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微机计算线损的一种简便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许轲[1](2020)在《新营销模式下的配网线损综合评价体系》文中研究说明目前供电公司最新提出的“战略+运营”管控模式,将供电公司发展的战略目标与营销管理及服务相结合,更体现出将营配贯通的全方位融合管理及提升的必要性。目前的线损评价体系虽然将线损指标与生产、运维管理等相结合,但面对现在的大营销模式,特别是现在的新型能源及市场开拓占比的加重,越来越需要一个结合当前发展的综合线损评价体系,供电公司提质增效的目的才能最快的得以实现。面对供电公司当前所处的形式状态,从管理、技术及运维这三个维度进行出发,结合当前的电网发展战略目标、电网结构、设备状态、用电结构等现状及特点分析,通过德尔菲法对指标进行选择并计算其权重,构建了新营销模式下的配网线损综合评价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评价对象进行评价,将评价对象分为三个梯队,对三个梯队进行对标分析找出差距,并通过自身对标找出发展提升的方向。对HN省供电公司的综合线损及发展现状进行对标评价,通过实际的例子可以反映出,新构建的综合评价体系相对于较为传统的以线损率作为单一评价的优良标准而言具有全面性等优点,可以根据评价体系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与意见。
胡晓丽[2](2016)在《变电站数字物理混合仿真培训系统的研究及应用》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电网规模的扩展,电力元件的多样化,电力系统的动态特性也变得更为复杂。为了能更好地适应电网规划以及对电力系统二次设备校验的需要,满足电力系统人员的培训需求,对电力系统仿真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220kV变电站为研究对象,研究开发了由数字实时仿真系统和二次物理设备相结合的220kV变电站数字物理混合仿真系统。其中数字实时仿真系统的硬件组成包括:计算机、通讯卡、输入输出接口以及功率放大器等。其软件部分则包括:电磁-机电暂态仿真系统、图形化电力系统仿真建模系统等模块。分析了电力系统主要一次元件的动态、静态特性并建立其数学模型,研究了电磁、机电暂态过程仿真的实时算法。采用分网并行计算的方法实现电磁-机电暂态混合仿真,在电磁侧与机电侧的接口处设计了等值电路、研究了数据交换时序的实现方式以及不同网络间数据转换的方法。所研制开发的220kV变电站数字物理混合仿真系统具有实时性、可扩展性、成本较低等特点,并将所研制开发的数字物理混合仿真系统成功地应用于220kV变电站系统仿真研究,模拟分析了多种故障类型,验证了该仿真系统的正确性。
李晓静[3](2014)在《矿用胶带输送机自动控制系统研究》文中认为提升皮带根据物料流量自动调频调速控制系统的研究及设计,是国内煤矿企业市场新兴产业,是技术最先进、最有前景市场,是现代化矿井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煤矿今后发展的主要趋向。系统是通过对上部胶带输送机的物料流量变化来自动调节提升主斜井皮带运行频率和运行带速的闭环控制系统及方法,必须对皮带变频调速控制系统、煤流监测系统、PLC程序控制系统、皮带集中控制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提高系统的精密性、智能性和可靠性,从而提高提升运输能力及节能安全性,减少故障率,为提高运输效率,减少设备磨损,以及降低能耗。矿井主斜井提升皮机根据物料流量实时自动调频调速闭环控制节能系统的研究设计,能根据通过皮带煤流量实时调整皮带速度和控制电机的频率:当煤量较小时,降低皮带运行速度和电机运行频率;当煤量较大时,提高皮带运行速度和电机运行频率;长时间无煤时,自动停机;有煤时,自动开机。智能闭环控制型为矿井创造更大的安全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研究及设计过程中本着“超前性、先进性、科学性、稳定性、智能性、经济性、节能性、扩展性”相统一的原则进行研究,满足现代化矿井对原煤生产提升运输环节全方位控制的需要,最终为矿井安全生产、调度指挥、科学管理、节能降耗创造可观的效益。本文以理论分析、计算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分析了煤矿主斜井提升皮带根据上部皮带煤流量实现自动调频调速运行,由于矿井提升皮带驱动功率大,受现场条件影响,煤流量变化大,电机一直处于工频运行,造成电能浪费及机械损耗大,具有很大的节能挖潜空间。因此,煤矿皮带提升运输环节的闭环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王亚明[4](2014)在《220kV茅口变电站整体改造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20kV变电站作为城市电网的主力电源点,供电可靠性要求高,而变电站中的设备运行可靠性,直接影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220kV茅口变作为连云港北部城区的主要电源点,已运行24年,设备、土建等方面都存在问题,供电能力也无法满足区域负荷的发展需求,需要进行整体改造。通过对改造方案的研究,能够有效解决茅口变的现状问题,提高茅口变的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论文首先介绍了220kV茅口变的现状,从网架结构、一次设备、二次及远东设备、土建部分、线路部分和负荷情况进行了分析,找出存在问题,提出整体改造的需求;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电网规划情况,研究了改造后变电站的电压等级选择,采用电网发展成本最小费用法建立模型,并应用模型通过投资费用的比较选择变电站电压等级;综合土地利用和环境要求等情况研究了三种变电站整体改造方案,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推荐了最优的改造方案;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变电站建设的具体设计,开展了变压器、主接线、主要设备等一次方案的研究设计,并提出了主变保护、线路保护、母线保护等二次方案和远东、通信方案的设计方案。