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济南华夏医院偏瘫、脑萎缩可望治愈(论文文献综述)
勾春燕[1](2017)在《钱英教授治疗肝性脊髓病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研究》文中指出肝性脊髓病(HM)是各种肝病引起的一种神经系统并发症,主要表现双下肢活动障碍并逐渐发展为痉挛性截瘫,病变不可逆。HM疾病本身一般不会危及生命,但是具有致残性,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给社会及家庭造成极大负担。目前缺乏有效且可及的治疗方法。研究报道中肝移植对HM早期有效,但是高昂的手术费用,有限的肝源,采用肝移植手术治疗HM可行性受限。为了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汲取传统医学优势。祖国传统医学中没有HM病名,但经典文献中与HM临床表现类似的病证早有描述,依据病-证-症结合,借鉴前人经验,HM归纳为虚证为主,病位责之肝脾肾,治则治法包括补益气血,滋补肝肾等以及中药灌肠,针灸推拿等多种方法。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HM的方法具有积极意义。钱英教授是首都国医名师,中医肝胆病领军人物,在中医治疗HM方面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本课题对钱英教授治疗HM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进行了研究,旨在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HM提高疗效。本研究包括钱英教授治疗肝性脊髓病学术思想理论研究和钱英教授辨治肝性脊髓病的临床研究(回顾性和前瞻性研究)部分。研究一钱英教授治疗肝性脊髄病学术思想研究研究目的:梳理钱英教授诊治HM学术思想。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整理跟师笔记,录音,访谈,阅读钱英教授的文献、手稿、专着以及其他学术继承人的相关文献和开展名医工作室的研究等梳理总结钱英教授治疗HM的学术思想。结果:钱英教授基于对经典古籍文献的掌握、理解,以及多年来治疗肝病的丰富经验,并受秦伯未先生治疗脊髓痨的经验启发,认为HM属“风痱”一类病证,核心病机在于肝肾亏虚,兼有督脉不荣、瘀血阻络、肝风内动。主要治法强调滋补肝肾,兼和血通络、强督荣筋。选方用药:采用地黄饮子加减,或左归丸、或右归丸。结论:钱英教授诊治HM的学术思想主要为:HM属风痱范畴;HM主要病机肝肾亏虚;滋补肝肾是HM的主要治疗方法。研究二钱英教授辨治肝性脊髓病的回顾性研究(临床研究一)目的:回顾性分析HM的中西医临床特征特征和部分中医治疗病例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间所有诊断为HM并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住院治疗的患者历次病历资料。记录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病因、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并发症、治疗。有中医记录的患者记录其辨证分型和治疗用药。结果:研究共纳入44例患者,其中中医记录29例,采用中医治疗27例。男性42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49岁;病因主要是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基础疾病肝硬化39例,合并肝癌5例,Child-Pugh分级A级3例(6.82%)B级14例(31.82%),C级27例(61.36%);所有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双下肢行走不利,呈进行性加重,由HM1进展至HM3中位时间6月;4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肌力减退,肌力0级5例(11.36%),肌力1级6例(13.63%),肌力2级2例(4.55%),肌力 3 级 9 例(20.45%),肌力 4 级 17 例(38.65%),肌力 5 级 5 例(11.36%);HM1 级 6 例(13.64%),HM2 级 18 例(40.91%)HM3 级 9 例(20.45%)HM4级11例(24,99%);扑翼样震颤8例(18.18%),踝阵挛阳性24例(54.54%),肌张力增强32例(72.72%),巴彬斯基征阳性9例(20.45%);双上肢无异常,不伴有肌肉萎缩,无感觉障碍,无大小便失禁。有中医记录29例患者中实证6例(20.69%)、虚证19例(65.52%)和虚实夹杂证4例(13.79%);44例患者结局研究期间死亡10例,肝移植3例(其中2例HM改善);长期坚持中医治疗10例中7例HM改善,主要治疗方法滋补肝肾,以地黄饮子加减为主。结论:HM临床特征表现为双下肢行走不利,逐渐发展,伴有肌力减退,肌张力增强,可有扑翼样震颤和踝阵挛,无上肢异常表现,无感觉障碍,无大小便失禁。HM与中医风痱表现一致,其中医证型以虚证为主,以肝肾亏虚、兼瘀血阻络多见。以地黄饮子为主的滋补肝肾疗法是具有前景中医治疗HM方法。研究三钱英教授运用地黄饮子治疗肝性脊髓病的临床疗效观察(临床研究二)目的:前瞻性分析钱英教授应用地黄饮子治疗HM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开放性研究方法,连续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2012年6月-2015年12月间我院住院或门诊治疗、符合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的HM患者。根据是否接受中医治疗,分为中西医结合组(中医组)和西医治疗组(西医组)。中医证型均为肝肾阴虚为主,给予地黄饮子加减,每月随访1次。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ctivties of daily living,ADL)、中医证候进行评分,记录其HM分级、自我运动能力评价。利用复杂网络方法对药物核心组成及配伍特点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纳入97例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医组)39例,西医治疗组(西医组)58例。两组间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97例患者中痉挛性截瘫47例(48.45%),乏力、步态不稳79例(81.44%),肌力下降50例(51.55%),肌张力增高52例(53.6%),反射亢进50例(51.54%),病理反射57例(58.76%);对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分析显示,中医组12w及24w总有效率分别为69.23%、58.79%,12w及24w时西医组总有效率分别为36.20%、3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7例患者中死亡12例,1年病死率为12.37%,4例接受肝移植治疗。其余81例患者随访结果表明,尽管无论中医组还是西医组,1年中总体ADL和肌力是下降的;两组治疗前后ADL的下降程度有所不同,HM1级患者:中医组平均下降5.27分,西医组平均下降12.83分:HM 2级患者:中医组平均下降3.22分,西医组平均下降13.7分;HM 3级患者:中医组平均下降13.34分,西医组下降8分;HM 4级患者:中医组平均上升3.64分,西医组无变化。处于疾病较早期的HM1、2级患者,中医组较西医组下降较为缓慢。81例患者自我运动能力评价表明,与西医组比较,中医组各级患者中诉好转及稳定的比例相对较高。治疗期间应用地黄饮子可以改善患者症状积分。药物核心处方与地黄饮子处方一致,常用配伍为白芍-当归,赤芍-牛膝。结论:①HM可以参照风痱辨治,HM核心病机肝肾亏虚,选用基于滋补肝肾法的方剂地黄饮子加减治疗;②地黄饮子加减治疗HM可以改善HM的症状包括腰膝酸软,行走无力、面色晦暗、腹胀、纳呆、失眠等;③地黄饮子加减治疗HM可以延缓早期(8月内)及HM1级HM2级患者HM进展;④基于钱英教授治疗HM学术思想为指导的HM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有望成为有效治疗HM方法之一。
张世强[2](2015)在《小儿颅脑损伤致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小儿外伤后脑梗死的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6例小儿外伤后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患儿全部为颅脑损伤所致脑梗死,出现单、双侧梗死灶,及一侧或双侧肢体的偏瘫,少部分伴有失语、中枢性面瘫等体征。除1例入院后2d出现大面积脑梗后死亡外,其余患者经保守治疗后,肢体及语言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外伤性脑梗死的患儿如果出现大面积脑梗死,预后极差。如仅为局限性脑梗死灶并伴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应尽早诊断,经药物及康复锻炼、高压氧治疗后,恢复效果良好。
郑建强[3](2012)在《针药结合治疗中风中经络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疗效,为今后治疗中风病提供参考,为中风病提供更优的治疗方法。方法: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十四)》,临床研究观察选取于马来西亚同善医院住院部的70例中风病例。将受试者随机分为二组:针药结合组和针灸组。两组均使用常规的西药治疗及针灸治疗,针药组通过中医辨证论治后给予患者平肝潜阳、活血通络、益气养血、化瘀通络、化痰息风、滋养肝肾等中药。针灸针刺穴位有百会、风池、合谷、外关、曲池、肩髃、环跳、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髀关、解溪、昆仑、太溪、太冲等。治疗2个月后根据中医证候分级量化、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等进行观察,并统计治疗后二组的疗效比较。结果:针灸中药结合组的疗效明显优于针灸组(P<0.05)。观察病例中处于病程急性期的有39例,恢复期的25例,后遗症期的6例。属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有55例,出血性脑卒中有15例。中医证候分级量化疗效比较,针药组基本治愈4例,显效13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67%。针灸组基本治愈1例,显效5例,有效2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5.29%。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疗效比较,针药组基本治愈3例,显效7例,有效2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6.11%。针灸组基本治愈1例,显效2例,有效2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6.46%。针药组在中医证候分级量化疗效比较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疗效比较中,Ridit值分别为0.425及0.436,在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中与针灸组比较,P<0.05。故认为针灸中药结合治疗的疗效要好于单纯针灸治疗。Barthel指数变化比较,针药组治疗前31.39±19.516,经治疗后47.92±22.627;针灸组治疗前30.29±15.518,经治疗后43.53±19.248。提示二种治疗方法对于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都具有临床意义,其中针药组效果略优于针灸组。结论:针药结合治疗中风中经络优于单纯针灸治疗。
