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道有效解决“三老”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孔令通[1](2021)在《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书·百官公卿表》《续汉书·百官志》等传世文献中比较系统地记载了汉代职官的设置情况,同时,在玺印、封泥、简牍等出土文献中亦存在着大量的汉代职官材料,这些内容对於研究汉代职官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广泛搜1整理出土文献所见西汉职官材料,与《百官表》进行比照,并讨论相关问题。论文分爲上下编:上编爲研究篇。绪论介绍了出土文献中所见西汉时期职官研究史、已有研究的不足、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一章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考述,分爲五节,将出土文献中所见高祖至吕后时期、文景时期、西汉中期、西汉晚期的职官与《百官表》进行了对比,并总结了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之中央职官。经过对比发现《百官表》所述职官体系至文景时才开始颇具雏形,至西汉中期方形成,而西汉晚期是“省减”期,注重机构的裁撤与省并。第二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及侯国职官考述,分爲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侯国及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的王国职官三节。汉承秦制,但其实刘邦称帝前後都部分继承了楚制,因此这一部分着重追溯职官至战国时期,并对其职能进行概括总结。通过梳理发现,西汉早期侯国即已存在侯家吏和上属於中央的两套行政系统。第三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县职官考述,分二节:第一节爲郡职官,第二节爲县职官。重点梳理了西汉早期和西汉中晚期的郡县属吏,通过梳理发现,西汉早期郡守以军事职能爲主,属吏设置相对简单。西汉中晚期,郡属吏设置增多。且少数民族地区可能亦存在汉廷所辖职官与少数民族职官两套行政系统。第四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特种官署考述,本章分爲工矿商业类、军事类、农林水利类、畜牧类、仓储类五节,对西汉时期的盐铁官、都水官、工官等秩比县令长的职官进行了考察。下编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汇编,将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汇集成五个表格,分别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王国、郡、县、侯国职官表,其中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分爲出土文献中见於《百官表》和未见於《百官表》职官两个表格。
刘道斌[2](2021)在《智慧社区“柔性制度”治理研究 ——以上海市浦东新区S社区“1+3+X”工作模式为例》文中提出当前是信息化时代,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技术手段,将这些信息技术手段广泛的运用到城市治理中也成为一种趋势,智慧城市建设被大力宣传,社区是城市的组成部分,智慧社区的建设自然担负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打造“智慧社区”的理念逐步进入政府性文件,人们开始对其广泛关注,“智慧”的新理念必将对我国社区治理方式转变产生很大影响,智慧社区会被高度重视,也将会发展成为我们创新社区治理的主要方式,但是,目前我国智慧社区的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很多的困难和问题:社区基础设施不完善、信息技术平台建设各自为政、智慧社区服务内容单一且使用不方便、社区居民参与力度不足、“智慧社区”的建设成效与建设目标差距甚大等等,诸如此类问题,导致智慧社区的建设仅仅局限于形式,发挥不出来应有的作用,智慧社区建设缺乏具有可行性的参照标准,智慧社区建设面临困境。为探寻智慧社区建设的有效路径,研究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S社区为案例。上海市智慧社区建设起步较早,2012年就开始了智慧社区的规划,2015年底,上海市确立了50家智慧社区试点单位,这些试点单位基本都是各区下辖街道,浦东新区选取了10家试点单位,其中就包括S社区,智慧社区建设成效初显。2018年初,浦东新区就以S社区M小区为试点,充分运用大数据,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历时5个月,M智慧社区于2018年5月底建设完成,社区按照“1+3+X”的构架建成,之后,按照此模式,S社区按照小区性质进行分类实施,智慧社区建设对街道56个老小区实现全覆盖。S社区作为浦东新区智慧社区建设的先行先试者,试点建设注重顶层设计,探索出一套可行的标准,同时注重与智慧浦东已有规划的衔接,为全区智慧社区建设的推广提供了参考经验。基于此,本研究以新制度主义理论、网络治理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为依托,提出“柔性制度”智慧社区治理理念。通过对S社区“1+3+X”成功的智慧社区建设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智慧社区建设可能性,为同类智慧社区建设发展提供制度化参照模板。
董莉莉[3](2021)在《丝绸之路与汉王朝的兴盛》文中提出丝绸之路是连接欧亚大陆的桥梁,它将古代世界几大文明中心连接了起来,无论对中国史还是世界史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研究丝绸之路这一课题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开展,探讨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对于今天“一带一路”的发展来说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丝绸之路与汉王朝兴盛的关系作系统性的研究。重点探讨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存续在促进汉王朝的兴盛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张骞出使西域归来后,更为宏大的世界图景进入了汉王朝的视野,促使汉王朝改变了其在边疆地区的战略布局,并致力于开拓丝绸之路。其一,对匈奴方面的策略,汉王朝由最初的击退匈奴、解除边疆威胁向消除匈奴在西北边疆以及西域的势力转变。其二,对于西域,汉王朝开始开拓与经营西域,使其“威德遍于四海”,造就“四夷来献”的政治盛景,构建更为广大的“天下秩序”。