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满洲里市林木引种栽培基地建设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王君芳[1](2020)在《内蒙古草原区典型露天矿生态修复植被和土壤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内蒙古草原区露天煤矿排土场以及砂石场对草地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植被破坏严重,土壤风蚀及水蚀现象比较普遍。为解决草原矿区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本研究在2018年,调查了 5个露天煤矿排土场(扎赉诺尔灵露煤矿、霍林河矿区、锡林浩特胜利西三号露天矿、鄂尔多斯市准格尔黑岱沟露天矿、乌海骆驼山矿区)人工恢复、自然恢复和原生草原的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状况,对比分析不同恢复措施对草原矿区的生态恢复效果。在2012年至2018年,每年8月份对敕勒川草原砂石场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监测;并在2018年调查人工恢复、自然恢复和原生草原的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现状,对比分析不同恢复年限(人工恢复)和不同恢复措施下敕勒川草原砂石场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差异及变化规律。经全面分析2类不同矿区植物群落、土壤理化性质特点和变化规律,得到如下结论:(1)在自然基底条件较好的情况下,草原露天煤矿排土场自然恢复20年以上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更接近原生草原;人工恢复5年以下的排土场,其植物群落优势物种大多为人工种植牧草。无论是自然恢复还是人工恢复,植物群落的高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高于或接近于原生草原。(2)人工恢复土壤容重总体上大于原生草原和自然恢复土壤容重,原生草原速效氮、速效钾、有机质高于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在扎赉诺尔灵露矿区和霍林河矿区,人工恢复2~3年、自然恢复20年草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均高于原生草地。(3)草原露天煤矿排土场生态恢复过程中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与恢复年限和物种多样性密切相关;其中生态系统恢复力与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正相关,恢复力与恢复时间正相关。恢复时间越长、稳定性越强,越接近于原始自然群落,且土壤-植被指标间的相关性越强。(4)砂石场生态恢复区植物群落的物种数、密度、多样性、恢复力随恢复时间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变化规律;群落稳定性与恢复时间呈正相关,恢复时间越长群落越稳定,原生物种定植数量增加。(5)砂石场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砂石场的土壤有机碳储量在2012年至2018年期间占总有机碳储量达92.92%以上,土壤有机碳储量在恢复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是生态恢复过程中最大的碳库。(6)2012年至2018年砂石场生态恢复效果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生态恢复效果按照年份排序为2014>2013>2012>2015>2018>2017>2016年。随恢复年限的增加,整体表现出由人工恢复到自然演替的恢复过程。总之,人工恢复可促进草原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快速改善,从而达到草原矿区生态恢复要求。但是,草原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向原生草原演变过程所经历的时间历程不会明显缩短。人工恢复过程主要为:人工植物群落—原生物种入侵—原生植物群落;自然恢复过程主要为:一、二年生植物群落—多年生物种入侵—原生植物群落;而恢复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变化过程较为复杂。
刘哲荣[2](2017)在《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及其优先保护研究》文中指出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由于不断加剧的人为活动影响以及气候变化等原因,生物多样性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内蒙古位于亚洲中部干旱区,属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之一,其生态系统和生物类别丰富而古老,地带性分异复杂,使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尤为重要。珍稀濒危植物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合理的研究和有效的保护,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时,对珍稀濒危植物的相关研究为野生生态资源的优化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本研究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中国植物红皮书》、《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受威胁种、《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受威胁种,《内蒙古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图谱》中的内蒙古部分为初始数据,并对其名称、拉丁学名、科属的归属问题等做了一系列的修定和完善,最终确定127种珍稀濒危植物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收集、整理不同学者对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成果及数据的同时,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和标本采集,采用植物区系分析、植物资源调查、植物优先保护、热点地区和GAP分析,对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组成及特征,植物资源的基本组成和类型,濒危等级和优先保护级别,保护现状及生境保护红线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共53科、103属、127种。其中蕨类植物1种;裸子植物3科5属9种;被子植物49科97属117种;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在全区东、西阿拉善州、贺兰山州以及兴安北部州分布较多,仅分布于一个州的物种有59种,占总种数的46.46%;垂直分布格局呈单峰形态,在海拔10001600m之间的植物种数最多;豆科、菊科和毛茛科植物最多,单种属有35属;区系成分以温带分布型比例最高,起源古老,孑遗植物较多,草本和中生植物比例最大,与内蒙古植物区系特征相似。(2)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可分为5大类,18小类。食用植物资源中,野菜植物16种,野果植物8种,油脂植物20种,饲用植物65种,蜜源植物16种,淀粉植物12种,色素植物5种,甜味剂植物3种,芳香植物22种。药用植物有63种。工业用植物资源中,木材植物18种,纤维植物16种,树脂植物5种,鞣质植物11种,树胶植物5种。农业用植物资源中,农药植物13种;观赏与环境改良植物资源中,绿化观赏植物59种,环境改良植物35种。18类资源植物中,所含种类最多的是饲用植物,有65种,占资源植物总数的61.90%,其次是药用植物,有63种,占资源植物总数的60%;具有5类及以上用途的植物共有32种,占资源植物总数的30.48%;采用综合评价法,将内蒙古珍稀濒危饲用植物划分为优等、良等、中等、低等、劣等、可做牧草6个等级。其中,优等6种,良等4种,中等15种,中等及以上植物共有25种,占资源植物总数的23.81%;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内蒙古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评价,可分为三级,其中,Ⅰ级药用植物有36种,Ⅱ级药用植物有20种,Ⅲ级药用植物有7种,分别占药用植物资源总数的57.14%,31.75,%和11.11%。(3)以内蒙古127种珍稀濒危植物为评估对象,建立了该地区植物优先保护评价体系,评价指标的设定在充分利用野外考察数据的同时中加入了IUCN评估体系在全国尺度下对植物的评估结果,也考虑到了该区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加入了植物种抵抗灾害能力的指标,以及海拔高度等在该区可能发生重要影响的指标;评估结果为,极危(CR)种2种、濒危(EN)种13种、易危(VU)种37种、近危(NT)种44种,无危种(LC)31种,分别占总数的1.57%、10.24%、29.13%、34.65%、24.41%,其中受威胁种即极危(CR)、濒危(EN)和易危(VU)种共52种,占总种数的40.94%;优先保护级别的评估结果为,一级保护植物有28种、二级保护有71种、三级保护有28种,分别占评估总数的22.05%、55.91%、22.05%;由于评估方法不同,有些种的评估结果与《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内蒙古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1989)》中的濒危等级和保护级别存在一定差异。一些植物种类濒危等级及保护级别在之前发布的保护名单中尚未体现的,在本次评估中获得了较高的濒危等级和保护级别。(4)以热点地区与GAP分析方法为理论基础,通过计算累计保护效率和累计保护面积来评价和筛选重要物种分布县,从而鉴别出优先、次要和一般保护县。根据保护生物学原理,对重要物种的具体分布位置,考虑不同属性的植物物种所需的最小生存面积不同,依据生活型、分布范围和受威胁程度对关键植物的重点保护区域划定不同等级的缓冲区。将两者叠加后,最后得到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生境保护红线;127种红线保护植物中,有81种已得到各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占红线保护植物总数的63.78%;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整体保护红线面积为50.68万km2,占内蒙古总面积的42.84%;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生境保护红线划定方法的探讨,对划定生态安全预警红线具有参考意义。建议对未受到内蒙古各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的红线保护植物进行保护,进一步加强自治区至全国范围内的红线保护植物调查工作,以便提高数据的精确性和完整性,在完善本底数据的基础上,对红线关键植物就地保护的有效性进一步评估,量化就地保护有效性指标,对未受到有效保护的植物进行研究,提高保护红线植物的效率。
江升[3](2014)在《国家矿山公园综合产业模式及经济发展研究 ——以北京百花山国家矿山公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炭和蒸汽机开辟了工业文明,在给人类赐予巨额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第三次产业革命一方面把人类引领到一个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时代,另一方面又向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和索取程度大大超出了自然资源的承载负荷和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如今人们开始反思并寻求新的发展模式,寻找新型“系统治理”模式。生态工业园、矿山公园等产业聚合形式正产生出积极的经济效应。位于京城最西部的百花山蕴藏着丰富的优质煤炭资源。其资源利用早在千年以前就有“取煤于穴”的记载。百花山煤炭资源分布集中,生产优势明显。但本世纪初为了北京的碧水蓝天,政府果断关闭了以百花山为代表的京西所有煤矿。德国鲁尔区的成功改造向全世界宣告了工业遗迹的历史、文化价值,工业遗迹旅游作为企业资源再生的新模式具备了角逐新时代产业舞台的新活力。百花山矿区是北京煤炭工业的缩影,其历史人文价值已是北京世界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百花山国家矿山公园的重要性和文化价值,远远超出了一般传统工业基地的影响力。本文通过分析建立百花山国家矿山公园的背景、意义及经济社会作用,阐述了项目设立的历史必然性。通过对国内外国家矿山公园的发展比较,明确了公园总体规划和产业设计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和法规。提出“以园养园”经营观念。以公园内传统资源和新兴资源为基础制订出合理的总体规划和产业布局方案。通过建立五个专业产业园的效益化经营,反哺公园管理、维护和发展,实现公园健康、永续发展目标。建立圣莲山百草园中草药种植、饮片加工、鲜药临床体验产业基地,打造百花山药业和疗养产业基地;建立百花山百果园休闲产业基地,打造百花山产业核心价值链。对百花山国家矿山公园产业基础进行了钻石模型分析,并在升级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建立了新兴产业体系;利用百花山优质、洁净的土壤和山泉、气候资源,建立百花山绿色农业产业休闲体验基地;首次提出在百花山国家矿山公园布局一个12MW煤炭地下气化联合循环发电(UCG-IGCC)项目,作为公园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实现公园整体经营目标。
