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鸣事件”始末(论文文献综述)
刘顺[1](2021)在《诏令中的政治史:高宗武则天时期诏令文之语言维度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高宗武则天时期是李唐高层权力结构发生重大调整的历史时期,诏令中的语词特别是"风度"类语词的变动即体现了此种变化,也展现出语词对于政治合法化的重要影响。而"武则天"在政治言说中自事件描述至观念表达的概念化同样是有足够文献依据的语言现象。此时期政治生活的复杂变动导致了诏令在形式上体现出景观化与破体为文的特点,这也是文学与政治关系的另一重印证。
周莹[2](2021)在《前后秦政治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采用政治史研究方法研究民族史,转换视角,有助于深化对十六国中期立国关陇的前后秦史研究。前秦建立初期从政治名号来源、“胡运已终”“苻氏应王”的谶纬、五德次第等易为胡汉人群接受的华夏传统政治文化解决政权合法性构建难题。枋头集团是前秦最大的功臣群体。功臣与皇权这一华夏王朝存在的政治关系同样也存在于由氐族建立的前秦。通过对宗室功臣苻菁叛乱、秦主苻健设立顾命功臣、苻生诛杀顾命、苻坚篡位后处理功臣的反抗等前秦权力格局变动中关键节点的细致分析,有助于还原枋头功臣与皇权的互动过程。苻坚皇位篡取于苻生,苻生诸弟的存在导致双方关系微妙。苻坚在平定五公叛乱后,解除了国分为五的危机,但对关中四方镇守体系的新安排又为二十年后战败淝水时,后秦姚氏消灭苻氏而立国关中埋下伏笔。经过处理枋头功臣、宗室五公叛乱两个重大政治问题后,苻坚开始着手对统治核心区关中东北渭北地方和族群秩序的构建。十六国初期屠各汉赵时期关陇政治地理、族群形势已显示出构建渭北秩序的必要性。直至淝水之战前,渭北从未发生过一起胡族叛乱,显示了前秦构建渭北秩序的有效性。在完成调整权力结构和稳定地方秩序等内政任务后,苻坚治国政策出现对外转向,在大规模统一北方的过程中,大量前燕降众慕容鲜卑从河北迁入关中,进入政权核心。同时苻坚将本部族氐人大量迁离关中、去往新征服地。这就导致关中核心区族群比例鲜卑、羌两个异族超越了本族氐。前秦朝廷敌视慕容鲜卑、羌族的言论愈演愈烈。内部族际政治最终对淝水之战产生了重大影响。淝水之战前,支持出征的姚氏羌、慕容鲜卑因苻坚的怀疑被安排在前秦早已无法突破的长江上、中游,反而在战争中保存了力量,在前秦主力兵败淮河下游后,纷纷起兵叛秦,分别立国关陇和河北两个北方核心区,史称后秦和后燕。淝水之战后,姚氏立国关中,建立后秦,因地缘优势尚在河西几股势力纠缠中维持了一段时间霸主地位。姚硕德是姚氏于前秦初年入侵陕北失败后,被苻氏重新遣返回故地陇右的代表人物,是前秦解散部落的结果。陇右位于关、河之间,因而姚硕德成为后秦出兵河西灭亡后凉吕氏的主要凭借力量。秃发傉檀、沮渠蒙逊、李暠诸凉势力彼此竞争,对姑臧虎视眈眈。后秦在东线柴壁之战中损失惨重,内外形势的交困,导致秦主姚兴处理河西政局复杂而艰难。“渭北马牧”作为姚氏起兵地,是指黄河西岸的冯翊郡合阳县姚武壁。从渭北向西转战岭北,以岭北为基,再南下争夺长安是姚氏征服关中的战略规划和实践。随着姚氏在关中统治的稳固,尤其是定都长安后,岭北由核心区变为边境,重要性降低。后秦对岭北酋豪的关系也经历从合作到打击的转向。如果说以秃发傉檀为凉州刺史导致经营河西败局,因河西距离关陇较远,对后秦的影响尚且不大外,姚兴以异族赫连勃勃镇守崛起之地岭北附近,赫连勃勃叛乱后长期侵扰岭北导致的西北兵患,对后秦来说则是一块顽疾。岭北兵患对后秦内政上最大的影响是姚兴为应付岭北问题,重用雄武善战的姚弼,引起姚弼对东宫太子地位的威胁。由此形成的党派斗争牵连甚广,姚兴在病重前夕不得已实行太子监国的方式,对姚弼党羽进行考验和铲除。除去河西、岭北两个西部边境问题外,东部的汉沔地区亦值得注意,后秦弘始七年(405)割十二郡给东晋,刘裕求郡与姚兴割郡,是双方对各自实力和汉北战略地位达成共识后的选择。前后秦是十六国时期佛教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姚氏杀害苻坚,面临臣杀君的道德缺失,而继承前秦发展佛教的事业,无疑有利于塑造政治合法性。在皇权的支持下,佛教得到了极大发展,以鸠摩罗什为核心的僧团亦盛极一时。姚兴为应付赫连勃勃入侵,向僧团寻求治国之才,但与僧界就道恒、道标弃道从政的往复争论以失败告终。佛教势力对抗、凌驾于皇权之上的这一态势,与姚兴早期缺乏对僧团势力的制衡有重要关系。前后秦虽然都依靠关陇豪杰统治,但内部还有很多差异,其中最重要是胡胡关系(即苻氏氐与其他胡族)、胡汉关系(苻氏氐、姚氏羌分别与关陇汉人)。它们在二政治体权力结构中存在极大差异,并由此影响了各自国运。
