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算机审计相关问题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管淑慧[1](2021)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文中研究指明当前,许多国有企业都建立了包含内部审计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但是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国家相关政策下,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面临着升级的挑战。文章分析了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国有企业应当改善内部审计形象、细化职能定位、注重内外部风险的管控、建立新型增值型内部审计体系,以切实提高国有企业的整体效益。
代万捷[2](2021)在《信息化环境下W公司内部审计优化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信息、科技等不断向各行各业渗透。企业运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信息技术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在采购、生产和销售等经营管理方面实现信息化管理,企业各项业务数据大量、完整的存于各个信息系统中。内部审计作为风险防控的第三道防线和公司治理的四大基石之一,要在信息化环境中充分发挥其作用,就需要将信息化引入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中,对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信息化审计技术进行优化升级,才能适应企业具体业务的信息化,因此,在企业信息化环境下如何将信息技术服务于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如何对内部审计平台、技术等进行优化是企业最关心的问题。W公司涉及酒业、机械、包装、物流、金融和健康等主要产业,是一个庞大和多元的企业集团,并且已经逐步推进企业全面信息化建设,但是尚未把信息技术充分引入内部审计工作中,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呈现局部化、碎片化的特点,导致内部审计与企业信息化情况不匹配,不能很好的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本文对W公司开展案例研究,以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为主。首先对内部审计信息化发展历程和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并对信息化环境的概念以及其对内部审计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以信息系统、公司治理和免疫系统等理论为支撑,明确本文研究视角。其次,本文将理论联系实际,以W公司为研究对象,对W公司基本情况和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信息化环境下W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包括内部审计与企业信息化发展不同步、内部审计全覆盖要求难以满足、审计时效性不强、审计工作流程滞后以及审计信息化技术人员紧缺。然后,以信息化为主线,按照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运用-管理”的思路对W公司内部审计的平台、技术以及工作流程三个方面提出信息化环境下W公司内部审计的优化方案。最后,通过夯实W公司信息化基础环境、内部审计信息化组织模式、制度规范以及人才队伍等措施,保障信息化环境下W公司内部审计优化方案的实施。
李敏[3](2020)在《W市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高国家治理水平的要求。开展预算执行绩效审计,是审计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提高审计监督效能的必然选择,也是预算执行审计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该文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主要方法,对W市预算执行绩效审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分析。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绩的基础上,对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的内涵进行了概括,并阐明了其特点和作用。指出当前预算执行绩效审计存在绩效审计理念没有牢固树立、审计成果应用不强、绩效审计指标和标准不明确、审计队伍建设不能满足绩效审计的要求、大数据审计总体分析和力度不够等问题,对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提出了深入开展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的对策建议。指出要树立正确的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理念,完善绩效审计标准和体系,对绩效审计发现的问题,通过审计整改回头看、启动问责程序等方式加强审计整改,强化绩效审计信息公开,深化绩效审计的结果运用,同时要运用多种方式加强审计人才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大数据审计。通过该文的研究,期望审计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树立正确的绩效审计理念,以人民为本,更好的督促被审计单位利用好手中的权利,促进其增强责任意识、经济意识、效率意识和政策效果意识,从而增强政府公信力及执行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杨伟[4](2020)在《基层财政决算审计的实践问题及改进策略 ——以X县财政决算审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财政决算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或审计机关派出机构对地方政府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预算执行结果进行的全面检查,是对地方政府财政财务运行情况的全面体检。财政决算审计作为国家审计的重要内容,通过财政决算审计能够为政府提供宏观决策依据,增强政府的决策能力。通过财政决算审计的监督作用,能够揭示财政运行、财政决策、财政管理、财政政策执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客观分析,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提出建议,为政府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宏观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维护各项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转,促进地方经济的协调、高效、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对与财政决算审计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料整理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与财政决算审计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X县财政决算审计为例展开分析研究,发现当前基层财政决算审计实践中存在审计覆盖面不足、审计技术手段有待提升、审计结果运用不充分、审计报告质量不高、部分问题缺乏定性和处理处罚依据等问题,并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以下改进策略:制定有关审计数据采集范围的法律法规、出台有关统一审计对象数据格式的法律法规、完善有关审计定性和处理处罚的相关法律法规、提升审计人员素质、优化审计队伍结构、积极探索效益性审计、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扩大财政决算审计结果公开、加大财政决算审计处罚力度、强化财政决算审计结果执行力、发挥审计服务功能、提升审计建议质量、严格执行审理制度等对策建议。
