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生网络性心理障碍的形成与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李天娇[1](202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研究》文中认为心理疏导作为创新、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已经获得党中央的关注,并多次显现于党的重要会议报告中。2015年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会议中指出:“要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和平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也在会议报告中强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和平理性、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重要会议对于心理疏导概念的几次重申,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出了明确的改进方向,习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曾说:“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1)”大学生作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资源,他们的健康全面发展受到全社会的密切关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同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多变(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面临着外部社会环境和学生内部心理变化的双重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问题越来越明显,心理问题引发的负面新闻越来越多,社会各界也对这一问题给与了高度重视。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路径上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应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稳步提升心理疏导的有效性,也是任务中的重要目标。因此,笔者试图对心理疏导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详细的梳理,进而深入分析心理疏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过程中的现状,据此,提出了增强心理疏导应用有效性的对策,完善心理疏导方法体系,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长远发展。全文除绪论外,主要内容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明确心理疏导概念为切入点,对同类概念进行辨析,为心理疏导的概念界定打下理论基础。归纳心理疏导的特性,阐释心理疏导的原则及作用。第二部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的实际应用情况做深入分析,并针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寻找问题根源。第三部分:针对心理疏导应用过程中现存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陈思琪[2](202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研究》文中提出心理育人既是一种育人理念,也是一种育人实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理念和实践是随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于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心理育人模式。2017年12月教育部党组颁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正式将心理育人纳入“十大”育人体系,肯定了心理育人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心理育人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功能和目标指向,对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时间较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在开展的过程中仍存在一定不足。因此,我们必须借鉴相关教育理论与实践,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理论研究,从多个角度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对策。本文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为研究对象,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为研究出发点,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目标、内容和特征为研究基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现实境遇为研究重点,深入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短板,以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实效为研究落脚点,为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对策。本文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如下所示:第一部分主要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概念及相关理论。阐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发展历程及科学内涵,明确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理论依据,进一步探究心理育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科学把握心理育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第二部分主要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目标、内容及特征。从育心、育德和育人三个层面阐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目标。论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内容,即知识性教育、适应性教育、预防性教育和发展性教育。阐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特征,即强化学生的体验性、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发展性。第三部分主要论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现实境遇。在发展的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理念和实践逐渐深化,实施载体不断完善,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际工作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工作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未能有效融合,使心理育人工作受阻;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矫治性,未能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复杂的社会环境使学生的心理呈现新的变化,增加了心理育人工作的难度;心理育人未能有效整合教育资源,贯彻“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受多方因素的影响,未能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工作优势。第四部分主要探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对策。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对策:首先,要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基本原则,促进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规范化发展;其次,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课程思政建设,重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内容,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方法,改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评价。第三,要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实施途径,完善高校心理育人的实践活动体系,做好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侧重发展性心理咨询模式。第四,从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基地建设、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和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数据化平台建设三个方面论述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平台建设的具体路径;第五,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育人主体、育人过程和育人方位三个层面探究有效贯彻“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对策;第六,促进心理育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发展,通过探究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科学把握二者的契合点,推进心理育人在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中走向成熟。