茅口变整体改造方案的研究和变电站的具体设计,解决了目前运行中可靠性不高、供电能力不足的问题,为区域负荷发展提供了可靠、充足的供电电源,满足了连云港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谢春光[5](2012)在《炎陵高水桥110千伏输变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炎陵高水桥110kV输变电项目的建设是为了满足供电区域内负荷增长的需求,优化炎陵县及株洲地区的电网结构,改善该供电区域的用电质量,提高供电可靠性,促进当地经济高速发展。本文先说明了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研究原则与依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炎陵高水桥110千伏输变电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与方法;简述了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本原则及要求、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方法、项目评价方法等理论知识,而后分析炎陵高水桥110千伏输变电项目的建设必要性与建设规模,研讨项目的接入系统方案与建设方案,落实项目节能降耗的措施,然后对项目进行投资估算及经济性分析,最后得出建设炎陵高水桥110千伏输变电项目是必须的、方案是可行的、投资是合理的,并提出项目建设的建议。
王建斌[6](2009)在《我国农村电网变电站项目综合效益分析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多年来国家电力投资注重电源和骨干电网的建设,对农村电网的建设重视不够,致使农村电网非常薄弱。因此国务院明确提出改革农电管理体制、改造农村电网、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三大目标任务。在新一轮农村电网建设改造过程中,如何对农电项目综合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价,将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农村电网变电站项目特点,通过分析变电站项目建设与改造的经济财务效益、技术与设备以及社会效益,提出农村电网变电站项目综合效益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结合来确定指标权重,并对指标量化给出计算模型。最后对某35KV变电站实际项目进行评价分析,并根据结果给出结论和建议。
尹健[7](2007)在《基于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方案和管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配电网的建设发展,网络结构趋于合理,线路负荷能力加强,但自动化程度的不足,对配电网供电能力、安全运行和管理都造成一定限制。本文基于农网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建设简单的系统主站,采用变电调度和配电调度合一模式,成功实现了利用配电载波通信网络对柱上开关的三遥(遥测,遥控,遥信)和短路故障的快速处理,节约了人力资源、简化并强化了管理,成为有益借鉴的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方案和管理模式。
包能胜[8](2007)在《风电—燃气轮机互补发电系统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风的随机性、间歇性与不可控性,大规模风电开发所带来的风电场出力波动、不可调度性以及电网稳定性逐渐成为风能领域的关键和难点问题,研究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由于风电大规模开发所带来的技术瓶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大型风电场出力波动的特点,研究了采用单轴燃气轮机电站与风电场组成互补发电系统的若干关键问题,主要内容包括:1.提出了风气互补系统的构想、组成原则和设计方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风电场出力波动和不可调度性,研究了与风电场组成互补系统所需要的条件、设计原则和结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小型燃气轮机电站可以作为大型风电场的互补发电设备,并根据实测的新疆达坂城风电场风速数据,得到了在达坂城风电场发展风气互补发电系统的设计方案。2.分析了风气互补发电系统的经济性和敏感性。将经济性分析方法和敏感性分析应用到风气互补发电系统的经济性分析中。研究结果表明,风气互补发电系统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并提出了降低系统发电成本的可行性措施以及努力的方向。3.建立了风速预报与风电场整体风速功率模型。利用实测风速数据,采用AMRA预测模型,对风速作反复训练与检测来选择一组合适的模型参数。通过分析机组来流风流动的特点和能量分布,在考虑机组间多种效应和一定假设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风电场多机风速功率模型。4.建立了风气互补发电系统的机组组合和优化调度模型。以单位时间段内发电成本最小的目标函数,考虑电网系统的调度需求和燃气轮机的部分负荷效率、最小启停时间与次数等约束条件,采用遗传优化算法,求解了燃气轮机电站之间的机组组合和负荷优化调度问题。最后,根据大型风电机组的机理模型、电网模型以及燃气轮机模型,建立了集成的风气互补发电系统的仿真模型并研究了其动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小型燃气轮机电站能够达到风气互补发电系统的动态特性要求。