李欣[4](2012)在《私法自治视域下的老年人监护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私法自治理念在现代民法中的基石地位是不容否认,以强调私法自治,私权神圣为中心,以包括法律家长主义在内的国家干预理念对古老的私法自治理念进行补充,实现私法自治与国家干预的动态平衡,这是现代民法的发展趋势,在人口老龄化愈演愈烈及人权呼声日益高涨的情势下,我国的老年人监护制度已不适应现实需要,从立法理念到立法内容上,都有大幅度变革空间。本文主要以私法自治理念为主要研究视角和主要理论基础,借鉴国外先进有益的立法经验,对老年人监护制度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完善方略。本文除导论外,共分六章,共21,4331万字。第一章老年人监护制度概述。本章主要对老年人监护制度的概念、属性、功能等一些基本问题进行论述。第一节,老年人监护的属性。由于对老年人监护制度的研究是以老年人监护行为为对象,因此,本文的第一节主要研究老年人监护制度的属性。从国内学界关于监护是权利亦或义务谈起,笔者认为从利益归属来看,老年人监护的属性更倾向于被界定为一种职责。第二节,老年人监护的制度边界。将包括成年人监护、代理、赡养、生前预嘱、财产规划等同养老相关制度与老年人监护制度进行比对,笔者认为同这几类制度相比,老年人监护制度易于侵犯私人空间,但也应看到其在诸多方面的不可替代性。第三节,老年人监护制度的特征与分类,从本质上说,老年人监护制度是成年人监护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成年人监护制度的特征,笔者总结了老年人监护制度的特征。其次,由于老年人监护制度是成年人监护制度中的一部分,因此,以成年人监护制度为参照对象,对老年人监护制度的分类进行了阐述。第四节,老年人监护制度的功能定位。作为监护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人监护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具有的家庭养老保障功能、弥补被监护人行为能力缺陷功能,老年弱势群体利益维护功能、维护交易安全功能不言而喻。第二章,老年人监护制度之历史流变与述评。在介绍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本文第二章选取中西方几个典型国家为代表,阐述各国老年人监护制度历史流变,总结发展趋势,并分析形成此种趋势之动因。第一节,老年人监护制度的历史演进。本节从罗马法中的家族本位与家长权谈起,论述罗马法中的老年人监护制度流变历程为从家族本位到个人本位。即从最初的家长掌管一切监护事宜到中期的国家以法律的手段对家父权的逐渐干预到后期的国家干预过程中重视个人权利的保护。接着从宏观的视角,审视近现代西方诸国老年人监护制度的历史演进。为此,笔者从经济发展水平、法律体制发展程度等方面,选择了加拿大安大略省,美国,德国,法国,日本和以色列作为模板,系统论述了上述国家的老年人监护制度变革。第二节,老年人监护制度历史流变之述评。基于上节中关于历史演进的阐述,本节总结了老年人监护制度的发展趋势,即以私法自治为核心的国家义务与社会责任。从意定监护制度的兴起、禁止产制度的废除、正当程序的合理运用、年龄中立主义立法回归等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到老年人监护制度以私法自治理念为核心,区分当事人需求,尊重当事人意愿,保护当事人权利,维护当事人平等的立法趋势。当然,在老年人监护制度的国家干预方面,规范公权力介入监护领域的度以及公共监护制度的兴起,也强调政治国家履行满足和保护私人自由平等生活的义务。接着,笔者从人口老龄化趋势、后人口转变时期的到来及弱势群体人权保障呼声的日益高涨三方面分析了老年人监护制度发展趋势之动因。第三章,老年人监护制度的理论基石——一种辩证的私法自治理念。在第二章,笔者从历史演变中总结了老年人监护制度的发展趋势即以私法自治为核心的国家义务与社会责任,这也是笔者将辩证的私法自治理念做为老年人监护制度理论基石的重要考虑因素。由此开始了第三章的写作。第一节,辩证的私法自治理念——个人自治与国家干预。本节个人自治与国家干预两方面阐述了辩证的私法自治理念,即强调以个人自治为核心,而国家应以最小限度的法律家长主义对个人自治进行适当干预。第二节,老年人监护制度与辩证的私法自治理念——以老年弱势群体保护为切入点。本节从老年弱势群体保护进行切入,对为什么要以辩证的私法自治理念作为老年人监护制度的理论基石进行解释,即国家对老年弱势群体的保护必须基于倾斜性保护原则,注重弱势群体的人权保护,而对老年弱势群体人权之保护即要尊重老年弱势群体之自主决定权。第三节,老年人监护制度的应然选择——以个人自治为中心的国家干预。本节阐述了如何将辩证的私法自治理念贯彻入老年人监护制度中。笔者认为,老年人监护制度的设立即要遵循较小限制的法律家长主义原则。其中意定老年人监护制度应当全权的个人自治,而法定老年人监护制度也应当最大限度的尊重个人意愿。第四章,老年人监护制度之域外法考察——现行制度比较与评析。在尊重自主决定权等一系列立法理念引导下,各主要国家纷纷通过新立法或修法形式,重构老年人监护制度。由于历史、宗教、文化传统等各方面差异,不同法系,不同国家的老年人监护制度在立法模式和具体制度上都存在显着的不同。笔者将老年人监护制度分为意定老年人监护制度与法定老年人监护制度,选择了英美法系的美国、英国、加拿大和大陆法系的日本、德国、法国为例,分别对具体制度进行考察并评析其异同。第一节,意定老年人监护制度之域外法考察与述评。通过对意定老年人监护制度中可持续性代理模式、任意监护模式、法定监护之改良模式三种立法模式的比较,笔者得出,日本法的任意监护模式,将个人自治同国家干预很好的结合起来,值得我国立法借鉴。第二节,法定老年人监护制度。通过对法定老年人监护制度统一监护模式、二级分层监护模式、三级分层监护模式这三种立法模式的比较,笔者得出,三级分层监护模式既保护了被监护人意思自治,又明确了法官自由裁量权范围,值得我国立法借鉴。当然,无论是意定或法定老年人监护制度采用何种立法模式的国家,其具体立法内容皆有值得中国借鉴之处。第五章,我国老年人监护制度的现状。第一节,老年人监护制度的立法现状。本节从老年人监护制度的设立标准和老年监护人的资格与责任两点对我国以《民法通则》和《民通意见》的主要规定为核心的老年人监护立法的主要内容做出列举。第二节,现行老年人监护制度立法的滞后性与局限性。本节主要论述重点为,我国旧有的老年人监护制度立法理念陈旧、立法体例不科学、缺乏成年意定监护制度、法定监护具体制度也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第三节,完善我国老年人监护制度的必要性。本节从人口背景、思想基础及现实需求三方面论述完善我国老年人监护制度的必要性。指出在后人口转变时期到来,家庭养老紧迫性日益显着,老年人自主决定权保障呼声日隆的当代中国,完善老年人监护制度实属必要。第四节,完善我国老年人监护制度的可行性。本节从现行理念基础,社会基础及立法基础,即私法自治理念在亲属法领域的贯彻、老年人现实状况的呼求、及意定监护制度于我国之萌芽三方面论述了完善我国老年人监护制度的可行性。第六章,完善我国老年人监护制度之立法构想。在第五章现行制度存在不完善之处,及完善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之上,根据第四章对国外老年人监护制度的比较与借鉴,在以第三章论述的一种辩证的私法自治理念为理论基础上,挑选现行的四部有关成年人监护的立法建议稿进行比较评析,并提出老年人监护制度的立法构想。即选择“尊重自主决定权”和“限制监护”的立法理念,重构老年人监护立法体例,创设意定老年人监护制度,并提出从法定老年人监护制度的适用标准、类型、法定老年人监护人资格、职责、法定老年人监护监督等几个方面贯彻私法自治理念,从而对法定老年人监护制度进行补充和完善。
庄松辉[5](2011)在《刘友章教授脾胃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和方法刘友章教授是一位着名中医脾胃学家。为了继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发展祖国医学,惠及后学及广大患者,本论文采用文献研究的传统方法,全面收集与回顾导师有关中医脾胃方面的学术观点与临床经验,进行系统分析与总结,力图从高层次、多方位勾勒出导师中医脾胃学术思想的内在蕴涵,以及其脾胃学术经验的独到之处。内容与结果刘教授崇尚中医脾胃学说,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长期的临床实践与研究,不断加以充实与发展。在理论上,他认为脾胃为生命之本,脾胃为养生之道,脾胃为发病之源,脾胃为治病之要,脾胃为康复之本;在临证思维上,他有机地结合了地方医学特点,秉承岭南医派之遗风,明确提出“执中焦以通达四旁”的治疗思路,并特别重视脾胃与现代免疫的关系,着眼于防病与治病并重;在临床用药上,他擅长动静结合,以及运用风药治疗脾胃病。论文同时系统介绍了刘教授论治脾胃病证的学术经验,如慢性胃病、噎膈、泄泻、脾胃湿热证等,并附病例加以阐明与论证;继而介绍了刘教授擅长从脾胃论治其它疾病。如治疗重症肌无力,重用黄芪大补脾气;治疗湿疹,重在运脾祛湿;治疗痤疮,清肺泻胃,顾护阴津;治疗肝炎,从脾胃论治以达到治肝;治疗头痛,通补毋忘脾胃;治疗痛风病,注重脾胃与饮食,融防复发与治疗于一体;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拟温补脾肾以治本,消痰祛瘀以治标,而扶脾助运,既培土生金,又杜生痰之源,体现了治病求本之心法。论文最后介绍了本人跟师临证的学习与实践体会,以折射出刘教授脾胃学术思想对临床的指导作用与传承其脾胃学术经验的现实意义。