王晨[3](2020)在《大学生健康教育行动内容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为落实《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高校健康教育的要求,提升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本研究在分析我国大学生健康教育研究热点的基础上,结合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构建大学生健康教育行动内容体系,为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奠定基础,为高校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对象:大学生健康教育研究论文和大学生健康教育内容。研究方法:选用VOSviewer对主题为大学生健康教育的期刊论文关键词进行共词分析,通过关键词聚类密度视图和聚类网络视图探讨该领域研究热点。通过文献研究法、文献计量法拟定大学生健康教育行动内容体系各级条目;采用德尔菲法对条目进行筛选与调整;选用层次分析法设置权重。研究结果:1.我国大学生健康教育研究论文的数量从1987-2008年整体呈增长趋势,2009年后整体呈下降趋势。研究热点演变表现为在1987-1997,除大学生、健康教育、高校这些主题词以外,具有实质健康教育内容的关键词很少,主要为心理健康教育。1998-2008年,大学生健康教育关键词数量迅速扩增,体育教学、精神卫生、性与生殖健康、学生保健服务、饮食、营养等关键词开始显现。2009-2019年,茶文化、积极心理学为新兴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领域,高校体育等研究减少已无法单独聚为一类,精神卫生研究领域扩大且内容更加丰富,健康素养、避孕、男性同性恋等关键词逐渐凸显。大学生健康教育研究主题分为7类,主题1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2为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的知信行研究,主题3为高校体育教学研究及课程改革,主题4为大学生精神卫问题相关研究,主题5为学生的健康素养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相关研究,主题6为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主题7为青少年常见有害健康行为。2.两轮专家咨询表的回收率分别为64.1%和100%,收集专家修改意见70余条;专家意见协调程度分别为0.329和0.335;专家权威程度(专家学术水平0.936、专家判断依据0.936、专家熟悉程度0.808)综合得分0.89,大学生健康教育行动内容体系包括健康水平提升行动、心理健康促进行动、生命与安全教育行动、科学知识普及行动一级条目4个,二级条目11个,三级条目40个。3.选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条目的权重值,一级条目健康水平提升行动、心理健康促进行动、生命与安全教育行动、科学知识普及行动的权重值为分别26.68%、25.60%、24.30%、23.43%,最后利用概率乘法原理计算出各级条目的组合权重。4.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评价大学生健康教育行动内容体系的可靠性,用克朗巴赫系数(Cronbachα)表示,内容体系总体Cronbach α为0.946,一级条目的Cronbachα系数为0.581,其余各部分的Cronbachα系数在0.613-0.845之间,说明大学生健康教育行动内容体系可靠性高。研究结论:1.我国大学生健康教育研究发展近三十余年总体呈上升趋势,研究热点有所转变,研究主题可分为七类。2.大学生健康教育行动内容体系充分合理,可信可用。建议:1.完善高校健康教育的政策与法律,建立高校健康教育治理体系。2.高校需要建立专兼结合的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队伍。3.围绕健康生活方式养成,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4.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尤其是传染病疫情健康教育。5.倡导将中医养生项目纳入高校健康教育,注重提升大学生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创新点:本研究将大学生健康教育所需全部内容作为研究整体,在采用文献计量法分析大学生健康教育研究热点的基础上,结合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构建内容充分、权重分配合理的大学生健康教育行动内容体系。经文献检索,尚未发现相同成果。
王菲[4](2020)在《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研究 ——以山东D学院为例》文中提出伴随我国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社会的方方面面有了显着的提高,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当代大学生就业竞争压力日益斗升,社会对高科技人才质量要求提高,导致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新建本科院校虽然建设了国家文件中要求的心理教育咨询中心,配备了专业的管理教师,但没有满足学生本质的心理需求,心理危机事件依然频繁爆出。本文基于大学生直接迫切的现实需求,通过查阅现有资料、翻阅大量文献,进行回顾和梳理,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出发,在了解新建本科院校的现状基础上,选取山东D学院为案例,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学院的400名学生进行调查,对学校心理管理的教师从组织设置、制度、队伍、管理模式方面进行深度访谈,找到存在的问题,用公共管理学、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去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论文有助于指导以山东D学院为例的一批新建本科院校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机制,解决学生真正的心理需求,明确今后开展学生心理教育管理工作的方向,营造良好的校园心理健康环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是文章的第一部分,介绍了新建本科院校心理教育管理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接着介绍了国外关于高校心理教育管理的最新研究成果,国内学者关于心理教育管理的研究现状。后面叙述了研究这个主题用到的四种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研究的主体,分为三章。第一章首先对文章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接下来介绍了研究用到的理论知识。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新建本科院校心理管理在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管理模式的现状,通过了解现状后进行深入调研,介绍了选取山东D学院作为案例调查的依据、调查设计和调查样本情况,分析了调查数据得到调查发现。第三章,通过调查,发现新建本科院校心理管理中存在保障体系不完善、制度不健全、专业人员匮乏、宣传不到位、宣传内容不符合学生口味、学生认识不足的问题,针对问题并结合理论,进行原因的分析,有思想认识不清晰、缺乏顶层设计、经费投入不足、师资水平影响、支持力度不足和社会观念的影响的六个方面的原因。文章第三部分通过对美国、日本心理管理的经验特点进行梳理,总结出了新建本科院校在学生心理管理中可以借鉴国外把培养身心健康的人作为目标、构建专业规范的培训体系、形成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三条核心内容。第四部分为研究的对策。结合理论提出五方面的对策。从政府的角度,要引导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加大心理健康教育资金投入、推动管理队伍培训规范化;从学校角度,要逐步落实更新现代心理教育观、加强顶层设计、加大师资队伍建设;从家庭角度配合学校搞好管理,学习心理教育有关知识、营造温馨的家庭教养氛围、采用激励教养方式、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从辅导员角度,要对学生心理管理进行主动预防、干预和加大工作力度来增加教育职责。学生角度,大学生自身要培养吃苦抗压受挫能力、学会排遣消极情绪、加强对心理健康管理的认识。
张锋学[5](2020)在《人格刑法理论视域下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研究》文中认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持续增长,犯罪特点出现了新的变化,现行犯罪预防体系面临严峻挑战,未成年人犯罪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如何从过分强调报复、报应的刑罚功能转变为注重教育、挽救的预防功能;从事后惩治、震慑转变为事前预防、以人为本,需要理论和实践创新。鉴于此,本文试图以人格预防理论,探讨一条有效的途径。从“人格刑法理论”视角对未成年人犯罪预防进行探讨,通过创新环境预防中的人格预防、构建以人格预防为导向的开放式预防体系、设计我国犯罪思想道德监测指标体系,旨在探索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新思路,降低犯罪率和社会教育、矫治成本,并为理论和实务部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提供参考。内容包括: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新特点、成因和预防现状、创新环境预防中的人格预防、构建以人格预防为导向的开放式预防体系。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新特点包括:网络犯罪亚文化和不良信息成为犯罪低龄化的重要诱因、有组织犯罪和网络犯罪逐渐增多、城市社区未成年人和农村留守儿童犯罪增多、犯罪动机简单且手段残忍、侵犯财产和涉毒案件逐渐增多。犯罪成因为:社会不良环境容易诱发思想偏差和行为失范、传统家庭教育环境未足够重视人格塑造、学校教育环境过于看重分数、文化商业市场监管失灵、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难以解决、专门学校的运行面临困境、传统帮教制度和理念有待创新。我国目前犯罪预防现状为:网络环境的预防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家庭环境预防没有突出人格预防、学校环境预防不够重视人格预防、社区环境预防效果有待进一步改善、心理预防尚未成为人格预防的重点、未成年人的道德思维塑造乏力、社会团体的防治潜能尚未发挥。创新环境预防中的人格预防要提高网络环境的预防水平。通过净化网络环境和技术创新,科学引导未成年人合理使用网络,防范网络不良行为影响未成年人的人格塑造。家庭环境预防应突出人格预防,建立以“爱”为核心的家庭环境预防模式,重视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学校德育教育要用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德育教育,要突出健康人格的塑造。社区应优化功能和环境条件,创新社区教育和帮教模式。农村应加强留守儿童犯罪防治,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建立强制监护制度,完善农村社会救助有效机制。以人格预防为导向的开放式预防体系的构建新思路是:积极防范未成年人在社会化进程中形成犯罪心理,加强未成年人社会交际的心理引导,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科学运用“认知疗法”进行教育、矫治,创造良好环境条件促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生物学治疗是未成年人犯罪防治的新路径,人格调查是生物学治疗的前提和基础,应当以新技术手段提升生物预防水平。道德思维水平对塑造道德思维影响较大,道德思维教育应超越犯罪本身。道德思维能力培养是道德思维教育的核心,道德思维教育应融入“爱的教育”、“平等教育”和“独立教育”。犯罪思想道德监测有利于及时防治道德偏差,应当构建犯罪思想道德监测指标体系。创新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综合预防体系,重视体育运动干预的作用,发挥社会团体对不良行为的防治潜能,提升自我预防能力。
