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析装配式连续刚构桥的设计与施工(论文文献综述)
李军[1](2021)在《考虑内力状态的大跨高墩连续刚构桥地震反应及易损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连续刚构桥跨越能力强、受力合理且整体性能良好,在跨越高山峡谷、深水河流时优势突出,因此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多采用悬臂施工法,施工工期较长,施工过程中各阶段的内力状态随结构自重、预应力和施工荷载等的逐渐施加而不断变化,且成桥后受预应力损失和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使得某个阶段的内力状态将因考虑施工过程与否和混凝土收缩徐变而具有较大差异,该内力状态进而影响其地震反应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本文以一座主桥为(120+220+120)m的3跨连续刚构、引桥为4×40m的4跨简支梁的非规则桥梁为背景,考虑其施工过程和收缩徐变对内力状态的影响,基于内力状态展开地震反应和地震易损性分析。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为研究实际施工过程对连续刚构桥成桥内力状态的影响,以及不同成桥内力状态下主桥的地震反应差异,采用MIDAS/Civil建立施工阶段分析模型并得到不同成桥阶段的内力状态;基于等效荷载法提出适用于连续刚构桥的内力等效荷载计算公式,并计算得到主桥不同内力状态所对应的内力等效荷载;通过Open Sees建立全桥动力分析模型,并将得到的内力等效荷载施加于Open Sees动力分析模型,使其在动力分析中处于真实的内力状态;选取40组典型的速度脉冲型近断层地震动记录为输入,开展考虑施工过程与否和混凝土收缩徐变的非线性全桥动力时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内力等效荷载计算公式能够较为准确地计算和模拟出主桥的成桥内力状态;对连续刚构桥进行动力时程分析时,考虑施工过程和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内力状态,才能保证动力反应的正确性。(2)为研究连续刚构桥的内力状态对其施工阶段和成桥后地震易损性的影响,选取施工阶段典型的5个T型刚构和成桥初始阶段为研究对象,采用MIDAS/Civil进行施工阶段分析并得到各个施工阶段的内力状态;应用等效荷载法计算得到T型刚构的内力等效荷载,基于Open Sees建立考虑等效内力状态的动力分析模型。以典型施工阶段主梁根部、主墩墩顶及墩底的曲率延性系数为损伤评价指标,以位移延性系数为成桥初始阶段的损伤指标,计算得到划分不同损伤阶段的界限值;对比分析了考虑等效内力状态与否对T型刚构和成桥初始阶段地震易损性的影响,以及不同施工阶段之间地震易损性的差异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无论是典型施工阶段还是成桥初始阶段,若不考虑内力状态将严重低估其地震易损性。(3)为研究持时指标与非线性地震反应的相关性,采用具有连续时间段的括号持时和重要持时作为地震动持时指标,基于所建立的考虑内力状态的动力分析模型分析了总持时地震动作用下地震反应与持时指标的相关性;采用阈值为0.1g的括号持时(Db0.1g)、5-75%重要持时(Ds5-75%)和5-95%重要持时(Ds5-95%)分别截取长持时地震动的记录时间,分析了不同持时指标对非线性地震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括号持时指标与非线性地震反应的相关性取决于绝对加速度阈值;重要持时与地震反应的相关性较括号持时更好,在计算连续刚构桥的滞回总耗能时宜选择指标Ds5-95%;另外,采用不同指标Db0.1g、Ds5-75%和Ds5-95%分别得到的最大绝对地震反应和滞回总耗能不相同,这取决于不同持时指标下有效记录时间的大小。
任苹福[2](2021)在《装配式钢桁-混凝土组合连续刚构桥施工工艺》文中研究表明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装配式钢桁-混凝土组合连续刚构桥施工现场规划与布置、钢桁梁分片施工工艺、钢桁片拼接施工工艺、刚构桥挂篮悬臂现浇施工前准备、测量环节控制施工工艺、钢桁架的具体测量计算、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挂篮悬臂现浇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旨在正确利用钢桁片,科学合理布置,提升装配式钢桁-混凝土组合连续刚构桥的整体质量与稳定性。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3](2021)在《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文中研究表明为了促进中国桥梁工程学科的发展,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桥梁工程领域(包括结构设计、建造技术、运维保障、防灾减灾等)的学术研究现状、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首先总结了桥梁工程学科在新材料与结构体系、工业化与智能建造、抗灾变能力、智能化与信息化等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然后分别对上述桥梁工程领域各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桥梁结构设计方面重点探讨了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高性能材料与结构、深水桥梁基础的研究现状;桥梁建造新技术方面综述了钢结构桥梁施工新技术、预制装配技术以及桥梁快速建造技术;桥梁运维方面总结了桥梁检测、监测与评估加固的最新研究;桥梁防灾减灾方面突出了抗震减震、抗风、抗火、抗撞和抗水的研究新进展;同时对桥梁工程领域各方向面临的关键问题、主要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对桥梁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北京工业大学韩强老师提供初稿)
吴昊,高燕梅,周志祥[4](2020)在《快速施工钢桁-混凝土组合连续刚构桥装配工序优化分析》文中认为为了实现钢桁-混凝土组合连续刚构桥的快速建造,提出一种基于装配式PCSS剪力连接件的组合梁桥全装配式施工方法。该文针对3种桥面板安装和组配方案,建立了精细化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施工阶段优化分析。结果表明:预制桥面板一次性焊接方案使得桥面板内获得预应力最高,但结构挠度较大,钢桁梁受力最大,且PCSS剪力键焊接难度较大;桥面板每一批次焊接方案使得钢桁梁受力和跨中挠度较小,PCSS剪力键焊接难度较小,但工期较长;桥面板每两批次焊接方案中桥梁受力性能、变形和工期介于上述两种方案之间。因此,在综合考虑结构受力、施工难易和工期的基础上,桥面板每两批次焊接方案成为依托工程的推荐施工方案。
