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便携式多生命指征监护仪系统结构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石用伍[1](2020)在《面向心肺慢病管理的穿戴式生理参数监测感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越发严重,心肺慢病已成为威胁老龄化人群健康的头等病因,同时,心肺慢病不断呈现年轻化发病趋势。伴随医学科技的发展以及人民健康意识的提高,现代医疗模式更主张实现对“健康人”的生命体征信息动态健康监测管理,提倡“预防重于治疗”,关注治“未病”,让病人得到个体化、动态的医疗服务。心电、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呼吸、体温、血压等这些人体基本的生理参数与疾病的防治密切相关。从技术手段上来说,除了医院专业的医疗设备可以实现对人体健康状态监测外,便捷、灵活的穿戴式生理参数监测系统为个性化实时的生理参数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撑平台。现代医疗模式的转变,对医疗级穿戴式微型化、智能化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穿戴式生理参数监测采用微型化、智能化、高精度的各种传感器采集人体的生理参数,实现对人体健康生理参数无创连续的实时监测,是实现全面健康和个性化医疗较为有效的新型医疗监护模式。然而,具备微型化、低功耗、高精度的穿戴式系统感知技术的研究目前仍然是穿戴式医疗研究的难点之一。全面深入地开展穿戴式医疗感知技术的相关研究对于个性化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解决健康管理、养老服务、慢病管理和看病难等问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感知”为切入点,根据穿戴式生理参数监测系统感知技术环节存在的关键问题,主要针对脉搏、心率传感器感知材料制备及传感性能测试、面向心肺慢病管理的穿戴式生理参数监测系统、穿戴式心电信号的信息融合分类算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具体包含以下内容:(1)多金属盐酸盐/二维氧化石墨烯(polyoxometalate/two dimensional graphene nanosheets,简称POM/2D GNs)柔性穿戴式脉搏、心率传感器感知电极材料制备及传感性能研究。本文制备了POM/2D GNs复合材料,并对该材料进行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简称XRD)、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简称TEM)、X射线能谱分析(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简称EDS)表征及电化学性能测试。构建了基于POM/2D GNs的水滴监测传感器模型,利用放置和移除水滴的方式对该传感装置的响应能力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测量到的ΔADC值可以很好地响应水滴放置和移除POM/2D GNs传感器时的压力信号变化。为探索POM/2D GNs传感器在人体脉搏、心率监测领域的应用潜力,我们设计了一种柔性脉搏传感器装置模型,并将其固定于手腕脉搏处,进行连续15秒的脉搏监测记录。结果表明,基于POM/2D GNs的传感器对外部脉冲很敏感,监测结果与PPG技术监测到的脉搏波结果基本一致。因此,POM/2D GNs被证实可用于穿戴式医疗系统用来实现对人体脉搏、心率等生命体征参数的监测。这项工作为柔性穿戴式心电、脉搏传感器的制备开辟了新的途径。(2)2D GNs/ZnS:Mn2+/POM力致发光柔性穿戴式脉搏、心电传感器感知电极材料制备及传感性能研究。在POM/2D GNs脉搏传感器感知材料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制备了2D GNs/ZnS:Mn2+/POM复合材料,并对该材料进行XRD、TEM、PL(光致发光)、ML(力致发光)和电化学性能表征。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压力控制发光性能,ML强度和压力值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由于具有高导电性能的2D GNs和POM的引入,2D GNs/ZnS:Mn2+/POM电极具备对外界的刺激响应敏感和高导电特性。构建了2D GNs/ZnS:Mn2+/POM传感器装置模型,并对脉搏、心电信号进行监测,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可以作为脉搏、心电传感器感知电极用于穿戴式脉搏、心率的监测。