孙丹阳[6](2019)在《20世纪以来心理治疗视域下信念修正的理论演变与实践发展》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心理治疗的视角出发,以信念修正为研究对象,基于对信念修正思想在20世纪以来心理治疗领域内演变路径的梳理,结合对个体信念与信念系统特征的探究,反思心理治疗领域内信念修正理论与实践的现状与出路,进而为心理异常个体的信念修正进行理论建构与操作设计。研究内容涉及两大部分,一是心理治疗视域下信念修正的思想演变研究,意在为信念修正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可行性评估提供理论基础;二是在具体心理治疗理论下对信念修正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定位信念修正在心理治疗中的作用角色,为信念修正的理论建构和操作设计提供策略导向。主要解决以下问题:1.厘清三大心理治疗流派中信念修正思想的孕育、发展过程;2.澄清信念在个体心理异常状态中所承担的角色;3.探讨信念修正在心理治疗整合趋向下的角色定位及作用模式;4.建构新的理论模型以完善信念修正的具体实践模式。利用文本分析与案例研究的方法,按照时间逻辑对精神分析、存在主义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的代表性理论进行研究发现:信念修正在精神分析的治疗实践当中尚未被明确提出,一直作为一项改变指标隐含其中;存在主义关注个体存在状态,存在状态决定个体的经验累积,信念是经验的析出,依据这一关系,信念修正的系统特征和核心信念被勾勒出来,但并未形成具体的理论;认知行为治疗将信念作为心理治疗核心的致病因素,并明确提出了信念修正的主张,在实践中将信念修正作为一个治疗环节。信念修正的思想演变路径可概括为:理念广为应用,概念不断凸显,理论并未成型。个体的信念以信念系统的形式存在,具有多样性、流动性、层级性、稳固性等特征,对行为具有预测和指导功能,其确信度受证据影响。当前心理治疗领域实证研究泛滥,理论建设萧索;对信念修正的跨学科研究成果未能向心理治疗领域进行有效注入。在精神分析对潜意识信念的处理、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对信念系统的塑造以及认知行为疗法提供的具体干预手段之上,以信念修正作为心理治疗的共同因素,建构专属理论与操作模型,实现基于个体信念的理论构建与应用评估。多元信念整合修正模型将个体信念的多元特征与各心理治疗理念进行融合,既符合整体论哲学的要求,也遵从了认知科学的最新研究进展;核心理念在于通过处理个体的不合理信念来改变或消除异常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在操作性上,覆盖心理干预的全程,并能够以短期治疗的形式进行临床实践,有效的节约经济成本和时间投入;从技术伦理学看,能够有效规避对个体主体性和同一性的损伤。
周明晶[7](2019)在《发展型资助理念下高校贫困生心理扶贫探析》文中研究指明资助贫困生一直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号)将资助育人纳入“十大育人体系”,明确要求建立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发展型资助是满足学生当前需要和支持学生长远发展的一种新型资助方式,体现了主体性、差异性、发展性的导向特征。发展型资助的实施,对于开展贫困生心理扶贫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因为对贫困生开展心理扶贫是发展型资助的内在要求;从心理扶贫的角度强化贫困生的发展性资助,能够解决贫困的关键问题,发挥贫困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贫困生“自我救助”。目前,一部分贫困生由于家庭、社会、学校、个人等主客观原因造成了心理贫困现象,主要表现为自我标签化与反标签化的矛盾、积极交往的愿望与人际关系障碍的矛盾、较高的自我期望值和较低自我满足感的矛盾,对个人发展、和谐校园的构建、幸福家庭创建都有不利的影响。在发展型资助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心理扶贫理念,将解决现实问题、解决思想问题、解决心理问题结合起来,在帮助贫困生解决来自经济上的外部压力的同时,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发展观、幸福观,培育积极心理资本,从而激发贫困生内在的思想动力和心理潜能,自主地确定个人发展的方向,实现“自我救助”和个人的全面发展。
赵振海[8](2018)在《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TIP技术)联合抗抑郁药治疗重度抑郁发作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抑郁症是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以显着而持久的心情低落、兴趣下降、身体疲乏和精力减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患病率高、治愈率低、自杀率和复发率高、疾病负担重等特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目前至少有5000万~6000万抑郁症患者,不仅其自身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还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疾病负担。如何提高抑郁症患者(尤其是其中治疗难度最大、危害最重的重度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愈率,降低其复发率,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当务之急。作为一种复杂的精神疾病,抑郁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随着抑郁症临床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深刻认识到除生物学因素以外,社会和心理因素与抑郁症的发生、发展和复发亦有着密切的联系。世界多个国家抑郁症治疗指南以及相关研究资料显示,任何一种抑郁症,抗抑郁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皆为首选治疗方式。临床实践表明,心理治疗对于提高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减少其复发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心理治疗可以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易感因素,其长期疗效可能优于药物治疗。因此,抑郁症的心理治疗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需要注意的是,心理治疗的各个环节都与文化因素紧密相关,并且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但是,目前应用最广的西方心理治疗与中国文化的联系并不紧密,所以西方的心理治疗用于中国人有其较大的不足和局限性。鉴于此,研究、发展适合中国人的本土化心理治疗方法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1.目的根据汪卫东教授的人格毕生发展假说“蚕茧理论”,通过大样本的“忆溯性人格发展量表”(Wang’s Memory-Tracing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Inventory,WMPI)的测评,研究正常人与心理疾病患者的人格发展特点,分析“胆气”与人格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研究抑郁症患者和正常人胆气的差异,阐述“胆气”在抑郁症发病和治疗中的意义。研究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Low Resistance Thought Induction Psychotherapy,TIP技术)联合抗抑郁药物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重度抑郁症的临床疗效;研究TIP技术对提高人格要素“胆气”的作用;探讨TIP技术的临床优势及意义。2.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理论研究、调查研究和临床研究。2.1理论研究研究抑郁症与人格的相关性,通过文献复习、分析、整理,尤其是总结汪卫东教授的人格毕生发展假说“蚕茧理论”,分析抑郁症发病与中医人格理论及人格发展之间的关系,阐述人格要素“胆气”在抑郁症发病和治疗中的作用及意义。2.2调查研究本课题以WMPI为研究工具,采用横断调查法,研究对象为正常人、精神疾病患者及抑郁症患者,分析WMPI中胆气分量表与其他分量表和量表总分的相关性;分析抑郁症患者和正常人胆气的差异性,分析验证胆气的作用、重要性及意义。2.3临床研究以40例重度抑郁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抗抑郁药物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支持性心理治疗(简称对照组),另一组采用抗抑郁药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TIP技术(简称TIP组),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WMPI胆气分量表进行测评,通过自身前后及组间对照观察疗效,分析影响疗效的关键因素。通过比较两组的的临床疗效,探讨TIP技术在治疗重度抑郁发作中的作用以及临床优势,探讨TIP技术提高人格要素“胆气”的作用。3.结果3.1 理论研究3.1.1 应对方式不当,消极的防御方式及归因方式是患抑郁症高危因素;高神经质、高内倾、依赖和自我批评、诉情障碍、消极完美主义是抑郁症发病的重要人格易感因素。这些因素导致患者的人际关系不和谐、过度自卑、缺乏自信心,对自我的形象和力量过度贬低,从而易患抑郁症。3.1.2汪卫东教授提出了人格毕生发展的假说,即人格蚕茧理论。他认为个体的人格产生、发展是以时间为“纲”,以发展要素为“目”的立体式螺旋上升过程,安全感与不安全感的动态平衡是这个过程中最核心的要素。3.1.3“勇怯,”是人格发展的初始因素,随后形成“胆气”,这是个体最重要、最核心的人格要素。勇怯主要来源于亲子关系状况,勇怯之间具有动态的阴阳平衡关系,胆气的勇怯决定了胆主决断功能的强弱,胆气的勇怯与情志活动紧密相关,胆气的提高对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胆气虚怯可能是抑郁症最核心的病因病机。3.2调查研究3.2.1通过WMPI大样本的数据分析,WMPI总分与胆气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837;其次是自我,为0.805。胆气分量表评分与WMPI总分和其他分量表分具有显着的相关性,胆气与人格总分、自我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分别是0.837、0.728。统计学检验表明正常人和精神疾病患者在总分、胆气分和人际关系、世界观、思维方式、性发展、教养方式、生活事件、意志力等维度分均存在统计学差异。3.2.2抑郁症患者和正常人胆气量表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在童年期胆气总分及胆气的四个维度均明显低于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年期和青年期,抑郁症患者和正常人在胆气及人际恐惧、适应力这两个维度均明显低于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恐惧和莫名恐惧没有差异。研究表明童年期胆气训练和培养最为重要,抑郁症的心理治疗要重视胆气以及人际恐惧和适应力的提高。3.2.3胆气勇怯平衡能够调节情志、维持个体心理健康、促进人格发展和健全。胆主决断和情志之间关系密切,胆气和情志最相关,胆通过对情志作用而影响五脏六腑,侧面印证了“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及“百病皆生于气”。调查研究验证了胆气虚怯是抑郁症最核心的病因病机,由此可见胆气对于心理健康非常重要。3.3临床研究3.3.1治疗有效率及HAMD评分改善情况两组组内比较显示,治疗前后两组疗效指标HAMD评分有明显下降(P<0.05),第8周的抑郁症状改善最明显,可见两种治疗方法均有效。两组组间比较显示,以减分率作为疗效指标,治疗8周后TIP组治疗有效率和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第8周TIP组HAMD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多重线性回归逐步法(α1=0.05,α1=0.10)筛选对治疗8周HAMD得分有影响的因素,发现最终影响治疗8周后疗效的影响因素有:基线得分情况、年龄、分组代表的治疗方法。提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治疗前病情越重,年龄越大疗效越差,采用TIP技术治疗的疗效越好。