引导 |
6.1.3 外部整体环境公共空间介入与渗透 |
6.2 基于建筑外部空间体量的介入与共生操作 |
6.2.1 空间体量的介入 |
6.2.2 空间体量的并置 |
6.2.3 空间体量的叠加 |
6.3 基于建筑界面的整合与重塑操作 |
6.3.1 界面的自性整合 |
6.3.2 界面的片段(废墟)处理 |
6.3.3 界面的消解渗透 |
6.3.4 界面的拼贴异质 |
6.4 基于建筑内部空间秩序重构操作 |
6.4.1 拆分与重组——空间的自由与流动 |
6.4.2 叠合与渗透——空间的层析与透明 |
6.4.3 嵌入与加建——空间的体积与扩展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表录 |
图录 |
致谢 |
(4)黑龙江工业遗产概况及现代工业遗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综述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工业遗产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黑龙江工业遗产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界定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黑龙江工业的发展历程 |
2.1 近代工业发轫期(1888-1905 年) |
2.1.1 洋务运动的尝试 |
2.1.2 铁路工业的兴起 |
2.2 近代工业发展期(1906-1931 年) |
2.2.1 日俄战争的刺激 |
2.2.2 民族工业的崛起 |
2.3 近代工业停滞期(1932-1948 年) |
2.3.1 日本侵略的垄断 |
2.3.2 解放初期的恢复 |
2.4 现代工业奠基期(1949-1961 年) |
2.4.1 南厂北迁的实施 |
2.4.2 重点工程的兴建 |
2.4.3 配套项目的建设 |
2.5 现代工业波动期(1962-1978 年) |
2.5.1 国民经济的调整 |
2.5.2 三线建设的开展 |
2.5.3 石油工业的勃兴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黑龙江近现代工业遗产行业与分布 |
3.1 行业构成与特色 |
3.1.1 行业构成 |
3.1.2 行业特色 |
3.2 地区分布及其特征 |
3.2.1 南部地区 |
3.2.2 西部地区 |
3.2.3 东部地区 |
3.2.4 北部地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黑龙江现代工业遗产类型与特色 |
4.1 重点企业分布与城市形态 |
4.1.1 工厂选址与布局模式 |
4.1.2 厂区与生活区的规划 |
4.2 “156 项”城市工业遗产 |
4.2.1 生产性工业建筑 |
4.2.2 行政及科研建筑 |
4.2.3 住宅及服务设施 |
4.3 煤矿工业遗产 |
4.3.1 三大矿区历史沿革 |
4.3.2 矿井与选煤厂 |
4.3.3 非生产类工业遗产 |
4.4 大庆油田工业遗产 |
4.4.1 油田勘测与开发 |
4.4.2 石油开采设施 |
4.4.3 厂房与辅助建筑 |
4.4.4 生活服务类建筑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黑龙江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
5.1 相关法规及政策 |
5.2 登录情况 |
5.2.1 文物保护单位认定 |
5.2.2 工业遗产及相关认定 |
5.3 保护与利用典型案例 |
5.3.1 保护案例 |
5.3.2 改造再利用案例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黑龙江近代工业遗产(铁路类)一览表 |
附录二:黑龙江近代工业遗产(非铁路类)一览表 |
附录三:黑龙江现代工业遗产一览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深圳市垃圾焚烧电厂选址及总平面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垃圾产生量现状与预测 |
2.1 垃圾产生现状分析 |
2.1.1 数据采集 |
2.1.2 影响垃圾产生量的因素分析 |
2.2 垃圾产生量预测模型 |
2.2.1 垃圾产生量预测模型 |
2.2.2 人口预测模型 |
2.2.3 GDP预测模型 |
2.2.4 模型检验 |
2.3 垃圾产生量预测模型实现 |
2.3.1 人口预测 |
2.3.2 GDP预测 |
2.3.3 垃圾模型回归参数计算 |
2.3.4 垃圾产生量预测 |
2.4 本章小结 |
3.垃圾焚烧电厂建厂规模与场址选择 |
3.1 现有垃圾处理设施及规模 |
3.2 场址选择模型 |
3.2.1 现有垃圾焚烧电厂及各区未来垃圾产生量 |
3.2.2 新厂规模及场址选择模型 |
3.3 场址选择模型实现 |
3.3.1 就近优先确定电厂所辖区及吞吐量 |
