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议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失范及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刘晨[1](2020)在《公务员道德素养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治国之要,首在用人,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公务员只是人民群众的公仆,是公权力执行的代表,因此公务员在执行公权力的过程中,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而作为公务员自身更是要不断加强职业道德、夯实道德素养、不断的对自身严格要求、加强自律,才能真正的成为崇德修身的模仿和真正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公仆。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然而不断优渥的生活不只是提升了人们的幸福指数,同时也为一小部分公务员提供了腐败的温床。虽然我国对公务员的监察工作与监察范围在不断的升级,然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一些公务员贪污受贿、权力寻租、利益输送等腐败问题依然大量存在,小官大贪、大官巨贪、侵吞挪用、克扣强占等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依然屡禁不止。加强法制建设、加强对权利的监督制约,虽然可以起到震慑贪腐、清除浊流的效果,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公务员贪腐的问题,彻底的纯洁队伍,还要从不断的加强公务员的道德素养与自律意识入手。“公生明,廉生威”。公务员作为国家政策的研究者、社会事务的管理者、政策实施的执行者,他们是治理国家、社会的核心力量,他们的道德素养关乎于人民群众的幸福保障,他们的自律更是关乎于社会风气的导向。道德素养高尚、勤于自律的公务员方能有大公之心,大公于心,明镜自然高悬,而民之仰止;道德素养高尚、勤于自律的公务员拥有的是廉洁的人生,进发出的是浩然的正气,而他们的人生才会更有价值。本课题以公务员职业道德、道德素养、自律性等相关理论方面的探讨作为切入,继而对我国公务员道德素养及自律性现状进行了分析与论述,并提出问题与解决的办法,旨在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能引起业内人士的共鸣,以此来更好的促进我国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高红[2](2020)在《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社会道德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学校德育变革深受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其中,社会道德状况是制约学校德育变革的基础变量。本研究拟以社会道德现状为立足点,以学校德育目标、德育课程、德育主体、德育评价、德育方法的变革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从社会、学校、家庭视域入手,探析社会道德之于学校德育变革影响的现状和原因,旨在寻求学校德育变革的社会道德支持路径,进而吁请人们关注社会道德之于学校德育变革的影响,最终为提高学校德育变革的实效提供更为深厚的社会学支持。本文主体内容包含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要式地阐述了选题的缘由、意义、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之处、研究方法的选择与运用;第二部分主要以价值观立场、认识方法论为依据,扼要阐述了我国社会道德发展的现状——优良社会道德的发展与进步是当前我国社会道德发展的主流,不良社会道德的存在与蔓延是当前我国社会道德发展的支流;第三部分主要从社会教育的道德启蒙作用、社会道德对儿童品德发展的影响、学校德育的局限性等方面论述了社会道德之于学校德育变革的重要作用;第四部分运用访谈法与案例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从社会道德对学校德育目标、德育课程、德育主体、德育评价、德育方法变革的影响入手,阐论了社会道德之于学校德育变革的影响;第五部分主要从社会与学校合作育人作用尚未彰显、学校道德教育的育德功能尚未充分显现、教师对学生优良社会道德引导的忽视、家庭对儿童社会道德教育的失位四个方面探讨了社会道德影响学校德育变革的原因;第六部分主要结合当前学校德育变革的现实困境,从学校、学校与社会合作、教师、家庭的角度出发,为学校德育变革获取社会道德支持的可行性路径作了推究与论述。
王娜娜[3](2020)在《网络空间道德失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使得网络生活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网络空间作为对现实生活的拓展和延伸,改变人们社会生活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新问题,网络空间道德失范问题就是一个突出问题,严重影响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效果。相对于现实社会中的道德失范现象而言,网络空间道德失范是指在网络空间中,由于网络生活的基本道德规范不健全、或者网民个体道德社会化不彻底、网民在道德言行上出现偏离社会道德要求的现象,从而使网络社会陷入混乱或失序的状态。判定网络空间是否出现道德失范风险有三重标准:一是以道德内在理路为依据的前提性判定标准,根据网络空间道德的合价值性、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程度,判定网络空间道德价值的正当性、道德规范的事理性、道德目标的有益性是否受到挑战;二是以道德转化过程为依据的过程性判定标准,从认知、接受和践行三个转化阶段入手,判定网络空间道德认知的准确性、道德认同的有效性和道德践行的坚定性是否受到挑战;三是以道德践行结果为依据的结果性判定标准,通过对政治、经济、文化三大社会生活主要领域中行为的分析,判断网络空间是否存在与集体主义原则、诚实守信准则和优秀道德传统相背离的行为。如果网民的思想道德行为背离这三重标准,网络空间道德失范问题也就产生了,进而影响网民个体的健康发展、扰乱社会秩序的有效运行、损害我国国家声誉和形象。网络空间道德失范表现在道德本体、道德发展和道德结果三个层面,道德本体层面的失范具体表现为网络空间道德价值有所扭曲、网络空间道德逻辑有所解构、道德效力有所弱化;道德发展层面的失范具体表现为网络空间道德面临网民认知、认同和践行的三重困境;道德结果层面的失范具体表现为网络空间存在价值导向型、利益导向型和情感导向型失德行为。导致网络空间道德失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网络空间道德基础不牢。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弊病以及社会民生问题的客观存在,冲击着网络空间道德的物质基础;西方道德价值、封建主义道德残余和社会发展中形成的不良风气等多元化的思想文化冲击网络空间道德的价值基础;网络空间的虚拟性、自由性与去中心化等复杂特性助长了网民的侥幸心理、放纵心理与跟风盲从心理,冲击网络空间道德的心理基础。二是网络空间道德教育滞后。传统道德教育理念没有得到及时更新,相对封闭、依赖课堂和侧重灌输的传统德育理念不适应网络时代道德教育的新变化;道德教育话语的渗透、转换和传播不足,对网络空间的引领力、号召力和影响力减弱;网络空间道德教育队伍的结构有待优化、德育工作者的思想素养和信息能力有待提升,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的有效性不足。三是网络空间道德监管困难。网络空间的隐匿性与网络舆论的非理性化趋势加大了道德监督的难度,网络舆论监督有陷入道德绑架、道德暴力等歧途的可能;对网络空间的信息、舆情与行为的管控不力进一步加剧了道德失范的程度;除此之外网络空间法治建设还存在一些漏洞与隐患,对网民行为的威慑性不足。预防和解决网络空间道德失范问题,维护网络空间道德秩序,必须夯实网络空间道德基础,继续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民主政治建设与民生改善,增强网民的获得感、主体感和幸福感,打牢网络空间道德的物质基础;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要义、以诚信负责和谐共赢为基本原则、以弘扬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为抓手的网络空间道德体系,筑牢网络空间道德的价值基础;调动各方积极性创建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培育网民正确的网络观,建牢网络空间道德的心理基础。必须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网络道德教育理念转变、加速网络道德教育话语创新、加强网络道德教育队伍建设,提升网络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进而规范网络空间道德秩序。必须健全网络监管机制,完善网络空间监督与管理机制、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建设,实现“以督律德”“以管固德”“以法促德”,维护网络空间道德秩序。
