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归油在超临界CO_2流体中的溶解度测定及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孔凡[1](2021)在《南瓜籽油制取工艺及氧化稳定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20年来,我国南瓜产量逐年增加,南瓜籽作为南瓜最重要的副产物也逐渐受到重视。南瓜籽脂肪含量高,富含矿物质与各种生物活性成分,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油料。本文研究了微波预处理压榨法制取南瓜籽油的最佳工艺,研究了微波预处理对南瓜籽油理化性质和油脂伴随物含量的影响,通过响应面设计优化了超临界二氧化碳法提取南瓜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比了三种制取方法制得的南瓜籽油的品质差异和储藏过程中南瓜籽油的品质变化,取得了如下成果:以南瓜籽油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微波预处理压榨法提取南瓜籽油的工艺条件,最优工艺条件下南瓜籽油的提油率为69.5%。还考察了微波条件对南瓜籽油理化性质和油脂伴随物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适当的微波预处理不仅提高南瓜籽油的提油率,也可以提高油脂伴随物的含量。以南瓜籽油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PB实验设计,最陡爬坡试验和BB响应面优化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制取南瓜籽油的工艺,在最优工艺条件下南瓜籽油的提油率为74.9%。对冷榨法、微波预处理压榨法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制得的南瓜籽油的提油率、理化性质、油脂伴随物含量和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制得的南瓜籽油有较高的水分含量、过氧化值和碘值,并在总生育酚和角鲨烯含量上有优势;微波预处理压榨法制得的南瓜籽油酸价较高,并在总酚含量和总甾醇含量上有优势;通过Pearson双变量相关性分析可知总酚在南瓜籽油的抗氧化能力中发挥了主要作用,其他油脂伴随物如α-生育酚、β-谷甾醇等也有一定抗氧化作用。在常温储藏的过程中,南瓜籽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随储藏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加,p-茴香胺值的变化不大,油脂伴随物含量和自由基清除能力虽有下降但变化不大,这说明常温储藏下南瓜籽油的品质较稳定;在Schaal烘箱法加速氧化,南瓜籽油的酸价、过氧化值和p-茴香胺值逐渐增加,油脂伴随物含量和自由基清除能力呈下降趋势,说明高温能降低南瓜籽油的储藏稳定性,在储藏前期,总酚和总生育酚含量迅速下降,说明在储藏初期总酚和生育酚起主要抗氧化作用;由Pearson双变量相关性分析可知多酚和生育酚在南瓜籽油的加速氧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角鲨烯不是抑制南瓜籽油氧化的主要成分。本研究探索了制油工艺对南瓜籽油品质的影响,探究储藏过程中南瓜籽油品质的变化,通过Pearson双变量相关性分析探究了储藏过程中起主要抗氧化作用的油脂伴随物,为高品质南瓜籽油的生产和高质量开发提供数据和理论依据。
王千[2](2020)在《低渗储层注超临界CO2驱替及封存规律研究》文中指出在CO2驱油过程中,不同的CO2注入方法及储层非均质性对CO2驱油及埋存的效果有重要影响,此外注入的CO2与储层流体(地层水、原油)及岩石发生物理化学反应,产生无机沉淀和沥青质沉淀,导致储层岩石孔喉堵塞及润湿性变化,增加原油流动阻力,进而影响储层注CO2提高原油采收率和CO2埋存效率。因此,研究不同特征储层中不同CO2驱油方法的驱油埋存效果的差异以及CO2驱油过程中储层岩石物性变化等问题,是选择合理的CO2驱油方法提高原油采收率及减少储层伤害的重要前提。本论文研究的目标油藏是长庆油田H区块低渗砂岩储层,首先测试了高温高压条件下地层流体、超临界CO2基本物性参数及原油中CO2浓度与沥青质沉淀的关系,确定了CO2-地层原油的最小混相压力(MMP)。针对不同物性特征储层中不同CO2驱油方法的驱油特征和CO2埋存效果以及沥青质沉淀、无机沉淀造的储层伤害规律等问题,本论文进行了多组岩心驱替实验。宏观层面层间非均质性强的多层储层中的驱替实验表明,CO2驱后整个系统的采收率较低,91%的产油来自高渗层,剩余油分布在中低渗层。气水交替驱(CO2-WAG)过程中CO2突破时间较晚,各层的原油采收率显着改善。此外,CO2驱后高渗层的渗透率下降了16.1%,95.1%的下降幅度由沥青质沉淀引起。CO2-WAG驱后,各层的渗透率下降幅度分别为29.4%、16.8%和6.9%,在高渗透层中20.6%渗透率下降由CO2-地层水-岩石相互作用引起。微观层面基于孔隙半径分布和压汞曲线,通过分形理论对对四块渗透率相似的岩心孔喉结构特征进行定量了评估,并进行混相和非混相的CO2及CO2注入浸泡交替(CO2-SAG)驱油实验。研究发现,在原油采收率方面CO2混相驱比CO2非混相驱高12-17%,孔喉结构均质的岩心比非均质岩心高18-27%。在非混驱替时岩心原油采收率受孔隙结构的影响更明显。由于沥青质沉淀引起的孔喉堵塞,混相和非混相驱替后岩心渗透率分别下降了7-15%、4-8%,且渗透率下降幅度与岩心孔喉结构分形维数成正比。混相和非混相驱替后岩心的润湿指数分别下降了25-60%、10-22%。CO2-SAG驱的原油采收率比CO2驱油高8-14%,且岩心孔喉结构的非均质性越强,产油改善程度越大。孔喉结构越均匀,CO2浸泡过程中的压力衰减速度越大,驱替后由于沥青质沉淀而引起的渗透率下降越小。具有相同采收率时CO2-SAG驱对岩心的损害相对较小,特别是对于孔喉结构较差的岩心。但CO2浸泡过程而导致了更严重的润湿性变化。CO2-WAG及CO2-SAG驱CO2换油率明显高于CO2驱,混相驱高于非混相驱。CO2-SAG驱结束后CO2埋存率最高,储层中剩余流体溶解的CO2浓度更高。向盐水层注CO2埋存过程中,在CO2突破时CO2埋存效率最高,CO2-地层水-岩石相互作用对储层造成的损害远高于CO2驱油过程。
吴小飞[3](2020)在《CO2+水复合萃取分离回收油泥中油分的机理和工艺研究》文中提出含油污泥是石油勘探、开采、炼制、清罐、储运过程中由于事故、跑冒滴漏、自然沉降等所产生的危险废弃物之一。它不仅含有对环境和人类生活造成污染和影响的污水和少量重金属的固体颗粒,还含有较多可回收利用的油分。据报道,中国目前平均每年约有100万吨油泥(约含有15~50万吨石油烃)尚未得以处理回用。因此,发展高效低污染且能有效分离回收油泥中油分的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提出了一种能高效回收油泥中油分的新型油泥处理技术——CO2+水复合萃取分离油泥(CWCE)技术,系统地开展了利用CWCE方法分离油泥中油分的相关实验和理论研究,优化了相关工艺参数、探究了CWCE技术提高油泥油分回收效率的机理。主要内容包括:(1)选取来自中海油和胜利五岗的两个油泥样品ZHY和SLWG作为研究对象,对油泥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I)油泥中含10~56 wt.%有可回收利用价值的油分,且不同来源油泥中的水、油和固体三组分存在明显差异;(II)油泥呈现复杂的相互交联的微观结构;(III)ZHY以中、轻质油为主,而SLWG则以重质油为主。考察超临界CO2和液态CO2萃取分离油泥时,萃取效率均表现较差,油分回收率最高仅为6.32%。(2)研究了CWCE技术主要操作参数(操作压力、温度、搅拌时间、油泥-水质量比)对ZHY中油分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操作温度60℃、平衡压力3 MPa和搅拌时间为90 min时的油分回收率最高达84%,远远高出传统方法(超声波处理、溶剂萃取、高温超临界萃取)和低温超临界萃取方法处理油泥的油回收率。(3)对CWCE技术提高油泥中油分回收率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测定了CO2在油泥(ZHY)/水悬液体系液相中的溶解度和CO2-油体系的膨胀因子,并进行了热力学模型计算。在此基础上的理论分析表明,CWCE技术提高油泥中油分回收率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机理是:CO2对油分的溶解膨胀作用降低了油分的密度和粘度,增加了油-固界面张力,有利于油-固分离和油滴在水相中的上浮;减压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气泡粘附于油滴表面,产生气浮效应,进一步强化油滴和固相残渣的分离和油滴的上浮。(4)对CWCE技术处理油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残渣特性及其后期处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相较采用单纯的水洗法,采用CWCE技术产生的污水的水质明显改善,有利于重复使用;在超声波作用下向油泥残渣/水悬液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复配清洗剂可实现残渣的深度脱油。在超声频率为40 k Hz,超声功率为50 W,药剂(Na2Si O3·9H2O:BR-F201质量比为2:1)添加量为5.0 g·L-1时,对油泥样品ZHY而言,油泥残渣含油率可降至1.76 wt.%,继续进行二次超声处理后,残渣含油率可进一步降至1.06 wt.%。因此,残渣超声处理技术配合CWCE技术有效地提高了油回收率并降低了底渣中含油率。(5)对CWCE+超声清洗处理油泥技术进行了技术经济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油泥处理规模为500 kg/h的工艺技术方案设计。CWCE技术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油泥处理的新技术,它不仅实现了原油的高效回收,还可显着降低工艺水的污染程度,符合油泥资源化利用的绿色发展理念。