结语论文从具体到一般、多方位展示导师学术智慧的闪光点,从而勾勒出其脾胃学术思想的整体面貌,让后学者能凭借所提供的信息而登堂入室,亲吮导师脾胃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之精华,令自己的医学水平更上一层楼,从而施展才能,造福社群;推而广之,业界承传中医,蔚成风气,把脾胃学说推向更深入发展,共谱医学新篇章,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郝静[6](2010)在《针灸疗法配合智力训练治疗脑瘫患儿智力障碍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脑瘫患儿智力障碍的临床疗效,探索目前针灸疗法在小儿脑瘫合并智力低下等合并症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现状,优化脑瘫患儿智力障碍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将96例脑瘫合并智力障碍患儿随机分为针刺组、训练组、结合组,针刺组采用针刺方法,训练组采用教育个训、感统训练等单纯智力训练方法,结合组采用针刺和智力训练等综合康复方法,各组均治疗一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按显效、有效、无效类,经一定时间治疗后,结合组有效率显着高于训练组、针刺组(p<0.01);结合组发育商进步明显,与针刺组、训练组相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说明针刺与智力训练相结合对于提高脑瘫合并智力障碍患儿的发育商、对患儿的智能恢复有明显的优越性,长期疗效影响优于单纯针刺和单纯智力训练。结论:肯定了针灸在治疗脑瘫患儿智力障碍中的临床疗效,尤以针灸结合智力训练综合治疗疗效较显着。针灸能显着增加脑性瘫痪患儿的脑血流量,改善脑细胞代谢,促进脑功能的部分代偿或完全代偿,对脑组织的修复及功能的可塑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早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能有效地改善脑瘫儿智力发育,提高其智力水平
雷花[7](2010)在《出血性中风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1.构建出血性中风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2.将出血性中风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应用于临床,初步探讨出血性中风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对规范该类患者住院的医疗护理流程、优化护理方案、提高临床疗效和护理质量、减少平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增加患者满意度等的作用。研究方法1.回顾性研究方法:借助某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检索2007年10月至2009年1月间出血性中风住院患者信息,并在以往取得较好效果的研究基础上,根据循证医学及帕雷托法则等方法和理念,对临床路径诊疗流程的住院时间、项目内容等进行了设计。2.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该院急诊科和神经内科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按照临床路径予以诊疗护理,对照组按照常规治疗与护理。再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收集患者的住院诊疗信息,对患者实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临床疗效、满意度及辨证施护执行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和分析。研究结果1.构建研究随机抽取120例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男68例,女52例,年龄35~90岁,平均年龄64.25±11.92岁;12例治愈,87例好转,6例未愈,15例死亡。住院天数中位数为14天。对样本病例医嘱项目信息进行整理经归类后共59项,将59项中使用比率大于80%的项目作为入选项目,共48项。根据已确定的标准住院天数、医嘱类和非医嘱类项目内容,制定了出血性中风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2.临床试验研究共纳入病例67例,实验组34例,对照组3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实验组实际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各项费用较对照组低,且有显着差异(P<0.05);两组临床总疗效、中医症候及体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无明显差异,但有下降趋势;两组患者满意度显着性差异(P<0.05);中医特色疗法和辨证施护的执行方面,实验组较对照组有所增加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实施临床路径可以提高临床疗效,确保整体医疗护理质量。实施临床路径后住院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有下降趋势。2.实施临床路径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实验组较对照组平均住院日减少约有3天。3.实施临床路径可以降低医疗费用。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住院总费用、日均费用、药费和检验费用均明显减少。4.实施临床路径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5.临床路径的实施规范了诊疗护理行为,减少了不必要的检查,不必要的用药来降低成本;同时增进了医务人员相互协助、医患沟通,以及辅助医院管理得到持续改进。
廖穆熙[8](2010)在《CT定位围针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课题针对目前中风偏瘫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治疗难度大的这一世界性的医学难题,采用中风病疗效评定标准量表、主要症状量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DS)及生活能力状态量表去观察CT定位围针法(即以头颅CT成像所示病灶在同侧头皮的最近距离投射区围针)治疗中风偏瘫的各量表治疗前后的评分变化,并进行比较,观察CT定位围针法治疗中风偏瘫的的临床疗效,探索防治本病的新疗法,为临床提供一种简便易行、疗效确切的疗法。方法:选择80例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病区住院病人,在严格纳入标准的基础上,按患者发病年限划分,采用随机数字表,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CT定位围针组(治疗组)40例和传统头针组(对照组)40例。采用中风病疗效评定标准量表、主要症状量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DS)及生活能力状态量表去观察CT定位围针法治疗中风偏瘫的各量表治疗前后的评分变化,并利用SPSS1 1.5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并进行逻辑校对,为使两组间具有可比性,须在两组间进行性别、年龄、病程等各方面进行均衡性比较及分析。两组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结果:①在改善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方面,主要包括肢体功能和神经缺损功能。在肢体功能方面,两组均能明显改善中风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性差异(P<O.05);两组疗效相比,CT定位围针法疗效优于传统头针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在改善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方面,两组均能明显改善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疗效相比,CT定位围针法疗效优于传统头针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提示:CT定位围针组与传统头针组均能有效改善中风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神经缺损程度,两组疗效相比,以CT定位围针法组为优。②在主要症状方面,包括自觉症状、情感症状及精神症状。在自觉症状方面,两组均能有效改善中风患者的头重、头痛、眩晕、心悸、耳鸣、肢体疼痛、肢体麻木、肢冷、全身疲倦、食欲不振、小便失禁、大便失禁十二个方面的自觉症状,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两组疗效相比,改善程度相仿,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CT定位围针组和传统头针组均能有效改善中风患者的自觉症状(如头重、头痛、眩晕、心悸、耳鸣、肢体疼痛、肢体麻木、肢冷、全身疲倦、食欲不振、小便失禁、大便失禁);但两组疗效相比,无明显差异。在情感症状方面,两组均能有效改善中风患者的情绪不稳、易兴奋激动、因小事大哭.抑郁悲观、忧虑、淡漠、欣快七个方面的情感症状,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两组疗效相比,改善程度相仿,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CT定位围针组和传统头针组均能有效改善中风患者的情感症状(如情绪不稳、易兴奋激动、因小事大哭、抑郁悲观、忧虑、淡漠、欣快);但两组疗效相仿,无明显差异。在精神症状方面,两组均能有效改善中风患者的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集中困难、迟钝、狂燥、失眠、兴奋躁动、行为紊乱、妄想八个方面的精神症状,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两组疗效相比,改善程度相仿,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CT定位围针组和传统头针组均能有效改善中风患者的精神症状(如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集中困难、迟钝、狂燥、失眠、兴奋躁动、行为紊乱、妄想);但两组疗效相仿,无明显差异。③在改善中风患者总体生活能力方面,包括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能力状态,在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两组均能有效的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两组疗效相比,CT定位围针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传统头针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性差距(P<O.05)。在生活能力状态方面,两组均能有效的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两组临床疗效相比,CT定位围针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传统头针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性差距(P<0.05)。提示:CT定位围针组和传统头针组均能有效改善中风患者的总体生活能力;两组疗效相比,以CT定位围针组为优。结论:①CT定位围针法可显着改善中风患者偏瘫侧肢体功能,并有效改善中风患者的自觉症状、情感症状和精神症状等主要症状,对中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有较大程度提高。②CT定位围针法操作简单方便,疗效确切,能实行规范化操作,易于推广,有广阔临床应用前景。