兰文[5](2020)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研究 ——以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文中指出现代企业普遍在经营与管理中引入高科技技术手段,既包括互联网,也包括云计算等。目前,我国发展已进入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作为电子数据大集中的显着代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推动力量。对现代企业的内部审计而言,大数据时代既孕育着机遇,也不乏挑战。从机遇来讲,所有事物的发展都要跟进时代潮流,不断寻求突破创新,借助引进的先进科学技术优化和创新审计方法,更有助于达到企业内部的审计目标。在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同时,审计信息化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从而更新了传统审计的工作理念。除了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以外,还完善了内部审计的制度体系等。从挑战来讲,大数据整体形式过于复杂、规模较大,对处理技术要求较高,假如依旧拘泥在传统审计方式之中,则很难满足现代企业的内部审计需求。所以,在大数据的挑战面前,必须积极寻求应对挑战与机遇的方法,尝试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内部审计转型升级,不断提高审计能力与质量。本文围绕我国大型企业集团展开论述,针对其审计信息化成功经验进行分析,从中梳理实现审计信息化的具体方式,并加大该类新型审计方式的推广力度。结合学术界有关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文献成果可知,大多学者将不同发展阶段信息化技术在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实际应用作为研究重点,在探讨大数据审计时则以内部审计受大数据影响和大数据技术应用作为研究重点,少数学者通过综合大数据与内部审计的方式,探究企业在大数据环境中的内部审计情况。因此,本文在阐释内部审计信息化理论和大数据审计理论的同时,还综合运用计算机审计理论与大数据审计技术理论,选取当前处于大数据环境中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具代表性的公司——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康力电梯”)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企业处于大数据环境中,其发展管理和传统审计之间的必然问题,并梳理国家与企业在审计信息化工作领域的具体要求,立足于企业的信息化环境,全面总结了康力电梯当前的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建设与工作情况,并由此发掘康力电梯现下内部审计信息化的主要问题,既涉及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信息化审计成果运用等,也包括内部审计人员信息化水平、数据安全和存储以及审计信息化时效性等问题,结合康力电梯在大数据环境中的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提出可行意见与举措。本文研究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持续发展的大数据为企业生产营运提供了大规模的数据信息,但传统审计方式单一且存在较高风险,为内部审计提出全新挑战。在大数据环境中的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具有两大优势,一是显着拓展内部审计的覆盖范围,二是提升审计质量及效率。本文立足于大数据环境,选取康力电梯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内部审计化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改善意见,为我国同处于大数据环境中的企业建设内部审计信息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王志啸[6](2020)在《Y市政府审计过程中大数据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大智移云(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对审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审计人员借助于大数据资源,建立一个涵盖从数据源到审计方案制定、执行、监督等不同环节的业务链,通过数据分析模型,对大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可以快速地从海量的数据之中攫取高价值信息,从而改变审计模式,优化审计流程,及时发现问题,全面提升审计工作效率。加强审计工作对大数据的应用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Y市政府审计部门为例,以国家治理理论、政府绩效理论为依据,对Y市政府审计过程中大数据应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数据获取难度大且相互关联度低;二是审计实施规范滞后;三是大数据分析运用水平不足;四是安全设施不完善。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数据整合体制机制不完善方面的;也有标准化大数据处理平台及大数据应用人才缺乏方面的;还有审计理念未能与时俱进以及现存审计资源配置、组织模式与大数据审计不适应等。借助工作机会,笔者实地调研了省内外利用大数据开展政府审计卓有成效的上海、浙江临安和江苏徐州的政府审计部门,发现他们在数据挖掘、重视和主动干预制定风险预警系统、大数据审计平台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值得Y市审计部门借鉴。在此基础上,文章就如何提升大数据在Y市政府审计过程中的应用提出以下建议:首先要创造政府审计发展数据环境,完善大数据应用规范,加强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二是要搭建大数据政府审计技术应用平台,包括云计算和物联网平台;三是要提升审计人员大数据应用能力水平,开展培训提升审计人员大数据应用能力,引导审计人员转变意识,引入大数据应用考核和激励措施,加强高校的合作对接;四是运用大数据优化政府审计模式,包括优化电子数据审计模式,拓宽应用领域,开展联动审计,发挥服务器集群优势。
