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申请须知(论文文献综述)
樊晶[1](2012)在《西安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环境研究》文中指出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是各国普遍的共识和关注的焦点。经过30多年的崛起,科技型中小企业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是我国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犹如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除企业内部动力机制的完善,特别需要外部政策环境的助推。政策环境对科技中小企业的推动作用不仅表现在扶持和保护方面,更多体现在调整和引导其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面,如何使科技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依法享有最优厚的政策环境,使各级政府技术创新政策的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愿景,都是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从地方科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环境入手,选择探究西安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政策环境。论文从内容上看,以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相关理论为依据,着重分析西安科技型中小企业政策环境现状,并且对比了国内外创新环境政策有所成绩国家和地区,在此基础上,提出与地方科技中小企业相适应的优化对策;从结构上看,论文横向结构以论述西安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人才政策、知识产权政策的现状和德国慕尼黑市、韩国大田市、上海市和苏州市的创新政策环境为主线;论文纵向结构以现状分析和比较分析得出的西安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政策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优化对策为主线;论文在表现形式上,通过表格、图例等形式对政策法规和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本文的目的和意义在于,为政府因地制宜解决和优化科技中小企业政策环境存在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广西科技情报研究所课题组,李彩云[2](2011)在《完善广西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研究》文中指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一项专门用于支持和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府专项基金(以下简称创新基金)。创新基金设立的目的是通过无偿资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扶持和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促进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培育一批具有特色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十多年来,广西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实施成效显着,有效地促进和支持了广西中小企业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培育了桂林广陆数字测控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中小企业。
钟娜[3](2010)在《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风险及规避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科技发展的进一步加快,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缔造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手段。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其面向市场需求、灵活性强、产品更新快等特点成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主力。但科技型中小企业没有规模经济和资金雄厚的优势,较弱的自身实力和激烈竞争的市场决定了它们必须不断进行创新,及时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维持其生存和发展,这种“快、新、准”的特点决定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是风险和收益并存的活动,特别是对企业技术创新初始阶段——研发阶段。外部环境的不确性、研发项目的难度与复杂性以及企业实力的有限性,会导致研发活动延期、中止、失败或达不到预期技术经济目标,极大地制约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严重阻碍了企业研发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无论从自身角度,还是从企业外部资源角度,针对研发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风险识别、评估,并采用相应的防范对策来控制风险、缩小风险和分散风险,尽最大可能去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成功,获得市场价值的回报,成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致力解决的首选问题。目前,针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的弊端,一些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也发展起来,对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发活动的成功率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采用以规范研究为主,结合实地调研分析的研究方法,重点分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过程中的风险进行风险识别、评估,提出风险规避对策,分别从企业内外两个角度采取规避措施,构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发风险规避措施体系。本文的主要内容:首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界定;然后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过程的风险进行风险识别、评估,针对主要风险因素提出了企业如何从自身和借助外部力量的规避措施,构建研发风险的规避对策体系,旨在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发活动风险规避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最后,针对青岛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根据青岛市企业内外部环境,提出了青岛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风险的规避措施,重点分析了为青岛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的生产力促进心的链式服务。本文的创新点:1.科技型中小企业界定分析;2.从企业、政府、中介机构三个角度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风险规避体系;3.构建了青岛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科技服务产业链。
方琳瑜[4](2010)在《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机制与脆弱性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占领制高点,不仅要积极创新,拥有自主创新的产品和技术,同时还必须要取得自主知识产权,从而使创新成果获得法律保护。在我国当今社会和经济发展中,企业正在成为我国技术创新的主体。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我国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在研发新产品、申请专利、提供就业机会、稳定社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我国国民经济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信息密集型实体,是典型的知识产权型企业,其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量和质量,不仅关系到到企业的发展命运,而且,还关系到国家和区域创新能力以及核心竞争力的高低,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能否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虽然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机制灵活,具有较强的创新动力,同时,对新的市场需求反应灵敏、技术更新和产品调整便捷,具有一定的创新优势。