杨新宇[9](2009)在《中医心隐症基础理论研究及流行病学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心隐症”的提出,起源于临床实际,在长期的观察中发现,部分患者,在一定致病因子作用下,体内已经出现病理改变,但无明显相应症状体征,只有通过现代医学检查手段(包括各种仪器检查及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物理和化学的检查)才能发现异常。针对这一问题本课题从基础理论和流行病学两方面展开研究。本文选取《内经》以来的历代中医文献中有关“心”的生理病理的主要论述,从基础理论角度,对“心”的概念,范畴加以阐释,提出在传统文献中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含义:一是脏腑之心,二是神明之心,三是与心相关的心系概念。依据历代医家论述和病案记载,可以从脏腑辨证角度探讨“心隐症”的病因病机,经归纳分析得出,生理和病理上“心”的概念是以阳气为主,阴血为辅的,其主血脉与主神志的功能可以用来认识心隐症。导致本病症发生发展的原因,首先是阳气不足,心阳虚衰,病情日重则可导致气血阴阳失调,及寒、痰、瘀、浊的阻滞。因此,中医关于阳气及气化作用的理论,在本研究中是有一定科学价值的。本研究依据“心主血脉、心主神明”在心系疾病中的应用理论,选择以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腰臀比例、收缩压、舒张压、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心电图、心脏超声、X光检查、B型超声、血管超声、Holter为代表的相关指标以及心血管病家族史、膳食搭配、体力活动情况等进行调查,广泛的选取社区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总共入选观察对象753例,结果发现,心隐症(312)例,非心隐症(441)例。通过相关分析,在专业知识可解释的情况下,结合SAS软件输出结果,选入9个可分析病因因素:年龄、职业、教育程度、不良饮食习惯、居处情况、四季分明、饮茶习惯、BMI、心血管病家族史,并试从医学角度加以分析。结论:通过上述理论和流行病学研究证明了“心主血脉,心主神志”的科学内涵,人之“血脉”由“心”所主、与“阳气”相关,以“阴血”为辅。阳气虚衰,血脉运行失常是导致心隐症发病的前提,也是临床防治本病的切入点。从“心主血脉”、“心主神志”理论出发治疗心血管病可取得满意疗效。因此,只有充分发挥中医从宏观立论、整体论治的优势,结合现代医学弥补中医微观辨证之不足,才能使中医基础理论进行自我更新与完善,并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李柳骥[10](2007)在《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文中提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心绞痛是因心肌暂时的缺血、缺氧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95﹪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所致。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方式等影响因素的变化,疾病谱较之过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心血管疾病为代表的慢性病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其发病率逐渐增高,危害性越来越大,因此开展对该类疾病的综合研究,对于促进人类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冠心病心绞痛作为临床常见的疾病,其典型表现及类似记载很早就出现在我国古代文献中,自先秦至民国时期,历代医家对于该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法方药、预防调摄等方面均积累了大量的理论认识与临床经验;现代以来,中医对该病更为重视,在逐步完善其病因学、证候学、治疗学等理论的同时,当代医家在继承发挥古代医家观点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各种新的研究手段以及现代医学观点,就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治疗等提出了许多新思路,积累了众多宝贵的实践经验。本文在系统搜集古今中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文献学方法为主,对相关资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系统阐述了冠心病心绞痛的学术发展源流及现状,全面总结了历代医家的辨治经验。力图全面反映历代医家诊治该病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为辨治冠心病心绞痛提供丰富而翔实的参考资料,也必将有助于开拓该病的研究和治疗思路。本文分为上篇和下篇两部分。上篇为古代文献研究,重在阐述冠心病心绞痛的学术发展源流,分别论述了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名、病因病机、病证分类、治则治法、预防调摄等的学术发展概况,同时结合统计分析方法,对古代胸痹心痛处方及医案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心绞痛相关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阐发,提出了新的治疗观点。下篇为现代文献研究,重在反映冠心病心绞痛的当代研究概况,全面总结了1949年以来国内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分型特点、各家论治观点、名医治疗经验、处方用药进展、各类治疗方法等,并旁及基础研究及国外相关研究。对于全面把握冠心病心绞痛的学术发展现状、促进本病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深入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全面总结了历代医家对肝心痛与热证心痛的论述,从理论和临床两方面分析了肝心痛与热证心痛的现实意义;在继承古今医家理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心绞痛治疗当重扶阳、调气的观点,并举出了温阳散寒、补气助阳、通阳宣痹、回阳救逆的“扶阳四法”,认为从肺脾二脏入手调理气虚、气滞病机,扶助正气,壮大阳气,祛除阴邪,是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之关键,从而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济南华夏医院偏瘫、脑萎缩可望治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济南华夏医院偏瘫、脑萎缩可望治愈(论文提纲范文)
(1)钱英教授治疗肝性脊髓病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综述一 肝性脊髓病研究进展 |
1 发病机制 |
1.1 毒性物质作用 |
1.2 营养物质缺乏 |
1.3 血液动力学改变 |
1.4 免疫损伤 |
2 病理学改变 |
3 基础研究 |
4 临床表现 |
5 实验室检查 |
6 影象学检查 |
7 诊断 |
8 需要鉴别的疾病 |
9 预后 |
10 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对肝性脊髓病的认识和研究进展 |
1 传统医学对肝性脊髓病的认识 |
1.1 痿证 |
1.2 痹证 |
1.3 痉证 |
1.4 中风 |
2 肝性脊髓病的中医研究进展 |
2.1 病名 |
2.2 病因病机 |
2.3 中药治疗 |
2.4 辨证论治 |
2.5 中成药 |
2.6 灌肠 |
2.7 非药物治疗针灸、推拿 |
2.8 其他 |
参考文献 |
研究一 钱英教授治疗肝性脊髓病学术思想研究 |
1 方法 |
2 钱英教授治疗肝性脊髓病的学术思想渊源 |
3 钱英教授对肝性脊髓病的认识 |
3.1 钱英教授对肝性脊髓病病名的认识 |
3.2 钱英教授对肝性脊髓病的鉴别 |
3.3 钱英教授对肝性脊髓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3.4 钱英教授对肝性脊髓病的证候的认识 |
3.5 钱英对肝性脊髓病治疗的认识 |
4 钱英教授治疗肝性脊髓病的主要治法及典型医案 |
4.1 滋补肝肾法 |
4.2 和血通络 |
4.3 疏肝健脾: |
5. 钱英教授治疗HM辨治特色 |
5.1 阴阳并补,体用同调 |
5.2 上下兼顾,治下为主 |
5.3 重视养血 |
5.4 首创了肝性脊髓病从风痱论治的经验 |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钱英教授辨治肝性脊髓病的回顾性研究 |
1 资料和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需要收集的研究病例资料内容: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般资料 |
2.2 病因、病史、疾病状态 |
2.3 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
2.4 影像学检查 |
2.5 中医证型特点分析 |
2.6 治疗情况 |
