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银杏雄株叶片类黄酮含量及其相关因子的变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孙立民[1](2019)在《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的转录、蛋白及代谢调控机制分析》文中提出银杏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具有典型的喜温暖和阳光的特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寿命长、病虫害少、经济价值高;银杏因其形态特性及进化地位,具有极大的叶用价值、核用价值、观赏价值、生态价值、科研价值,目前银杏的药用价值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关注和认可。银杏全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为银杏高通量测序技术提供了可用的参考基因组,但有参转录组测序仍然未在解释银杏生物学现象中普遍应用;蛋白质组、代谢组,尤其是多组学联合分析技术是解释自然界生物学现象的有效工具,但目前在银杏中尚未得到应用。虽然到目前为止很多银杏黄酮合成相关的基因已经被克隆,但是针对它们的研究深度都比较浅,黄酮类化合物在银杏中的生物合成途径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以叶用银杏良种‘银杏泰山(TS10)家系’为研究对象,对该家系叶片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年动态观测,探明其黄酮类化合物年变化规律,并对银杏叶片中代谢物与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定量、定性分析;首次在银杏叶片3个关键发育时期进行转录组、代谢组、蛋白组多组学分析,对银杏叶片中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不同时期差异基因、差异蛋白、差异代谢物的表达量相互关系,筛选出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中关键调控基因、蛋白及代谢物,旨在探明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关键调控机理,为提高银杏叶片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提供分子生物学基础,推动叶用银杏药用价值的开发利用。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银杏叶及不同组织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季节变化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存在极大的年变化,其随季节变化呈现出极显着的差异。在叶片发育早期的4月份,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较高,后5-6月份随叶片的生长,黄酮类化合物含量逐渐下降,自6月份开始,黄酮类化合物含量逐渐上升,至9月份达到最高值,秋季银杏叶片变黄之后黄酮类化合物急剧下降,落叶前后达到极低值;银杏不同组织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差异极显着,在4月、7月、10月份均呈现出叶>根>茎的趋势;相同家系、同一时期的不同单株间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差异也存在极大的差异。(2)银杏叶代谢物及黄酮类化合物种类的定量及定性分析银杏叶片中共检测到代谢物615种,被分为32大类,其中,种类最多的为有机酸及其衍生物,共有64种,占总数的10.41%。银杏叶片中含量最多的代谢物为脂质-脂肪酸,其次为糖类和黄酮;银杏叶片中共检测到黄酮类化合物165种,被分为8大类,其中含量最多的为紫云英苷;最低的为3-羟基黄酮。不同代谢物之间,氨基酸衍生物、黄酮、黄酮醇等代谢物与黄酮类化合物总量呈正相关,核苷酸及其衍生物、羟基肉桂酰衍生物、脂质-甘油磷脂等代谢物与黄酮类化合物总量呈负相关。(3)基于多组学分析的不同时期银杏叶片黄酮类化合物合成差异分析本研究转录组测序得到了高质量的cDNA文库,与银杏参考基因组平均比对率达89.42%,故银杏中应用有参转录组测序技术解释银杏生物学现象是可行的,本研究针对银杏不同发育时期(8月/H1、7月/H2、6月/H3)叶片进行了转录组、代谢组、蛋白组联合分析,在H1 vs H2组合中检测到2835条差异基因、64个差异蛋白、166种差异代谢物;H1 vs H3组合中检测到7421条差异基因、197个差异蛋白、164种差异代谢物;H2 vs H3组合中检测到3278条差异基因、23个差异蛋白、51种差异代谢物。Pathway分析表明,H1 VS H2组合中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富集到差异基因15个,差异蛋白5个、差异代谢物15个,其反应前体苯丙烷的生物合成途径共富集到差异基因26条、差异蛋白4个、差异代谢物14种;H1 VS H3组合中,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富集到差异基因20个,差异蛋白5个、差异代谢物13种,其反应前体苯丙烷的生物合成途径共富集到差异基因40条、差异蛋白6个、差异代谢物10种;3个时期对比组合均差异表达的代谢物19种,包括有黄酮类化合物5种,花青素1种,羟基肉桂酰衍生物2种;此外各样品中均富集到了大量的bHLH及MYB相关的转录因子,黄酮作为一种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在银杏的抗性及适应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合成调控的关键机理将银杏叶不同发育时期对比组合中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相关的基因、蛋白、代谢物进行精确筛选,选择出银杏黄酮合成过程中FLS、LAR、DFR等关键酶8个,调控各关键酶合成基因Gb14029(FLS),Gb14026(FLS),Gb08047(LAR)等16个。对关键基因表达量在银杏不同组织中进行验证,Gb33746(LAR)、Gb14024(FLS)、Gb07705(CCR)、Gb09086(DFR)基因表达量与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呈正相关;Gb06448(LDOX)、Gb13074(Flavonoid 3’-Monooxygenase)、Gb10488(HCT)的表达量与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呈负相关。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与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脂肪酸代谢、脂肪酸生物合成等通路存在较强的相关性,通过一系列基因、蛋白及代谢过程相互调控。通过对不同时期差异基因的GO及KEGG功能注释,梳理出银杏黄酮类化合物的关键调控途径;CCR(肉桂烯醛基-CoA还原酶)与FLS(黄酮醇合成酶)是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途径中关键的限速酶。
郁万文,刘新亮,曹福亮,汪贵斌,张往祥[2](2014)在《不同银杏无性系叶药用成分差异及聚类分析》文中认为运用HPLC技术分析了54个银杏(Ginkgo biloba)无性系叶总黄酮和萜内酯及其组分含量的差异,并进行了聚类。结果表明,银杏无性系间叶中总黄酮、萜内酯及其组分含量存在遗传变异,且萜内酯及其组分含量的变异系数明显高于总黄酮及其组分。总黄酮含量较高的无性系有18、42、32和50号,其槲皮素、异鼠李素、山奈酚含量均较高。萜内酯含量较高的无性系为13、42、33、51和65号,其银杏内酯A(GA)、银杏内酯B(GB)、银杏内酯C(GC)及白果内酯(BB)含量均较高。通过对总黄酮-萜内酯进行联合复选,显示叶中总黄酮和萜内酯含量均较高的无性系为13、65、33、51、18、32和42号。这些无性系可通过嫁接、扦插直接在银杏采叶园进行推广种植,或作为叶用银杏新品种的育种材料。