对于重度抑郁发作,TIP技术联合艾司西酞普兰的疗效明显优于支持性心理疗法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2 WMPI胆气分量表评分改善情况组内比较显示,对照组4周、8周总分及各维度分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治疗8周与治疗4周相比无明显变化;TIP组除莫名恐惧外,治疗4周和8周总分及各维度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治疗8周除莫名恐惧外,总分及各维度分较治疗4周有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显示,治疗4周与治疗8周两组间除莫名恐惧外,TIP组胆气总分及各维度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IP组除莫名恐惧外,胆气总分及各维度分随疗程呈进行性下降,胆气异常改善作用持续加强。4.结论4.1抑郁症的发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与先天禀赋不强、应激事件刺激、应对方式不当、消极的心理防御方式、归因方式等密切相关。“胆气”是个体最核心的人格要素,胆气勇怯失衡,“胆主决断”功能失职可能是抑郁症发病重要的病因病机。理论研究表明胆气虚怯可能是抑郁症发病最核心的病因病机。4.2 WMPI人格量表调查研究表明人格总分与胆气具有最高的相关性,“胆主决断”,“凡十一脏取决于胆”,胆与情志最为相关。胆气可以调节情志、促进人格发展和健全、维持心理健康。胆气分量表调查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在胆气及胆气的四个维度均明显低于正常人,童年期胆气训练和培养最为重要,调查研究验证了胆气虚怯是抑郁症患者最核心的病因病机。抑郁症的治疗首先要重视胆气虚怯的治疗。4.3 TIP技术可以提高重度抑郁发作患者的疗效,矫正胆气虚怯。TIP技术属于本土创新心理治疗方法,是治疗抑郁症的治本之策,对于提高抑郁症的临床治愈率和降低复发率有着积极作用。TIP技术治疗抑郁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现实意义。
贾丽娟[9](2013)在《“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研究 ——兼与“80后”比较》文中指出随着1990年出生的群体年满18岁,全国高校陆续迎来首批以“9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这批与“80后”有着不同成长经历的群体,逐渐进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视野。“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如何?与已成长起来的“80后”相比,他们在心理应激、心理弹性、适应状况和心理健康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如何根据“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这些问题均亟待研究。为了探寻答案,本研究以“90后”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测验法,考察“90后”大学生在心理应激、心理弹性、适应状况和心理健康四个方面的心理特点,探索压力源(心理应激)、压力中介(心理弹性)与压力反应(适应状况和心理健康)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关系,并与“80后”大学生进行比较,以揭示“90后”和“8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共同性与差异性。结果发现:1、在心理应激方面,“90后”大学生来自家庭方面的压力较大,来自社交、发展、学习方面的压力分列第二、三、四位,来自生活方面的压力较小。“90后”大学生在心理应激上存在某些显着的性别差异、专业差异和年级差异,“90后”大学生在心理应激上不存在显着的城乡差异、是否独生子女差异和学习成绩差异。2、在心理弹性方面,“90后”大学生在社会支持方面的心理弹性较强,在家庭凝聚力、自我效能方面的心理弹性分列第二、三位,在社交能力和组织计划风格方面的心理弹性较弱。“90后”大学生在心理弹性上存在某些显着的性别差异、专业差异、城乡差异、是否独生子女差异、年级差异和学习成绩差异。3、在适应状况方面,“90后”大学生在校园生活方面的适应状况较好,在人际关系、自我、情绪、择业、学习方面的适应分列第二、三、四、五、六位,对适应的满意度较差。“90后”大学生在适应状况上存在某些显着的性别差异、专业差异、城乡差异、是否独生子女差异、年级差异和学习成绩差异。4、在心理健康方面,“90后”大学生的强迫症状位列第一,依赖、焦虑、社交退缩症状分列第二、三、四位,抑郁、自卑症状位列第五,偏执、冲动症状位列第六,社交攻击、躯体化、精神病倾向、性心理障碍症状分列第七、八、九、十位。“90后”大学生在心理健康上存在某些显着的性别差异、专业差异、城乡差异、是否独生子女差异、年级差异和学习成绩差异。5、在心理应激与适应状况、心理健康的关系方面,“90后”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总均分与适应状况量表总均分之间存在非常显着的低度负相关,说明“90后”大学生的心理应激水平越高(心理压力越大),适应状况越差;心理应激量表总均分与心理健康量表总均分之间存在非常显着的低度正相关,说明心理应激水平越高(心理压力越大),心理健康状况越差。6、在心理弹性与适应状况、心理健康的关系方面,“90后”大学生心理弹性量表总均分与适应状况量表总均分之间存在非常显着的中度正相关,说明“90后”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越高,适应状况越好;心理弹性量表总均分与心理健康量表总均分之间存在非常显着的低度负相关,说明心理弹性水平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好。7、与“80后”大学生相比,在心理应激方面,“90后”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发展、社交、家庭方面的压力及压力总体水平上均显着高于“80后”大学生;在心理弹性方面,除在社交能力上不存在显着差异外,“90后”大学生在自我效能、组织计划风格、家庭凝聚力、社会支持方面及心理弹性总体水平上均显着高于“80后”大学生;在适应状况方面,“90后”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学习、校园生活、择业、情绪、自我、满意度方面及适应总体水平上均显着高于“80后”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90后”大学生在躯体化、焦虑、自卑、社交退缩、社交攻击、性心理障碍、偏执、强迫、依赖、冲动、精神病倾向方面的心理健康水平均显着低于“80后”大学生。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分析了“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形成原因与具体的教育对策,以期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潘柳燕[10](2012)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对心理健康教育要不要涉及价值问题和如何处理价值问题,一直存有争议。在这样的背景下,本论文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切入点,对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论述心理健康教育价值问题的客观性。理论层面,通过论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具有明确价值导向的教育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阐明了心理健康教育中价值问题的客观性;实践层面,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审察,说明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中离不开对价值问题的处理。首先,从问卷调查中,了解到高校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导向和价值引导上的普遍倾向和不同看法;其次,通过对专家的深度访谈,发现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问题处理所持观点及具体的处理方法各有不同,从而说明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问题不仅客观存在,而且有许多不同的处理方法;最后,通过对国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干预情况的分析,了解其特点,进一步证明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问题是客观存在和不容回避的。第二部分,阐述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价值理念和具体价值理念。基于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具有明确价值导向性的教育活动,本部分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理念。首先,从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出发,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价值理念,即人本性、积极性、发展性和健康性的理念,它们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该秉持的基本信念和基本看法,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和前提;其次,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价值理念出发,进一步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价值理念,包括关爱生命、提倡积极、促进发展、引导适应、主动预防和及时矫治等价值理念。六个具体价值理念是四个基本理念的具体化,它们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各有其关注的重点和不同的任务,可以解决不同层面的心理问题。第三部分,论述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目标和处理价值问题的基本原则。首先,根据大学生的生命成长与心理健康维护的需要,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目标,即增进以心理和谐为核心的整体健康,提高以人格完善为根本的心理素质,促进个人与社会共同发展,创造富有意义的生命价值等。四个价值目标体现为四个层次,其顺序由低到高依次是:即维护心理和谐→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实现生命价值。它们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标和指南针;其次,进一步提出心理健康教育价值目标的具体要求,并从“维护心理和谐,促进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促进人格完善;关注个人发展,促进社会和谐;领悟生命意义,促进价值实现”四个层面进行了具体详实的论述。价值目标的具体要求是四个层次目标的全面展开和具体实现;再次,承上启下地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价值问题处理的基本原则,即生命意识与生命成全相融合原则;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原则;一元价值与多元价值相共生原则;价值中立与价值干预相结合原则;本土化与普适性相补充原则等。这些基本原则既体现了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理念与价值目标相承接与相统一,又提出了对心理健康教育中进行价值问题处理的约束与规制,也反映了心理健康教育不偏离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第四部分,探讨了心理健康教育价值问题的引导路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多样,它们都是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引导的不同路径。