3.3.2 根据处理缺口确定新建电厂数目及规模 |
3.3.3 按形心加权模型确定新厂选址 |
3.3.4 实地考察修正场址 |
3.4 新建电厂场址比选 |
3.4.1 场址概况 |
3.4.2 社会影响 |
3.4.3 周边环境因素 |
3.4.4 规划协调 |
3.4.5 用地因素 |
3.4.6 配套设施 |
3.4.7 比选结论与建议 |
3.5 本章小结 |
4.总平面设计中的主厂房位置选择 |
4.1 与主厂房相关的物流条件 |
4.1.1 新建电厂的基本框架 |
4.1.2 影响主厂房选址的主要因素 |
4.1.3 物流交通量与交通折算系数 |
4.2 主厂房物流节点选址模型 |
4.2.1 物流节点 |
4.2.2 问题的数学描述 |
4.2.3 物流节点模型构造 |
4.3 主厂房物流节点模型求解 |
4.4 本章小结 |
5.新建垃圾焚烧电厂的总平面设计 |
5.1 垃圾焚烧电厂工艺流程简介 |
5.1.1 垃圾焚烧电厂的主体工艺流程 |
5.1.2 垃圾接收、输送及焚烧系统 |
5.1.3 烟气净化系统 |
5.1.4 其他工艺系统 |
5.2 垃圾焚烧电厂总平面布置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
5.2.1 垃圾焚烧电厂的总平面布置原则 |
5.2.2 主厂房与厂区功能分区 |
5.2.3 厂前办公设施与厂区绿化 |
5.2.4 其他相关要求 |
5.3 垃圾焚烧电厂的总平面布置 |
5.3.1 厂区总平面布置 |
5.3.2 交通运输及场地人流货流组织 |
5.3.3 厂区竖向设计 |
5.3.4 辅助设施布置 |
5.4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6)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及概念限定 |
1.2.1 研究对象的限定 |
1.2.2 时间的限定 |
1.2.3 空间的限定 |
1.3 文献综述及分析 |
1.3.1 国外工业遗产的研究动态 |
1.3.2 国内工业建筑的研究成果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文献查阅与实地考察 |
1.4.2 点面相辅,整体研究结合具体分析 |
1.4.3 结合相关学科与理论研究 |
1.5 论文结构 |
1.6 论文创新与未尽之处 |
1.6.1 论文创新 |
1.6.2 未尽之处 |
第二章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发展概况与现状 |
2.1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发展的时间分期 |
2.2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选址依据与空间布局 |
2.2.1 影响南京近代工业建筑选址的因素 |
2.2.2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空间布局特征 |
2.2.3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发展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2.3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特征 |
2.4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现状与评估 |
2.4.1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保存现状 |
2.4.2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现状评估 |
2.5 小结 |
第三章 1865-1911年的南京近代工业建筑 |
3.1 社会背景 |
3.1.1 洋务运动带来的官办军事工业的开办 |
3.1.2 清政府海防策略对南京军事工业的促进 |
3.1.3 甲午战争后南京正式开埠带来的机械工业的开办 |
3.1.4 南洋劝业会开办促成的南京电力工业的发展 |
3.1.5 津浦铁路的开通带来的南京机车制造工业的开办 |
3.1.6 清末货币制度变革对南京货币铸造工业的促进 |
3.2 工业建筑的类型与空间布局 |
3.2.1 工业建筑的类型 |
3.2.2 工业建筑的空间布局 |
3.2.3 工业建筑的统计与简介 |
3.3 工业建筑的技术 |
3.3.1 结构体系 |
3.3.2 建筑材料 |
3.4 工业建筑的形式与设计思想 |
3.5 金陵机器制造局——形式追随功能的滥觞 |
3.5.1 历史沿革 |
3.5.2 金陵机器制造局的选址 |
3.5.3 金陵机器制造局的营造过程 |
3.5.4 金陵机器制造局的规划布局 |
3.5.5 金陵机器制造局的建筑 |
3.5.6 形式追随功能的滥觞 |
3.5.7 金陵机器制造局的现状 |
3.6 浦镇机厂——轨道上的移动工业 |
3.6.1 浦镇机厂的历史沿革 |