贾一村[3](2020)在《多元系统理论视阈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研究 ——以“文化空缺”现象的翻译研究为例》文中指出《毛泽东选集》是建国后第一部进行系统外译的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着作,也是20世纪我国对外影响最大的中央文献着作之一。其俄文译着诞生于50多年前,整体质量精湛,文中大量的“文化空缺”现象引人关注,具有极高的翻译研究价值。多元系统理论主张以动态、发展、关联的眼光来研究翻译问题,将翻译活动置身于其所处的时代环境和社会背景之下进行审视,关注政治、社会文化等系统中的多种因素对于翻译活动所产生的影响,这为本文开展翻译的社会研究提供了重要思路。鉴于此,本文将以中央编译局翻译的《毛选》一至三卷俄译本为研究对象,以文本中的“文化空缺”现象作为翻译研究的切入点,结合多元系统理论之视角,对《毛选》俄译情况进行审视、评价、探讨、总结和展望,深挖其翻译研究价值。首先,本文整理了《毛选》及其俄译本的出版发行状况,并通过文本分析路径,对《毛选》中较典型的“文化空缺”现象(共计约700个案例)进行了详细梳理,将其划分为物质文化空缺、制度文化空缺和精神文化空缺三大类,并继续向下细分为7小类,归纳总结出《毛选》俄译本所采取的4套翻译方法、7种翻译策略和3条翻译理念,共同形成了《毛选》文本翻译之全貌。随后,再通过社会分析路径,借助多元系统理论基本原理,以“当年视角”来对《毛选》文本翻译之全貌进行评析和探讨。作者认真梳理了当年时代背景下的政治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并以“文化空缺”现象为例,通过对编译局版与莫斯科版的《毛选》译文进行对比研究,深度解析当年编译局译者修订译文时的主要考量及背后所遵循的翻译逻辑,清晰还原了当时政治系统(国际政治、国内政治两方面)和社会文化系统(文化交流、教育发展、译学思想三方面)的多种文本外因素对《毛选》的文本翻译所产生的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毛选》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再以当年之翻译标准(“信达雅”)对《毛选》译文进行审视和评价,在充分肯定其整体精湛的翻译质量的同时,也对译文中一些可优化提升之处(比如,一些中国特有的度量单位词的翻译需完善、某些文化内涵信息翻译不全而难以理解的问题等)进行商榷和探讨。然后,回归“当今视角”,理清当前时代背景下我国政治、社会文化各方面因素的新变化及其对翻译的影响,整理归纳出当前我国中央文献翻译工作在5个方面的新变化和提出的4点新要求。以此为参照,以当代之眼光重新审视当年的《毛选》译文并对其做出评析,并对其中一些重要的翻译新问题(比如,其翻译整体策略的优化调整问题,由于时代变迁和共同记忆的丧失而导致的“文化新空缺”问题,以及通过译者艺术“演译”而产生的“逆向文化空缺”问题等)进行探讨,为其他中央文献的翻译提供了一些参考借鉴。通过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毛选》俄文翻译整体质量精湛,采用了丰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体现了鲜明的翻译理念,符合当年“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是我国译界的“标杆”和经典之作。第二,以当年之标准审视《毛选》译文,在总体翻译质量精湛的同时,亦存在一定的可提升空间,一些翻译处理尚可探讨和商榷。第三,以当今之眼光审视《毛选》译文,其整体方略宜做适当调整(由“忠实为主”转向“整体均衡”),文中一些翻译案例的处理需与时俱进加以完善。第四,《毛选》俄译本的最终面貌是文本翻译和社会力量共同影响下的综合产物,当年时代背景下的政治、社会文化系统内多种因素对《毛选》译文面貌的塑造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五,《毛选》文本中包含内容丰富的“文化空缺”现象,译者对其翻译处理整体上佳,但“文化空缺”是动态发展的,它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变化(既有“消亡”,又有“新生”),因此其翻译工作亦当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最后,立足当前,本文总结了《毛选》俄译的历史意义,并展望未来,探讨了《毛选》优良翻译传统(主要包括:集体翻译的工作方法、自力更生的坚强意志、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以我为主的翻译原则)的继承与发展问题,力求为中央文献翻译事业的长远发展提出一些参考和建议。
宗鹏飞[4](2020)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理论教育的实践与经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理论对于无产阶级政党是至关重要的,中国共产党历来都十分重视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延安时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党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通过理论学习,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党在政治上和思想上走向成熟,最终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深入挖掘延安时期理论教育的经验,对把握理论教育的客观规律,探索新时代理论教育的方式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如下:绪论部分,主要包括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一部分介绍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理论教育的背景。