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生命存在的方式

学习,生命存在的方式

一、学习,生命存在的方式(论文文献综述)

朱春发[1](2021)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生命教育形态的实施及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苏嘉睿[2](2021)在《习近平健康观视域下的高校生命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育始于生命又归于生命。生命教育始终围绕尊重人、关心人、服务人而展开,是一种既关注生命认知,又关注生存能力和生命价值的发展性教育。习近平健康观蕴含了生命共同体、预防干预、全面健康等深刻理念,凸显了以生命健康为中心的价值观,为高校生命教育研究提供了理论借鉴,对改进高校生命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提高生命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重构“生命至上”的高校生命教育理论和实践带来了全新视角。目前,高校生命教育在组织方式、教学内容、实践环节等方面均存在短板,加之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偏弱、生命价值取向缺失、心理调节能力不足等问题的存在,给加强新时代高校生命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为此,新时代高校生命教育应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理念,从前置预防入手,发掘习近平健康观的育人功能,关注学生的生存需要,塑造学生的人格发展,满足学生的精神享用;要努力构建新时代高校生命教育体系,树立“身心健康、和谐共生”的生命教育目标,建设“综合性、持续性”的生命教育课程系统,拓展“多样化、实践化”的多种生命教育形式,构筑“制度化、系统化”的生命教育学科研究,将生命健康理念贯穿生命教育全过程;同时,整合政府、教师、家长、学生四位一体的教育资源,加强政府的支持与引导,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塑造书房式的家庭教育环境,发挥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功能,最终推动新时代高校生命教育的体系化,促进大学生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的全面发展。

赵文婷[3](2021)在《小学高年级生命教育现状调查及实施策略研究 ——以沈阳市S小学为例》文中指出生命教育是教育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现阶段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存在形态与价值取向。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少年儿童作为社会与家庭环境中最受瞩目的成员之一,生命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于可塑性较强的小学阶段高年级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充满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阶段,极易于无形中受到不良因素影响,倘若再缺少家庭与学校的正确引导与教育,他们也许会走上歧路。另外,由于现如今少年儿童自杀与他杀事件中主人公年龄的不断降低,更提醒着人们生命教育开展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因而,本论文在对相关文献资料整理与分析的基础上,以沈阳市S小学为例,开展了小学高年级生命教育现状调查,并研究出了相应的实施策略。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问题提出的缘由、研究意义、并以文献综述的形式梳理与总结了国内外有关生命教育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目的与方法。第二部分为生命教育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的阐述部分。本文对生命教育做出了概念界定,解释了其重要意义,并从教育学方面阐述了与生命教育相关的理论基础,分为人本主义与生活教育理论。第三部分为本文的调查部分。论述了调查过程与调查基本结果,其中在结果部分从沈阳市S小学高年级生命教育开展状况、内容、实施结果、学生认知态度及展望五个维度,辅以对教师访谈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了解到了小学高年级生命教育的真实现状。第四部分为沈阳市S小学高年级生命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部分。通过对沈阳市S小学高年级生命教育现状调查,总结出了现如今小学高年级生命教育中可能存在的三大方面问题,并结合社会背景环境分析出了其原因。第五部分为小学高年级生命教育实施策略部分,主要对上一部分中所总结出的问题与原因提出了详细的实施策略,共分为六大方面。希望能帮助广大教育者正确传达生命教育的真谛,同时也希望能有效地帮助受教育者进一步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意义与价值,最终使得生命教育达到其目的。

夏艳杰[4](2021)在《小组工作介入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实务研究 ——以S社区“生命知多少”小组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不断转型,人们的精神压力逐渐增大,精神生活却更加空虚,在这一背景下,社会自杀、他杀等残害、漠视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此类事件中青少年群体的占比也在持续增大,如果社会对于频频发生的青少年自杀、他杀及恶意伤害事件的重视不足将会引发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与此同时,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脆弱性,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和社会责任的思考,因此,疫情在给人类生命带来危机的同时,也为生命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重要契机。在此背景下,2020年2月12日,教育部办公厅及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提出要注重开展生命教育。青少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青少年期更是个体生命意识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针对青少年开展生命教育实践并进行相关理论研究,不仅对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社会发展所提出的迫切要求。基于此,本研究在社会学习理论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指导下,以J市Z区S社区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个案访谈法及参与观察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并评估S社区青少年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及其需求,评估结果显示S社区青少年对生命教育存在如下需求:自然生命层面要科学认识生命、加强生命安全教育;精神生命层面要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生命价值观;社会生命层面要不断增强对于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意识。因此,本研究立足于S社区青少年在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三个不同层面的需求进行小组活动的方案设计,通过对青少年开展八次小组活动,并以小组开展过程中的组员改变、社工表现、目标达成情况及小组成员满意度为指标,对小组的开展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显示小组工作方法对于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使得青少年在参与小组的过程中对生命有了科学地认识;掌握了一定的安全防护知识;树立了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和自我认知;人际交往能力明显提高,社会责任意识不断增强。最后本研究立足于整个研究过程对此次研究进行总结并得出如下结论:首先,小组工作方法的介入青少年生命教育的效果不一;其次,生命教育与社会工作在理念上的契合性有助于社工更准确的评估服务对象需求;再次,社会学习理论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生命教育实践具有指导意义;最后,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开展离不开社会网络的支持。接着,本研究从理论与实务两个层面出发对研究中的理论运用以及实务开展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进行反思,同时针对反思中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即社会应扩大对于生命教育的关注与支持;学界应健全生命教育需求与成效评估的具体指标;社会工作要实现与生命教育的进一步融合;社会工作者应注重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并积极链接学校及家庭等多方资源以巩固小组成效。