基于此,汉王朝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军事战争、边疆建设。其结果是,丝绸之路得以开拓的同时,匈奴势力消退,汉王朝控制了西域地区,映照出了汉王朝的崛起。其次,丝绸之路的畅通促进了汉王朝经济的繁荣。异域经济作物的引进与种植增加了汉王朝的物产种类,中原地区种植的葡萄树、胡桃树、胡麻、胡葱等皆由这一时期引进。这些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还丰富了中原地区人们的饮食生活,一些经济作物还因其药效价值而促进了内地医药学的发展。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异域诸国对国内丝绸、漆器等的需求是促进国内相关产业繁荣的一个重要因素。以丝织业为例,丝绸之路开通之后,内地丝织品的生产数量是开通之前的数百倍,其中原因除了国内本身的需求外,异域诸国的需求也是重要的一方面。再次,丝绸之路的存续促进了汉王朝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异域文明的不断输入为汉王朝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元素,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时期的百戏就是在吸收中国古代各类艺术的前提下,融入异域元素而形成的。社会上兴起了胡风,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均受到了胡风的影响。另外,佛教的传入为汉代原有的思想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了汉代的既有信仰。最后,丝绸之路将欧亚大陆连接了起来,在这部新的世界史中,汉王朝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逐步展现出其国际影响力。其一,汉王朝对中亚、西亚尤其是帕提亚帝国的政局产生了重要影响,帕提亚帝国政局的变动与遥远的汉王朝的兴衰息息相关。匈奴西迁,在欧洲引起了民族大迁徙以及罗马帝国的消亡,是汉王朝的西拓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其二,在国际贸易中,丝绸、铁器等畅销商品来自汉王朝,彰显了汉王朝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重要地位。在中西交往中,帝都长安与洛阳作为中西商品的集散地,已经发展为国际性的商贸中心。
楚琳依[4](2020)在《汉代意识形态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思想文化对于安定政局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在汉代,国家以加强意识形态管理的方式建立稳固的精神统治。汉代的太常作为国家重要的文化礼仪职官,因其文化教育职能,在宣传官方思想文化方面作用重大,而其礼仪祭祀职能,又有利于国家实现借助神权加强思想控制的目的。汉代国家对意识形态进行宣传和管理,以此加强精神统治。国家一方面把转变官方思想,调整文化策略作为对意识形态进行管理的基础,通过遣使巡行、政令宣传来推进文化渗透与政治教化,通过官方的言传身教和基层的道德宣传来实现社会教化与道德约束,借此实现对意识形态的引导和宣传。而另一方面,国家用严厉与温和两种手段,通过强化对民心的掌控、加强对言论的控制达到了解民心民意、强化政府统治的目的,通过加强教育管理与文化管控保证官方正统思想和学术的传播,实现规范民众思想行为,促进思想统一的目的。汉代意识形态管理的特点与影响也不容忽视。集权专制和注重德化是汉代意识形态管理最基本的特点,国家通过这种恩威并行的方式实现了建立稳固精神统治的目的。而汉代意识形态管理所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意识形态对政治制度的渗透方面,因为思想文化影响国家政治制度,所以在意识形态的推广过程中,汉代的文教制度、选官制度和司法制度发生变化,意识形态制度化出现。
梁俊山[5](2020)在《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研究 ——以D村“两票”制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以来,先后经历革命时期、新中国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等重要发展阶段,各阶段都是党为实现人民利益而不断奋斗的过程。农村基层组织在党的实践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制度创新是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作用发挥的核心机制。厘清农村基层党支部制度创新的内在机理,对于实现以制度创新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农村党支部领导,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H县D村是一个位于晋、陕、蒙交界处具有悠久历史的小型村庄,其处于“鸡鸣三省”的边缘地理环境、“十年九旱”的气候条件和“民歌海洋”的艺术氛围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独特时空场域中,为基层党的制度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支撑。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民经历了组织化的三个重要时期,即从分散个体到组织集体的农民协会时期,从原子化小农到合作化社员的合作化时期和从非正式合作到政权化行动的人民公社时期。组织化实践中农民的民主意识得到启蒙并对农村制度形成初步认知,为改革开放后有序参与村民自治并积极探索制度创新奠定了基础。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全国推行村民自治的宏观背景下,由于党的制度安排尚未明确村“两委”关系,为村民自治实践预留了基层制度创新空间。D村在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演化成为干群关系紧张、基层组织涣散的矛盾复杂村,群众在坚持党的领导制度认知下提出“选书记”的制度创新诉求。地方党委基于“人民中心”的价值遵循对诉求积极回应,与人民互动中创造了“两票”制选举党支部书记的新做法,强化了农村党支部的领导权威,有效解决农村现实问题。“两票”制经验在党组织支持和实践检验下不断扩散和深化,最终演化为具有全国普适性的“两推一选”制度。D村“两票”制经验及其“跨村选人”、“一肩挑”的制度创新实践展示了完整的制度创新脉络和经验链条,形成较为丰富的研究资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本文试图通过对D村“两票”制创新的典型案例进行实证调研,结合渐进性制度变迁理论、场域理论对其内在规律进行剖析,形成对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的一般理论。研究发现党支部选举制度是在党的领导保障下、农民发展内驱力推动下,遵循理法合一的价值路线,通过内生外嵌的实现路径进行耦合创新的过程。其中制度场域是创制发生的空间环境,四维一体是制度创新的体系结构,系统协同是制度创新的合力机制,耦合创新是制度创新的实现机制。在把握党的基层制度创新逻辑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以制度创新强化党的基层领导、满足农民发展需求、引领农村“三治融合”和推进乡村振兴实现的作用,从而实现农村治理现代化的最终目标。