从党内环境来看,教条主义的盛行给党的事业带来了几乎是毁灭性打击,经过长征党和红军终于站稳了脚跟有条件深入地思考理论问题,党组织的快速发展必须解决思想的提升问题,党面临历史任务的发展亟待需要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从国内环境来说,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抗日救国迫在眉睫;蒋介石集团仍然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战略,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面临双重压力;中国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这决定了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从世界环境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展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已经形成;正确处理党和共产国际的关系,需要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国的抗日救国斗争是正义事业,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第二部分梳理了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过程、对象、内容和形式。延安时期的理论教育可分为三个阶段,从1935年10月到1941年5月是延安时期理论教育的初步开展阶段,从1941年5月至1945年4月是党内集中教育——整风运动阶段,1945年4月到1948年3月是理论教育的深化发展阶段。当时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教育对象主要有四个部分组成:党的领导干部、普通党员、知识分子、解放区的干部群众。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不断根据形势的变化进行调整,概括起来一共包含三个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历史和中共党史,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延安时期理论教育的形式丰富多彩,既有集中学习运动,又有陕北公学等正规教育,还有冬学、夜校等社会教育,还通过编译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创办报纸刊物、广播等形式进行宣传普及。为保证理论教育的效果,延安时期我党还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军队的各级教育制度,有组织地进行理论教育。第三部分介绍了延安时期理论教育的原则和效果。延安时期,我党树立了理论联系实际、与党的时代使命密切结合、“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说服教育与严肃党纪相结合的教育原则。当时的理论教育取得了显着成效,通过理论教育,人民群众的民族意识和政治文化水平得到提高;毛泽东思想也逐步走向成熟并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为我党的革命事业培养了一大批革命骨干,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新中国的繁荣富强储备了人才;延安时期的理论教育日臻完善和成熟,为以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教育提供了范式和经验。第四部分总结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理论教育的经验并从中得到启示。延安时期我党的理论教育蕴含着宝贵经验,理论教育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普及教育要注意实现人民的利益;在理论教育时注意形式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理论教育要坚持正反面相结合。总结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经验,对于探索适应新时期理论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新时代,我们要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推进理论教育,要把领导干部作为理论教育的重点对象,在教育过程中要配合严格的制度。