3.6.2 浦镇机厂的选址 |
3.6.3 浦镇机厂的营造过程 |
3.6.4 浦镇机厂的规划布局 |
3.6.5 浦镇机厂的建筑 |
3.6.6 轨道上的移动工业 |
3.6.7 浦镇机厂的现状 |
3.7 小结 |
第四章 1911-1927年的南京近代工业建筑 |
4.1 社会背景 |
4.1.1 多变的政局对工业发展整体进程的延缓 |
4.1.2 北洋政府的自由主义工业经济政策对中小规模工业的促进 |
4.1.3 “五四运动”及“五卅惨案”对外资工业造成的冲击 |
4.1.4 北伐战争对工业平衡的打破 |
4.2 工业建筑的类型与空间布局 |
4.2.1 工业建筑的类型 |
4.2.2 工业建筑的空间布局 |
4.2.3 工业建筑的统计与简介 |
4.3 工业建筑的技术 |
4.3.1 结构体系 |
4.3.2 建筑材料 |
4.3.3 建筑设备 |
4.4 工业建筑的形式与设计思想 |
4.5 和记洋行——舶来的先进建筑技术与艺术 |
4.5.1 和记洋行的历史沿革 |
4.5.2 和记洋行的选址 |
4.5.3 和记洋行的营造过程 |
4.5.4 和记洋行的规划布局 |
4.5.5 和记洋行的建筑 |
4.5.6 舶来的先进建筑技术与艺术 |
4.5.7 和记洋行的现状 |
4.6 首都电厂下关发电所——中外建筑师的博弈 |
4.6.1 首都电厂下关发电所的历史沿革 |
4.6.2 首都电厂下关发电所的选址 |
4.6.3 首都电厂下关发电所的营造过程 |
4.6.4 首都电厂下关发电所的规划布局 |
4.6.5 首都电厂下关发电所的建筑 |
4.6.6 中外建筑师的博弈 |
4.6.7 首都电厂下关发电所的现状 |
4.7 小结 |
第五章 1927-1949年的南京近代工业建筑 |
5.1 社会背景 |
5.1.1 南京国民政府的税收政策对首都南京工业发展的促进 |
5.1.2 《首都计划》的制定对南京工业布局的影响 |
5.1.3 资源委员会的成立对南京工业的促进 |
5.1.4 侵华日军对南京工业的控制和破坏 |
5.1.5 战后工业复苏遇到的重重困难 |
5.2 工业建筑的类型与空间布局 |
5.2.1 工业建筑的类型 |
5.2.2 工业建筑的空间布局 |
5.2.3 工业建筑的统计与简介 |
5.3 工业建筑的技术 |
5.3.1 结构体系 |
5.3.2 建筑材料 |
5.3.3 建筑设备 |
5.4 工业建筑的形式与设计思想 |
5.5 北河口水厂——本土营造业的试炼场 |
5.5.1 北河口水厂的历史沿革 |
5.5.2 北河口水厂的选址 |
5.5.3 北河口水厂的营造过程 |
5.5.4 北河口水厂的规划布局 |
5.5.5 北河口水厂的建筑 |
5.5.6 北河口水厂的建设对南京营造业的试炼 |
5.5.7 北河口水厂的现状 |
5.6 永利铔厂——偏僻远郊的全能工业社区 |
5.6.1 永利铔厂的历史沿革 |
5.6.2 永利铔厂的选址 |
5.6.3 水利铔厂的营造过程 |
5.6.4 永利铔厂的规划布局 |
5.6.5 永利铔厂的建筑和构筑物 |
5.6.6 永利铔厂在全能工业社区方向的实践 |
5.6.7 永利铔厂的现状 |
5.7 江南水泥厂——花园工厂的畅想 |
5.7.1 江南水泥厂的历史沿革 |
5.7.2 江南水泥厂的选址 |
5.7.3 江南水泥厂的营造过程 |
5.7.4 江南水泥厂的规划布局 |
5.7.5 江南水泥厂的建筑 |
5.7.6 群山环抱的花园工厂 |
5.7.7 江南水泥厂的现状 |
5.8 小结 |
第六章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价值体系建立与评估 |
6.1 价值判断的出发点与基本构成 |
6.1.1 价值判断的出发点 |
6.1.2 价值的基本构成 |
6.2 定性评估——多元化的价值构成 |
6.2.1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之于自身的价值 |
6.2.2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之于现代城市的价值 |
6.2.3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之于后工业社会的价值 |
6.3 定量评估——保护和再利用的数据基础 |
6.3.1 相关价值指标体系简介 |
6.3.2 价值评估的标准 |
6.3.3 价值评估的定量操作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主要观点与结论 |
7.1.1 重大历史事件影响下跌宕起伏的时间分布特征 |
7.1.2 生产资源与城市规划均衡主导的空间布局特征 |
7.1.3 功能结合空间主导下兼顾形式的建筑营造特征 |
7.2 对今日工业建筑保护的启示 |
7.2.1 继续完善近代工业建筑名录数据库 |
7.2.2 创建南京近代工业建筑评价的标准体系 |
7.2.3 对于确认价值的重要近代工业建筑进行可实施规划的编制 |
7.2.4 创建应急保护机制 |
7.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南京市规划局2013年公布的51处受保护工业遗产名录 |