张传丽,陈鹏[3](2014)在《银杏类黄酮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类黄酮是植物体内最重要的次生代谢物之一,在植物的生长、发育、抗逆境胁迫等多种生物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人类的健康也具有多种保健与药用功能。该文在参考近年来国内外与类黄酮和银杏类黄酮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银杏类黄酮分类、植物体内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以及银杏类黄酮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克隆等进行了归纳与分析,旨在为银杏类黄酮更广泛、更深入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沈丹红,陈鹏,蒋菲,马江黎,王金艳,戴燕[4](2014)在《银杏雄株叶片类黄酮糖基转移酶活性分析》文中指出【目的】为银杏黄酮糖苷的生物合成代谢研究及其叶用资源评价和优选提供新的技术。【方法】根据UFGT催化黄酮苷元槲皮素与UDPG反应生成槲皮素糖苷和UDP的原理,建立经试验筛选得到的最佳pH、温度、底物浓度和反应时间组成的优化体系,采用反相离子对色谱法测定银杏雄株不同生长时期叶片的UFGT酶活性。【结果】反应产物UDP线性为12.5300 mg·L-1(r=0.999 4),回收率为98.76%,RSD为1.3%(n=5);建立的UFGT活性测定优化体系为:pH=8.0、反应温度30℃、槲皮素浓度400μmol·L-1、反应时间4h;银杏雄株叶片5—10月间UFGT活性变化表现为由5月份的0.2 U·μmol-1·min-1逐渐上升,到9月份达到最大值,为0.62 U·μmol-1·min-1。【结论】该技术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推荐供银杏黄酮糖基转移酶活性测定参考应用,银杏叶用雄株9月份采叶可获得较高的黄酮糖苷含量。
张传丽,陈鹏,仲月明,周长远,沈丹红,蒋菲[5](2012)在《银杏类黄酮糖基转移酶基因全长序列克隆及表达分析》文中认为以银杏(Ginkgo biloba L.)雄株叶片为试材,采用同源基因克隆及RACE-PCR方法,克隆到了类黄酮糖基转移酶(UDP-glycose:flavonoid glycosyltransferase,UFGT)基因GbUFGT的全长cDNA序列,其在GenBank中的注册号为JN640564.2。该基因编码区长1491bp,编码496个氨基酸。GbUFGT蛋白具有保守的PSPG基序、UDP-葡萄糖基转移酶和UDP-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结构域,与其他植物中的UFGT蛋白同源性较高。GbUFGT基因组序列与其cDNA序列相同,无内含子。半定量RT-PCR结果表明,GbUFGT在整个银杏叶片发育期均可较高水平的表达,且不同发育期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属非发育时期特异性基因。
张传丽,陈鹏,仲月明,周长远,沈丹红,蒋菲[6](2012)在《银杏类黄酮糖基转移酶基因片段克隆与分析》文中认为根据GenBank中其他植物的类黄酮糖基转移酶基因(UFGT)的保守区设计简并引物,采用RT-PCR技术从银杏中扩增出UFGT基因的部分保守序列,并利用3′-RACE PCR方法,得到了包括3′-末端在内的银杏UFGT基因片段,命名为GbUFGT-3。结果表明:该片段长度为1 064bp,其中3′-UTR长度为314bp、编码区长度为750bp,可编码249个氨基酸,该氨基酸序列具有完整的UFGT特征序列PSPG-box;BLASTp分析及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GbUFGT-3确为银杏UFGT基因的序列片段;半定量RT-PCR结果表明,GbUFGT-3是非诱导表达基因,在银杏叶片的整个发育期均有较高水平的表达,不同发育期表达量无差异。GbUFGT-3已被GenBank收录,登录序列号为JN640564.1。
张传丽[7](2012)在《银杏类黄酮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GbUFGT和GbFOMT的克隆、表达与功能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类黄酮是植物体内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最重要的次生代谢物之一,其不仅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自身保护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人体具有重要的药用和保健功效。我国是银杏的故乡。银杏是一种具有顽强生命力的跨越悠悠岁月的孑遗植物,其不仅是一种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珍贵裸子植物,而且集重要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观赏价值于一身。在银杏叶用中,其叶片已用来提取类黄酮、萜内酯和聚戊烯醇等有效成分和加工制备成银杏提取物EGb(Extract of Ginkgo bilba,EGb),由EGb再进一步加工利用生产成各种用于治疗人体如高血压、痴呆、眩晕、耳鸣、末梢血管紊乱及外周动脉栓塞等心脑血管疾病的药品与保健品。由德国生产的EGb761要求其类黄酮含量必须高达24%,银杏类黄酮含量已被指定为国际银杏有效成分制取产品的主要质量指标。糖基化和O-甲基化是类黄酮基本结构形成后最重要的2种修饰反应,调控着类黄酮在植物组织和细胞中的脂溶性、水溶性、区域分布、化学稳定性和生物活性等,对于类黄酮生物代谢及通过生物技术提高类黄酮含量等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已从多种植物中克隆到了与类黄酮糖基化和O-甲基化相关的基因,但尚未见有关于银杏类黄酮糖基化和O-甲基化的研究报道。本文针对银杏叶用产业对其叶片及其制剂产品类黄酮含量的质量要求,根据银杏类黄酮分子结构与特性及其生物代谢途径和作用的关健酶,选用扬州大学银杏种质资源圃内的银杏雄株,采集其叶片,利用HPLC技术分别测定其总黄酮糖苷、槲皮素和异鼠李素含量变化,并首次同时测定其影响黄酮糖苷和黄酮苷元形成的银杏类黄酮糖基转移酶基因(GbUFGT)和银杏类黄酮O-甲基转移酶基因(GbFOMT)的表达与活性变化,克隆了上述2种银杏类黄酮糖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基因,并研究了它们的基因序列特征、蛋白质序列特征以及酶催化特性等。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银杏叶片发育过程中总黄酮糖苷、槲皮素和异鼠李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银杏叶黄酮苷元主要包括山奈酚、槲皮素和异鼠李素等3种,其中山奈酚和槲皮素含量较高,异鼠李素含量较低;以每年3月25日为银杏叶片萌芽起始点,银杏叶片萌芽后30-210天内,总黄酮糖苷含量呈整体上升趋势,有2个含量高峰期,150和210天,30-60天和150-210天时黄酮糖苷含量增长速率较快;槲皮素含量变化规律与总黄酮糖苷含量变化趋势类似;异鼠李素含量变化则与它们差异较大,30-90天内,异鼠李素含量无明显变化,叶片发育进入成熟期及衰老期后有2个含量高峰期,120天时和210天时,150天时其含量为整个银杏叶片发育期的最低点。2、利用同源基因克隆和RACE-PCR技术从银杏叶片中克隆到了一个银杏类黄酮糖基转移酶基因GbUF 的 cDNA 序列和基因组序列(GenBank Accession No.JN640564.2)。