宋俊颖[4](2020)在《具有亲超临界二氧化碳特性的改性磷脂合成及性能测定》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十年来,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因其绿色、环保、无污染等特点,被众多研究者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的工艺生产过程中。而天然磷脂价格低廉,资源丰富,同时具备亲水基和疏水基,具有很重要的理化性质,是优良的表面活性剂,但同时也存在易氧化和亲水性差的缺点,尤其在ScCO2中的溶解度很差,限制了磷脂在超临界流体技术中的应用。为此,本论文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具有亲ScCO2特性的改性磷脂,研究了改性磷脂在ScCO2中的相行为,并详细讨论了各操作条件对改性磷脂溶解度的影响规律。据调研发现,聚醋酸乙烯酯是一种具有优良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降解的亲ScCO2材料。所以本论文拟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法,制备出带有端羧基结构的RAFT试剂,合成不同分子量的窄分子量分布的带有端羧基的聚醋酸乙烯酯,并用凝胶色谱测试了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分布。然后再以不同分子量的聚醋酸乙烯酯和甘油磷酰胆碱为原料,在碱和缩合剂的存在下,发生缩合反应得到不同分子量的改性磷脂——聚醋酸乙烯酯酰磷脂酰胆碱,再结合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图确认产物的结构。接着对改性磷脂合成中缩合反应的实验条件进行优化,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探究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投料比这三个因素对实验产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操作条件,改性磷脂产率高达61.2%。本文采用静态浊点法对分子量分别是779 g/mol,1098 g/mol和1366 g/mol的改性磷脂在温度是313.15 K、318.15 K、323.15 K、328.15 K,压力为9~15 MPa下且含有共溶剂浓度分别是0.5 mol%、1 mol%和2 mol%的ScCO2中的溶解度数据。实验结果表明,本文合成的改性磷脂确实比天然磷脂在ScCO2中的溶解度大,而且在升高压力、增加共溶剂浓度、降低改性磷脂的分子量和温度时,改性磷脂在ScCO2中的溶解度会逐步增大。并使用了四种经过修正后能用于共溶剂存在的超临界体系的半经验方程,Chrastil、Mendez-Santiago-Teja(MST)、Reddy和Pérez模型对全部的实验数据进行关联,AARD值分别为7.92%、6.13%、6.40%和3.01%,说明关联精度很好。
冀胜合[5](2019)在《CO2+原油+水相平衡研究》文中提出研究发现,利用油田实现CO2埋存,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对气候的影响,而且可以利用注CO2驱油技术进行采油,来提高原油的采收率,同时实现CO2存储的目的。但是在此过程中,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基础研究,其中一方面就是CO2在原油中的溶解度,其对整个驱油过程以及埋存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以原油、水为研究对象,对CO2在纯水、原油以及不同比例的油水混合物中的溶解度进行测定,测定的温度范围为313.15K~423.15K,压力范围为5MPa~25MPa,对CO2在油相、水相以及油水混合物中的溶解规律进行研究。实验发现,CO2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力成正相关,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但是当温度高于373.15K,压力较高时其溶解度又有所回升,将实验值与文献值进行比较,其平均相对偏差为2.0%;其在油中以及油水混合物中的溶解度随压力的升高而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温度恒定的条件下,CO2在油水混合物中的溶解度与其液相组成和实验压力密切相关,因此可以用同一温度压力下,油相、水相中的溶解度数据来估算CO2在油水混合物中的溶解度。建立了一个适用于高温高压体系的溶解度模型,将PR方程用于CO2在水中溶解度计算,平均相对误差2.32%,与相同条件下的Duan模型的计算值相比,其误差较小;利用经验关联式计算了原油的临界参数,通过PR状态方程,建立了CO2在原油中的溶解度模型,平均相对误差为3.60%,与相同条件下的SRK模型相比,其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验值。明确了CO2在油水混合物中的溶解度与其在单纯油相和单纯水相中溶解度的关系,通过油相、水相溶解度预测模型的建立,可以估算出CO2在油水混合物中的溶解度,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
刘阳阳[6](2016)在《基于在超临界CO2溶解度的牡丹籽油提取工艺优化与贮藏过程中的抗氧化指标动态》文中研究说明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属芍药科芍药属植物,作为我国传统名贵花卉,素有“国色天香”之美誉。牡丹根皮可入药,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牡丹籽油中富含多种脂肪酸,尤其富含α—亚麻酸,α—亚麻酸是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中唯一必需的脂肪酸,对心脑血管健康、血脂成分、免疫系统均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采用超临界C02流体萃取技术对牡丹籽油的萃取工艺、溶解度、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自由基清除能力等进行了考察,并对牡丹籽油溶解度进行了模型的关联。本文所做的主要研究工作与结果如下:通过对不同温度、压力、二氧化碳密度条件下牡丹籽油溶解度的考察,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13-353 K,压力为20-35 MPa范围,牡丹籽油在超临界C02流体中的溶解度在一定程度下与压力和二氧化碳密度呈正相关关系,与温度呈负相关关系。在本研究的实验条件下,牡丹籽油的最大溶解度为27.43 g/L,最小溶解度为1.28 g/L。通过采用Chrastil模型、Valle模型、Adachi模型、Sparks模型、Kumar-Johnston模型、Sung-shim模型、Bartle模型、Mendez-Santiago-Teja模型等8种模型与牡丹籽油的溶解度数据进行关联,结果显示了较强的关联性。其中采用Chrastil方程(ln(S)=k*ln(ρ) +a/T+b)对牡丹籽油的溶解度数据进行拟合,得到1n(S)与ln(P)的关系曲线。拟合结果为k= 9.366; a=-3204.435; b=-50.539,α为负值表示当CO2密度恒定时,溶解度随温度增加而增加。平均偏差为6.43%,由于平均偏差小于10%且牡丹籽油的理论溶解度与实验测得的溶解度差异不大,所以牡丹籽油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与CO2密度在313-353 K范围内具有较强的关联性。