附录B: 市政府关于公布南京市工业遗产类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保护名录的通知 |
附录C: 《南京市工业遗产保护规划》编制成果介绍 |
附录D: 《南京工业遗产》书中介绍的工业建筑统计表 |
附录E: 南京市档案局藏近代工业相关档案目录 |
附录F: 1865-1949年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统计表 |
附录G: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图纸收录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学术会议 |
(7)河南省会变迁研究(1951-1957) ——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学术研究回顾与分析 |
(一) 有关中国城市史的研究 |
(二) 国内有关中国政治中心城市变迁的研究 |
(三) 海外及港台相关研究 |
三、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创新点 |
四、研究对象与概念说明 |
(一) 研究对象 |
(二) 概念说明 |
第一章 河南省会变迁动因 |
第一节 开封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清、民国开封省会地位的动摇 |
一、清初驻开封各级衙署的被迫迁出 |
二、晚清时期的迁省会之议 |
三、民国时期河南省会的迁移 |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初期河南省会迁移动因 |
一、新中国建立初期河南省会迁移的国内经济背景 |
二、新中国建立初期行政区划调整及省级行政中心变迁 |
三、郑州成为河南省新省会的优势 |
四、开封发展的瓶颈 |
五、河南省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契合 |
小结 |
第二章 郑州市的新省会规划与初步建设 |
第一节 郑州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郑州市的新省会规划 |
一、郑州市新省会的初步规划 |
二、苏联专家与新省会城市规划 |
第三节 新省会郑州市的初步建设 |
一、新省府工程 |
二、郑州市行政区划的调整以及相关建设机构的变化 |
三、郑州市的全面建设任务 |
四、迅速壮大的基本建设队伍 |
五、坚持勤俭节约的建设原则 |
第四节 城市扩建中的征地 |
一、郑州市留用土地以及建设征地概况 |
二、郑州市土地征用相关政策及调整 |
三、郑州市征地使用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五节 省内外积极支援新省会建设 |
一、郑州市各界的大力支援 |
二、郑州市群众积极为城市建设筹集资金 |
三、来自省内外的支援 |
小结 |
第三章 河南省会迁移过程及相关问题解决 |
第一节 省会迁移对开封民生经济的影响及政府应对 |
一、省会迁郑的部署 |
二、省会迁郑前开封市政府的调查工作 |
三、开封市受影响群众对省会迁移的反映 |
四、省会迁移对开封民生经济的影响 |
五、开封市政府应对民生经济困难的对策 |
第二节 郑州市迎接河南省会迁移的筹备工作 |
一、省会迁郑筹备机构的成立 |
二、郑州市迎接省会迁移的筹备工作 |
三、欢迎迁郑委员会对筹备工作的检查与督促 |
四、郑州市民众对筹备工作的积极响应 |
五、省会迁郑筹备工作的基本完成 |
第三节 省会迁移中的组织工作与组织关系调整 |
一、河南省委的动员与组织工作 |
二、留汴与迁郑:省委及政府的人事组织调整 |
第四节 开封由省会转变为专区 |
一、郑州专区由荥阳迁开封 |
二、开封专区的成立以及专市关系 |
三、开封由省会转变为专区的影响 |
第五节 开封市政府接收迁郑单位移交房产场地及其处置 |
一、开封市政府对迁郑单位房产的接收 |
二、开封市对房产的处置与分配 |
三、房产及场地移交中的问题及解决 |
小结 |
第四章 新省会郑州市的崛起 |
第一节 蒸蒸日上的经济发展与技术工人成长 |
一、快速发展的工业经济 |
二、商业服务业的发展 |
三、工人技术力量的成长 |
第二节 突飞猛进的城市建设 |
一、郑州市城市建设概况 |
二、郑州市快速发展的市政建设 |
三、郑州市政建设快速发展原因分析 |
第三节 与日俱进的教育事业 |
一、中等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的快速发展 |
二、从无到有的高等教育 |
三、职工业余文化教育及体育事业的发展 |
四、稳中有进的基础教育 |
五、郑州市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原因分析 |
第四节 日趋繁荣的文化事业 |
一、省级文化科研机构迁郑促进了郑州文化事业的繁荣 |
二、文化娱乐基础设施的兴建促进了郑州文化事业的发展 |
第五节 日益改善的医疗卫生事业 |