李琦珂[4](2013)在《20世纪松花江流域农业生产结构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拥有黝黝黑土地的松花江流域,经过一百多年的农业开发,如今已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该地虽气候严寒,夏短冬长,但土壤肥沃,雨热同季,比较适合发展农业。自东北“开禁”以来,关内移民陆续进入,土地垦殖持续不断,人地关系渐趋紧张。农业开发所及之地,荒山沼泽化为肥田沃野,森林草原变成农田村舍,自然景观成为人工生态,人地系统结构变化异常显着。农业系统作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互动界面,其结构变迁与功能进化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经中原农耕文化辐射,受经济全球化影响,松花江流域的种植业对畜牧业、林业和渔猎业的“挤压”倾向日益明显,生产结构逐渐单一,农业系统功能脆弱,引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20世纪以来,松花江流域种植业,大致经历由“—元”到“二元”、再到“三元”的结构变迁,农业系统呈现良性衍化态势。功能发挥偶有曲折低徊,也基本处在自组织阙值范围之内。民国时期,种植业系统开放而高效;伪满时期,种植业系统“入”不敷“出”;建国之后,系统功能发挥顾“此”而失“彼”;三中全会之后,种植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系统发展稳定且持续。畜牧系统的百年发展,主要特征是畜牧结构的日益趋同。20世纪初叶,因地区间自然环境、民族文化的差异,松花江流域的畜牧系统,具有发展不均衡的显着特点。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家畜多经喂猪、牛、羊,家禽常饲养鸡、鹅、鸭;松花江流域西部草原地区,历史上多为游牧民族的畜牧区,多豢养马、牛、羊及犬;生息繁衍于松花江流域东部的渔猎民族,历史上曾与鹿共舞,与犬相伴,如今已成民族文化的遥远记忆。20世纪中期以来,因文化的不断融合,技术的日新月异,松花江流域畜牧结构的区域差异性渐至消亡,畜牧生态系统因多样性的缺失而危机蛰伏。松花江流域是森林部落的故乡。莽莽林海钟灵毓秀,引俄人日寇竞垂涎。建国之前,森林资源砍伐得多,养护培育得少,形成畸轻畸重的林木利用结构。新中国成立以来,培育与砍伐并重,松花江流域林本利用结构不断优化,林业系统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以及审美价值,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利用。渔业是松花江流域的传统产业。20世纪之初,松花江流域渔业仍为自然经济,鱼类资源尚属充足,鱼种结构相对合理。随着渔业生产力的逐步提高,自然鱼类捕捞—度占据渔业生产的主导地位。迫于鱼类资源锐减的严峻形势,20世纪中叶养殖渔业逐渐兴起并很快后来居上,成为优势生产部门,渔业结构因此而日益优化。世纪之末,松花江流域渔业品种结构逐步向着多元化、生态化、优质化的方向发展。农业系统及其子系统的发展衍化,既受内部因素相互作用的不断驱动,也受系统外部诸如文化、制度以及技术等因素的深刻影响,且时时反作用于这些外在因素,积久而成互生互克、相辅相成的作用机制。合理的经济制度能够充分发挥劳动者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促进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有利于农业结构的不断优化、系统功能的充分发挥;技术变革能够打碎落后制度的桎梏,冲破资源瓶颈的制约,成为农业结构进化的重要推动力和决定性因素。作为人地作用的手段延伸、功能拓展的重要方式,农业技术在种植结构的历史变迁中举足轻重。农机等物质装备的规模运用,化肥等生产资料的集约投入,育种对生物适应能力的能动作用,水利对农田生态环境的润泽渲泄,都是借助农业系统某一因素(或环节)的人工调控,来提高农业系统的自组织功能,进而达到优化农业结构、完善功能机制的目的。作为日趋开放的“结构-功能”共同体,农业系统的存在以及发展,还会受到上层“人一地”系统的影响和制约,表现为人地结构对农业系统的时或促进、时或阻滞。若人地结构趋于合理,人地关系基本平衡,农业系统就会良性发展,结构渐至优化、功能发挥良好;若人地结构严重失衡,人地关系高度紧张,大自然就会以灾害的方式来警告人类,实际上是为农业系统的良性回归提供反馈信息,以此督促农业系统的参与者——人类,及时进行结构调整,永葆经济、生态高效功能。
盖志毅[5](2011)在《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鞠志新[6](2011)在《东北地区牡丹生态适应性及抗寒性研究》文中指出牡丹(Paeonia Sect. Moutan DC)是原产中国的传统名花,被誉为“百花之王”,具有“繁荣昌盛、幸福美满”等文化寓意。牡丹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在我国的自然栽培应用区不断扩大,在东北地区也表现出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然而,在东北地区寒冷的特殊气候条件下,牡丹引种、栽培以及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还相当缺乏,制约这一地区牡丹发展的一个技术瓶颈还无法突破。为此,本研究基于东北地区的自然生态条件,对东北地区现有的牡丹品种资源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了牡丹的生理生态特性,提出牡丹抗寒评价指标,并对不同的品种群的生态适应性与抗寒性进行了对比分析,为牡丹寒地引种、栽培及其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从2007年9月至2011年3月间,采用实地调查与史料考证相结合,对东北地区牡丹引种及生态适应性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发现:1)东北地区牡丹引种地分布在N47°线以南,共计约200个品种和类型、2.7万余株;2)随着纬度的升高,东北地区牡丹生长发育物候期逐步延迟,枝叶衰老、休眠期逐步提前。纬度越高,生理活动时间越短;开花数量逐步减少,花型退化,以单瓣少瓣为主;枝条木质化逐渐变短,芽数减少;叶片形态指标变化不大;3)品种群间存在明显差异,紫斑牡丹有相对良好的适应性,在现有引种最北地(大庆)仍可露地自然越冬并开花;传统品种牡丹在长春以北地区需人工防护才能越冬后开花,多数品种冻害严重。2.以长春牡丹园为试验点,对13个品种牡丹进行叶片形态指标和光合特性测定,结果表明:牡丹品种间及品种群间叶片比叶质量差异显着,传统品种牡丹叶大且厚,比叶质量高;紫斑牡丹叶片薄,比叶质量低,但叶绿素含量高。净光合速率(Pn)品种间有差异,但品种群间差异不显着;光合日变化显示少数品种有光合“午休”现象,多数品种为单峰曲线;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蒸腾速率(Tr)日变化结果与光合日变化吻合;品种群间水分利用效率(WUE)差异显着,紫斑牡丹有更高的水分利用效率,表明抗旱适应性好。3.在牡丹越冬期间以长春牡丹园12个品种为试材,开展了牡丹自然越冬、低温胁迫下枝条电导率测定及半致死温度(LT50)计算、脯氨酸及多糖含量、枝条水分蒸腾及生长恢复观察试验。结果表明:自然越冬条件下,传统品种牡丹地上枝条全部枯死,仅有少数品种从地面下抽发新枝开花;而紫斑牡丹多数品种枝条存活率在60%以上,且能正常开花3朵以上。低温胁迫下相对电导率拟合Logistic方程,拟合度R2在0.90以上;LT50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紫斑牡丹品种在越冬期间LT50一直低于传统品种且差异显着;采用方程参数估算组织损害区间,表明牡丹抗寒性还有很大潜力;冷冻后恢复生长结果与方程推算LT50结果一致;首次取得牡丹枝条冬季含水量动态变化情况,明确了牡丹枝条冬季水分散失速率以及变化规律,初步解释“抽条”现象是由低温造成枝条组织受损,引起水分散失,进而造成枝条枯死,不是越冬期间枝条自身蒸腾造成的“抽条”;越冬期间枝条脯氨酸含量、可溶性多糖含量,生长期叶片膜透性测定,可以作为牡丹抗寒性的参考指标。牡丹抗寒能力的体现是个复杂的系统,受到自身遗传特性及外界环境因子的综合作用,以越冬期间最冷月份的枝条半致死温度为测定指标,判断牡丹抗寒性较为可靠。总之,本研究表明东北地区牡丹引种生态适应性主导因子是极端低温;随纬度的升高牡丹生长发育积温降低,枝条木质化降低,开花质量和数量下降,需人工保护措施辅助栽培;光合特性能反映牡丹对光能利用率及光合产物积累对生长发育的影响;越冬期间采用枝条电导率测定,Logistic方程拟合估算LT50的方法评价抗寒性具有可靠性和可行性;牡丹生态适应性及抗寒性在品种(群)间存在差异,紫斑牡丹应是东北地区主要推广应用的品种和类型。
武文婷[7](2011)在《杭州市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态服务功能是人类生存与现代文明的基础,维持与保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实现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是近年来的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中具有自净能力、自动调节能力和生命力的基础设施,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市容、调节城市生态平衡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已成为衡量城市生态文明和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估是城市生态学、城市绿地建设和管理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针对国内外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中缺乏公众评估、缺乏综合创新评估体系、指标计量方法混乱、指标参数针对性差、缺乏精细化动态分类评估等瓶颈问题,本研究构建了先进、合理、创新的专家和公众信息相融合的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评估指标体系,探索了适合、有效的创新评估指标模型、计量方法和相关参数,并以着名的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之一的杭州市为对象,进行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精细化动态分类综合量化评估,从而为城市绿地的环境评估、规划、建设、管理提供启示和借鉴,对于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促进绿色GDP核算、实现低碳社会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社会、政治和科技发展的意义。