阮宁[7](2020)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审计案例分析 ——以J省YS区为例》文中认为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解决广大农民饮水难和饮水安全问题,既是各级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也是推动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是贯彻落实国家农村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手段,该工程的顺利建设和正常运营,对改善农民身心健康、提升农民幸福指数、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投资力度,已经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特别是关乎切身利益和殷切期望的广大农民群众,人大立法机关、政府相关机构和决策者也迫切需要了解工程建设情况、资金使用情况、民生改善情况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于是乎产生了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客观评价和监督的客观要求。围绕中央决策部署和惠农政策的实施效果,国家审计署和地方各级审计机关组织开展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审计或审计调查,本文以J省YS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审计案例作为切入点,通过阐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审计的内涵、特点、方法和程序,总结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审计经验和启示,有助于充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审计理论体系,丰富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的技术和方法,同时对于促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顺利实施,发挥最大的资金使用效益,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主要内容包含引言和正文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包含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公共工程项目审计和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的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中总结提炼了相关观点,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为正文包含五大章节:第二章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审计的概念、目标、特点、方法、程序和理论基础做出了阐述,其中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审计特点、方法和程序是本文选题的创新点,对于审计实践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第三章详细介绍了YS区农村供水状况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确立审计目标,把握审计范围和对象,突出审计内容和重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四章简要介绍了YS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审计发现问题的过程和定性依据,审计评价意见及被审单位整改情况,充分展现国家审计的监督力量。第五章分析YS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审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第六章通过对YS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审计的经验总结,指出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审计在推动健全项目建设与运营管理机制,提高政府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率,为惠农政策执行提供了较好的审计监督等方面发挥的建设性作用。同时,就深入开展审前调查,规范审计工作程序,合理配置和整合审计资源,完善审计结果公开和问责机制等方面提出自己0的观点,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审计实践提供借鉴和思考。
何文翰[8](2020)在《互联网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实施路径及效果研究 ——以M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增值型内部审计理念的提出,对于中国企业内审部门地位具有重大影响,是企业健康良好实现战略的必经之路。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一方面,由于外部市场监管的严格,要求企业合规守法的持续经营;另一方面,由于企业管理层需要,传统内部审计从理念、服务对象、审计范围等多方面与企业战略需求不匹配。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发展,对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和地位提升具有重大意义,内审部门也可以通过不断提供咨询服务使得企业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得到提升,达到为企业增值的目的。本文选择了后来居上的互联网企业M作为研究案例,从企业内审部门实际工作角度出发,研究了M企业内审部门是如何建立与完善从而保证了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工作顺利开展,以及内审部门如何在实际工作中为企业提供价值的核心问题,补充了有关互联网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发展的案例研究。研究发现:M企业的“手机+AIo T”双引擎战略对公司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企业管理层为满足公司战略需求给予了审计部门相当的权限,加上公司扁平化的管理风格,为增值型内部审计发展提供了可行性;同时,内审部门也借此机会进行了审计理念转变、审计对象和范围的扩大、审计方法革新等多方面改进,从而使增值型内部审计的职能得以实现。本文利用M企业内审部负责人员、审计项目经理、其他相关工作人员以及个人在企业内部的实地考察获取的相关资料,结合公司各部门对外公告、部门人员公开演讲、行业分析报告等多种信息,对M企业内审部门的工作成果进行研究,找寻其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实现路径和效果,为更多公司的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发展提供参考。