刘巧云[5](2021)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1年,生命教育再一次成为社会热点议题。教育部在对《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275号(教育类118号)提案答复的函》中指出,要将生命教育贯彻于疫情防控全过程,引导民众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初中阶段是青少年科学生命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又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程。因此,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为平台实施生命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2016年起,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初步开始实施。至2019年,新教材实现全国全覆盖。新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但是当前生命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生命教育的理想效果,本文以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生命教育的现状为研究背景,重点围绕教学中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原因,最终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实施生命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提高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本文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进行研究。在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本文的主体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阐明生命与生命教育的内涵,并进一步阐述实施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论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开展生命教育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从可行性来看,二者在目标与内容上存在一致性,同时,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也积累了一定的生命教育经验;从必要性来看,此举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和《课程标准》的客观要求、是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更是解决当前社会中存在的漠视生命等问题的现实需要。第三部分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问题,找出原因。一方面,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已经成为学校生命教育的主渠道,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也得到多数师生的普遍认可;另一方面,还存在着部分教师的生命教育理念模糊、生命教育课堂活动设计形式化、课外的实践教学资源利用不足以及生命教育的教学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发现,可能是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部分教师的专业能力不强、教学过程脱离家庭和社会以及教学评价的方式不够完善等原因造成的。第四部分针对我国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从四个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一是切实提升教师的生命教育素养,二是在课堂教学中深入贯彻生命教育,三是在实践教学中构建生命教育课堂,四是完善课程中生命教育的评价方式,真正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生命教育的实效性。

王楠[6](2021)在《当代大学生四重生命观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命只有一次,每个人的生命都弥足珍贵。作为具有精神意识和社会属性的人,我们不仅要立足于自然性生命之存在,更应该发展、充实人文性生命,发现生命的价值、促进生命的发展、完成生命的超越。生命观是人们对于生命的根本态度和看法,决定了人们的生命意识和生命行为。对生命观问题的研究是现代化发展过程的必然结果,是人们在解决基本生存问题的基础上,对于人文性生命更高层次的追求。大学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新鲜血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是家庭、社会乃至国家的共同期望。但近年来,大学生生命价值迷茫,漠视生命、虚度生命,甚至做出伤害生命等行为时有发生。因此,对大学生的生命观及其教育研究迫在眉睫。本文的四重生命观教育是在当前生命观教育研究的基础上,对其所包含内涵的细化与重组,将生命意识观教育、生命价值观教育、生命发展观教育、生命境界观教育四重维度作为整体性生命观教育的立足点,在循序渐进地完成各阶段目标的过程中,形成合力,构建完善的生命体系。同时,通过对当前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其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并从四重生命观教育视角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明确生命价值、追求生命发展,实现生命超越,为大学生实现青春梦想,投身社会建设保驾护航。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分别对四重生命观教育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对大学生四重生命观教育的理论依据进行梳理,同时界定了大学生四重生命观教育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通过对当前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其成效体现在大学生对生命观教育的认可度较高、研究视角不断延展、生命观教育的整体实效性较强;存在的问题表现为生命观教育内容较浅显、方式较单调、部分大学的生命观教育效果欠佳。为进一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供事实依据。第三部分:从当前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理论研究程度和体系构成两个方面总结出当前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为进一步探究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优化路径奠定基础。第四部分:阐述四重生命观教育的优化路径,即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深化心理健康教育的调控作用、建设四重生命观教育教学体系,为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命观以及完善生命观教育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莫婉萍[7](2021)在《生命教育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设计研究 ——以《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命教育关注学生鲜活的生命,关乎到学生的健康生活,帮助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青少年时期的教育与成长环境,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017年第三季度起,教育部推出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被大力推广到初中政治课堂,该部编版教材彰显着生命教育的主题,扩充了生命教育的内容,提升了生命教育的地位。