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验与实践:兼论杜威美学和美学中的实践观(论文文献综述)
李彩艳[1](2021)在《杜威生态美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亚历山大认为,杜威是最早明确对自然持生态学观点的人之一。目前,学界对杜威美学思想的研究主要表现在杜威的审美经验论、生活美学等范畴,本文致力于梳理杜威的生态美学思想,以期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生态美学学科的发展提供积极的意义。本文分四章对杜威的生态美学思想展开论述:第一章论述杜威生态美学思想的理论来源。主要有达尔文的进化论、爱默生的自然主义、黑格尔的整体观。第二章论述杜威生态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本章明确指出“生态”不仅体现在单一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体现在多维度的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杜威实现了对自然部分的“复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敬畏自然。杜威倡导人与他人、社会的民主平等关系,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个人和社会才能够实现永续和谐发展。杜威认为身体和心灵是统一的有机整体,他反对任何形式的身心割裂。第三章探讨杜威的生态美学观。杜威的生态美学以整个生态系统为审美对象,杜威的“自然”不断地延伸,不仅包括自然界、还包括人类社会。杜威生态美学思想中审美主体的意识,主要从“家园意识”“诗意栖居”和“贤乐兼备”三方面来进行探讨。杜威把人类与自然看作是须臾难离的统一体,坚持生态整体主义美学原则。他认为人在环境之中,人的身心都来自自然,自然就是人类的家园,体现了人和自然的亲和性。杜威的审美经验是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生态互动的结果,体现了人对与自然、社会生态和谐的向往和追求,审美经验的不断涌现使人们“诗意地栖居”在广袤的大地上。孟子认为“贤而后乐”,只有提升我们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在生态审美中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而杜威则认为生态审美和生态伦理是统一的。在生态审美中,审美主体既可以获得独特的审美愉悦,也可以提升我们的道德素养,审美主体可以“贤乐兼备”。最后探讨了生态审美过程。杜威的生态审美过程体现了杜威生态美学的实践观,杜威特别重视环境中的阻力因素、以及对阻力的克服,从而实现人与环境平衡和谐的实践维度。杜威的生态审美强调身体的参与,以及身体对感觉的重构,还原了人们本真的生命存在状态。第四章探讨杜威生态美学思想的实践拓展以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我国着名生态美学家曾繁仁教授认为生态审美教育是生态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杜威虽从未提过“生态审美教育”这一字眼,但他所建立的芝加哥实验学校可以说就是生态审美教育的典型示范基地。杜威的教育性经验和审美经验以内在的生态意蕴相互融通,在这所学校里,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我达到了空前的和谐。其次探讨杜威的生态美学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意义。
李晓燕[2](2020)在《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社会,艺术与传播的关系日趋密切,建设艺术传播学已成现实之需,这就意味着寻找与艺术传播研究相关的思想资源将成为必然之需。杜威论着当中包含大量关于艺术传播问题方面的真知灼见。美国社会“庞大”物质基础与“贫乏”精神建筑之间的“分裂”,人类交流的“阻滞”,社会发展当中共同体的消失是杜威思考艺术传播问题,孕育艺术传播思想的逻辑前提。杜威以克服上述问题为基点展开理论思考,从而发展出独特的艺术传播思想。学界很少注意到杜威是芝加哥学派传播思想核心人物这样一个传播学史实。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的第一重内涵表现为运用传播思维理念解决艺术难题的理论探索。杜威以传播的视域来考察艺术,提出艺术的社会传播本质论。在对几种代表性的艺术起源学说进行批判反思的基础上,杜威提出艺术发端于人类共同生活交流之中的观点。杜威认为艺术发展离不开其所处传播环境的影响,良好的交流环境可以为优秀艺术作品的出现提供契机,为艺术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杜威以传播学的思维模式与逻辑框架来审视艺术的范围、功能等问题,运用传播场域的范畴为艺术范围的厘定提供出一个理论参照系。杜威认为随着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发展,艺术作品被远距离地移置到其他传播场域已成常态,这会进一步弱化艺术的功能。杜威还揭示出艺术传播活动的内在机制:它是经验发展为圆满经验的过程,究其实质而言是艺术家与受众关于审美经验的共享性互动。社会因传播而存在并且就存在于传播之中是杜威提出的重要传播观点。杜威认为传播究其实质而言是一种共享性的社会互动,传播建构起人类的社会联系。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的另一重内涵在于,以媒介视域进行的艺术考察。杜威对艺术生产与媒介技术、艺术媒介的特性、艺术媒介与文明传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杜威认为艺术生产与媒介技术不可分割,艺术生产是艺术家利用媒介技术对日常生活所做的一种创造性探究。杜威对艺术媒介进行了跨视域的审视,认为艺术媒介要比新闻媒介更为自由,因为艺术家是有着“自由”精神的个体,艺术作品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艺术作品可以为受众提供更深层次的社会真实。基于此,杜威提出艺术是现实社会语境中唯一的、人类可以进行自由交流媒介的观点。杜威还考察了艺术与文明传承之间的关系,认为艺术媒介在文明传承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是传承文明的理想媒介。杜威认为人类以艺术为媒介不仅可以建构起良好的纵向性社会联系,还能够有效克服日常交流的“阻滞”,增进理解,艺术传播可以有效地起到协调社会关系,传承文明遗产的作用。杜威认为现代媒介技术条件下所生产、传播的大众文化产品对人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创造力造成了不良影响,大众文化不可能促进人的健康、全面发展。优秀艺术作品的传播可以促进人类思维水平与创造力的提升,推动共同体发展,使人类社会向着“伟大的共同体”方向迈进。杜威之所以能够提出这一系列独特的艺术传播思想是与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范式以及视域密不可分的,这些方法、范式与视域也一并构成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的重要遗产。它为我们今后开展艺术传播研究,建设艺术传播学提供了有益的方法论启示与思想镜鉴。杜威艺术传播思想也存在不足之处,我们在研究当中要对其采取批判吸收的态度。瑕不掩瑜,杜威艺术传播思想虽不完美,但是它却可以为艺术学难题的破解与艺术传播学发展拓展出新的理论空间与丰富“想象力”。