高赟[6](2020)在《北周文学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北周文学为研究对象,旨在整体、系统论述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文学,还原一个接近历史真实的北周文学,呈现一个清晰的北周文坛,显示北周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文学价值,改变人们对北周文学的认识。北周文学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北文学快速、密切大融合的成果,在中国文学发展中起着枢纽作用。北周文学因时代、地域、民族、文学演进规律呈现独特的阶段性文学特点。全文除绪论、结论、附录外,分上下编,共八章。上编五章整体、系统论述北周文学的繁荣、文学成果、文学特点,展现它的枢纽作用。下编三章重点研究北周文学独特的、最重要的作家。上编第一章宏观整体鸟瞰北周文学,从北周文学家、北周文学作品、北周文学活动三个方面论证北周文学的繁荣。第二章重点研究对当时和后世影响较大的周文帝宇文泰发起的西魏文体文风改革,论述西魏时期文学作品和西魏对北周文学的贡献。第三章从北周时期政治、文化、社会环境和北周文学的关系论述北周时期的政治、文化、社会环境与北周文学的繁荣密切相关,起着促进作用。北周文、明、武三帝收集和整理中原典籍对华夏文化的绵延不断作出重大贡献。第四章通过北周时期两个文坛和民间文学的文学作品全面系统论述北周文学的繁荣、南北文学融合的文学成果、文学特色。第五章从出土西魏北周墓志视角考察这段时期墓志的演进和文学特点,从一个侧面反映北周文学的文学水平。下编第一章整体论述北周宇文氏文学作品,充分展现北周宇文氏对中国文学的贡献。第二章综合研究王褒及其文学作品。本文考证王褒生年是梁武帝天监十二年(513),卒年是周武帝建德五年(576)。梁宫体诗是一种新体诗,诗人运用这种诗体可以创作任何题材的诗歌。王褒是梁宫体诗的代表诗人。王褒北朝大部分五言诗歌反映他因羁旅异国的现实而引发内心深处的亡国之悲、羁旅之痛、思乡之切、生命之短的各种复杂的沉重心情,呈现“悲”“沉郁”的特色和风格。王褒以边塞乐府诗为代表的诗歌带有“建安风骨”的气息,但与“建安风骨”不同。王褒在创作乐府诗时很大程度上受到他创作宫体诗艺术技巧的影响。王褒五言八句、四句诗创作对唐律诗、绝句的形成作出不可忽视的贡献。王褒入北文章是中国南北朝后期南北文学相融合的成果。第三章综合研究庾信及其文学作品。本文考证庾信在北周任司水下大夫、弘农郡守、司宪中大夫、洛州刺史、司宗中大夫的任期和北周部分交游。庾信入北前十年心态复杂,最终由排斥到感恩、接受,再到主动亲和北周朝廷。庾信在入北前十年,或者说在入北的二十八年中,对故国的悲伤、对故国故土的思归和思念从没有停止过,贯穿始终。这种乡关之思以公元557年十月陈代梁为界显示出细微区别。之前是他对梁朝故国的思归与思念,之后是他对南方故土的思归与思念。《哀江南赋》作于公元557年十二月,主旨是哀梁朝。《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枯树赋》《小园赋》《伤心赋》《竹杖赋》《邛竹杖赋》展现庾信入北初期的生活经历和心态,极具文学价值。五言组诗《拟咏怀二十七首》《奉和永丰殿下言志十首》展现庾信诗歌的文学魅力。庾信在北周创作的宫体艳情诗是他在梁朝创作的宫体艳情诗的基础上有所变化,显出新特点。《燕歌行》在王褒、庾信、高适手中继承并改变,最终使乐府旧题《燕歌行》的传统内容真正变成以边塞为内容的边塞乐府诗。《杨柳歌》是乐府诗,作于庾信入北初期,主旨是自悲身世。庾信创作的宫廷雅乐歌辞反映北周对中原儒家文化的崇拜。《道士步虚词十首》是庾信对道教步虚词的改造,文人步虚词成为表达个人情感的乐府诗体裁。庾信五言八句、四句诗歌创作对唐律诗和绝句的形成作出很大贡献,他创作出一首五言绝句。庾信入北前期部分诗赋文创作呈现“建安风骨”的风貌。《拟连珠》最大可能作于公元557年十月至十二月间,主旨是念王室、悲身世,它的创新表现在三个方面。庾信墓碑传文、墓志铭传文、墓碑志铭辞都各具文学特色。庾信丧母是在西魏,丧母守孝时间是公元555至557年。庾信在北朝真正的隐居时期是公元554至563年。《移虏留使文》非庾信作品。
于海龙[7](2020)在《秦朝亡国谶言传播及启示》文中认为秦朝亡国谶言是秦朝末年反秦者使用的有强烈政治色彩的舆论宣传工具。秦朝亡国谶言的传播与秦政权走向灭亡之间具有重要关联。历史事实从反面证明,若不能及时、合理地应对不利言论,则有可能“一言成谶”,对国家发展、社会稳定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论文针对秦朝亡国谶言产生与传播的特定史实进行具体分析,在对比秦汉社会舆论处理方式的基础上,为如何应对不利于国家发展的言论进行了思考。绪论部分主要论述选题的学术背景与研究意义,对“秦朝亡国谶言”进行界定,描述相关研究成果,对研究思路与方法做出说明。第一章对秦朝亡国谶言传播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在阅读大量历史资料的基础上,论文对秦朝亡国谶言传播背后的政治背景、文化背景、阶级背景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秦朝统治政策、文化政策、官吏队伍对亡国谶言传播的影响。第二章主要对秦朝亡国谶言的传播内容进行分析。利用文献分析法,以《史记》等史料为研究文本,对符合概念界定的秦朝亡国谶言内容进行了列举,将谶言分为诅咒、造神、模糊三大类型,并对不同类型谶言的特征进行分析。第三章对秦朝亡国谶言的群体传播渠道进行挖掘。秦朝亡国谶言传播中存在多个群体传播渠道:战国时期其余六国贵族这类反秦者渠道;儒家群体渠道;被秦朝统治政策压迫的豪富群体渠道;秦官方渠道。第四章主要对秦朝亡国谶言传播的影响进行分析。秦统治者的错误应对扩大了谶言传播的影响,陈胜等人利用秦朝亡国谶言从事反秦活动,民间力量最终也转投反秦者的怀抱。论文采用个案研究方法,选取有关刘邦的秦朝亡国谶言进行研究,对其如何影响刘邦的反秦行为,为刘邦提供实质帮助进行分析。同时,结合秦朝之后的谶言传播情况,分析了秦朝亡国谶言对后世谶言形式的影响。第五章是对秦朝亡国谶言传播的启示进行分析。主要包含汉代的社会舆论处理方式和可供当代借鉴的经验。汉朝在时间和制度上与秦朝有着密切联系,论文对汉朝的相关政策进行深入发掘,列举了汉朝不同于秦朝的社会舆论处理措施。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总结出对现代社会舆论引导有价值的启示。秦汉的不同命运说明只有重视社会舆论,并采取合理的应对方式,才能实现对舆论的有效引导,降低舆论发酵带来的负面社会影响。在以上基础上,论文提出增强民众国家认同的观点,认为发挥媒体的作用,增强民众的国家认同感有利于塑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可从根本上减少不利于社会发展的舆论。