GbUFGT基因组序列中无内含子,与其cDNA序列相同;GbUFGT的cDNA序列全长2016 bp,编码区ORF长1491 bp,可编码496个氨基酸,该氨基酸序列在GenBank中注册号为AEQ33588.2;GbUFGT蛋白分子量为55kD、等电点为6.05,与其他植物中的UFGT蛋白质的性质相似,不稳定系数(instability index,II)为57.04(属易降解、不稳定蛋白),总平均亲水系数(Grand average of hydropathicity,GRAVY)为-0.127(属水溶性蛋白);BLASTn、BLASTp及多重序列比对分析发现,GbUFGT基因的cDNA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分别与其他植物中的UFGT基因cDNA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高,且其氨基酸序列中具有典型的糖基转移酶家族特征 PSPG(Plant Secondary Product Glycosyltransferase,PSPG)基序。3、利用同源基因克隆和RACE-PCR方法从银杏叶片中克隆到了与银杏类黄酮甲基化相关的银杏类黄酮O-甲基转移酶基因GbFOMT的cDNA和基因组序列。GbFOMT的cDNA序列(GenBank Accession No.JN222561)全长 1397 bp,编码区 ORF 全长 1089 bp;GbFOMT基因组序列全长1966 bp,包括2个内含子和3个外显子,内含子1和内含子2均属于典型的 GT-AG 型剪接体内含子;GbFOMT 蛋白(GenBank Accession No.AER35881.1)包含362个氨基酸,分子量为39.74 kD,等电点为5.90,不稳定系数II为37.50(属较稳定、不易降解),总平均亲水系数GRAVY为-0.043(属可溶性蛋白);BLASTp和多重序列比对分析发现,GbFOMT氨基酸序列N-端具有二聚体结构域(Dimerisation domain,pfam08100),C-端具有O-甲基转移酶结构域(Methyltransf2,pfam00891)等,与其他植物中的O-甲基转移酶蛋白OMT和类黄酮O-甲基转移酶FOMT蛋白同源性很高。4、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GbUFGT和GbFOMT分别与其他植物UFGT和FOMT起源相同。GbUFGT与葡萄、碧桃等藤本或木本植物中的UFGTs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植物FOMT可分为2大类,以异黄酮为底物的FOMT和以除异黄酮外的其他类黄酮为底物的FOMT,银杏GbFOMT属于以除异黄酮外的其他类黄酮为底物的FOMT类。5、二级结构预测分析发现,GbUFGT蛋白和GbFOMT蛋白的二级结构均主要有螺旋、折叠及无规则卷曲等3种主要的折叠方式;三级结构预测分析发现,GbUFGT属GT-B类折叠方式,与葡萄VvGTl蛋白三维结构类似,具有明显的N-端结构域和C-端结构域;而GbFOMT蛋白属二聚体蛋白,其单体的三级结构与紫花苜蓿中的COMT蛋白(PDB No.1kyzC)类似,具有明显可见的N-端二聚体结构域和C-端结构域。6、GbUFGT和GbFOMT蛋白均属于水溶性蛋白,在银杏细胞中跨膜区段较少。WoLF PSORT分析发现,GbUFGT蛋白可能定位于银杏细胞的叶绿体内,或胞间隙中;而GbFOMT蛋白则可能主要定位于银杏细胞的细胞质内。7、基因家族分析表明,GbUFGT基因属多基因家族基因;银杏GbFOMT基因属单基因或小家族基因。8、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GbUFGT基因和GbFOMT基因均可在整个银杏叶片发育期内表达,但不同发育期内GbUFGT基因表达量基本无变化,而GbFOMT基因则表达水平差异较大,幼嫩叶片期类黄酮合成速率最快,GbFOMT基因的表达水平也最高,衰老叶片期次之,夏季成熟叶片中银杏叶黄酮合成速率最慢,GbFOMT基因的表达水平也最低,GbFOMT基因的这种表达水平变化可能受槲皮素和异鼠李素含量变化影响,属发育时期特异性表达基因。9、原核表达融合蛋白GbFOMT酶催化特性分析结果表明,GbFOMT的酶催化活性受类黄酮底物C-3和C-3’位点基团的影响,主要以槲皮素为底物而生成异鼠李素,属槲皮素3’-FOMT,其催化反应无需镁离子及其他二价金属离子参与。本研究通过对银杏GbUFGT和GbFOMT基因的克隆、表达与功能分析,或为通过调节GbUFGT和GbFOMT活性及基因工程技术提高银杏叶片类黄酮含量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和理论支撑,或可直接应用于高类黄酮含量的银杏株系的优选等,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价值。
张传丽,陈鹏,仲月明,周长远,梁国华,沈丹红,吴秋月[8](2012)在《银杏类黄酮O-甲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采集扬州大学银杏种质资源圃不同发育时期的银杏叶片提取RNA,经简并引物PCR和5′RACE扩增,得到了5′端包含起始密码子在内的长为876bp的银杏类黄酮O-甲基转移酶(flavonoid O-methyl-transferase,FOMT)基因cDNA片段,命名为GbFOMT-13,其在GenBank数据库注册号为JN711433。对所得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BLAST比对分析和进化树分析,结果证实了GbFOMT-13为银杏的FOMT部分序列。半定量RT-PCR结果表明,GbFOMT-13表达水平在银杏叶片的不同发育时期差异很大,其表达模式表现为春季幼叶>秋季老叶>夏季成熟叶,与类黄酮总量增长速率变化趋势相似。
桑丹[9](2011)在《佛手种质资源收集、评价及遗传多样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佛手(Citrus medica L. var. sarcodactylis Swingle)是我国和东南亚地区特有的栽培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和观赏价值,开发应用前景广阔。佛手栽培历史悠久,在各地形成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地方品种,但总的来说,佛手遗传基础较为狭窄,同时,由于佛手果实基本上不含种子,佛手生产均通过扦插及嫁接繁殖,长期的无性繁殖,造成种质退化。因此,整理和研究佛手种质资源对佛手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意义深远。1目前,本实验组已收集佛手及香橼材料20份,其中有14份种植于种质资源圃。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佛手及其近缘种香橼共20个样品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11条引物共检测到102条条带,其中58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条带比率为56.9%。各样品之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在0.6078-0.9901之间,表明材料间具有一定的遗传差异,而佛手品系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8431-0.9901,说明品系之间的遗传多样性不高。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遗传系数为0.7980时,将供试材料分为三个类群。其中,佛手品系归为同一类群,而枸橙没有与其他香橼品种归为一类。2以金华市两种主栽佛手品种青皮、矮化佛手为材料,比较不同成熟度以及不同部位的佛手果实总酚、类黄酮、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及可溶性糖含量以及抗氧化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种佛手果实外果皮的维生素C,总酚,类黄酮,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以及总抗氧化能力均显着地高于中果皮(P<0.05),但可溶性糖则主要集中于中果皮。