2.7 结局 |
3 讨论 |
4 结论 |
典型医案 |
研究三钱英教授运用地黄饮子治疗肝性脊髓病临床疗效观察 |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HM“肝肾亏虚”中医证型的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退出和中止标准 |
1.6 治疗方法 |
1.7 观测指标及疗效判断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神经系统临床表现 |
2.3 实验室指标 |
2.4 HM分级与其他肝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
2.5 疗效分析结果 |
2.6 用药分析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总结 |
附表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件 |
(2)小儿颅脑损伤致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综述 |
2.1 小儿外伤性脑梗死 |
2.2 成人外伤后脑梗死 |
2.3 老年人外伤性脑梗死 |
2.4 术后脑梗死 |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
3.1 资料 |
3.2 治疗方法 |
3.3 统计学 |
第4章 结果 |
4.1 临床数据 |
4.2 临床表现 |
4.3 影像学表现 |
4.4 统计分析 |
4.5 典型病例 |
第5章 讨论 |
5.1 发病率比较 |
5.2 发病机制 |
5.3 临床特点及相关诊治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针药结合治疗中风中经络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中风病的中医研究 |
1.历代中医对中风病的认识 |
2.中医中药治疗中风病的研究 |
3.针灸治疗中风病的研究 |
4.现代中医对中风病的认识 |
4.1 病因病机 |
4.2 证治分类 |
第二部分 脑血管病的西医研究进展 |
1.现代医学对脑血管病的认识 |
1.1 脑血管病的概念 |
1.2 脑血管病的定义 |
2.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 |
2.1 脑血管病在中国的流行情况 |
2.2 脑血管病在东盟国家的流行情况 |
2.3 脑血管病在其他地区的流行情况 |
3.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
3.1 基本危险因素-年龄,性别等 |
3.2 疾病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疾病,高血脂症,超重和肥胖等 |
3.3 其他危险因素-半胱氨酸血症,吸烟,酗酒,口服避孕药,无症状颈动脉狭窄等 |
4.血管病的病因和机制 |
4.1 血管壁病变 |
4.2 动脉栓塞 |
4.3 血液方面的异常 |
4.4 血液动力学因素 |
5.脑血管病的分类 |
5.1 依据神经功能缺失持续的时间 |
5.2 依据病情严重程度 |
5.3 依据病理性质 |
6.脑血管病的类型 |
6.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6.2 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 |
6.3 脑栓塞 |
6.4 腔隙性脑梗塞 |
6.5 出血性脑梗塞 |
6.6 脑出血 |
6.7 蛛网膜下腔出血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
1.病例来源 |
2.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2.3 疾病分析 |
3.病例选择 |
3.1 纳入标准 |
3.2 排除标准 |
3.3 病例剔除及脱落标准 |
4.研究方法 |
4.1 病例分组 |
4.2 治疗方案 |
4.3 观察指标 |
4.4 疗效标准 |
5.结果 |
5.1 性别、年龄、病程、病理性质、种族、中医证型治疗前情况分析 |
5.2 二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5.3 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疗效比较 |
5.4 二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积分降低值比较 |
5.5 二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指数比较 |
5.6 安全性评价 |
6.讨论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私法自治视域下的老年人监护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二、 研究视角的选择 |
三、 研究现状 |
四、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老年人监护制度概述 |
第一节 老年人监护的本质属性 |
一、 权利亦或义务——国内学界关于监护本质的争论 |
二、 老年人监护本质属性之科学界定 |
第二节 老年人监护的制度边界 |
一、 老年人监护与成年人监护 |
二、 老年人监护与代理 |
三、 老年人监护与赡养 |
四、 老年人监护与生前预嘱 |
五、 老年人监护与财产规划 |
第三节 老年人监护制度的特征与分类 |
一、 老年人监护制度的特征 |
二、 老年人监护制度的分类 |
第四节 老年人监护制度的功能定位 |
一、 家庭养老保障功能 |
二、 弥补行为能力缺陷功能 |
三、 老年弱势群体利益维护功能 |
四、 维护交易安全功能 |
第二章 老年人监护制度之历史流变与述评 |
第一节 老年人监护制度的历史演进 |
一、 从“家族本位”到“国家干预”——罗马法中老年人监护制度的演进 |
二、 从“大包大揽”到“个人自决”——近现代老年人监护制度的变革 |
三、 “自主决定权”的延伸与拓展——老年人监护制度的最新立法理念 |
第二节 老年人监护制度历史流变述评 |
一、 老年人监护制度的发展趋势——以私法自治为核心的国家义务与社会责任 |
二、 老年人监护制度发展趋势之动因分析 |
第三章 老年人监护制度的理论基石——一种辩证的私法自治理念 |
第一节 辩证的私法自治理念——个人自治与国家干预 |
一、 个人自治——私法自治理念的核心 |
二、 国家干预——私法自治理念的限制 |
三、 辩证的私法自治——以个人自治为核心的国家干预 |
第二节 老年人监护制度与辩证的私法自治理念——以老年弱势群体保护为切入点 |
一、 老年弱势群体的出现 |
二、 辩证的私法自治理念于老年人监护制度贯彻之缘由——老年弱势群体之平等保护 |
第三节 老年人监护制度的应然选择——以个人自治为中心的国家干预 |
一、 老年人监护制度之立法原则——较少限制的法律家长主义 |
二、 意定老年人监护制度——全权的个人自治 |
三、 法定老年人监护制度——个人意愿最大程度的尊重 |
第四章 老年人监护制度之域外法考察——现行制度比较与评析 |
第一节 意定老年人监护制度之域外法考察与评析 |
一、 可持续性代理模式 |
二、 任意监护模式 |
三、 法定监护改良模式 |
四、 比较与借鉴——三种立法模式述评 |
第二节 法定老年人监护制度之域外法考察与述评 |
一、 个体监护模式 |
二、 二级分层监护模式 |
三、 三级分层监护模式 |
四、 比较与借鉴——三种立法模式述评 |
第五章 我国老年人监护制度的现状 |
第一节 我国老年人监护立法现状 |
一、 老年痴呆者监护的设立 |
二、 老年痴呆者监护人的监护资格与监护职责 |
第二节 现行老年人监护立法的局限性 |
一、 立法理念滞后 |
二、 立法体例不科学 |
三、 意定老年人监护制度缺失 |
四、 法定老年人监护具体制度不完善 |
第三节 完善我国老年人监护制度的必要性 |
一、 人口背景:后人口转变时期的到来 |
二、 思想基础:老年人自主决定权保障呼声日隆 |
三、 现实需求:家庭养老的紧迫性日益显着 |
第四节 完善我国老年人监护制度的可行性 |
一、 理念基础:私法自治理念在我国亲属法领域的贯彻 |
二、 社会基础:老年人现实状况的呼求——以实证调查为突破口 |
三、 立法基础:意定老年人监护于我国之萌芽 |
第六章 完善我国老年人监护制度之立法构想 |
第一节 老年人监护制度之专家立法建议稿述评 |
一、 老年人监护的设立 |
二、 老年人监护的类型 |
三、 老年监护人的任职资格 |
四、 老年监护人的监护职责 |
五、 老年人监护监督 |
六、 老年人监护的变更与终止 |
第二节 老年人监护制度之立法完善 |
一、 立法理念的选择 |
二、 立法体例的重构 |
三、 意定老年人监护制度的创设 |
四、 法定老年人监护之制度完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刘友章教授脾胃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刘友章教授论述脾胃的学术观点 |
1 脾胃为生命之本 |
2 脾胃为生病之源 |
2.1 脾胃气虚 营卫失调 卫外不固 易感外邪 |
2.2 脾胃失和 升降失司 气机乖戾 情志易伤 |
2.3 脾胃损伤 五邪内生 |
2.4 水、湿、痰、瘀源在脾胃 |
2.5 脾胃损伤是现代发病的关键因素 |
3 脾胃为治病之本 |
4 脾胃为康复之本 |
5 脾胃为保健养生之本 |
第二部分 刘友章教授论治脾胃的临证思路 |
1 秉承岭南医派治脾胃 |
2 "执中达四旁"突出脾胃 |
3 重视脾胃与免疫的关系 |
4 擅用风药治疗脾胃病 |
4.1 风药能疏肝理气 |
4.2 风药能发散郁火 |
4.3 风药能升阳除湿 |
4.4 风药能升阳举陷 |
第三部分 刘友章教授论治脾胃疾病学术经验 |
1 刘友章教授治疗慢性胃病的经验 |
1.1 脾胃气虚兼有瘀滞为病机特点 |
1.2 脾胃同调 攻补兼施 |
1.3 调平寒热 调和升降 |
1.4 补气举陷 养阴润降 |
1.5 久病入络 虫药搜剔 |
1.6 用药轻灵 以平为安 |
1.7 中西结合 综合治疗 |
1.8 精神调摄 饮食调养 |
1.9 医案举例 |
2 刘友章教授论治消化道肿瘤的经验 |
2.1 正虚毒留乃病机特点 |
2.2 病证合参 中西合作 |
2.3 心理辅导 不可忽视 |
2.4 分期而治 对证下药 |
2.5 调和阴阳 以平为期 |
2.6 综合处理 科学抗癌 |
2.7 带癌生存 延长寿命 |
2.8 防重于治 从日常始 |
2.9 医案举例 |
3 刘友章教授论治泄泻的经验 |
3.1 湿盛脾病是病机特点 |
3.2 运脾祛湿是治泻大法 |
3.3 暴泻伤阴 久泻伤阳 |
3.4 初泻多实 久泻多虚 |
3.5 饮食调护 促进康复 |
3.6 医案举例 |
4 刘友章教授论治脾胃湿热证经验 |
4.1 湿热困阻 脾胃失健 |
4.2 利湿清热 热随湿下 |
4.3 理气化湿 气行湿化 |
4.4 风药胜湿 另辟蹊径 |
4.5 疏利三焦 湿去不聚 |
4.6 医案举例 |
第四部分 刘友章教授从脾胃论治其它病证的临床经验 |
1 重症肌无力 |
1.1 脾虚不主为病机关键 |