吴修波[5](2019)在《“优力型”钢桁-混凝土组合连续刚构桥可行性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依托导师主持的交通运输部建设科技项目“特大跨钢桁-砼组合连续刚构桥建设基础理论研究”(2013 319 814 040),针对课题组提出“优力型钢桁-混凝土组合连续刚构桥”的构想,开展了该新桥型总体布置、概念设计、施工方法、关键构造以及桥梁静、动力特性分析的初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①基于课题组的已有研究成果,完善了“优力型”钢桁-混凝土组合连续刚构桥的结构设计方案,提出了与结构特点相适应的装配式施工工艺:桥墩及0#混凝土桁架施工—同期预制钢桁梁节段及混凝土桥道板节段—悬臂安装钢桁梁节段至合拢形成整体钢桁梁—安装桥道板预制节段并通过现浇结合混凝土形成钢桁-混凝土组合连续刚构桥—完成桥面铺装及栏杆等附属设施施工。并与常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进行经济技术比较。②针对“优力型”钢桁-混凝土组合连续刚构桥各节段的结构特点,建立了形成主梁的理论分析模型,建议了主要截面的尺寸拟定取值方法;推导了考虑变刚度桁架梁及桥墩抗推刚度影响的钢桁-砼组合连续刚构桥主桁梁力学模型,提出了计入桥墩抗推刚度和不计入抗推刚度时的主桁梁弯矩方程;推导出桁梁正弯矩区段比例系数计算公式;以边中跨及桥墩控制截面受力合理为目标提出边中跨径合理比例范围为0.56~0.66;探讨了“优力型”钢桁-混凝土组合连续刚构桥的构造设计。③以主跨200米的连续刚构桥为工程算例,开展了“优力型”钢桁-混凝土组合连续刚构桥的结构方案设计,进行了桥梁施工全过程受力分析,开展了桥梁在施工及使用阶段的桥梁稳定和动力特性分析,并与同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该桥型在实施方面的可行性和在受力方面的合理性。④针对“优力型”钢桁-混凝土组合连续刚构桥中正负弯矩过渡区段受力状态的复杂性,建立上下弦杆重叠交叉的钢桁架与桥道板结合区段的局部精细化实体-壳单元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其在自重及汽车荷载不利组合下的应力分布特点,对比分析了多种节点构造形状参数对局部应力的影响,提出改进的节点连接构造,有效缓和了节点处腹杆端部的应力集中现象。
李甜[6](2019)在《新型装配式多肢组合高墩抗震性能分析》文中指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带动了桥梁等基础设施的发展,这些地区受地形地貌等环境的影响,桥梁多建于深山峡谷中,施工环境恶劣,施工难度较大。装配式桥墩施工对环境的依赖小、施工快捷,近年来备受关注。由于桥梁所处地区大部分位于地震的活动带,因此对新型装配式桥墩的结构形式、抗震性能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阿蓬江特大桥的某连续刚构特大桥为工程背景,主要研究内容为:(1)归纳国内外新型高墩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结构形式、施工工艺等,总结装配式桥墩抗震研究的最新进展,依据相关规范优化设计新型装配式高墩的结构形式,包括空心钢管混凝土墩(HCFS-C1墩、HCFS-C2墩、HCFS-S3墩)和空心钢管墩(HST-C墩、HST-S墩),墩柱之间均采用双波折钢腹板连接。(2)采用OpenSees有限元软件建立原墩及新型桥墩的单墩计算模型,对单墩进行不同轴压比下的低周往复分析,探究各墩的抗震性能,包括滞回曲线、延性性能、耗能性能等。(3)选用三种新型桥墩(HCFS-C1墩、HCFS-S3墩、HST-S墩)分别建立全桥动力计算模型,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法(IDA)对其进行地震响应分析和易损性分析,并与原桥进行对比研究新型桥墩的抗震性能。
朱虎勇[7](2019)在《基于PCSS剪力连接的装配式钢—砼组合梁疲劳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依托导师主持的交通运输部建设科技项目“特大跨钢桁-混凝土组合连续刚构桥建设基础理论研究”(2013 319 814 040),针对全装配式钢桁-混凝土组合连续刚构梁桥首次应用,以青岐涌特大桥为依托工程,开展组合梁负弯矩区段在疲劳荷载下力学行为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工作如下:(1)以青岐涌大桥为依托工程,按其负弯矩区4:1比例缩尺设计制作了钢桁-砼组合模型试验梁,根据实桥恒载作用及车辆荷载作用确定疲劳荷载下限及荷载幅,对试验梁进行累计340万次变幅疲劳荷载试验。(2)对试验梁进行了200万次疲劳加载,验证组合梁在正常使用循环荷载下不会发生疲劳破坏。随后不断提高荷载幅来模拟组合梁在不同程度超载作用,在一定加载次数后进行静力加载试验测得荷载-挠度曲线,观察组合梁刚度退化规律,结合界面应变分布、栓钉滑移变化规律及桥面板裂缝分析组合梁刚度退化原因。(3)针对全装配式钢桁-砼组合梁中钢桁腹杆离散分布的结构特点导致钢-混界面剪力传递非连续性,探索研究了钢桁-砼组合梁非连续传力模型,根据此模型计算连接桥面板与钢桁的连接焊缝在疲劳荷载下所受的应力,并根据受力特点提出减缓疲劳应力的方法。(4)对青岐涌大桥组合梁剪力连接焊缝在实际车辆荷载作用下的疲劳性能展开研究,通过ABAQUS软件对桥梁建立局部实体-壳单元模型,并使用子模型技术精细化建立了焊缝处附近的网格,引入热点应力法,同时考虑焊缝缺陷,计算了焊缝在JTG D64-2015中规定的疲劳模型Ⅲ荷载作用下焊缝的热点应力幅。(5)对青岐涌大桥剪力连接焊缝细节进行参数分析,研究讨论了焊缝在不同融透深度、不同角焊缝尺寸和不同节点板形状及尺寸下对焊缝热点应力幅的影响。