朱小亮[4](2020)在《社会转型期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研究》文中提出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刻的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发生深刻的变革。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经济体制从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主要是指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持续到现在这一历史时期。由于深刻的社会变革及社会转型,在文化生活领域,公民道德失范的问题极易产生,在高等院校主要表现为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失范问题,这一问题目前是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本文主要从三大部分对社会转型期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问题进行阐释,第一部分分析了社会转型期以及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基本概念。主要分析了社会转型期的基本内涵;社会转型期的基本特征;道德失范、学术道德、学术道德失范的基本概念以及研究生群体学术活动具有的特点。第二部分主要阐释了社会转型期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及主要原因。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主要表现为:学术论文抄袭现象严重;一稿多投屡禁不止;AI写作论文愈演愈烈;论文掺水现象频发和伪造、篡改研究数据和结论等。主要原因从社会原因和主体原因进行分析,社会原因主要包括社会转型期学术制度供给不足;市场经济条件下功利风气的负面影响;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学术道德失范提供了便利;高校对学术道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监管部门对学术出版界监管不严等原因。主体原因包括研究生对学术道德规范掌握程度不足;研究生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负面影响;研究生专业理论知识不足;研究生缺乏学术诚信意识等原因。第三部分根据上述原因对应对社会转型期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一方面是要加强研究生的学术道德他律建设,主要措施包括加强学术制度供给,建立健全学术道德法律法规;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生态;加强对互联网资源的管理与运用;高校要加强学术道德教育;监管部门要规范学术出版市场。另一方面是要加强研究生的学术道德自律建设,主要措施包括研究生要掌握基本的学术道德规范;研究生要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夯实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树立学术诚信意识。基于上述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遏制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失范问题,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和学术环境,促进我国学术道德水平迈上新台阶,进而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牛娜[5](2020)在《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培育研究》文中认为公民、公民素养、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是研究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培育问题的逻辑起点。网络素养是公民在网络时代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求,是公民更好适应网络空间环境、更深入进行网络交往活动的前提条件,对公民自由全面发展和新时代我国网络强国建设起着基础性作用。培育公民网络素养是基于网络化的时代要求,基于建设网络强国和培育时代新人的目标,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内对公民个体网络交往行为进行的教育,有助于提高公民网络素养,实现个体在网络时代自由全面发展,对于公民在网络空间保持独立人格、提高理性判断能力具有推动作用。网络素养通过公民的网络交往行为显现出来。研究公民网络交往行为可以发现,公民在网络交往中具有语言暴力、道德失范、价值观缺失、权利侵犯、主体异化的素养问题。深入剖析这些问题可以发现,现实社会环境的负面因素、网络空间的规范缺失和价值观引导不力、网络话语权主体分散化是其素养问题的客观原因;对网络交往虚拟性、规范性和安全性的不科学认知,从众心理、宣泄心理和娱乐心理的非理性网络交往心理是其素养问题的主观因素。随着网络交往方式在整体层面的扩大和个体层面的深入,公民网络素养问题有可能对公民正常的网络生活和网络空间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培育公民网络素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培育公民网络素养的路径具有客观和主观相结合的特征。在客观上,以建立网络行为道德规范、健全网络空间法律体系、培养网络空间管理人才、正确处理公民网下矛盾的方法来营造清朗的网络生态空间;以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加强网络热点话题的正确引导、创建规范的网络社区、构建和谐的网络秩序来加强系统的网络内容建设。在主观上,以塑造公民的网络道德意识、增强公民的网络法律意识、增进公民的网络认同意识、引导公民的网络价值意识、提升公民的网络自主意识来培育公民正确的网络交往意识;以明确网络空间主权、感知网络安全态势、把握网络安全风险、遵守网络安全标准来培养公民正确的网络安全观。
司琪[6](2020)在《失范视角下我国道德发展的困境与出路》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以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在新时期,关注国人精神世界的健康发展,就成为需要迫切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深层次变革,人们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已经发生了深刻转变,传统的旧道德体系难以发挥相应规范作用;另一方面,新的与当前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道德价值体系又尚未完全建立,某些领域出现道德规范“空窗现象”。致使社会中出现道德失范问题,对我国公民的道德素质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研究当前社会道德现状,把握道德发展基本规律,并对道德失范的问题厘清概念、探讨原因,这对系统提出道德失范问题的解决措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立足于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场,采取了文献研究法和跨学科研究法。首先在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自身理解,总结了规范、失范和道德失范的概念。其次,聚焦梳理了道德失范的现实表现和背后原因。再次,分析说明了道德建设的核心重点和主要原则,最后提出道德建设的具体举措。全文沿着“理论阐释——现状分析——原因探索——核心概要——具体举措的逻辑思路进行研究。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简要说明研究的背景意义、现状成果,以及本文的写作思路,对整体文章进行纲要性论述。第二到第四部分,阐述了失范的相关概念,现实表现和具体原因,对道德失范进行了整体的把握。在做道德现状分析时,分别从个体和社会两个方面论述,在做失范原因探索时,从规范系统危像、价值观念多元、制度化手段失衡三方面剖析,较为全面的理清了道德失范的发生机制。第五到第六部分提出道德失范治理的核心问题、基本原则和基本措施。从侧面论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在治理措施上,以重构价值规范体系、内化主导价值观念、完善社会控制手段为主要方向,从道德和法律、自律和他律两个层面上给出具体治理方案,力争以局部带动整体,实现社会道德风气全面的好转。