刘璇[3](2020)在《杜威审美经验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什么是审美经验,审美经验究竟是如何发生的?整个《艺术即经验》都可以视为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杜威的审美经验理论是本文的研究主题,如果说经验概念是杜威全部哲学的核心概念的话,那么审美经验就是杜威美学最核心的概念。聚焦于审美经验的概念使杜威美学获得了足以与所有其他美学相区别的特征。通过将艺术定义为审美经验,杜威使审美以及美学的重心由作为客观对象、物质客体的艺术品转向了人的经验。在传统二元论哲学影响之下,有了诸多二元的区分与对立。基于二元论哲学的美学,其最重要的后果之一就是将审美对象客体化,从而人为地将自我与审美对象分裂对立起来。艺术的中心变成了艺术品,而艺术品则被放入博物馆,进一步与人的生活经验割裂开。杜威美学与这种二元论美学完全相反:“对杜威来说,艺术的本质和价值,不只是存在于艺术品中,而是存在于创造和感知它们的动态和发展的经验行为中。通过授予审美过程超过作品的特权,艺术被定义为‘一种经验性质’,而不是一个物体的集合,或一个仅被这些物体共有的实体性的本质;审美经验因此成为艺术哲学的基石。”什么是杜威的审美经验?本文借用理查德·舒斯特曼的分析框架为坐标梳理了杜威审美经验概念的七个维度:1)审美愉悦,2)现象学特征,3)概念的作用:划界论与转化论,4)感知与知识,5)完整性,6)感觉的强度,7)静观vs.忘我。从这七重维度出发,可以对杜威的审美经验概念作出总体上的把握。总体而言,杜威美学与力求清晰准确的分析美学不同,它并不追求准确的概念界定。舒斯特曼的七重维度可以视作是对美学史上所有美学家探讨审美经验概念的理论总结。同时,这七重维度也涵盖了杜威审美经验概念最重要的方面。如何达到审美经验?审美经验并不是什么特殊类型的经验,而是所有经验可能达到的完满的状态。在杜威看来,审美经验源于普通的生活经验。本文从“情感与表现”、“实质与形式”以及“节奏与能量的组织”这三个大方向入手,解析如何达成审美经验的问题。同时,这与《艺术即经验》一书的总体结构也是大体上对应的。当然,如何达到审美经验具有实践的性质,即便所有的条件都具备也不能保证每一个人都必然会达成审美经验。即是说,这里讨论的并不是审美之科学。
龚游翔[4](2020)在《初创期的中国当代文化政治美学研究》文中指出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界定了“文化政治美学”的概念,介绍了中国当代学者的研究现状,论证了中国当代文化政治美学研究的意义。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介绍了对中国当代颇有影响的西方学者的文化政治美学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伊格尔顿的“文学生产方式”理论、审美意识形态理论和批评的政治性理论;詹姆逊的社会形式诗学、政治无意识理论和意识形态叙事理论;托尼·本尼特的文本政治理论、文化治理性理论和审美实践理论。第二章梳理了中国当代学者刘锋杰、姚文放和王杰的研究理路。他们于文化政治与审美双重视角下创构了新的文学批评模式,其主要内容包括:姚文放提倡话语策略下的文化政治学、刘锋杰创构文学政治学和王杰提出审美乌托邦理论。第三章对比中西学者的文化政治美学理论的异质与同构,异质包括三个方面:文学本质观、逻辑方法论和治理实践观。同构也包括三个方面:超越传统美学、同一问题弱小者话语和文学乌托邦的救赎。第四章论述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结合“政治”的三种具体表现形态,主要内容包括:关于话语策略的文化政治美学,关于文学审美修辞的文化政治美学和关于文化治理的文化政治美学。结语展望未来中国当代文化政治美学理论体系建构的前景,试图找寻中国本土文化政治美学理论建构的可能性,并且预估未来中国新文学批评体系建构的走向。
黄欣怡[5](2019)在《杜威经验主义美学在中国的传播》文中研究指明杜威,是20世纪公认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美学家和思想家。杜威思想在我国的传播,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杜威教育思想和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目前都已有学者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论述,杜威经验主义美学在中国的传播却一直被学界所忽略。因此,本文将通过文献研究法、文本细读法与历史研究法等方法,深入分析杜威经验主义美学在中国的传播路径。除结语和绪论外,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整体概述了杜威的经验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核心概念及其主要美学思想。第二章详细探讨了杜威经验主义美学在中国传播的原因。以改革开放为界,笔者将其分为两个阶段。改革开放前,“杜威热”与杜威美学自身的前瞻性相矛盾,致使杜威美学在中国的传播陷入困境。改革开放后,由于西方美学界的影响、中国美学界的自身发展需要、杜威译介的整体繁荣、以及杜威美学与传统儒家美学的相似性这四大原因,杜威美学在中国传播的再一次兴起。第三章详细分析了杜威美学在中国的传播过程。笔者从历时的角度将其分为民国时期、建国“十七年”时期、改革开放后这三个时间段,并详细论述每个时间段中的主要传播媒介及传播特点。第四章归纳、整理并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杜威的研究文献,并将其研究领域分为文艺学和比较美学两类。第五章着力探讨了杜威美学在“中国化”进程中出现的两大问题,以及杜威经验主义美学对陶行知美育思想和21世纪的中国文论所产生的影响。
周艳鲜[6](2019)在《发生学视域下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西方哲学语境之下,环境美学是一门学科地位完全确立的新兴学科。西方环境美学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经历了连续性的发展阶段,如今已成为世界美学领域一个重要分支学科。赫伯恩是西方环境美学的奠基者,其主要贡献在于推动自然审美地位的复归和启发自然美研究的兴起。伯林特、卡尔松和瑟帕玛是西方环境美学的创始者,他们以“环境”为对象,从不同的侧重点研究环境审美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理论学说,形成不同的理论系谱,共同构筑了西方环境美学学科体系。中国生态美学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形成于新世纪初期,经过第一代学者二十多年来的不懈努力,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已经成为新时期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学科领域,确立了其在中国学界的独立学科地位。其重要代表人物曾永成、徐恒醇、曾繁仁和袁鼎生等致力于生态美学的中国话语体系构建,以“生态”为对象,从不同领域出发,通过不同研究路线进入生态美学领域,展开元美学研究、元生态美学研究和生态美学完形研究,提炼出一系列原创概念、范畴与理论观点,形成人本生态观、生态美本质观、生态存在论美学观和整生论美学观等核心理论,以审美场为基本范畴形成学科元型观,随着生态审美场元范畴序列化提升,实现了从共生论美学出发,经由整生论美学、天生论美学走向美生学的生态美学完形,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美学理论系谱,共同构建了整个中国生态美学的学科体系。文献阅览显示,2000年以来,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相关研究层出不穷,但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比较研究成果不多,理论创新不足,仍然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学界上关于中国生态美学与西方环境美学的关系问题存在四种主要观点:无关论、等同论、隶属性和优劣论,将两个学科领域视为无关的二水分流或等同起来混为一谈,或将两者纳入对方的框架内,或将两者以优劣区别开来,都不利于两个学科的健康持续发展。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关系问题亟待深入、全面的研究,以获得系统的研究成果。黑格尔的“同中之异、异中之同”理论,为我们开展西方环境美学和中国生态美学比较研究提供了启示。本研究是两个学科史的比较研究,以西方环境美学和中国生态美学作为研究对象,以两个学科代表人物的思想与理论体系为主要内容,以理论拓展和学科发展为目标,基于发生学视角,采用发生学比较研究、人类学意义的学术访谈等研究方法,运用逻辑发展思路展开系统的学科史比较研究,在梳理西方环境美学和中国生态美学的起源、形成、承接与发展和拓展研究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两者的差异性和内在的普遍联系,考察两者的“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探究两者对应耦合的逻辑发展关系,揭示学科发展的一般规律,形成中西美学比较研究的理论创新成果,有望推动两个学科的互生共进。