一、郑州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概况 |
二、郑州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 |
三、郑州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原因分析 |
第六节 郑州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原因分析 |
一、职工收入以及消费水平的提高 |
二、职工住房条件的改善 |
三、人民幸福感增强 |
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原因分析 |
小结 |
第五章 开封省会地位丧失与发展的滞缓 |
第一节 发展滞缓的经济 |
一、开封市与郑州市工业经济发展比较 |
二、开封市与郑州市投资额对比 |
三、作为非重点建设城市抽调力量支援重点建设城市 |
四、发展缺乏中央以及河南地方政府投资 |
第二节 总体萎缩的教育事业 |
一、发展迟缓的基础教育 |
二、停滞的职业教育 |
三、萎缩的高等教育 |
四、开封市教育发展滞后原因分析 |
第三节 文化发展走向衰落 |
一、大批优秀文艺人才随省会迁郑州 |
二、文化娱乐设施发展的停滞 |
三、文艺表演团体的缩减 |
四、开封市文化发展衰落原因分析 |
第四节 卫生事业发展缓慢 |
一、发展滞缓的卫生事业 |
二、缩减的卫生事业经费 |
三、开封市卫生事业发展滞缓原因分析 |
第五节 人口增长缓慢、结构趋向不合理 |
一、开封市人口增减变化 |
二、开封市人口结构变化 |
三、开封市人口增长缓慢、结构趋向不合理原因分析 |
小结 |
第六章 省会变迁对河南省城市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省会变迁对河南省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一、以郑州市为中心的老工业城市的发展 |
二、郑州市周围发展较快的中小城市 |
三、郑州市周边因资源而兴起的新兴省辖市 |
四、河南省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的新兴工业基地 |
五、省会变迁对河南省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
第二节 省会变迁对河南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 |
一、文化中心的转移及其双面性作用 |
二、高等教育发展滞缓、名校缺失的缘由之一 |
三、省会变迁对河南省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分析 |
小结 |
结语 |
一、国内外政治中心城市变迁的历史考察 |
二、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关系 |
附录 |
附表一: 清代黄河决口次数与河南河患纪要表 |
附表二: 民国开封黄河水患情况 |
附表三: 省直机关迁郑影响情况综合调查表 1954年7月5日 |
附表四: 郑州市城市人口调查表 |
附表五: 郑州市幼儿教育以及基础教育基本情况(含3个表格) |
附录一: 省府迁郑后对救济工作的安排 |
附录二: 关于欢迎省会迁郑各项筹备工作的报告 |
附录三: 郑州市欢迎迁郑委员会的三次筹备工作检查情况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洛阳156工业遗产群历史研究与价值剖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缘起 |
1.1.1 我国城市高速发展与城市文化遗产的濒危 |
1.1.2 我国工业遗产的研究与文创产业领域的发展为我国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提供了契机。 |
1.1.3 关于新中国建立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工业遗产研究任务紧迫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当前国外关于工业遗产的研究发展概况 |
1.2.2 当前国内工业遗产学术领域的研究发展概况 |
1.2.3 当前关于新中国现代工业遗产的研究概况 |
1.3 研究的目标、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研究框架及创新点 |
1.4.1 研究的对象与研究内容 |
1.4.2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4.3 创新点 |
第二章 “156 项目”与洛阳城市变迁历史 |
2.1 新中国156项工业与城市建设背景 |
2.1.1 新中国156项工业建设的大背景 |
2.1.2“一五”时期新兴工业城市建设概览 |
2.1.3“一五”时期典型新兴工业城市规划概览 |