首先,探讨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价值问题的引导。其中重点探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价值引导问题,认为不仅要秉持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理念,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目标,而且还要在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与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并从内容和方法两个视角论述了如何进行具体的价值引导;同时,区分了其他类课程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引导的不同特点,并提出了一般性的指导性原则。其次,探讨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价值问题的引导。一是概括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价值引导的一般特点,如情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特点等;二是探讨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价值引导的具体路径,即把价值引导融入整个活动的指导思想、方案设计、活动评价以及具体的活动形式之中等。再次,探讨了网络和朋辈心理健康教育中价值问题的引导,主要是根据网络和朋辈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提出了网络和朋辈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引导的具体做法。第五部分,探讨了心理咨询中价值问题的处理方法。心理咨询是心理健康教育比较特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早讨论价值问题如何处理的领域,争论的焦点是,心理咨询中是应该价值中立,还是价值干预?本文认为,在心理咨询中,价值干预是一个系统过程,价值中立是价值干预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一种方法和一种态度。基于此,首先,回顾了心理咨询中价值问题提出的历程,认为心理咨询活动中的价值问题的提出,既受科学主义和社会的思潮影响,也是心理咨询学科发展的必然;并对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认知主义学派、人本主义学派和积极心理学派在心理咨询中的价值干预的方法和特点进行总结和归纳,以供借鉴。其次,探讨了心理咨询过程不同阶段的价值干预的具体操作方法,提出了在咨询关系建立阶段要把握好价值中立的尺度,在咨询实施阶段需做好价值澄清和价值引导,在咨询结束阶段要做好价值干预的评估以巩固效果等;再次,提出了心理咨询中价值问题处理的基本方法,即支持性价值干预方法、教育性价值干预和分析性价值干预方法,并进行了具体的论述。最后的结语部分,对本论文的基本立场和主要观点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并展望了关于心理健康教育价值问题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论文体现了从一般到具体的研究逻辑和过程,即从论证心理健康教育中价值问题的客观性入手,进而提出并论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理念和价值目标,然后探讨了心理健康教育中价值引导的具体路径以及心理咨询中价值干预的基本过程与基本方法,最后完成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问题的比较全面、系统的探索,得出较完整的研究结论。
二、大学生网络性心理障碍的形成与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生网络性心理障碍的形成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相关理论概述 |
2.1 心理疏导的概念 |
2.1.1 心理疏导词义解析 |
2.1.2 心理疏导的概念界定 |
2.2 心理疏导相关概念的辨析 |
2.2.1 心理疏导与心理辅导 |
2.2.2 心理疏导与心理咨询 |
2.2.3 心理疏导与心理治疗 |
2.3 心理疏导的特点 |
2.3.1 共情性 |
2.3.2 交互性 |
2.3.3 主动性 |
2.3.4 保密性 |
2.4 心理疏导的原则 |
2.4.1 共性和个性相结合的原则 |
2.4.2 防治和推广相结合的原则 |
2.4.3 理解与尊重相结合的原则 |
2.4.4 助人与自助相结合的原则 |
2.5 心理疏导的作用 |
2.5.1 有利于排解大学生的不良情绪,促进认知发展 |
2.5.2 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2.5.3 为改善大学生不健康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支持 |
2.5.4 帮助大学生塑造良好人格 |
2.5.5 有利于帮助高校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
第三章 心理疏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及原因分析 |
3.1 心理疏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调查 |
3.1.1 调查问卷的编制 |
3.1.2 调查问卷的投放 |
3.1.3 调研形式与方法 |
3.2 心理疏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取得的成绩 |
3.2.1 心理疏导内容增多 |
3.2.2 心理疏导方法得到改进 |
3.2.3 心理疏导机制逐步建立 |
3.3 心理疏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 |
3.3.1 对心理疏导存在认知偏差 |
3.3.2 心理疏导方法缺乏针对性 |
3.3.3 心理疏导教育载体单一 |
3.3.4 心理疏导机制不健全 |
3.4 心理疏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
3.4.1 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理论知识与工作素养有待加强 |
3.4.2 心理疏导内容缺乏科学性 |
3.4.3 心理疏导环境不成熟 |
3.4.4 高校心理疏导载体落伍 |
3.4.5 心理疏导机制有待完善 |
第四章 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的“六位一体”体系 |
4.1 整体强化模型的基本思路 |
4.2 主体强化策略—提高师资队伍心理疏导能力 |
4.2.1 引进与培训并重提升师资队伍相关专业水平 |
4.2.2 培养教育者良好的沟通技巧与聆听能力 |
4.2.3 重视教育者的内在修养与身心状况的考核 |
4.3 内容强化策略—提升心理疏导内容的科学性 |
4.3.1 提升心理疏导内容的针对性 |
4.3.2 提高心理疏导内容的现实性 |
4.4 环境强化策略—创造良好的心理疏导环境 |
4.4.1 优化校园文化环境 |
4.4.2 搭建家校一体的和谐心理疏导氛围 |
4.5 方法强化策略—细化心理疏导方法 |
4.5.1 导入——心理沟通的三种策略 |
4.5.2 中期——心理疏通的方法与要求 |
4.5.3 收尾——心理引导的主要步骤与注意事项 |
4.6 载体强化策略—实现心理疏导载体的多样化 |
4.6.1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线下线上心理疏导双结合 |
4.6.2 充分利用校园活动的平台 |
4.7 机制强化策略—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机制 |
4.7.1 完善心理危机预警机制 |
4.7.2 建立学生参与机制 |
4.7.3 健全师生互动机制 |
4.7.4 建构效果评估机制 |
结语 |
附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重点难点 |
2.创新点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科学内涵 |
1.心理育人的科学内涵 |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发展过程 |
1.萌芽阶段 |
2.快速发展阶段 |
3.规范发展阶段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理论基础 |
1.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和全面发展思想 |
2.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心理健康的重要论述 |
3.积极心理学理论 |
(四)心理育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
1.心理育人有助于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体系 |
2.心理育人有助于创新高校“三全育人”工作载体 |
3.心理育人有助于建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 |
4.心理育人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目标、内容及特征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目标 |
1. “育心”——基础目标 |
2. “育德”——重要目标 |
3. “育人”——终极目标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内容 |
1.知识性教育 |
2.适应性教育 |
3.预防性教育 |
4.发展性教育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特征 |
1.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
2.强化学生的体验性 |
3.关注学生的成长性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现实境遇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取得的成效 |
1.心理育人理念与实践逐步深化 |
2.心理育人的实施载体不断完善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存在的问题 |
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未能有效融合 |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矫治性,忽视发展性 |
3.复杂环境增加高校心理育人的难度 |
4.未能有效贯彻“三全育人”教育理念 |
四、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对策 |
(一)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基本原则 |
1.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 |
2.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 |
3.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 |
4.发展性与预防性相结合 |
(二)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课程思政建设 |
1.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内容 |
2.优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方法 |
3.改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评价 |
(三)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实施途径 |
1.完善高校心理育人的实践活动体系 |
2.做好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 |