但是,由于受到规模和条件的限制,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状况不容乐观。由于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和关键技术,企业发展过程中往往在技术上“受制于人”,这一问题已成为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在知识经济不断深化,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关注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自身的动态发展规律,研究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成长机制及其脆弱性,提高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效率,缩短研发周期,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成长速度和成功概率,从而提高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管理学、复杂性科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成长机制及其脆弱性评价进行了系统研究,突破了目前关于知识产权的研究主要停留在静态层面的现状,为政府制定有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和企业促进自主知识产权成长提供科学依据。全文共分为七章,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内容组织和主要创新点。第二章阐述了本文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框架,分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概念和特点,界定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概念;从复杂理论视角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过程进行了分析,从自组织机制、动态技术创新能力和政府支持三个方面,构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机制模型。第三章到第五章,分别论述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的三种机制。其中,第三章阐述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的自组织机制。介绍了现代自组织理论的主要研究成果,论述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的自组织特性和自组织演化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进行了应用分析。第四章论述了企业动态技术创新能力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简单回顾了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在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优势、劣势,以及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核心刚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动态技术创新能力的概念,并分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动态技术创新能力与其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的关联机理;分别从构建动态梯度创新模式和超越技术创新核心刚性两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培育和提升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动态技术创新能力。最后指出了有效获取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自主知识产权的策略。第五章论述了政府支持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首先分别从基于提供公共产品的需要、基于维护市场秩序的需要和克服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特性带来的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瓶颈三个方面,分析了政府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政府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的作用机理,分别从政府支持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自组织成长、政府支持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动态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两个方面,论述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过程中,政府支持的作用。最后,分析了我国政府行为在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构建促进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的政策体系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的政策建议。第六章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脆弱性评价提出了探索性研究。界定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脆弱性的概念,分析了其成因及评价意义;设计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脆弱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可拓学构建了评价模型。第七章是总结和展望,总结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和主要创新点,并指出本文研究的不足和局限性,在此基础上对需要今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思考。本文主要的创新点如下:(1)本文突破目前关于知识产权的研究主要停留在静态层面的现状,从复杂系统论角度对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本文构建了动态环境下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机制的概念模型,并指出自组织是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的前提和基础,贯穿于企业知识产权的整个生命周期,企业动态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的根本动力和核心保障机制,政府支持则是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的重要外在支撑机制。(2)探索性地提出了动态技术创新能力的概念,并分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动态技术创新能力与其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的关联机理;从构建动态梯度创新模式和超越技术创新核心刚性两个方面,提出了培育和提升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动态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3)尝试性地提出并探讨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脆弱性问题。探索性地构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脆弱性的评价指标,并且基于可拓学,构建了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脆弱性评价及预警的多指标可拓模型。
刘莉,王成[5](2008)在《深圳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环境与其成长性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相关文献综述基础上,结合深圳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征,构建了企业成长环境的三级测量指标体系,采用"2008深圳市成长型中小工业企业研究"课题的10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有效样本数据,运用SPSS13.0软件对样本企业的内外环境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最后对成长环境与企业成长性之间的关系做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内部支持环境因素对企业的成长性有更显着的影响,其中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和质量管理等三个最主要影响因素;外部支持环境因素中的产业竞争环境却对企业的成长性有负相关影响,而解决企业融资难、中介服务差等问题是优化外部环境因素的关键。