本课程贯彻着生命教育的理念,而教学设计正是落实生命教育理念的重要抓手,承担着教学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的使命,教师也应为学生营造具有生命意义的课堂。本研究从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切入,探索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价值,调查教学设计中生命教育的实施现状,并对教学设计中的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五个环节落实生命教育提出优化策略,使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坚定生命教育理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除绪论外,本研究正文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有关生命教育的理论概述。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命教育及教学设计进行内涵解读,明确基本概念;强调生命教育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设计的重要价值,突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特色和生命特色,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对生命教育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设计现状调查分析,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以及访谈,了解在实际的教学设计中生命教育理念的落实情况,保证本文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第三部分是对生命教育理念下的教学设计提出可操作的方案。针对生命教育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设计的现状提出优化策略,使生命教育由理论向实践迈出关键一步。

钟欢[8](2021)在《人类生命休闲的体育哲学考察》文中认为采用文献资料法对休闲和体育的关系进行探讨,从人类文明的源头出发到新时代幸福生活的收获,休闲和体育都在其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过往的观点在探讨“休闲”和“体育”的概念中都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趋势,个人经历的差异性和时代的包容性让每个时期都有关于二者概念新的理解,对“休闲”和“体育”概念的考察,能够很好的把人文内涵融入到时代当中,对人的生存发展产生积极意义,从而扩充人们生活的内涵。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物质与生活、身体与灵魂的矛盾逐渐显露,需要休闲和体育来平衡此种矛盾。以“休闲”和“体育”为主题,从以下六个部分研究休闲和体育对人类生活各方面的促进作用,以正视人类生命休闲和体育的本真意蕴。一、休闲与体育都是存在性的活动,会对人的生存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休闲是人类经历中令人向往的因素,是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体育则成为人类必需的身体活动,没有休闲和体育的生活是不完整的,同样,休闲和体育为人的健全发展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二、休闲与体育的形式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而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文明的进程。古希腊文明中的休闲和体育就是人类生命童年的隐喻,孕育着生命的希望和憧憬;古罗马文明中的休闲和体育沾染着古希腊的影子,但古希腊欢愉自由的文明精神在古罗马人不断的武力扩张下变得血腥强蛮,其形式也就变的暴力残酷;古埃及文明中的休闲和体育的形式带有神权与宗教崇拜的色彩;古巴比伦文明中的休闲和体育的形式随着城市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华夏文明强调天人合一,休闲和体育的形式以展示生命本真状态的活动为主。三、从历史学的视角分析,休闲与体育是一部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景图。远古时代的休闲和体育混沌未分,尚未有明确的概念,用鸿蒙的歌声来指代人类社会;农业时代的休闲和体育主要是为了生存发展积累经验,且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此时期的人类社会可用自然的经验来概括;蒸汽机时代的休闲和体育受技术变革的影响沾染上异化的影子,人类社会处于技术变革的时代;工业时代的休闲和体育受自然节奏的影响较小,此时期的休闲和体育活动单映出强烈的时代性,出现了大量有具体分工项目的体育活动,人类社会处于知识凝练的时期;后工业时代的休闲和体育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延伸,人类休闲和体育受技术的影响可以随时随地发生,人类社会处于智能创变的时期。四、休闲与体育在面向“闲适”、“娱乐”、“游戏”、“休憩”、“畅”的状态时具有不同的属性。人的各种内在体验的表达,让人的本质力量呈现于不同指向下的休闲和体育。休闲和体育在面向闲适状态时是一种安逸的自由,人在此表现出悠闲从容。休闲和体育在面向娱乐状态时是一种愉悦的自在,人在此表现出快乐享受。休闲和体育在面向游戏状态时是一种玩耍的自知,人在此表现出纯真自由。休闲和体育在面向休憩状态时是一种停歇的自满,人在此表现出放松解脱。休闲和体育在面向畅状态时是一种爽快地自明,人在此表现出肆意激情。五、在时间与空间的双重维度中分析休闲与体育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感受休闲与体育对人生命意义的完善,在时空维度中最大限度发挥人的本质力量,成为个性发展的人。时间尺度:节庆时间、假日时间和游玩时间;空间尺度:身体空间、社会空间和场域空间;时空的塑造:现实存在的占有:休闲和体育的生存指向;日常时光的享有:休闲与体育的生活经验;人性自我的创造:休闲与体育的生命完满。六、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体育融入到人类生命的休闲生活中,将人引向自由全面发展。从人类本性的需要、实践的感知和人学的自由三方面寻找人类通向幸福生活的路径,体育保持生命体的活力张扬,让生命体在休闲中拥有最大限度的自主性,让休闲生命在体育活动的实践中通达美好的生活。

任宏[9](2021)在《高中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高中生自杀、杀人等漠视生命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此类校园悲剧引起了学校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普遍发现,部分高中生对生命漠不关心、对生命价值观教育不以为意,他们拥有着错误的生命价值观。生命价值观不仅关系到个体生命的健康与精彩,同时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发展。高中阶段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培养高中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引导高中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至关重要。这不仅有利于高中生的全面发展,而且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与稳定发展。本篇论文主要将生命价值观教育立足于高中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引言、正文、结论三部分构成。其中,正文主要包括了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阐述了高中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内涵。其次是高中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生命意识教育、生命责任教育、生命挫折教育、生命道德教育和生命价值教育。