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媒介手段如何进步,类似秦朝亡国谶言这样的社会舆论出现都不可避免。这些不利于社会发展的舆论在内容、形式、传播手段上会有所改变,内在核心却不会变,总会试图用语言等手段对社会、国家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以史为鉴,了解秦朝亡国谶言传播的具体情况,有利于政府对社会舆论传播有清晰的把握,从而提高应对、引导措施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宋伟赛(Thammachayla Somvixay)[8](2019)在《老中边境地区跨国婚姻研究》文中提出老挝与中国的山川相连,边境居民在长期的社会交往和经济生活中,由于地域背景相同,从血脉上来说为同一个族群,因此形成了独特的跨国婚姻模式。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下,老挝和中国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近些年,跨国婚姻更是增长迅速,但是这其中也存在许多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选取丰沙里省和南塔省两个处于老挝边境临近中国的代表省份,以老挝的丰沙里和南塔两省与中国云南省的“跨国婚姻”为田野调查对象,研究丰沙里省和南塔省老中边境地区跨国婚姻的发展状况,老中跨国婚姻的主要形式及原因分析,老中跨国婚姻特点及存在问题,老中跨国婚姻问题的应对和措施建议。研究发现,老中跨国婚姻主要有三种主要方式,自己认识、他人介绍和跑婚骗婚,产生原因主要有自然的人口流动、基于生计考虑以及文化交流,目前老中跨国婚姻具有边民不合法事实婚姻、婚姻当事者婚恋观发生变化、家庭结构的多样化、家庭属于男权模式、内部结构复杂、家庭外部关系整体淡化的特点,仍存在登记手续不合法、老挝新娘身份不被认同权益得不到保障、子女社会化程度低以及离婚程序不规范及权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正是由于现在老中边境的边境居民非法流动居留、非法务工和外籍配偶合法权益没有办法得到保障、地方政府在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有遣返难、治安管理难、社会管理难等。这些问题都涉及到国家治理体制和治理能力问题,涉及主权国家关系的和谐与稳定,国家安全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本文通过研究老中跨国婚姻的现实情况,发现跨国婚姻的存在使得非法出入境人员增多,破坏正常出入境管理秩序;边境地区人口成分复杂化,给人口管理带来不便;不合法的跨国事实婚姻对婚姻注册以及户籍和计划生育方面的管理带来强烈的冲击;诱发社会治安及刑事犯罪问题,破坏边境地区安全稳定等影响,本文对存在的问题从跨国婚姻中夫妻双方和政府方两方面分别提出了提出夫妻双方要树立正确观念、加强双方认同、相互尊重以及政府方加强互相合作、普及法律法规、督促办理手续、加强边境管理、加大扶贫力度的对策和建议,争取使得跨国婚姻群体得到统一管理,人民生活得到保障,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得以更加巩固稳定。
张桐[9](2019)在《枣庄市社区警民关系研究 ——以W派出所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社区警民关系是公安民警在社区警务工作中与社区居民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工作关系。和谐社区警民关系是新时代推进社区治理创新,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应有之义,有助于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增强信任和良性互动,共同维护社区稳定。对于公安机关社区警务工作,社区警民关系就是战斗力。本文以枣庄市W派出所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治理理论,通过文献研究法、社会调研法,深入社区一线,对枣庄市W派出所近年来开展社区警务,和谐社区警民关系相关工作进行分析和探讨,在肯定了枣庄W派出所打造“亲民公安”,优化便民措施,增强群防群治工作的同时,侧重对调研中发现的社区警民沟通不畅、群众对公安民警信任下降、参与治安活动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进行总结,并从公安、群众、社区、社会四方面进行原因分析;通过借鉴国内外密切警民关系相关经验,以加强警民沟通为着力点,围绕加强组织保障、规范社区正规化建设、夯实业务基础、创新网上工作模式、加大宣传力度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枣庄市W派出所进一步和谐社区警民关系的对策和建议。
韩生学[10](2019)在《大国养老(长篇纪实连载)》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全球进入老龄化社会。在全球老龄化背景下,中国老龄化以"老年人口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等形态呈现,老龄化形势十分严峻,养老任务十分繁重。面对如此现状,中国政府如何才能走出一条世界独有的"大国养老"之路?第八章从历史深处走来"中国人从古代就依据文化而不是战争准则生活并治理自己的国家,这是他们的智慧之处。"——蒂其亚娜(意大利学者)
二、通道有效解决“三老”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通道有效解决“三老”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一、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研究史 |
二、已有研究的不足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考述 |
第一节 高祖至吕后时期中央职官对比 |
第二节 文景时期中央职官对比 |
第三节 西汉中期中央职官对比 |
第四节 西汉晚期中央职官对比 |
第五节 未见於传世文献且无法判断归属的中央职官 |
第二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及侯国职官考述 |
第一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职官考述 |
一、楚汉之际王国职官 |
二、汉初之异姓诸侯王王国职官 |
三、汉初之同姓诸侯王王国职官 |
四、西汉中晚期之王国职官 |
第二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侯国职官考述 |
一、楚汉之际侯国职官 |
二、自刘邦称帝至武帝时侯国职官 |
三、自武帝时至西汉末侯国职官 |
第三节 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的王国职官 |