结合牡丹籽油溶解性能,通过单因素实验法,考察了二氧化碳流速、压力、时间、温度等因素对牡丹籽油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供试的3个流速中,18 mL/min的二氧化碳流速可以达到萃取牡丹籽油低成本,低能耗的工艺要求;在温度40℃,压力为20MPa,25MPa,30 MPa,35 MPa对牡丹籽油萃取时间进行考察,结果表明,120 min的萃取时间已经足以完成萃取过程;恒定温度下,牡丹籽油得率随压力增大而增大;恒定压力下,牡丹籽油得率随温度增大而减小;在流速为18 mL/min,时间为210 min条件下,温度为313 K、压力为35 MPa时牡丹籽油的得率与回收率均最大,分别为0.222g/g与94.9%,且得率接近索氏提取的得率。温度为313 K、压力为30 MPa时,牡丹籽油的得率为0.219 g/g,与35 MPa时的得率相差较小,结合牡丹籽油溶解性能,从经济效益出发,可得出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牡丹籽油的最佳工艺为313 K、30 MPa。通过GC-MS对牡丹籽油进行鉴定,共鉴定出5种成分:α—亚麻酸、亚油酸、油酸、硬脂酸、棕榈酸。且超临界萃取得到的牡丹籽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索氏提取得到的牡丹籽油。牡丹籽油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表明:牡丹籽油对DPPH自由基的抑制率与浓度在一定程度上成正相关作用,同时也表明牡丹籽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且超临界提取得到的牡丹籽油抗氧化能力强于索氏提取得到的牡丹籽油。牡丹籽油POV值的考察结果表明:避光、低温、密封条件下牡丹籽油的POV值相对较低,有助于牡丹籽油的贮藏。通过对不同抗氧化剂对牡丹籽油POV值的考察,结果表明:适当的添加抗氧化剂有助于延缓牡丹籽油的氧化速率。最适宜牡丹籽油贮藏添加的合成抗氧化剂为TBHQ和BHA,最优的天然抗氧化剂种类为VE与竹叶黄酮。牡丹籽油紫外吸收效果评价结果表明:牡丹籽油有较强的吸收紫外线的能力。
李张升[7](2015)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紫苏油及其过程相平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洁净的分离技术,在天然产物的提取领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紫苏籽作为既可食用又可药用的天然产物,其含有的紫苏油约占整粒紫苏籽质量的45%60%。紫苏油中富含5070%的α-亚麻酸是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可用于食品,医药,保健品开发等领域。本文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应用于提取紫苏籽中的紫苏油,研究了提取工艺、溶解度相平衡以及紫苏油中α-亚麻酸含量的无损快速检测,研究的内容具体有以下四个方面:(1)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紫苏油的工艺研究:首先测定压榨法、索氏提取法、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三种方法得到的紫苏油的气味、色泽、酸值、过氧化值、碘值,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得到的紫苏油品质相较于其余两种方法更佳,因此选择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紫苏籽中紫苏油。然后选定温度、压力、时间、装填系数四个因素,分别选取水平数为6、3、3、2,设计混合均匀实验。用Date Processing System(DPS)对实验数据进行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拟合,得到出油率和四个因素的模型方程以及最佳提取条件:萃取温度42℃,萃取压力27MPa,萃取时间4h,装填系数0.8。此条件下最大出油率为55.23%,平行验证三次,得到出油率平均值为54.62%,相对标准偏差为1.1%。(2)溶解度算法的建立与验证:选取文献中10种固体在超临界CO2流体中的溶解度实验数据,结合自编溶解度算法程序,在Mathematica计算平台上,分别用RK、SRK、PR三个状态方程关联计算了其溶解度数据,平均计算偏差均在10%以下。结果显示,所编算法正确可靠。(3)α-亚麻酸在超临界CO2流体中溶解度的关联与计算:选取压力和温度两个因素,各三个水平,得到α-亚麻酸在超临界CO2流体中的溶解度实验数据,利用Aspen Plus模拟估计了α-亚麻酸的物性参数,使用该参数结合所编算法对溶解度实验数据进行关联,平均关联计算偏差均在5%以下,关联计算结果满意。(4)拉曼光谱法对紫苏油品质的无损快速鉴定:紫苏油中α-亚麻酸的含量是评价其品质的主要指标。将紫苏油样本拉曼光谱强度值矩阵转换成角度值矩阵,应用经典的PRESS判据结合交互验证法确定校正集的主成分后,分别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和角度度量法建立紫苏油中α-亚麻酸含量的测定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角度度量法建立的模型更稳定,预测最大相对误差为-4.28%,RSD为2.79%。该方法可以实现紫苏油品质快速、准确、现场即时的鉴定。
闵江[8](2011)在《雷公藤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麻疯树籽的开发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超临界流体萃取(SFE)是环境友好的化工分离技术,在天然产物和中药领域被视为提取分离现代化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结合其它分离技术分别对雷公藤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麻疯树籽的综合开发利用进行了研究。雷公藤是我国传统中药,具有抗炎抗菌、免疫抑制和抗生育等药理作用,其中雷公藤甲素被公认为最主要的活性成分,雷公藤红素被认为具有较大毒副作用,但又具有明显的抗癌作用。本文在实验室成员前期研究基础上,采用100升超临界流体萃取工业化装置分别对从雷公藤根芯和根皮中提取有效成分的SFE小试工艺的放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以雷公藤根芯为原料,以增加雷公藤甲素的提取率和降低雷公藤红素的提取率为研究目标,按优化的小试工艺条件,以75%乙醇水溶液为夹带剂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时,放大工艺下的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红素的提取率分别为传统提取方法的1.56和2.27倍;与SFE小试实验结果相比具有相同数量级,表明放大工艺可行。当以雷公藤根皮为原料,以提高雷公藤红素的提取率为研究目标,按优化的小试工艺条件,以乙醇为夹带剂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时,放大工艺下的雷公藤红素的提取率是传统提取方法的1.282.56倍;是SFE小试实验的1.02倍,表明了放大实验与小试实验结果的一致性和放大的可行性。本文还利用上述工业规模超临界流体萃取所得的雷公藤根芯和根皮的浸膏为原料,对其中的雷公藤甲素与雷公藤红素的进一步分离进行了研究,优化得到了“酸沉-碱化-溶剂萃取”的工艺路线和各步骤的适宜工艺条件。采用高效液相(HPLC)仪器对分离后的三种产品的检测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雷公藤红素产品中检测不到雷公藤甲素;雷公藤甲素产品中检测不到雷公藤红素;总生物碱产品中也未检测出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红素,表明优化的分离工艺路线可使雷公藤红素、雷公藤甲素、总生物碱三种有效成分均得到较好的分离和富集。上述研究表明,本文建立的超临界流体萃取-酸沉-碱化-有机溶剂萃取的工艺路线既能高效提取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红素又能有效地将雷公藤红素、雷公藤甲素和总生物碱三种有效成分分离,从而为中药制剂雷公藤根芯和根皮的合理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技术支持。麻疯树是一种籽油含量很高的非食用油料植物,为世界公认的最有可能成为未来替代化石能源的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树种。为实现对麻疯树籽资源的合理利用,本文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对从麻疯树籽中提取籽油进行了研究,同时还对麻疯树籽中具有杀虫活性的皂苷的提取条件进行了考察。