1.2 大补脾气 为治病大法 |
1.3 谨慎祛邪 勿重其虚 |
1.4 中西合璧 互补长短 |
1.5 食疗药膳 健旺脾胃 |
1.6 医案举例 |
2 湿疹 |
2.1 脾失健运 湿毒蕴肤 |
2.2 健脾助运 清利湿毒 |
2.3 治风治血 血行风灭 |
2.4 内外并用 中西并举 |
2.5 饮食宜忌 慎避外邪 |
2.6 医案举例 |
3 痤疮 |
3.1 肾阴不足为本 肺胃积热为标 |
3.2 清肺泻胃 勿伤阴津 |
3.3 内外并用 中西合参 |
3.4 清淡饮食 注意作息 |
3.5 医案举例 |
4 肝炎 |
4.1 湿源于脾 化热蕴肝 |
4.2 利胆清肝 不失其度 |
4.3 疏畅气机 调和肝脾 |
4.4 中西合参 监控病情 |
4.5 运脾尽邪 断病之源 |
4.6 合理饮食 劳逸结合 |
4.7 医案举例 |
5 头痛 |
5.1 辨明病机 不通与不荣 |
5.2 通补合度 勿忘脾胃 |
5.3 用引经药 提高疗效 |
5.4 生活调护 防病复发 |
5.5 医案举例 |
6 痛风病 |
6.1 代谢疾病 主在脾胃 |
6.2 辨明病位 掌握病机 |
6.3 病理因素 痰、瘀、湿、热 |
6.4 治分标本 不离脾胃 |
6.5 合理饮食 防止复发 |
6.6 医案举例 |
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7.1 脾肾阳虚 痰瘀互结 |
7.2 温肾扶脾以治本 |
7.3 消痰祛瘀以治标 |
7.4 医案举例 |
第五部分 刘友章教授脾胃学术思想的学习与实践 |
1 学习体会 |
1.1 "本中参西"谋求发展 |
1.2 传承中医 讲求悟性 |
1.3 开拓思路 执简驭繁 |
2 实践体会 |
2.1 胃胀案 |
2.2 泄泻案 |
2.3 尿频案 |
2.4 感冒案 |
2.5 水肿案 |
2.6 虚劳案 |
2.7 心悸案 |
2.8 痹证案 |
2.9 不寐案 |
2.10 痛风案 |
2.11 眩晕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针灸疗法配合智力训练治疗脑瘫患儿智力障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脑瘫及智力障碍的各种疗法概况 |
1 小儿脑瘫及其合并智力障碍的针灸疗法概况 |
1.1 靳三针疗法 |
1.2 醒脑开窍针法 |
1.3 头针法 |
1.4 体针法 |
1.5 头、体结合针法 |
1.6 穴位注射法 |
1.7 特殊疗法 |
1.8 耳针 |
1.9 七星针法 |
2 智力障碍(智力低下)的针灸治疗概况 |
2.1 脑瘫智力障碍与精神发育迟滞的区别与联系 |
2.2 益智聪慧针刺法 |
2.3 通督调神针法 |
2.4 毫针刺法 |
2.5 电针法 |
2.6 综合疗法 |
3 其它中医疗法概况 |
3.1 点穴疗法 |
3.2 足反射疗法 |
3.3 中西医结合疗法 |
3.4 中药疗法 |
4 脑瘫合并智力障碍的现代康复疗法概况 |
4.1 对家长的宣教 |
4.2 物理治疗 |
4.3 作业疗法 |
4.4 语言治疗 |
4.5 教育个训 |
4.6 引导式教育 |
4.7 药物治疗 |
4.8 外科治疗 |
4.9 器械辅助治疗 |
4.10 高压氧治疗 |
4.11 细胞移植 |
5 问题与展望 |
5.1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 |
5.2 可重复性不强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及纳入标准 |
1.3 病例排除标准 |
1.4 病例的剔除、脱落与处理 |
1.5 研究病例的终止 |
1.6 设计类型与原则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与分组 |
2.3 量表及功能评估方法 |
3 统计学分析 |
4 结果 |
讨论 |
1 中医对脑瘫及智力障碍的认识 |
2 祖国传统医学中针灸益智的作用机理 |
3 现代医学中关于脑瘫患儿智力障碍的病因 |
4 现代医学对于针刺疗法的机理认识 |
4.1 针刺治疗脑瘫的机理 |
4.2 针刺益智的机理 |
5 针灸治疗脑瘫合并智力障碍的注意事项 |
6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7)出血性中风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研究背景 |
1 出血性中风的中医治疗概况 |
1.1 中风病的病因病机 |
1.2 出血性中风的中药治疗 |
1.3 针灸、推拿按摩等中医特色疗法 |
1.4 辨证施护 |
2 出血性中风的西医治疗概况 |
2.1 病因病机 |
2.2 治疗方法 |
3 中风病临床路径的研究概况 |
4 发展趋势 |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技术路线 |
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1 八纲辨证 |
1.2 帕累托法则 |
1.3 沟通理论 |
1.4 冲突化理论 |
1.5 持续质量改进理论 |
1.6 循证实践理论 |
1.7 人本原理 |
1.8 资源依赖论 |
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出血性中风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研究 |
1 出血性中风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构建研究 |
1.1 样本的选择 |
1.2 出血性中风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文本的设计 |
1.3 拟定出血性中风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文本 |
2 出血性中风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临床试验研究 |
2.1 出血性中风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实施 |
2.2 出血性中风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实施内容 |
2.3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
2.4 出血性中风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实施结果 |
讨论 |
1 有关出血性中风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文本的制定 |
1.1 临床路径制定要充分循证 |
1.2 临床路径内容和项目的制定 |
1.3 临床路径天数的制定 |
2 有关出血性中风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的评价 |
2.1 基线比较分析 |
2.2 治疗效果评价分析 |
2.3 经济指标评价分析 |
2.4 医疗服务效果分析 |
2.5 针灸、按摩等中医特疗法执行情况 |
2.6 辨证施护执行情况 |
2.7 变异的分析 |
3 尚需探讨的问题 |
4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CT定位围针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祖国医学对中风病的认识 |
1.1 证名概念 |
1.2 病因病机 |
1.3 辨证论治 |
2 现代医学对中风的认识 |
2.1 对中风病的病名认识 |
2.2 中风病基本发病病因 |
2.3 引起中风的危险因素 |
2.4 流行病学资料 |
2.5 目前西医康复的主要技术方法 |
3 头针的渊源 |
4 头针文献的临床研究 |
4.1 头针刺激部位 |
4.2 头针的针刺时机 |
4.3 影响头针疗效的相关因素 |
5 头针作用原理 |
5.1 神经系统功能 |
5.2 头针的经络理论 |
6 头针的对生理系统的影响 |
6.1 对脑血流和神经电生理的影响 |
6.2 对调节血生化代谢的影响 |
7 头针存在问题和展望 |
7.1 头针治疗中风的取穴方法应予规范 |
7.2 针刺的手法和刺激强度、频率应具备量化指标 |
7.3 对中风病的疗效评价亟需统一 |
7.4 应进一步加强头针疗法的作用机制研究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选择及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病例剔除和终止标准 |
2.6 意外情况的处理 |
2.7 分组方法 |
2.8 治疗方法 |
2.9 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及相应处理治疗方法 |
2.10 疗效观察 |
2.11 安全性观察 |
2.12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病例基本情况 |
3.2 脱落原因 |
3.3 两组可比性(基线)比较 |
3.4 两组治疗后各项结果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治疗方法 |
2 疗效分析 |
3 观察量表 |
4 治疗时点 |
5 随访 |
第四部分 结论 |
结语 |
问题与展望 |
1 存在问题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 |
致谢 |
(9)中医心隐症基础理论研究及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一、摘要 |
1.中文 |
2.英文 |
二、英文缩略词 |
三、前言 |
四、文献综述 |
1.中医诊法与中医隐症研究进展 |
2.中医心隐症研究综述 |
五、理论研究 |
绪言 |
第一部分 中医心的概念 |
一、《黄帝内经》中"心"的概念 |
(一) 《黄帝内经·素问》中"心"的概念 |
(二) 《黄帝内经·灵枢》中"心"的概念 |
(三) 《黄帝内经》中"心"的内涵 |
二、《扁鹊难经》心脏形象 |
三、《伤寒论》心病辨证 |
四、《金匮要略》 |
五、《中减经》论心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 |
六、晋·王叔和《脉经》 |
七、晋·王叔和《脉诀》心脏歌 |
八、《肘后备急方》卒心痛方、卒患胸痹痛方 |
九、《诸病源候论》久痛侯及心痛区分 |
十、《千金方》心脏脉论、虚实寒热病症,胸痹证 |
十一、《小儿药证直诀》开五脏辨证先河 |
十二、张元素《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 |
十三、金·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
十四、元·李杲《脾胃论》 |
十五、明·李梴《医学入门》:心脏 |
十六、明·章潢《图书编》心脏说、养心、治心要法 |
十七、明·赵献可《医贯》心主论 |
十八、明·彭用光《体仁汇编》心脏药性 |
十九、清·喻昌《医门法律卷一·先哲格言》 |
二十、清·李潆《身经通考》心脏得病虚实横逆 |