第三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县职官考述 |
第一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职官考述 |
一、边郡管理系统 |
二、内郡管理系统 |
第二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县职官考述 |
一、西汉早期县职官设置 |
二、西汉中晚期县职官设置 |
第四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特种官署考述 |
第一节 工矿、商业类 |
一、工类 |
二、矿业类 |
三、商业类 |
第二节 军事类 |
第三节 农林、水利类 |
一、农林类 |
二、水利类 |
第四节 畜牧类 |
第五节 仓储类 |
下编 |
一、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表 |
出土文献中见於《百官表》的西汉中央职官表 |
出土文献中未见於《百官表》的西汉中央职官表 |
二、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职官表 |
三、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职官表 |
四、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侯国职官表 |
五、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县道邑职官表 |
引用谱录简称 |
参考文献 |
职官索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2)智慧社区“柔性制度”治理研究 ——以上海市浦东新区S社区“1+3+X”工作模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
1.1.1 问题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分析法 |
1.3.2 田野调查法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社区 |
2.1.2 制度 |
2.1.3 柔性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新制度主义理论 |
2.2.2 网络治理理论 |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三章 基于S社区“1+3+X”模式的田野研究 |
3.1 S社区的田野选择 |
3.1.1 进入田野 |
3.1.2 田野点概况 |
3.2 S智慧社区建设背景 |
3.2.1 S社区优化治理的需要 |
3.2.2 上级政府(区政府)的政策推动 |
3.3“1+3+X”模式的产生 |
3.3.1 政府(区政府和街道办)工作人员的努力 |
3.3.2 S社区居民的意见收集 |
3.3.3 S社区居委会的居中协调 |
3.4“1+3+X”模式的内涵 |
3.4.1 一个平台 |
3.4.2 三个中心 |
3.4.3 若干应用项目 |
3.5 智慧社区特征 |
3.5.1 智能服务的提供 |
3.5.2 智能设施的应用 |
3.5.3 居民对社区的认同 |
第四章 智慧社区“柔性制度”治理 |
4.1 柔性制度 |
4.2“柔性制度”中政府的治理逻辑 |
4.2.1 制度建构--协同行动 |
4.2.2 制度维持--理念创新 |
4.2.3 制度扩散--完善程序 |
4.3“柔性制度”中居民的参与 |
4.4“柔性制度”治理的逐渐形成 |
第五章 实现智慧社区“柔性制度”治理的对策建议 |
5.1 加强组织领导,注重顶层设计 |
5.1.1 建立健全制度约束机制 |
5.1.2 建设统一系统平台 |
5.2 提高公民参与能力 |
5.2.1 强化宣传力度,解放居民思想 |
5.2.2 完善保障体系,多种形式鼓励居民参与 |
5.3 以需求为导向,注重居民满意度 |
5.3.1 切实满足居民实际需求 |
5.3.2 明确目标原则,注重定位准确 |
5.3.3 注重群众认可 |
5.4 整合治理结构,促进多元主体协作共治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不足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 |
附录B 访谈提纲 |
附录C 田野日志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丝绸之路与汉王朝的兴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学术创新之处 |
四、研究方法及构架 |
第一章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变迁 |
第一节 丝绸之路开通前的汉王朝形势 |
一、汉王朝国力的提升 |
二、汉王朝的边疆形势 |
第二节 丝绸之路的正式开通 |
一、早期丝绸之路 |
二、张骞“凿空”与汉王朝新局面的打开 |
第三节 丝绸之路的拓展 |
一、丝绸之路的经营与维护 |
二、丝绸之路对河西和西域地区的连通 |
三、丝绸之路对欧亚大陆诸文明的连通 |
第二章 丝绸之路与汉王朝西北边疆的构建 |
第一节 丝绸之路与汉王朝对河西地区的经略 |
一、丝绸之路的开拓对匈奴战略的转变 |
二、汉王朝对河西地区的政治经营 |
三、汉王朝在河西地区的屯田开发 |
第二节 丝绸之路与汉王朝对西域地区的拓展 |
一、张骞“凿空”与汉王朝西域战略的转变 |
二、从军事开拓到西域诸国的“东向” |
三、丝绸之路与汉王朝对西域地区的政治构建 |
四、丝绸之路与汉王朝对西域地区屯田体系的建立 |
第三章 丝绸之路与两汉王朝经济的发展 |
第一节 西方作物的引进对汉王朝经济的促进 |
一、西部世界经济作物的输入 |
二、西方“善马”的引入 |
第二节 外来生产技术的传入对汉王朝经济的影响 |
一、西方毛纺织技术的东传 |
二、两汉医药学中的异域因素 |
三、西方铠甲具装技术的引进 |
四、西方建筑技术的引进 |
第三节 丝绸之路开通后外向需求对内地生产的影响 |
一、官方贸易的需求 |
二、民间贸易的需求 |
三、外向需求影响下的相关产业的发展 |
第四节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
一、丝绸之路与河西地区的经济发展 |
二、丝绸之路与西域地区的经济发展 |
第四章 丝绸之路与两汉王朝思想与文化的繁荣 |
第一节 异域文化艺术的传入对汉王朝文化的影响 |
一、异域乐器、乐舞及杂技的传入 |
二、绘画以及雕刻风格的变化 |
第二节 佛教传入对汉代精神世界的影响 |
一、丝绸之路的畅通与西方僧人的东来 |
二、佛教在东汉王朝的传播 |
三、佛教对汉王朝既有信仰的影响 |
第三节 “胡风”传入对汉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
一、丝绸之路的畅通与汉代“胡风”的盛行 |
二、“胡风”与汉代社会新风尚 |
第五章 丝绸之路与汉王朝的国际影响力 |
第一节 丝绸之路对中亚、西亚政治地理格局的影响 |
一、丝绸之路对中亚地区的影响 |
二、丝绸之路对帕提亚帝国的影响 |