金李[6](2008)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申请宝典》文中研究说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自1999年设立以来,到2008年已经走过了近十载的历程。创新基金在鼓励科技人员积极创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也使得我国一大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本着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基金申报最有用、最及时信息的宗旨,怀着让科技型中小企业迅速了解和掌握基金申报相关问题的意图,我们制作了此申请宝典,并希望借此宝典清除科技型中小企业基金申报路上的荆棘,保证科技型中小企业基金申报工作一路畅通。
本刊编辑部[7](2007)在《2007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申请须知》文中指出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以下简称创新基金)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一项专门用于鼓励、培育、支持和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政府专项基金。创新基金以技术创新项目为对象、以市场为导向,重点支持技术的第一次商品化过程,重点支持种子期项目和初创期企业。科学技术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管理中心)根据《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关于科技型
胡萍[8](2006)在《创新基金实施效果与制度安排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小企业在创新机制和创新效率方面具有其它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创新基金就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一项专门培育、扶持和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府专项基金。目前,对创新基金的评价有很大争议,争议的焦点集中在创新基金制度安排和实施效果的评价上。 本研究从创新基金设立的目标及其相应的制度安排出发,对目标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并且,从创新基金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其在制度上的原因。 本研究以文献研究、问卷研究、现场调研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问卷的发放对象是浙江省创新基金企业,对回收问卷所获得的数据使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了因子、相关和差异分析,针对统计分析所发现的问题,又做了进一步的访谈研究和个案研究。 本研究的基本结论是,创新基金的制度安排基本保证了创新基金目标的实现。同时,对机会主义防范机制、管理模式、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一宁[9](2004)在《2004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申请工作已正式启动》文中指出 2004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申请工作已正式启动,项目申请时间为2004年3月1日~9月15日,申报创新基金的相关文件,如《2004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申请须知》《2004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指南》等都已在国家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
本刊编辑部[10](2004)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府专项基金。通过拨款资助、贷款贴息和资本金投入等方式扶持和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培育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必将对我国产业和产品结构整体优化,扩大内需,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带动和促进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等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申请须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申请须知(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0.1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环境问题的产生 |
0.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0.3 国内外关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环境问题研究的综述 |
0.3.1 国外研究现状 |
0.3.2 国内研究现状 |
0.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0.4.1 研究思路 |
0.4.2 研究方法 |
0.5 论文创新之处与不足 |
0.5.1 论文创新点 |
0.5.2 论文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及其相关理论 |
1.1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界定 |
1.1.1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涵义 |
1.1.2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基本特征 |
1.2 科技型中小企业与技术创新政策环境的关系 |
1.2.1 国际技术创新政策演化的历史回顾 |
1.2.2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环境的构成 |
1.2.3 政策环境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
第二章 西安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环境分析 |
2.1 西安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 |
2.1.1 科技资金投入状况 |
2.1.2 科技人员及高校科研实验室投入使用情况 |
2.1.3 科技孵化器建设情况 |
2.1.4 西安创新环境给予企业支持典型案例 |
2.1.5 西安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环境不完善之处 |
2.2 西安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2.2.1 财税政策 |
2.2.2 金融政策 |
2.2.3 人才政策 |
2.2.4 知识产权政策 |
2.2.5 西安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存在问题 |
2.3 西安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环境的优势 |
2.3.1 创新政策环境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
2.3.2 创新政策促进产学研联合 |
2.3.3 创新政策加快孵化器建设 |
第三章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环境的国内外比较和借鉴 |
3.1 国外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环境分析 |
3.1.1 德国慕尼黑市技术创新政策环境分析 |
3.1.2 韩国大田市技术创新政策环境分析 |
3.2 国内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环境分析 |
3.2.1 上海市技术创新政策环境分析 |
3.2.2 苏州市技术创新政策环境分析 |
3.3 发达国家和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借鉴 |
3.3.1 金融环境良好 |
3.3.2 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的搭建较为完善 |
3.3.3 重视科技人才的管理和激励 |
第四章 西安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环境优化对策 |
4.1 优化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吸引创新型知识人才 |
4.2 建立通畅的信息系统,以信息化推动技术创新 |
4.3 建立开放高校实验室制度 |
4.4 拓宽融资渠道,加强小企业信贷能力 |
4.5 针对企业各创新阶段建立公允有效的资助政策 |
4.6 政府放权,建立功能完善的创新服务机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完善广西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广西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实施情况 |
(一) 1999~2010年广西获得国家创新基金支持情况分析。 |
(二) 广西主要地市创新基金项目立项数分析。 |
(三) 广西创新基金项目立项数与其他城市比较分析。 |
(四) 广西与西部省区比较分析。 |
二、广西创新基金实施成效 |
(一) 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意识。 |
(二) 有力地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 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
(三) 促进了广西的制糖、汽车零配件等一批重点产业发展。 |