本研究希望在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两方面取得一定突破,力求在研究视角、方法与成果有所创新。出发点之一是理论拓展的需要。从发生学来看,西方环境美学和中国生态美学产生于不同地区与年代,根基于不同的中西文化传统,具有不同的社会背景与生存环境,两者都历经从生发、形成、承接与发展,走向拓展的学科发展过程,符合学科历时性发展的一般规律。然而,根据时间节点进行西方环境美学和中国生态美学的历时性比较研究难于探究两者的逻辑关系和本质上的关联性。因此,本研究试图突破以往传统的学科史历时性比较研究的视野,运用逻辑发展思路展开系统、全面的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学科史比较研究,实现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理论研究拓展,获得中西美学比较研究的一份创新理论成果。出发点之二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通过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比较研究,一是论证中国生态美学的学科合理性,确立中国生态美学的独立学科地位;二是推动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平等对话与交流,促进两个学科领域的健康、持续发展。从学科起源来看,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产生有不同时代背景和历史原因,但面临相似的环境破坏、生态危机问题,具有相同的环境保护立场;在不同的学术传统下,前者起于一场思想革新与理论论争,后者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论方案;在不同的哲学体系中,两者具有学科发展的需要,都承担美学理论重构的使命。从学科形成来看,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学科体系的形成,均以创始者与第一代学者的代表性着作为标志。这些着作论述了本研究领域的研究对象、内容与重要议题,提炼出具有鲜明的学科特征的概念、范畴、观点、命题与核心理论,构建了初成形态的理论体系,逐步确定了独立学科的地位,见出了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从研究领域成为独立学科的一般规律。西方环境美学的代表人物伯林特、卡尔松和瑟帕玛从不同方向进入环境美学领域,围绕自然审美对象,探讨自然审美欣赏问题,提出能够解释自然审美欣赏新问题的新美学理论,形成不同侧重点的研究谱系,共同构建了西方环境美学的自然审美体系。中国生态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路径与西方环境美学相似,但与自然审美理论体系特点不一样,曾永成和徐恒醇基于不同的研究基础,从不同领域展开生态美学研究,他们特别关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和谐共生关系,着力于构建一种生态和谐体系。从承接与发展来看,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互借思想资源、发展学科范畴、发展核心理论,理论体系逐渐成熟,逐步走向基础美学的普适性与基础化,呈现了学科发展的一般规律。西方环境美学吸收自然美学思想,将研究边界从自然环境扩展到人类环境,从自然的范围扩大到世间万物,围绕一切环境审美欣赏问题,将审美介入理论、科学认知主义等核心理论放置更为宽广的美学领域中去考察、去验证。伯林特提出一种全新的自然观,认为“自然之外无它物”,“自然”成为研究本体,实现了“环境”的完形。学科本体的完形,环境美学成为了哲学意义上的环境美学,超越了部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学科质,成为一般的普适性美学,逐步走向基础美学。卡尔松提出“自然全美”观,认为全部自然界是美的。自然审美对象的扩大,赋予了环境丰富的美学意义,体现了环境审美研究的一种承接与发展。基于卡尔松的科学认知途径和伯林特的非认知途径形成了两个阵营,他们探讨环境审美欣赏问题,提出了各种环境欣赏模式,实现了环境鉴赏模式系统化。“环境”的完形、环境审美研究的深入和环境鉴赏模式的系统化,标志着西方环境美学体系更加成熟,其基础性和普适性在不断显现。中国生态美学体系正逐步走向成熟。它吸收古今中外丰富的理论资源,提炼出“诗意地栖居”、“家园意识”等基本范畴和生态审美场元范畴等,不断充实、发展人本生态观、生态存在论美学观和生态审美观等核心理论。中国生态美学以“生态”为研究本体,“生态之外无一物”,一切都在生态之中。从生态到生态存在,走向整生存在,实现了“生态”完形,生态美学走向了一般美学的普适性,从而实现美学生态化和生态美学基础化,由部门美学走向基础美学。人的绿色生存,走向了世界的生态化,生态美学体系从共生论平台出发,经由整生论美学,形成天生论美学,走向美生学,实现了生态美学理论系统的递进。曾永成、曾繁仁和袁鼎生积极展开元学科的系统研究,反映了中国生态美学的自觉。从学科拓展来看,中西思想资源互借,理论基础得到拓展;环境生态化和自然生态化,研究对象得到拓展;系统理论得到完善,学科体系更加完善;理论于现实中应用,应用研究不断深入,在实践中生发体系、在理论发展中展开、在实践活动中应用,西方环境美学和中国生态美学以相似的研究路径,开展不同内容的应用研究拓展,随着学科系统的超循环,应用研究周期性出现,形成了递进性发展。西方环境美学和中国生态美学在理论基础、研究范围、系统理论、应用研究拓展等方面显示了诸多共同特点,西方环境美学走向生态化,中国生态美学走向自然化,最后实现了双向拓展。研究结果表明,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具有各自独立学科特征,但也存在着本质上的普遍联系。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基于不同的中西文化背景与哲学体系,有不同的研究对象,不同的研究问题,形成不同的理论体系,产生了不同的研究谱系,显示了相对独立的学科特征。然从逻辑发展来看,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显示了学科发展规律的诸多共同特征,双方共享思想资源、发展路径对应展开,共生学科品质,耦合学科使命,见出了两者普遍联系、对应发展和并进耦合关系。
张玉琴[7](2019)在《杜威审美经验论的教育意义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杜威哲学和教育思想中,“经验”具有丰富的内涵。从一定意义上说,杜威是在改造了传统哲学中的“经验”概念的基础上来改造教育的,因此,正确理解杜威的“经验”对于认清杜威教育思想乃至整个哲学都至关重要。而杜威的美学在他一般经验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经验的审美维度是理解杜威哲学中任何思想的关键,探寻杜威以“经验”为核心的审美理论更是理解杜威教育思想的一种独特路径和重要补充。本文认为,杜威审美经验的哲学为教育提供了另一种选择,把教育当作艺术,把生活当作艺术,都表明经验的理想由此照亮。所谓的民主即是根据人的行为之艺术来理解自身的社群,所谓教育的实现即是借助群体实现经验理想的方式,教育无外乎也是对人类生活意义的体察和如何形成智慧行动的探讨。杜威审美经验提示的教育含蕴无疑对教育中的认知观也起到了警示作用,无疑将教育放置在人类更大的背景去思考带来了重大影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背后是以生活经验的重新制定为导向的。教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是为了人类更好的生活和更好的成长,是为了人类更全面的解放,这清楚阐释了人类在乎的那些视野,这些视野提供了教育的确定意义的语境。一个摆在面前的挑战即是,人类怎样包容理解这层语境以及人类怎样践行这一理论的深层蕴意?将审美经验与教育完美融通是较明智的选择,二者着眼于对于人类生活远景的重新塑造,二者结合了审美和教化的特质于一体,以改造群体经验为己任。本文以杜威经验论的艺术审美为视角,探寻审美经验与教育的关系,试图揭示杜威审美经验论丰富的教育实践意蕴。导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缘由、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概念界定、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与意义。