王献志[9](2007)在《基于数据仓库的电力网线损统计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电力网线损计算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了电力网线损计算原理和方法。针对10kV(6kV)配电网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线损的方法,即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来训练神经网络,再通过训练后的神经网络来拟合配电线路线损和线路特征参数之间的复杂关系。并分别针对输电网、10(6)kV配电网、低压配电网编制了线损计算程序。为了便于对线损计算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采用最新的SQL Server 2000建立了以线损统计分析为目的的数据仓库,提供基于电子表格的联机分析工具。在此数据仓库的基础上开发了查询工具和报表系统。
贺抒[10](2005)在《基于GPRS无线通信的配变自动化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配电变压器终端装置不能满足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要求。目前大多数的配变终端,具有监视配网运行工况,隔离故障区段,用电情况上报配变主站等功能。但是他们的数据传输多以有线通信方式为主,而有线通信铺线工程大,容易遭人为损坏;同时当前的电力产品功能单一,增加功能比较复杂,重复投资现象严重,增加了用户的负担。 针对以上问题,论文设计了基于GPRS的一种新型智能化、低功耗、集成化的智能型配变自动化系统方案。配变监测系统主要实现对线路配变变压器运行状态的监视和动态补偿无功功率,同时对低压用户进行抄表。三项功能集成化设计,并采用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以弥补当前配变监测系统的缺陷,提高配变系统的自动化水平,更好地保证电网系统的正确运行,提高电网质量。 本文主要分析和设计了配变监测终端和GPRS无线通信模块,用于电量数据的采集管理、无功功率补偿和远程无线抄表。论文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根据配变监测系统的发展现状,论证了设计基于GPRS无线通信的配变自动化系统的必要性,采用配变监测、无功补偿、无线抄表的集成式设计方案。 (2) 对GPRS无线通信原理进行研究,并详细分析了配变监测系统的GPRS应用,主要包括系统的GPRS接入、无线数据传输安全性和实时性等问题。 (3) 详细介绍了两模块的硬软件设计方案。配变监测终端以DSP为核心,对用电现场进行电量采集、分析,并根据实时的电网情况,自动进行快速分相无功补偿。GPRS无线通信模块则以SIM100 GPRS MODEM为核心,连接GPRS无线网络传输电量数据。两模块用RS-485总线连接,按照主站要求进行数据的组织和传输。配变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实现了配变监测、无功补偿、无线抄表的功能集成。
二、用微机计算线损的一种简便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微机计算线损的一种简便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新营销模式下的配网线损综合评价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配网线损及线损管理现状 |
2.1 线损的基本概念 |
2.2 影响线损的因素 |
2.2.1 影响技术线损的因素 |
2.2.2 影响管理线损的因素 |
2.3 线损管理的现状 |
2.3.1 传统线损四分管理 |
2.3.2 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评价体系的基本理论和构建流程及方法 |
3.1 综合评价体系简介 |
3.1.1 综合评价的概念 |
3.1.2 综合评价的特点 |
3.1.3 综合评价的组成 |
3.1.4 构建评价体系的步骤 |
3.1.5 构建评价体系的原则 |
3.2 评价指标的选择及权重的确定 |
3.2.1 评价指标选择的依据 |
3.2.2 评价指标选择的要求 |
3.2.3 评价指标选择的方法 |
3.2.4 指标权重的意义及原则 |
3.2.5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3.3 德尔菲法 |
3.3.1 德尔菲法的特点及应用 |
3.3.2 德尔菲法的实施步骤 |
3.4 评价体系指标的评分 |
3.4.1 指标评分的原则 |
3.4.2 指标评分的方法 |
3.5 评价分析 |
3.5.1 评价内容 |
3.5.2 层次分析法 |
3.5.3 对标管理 |
第四章 新营销模式下配网线损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
4.1 不断发展的新营销模式 |
4.1.1 供电公司的不断改革创新 |
4.1.2 供电公司“战略+运营”管控模式 |
4.1.3 新营销模式下所面临的问题 |
4.2 构建综合评价体系 |
4.2.1 维度的选择 |
4.2.2 指标的选择 |
4.3 指标权重的计算及评分 |
4.3.1 管理类指标计算 |
4.3.2 技术类指标计算 |