3.侧重发展性心理咨询模式 |
(四)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平台建设 |
1.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基地建设 |
2.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建设 |
3.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数据化平台建设 |
(五)有效贯彻“三全育人”教育理念 |
1.加强高校心理育人的队伍建设 |
2.完善高校心理育人的过程衔接 |
3.推进高校心理育人的有机联动 |
(六)促进心理育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发展 |
1.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2.把握好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 |
3.推进心理育人在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中走向成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提纲(教职工) |
附录二 访谈提纲(学生)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3)大学生健康教育行动内容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数据来源与处理 |
1.5 论文框架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2 我国大学生健康教育研究热点分析 |
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 研究工具与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与小结 |
3 大学生健康教育行动内容体系条目选择 |
3.1 大学生健康教育行动内容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 |
3.2 条目的选择原则 |
3.3 专家咨询 |
3.4 条目的筛选、调整与确定 |
3.5 讨论与小结 |
4 大学生健康教育行动内容体系权重设置 |
4.1 计算权重方法的选择 |
4.2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步骤 |
4.3 权重设置 |
4.4 组合权重值 |
4.5 讨论与小结 |
5 大学生健康教育行动内容体系的构建与检验 |
5.1 大学生健康教育行动内容体系的构建 |
5.2 大学生健康教育行动内容体系的检验 |
5.3 讨论与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研究 ——以山东D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访谈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四)对比分析法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新建本科院校 |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 |
二、系统管理理论 |
第二章 新建本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现状及调查 |
第一节 新建本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现状 |
一、组织结构现状 |
二、管理制度现状 |
三、管理模式现状 |
第二节 新建本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现状的调查 |
一、案例设计 |
二、案例调查发现 |
第三章 新建本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新建本科院校的心理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保障体系不完善 |
二、制度不健全 |
三、专业人员匮乏 |
四、宣传不到位 |
五、宣传内容不符合学生口味 |
六、学生认识不足 |
第二节 新建本科院校心理教育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思想认识不清晰 |
二、缺乏顶层设计 |
三、经费投入不足 |
四、师资水平影响 |
五、支持力度不足 |
六、社会观念的影响 |
第四章 国外心理教育管理经验借鉴 |
第一节 美国大学心理教育管理的特点 |
一、柔性管理的发展模式 |
二、行业驱动的专业化 |
三、综合性的服务范围 |
四、完备的社会支持体系 |
第二节 日本高校心理教育管理的特点 |
一、目标的明确性 |
二、管理形式的丰富性 |
第三节 借鉴国外经验启示 |
一、把培养身心健康的人作为目标 |
二、构建专业规范的培训体系 |
三、形成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 |
第五章 完善新建本科院校心理教育管理策略研究 |
第一节 政府积极引导 |
一、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
二、加大心理健康资金投入 |
三、推进队伍培训规范化 |
第二节 学校逐步落实 |
一、更新心理健康教育现代观 |
二、加强顶层设计 |
三、加大师资队伍建设 |
第三节 家庭积极配合 |
一、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 |
二、营造温馨的家庭教养氛围 |
三、运用恰当的激励教养方式 |
四、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 |
第四节 辅导员加强职责 |
一、主动预防 |
二、积极干预 |
三、加大工作力度 |
第五节 学生加强管理 |
一、培养吃苦受挫能力 |
二、积极排遣消极情绪 |
三、提高自身认知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5)人格刑法理论视域下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实证分析法 |
二、图表综合分析法 |
三、比较分析法 |
四、文献分析法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未成年人犯罪与人格刑法理论 |
第一节 未成年人犯罪概述 |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界定 |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理论 |
第二节 人格刑法相关理论 |
一、人格概述 |
二、犯罪人格的一般理论 |
三、人格刑法理论 |
第三节 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人格刑法理论 |
一、刑法人格化有利于制定合理的刑事政策 |
二、刑法人格化有利于实现刑法的公正性 |
三、刑法人格化有利于评估人身危险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新特点、成因和预防现状 |
第一节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新特点 |
一、网络犯罪亚文化和不良信息影响较大 |
二、有组织犯罪和网络犯罪逐渐增多 |
三、城市社区未成年人和农村留守儿童犯罪增多 |
四、犯罪动机简单且手段残忍 |
五、侵犯财产和涉毒案件逐渐增多 |
第二节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 |
一、社会不良环境容易诱发思想偏差和行为失范 |
二、传统家庭教育环境未足够重视人格塑造 |
三、学校教育环境过于看重分数 |
四、文化商业市场监管失灵 |
五、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难以解决 |
六、专门学校的运行面临困境 |
七、传统帮教制度和理念有待创新 |
第三节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现状 |
一、网络环境的预防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
二、家庭环境预防没有突出人格预防 |
三、学校环境预防不够重视人格预防 |
四、社区环境预防效果有待进一步改善 |
五、心理预防尚未成为人格预防的重点 |
六、未成年人的道德思维塑造乏力 |
七、社会团体的防治潜能尚未发挥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借鉴 |
第一节 美国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实践 |
一、美国的少年司法制度与基本理念 |
二、美国的“转向处遇”制度 |
三、美国的“零容忍政策”和“恢复性政策” |
四、美国的“圆桌谈话” |
第二节 日本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实践 |
一、日本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立法概况 |
二、日本的“非行少年程序” |
三、日本的“家庭裁判所” |
四、日本的“少年司法体系”和司法理念变迁 |
第三节 英国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实践 |
一、英国的“国家亲权主义”制度 |
二、英国的儿童福利保护 |
三、英国的社区矫正制度 |
第四节 意大利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实践 |
一、意大利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模式 |
二、意大利的“‘帮助身边的人’核心计划” |
三、意大利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教育和矫治 |
第五节 韩国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实践 |
一、韩国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刑事政策 |
二、韩国的“保护处遇制度” |
第六节 德国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实践 |
一、德国的少年儿童立法概况 |
二、德国的“社会调查制度” |
第七节 国外共性的经验与借鉴 |
一、重视通过立法手段加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 |
二、重视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的教育和矫治作用 |
三、重视家庭环境预防和学校环境预防的作用 |
四、重视心理预防和避免标签效应 |
五、坚持“最大化保护未成年人”原则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创新环境预防中的人格预防 |
第一节 加强网络环境预防 |
一、科学引导未成年人合理使用网络 |
二、防范网络不良行为影响人格塑造 |
三、提升网络环境的预防水平 |
第二节 优化家庭环境预防 |
一、家庭环境预防应当突出人格预防 |
二、建立以“爱”为核心的家庭环境预防模式 |
三、围绕人格预防加强亲职教育 |
四、重视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
第三节 创新学校德育教育 |
一、用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德育教育 |
二、学校德育教育应当突出健康人格塑造 |
三、创新德育教育的内容、方法和体系 |
四、德育教育的成败应上升到国家安全战略高度 |
第四节 提升社区功能和综合防治能力 |
一、优化社区功能与环境条件 |
二、创新社区教育和帮教模式 |
三、社区防治应结合专门学校的改革进行 |
四、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社区帮教工作 |
第五节 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防治 |
一、加强农民工就业政策调整 |
二、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
三、改善农村学校教育环境 |
四、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强制监护制度 |