龚婷[9](2020)在《大数据背景下S公司内部审计体系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挑战。企业的生产数据爆发式增长,面对海量数据,传统的审计方法已经不满足现代企业的需求,内部审计体系转型升级的需求顺势而生。审计署多次强调企业需要搭建大数据背景下的内部审计平台,优化审计资源配备,提高审计效率。目前我国的信息化审计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信息化进程发展较慢,大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仍在使用传统的信息化内部审计软件。相关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数据对审计工作产生的影响,而对构建大数据背景下的内部审计体系研究甚少,因此本文对研究信息化审计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介绍大数据背景下S公司内部审计体系的优化路径。首先,系统的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大数据技术和内部审计体系的研究成果,以及大数据和内部审计体系的相关特征和要素。其次,从大数据技术对内部审计体系的影响路径出发,探究了大数据技术对内部审计模式、内部审计方法、内部审计流程和内部审计人才培养产生的影响。接着,介绍了S公司内部审计体系的构建现状,并通过构建内部审计有效性评价体系对S公司进行评价,得出了 S公司内部审计体系有效性不足,仍存在诸如审计实操环境不满足大数据内审需求、数据采集能力不足、数据挖掘方法单一、综合性审计人才缺失等问题的结论。最后,针对S公司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优化建议。本文基于大数据技术和内部审计体系构建相关理论,从S公司内部审计体系构建的现状研究出发,构建评价模型对内部审计体系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发现S公司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优化解决方案,为类似公司构建大数据内部审计体系提供参考素材。
杨悦[10](2020)在《基于大数据背景的T县养老保险基金审计研究》文中指出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民生之依。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社会保障业务规模也随之逐步扩大。养老保险基金作为社保基金的重点部分,其特点有种类多、资金量大等,加之社会各行业业务发展关联性的紧密加强,仅传统审计模式对于发展快速的养老保险基金业务的监督是力不能及的。大数据审计作为新的审计手段,通过从数据层面发现审计疑点,使得审计人员的执行效率得以提高。因此,本文设计了适合于T县的养老保险基金大数据审计方案并予以实施,有利于提高审计效率。研究通过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遵循理论、案例、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在文献学习归纳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养老保险基金大数据审计的相关概念,并引入福利经济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理论指导。随之,以T县养老保险基金审计为例,介绍并分析了T县养老基金基本概况、目前审计现状及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养老保险基金审计的必要性。在探讨结合养老保险实际业务特征、现实需要及大数据技术优势的基础上,设计了适合T县大数据背景下的养老保险审计方案,并落实于T县养老保险基金审计中。最后提出推进T县养老保险基金大数据审计的保障措施。通过研究及案例实践得出:(1)得益于大数据强大的数据收集及数据处理能力,审计范围得到了扩展,而非仅局限于抽样领域。通过盘活审计资源,有利于尽可能扫除存在的T县养老保险基金审计盲区,保证了政府审计在揭露问题及督察整改方面的职能履行。(2)结合现场与非现场审计模式的大数据审计手段,相比传统审计,使得T县养老保险审计在基金运行的安全性、完整性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性上更高效,更能保证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质量及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
二、计算机审计相关问题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计算机审计相关问题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面临的挑战和难题 |
1.1 职能定位模糊,业务层级较低 |
1.2 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不够,没有形成一致的认同度 |
1.3 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和升级将面临文化与认知的挑战 |
2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分析 |
2.1 细化审计职能定位,构建增值型审计业务体系 |
2.2 塑造内部审计形象,使增值型审计身份得到认同 |
2.3 扩大风险控制范围,提高增值型审计的风险管控能力 |
3 结束语 |
(2)信息化环境下W公司内部审计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文献综述 |
1.4.1 内部审计信息化发展历程研究 |
1.4.2 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研究 |
1.4.3 研究述评 |
1.5 研究创新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信息化环境相关概念 |
2.1.1 信息化环境的含义 |
2.1.2 信息化环境的特征 |
2.1.3 信息化环境对内部审计的影响 |
2.2 理论基础 |
2.2.1 信息系统理论 |
2.2.2 公司治理理论 |
2.2.3 免疫系统理论 |
3 信息化环境下W公司内部审计现状和问题分析 |
3.1 W公司基本情况 |
3.1.1 W公司简介 |
3.1.2 W公司信息化现状 |
3.2 信息化环境下W公司内部审计现状 |
3.2.1 内部审计基本情况 |
3.2.2 内部审计信息化现状 |
3.3 信息化环境下W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
3.3.1 内部审计与企业信息化发展不同步 |
3.3.2 内部审计全覆盖要求难以满足 |
3.3.3 内部审计时效性不强 |
3.3.4 内部审计工作流程滞后 |
3.3.5 内部审计信息化技术人员紧缺 |
4 信息化环境下W公司内部审计的优化 |
4.1 信息化环境下W公司内部审计优化的思路 |
4.2 信息化环境下W公司内部审计优化的目标 |
4.2.1 实现联网审计 |
4.2.2 实现全面审计 |
4.2.3 实现持续审计 |
4.3 信息化环境下W公司内部审计优化的原则 |
4.3.1 统筹规划原则 |
4.3.2 信息共享原则 |
4.3.3 操作便捷原则 |
4.4 信息化环境下W公司内部审计平台优化 |
4.4.1 完善审计业务支撑库 |
4.4.2 健全审计作业平台 |
4.4.3 搭建业务和审计信息共享系统 |
4.4.4 构建审计风险预警机制 |
4.5 信息化环境下W公司内部审计技术优化 |
4.5.1 开发信息化内部审计工具 |
4.5.2 建立审计信息化分析模型 |
4.6 信息化环境下W公司内部审计流程优化 |
4.6.1 运用信息技术制定内部审计计划 |
4.6.2 改进实施阶段的审计方式 |
4.6.3 建立审计报告自动生成系统 |
4.6.4 实行审计问题整改信息化管理 |
5 信息化环境下W公司内部审计优化的保障措施 |
5.1 夯实公司信息化基础环境 |
5.2 建立内部审计信息化组织模式 |
5.3 完善内部审计信息化制度规范 |
5.4 打造内部审计信息化人才队伍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3)W市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的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政府绩效 |
2.1.2 绩效审计 |
2.1.3 预算执行审计 |
2.1.4 预算执行绩效审计 |
2.2 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的内涵特点及作用 |
2.2.1 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的内涵 |