熊风[7](2020)在《利益驱动下的网络新闻媒体报道失范研究》文中指出媒介技术的变革颠覆了传统新闻传播格局,网络新闻传播方兴未艾。然而,以往的新闻媒体报道失范问题在网络传播环境中并没有得到解决,甚至愈演愈烈,成为当下网络新闻传播环境中的痼疾。在此情境下,归纳现有的网络新闻媒体报道失范现象,对其进行科学归因,以期从源头上治理网络新闻媒体报道失范问题,以优化网络新闻传播环境,成为了本文研究和关注的重点。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文首先梳理了已有研究文献,在其基础上阐明了网络新闻媒体报道失范的相关概念,将网络新闻媒体报道失范的表现归纳为“报道内容重复、报道用词失衡、报道角度异化、报道文不对题、意识形态渗透”等五个内容失范和“网络新闻边界失守、网络新闻信息过载、网络新闻失实、网络新闻敲诈、网络新闻侵权和媒介审判”等六个行为失范,并指出“平台对利益的崇拜、法律人力监管不力、媒介环境重构失衡和新闻从业者、用户媒介素养缺失”是引起网络新闻媒体报道失范的原因。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了“网络新闻媒体报道失范的主要驱动力在于利益”这一研究假设,并将其拆分为“广告效益”和“注意力经济”两个维度的四个具体假设,搭建假设对照标准,利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在实证研究过程中,本文通过大数据爬虫采集了凤凰新闻、腾讯新闻、新浪新闻三个PGC网络新闻平台和今日头条、界面新闻、微信公众平台三个UGC网络新闻平台在2019年9月27日——2019年12月27日3个月内的新闻样本数据,分别利用Python和Gephi复杂语义网络分析软件对样本开展高频品牌词词频统计、高频词词频统计和高频词语义网络共现处理等分析工作,进而对照假设标准发现:第一,PGC网络新闻平台和UGC网络新闻平台中均存在有大量不符合规范的广告用以实现平台盈利,且两类平台的广告分布和表现均存在差异。第二,PGC网络新闻平台和UGC网络新闻平台报道主题内容丰富,失范现象普遍。两类平台中存在有报道失范行为的高频报道主题皆可以引起用户的注意力,并将之转化为流量帮助平台获益。两类平台吸引用户注意力的高频报道主题的内容倾向、对注意力的满足和失范表现存在差异。最后,本文基于实证研究结果归纳研究结论,并紧扣“利益”这一核心,对政府、平台、用户、企业各方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孙健[8](2019)在《新时代我国道德治理的实践研究》文中认为“道德治理”始见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我国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方位,党的十八大报告对道德治理进行了强调与重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论述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强大支撑和动力作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又把道德治理问题纳入到国家治理体系之中,使其成为国家治理的构成性要素。道德治理作为新时代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要形式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内生性要素,对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论文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治国方略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战略任务的时代语境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学理价值与主导地位,以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和思想政治教育学为基本理论依据,在遵循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发展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将文献研究法、多学科协同研究法和功能研究法相统一,探讨了新时代我国道德治理的实践问题。论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关于新时代我国道德治理实践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的研究。主要界定了道德治理的内涵,并对与之相关的概念做了辨析,阐释了道德治理实践研究的理论基础,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二是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道德治理实践回顾与反思的研究。通过对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同历史时期道德建设和道德治理实践的梳理,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在实现“治理”转向的进程中的经验,即推进指导思想的理论创新、注重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结合、倡导参与主体的共建共享,并且从道德建设必须实现治理转向、道德治理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德法兼治、必须发挥重点人群的实践引领作用等五个方面论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道德治理演进生成的实践对于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国进行道德治理实践的启示。三是关于新时代我国道德治理实践的机遇与挑战的研究。分析了道德治理实践在物质条件、领导保障、道德现状和文化资源等方面的时代机遇,与此同时从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社会治理相对滞后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给道德治理实践带来的现实挑战。四是关于新时代我国道德治理实践基本路径的研究。主要是加强党和政府建设为提升道德治理实践领导能力提供前提、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道德治理实践筑牢经济根基、加强人民群众道德教育为提升道德治理实践参与能力提供条件、完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为道德治理实践奠定道德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道德治理实践提供法治保障等五个方面。