4.3.3 运维类指标计算 |
4.4 对标结果研究 |
4.5 评价流程 |
第五章 评价体系的应用实例 |
5.1 评价结果 |
5.2 结果分析 |
5.3 对标分析 |
5.3.1 标杆对标 |
5.3.2 指标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变电站数字物理混合仿真培训系统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依据 |
1.2 电力系统仿真技术的发展历程 |
1.2.1 电力系统动态模拟 |
1.2.2 数模混合仿真系统 |
1.2.3 全数字实时仿真系统 |
1.2.4 基于微机的实时仿真系统 |
1.3 本次主要研究内容及工作 |
第2章 数字物理混合仿真系统建模及算法 |
2.1 数字仿真建模 |
2.1.1 同步发电机模型 |
2.1.2 变压器模型 |
2.1.3 线路模型 |
2.1.4 断路器模型 |
2.1.5 故障模型 |
2.2 数字仿真算法 |
2.2.1 电磁暂态算法 |
2.2.2 机电暂态算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数字物理仿真系统接口技术 |
3.1 接口技术介绍 |
3.2 机电侧与电磁侧接口 |
3.2.1 接口基本原则 |
3.2.2 接口位置的选择 |
3.2.3 接口处等值电路 |
3.2.4 数据交互时序 |
3.3 电磁侧与实际物理装置接口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字物理混合仿真培训系统组成及实现 |
4.1 系统总体设计 |
4.2 系统结构 |
4.3 仿真一次主接线图及保护配置 |
4.3.1 仿真一次主接线图 |
4.3.2 保护设备配置 |
4.4 数字仿真系统的硬件配置及专用技术 |
4.4.1 数字仿真主机 |
4.4.2 高速光纤通讯系统 |
4.4.3 信号转换及输入输出系统 |
4.4.4 电压、电流功率放大器 |
4.4.5 数字仿真系统专用技术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字物理混和仿真系统的测试及应用 |
5.1 数字物理混合仿真系统基本测试 |
5.1.1 单装置测试 |
5.1.2 闭环测试 |
5.2 数字物理混和仿真系统应用实例 |
5.2.1 2921金红线A相接地故障,开关拒动 |
5.2.2 Ⅰ母故障母联2530开关失灵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矿用胶带输送机自动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
1.3 皮带变频调速控制现状 |
1.4 目前皮带软启动控制方式 |
1.4.1 调速型液力耦合器 |
1.4.2 限矩型液力耦合器 |
1.4.3 液体粘性软启动装置 |
1.4.4 软启动器(软起动器)起动装置 |
1.4.5 变频调速驱动装置 |
1.5 变频调速系统特性 |
2 皮带变频调速控制系统总设计 |
2.1 皮带变频控制系统组成 |
2.2 皮带变频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
2.3 PLC 控制系统控制要求 |
2.4 上部皮带煤流监测要求 |
3 皮带变频调速控制系统装置选用 |
3.1 皮带集中控制装置的选用 |
3.1.1 系统分布 |
3.1.2 装置功能 |
3.1.3 皮带集控系统构件选用 |
3.1.4 通讯及闭锁检测 |
3.2 PLC 控制器选用 |
3.2.1 S7-300PLC 系统组成 |
3.2.2 S7-300PLC 模块选型 |
3.3 变频系统选用 |
3.3.1 变频器容量的选择 |
3.3.2 变频器控制方式 |
3.3.3 变频控制快速熔断器的选择 |
3.4 电子皮带秤选用 |
3.4.1 电子皮带秤的构造 |
3.4.2 电子皮带秤的原理 |
3.4.3 电子皮带秤作用 |
3.4.4 使用特征 |
3.4.5 安装、调试 |
3.5 本章小结 |
4 皮带变频控制系统接线 |
4.1 主斜井提升皮带驱动结构 |
4.2 控制柜配备 |
4.3 一次接线方式 |
4.4 主回路控制接线 |
4.5 变频器接口的接线 |
4.6 馈线回路接线 |
4.7 PLC 与变频器控制通讯 |
4.8 PLC 与电子皮带秤控制通讯 |
4.9 本章小结 |
5 皮带变频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5.1 程序控制软件 |
5.2 控制方式选择 |
5.2.1 工作方式选择 |
5.2.2 就地方式启停控制 |
5.2.3 模拟量的处理 |
5.3 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措施设计 |
5.3.1 主要干扰源 |
5.3.2 抗干扰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6 皮带变频控制系统节能分析 |
6.1 系统节能分析 |
6.1.1 未采用变频调速电耗情况 |
6.1.2 采用变频调速节能情况 |
6.2 控制系统的优越性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7.1 闭环控制系统解决的问题 |
7.2 研究设计工作总结 |
7.3 主要创新点 |
7.4 进一步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220kV茅口变电站整体改造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220kV茅口变整体改造的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变电站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国内外变电站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变电站的发展趋势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2 220kV茅口变现状 |