两种果实中果皮的类胡萝卜素很低,甚至未检测到。随着果实成熟度的加深,两种果实外果皮的维生素C,类黄酮,总酚,可溶性糖及抗氧化能力基本上呈上升趋势,但幅度有所差异,而中果皮各部分的变化规律不一。佛手果实的抗氧化能力随着果实成熟度的增加而增加,并且维生素C,总酚以及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能力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其相关系数r介于0.9920与0.9092之间。3以佛手及近缘种香橼为材料,比较不同品系佛手和香橼果实不同部位的可溶性糖、淀粉、氨基酸、蛋白质、总酚、类黄酮、胡萝卜素、维生素C含量差异,抗氧化能力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供试果实外果皮的淀粉、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C、总酚及类黄酮含量显着地高于中果皮的含量,并且各果实外果皮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抗氧化能力均显着地高于中果皮;而可溶性糖含量显着地低于中果皮。不同果实的营养物质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有所差异,但各果实营养成分含量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其中,皱皮香橼整个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其他供试果实;云佛手整个果实的淀粉含量高于其他果实,而其氨基酸含量最低;皱皮香橼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其值为6.07mg/100g FW;皱皮香橼,云佛手,滑皮香橼整个果实的总酚及其类黄酮含量高于青皮佛手和矮化佛手;云佛手的外果皮Vc含量显着地低于青皮佛手及矮化佛手的Vc含量,然而其中果皮Vc含量显着地高于其他品种;云佛手的抗氧化能力最强,其外果皮的抗氧化能力显着地高于其他品种(28.78U)。4以佛手、胡柚、香橼、枳和柠檬两年生佛手嫁接苗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进行自然干旱处理,研究光合生理的变化,从而筛选出最佳砧木与接穗组合。结果表明,香橼和佛手砧木与接穗的亲和力较高,植株的生长量较大。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各佛手嫁接苗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电子传递效率,光化学猝灭系数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含量,相对电导率,初始荧光及非光化学猝灭系数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说明不同砧木佛手嫁接苗对水分胁迫的抵抗能力有所差异。但以柠檬为砧木的佛手嫁接苗各指标在处理前后变化幅度相对于其他材料小。对于生物量相对较大的佛手和香橼而言,香橼的受伤害程度低于佛手,对于生物量相对较小的材料而言,枳和柠檬对干旱的抵抗能力强于胡柚。
李卫星[10](2011)在《银杏雄株资源多样性分析与评价》文中研究表明银杏(Ginkgo biloba L.),雌雄异株,其雄株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和观赏价值。我国银杏雄株资源丰富,研究其资源的多样性,评价其各类资源的孢粉学特性和黄酮类化合物等次生代谢物质含量水平,对于银杏雄株的分类、优良株系的选育及其花粉和叶片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选用江苏扬州、泰州、徐州等银杏主要产区的86棵银杏雄株为试材,采用孢粉学和ISSR分子标记等技术研究银杏雄株资源的多样性,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检测雄株叶片和花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银杏叶片中银杏酸的含量,由此综合评价了银杏雄株不同类型的聚类关系,并根据设定的黄酮苷元和总黄酮含量的阈值筛选出银杏雄株优良株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进行银杏花粉孢粉学研究。结果表明,银杏雄株的新鲜花粉呈球形或椭圆形,极轴长为19.93μm-25.63μm,赤道轴长为27.65gm-33.97gm,花粉形状指数(极轴长/赤道轴长,P/E)为0.64-0.86,其变异系数(CV)分别为4.87%、6.37%和6.72%;干燥花粉赤道面观呈银杏种核状,近极面萌发区呈沟状,其极轴长为12.05gm-20.29μm,赤道轴长为26.03μm-40.78gm,P/E值为0.43-0.56,其CV值分别为13.75%、13.26%和4.99%;银杏雄株花粉表面纹饰呈球珠镶嵌状、贝甲镶嵌状、线纹镶嵌状、弧纹镶嵌状等四种类型;银杏雄株花粉壁厚度为0.861μm-1.076gm,外壁厚度是内壁的2-6倍;供试雄株间上述各项性状指标存在显着或极显着差异。经采用花粉极轴长、赤道轴长及P/E值三元变量进行系统聚类分析,供试雄株可分为四种类型,其第Ⅰ、Ⅱ、Ⅲ、Ⅳ类分别覆盖4株、34株、44株和4株。(2)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银杏雄株叶片基因组DNA,其条带清晰、完整,迁移率与λ-DNA相当。应用L16(44)正交试验设计筛选和优化ISSR-PCR分析体系,得到由模板DNA50ng、10×buffer2μl、Taq酶1.0U、Mg2+2.5mmol·L-1、dNTP0.20mmol·L-1和引物0.4μmol·L-1组成的适于银杏ISSR-PCR分析的优化体系。利用100个ISSR引物分别对试材进行扩增,筛选得到12个扩增条带信号清晰的引物,12个引物对供试银杏雄株扩增出94条DNA条带,其中多态性DNA条带为56条,多态位点百分数(P)为59.57%,每个引物扩增条带5-11条,片段大小为200-2000bp。供试雄株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7149,平均基因多样度为(H)0.3966,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Ⅰ)为0.5771,具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供试雄株个体间的Nei’s距离在0.0443-0.9667之间,利用最长距离法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取阈值为0.8234时,可分为Ⅰ、Ⅱ两类,取阈值为0.6342时,可分为五类。(3)供试银杏雄株材料的总遗传变异中有10.48%的变异存在于群体间,而群体内的遗传变异为89.52%,明显高于银杏雄株群体间的遗传变异。三个银杏雄株群体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1.7199、1.5520、1.5916,平均基因多样度(H)分别为0.3964、0.3066、0.3380,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Ⅰ)分别为0.5760、0.4473、0.4964,其Ne、H、Ⅰ值的大小顺序完全一致,供试雄株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均为扬州株系>徐州株系>泰州株系。三个银杏雄株群体的基因流(Nm)为4.2710,且群体间的遗传一致度也较高,说明群体间存在广泛的基因交流。(4)运用HPLC技术分析不同株系叶片主要黄酮苷元的含量,并采用三因子法计算总黄酮苷含量。研究结果表明,提取银杏雄株叶片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组合为:料液比1:15,乙醇浓度70%,超声提取时间为40min,提取温度80℃,提取2次。