五、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助有效机制 |
六、整合社会资源与加强综合治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以人格预防为导向的开放式预防体系之构建 |
第一节 人格预防的重点在于心理预防 |
一、积极防范未成年人形成犯罪心理 |
二、加强未成年人社会交际的心理引导 |
三、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
四、科学运用“认知疗法”进行教育、矫治 |
五、创造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环境条件 |
第二节 犯罪人格的生物预防 |
一、犯罪人格的生物因素分析 |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生物性原理 |
三、生物学治疗创新预防新思路 |
四、人格调查应作为生物学治疗的前提 |
五、新技术手段提升生物预防水平 |
第三节 实践以道德思维为导向的人格预防 |
一、道德思维概述 |
二、神经学视域下的道德思维干预 |
三、道德思维水平对塑造道德思维的影响 |
四、道德思维教育应超越犯罪本身 |
五、道德思维能力培养应作为道德思维教育的核心 |
六、道德思维教育应融入三种教育 |
第四节 构建犯罪思想道德监测体系 |
一、犯罪思想道德监测的内涵和原则 |
二、监测犯罪思想道德的指标体系 |
三、构建犯罪思想道德监测体系的具体实践 |
第五节 加强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防治 |
一、未成年人不良行为概述 |
二、未成年人不良行为防治的理论基础 |
三、创新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综合预防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20世纪以来心理治疗视域下信念修正的理论演变与实践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心理健康是个体、家庭、社会的共同追求 |
1.1.2 心理异常应对的范式转化拓宽心理治疗技术的作用领域 |
1.1.3 心理治疗技术的范式整合趋向 |
1.1.4 哲学咨询的方法论困境推动信念修正的理论构建与实践取向 |
1.1.5 心理治疗技术中的“信念修正”具有研究空间 |
1.2 研究现状 |
1.2.1 当前心理治疗领域研究内容概述 |
1.2.2 “信念修正”研究现状 |
1.3 研究视角、方法与目标 |
1.3.1 研究视角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范围、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4.2 文章架构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
1.4.3 创新点 |
第二章 信念与信念修正 |
2.1 信念的本质 |
2.1.1 信念的解释 |
2.1.2 信念的来源 |
2.1.3 信念形成的途径 |
2.1.4 信念的特性 |
2.1.5 信念的功能 |
2.2 信念系统的基本问题 |
2.2.1 内隐信念与外显信念 |
2.2.2 信念系统的解释模型:“中心-外周”模型 |
2.2.3 信念系统的解释模型:“真-善-美”模型 |
2.2.4 信念在系统中的存在形式 |
2.3 信念修正的科学基础 |
2.3.1 “4E+S”理论模型 |
2.3.2 神经可塑性 |
2.3.3 镜像神经元 |
2.4 信念修正的原则与策略 |
2.4.1 一致性维护 |
2.4.2 信息经济原则 |
2.4.3 置信度消减 |
2.4.4 稀释与降低权重 |
2.5 小结 |
第三章 信念修正的精神分析进路(1900-1950 年) |
3.1 精神分析的思想内核 |
3.1.1 心理地形学说 |
3.1.2 人格结构理论 |
3.1.3 防御机制 |
3.1.4 心理动力 |
3.2 精神分析对“信念”的关涉 |
3.2.1 早期经验与信念塑造 |
3.2.2 记忆缺失与潜意识信念 |
3.2.3 病理性观念与不合理信念 |
3.2.4 情感负载与情绪性信念 |
3.2.5 过度联想与信念的衍生 |
3.3 精神分析治疗实践对信念修正的启示 |
3.3.1 破除象征与转换:不合理信念的识别 |
3.3.2 宣泄:信念的情感卸载 |
3.3.3 移情:信念传递的基础 |
3.3.4 暗示:信念修正的方式 |
3.4 案例分析:精神分析对强迫症的信念修正 |
3.4.1 强迫症的界定及其特征 |
3.4.2 强迫症的潜意识内容解析 |
3.4.3 基于信念修正对强迫症的治疗 |
3.5 小结 |
第四章 信念修正的存在主义进路(1940-1980 年) |
4.1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思想基础 |
4.2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 |
4.2.1 罗洛·梅的存在分析治疗 |
4.2.2 弗兰克尔的意义治疗学 |
4.2.3 欧文·亚隆存在主义心理动力学 |
4.3 存在主义对个体信念系统的构建 |
4.3.1 “自我-人际-外周”模型的基本特征 |
4.3.2 “自我-人际-外周”模型在实践中的价值 |
4.4 案例分析:信念系统重塑对厌倦的应对 |
4.4.1 厌倦的产生与界定 |
4.4.2 存在主义哲学对厌倦的研究 |
4.4.3 异化实存下的信念系统特征 |
4.4.4 存在主义进路下对厌倦患者的信念修正 |
4.5 小结 |
第五章 信念修正的认知行为进路(1960-2000 年) |
5.1 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与应用 |
5.1.1 核心预设与特征 |
5.1.2 认知行为治疗的行为主义基础 |
5.1.3 认知行为治疗的认知理论支撑 |
5.1.4 临床适用性及其应用 |
5.2 认知行为治疗中的“信念修正”研究 |
5.2.1 艾利斯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 |
5.2.2 贝克的标准认知治疗 |
5.2.3 认知行为治疗下的信念加工与表征 |
5.3 案例分析:信念修正与抑郁症治疗 |
5.3.1 抑郁症的产生、界定与治疗实践 |
5.3.2 基于信念修正AGM理论对抑郁症的治疗 |
5.3.3 抑郁症的行为激活与反向信念修正 |
5.4 案例分析:从幻觉干预看信念修正 |
5.4.1 幻觉的界定及其特征 |
5.4.2 幻觉的解释与表征问题 |
5.4.3 信念修正对幻觉的干预要点 |
5.5 小结 |
第六章 整合范式下的信念修正模型构建 |
6.1 心理障碍应对的整合趋势 |
6.2 心理治疗的整合取向 |
6.2.1 治疗理论的整合 |
6.2.2 技术折衷主义 |
6.2.3 共同因素研究 |
6.3 多元信念整合修正模型 |
6.3.1 MBIRM的核心理念 |
6.3.2 MBIRM的基本要件 |
6.3.3 MBIRM的操作流程 |
6.4 多元信念整合修正模型的可行性评估 |
6.4.1 心理治疗技术的评估要点 |
6.4.2 MBIRM的技术可操作性 |
6.4.3 MBIRM的经济可行性 |
6.4.4 MBIRM的伦理可行性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思想到技术:心理治疗视域下信念修正的发展路径 |
7.2 对立向整合:信念修正作为共同因素的角色定位 |
7.3 技术与心灵:信念修正的效用价值 |
7.4 科学与社会:心理治疗的未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
(7)发展型资助理念下高校贫困生心理扶贫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海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论文创新之处 |
2. 发展型资助与心理扶贫的概念界定及其内在联系 |
2.1 发展型资助的提出及内涵 |
2.1.1 保障型资助的不足呼唤新的资助模式 |
2.1.2 发展型资助的内涵和特点 |
2.2 心理扶贫的提出及其概念 |
2.3 发展型资助与心理扶贫的内在联系 |
2.3.1 心理扶贫是发展型资助的题中之意 |
2.3.2 发展型资助对心理扶贫提出更高要求 |
2.3.3 心理扶贫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发展型资助 |
3. 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的现状透视和原因分析 |
3.1 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的具体表现 |
3.1.1 自我标签化与反标签化的矛盾 |
3.1.2 积极交往的愿望与人际关系障碍并存 |
3.1.3 较高的自我期望值和较低的自我满足感的矛盾 |
3.2 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的特点 |
3.2.1 差异性 |
3.2.2 关联性 |
3.2.3 隐蔽性 |
3.3 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的原因分析 |
3.3.1 客观原因 |
3.3.2 主观原因 |
3.4 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的危害 |
3.4.1 不利于贫困生自我发展 |
3.4.2 不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 |
3.4.3 不利于幸福家庭的创建 |
4. 发展型资助理念下加强高校贫困生心理扶贫的对策 |
4.1 以树立科学的育人理念为核心,指导扶贫实践 |
4.1.1 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
4.1.2 坚持全面发展的目标理念 |
4.1.3 坚持防治与发展并重的教育理念 |
4.2 以完善精准资助体系为前提,缓解外部压力 |
4.2.1 精准识别贫困生,把好认定第一关 |
4.2.2 精准帮扶贫困生,解决现实困难 |
4.2.3 精准引导贫困生,满足成长需要 |
4.3 以加强价值观教育为引领,形成思想动力 |
4.3.1 培养正确的金钱观 |
4.3.2 形成健康的发展观 |
4.3.3 树立合理的幸福观 |
4.4 以培育心理资本为重点,激发心理潜能 |
4.4.1 心理资本对提升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积极作用 |
4.4.2 高校贫困生心理资本开发的实现路径 |
5. 结语 |
6. 附录: 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8)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TIP技术)联合抗抑郁药治疗重度抑郁发作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抑郁症的西医诊疗 |
1. 抑郁症的流行病学研究 |
2. 抑郁症的发病机理研究 |
3. 抑郁症的诊疗现状研究 |
4. 抑郁症的治疗方法研究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抑郁症的中医诊疗 |
1. 抑郁症的中医概述 |
2. 抑郁症的病因病机研究 |
3. 抑郁症的辨证论治研究 |
4. 抑郁症的针灸治疗研究 |
5. 抑郁症的中医心理治疗研究 |
6. 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TIP技术)概述 |
7. 小结 |
参考文献 前言 |
参考文献 研究内容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人格要素“胆气”在抑郁症发病和治疗中的作用 |
1. 中医心理学的人格内涵及形成 |
1.1 人格定义及内涵 |
1.2 中医心理学的人格内涵 |
1.3 中医学对人格形成的认识 |
2. 抑郁症患者的人格特点 |
2.1 抑郁症与心理因素的相关性 |
2.2 抑郁症与人格因素的相关性 |
2.3 抑郁症人格的测评 |
3. 汪卫东教授人格发展“蚕茧”理论” |
3.1 人格发展“蚕茧”模型概述 |
3.2 蚕茧理论的人格发展模式概述 |
3.3 蚕茧理论的人格结构概述 |
4. 基于忆溯性方法的抑郁症人格研究 |
4.1 人格倾向与人格障碍 |
4.2 基于忆溯性方法的人格倾向分类 |
4.3 人格倾向理论下的抑郁症分类 |
5. 人格要素胆气与抑郁症 |
5.1 胆气概述 |
5.2 胆气与安全感 |
5.3 胆气与人际关系 |
5.4 胆气与胆主决断 |
5.5 胆气在抑郁症发病和治疗中的作用 |
6. 结果 |
7. 讨论 |
8. 小结 |
第二部分 调查研究:基于忆溯性人格发展量表(WMPI)的胆气研究 |
1. 忆溯性人格发展量表(WMPI) |