李伟芳[9](2019)在《古罗马共和向帝制转变时期道德立法研究》文中提出由统治者不断地通过立法的途径,赋予原本诉求于伦理道德的社会现象以法律的形式和强制力,是古罗马社会历史发展中重要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公元前二三世纪之交至公元一世纪之间,在统治阶层的推动下,古罗马道德立法的频率和出台的道德法律数量都达到了历史的高潮。而这一阶段也正是古罗马经历重大社会历史变革、由共和向帝制转变的关键时期。对这一时期的古罗马道德立法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能够使我们对古罗马道德传统和道德法律等具体问题有更为清晰的了解,而且还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挖掘道德立法与古罗马帝国化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对共和向帝制转变这一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及其具体历程的复杂性有更深刻的理解。本文作者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运用历史学的史论结合和历史比较的方法,借鉴法哲学和社会学的相关启示,利用古典史学和法学资料以及近现代研究成果,将古罗马道德立法置于其所产生发展的古罗马社会历史进程中,对其背景、原因、过程、内容、特点、结果及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认为,共和后期以降的道德立法在挽救道德危机、恢复共和传统道德习俗(mos maiorum)的旗帜下展开,但其实质是统治阶层通过对道德规范的强制化和体制化稳固及加强对政治局势的把控和社会调控。一方面,道德立法是古罗马统治者应对共和危机的产物;另一方面,在推进道德立法的进程中,统治者加强了对个人和权力阶层的监督和控制,促进了权力的集中,加强了文化建设,形成了有利于新政体的合意与和谐,在事实上推动了共和的解体和帝制的形成与发展。本文正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了古罗马道德立法的历史背景,分别从古罗马共和道德传统、传统道德监督机制以及古罗马共和末期以降的道德危机三个方面来揭示古罗马道德立法产生的思想基础和历史条件。本章重点分析了古罗马人将国家命运归因于道德传统习俗(mos maiorum)的道德观念,这一点有助于正确理解道德因素对于古罗马政治生活的重要意义、以及古罗马社会道德立法的历史必然性。第二章旨在分析古罗马道德立法的动因。受其传统道德观念影响,古罗马人在论及道德法律、道德改革等相关问题时,往往将其单纯地归因于对统治者对道德沦丧的应对和对传统道德风习的回归。但本文认为,道德立法在古罗马的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章首先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共和后期道德危机下加强道德建设、重建社会秩序的历史需要进行了分析;然后进一步挖掘了道德立法所蕴含的政治动因;最后对古罗马统治者推动道德立法的意识形态动机进行了探讨。第三章聚焦于古罗马道德立法的主要内容和过程。从共和早期的萌芽到共和晚期至帝制初期的高度发展,受社会政治历史发展的影响,不同时期的统治者所侧重的道德立法的领域和功能也各自不同。早期统治者对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领域的道德少有关注,而是在平贵斗争影响下在选举公正领域展开立法。共和后期以降,古罗马道德立法的范围更为广泛,内容更为丰富,但总的来说侧重点在于政治道德的领域,此外也对文化教育和文娱生活领域的道德价值观培养给予更多的注意力。帝制初期早期元首们在延续共和道德立法传统的同时,对稳定家庭社会秩序的立法给予更多的关注。第四章着重分析古罗马道德立法的特征。通过对史料的梳理和论证,特别是运用史学比较的方法,本章提出:服务于政治、以权力阶层为主体对象是古罗马道德立法进程突出的特征之一,具体表现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道德立法政治功用的不同;此外,注重法治思想和重民轻刑的人文精神也是古罗马道德法律有别于中国古代社会法律血源性、等级性、人治和以刑法为中心的特点所在;此外,古罗马道德立法还表现出部分道德法律可操作性和适用性有限、但表征功能突出的特点。第五章主要阐述了古罗马道德立法的结果和影响。本章提出古罗马道德立法对古罗马的道德建设、法治进程和社会历史转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德立法有助于社会转变时期道德建设、有助于法治精神的建设,更为重要的是,道德立法间接推动了权力的集中、有助于共和与帝国体制的衔接和罗马文化影响力的加强,对于古罗马帝国化进程的推进有着重要的意义。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且在前文对于古罗马道德立法影响和意义以及局限性的分析基础之上,重点揭示本研究对当代社会道德立法问题的启示意义,以期对当代社会的道德建设和法律建设有所借鉴。
巫茜子[10](2019)在《我国社会公德治理中的大数据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央提出“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道德治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学者们共同关注的焦点和前沿问题。社会公德是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公德治理研究是我国道德问题专项治理的核心问题之一。社会公德治理提出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治理社会公共领域道德失范问题,推动我国道德建设的实质性发展。道德治理以其自身发展的脉络为基础,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的指示下,在现实社会公德治理措施不足客观存在的现实状况下,大数据凭借其蕴含的技术、功能等具备了充当社会公德治理的最新载体和实现社会公德治理现代化转向的价值。本文立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社会公德治理载体大数据的应用问题,鉴于此研究主旨,主要研究五个问题:第一部分是相关概念的阐释,从由来与发展、概念界定、特点三个角度,分别对社会公德治理和大数据特别是社会公德大数据进行阐释,奠定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从现实道德失范现象出发分析道德失范的实质,并从社会公德价值观引领、社会公德制度规范、个人行为三个层面分析了社会公德治理措施不足所引发的对大数据的需求以及大数据应用于社会公德治理的合理性,说明了社会公德治理大数据应用的必然性。第三部分阐述大数据在社会公德价值观引领,社会公德治理制度规范,个人行为三个层面的应用价值,说明了社会公德治理大数据应用的可能性。第四部分是从培育大数据治理意识、善用大数据共建共治功能、加强大数据平台建设、消解大数据风险问题来为社会公德治理创新理念、提供机制支撑、技术支持和安全保障由此构建社会公德治理中大数据应用的路径。
二、浅议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失范及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失范及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公务员道德素养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
1. 研究方法 |
2.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的不足与创新之处 |
1. 不足之处 |
2. 创新之处 |
(四) 文献综述 |
1. 国外研究现状 |
2. 国内研究现状 |
二、公务员道德素养自律性相关概念界定 |
(一) 公务员道德素养自律性相关概念 |
1. 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概念 |
2. 公务员自律性的概念 |
3. 公务员道德素养的概念 |
(二) 公务员道德素养自律性相关特征表述 |
1. 公务员职业道德的特征 |
2. 公务员道德自律的特征 |
3. 公务员道德素养的特征 |
(三) 公务员践行道德,实行自律的意义 |
1. 能够提升个人素质 |
2. 能够促进整体形象 |
3. 能够维护公平正义 |
4. 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
5. 能够促进机制建设 |
三、我国公务员道德建设及自律情况现状 |
(一) 我国公务员道德建设与自律状况 |
1. 公务员道德建设的基本要素 |
2. 我国公务员道德建设的方式 |
3. 我国公务员道德建设的成果 |
(二) 我国公务员道德自律性建设存在的问题 |
1. 基层公务员责任担当意识不足 |
2. 官僚作风与形式主义整改不到位 |
3. 贪污腐败奢靡之风现象依然存在 |
4. 基层公务员道德自律性建设方式的多样性不足 |
(三) 我国基层公务员道德建设与自律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 传统文化的影响 |