李健[8](2010)在《高寒区果树引种栽培技术效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阐述了在呼伦贝尔高寒地区,果树品种单一,经济价值不高现状。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当地果树栽培档次和规模,并且扩大了森林资源,提高林农的经济收入,产生显着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刘宁[9](2010)在《我国不同类型地区现代林业的差别性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其重点和难点是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新农村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现代林业建设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巨大作用。多年来,林业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做出了积极而重大的贡献。经过建国60年来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猛,已经基本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但是受城乡二元体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城乡发展差距巨大,林业成为弱质产业,林农成为弱势群体。如何尽快摆脱林业资源危机、林业经济危困以及林农贫穷的局面,如何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加速推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着力构建发达的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和林业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繁荣的生态文明,增加农民收入,助推农村早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我国地域辽阔,有61.2万个行政村,2859个县级单位,各地自然禀赋差别很大,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现代林业的发展也不够协调,全国采用一刀切的林业政策显然不科学。但是目前我国的林业政策大多是全国统一的,地区差异性体现的不够突出,亟待提出差别性的林业政策,以便指导各地的现代林业发展。本文的理论框架设计思路:首先根据区域差异论研究我国各地区区域经济的差异点,进而初步确定区域差异调控的途径,即重点扶持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一般支持发达地区经济的继续发展,并积极促进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增强经济联系,发挥发达区域对欠发达区域的带动作用;然后根据林业经济区划的理论,对全国县级单位进行分类;接着根据区域产业布局理论设计了不同地区的林业生产布局。其中包含三个方面的布局:林业生态体系布局、林业产业体系布局、林业生态文化布局;最后给出每个地区的区域政策。主要是区域的经济政策,其中包括林业的公共财政政策、林业的金融支持政策等,还有区域的科技政策、人才政策等。本研究按照分类指导的思路,以县域林业为研究对象,以2006年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为主要分类指标,将全国的县级单位划分为五类地区:发达地区、相对发达地区、中等发展地区、相对滞后地区和滞后地区,通过剖析五类地区区域经济的差异性、林业建设取得的经验、今后现代林业建设面临的困难等,从而研究出适合不同地区的林业政策。本论文研究意义重大:第一,有利于国家根据不同地区现代林业的特点调整宏观政策,将有限的资源科学配置给不同地区,为国家从宏观上制定相应可行的林业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依据。第二,有利于不同地区根据本地特点采取可操作性的林业政策,因地制宜发展现代林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本文研究出了五类地区在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不同布局,还提出财政、金融、科技、人才等方面相应的保障措施,现列举几个重要结论。主要结论之一:从林业生态体系的布局看第一,发达地区。该地区多地处沿海地带,其主要的生态建设任务是:以沿海防护林建设工程为重点,夯实万里海疆的绿色屏障。第二,相对发达地区。该地区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郊区,其主要任务是:以城乡一体化林业生态建设为重点,城乡统筹建设和谐林业。第三,中等发展地区。该地区主要集中在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其主要任务是:以保护基本农田的林业工程为重点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构筑农业稳产高产的生态安全屏障。第四,相对滞后地区。该地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生态脆弱的地区。其主要任务是:以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为重点,扶持构建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第五,滞后地区。该地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老、少、边、库区,尤其以水源区居多。其主要任务是:以重点水源区的林业建设为重点,加大对生态建设的扶持力度。主要结论之二:从林业产业体系的布局看第一,发达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优化提升林业产业结构为重点,努力打造新型林业产业格局。第二,相对发达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林产品加工业为重点,打造林业特色产业集群,加快高效益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第三,中等发展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商品林基地建设为重点,全面发展林业产业,增加国内林产品后备资源储备。第四,相对滞后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木本粮油为重点,建设“名、优、新”的特色林业产业体系。第五,滞后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生态旅游为扶持重点,全面提升林业产业对新农村的贡献率。主要结论之三:从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布局看第一,发达地区。其思路是:以加强生态文化体系的基础研究为重点,夯实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基石。第二,相对发达地区。其思路是:以生态文化创意产业为重点,打造林业生态文化品牌体系。第三,中等发展地区。其思路是:以提升生态文化产业层次为重点,形成具有鲜明地区特色的生态文化产业群。第四,相对滞后地区。其思路是:以加强生态文化体系的保障能力为重点,扶持构建新农村生态文化体系。第五,滞后地区。其思路是:以抢救保护与科学开发相结合为重点,扶持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主要结论之四:从公共财政政策和政府林业投入的角度看总体上说,我国要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多元化林业投入长效机制,加大国家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提高政府对林业的投资水平,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和快速发展。基于地区的不同区情,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所起的作用有所不同,应对各个地区实行差别性的公共财政政策,中央财政的扶持力度从高到低依次是:滞后地区、相对滞后地区、中等发展地区、相对发达地区、发达地区。五类地区具体的公共财政政策与政府林业投入建议:第一,发达地区。中央政府要按照“放活”的原则,对该地区林业改革与发展的先行先试给予投入上的大力支持。地方政府要大幅度加大对林业的投入,逐步建立与本级财政相适应的,与其他行业协调发展的,支持林业现代化早日实现的林业投入体系。第二,相对发达地区:国家要按照“放活”和“少取”的原则,对该地区城乡统筹建设现代林业给予投入上的大力支持。地方政府要大幅度加大对林业的投入,积极调整财政的城乡支出结构,逐步建立支持城乡一体化林业发展的林业投入体系。第三,中等发展地区。国家要按照“少取”和“多予”的原则,逐步增加中央财政的投入。地方政府要在国家适当扶持的基础上,着力增加对林业的投入,努力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第四,相对滞后地区。国家应按照“少取”和“多予”的原则,大幅度加大对该地区林业建设的投入力度,地方政府也要积极增加对林业的投入,逐步构建完善的林业支持保护体系。第五,滞后地区。国家应当按照“多予”的原则,结合扶贫工程,大幅度加大对该地区林业建设的投入力度,地方政府也要努力增加对林业的投入,逐步构建助推林业发展和林农脱贫致富的林业投入体系。本文的创新点:1)林业经济区划创新。本文没有沿袭传统的自然区划或林业区划,创造性地按照农民收入对全国县级单位分类,这样有利于研究在现代林业建设中的林农增收问题。2)林业生产布局创新。有别于传统地按照林种来布局林业生产的方式,本文按照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建设和林业生态文化体系进行布局。3)林业区域政策创新。创造性地提出不同区域的差异性的林业政策,尤其是指出中央政府对各类地区现代林业建设的不同支持力度和支持重点,有利于国家将有限的资源进行科学配置,为政府制定宏观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张红艳[10](2009)在《比较优势与内蒙古产业发展》文中研究表明自2000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呈现高速增长态势,非常引人注目,被业内人士称之为“内蒙古现象”。据内蒙古统计局初步核算,2008年,内蒙古GDP达到7761.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06.98亿元,增长7.5%;第二产业增加值4271.03亿元,增长20.5%,第三产业增加值2583.79亿元,增长15.5%。2008年全区GDP较上年增长了17.2%,增速已连续7年保持全国第一。之前的2002年至2007年,GDP增速分别为13.2%、17.9%、20.5%、23.8%、19%、19.1%。另外,2008年内蒙古金融市场的货币流动性较为充足,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达6341.03亿元,比2007年末增长28%;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4527.86亿元。伴随经济的迅猛发展,一批知名企业也逐渐壮大起来,如伊利、蒙牛、鄂尔多斯、草原兴发、塞飞亚等等。内蒙古现象源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宏观背景之下,其资源优势在动态与静态结合的基础上实现了由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转化。本文以比较优势为理论基础,对内蒙古产业发展进行了解析。本文首先详细阐述了比较优势理论从静态到动态的形成过程,并评价了静态比较优势理论的缺陷,警惕“比较优势陷阱”,这为后面分析内蒙古产业发展状况做了理论上的准备。第二章详细分析了内蒙古优势,包括资源优势(能源、矿产资源,农牧资源,森林、野生动植物资源,旅游资源)、区位优势、政策优势三个方面。接下来的第三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分析了内蒙古产业和对外贸易现状,首先对确立的具代表性的优势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凸显问题做了陈述,接下来汇总了内蒙古对外贸易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对外贸易总额和出口的商品结构),最后对内蒙古产业与贸易的关联度进行分析,既包括内蒙古优势产业与资源利用的一致性分析,又包括内蒙古贸易状况与优势产业的一致性分析。本文最后一部分指出了内蒙古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如资源消耗量过大且利用不充分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产品技术含量及产品质量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针对性的策略方案,以期为内蒙古有效地发挥比较优势,将潜在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创造条件,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
二、满洲里市林木引种栽培基地建设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满洲里市林木引种栽培基地建设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草原区典型露天矿生态修复植被和土壤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际恢复生态学研究进展 |
1.3.2 国内恢复生态学研究进展 |
1.3.3 矿区生态恢复研究进展 |
1.3.4 矿区生态恢复的理论基础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特征 |
2.3 植物群落类型和土壤类型 |
2.4 矿区基本情况 |
2.4.1 露天煤矿排土场基本情况 |
2.4.2 砂石场基本情况 |
2.5 矿区植被恢复技术说明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露天煤矿排土场生态恢复 |
3.1.1 不同恢复措施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
3.1.2 不同恢复措施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1.3 矿区植物群落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3.2 敕勒川草原砂石场生态恢复 |
3.2.1 植物群落和土壤养分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 |