1.1 WMPI的研制 |
1.2 WMPI的理论、研究方法与结构 |
1.3 WMPI的内容与效度 |
2. WMPI大样本数据对胆气的研究 |
2.1 研究内容 |
2.2 资料和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3. 抑郁症患者的WMPI胆气研究 |
3.1 研究内容 |
3.2 资料和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TIP技术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重度抑郁发作 |
1 临床研究内容及路线图 |
2. 临床研究资料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诊断和研究工具 |
2.3 病例入组及排除标准 |
2.4 治疗方法和质量控制 |
2.5 临床观察指标及量表 |
2.6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创新点 |
研究不足之处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1: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附件2: 忆溯性人格发展问卷(WMPI)胆气分量表 附件3: 抑郁症疾病知识调查表 附件4: 忆溯性人格发展问卷(部分) 附件5 |
(9)“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研究 ——兼与“80后”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一、 绪论 |
(一) 选题目的 |
(二) 选题意义 |
(三) 研究综述 |
1、 国内外学者关于大学生心理应激的研究 |
2、 国内外学者关于大学生心理弹性的研究 |
3、 国内外学者关于大学生适应状况的研究 |
4、 国内外学者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 |
(四) 主要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内容 |
3、 研究方法 |
4、 研究假设 |
(五)创新点 |
1、 选题角度新 |
2、 研究方法新 |
(六) 本章小结 |
二、 “90 后”大学生心理特点调查 |
(一) 调研方法 |
1、 研究对象与抽样方式 |
2、 研究工具 |
3、 施测方法 |
4、 数据处理方法 |
(二) 研究结果 |
1、 “90 后”大学生心理应激现状 |
2、 “90 后”大学生心理弹性现状 |
3、 “90 后”大学生适应状况现状 |
4、 “90 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
5、 “90 后”大学生心理应激、心理弹性、适应状况、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
6、 “90 后”与“80 后”大学生心理特点比较 |
(三) 本章小结 |
三、 “90 后”大学生心理特点探析 |
(一)“90 后”大学生心理应激探析 |
(二)“90 后”大学生心理弹性探析 |
(三)“90 后”大学生适应状况探析 |
(四)“90 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探析 |
(五)“90 后”大学生心理应激、心理弹性、适应状况、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探析 |
(六)“90 后”与“80 后”大学生心理特点比较探析 |
(七) 本调查研究的局限性 |
(八) 未来研究可以拓展的领域 |
(九) 本章小结 |
四、 针对“90 后”大学生心理特点的教育建议及对策 |
(一) 创新教育理念 |
1、 坚持以生为本 |
2、 正确引导价值观 |
3、 科学整合教育资源 |
(二) 丰富教育内容 |
1、 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 |
2、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 |
3、 开展富有针对性的主题教育 |
4、 拓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
(三) 拓宽教育途径 |
1、 建设一支优质的辅导员队伍 |
2、 运用新媒体技术形成网络育人 |
3、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工作 |
(四) 优化教育环境 |
1、 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
2、 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 |
3、 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
(五)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附录 3 |
附录 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二、本论文的相关概念 |
三、本论文的研究现状 |
四、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中价值问题的客观性 |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具有明确导向性的教育活动 |
(一) 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本质 |
(二) 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性质 |
二、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一) 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 |
(二)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关系 |
(三)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联系 |
三、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中离不开价值问题 |
(一) 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中价值问题的处理最为困难 |
(二) 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中对价值问题的处理有不同办法 |
(三) 国外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中价值问题处理的不同特点 |
第二章 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理念 |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价值理念 |
(一) 人本性 |
(二) 积极性 |
(三) 发展性 |
(四) 健康性 |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价值理念 |
(一) 关爱生命 |
(二) 倡导积极 |
(三) 促进发展 |
(四) 引导适应 |
(五) 主动预防 |
(六) 及时矫治 |
第三章 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目标与处理价值问题的基本原则 |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目标 |
(一) 增进以心理和谐为核心的整体健康 |
(二) 提高以人格完善为根本的心理素质 |
(三) 促进个人与社会共同发展 |
(四) 创造富有意义的生命价值 |
二、心理健康教育中价值目标的具体要求 |
(一) 维护心理和谐,促进身心健康 |
(二) 提高心理素质,促进人格完善 |
(三) 关注个人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
(四) 领悟生命意义,促进价值实现 |
三、心理健康教育中处理价值问题的基本原则 |
(一) 生命意识与生命成全相融合原则 |
(二)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原则 |
(三) 一元价值与多元价值相共生原则 |
(四) 价值中立与价值干预相结合原则 |
(五) 本土化与普适性相补充原则 |
第四章 心理健康教育中价值引导的具体路径 |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价值引导 |
(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价值引导 |
(二) 其他类课程的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引导 |
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的价值引导 |
(一)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价值引导的一般特点 |
(二)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价值引导的具体路径 |
三、网络和朋辈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引导 |
(一)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引导 |
(二) 朋辈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引导 |
第五章 心理咨询中价值问题的处理方法 |
一、心理咨询中价值问题的提出 |
(一) 心理咨询中价值问题的缘由 |
(二) 不同心理学派的价值问题处理方法 |
二、心理咨询中价值问题处理的基本过程 |
(一) 关系建立阶段价值问题的处理 |
(二) 咨询实施阶段价值问题的处理 |
(三) 咨询结束阶段价值问题的处理 |
三、心理咨询中价值问题处理的基本方法 |
(一) 支持性价值干预方法 |
(二) 教育性价值干预方法 |
(三) 分析性价值干预方法 |
结语:回顾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附件1 |
附件2 |
后记 |
四、大学生网络性心理障碍的形成与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研究[D]. 李天娇.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研究[D]. 陈思琪.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大学生健康教育行动内容体系研究[D]. 王晨.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0)
- [4]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研究 ——以山东D学院为例[D]. 王菲.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5]人格刑法理论视域下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研究[D]. 张锋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6]20世纪以来心理治疗视域下信念修正的理论演变与实践发展[D]. 孙丹阳.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7]发展型资助理念下高校贫困生心理扶贫探析[D]. 周明晶. 浙江大学, 2019(02)
- [8]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TIP技术)联合抗抑郁药治疗重度抑郁发作的临床研究[D]. 赵振海.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8(01)
- [9]“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研究 ——兼与“80后”比较[D]. 贾丽娟. 华南理工大学, 2013(12)
- [10]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问题研究[D]. 潘柳燕. 武汉大学, 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