2.2 一场从零开始的造城运动——新兴工业城市洛阳的发展轮廓 |
2.2.1 洛阳在建国初期城市发展的基础状况 |
2.2.2 新时代的开创——新中国156项工程选址洛阳后第一期城市规划 |
2.2.3 充实与提高——20 世纪80年代后洛阳城市发展 |
2.3 洛阳(涧西区)156 时期城市发展详解 |
2.3.1 洛阳涧西区工业择址 |
2.3.2 作为新兴工业城市的洛阳涧西区规划详解 |
2.3.3“苏联模式”or“洛阳模式”?洛阳市初期城市规划成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洛阳“156 项”工程建设历史研究 |
3.1 洛阳“156 项”工程建设历史概览 |
3.1.1“156 项”工程在河南省的建设情况 |
3.1.2 洛阳“156 项”工程总体状况 |
3.2 洛阳“156 项”工程电力工业方面的建设——洛阳热电厂建设历史 |
3.2.1 洛阳热电厂建厂背景 |
3.2.2 洛阳热电厂建厂历史 |
3.2.3 洛阳热电厂“一五”时期建设实践 |
3.3 洛阳“156 项”工程机械工业方面的建设——洛阳滚珠轴承厂建设历史 |
3.3.1 洛阳滚珠轴承厂建厂背景 |
3.3.2 洛阳滚珠轴承厂建厂历史 |
3.3.3 洛阳滚珠轴承厂“一五”时期建设实践 |
3.4 洛阳“156 项”工程机械工业方面的建设——洛阳第一拖拉机厂建设历史 |
3.4.1 洛阳第一拖拉机厂建厂背景 |
3.4.2 洛阳第一拖拉机厂建厂历史 |
3.4.3 洛阳第一拖拉机制造厂“一五”时期建设实践 |
3.5 洛阳“156 项”工程机械工业方面的建设——洛阳矿山机器厂建设历史 |
3.5.1 洛阳矿山机器厂建厂背景 |
3.5.2 洛阳矿山机器厂建厂历史 |
3.5.3 洛阳矿山机器厂“一五”时期建设实践 |
3.6 洛阳“156 项”工程船舶工业方面的建设——河南柴油机厂建设历史 |
3.6.1 河南柴油机厂建厂背景 |
3.6.2 河南柴油机厂建厂历史 |
3.6.3 河南柴油机厂“一五”时期建设实践 |
3.7 洛阳“156 项”工程有色金属工业方面的建设——洛阳有色金属加工厂建设历史 |
3.7.1 洛阳有色金属加工厂建厂背景 |
3.7.2 洛阳有色金属加工厂建厂历史 |
3.7.3 洛阳有色金属加工厂“一五”时期建设实践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洛阳156工业遗产分类构成分析 |
4.1 洛阳156工业遗产构成体系框架的构建 |
4.1.1 基于生产与辅助设施分类的洛阳156工业遗产构成 |
4.1.2 基于物质与非物质层面的洛阳156工业遗产构成 |
4.1.3 洛阳156工业遗产构成体系 |
4.2 洛阳156工程生产厂区遗产构成与现状分析 |
4.2.1 洛阳156工程生产厂区物质遗产构成 |
4.2.1.1 洛阳156工程工业厂区整体规划 |
4.2.1.2 洛阳156工程工业厂区建筑研究 |
4.2.1.3 洛阳156工程厂区生产线与生产设备 |
4.2.1.4 洛阳156工程厂区大型构筑物 |
4.2.2 洛阳156工业生产厂区非物质遗产构成 |
4.2.2.1 洛阳156工业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及技术创新 |
4.2.2.2 洛阳156工业企业管理 |
4.2.2.3 洛阳156工业遗产档案 |
4.2.2.4 洛阳156工业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 |
4.3 洛阳156工程配套设施遗产构成与现状分析 |
4.3.1 洛阳156工程配套科研高教遗产 |
4.3.1.1 洛阳涧西工业区高校和科研院所整体风貌 |
4.3.1.2 洛阳涧西工业区高校和科研院所典型案例研究 |
4.3.2 洛阳156工程住宅街坊建筑分析 |
4.3.2.1 洛阳156苏式街坊初始建设情况概览 |
4.3.2.2 洛阳156苏式街坊典型案例研究 |
4.3.3 洛阳156工业遗产其他配套设施 |
4.3.3.1 商业配套构成 |
4.3.3.2 文教卫生设施 |
4.3.3.3 对外接待建筑 |
4.4 整体大于局部之和——洛阳涧西工业区整体风貌 |
4.4.1 城市功能分区与路网绿化 |
4.4.2 广场景观与沿街整体风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洛阳156工业遗产本体价值评价初探 |
5.1 洛阳156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的理论前提 |
5.1.1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目标与意义的明确 |
5.1.2 国内外关于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的研究 |
5.1.3 天津大学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的研究进展 |
5.2 洛阳156工业遗产价值剖析 |
5.2.1 基于工业建筑单体的洛阳156工业遗产价值评价 |