二十一、清·王清任撰《医林改错》瘀血诸症 |
二十二、《保生秘要》 |
第二部分 古今名医心病医案研究 |
一、许叔微病案 |
二、曹颖甫医案 |
三、丁甘仁医案 |
四、胡希恕医案 |
五、蒲辅周医案 |
六、张学文医案 |
七、贾秀林医案 |
八、陈瑞春医案 |
第三部分 现代心病研究概况 |
一、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
(一) 基础研究进展 |
1.缺血性心血管病 |
2.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脑血管病 |
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与易损斑块 |
4.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制研究 |
(二) 临床研究进展 |
1.急性冠脉综合征 |
2.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
3.梗死后存活心肌的意义 |
4.心房颤动的治疗新概念 |
5.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进展 |
6.脑血管病影像学检查进展 |
7.血脂异常 |
8.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卒中预防作用 |
9.糖尿病与缺血性卒中 |
二、心隐症研究简况 |
(一) 隐匿性心肌缺血 |
(二) 无症状性心力衰竭 |
(三) 无症状性脑卒中 |
(四) 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
第四部分 传统与现代医学的区别 |
一、行为及心理因素与情志致病因素的比较 |
二、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与"心主血脉" |
三、心、脑疾病隐匿性发作与藏象之"心" |
参考文献 |
六、临床研究 |
中医心隐症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方法 |
三、统计学处理方法 |
四、结果与分析 |
(一) 基本情况 |
(二) 主要相关因素与心隐症的关系 |
1.心隐症与年龄: |
2.心隐症与性别 |
3.心隐症与教育程度 |
4.饮食习惯 |
5.心血管病家族史 |
6.BMI |
7.饮茶 |
8.心隐症的空间分布 |
9.职业与心隐症 |
五、讨论 |
七、小结 |
八、附录:中医心隐症调查表 |
九、个人简历 |
十、致谢 |
(10)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上篇 冠心病心绞痛(胸痹心痛)古代文献研究 |
1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与概念考辨 |
1.1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 |
1.1.1 病名萌芽期 |
1.1.2 病名内涵充实期 |
1.1.3 病名内涵争议期 |
1.1.4 病名初步统一期 |
1.2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相关病名的概念考辨 |
1.2.1 心痛与胸痛、膈痛 |
1.2.1.1 心痛 |
1.2.1.2 胸痛与膈痛 |
1.2.2 胸痹与心痹、胸痹心痛 |
1.2.2.1 胸痹与心痹 |
1.2.2.2 胸痹心痛 |
1.2.3 厥心痛与真心痛 |
1.2.3.1 厥心痛 |
1.2.3.2 真心痛 |
1.2.4 卒心痛与久心痛 |
1.2.4.1 卒心痛 |
1.2.4.2 久心痛 |
1.2.5 九种心痛 |
1.2.6 心胃痛(心脾痛)与心疝、心中寒 |
1.2.6.1 心胃痛(心脾痛) |
1.2.6.2 心疝与心中寒 |
1.2.7 病名之辨 |
2 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 |
2.1 病因认识 |
2.1.1 风寒为首,外邪侵袭 |
2.1.2 思虑过度,七情内伤 |
2.1.3 饮食不节,痰饮由生 |
2.1.4 劳逸失度,气血不调 |
2.1.5 脏腑虚弱,他脏及心 |
2.2 病机分析 |
2.2.1 心痛发作机理 |
2.2.1.1 不通则痛 |
2.2.1.2 牵引作痛 |
2.2.1.3 不荣则痛 |
2.2.2 疾病产生机理 |
3 冠心病心绞痛的疾病与证候分类 |
3.1 冠心病心绞痛的疾病分类 |
3.2 冠心病心绞痛的证候分类 |
3.2.1 《金匮要略》之辨证 |
3.2.1.1 胸痹之辨证 |
3.2.1.2 心痛之辨证 |
3.2.2 病因辨证 |
3.2.3 八纲辨证 |
3.2.3.1 寒热辨证 |
3.2.3.2 虚实辨证 |
3.2.4 气血辨证 |
4 冠心病心绞痛的治则治法 |
4.1 治则概述 |
4.1.1 辨证治则 |
4.1.1.1 阴阳辨证治则 |
4.1.1.2 表里辨证治则 |
4.1.1.3 虚实辨证治则 |
4.1.1.4 寒热辨证治则 |
4.1.1.5 气血辨证治则 |
4.1.1.6 脏腑辨证治则 |
4.1.2 胸痹心痛辨病治则 |
4.2 治法概述 |
4.2.1 药物疗法 |
4.2.1.1 祛邪诸法 |
4.2.1.2 扶正诸法 |
4.2.1.3 扶正祛邪诸法 |
4.2.1.4 心病专药 |
4.2.2 针灸、按摩与导引 |
4.2.2.1 针灸 |
4.2.2.2 按摩 |
4.2.2.3 导引 |
4.2.3 其他疗法 |
4.2.3.1 外治法 |
4.2.3.2 食疗药膳 |
4.2.3.3 心理疗法 |
5 冠心病心绞痛的预防调摄 |
5.1 心绞痛的预防 |
5.1.1 恬淡虚无,精神内守 |
5.1.2 起居有常,寒温适宜 |
5.1.3 饮食有节,戒烟限酒 |
5.1.4 不妄作劳,动而中节 |
5.2 心绞痛的调摄 |
5.2.1 精神 |
5.2.2 饮食 |
5.2.3 运动 |
5.2.4 禁忌 |
6 冠心病心绞痛的专题研究 |
6.1 冠心病心绞痛古代处方用药研究 |
6.1.1 研究意义与入选标准 |
6.1.2 古代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小方概况 |
6.1.2.1 汉唐时期 |
6.1.2.2 宋元时期 |
6.1.2.3 明清时期 |
6.1.3 讨论 |
6.1.3.1 汉唐时期治疗心绞痛用药规律 |
6.1.3.2 宋元时期治疗心绞痛用药规律 |
6.1.3.3 明清时期治疗心绞痛用药规律 |
6.2 冠心病心绞痛古代医案研究 |
6.2.1 研究意义及入选标准 |
6.2.1.1 研究意义 |
6.2.1.2 入选标准 |
6.2.2 古代冠心病心绞痛医案分析 |
6.2.2.1 元明时期医案 |
6.2.2.2 清~民国时期医案 |
6.2.3 古代冠心病心绞痛证治规律探讨 |
6.2.3.1 元明时期与清~民国时期用药规律比较 |
6.2.3.2 证治规律 |
7 冠心病心绞痛相关问题探讨 |
7.1 肝心痛意义探讨 |
7.1.1 概念源起与发展 |
7.1.2 现代应用 |
7.1.2.1 理论阐述及辨证分型 |
7.1.2.2 临床研究 |
7.1.3 意义探讨 |
7.2 扶阳在心绞痛治疗中的地位 |
7.2.1 阴阳关系,阳为主导 |
7.2.2 心痛病机,“阳微”为主 |
7.2.2.1 心阳虚 |
7.2.2.2 肺阳虚 |
7.2.2.3 脾阳虚 |
7.2.2.4 肾阳虚 |
7.2.3 治重阳气,古今一贯 |
7.2.4 扶阳含义,“温补通回” |
7.2.4.1 温阳散寒 |
7.2.4.2 补气助阳 |
7.2.4.3 通阳宣痹 |
7.2.4.4 回阳救逆 |
7.3 论心绞痛祛邪首当调气 |
7.3.1 心痛标证,其“本”在气 |
7.3.2 调气之法,重在脾肺 |
7.4 热证心痛辨析 |
7.4.1 古籍所载,郁热为多 |
7.4.2 今人发挥,痰热郁毒 |
7.4.2.1 理论上,阐发郁热伤络、热毒学说 |
7.4.2.2 临床上,审证应用清法治热证心痛 |
7.4.3 评述 |
下篇 冠心病心绞痛的现代文献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认识 |
1.1 概述 |
1.2 心绞痛的发病机制 |
1.3 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
1.3.1 心绞痛的临床特征 |
1.3.2 心绞痛的临床分型 |
1.4 心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1.4.1 心绞痛的诊断 |
1.4.2 心绞痛的鉴别诊断 |
1.5 心绞痛的治疗 |
1.5.1 抗心肌缺血的综合防治 |
1.5.2 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
1.5.3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
2 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研究 |
2.1 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 |
2.1.1 心绞痛的病因 |
2.1.2 心绞痛的病机 |
2.2 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分型 |
2.2.1 宏观辨证 |
2.2.2 微观辨证 |
2.2.2.1 脂质代谢方面 |
2.2.2.2 心功能方面 |
2.2.2.3 微循环方面 |
2.2.2.4 血小板形态与功能方面 |
2.2.2.5 血液流变学方面 |
2.2.2.6 氧自由基方面 |
2.2.2.7 血管活性物质方面 |
2.2.2.8 免疫功能方面 |
2.2.2.9 激素方面 |
2.2.2.10 同型半胱氨酸方面 |
2.2.2.11 其他方面 |
3 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论治 |
3.1 辨证分型治疗 |
3.1.1 分3 型治疗 |
3.1.2 分4 型治疗 |
3.1.3 分5 型治疗 |
3.1.4 分6 型治疗 |
3.1.5 分7 型治疗 |
3.1.6 分8 型治疗 |
3.1.7 分10 型治疗 |
3.2 各家论治观点研究 |
3.2.1 从八纲论治 |
3.2.1.1 从虚实论治 |
3.2.2 从病邪论治 |
3.2.2.1 从痰湿论治 |
3.2.2.2 从瘀血论治 |
3.2.2.3 从痰瘀论治 |
3.2.2.4 从火邪论治 |
3.2.2.5 从毒论治 |
3.2.2.6 从郁论治 |
3.2.3 从脏腑论治 |
3.2.3.1 从肾论治 |
3.2.3.2 从脾论治 |
3.2.3.3 从肝论治 |
3.2.3.4 从肺论治 |
3.2.3.5 从胆论治 |
3.2.3.6 从胃论治 |
3.2.3.7 从五脏六腑论治 |
3.2.4 其他 |
3.2.4.1 从阴虚论治 |
3.2.4.2 从络论治 |
3.2.4.3 从营卫失调论治 |
4 名老中医治疗经验 |
4.1 冉雪峰:利膈通络消症散结治心绞痛 |
4.2 曹惕寅:重疏导心经逆气,用药贵乎轻灵 |
4.3 蒲辅周:主用两和散治心痛 |
4.4 李斯炽:法遵辨证论治,扶正兼以祛邪 |