2.1 出线及网架结构现状 |
2.2 一次设备现状 |
2.3 二次及远动设备现状 |
2.4 土建现状 |
2.5 线路现状 |
2.5.1 220kV线路现状 |
2.5.2 110kV线路现状 |
2.5.3 35kV线路现状 |
2.6 负荷现状 |
2.7 本章小结 |
3 存在问题分析 |
3.1 土建部分存在问题 |
3.2 主变设备存在问题 |
3.3 供电能力存在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4 变电站改造方案研究 |
4.1 区域电网规划情况 |
4.2 变电站改造方案研究 |
4.2.1 变电站改造后电压等级的选择 |
4.2.2 茅口变整体改造方案研究 |
4.2.3 整体改造方案比较 |
4.3 本章小结 |
5 变电站改造方案具体设计 |
5.0 变电站设计要求 |
5.1 一次设备设计方案 |
5.1.1 主变压器设计 |
5.1.2 电气主接线设计 |
5.1.3 短路电流计算 |
5.1.4 主要设备选择 |
5.1.5 配电装置和总平面布置设计 |
5.2 继电保护配置方案 |
5.2.1 概论 |
5.2.2 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原则 |
5.2.3 变压器保护的配置 |
5.2.4 线路保护的配置 |
5.2.5 母线保护的配置 |
5.3 系统远动 |
5.3.1 现状 |
5.3.2 本期工程远动设计 |
5.3.3 远动信息 |
5.4 系统通信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炎陵高水桥110千伏输变电项目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依据与原则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可行性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可行性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及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项目可行性研究理论综述 |
2.1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本要求与原则 |
2.1.1 基本要求 |
2.1.2 基本原则 |
2.2 项目可行性研究方法 |
2.2.1 项目建设必要性与建设规模 |
2.2.2 项目技术方案 |
2.3 项目投资估算及经济性分析 |
2.3.1 项目投资估算 |
2.3.2 项目经济性分析 |
第3章 项目现状及建设必要性 |
3.1 项目供区电网现状 |
3.1.1 株洲市电网现状 |
3.1.2 炎陵县电网现状 |
3.2 项目供区内负荷情况及必要性分析 |
3.2.1 负荷预测 |
3.2.2 电源建设安排及电力电量平衡 |
3.2.3 炎陵县电网发展规划 |
3.2.4 项目必要性分析 |
第4章 项目技术方案设想 |
4.1 建设规模 |
4.2 接入系统设计 |
4.2.1 接入点分析 |
4.2.2 接入点设计 |
4.3 变电站站址选择 |
4.3.1 站址区域概况 |
4.3.2 出线条件 |
4.3.3 站址水文气象条件 |
4.3.4 站址地质 |
4.3.5 土石方情况 |
4.3.6 进站道路和交通运输 |
4.4 变电站技术方案设想 |
4.4.1 电气一次技术方案设想 |
4.4.2 电气二次技术方案设想 |
4.5 输电线路技术方案设想 |
4.5.1 输电线路概况 |
4.5.2 线路路径方案 |
4.5.3 线路技术条件选择 |
4.6 变电站通信技术方案设想 |
4.6.1 通信系统概况 |
4.6.2 通信需求分析 |
4.6.3 光纤通信网络技术方案设想 |
4.7 项目节能降耗措施 |
4.7.1 变电站节能降耗措施 |
4.7.2 输电线路节能降耗措施 |
4.8 项目环境保护措施 |
4.9 项目技术方案分析 |
4.9.1 变电站技术方案分析 |
4.9.2 输电线路技术方案分析 |
4.9.3 通信技术方案分析 |
第5章 项目投资估算及经济性分析 |
5.1 项目投资估算 |
5.1.1 估算原则及依据 |
5.1.2 投资估算结果 |
5.1.3 项目造价分析 |
5.2 项目经济性分析 |
5.2.1 社会效益 |
5.2.2 经济评价 |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及目录 |
(6)我国农村电网变电站项目综合效益分析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二章 农村电网及农村变电站建设情况分析 |
2.1 我国农村电网建设发展历程 |
2.2 我国农村电网建设现状 |
2.3 农村电网变电站建设 |
2.3.1 国外农村电网变电站发展情况 |
2.3.2 我国农村变电站建设模式 |
2.3.3 我国农村变电站建设规划 |
第三章 农村电网变电站项目综合效益分析 |
3.1 农村电网变电站项目建设与改造特点 |
3.2 农村电网变电站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
3.2.1 农村电网变电站项目经济效益分析内容 |
3.2.2 农村电网变电站项目财务评价的程序 |
3.2.3 农村电网变电站项目财务评价的指标及计算方法 |
3.3 电网变电站技术与设备分析农村 |
3.3.1 农村电网无人值班变电站建设模式技术要求 |
3.3.2 农村电网无人值班变电站设备选择 |
3.4 农村电网变电站项目社会效益分析 |
第四章 农村电网变电站项目综合效益评价体系 |
4.1 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项目综合效益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 |