高燕梅[8](2018)在《装配式钢桁—混凝土组合梁结构行为与计算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装配化和组合结构可谓世界桥梁发展的其中两大趋势,本文依托导师主持的交通运输部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特大跨钢桁-混凝土组合连续刚构桥建设基础理论研究”(2013 319 814 040),探索了无需现浇混凝土施工的全装配式钢桁-混凝土组合连续刚构桥(Prefabricated Steel Truss-Concrete Composite Continuous Rigid Frame Bridge,简称“PSTC连续刚构桥”),对负弯矩作用下钢桁-混凝土组合的具体构造、结构性能和计算方法开展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针对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存在后期开裂和自重较大的问题,探索了在钢桁梁上依次安装预制混凝土桥道板-穿束张拉纵向预应力接整-实施桥道板与钢桁梁的联结,形成全装配式钢桁-混凝土组合连续刚构桥;研究了PSTC连续刚构桥的总体布置和关键构造,初步构建其施工程序和方法;为连续刚构桥向更大跨径、更好质量、更高效率、更加环保建造发展提供了可行途径。2.完善了在预制混凝土(PC)桥道板肋的两侧预埋剪力传递钢板(S)与钢梁(S)顶面施焊联结形成装配式组合梁的PCSS剪力联结构造,开展了24个PCSS小试件和2个PCSS大构件的推出试验,研究了PCSS剪力连接件剪力传递机制;基于装配式组合梁的参数化分析,揭示了板缝开裂后因结构非连续性影响下剪力-滑移分布特征;构建了基于粘结-滑移理论及间断裂缝特征的PCSS剪力连接件全过程滑移及荷载分配计算方法。3.设计制作了三种预应力度、剪力钉水平和竖向两种设置方式的3根装配式钢桁-混凝土组合试验梁,开展了两点加载负弯矩作用下的受载性能试验研究,考察了在不同上限荷载静力循环荷载作用下PSTC梁的弹性恢复能力、开裂荷载、裂缝发生发展情况,全程测试了关键点应变、位移和钢桁梁与混凝土结合部位的滑移,分析比较了预应力度及预制混凝土板接缝对开裂荷载和裂缝宽度的影响,研究了PSTC梁中PCSS剪力连接件的荷载-滑移规律,比较了栓钉设置方向对荷载-滑移特性的影响,试验论证了PSTC梁施工制作的可行性和受载性能的可控性及可设计性。4.剖析了PSTC梁从建造至开裂极限状态中钢桁梁和混凝土顶板的应变历程,构建了计入滑移影响的PSTC组合梁开裂极限状态截面应变计算图式,推导出两点加载条件下计入滑移影响的PSTC组合梁的开裂弯矩计算公式;分析了PSTC梁在各受载阶段的裂缝发展特征,研究了混凝土顶板裂缝对组合梁中性轴和曲率变化的影响,建立了综合考虑板间及板内裂缝影响的PSTC梁混凝土板裂缝宽度计算公式;分析了PSTC梁在负弯矩作用下的三种主要破坏形态,依据内力平衡条件建立了相应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针对剪力连接不足情况,探讨了考虑PCSS剪力连接件滑移影响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5.基于ABAQUS有限元程序,探索了PSTC梁精细化有限元建模方法,据此模拟分析了PSTC1试验梁建造施工和加载至破坏的全过程力学行为,并引入混凝土损伤本构有效模拟了PSTC梁板内裂缝和板间裂缝的发生发展过程;针对大跨PSTC组合连续刚构桥的仿真分析,探讨了基于MIDAS-Pushover相对简化的全过程非线性建模方法,据此对PSTC2试验梁进行了非线性全过程力学行为分析,模拟了组合梁的建造施工和加载至破坏全过程力学行为,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性较好。6.针对广佛肇高速公路青岐涌大桥开展了全装配式钢桁-混凝土组合连续刚构桥设计研究工作,利用本文提出的建模方法对该桥的建造施工及使用至破坏全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依据本文提出抗裂弯矩、裂缝宽度、承载能力计算公式对该桥在正常和超载使用下抵抗墩顶负弯矩的能力进行了验算;研究完善了桥梁关键构造细节;提出并论证了主要施工程序及其合理性;实践表明从开始吊装钢桁梁至全桥主体结构完成仅用25天即建成了长152 m、宽16.8 m的连续刚构主桥,充分体现了“全装配式”高效率的优势。
尹云厅[9](2017)在《装配式钢桁—砼组合连续刚构桥施工技术及控制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依托交通运输部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特大跨钢桁-混凝土组合连续刚构桥建设基础理论研究”,以主跨为70m的广东青岐涌大桥为工程背景,对该桥的施工工艺以及施工控制方法开展了研究工作,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阐述了装配式钢桁-砼组合连续刚构桥的基本概念及优缺点,介绍了广东青岐涌大桥的工程背景,针对41+70+41米跨径组合的装配式钢桁-砼组合连续刚构桥论述了钢桁梁、桥道板、墩梁固结的设计构造特点,讨论了该类桥梁的主要施工方法及步骤。(2)探索了模拟带PCSS剪力联结键的装配式钢桁-砼组合连续钢构桥施工过程的有限元模型建立方法,据此对青歧涌大桥在施工阶段、使用阶段的全过程受力行为进行了分析和验算,建议了钢桁梁施工预拱度的计算方法;(3)介绍了现场拼装形成半桥整体钢桁梁制作工序,结合现场实际施工对钢桁梁的墩梁固结处预埋件的精度控制、吊装过程中吊点的安全设计、整体吊装过程中钢桁梁的线形控制三方面进行了施工控制方法的讨论;(4)介绍了装配式钢桁-砼组合连续刚构桥桥道板的设计构造;分析了桥道板在制作过程中人为施工缺陷对桥道板应力分布的影响,讨论了预应力损失、板梁间的焊缝误差对结构受力的影响,结合现场实际施工探讨了减小预应力张拉损失以及桥道板与钢桁梁纵向接缝的控制措施。
刘辉[10](2016)在《装配式钢桁—砼组合连续刚构桥施工阶段结构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针对常规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普遍存在的开裂和后期挠度过大等问题,依托交通运输部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特大跨钢桁-砼组合连续刚构桥建设基础理论研究”,基于导师周志祥教授提出的装配式钢桁-混凝土组合连续刚构桥,本文以主跨为386m的装配式钢桁-混凝土组合连续刚构桥为工程背景,对桥梁在施工阶段的力学行为开展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阐述了装配式钢桁-混凝土组合连续刚构桥的基本概念、构造特点;探讨了装配式钢桁-混凝土组合连续刚构桥的四种施工方案:钢桁与桥面板同步悬臂安装施工;钢桁合拢后桥面板分多批次与钢桁联结施工;钢桁合拢后桥面板分少批次与钢桁联结施工;钢桁合拢后桥面板一次性与钢桁联结施工。(2)对主跨为386m的依托工程桥梁建立考虑施工阶段的空间杆系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四种不同施工方案下结构的受力状态、变形、施工难易,其中钢桁合拢后桥面板分六批次与钢桁焊接施工方案在整个施工过程和正常使用阶段,结构各杆件均未出现应力超限情况。(3)针对钢桁合拢后桥面板分六批次与钢桁焊接施工的情况,对桥面板预应力张拉阶段是否产生翘起变形建立了简化分析模型,结果表明预应力张拉引起桥面板上翘变形明显小于桥面板在自重作用下的下挠变形,即桥面板在自重下可自动与钢桁顶面贴合。(4)预应力张拉控制力降低10%,桥面板各截面压应力储备均有降低,靠近预应力张拉端处降幅更为明显;对钢桁杆件应力影响不大。预制桥面板与钢桁焊缝每间隔一节间发生失效,仅焊接失效且靠近预应力张拉处的桥面板压应力、上弦杆拉应力增幅明显;其它杆件应力变化不大。(5)对依托工程桥梁的钢桁最大悬臂状态、桥面板安装阶段、成桥阶段进行了线性稳定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横向刚度远小于纵向刚度,各施工阶段首先出现面外失稳,但结构稳定安全系数均满足规范要求;在两幅桥钢桁梁的墩顶及四分点位置增设横向联结系,可大幅提高施工阶段桥梁的横向稳定性;当墩高超过100m时,为保证结构稳定安全性,建议在双肢薄壁墩之间设置横向联系。