2. 市场经济冲击,法律法规不全 |
3. 个人综合素质不高,自律意识不足 |
四、国外公务员道德建设经验借鉴 |
(一) 国外公务员道德建设 |
1. 美国公务员道德建设 |
2. 日本公务员道德建设 |
3. 英国公务员道德建设 |
4 印度公务员道德建设 |
5. 俄罗斯公务员道德建设 |
(二) 国外公务员道德建设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1. 加快完善公务员道德相关的法律法规 |
2. 建立针对公务员道德行为的行政监管机构 |
3. 重视道德培训,创新培训方式 |
4. 权力监管不够,反腐力度不足 |
5 培训观念落后 |
五、加强公务员道德建设与自律性的建议 |
(一) 健全法律法规,规范道德行为 |
1. 加快道德立法,健全法律法规 |
2. 规范公务员行为 |
(二) 加强监督管理,约束道德行为 |
1. 建立道德教育机制 |
2. 建立道德监督机制 |
3. 建立道德考核机制 |
(三) 落实各岗位道德建设,完善责任体系 |
1. 明确各岗位道德建设 |
2. 完善道德建设责任体系 |
(四) 丰富道德培训方法,增强道德培训效果 |
1. 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 |
2. 正面教育与批评疏导结合教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 |
二、期刊 |
三、学位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社会道德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选题缘由 |
1.学校德育变革是促进社会道德发展的重要路径 |
2.社会道德状况是制约学校德育变革的重要因素 |
3.社会道德之于学校德育变革影响的研究相对匮乏 |
(二)选题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德育变革 |
2.社会道德 |
(四)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2.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1.研究重点 |
2.研究难点 |
3.创新之处 |
(六)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案例分析法 |
3.访谈法 |
一、当前我国社会道德发展的整体图景 |
(一)评价我国社会道德发展整体图景的方法论依据 |
1.价值观立场 |
2.认识方法论 |
(二)当前我国社会道德发展的现状 |
1.我国社会道德发展的主流:优良社会道德的发展与进步 |
2.我国社会道德发展的支流:不良社会道德的存在与蔓延 |
二、社会道德是制约学校德育变革的重要因素 |
(一)道德启蒙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功能 |
(二)社会教育是儿童道德发展的重要场域 |
(三)社会道德是制约学校德育变革的基础变量 |
三、我国社会道德发展之于学校德育变革影响的分析 |
(一)社会道德对学校德育目标变革的影响 |
(二)社会道德对学校德育课程变革的影响 |
1.社会道德对学校德育学科课程的影响 |
2.社会道德对学校德育活动课程的影响 |
3.社会道德对学校德育隐性课程的影响 |
(三)社会道德对学校德育主体变革的影响 |
1.社会道德对教师的影响 |
2.社会道德对学生的影响 |
(四)社会道德对学校德育评价变革的影响 |
(五)社会道德对学校德育方法变革的影响 |
四、社会道德影响学校德育变革的原因分析 |
(一)学校与社会合作育人作用尚未彰显 |
1.学校与家庭、社会合作目的的功利化 |
2.学校与家庭、社会合作对象的边缘化 |
3.学校与家庭、社会沟通合作的形式化 |
(二)学校道德教育对社会道德资源的忽视 |
1.学校对社会道德育人作用的忽视 |
2.学校对优良社会道德资源的挖掘不充分 |
3.学校缺乏对不良社会道德的抵御机制 |
(三)教师对学生树立正确社会道德观念的引导不力 |
1.教师自身道德素质需要提高 |
2.教师的德育方法单一乏力 |
3.教师德育评价方式保守落后 |
(四)家庭对儿童社会道德教育的失位 |
1.家长的道德素养尚待提升 |
2.家长的教育观念有待改善 |
3.家庭德育的内容尚需拓展 |
4.家长的角色定位尚需明晰 |
5.家长的教育方式仍需完善 |
五、学校德育变革获取社会道德支持的有效路径 |
(一)社会应彰显与学校合作育人的良好氛围 |
1.明晰学校与家庭、社会合作的目的 |
2.正确处理社会德育与学校德育的关系 |
3.提高学校与家庭、社会沟通的实效性 |
(二)学校应主动挖掘社会道德资源 |
1.学校要重视社会道德的育人作用 |
2.深入挖掘优良社会道德资源,丰富德育内容 |
3.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不良社会道德的影响 |
(三)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社会道德观念的引导 |
1.提升道德素养,发挥示范作用 |
2.更新德育方法,加深道德理解 |
3.优化教育评价,丰富道德体验 |
(四)家长应营造良好的家庭道德氛围 |
1.提升自身道德素质,发挥榜样作用 |
2.加强自我教育,树立正确教育观念 |
3.明晰社会道德影响,准确定位教育角色 |
4.采用多元教育方法,增强教育实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网络空间道德失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引言 |
第一章 网络空间道德失范的内涵、判定及危害 |
一、网络空间道德失范的内涵把握 |
二、网络空间道德失范的判定标准 |
(一)网络空间道德失范的前提性判定 |
(二)网络空间道德失范的过程性判定 |
(三)网络空间道德失范的结果性判定 |
三、网络空间道德失范的主要危害 |
(一)削弱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
(二)扰乱社会秩序的有效运行 |
(三)损害我国国家声誉和形象 |
第二章 网络空间道德失范的现实表现 |
一、道德本体层面 |
(一)网络空间道德价值有所扭曲 |
(二)网络空间道德逻辑有所解构 |
(三)道德效力有所弱化 |
二、道德发展层面 |
(一)网络空间道德面临网民认知困境 |
(二)网络空间道德面临网民认同困境 |
(三)网络空间道德面临网民践行困境 |
三、道德结果层面 |
(一)网络空间存在价值导向型失德行为 |
(二)网络空间存在利益导向型失德行为 |
(三)网络空间存在情感导向型失德行为 |
第三章 网络空间道德失范的三维归因 |
一、网络空间道德基础不牢 |
(一)社会改革的不彻底冲击网络空间道德的物质基础 |
(二)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冲击网络空间道德的价值基础 |
(三)社会心态的复杂性冲击网络空间道德的心理基础 |
二、网络空间道德教育滞后 |
(一)未能及时更新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理念 |
(二)未能适时创新网络空间道德教育话语 |
(三)未能有效建新网络空间道德教育队伍 |
三、网络空间道德监管困难 |
(一)网络空间的舆论监督不易 |
(二)网络空间的社会管控不力 |
(三)网络空间的法治建设不够 |
第四章 维护网络空间道德秩序的对策建议 |
一、夯实网络道德基础推进道德建设 |
(一)夯实网络空间道德的物质基础 |
(二)筑牢网络空间道德的价值基础 |
(三)打牢网络空间道德的心理基础 |
二、深化教育改革提升网络德育质量 |
(一)加快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理念转变 |
(二)加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话语革新 |
(三)加强网络空间道德教育队伍建设 |
三、健全网络监管机制规范道德行为 |
(一)完善网络空间监督机制实现“以督律德” |
(二)构建网络空间管理机制实现“以管固德” |
(三)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建设实现“以法促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
(4)社会转型期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价值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四)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创新点 |
2.不足之处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社会转型期及学术道德失范的基本概念阐释 |