3.2.2 不同恢复措施对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2.3 最优恢复效果的关联度分析 |
3.3 取样方法 |
3.3.1 露天煤矿排土场植物群落调查取样 |
3.3.2 敕勒川草原砂石场植物群落调查取样 |
3.3.3 植物群落相关指标计算方法 |
3.3.4 土壤取样及理化性质测定方法 |
3.3.5 植物群落和土壤碳密度计算 |
3.4 数据分析 |
3.4.1 方差分析 |
3.4.2 相关分析 |
3.4.3 母序列关联分析 |
4 不同矿区排土场生态恢复 |
4.1 不同矿区排土场植物群落特征变化 |
4.1.1 植物群落物种组成 |
4.1.2 功能群物种数差异 |
4.1.3 植物群落数量特征 |
4.1.4 植物群落多样性 |
4.1.5 植物群落稳定性与恢复力 |
4.1.6 植物群落指标的相关性 |
4.2 不同矿区排土场土壤特征变化 |
4.2.1 土壤含水量 |
4.2.2 土壤pH |
4.2.3 土壤电导率 |
4.2.4 土壤容重 |
4.2.5 土壤速效氮 |
4.2.6 土壤速效磷 |
4.2.7 土壤速效钾 |
4.2.8 土壤有机质 |
4.2.9 土壤理化指标的相关性 |
4.3 植物群落指标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
4.3.1 植物群落数量特征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
4.3.2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
4.4 小结 |
5 敕勒川草原砂石场生态恢复 |
5.1 植物群落特征在时间上的变化 |
5.1.1 植物群落物种重要值 |
5.1.2 植物群落密度 |
5.1.3 植物群落物种数 |
5.1.4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 |
5.1.5 植物群落系统稳定性 |
5.1.6 植物群落恢复力 |
5.2 土壤养分在时间上的变化 |
5.2.1 土壤速效氮 |
5.2.2 土壤速效磷 |
5.2.3 土壤速效钾 |
5.2.4 土壤有机质 |
5.2.5 不同土层深度土壤养分变化 |
5.3 碳储量在时间上的变化——植被与土壤碳储量 |
5.3.1 植物群落地上有机碳储量 |
5.3.2 植物群落地下根系碳储量 |
5.3.3 土壤碳储量年际动态 |
5.3.4 植物群落与土壤碳储量占总碳储量的比例 |
5.4 不同恢复措施植物群落特征对比 |
5.4.1 植物群落数量特征 |
5.4.2 植物群落物种组成 |
5.4.3 植物群落功能群物种数 |
5.4.4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 |
5.4.5 植物群落稳定性与恢复力 |
5.4.6 植物群落各指标的相关性 |
5.5 不同恢复措施土壤特征对比 |
5.5.1 不同恢复措施土壤物理性质对比 |
5.5.2 不同恢复措施土壤化学性质对比 |
5.5.3 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
5.6 最优关联度分析——砂石场生态恢复效果最优关联度分析 |
5.6.1 时间上最优母序列关联度分析 |
5.6.2 不同恢复措施的最优母序列关联度分析 |
5.7 小结 |
6 讨论 |
6.1 草原区露天煤矿排土场生态恢复特征 |
6.1.1 露天煤矿排土场植物群落特征及群落恢复力与稳定性 |
6.1.2 露天煤矿排土场生态恢复土壤指标的变化特点 |
6.2 典型草原区砂石场生态恢复的特征 |
6.2.1 砂石场生态恢复植物群落特征变化 |
6.2.2 砂石场生态恢复土壤理化特征的变化 |
6.2.3 砂石场生态恢复效果分析 |
7 结论 |
致谢 |
项目来源 |
作者简介 |
参考文献 |
(2)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及其优先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与研究进展 |
1.2.1 珍稀濒危植物的概念与等级 |
1.2.2 珍稀濒危植物的濒危原因 |
1.2.3 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措施 |
1.3 植物优先保护研究进展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内蒙古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水文 |
2.1.4 土壤类型 |
2.1.5 植物资源概况 |
2.2 社会经济状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主要研究内容 |
3.1.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成分多样性分析 |
3.1.2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分析 |
3.1.3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濒危等级与优先保护序分析 |
3.1.4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就地保护现状及其保护红线分析 |
3.2 研究方法 |
3.2.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的确定 |
3.2.2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分析 |
3.2.3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调查 |
3.2.4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濒危等级与优先保护序研究 |
3.2.5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的分布及其就地保护现状 |
3.3 技术路线图 |
4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及区系成分多样性分析 |
4.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的基本组成 |
4.2 植物水平地理分布区域及其垂直分布 |
4.2.1 植物水平地理分布区域 |
4.2.2 垂直分布 |
4.3 植物区系成分多样性分析 |
4.3.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科、属多样性分析 |
4.3.2 植物的生活型和水分生态类型多样性分析 |
4.3.3 内蒙古珍稀濒危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分析 |
4.4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特征 |
4.4.1 区系成分复杂多样,温带性质明显 |
4.4.2 单种属多,特有现象不明显 |
4.4.3 区系起源古老、孑遗植物较多 |
4.4.4 草本和中生植物比例最大 |
4.4.5 与内蒙古植物区系的特征相似 |
4.5 小结 |
5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 |
5.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组成 |
5.1.1 野生资源植物的组成 |
5.1.2 野生资源植物大科、大属统计 |
5.2 野生植物资源的分类 |
5.2.1 食用植物资源 |
5.2.2 药用植物资源 |
5.2.3 工业用植物资源 |
5.2.4 农业用植物资源 |
5.2.5 观赏与环境改良植物资源 |
5.2.6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用途多样性分析 |
5.3 内蒙古珍稀濒危重点植物资源综合评价 |
5.3.1 饲用植物资源评价 |
5.3.2 药用植物资源评价 |
5.4 内蒙古珍稀濒危野生资源植物重点种类 |
5.4.1 油松Pinustabuliformis |
5.4.2 樟子松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 |
5.4.3 钻天柳Choseniaarbutifolia |
5.4.4 胡桃楸Juglansmandshurica |
5.4.5 梭梭Haloxylonammodendron |
5.4.6 裸果木Gymnocarposprzewalskii |
5.4.7 库页红景天Rhodiolasachalinensis |
5.4.8 绵刺Potaniniamongolica |
5.4.9 蒙古扁桃Amygdalusmongolica |
5.4.10 沙冬青Ammopiptanthusmongolicus |
5.4.11 四合木Tetraenamongolica |
5.4.12 黄檗Phellodendronamurense |
5.4.13 文冠果Xanthocerassorbifolium |
5.4.14 紫椴Tiliaamurensis |
5.4.15 半日花Helianthemumsongaricum |
5.4.16 水曲柳Fraxinusmandschurica |
5.4.17 肉苁蓉Cistanchedeserticola |
5.4.18 内蒙野丁香Leptodermisordosica |
5.5 小结 |
6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优先保护评价 |
6.1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6.2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6.3 指标赋值法 |
6.3.1 濒危系数 |
6.3.2 遗传系数 |
6.3.3 利用价值系数 |
6.3.4 生境系数 |
6.3.5 繁殖系数 |
6.4 优先保护级别评估模型及其与濒危等级评价标准 |
6.5 评估结果分析 |
6.5.1 濒危等级评估 |
6.5.2 优先保护级别评估 |
6.5.3 指标定量研究分析 |
6.6 小结 |
7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就地保护现状及保护红线研究 |
7.1 内蒙古珍稀濒危(红线保护)植物县级水平的分布格局 |
7.2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现状评价 |
7.3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生境保护红线 |
7.3.1 重点县 |
7.3.2 重点区域 |
7.3.3 珍稀植物生境整体保护红线 |
7.4 保护建议 |
7.5 小结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修订名录 |
附录二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用途一览表 |
附录三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县级分布 |
附录四 内蒙古红线关键保护植物小地名经纬度 |
附录五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标本采集及其地点分布 |
作者简介 |
(3)国家矿山公园综合产业模式及经济发展研究 ——以北京百花山国家矿山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际研究现状 |
1.2.3 目前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目地和内容 |
1.3.1 主要研究目地和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2章 国内外矿山公园的产生与发展 |
2.1 开发园区的发展途径 |
2.1.1 开发园区发展背景 |
2.1.2 开发园区发展历程 |
2.1.3 开发园区发展的作用 |
2.1.4 开发园区发展的主要问题 |
2.1.5 开发园区发展的前景展望 |
2.2 国家公园与国家矿山公园 |
2.2.1 国家公园的特征和功能 |
2.2.2 国家公园设立的意义和标准 |
2.2.3 国外国家公园的实践 |
2.3 中国的国家公园实践 |
2.3.1 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 |
2.3.2 中国国家公园的发展 |
2.4 中国矿山公园的发展路径 |
第3章 矿山公园产业聚集与规划建设的相关理论 |
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1.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起源 |
3.1.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 |
3.1.3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原则基础 |
3.2 总体规划理论 |
3.2.1 矿山公园整体规划理论 |
3.2.2 生态学理论 |
3.2.3 LAC 理论 |
3.2.4 科学管理理论 |
3.2.5 矿山公园产业设计与布局 |
3.3 循环经济理论 |
3.3.1 循环经济理论的产生和内涵 |
3.3.2 国内外循环经济理论的实践与发展 |
3.4 生态工业园区理论 |
3.4.1 生态工业园区理论的内涵 |
3.5 交易费用和工业共生理论 |
3.5.1 交易费用理论 |
3.5.2 共生系统中的企业交易成本 |
3.5.3 共生系统的交易费用理论分析 |
3.6 产业集群理论 |