5.2.2 基于工业厂区完整性的洛阳156工业遗产价值评价 |
5.2.3 基于工业遗产群的洛阳156工业遗产价值评价 |
5.2.4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的地域性与时代性特征 |
5.3 洛阳156工业遗产分级保护构成层级 |
5.3.1 国内学界关于工业遗产分级保护的理论探讨 |
5.3.2 洛阳156工业遗产分级保护体系的构建 |
5.3.3 基于遗产群理念的洛阳156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初建 |
5.4 洛阳156工业遗产保护现状与困境 |
5.4.1 遗产or地产——在用中的庞大厂区 |
5.4.2 保护or拆迁——老街坊的尴尬境地 |
5.4.3 民生改善的呼声与遗产化认知的艰难推进 |
5.4.4 保护路径的缺乏与起步缓慢的文创产业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洛阳156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探索 |
6.1 洛阳156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动因与目标 |
6.1.1 洛阳156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动因与原则 |
6.1.2 洛阳156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目标与发展模式 |
6.2 洛阳156工业遗产厂区部分的改造再利用探索 |
6.2.1 以营建城市副中心为目标的旧厂区整体更新规划——以洛阳第一拖拉机厂为例 |
6.2.2 厂区整体搬迁促成的旧厂区整体更新规划——以洛阳铜加工厂为例 |
6.3 洛阳156时期工业遗产历史街区部分的改造再利用探索 |
6.3.1 长春路历史街区街区复兴方案 |
6.3.2 老街坊的活态保护——以10号街坊和36号街坊为例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清水混凝土技术在电厂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结构特点 |
二、模板工程 |
三、混凝土工程 |
四、缺陷修复 |
1. 气泡修复 |
2. 阳角漏浆部位修复 |
3. 明缝处胀模、错台修复 |
五、质量控制要点 |
六、混凝土成品保护 |
七、结束语 |
(10)浅谈清水镜面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清水镜面砼施工工艺 |
2 清水砼工艺质量标准 |
3、存在的一些质量通病 |
4、质量通病防治与消除 |
4.1、柱根部漏浆、烂根 |
4.2、模板接缝明显、砼错台 |
4.3、柱梁线角漏浆、起砂与不顺直 |
4.4、砼表面起皱 |
4.5、砼表面气泡 |
4.6、砼表面颜色不一致、无光泽 |
4.7、预埋件不平、歪斜、内陷 |
4.8、对拉螺栓孔周围漏浆、起砂 |
5、社会及经济效益 |
四、信阳电厂一期主厂房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论文参考文献)
- [1]公众参与视角下的新型资源热力电厂优化设计策略[D]. 朱浩.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D]. 赖世贤. 天津大学, 2020
- [3]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设计手法研究 ——以西安为例[D]. 周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黑龙江工业遗产概况及现代工业遗产研究[D]. 张一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5]深圳市垃圾焚烧电厂选址及总平面设计研究[D]. 赵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6]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研究[D]. 陈亮. 东南大学, 2018(12)
- [7]河南省会变迁研究(1951-1957) ——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D]. 张勇.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8)
- [8]洛阳156工业遗产群历史研究与价值剖析[D]. 孙跃杰. 天津大学, 2016(11)
- [9]清水混凝土技术在电厂工程中的应用[J]. 艾猛. 中外企业家, 2013(25)
- [10]浅谈清水镜面混凝土施工技术[J]. 刘南海.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