(一)社会转型期的基本内涵及特征 |
1.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基本内涵 |
2.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基本特征 |
(二)道德失范、学术道德及学术道德失范的概念界定 |
1.道德失范的基本内涵 |
2.学术道德的基本内涵 |
3.学术道德失范的基本内涵 |
(三)研究生群体学术活动的特点 |
1.研究生在学术研究群体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
2.培养单位对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不断提高 |
3.研究生个体学术基础薄弱 |
二、社会转型期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及原因 |
(一)社会转型期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 |
1.学术论文抄袭现象严重 |
2.一稿多投屡禁不止 |
3.AI写作论文愈演愈烈 |
4.论文掺水现象频发 |
5.伪造、篡改研究数据和结论 |
(二)社会转型期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 |
1.社会转型期学术制度供给不足 |
2.市场经济条件下功利风气的负面影响 |
3.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学术道德失范提供了便利 |
4.高校对学术道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
5.监管部门对学术出版界监管不严 |
6.研究生对学术道德规范掌握程度不足 |
7.研究生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负面影响 |
8.研究生专业理论知识不足 |
9.研究生缺乏学术诚信意识 |
三、应对社会转型期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主要对策 |
(一)加强学术制度供给,建立健全学术道德法律法规 |
(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生态 |
(三)加强对互联网资源的管理与运用 |
(四)高校要加强学术道德教育 |
(五)监管部门要规范学术出版市场 |
(六)研究生要掌握基本的学术道德规范 |
(七)研究生要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潮 |
(八)夯实专业理论基础知识 |
(九)树立学术诚信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价值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价值 |
二、研究现状与评析 |
(一)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
(二)关于网络素养的研究 |
(三)关于公民素养的研究 |
(四)关于媒介素养的研究 |
(五)目前研究存在的缺陷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学理剖析 |
一、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主要概念 |
(一)公民的含义 |
(二)公民素养的界定 |
(三)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内涵 |
二、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基本内容 |
(一)公民网络素养的内部构成 |
(二)公民网络素养的外部构成 |
三、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培育的理论借鉴 |
(一)马克思的人的发展理论 |
(二)尤尔根·哈贝马斯的公民交往行为理论 |
(三)曼纽尔·卡斯特的网络社会理论 |
(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 |
(五)其他学科相关理论 |
第二章 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生成发展 |
一、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前提准备 |
(一)技术基础:互联网 |
(二)作用方式:网络交往行为 |
(三)存在场域:网络公共空间 |
(四)重要标志:网络话语权力 |
二、公民网络素养的发展阶段 |
(一)公民网络素养的萌芽期 |
(二)公民网络素养的发展期 |
(三)公民网络素养的深化期 |
三、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发展趋势 |
(一)立于培育时代新人的要求 |
(二)基于应对意识形态的挑战 |
(三)趋于建设网络强国的目标 |
(四)成于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
第三章 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现状分析 |
一、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现状 |
(一)网络交往内容聚焦:网络公共事件 |
(二)网络交往方式变革:网络公益 |
(三)网络交往价值观体现:多元化的网络价值观 |
(四)网络交往话语空间状况:网络话语权失衡 |
二、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现实问题 |
(一)网络交往中的语言暴力 |
(二)网络交往中的道德失范 |
(三)网络交往中的价值观缺失 |
(四)网络交往中的权利侵犯 |
(五)网络交往中的主体异化 |
三、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问题归因 |
(一)现实社会环境的负面因素 |
(二)网络空间的规范缺失 |
(三)网络空间价值观引导不力 |
(四)网络话语权主体分散化 |
(五)不科学的网络交往认知 |
(六)非理性的网络交往心理 |
第四章 新时代培育公民网络素养的重要价值 |
一、有利于实现社会发展的整体性要求 |
(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 |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关键一环 |
(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必要历程 |
(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时代诉求 |
(五)建设美丽中国的主体需求 |
二、有利于彰显个体成长的价值性要旨 |
(一)提高个体网络品德修养 |
(二)增长个体网络知识见识 |
(三)塑造个体健全网络人格 |
(四)规约个体网络行为 |
(五)实现个体层面的现代化 |
第五章 新时代培育公民网络素养的路径建构 |
一、营造清朗的网络生态空间 |
(一)建立网络行为道德规范 |
(二)健全网络空间法律体系 |
(三)培养网络空间管理人才 |
(四)正确处理公民网下矛盾 |
二、加强系统的网络内容建设 |
(一)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 |
(二)加强网络热点话题的正确引导 |
(三)创建规范网络社区 |
(四)构建和谐网络秩序 |
三、培育公民的网络交往意识 |
(一)塑造公民网络道德意识 |
(二)增强公民网络法律意识 |
(三)增进公民网络认同意识 |
(四)引导公民网络价值意识 |
(五)提升公民网络自主意识 |
四、培养公民正确的网络安全观 |
(一)明确网络空间主权 |
(二)感知网络安全态势 |
(三)把握网络安全风险 |
(四)遵守网络安全标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失范视角下我国道德发展的困境与出路(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失范与道德失范 |
(一)规范与失范 |
(二)道德失范 |
(三)对道德失范问题研究的历史演进 |
第二章 我国当前道德失范的基本状态 |
(一)道德失范个体的层面 |
1.道德情感冷漠 |
2.价值标准模糊 |
3.道德实践无力 |
(二)道德失范社会的层面 |
第三章 我国当前道德失范的原因 |
(一)规范系统危象 |
1.规范真空 |
2.规范不清 |
3.规范失败 |
(二)价值观念多元 |
1.价值观念多元与冲突 |
2.主导价值观念引导失灵 |