3.7 矿山公园和开发园区的其它应用理论 |
3.7.1 非平衡发展理论 |
3.7.2 增长极理论 |
3.7.3 核心—外围理论 |
3.7.4 空间扩散理论 |
3.7.5 企业家能力理论、地区创造性理论 |
3.7.6 苗床理论 |
第4章 矿山公园的功能分类及产业发展 |
4.1 矿山公园的内涵 |
4.2 矿山公园的功能 |
4.2.1 推动矿山生态恢复与环境治理 |
4.2.2 实现矿业遗迹保护与永续 |
4.2.3 促进科学研究和教育 |
4.2.4 推进矿业城镇经济转型 |
4.3 矿山公园的分类 |
4.3.1 矿山公园的分类依据 |
4.3.2 国家矿山公园的特征分析 |
4.4 矿山公园的产业发展 |
4.4.1 国外矿山公园的发展 |
4.4.2 国内矿山公园的发展 |
4.4.3 矿山公园产业发展的主要难题 |
第5章 百花山国家矿山公园资源特征与市场分析 |
5.1 百花山国家矿山公园资源、环境和经济状况 |
5.1.1 自然环境与地理地貌 |
5.1.2 百花山社会经济概况 |
5.1.3 百花山产业转型之路 |
5.2 百花山国家矿山公园基础规划条件 |
5.2.1 北京市生态涵养区规划 |
5.2.2 北京市房山区规划 |
5.2.3 房山区史家营乡规划 |
5.3 百花山国家矿山公园资源评价 |
5.3.1 百花山自然景观资源条件 |
5.3.2 百花山人文景观资源条件 |
5.3.3 百花山矿业遗迹资源等级划分及评价 |
5.4 百花山国家矿山公园环境评价 |
5.4.1 百花山公园区域地质环境 |
5.4.2 百花山公园区域生态环境 |
5.4.3 百花山公园基础设施条件 |
5.4.4 百花山公园旅游市场条件 |
5.4.5 百花山公园开发建设条件评价 |
第6章 百花山国家矿山公园产业布局 |
6.1 百花山国家矿山公园总体规划 |
6.1.1 总体规划依据 |
6.1.2 指导思想及规划原则 |
6.1.3 规划与价值理念 |
6.1.4 百花山国家矿山公园总体发展目标 |
6.2 百花山国家矿山公园总体产业布局 |
6.2.1 总体产业布局的规划原则 |
6.2.2 矿山公园结构布局和功能分区 |
6.2.3 公园典型景观规划 |
6.3 矿山公园旅游产业规划 |
6.3.1 百花山矿山博物馆规划 |
6.3.2 矿山公园旅游产业结构规划 |
6.3.3 矿山公园综合服务产业 |
6.4 百花山国家矿山公园核心竞争力钻石模型分析 |
6.4.1 生产要素分析 |
6.4.2 需求条件 |
6.4.3 相关及支持性产业 |
6.4.4 企业战略、组织结构与竞争状况 |
6.4.5 机会因素 |
6.4.6 政府因素 |
第7章 建立百花山生态旅游、绿色农业和气化煤电新兴产业体系 |
7.1 建立百花山、百草园、百果园生态旅游产业基地 |
7.1.1 漫山遍野百花山观光圣地 |
7.1.2 西游神农百草园康复疗养仙境 |
7.1.3 极乐须弥百果园休闲体验世界 |
7.2 建立绿色农业休闲体验产业基地 |
7.3 建立煤炭地下气化联合循环发电(UCG-IGCC)产业基地 |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
8.1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进一步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20世纪松花江流域农业生产结构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的理论背景 |
四、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 |
五、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六、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20世纪松花江流域农业生产结构变迁的历史背景和阶段性特征 |
第一节 人地关系日趋紧张 |
一、放垦政策 |
二、人口发展 |
三、农业开发 |
四、灾害是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预警 |
第二节 农业生产结构演替的阶段性特征 |
一、清末东部渔猎、中部农耕、西部游牧的土地利用格局 |
二、土地利用渐趋农耕化(民国前期) |
三、农耕化程度不断加深(伪满统治时期) |
四、农耕化程度继续加深(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
五、开始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
第三节 农林牧渔产值结构变迁与从业人口变迁 |
一、产值结构变化 |
二、从业人口结构变化 |
第二章 20世纪松花江流域种植结构变迁 |
第一节 粮食作物内部结构演变 |
一、粮食作物生产 |
二、粮食作物内部结构发展的阶段性 |
第二节 经济作物内部结构演变 |
一、经济作物生产 |
二、经济作物内部结构发展的阶段性 |
第三节 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之间的比例消长 |
一、“自给自足”经济逐渐解体(晚清至1931年) |
二、经济作物生产受到抑制(伪满统治时期) |
三、“以粮为纲”相对单一的种植结构(建国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
第三章 20世纪松花江流域畜牧结构变迁 |
第一节 役使畜内部结构变迁 |
一、役使畜生产 |
二、役使畜内部结构发展的阶段性 |
第二节 经济畜内部结构变迁 |
一、经济畜生产 |
二、经济畜(禽)内部结构发展的阶段性 |
第三节 役使畜与经济畜(禽)的比例消长 |
一、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晚清至1931年) |
二、畜禽养殖结构起伏波动(伪满统治时期) |
三、从役使畜为主转向经济畜为主(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
四、经济畜养殖渐趋活跃(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
第四节 畜禽产品结构变迁 |
一、肉类 |
二、蛋类 |
三、奶类 |
四、皮毛 |
第四章 20世纪松花江流域林业结构变迁 |
第一节 森林生态与资源状况 |
一、森林生长的自然环境 |
二、19世纪末期森林资源分布状况 |
第二节 20世纪林木利用和森林培育 |
一、林木利用 |
二、森林培育与防护 |
三、林木利用与森林培育的此消彼长 |
四、林分结构的变迁 |
第三节 林业资源利用结构变迁—以森林覆盖面积和林木蓄积量为指标 |
第四节 技术、制度对林业资源利用结构的诱致性变迁 |
一、经营制度及管护政策 |
二、伐木工具与育林技术 |
第五章 20世纪松花江流域渔业结构变迁 |
第一节 渔业水面资源 |
一、江河 |
二、湖泡、水库与池塘 |
第二节 渔业生产结构变迁与鱼类资源结构变迁 |
一、捕捞渔业与养殖渔业的此消彼长 |
二、鱼种资源结构变化 |
第三节 制度、技术对渔业结构的诱致性变迁 |
一、水产经营制度的诱致性变迁 |
二、捕捞技术进步的诱致性变迁 |
第六章 20世纪松花江流域农业结构变迁效益分析 |
第一节 农业结构变迁的经济效益分析 |
一、种植业系统经济效益显着增加 |
二、畜牧业系统经济效益增加能力有限 |
三、林业系统经济效益增长潜能下降 |
四、渔业系统经济效益增速有所减缓 |
第二节 农业结构变迁的生态效应分析 |
一、种植业系统生态不断恶化 |
二、畜牧业系统生态日渐式微 |
三、林业系统生态状况堪忧 |
四、渔业系统生态频临险境 |
第三节 农业子系统耦合与边缘效应发挥 |
一、系统耦合的生态前提和社会背景 |
二、边缘效应发挥和溢出效益实现 |
第七章 松花江流域农业结构变迁动因分析 |
第一节 气候变迁与环境适应 |
一、地理环境影响 |
二、气候变迁诱致 |
第二节 政策激励与制度诱致 |
一、农业政策影响 |
二、农地制度诱致 |
第三节 移民垦殖与人口增长 |
一、移民垦殖影响 |
二、人口增长压力 |
第四节 技术装备与物资投入 |
一、对种植结构变迁的诱致 |
二、对畜牧结构变迁的影响 |
第五节 民族文化与宗教信仰 |
一、文化濡染 |
二、宗教影响 |
第六节 交通条件与市场贸易 |
一、交通促进 |
二、市场拉动 |
参考文献 |
附录 松花江流域行政沿革表(1900—2000年) |
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6)东北地区牡丹生态适应性及抗寒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植物引种理论与实践 |
1.1.1. 植物引利的理论及概况 |
1.1.2. 牡丹引种概述 |
1.2. 园林植物生理生态适应性研究概况 |
1.2.1. 园林植物对环境因子适应性研究 |
1.2.2. 植物生态适应性与进化 |
1.2.3. 牡丹生态适应性研究现状 |
1.3. 植物抗寒性研究进展 |
1.3.1. 植物抗冻及寒害生理 |
1.3.2. 植物抗寒性鉴定 |
1.3.3. 植物抗寒性与适应机制 |
1.4. 牡丹抗寒性研究 |
1.5. 东北地区自然概况及牡丹引种栽培历史 |
1.6.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意义 |
1.7.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7.1. 研究内容 |
1.7.2. 技术路线 |
2. 东北地区牡丹生态适应性调查分析 |
2.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1. 调查地点与材料 |
2.1.2. 东北地区牡丹生境气象因子调查 |
2.1.3. 东北地区牡丹引种品种资源状况调查 |
2.1.4. 东北地区牡丹物候期调查 |
2.1.5. 东北地区牡丹形态与营养生长指标调查 |
2.1.6. 东北地区牡丹花期指标调查 |
2.1.7.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东北地区牡丹生境、气象指标分析 |
2.2.2. 东北地区牡丹引种品种资源状况 |
2.2.3. 东北地区牡丹物候期特征分析 |
2.2.4. 东北地区牡丹形态学指标变化特点 |
2.2.5. 东北地区牡丹开花期特征 |
2.3. 小结与讨论 |
2.3.1. 东北地区栽培牡丹的品种类型及其数量 |
2.3.2. 东北地区栽培牡丹生长节律与气候因素的关系 |
2.3.3. 东北地区栽培牡丹的生长形态、花期特征及观赏效果分析 |
2.3.4. 东北地区牡丹生态适应性及引种适宜区域分析 |
3. 东北地区牡丹光合特性研究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环境及试验材料 |
3.1.2. 叶片比叶质量及色素含量测定 |
3.1.3. 光合日变化测定 |
3.1.4. 净光合速率-光响应曲线测定 |
3.1.5. 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 |
3.1.6.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试验地环境指标日变化 |
3.2.2. 牡丹比叶质量及叶绿素含量 |
3.2.3. 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 |
3.2.4. 叶片气孔导度(Gs)日变化 |
3.2.5. 胞间CO_2浓度(Ci)日变化 |
3.2.6. 蒸腾速率(Tr)日变化 |
3.2.7. 牡丹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变化 |
3.2.8. 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特征 |
3.2.9. 牡丹叶绿素荧光参数比较 |
3.3. 小结与讨论 |
3.3.1. 牡丹叶片比叶质量及叶绿素含量在品种(品种群)间存在显着差异 |
3.3.2. 牡丹品种(品种群)间光响应及水分利用效率存在差异,紫斑牡丹有较高水分利用效率 |
3.3.3. 牡丹叶绿素荧光参数差异不显着 |
4. 牡丹抗寒性研究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自然越冬条件下牡丹冻害情况观测 |
4.1.3. 低温胁迫下枝条电导率测定及半致死温度计算 |
4.1.4. 低温处理后牡丹枝芽恢复生长观察 |
4.1.5. 越冬期间枝条脯氨酸及可溶性总糖含量测定 |
4.1.6. 越冬期间枝条失水速率及临界含水量测定 |
4.1.7. 生长期叶片低温胁迫下电导率测定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自然越冬条件下牡丹存活情况调查 |
4.2.2. 越冬期间牡丹枝条相对电导率Logistic回归模型的建立及LT_(50)的动态变化 |
4.2.3. 牡丹枝芽恢复生长观察结果 |
4.2.4. 越冬期间牡丹枝条脯氨酸及可溶性糖含量比较 |
4.2.5. 越冬期间枝条含水量测定 |
4.2.6. 低温胁迫对叶片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
4.3. 小结与讨论 |
4.3.1. 通过测定相对电导率并结合Logistic方程推算半致死温度可以比较不同品种的抗寒性 |
4.3.2. 牡丹越冬期间抗寒能力呈动态变化 |
4.3.3. 自然越冬冻害观察及低温胁迫后枝芽恢复生长对抗寒能力评价的检验 |
4.3.4. 牡丹枝条越冬期间含水量动态变化规律及抽条现象分析 |
4.3.5. 牡丹抗寒性的综合评价措施 |
5. 结论与讨论 |
5.1. 东北地区引种栽培牡丹品种资源及栽培管理技术分析 |
5.2. 东北地区牡丹生长发育节律及观赏特性 |
5.3. 牡丹生态适应性及其对东北地区牡丹引种栽培的指导意义 |
5.4. 牡丹抗寒能力测定及越冬后"抽条"现象的分析 |
5.5. 东北地区牡丹引种栽培策略及新品种选育方向建议 |
5.6. 基本结论和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7)杭州市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 相关概念 |