供试银杏雄株间的各黄酮苷元含量和总黄酮含量存在显着差异,叶片的槲皮素、山奈黄素和异鼠李素三种黄酮苷元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381mg·g-1DW、2.155mg·g-1DW和1.8515mg·g-1DW,总黄酮的平均含量为15.99mg·g-1DW.银杏雄株叶片的总黄酮含量与叶片厚度、比叶重(SLW)呈极显着正相关,其叶片厚度、SLW可作为评价银杏叶片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过设定黄酮苷元和总黄酮含量的选择阈值,扬州有5个株系(04、05、12、39、49)、泰州有4个株系(59、66、68、74)、徐州有2个株系(80、85)符合叶用标准。(5)运用HPLC技术分析不同株系花粉主要黄酮苷元的含量,并采用三因子法计算总黄酮苷含量。结果表明,供试银杏雄株花粉的槲皮素、山奈黄素和异鼠李素三种黄酮苷元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327mg·g-1DW、7.891mg·g-1DW和0.254mg·g-1DW,其中山奈黄素含量相对较高,三种黄酮苷元的含量差异较大;总黄酮的平均含量为22.430mg·g-1DW,高于叶片。叶片和花粉两者间总黄酮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9270*,呈显着正相关。通过设定黄酮苷元和总黄酮含量的选择阈值,扬州有14个株系(02、04、05、08、10、11、12、16、18、34、39、44、46、49)、泰州有5个株系(59、63、66、68、70)符合花粉用标准。(6)本研究连续两年在不同时期采集扬州大学银杏种质资源圃生长条件一致的银杏雄株不同部位叶片,采用分光光度法分析了不同处理叶片的银杏酸的含量,旨在明确银杏酸的提取分离技术和检测方法及银杏雄株叶片银杏酸的变化规律,并优选出低酚酸成分的银杏雄株。结果显示:银杏雄株叶片银杏酸的含量9月30日、10月15日的较高,7月30日、8月15日的较低;长枝叶片中酚酸类物质的含量低于短枝叶片的含量;本地区银杏雄株采叶应在7月底至8月上、中旬,此时的叶片中银杏酸的平均含量为1.372%、1.361%;研究供试9株银杏雄株间叶片的银杏酸含量差异显着,58号的银杏酸类含量为1.404%,低于平均水平,可作为低酚酸银杏雄株供进一步试验研究,以决选出低酚酸银杏雄株。研究结果可为筛选低酚酸成分银杏叶用种质资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物质基础。
二、银杏雄株叶片类黄酮含量及其相关因子的变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银杏雄株叶片类黄酮含量及其相关因子的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的转录、蛋白及代谢调控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银杏简介 |
1.2 银杏药用价值研究进展 |
1.3 银杏黄酮类化合物及其提取纯化技术 |
1.3.1 黄酮类化合物的概念及分类 |
1.3.2 银杏黄酮类化合物提技术 |
1.4 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调控机制进展 |
1.4.1 拟南芥等物种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调控机制进展 |
1.4.2 银杏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调控机制进展 |
1.5 测序技术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1.5.1 转录组技术在木本植物中的应用 |
1.5.2 蛋白组技术在木本植物中的应用 |
1.5.3 代谢组技术在木本植物中的应用 |
1.6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7 本研究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研究方法 |
2.3.1 不同月份银杏叶及不同银杏组织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 |
2.3.2 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2.3.3 代谢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2.3.4 iTRAQ蛋白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2.3.5 多组学联合分析 |
2.3.6 差异表达基因的表达量分析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银杏叶及不同组织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季节变化分析 |
3.1.1 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年变化 |
3.1.2 银杏不同组织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差异 |
3.1.3 不同对比组合间银杏叶片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差异 |
3.2 银杏叶代谢物及黄酮类化合物定量及定性检测 |
3.2.1 银杏叶代谢物种类的定量及定性分析 |
3.2.2 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定量及定性检测 |
3.3 不同时期银杏叶片广泛靶向代谢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3.3.1 总体样本主成分分析 |
3.3.2 聚类分析 |
3.3.3 重复相关性评估 |
3.3.4 不同时期银杏叶差异代谢物筛选 |
3.3.5 差异代谢物KEGG功能注释及富集分析 |
3.3.6 银杏叶差异代谢物在黄酮类化合物补充数据库中的表达 |
3.4 不同发育时期银杏叶片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3.4.1 各样本测序数据过滤统计分析 |
3.4.2 各样本c DNA文库与银杏参考基因组比对分析 |
3.4.3 表达量估计 |
3.4.4 差异表达分析 |
3.4.5 差异表达基因统计结果注释 |
3.4.6 差异表达基因(DEGs)GO功能分析 |
3.4.7 KEGG通路分析 |
3.4.8 变异分析 |
3.4.9 转录因子分析 |
3.5 基于iTRAQ定量的不同时期银杏叶片蛋白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3.5.1 蛋白质鉴定 |
3.5.2 蛋白质iTRAQ定量及差异蛋白的筛选 |
3.5.3 蛋白GO注释分析 |
3.5.4 差异表达蛋白KOG注释 |
3.5.5 差异蛋白的Pathway富集分析 |
3.5.6 差异表达蛋白亚细胞定位 |
3.6 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调控的转录、蛋白、代谢联合分析 |
3.6.1 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合成途径关键基因、蛋白及代谢物的筛选 |
3.6.2 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差异基因与差异代谢物表达的相关网络关系 |
3.6.3 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与其他生物学途径相互关系 |
3.6.4 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合成关键调控途径 |
3.7 差异基因表达量的qRT-PCR分析 |
3.7.1 差异基因的表达量验证 |
3.7.2 关键基因在不同银杏组织中的表达量验证 |
4 讨论 |
4.1 银杏叶片黄酮类化合物的种类 |