4.2 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项目综合效益评价指标的确定 |
4.2.1 农村电网变电站项目综合效益各指标含义 |
4.3 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项目综合效益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4.3.1 AHP法 |
4.3.2 熵权法 |
4.3.3 最后权重值计算 |
4.4 农村电网变电站项目综合效益评价计算模型 |
第五章 案例研究-某35KV变电站项目综合效益评价 |
5.1 农村电网某新建35KV项目简介 |
5.2 结合项目特点确定评价体系指标权重 |
5.2.1 AHP法权重值计算 |
5.2.2 熵权法权重值计算 |
5.2.3 综合权重值计算 |
5.3 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对评价指标取值 |
5.3.1 本项目财务及经济效益情况 |
5.3.2 本项目电网性能与技术装备水平 |
5.3.3 本项目社会效益情况 |
5.4 评价结果及相关结论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7)基于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方案和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3 论文内容结构 |
第二章 配电自动化理论概述 |
2.1 配电自动化产生的背景及意义 |
2.2 配电自动化的功能 |
2.2.1 提高供电可靠性 |
2.2.2 提高电压质量 |
2.2.3 提高用户服务质量 |
2.2.4 提高管理效率 |
2.2.5 推迟基本建设投资 |
2.3 配电管理自动化系统 |
2.4 配电运行自动化系统 |
2.4.1 数据采集与监控 |
2.4.2 故障自动隔离及恢复供电 |
2.4.3 电压及无功管理 |
2.4.4 负荷管理 |
2.5 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三章 我国农网配电自动化分析 |
3.1 农网配电自动化应用现状与发展 |
3.2 农网配电自动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3.2.1 “十一五”期间农网配电自动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3.2.2 “十一五”期间农网配电自动化建设对策分析 |
3.3 农网配电自动化组成及各部分之间关系分析 |
3.3.1 配电管理系统 |
3.3.2 配电自动化 |
3.3.3 需方用电管理 |
3.3.4 农网管理自动化 |
3.4 农网配电自动化的五种典型模式分析 |
3.4.1 配电网故障指示系统 |
3.4.2 配电网信息系统 |
3.4.3 无主站馈线自动化系统 |
3.4.4 基于主站的配电自动化系统 |
3.4.5 一体化县调/配电综合自动化系统 |
3.4.6 农网配电自动化五种典型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四章 基于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方案和管理模式分析 |
4.1 配电自动化系统试点工程 |
4.2 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工程 |
4.2.1 系统设计原则与设计依据 |
4.2.2 系统结构 |
4.2.3 通信网络 |
4.2.4 主站设备 |
4.2.5 配电载波网关 |
4.2.6 柱上开关监控终端 |
4.2.7 变压器监控终端 |
4.2.8 系统功能 |
4.2.9 系统性能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山东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方案和管理模式分析 |
5.1 山东农网实施配电自动化的基本技术条件 |
5.2 山东农网配电自动化控制方式 |
5.2.1 传统重合器的本地控制方式 |
5.2.2 智能化重合器实现馈线自动化方式 |
5.2.3 集中智能控制方式 |
5.3 山东农网配电自动化建设的总体原则分析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8)风电—燃气轮机互补发电系统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风电的发展 |
1.1.2 风电技术发展 |
1.2 课题调研 |
1.2.1 新疆的风能资源与风电发展 |
1.2.2 新疆电网建设 |
1.3 选题意义 |
1.3.1 电网的稳定性 |
1.3.2 风电场的可调度性 |
1.4 风能与其它能源互补发电系统 |
1.4.1 风水互补发电系统 |
1.4.2 风柴互补发电系统 |
1.4.3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
1.4.4 风能蓄能系统 |
1.5 课题提出 |
1.5.1 大型风电场互补发电系统的条件 |
1.5.2 新型风气互补发电系统 |
1.5.3 国外风气互补发电系统的发展 |
1.6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1.6.1 风气互补系统结构与经济性分析 |
1.6.2 风速预报与风电场整体风速功率模型 |
1.6.3 风气互补系统的优化调度 |
1.6.4 风气互补发电系统建模与仿真 |
第2章 风气互补发电系统结构与经济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风电场 |
2.2.1 风速数据 |
2.2.2 风向数据 |