首先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从麻疯树籽中提取麻疯树籽油。对工艺参数(如原料粒度、提取温度和提取压力等)对麻疯树籽油提取率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麻疯树籽仁粉的粒度为4060目、萃取压力40MPa、萃取温度55℃时,可使麻疯树籽油达到最大提取率为51.5%,回收率为92.1%。其次进行了中试放大实验研究,结果麻疯树籽油的提取率为47.25%,回收率为84.5%。虽然中试的提取率低于小试结果,但优于一般传统的提取方法,表明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工艺的可行性。另外,本文还以超临界萃取除油后的籽仁为原料,采用乙醇回流法对籽仁中皂苷成分的提取进行了研究。设计正交实验考察了水浴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和提取次数对总皂苷提取率的影响。由极差分析知影响因素的排列顺序为:提取次数>料液比>乙醇浓度>水浴温度;最佳的提取条件为水浴温度80℃,乙醇浓度80%,料液比1:10,提取3次。在所选实验范围内,总皂苷的最大提取率为1.955%,回收率为88.64%。最后,本文还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麻疯树籽油的实验数据,计算了麻疯树籽油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并采用Chrastil方程和修正的Chrastil方程对溶解度数据进行关联,关联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0.10%和3.468%,表明关联结果较好;采用破碎-完整细胞模型和两步扩散模型对SC-CO2萃取麻疯树籽油的传质过程进行了模拟,拟合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08%~3.67%和3.01%~10.24%,表明模拟结果良好。上述理论研究为麻疯树籽油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工艺的工业放大与设计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持。
胡长鹰,丁霄霖[9](2006)在《超临界CO2流体中藁本内酯可溶性压力估算及在当归油中的溶解度测定》文中认为从分子结构角度出发,首次估算了当归油中最主要成分藁本内酯的溶解度参数和在超临界CO2流体(SC-CO2)中的可溶性压力,从理论上预测了用SC-CO2萃取藁本内酯是可行的,并且40℃比50℃更有利。通过实验证实了理论估算的正确性,并指出在当归油体系中,由于其他成分的协同作用,藁本内酯在SC-CO2流体中的溶解能力得以提高。
关文强[10](2006)在《丁香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及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 Thunb.)的干燥花蕾是我国传统的调味品和中草药,近年来又发现丁香油具有较强的杀虫、防腐保鲜作用。丁香油的传统提取方法为水蒸气蒸馏和有机溶剂提取等,近年来新兴的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被认为是提取天然植物挥发油的高效洁净工艺。本课题的主要目的是深入研究超临界CO2萃取丁香油工艺,比较其与传统提取方法的优缺点;同时通过对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中的传质模型与数学模拟,以及测定丁香油中主要成分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与关联等基础研究,为今后的工程放大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和理论指导。本文还首次研究了丁香油对果蔬主要采后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及对青椒等果蔬的防腐保鲜效果与机理,该研究为开发果蔬采后天然防腐保鲜剂提供基础,对其在食品防腐保鲜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学术价值。本课题首先以丁香收油率和主要成分丁香酚在萃取物中的含量为目标函数,采用正交试验及延伸试验研究了压力、温度、粒度、时间等因素对萃取效果的影响,从而确定出丁香油的适宜萃取条件。研究表明在萃取温度和压力分别为50℃和10-15MPa的条件下,丁香收油率为17.67%20.16%。本文还采用GC和GC/MS分析方法,比较了超临界CO2萃取与传统的水蒸气蒸馏等方法对丁香收油率和油的化学成分等的影响。收油率是水蒸气蒸馏和水中蒸馏的两倍左右。通过GC/MS共鉴定出丁香油中的23种成分,超临界萃取所得丁香油中丁香酚、乙酰丁香酚、β-石竹烯相对含量占90%以上,其中丁香酚和乙酰丁香酚的含量分别为58.8%和19.6%。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丁香油没有溶剂残留,萃取时间短,收油率高,较传统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对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的研究中,根据质量平衡建立了丁香油萃取过程的集总参数法模型,并结合实验结果对方程进行了合理的简化,利用实验数据拟合出主要参数,模型的计算值和实验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在6.88~57.78%之间。利用动态法测定了不同压力(10-30MPa)、温度(313-333K)下丁香酚、乙酰丁香酚、β-石竹烯在SC-CO2中的溶解度。在实验条件下,丁香酚在SC-CO2中的溶解度(摩尔分数)为0.0002-0.0580;乙酰丁香酚在SC-CO2中的溶解度(摩尔分数)为0.00018-0.07030;β-石竹烯在SC-CO2中的溶解度(摩尔分数)为0.00034-0.07096。而后分别利用ln y2与压力P的非线性关系方程、Chrastil方程、Chrastil改进方程(Adachi、de Valle)对丁香酚、乙酰丁香酚、β-石竹烯在SC-CO2中的溶解度进行了关联。关联的AARD平均值在2.91%5.74%之间,表明上述关联方程对本测量系统的适用性。本文还利用超临界CO2萃取丁香油的实验数据求得了丁香油在SC-CO2中的
二、当归油在超临界CO_2流体中的溶解度测定及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归油在超临界CO_2流体中的溶解度测定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南瓜籽油制取工艺及氧化稳定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籽用南瓜的概述 |
1.2 南瓜籽和南瓜籽油的概述 |
1.3 南瓜籽制油工艺研究进展 |
1.3.1 南瓜籽油制油工艺概述 |
1.3.2 南瓜籽油制油工艺对油脂伴随物的影响 |
1.4 南瓜籽油储藏稳定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2 微波预处理压榨法制备南瓜籽油工艺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1.3 实验方法 |
2.1.4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南瓜籽原料基本理化指标分析 |
2.2.2 微波预处理压榨法制备南瓜籽油 |
2.2.3 微波预处理对南瓜籽油品质的影响 |
2.3 小结 |
3 超临界CO_2萃取法制备南瓜籽油工艺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主要仪器设备 |
3.1.3 实验方法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单因素对超临界CO_2萃取法制备南瓜籽油提油率的影响 |
3.2.2 PB试验筛选影响因素 |
3.2.3 最陡爬坡试验确定因素水平 |
3.2.4 B-B响应面优化超临界CO_2萃取法制备南瓜籽油的工艺 |
3.3 小结 |
4 不同方法制备的南瓜籽油的品质比较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主要仪器设备 |
4.1.3 实验方法 |
4.1.4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工艺提油率的比较 |
4.2.2 南瓜籽油理化性质的比较 |
4.2.3 南瓜籽油脂肪酸组成的比较 |
4.2.4 南瓜籽油油脂伴随物含量的比较 |
4.2.5 南瓜籽油氧化稳定性和自由基清除能力 |