第二节 丝绸之路开拓的递进影响 |
一、匈奴西迁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
二、贵霜帝国南下印度 |
第三节 丝绸之路对国际经济格局的影响 |
一、汉王朝国际贸易主导地位的确立 |
二、长安、洛阳国际商贸中心地位的确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汉代意识形态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 |
四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汉代太常在意识形态管理中的作用 |
第一节 太常通过礼仪祭祀加强精神统治 |
一 太常掌礼仪、定秩序 |
二 太常掌祭祀、明神意 |
第二节 太常通过文化教育宣传官方思想 |
一 太常对博士和太学的统属 |
二 博士和太学在思想文化宣传方面的作用 |
第二章 汉代意识形态的调整与推广 |
第一节 汉代国家对意识形态的调整 |
一 由秦到汉初,意识形态的转变 |
二 汉武帝之后,意识形态的调整 |
第二节 汉代官方对意识形态的宣传 |
一 中央遣使巡行,推进文化渗透 |
二 官方重视政令宣传,推进政治教化 |
第三节 汉代官方对意识形态的引导 |
一 官方重视言传身教,加强社会教化 |
二 基层重视道德宣传,加强伦理约束 |
第三章 汉代加强意识形态管控的方式 |
第一节 强化对民心的掌控,加强对言论的控制 |
一 倾听民众议论,了解民心政务 |
二 加强言论控制,强化政府统治 |
第二节 加强对文化教育的管理 |
一 通过教育管理,传播道德观念 |
二 实施礼乐教育,规范思想行为 |
第四章 汉代意识形态管理的特点与影响 |
第一节 汉代意识形态管理的特点 |
一 集权专制 |
二 注重德化 |
第二节 汉代意识形态管理的影响 |
一 意识形态对文化教育的渗透 |
二 意识形态对选官制度的渗透 |
三 意识形态对司法制度的渗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5)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研究 ——以D村“两票”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基本问题与反思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基础: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
(一)文献综述 |
(二)问题提出 |
三、研究进路:视角选择与理论假设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四)理论视角 |
四、研究样本:村庄选取与典型特征 |
(一)样本选取原则 |
(二)样本基本概况 |
(三)样本典型特征 |
第一章 地理交汇与文化交融:“两票”制探索的时空场域 |
1.1 “鸡鸣三省”之边缘地理 |
1.1.1 H县沿革与县域区位 |
1.1.2 D村由来与村庄区位 |
1.1.3 边缘地理的交集与自立 |
1.2 “十年九旱”之古渡经济 |
1.2.1 天与地:传统农业根基薄弱 |
1.2.2 福与祸:黄河泊来利弊 |
1.2.3 破与立:挣扎的渡口经济 |
1.3 “民歌海洋”之艺术之乡 |
1.3.1 “二人台”:艺术的地域根基 |
1.3.2 民风活跃:曲艺塑造下的地方文化 |
1.3.3 走西口:艺术与社会的互动 |
1.4 “自治示范”之民主金石 |
1.4.1 《村组法》试行与H县试点 |
1.4.2 《村组法》落实与H县示范 |
1.4.3 突破:自治精神萌动农民诉求 |
第二章 民主启蒙与制度认知:“两票”制探索前的民主习得 |
2.1 农民协会时期:从分散个体到组织化集体 |
2.1.1 清末的农会组织 |
2.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组织 |
2.1.3 解放区的农民协会重建 |
2.2 合作化时期:从分散小农到合作化社员 |
2.2.1 农民所有制下的个体经营尝试与缺陷 |
2.2.2 传统变工下的互助生产 |
2.2.3 初级合作社下合作意识的萌动 |
2.3 人民公社时期:从非正式合作到政权化行动 |
2.3.1 高级合作社:从自发合作到集体行动 |
2.3.2 集体化社员:从生产社员到政治成员 |
2.3.3 运动化社员:从政治参与到群体乱序 |
2.4 包产到户:从秩序缺位到民主自治 |
2.4.1 退潮与反思:农民乱序参与的折返 |
2.4.2 探索与首创:包产到户的农民实践 |
2.4.3 民主与权利:村民自治的制度构建 |
第三章 民主探索与制度创新:“两票”制产生与实践的内在动因 |
3.1 “村民自治”:两票制创新的制度前提 |
3.1.1 村民自治顶层设计为制度创新提供机制保障 |
3.1.2 村民自治实践开启制度创新窗口 |
3.1.3 村民自治使农村基层党建产生新“需求” |
3.2 “为利抗争”:两票制创新的工具理性 |
3.2.1 依法举揭:政治认同下农民维权的路径选择 |
3.2.2 创制扩权:农民诉求表达的行动策略 |
3.2.3 以势易权:农民诉求实现的精神取向 |
3.3 “人民中心”:两票制创新的价值回应 |
3.3.1 诉求回应:加强农村基层党建的必然要求 |
3.3.2 互动创制:两票制创新的实践路径 |
3.3.3 农民中心:两票制的价值遵循 |
3.4 “政治实验”:两票制创新的探索路径 |
3.4.1 政治实验与政治学实验 |
3.4.2 中国的“政治实验”范式 |
3.4.3 两票制:政治实验的基层实践 |
第四章 民主落实与制度拓展:“两票”制发展与深化的路径选择 |
4.1 实践检验与制度成型:D村试选到W镇推行 |
4.1.1 制度诉求:“信任票”的产生缘由 |
4.1.2 制度供给:实践检验下的诉求回应 |
4.1.3 创制成效:制度创新绩效的现实反映 |
4.2 经验推广与制度发展:从X地区现场会到山西培训班 |
4.2.1 组织领导:制度创新发展的根本保障 |
4.2.2 农民实践:制度创新发展的驱动力量 |
4.2.3 制度风险:制度创新的宏观考量 |
4.3 全国借鉴与制度变体:从“两票”制到“两推一选” |
4.3.1 有限效度:“两票”制昙现与折返 |
4.3.2 水波效应:“两票”制的后创制时代 |
4.3.3 制度变体:“两推一选”创制与全国落地 |
4.4 民主深化与制度超越:从村支部选举到乡镇直选 |
4.4.1 民主上升:公推直选由乡村走向乡镇 |
4.4.2 民主拓展:由村内选举走向多村联选 |
4.4.3 民主深化:制度创新的持续动力 |
第五章 耦合创新: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的内在机理 |
5.1 党的领导:制度创新的组织保障 |
5.1.1 农村党建催生制度创新需求 |
5.1.2 地方党组织推动制度创新实践 |
5.1.3 党中央确认制度创新结果 |
5.2 农民发展:制度创新的内在动力 |
5.2.1 农民逐利:制度创新的经济动因 |
5.2.2 农民维权:制度创新的政治追求 |
5.2.3 农民参与:制度创新的文化场域 |
5.2.4 农民发展:制度创新的核心动力 |
5.3 理法合一:制度创新的价值遵循 |
5.3.1 合法性:制度创新的外部边界 |
5.3.2 合理性:制度创新的内在准绳 |
5.3.3 人民性:理法合一的创制精神 |