二、浅析装配式连续刚构桥的设计与施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装配式连续刚构桥的设计与施工(论文提纲范文)
(1)考虑内力状态的大跨高墩连续刚构桥地震反应及易损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连续刚构桥概述 |
1.2.1 发展概况 |
1.2.2 结构特点 |
1.2.3 震害特征 |
1.3 连续刚构桥抗震性能研究进展 |
1.3.1 地震反应分析 |
1.3.2 地震易损性分析 |
1.3.3 地震动持时研究 |
1.3.4 地震损伤控制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连续刚构桥施工过程模拟及动力模型的建立 |
2.1 引言 |
2.2 桥梁概况 |
2.3 施工过程模拟 |
2.4 动力分析模型 |
2.5 动力特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连续刚构桥主桥内力状态及其对地震反应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主桥内力状态 |
3.3 内力等效荷载 |
3.4 关键截面的应力状态 |
3.5 内力状态对主桥地震反应的影响 |
3.5.1 分析模型及地震动选择 |
3.5.2 不同内力状态对地震反应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考虑内力状态的连续刚构桥地震易损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 |
4.2.1 易损性分析方法 |
4.2.2 损伤指标的确定 |
4.3 分析模型及地震动选择 |
4.3.1 典型施工阶段分析模型 |
4.3.2 动力特性分析 |
4.3.3 等效荷载及内力状态 |
4.3.4 地震动记录选择与输入 |
4.4 典型施工阶段的地震易损性分析 |
4.4.1 损伤界限值计算 |
4.4.2 IDA时程分析 |
4.4.3 回归分析处理 |
4.4.4 易损性分析 |
4.5 成桥阶段的地震易损性分析 |
4.5.1 损伤界限值计算 |
4.5.2 IDA时程分析 |
4.5.3 回归分析处理 |
4.5.4 易损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持时指标与连续刚构桥地震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地震动持时指标 |
5.3 分析模型及地震动输入 |
5.4 相关性分析 |
5.4.1 强度、持时指标与地震反应的相关性 |
5.4.2 不同持时指标与滞回总耗能的相关性 |
5.5 不同地震动持时对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的影响 |
5.5.1 地震反应分析 |
5.5.2 滞回耗能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所选地震动记录的基本信息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2)装配式钢桁-混凝土组合连续刚构桥施工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程概况及概念简述 |
1.1 工程概况 |
1.2 装配式钢桁-混凝土组合连续刚构桥概念 |
2 施工现场规划与布置 |
3 钢桁梁分片施工工艺 |
4 钢桁片拼接施工工艺 |
5 刚构桥挂篮悬臂现浇施工前准备 |
6 测量环节控制施工工艺 |
7 钢桁架的具体测量计算 |
8 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挂篮悬臂现浇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 |
9 结语 |
(3)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东南大学王景全老师提供初稿) |
1 桥梁工程研究新进展(东南大学王景全老师提供初稿) |
1.1新材料促进桥梁工程技术革新 |
1.2桥梁工业化进程与智能建造技术取得长足发展 |
1.3桥梁抗灾变能力显着提高 |
1.4桥梁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 |
1.5跨海桥梁深水基础不断创新 |
2桥梁结构设计 |
2.1桥梁作用及分析(同济大学陈艾荣老师、长安大学韩万水老师、河北工程大学刘焕举老师提供初稿) |
2.1.1汽车作用 |
2.1.2温度作用 |
2.1.3浪流作用 |
2.1.4分析方法 |
2.1.5展望 |
2.2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西南交通大学卫星老师提供初稿) |
2.2.1新型桥梁用钢的研发 |
2.2.2焊接节点疲劳性能 |
2.2.3钢结构桥梁动力行为 |
2.2.4复杂环境钢桥服役性能 |
2.2.5组合结构桥梁空间力学行为 |
2.2.6组合结构桥梁关键构造力学行为 |
2.2.7展望 |
2.3高性能材料 |
2.3.1超高性能混凝土(湖南大学邵旭东老师提供初稿) |
2.3.2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西南交通大学张锐老师提供初稿) |
2.3.3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北京工业大学刘越老师提供初稿) |
2.3.4智能材料(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2.3.5展望 |
2.4桥梁基础工程(同济大学梁发云老师提供初稿) |
2.4.1深水桥梁基础形式 |
2.4.2桥梁基础承载性能分析 |
2.4.3桥梁基础动力特性分析 |
2.4.4深水桥梁基础工程面临的挑战 |
3桥梁建造新技术 |
3.1钢结构桥梁施工新技术(西南交通大学卫星老师提供初稿) |
3.1.1钢结构桥梁工程建设成就 |
3.1.2焊接制造新技术 |
3.1.3施工新技术 |
3.2桥梁快速建造技术(北京工业大学贾俊峰老师提供初稿) |
3.2.1预制装配桥梁上部结构关键技术 |
3.2.2预制装配桥墩及其抗震性能研究进展 |
3.2.2.1灌浆/灌缝固定连接预制桥墩及其抗震性能 |
3.2.2.2无黏结预应力连接预制桥墩及其抗震性能 |
3.3桥梁建造技术发展态势分析 |
4桥梁运维 |
4.1监测与评估(浙江大学叶肖伟老师、湖南大学孔烜老师、西南交通大学崔闯老师提供初稿) |
4.1.1监测技术 |
4.1.2模态识别 |
4.1.3模型修正 |
4.1.4损伤识别 |