本文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了穿戴式柔性脉搏、心率传感器感知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对柔性石墨烯基材料作为心电、脉搏传感器的新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价值。(3)面向心肺慢病管理的穿戴式生理参数监测系统。本文设计的穿戴式心肺慢病生理参数监测系统充分结合了传统的心电监护设备的技术优势,以低功耗、小型化和兼顾生理信号测量的准确性为目标,选取ADS1292、AFE4400、STM32等低功耗模拟前端和芯片方案,设计了集3导联的心电信号采集和血氧饱和度监测模块为一体的穿戴式心肺慢病监测系统,经验证,该系统能有效地采集到心电和血氧饱和度信号。同时利用该系统对本文制备的石墨烯基感知材料POM/2D GNs进行了心电信号的采集验证。(4)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简称DCNN)的心律失常分类算法研究。通过对前端采集到的心电信号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辅助临床医生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智能穿戴设备系统的核心和关键感知技术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心律失常分类算法,生成具有患者特异性的深层结构自动心拍分类模型,提出方法的优点包括减少了前期的心电信号噪声处理、单独的特征提取等步骤。提出模型对MIT-BIH心律失常数据库四类心拍识别的平均准确率为96.79%,平均特效度为97.85%,综合性能评价指标达95.98%。(5)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时记忆网络+注意力机制(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Long Short-Term Memory+Attention,简称CLSTMA)组合神经网络模型的心律失常分类算法研究。本文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CLSTMA组合神经网络模型。经过20轮次的训练和调参过程,生成具有患者特异性的深层结构自动心拍分类模型,提出方法减少了前期的心电信号噪声处理、单独的特征提取等步骤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了模型的泛化能力。提出的模型对MIT-BIH心律失常数据库四类心拍识别验证结果表明,模型的综合性能评价指标达96.86%,以室性早博为例,模型的准确率达到96.70%,特效度达到98.22%,与已有文献进行比较,该模型的整体性能优于文献报道的模型性能。综上,论文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拓展和丰富了穿戴式医疗感知技术方面的研究,从感知技术层面上为心肺慢病监测系统乃至利用其他柔性穿戴技术实现对人体健康体征信息的采集、疾病的预防和诊断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张晓军[2](2019)在《心电信息采集及心律失常检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心脏病的发现和识别,主要是通过分析解读心电图的波形特征来实现。而心电图则是通过使用心电检测系统对人体的心电信号进行测量、采集、处理和显示而产生。当前医院中常见的心电检测系统主要有大型心电图机和小型可随身佩戴使用的动态心电监测设备(如:Holter)。这些设备可通过测量患者的心电信号生成心电图,并由医生根据医学知识和经验做出诊断结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医用价值。但也存在价格较高、操作复杂、必须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操作和分析才能得出诊断结果等不足,不便于家庭日常检测。随着机器学习和信号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便于佩戴、价格合理、兼备自动诊断功能的心电信号检测系统的实现成为可能。本文首先根据心电信号的产生和测量原理,以BMD101心电采集模块为核心,设计了一个价格低、体积小、操作简单的胸贴式可穿戴心电采集和传输终端。该终端可将采集的心电信号,经蓝牙传输协议传输到PC端,PC端可实时绘制心电信号波形图,并保存生成txt格式心电数据文件,可由MATLAB读取和绘制,以供后续处理分析。然后对心电信号进行滤波去噪和波形检测,获取心电信号的主要波形特征。以MIT-BIH心率失常数据库中的心电信号作为实验样本,针对心电信号及其主要噪声来源的幅频特性,灵活运用带通滤波与小波阈值去噪方法,合理设置参数,实现了较好的心电信号去噪效果,采用改进的差分自适应阈值检测算法检测心电信号波形,提高了对R波和QRS波群的检测精度。最后根据心电信号的波形检测结果,实现了心电数据计算和心律失常分类。一方面,根据R波间隔计算出心率、心率变异性、身体疲劳度和精神疲劳度,并完成5种常见心律失常情况的判定。另一方面,识读MIT-BIH心率失常数据库中注释文件标明的各类心律失常标签,并提取各类心电节拍的瞬时RR间期、相对RR间期和45维QRS波群特征值,作归一化处理后,生成47维的特征向量数据集空间。分别选用高斯核SVM和CNN分类模型进行分类实验,均取得了较好的测试效果,总体分类准确率均达到90%以上。但经对比,高斯核SVM模型各项测试数据稍好于CNN模型,更适合用于心律失常分类。