(四) 引导社会资本、企业自有资本多渠道投入技术创新活动,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
(五) 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培养高素质人才,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
三、广西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实施存在的不足 |
(一) 与发达省份相比, 广西申报创新基金项目数量不多, 获立项项目支持金额较少。 |
(二) 创新基金项目申报与立项分布呈现区域差异较大。 |
(三) 缺乏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服务的高素质人才, 企业项目策划不当, 申报材料准备不充分导致广西创新基金项目立项率较低。 |
(四) 创新基金项目监督管理有待加强。 |
(五) 广西创新基金项目支持方式单一, 金额较少。 |
四、完善广西创新基金管理工作的对策 |
(一) 必须高度重视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和培育新兴产业中的重要作用。 |
(二) 继续深入企业调查研究, 挖掘创新性高的项目。 |
(三) 建立和完善区、市两级创新基金项目申报工作格局, 充分调动地市科技主管部门和高新区的积极性, 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工作顺利开展。 |
(四) 加强人才培养, 加强学习, 增强素质, 提高服务水平。 |
(五) 完善创新基金的监管机制, 加强创新基金的后续监督管理。 |
(六) 加快设立广西科技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 |
(3)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风险及规避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总体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 |
2.1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界定 |
2.2 技术创新的内涵 |
2.3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 |
2.4 研发活动的内涵 |
2.5 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的现状 |
3 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风险识别与分析 |
3.1 研发风险的特点 |
3.2 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风险识别分析 |
4. 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风险评估 |
4.1 风险评估 |
4.2 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风险评估 |
5 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风险规避对策 |
5.1 企业层面风险对策 |
5.1.1 建设合作研发体系,增强研发实力 |
5.1.2 增强研发管理水平 |
5.1.3 提高企业领导人的创新精神 |
5.1.4 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 |
5.1.5 拓宽融资渠道 |
5.1.6 完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 |
5.1.7 研发项目可行性分析 |
5.2 企业外部资源的风险规避对策 |
5.2.1 借助国家各种社会优惠政策 |
5.2.2 及时申请专利,并建立专利预警 |
5.2.3 科技中介 |
5.2.4 科技保险 |
5.2.5 总结 |
6 青岛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风险及规避对策 |
6.1 青岛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风险 |
6.1.1 青岛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发现状 |
6.1.2 青岛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风险 |
6.2 青岛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风险评估 |
6.3 青岛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风险规避对策 |
6.3.1 积极利用政府性服务 |
6.3.2 利用科中介服务体系 |
6.4 案例分析 |
6.4.1 公司概况及研发风险 |
6.4.2 企业自身的风险对规避对策 |
6.4.3 企业外部资源的风险规避对策 |
7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后继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科研成果 |
(4)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机制与脆弱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序 |
表序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内容组织和主要创新点 |
1.3.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3.2 本文的内容组织 |
1.3.3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框架 |
2.1 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概念的界定 |
2.1.1 中小企业概述 |
2.1.2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界定及其特征 |
2.1.3 自主知识产权概念的界定 |
2.2 复杂理论视角下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过程的认识 |
2.3 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的作用机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自组织机制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 |
3.1 现代自组织理论的主要研究成果 |
3.1.1 耗散结构理论的主要结论 |
3.1.2 协同学的主要观点 |
3.2 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的自组织特性 |
3.2.1 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的自组织演化过程 |
3.2.2 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产生自组织的原因 |
3.2.3 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的自组织特征 |
3.3 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的自组织演化机制 |
3.3.1 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的自组织演化方程 |
3.3.2 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的自组织运行机制 |
3.4 对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的应用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动态技术创新能力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 |
4.1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概述 |
4.1.1 技术创新理论概述 |
4.1.2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 |
4.1.3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优势 |
4.1.4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劣势 |
4.2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核心刚性分析 |
4.2.1 企业核心刚性理论概述 |
4.2.2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核心刚性的概念和特点 |
4.2.3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核心刚性的成因 |
4.3 科技型中小企业动态技术创新及其与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关联机理 |
4.3.1 科技型中小企业动态技术创新的理论依据 |
4.3.2 科技型中小企业动态技术创新的内涵和特征 |
4.3.3 科技型中小企业动态技术创新能力与其自主知识产权成长关联机理 |
4.4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动态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升 |
4.4.1 构建动态梯度创新模式提升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动态技术创新能力 |
4.4.2 超越技术创新核心刚性,提升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动态技术创新能力 |