5.4 内生外嵌:制度创新的路径依赖 |
5.4.1 诉求萌发:制度创新的起点 |
5.4.2 以势抗争:制度议程的设置 |
5.4.3 价值嵌入:制度创新的实现 |
5.4.4 党的引领:制度创新的扩散 |
5.5 耦合效应:制度创新的协同机制 |
5.5.1 制度场域:创制发生的空间环境 |
5.5.2 四维一体:制度创新的体系结构 |
5.5.3 系统协同:制度创新的合力机制 |
5.5.4 耦合机制:制度创新的实现机理 |
第六章 党的制度创新引领农村发展的未来走向 |
6.1 以制度创新强化党的基层领导 |
6.1.1 跨村选人:创新党的基层选举制度 |
6.1.2 跨级用人:创新党员干部管理制度 |
6.1.3 跨委育人:创新党员人才培养制度 |
6.2 以制度创新满足农民发展需求 |
6.2.1 问题:农民需求的现状分析 |
6.2.2 归因:农民需求的制度成因 |
6.2.3 策略:农民需求的制度供给 |
6.3 以制度创新引领农村“三治融合” |
6.3.1 党的领导制度创新:三治融合的基本前提 |
6.3.2 农村制度耦合创新:三治融合的协同机制 |
6.3.3 党领民治体制创新:三治融合下的农村善治 |
6.4 以制度创新推进乡村振兴 |
6.4.1 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助推产业兴旺 |
6.4.2 创新农村生态保护制度,建设宜居乡村 |
6.4.3 创新村规民约惯习制度,培育文明乡风 |
6.4.4 创新农村社区治理制度,实现农村善治 |
6.4.5 创新农民收入分配制度,创造富裕生活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北周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北周文学时段界定 |
二 北周文学研究现状与综述 |
三 论文框架、内容、方法和解决的问题 |
上编 |
第一章 北周文学概况 |
第一节 北周文学家 |
一、北周文学家的构成 |
二、北周文学家的特点 |
第二节 北周文学作品 |
一、北周文学家文集的存佚 |
二、北周单篇文学作品的存佚 |
第三节 北周文学活动 |
一、北周文学活动的方式 |
二、北周文学活动的成果 |
第二章 北周文学的艰难发展——西魏时期文学研究 |
第一节 西魏时期社会状况 |
一、周文帝宇文泰西魏改革 |
二、西魏时期社会思潮 |
第二节 西魏时期文学政策——西魏文体文风改革 |
一、文体文风革新的倡导者 |
二、时代背景和改革起因 |
三、改革内容和终止原因 |
四、改革影响与评价 |
五、西魏文体文风改革与北周文学 |
第三节 西魏时期文学作品研究 |
一、实用的文章创作 |
二、托物言志的抒情小赋 |
第四节 西魏对北周文学的贡献 |
一、西魏为北周文学奠定稳定的政治环境 |
二、西魏实际掌权者周文帝宇文泰培养爱好文学的北周接班人 |
三、西魏时期文学特色影响北周文学 |
第三章 北周文学的发展空间——政治、文化、社会环境 |
第一节 北周时期文学的政治环境 |
一、北周前期政治特点:主相斗争 |
二、北周政治环境 |
三、北周政治环境与北周文学 |
第二节 北周时期文学的文化环境 |
一、古籍整理 |
二、露门学 |
三、通道观 |
第三节 北周时期文学的社会环境 |
一、北周统治思想儒教与北周文学 |
二、北周佛教的坎坷经历与北周文学 |
三、北周道教的兴盛与北周文学 |
第四章 繁荣的北周文坛——长安、江陵文坛 |
第一节 北周文学中心:长安文坛 |
一、北周本土文人文学作品研究 |
二、北周南朝文人文学作品研究 |
三、北周邺下文人文学作品研究 |
第二节 北周江陵后梁文坛 |
一、北周时期后梁萧氏政权 |
二、北周江陵后梁萧氏文学集团 |
第三节 北周民间文学研究 |
一、谣谚及其特点、价值 |
二、北周谣谚 |
第五章 西魏北周出土文献——墓志“文学”研究 |
第一节 出土西魏北周墓志概况 |
第二节 出土西魏墓志及其文学研究 |
第三节 出土北周墓志及其文学研究 |
下编 |
第一章 北周宇文氏文学作品研究 |
第一节 北周帝王文学作品研究 |
一、孝闵帝宇文觉 |
二、明帝宇文毓 |
三、武帝宇文邕 |
四、宣帝宇文赟 |
第二节 北周宇文皇族文学作品研究 |
一、周诸王 |
二、宇文护 |
第二章 王褒及其文学作品研究 |
第一节 王褒生平和仕历 |
一、王褒生卒年考 |
二、王褒生平和仕历 |
第二节 王褒诗歌研究 |
一、王褒五言诗 |
二、王褒乐府诗 |
三、王褒对唐律诗和绝句的贡献 |
第三节 王褒文研究 |
一、书 |
二、碑 |
三、其他文章 |
第三章 庾信及其文学作品研究 |
第一节 庾信平生最萧瑟——庾信生平和仕历研究 |
一、庾信梁朝重要仕历和事件 |
二、庾信北朝仕历 |
三、庾信北周交游考 |
四、小结 |
第二节 庾信北朝前期心态研究——入北前十年 |
一、第一阶段:公元 554 年 —— 平和、担忧、悲伤、思归、隐逸、旷达 |
二、第二阶段:公元 555 年至 557 年八月 —— 悲伤、自责、排斥、思归、隐逸、期待 |
三、第三阶段:公元 557 年九月至 560 年 —— 感恩、悲伤、反思、思归、隐逸 |
四、第四阶段:公元 561 年至 563 年 —— 接受、主动、悲伤、思归 |
五、小结 |
第三节 暮年诗赋动江关——庾信北朝诗赋研究 |
一、庾信北朝赋 |
二、庾信北朝诗歌 |
三、庾信入北前期诗赋“建安风骨”的再现 |
第四节 庾信北朝文研究 |
一、连珠 |
二、碑志 |
第五节 庾信及其文学作品相关问题考辨 |
一、庾信丧母守孝考 |
二、庾信北朝隐逸考 |
三、庾信部分诗文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西魏北周史事、北周文学编年 |
附录二 北周文学作品编年简表 |
附录三 北周文学体裁与作品简表 |
附录四 出土西魏北周墓志文献简表 |
附录五 庾信部分五言诗平仄韵 |
后记 |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
(7)秦朝亡国谶言传播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由来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现状 |
四、理论基础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 |
第一章 秦朝亡国谶言传播的社会背景 |
第一节 政治背景:不合时宜的统治政策 |
第二节 文化背景:高压独裁的文化环境 |
第三节 阶级背景:吏治腐败加剧社会对立 |
第二章 秦朝亡国谶言的类型与特征 |
第一节 秦朝亡国谶言的类型 |
第二节 秦朝亡国谶言的特征 |
一、诅咒型谶言特征 |
二、造神型谶言特征 |
三、模糊型谶言特征 |
第三章 秦朝亡国谶言的群体传播渠道 |
第一节 六国贵族群体:最主要的渠道 |
第二节 儒生群体:特殊群体的渠道 |
第三节 豪富群体:辅助渠道 |
第四节 官方:“无意”的渠道 |
第四章 秦朝亡国谶言传播产生的影响 |
第一节 为国家动乱埋下隐患 |
一、统治者应对不当使谶言传播效果增强 |
二、基层官员以谶言为理由从事反叛活动 |
三、民间力量转向反秦势力 |
第二节 为反秦者提供支持 |
一、反秦前:为刘邦集聚力量 |
二、反秦时:为刘邦营造声望 |
三、灭秦后:为刘邦争霸提供条件 |
第三节 影响后世谶言的形式 |
一、“言之有物”的事物形式谶言 |
二、“空穴来风”的语言形式谶言 |