4.2.6 油脂伴随物与氧化稳定性和自由基清除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
4.3 小结 |
5 不同方法制备的南瓜籽油的储藏稳定性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与试剂 |
5.1.2 主要仪器设备 |
5.1.3 实验方法 |
5.1.4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南瓜籽油常温储藏的研究 |
5.2.2 南瓜籽油加速氧化的研究 |
5.3 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低渗储层注超临界CO2驱替及封存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储层岩石物性及非均质性 |
1.2.2 CO_2驱油提高采收率机理 |
1.2.3 CO_2驱技术分类 |
1.2.4 CO_2驱过程中沥青质及无机沉淀规律 |
1.2.5 CO_2埋存 |
1.3 目前存在问题 |
1.4 本文研究思路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储层岩石及流体物性参数 |
2.1 储层岩石物性 |
2.1.1 储层概况 |
2.1.2 岩心物性评价方法 |
2.2 地层流体物性参数 |
2.2.1 地层原油物性参数测试 |
2.2.2 地层水物性参数 |
2.2.3 超临界CO_2物性参数 |
2.3 沥青质沉淀测试 |
2.4 CO_2-原油系统最小混相压力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低渗储层注CO_2驱油特征 |
3.1 强非均质多层储层中CO_2及CO_2-WAG驱油特征 |
3.1.1 实验过程 |
3.1.2 驱替压差和产出流体 |
3.1.3 各层剩余油分布 |
3.2 不同孔喉结构储层岩石中CO_2混相与非混相驱油特征 |
3.2.1 实验过程 |
3.2.2 岩心孔隙结构定量表征 |
3.2.3 孔喉结构对产油和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
3.3 不同孔喉结构储层岩石中CO_2-SAG混相驱油特征 |
3.3.1 CO_2-SAG驱提高原油采收率 |
3.3.2 CO_2浸泡过程中的压力衰减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低渗储层注CO_2驱油后储层物性变化 |
4.1 强层间非均质储层中CO_2驱替方式对储层物性变化的影响 |
4.1.1 CO_2和CO_2-WAG驱后渗透率下降差异 |
4.1.2 层间非均质性的影响 |
4.1.3 沥青质沉淀和无机沉淀对渗透率的影响 |
4.2 岩石孔喉结构对CO_2驱后储层物性变化的影响 |
4.2.1 孔喉结构对渗透率下降的影响 |
4.2.2 孔喉结构对润湿性变化的影响 |
4.2.3 岩石孔喉堵塞和润湿性变化分布 |
4.3 岩石孔喉结构对CO_2-SAG驱后储层物性变化的影响 |
4.3.1 渗透率下降与产出油中沥青质含量 |
4.3.2 岩石孔喉堵塞和润湿性变化分布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CO_2驱油及盐水层注CO_2过程中CO_2埋存 |
5.1 CO_2驱油过程中CO_2埋存 |
5.1.1 评价方法 |
5.1.2 储层岩石物性及CO_2注入方式对CO_2埋存效果的影响 |
5.2 盐水层注CO_2埋存 |
5.2.1 实验过程 |
5.2.2 CO_2埋存效果 |
5.2.3 储层物性变化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CO2+水复合萃取分离回收油泥中油分的机理和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油泥组成、特性与危害 |
1.2.1 油泥组成和特性 |
1.2.2 油泥危害 |
1.3 资源化方法处理含油污泥研究现状 |
1.4 影响含油污泥处理油回收率主要因素 |
1.4.1 温度 |
1.4.2 压力 |
1.4.3 处理时间 |
1.4.4 固液比 |
1.5 油泥深度处理工艺研究现状 |
1.6 课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章 油泥特性与纯CO_2萃取分离油泥实验研究 |
2.1 前言 |
2.2 油泥样品 |
2.3 油泥基本物性分析 |
2.3.1 油泥含水率、含渣率和含油率测定 |
2.3.2 工业分析与元素分析 |
2.4 油泥图像分析 |
2.4.1 实验测定方法和主要装置 |
2.4.2 实验步骤 |
2.4.3 实验结果 |
2.5 油相分析 |
2.5.1 实验测定方法和主要装置 |
2.5.2 实验步骤 |
2.5.3 实验结果 |
2.6 超临界及液态CO_2萃取分离油泥实验研究 |
2.6.1 超临界流体 |
2.6.2 CO_2工业应用作用原理 |
2.6.3 超临界CO_2萃取分离油泥实验研究 |
2.6.4 液态CO_2萃取分离油泥实验研究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CO_2+水复合萃取分离回收油泥中油分实验研究 |
3.1 前言 |
3.2 CO_2+水复合萃取分离油泥原理 |
3.3 CO_2+水复合萃取分离油泥探索实验 |
3.3.1 实验仪器及方法 |
3.3.2 实验结果 |
3.4 CO_2+水复合萃取分离油泥在盲釜中实验研究 |
3.4.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4.2 实验步骤 |
3.4.3 实验结果 |
3.4.4 盲釜实验小结 |
3.5 CO_2+水复合萃取分离油泥在全透明釜中实验研究 |
3.5.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3.5.2 实验步骤 |
3.5.3 实验结果 |
3.5.4 分离后油品分析 |
3.5.5 全透明釜实验小结 |
3.6 油泥处理方法对比与分析 |
3.6.1 与现有其他方法对比 |
3.6.2 与低温超临界CO_2萃取方法对比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CO_2+水复合萃取油泥油分的机理及相关相平衡计算 |
4.1 前言 |
4.2 CO_2+水复合萃取分离油泥实验效果 |
4.3 油泥悬液体系溶解度实验研究与模拟计算 |
4.3.1 实验装置及材料 |
4.3.2 实验步骤 |
4.3.3 实验结果 |
4.3.4 PR方程模拟计算气体溶解度与实验结果对比 |
4.4 饱和烃及油品通气膨胀实验研究与理论计算分析 |
4.4.1 实验装置及材料 |
4.4.2 实验步骤和方法 |
4.4.3 实验结果 |
4.4.4 不同条件下不同体系通气膨胀理论计算与分析 |
4.5 界面特征和碰撞粘附过程对油泥回收率影响因素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油泥分离水质与残渣实验研究 |
5.1 前言 |
5.2 油泥分离水质处理研究 |
5.2.1 简介 |
5.2.2 实验装置及分析方法 |
5.2.3 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 |
5.3 残渣实验研究 |
5.3.1 简介 |
5.3.2 超声辅助分离原理 |
5.3.3 实验装置及方法 |
5.3.4 实验步骤 |
5.3.5 实验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不同处理技术经济对比分析与工业化设计 |
6.1 前言 |
6.2 对比分析依据 |
6.3 不同处理技术经济对比分析 |
6.3.1 技术路线的确定 |
6.3.2 处理规模比选 |
6.3.3 与热解处理技术经济对比分析 |
6.3.4 与其他物理法处理技术分析对比 |
6.4 CO_2+水复合萃取分离+超声清洗工艺 |
6.4.1 工艺介绍 |
6.4.2 工艺特点 |
6.4.3 物料衡算 |
6.5 主要设备选型设计 |
6.5.1 加压搅拌溶气罐 |
6.5.2 分离池 |
6.5.3 超声清洗装置 |
6.5.4 三相分离机和压砖机 |
6.6 节能减排 |
6.6.1 节能分析 |
6.6.2 碳减排量核算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各油泥样品照片 |
附录 B 油品分析图表 |
附录 C 中海油油品模拟蒸馏分布分析表 |
附录 D 物料衡算及经济分析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具有亲超临界二氧化碳特性的改性磷脂合成及性能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磷脂简介 |
1.2.1 磷脂的结构与性质 |
1.2.1.1 磷脂的结构 |
1.2.1.2 磷脂的物理性质 |
1.2.1.3 磷脂的化学性质 |
1.2.1.4 磷脂的表面性质 |
1.2.2 磷脂改性方法 |
1.2.3 改性磷脂的应用 |
1.3 超临界CO_2流体技术概述 |
1.3.1 超临界流体的定义与性质 |