王亮军[5](2020)在《范晔《后汉书》类传研究》文中提出相较于《史记》《汉书》,范晔《后汉书》的一大特点在于其新设的类传。《后汉书》共有类传十篇,尤以《党锢》《文苑》《独行》《方术》《列女》五篇颇具特色,它们不但各自记述了东汉时期的某类社会历史现象,在史法、史识与史意等方面更彰显了范晔在历史撰述上的精意与特色。范晔通过设《党锢列传》形成以《党锢》为核心的党人传记载结构,范晔以序总论党锢始末,以“三君”“八俊”等核心党人展现党锢全貌,通过将其他党人分别归类形成对《党锢》的补充,又以大量存在于《党锢》及其他诸传中的史论表达了他对党锢之祸及东汉党人出处进退的看法。在《文苑列传》中,范晔记载了东汉的“文章之士”。因深受南朝刘宋时期“文章之学”发展的影响,范晔对东汉“文章之学”的思考存在时代的区格,这主要反映在他的文学观念和文士观念两个方面。范晔以其文士观念为指导,以对历史评价所具有的功利性为依托,将这种时代的区格通过《文苑》和《儒林》两传之间的互补进行了弥合。《独行列传》记载了被排斥在统治道德之外的独行之士。范晔通过对“侠”之精神主流化即“公义”化的改塑,将“游侠”塑造成其史撰中的“儒侠”,游侠的“私义”也在史撰中渐趋“公义”。在这一主流化撰述的过程中,范晔通过剪裁史料、选择传主将东汉闾里布衣之侠放入《独行》,弱化和分散卿相之侠,以此来表彰“独行”的精神。在《方术列传》中,范晔对东汉“方术之士”的记载有其“历史的”和“现实的”二重因素,这体现着范晔对“方术”内涵的把握。以此内涵为标准,范晔将东汉“方术之士”分为“数术之士”“方技之士”“神怪之士”三类,进而阐发了自己对东汉社会中“方术”风尚的认识。《列女传》从其撰写基础和材料来源看,亦深受同时代风习的影响。通过对传主身份的甄别、对东汉才女及贞女的重视,范晔充分强调了“三纲”理论中“夫为妻纲”重要性,而在这一旨趣背后则是魏晋南北朝妇女史撰写中分后妃入《皇后传(纪)》,以《列女传》记载社会中下层女性的妇女史撰写变更的趋向,这种趋向主要功用即在于以《皇后纪》行君主劝诫,以《列女传》引导社会风气。范晔《后汉书》中的类传既有出于呈现客观历史的考虑,也体现了史学发展本身所具有的多样性特征,即史撰对象与史撰主体、史学发展与社会基础之间的辩证关系,这充分反映出范晔“因事就卷内发论,以正一代得失”的撰述旨趣。这一旨趣之下,范晔类传撰写表现出择取众家之长而重构、展现时代风尚而再造的特征,这正是范晔类传撰写中变与常之一端。同时,范晔的类传撰写既出于就事论事而又高于就事论事,它们不仅代表了范晔历史思想与史学思想的重要特征,也体现出类传作为一种史书体例,在纪传体史书编纂上的变化过程及其价值与意义。
王日根,张宗魁[6](2019)在《清在闽设置龙岩、永春直隶州的动机与成效考》文中研究指明明代以后,中央王朝进一步加强了对福建的行政管理,多有设县举措,但是,晚明以后郑氏集团曾依托泉漳汀地区的腹地构筑自己的海上帝国。尽管清康熙时期统一了台湾,消灭了郑氏政权,但是泉漳汀社会状况依然严峻,雍正帝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以设置龙岩州、永春州的办法,纠正了明代以来对该区域行政治理的薄弱局面,同时也彰显了其对福建海洋区域治理的崭新探索成果。
宋霖[7](2018)在《新四军第四支队组建全过程考述》文中研究说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8日,中国共产党发表通电,呼吁"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同日,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致电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表示:"红军将士,咸愿在委员长领导之下,为国效命,与敌周旋,以达保土卫国之目的,迫切陈词,不胜屏
蓝鸿[8](2018)在《叫你一声你敢答应吗》文中研究说明叫一声你敢答应吗?傍晚时分,艾文耳朵里塞着耳机,一边往家里赶,一边四处张望可能会驶过的出租车。这一带是新开发的市区线路,一到晚上就很难打到车。因为公司有一批唱片要赶期,负责后期制作的艾文今天加班到很晚,等他缓过神时,同事们全都走了。快到家时,艾文都没有打到车。他走进一条小胡同,看到前面有一个人,呈站立姿势,头趴在墙上。艾文走了过去,就在离那人两三米的时候,那人突然抬起头来,开始凄厉地尖叫。艾文一下子乱
蓝鸿[9](2018)在《仿生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我叫一声你敢答应吗傍晚时分,艾文耳朵里塞着耳机,一边往家里赶,一边四处张望可能驶过的出租车。这一带是新开发的市区线路,一到晚上就很难打到车。因为公司一批唱片赶期,负责后期制作的艾文今天加班到很晚,等他出门时,同事全都走了。快到家时,艾文还没有打到车。他走进一条小胡同,看到前面有