第一章阐明了杜威审美经验理论的内涵。在现实中,人类的经验往往呈现碎片化,不完满,不彻底,杜威提出“审美经验”的概念以标示经验发展的完满阶段,以例证经验可能拥有的高度统一性和完整性。可以说,审美经验是杜威经验论的中心,也是其独具匠心的创见。杜威进一步阐明了艺术的表现是经验完满实现的手段,审美经验或艺术对于杜威来说,意思大致相同,按照杜威的理解,艺术和审美都是为构造“一个”经验来服务的,只不过“艺术”侧重标示做和制造的进程,而“审美”侧重一种欣赏的或享受的体验。所以“一个经验”正是结合了艺术中的“做”和审美中的“受”为圆满表现形式的,“一个经验”正是在“做”与“受”达到完满和谐的状态时呈现的。本章试图首先论述杜威经验哲学与传统哲学的差异,指出其经验哲学之要义,以此梳理杜威经验概念的丰富内涵。进一步从审美的角度论述了经验的特征,表明审美是日常生活经验的延续,是经验达到完满时的特征,并以此呈现了一个经验的意义。再从经验的艺术维度阐明艺术作为经验的范例,艺术作为构建完满经验的手段,艺术在改造社群经验的作用和构造生活意义的理想。第二章讨论杜威的审美经验论与教育。从艺术和审美的角度理解经验,往往是被人们忽视的主题,实际上,这正是杜威哲学的独到之处。他认为哲学不应该仅仅集中于经验的认知价值,而应将人类知识的工程放在更广阔的人类生活工程的语境中。把教育和生活相提并论,是杜威看到了二者之间深层次的一致性,这也许是杜威思想中最为深刻的东西,杜威看到了二者都和人类的幸福密切相关。在杜威那里,与传统意义上的教育相比,经验富有更深刻的教育意义,能给予人们更为全面和丰富的关于生活的启迪。所以,一方面说明教育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应以审美经验为榜样,努力使人类获得更好的人生经验;另一方面,教育应视为一种艺术,一种塑造人的最高的艺术。本章先是论述以经验为导向的教育哲学内涵,其具体表现为:一是教育的生活向度;二是教育的实践向度;三是教育的人文情怀。其次论述基于审美理论的教育思想内涵,具体表现为:教育寓经验的连续和深度发展为一体;教育寓改造个体与群体经验于一体。第三章揭露教育中审美经验的缺失。首先指出审美缺失在教育中的表现,一是艺术的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中欠缺,存在技术与表达脱节、艺术体验不够、学校缺少艺术氛围和艺术精神等问题;二是教育艺术的欠缺,表现为过多地“做”,相对少地“受”,“做”与“受”的结构失衡,所传授的知识与学生经验的分离等问题。再次指出教育中审美经验缺失的原因在于教育价值的文化和实用的割裂,教育过程和目的的分歧和知识接受与体悟间的隔断。总之,通过案例所揭示的教育中的各类问题,有的是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独立的,指出教育必须以经验为依托,艺术地、审美地进行教育将是我们不变的宗旨。第四章探讨审美经验维度的教育改革。如果教育能够朝向走向完整经验的方向去发展,那么儿童的生活世界中将重新恢复艺术化的生存方式,杜威有关审美与教育的理想将会得到实现。审美经验维度的教育是为了更好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审美为导向的教育要求学校和所有活动以提供直接的经验为目的。必须将教育问题的探究放置在整个社会文化大背景中去进行,放置在对人的认识理解之上。所有学科内容和方法都是触及人类生活的问题,是每门学科与人类心灵的关系问题。教育要以最大的努力提供给孩子审美满足,这意味着不仅仅关注知识教育的发展,还应关注教育的传道、育人的情感精神方面,将受教育者还原到生活的本来面目。人类并不是屈服于超越自身的事物,而是将自身的善以其最大的努力置身于独特的语境中,在这一语境中,人是他自己的目标。正是在教育生活中和人的有价值的生长中,呈现出教育自身的价值和意义来。具体来说教育目的中应突出人的实现问题,教育内容和方法应贯彻审美的因素。值得一提的是,杜威审美经验中特别重视人的主动参与性,认为兴趣、想象、情感、反思与判断等直接与课程教学相关。论文最后提到学者对杜威的批评,并重申杜威将经验的定义超脱传统的认识论的影响,将它着陆于与普通的人类生活直接发生联系的产物,把经验理解为对于世界参与的,有意义的彼此的回应。然而,杜威并不认为哲学应该局限于经验的认知价值,他指出人类认知的工程应放在更加广阔和丰富的人类生活的更大的语境中去探究,应把知识作为学习和探究的过程,而非接受事实的过程,他将实用主义的认识观扩展到人类具体的教育、生活领域。为了不把经验主要作为一种认知形式讨论,也不以主观的或还原论的方式来处理经验,这就需要一种理论,以全景的方式来维持经验的全部情境特征和交易特征,从此需要出发,人类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这个能反应经验实质的问题为追求理想的知识提供了语境。知识之所以可能,是因为我们把世界作为构造人类意义的工程来回应,在此过程中,人类的自然本能带着对审美的感知和意义的实现参与世界,而这正好在审美经验中得以阐明。总之,杜威的立意在于允诺一个既有创造性又有批判的人类生活愿景。时至今日杜威哲学思想中的审美精髓仍将伴随着现代人走向更美好的明天,教育中审美精神的光照也将更加夺目!
赵耀[8](2018)在《新时期美学论争现场透析与学理反思》文中研究表明新时期以来,美学理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后实践美学”不仅为美学研究引入了生存论的维度,而且对“实践美学”的学理欠缺也进行了必要的学理反思。同时,“实践美学”内部也分化发展出“新实践美学”及“实践存在论美学”等谱系学派,通过对“实践”内涵与外延的修正实现理论的自我更新和阐释效力的持续提升。新世纪以来,美学研究更加凸显出百家争鸣的局面,特别是随着西方新近成果的译介及社会现实的迅猛变化,“生活美学”、“认知美学”、“生态美学”、“身体美学”、“人类学美学”、“网络美学”、“政治美学”、“环境美学”、“乐感美学”等成为新的学术生长点,在各自领域中发挥着对美学现象的多重阐释功能。这一方面彰显了美学理论的繁荣,另一方面也加剧了学术研究的困难。因此,对新时期美学发展历程的研究就不能再局限于传统归纳总结的研究方法,而是应该从方法论革新的角度思考从整体上实现对新时期美学发展概况的有机把握与规律认知。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关于“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论断提供了重要的可借鉴性资源。即在研究过程中不应被历史的偶然性因素所干扰,应该“按照现实的历史叙述本身的规律”对历史进行必要且合理的修正。从这样的指导思想出发,对新时期美学的研究就应不再拘泥于大量的难以有效梳理的文献资料,而是应该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能够承载特定历史时期时代精神的美学话语;不应再满足于线性的发展观念,而是应该着重探究与所处时代有着多重矛盾与思想碰撞的美学话语,深入历史的细部,在个人与时代、个性与潮流多重碰撞的性灵挣扎中还原历史的本真;不再迷信于经典化的权威观念,拒绝任何将美学话语脱离具体历史情境的固化观念,在动态比较的话语生成脉络中探寻新时期美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因此,选取美学论争作为新时期美学研究的切入点,不仅抓住了新时期美学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问题,紧扣学理的发展脉络,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美学论争中突显的问题意识和辩驳话语可以有效透视出美学家们的理论希冀与现实愿景,特别是贯穿论争始终的一系列问题在当下的理论实践中仍尚未完全终结,成为连接过去和当下的重要话语资源。需要指出的是,出于时间跨度之大、参与讨论人数之多、涉及问题领域之广,对新时期美学论争进行整体把握难免易于陷入观点淹没的困境之中。因此,选取一个贯穿论争始终的切入点,以点带面地透视出新时期美学论争的发展脉络不失为一种必要的策略。本文认为,“古典的惯性”与“现代的幻象”这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杂糅的矛盾体是切入新时期美学论争的不二选择。从理论形态上来说,新时期美学是从古典向现代转型的过渡,但是在具体演进的过程中,并非是一蹴而就地完成从古典到现代的转换,而是出现诸多难以简单概括的矛盾性问题和无法忽视的结构性悖论。毋庸置疑,新时期美学之所以会多次出现持续性的论争,除政治性因素和西方话语影响之外,美学家们告别古典的努力也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但这种告别古典的努力却总是受到传统观念的集体无意识羁绊,陷入古典的轮回惯性之中。