4.2 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时间、空间变化分析 |
4.3 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合成与其他生物代谢途径的关系 |
4.4 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合成关键转录、蛋白、代谢调控机制 |
5 结论 |
5.1 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年变化及不同银杏组织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分析 |
5.2 银杏叶代谢物及黄酮类化合物种类的定量及定性分析 |
5.3 基于多组学分析的不同时期银杏叶片黄酮类化合物合成差异分析 |
5.4 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的转录、蛋白及代谢调控 |
参考文献 |
附表1 银杏叶中32大类代谢物定性及定量表 |
附表2 银杏叶中165种黄酮类化合物定性及定量分析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不同银杏无性系叶药用成分差异及聚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实验材料 |
1.2实验仪器与试剂 |
1.3总黄酮及萜内酯的测定 |
1.3.1供试溶液制备 |
1.3.2标准品溶液制备 |
1.3.3色谱条件 |
1.3.4样品测定及含量计算 |
2结果与讨论 |
2.1不同无性系叶中黄酮组分含量的变异 |
2.2依据黄酮及组分含量初步划分银杏无性系 |
2.3不同无性系叶萜内酯含量及其组分变异 |
2.4依据萜内酯及组分含量的银杏无性系系统聚类评价 |
2.5依据总黄酮、萜内酯及组分含量的银杏无性系系统聚类评价 |
2.6讨论 |
(3)银杏类黄酮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银杏类黄酮分类 |
2 植物体内类黄酮的生物合成途径 |
3 银杏类黄酮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克隆 |
4 展望 |
(4)银杏雄株叶片类黄酮糖基转移酶活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和方法 |
1.1材料 |
1.2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2.1银杏雄株叶片UFGT活性测定反应体系的优化 |
2.2银杏雄株叶片UFGT活性的HPLC检测 |
2.3银杏雄株叶片UFGT的活性变化 |
3讨论 |
(5)银杏类黄酮糖基转移酶基因全长序列克隆及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银杏叶片基因组DNA和总RNA提取及总RNA反转录 |
1.3 Gb UFGT 5′-RACE PCR和PCR产物回收、克隆及测序 |
1.4 基因组序列克隆及全长c DNA克隆验证 |
1.5 序列分析 |
1.6 Gb UFGT在银杏叶片不同发育期表达模式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Gb UFGT 5'-RACE扩增及c DNA序列拼接 |
2.2 序列分析 |
2.3 Gb UFGT基因组序列克隆 |
2.4 银杏叶片不同发育期Gb UFGT表达水平差异 |
3 讨论 |
(6)银杏类黄酮糖基转移酶基因片段克隆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方法 |
1) 银杏雄株叶片小量RNA提取: |
2) 目的基因同源性比较及系统进化树分析: |
3) 目的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GbUFGT-3基因中间片段扩增 |
2.2 3′-RACE扩增 |
2.3 序列分析 |
2.4 系统进化树分析 |
2.5 GbUFGT-3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3 讨论 |
(7)银杏类黄酮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GbUFGT和GbFOMT的克隆、表达与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表 |
第一部分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类黄酮及银杏类黄酮 |
1.2.2 类黄酮结构及其药理学作用 |
1.2.3 植物体内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 |
1.2.4 银杏类黄酮生物合成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1.2.5 植物类黄酮O-甲基转移酶 |
1.2.6 植物类黄酮糖基转移酶 |
1.2.7 结语与展望 |
1.3 本研究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二部分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技术路线 |
2.2 试验材料 |
2.3 仪器设备 |
2.4 试剂药品 |
2.5 试验方法 |
2.5.1 银杏叶片黄酮糖苷和槲皮素、异鼠李素含量测定 |
2.5.2 银杏叶片基因组DNA提取 |
2.5.3 银杏叶片总RNA提取 |
2.5.4 总RNA反转录 |
2.5.5 目的片段回收 |
2.5.6 转化 |
2.5.7 质粒DNA提取 |
2.5.8 引物设计与合成 |
2.5.9 目的基因中间片段扩增和PCR产物回收、测序 |
2.5.10 3'RACE PCR扩增和PCR产物回收、测序 |
2.5.11 5'-RACE PCR扩增和PCR产物回收、测序 |
2.5.12 目的基因cDNA全长和基因组序列克隆 |
2.5.13 目的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2.5.14 银杏中GbFOMT和GbUFGT基因家族分析 |
2.5.15 GbUFGT和GbFOMT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2.5.16 原核表达载体构建 |
2.5.17 原核重组蛋白表达产物的诱导和SDS-PAGE检测 |
2.5.18 重组蛋白体外活性检测 |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
3.1 银杏叶片中黄酮糖苷和槲皮素、异鼠李素含量变化 |
3.1.1 银杏叶片中类黄酮种类 |
3.1.2 不同发育期黄酮糖苷和槲皮素、异鼠李素含量变化 |
3.2 GbUFGT基因克隆及分析 |
3.2.1 GbUFGT基因cDNA克隆 |
3.2.2 GbUFGT基因cDNA序列分析 |
3.2.3 GbUFGT蛋白特征分析 |
3.2.4 GbUFGT基因系统进化树分析 |
3.2.5 GbUFGT基因组序列克隆 |
3.2.6 GbUFGT基因家族分析 |
3.2.7 银杏叶片不同发育期GbUFGT基因表达模式 |
3.3 GbFOMT基因克隆及分析 |
3.3.1 GbFOMT基因cDNA克隆 |
3.3.2 GbFOMT基因cDNA序列分析 |
3.3.3 GbFOMT蛋白特征分析 |
3.3.4 GbFOMT基因系统进化树分析 |
3.3.5 GbFOMT基因组序列克隆 |
3.3.6 GbFOMT基因家族分析 |
3.3.7 银杏叶片不同发育期GbFOMT基因表达模式 |
3.3.8 GbFOMT融合蛋白最佳诱导条件筛选 |
3.3.9 GbFOMT酶反应特性分析 |
第四部分 讨论 |
4.1 GbUFGT糖基供体 |
4.2 GbUFGT基因表达模式 |
4.3 GbFOMT基因表达与类黄酮合成 |
4.4 银杏类黄酮糖基化与类黄酮O-甲基化 |
4.5 银杏类黄酮与银杏细胞中GbUFGT和GbFOMT蛋白定位 |
第五部分 结论与创新点 |
5.1 全文结论 |
5.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常用缓冲液及培养基的配制 |