唐培吉[10](2017)在《新四军和抗日战争》文中研究表明一、新四军在艰难斗争中组建(一)日军全面侵华国共合作抗日1937年7月7日,日本军队挑起卢沟桥事变,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一一零旅旅长何基沣令二一九团团长吉星文奋起抵抗。随即日军向北平、天津发起进攻。8月13日,日军突然袭击上海,发动淞沪战争,京沪地区最高司令长官张治中率部英勇进击。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工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发布《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筑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驱逐日寇出中国![1]15日,中国共产党将《中国共产党为
二、“何鸣事件”始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何鸣事件”始末(论文提纲范文)
(1)诏令中的政治史:高宗武则天时期诏令文之语言维度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层权力结构的调整:基于 诏令“风度”类语词的考察 |
(一)高祖时期 |
(二)太宗时期 |
(三)高宗武则天时期 |
(四)玄宗时期及唐代中后期 |
二、从事件到观念:作为 关键词的“武则天” |
(一)立后事件及其效应 |
(二)礼仪、性别、信仰与观念诸领域之事件与效应 |
(三)作为典范与正当化依据的“武则天”:观念化的确立 |
三、诏令书写的“景观化”与 “破体为文”:文本层面的 政治适应 |
(2)前后秦政治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学术史回顾 |
二、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前秦篇 |
第一章 政权合法性建设 |
第一节 苻洪、苻健政治名号的来源 |
第二节 “胡运已终”与“苻氏应王”的关联 |
第三节 五德次第 |
小结 |
第二章 枋头功臣与早期权力格局变动 |
第一节 苻菁叛乱与苻健设立顾命功臣 |
第二节 苻生诛杀顾命功臣与权力格局变动 |
第三节 苻坚篡位与权力格局再变动 |
一、始平案 |
二、樊世案 |
三、强德案 |
小结 |
第三章 五公之乱事件 |
第一节 苻幼之乱始末 |
第二节 四公之乱始末 |
第三节 五公叛乱前共同面临的政治境遇 |
第四节 五公之乱后前秦对四方重镇的重新安排 |
小结 |
第四章 前秦对渭北地方秩序的构建 |
第一节 从汉赵时期关陇政治地理、族群形势看前秦构建渭北秩序的必要性 |
第二节 从《邓太尉祠碑》《立界山石祠碑》看前秦构建渭北秩序的实践 |
小结 |
第五章 族际政治与淝水之战 |
第一节 苻坚重用前燕降众以及前秦朝廷敌视慕容鲜卑、羌族言论的形成 |
第二节 淝水之战前的战略布局与苻洛谋反 |
一、淝水之战前前秦与东晋在长江沿线的对峙事态 |
二、苻坚部署蜀地兵力与苻洛谋反 |
第三节 苻坚南伐战略讨论与军事进攻方向上的族群分野 |
小结 |
后秦篇 |
第六章 淝水之战后后秦对河陇地区的经略 |
第一节 姚硕德经略陇右 |
一、与姚苌东西联合 |
二、被逼退到关中 |
三、在陇右崛起的历史因素 |
四、重返陇右 |
第二节 姚兴经略河西的败局 |
一、姚硕德出兵河西及吕隆投降后的动向 |
二、姚兴处理河西政局的困境和举措 |
三、姚兴以秃发傉檀为凉州刺史 |
四、郭黁预言与姚兴对关中西北势力的政治举措 |
五、“(姚)兴徙河西豪右万余户于长安”考辨 |
小结 |
第七章 岭北与后秦政局 |
第一节 姚苌起兵地“渭北马牧”考 |
第二节 以岭北为基战略计划的形成、实施以及姚秦对岭北政区的重新调整 |
一、以岭北为基战略计划的形成 |
二、姚苌顺利控御岭北的原因 |
三、对岭北行政区划的调整 |
第三节 岭北酋豪的境遇和动向 |
小结 |
第八章 姚兴朝的太子监国 |
第一节 太子监国的疑点以及姚兴返都后的宫廷政变 |
第二节 姚兴对企图夺嫡的姚弼的纵容 |
第三节 姚兴纵容姚弼结党营私的原因 |
第四节 姚兴对姚弼势力的考验和铲除 |
小结 |
第九章 弘始七年(405)后秦割郡问题考 |
第一节 十二郡所指以及后秦对汉北十二郡的政区调整 |
第二节 刘裕求郡和姚兴割郡的原因 |
小结 |
第十章 佛教对皇权的塑造 |
第一节 佛教在政权合法性构建中所起作用蠡测 |
第二节 姚兴与僧界关于道恒、道标返俗任官的往复争衡 |
第三节 皇权与佛教势力抗衡失败的原因 |
小结 |
综论 |
第一节 族群关系与前后秦政治 |
一、名将集团与前秦国运 |
二、关陇汉族士人在前秦的政治地位 |
三、关陇汉族士人在后秦的政治地位 |
小结 |
第二节 全书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3)多元系统理论视阈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研究 ——以“文化空缺”现象的翻译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依据 |