新时期美学的话语资源和建构方式虽然极富现代性特征,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却屡次回归古典,难以真正意义上切断与古典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告别古典是全体美学家们共同的努力方向,一种集体性的理论追求;另一方面,古典的审美理想又具有异常强大的诱惑力迫使美学理论不断回归传统。一方面,融入现代是新时期美学家们共同的理论希冀,另一方面,在现代的融入过程中却又遭到比西方社会更为复杂的矛盾重重的现代性。因此,从“古典的惯性”与“现代的幻象”这一充满悖论的矛盾语境切入新时期美学话语的研究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现实针对性。在对新时期美学论争中所凸显的“古典的惯性”与“现代的幻象”特征进行宏观概括之后,有必要从微观角度进一步深入。本文认为,纵观新时期美学论争始终,“学理的论争”、“学术的历史”、“学者的心灵”是支撑“古典的惯性”与“现代的幻象”这一矛盾性语境的三个重要支点,是进一步深入新时期美学论争的三个重要维度。“学理的论争”主要聚焦于新时期美学几次有广泛影响的学术争鸣。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能够凸显论争各方理论内核与价值取向的观点,相对客观地捕捉论争的焦点问题所在,并在此基础上剥离出论争的核心分歧。同时,不再局限于对论争本身的观念重复与表层叙述,将研究的视野推向各方理论观念的思想来源追溯与学派传统探究,并从其相对稳定性的价值追求中透析论争中存在的普遍性弊端与重要理论收获,从论点支持者与反对者的双重逻辑思维的比较中评判各方理论的成败得失。“学术的历史”主要从新时期美学论争的整体流变入手,着力展现新时期美学理论在融入现代语境后所面临的悖论性困境与阶段性调整。具体来说,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首先,从新时期美学论争的自身演进中探寻美学理论构成历史的方式。在共时性的横向梳理中揭示为何会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形成某种占据主流的美学话语并引发持续性的学术争鸣,在历时性的纵向比较中说明某种美学话语的观念来源及思想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剥离出各种不同理论倾向背后所共同具有的一致性追求,特别是在这种一致性追求过程中所呈现的差异性实现方式。其次,从美学理论话语的自身独特性质,特别是中国新时期美学理论话语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与发挥的作用角度揭示美学论争自身所存在的张力与冲突。“学者的心灵”主要展现新时期美学家在美学论争中凸显的矛盾心态与灵魂撕裂,他们不仅在“士大夫情怀”和“浮士德动机”之间摇摆不定,而且在群体观念与个人意识之间难以求得平衡,不仅承载着历史理性的建构渴望,更难以拒绝非理性的生命狂欢。基于此,“学者的心灵”重点揭示美学家们在亲历中国美学理论话语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心路历程。需要指出的是,“学理的论争”、“学术的历史”、“学者的心灵”三者并非绝对孤立的,相反是相互联系且相互包含的。没有对学理论争的精准透析,就难以实现对学术历史的客观把握,没有对学术历史的理性评判,更无法完成对学者心灵的深度剖析,而学者的心灵更是打开学理论争所承载文化因子密码的钥匙。因此,“学理的论争”、“学术的历史”、“学者的心灵”三者是有机统一的,恰恰需要对三者的综合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对新时期美学发展历程的深度透析,欠缺任何一个维度都会对研究本身造成伤害。因此,在宏观上以“古典的惯性”与“现代的幻象”切入新时期美学论争,在微观上以“学理的论争”、“学术的历史”、“学者的心灵”三个维度予以支撑,无论在理论层面的逻辑论证还是在现实层面的可操作性分析皆具备一定程度上的可行性。全文共分五部分。绪论通过对既往新时期美学研究范式的归纳与评判,论证选取“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研究路径的合理性与优势性,在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确立本研究拟解决的学术问题及预期成果。第一章选取“超越美学”、“生命美学”、“存在论美学”三个有代表性的“后实践美学”的相关论争,通过对论争核心内容的梳理,重点揭示“后实践美学”对“实践美学”的反叛与超越过程中所凸显的自身矛盾性,以及由此展现的结构性悖论。在论争现场的还原与反思中,透析新时期美学理论形态从古典到现代的艰难转型和美学学人的复杂矛盾心态。第二章选取“新实践论美学”、“新实践美学”、“实践存在论美学”三个“实践美学”谱系学派的相关论争,通过对论争核心内容的梳理,从不同角度展现“实践美学”在新时期的分化发展过程中所流露的自我更新的渴望与学理开拓的艰难。第三章选取“日常生活审美化”、“身体美学”、“认知美学”、“别现代”四个美学新话语的相关论争,通过对论争核心内容的梳理,揭示新时期美学话语不同的理论趋向中的共同性因子,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剥离出各种不同理论倾向背后所共同具有的一致性追求,特别是这种一致性追求过程中所呈现的差异性实现方式。结语重点探讨新时期美学研究终结古典惯性与超越现代幻象的具体可操作性路径,通过对科学化美学研究路径学理依据的分析,说明美学研究科学化对中国美学实现自我深化,完成学术形态由古典到现代转型的重要作用与现实意义。
王子隐[9](2018)在《杜威艺术表现论研究》文中提出约翰·杜威是美国名声斐然的哲学家和美学家,在国际上也具有较高的声望和影响力。他的美学思想对当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其美学尤其是其美学的核心环节表现论进行整理、分析与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论述杜威的表现论美学思想。第一部分对杜威哲学和美学思想的核心概念“经验”进行分析与阐释。经验语境是杜威表现论的切入点。首先,杜威的经验观念既不同于古典学时期的经验观,也不同于以英国经验主义为代表的经验观和实用主义的经验观。其次,他在继承与批判传统经验观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自己的经验观,并提出了“一个经验”的概念,把普通经验与审美经验联系了起来,打破了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隔阂。最后,杜威还提出了“艺术即经验”的着名命题,为我们研究艺术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第二部分以经验为切入点,对杜威的表现论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杜威的表现论彻底摆脱了传统二元论、形式主义和唯心主义思想的束缚,不再从主体与客体、精神与物质、内容与形式等二元对立的角度来讨论表现问题,而是更注重艺术作品的整体性、连续性,他的表现论把艺术作为经验和过程来看待,从“表现的动作”与“表现性对象”两大维度来进行阐释。从中我们得出了表现的对象和内容不是情感而是意义,表现是表现与再现的统一,表现不是单纯的外射和发泄,表现性对象是形式化了的质料等新的发现。由此我们建立起了杜威全面、辩证、清晰而又系统的艺术表现论理论体系。第三部分首先,从历史的角度对艺术表现观念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希望在把握杜威表现论研究背景的同时对杜威的艺术表现观念做出些许反思。其次,以杜威与克罗齐表现理论的比较为焦点,意在指出,杜威的表现论与传统的表现理论有重大意义的决裂,完成了彻底转换。最后,以对比的视野,进一步挖掘杜威表现论独特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黄诗博[10](2018)在《杜威哲学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哲学观的维度审视了杜威改造哲学的理论,并发掘出杜威艺术哲学中的哲学审美化倾向,对其哲学观的影响、意义及限度进行分析。本文认为,杜威吸纳了皮尔士、詹姆士等实用主义哲学家的观点,并以达尔文进化论思想与黑格尔哲学作为自己的理论素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哲学观理论,并提出了哲学审美化的构想。