(三)制度化手段失衡 |
1.法律制度不完善 |
2.道德教育安排不足 |
第四章 道德失范治理的核心问题与基本原则 |
(一)道德失范治理的核心问题 |
1.个体层面:解决道德信仰与实践问题 |
2.社会层面:整合社会矛盾与社会规范 |
(二)道德失范治理的基本原则 |
1.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 |
2.坚持符合我国基本国情 |
3.坚持自律与他律的结合 |
第五章 道德失范治理的基本措施 |
(一)重构价值规范体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
1.重构道德规范体系 |
2.加强重点人群治理 |
(二)内化主流价值观念:培育公民践行核心价值观念 |
1.革新教育方式 |
2.注重舆论引导 |
3.在实践中奉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三)完善社会控制手段: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提高失范代价 |
1.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
2.建立崇德向善的赏罚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7)利益驱动下的网络新闻媒体报道失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可行性分析 |
1.3.3 研究框架 |
1.4 研究创新点 |
1.4.1 研究视角创新 |
1.4.2 研究方法创新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2.1 新闻媒体失范概念研究 |
2.1.1 新闻媒体失范概念研究 |
2.1.2 网络新闻媒体失范概念研究 |
2.2 新闻媒体失范现象研究 |
2.2.1 新闻媒体失范现象研究 |
2.2.2 网络新闻媒体失范现象研究 |
2.3 新闻媒体失范危害研究 |
2.3.1 新闻媒体失范危害研究 |
2.3.2 网络新闻媒体失范危害研究 |
2.4 新闻媒体失范成因及对策研究 |
2.4.1 新闻媒体失范成因及对策研究 |
2.4.2 网络新闻媒体失范成因及对策研究 |
2.5 研究述评 |
第3章 网络新闻媒体报道失范及其表现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网络新闻 |
3.1.2 媒介伦理 |
3.1.3 媒介失范 |
3.1.4 网络新闻媒介失范 |
3.2 网络新闻媒体报道失范表现形式 |
3.2.1 网络新闻媒体报道内容失范 |
3.2.2 网络新闻媒体报道行为失范 |
3.3 网络新闻媒体报道失范动因分析 |
3.3.1 媒体的利益崇拜导致网络新闻媒体报道失范 |
3.3.2 媒介监管制度缺失导致网络新闻媒体报道失范 |
3.3.3 媒介环境重构过程中的不平衡导致网络新闻媒体报道失范 |
3.3.4 媒介素养缺失导致网络新闻媒体报道失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网络新闻媒体报道失范验证性研究设计 |
4.1 研究方法及思路 |
4.2 研究假设 |
4.2.1 研究假设说明 |
4.2.2 论文研究假设 |
4.3 研究结果判断标准界定 |
4.3.1 “广告效益”判定参照标准 |
4.3.2 “注意力经济”判定参照标准 |
4.3.3 “利益”判定参照标准 |
4.4 研究数据采集与处理 |
4.4.1 数据来源 |
4.4.2 数据处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网络新闻媒体报道失范实证分析 |
5.1 “广告效益”品牌词词频分析 |
5.1.1 PGC网络新闻平台品牌词词频分析 |
5.1.2 UGC网络新闻平台品牌词词频分析 |
5.2 “注意力经济”语义网络共现分析 |
5.2.1 PGC网络新闻平台语义网络共现分析 |
5.2.2 UGC网络新闻平台语义网络共现分析 |
5.3 研究设计假设验证 |
5.3.1 “广告效益”假设验证 |
5.3.2 “注意力经济”假设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启示与建议 |
6.2.1 政府职能部门应加强立法,收紧监管力度 |
6.2.2 网络新闻平台应加强自律,科学引导用户 |
6.2.3 网络新闻用户应努力提升媒介素养,发挥用户监督职能 |
6.2.4 网络媒介投放企业应自觉约束自身的广告投放行为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新时代我国道德治理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2 我国道德治理实践研究的相关概述与理论 |
2.1 道德治理相关概念的内涵与厘定 |
2.1.1 道德的内涵与功能 |
2.1.2 治理的内涵及相关概念辨析 |
2.1.3 道德治理的内涵及相关概念辨析 |
2.2 道德治理实践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道德教育与治理的主要思想 |
2.2.2 中国共产党关于道德教育与治理的主要思想 |
2.2.3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 |
2.2.4 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结构理论 |
2.2.5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与管理理论 |
2.2.6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新中国成立以来道德治理实践的回顾与反思 |
3.1 新中国成立以来道德治理实践的回顾 |
3.1.1 改革开放前道德治理演进生成的实践 |
3.1.2 改革开放新时期道德治理演进生成的实践 |
3.1.3 新时代道德治理的实践 |
3.2 新中国成立以来道德治理实践的经验 |
3.2.1 推进指导思想的理论创新 |
3.2.2 注重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结合 |
3.2.3 倡导参与主体的共建共享 |
3.3 新中国成立以来道德治理实践的启示 |
3.3.1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实现治理转向 |
3.3.2 道德治理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
3.3.3 道德治理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3.3.4 道德治理必须坚持德法兼治 |
3.3.5 道德治理必须发挥重点人群的实践引领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4 新时代我国道德治理实践面临的时代机遇与现实挑战 |
4.1 新时代我国道德治理实践面临的时代机遇 |
4.1.1 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为道德治理实践提供坚实的物质条件 |
4.1.2 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为道德治理实践提供坚强的领导保障 |
4.1.3 道德状况的日益好转为道德治理实践奠定坚定的信心 |
4.1.4 多元文化的交流互鉴丰富了道德治理实践的文化资源 |
4.2 新时代我国道德治理实践面临的现实挑战 |
4.2.1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冲突与博弈对道德治理实践形成挑战 |
4.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给道德治理实践带来考验 |
4.2.3 社会治理相对滞后给道德治理实践提出难题 |
4.2.4 网络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给道德治理实践增添变数 |
4.3 本章小结 |
5 新时代我国道德治理实践的基本路径 |
5.1 加强党和政府建设为提升道德治理实践领导能力提供前提 |
5.1.1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
5.1.2 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 |
5.1.3 加强公职人员政德教育 |
5.2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道德治理实践筑牢经济根基 |
5.2.1 优化经济结构 |
5.2.2 转换增长动力 |
5.2.3 完善经济治理体系 |
5.3 加强人民群众道德教育为提升道德治理实践参与能力提供条件 |