2.研究对象及思路 |
3.研究方法 |
4.研究价值和意义 |
5.论文结构 |
第一章 《毛泽东选集》基本概况及其翻译研究 |
1.1 《毛选》的基本概况 |
1.2 《毛选》出版发行概况 |
1.3 《毛选》的外译概况 |
1.4 《毛选》的俄译概况 |
1.5 《毛选》翻译研究现状 |
第二章 《毛泽东选集》俄译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空缺”现象及其研究综述 |
2.1.1 “空缺”的定义及研究现状 |
2.1.2 “文化空缺”的概念界定 |
2.1.3 “文化空缺”的分类与《毛选》俄译研究 |
2.2 多元系统理论综述 |
2.2.1 多元系统理论概述 |
2.2.2 多元系统理论与《毛选》俄译研究 |
2.3 研究思路之建构 |
2.3.1 文本分析路径 |
2.3.2 社会分析路径 |
2.3.3 整体研究思路 |
第三章 《毛泽东选集》俄译本中的“文化空缺”现象 |
3.1 物质文化空缺 |
3.1.1 人称文化空缺 |
3.1.2 物称文化空缺 |
3.2 制度文化空缺 |
3.2.1 民俗文化空缺 |
3.2.2 体制文化空缺 |
3.3 精神文化空缺 |
3.3.1 思维方式空缺 |
3.3.2 价值观念空缺 |
3.3.3 审美意识空缺 |
第四章 《毛泽东选集》“文化空缺”现象的俄译方略研究 |
4.1 《毛选》俄译本翻译方法研究 |
4.1.1 文化内涵“共有”:直译法 |
4.1.2 文化内涵“相通”:换译法 |
4.1.3 文化内涵“缺省”:意译法、注释法 |
4.1.4 文化内涵“冗余”:减译法、省译法 |
4.2 《毛选》俄译本翻译策略研究 |
4.2.1 求真保全,原汁原味 |
4.2.2 简明清晰,精确具体 |
4.2.3 语言平实,文风质朴 |
4.2.4 移形换位,闪展腾挪 |
4.2.5 舍“象”取“义”,拨云见日 |
4.2.6 因“境”制“译”,文化融通 |
4.2.7 化繁为简,减负增效 |
4.3 《毛选》俄译本翻译理念研究 |
4.3.1 以我为主,坚守底线 |
4.3.1.1 以我为主 |
4.3.1.2 坚守底线 |
4.3.2 内外有别,有的放矢 |
4.3.2.1 内外有别 |
4.3.2.2 有的放矢 |
4.3.3 群策群力,统筹全局 |
4.3.3.1 群策群力 |
4.3.3.2 统筹全局 |
第五章 当年视角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之审视 |
5.1 政治系统对《毛选》俄文翻译之影响 |
5.1.1 国际政治之影响 |
5.1.1.1 国际政治概况 |
5.1.1.2 国际政治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
5.1.2 国内政治之影响 |
5.1.2.1 国内政治概况 |
5.1.2.2 国内政治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
5.2 社会文化系统对《毛选》俄文翻译之影响 |
5.2.1 文化交流之影响 |
5.2.1.1 文化交流概况 |
5.2.1.2 文化交流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
5.2.2 教育发展之影响 |
5.2.2.1 教育发展概况 |
5.2.2.2 教育发展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
5.2.3 译学思想之影响 |
5.2.3.1 译学思想概况 |
5.2.3.2 译学思想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
5.3 当年视角下《毛选》俄文翻译之评析与探讨 |
5.3.1 《毛选》俄文翻译之评析 |
5.3.2 《毛选》俄文翻译之探讨 |
第六章 当今视角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的重新审视 |
6.1 当今时代背景下我国政治和社会文化系统的新变化 |
6.1.1 政治系统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
6.1.1.1 国际政治之变化及影响 |
6.1.1.2 国内政治之变化及影响 |
6.1.2 社会文化系统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
6.1.2.1 文化交流之变化及影响 |
6.1.2.2 教育发展之变化及影响 |
6.1.2.3 译学思想之变化及影响 |
6.2 当今时代背景下中央文献翻译工作的新变化、新要求 |
6.2.1 当前中央文献翻译工作的新变化 |
6.2.2 当前中央文献翻译工作的新要求 |
6.3 当今视角下《毛选》俄文翻译之评析与探讨 |
6.3.1 俄译整体方略的重新审视 |
6.3.2 “文化新空缺”问题之探讨 |
6.3.3 “逆向文化空缺”问题之探讨 |