再次阐述了高中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基础。最后是高中政治课加强生命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第二部分阐述的是高中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首先是高中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教师对生命价值观教育意识与能力不足、高中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资源欠缺以及高中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教学单调乏味三个方面。其次是高中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包括学校教师对生命价值观教育不够重视、市场经济社会不良观念及竞争的冲击以及传统应试教育存在功利性的负面影响等。第三部分是解决高中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对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充分挖掘生命价值观教育资源充实教学内容、积极探索生命价值观教育多样化形式、提升高中政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以及培养高中生自觉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付春辉[10](2021)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命教育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变革与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我们的教育更应该走在社会发展的前列,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21世纪以来生命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总体上看,生命教育的发展还是滞后于社会发展,仍然有很多问题亟需解决。初中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初中生进行生命教育,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更有利于学生生命质量的提高。生命教育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的重要内容,在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将“生命的思考”设置为一个独立的单元,这不仅体现了国家对生命教育的高度关注,而且彰显了生命教育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性。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更新与完善为开展生命教育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因此,应充分利用好道德与法治课加强对学生的生命教育的培养,为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论文的主体分为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生命教育概述。本文首先从生命教育的内涵、特点入手,从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生命教育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阐述了道德与法治课中加强生命教育的意义。生命教育不仅包括身体的健康成长,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尊重生命,使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生命意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提高生存能力,形成正确的生命理念,发现和感受生命之美,追求并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第二部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生命教育内容挖掘深度不够、生命教育实效性不高以及部分教师的生命教育素养不高三个方面。教材中蕴含着死亡教育、挫折教育、性教育、安全教育等生命教育内容,但是教师的挖掘深度不够,没有使学生真正领会这些内容的意义。生命教育课堂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只是学习了一些有关生命教育的知识,缺少对生命的体验,实效性不高。生命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学生对生命的体验过程,教师要用自己的生命素养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使学生获得对生命的感悟,不断获得前行的力量,获得生命的成长。当前部分教师的生命教育素养不高也是影响生命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导致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我国生命教育还处于发展阶段,对生命教育的研究还不系统、不全面。其次,中国传统思想的束缚,导致老师对一些敏感的内容不知教什么、如何教。再次,单一的教学方法也使学生对生命教育不感兴趣,缺乏上课的积极性。最后,家校社没有形成教育合力,生命教育缺少良好的氛围。第三部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加强生命教育的对策。第一,深入挖掘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生命教育内容。增加死亡教育资源,传递科学的生死观;深入开展挫折教育,培养学生坚强的品质;完善性教育内容,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第二,通过时政新闻、传统文化、影视剧作品等挖掘生命教育资源,提高课堂实效性。第三,通过创设情境、角色扮演、游戏合作等方式改变生命教育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生命体验。第四,开展生命教育专业化培训,从学习生命教育专业知识、树立良好的生命教育态度,提高教学及沟通能力等方面来提高教师素养。第五,家校社共同努力,构筑生命教育合力,形成开展生命教育的良好的氛围。

二、学习,生命存在的方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习,生命存在的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2)习近平健康观视域下的高校生命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述评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5.1 研究重点
        1.5.2 研究难点
        1.5.3 主要创新点
2 生命教育的相关概述
    2.1 生命的内涵与特征
        2.1.1 生命的内涵
        2.1.2 生命的特征
    2.2 生命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2.2.1 生命教育的内涵
        2.2.2 生命教育与相关概念辨析
        2.2.3 生命教育的特征
    2.3 生命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2.3.1 生命教育的目标
        2.3.2 生命教育的内容
    2.4 高校生命教育的地位与意义
3 高校生命教育的理论依据
    3.1 高校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
        3.1.1 马克思主义生命哲学
        3.1.2 中国传统生死哲学观
        3.1.3 西方近代生命哲学思想
    3.2 高校生命教育的理论借鉴
        3.2.1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3.2.2 人的健康是全面性的健康
        3.2.3 预防干预是健康政策的中心要求
        3.2.4 全民健康是全面小康的应有之义
4 高校生命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4.1 高校生命教育的总体回顾
    4.2 高校生命教育现状调查——以浙江省高校为例
        4.2.1 调查方式及样本概况
        4.2.2 调查结果分析
    4.3 高校生命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生命教育理念不强