一方面,杜威采用发生学的方法对哲学的起源进行追溯,提出哲学起源于技艺与宗教的矛盾的理论和哲学最初目的是为了纯化并增强传统社会观念影响力的看法,对哲学以“科学之科学”自居的现状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基于社会科学水平进步的背景与经验概念的深入理解,杜威从本体论、认识论、哲学目的等方面对哲学进行改造,并把对经验概念重构,发掘其对生活的价值,进而引出哲学对审美的追求。另一方面,杜威从艺术的角度看待哲学与生活。他认为目前的艺术观与生活和哲学存在分裂。艺术难以做到为平民提供审美享受。哲学想要回归生活,必先要让艺术回归生活,同时艺术也对哲学的改造提供了自己的支持和范式。哲学回归生活的过程也是哲学自身审美化的过程。杜威的哲学观对中西哲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其思想为哲学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及实践哲学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兼有为民主化思潮发声的意义。杜威哲学观理论虽存有折衷主义的问题,并且未能给艺术精确地定义,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混乱,但不可否认其哲学观的理论意义。
二、经验与实践:兼论杜威美学和美学中的实践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验与实践:兼论杜威美学和美学中的实践观(论文提纲范文)
(1)杜威生态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论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2.文献综述 |
3.研究内容 |
4.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一章 杜威生态美学思想的理论来源 |
1.1 爱默生的自然主义 |
1.2 达尔文的进化论 |
1.3 黑格尔的整体观 |
第二章 杜威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 |
2.1 人与自然——部分的“复魅” |
2.2 人与他人、社会—民主 |
2.3 人与自我—身心统一 |
2.3.1 西方哲学的身体观 |
2.3.2 杜威的身心统一 |
第三章 杜威生态美学观 |
3.1 审美对象——整个生态系统 |
3.2 审美主体 |
3.2.1 家园意识 |
3.2.2 诗意地栖居 |
3.2.3 贤乐兼备 |
3.3 杜威生态美学的审美过程 |
3.3.1 杜威生态美学的实践观 |
3.3.2 身体的参与——返本归真 |
第四章 杜威生态美学思想的实践拓展及意义 |
4.1 杜威生态美学思想的实践拓展 |
4.2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现状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二、选题理论价值、创新性与研究思路 |
(一)、选题理论价值 |
(二)、创新性与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的生成与发展 |
第一节 杜威学术生涯与其艺术传播思想的生成 |
一、对共同体生活的印象与知识涉猎 |
二、多元的学术实践与成熟的学术研究 |
第二节 杜威艺术传播思想形成的学术资源 |
一、对黑格尔学术思想的批判性吸收 |
二、对达尔文与实用主义思想的借鉴 |
第三节 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的发展轨迹 |
一、早期探索 |
二、发展成熟 |
第二章 杜威艺术传播研究的范畴、起点、方法与范式 |
第一节 杜威艺术传播研究的关键范畴与逻辑起点 |
一、关键范畴 |
二、逻辑起点 |
第二节 多元方法与传统的融合:杜威艺术传播的研究方法 |
一、跨学科研究理念与对心理学、哲学方法的借鉴 |
二、“交融互通”的治学思想与对批判传统的吸收 |
第三节 杜威以艺术传播为中心的研究范式的确立 |
一、人文主义的艺术传播研究精神 |
二、以艺术传播为中心的研究范式 |
第三章 传播视域下的艺术考察:杜威论艺术传播 |
第一节 杜威论传播与艺术的本质、起源、发展 |
一、艺术的社会传播本质 |
二、艺术的起源发展与传播 |
第二节 艺术传播活动的内在机制 |
一、经验:艺术传播活动的现实起点 |
二、审美经验共享:艺术传播活动的深层机制 |
第三节 杜威传播论的艺术观念 |
一、传播的思维模式与艺术研究的传播逻辑框架 |
二、传播思维模式与研究框架下的艺术观念探析 |
第四章 媒介视域下的艺术审视:杜威的艺术媒介观念 |
第一节 杜威论艺术生产与媒介技术 |
一、对古希腊轻视“技艺”传统的反思 |
二、媒介技术:艺术生产创造性探究的必要前提 |
第二节 跨媒介审视:杜威论艺术媒介的自由性 |
一、跨媒介视域的比较:艺术家身份的自由性 |
二、艺术媒介的自由性:从内容形式到表现手段 |
第三节 艺术媒介: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 |
一、对文明与艺术关系的阐释 |
二、艺术:文明传承发展的理想媒介 |
第五章 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的功能与价值 |
第一节 杜威论艺术传播与人的全面发展 |
一、大众文化对人的不良影响 |
二、蕴含完满经验的艺术对人的提升 |
第二节 杜威论艺术传播与社会发展 |
一、人类自由交流的推进 |
二、社会共同生活的参与 |
第三节 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
一、艺术传播理论与方法论的启示 |
二、艺术传播思想的指引与启迪 |
结语 |
一、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的总体面貌、特征与旨归 |
二、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的缺憾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杜威审美经验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本节注释 |
第一章 杜威的实用主义美学 |
1.1 艺术的概念 |
1.2 实用主义美学的特征 |
1.3 影响杜威美学的几个因素 |
1.3.1 活的生物:达尔文进化论对杜威美学的影响 |
1.3.2 杜威美学的心理学背景 |
1.3.3 巴恩斯对杜威美学观点的影响 |
1.4 美学史中的杜威 |
本章注释 |
第二章 经验与审美经验 |
2.1 杜威的哲学 |
2.2 杜威的经验概念 |
2.3 经验的性质 |
2.3.1 经验的交互性 |
2.3.2 经验的直接性 |
2.3.3 经验的情境性 |
2.3.4 经验的连续性 |
2.4 经验与审美经验的关系 |
本章注释 |
第三章 审美经验 |
3.1 什么是杜威的审美经验 |
3.1.1 审美经验的七重维度 |
3.1.2 杜威审美经验的其他特征 |
3.2 如何达到审美经验 |
3.2.1 情感与表现 |
3.2.2 实质与形式 |
3.2.3 节奏与能量的组织 |
本章注释 |
第四章 审美经验的价值 |
4.1 美学价值 |
4.1.1 美学中的审美经验 |
4.1.2 日常生活美学——美的生活何以可能? |
4.2 教育价值 |
4.2.1 审美经验在一般教育中的价值 |
4.2.2 审美经验在科学教育中的价值 |
本章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初创期的中国当代文化政治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文化政治美学的西学中释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伊格尔顿的文化政治美学研究 |
一、文学生产方式 |
二、审美意识形态 |
三、批评的政治性理论 |
第三节 詹姆逊的文化政治批评理论研究 |
一、社会形式诗学 |
二、政治无意识 |
三、意识形态叙事理论 |
第四节 托尼·本尼特的文化政治美学研究 |
一、文本政治 |
二、文化治理性 |
三、审美实践理论 |
第二章 文化政治美学的中国话语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晚近文学理论的转向:从形式主义到历史主义 |