第七章 《毛泽东选集》俄译研究的启示与展望 |
7.1 《毛选》俄文翻译的历史意义 |
7.1.1 《毛选》译着的历史地位不可替代 |
7.1.2 《毛选》为世界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窗 |
7.2 《毛选》翻译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
7.2.1 集体翻译的工作方法 |
7.2.2 自力更生的顽强作风 |
7.2.3 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 |
7.2.4 以我为主的翻译原则 |
结束语 |
1.内容与结论 |
2.研究创新点 |
3.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Автореферат |
附录 I:《毛泽东选集》俄译本“文化空缺”典型翻译案例汇编 |
1.物质文化空缺 |
2.制度文化空缺 |
3.精神文化空缺 |
附录 II:编译局版和莫斯科版《毛泽东选集》译文对比研究实录(“文化空缺”翻译案例精选)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4)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理论教育的实践与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选题缘起 |
2.研究意义 |
(二)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法 |
2.创新之处 |
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理论教育的背景 |
(一)党内环境 |
1.党内教条主义盛行给党的事业带来了几乎是毁灭性打击 |
2.经过长征党和红军站稳了脚跟 |
3.党组织的快速发展必须解决思想的提升问题 |
4.党面临历史任务的发展亟待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 |
(二)国内环境 |
1.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抗日救国迫在眉睫 |
2.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面临双重压力 |
3.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 |
(三)国际环境 |
1.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
2.正确处理党和共产国际关系的需求 |
3.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支持 |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理论教育的过程、对象、内容和形式 |
(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理论教育的过程 |
1.初步开展阶段 |
2.党内集中教育——整风运动阶段 |
3.深化发展阶段 |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理论教育的对象 |
1.党的领导干部 |
2.普通党员 |
3.知识分子 |
4.边区的干部群众 |
(三)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理论教育的主要内容 |
1.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 |
2.历史和党史的教育 |
3.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
(四)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理论教育的形式 |
1.通过集中学习运动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
2.通过多层次的教育平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
3.构架全方位的宣传体系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 |
三、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理论教育的原则和效果 |
(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理论教育的原则 |
1.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
2.与党的时代使命密切结合的原则 |
3.“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 |