        4.3.2 相关生命政策法规缺乏
        4.3.3 生命教育研究不够
        4.3.4 生命教育主体缺失
5 习近平健康观视域下提升高校生命教育实效性的路径
    5.1 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
        5.1.1 秉持“预防为主”的理念
        5.1.2 着眼生命共同体的认知取向
        5.1.3 挖掘习近平健康观的思政功能
    5.2 构建新时代高校生命教育体系
        5.2.1 树立“身心健康、和谐共生”的生命教育目标
        5.2.2 建设“综合性、持续性”的生命教育课程系统
        5.2.3 拓展“多样化、实践化”的多种生命教育形式
        5.2.4 构筑“制度化、系统化”的生命教育学科研究
    5.3 整合“四位一体”的教育资源
        5.3.1 加强政府的支持与引导
        5.3.2 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
        5.3.3 塑造书房式的家庭教育环境
        5.3.4 发挥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功能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高校生命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3)小学高年级生命教育现状调查及实施策略研究 ——以沈阳市S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法
        1.5.2 问卷调查法
        1.5.3 访谈法
第2章 生命教育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的阐述
    2.1 生命教育概念的界定
    2.2 教育学理论基础的阐述
        2.2.1 人本主义理论
        2.2.2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第3章 沈阳市S小学高年级生命教育现状调查
    3.1 调查过程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的设计
        3.1.3 实施情况
    3.2 调查基本结果
        3.2.1 沈阳市S小学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的调查
        3.2.2 沈阳市S小学高年级生命教育开展状况的调查
        3.2.3 沈阳市S小学高年级生命教育内容的调查
        3.2.4 沈阳市S小学高年级生命教育实施结果的调查
        3.2.5 沈阳市S小学高年级学生对生命教育认知态度的调查
        3.2.6 沈阳市S小学高年级学生对生命教育展望的调查
第4章 沈阳市S小学高年级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沈阳市S小学高年级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
        4.1.1 学校有关生命教育的设计方面的问题
        4.1.2 教师有关生命教育的实施方面的问题
        4.1.3 学生有关生命教育的需求处理方面的问题
    4.2 沈阳市S小学高年级生命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学校教育方面
        4.2.2 家庭教育方面
        4.2.3 社会环境方面
第5章 小学高年级生命教育实施策略
    5.1 加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层、教师队伍的相互沟通
        5.1.1 教育行政部门应实时关注学校生命教育的开展动态
        5.1.2 学校管理者应及时沟通传达上级与下级有关生命教育的信息
        5.1.3 教师队伍应根据生命教育的实际教学情况适时反馈
    5.2 构建完善的生命教育认识系统
        5.2.1 构建以物质生命为基础的生命教育认识系统
        5.2.2 构建高层次的生命教育认识系统
    5.3 建立完善的学校教育制度
        5.3.1 学校应有意识地培养有关生命教育内容的研究人员
        5.3.2 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公共危机应对机制
        5.3.3 高等师范类院校应重视生命教育职前培训
        5.3.4 学校教师之间应相互沟通整合生命教育的教育教学信息
        5.3.5 学校教师应提高生命教育与教学的敏感性
        5.3.6 学校教师需构建积极互动的生命教育模式
    5.4 加强学校有关生命教育的文化建设
        5.4.1 强调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对生命教育的陶冶作用
        5.4.2 夯实学校物质文化建设对生命教育的基础作用
        5.4.3 重视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对生命教育的规范作用
    5.5 丰富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
        5.5.1 建立完善的生命教育体系
        5.5.2 加强相关学科有关生命教育的渗透
        5.5.3 举办相关的生命教育活动
        5.5.4 建立有效的生命教育监督与评价机制
    5.6 整合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力量
        5.6.1 加强学校与家庭有关生命教育方面的沟通协作
        5.6.2 加强学校与社会有关生命教育方面的联系合作
        5.6.3 形成家庭、学校、社会有关生命教育方面的教育合力
第6章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之处
    6.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沈阳市S小学高年级生命教育调查问卷
附录二:沈阳市S小学高年级生命教育访谈提纲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4)小组工作介入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实务研究 ——以S社区“生命知多少”小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文献述评
    (四)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1.核心概念
        2.理论基础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二、S社区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基本情况
    (一)S社区基本概况
    (二)S社区青少年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
        1.自然生命层面:对生命认知与保护能力不足
        2.精神生命层面:对自我及生命意义认知片面
        3.社会生命层面:对他人及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三)S社区青少年生命教育问题的影响因素
        1.青少年自身认知能力有限
        2.学校生命教育体系不够完善
        3.家庭对生命教育缺乏重视
    (四)S社区青少年生命教育的需求
        1.自然生命层面:加强对生命的科学认识和保护
        2.精神生命层面:促进自我认知及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3.社会生命层面:增强对他人及社会的责任意识
三、小组工作介入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具体实务
    (一)小组实施背景
    (二)小组工作开展前的准备工作
        1.小组组员招募
        2.小组活动目标
        3.小组方案设计
        4.小组基本特征
        5.小组评估方法
        6.预计困难和应对方法
    (三)小组的进程与效果
        1.小组初期
        2.小组中期转折期
        3.小组后期成熟期
        4.小组结束期
    (四)小组评估
        1.过程评估
        2.结果评估
四、结论、反思与建议
    (一)结论
        1.生命教育三个层面的介入效果不一
        2.理念上的契合性有助于社工准确评估需求
        3.需求层次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对生命教育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4.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开展需要社会网络的支持