2.2.2 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的特点 |
2.2.3 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的作用 |
2.3 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的理论基础 |
2.3.1 委托代理理论 |
2.3.2 免疫系统理论 |
2.3.3 绩效管理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W市审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3.1 W市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现状 |
3.1.1 W市预算执行绩效审计开展情况 |
3.1.2 预算执行审计报告基本情况 |
3.2 当前预算执行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 |
3.2.1 绩效审计理念没有牢固树立 |
3.2.2 审计整改力度和成果应用不强 |
3.2.3 绩效审计指标和标准不明确 |
3.2.4 审计队伍建设不能满足绩效审计的要求 |
3.2.5 大数据审计总体分析和力度不够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W市预算执行绩效审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对预算执行绩效审计重要性认识不足 |
4.1.1 绩效审计理念淡薄 |
4.1.2 审计人员不够重视 |
4.1.3 重形式轻实效 |
4.2 未建立绩效审计整改问责和结果运用的机制 |
4.2.1 未建立绩效审计整改问责机制 |
4.2.2 未建立绩效审计结果运用机制 |
4.3 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建设滞后 |
4.3.1 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建设缓慢 |
4.3.2 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建设滞后 |
4.4 人才建设与管理机制不健全 |
4.4.1 综合性人才缺失 |
4.4.2 培养力度和广度不足 |
4.4.3 审计人员执行力偏低 |
4.5 大数据审计应用不够 |
4.5.1 信息化建设程度不高 |
4.5.2 大数据应用水平较低 |
4.5.3 对数据的挖掘分析不够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深入开展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的对策建议 |
5.1 树立正确的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理念 |
5.1.1 提升宏观视野 |
5.1.2 提高审计层级定位 |
5.1.3 让绩效理念扎根于社会公众 |
5.2 加强整改问责和信息公开及深化审计结果运用 |
5.2.1 加强审计整改问责和信息公开 |
5.2.2 深化绩效审计结果运用 |
5.3 完善审计评价标准和体系以拓展其广度深度 |
5.3.1 完善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和体系 |
5.3.2 科学规划拓展绩效审计广度和深度 |
5.4 加强审计人才队伍建设 |
5.4.1 充实审计人才 |
5.4.2 加强培训力度 |
5.4.3 加强交流挂职锻炼 |
5.5 深入推进大数据审计 |
5.5.1 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 |
5.5.2 提高审计计算机应用水平 |
5.5.3 积极构建财政等数据的共享和分析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4)基层财政决算审计的实践问题及改进策略 ——以X县财政决算审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2 财政决算审计的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财政决算审计相关概念 |
2.1.1 审计 |
2.1.2 国家审计 |
2.1.3 财政决算 |
2.1.4 财政决算审计 |
2.2 财政决算审计相关理论 |
2.2.1 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理论 |
2.2.2 “免疫系统”理论 |
3 X县财政决算审计的组织实施及结果 |
3.1 X县2016-2017年财政收支状况 |
3.2 X县财政决算审计的组织实施 |
3.2.1 成立审计组 |
3.2.2 送达审计通知书 |
3.2.3 审计实施 |
3.3 审计结果 |
4 X县财政决算审计存在的问题 |
4.1 审计覆盖面不足 |
4.1.1 无法采集到审计所需的业务数据 |
4.1.2 审计组无法直接使用被审计单位财务数据 |
4.1.3 审计年度不连贯 |
4.1.4 缺乏效益性审计 |
4.2 审计技术手段有待提升 |
4.3 审计结果运用不充分 |
4.3.1 审计结果未公开 |
4.3.2 审计处罚力度不够 |
4.3.3 被审计单位未有效应用审计结果 |
4.4 审计报告质量不高 |
4.4.1 审计结果过于偏重合规性目标 |
4.4.2 审计建议质量不高 |
4.5 部分问题缺乏定性和处理处罚依据 |
5 X县财政决算审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1 审计对象信息化建设滞后 |
5.1.1 地方机关信息化建设落后 |
5.1.2 地方财务数据不一致 |
5.2 审计人力资源不足 |
5.2.1 审计人员数量不足 |
5.2.2 审计人员知识结构不能满足审计需求 |
5.3 缺乏审计方法创新 |
5.3.1 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落后 |
5.3.2 对效益性审计探索不足 |
5.4 审计规范性意识不强 |
5.4.1 对审计建议重要性认识不足 |
5.4.2 审计机关对审计质量把关不到位 |
5.4.3 审计处罚不精准 |
5.5 法规制度不健全 |
5.5.1 审计信息化建设法律法规缺失 |
5.5.2 审计处理处罚法规不健全 |
5.5.3 缺乏审计结果公开的法规 |
6 基层财政决算审计实践的改进建议 |
6.1 完善有关法律法规 |
6.1.1 制定有关审计数据采集范围的法律法规 |
6.1.2 出台有关统一审计对象数据格式的法律法规 |
6.1.3 完善有关审计定性和处理处罚的相关法律法规 |
6.2 统筹利用审计资源 |
6.2.1 提升审计人员素质 |
6.2.2 优化审计队伍结构 |
6.3 创新审计方法 |
6.3.1 积极探索效益性审计 |
6.3.2 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 |
6.4 提升审计结果的社会效益 |
6.4.1 扩大财政决算审计结果公开 |
6.4.2 加大财政决算审计处罚力度 |
6.4.3 强化财政决算审计结果执行力 |
6.4.4 发挥审计服务功能 |
6.5 增强审计报告质量 |
6.5.1 提升审计建议质量 |
6.5.2 严格执行审理制度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研究 ——以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文献综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大数据时代内部审计信息化理论概述 |
2.1 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概念 |
2.1.1 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含义 |
2.1.2 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内容 |
2.1.3 内部审计信息化的特点 |