2 SDS-PAGE相关试剂、缓冲液配方 |
3 克隆及表达载体结构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银杏类黄酮O-甲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银杏叶片总RNA提取和总RNA反转录 |
1.3 Gb FOMT-13基因中间片段扩增和PCR产物回收、克隆及测序 |
1.4 Gb FOMT-13基因5′RACE PCR和PCR产物回收、克隆及测序 |
1.5 序列分析 |
1.6 Gb FOMT-13表达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中间片段扩增 |
2.2 5'RACE扩增 |
2.3 序列分析 |
2.4 Gb FOMT-13在银杏不同发育期的表达分析 |
3 讨论 |
(9)佛手种质资源收集、评价及遗传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种质资源的概念 |
2 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
2.1 种质资源的收集 |
2.2 种质资源的保存 |
2.3 种质资源的鉴定和评价 |
2.4 种质资源的利用与创新 |
3 种质资源在育种中的重要性 |
4 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遗传标记 |
4.1 形态学标记 |
4.2 细胞标记 |
4.3 生化标记 |
4.4 分子标记 |
4.1.1 RFLP标记 |
4.4.2 RAPD标记 |
4.4.3 AFLP标记 |
4.4.4 SSR标记 |
4.4.5 ISSR标记 |
5 国内外佛手研究近况 |
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目的意义 |
第二章 佛手种质资源收集及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DNA提取方法 |
1.2.2 ISSR-PCR反应体系条件 |
1.2.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佛手种质资源的收集 |
2.2 种质资源圃的自然状况 |
2.3 收集种质资源的生物学特征 |
2.3.1 芽变1号 |
2.3.2 芽变2号 |
2.3.3 芽变3号 |
2.3.4 青皮佛手 |
2.3.5 矮化佛手 |
2.3.6 花小种 |
2.3.7 广佛手 |
2.3.8 川佛手 |
2.3.9 云佛手1号 |
2.3.10 云佛手2号 |
2.3.11 青华佛手 |
2.3.12 枸橙 |
2.3.13 酸心香橼 |
2.4 ISSR引物在样品中的扩增多态性 |
2.5 遗传多样性分析 |
2.6 聚类分析 |
3 讨论 |
第三章 不同品系佛手成熟过程中生物活性物质变化及抗氧化能力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果实酚类物质的提取 |
1.2.2 总酚含量的测定 |
1.2.3 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
1.2.4 类胡萝卜素的测定 |
1.2.5 Vc含量测定 |
1.2.6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1.2.7 总抗氧化能力测定 |
1.2.8 FRAP法测定抗氧化能力 |
1.2.9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维生素C的含量 |
2.2 总酚及类黄酮的含量 |
2.3 类胡萝卜素的含量 |
2.4 可溶性糖含量 |
2.5 总抗氧化能力 |
3 讨论 |
第四章 不同品系佛手及香橼主要营养物质及生物活性物质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1.2.2 淀粉含量的测定 |
1.2.3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1.2.4 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1.2.5 总酚含量的测定 |
1.2.6 类黄酮的测定 |
1.2.7 类胡萝卜素的测定 |
1.2.8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
1.2.9 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
1.2.10 清除羟自由基(·OH)的测定 |
1.2.11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可溶性糖含量 |
2.2 淀粉含量 |
2.3 蛋白质含量 |
2.4 氨基酸的含量 |
2.5 总酚及类黄酮含量 |
2.6 维生素C |
2.7 类胡萝卜素 |
2.8 抗氧化能力 |
2.9 羟自由基 |
3 讨论 |
第五章 干旱胁迫对不同砧木佛手嫁接苗光合生理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叶片相对含水量 |
1.2.2 相对电导率 |
1.2.3 光合色素含量 |
1.2.4 丙二醛含量 |
1.2.5 光合速率的测定 |
1.2.6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
1.2.7 生物量 |
1.2.8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叶片相对含水量 |
2.2 电导率 |
2.3 丙二醛 |
2.4 叶绿素含量 |
2.5 净光合速率 |
2.6 Fv/Fm, F_0 |
2.7 qp, qn, (?)psⅡ, ETR |
2.8 生物量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银杏雄株资源多样性分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银杏植株的性别鉴别研究 |
1.1 形态学标记 |
1.2 细胞学标记 |
1.3 生物化学标记 |
1.4 分子标记 |
2. 银杏花粉的研究 |
2.1 雄花的特点 |
2.2 花粉的发育 |
2.3 花粉的形态特征 |
2.4 花粉的结构特征 |
2.5 银杏花粉的应用研究 |
2.5.1 有效成分的概况 |
2.5.2 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析 |
2.5.3 花粉的开发 |
3. 银杏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分子标记研究 |
3.1 种质资源的遗传图谱构建 |
3.2 RAPD分子标记 |
3.3 RFLP分子标记 |
3.4 AFLP分子标记 |
3.5 ISSR分子标记 |
4. 银杏有效成分代谢与变化研究 |
4.1 银杏的植物学与经济学性状 |
4.2 有效成分的代谢特点 |
4.2.1 有效成分的种类 |
4.2.2 有效成分的代谢途径 |
4.3 银杏叶片黄酮含量的变化规律 |
4.4 银杏雄株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检测研究 |
4.4.1 叶片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 |
4.4.2 叶片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
4.4.3 银杏酸的提取、分离、检测 |
4.5 有效成分的开发利用研究 |
4.5.1 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用功效 |
4.5.2 银杏酸的生理活性作用 |
5. 本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5.1 本研究的重要意义 |
5.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银杏雄株资源多样性的孢粉学研究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花粉粒形态特征与结构的观测 |