    (二)反思
        1.理论反思
        2.实务反思
    (三)建议
        1.社会应扩大对于生命教育的关注与支持
        2.学界应健全生命教育需求与成效评估的具体指标
        3.社会工作要实现与生命教育的进一步融合
        4.社会工作者应注重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5.社工应链接学校及家庭等多方资源以巩固小组成效
五、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1.创新之处
        2.不足之处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
        1.生命
        2.生命教育
    (二)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命哲学理论
        3.习近平关于生命价值的相关论述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命教育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进行生命教育的可行性
        1.生命教育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目标具有一致性
        2.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蕴含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
        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已经积累一定的生命教育经验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进行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1.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和《课程标准》的客观要求
        2.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
        3.解决当前社会中存在的漠视生命等问题的现实需要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生命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进行生命教育的主要成效
        1.道德与法治学科成为学校生命教育的主渠道
        2.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得到多数师生的普遍认可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命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教师的生命教育理念模糊
        2.生命教育课堂活动设计形式化
        3.课外的实践教学资源利用不足
        4.生命教育的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命教育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传统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
        2.部分教师的专业能力不强
        3.教学过程脱离家庭和社会
        4.教学评价的方式不够完善
四、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命教育有效性的对策
    (一)切实提升教师的生命教育素养
        1.强化教师生命教育的意识
        2.提高教师生命教育的能力
    (二)课堂教学深入贯彻生命教育
        1.贯彻落实生命教育的教学目标
        2.深入挖掘生命教育的隐性资源
        3.灵活运用生命教育的教学方法
    (三)实践教学丰富生命教育课堂
        1.利用学校环境开展生命教育
        2.借助家庭环境回归生命本色
        3.依托社会环境实现生命价值
    (四)完善生命教育教学评价方式
        1.生命教育评价主体多元化
        2.生命教育评价方式多样化
        3.生命教育评价内容综合化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命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附录 B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命教育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6)当代大学生四重生命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2.问卷调查法
        3.统计分析法
    (五)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创新点
        2.不足之处
一、大学生四重生命观教育相关理论阐述
    (一)四重生命观教育相关概念界定
        1.生命与生命观的内涵
        2.四重生命观的内涵
        3.四重生命观教育的内涵
    (二)大学生四重生命观教育的理论依据
        1.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着作中体现的人学思想奠定生命哲学基础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提供科学生命观的理论支撑
    (三)大学生四重生命观教育的主要内容
        1.生命意识观教育
        2.生命价值观教育
        3.生命发展观教育
        4.生命境界观教育
二、当前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现状
    (一)问卷调查概况
        1.调查问卷设计
        2.调查过程
    (二)当前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成效
        1.对生命观教育的认可程度较高
        2.生命观教育研究视角不断延展
        3.生命观教育的整体实效性较强
    (三)当前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1.生命观教育的内容较浅显
        2.生命观教育的方式较单调
        3.部分大学生的生命观教育效果欠佳
三、当前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当前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理论研究不成熟
        1.对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定位的偏差
        2.对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理念的误解
    (二)当前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体系构成不健全
        1.生命观教育缺少专门的课程设置
        2.生命观教育缺乏师资力量支撑
        3.生命观教育缺少专业指导原则
        4.生命观教育方法有待创新
        5.生命观教育评价机制有待完善
四、大学生四重生命观教育的优化路径
    (一)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
        1.充实科学理论传递生命认知
        2.坚定理想信念凸显生命价值
        3.立足全面发展拓展生命空间
        4.培养精神意志激励生命超越
    (二)进一步深化心理健康教育的调控作用
        1.以心理知识明确科学身心认知
        2.以信仰情感引发生命价值共鸣
        3.以道德人格教育完善生命发展
        4.以积极心理品质突破生命困顿
    (三)进一步加强四重生命观教育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施
        1.遵循系统规范的教学原则
        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法
        3.构建灵活多元的评价体系