王维[3](2013)在《便携式心电监护仪的采集电路和底层驱动程序开发》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心电图是临床诊断心脏疾病的重要依据,利用心电图原理制成的心电仪具有采集和检测心电图的功能。常规心电仪虽然能全面的监护和分析病患的各项指标,目前由于价格问题仅常见于像医院这种大型医疗机构中;一般的家用便携式心电仪能够完成一般采集和记录心电图工作,但却没有检测和分析功能,无法方便快捷地向用户提供直观的检测结果。针对ARM平台是目前便携式设备通用平台这一情况,我们研究了一种基于ARM9平台S3C2410芯片的便携式心电监护仪系统,本文主要完成了是系统的采集电路和底层驱动程序的设计工作。硬件设计方面,根据心电信号幅度小、频率低、干扰大和差异多的特点,以高精度运算放大器OPA2277和开关电容滤波器MAX295为核心器件构成放大和滤波电路,设计实现了心电监护仪的采集电路。在心电信号采集过程中,通过氯化银电极采用标准三导联方式从人体采集到各电极部位的心电信号电势;经放大倍数最低为20倍的前置放大电路进行初步放大,并利用差分电路特性消除信号中较大的共模干扰信号;同时采用放大倍数最高为50倍的主放大电路来满足系统对信号的放大要求。经前置放大和主放大两级1000倍的放大电路后,将毫伏级的心电信号放大到适合模数转换和检测处理的伏级水平。为了滤除心电信号中含有的基线漂移、电极干扰、肌电干扰等一系列干扰信号,得到较为纯净的心电信号,选用开关电容滤波器MAX295和KRC低通滤波电路对信号进行模拟滤波;最后送入ARM平台中的10位A/D芯片对其进行数字化处理,进行后续处理。软件设计方面,针对课题中心电监护仪系统的特有外设开发了一系列WinCE实验平台下所需的底层驱动程序。根据系统配置,开发了I/O驱动、A/D驱动、LCD驱动等驱动程序,将编译生成的DLL文件通过整合镜像其烧入WinCE系统中,并测试工具CETK对其加载速度、响应速度和完备性等方面进行了测试。调试中,用采集电路分别对人体信号做了多组次、不同时间段内的采样测试,加载了驱动程序进行了测试。测试表明,心电采集电路的信噪比、增益等特点能够满足设计要求,驱动程序工作稳定。
宾亚新[4](2012)在《具有运动强度同步检测的动态心电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运动强度对人体的许多生理状态有着很大的影响。高强度的运动可诱发某些疾病发作。冠心病患者会因为运动强度过大而产生心肌供血不足导致心脏机能异常并反映在心电图上。在便携式动态心电图仪器中嵌入加速度传感器,有效方便地测量人体实时运动强度,结合动态心电,使医护工作者获得更加全面的数据来分析使用者的心脏机能。对于冠心病早期筛查或是运动医学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研制了一种可同步检测人体实时运动强度的便携式动态心电仪。系统以意法半导体的STM32F103VET6的微处理器作为核心,设计有心电检测调理电路检测动态心电信号,同时采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采集人体腰部运动加速度。运用微控制器实时采集、处理并存储各路信号,可提供实时波形显示和数据查询。本文的主要工作是围绕用于动态心电检测和人体运动强度检测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而展开。文章详细介绍了动态心电和人体运动强度检测的相关理论基础,然后论述了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和实现。最后通过样机试验,对仪器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表明该方案合理可行,设计可靠。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案研制的基于ARM的便携式动态心电图仪不仅可以快速检测心电图,而且能够同步检测人体实时运动强度,检测有效可靠。仪器体积小、功耗低、操作简单,易于普及,适合个人随身使用,对于科学运动以及对全面分析心脏机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维[5](2012)在《基于ARM的便携式多生理参数监护装置的研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全球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人们对医疗、健康、生活质量、疾病护理等方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现代医学中,使用多生理参数监护仪,对人体生命体征进行长时间、连续的实时监控,可以及时了解病人的心肺功能及氧合能力等生理状态的变化,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重要可靠的信息。