4.说服教育与严肃党纪相结合的原则 |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理论教育的效果 |
1.提高了人民的民族意识与政治文化水平 |
2.催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
3.为中国共产党造就了大批的革命骨干力量 |
4.为以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教育提供了范式和经验 |
四、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理论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
(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理论教育的经验 |
1.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
2.理论普及教育要注意实现人民的利益 |
3.理论教育的形式要多样化和现代化 |
4.理论教育要坚持正反面相结合 |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理论教育的启示 |
1.发扬自我革命的精神 |
2.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推进理论教育 |
3.领导干部是理论教育的重点对象 |
4.严格的制度建设是理论教育的重要保证 |
注释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期刊类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5)范晔《后汉书》类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综述 |
二 类传概述 |
三 本文立意 |
第一章 铨叙党人择设《党锢列传》 |
一 范书中的“党人” |
二 设《党锢》以总括党事 |
三 散诸传而补充《党锢》 |
四 发史论以明褒贬得失 |
五 小结 |
第二章 齐整文士补叙《文苑列传》 |
一 从《文苑》无史论说起 |
二 《文苑》传主及其结构 |
三 范晔的文学、文士观念 |
四 《文苑》《儒林》的关系 |
第三章 重塑游侠改立《独行列传》 |
一 范书中的“折节”之“侠” |
二 《史记》《汉书》中的游侠 |
三 “侠”之精神的“公义”化 |
四 《独行》传主的精神气质 |
五 范晔对“侠”之精神的改塑 |
六 小结 |
第四章 合汇“方”“数”扩置《方术列传》 |
一 “术数”“数术”“方术”释义 |
二 《方术》的撰写基础 |
三 范晔的“方术”观念 |
四 小结 |
第五章 寓服“三纲”采述《列女传》 |
一 《列女传》的撰写基础 |
二 《列女传》的女性群象 |
三 《列女传》的选撰标准 |
四 范晔对妇女史撰写的发展 |
五 小结 |
余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清在闽设置龙岩、永春直隶州的动机与成效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龙岩州的设立 |
二、永春州的设立 |
三、龙岩州、永春州设立与明代设县的比较 |
四、“何鸣事件”始末(论文参考文献)
- [1]诏令中的政治史:高宗武则天时期诏令文之语言维度的考察[J]. 刘顺.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5)
- [2]前后秦政治史研究[D]. 周莹. 华东师范大学, 2021
- [3]多元系统理论视阈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研究 ——以“文化空缺”现象的翻译研究为例[D]. 贾一村.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0(08)
- [4]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理论教育的实践与经验研究[D]. 宗鹏飞.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2)
- [5]范晔《后汉书》类传研究[D]. 王亮军. 兰州大学, 2020(01)
- [6]清在闽设置龙岩、永春直隶州的动机与成效考[J]. 王日根,张宗魁. 西部史学, 2019(01)
- [7]新四军第四支队组建全过程考述[A]. 宋霖. 铁流(38), 2018
- [8]叫你一声你敢答应吗[J]. 蓝鸿.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18(03)
- [9]仿生犯[J]. 蓝鸿. 上海故事, 2018(02)
- [10]新四军和抗日战争[A]. 唐培吉. 新四军研究(第九辑),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