2.2 大数据时代内部审计信息化的特点 |
2.2.1 审计内容的全面性 |
2.2.2 审计过程的持续性 |
2.2.3 审计实施的远程性 |
2.2.4 审计管理的智能性 |
2.3 内部审计信息化的理论基础 |
2.3.1 计算机审计理论 |
2.3.2 内部审计相关理论 |
2.3.3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理论 |
2.3.4 统计学相关理论 |
第3章 公司的内部审计信息化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1 康力电梯简介 |
3.2 康力电梯内部审计信息化现状 |
3.2.1 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建设情况 |
3.2.2 内部审计信息化“大数据”分析应用建设情况 |
3.2.3 大数据环境下内部审计开展情况 |
3.3 内部审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
3.3.1 大数据环境下内部审计数据采集有待加强 |
3.3.2 大数据环境下内部审计数据储存与安全不完善 |
3.3.3 大数据环境下内部审计数据分析不充分 |
3.3.4 大数据环境下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审计时效性滞后 |
3.3.5 内部审计人员信息化素质有待提高 |
3.4 康力电梯内部审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的成因分析 |
3.4.1 信息化审计队伍建设不足 |
3.4.2 内部审计信息技术力量薄弱 |
3.4.3 数据分析的精确性不高 |
3.4.4 没有建成适合公司内部审计信息发展的规范体系 |
3.4.5 信息化审计技术保障不足 |
3.4.6 现有的信息技术无法实现全方位监控 |
第4章 康力电梯内部审计信息化体系重建路径 |
4.1 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目标及总体思路 |
4.1.1 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
4.1.2 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目标 |
4.1.3 内部审计信息化总体思路 |
4.2 内部审计信息系统架构 |
4.2.1 审计数据仓库 |
4.2.2 风险预警系统 |
4.2.3 在线监控系统 |
4.2.4 审计管理系统 |
4.3 内部审计信息系统流程实施过程 |
4.3.1 审计作业系统流程 |
4.3.2 审计管理系统流程 |
4.4 审计专业化实施 |
4.4.1 内部审计程序的优化 |
4.4.2 后续审计工作的优化 |
第5章 康力电梯内部审计信息化体系的保障措施 |
5.1 培养能够适应大数据时代发展需求的内部审计师队伍 |
5.1.1 树立信息化审计新理念 |
5.1.2 创新审计方法 |
5.1.3 培养复合型人才 |
5.2 完善大数据环境下内部审计信息化 |
5.2.1 夯实信息化建设理论基础并制定信息化建设标准 |
5.2.2 注重构建数据驱动的内部审计技术方法体系 |
5.2.3 建立完善信息引导的内部审计运作机制 |
5.3 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审计平台系统 |
5.3.1 建立智能化和资源共享的审计云服务平台 |
5.3.2 整合强化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 |
5.4 积极推动信息化审计的应用 |
5.4.1 进一步扩大信息化审计覆盖面 |
5.4.2 进一步完善非现场审计系统 |
5.5 完善信息化风险管理机制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Y市政府审计过程中大数据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政府审计 |
2.1.2 大数据 |
2.2 理论基础 |
2.2.1 国家治理理论 |
2.2.2 政府绩效理论 |
第3章 Y市政府审计过程中大数据应用的现状 |
3.1 技术运用现状 |
3.2 数据积累现状 |
3.3 人才队伍现状 |
第4章 Y市政府审计过程中大数据应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存在问题 |
4.1.1 数据获取难度大且相互关联度低 |
4.1.2 审计实施规范滞后 |
4.1.3 分析运用水平不足 |
4.1.4 安全设施不完善 |
4.2 原因分析 |
4.2.1 数据整合体制机制不完善 |
4.2.2 数据平台及应用人才缺乏 |
4.2.3 审计理念未与时俱进 |
4.2.4 资源配置、组织模式与大数据审计不适应 |
第5章 国内经验借鉴 |
5.1 上海经验 |
5.2 临安经验 |
5.3 徐州经验 |
5.4 经验总结 |
第6章 提升大数据在Y市政府审计过程中的应用能力研究 |
6.1 创造政府审计发展数据环境 |
6.1.1 完善大数据应用规范 |
6.1.2 加强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
6.2 搭建大数据政府审计技术应用平台 |
6.2.1 运用云计算搭建平台 |
6.2.2 运用物联网搭建平台 |
6.3 提升审计人员大数据应用能力水平 |
6.3.1 引导审计人员转变意识 |
6.3.2 加强审计人才教育培训 |
6.3.3 引入考核和激励措施 |
6.3.4 加强与高校合作对接 |
6.4 运用大数据优化政府审计模式 |
6.4.1 优化电子数据审计模式 |
6.4.2 拓宽应用领域 |
6.4.3 开展联动审计 |
6.4.4 发挥服务器集群优势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审计案例分析 ——以J省YS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相关研究 |
1.2.2 公共工程项目审计的相关研究 |
1.2.3 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的相关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内容与基本框架 |
1.4.1 本文内容 |
1.4.2 本文基本框架 |
2.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审计概述 |
2.1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审计的内涵与目标 |
2.1.1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审计概念 |
2.1.2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审计目标 |
2.2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审计的特点 |
2.2.1 以工程造价审计为重点 |
2.2.2 以跟踪审计为主要形式 |
2.2.3 以计算机和设备辅助审计为手段 |
2.2.4 以提高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为根本目的 |
2.3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审计的方法 |
2.3.1 资料分析 |
2.3.2 实地观察 |
2.3.3 问卷调查访谈 |
2.3.4 大数据分析 |
2.4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审计的程序 |
2.4.1 工程前期工作情况 |
2.4.2 工程资金筹集、管理及使用情况 |
2.4.3 工程实施情况 |
2.4.4 工程建成及运行效益情况 |
2.5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审计的理论基础 |
2.5.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5.2 公共资金管理与控制论 |