        4.采用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课程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当代大学生四重生命观教育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7)生命教育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设计研究 ——以《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本文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
        (一)创新之处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生命教育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设计理论概述
    一、生命教育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设计的内涵解读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命教育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设计
    二、生命教育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设计的特征
        (一)主体性
        (二)动态性
        (三)创造性
    三、生命教育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生命哲学理论
        (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三)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四、生命教育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设计的重要价值
        (一)有利于课程实现生命教育使命
        (二)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三)有利于教师提升生命教育智慧
第三章 生命教育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设计现状调查及分析
    一、生命教育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设计取得的成效
        (一)进一步关注了生命教育的意义
        (二)进一步探索了生命教育的策略
        (三)进一步开发了生命教育的资源
    二、生命教育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背景分析呈现淡漠化
        (二)教学目标设计呈现工具化
        (三)教学内容组织呈现空洞化
        (四)教学活动设计呈现规训化
        (五)教学评价设计呈现短视化
    三、生命教育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设计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教师的生命教育态度不坚定
        (二)教师的生命教育能力不扎实
        (三)家校对生命教育的监督不力
第四章 生命教育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一、依据生命的规律分析教学背景
        (一)把握课标的生命教育定位
        (二)整合教材中生命教育内容
        (三)考虑学生生命成长的特点
    二、着眼生命的价值构建教学目标
        (一)着眼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聚焦学生的行为变化
    三、关注生命的需要组织教学内容
        (一)立足学生经验选择教学内容
        (二)立足成长特点组织内容线索
        (三)立足学生关注设置重点难点
    四、凸显生命的灵动设计教学活动
        (一)创设体验性情境
        (二)设计层次性问题
        (三)安排探索性活动
    五、立足生命的发展设计教学评价
        (一)关注学生生命的整体性
        (二)关注学生生命的动态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生命教育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设计现状(教师卷)
    附录2 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8)人类生命休闲的体育哲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目的
2 国内外研究趋势
    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2.1.1 国外休闲研究现状分析
        2.1.2 国外休闲释义研究述评
        2.1.2.1 从时间角度理解休闲
        2.1.2.2 从空间角度理解休闲
        2.1.2.3 从身体角度理解休闲
    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2.2.1 国内休闲问题研究述评
        2.2.2 国内对休闲释义的研究述评
        2.2.3 国内体育释义的研究述评
        2.2.4 国内体育与休闲问题的研究述评
        2.2.5 国内对休闲和体育关系的研究述评
3 论文研究计划
    3.1 主要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逻辑分析法
4 概念界说
    4.1 休闲
    4.2 体育
    4.3 体育与休闲的理论阐述
5 文明的赋予——人类生命休闲和体育的形式阐释
    5.1 顽童的天真:古希腊文明的体育与休闲
    5.2 成人的礼仪:古罗马文明的体育与休闲
    5.3 神只的赞歌:古埃及文明的体育与休闲
    5.4 勇士的围猎:古巴比伦文明的体育与休闲
    5.5 人性的自然:古华夏文明的体育与休闲
    小结
6 时代的分野——人类生命休闲和体育的历史流变
    6.1 鸿蒙的歌声:远古时代的体育与休闲
    6.2 自然的经验:农业时代的体育与休闲
    6.3 技术的变革:蒸汽机时代的体育与休闲
    6.4 知识的凝练:工业时代的体育与休闲
    6.5 智能的创变:后工业时代的体育与休闲
    小结
7 余暇的境况——人类生命休闲和体育的内在体验
    7.1 安逸的自由:面向“闲适”的休闲与体育
    7.2 愉悦的自在:面向“娱乐”的休闲与体育
    7.3 玩耍的自知:面向“游戏”的休闲与体育
    7.4 停歇的自满:面向“休憩”的休闲与体育
    7.5 爽快的自明:面向“畅”的休闲与体育
    小结
8 时空的阐释——人类生命休闲和体育的外在表征
    8.1 时间的尺度
        8.1.1 节庆时间的休闲与体育
        8.1.2 假日时间的休闲与体育
        8.1.3 游玩时间的休闲与体育
    8.2 空间的尺度
        8.2.1 身体空间的休闲与体育
        8.2.2 场域空间的休闲与体育
        8.2.3 社会空间的休闲与体育
    8.3 时空的塑造
        8.3.1 现实存在的占有:休闲与体育的生存指向
        8.3.2 日常时光的享有:休闲与体育的生活经验
        8.3.3 人性自我的创造:休闲与体育的生命完满
    小结
9 幸福的收获——人类生命休闲的体育终极旨归
    9.1 本性的需要:生命休闲身体行为的体育融入
    9.2 实践的感知:生命休闲欢畅情绪的体育体验
    9.3 人学的自由:生命休闲美好生活的体育向往
    小结
10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9)高中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1.创新之处
        2.不足之处
一、高中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相关概述
    (一)高中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内涵
        1.价值观与生命价值观
        2.生命教育与生命价值观教育
        3.高中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
    (二)高中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
        1.生命意识教育
        2.生命责任教育
        3.生命挫折教育
        4.生命道德教育
        5.生命价值教育
    (三)高中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生命价值观
        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命哲学思想