一、文艺社会学研究 |
二、当代审美文化研究 |
三、“文化政治”研究 |
第三节 当代美学的政治转向 |
一、审美意识形态的现代维度—“审美幻象” |
二、审美人类学学科的创构 |
三、审美乌托邦理论 |
第四节 “文学政治学”的创构 |
一、文学的起源性质—“艺象形态” |
二、文学与政治关系的中介—“文学想象政治” |
三、文学政治学学科的创构 |
第三章 中西文化政治美学的异质同构 |
第一节 中西文化政治美学的异质 |
一、文学本质观 |
二、逻辑方法论 |
三、治理实践观 |
第二节 中西文化政治美学的同构 |
一、超越传统美学 |
二、同一问题“弱小者话语” |
三、文学乌托邦的救赎 |
第四章 中国当代文化政治美学的三种形态 |
第一节 作为话语策略的文化政治美学 |
第二节 作为文化治理的文化政治美学 |
第三节 作为审美修辞的文化政治美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杜威经验主义美学在中国的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杜威经验主义美学概述 |
第一节 杜威经验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 |
一、黑格尔哲学 |
二、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学说 |
三、美国实用主义哲学 |
第二节 杜威经验主义美学的核心——经验 |
一、杜威的“经验”概念 |
二、一个经验 |
三、审美经验 |
第三节 艺术即经验 |
一、艺术的起源 |
二、艺术与生活 |
三、艺术的功能 |
第二章 杜威经验主义美学在中国的传播背景 |
第一节 杜威经验主义美学传入中国的历史背景 |
一、“杜威热”的兴起 |
二、杜威经验主义美学早期的传播困境 |
第二节 杜威经验主义美学兴起的原因 |
一、杜威整体译介的繁荣 |
二、西方美学的文化学转向 |
三、中国美学理论的发展需要 |
四、杜威美学和儒家思想的相似性 |
第三章 杜威经验主义美学在中国的传播过程 |
第一节 杜威经验主义美学在民国时期的传播 |
一、杜威经验主义美学的传播媒介 |
二、杜威经验主义美学的传播特点 |
第二节 杜威经验主义美学在建国“十七年”时期的传播 |
第三节 杜威经验主义美学在改革开放后的传播 |
一、杜威经验主义美学的传播媒介 |
二、杜威经验主义美学的传播特点 |
第四章 我国学者对于杜威经验主义美学的研究 |
第一节 杜威经验主义美学的文艺学研究 |
一、杜威经验主义美学的整体研究 |
二、杜威经验主义美学的局部研究 |
第二节 杜威经验主义美学的比较美学研究 |
一、杜威经验主义美学与中国美学的平行研究 |
二、杜威经验主义美学与外国美学的平行研究 |
三、杜威经验主义美学的影响研究 |
第三节 杜威经验主义美学的跨学科研究 |
一、杜威经验主义美学与教育学的跨学科研究 |
二、杜威经验主义美学与生态学的跨学科研究 |
三、其他类型的跨学科研究 |
第五章 杜威经验主义美学与中国 |
第一节 杜威经验主义美学在中国的变异 |
一、杜威经验主义美学的误读 |
二、杜威经验主义美学的过度阐释 |
第二节 杜威经验主义美学对中国文论的影响 |
一、杜威美学与日常生活审美化之渊源 |
二、杜威美学对中国文论的间接影响 |
第三节 杜威经验主义美学对陶行知的影响 |
一、杜威美学对陶行知生活美育理论的影响 |
二、杜威美学对陶行知生活美育实践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发生学视域下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概况 |
一、选题背景与依据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三、研究目的与创新之处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发生学方法研究 |
二、环境美学研究综述 |
三、生态美学研究综述 |
四、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关系研究 |
五、研究的局限性 |
第一章 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起源 |
第一节 思想资源 |
一、西方世界的自然之美 |
二、中国传统的生态思想 |
第二节 社会根源 |
一、西方的环境保护运动 |
二、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
第三节 学科发展需要 |
一、西方艺术美学传统的突破 |
二、中国美学生态化的诉求 |
第四节 起源问题的比较研究 |
一、思想资源的比较 |
二、根本出发点的比较 |
三、美学理论的改造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形成 |
第一节 西方环境美学的形成 |
一、赫伯恩的元研究 |
二、伯林特的环境美学 |
三、卡尔松的环境美学 |
四、瑟帕玛的环境美学 |
第二节 中国生态美学的形成 |
一、曾永成的人本生态美学 |
二、徐恒醇的生态美学 |
三、相关领域学者的贡献 |
第三节 初成形态的比较研究 |
一、学科基础比较 |
二、研究问题比较 |
三、理论体系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承接与发展 |
第一节 西方环境美学的承接与发展 |
一、自然美学的发展与繁荣 |
二、从自然环境到人类环境 |
三、核心理论的承续与发展 |
四、从环境关注到环境关怀 |
第二节 中国生态美学的承接与发展 |
一、人本生态美学的发展 |
二、曾繁仁的生态美学 |
三、袁鼎生的生态美学 |
第三节 承接与发展的比较研究 |
一、代表人物的自我发展 |
二、其他学者的承接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拓展 |
第一节 西方环境美学的拓展 |
一、多民族传统的融入 |
二、走向广阔的疆域 |
三、应用研究的拓展 |
第二节 中国生态美学的拓展 |
一、思想资源的挖掘与应用 |
二、应用研究的拓展 |
第三节 学科拓展的比较研究 |
一、理论研究的拓展 |
二、应用研究的深入 |
三、双向拓展的耦合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对话与交流 |
第一节 学术交流活动 |
一、学术会议 |
二、访学与访谈 |
三、几点建议 |
第二节 学术文献译介与研究 |
一、译介研究成果 |
二、学术翻译方法 |
三、译与研的结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关系 |
第一节 代表性观点 |
一、无关论 |
二、等同论 |
三、隶属论 |
四、优劣论 |
第二节 为什么要确定中国生态美学学科独立性? |
一、学界对生态美学学科认识的模糊性 |
二、生态美学对环境美学的隶属性 |
三、中国当代生态美学的时代要求 |
第三节 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差异性 |
一、不同的哲学背景 |
二、不同的研究路线 |
三、不同的基本问题 |
四、不同的理论体系 |
五、不同的研究谱系 |
第四节 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对应耦合 |
一、思想资源的互借 |
二、发展路径的对应 |
三、学科品质的共生 |
四、美学使命的耦合 |
五、未来走向的趋同 |
结语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读博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7)杜威审美经验论的教育意义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综述 |
(三) 总结和评价 |
三、概念界定 |
(一) 实用主义 |
(二) 经验论 |
(三) 经验的艺术—审美维度 |
(四) 教育的含义 |
四、研究脉络 |
五、研究方法和意义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杜威的审美经验论 |
第一节 杜威的经验哲学 |
一、杜威经验哲学与传统 |
二、杜威经验哲学之要义 |
第二节 经验的审美维度 |
一、审美体现日常经验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
二、审美预示日常经验的实现和意义 |
第三节 经验的艺术维度 |
一、艺术即经验 |
二、艺术作为经验的理想与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杜威的审美经验论与教育 |