4.1.5状态评估 |
4.1.6展望 |
4.2智能检测(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4.2.1智能检测技术 |
4.2.2智能识别与算法 |
4.2.3展望 |
4.3桥上行车安全性(中南大学国巍老师提供初稿) |
4.3.1风荷载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1.1车-桥气动参数识别 |
4.3.1.2风载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评估 |
4.3.1.3风浪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1.4风屏障对行车安全性的影响 |
4.3.2地震作用下行车安全性 |
4.3.2.1地震-车-桥耦合振动模型 |
4.3.2.2地震动激励特性的影响 |
4.3.2.3地震下桥上行车安全性评估 |
4.3.2.4车-桥耦合系统地震预警阈值研究 |
4.3.3长期服役条件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4冲击系数与振动控制研究 |
4.3.4.1车辆冲击系数 |
4.3.4.2车-桥耦合振动控制方法 |
4.3.5研究展望 |
4.4加固与性能提升(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4.4.1增大截面加固法 |
4.4.2粘贴钢板加固法 |
4.4.3体外预应力筋加固法 |
4.4.4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法 |
4.4.5组合加固法 |
4.4.6新型混凝土材料的应用 |
4.4.7其他加固方法 |
4.4.8发展展望 |
5桥梁防灾减灾 |
5.1抗震减震(北京工业大学贾俊峰老师、中南大学国巍老师提供初稿) |
5.1.1公路桥梁抗震研究新进展 |
5.1.2铁路桥梁抗震性能研究新进展 |
5.1.3桥梁抗震发展态势分析 |
5.2抗风(东南大学张文明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陈文礼老师提供初稿) |
5.2.1桥梁风环境 |
5.2.2静风稳定性 |
5.2.3桥梁颤振 |
5.2.4桥梁驰振 |
5.2.5桥梁抖振 |
5.2.6主梁涡振 |
5.2.7拉索风致振动 |
5.2.8展望 |
5.3抗火(长安大学张岗老师、贺拴海老师、宋超杰等提供初稿) |
5.3.1材料高温性能 |
5.3.2仿真与测试 |
5.3.3截面升温 |
5.3.4结构响应 |
5.3.5工程应用 |
5.3.6展望 |
5.4抗撞击及防护(湖南大学樊伟老师、谢瑞洪、王泓翔提供初稿) |
5.4.1车撞桥梁结构研究现状 |
5.4.2船撞桥梁结构研究进展 |
5.4.3落石冲击桥梁结构研究现状 |
5.4.4研究展望 |
5.5抗水(东南大学熊文老师提供初稿) |
5.5.1桥梁冲刷 |
5.5.2桥梁水毁 |
5.5.2.1失效模式 |
5.5.2.2分析方法 |
5.5.3监测与识别 |
5.5.4结论与展望 |
5.6智能防灾减灾(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鲍跃全老师提供初稿) |
6结语(西南交通大学张清华老师提供初稿) |
策划与实施 |
(4)快速施工钢桁-混凝土组合连续刚构桥装配工序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装配式钢桁-混凝土组合连续刚构桥施工方法和工序设计 |
1.1 设计概念 |
1.2 基本施工工序 |
2 桥面板安装施工方案讨论 |
2.1 桥面板安装及PCSS剪力连接件焊接方案 |
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 桥面板安装方案结果对比 |
3.1 桥面板应力分析 |
3.2 钢桁梁应力分析 |
3.3 桥梁跨中挠度变化分析 |
4 结论 |
(5)“优力型”钢桁-混凝土组合连续刚构桥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概述 |
1.1.1 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应用与发展 |
1.1.2 连续刚构桥的特点 |
1.1.3 连续刚构桥的问题 |
1.2 钢-混凝土组合桥梁概述 |
1.2.1 钢-混凝土组合桥梁分类 |
1.2.2 钢桁-混凝土组合桥应用与发展 |
1.2.3 钢桁-混凝土组合梁桥的问题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优力型”钢桁-混凝土组合连续刚构桥的基本概念 |
2.1 现有钢桁-混凝土组合连续刚构桥 |
2.1.1 构造及受力特性 |
2.1.3 存在问题 |
2.2 “优力型”钢桁-混凝土组合连续刚构桥的提出 |
2.2.1 “优力型”钢桁-混凝土组合连续刚构桥设计理念 |
2.2.2 “优力型”钢桁-混凝土组合连续刚构桥的构造特点 |
2.2.3 “优力型”钢桁-混凝土组合连续刚构桥的施工方法 |
2.3 与常规PC连续刚构桥的比较 |
2.3.1 经济性分析 |
2.3.2 技术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优力型”钢桁-混凝土组合连续刚构桥结构方案设计 |
3.1 桥梁特点和计算思路 |
3.1.1 桥梁结构简化思路 |
3.1.2 悬臂拼装阶段 |
3.1.3 安装桥道板阶段 |
3.1.4 桥面铺装阶段 |
3.2 钢桁-混凝土组合连续刚构桥弯矩方程推导 |
3.2.1 设计桥梁未知参数及其求解流程 |
3.2.2 不计入桥墩刚度的弯矩公式推导 |
3.2.3 计入桥墩刚度的弯矩公式推导 |
3.3 主梁总体布置研究 |
3.3.1 边中跨比例 |
3.3.2 正弯矩区段比例系数 |
3.3.3 跨高比值 |
3.4 受拉钢弦杆结构设计 |
3.4.1 受拉钢弦杆面积估算 |
3.4.2 主桁架线形选定 |
3.5 区段及连接构造设计 |
3.5.1 钢桁-混凝土连接构造 |
3.5.2 各区段构造 |
3.5.3 墩梁连接构造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优力型”钢桁-混凝土组合连续刚构桥力学性能分析 |
4.1 依托工程桥梁结构方案 |
4.1.1 依托工程概况 |
4.1.2 钢弦杆截面构造 |
4.2 算例桥梁桥施工全过程静力分析 |
4.2.1 有限元模型 |
4.2.2 计算工况 |
4.2.3 施工过程分析 |
4.2.4 成桥状态分析 |
4.2.5 挠度计算 |
4.3 算例桥梁的动力特性及稳定性 |
4.3.1 结构自振特性计算理论 |
4.3.2 成桥后动力性能分析 |
4.3.3 最不利施工工况及成桥全过程稳定性分析 |
4.4 正负弯矩过渡区段局部构造及应力分析 |
4.4.1 正负弯矩过渡区段局部模型建立 |
4.4.2 复杂应力集中区域的选取 |