        3.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性学说
    (四)高中政治课加强生命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
        1.增强高中生使命担当责任与健康成长意识
        2.推动高中生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
        3.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实现育人目标
        4.促进社会整体和谐发展与家庭安康幸福
二、高中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高中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生命价值观教育意识与能力不足
        2.高中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资源欠缺
        3.高中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教学单调乏味
    (二)高中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1.学校教师对生命价值观教育不够重视
        2.市场经济社会不良观念及竞争的冲击
        3.传统应试教育存在功利性的负面影响
三、解决高中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充分挖掘生命价值观教育资源充实教学内容
        1.始终坚持体现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新课标要求
        2.依靠多媒体发掘应用生命价值观教育教学素材
        3.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充实生命价值观教育教学资源
    (二)积极探索生命价值观教育多样化形式
        1.营造良好的生命价值观教育环境
        2.充分发挥高中政治课的品德教育功能
        3.开展多彩的生命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
    (三)提升高中政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
        1.充分贯彻高中政治课教学理念
        2.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与教学能力
        3.提升教师对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理解与践行
    (四)培养高中生自觉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1.在健康生活方式以及积极心态中涵养生命意识
        2.在健全人格的进程中体会生命挫折与生命道德
        3.在增强社会责任感中感悟生命责任与生命价值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高中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10)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命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1.重难点
        2.创新点
一、生命教育概述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
    (二)生命教育的特点
        1.生命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2.生命教育是体验性的教育
        3.生命教育是回归生活的教育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生命教育的内容
    (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命教育的意义
        1.引导学生树立生命意识,珍视生命
        2.启迪生命智慧,提高生存能力
        3.培养生命情怀,创造生命价值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
        1.生命教育内容挖掘深度不够
        2.生命教育课堂教学实效性不高
        3.部分教师生命教育素养不高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命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我国对生命教育的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
        2.以讲授法为主,教学方法单一
        3.传统观念的消极影响
        4.学校、家庭、社会的生命教育没有形成合力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加强生命教育的对策
    (一)深入挖掘生命教育教学内容
        1.增加死亡教育资源,传递科学的生死观
        2.深入开展挫折教育,培养学生坚强的品质
        3.完善性教育内容,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二)挖掘生命教育资源,提高课堂实效性
        1.结合时政新闻,挖掘生命教育资源
        2.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
        3.巧用绘本和歌曲、动画、电影等影视资源
    (三)改变生命教育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生命体验
        1.创设情境,体验式教学
        2.角色扮演,互动式教学
        3.游戏合作,探究式教学
    (四)开展生命教育专业化培训,提高教师素养
        1.学习生命教育专业知识
        2.树立良好的生命教育态度
        3.提高教学及沟通能力
    (五)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促进生命教育的发展
        1.学校是生命教育的主力军
        2.家庭是生命教育的必要补充
        3.社会为生命教育创造良好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四、学习,生命存在的方式(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生命教育形态的实施及其策略研究[D]. 朱春发.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2]习近平健康观视域下的高校生命教育研究[D]. 苏嘉睿. 浙江大学, 2021(01)
  • [3]小学高年级生命教育现状调查及实施策略研究 ——以沈阳市S小学为例[D]. 赵文婷. 沈阳大学, 2021(09)
  • [4]小组工作介入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实务研究 ——以S社区“生命知多少”小组为例[D]. 夏艳杰.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5]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刘巧云.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6]当代大学生四重生命观教育研究[D]. 王楠.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7]生命教育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设计研究 ——以《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为例[D]. 莫婉萍.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8]人类生命休闲的体育哲学考察[D]. 钟欢. 江西师范大学, 2021(12)
  • [9]高中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 任宏.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10]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命教育研究[D]. 付春辉.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标签:;  ;  ;  ;  ;  

学习,生命存在的方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