2.2.3 风能资源 |
2.2.4 单机出力 |
2.2.5 风电场出力 |
2.3 燃气轮机系统 |
2.3.1 容量20MW 等级 |
2.3.2 容量40MW 等级 |
2.3.3 容量110MW 等级 |
2.4 互补系统结构设计 |
2.4.1 方案原理 |
2.4.2 方案实例 |
2.5 总发电量 |
2.5.1 风电场发电量 |
2.5.2 燃气轮机发电量 |
2.5.3 总发电量分析 |
2.5.4 互补系统关键参数相互关系 |
2.6 发电成本分析 |
2.6.1 单位折旧成本 |
2.6.2 单位燃料成本 |
2.6.3 运行维护成本 |
2.6.4 互补系统发电成本 |
2.7 发电成本敏感性分析 |
2.7.1 敏感参数 |
2.7.2 敏感性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风速预报与风电场整体风速功率模型 |
3.1 风电场风速预报的研究现状 |
3.1.1 时间序列模型 |
3.1.2 基于NWP(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方法的时间序列模型 |
3.1.3 统计模型(Statistical Model) |
3.1.4 WPPT(Wind Power Prediction Tool) |
3.1.5 Memory-Based 风速预测模型 |
3.1.6 神经网络风速预测模型 |
3.2 ARMA 预报模型 |
3.2.1 模型理论基础 |
3.2.2 预报范围估算 |
3.2.3 模型阶次 |
3.2.4 训练数据个数 |
3.2.5 模型参数 |
3.2.6 预报误差分析 |
3.3 风速预报小结 |
3.4 风电场整体风速功率模型 |
3.5 风电场整体风速功率的数学模型 |
3.5.1 尾流风速 |
3.5.2 机组间风速大小 |
3.5.3 机组间风速延时 |
3.5.4 第i+1 机组的来流风速系列 |
3.5.5 风电场整体风速功率曲线 |
3.6 风电场整体风速功率的计算实例 |
3.6.1 实例 |
3.6.2 讨论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风气互补系统机组组合与负荷优化调度 |
4.1 引言 |
4.2 机组组合问题 |
4.2.1 意义与现状 |
4.2.2 数学模型 |
4.3 负荷优化调度问题 |
4.3.1 意义与现状 |
4.3.2 数学模型 |
4.4 遗传算法理论基础 |
4.4.1 编码方法 |
4.4.2 适应度函数 |
4.4.3 选择算子 |
4.4.4 交叉算子 |
4.4.5 变异算子 |
4.4.6 约束条件的处理 |
4.5 遗传算法的实现 |
4.5.1 基本实现算法 |
4.5.2 改进遗传算法 |
4.6 计算实例 |
4.6.1 互补系统参数 |
4.6.2 燃气轮机参数 |
4.6.3 调度负荷数据 |
4.6.4 遗传算法参数 |
4.6.5 优化结果 |
4.6.6 讨论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风气互补发电系统建模与仿真 |
5.1 引言 |
5.2 风力机发电机数学模型 |
5.2.1 气动模型 |
5.2.2 传动模型 |
5.2.3 异步发电机模型 |
5.2.4 控制系统模型 |
5.2.5 全系统模型 |
5.3 电力系统模型 |
5.3.1 输电线路模型 |
5.3.2 变压器模型 |
5.3.3 静态无功补偿器模型 |
5.4 风力发电机的等值处理 |
5.4.1 等值划分原理 |
5.4.2 主要参数的等值 |
5.4.3 实例验证 |
5.5 风电场电网故障暂态分析 |
5.5.1 仿真模型 |
5.5.2 暂态响应 |
5.5.3 分析与讨论 |
5.6 燃气轮机发电系统模型 |
5.6.1 透平模型 |
5.6.2 控制系统模型 |
5.6.3 燃料供给系统和燃烧室模型 |
5.6.4 同步发电机模型 |
5.7 互补系统的动态仿真 |
5.7.1 互补系统中风力机发电系统模型 |
5.7.2 互补系统中燃气轮机发电系统模型 |
5.7.3 互补系统中容量调度分配器模型 |
5.7.4 风气互补系统实例仿真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与创新点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基于数据仓库的电力网线损统计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电力网线损计算原理和方法 |
2.1 线损的概念和分类 |
2.1.1 线损的定义 |
2.1.2 线损率的定义 |
2.1.3 线损的分类 |
2.2 理论线损计算的作用和要求 |
2.3 35KV 及以上电网(输电网)理论线损计算 |
2.4 10KV(6KV)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 |
2.5 低压电网(0.4KV 及以下)理论线损计算 |
2.5.1 低压电网理论线损的构成 |
2.5.2 “竹节法”的基本原理 |
2.5.3 “竹节法”计算公式 |
第三章 基于PSO 优化神经网络的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 |
3.1 基于神经网络的配电网线损计算 |
3.2 基于PSO 优化神经网络的配电网线损计算 |
3.2.1 粒子群优化算法 |
3.2.2 PSO 训练BP 型神经网络 |
3.2.3 PSO 优化BP 神经网络计算线损的步骤 |
3.3 实例计算和结果分析 |
第四章 线损统计分析数据仓库的设计 |
4.1 数据仓库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
4.2 线损统计分析主题 |
4.3 线损统计分析数据仓库解决方案 |
4.4 线损统计分析数据仓库的数据预处理 |
4.4.1 数据转换的过程 |
4.4.2 创建数据仓库的DTS 包 |
4.5 线损统计分析的星形模型 |
4.6 线损统计分析OLAP 设计 |
4.6.1 Microsoft SQL Server Analysis Service 结构 |