目前,市场上价格昂贵,操作复杂的高端监护设备和基于单片机、功能简单的低端监测设备都不能满足人们对高层次医疗保健和日常监护的需求。因此,对于能满足这种需求的便携式、智能化的多生理参数监护装置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巨大的市场前景。本文提出一种基于ARM的便携式多生理参数监护装置的研制方案。系统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案,以Cirrus Logical高集成ARM9微处理器EP9315为硬件平台核心,配合相应的生理信号采集模块,完成对心电、呼吸、血压、血氧、脉搏等生理参数的监测。该监护装置的主机操作系统采用嵌入式linux,利用Qt/Embedded完成嵌入式GUI监护界面开发,利用VS2010完成PC机上多参数监护应用程序的开发。同时,通过ARM微处理器的外设RS232串口实现监护装置与PC机的通信。本文详细论述了基于ARM的便携式多生理参数监护装置的硬件平台以及软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经测试,该监护装置能够完成多生理参数的监测,同时整个装置具有体积小、功能强等特点,为进一步的产品开发打下基础。
刘欣添[6](2009)在《基于Pocket PC平台与蓝牙技术的掌上心电监护仪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心电信号是人类最早研究并应用于临床的生物电信号之一,它比其他生物电信号更易于检测,并具有较直观的规律性,目前仍然是生物医学工程界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由于心脏病发病时一般具有突发性、短暂性和危险性的特点,所以有必要对患者的心电图进行长时间实时监测,实现及时抢救和疾病预报,目前我国医疗资源仍然十分紧张,远程医疗、社区护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可供心脏病人使用的便携式心电监护仪,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所述的掌上心电监护仪,就是这样一种12导联无线远程心电监护系统。可以完成对患者二十四小时的动态心脏监护,记录的心电数据可以随时送到或是通过互联网络发送到社区或是医院的心脏监护中心。并且体积小巧、智能化程度高、性能可靠、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可以获取绝大部分临床所需的心电信息。整机采用分体式结构,包括十二导联同步心电采集盒和Pocket PC心电监护平台两个部分。十二导联同步心电采集盒主要用来同步采集人体十二导联心电数据,并通过蓝牙,无线发送到Pocket PC心电监护平台。心电监护仪的心电数据采集单元采集的是12导联同步心电信号,它与人体之间通过贴在人体表面的电极片和标准12路导联线连接,将心电信号通过导联线送到模拟放大电路。STM32F103RCT6通过八个A/D输入端,同步采样前端模拟电路送来的八个通道心电信号。然后依照公式计算得到Ⅰ、Ⅱ、Ⅲ、aVR、aVL、aVF、V1、V2、V3、V4、V5、V6共十二个导联的心电信号。心电数据是通过蓝牙模块发送到Pocket PC上,进行显示和存储的。在本文所述的系统中,采用C#语言,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和Windows Mobile 5.0 Pocket PC SDK环境下,编写了Pocket PC心电监护平台软件,可以实现对心电数据的按需实时显示,并可进行智能分析,分析的内容包括心搏总数、最高心率、最低心率、室早数和典型室早发生时间、室上早数和典型室上早发生时间、停搏数和最长停搏时间等等。由于现在的Pocket PC功能很强大,在本文所述的心电监护系统中,仅仅是利用到了Pocket PC的蓝牙无线传达输和显示存储功能。随着技术的进步,可以在此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很多功能类似,但更为行之有效的心电监护系统。
马新江[7](2009)在《运动员用多参数无线监护系统的开发与设计》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生理生化指标在运动员训练比赛中的应用已经成为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无论是教练员,还是科研人员,都希望借助量化的生理生化指标研究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的负荷、疲劳和恢复等问题,用于科学指导运动员的训练比赛,提高运动成绩,减少伤病。传统的运动检测器材(如运动平板、医用监护仪、等速运动装置、高级运动训练状态监控仪等),存在对运动员缺乏针对性、功能单一、不便携带等问题。