4.5 岳美中:心痛病因阳虚受寒,化瘀辅以通阳行气 |
4.6 秦伯未:气血不利为病机,养血扶阳以治本 |
4.7 张伯臾:注重心肾并治,推崇膏方调治、散剂善后 |
4.7.1 病机认识 |
4.7.2 治疗大法 |
4.7.3 临床用药特点 |
4.8 赵锡武: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胸痹 |
4.9 宋孝志:脏腑分型论治心绞痛 |
4.10 袁家玑:重视痰邪致病,通阳化痰为治 |
4.11 任应秋:辨证论治冠心病,扶阳通营为先务 |
4.12 郭士魁:主以通法治心痛 |
4.13 俞慎初:治心痛不离“补虚”、“通脉” |
4.14 邓铁涛:治重调脾护心、益气除痰 |
4.15 万友生:自拟丹络蒌薤汤疗胸痹 |
4.16 董建华:辨病辨证相结合,理气活血基本方 |
4.17 陆芷青:病机气阴痰瘀,辨证舌脉为凭 |
4.18 路志正:胸痹治从脾胃、肝 |
4.19 颜德馨:心痛分三期,法用温、通、补 |
4.20 方药中:重视心肾,阴阳平调 |
4.21 周信有:自拟心痹一号方,益气温肾祛痰瘀 |
4.22 高辉远:辨证兼用自拟方 |
4.23 焦树德:辨证虚实,心肺并调,气血同治 |
4.24 张琪:辨证八法治心痛 |
4.25 印会河:胸痹治同肝着,方用旋覆花汤 |
4.26 周次清:祛邪为主,常法有四 |
5 冠心病心绞痛的固定方加减与中成药治疗 |
5.1 固定方加减治疗 |
5.1.1 祛邪诸法 |
5.1.1.1 活血化瘀法 |
5.1.1.2 疏肝行气法 |
5.1.1.3 温阳散寒法 |
5.1.1.4 行气活血法 |
5.1.1.5 通阳活血法 |
5.1.1.6 消积化滞法 |
5.1.1.7 软坚破结法 |
5.1.1.8 化痰祛瘀法 |
5.1.1.9 化痰通阳法 |
5.1.1.10 活血通鼻窍法 |
5.1.1.11 散寒息风通络法 |
5.1.2 扶正诸法 |
5.1.2.1 益气温阳法 |
5.1.2.2 益气养阴法 |
5.1.2.3 益气养心法 |
5.1.2.4 温通心阳法 |
5.1.2.5 益气健脾法 |
5.1.2.6 益气补肺法 |
5.1.2.7 补肾法 |
5.1.2.8 调补心肾法 |
5.1.2.9 滋阴益气补肾法 |
5.1.3 扶正祛邪诸法 |
5.1.3.1 益气活血法 |
5.1.3.2 滋阴活血法 |
5.1.3.3 温阳活血法 |
5.1.3.4 通络益气法 |
5.1.3.5 益气化痰祛瘀法 |
5.1.3.6 益气温阳活血法 |
5.1.3.7 益气养阴活血法 |
5.1.3.8 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法 |
5.1.3.9 益气活血、祛风通络法 |
5.1.3.10 补肾涤痰法 |
5.1.3.11 补肾活血法 |
5.1.3.12 温肾化痰祛瘀法 |
5.1.3.13 补脾和胃法 |
5.1.3.14 健脾活血祛痰法 |
5.1.3.15 养心化痰通络法 |
5.1.3.16 补心益肾祛瘀法 |
5.1.3.17 补脾益肺、理气活血法 |
5.1.3.18 补心益肾、化痰祛瘀法 |
5.2 中成药治疗 |
5.2.1 丸剂 |
5.2.1.1 滴丸 |
5.2.1.2 微丸与浓缩丸 |
5.2.2 散剂 |
5.2.3 煎膏剂与流浸膏剂 |
5.2.4 片剂 |
5.2.5 胶囊剂 |
5.2.6 合剂(口服液) |
5.2.7 颗粒剂(冲剂) |
5.2.8 注射剂 |
5.2.9 气雾剂、喷雾剂 |
5.2.10 软膏剂 |
5.2.11 膏药 |
5.2.12 其他剂型 |
6 冠心病心绞痛的单味药物治疗 |
6.1 根类 |
6.1.1 三七 |
6.1.2 丹参 |
6.1.3 西洋参 |
6.1.4 当归 |
6.1.5 麦冬 |
6.1.6 刺五加 |
6.1.7 黄芪 |
6.1.8 葛根 |
6.1.9 缬草 |
6.2 根茎类 |
6.2.1 大蒜 |
6.2.2 川芎 |
6.3 果实类 |
6.3.1 山楂 |
6.3.2 刺蒺藜 |
6.4 花类 |
6.4.1 红花 |
6.4.2 鸡冠花 |
6.4.3 蒲黄 |
6.5 叶类 |
6.5.1 茶叶 |
6.5.2 银杏叶 |
6.6 茎藤类 |
6.6.1 桑寄生 |
6.7 全草类 |
6.7.1 长白瑞香 |
6.7.2 回心草 |
6.7.3 灯盏细辛 |
6.7.4 红景天 |
6.7.5 苦碟子 |
6.7.6 香青兰 |
6.7.7 穿心莲 |
6.7.8 绞股蓝 |
6.7.9 益母草 |
6.7.10 淫羊藿 |
6.8 动物类 |
6.8.1 水蛭 |
6.8.2 地龙 |
6.8.3 熊胆 |
7 冠心病心绞痛的针灸、穴位、推拿、气功治疗 |
7.1 针灸疗法 |
7.1.1 体针疗法 |
7.1.1.1 辨证分型治疗 |
7.1.1.2 固定处方治疗 |
7.1.2 耳针疗法 |
7.1.2.1 耳穴电针法 |
7.1.2.2 耳穴贴压法 |
7.1.3 头针疗法 |
7.1.4 腕踝针疗法 |
7.1.5 第二掌骨侧针法 |
7.1.6 温针疗法 |
7.1.7 电针疗法 |
7.1.8 灸法 |
7.1.8.1 艾条灸法 |
7.1.8.2 隔物灸法 |
7.1.9 刺血疗法 |
7.1.10 其他针灸疗法 |
7.1.10.1 信息治疗仪穴位治疗 |
7.1.10.2 微波针灸治疗 |
7.1.10.3 指穴敏感点治疗 |
7.1.11 综合疗法 |
7.1.11.1 电耳针配合体针、穴位注射 |
7.1.11.2 针刺配合灸法 |
7.1.11.3 针刺配合耳穴埋针 |
7.2 穴位疗法 |
7.2.1 穴位注射法 |
7.2.1.1 西药注射 |
7.2.1.2 中药注射 |
7.2.2 穴位埋植法 |
7.2.2.1 穴位埋线法 |
7.2.2.2 穴位埋藏微型助压器 |
7.2.3 穴位贴压法 |
7.2.3.1 辨证取穴贴压 |
7.2.3.2 固定穴位贴压 |
7.2.4 其他穴位疗法 |
7.3 推拿疗法 |
7.3.1 压痛点推拿 |
7.3.2 心区局部推拿 |
7.3.3 足反射区推拿 |
7.3.4 全身推拿 |
7.4 气功疗法 |
7.4.1 治疗原理 |
7.4.2 治疗冠心病功法简介 |
7.4.3 冠心病辨证施功 |
7.4.3.1 治疗虚证功法 |
7.4.3.2 治疗实证功法 |
7.4.4 临床应用 |
7.4.4.1 内气疗法 |
7.4.4.2 外气疗法 |
7.4.4.3 内气与外气结合疗法 |
8 冠心病心绞痛的综合疗法 |
8.1 中药与非药物疗法结合治疗 |
8.1.1 中成药与药浴、刮痧、体疗结合法 |
8.1.2 中成药与针灸结合法 |
8.1.3 汤剂与体针、耳针结合法 |
8.1.4 汤剂与针灸、气功结合法 |
8.1.5 汤剂与耳穴贴药结合法 |
8.2 西药与针灸结合治疗 |
8.3 非药物疗法相互结合治疗 |
8.3.1 拔罐、贴敷、温灸结合法 |
8.3.2 温灸、拔罐、穴位注射结合法 |
8.3.3 穴位注射与食疗结合法 |
8.3.4 针灸与氧疗结合法 |
8.3.5 穴位按摩与耳压结合法 |
9 冠心病心绞痛的食疗与护理 |
9.1 冠心病心绞痛的饮食疗法 |
9.1.1 冠心病辨病与辨证食疗 |
9.1.1.1 冠心病食疗方 |
9.1.1.2 冠心病的辨证食疗 |
9.1.2 临床应用 |
9.1.2.1 单味食品治疗冠心病 |
9.1.2.2 辨证配膳治疗冠心病 |
9.2 冠心病心绞痛的护理 |
9.2.1 冠心病护理常规 |
9.2.1.1 环境安排 |
9.2.1.2 起居护理 |
9.2.1.3 情志护理 |
9.2.1.4 服药护理 |
9.2.1.5 饮食护理 |
9.2.1.6 排泄护理 |
9.2.2 疾病护理 |
9.2.2.1 危重期护理 |
9.2.2.2 缓解期护理 |
9.2.3 心绞痛辨证施护 |
10 国外中医药治疗心绞痛相关研究 |
10.1 针灸 |
10.1.1 针灸治疗冠心病临床研究 |
10.1.2 针刺对心脏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
10.2 中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I. 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急症诊疗规范 |
II. 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
III. 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 |
IV.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危险度分层 |
V.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试行标准 |
VI.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 |
VII.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 |
四、济南华夏医院偏瘫、脑萎缩可望治愈(论文参考文献)
- [1]钱英教授治疗肝性脊髓病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研究[D]. 勾春燕.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7(01)
- [2]小儿颅脑损伤致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D]. 张世强. 吉林大学, 2015(08)
- [3]针药结合治疗中风中经络的临床研究[D]. 郑建强.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2(10)
- [4]私法自治视域下的老年人监护制度研究[D]. 李欣. 西南政法大学, 2012(08)
- [5]刘友章教授脾胃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研究[D]. 庄松辉.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10)
- [6]针灸疗法配合智力训练治疗脑瘫患儿智力障碍的临床研究[D]. 郝静.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0(03)
- [7]出血性中风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研究[D]. 雷花.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0(02)
- [8]CT定位围针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D]. 廖穆熙.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10)
- [9]中医心隐症基础理论研究及流行病学调查[D]. 杨新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10)
- [10]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D]. 李柳骥.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