1.3 银杏雄株花粉形态特征的聚类分析 |
1.4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花粉粒的形态大小观测 |
2.2 花粉壁雕纹特征与差异 |
2.3 花粉粒形态特征的聚类分析 |
2.4 花粉壁结构的TEM观测及其雄株类型间的差异 |
3 讨论 |
3.1 银杏雄株多样性孢粉学研究的可行性 |
3.2 花粉粒的外观形态结构特征 |
3.3 花粉外壁表面纹饰的多样性 |
3.4 花粉形态结构的系统聚类分析 |
图版 |
第三章 银杏雄株资源多样性的ISSR标记分析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1.3 主要药品和试剂 |
1.4 银杏雄株叶片基因组DNA的提取与纯化 |
1.5 银杏基因组DNA质量的检测 |
1.6 PCR扩增 |
1.7 ISSR引物的筛选 |
1.8 统计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叶片基因组DNA提取与质量检测 |
2.2 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与建立 |
2.2.1 正交设计的直观分析 |
2.2.2 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 |
2.2.3 退火温度的确定 |
2.3 银杏雄株ISSR标记的引物筛选 |
2.4 银杏雄株ISSR标记的聚类分析 |
2.5 银杏雄株遗传多样性的比较分析 |
2.6 银杏雄株群体遗传多样性的比较分析 |
2.7 银杏雄株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分析及聚类分析 |
3. 讨论 |
3.1 ISSR-PCR反应条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
3.2 银杏雄株ISSR标记的聚类分析 |
3.3 银杏雄株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4 三个银杏雄株群体的遗传分化分析 |
附录 |
第四章 银杏雄株叶片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分析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仪器与试剂 |
1.2.1 仪器 |
1.2.2 试剂 |
1.3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 |
1.3.1 提取体系的优化和建立 |
1.3.2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 |
1.4 黄酮类化合物的HPLC检测 |
1.5 雄株相关植物学性状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最佳体系的筛选 |
2.1.1 水溶液黄酮类化合物的正交设计结果 |
2.1.2 乙醇溶液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正交设计结果 |
2.1.3 不同溶剂提取的结果比较 |
2.2 银杏雄株叶片黄酮含量分析 |
2.2.1 不同采叶期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 |
2.2.2 不同株系叶片黄酮苷元含量的比较 |
2.2.3 不同株系总黄酮含量的比较 |
2.2.4 优良雄株株系的选择 |
2.3 银杏雄株叶片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相关性状分析 |
3 讨论 |
3.1 开展银杏雄性株系叶片指纹图谱研究的意义 |
3.2 叶片黄酮苷元及总黄酮含量的变化规律 |
3.3 叶片总黄酮含量优良株系的选择 |
附:银杏叶片高含量黄酮类化合物优选雄株的HPLC色谱图 |
第五章 银杏花粉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分析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仪器与试剂 |
1.2.1 仪器 |
1.2.2 试剂 |
1.3 花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 |
1.3.1 花粉的破壁 |
1.3.2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 |
1.4 黄酮类化合物的HPLC检测 |
1.5 雄花形态指标、花粉性状指标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黄酮含量的分析 |
2.1.1 不同株系黄酮苷元含量的比较 |
2.1.2 不同株系总黄酮含量的比较 |
2.1.3 优良雄株株系的选择 |
2.2 叶片和花粉中黄酮苷元及总黄酮含量的比较 |
2.3 银杏雄株花粉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相关性状分析 |
3 讨论 |
3.1 开展银杏花粉黄酮苷元指纹图谱研究的意义 |
3.2 花粉的破壁方法 |
3.3 花粉中主要黄酮苷元的含量 |
附:银杏花粉高含量黄酮类化合物部分优选雄株的HPLC色谱图 |
第六章 银杏雄株叶片银杏酸含量的分析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仪器与试剂 |
1.2.1 仪器 |
1.2.2 试剂 |
1.3 银杏雄株银杏酸类化合物的UV检测方法 |
1.3.1 银杏酸的提取分离 |
1.3.2 银杏酸类化合物的UV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采叶期叶片中银杏酸的含量 |
2.2 银杏雄株不同类枝条着生的叶片中酚酸类成分含量的差异 |
2.3 银杏酸含量较低的雄株优选 |
3 讨论 |
3.1 叶片银杏酸含量的检测分析方法 |
3.2 叶片银杏酸的含量变化研究 |
第七章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3. 本研究的下一步打算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课题 |
致谢 |
四、银杏雄株叶片类黄酮含量及其相关因子的变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的转录、蛋白及代谢调控机制分析[D]. 孙立民. 山东农业大学, 2019(11)
- [2]不同银杏无性系叶药用成分差异及聚类分析[J]. 郁万文,刘新亮,曹福亮,汪贵斌,张往祥. 植物学报, 2014(03)
- [3]银杏类黄酮研究进展[J]. 张传丽,陈鹏. 北方园艺, 2014(03)
- [4]银杏雄株叶片类黄酮糖基转移酶活性分析[J]. 沈丹红,陈鹏,蒋菲,马江黎,王金艳,戴燕. 果树学报, 2014(01)
- [5]银杏类黄酮糖基转移酶基因全长序列克隆及表达分析[J]. 张传丽,陈鹏,仲月明,周长远,沈丹红,蒋菲. 园艺学报, 2012(10)
- [6]银杏类黄酮糖基转移酶基因片段克隆与分析[J]. 张传丽,陈鹏,仲月明,周长远,沈丹红,蒋菲.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2(02)
- [7]银杏类黄酮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GbUFGT和GbFOMT的克隆、表达与功能分析[D]. 张传丽. 扬州大学, 2012(04)
- [8]银杏类黄酮O-甲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J]. 张传丽,陈鹏,仲月明,周长远,梁国华,沈丹红,吴秋月. 园艺学报, 2012(02)
- [9]佛手种质资源收集、评价及遗传多样性分析[D]. 桑丹. 浙江师范大学, 2011(05)
- [10]银杏雄株资源多样性分析与评价[D]. 李卫星. 扬州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