5.3.1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5.3.2 创新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 |
5.3.3 加强重点人群的思想道德教育 |
5.4 完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为道德治理实践奠定道德基础 |
5.4.1 完善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道德理论体系 |
5.4.2 完善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道德话语体系 |
5.5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道德治理实践提供法治保障 |
5.5.1 加快道德领域问题立法 |
5.5.2 建立法治实施监督保障体系 |
5.5.3 完善党内法规体系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状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9)古罗马共和向帝制转变时期道德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由来和意义 |
二、研究概况 |
(一) 文艺复兴至二十世纪中叶的相关讨论 |
(二) 现当代西方史学界相关研究成果 |
(三) 国内的研究进展 |
(四) 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发展趋势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资料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古罗马道德立法的背景 |
第一节 古罗马传统道德观 |
一、道德与共和 |
二、道德与政治 |
三、道德与法律 |
第二节 古罗马传统道德监督机制 |
一、家长法权 |
二、监察官制度 |
三、传统道德监督机制的式微 |
第三节 古罗马道德危机与共和危机 |
一、共和的瓦解与帝国的形成 |
二、道德危机的表现 |
三、道德危机的本质 |
小结 |
第二章 古罗马道德立法的动因 |
第一节 应对危机、重建秩序 |
一、稳定家庭、增加人口 |
二、防止身份僭越、稳定社会秩序 |
三、维护公民内部的相对和谐 |
第二节 加强政治管理 |
一、最优者治国的政治理想 |
二、政治竞争的符号资本 |
三、政治博弈的工具 |
第三节 罗马帝国的道德辩护 |
一、征服正义论 |
二、统治者身份和特权地位 |
三、去希腊化的标准和规范 |
小结 |
第三章 古罗马道德立法的过程和内容 |
第一节 政治生活领域的道德立法 |
一、关于选举公正的立法 |
二、关于行省官员政治道德的立法 |
三、倡廉抑奢的立法 |
第二节 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道德立法 |
一、关于宗教信仰的立法 |
二、文化教育领域的立法 |
三、公共娱乐领域的道德立法 |
第三节 婚姻家庭领域的道德立法 |
一、传统的婚姻道德观 |
二、奥古斯都家庭道德立法的条件 |
三、奥古斯都家庭道德立法的内容 |
小结 |
第四章 古罗马道德立法的特征 |
第一节以权力阶层为主体对象 |
一、共和早中期平贵斗争的产物 |
二、共和后期贵族政治自我调节的机制 |
三、独裁时期个人集权的工具 |
第二节 法治的主导思想 |
一、平等和契约精神 |
二、权力制约的思想 |
三、重民轻刑的取向 |
第三节 突出的表征功能 |
一、受限的法律可操作性 |
二、有限的法律应用性 |
三、道德立法的表征功能 |
小结 |
第五章 古罗马道德立法的结果和影响 |
第一节 转型时期的有益尝试 |
一、转型时期道德建设的必要手段 |
二、困境中的坚持与改进 |
三、多元因素影响实效 |
第二节 古罗马法治进程的推进 |
一、罗马法内容的丰富 |
二、法律主体的扩大 |
三、法治精神的增强 |
第三节 古罗马帝国化进程的推进 |
一、权力的集中 |
二、帝国文化建设 |
三、合意与和谐 |
小结 |
结论 |
一、道德立法的必然性与合理性 |
二、道德立法的原则 |
三、道德立法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10)我国社会公德治理中的大数据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与难点 |
(一)创新点 |
(二)难点 |
第一章 基本概念以及相关理论的阐析 |
一、社会公德治理的概述 |
(一)社会公德治理的由来与发展 |
(二)社会公德治理的定义 |
(三)社会公德治理的要素及特点 |
二、社会公德大数据的概述 |
(一)大数据的阐释 |
(二)社会公德大数据的概念释义 |
第二章 社会公德治理中的大数据应用诉求 |
一、社会公德失范客观存在:社会公德治理提出的前提 |
(一)基于道德建设的社会公德失范阐析 |
(二)社会公德失范的现象分析 |
二、我国社会公德治理措施及不足 |
(一)社会公德价值观引领层面措施及不足 |
(二)社会公德治理制度规范层面措施及不足 |
(三)个人行为层面措施及不足 |
三、大数据引入社会公德治理的合理性分析 |
(一)大数据引入社会公德治理的理论依据 |
(二)大数据引入社会公德治理的现实基础 |
第三章 社会公德治理中大数据应用的价值分析 |
一、大数据在社会公德治理价值观层面的应用 |
(一)大数据整合功能促进社会公德治理的客观性 |
(二)大数据预测功能促进社会公德治理的前瞻性 |
二、大数据在社会公德治理制度规范层面的应用 |
(一)大数据共享促进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格局 |
(二)大数据打通生活领域激发社会舆论的道德力量 |
三、大数据在社会公德治理个人行为层面的应用 |
(一)大数据实时性恢复社会公德监督功能 |
(二)大数据发声联通“德与得”的路径 |
第四章 社会公德治理中大数据应用的路径选择 |
一、培育大数据治理意识,创新社会公德治理理念 |
(一)营造公德治理大数据意识的社会良好氛围 |
(二)把握公德治理大数据意识的重点培养对象 |
二、善用大数据共建共治功能,为社会公德治理提供共享机制支撑 |
(一)形成党总揽全局的社会公德治理大数据共建体制 |
(二)实现调动社会积极因素的社会公德治理大数据共治制度 |
三、加强大数据平台建设,为社会公德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
(一)搭建以应用为导向的社会公德治理大数据平台基础设施 |
(二)制定以协同为特色的社会公德治理大数据平台运用规则 |
四、消解大数据风险问题,为社会公德治理提供安全保障 |
(一)通过构建法律体系在立法层面明确大数据应用规则 |
(二)通过撬动数据杠杆本身发挥调节作用来保障公德大数据安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浅议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失范及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公务员道德素养培育研究[D]. 刘晨.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20(02)
- [2]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社会道德基础研究[D]. 高红.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3]网络空间道德失范研究[D]. 王娜娜. 西南大学, 2020(01)
- [4]社会转型期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研究[D]. 朱小亮.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5]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培育研究[D]. 牛娜. 兰州大学, 2020(01)
- [6]失范视角下我国道德发展的困境与出路[D]. 司琪. 鲁东大学, 2020(01)
- [7]利益驱动下的网络新闻媒体报道失范研究[D]. 熊风.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8]新时代我国道德治理的实践研究[D]. 孙健.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9]古罗马共和向帝制转变时期道德立法研究[D]. 李伟芳.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10]我国社会公德治理中的大数据应用研究[D]. 巫茜子.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