4.6.2 多维立方体的创建和维护 |
4.6.3 前端应用程序的设计 |
第五章 线损统计分析系统的开发 |
5.1 系统软件流程图 |
5.2 系统功能简介 |
5.3 系统前端界面设计 |
5.3.1 系统的启动界面 |
5.3.2 线损计算程序操作界面 |
5.3.3 查询系统界面 |
5.3.4 报表系统界面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参研项目及发表论文 |
详细摘要 |
(10)基于GPRS无线通信的配变自动化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配电自动化系统概述 |
1.1.1 概念和术语 |
1.1.2 基本功能和结构 |
1.2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其发展现状 |
1.3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 |
2.1 系统的总体结构 |
2.2 系统的主要功能 |
2.2.1 低压配变监测系统终端的功能 |
2.2.2 GPRS无线通讯模块的功能 |
2.3 系统的总体设计原则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GPRS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
3.1 GPRS技术特点 |
3.2 GPRS工作原理 |
3.3 GPRS协议栈 |
3.4 GPRS网络基本结构 |
3.5 GPRS无线空中接口模型 |
3.5.1 空中接口模型原理 |
3.5.2 空中接口的分层 |
3.6 配变自动化系统的GPRS应用 |
3.6.1 GPRS无线数据接入过程 |
3.6.2 PPP协议的实现 |
3.6.3 GPRS无线数据传输安全性、实时性的研究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配变监测系统终端的研究与设计 |
4.1 硬件设计 |
4.1.1 系统整体模块框图 |
4.1.2 CPU模块 |
4.1.3 电力数据采集模块 |
4.1.4 人机接口模块 |
4.1.5 RS-485通信模块 |
4.1.6 CAN总线模块 |
4.1.7 电源模块 |
4.1.8 无功补偿模块 |
4.2 软件设计 |
4.2.1 交流采样算法研究 |
4.2.2 DL/T645-1997通信规约研究 |
4.2.3 系统主要模块软件实现 |
4.3 抗干扰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低压快速无功补偿的研究 |
5.1 配电网无功补偿的原理 |
5.1.1 配电网无功补偿问题的提出 |
5.1.2 无功功率补偿的电路和向量图 |
5.2 快速分相无功补偿 |
5.2.1 无功电流的监测 |
5.2.2 无功补偿主回路 |
5.2.3 补偿控制器的投切过程 |
5.2.4 分相补偿策略 |
5.2.5 涌流和谐波的抑制 |
5.3 无功补偿的控制 |
5.4 运行效益 |
5.4.1 降低线损和变损方面 |
5.4.2 装置自身能耗方面 |
5.5 无功补偿软件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GPRS无线通信模块设计 |
6.1 硬件设计 |
6.1.1 系统整体模块框图 |
6.1.2 CPU模块 |
6.1.3 GPRS MODEM模块 |
6.1.4 串行通信模块 |
6.2 软件设计 |
6.2.1 数据加密算法研究 |
6.2.2 TCP/UDP数据的选择和建立 |
6.3 GPRS无线自动抄表系统的实现 |
6.4 GPRS模块数据传输性能分析 |
6.4.1 移动终端的数据流量 |
6.4.2 调度中心的信息流量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四、用微机计算线损的一种简便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新营销模式下的配网线损综合评价体系[D]. 许轲. 广西大学, 2020(07)
- [2]变电站数字物理混合仿真培训系统的研究及应用[D]. 胡晓丽.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6(04)
- [3]矿用胶带输送机自动控制系统研究[D]. 李晓静. 中北大学, 2014(08)
- [4]220kV茅口变电站整体改造方案研究[D]. 王亚明. 南京理工大学, 2014(02)
- [5]炎陵高水桥110千伏输变电项目可行性研究[D]. 谢春光. 中南大学, 2012(03)
- [6]我国农村电网变电站项目综合效益分析评价[D]. 王建斌.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9(10)
- [7]基于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方案和管理模式研究[D]. 尹健.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07(11)
- [8]风电—燃气轮机互补发电系统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D]. 包能胜. 清华大学, 2007(06)
- [9]基于数据仓库的电力网线损统计与分析[D]. 王献志.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07(01)
- [10]基于GPRS无线通信的配变自动化系统研究[D]. 贺抒. 中南大学, 2005(05)
标签:变电站论文;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论文; 系统仿真论文; 微机保护论文; 项目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