1.1 城市绿地和城市绿地系统 |
1.2 城市绿化 |
1.3 绿量 |
1.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 |
1.5 森林、生态公益林和风景林 |
1.6 城市森林 |
1.7 植物群落和城市人工植物群落 |
1.8 碳汇 |
1.9 生物多样性 |
1.10 游憩功能 |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动态 |
2.1.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和内涵 |
2.1.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类 |
2.1.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 |
2.1.4 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取得的成就和发展趋势 |
2.2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1 国外研究动态 |
2.2.2 国内研究动态 |
2.3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国内外研究进展 |
2.3.1 国外研究动态 |
2.3.2 国内研究动态 |
2.4 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国内外研究进展 |
2.4.1 国外研究动态 |
2.4.2 国内研究动态 |
2.4.3 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 |
2.4.4 杭州市城市绿地相关研究概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内容 |
1.1 综合创新评估体系的构建 |
1.2 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计量方法和参数优化研究 |
1.3 城市绿地面积和绿化面积的分类转换系数研究 |
1.4 杭州市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调查研究 |
1.5 杭州市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实证 |
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1 公众评估重要度、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重要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2.2 评估指标计量的优化方法 |
2.3 指标价格变量参数来源 |
2.4 生态服务功能的调查和价值量评估实证方法 |
2.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三章 杭州市自然地理概况 |
1 地理位置 |
2 历史沿革和行政区划 |
3 社会经济概况 |
4 地质地貌特征 |
5 气候资源特征 |
6 水资源特征 |
7 土壤特征 |
8 植被与森林类型 |
8.1 概况 |
8.2 森林类型 |
9 城市绿地建设的主要成就 |
第四章 城市绿地面积和绿化面积转换系数研究 |
1 城市绿地的分类 |
2 不同类型绿地面积转换系数研究 |
2.1 城市广场的绿化面积转换系数 |
2.2 公园绿地(不含城市广场)的绿化面积转换系数 |
2.3 风景林地的绿化面积转换系数 |
2.4 其它绿地的绿化面积转换系数 |
3 小结 |
第五章 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综合评估体系的构建 |
1 引言 |
2 调查问卷的设计、检验、发放和回收 |
2.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2.2 调查问卷的试答和调整 |
2.3 有效性检验 |
2.4 问卷类型和调查方式 |
2.5 抽样设计、样本发放和样本回收 |
3 调查样本人口统计学特征 |
3.1 有效样本的专家和公众来源 |
3.1.1 有效样本的专家来源 |
3.1.2 有效样本的公众来源 |
3.2 调查样本人口统计学特征 |
4 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中公众评估重要度模糊评估研究 |
4.1 生态服务功能中公众评估所占比例研究 |
4.2 生态服务功能中公众评估重要度模糊评估研究 |
4.2.1 模糊综合评估理论和模型 |
4.2.2 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中公众评估重要度模糊评估 |
5 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重要度模糊评估研究 |
6 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综合评估体系的构建 |
6.1 基本原则 |
6.2 指标筛选的方法 |
6.2.1 指标筛选的思路 |
6.2.2 指标的初步筛选 |
6.2.3 最终确定的指标 |
6.3 城市绿地主要生态服务功能专家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6.4 城市绿地主要生态服务功能评估公众指标体系构建 |
6.5 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7 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综合评估指标的内涵 |
7.1 涵养水源 |
7.1.1 调节水量 |
7.1.2 净化水质 |
7.2 保育土壤 |
7.2.1 固土 |
7.2.2 保肥 |
7.3 固碳释氧 |
7.4 净化大气环境 |
7.4.1 吸收污染物 |
7.4.2 滞尘 |
7.4.3 降低噪音 |
7.4.4 杀菌抑菌 |
7.4.5 提供负离子 |
7.5 调节小气候 |
7.6 保护生物多样性 |
7.7 景观游憩 |
7.8 社会效益 |
7.8.1 美化 |
7.8.2 保健 |
7.8.3 科普和科研 |
7.8.4 带动周边土地增值 |
8. 城市绿地植物负面效应及其重要度研究 |
8.1 专家角度的城市绿地植物负面效应指标分析 |
8.2 公众角度的城市绿地植物负面效应指标 |
8.3 专家和公众角度相融合的城市绿地植物负面效应指标分析 |
8.4 城市绿地植物负面效应指标的重要度分析 |
9 小结 |
第六章 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物质量和价值量计量研究 |
1 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物质量计量 |
1.1 涵养水源物质量 |
1.1.1 调节水量 |
1.1.2 净化水质 |
1.2 保育土壤物质量 |
1.2.1 固土量 |
1.2.2 保肥量 |
1.3 固碳释氧物质量 |
1.3.1 植物固碳量 |
1.3.2 土壤固碳量 |
1.3.3 释氧量 |
1.4 净化大气环境物质量 |
1.4.1 吸收污染物量 |
1.4.2 滞尘量 |
1.4.3 降低噪音量 |
1.4.4 杀灭病菌量 |
1.4.5 提供负离子量 |
1.5 生物多样性保护物质量 |
1.6 改善小气候物质量 |
2 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量计量 |
2.1 涵养水源价值量 |
2.1.1 调节水量价值 |
2.1.2 净化水质价值 |
2.2 保育土壤价值量 |
2.2.1 固土价值 |
2.2.2 保肥价值 |
2.3 固碳释氧价值量 |
2.3.1 固碳价值 |
2.3.2 释氧价值 |
2.4 净化大气环境价值量 |
2.4.1 吸收污染物价值 |
2.4.2 滞尘价值 |
2.4.3 降低噪音价值 |
2.4.4 杀灭病菌价值 |
2.4.5 提供负离子价值 |
2.5 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 |
2.6 改善小气候价值 |
2.7 景观游憩和社会效益价值量 |
2.8 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量 |
3. 小结 |
第七章 杭州市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调查研究 |
1 引言 |
2 调查地点和方法 |
2.1 群落学调查 |
2.2 降温、增湿、遮阳效应测量 |
2.3 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计量 |
2.4 多样性指数计算 |
3 城市绿地植物群落主要植被类型及其种类组成 |
3.1 风景林地植被类型及其种类组成 |
3.2 公园和其它绿地植被类型及其种类组成 |
4 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结构分析 |
4.1 不同类型绿地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 |
4.2 不同类型绿地植物群落的乔、灌木比例 |
5 城市绿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
5.1 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研究 |
5.2 植物群落Simpson指数研究 |
5.3 植物群落Shannon-Wienner指数研究 |
6 城市绿地植物群落降温、增湿、遮阳效应研究 |
6.1 植物群落降温效应研究 |
6.2 植物群落增湿效应研究 |
6.3 植物群落遮阳效应研究 |
7 小结 |
第八章 杭州市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实证研究 |
1 绿地面积转化与比较 |
1.1 绿地面积转化 |
1.2 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绿化面积比较 |
2 城市绿地涵养水源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研究 |
2.1 计量依据 |
2.2 风景林地涵养水源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 |
2.3 公园绿地涵养水源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 |
2.4 其它绿地涵养水源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 |
3 城市绿地保育土壤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研究 |
3.1 计量依据 |
3.2 风景林地固土保肥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 |
3.3 公园绿地固土保肥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 |
3.4 其它绿地固土保肥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 |
4 城市绿地固碳释氧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研究 |
4.1 计量依据 |
4.2 风景林地固碳释氧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 |
4.3 公园绿地固碳释氧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 |
4.4 其它绿地固碳释氧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 |
5 城市绿地净化大气环境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研究 |
5.1 吸收污染物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 |
5.1.1 计量依据 |
5.1.2 风景林地吸收污染物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 |
5.1.3 公园绿地吸收污染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 |
5.1.4 其它绿地吸收污染物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 |
5.2 滞尘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 |
5.2.1 计量依据 |
5.2.2 滞尘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 |
5.3 降低噪音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 |
5.3.1 计量依据 |
5.3.2 降低噪音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 |
5.4 杀灭病菌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研究 |
5.4.1 计量依据 |
5.4.2 杀灭病菌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 |