2.5.3 审计“免疫系统”理论 |
3.J省YS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审计案例介绍 |
3.1 J省 YS区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分析 |
3.1.1 农村供水基本情况 |
3.1.2 农村饮水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 |
3.2 J省 YS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存在的问题 |
3.2.1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现状 |
3.2.2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面临的主要问题 |
3.3 J省 YS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审计主客体简介 |
3.3.1 J省审计厅 |
3.3.2 YS区审计组 |
3.3.3 YS区水利局 |
3.4 J省 YS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审计实施过程 |
3.4.1 确立审计目标 |
3.4.2 把握审计范围和对象 |
3.4.3 突出审计内容和重点 |
4.J省YS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审计结果及报告 |
4.1 J省 YS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
4.1.1 少数工程建设管理不到位 |
4.1.2 个别工程资金管理不规范 |
4.1.3 工程后期管理存在弱化现象 |
4.2 J省 YS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审计评价及问题整改 |
4.2.1 J省 YS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审计评价 |
4.2.2 J省 YS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
5.J省YS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建议 |
5.1 J省 YS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1 缺乏绩效评价标准 |
5.1.2 跟踪审计不及时 |
5.1.3 审计力量不足 |
5.2 完善J省 YS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审计的建议 |
5.2.1 构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
5.2.2 从体制上解决审计主客体不匹配问题 |
5.2.3 充实审计力量 |
6.案例研究结论与启示 |
6.1 案例研究结论 |
6.1.1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审计推动健全项目建设与运营管理机制 |
6.1.2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审计提高了政府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 |
6.1.3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审计为惠农政策的执行提供了较好的审计监督 |
6.2 案例研究启示 |
6.2.1 深入开展审前调查是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审计的基础保障 |
6.2.2 规范审计工作程序为降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审计风险提供技术保障 |
6.2.3 合理配置和整合审计资源为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审计提供智力保障 |
6.2.4 完善审计结果公开和问责机制是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审计的制度保障 |
6.3 研究不足及研究展望 |
6.3.1 研究不足 |
6.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互联网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实施路径及效果研究 ——以M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内容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概述 |
1.3.2 国内研究概述 |
1.3.3 文献评述 |
1.4 论文创新点 |
1.5 本文的不足 |
2 增值型内部审计相关理论 |
2.1 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基础概念 |
2.1.1 增值型内部审计的涵义 |
2.1.2 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特点 |
2.2 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理论基础 |
2.2.1 受托责任理论 |
2.2.2 价值链理论 |
2.2.3 风险管理理论 |
3 增值型内部审计与传统内部审计的区别 |
3.1 审计理念 |
3.2 服务对象 |
3.3 审计范围 |
3.4 审计程序及手段 |
3.5 效益评价 |
4 M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背景介绍 |
4.1 M企业背景情况 |
4.1.1 M企业的经营状况 |
4.1.2 M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理念 |
4.1.3 M企业战略发展路径 |
4.2 M企业发展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动因分析 |
4.2.1 企业战略发展的要求 |
4.2.2 部门内部自发性行为 |
4.3 M企业内审部门实现转型面对的困难 |
4.3.1 企业内部审计意识淡薄内审影响力较低 |
4.3.2 审计范围狭窄效率较低 |
4.3.3 审计手段较为落后 |
4.3.4 审计人才短缺 |
4.4 M企业内审部门的背景情况 |
4.4.1 M企业内审部门发展简介 |
4.4.2 M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责 |
4.4.3 M企业内部审计的权利 |
5 M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实施情况分析 |
5.1 M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建设情况分析 |
5.1.1 提升审计理念 |
5.1.2 增加并深入了解服务对象 |
5.1.3 扩大审计范围 |
5.1.4 提高审计手段 |
5.1.5 完善效益评价体系 |
5.2 M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具体实施情况 |
5.2.1 关注公司战略方向 |
5.2.2 审计立项关注大额高风险领域 |
5.2.3 深入了解业务交易模式 |
5.2.4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审计效率 |
5.2.5 结合公司战略提出审计发现及建议 |
5.3 整体实施效果评价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大数据背景下S公司内部审计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大数据应用领域的相关研究 |
1.2.2 内部审计体系构建相关研究 |