三、“真假难辨”的借先人或异人名义的谶言 |
第五章 秦朝亡国谶言传播对后世的启示 |
第一节 汉代统治者学会正确处理社会舆论 |
一、倾听并利用社会舆论 |
二、多措并举收集社会舆论 |
三、及时改变统治思想以维护社会稳定 |
第二节 当代社会舆论处理可借鉴的经验 |
一、防微杜渐:及时应对舆论 |
二、因时而变:合理进行宣传 |
三、固本培元:增强民众的国家认同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老中边境地区跨国婚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 |
(一) 研究问题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 跨国婚姻的相关研究 |
(二) 老中跨国婚姻的相关研究 |
三、主要概念的界定 |
(一) 跨国婚姻 |
(二) 边境地区 |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 研究的思路 |
(三) 研究的方法 |
五、论文的创新点和难点 |
(一) 论文的创新点 |
(二) 论文的难点 |
第一章 老挝边境地区跨国婚姻现状 |
第一节 丰沙里省和南塔省概况 |
一、边境村落分布 |
二、民风民俗 |
三、人口流动 |
第二节 丰沙里省和南塔省跨国婚姻概况 |
一、老中跨国婚姻的数量 |
二、老中跨国婚姻的形式 |
三、老中跨国婚姻的法律政策 |
第二章 老中跨国婚姻的主要形式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跨国婚姻的主要形式 |
一、自己认识 |
二、他人介绍 |
三、跑婚骗婚 |
第二节 老中跨国婚姻产生的原因分析 |
一、基于人口流动的跨国婚姻 |
二、基于生计考虑的跨国婚姻 |
三、基于文化交流的跨国婚姻 |
第三章 老中跨国婚姻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
第一节 老中跨国婚姻的特点 |
一、老中边民不合法的事实婚姻 |
二、老中跨国婚姻当事者婚恋观的变迁 |
三、老中跨国婚姻家庭结构的多样化 |
四、老中跨国婚姻家庭地位的男权模式及家庭内部关系复杂化 |
五、老中跨国婚姻家庭外部关系整体淡化 |
第二节 老中跨国婚姻存在的问题 |
一、老中跨国婚姻登记手续合法性问题 |
二、老中跨国新娘的权益保障问题 |
三、老中跨国婚姻家庭子女的社会化问题 |
四、老中跨国婚离婚程序及权益保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枣庄市社区警民关系研究 ——以W派出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分析 |
2.1 概念界定 |
2.1.1 社区警务 |
2.1.2 社区警民关系 |
2.2 构建和谐社区警民关系的理论支撑---社会治理理论 |
2.3 理论分析架构 |
第3章 枣庄市社区警民关系现状分析—以W派出所为例 |
3.1 枣庄市W派出所和谐警民关系的尝试 |
3.1.1 “访”字为先,画出警民一家“同心圆” |
3.1.2 “防”字为基,筑牢辖区治安“压舱石” |
3.1.3 “护”字为重,找准护航发展“公约数” |
3.1.4 “服”字为本,满足美好生活“新期待” |
3.1.5 “宣”字为要,彰显队伍建设“精气神” |
3.2 枣庄市W派出所社区警民关系现状调研 |
3.2.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2.2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3.2.3 结果统计 |
3.3 枣庄市社区警民关系现状 |
3.3.1 社区警务工作监督考核不规范 |
3.3.2 部分民警服务意识淡薄 |
3.3.3 社区警务浮于表面,警民联系不深入 |
3.3.4 群众对公安机关及民警的信任感下降 |
3.3.5 群众参与治安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
第4章 枣庄市社区警民关系原因分析 |
4.1 公安方面影响警民关系的原因分析 |
4.1.1 目标定位脱离实际 |
4.1.2 社区警务基础薄弱 |
4.1.3 案件侦破乏力 |
4.1.4 宣传引导缺位 |
4.2 社区方面影响警民关系的原因分析 |
4.3 群众方面影响警民关系的原因分析 |
4.4 社会方面影响警民关系的原因分析 |
第5章 国内外社区警务中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经验借鉴 |
5.1 国外经验借鉴 |
5.2 国内经验借鉴 |
5.2.1 浙江余杭发展“枫桥经验”新内涵 |
5.2.2 浙江台州“警民恳谈”工作法打造和谐社区警民关系 |
5.2.3 “平安肇庆”微博打造肇庆公安靓丽名片 |
5.3 小结 |
第6章 新时期枣庄市构建和谐社区警民关系的对策 |
6.1 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提高保障水平 |
6.2 规范社区警务队伍建设,提升正规化建设水平 |
6.2.1 机构设置上要加强社区警务区建设 |
6.2.2 思想上要牢记“三心”,不断夯实基层基础 |
6.2.3 能力上具备“工匠精神”,努力提高“七个能力” |
6.3 夯实业务基础,巩固“传统”社区警民联系途径 |
6.4 探索网上群众工作新特点,打造警民沟通根据地 |
6.5 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常架互信共济桥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社区居民对当前警民关系的问卷调查 |
四、通道有效解决“三老”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D]. 孔令通. 吉林大学, 2021(01)
- [2]智慧社区“柔性制度”治理研究 ——以上海市浦东新区S社区“1+3+X”工作模式为例[D]. 刘道斌.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丝绸之路与汉王朝的兴盛[D]. 董莉莉. 山东大学, 2021(11)
- [4]汉代意识形态管理研究[D]. 楚琳依. 郑州大学, 2020(02)
- [5]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研究 ——以D村“两票”制为例[D]. 梁俊山. 山西大学, 2020(07)
- [6]北周文学研究[D]. 高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1)
- [7]秦朝亡国谶言传播及启示[D]. 于海龙.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8]老中边境地区跨国婚姻研究[D]. 宋伟赛(Thammachayla Somvixay). 云南大学, 2019(03)
- [9]枣庄市社区警民关系研究 ——以W派出所为例[D]. 张桐. 南昌大学, 2019(02)
- [10]大国养老(长篇纪实连载)[J]. 韩生学. 啄木鸟,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