5.5 提供有效负离子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研究 |
5.5.1 计量依据 |
5.5.2 提供有效负离子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 |
5.6 净化大气环境价值评估综合分析 |
6 城市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 |
6.1 计量依据 |
6.2 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 |
7 城市绿地调节小气候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 |
7.1 计量依据 |
7.2 景林地调节小气候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 |
7.3 公园绿地调节小气候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 |
7.4 其它绿地调节小气候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 |
8 城市绿地景观游憩和社会效益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 |
8.1 支付意愿法的基本特征和范畴 |
8.2 调查问卷的设计、检验、发放和回收 |
8.2.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8.2.2 调查问卷的试答和调整 |
8.2.3 有效性检验 |
8.2.4 抽样设计和样本发放 |
8.2.5 问卷类型和调查方式 |
8.3 调查样本人口统计学特征 |
8.4 城市绿地植物景观游憩价值量评估结果与分析 |
8.4.1 支付意愿(WTP)响应统计与分析 |
8.4.2 个人WTP和占家庭年收入百分比的平均值统计与分析 |
8.4.3 景观游憩价值分析 |
8.4.4 零支付理由对评估价值的影响和调整 |
8.5 城市绿地植物的社会效益价值量评估结果与分析 |
8.5.1 支付意愿(WTP)响应统计与分析 |
8.5.2 个人WTP和占家庭年收入百分比的平均值统计与分析 |
8.5.3 社会效益价值分析 |
8.6 人口统计学特征、绿地满意度与支付意愿和WTP支付大小的相关性 |
8.7 支付意愿偏差问题探讨 |
9. 评估结果综合分析 |
9.1 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量综合评估及其动态变化 |
9.2 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评估指标价值量分析 |
9.3 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不同指标价值量比例分析 |
9.4 城市绿地生态效益价值量及其动态分析 |
9.5 城市绿地景观游憩和社会效益价值量及其动态分析 |
9.6 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 |
10.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1 主要研究结论 |
2 创新之处 |
3 讨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9)我国不同类型地区现代林业的差别性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2.1 我国正处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关键时期,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
1.2.2 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为反哺林业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
1.2.3 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为发展现代林业提供了巨大契机 |
1.2.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为现代林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大好时机 |
1.2.5 增强森林碳汇功能,应对气候变化,林业的地位大大提高 |
1.3 国内外发展概况 |
1.3.1 国外主要国家林业政策 |
1.3.2 国内主要林业政策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现代林业 |
2.1.2 政策 |
2.1.3 林业投入 |
2.1.4 公共财政 |
2.1.5 林业生产布局 |
2.1.6 区划、经济区划和林业区划的概念 |
2.2 区域差异论 |
2.2.1 区域差异概述 |
2.2.2 区域差异的客观基础 |
2.2.3 区域差异调控 |
2.2.4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2.3 林业经济区划理论 |
2.3.1 林业经济区划的概念 |
2.3.2 林业经济区划的依据 |
2.3.3 林业经济区划的原则 |
2.4 区域产业布局理论 |
2.4.1 区域产业布局的概念 |
2.4.2 区域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
2.5 公共财政理论 |
2.5.1 林业纳入公共财政体制的理论依据 |
2.5.2 公共财政对林业的投入 |
2.6 区域政策 |
2.6.1 区域经济政策 |
2.6.2 区域产业政策 |
2.7 研究理论框架设计 |
2.8 小结 |
第三章 地区分类以及不同类型地区区域经济的对比 |
3.1 地区分类 |
3.1.1 地区分类指标的确定 |
3.1.2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面小康社会标准的确定 |
3.1.3 以县级单位为基本研究单元 |
3.1.4 地区分类的思路 |
3.1.5 地区分类的结果 |
3.2 五地区区域经济的对比研究 |
3.2.1 五地区区域经济的总体情况 |
3.2.2 五地区林业建设基本概况 |
3.2.3 五地区农民收入基本概况 |
3.2.4 五地区现代农业建设基本概况 |
3.2.5 五地区工业建设基本概况 |
3.2.6 五地区服务业建设基本概况 |
3.2.7 五地区科技事业基本概况 |
3.2.8 五地区社会事业基本概况 |
3.3 小结 |
第四章 发达地区加快推进林业现代化进程 |
4.1 发达地区现代林业建设的主要成绩和经验 |
4.1.1 坚持全面深入推进各项林业改革,为林业发展注入持久活力 |
4.1.2 综合配套改革系统推进,社会各方共享林业改革与发展成果 |
4.1.3 争取先行先试权,重点发展好各类林业园区建设 |
4.1.4 非公有制林业异军突起,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
4.1.5 以引进林业战略投资为重点,实施林业大工程带动大发展战略 |
4.1.6 林业产业较为发达,已经形成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林业产业集群 |
4.1.7 科学规划,标准先行,“数字林业”框架基本建成 |
4.1.8 林业科技事业较为发达,科研创新能力较强 |
4.1.9 沿海防护林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
4.2 发达地区建设林业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4.2.1 经济高态势粗放增长与林业资源偏小之间的矛盾凸显 |
4.2.2 林业建设投入过少,难以满足林业快速发展对资金的需求 |
4.2.3 森林质量不高,生态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生态功能较脆弱 |
4.2.4 造林用地落实难度加大,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
4.2.5 以沿海防护林为主体的沿海生态安全体系建设亟待加强 |
4.2.6 林业产业结构不够优化,亟待转变增长方式 |
4.2.7 林业科技支撑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
4.2.8 珍贵大径级树木的培育滞后 |
4.3 发达地区林业现代化的生产布局 |
4.3.1 以沿海防护林建设工程为重点,夯实万里海疆的绿色屏障 |
4.3.2 以优化和调整现代林业产业结构为重点,努力打造新型现代林业产业格局 |
4.3.3 以加强生态文化体系的基础研究为重点,夯实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基石 |
4.4 发达地区现代林业建设的保障措施 |
4.4.1 深化林业改革,充分调动林农积极性 |
4.4.2 创新林业投融资模式,为林业建设提供可靠的投入保障 |
4.4.3 以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为重点,构建完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 |
4.4.4 完善林业法规体系,搞好依法治林 |
4.4.5 以创新林业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加快林业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 |
4.4.6 加强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际环境提高竞争力 |
4.5 小结 |
第五章 相对发达地区扎实推进新型城乡一体化林业建设 |
5.1 相对发达地区林业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
5.1.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效显着,极大释放了林业生产力潜能 |
5.1.2 城乡一体化林业建设卓有成效,获得多项荣誉称号 |
5.1.3 认真实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全方位构筑森林生态网络 |
5.1.4 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林业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
5.1.5 加大科技支撑力度,积极研究推广先进适用的林业生产技术 |
5.1.6 通过机制与技术创新,林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
5.1.7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资源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
5.2 相对发达地区现代林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5.2.1 林业体制机制不活,集体林权配套改革亟待完善 |
5.2.2 与发达国家相比,城市林业建设仍处于不发达水平 |
5.2.3 林业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升级,林业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
5.2.4 林业民营科技发展后劲不足,政府扶持力度小 |
5.2.5 林业装备技术创新能力较低,发展不平衡 |
5.2.6 森林保险处于起步阶段,政府扶持力度有限 |
5.2.8 林业中小企业贷款难,严重制约林业产业的发展壮大 |
5.2.9 森林生态文化产业刚刚起步,品牌建设亟待加强 |
5.3 相对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林业的生产布局 |
5.3.1 以城乡一体化林业生态建设为重点,统筹城乡建设和谐林业 |
5.3.2 以林产品加工业为重点,统筹城乡布局城乡一体化林业产业结构 |
5.3.3 以生态文化创意产业为重点,打造林业生态文化品牌体系 |
5.4 相对发达地区建设城乡一体化林业的保障措施 |
5.4.1 不断深化改革,增强林业发展的活力 |
5.4.2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建立支持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 |
5.4.3 积极推进林业投融资创新,有效增加林业信贷投入 |
5.4.4 大力推进林业科技的创新与应用,构建四大科技保障体系 |
5.4.5 以加强林业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不断优化林业人才队伍结构 |
5.4.6 转变政府职能,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5.4.7 积极推进林业装备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
5.5 小结 |
第六章 中等发展地区大力加强现代林业建设 |
6.1 中等发展地区林业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
6.1.1 探索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推进营林主体多元化 |
6.1.2 营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逐步探索造林绿化的有效机制 |