4.5 采取策略有效获取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自主知识产权 |
4.5.1 必须充分认识有效获取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4.5.2 科技型中小企业有效获取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自主知识产权的策略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政府支持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 |
5.1 政府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的必要性 |
5.1.1 基于提供公共产品的需要 |
5.1.2 基于维护市场秩序的需要 |
5.1.3 克服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特性带来的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瓶颈 |
5.2 政府支持的作用 |
5.2.1 政府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的机理分析 |
5.2.2 政府支持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自组织成长 |
5.2.3 政府支持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动态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
5.3 我国政府行为在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中存在的问题 |
5.3.1 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的政策法规不完善 |
5.3.2 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的政府组织体制不顺畅 |
5.3.3 政府没有充分发挥财税政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 |
5.3.4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不畅 |
5.3.5 知识产权人才政策问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
5.3.6 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
5.4 促进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的政策建议 |
5.4.1 构建促进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的政策体系的基本原则 |
5.4.2 促进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的政策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脆弱性评价 |
6.1 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脆弱性评价概述 |
6.1.1 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脆弱性问题的提出 |
6.1.2 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脆弱性的概念界定 |
6.1.3 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脆弱性的成因 |
6.1.4 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脆弱性评价的意义 |
6.2 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6.2.1 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脆弱性评价指标选择的基本原则 |
6.2.2 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脆弱性指标体系 |
6.3 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脆弱性评价及预警模型的构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8)创新基金实施效果与制度安排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推出 |
1.1.2 创新基金评价中的分歧 |
1.1.3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 |
1.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方法 |
2 文献概述 |
2.1 创新理论的演进与发展 |
2.1.1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
2.1.2 新熊彼特主义者的技术创新理论 |
2.1.3 制度创新理论 |
2.1.4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
2.2 技术创新能力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
2.3 以往研究小结 |
3 创新基金的主要目标和制度安排 |
3.1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三个目标 |
3.2 创新基金实现目标的制度安排 |
3.2.1 关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的制度安排 |
3.2.2 关于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制度安排 |
3.2.3 关于引导投资改进创新环境的制度安排 |
3.3 创新基金运作过程的制度安排 |
3.4 小结 |
4 创新基金实施效果的总体分析 |
4.1 研究设计 |
4.1.1 围绕创新基金目标的研究假设 |
4.1.2 论证设计 |
4.1.3 数据获取 |
4.2 研究假设的讨论 |
4.2.1 创新基金支持对象分析 |
4.2.2 创新基金项目的市场前景分析 |
4.2.3 创新基金企业绩效分析 |
4.2.4 创新基金对地区经济的带动作用分析 |
4.2.5 创新基金企业创新意识分析 |
4.2.6 创新基金企业创新能力分析 |
4.2.7 创新基金企业持续创新分析 |
4.2.8 创新基金的激励作用分析 |
4.2.9 创新基金企业获得要素支持的优势分析 |
4.2.10 基金企业对创新环境的满意度分析 |
5 创新基金实施效果与制度安排的案例分析 |
5.1 创新基金实施中几个突出问题 |
5.2 案例一:一个未完成全部经济指标的创新基金项目 |
5.2.1 绍兴轻纺科技中心 |
5.2.2 绍兴轻纺科技中心创新基金项目的申报与实施 |
5.2.3 创新基金项目未完成经济指标的原因分析 |
5.2.4 创新基金项目问题的典型性分析 |
5.2.5 创新基金企业道德风险机会主义产生的原因分析 |
5.3 案例二:美国 SBIR和 STTR的制度安排 |
5.3.1 SBIR和STTR计划的背景 |
5.3.2 SBIR和STTR计划的支持对象 |
5.3.3 SBIR和STTR计划的支持方式 |
5.3.4 SBIR和 STTR计划的管理工作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二:问卷调查样本企业名单 |
附录三:绍兴市企业经营者调查问卷(部分) |
附录四:问卷数据统计分析 |
致谢 |
四、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申请须知(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环境研究[D]. 樊晶. 长安大学, 2012(S2)
- [2]完善广西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研究[J]. 广西科技情报研究所课题组,李彩云. 经济研究参考, 2011(59)
- [3]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风险及规避对策研究[D]. 钟娜.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6)
- [4]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机制与脆弱性评价研究[D]. 方琳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0(09)
- [5]深圳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环境与其成长性的实证研究[A]. 刘莉,王成. 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 2008
- [6]“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申请宝典[J]. 金李. 广东科技, 2008(13)
- [7]2007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申请须知[J]. 本刊编辑部. 江苏科技信息, 2007(05)
- [8]创新基金实施效果与制度安排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D]. 胡萍. 浙江大学, 2006(06)
- [9]2004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申请工作已正式启动[J]. 一宁. 江苏科技信息, 2004(03)
- [10]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J]. 本刊编辑部. 科技创业月刊, 2004(03)
标签: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论文; 知识产权管理论文; 企业创新论文; 中小企业贷款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