4.4.3 节点板尺寸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一、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攻读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及工程项目 |
(6)新型装配式多肢组合高墩抗震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墩大跨刚构桥的发展 |
1.1.2 存在的问题 |
1.2 新型高墩的研究现状 |
1.2.1 结构形式 |
1.2.2 施工工艺 |
1.2.3 抗震性能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新型桥墩结构设计及模型建立 |
2.1 工程概况 |
2.2 截面计算理论 |
2.2.1 一般规定 |
2.2.2 钢管混凝土柱的数学模型 |
2.2.3 结构组合强度 |
2.2.4 结构组合刚度 |
2.3 新型桥墩设计 |
2.3.1 桥墩截面尺寸设计 |
2.3.2 墩柱连接设计 |
2.4 材料本构关系 |
2.4.1 混凝土本构关系 |
2.4.2 钢材本构关系 |
2.5 建立计算模型 |
2.5.1 纤维模型 |
2.5.2 梁柱单元的选择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截面形式新型高墩抗震性能分析 |
3.1 Pushover分析方法 |
3.2 拟静力试验 |
3.3 滞回曲线 |
3.3.1 RC墩 |
3.3.2 HCFS-C1墩 |
3.3.3 HCFS-C2墩 |
3.3.4 HCFS-S3墩 |
3.3.5 HST-C墩 |
3.3.6 HST-S墩 |
3.4 耗能性能 |
3.4.1 累积滞回耗能 |
3.4.2 等效粘滞阻尼系数 |
3.5 延性性能 |
3.5.1 延性的定义及计算 |
3.5.2 延性系数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高墩连续刚构桥全桥地震响应分析 |
4.1 地震响应分析方法 |
4.1.1 静力法 |
4.1.2 反应谱法 |
4.1.3 动力时程分析法 |
4.2 桥梁动力特性计算分析 |
4.3 地震波的选取 |
4.3.1 选取原则 |
4.3.2 选取地震波 |
4.4 动力计算模型的建立 |
4.5 全桥地震响应分析 |
4.5.1 桥墩位移时程曲线 |
4.5.2 桥墩弯矩时程曲线 |
4.6 全桥易损性分析 |
4.6.1 结构破坏准则 |
4.6.2 损伤指标确定 |
4.6.3 易损性曲线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基于PCSS剪力连接的装配式钢—砼组合梁疲劳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绪论 |
1.1 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梁桥的发展与应用 |
1.1.1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发展 |
1.1.2 组合梁桥装配式发展 |
1.1.3 全装配式钢混组合梁桥探索 |
1.2 焊接连接构造疲劳性能研究现状 |
1.2.1 焊接技术的发展 |
1.2.2 钢-混组合梁的疲劳性能研究发展 |
1.2.3 热点应力法在钢桥上的应用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全装配式钢桁-砼组合梁负弯矩区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
2.1 全装配式钢-砼组合梁基本概念 |
2.1.1 基本概念 |
2.1.2 依托工程 |
2.1.3 构造特点 |
2.2 疲劳性能试验方案设计 |
2.2.1 试验梁设计与制作 |
2.2.2 疲劳试验加载方案 |
2.3 疲劳试验结果分析 |
2.3.1 荷载挠度分析 |
2.3.2 截面应变分布 |
2.3.3 剪力-滑移变化分析 |
2.3.4 裂缝开展情况 |
2.3.5 刚度退化原因分析 |
2.3.6 部件疲劳寿命预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PCSS钢桁-砼组合梁焊缝疲劳性能分析 |
3.1 等高截面钢桁-砼组合梁的非连续传力模型 |
3.1.1 平衡方程 |
3.1.2 边界条件 |
3.1.3 方程求解 |
3.1.4 考虑滑移效应的组合梁挠度计算 |
3.2 实例验算及参数化分析 |
3.2.1 荷载滑移曲线 |
3.2.2 Midas/Civil有限元模型 |
3.2.3 对比分析 |
3.2.4 参数化分析 |
3.3 变高截面钢桁-砼组合梁的非连续传力模型 |
3.4 试验梁焊缝疲劳性能分析 |
3.4.1 控制部位焊缝疲劳应力计算 |
3.4.2 增强焊缝疲劳性能的有效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PCSS全装配式钢混组合连续刚构桥疲劳寿命评价 |
4.1 热点应力法疲劳寿命评价基本理论 |
4.2 标准疲劳车荷载 |
4.2.1 欧洲Eurocode1 规范 |
4.2.2 中国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 |
4.3 基于热点应力法的疲劳寿命评价 |
4.3.1 T型接头非对称组合焊缝焊脚尺寸计算 |
4.3.2 焊缝法向热点应力计算 |
4.3.3 疲劳寿命评价 |
4.4 焊缝构造细节参数分析 |
4.4.1 对接焊缝部分熔透的影响 |
4.4.2 角焊缝尺寸的影响 |
4.4.3 节点板尺寸及形状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8)装配式钢桁—混凝土组合梁结构行为与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发展 |
1.1.1 连续刚构桥的构造及力学特性 |
1.1.2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施工技术 |
1.1.3 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的发展趋势 |
1.2 钢-混凝土组合梁桥 |
1.2.1 常用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
1.2.2 钢-混凝土组合连续刚构桥 |
1.2.3 钢-混凝土组合梁桥的剪力联结构造特点 |
1.3 钢-混凝土组合梁设计理论 |
1.3.1 钢-混凝土的剪力传递机理研究 |
1.3.2 采用预制桥道板的钢-混凝土组合梁试验研究现状 |
1.3.3 现有组合梁计算理论研究 |
1.3.4 现有组合梁非线性全过程分析方法研究 |
1.3.5 研究现状综述及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全装配式钢桁-混凝土组合连续刚构桥构想 |
2.1 已有的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梁桥 |