为此,拟开发设计一套运动员用多参数无线监护系统,力求达到携带方便,实时准确的监测运动员训练恢复期间主要生理参数变化,同时可用于运动性疾病的预防。本文以现代电子技术、嵌入式系统、无线通信技术、医学知识为支持,将成熟的医学检测技术、运动员的动态特性和生理特点相结合,弥补了传统运动检测器材的一些不足。同时摆脱了渗透在传统运动检测器材中仍将运动对象视为疾病患者的思维模式,可满足竞技性体育运动和群众性体育锻炼对现代监护仪器的广大需求,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本文主要研究在运动员运动状态下,如何通过心电电极和血氧饱和度探头等生理传感器采集人体各生理参数,并将其通过无线收发模块发送至数据处理平台进行相应处理、分析及显示。在系统开发与设计过程中主要完成以下工作:1)根据运动员的动态特性和生理特点,制定相应的整体实现方案,包括数据采集方案、数据无线收发方案、数据处理显示方案。2)针对无线监护终端由运动员长时间佩戴的实际,选择高速、低功耗的控制芯片,以及体积小、功耗低的贴片式元器件,以降低功耗,减小体积和重量;同时选择舒适、稳固的监护终端外形及佩戴方法。3)选择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生理传感器,设计适合人体运动状态的传感器固定方式。4)依据整体设计方案设计系统电路:数据采集电路、滤波电路、A/D转换电路、数据存储电路、数据无线收发电路;绘制印刷电路板(PCB)。5)编写软件系统:上位机软件和下位机软件。6)分模块及整机调试,解决调试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对系统进行调整和优化。
张文静[8](2009)在《移动医疗系统工作站的开发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地域广大,地理环境复杂,必然存在医疗保障水平的差距,加之普遍存在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使得我国医疗保健事业受到空前的挑战。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可能的途径。近年来,无线通信和无线网络系统的飞速发展必将深入远程医疗系统。基于这些考虑,我们提出了移动远程医疗系统的理念和目标。移动远程医疗系统与基于有线通信和网络的远程医疗系统有很大的区别,不仅仅是加入了移动网络的元素,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整个远程医疗系统的结构和医疗平台,可以使得医疗和医疗监护真正具备实时性和实现预防为主的医疗保健理念。本课题所设计的移动监护系统采用嵌入式平台开发技术以及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通过MSP430F149单片机实现心电信号前端采集,基于ARM9的嵌入式平台实现监护数据的接收和转发。本论文阐述了作者在实现移动远程医疗系统中完成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移动监护系统接入端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平台的构建,接入端应用程序的编写,后台心电数据的接收,实时心电图的绘制等主要部分。首先从功能角度阐述了移动监护系统的设计目标和系统组成,硬件总体结构,采用了分模块设计方法;其次研究了接入端嵌入式平台的软件构构成,Linux下多进程程序的编写方法;最后研究了心电信号的产生机理,心电数据在PC端的接收以及动态绘制的方法。论文实现了移动监护系统接入端的数据获取,转发,给出了后台监护中心的心电信号波形显示方法。论文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预期的成果。实现了移动生理监护系统的远程心电数据与视音频监护数据的传输。
王陈海[9](2008)在《基于奇异值分解的腕式血压测量研究及其无线化实现》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对腕式振荡法血压测量信号的研究和对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发展并实现基于奇异值分解的新型腕式血压测量系统。该系统在原有的腕式振荡法血压测量平台上进行改进,能在同一平台上实现低负荷、长时间的连续血压测量和振荡法血压测量,并进一步为人体心血管参数的连续检测提供技术平台。该系统以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的腕式袖带为测量工具,为腕式血压测量提供完整解决方案。