第一节 以经验为导向的教育哲学 |
一、教育的生活向度 |
二、教育的实践向度 |
三、教育的人文情怀 |
第二节 基于审美理论的教育思想 |
一、教育寓经验的连续和深度发展为一体 |
二、教育寓改造个体与群体经验于一体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教育中审美经验的缺失 |
第一节 教育中审美经验缺失的表现 |
一、艺术教育的欠缺 |
二、教育的艺术欠缺 |
第二节 教育中审美经验缺失的原因 |
一、教育价值中文化和实用的割裂 |
二、教育过程和目的的分歧 |
三、知识接受与体悟间的隔断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审美经验维度的教育变革 |
第一节 教育目的中人的实现问题 |
一、教育面对人类整体的生活 |
二、知识获得与改造自我 |
三、审美感知意义 |
四、自由和成长 |
第二节 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审美问题 |
一、教育的内容 |
二、教育的方法 |
第三节 教育过程中主体参与问题 |
一、培养兴趣 |
二、渗入情感 |
三、情境感知 |
三、开发想象力 |
四、提升判断力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
后记 |
(8)新时期美学论争现场透析与学理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新时期美学研究范式及评价 |
二、拟采取的研究思路及可行性分析 |
三、拟解决的学术问题及预期效果 |
第一章 “后实践美学”的崛起 |
第一节 “超越”的渴望:关于超越美学的论争 |
一、批判与建构 |
二、探索与争鸣 |
三、反思与积淀 |
第二节 “生命”的激情:关于“生命美学”的论争 |
一、本体的置换与双向的建构 |
二、“生命”的考辨与“历史”的追问 |
三、资源的驳杂与消解的危机 |
第三节 “存在”的执迷:关于存在论美学的论争 |
一、“本体论”的考辨 |
二、“存在论”的得失 |
三、“后实践”的困境 |
第二章 “实践美学”的分化 |
第一节 “情感”与“实践”:关于新实践论美学的论争 |
一、理论建构 |
二、理论价值 |
三、理论争鸣 |
四、理论局限 |
第二节 “突创”与“实践”:关于新实践美学的论争 |
一、概念的厘定与结构的划分 |
二、“终结”的抗争与“创新”的可能 |
三、学理的推进与论争的偏转 |
四、静态思维与工具倾向 |
第三节 “生存”与“实践”:关于“实践存在论美学”的论争 |
一、理论的提出 |
二、理论的争鸣 |
三、论争的缺失 |
四、学理反思 |
第三章 新话语的生成 |
第一节 “日常生活”的关注: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论争 |
一、核心分歧 |
二、浅表平移 |
三、一体两面 |
第二节 “感性身体”的考察:关于身体美学的论争 |
一、译介与评析 |
二、质疑与支持 |
三、影响与变异 |
四、收获与缺失 |
第三节 “审美机理”的揭示:关于认知美学的论争 |
一、论争现场 |
二、理论收获 |
三、路径更新 |
第四节 “中国特色”的概括:关于“别现代”的论争 |
一、建构与争鸣 |
二、价值与意义 |
三、缺失与空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后记 |
(9)杜威艺术表现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杜威表现论的研究现状 |
二、杜威表现论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一章 杜威艺术表现论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杜威对西方传统经验观的吸收与传承 |
一、古希腊的经验观 |
二、以英国经验主义为代表的经验观 |
三、以詹姆斯为代表的美国实用主义的经验观 |
第二节 杜威经验论的哲学内涵 |
一、杜威“经验”的内涵 |
二、杜威经验观与传统经验观的比较 |
第三节 杜威论“艺术即经验” |
一、“艺术即经验”命题的提出 |
二、“一个经验”与审美经验 |
三、“艺术即经验”命题的意义 |
第二章 杜威艺术表现论的建构 |
第一节 杜威艺术表现论的地位和理论视角 |
一、表现与再现 |
二、艺术产品与艺术作品 |
三、动作与对象 |
第二节 杜威论“表现的动作” |
一、表现的两个条件 |
二、表现与发泄 |
三、表现与情感 |
第三节 杜威论“表现性对象” |
一、“表现性对象”的实质与形式 |
二、艺术表现意义 |
三、艺术的表现性 |
第三章 杜威艺术表现论与传统表现观的对比分析 |
第一节 传统表现观略论 |
一、从艺术“模仿说”到艺术“表现说” |
二、“表现说”的正式登场 |
三、从形式主义到符号主义 |
第二节 杜威与克罗齐表现理论比较 |
一、克罗齐论表现 |
二、杜威与克罗齐的争论 |
三、杜威对克罗齐表现理论的批评 |
第三节 杜威表现论的特殊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杜威哲学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杜威哲学观理论来源 |
第一节 早期实用主义哲学 |
一、皮尔士的实用主义主张 |
二、詹姆士实用主义的方法论 |
第二节 黑格尔哲学 |
一、黑格尔的主客统一理论 |
二、对黑格尔思想的批判性继承 |
第三节 达尔文对杜威的影响 |
一、有机体理论 |
二、进化论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哲学的改造 |
第一节 哲学的起源 |
一、哲学产生的因素 |
二、哲学的形成过程 |
三、哲学产生初期的特征 |
第二节 改造哲学的必要性 |
一、哲学的实用性因素 |
二、近代哲学的缺陷 |
第三节 改造哲学的基本维度 |
一、本体论的改造 |
二、认识论的革命 |
三、哲学目的论转向 |
四、哲学对经验的重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哲学的审美化 |
第一节 艺术即经验 |
一、艺术的实用性 |
二、艺术是完满性的经验 |
第二节 艺术对哲学的改造 |
一、艺术与哲学的分离 |
二、艺术对改造哲学的作用 |
第三节 艺术对社会的改造 |
一、艺术回归生活 |
二、艺术对改造社会的作用 |
第四节 作为生活艺术的哲学 |
一、哲学对生活的拥抱 |
二、哲学的审美转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杜威哲学观的影响、意义及限度 |
第一节 杜威哲学观的影响 |
一、杜威哲学观对西方哲学的影响 |
二、杜威哲学观对中国近现代哲学的影响 |
第二节 杜威哲学观的意义 |
一、为生活美学提供理论基础 |
二、为实践哲学提供理论素材 |
三、提高劳动者的哲学地位 |
第三节 杜威哲学观的限度 |
一、折衷主义的立场 |
二、缺乏对艺术的准确定义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经验与实践:兼论杜威美学和美学中的实践观(论文参考文献)
- [1]杜威生态美学思想研究[D]. 李彩艳. 西北大学, 2021
- [2]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研究[D]. 李晓燕. 东南大学, 2020(02)
- [3]杜威审美经验理论研究[D]. 刘璇. 吉林大学, 2020(12)
- [4]初创期的中国当代文化政治美学研究[D]. 龚游翔.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5]杜威经验主义美学在中国的传播[D]. 黄欣怡.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6]发生学视域下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比较研究[D]. 周艳鲜. 广西民族大学, 2019(12)
- [7]杜威审美经验论的教育意义探索[D]. 张玉琴. 华中师范大学, 2019(12)
- [8]新时期美学论争现场透析与学理反思[D]. 赵耀. 吉林大学, 2018(12)
- [9]杜威艺术表现论研究[D]. 王子隐.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10]杜威哲学观研究[D]. 黄诗博. 黑龙江大学, 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