2.2 全装配式钢桁-混凝土组合连续刚构桥构想 |
2.3 关键构造与施工方法 |
2.3.1 PCSS剪力连接件 |
2.3.2 钢桁构造 |
2.3.3 施工方法 |
2.4 与常规连续刚构的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CSS剪力联结的受载性能与计算方法研究 |
3.1 PCSS剪力连接件受载性能 |
3.1.1 PCSS剪力连接件推出试验 |
3.1.2 PCSS剪力连接件受载性能数值模拟 |
3.1.3 装配式PCSS构件推出试验 |
3.1.4 PCSS剪力连接件的力学性能比较 |
3.2 基于PCSS的装配式组合梁受载特性数值模拟 |
3.2.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2.2 两点加载时PCSS剪力连接件的滑移分布 |
3.2.3 不同加载方式时完全抗剪连接件的滑移分布比较 |
3.2.4 剪力钉数量对滑移分布的影响比较 |
3.3 装配式组合梁的滑移分布及计算方法 |
3.3.1 开裂前滑移分布及计算方法 |
3.3.2 开裂后滑移分布及计算方法 |
3.3.3 理论计算值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装配式钢桁-混凝土组合梁受载行为试验研究 |
4.1 试验梁设计 |
4.1.1 试验目的 |
4.1.2 试验梁构造 |
4.1.3 材料特性 |
4.1.4 加载方式 |
4.1.5 测试内容及测点布置 |
4.2 试验梁制作 |
4.2.1 钢桁及桥道板预制 |
4.2.2 桥道板安装及拼接 |
4.2.3 钢桁与混凝土桥道板结整 |
4.3 试验梁开裂前的力学性能 |
4.3.1 荷载-挠度关系 |
4.3.2 荷载-应变关系及分布 |
4.3.3 荷载-滑移关系 |
4.4 试验梁的初始开裂 |
4.4.1 初始裂缝 |
4.4.2 荷载-挠度关系 |
4.4.3 荷载-滑移关系 |
4.5 试验梁破坏阶段的行为 |
4.5.1 PSTC-h1 试验梁破坏过程 |
4.5.2 PSTC-h2 试验梁破坏过程 |
4.5.3 PSTC-v3 试验梁破坏过程 |
4.6 PCSS剪力连接件的滑移分布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装配式钢桁-混凝土组合梁计算方法 |
5.1 装配式组合梁抗裂性能 |
5.1.1 开裂特征及影响因素 |
5.1.2 开裂极限状态的计算图示 |
5.1.3 开裂弯矩计算方法 |
5.2 裂缝宽度计算方法 |
5.2.1 装配式组合梁裂缝发展及分布特征 |
5.2.2 裂缝宽度影响因素 |
5.2.3 裂缝对中性轴高度的影响 |
5.2.4 考虑开裂及剪力连接件滑移影响的曲率计算 |
5.2.5 裂缝间距的取值 |
5.2.6 裂缝宽度计算公式 |
5.3 装配式钢桁-混凝土组合梁节段的极限抗弯承载力(M-区) |
5.3.1 破坏模式 |
5.3.2 不计滑移影响时的PSTC梁极限承载力计算 |
5.3.3 考虑滑移影响的PSTC梁极限承载力计算 |
5.3.4 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值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PSTC梁非线性全过程分析方法 |
6.1 装配式组合梁的模拟方法 |
6.1.1 PCSS剪力连接件的模拟 |
6.1.2 预制桥道板的模拟 |
6.1.3 施工阶段的模拟 |
6.1.4 组合梁受载模拟 |
6.2 基于Abaqus的精细化建模分析方法 |
6.2.1 钢桁梁加载阶段 |
6.2.2 桥道板施加预应力阶段 |
6.2.3 装配式组合梁受载全过程仿真分析 |
6.2.4 试验结果与分析结果比较 |
6.3 针对大型装配式组合桥梁的简化建模分析方法 |
6.3.1 安装钢桁梁阶段 |
6.3.2 桥道板施加预应力阶段 |
6.3.3 桥道板与钢桁之间刚性联结形成组合梁 |
6.3.4 仿真分析与试验结果的比较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装配式钢桁-混凝土组合梁桥的工程应用 |
7.1 依托工程桥梁概况 |
7.1.1 总体布置 |
7.1.2 关键构造 |
7.1.3 关键施工技术研究 |
7.2 依托工程桥梁的受力行为分析 |
7.2.1 模型的建立 |
7.2.2 施工阶段力学行为 |
7.2.3 使用阶段力学行为 |
7.2.4 稳定性分析 |
7.2.5 全过程力学行为 |
7.3 依托工程的建设与使用简况 |
7.3.1 施工简况 |
7.3.2 成桥荷载试验 |
7.3.3 后期使用简况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9)装配式钢桁—砼组合连续刚构桥施工技术及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钢-混凝土组合桥的发展 |
1.1.1 钢-混凝土组合桥梁发展概况 |
1.1.2 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的特点 |
1.2 钢-混凝土组合梁桥的施工监控方法 |
1.2.1 常规连续刚构桥的监控内容 |
1.2.2 钢-混凝土组合梁桥的监控方法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装配式钢桁-砼组合连续刚构桥设计与施工概要 |
2.1 装配式钢桁-砼组合连续刚构桥基本概念 |
2.1.1 常规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问题 |
2.1.2 装配式钢桁-砼组合连续刚构桥构造特点 |
2.2 青岐涌大桥结构设计概况 |
2.2.1 青歧涌大桥孔跨布置 |
2.2.2 青歧涌大桥上下部结构 |
2.3 青岐涌大桥的施工工艺 |
2.3.1 主要施工工序 |
2.3.2 钢桁梁的制作 |
2.3.3 桥面板的制作 |
2.3.4 桥面铺装以及墩梁固结工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青岐涌大桥施工阶段受力行为分析 |
3.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1.1 计算模型 |
3.1.2 材料参数 |
3.1.3 施加荷载 |
3.1.4 施工阶段 |
3.2 施工阶段仿真分析 |
3.2.1 施工阶段的应力 |
3.2.2 施工阶段的变形 |
3.2.3 施工预拱度设置 |
3.3 使用阶段的应力及变形验算 |
3.3.1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
3.3.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钢桁梁制作安装施工及控制方法 |
4.1 钢桁梁制作安装工序 |
4.1.1 胎架的布置 |
4.1.2 现场的组拼 |
4.1.3 临时支墩的设置 |
4.1.4 吊装架设 |
4.2 墩梁联结构造及预埋件精度控制 |