1.3.2 超临界二氧化碳性质 |
1.3.3 超临界CO_2技术的应用 |
1.4 固体溶质在超临界CO_2中溶解度的测定 |
1.4.1 溶解度测定方法 |
1.4.2 超临界流体相平衡的理论研究 |
1.5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亲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改性磷脂的合成及工艺优化 |
2.1 前言 |
2.2 改性磷脂的合成过程 |
2.2.1 实验部分 |
2.2.2 分析与表征 |
2.2.3 结果与讨论 |
2.3 正交设计法优化改性磷脂制备工艺 |
2.3.1 实验部分 |
2.3.2 正交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改性磷脂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溶解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3.2.2 改性磷脂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溶解度测试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实验装置可靠性探究 |
3.3.2 改性磷脂与天然磷脂溶解度对比 |
3.3.3 改性磷脂在ScCO_2中的溶解度研究 |
3.4 实验数据的关联模型 |
3.4.1 半经验模型介绍 |
3.4.2 模型关联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和展望 |
4.1 全文结论 |
4.2 全文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
(5)CO2+原油+水相平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CO_2的性质简介 |
1.2.2 CO_2在纯水体系溶解度的研究进展 |
1.2.3 CO_2在纯水体系中溶解度模型的研究进展 |
1.2.4 CO_2在原油中的溶解度研究现状 |
1.2.5 CO_2在原油中溶解度模型的研究 |
1.2.6 CO_2在油水混合物中的溶解度研究现状 |
1.2.7 CO_2在原油开采中的应用 |
1.3 气液相平衡理论 |
1.3.1 CO_2溶解度测定方法 |
1.3.2 气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
1.3.3 气液平衡的计算方法 |
1.3.4 气体溶解度的估算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CO_2在油、水相中溶解规律的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1.2 实验方法 |
2.1.3 实验方案 |
2.1.4 实验步骤 |
2.1.5 实验材料 |
2.1.6 实验数据的处理 |
2.2 CO_2在水中的溶解 |
2.2.1 实验方法可靠性的验证 |
2.2.2 CO_2在纯水中溶解度的测定 |
2.2.3 温度和压力对CO_2在水中溶解度的影响 |
2.2.4 实验结果及误差分析 |
2.3 CO_2在油中的溶解 |
2.3.1 CO_2在油中的溶解度数据测定 |
2.3.2 温度和压力CO_2在原油中溶解度的影响 |
2.3.3 实验结果与误差分析 |
2.4 CO_2在油水混合物中的溶解度 |
2.4.1 CO_2在油水混合物中的溶解度数据 |
2.4.2 温度和压力对CO_2在油水混合物中溶解度的影响 |
2.4.3 实验结果分析 |
2.5 CO_2在油相中体积膨胀系数的变化 |
2.6 小结 |
第3章 CO_2溶解度预测模型 |
3.1 预测模型涉及的理论基础 |
3.1.1 状态方程 |
3.1.2 混合规则 |
3.1.3 逸度及逸度系数 |
3.2 CO_2在纯水中的溶解度的模型 |
3.2.1 物性参数 |
3.2.2 逸度的求解 |
3.2.3 计算结果 |
3.2.4 模型的验证 |
3.3 CO_2在原油中的溶解度模型 |
3.3.1 临界性质的估算 |
3.3.2 CO_2在油中溶解度预测模型的建立 |
3.3.3 CO_2在油中溶解度的计算 |
3.3.4 模型的验证 |
3.4 CO_2在油水混合物中溶解度的估算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在超临界CO2溶解度的牡丹籽油提取工艺优化与贮藏过程中的抗氧化指标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牡丹简介 |
1.2 牡丹功能成分概述 |
1.2.1 牡丹皮 |
1.2.2 牡丹花 |
1.2.3 牡丹籽油 |
1.3 植物油脂提取方法 |
1.3.1 浸出法 |
1.3.2 索氏抽提技术 |
1.3.3 水酶法 |
1.3.4 压榨法 |
1.3.5 微波辅助提取法 |
1.3.6 超声波提取法 |
1.3.7 超临界CO_2萃取法 |
1.4 超临界流体萃取 |
1.4.1 超临界流体的基本性质 |
1.4.2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特点 |
1.4.3 超临界流体的特性 |
1.4.4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工艺流程 |
1.4.5 超临界CO_2流体中溶质的溶解度 |
1.4.6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应用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6 技术路线 |
2 牡丹籽油在超临界CO_2中溶解度测定及关联模型研究 |
2.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超临界萃取植物油装置操作流程 |
2.2.2 超临界萃取牡丹籽油方法 |
2.2.3 溶解度的计算方法 |
2.2.4 溶解度半经验模型关联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牡丹籽油在超临界CO_2中的溶解度 |
2.3.2 密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
2.3.3 压力对溶解度的影响 |
2.3.4 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
2.3.5 不同模型关联牡丹籽油溶解度对比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超临界CO_2萃取牡丹籽油工艺优化研究 |
3.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超临界萃取牡丹籽油方法 |
3.2.2 索氏萃取牡丹籽油方法 |
3.2.3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流速对牡丹籽油得率的影响 |
3.3.2 时间对牡丹籽油得率的影响 |
3.3.3 压力、温度对牡丹籽油得率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牡丹籽油脂肪酸成分鉴定与理化指标分析 |
4.1 材料、仪器、试剂 |
4.2 实验方法 |
4.2.1 牡丹籽油脂肪酸成分测定方法 |
4.2.2 牡丹籽油相对密度测定方法 |
4.2.3 牡丹籽油酸值测定方法 |
4.2.4 牡丹籽油皂化值测定方法 |
4.2.5 牡丹籽油过氧化值测定方法 |
4.2.6 牡丹籽油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实验 |
4.2.7 牡丹籽油紫外吸收评价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牡丹籽油脂肪酸成分分析 |
4.3.2 牡丹籽油理化指标分析 |
4.3.3 牡丹籽油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分析 |
4.3.4 牡丹籽油紫外吸收效果评价 |
4.3.5 牡丹籽油开发利用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5 牡丹籽油贮藏过程中抗氧化指标动态分析 |
5.1 材料、仪器、试剂 |
5.2 实验方法 |
5.2.1 牡丹籽油自氧化实验 |
5.2.2 牡丹籽油抗氧化实验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不同贮藏条件对牡丹籽油POV值影响 |
5.3.2 不同抗氧化剂对牡丹籽油POV值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紫苏油及其过程相平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研究现状 |
1.2 紫苏油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