6.1.3 重点林业工程成效显着,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6.1.4 平原林业极大改善了平原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
6.1.5 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发展势头良好 |
6.1.6 林业支撑体系基本形成,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奠定有力基础 |
6.1.7 注重林业科技创新,造林成效得到一定提高 |
6.2 中等发展地区现代林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
6.2.1 林业体制机制不完善,森林质量不高 |
6.2.2 平原地区生态工程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工程效益发挥 |
6.2.3 林业产业发展缓慢,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
6.2.4 森林生态文化建设投入力度小,亟待建立健全的投入机制 |
6.2.5 林权抵押贷款存在诸多困难,林农贷款难仍未破解 |
6.2.6 林业科技创新总体水平较低,林业科技平台支撑乏力 |
6.2.7 林业服务机构严重缺位,森林资源流转不够规范 |
6.2.8 林业信息化建设起步晚,基础建设薄弱 |
6.3 中等发展地区现代林业的生产布局 |
6.3.1 以农田防护林工程为重点加强林业建设,构筑农业稳产高产的生态安全屏障 |
6.3.2 以商品林基地建设为重点,全面发展林业产业,增加国内林产品后备资源储备 |
6.3.3 以提升生态文化产业层次为重点,培育具有鲜明地区特色的生态文化产业群 |
6.4 中等发展地区现代林业建设的保障措施 |
6.4.1 努力探索林业改革,增强林农发展林业的积极性 |
6.4.2 在国家适当扶持的基础上,努力构建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
6.4.3 以“数字林业”为重点,加快现代林业科技发展 |
6.4.4 以培养多层级林业人才为重点,加强林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
6.5 小结 |
第七章 国家扶持相对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步伐 |
7.1 相对滞后地区林业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
7.1.1 大工程带动大发展战略成效显着,林业生态体系初步构建 |
7.1.2 注重林业产业化的发展,努力探索林业增效的路子 |
7.1.3 实施生态移民,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 |
7.1.4 注重科学治理,抓好林业工程建设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 |
7.1.5 以法律法规为保障,稳健推进林业改革 |
7.2 相对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
7.2.1 生态环境仍然脆弱,建设任务艰巨 |
7.2.2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尚未建立稳定的林业投入保障机制 |
7.2.3 林业基础建设落后,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脆弱 |
7.2.4 林业体制机制改革力度不够,林改缺乏配套政策 |
7.2.5 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亟待进一步加强 |
7.2.6 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不完善,不能有效调动林农积极性 |
7.2.7 林业科技相当落后,远远不适应林业建设事业的需要 |
7.2.8 林业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仍处于小规模、低效益发展阶段 |
7.2.9 林业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林农抵押贷款难 |
7.2.10 森林生态文化建设基础薄弱,亟待扶持加强 |
7.3 相对滞后地区现代林业的生产布局 |
7.3.1 以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为重点,扶持构建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 |
7.3.2 以木本粮油为重点,建设“名、优、特”的特色林业产业体系 |
7.3.3 以加强生态文化体系的保障能力为重点,扶持构建新农村生态文化体系 |
7.4 相对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的的保障措施 |
7.4.1 搞好试点示范,努力探索各项林业改革 |
7.4.2 大幅度加大国家对现代林业的支持力度,努力构建完善的林业支持保护体系 |
7.4.3 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
7.4.4 大力加强林业培训工作,提高林农综合素质 |
7.4.5 全力编织社会保障安全网,为林农的生产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
7.5 小结 |
第八章 国家大力扶持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与脱贫致富 |
8.1 滞后地区林业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
8.1.1 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的实施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
8.1.2 把林业扶贫和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切实改善林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
8.1.3 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全社会支持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局面已基本形成 |
8.1.4 造林封育相结合,林业生态建设成绩喜人 |
8.1.5 积极发展林业产业,取得一定成绩 |
8.1.6 强化林业基础,生态建设成果得到巩固 |
8.1.7 示范试点,树立典型,积极营造生态环境保护氛围 |
8.1.8 加大投入,多渠道筹资 |
8.2 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
8.2.1 生态系统脆弱,林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
8.2.2 生态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林业长期发展 |
8.2.3 贫困人口多,农民收入增长非常缓慢 |
8.2.4 林业体制机制改革滞后,林改工作难度很大 |
8.2.5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不完善,群众积极性没有得到完全调动 |
8.2.6 中低收入林农小额长期贷款供给严重不足 |
8.2.7 林区社会保障体系很不健全,影响了林区社会稳定和生态工程的顺利实施 |
8.2.8 林业从业人员素质低,林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人口素质的严峻挑战 |
8.2.9 农村资金多渠道分流严重,金融资源非农化加剧 |
8.3 滞后地区的现代林业生产布局 |
8.3.1 以重点水源区的林业建设为重点,加大对生态建设的扶持力度 |
8.3.2 以生态旅游为扶持重点,全面提升林业产业对新农村的贡献率 |
8.3.3 以抢救保护与科学开发结合为重点,扶持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 |
8.4 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的保障措施 |
8.4.1 积极探索林业改革,让林农享受更多的利益 |
8.4.2 大幅加大国家对林业建设的投入,在发展林业的基础上促进林农脱贫致富 |
8.4.3 积极扶持农村投融资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农民增收 |
8.4.4 实施科教帮扶,从根本上帮助林农提高素质 |
8.4.5 科学规划,结合实施城镇化战略推进生态移民 |
8.4.6 突出重点,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8.5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结论 |
9.1.1 林业生态体系的布局 |
9.1.2 林业产业体系的布局 |
9.1.3 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布局 |
9.1.4 公共财政政策与政府林业投入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10)比较优势与内蒙古产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三、本文结构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比较优势理论与内蒙古比较优势 |
一、比较优势理论 |
(一) 静态比较优势理论 |
(二)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
二、内蒙古的资源优势 |
(一) 能源、矿产资源 |
(二) 农牧资源 |
(三) 森林、野生动植物资源 |
(四) 旅游资源 |
三、内蒙古的区位、政策优势 |
(一) 区位优势 |
(二) 政策优势 |
第三章 内蒙古的产业和贸易 |
一、内蒙古的产业状况 |
(一) 农牧业及其加工业 |
(二) 能源产业 |
(三) 冶金工业 |
(四) 旅游产业 |
二、内蒙古的贸易状况 |
三、内蒙古产业与贸易的关联度 |
(一) 内蒙古优势产业与资源利用的关联度 |
(二) 内蒙古贸易状况与优势产业的关联度 |
第四章 内蒙古产业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
一、内蒙古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一) 资源消耗量过大,资源利用不充分 |
(二) 产品技术含量和产品质量 |
(三) 环境污染严重 |
(四) 现代高新技术产业薄弱、滞后 |
二、促进内蒙古产业发展的策略 |
(一)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发展精、深加工产品 |
(二) 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产品质量 |
(三) 加强环境保护,减少、降低污染 |
(四) 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满洲里市林木引种栽培基地建设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草原区典型露天矿生态修复植被和土壤特征研究[D]. 王君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
- [2]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及其优先保护研究[D]. 刘哲荣.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11)
- [3]国家矿山公园综合产业模式及经济发展研究 ——以北京百花山国家矿山公园为例[D]. 江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9)
- [4]20世纪松花江流域农业生产结构变迁研究[D]. 李琦珂.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5)
- [5]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 盖志毅. 北京林业大学, 2011
- [6]东北地区牡丹生态适应性及抗寒性研究[D]. 鞠志新. 北京林业大学, 2011(10)
- [7]杭州市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D]. 武文婷.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4)
- [8]高寒区果树引种栽培技术效益分析[A]. 李健.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 2010
- [9]我国不同类型地区现代林业的差别性政策研究[D]. 刘宁.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0(02)
- [10]比较优势与内蒙古产业发展[D]. 张红艳. 中南民族大学, 2009(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