1.2.3 大数据应用于内部审计的相关研究 |
1.2.4 文献综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大数据相关理论 |
2.1.1 大数据的定义及特征 |
2.1.2 大数据技术类型 |
2.2 内部审计体系相关理论 |
2.2.1 内部审计体系的定义 |
2.2.2 内部审计体系要素 |
2.3 其他相关理论 |
2.3.1 受托责任理论 |
2.3.2 流程再造理论 |
2.3.3 信息系统管理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数据对内部审计体系影响路径 |
3.1 大数据技术改变内部审计模式 |
3.1.1 数据式审计模式的逻辑流程 |
3.1.2 数据式审计模式的网络架构 |
3.1.3 数据式审计模式的应用架构 |
3.2 大数据技术优化内部审计方法 |
3.2.1 统计分析方法 |
3.2.2 数据挖掘技术 |
3.2.3 数据可视化技术 |
3.3 大数据技术重构内部审计流程 |
3.3.1 事前监控 |
3.3.2 审计数据分析 |
3.3.3 分散查证 |
3.3.4 审计整改追踪 |
3.4 大数据技术促进综合性人才培养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公司内部审计体系现状及问题分析 |
4.1 S公司内部审计体系发展现状 |
4.1.1 S公司简介 |
4.1.2 S公司构建大数据内部审计体系的必要性 |
4.1.3 S公司大数据内部审计体系的设计理念 |
4.2 S公司内部审计体系架构 |
4.2.1 内部审计模式 |
4.2.2 内部审计流程 |
4.2.3 内部组织架构 |
4.3 S公司内部审计体系有效性分析 |
4.3.1 建立指标评价体系 |
4.3.2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4.3.3 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评价结果 |
4.4 S公司内部审计体系存在的问题 |
4.4.1 大数据内部审计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 |
4.4.2 大数据内部审计方法存在的问题 |
4.4.3 大数据内部审计流程存在的问题 |
4.4.4 大数据内部审计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公司大数据内部审计体系优化与改进建议 |
5.1 改善内部审计环境,完善内部审计模式 |
5.1.1 营造良好的大数据审计实操环境 |
5.1.2 完善企业大数据内部审计平台 |
5.1.3 提高数据采集的广度和质量 |
5.2 运用新型审计方法,完善平台功能 |
5.2.1 运用新型数据分析方法 |
5.2.2 开发利用数据可视化工具 |
5.2.3 提高审计模型的业务覆盖度 |
5.3 重构企业内部审计流程 |
5.3.1 建立有效的审计预警机制 |
5.3.2 完善审计成果转化机制 |
5.4 提高审计人员对大数据的应对能力 |
5.4.1 积极向大数据审计理念转变 |
5.4.2 建立健全内部审计人才培养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大数据背景的T县养老保险基金审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3.3 文献综述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框架结构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大数据 |
2.1.2 大数据审计模式 |
2.1.3 养老保险基金审计 |
2.2 理论基础 |
2.2.1 福利经济学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T县养老保险基金概况及审计现状 |
3.1 T县养老保险基金概况 |
3.1.1 T县概况介绍 |
3.1.2 T县养老保险基金概况 |
3.2 T县养老保险基金审计现状 |
3.3 T县养老保险基金审计存在的问题 |
3.4 基于大数据背景的养老保险基金审计必要性 |
3.4.1 传统养老保险基金审计面临的困境 |
3.4.2 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养老保险基金审计的优势 |
4 基于大数据背景的T县养老保险基金审计实施方案 |
4.1 养老保险基金大数据审计框架 |
4.1.1 审计目标 |
4.1.2 审计流程 |
4.1.3 审计方法 |
4.2 构建T县养老保险基金大数据审计模式 |
4.2.1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
4.2.2 “现场审计-非现场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模式 |
4.3 T县养老保险基金大数据审计具体流程 |
4.3.1 审计目标与范围 |
4.3.2 设计审计指标 |
4.3.3 数据收集 |
4.3.4 数据清洗 |
4.3.5 数据储存 |
4.3.6 数据分析 |
4.3.7 现场审计 |
4.4 T县养老保险基金大数据审计结果 |
4.5 出具审计报告 |
4.6 对T县养老保险基金大数据审计结果的评述 |
4.6.1 规范了T县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 |
4.6.2 促进了养老保险基金分配的公平性 |
4.6.3 提高了社会保障制度的透明度 |
5 T县养老保险基金大数据审计的保障措施 |
5.1 加大T县大数据审计人才培养 |
5.2 建立统一共享的大数据审计平台 |
5.3 积极推进大数据审计实践 |
5.4 出台与大数据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 |
6 研究结论与不足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计算机审计相关问题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J]. 管淑慧. 当代会计, 2021(09)
- [2]信息化环境下W公司内部审计优化研究[D]. 代万捷. 重庆理工大学, 2021(02)
- [3]W市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研究[D]. 李敏. 燕山大学, 2020(06)
- [4]基层财政决算审计的实践问题及改进策略 ——以X县财政决算审计为例[D]. 杨伟.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5]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研究 ——以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为例[D]. 兰文.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1)
- [6]Y市政府审计过程中大数据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王志啸. 扬州大学, 2020(05)
- [7]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审计案例分析 ——以J省YS区为例[D]. 阮宁.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0)
- [8]互联网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实施路径及效果研究 ——以M为例[D]. 何文翰.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9]大数据背景下S公司内部审计体系优化研究[D]. 龚婷.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10]基于大数据背景的T县养老保险基金审计研究[D]. 杨悦. 兰州财经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