1.3 紫苏油中 α-亚麻酸含量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
1.4 固体在超临界CO_2流体中溶解相平衡的研究进展 |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理论分析 |
2.1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理论 |
2.2 超临界CO_2流体相平衡理论 |
2.2.1 状态方程法 |
2.2.2 活度系数法 |
2.2.3 经验关联法 |
2.3 多变量分析原理 |
2.3.1 偏最小二乘法 |
2.3.2 角度度量法 |
第三章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紫苏油的工艺研究 |
3.1 仪器和试剂 |
3.2 实验部分 |
3.2.1 紫苏油理化参数的测定 |
3.2.2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紫苏油的工艺研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紫苏油理化参数结果分析 |
3.3.2 紫苏籽含油量的测定结果 |
3.3.3 均匀实验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溶解度算法的建立与验证 |
4.1 原始文献数据的选取 |
4.2 Aspen Plus模拟计算固体物质的物性参数 |
4.3 溶解度算法的编写 |
4.3.1 二元交互作用的编程 |
4.3.2 溶解度的计算 |
4.4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α-亚麻酸在超临界CO_2流体中溶解度的关联与计算 |
5.1 仪器和试剂 |
5.2 实验部分 |
5.2.1 设计溶解度实验 |
5.2.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紫苏油中 α-亚麻酸含量 |
5.2.3 Aspen Plus模拟计算 α-亚麻酸的物性参数 |
5.2.4 α-亚麻酸溶解度实验值的计算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紫苏油中 α-亚麻酸含量计算 |
5.3.2 α-亚麻酸物性参数 |
5.3.3 α-亚麻酸溶解度实验数据 |
5.3.4 α-亚麻酸溶解度的关联与计算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拉曼光谱法对紫苏油品质的无损快速鉴定 |
6.1 仪器和试剂 |
6.2 实验部分 |
6.2.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紫苏油中 α-亚麻酸 |
6.2.2 样本的获取 |
6.2.3 拉曼光谱的采集 |
6.2.4 偏最小二乘模型的建立 |
6.2.5 角度度量模型的建立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α-亚麻酸标准品和紫苏油样品的拉曼光谱 |
6.3.2 校正集主成分数的计算 |
6.3.3 偏最小二乘数据处理 |
6.3.4 角度度量数据处理 |
6.3.5 模型评价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雷公藤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麻疯树籽的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中药雷公藤的研究进展 |
1.1.1 雷公藤简介 |
1.1.2 雷公藤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 |
1.1.3 雷公藤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制备 |
1.1.4 雷公藤有效成分的分离和纯化 |
1.2 麻疯树的研究进展 |
1.2.1 麻疯树简介 |
1.2.2 麻疯树的化学成分 |
1.2.3 麻疯树的应用 |
1.3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研究进展 |
1.3.1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
1.3.2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影响因素 |
1.3.3 超临界流体/溶质系统的相平衡研究进展 |
1.3.4 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的传质模型研究进展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雷公藤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 |
2.1 原料及试剂 |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案 |
2.4 实验装置与操作步骤 |
2.4.1 雷公藤有效成分的超临界流体萃取 |
2.4.2 雷公藤有效成分的分离 |
2.4.3 雷公藤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 |
2.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5.1 雷公藤有效成分的超临界流体萃取实验结果 |
2.5.2 雷公藤有效成分的分离实验结果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麻疯树籽油的工艺研究 |
3.1 原料及试剂 |
3.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装置与操作步骤 |
3.3.1 麻疯树籽的生物学性状测定 |
3.3.2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麻疯树籽油小试实验 |
3.3.3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麻疯树籽油放大实验 |
3.3.4 麻疯树籽油的物性测定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麻疯树籽的生物学性状 |
3.4.2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麻疯树籽油的工艺优化 |
3.4.3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工艺放大实验结果 |
3.4.4 麻疯树籽油的物性测定结果 |
3.4.5 超临界萃取与其他提取方法的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麻疯树籽总皂苷的提取 |
4.1 原料及试剂 |
4.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装置与操作步骤 |
4.3.1 麻疯树籽总皂苷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4.3.2 麻疯树籽总皂苷的含量测定 |
4.3.3 乙醇回流法提取麻疯树籽皂苷成分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总皂苷测定方法的建立及方法学考察 |
4.4.2 麻疯树籽总皂苷的含量 |
4.4.3 乙醇回流法提取麻疯树籽总皂苷的工艺优化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麻疯树籽油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度关联 |
5.1 理论基础 |
5.1.1 麻疯树籽油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度计算 |
5.1.2 麻疯树籽油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度关联 |
5.2 麻疯树籽油溶解度的计算和关联结果与讨论 |
5.2.1 麻疯树籽油溶解度的计算结果 |
5.2.2 麻疯树籽油溶解度的关联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麻疯树籽油的传质过程模拟 |
6.1 破碎-完整细胞模型模拟麻疯树籽油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过程 |
6.1.1 破碎-完整细胞模型的物理构象 |
6.1.2 破碎-完整细胞模型的基本假设 |
6.1.3 破碎-完整细胞模型的建立 |
6.1.4 破碎-完整细胞模型拟合及结果讨论 |
6.2 两步扩散模型模拟麻疯树籽油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过程 |