4.2.1 墩梁联结构造 |
4.2.2 预埋件精度控制 |
4.3 钢桁梁整体吊装控制 |
4.3.1 吊点设计 |
4.3.2 应力变形验算 |
4.4 吊装过程中的钢桁线形控制 |
4.4.1 理论标高的拟定 |
4.4.2 实际标高调整控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桥道板预制安装联结施工及控制方法 |
5.1 混凝土桥道板的设计构造 |
5.2 预制桥道板横向接缝的施工偏差及影响分析 |
5.2.1 施工中非理想接触缺陷 |
5.2.2 非理想接触缺陷对桥道板的应力分布影响 |
5.2.3 不同深度非理想接触缺陷对桥道板的应力分布影响 |
5.3 纵向预应力张拉引起的变形控制 |
5.3.1 预应力偏差对应力的影响 |
5.3.2 预应力偏差对挠度的影响 |
5.3.3 减小预应力张拉偏差的调控方法 |
5.4 板-梁间纵向接缝误差调控方法 |
5.4.1 桥面板-钢桁梁纵向接缝误差产生的原因 |
5.4.2 施工中接缝误差影响分析 |
5.4.3 接缝误差对全桥受力的影响 |
5.4.4 板-梁接缝误差的调控方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本文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装配式钢桁—砼组合连续刚构桥施工阶段结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连续刚构桥概述 |
1.1.1 连续刚构桥的特点 |
1.1.2 现有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问题 |
1.1.3 连续刚构桥的发展趋势 |
1.2 钢-混凝土组合桥梁概述 |
1.2.1 钢-混凝土组合桥梁发展概况 |
1.2.2 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的特点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装配式钢桁-混凝土组合连续刚构特点及建模方法 |
2.1 装配式钢桁-混凝土组合连续刚构桥的基本概念 |
2.1.1 PCSS剪力键及桥面板的构造特点 |
2.1.2 钢桁的主要构造特点 |
2.1.3 钢桁-混凝土组合试验梁的制作工序 |
2.2 钢桁-混凝土连续续刚构桥施施工方法法 |
2.3 钢桁-混凝土组合连续刚构桥施工方案 |
2.3.1 钢桁与桥面板同步安装施工 |
2.3.2 钢桁合拢后桥面板分多批次与钢桁焊接施工 |
2.3.3 桥面板分少批次与钢桁焊接施工 |
2.3.4 桥面板一次性与钢桁焊接施工 |
2.4 考虑施工过程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方法 |
2.4.1 有限元软件的选取 |
2.4.2 PCSS剪力键的模拟方法 |
2.4.3 施工过程的模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主跨386m连续刚构桥在不同施工方案下的力学特性研究 |
3.1 依托工程概况 |
3.1.1 上部结构 |
3.1.2 下部结构 |
3.2 计算模型的介绍 |
3.2.1 材料和截面特性 |
3.2.2 施工阶段的划分 |
3.2.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3 施工过程应力变化 |
3.3.1 钢桁与桥面板同步安装 |
3.3.2 钢桁合拢后预制桥面板分六批次和钢桁焊接 |
3.3.3 钢桁合拢后预制桥面板分三批次和钢桁焊接 |
3.3.4 钢桁合拢后预制桥面板一次性和钢桁焊接 |
3.4 四种施工方案的对比分析 |
3.4.1 结构受力对比分析 |
3.4.2 变形对比分析 |
3.4.3 施工难易对比分析 |
3.4.4 对比分析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桥面板安装过程结构性能研究 |
4.1 正常施工下结构的行为分析 |
4.1.1 结构内力分析 |
4.1.2 结构应力分析 |
4.1.3 结构挠度分析 |
4.2 桥面板翘起变形分析 |
4.2.1 简化模型的建立 |
4.2.2 计算结果 |
4.3 预应力施工偏差影响分析 |
4.3.1 预应力偏差对应力的影响 |
4.3.2 预应力偏差对挠度的影响 |
4.4 桥面板焊接施工偏差影响分析 |
4.4.1 剪力键焊缝失效对应力的影响 |
4.4.2 剪力键焊缝失效对挠度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装配式钢桁-混凝土组合连续刚构桥稳定性分析 |
5.1 稳定性分析理论 |
5.1.1 第一类稳定分析 |
5.1.2 第二类稳定分析 |
5.2 线性稳定性分析 |
5.2.1 桥墩竣工阶段 |
5.2.2 钢桁最大悬臂状态 |
5.2.3 桥面板安装阶段 |
5.2.4 成桥状态 |
5.3 非线性稳定分析 |
5.3.1 最大双悬臂状态 |
5.3.2 成桥状态 |
5.4 增强最大悬臂状态结构稳定性的探讨 |
5.4.1 增设临时塔架和拉索 |
5.4.2 两幅桥增设横向联结系 |
5.5 墩高对最大悬臂状态稳定性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浅析装配式连续刚构桥的设计与施工(论文参考文献)
- [1]考虑内力状态的大跨高墩连续刚构桥地震反应及易损性分析[D]. 李军. 兰州理工大学, 2021
- [2]装配式钢桁-混凝土组合连续刚构桥施工工艺[J]. 任苹福. 交通世界, 2021(Z2)
- [3]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J].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中国公路学报, 2021(02)
- [4]快速施工钢桁-混凝土组合连续刚构桥装配工序优化分析[J]. 吴昊,高燕梅,周志祥. 中外公路, 2020(06)
- [5]“优力型”钢桁-混凝土组合连续刚构桥可行性研究[D]. 吴修波.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5)
- [6]新型装配式多肢组合高墩抗震性能分析[D]. 李甜.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9(03)
- [7]基于PCSS剪力连接的装配式钢—砼组合梁疲劳性能研究[D]. 朱虎勇.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8]装配式钢桁—混凝土组合梁结构行为与计算方法研究[D]. 高燕梅. 重庆交通大学, 2018(06)
- [9]装配式钢桁—砼组合连续刚构桥施工技术及控制方法研究[D]. 尹云厅. 重庆交通大学, 2017(03)
- [10]装配式钢桁—砼组合连续刚构桥施工阶段结构性能研究[D]. 刘辉. 重庆交通大学,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