6.2.1 两步扩散模型的物理构象 |
6.2.2 两步扩散模型的基本假设 |
6.2.3 两步扩散模型的建立 |
6.2.4 两步扩散模型拟合及结果讨论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符号说明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Chrastil 方程拟合麻疯树籽油溶解度数据 Matlab 程序 |
附录二 修正的 Chrastil 方程拟合麻疯树籽油溶解度数据 Matlab 程序 |
附录三 麻疯树籽仁的密度和堆密度的计算原始数据 |
附录四 实验条件下超临界二氧化碳黏度的计算 |
附录五 BIC 模型模拟麻疯树籽油萃取方程参数求解程序示例 |
附录六 两步扩散模型模拟麻疯树籽油萃取方程参数求解程序示例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丁香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及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天然植物精油 |
1.1.1 天然精油的组成 |
1.1.2 精油的功能 |
1.1.3 天然精油的提取 |
1.2 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及其在天然精油提取中的应用 |
1.2.1 超临界流体的概念与性质 |
1.2.2 超临界CO_2萃取的特点与基本过程 |
1.2.3 影响超临界CO_2萃取的因素 |
1.2.4 超临界CO_2中的相平衡研究 |
1.2.5 超临界CO_2萃取在天然精油提取中的应用 |
1.2.6 超临界CO_2萃取天然植物成分的研究与应用发展方向 |
1.3 天然植物提取物在果蔬保鲜中应用研究进展 |
1.3.1 对果蔬采后病原菌有抑制作用的植物资源 |
1.3.2 天然植物对果蔬采后病原菌的抑制效应 |
1.3.3 天然植物提取物在果蔬保鲜中应用进展 |
1.3.4 植物的主要抑菌成分与抑菌原理 |
1.3.5 存在问题和未来研究展望 |
1.4 丁香提取及应用研究进展 |
1.4.1 丁香简介 |
1.4.2 丁香主要成分 |
1.4.3 丁香的功效 |
1.4.4 丁香油的提取 |
1.4.5 丁香油成分的分析方法 |
第二章 丁香油的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材料与处理 |
2.1.2 试剂与仪器 |
2.1.3 传统萃取试验方法 |
2.2 本章使用的一些术语 |
2.3 丁香提取物分析方法的建立 |
2.3.1 丁香提取物的GC/MS分析 |
2.3.2 丁香提取物的GC定量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2 超临界CO_2萃取单因素条件的影响 |
2.4.3 丁香油组成随萃取时间的变化 |
2.4.4 超临界CO_2萃取丁香油工艺放大实验 |
2.4.5 超临界CO_2萃取与其它提取方法的比较 |
2.4.6 产地对丁香油成分的影响 |
2.5 小结 |
第三章 超临界CO_2萃取丁香油的传质过程模拟 |
3.1 理论部分 |
3.1.1 模型的物理构象 |
3.1.2 模型的基本假设 |
3.1.3 模型的建立 |
3.2 实验过程与分析 |
3.2.1 实验条件与方法 |
3.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 模型的进一步简化 |
3.4 计算过程与结果 |
3.4.1 k值的计算 |
3.4.2 计算结果与误差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丁香油及主要成分在超临界CO_2中溶解度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原料与试剂 |
4.1.2 仪器与方法 |
4.1.3 实验条件 |
4.1.4 数据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温度与压力对丁香油主要成分溶解度的影响 |
4.2.2 溶解度数据的经验方程关联 |
4.2.3 Chrastil修正方程及对溶解度数据的关联 |
4.2.4 丁香挥发油在SC-CO_2中的溶解度与关联 |
4.2.5 本文试验结果与其它研究结果的比较 |
4.3 小结 |
第五章 丁香油及其主要成分对果蔬病原菌的抑制效应 |
5.1 实验部分 |
5.1.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5.1.2 实验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葡萄和冬枣主要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
5.2.2 丁香油对病原菌的抑制效应 |
5.2.3 提取方法对丁香油抑菌效应的影响 |
5.2.4 丁香油中活性成分的确定 |
5.3 小结 |
第六章 丁香油对果蔬保鲜效果与机理 |
6.1 实验部分 |
6.1.1 供试材料与处理 |
6.1.2 主要药剂和仪器及规格 |
6.1.3 保鲜原理及测试指标与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丁香油对青椒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影响 |
6.2.2 丁香油对青椒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影响 |
6.2.3 丁香油对青椒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影响 |
6.2.4 丁香油对青椒酚类物质的影响 |
6.2.5 丁香油对青椒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
6.2.6 丁香油对青椒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
6.2.7 丁香油处理对青椒营养品质指标的影响 |
6.2.8 丁香油处理对青椒腐烂率的影响 |
6.2.9 丁香油处理对金橘腐烂率的影响 |
6.3 讨论与小结 |
6.3.1 讨论 |
6.3.2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本文的创新点 |
7.3 下一步工作建议 |
符号说明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附录一 MATLAB关联溶解度经验方程lny-P参数程序 |
附录二 MATLAB关联溶解度Christil方程参数程序 |
附录三 丁香油萃取量测定值及采用数学模型关联的计算值 |
附录四 不同超临界萃取条件下丁香油的收油率(g/g) |
致谢 |
四、当归油在超临界CO_2流体中的溶解度测定及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南瓜籽油制取工艺及氧化稳定性的研究[D]. 孔凡. 武汉轻工大学, 2021(02)
- [2]低渗储层注超临界CO2驱替及封存规律研究[D]. 王千.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3]CO2+水复合萃取分离回收油泥中油分的机理和工艺研究[D]. 吴小飞.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4]具有亲超临界二氧化碳特性的改性磷脂合成及性能测定[D]. 宋俊颖. 东南大学, 2020
- [5]CO2+原油+水相平衡研究[D]. 冀胜合.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6]基于在超临界CO2溶解度的牡丹籽油提取工艺优化与贮藏过程中的抗氧化指标动态[D]. 刘阳阳. 东北林业大学, 2016(02)
- [7]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紫苏油及其过程相平衡研究[D]. 李张升. 广西科技大学, 2015(08)
- [8]雷公藤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麻疯树籽的开发利用研究[D]. 闵江. 天津大学, 2011(06)
- [9]超临界CO2流体中藁本内酯可溶性压力估算及在当归油中的溶解度测定[J]. 胡长鹰,丁霄霖. 食品科学, 2006(12)
- [10]丁香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及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研究[D]. 关文强. 天津大学, 2006(05)
标签:超临界流体萃取论文;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论文; 牡丹籽油论文; 超临界状态论文; 磷脂酰胆碱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