为实现此目的,本文主要进行以下几个部分的研究内容:第一,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的腕式振荡法血压测量新算法,该算法基于现有的曲线拟合算法,具体过程为:首先对在腕式振荡法的测量过程中所采集的脉搏波波形信号进行预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波形数据按照奇异特征值比例频谱分析所得到的最佳分解长度为列向量构成矩阵,并进行奇异值分解,削弱该波形内在固有的同频域干扰信号,保留脉搏波中的主要波形特征成分,然后采取对该波形成分进行峰值点识别、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曲线拟合等数据处理方式,最终计算得到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等血压值。该算法与现有的振荡法曲线拟合算法相比,具有能有效避免人体手腕部中尺动脉的振动信号干扰血压测量结果的优点。用加入同频域噪声的标准血压信号作为仿真数据考察新方法对同频域干扰的处理能力,结果表明该方法所提取出来的主要波形特征成分有效的避免同频域信号的干扰。然后用45个人体生理数据进行计算,以柯氏音法测量值为标准,将新方法的计算结果与现有振荡法曲线拟合算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比较结果表明,新方法的计算结果在准确度和重复性方面都优于现有方法的计算结果。这种处理方法在现有关于振荡法血压测量算法和腕式血压测量算法的文献中未见提及。第二,实现一种新型的腕式血压参数采集平台。该平台是在原有腕式振荡法血压测量平台上进行改进而成,除了能够进行振荡法血压测量,还能够将袖带压力控制在恒压低压状态,进行连续脉搏波信号采集。该平台体积小、功耗低,适用于便携式应用。第三,实现基于短距离无线通信的无线数据接口,从而可以通过无线数据接口与腕式血压参数采集平台相结合,实现无线腕式血压参数采集平台。无线数据接口设计,根据不同环境的潜在应用需求,选择不同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分别完成各种无线数据接口的软硬件设计方案和实现。其中,考虑到低功耗的要求,采用非标准协议无线通信技术,实现基于NRF24L01芯片的无线数据接口,测试结果表明,该无线数据接口设计的功耗非常低,较其它通信技术更能够满足无线腕式血压参数采集平台的功耗要求;考虑一致性和互操作性的要求,采用蓝牙技术,实现基于BLUECORE4-EXTERNAL模块的无线数据接口。测试结果表明,该无线数据接口能够在多种支持蓝牙技术的电子设备之间成功建立连接;考虑到路由性能的要求,采用紫蜂技术,实现基于IP-LINK模块的无线数据接口。在20个普通房间的范围内,对该无线数据接口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只需使用4个跳转节点就可以实现无线数据接口在测试环境内的完整覆盖,而且对延时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延时不会影响无线数据接口在无线血压参数采集工作中的应用。以上这些方案分别在功耗、互操作性和环境适应性上,都有较好的性能,并且都是以模块化的形式实现,能够满足不同环境下对无线血压参数采集的要求。第四,实现一种新的腕式血压测量系统。该系统将生理数据的前端采集和对生理数据的后端处理进行分离,采用“采集平台+服务器”的工作架构,从而实现利用便携式采集平台进行生理参数的前端采集,和利用服务器进行生理参数的后端处理。在便携式采集平台上所采集的生理数据,通过无线数据接口,将所采集到的生理数据传送到基于其它运算平台实现的服务端,如家用电脑、笔记本电脑或智能手机等平台,实现进一步的数据处理。在服务端上实现基于新型振荡法血压测量算法的数据处理软件,运用该软件对服务器在腕式血压参数采集平台振荡法测量过程中所采集的脉搏波信号和袖带压力信号进行处理,完成腕式间断血压测量工作。第五,实现一种连续血压测量方案。该方案利用新型腕式血压采集平台进行恒压低压袖带下的连续脉搏波采集,通过无线数据接口传送至服务器;以腕式振荡法血压测量所得到的血压值作为参考值,在服务器上通过数据处理软件对所采集的脉搏波连续波形按照波形血压转换公式进行计算,得到对应的收缩压、平均压和舒张压。此外,还提出两种心血管参数检测方案设计。该设计方案通过在服务器上对腕式血压测量系统所采集的连续脉搏波波形信号进行分析计算,实现对重要心血管参数——K值和外周阻抗变化信息的检测,从而可以将腕式血压测量系统作为进行心血管参数连续检测的工作平台。目前,基于奇异值分解的腕式血压测量系统及其无线化实现,能有效的实现间断血压测量和连续血压测量。整个测量过程只需借助于一个腕式血压采集平台就可以全部完成;传感器由压力传感器和普通的腕式袖带构成,价格低廉。因此,该系统将为家庭自我血压测量和临床血压测量提供一种新的有效途径。
王翔[10](2008)在《VS系列病人监护仪的研究与开发》文中指出病人监护仪是医疗场所中广泛使用的重要医疗设备。它可以对危重病人的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体温等重要体征进行实时的监护。当病人的体征发生异常时及时报警,使得医生可以及时挽救病人的生命。飞利浦公司是全球病人监护仪市场的领导者。2004年全球监护仪的市场规模约为20亿美元,飞利浦以40%的市场份额居第一位。但这个份额主要由危重监护仪所贡献,在亚危重监护领域,飞利浦只有三款外包设计、生产的产品,市场份额很小。并且随着其中一款产品因质量问题提前停产,市场份额日益萎缩。为巩固公司在亚危重监护领域的地位,飞利浦成立了亚危重监护研发部门,力求在两年内拿出自己的产品来占领市场。这就是本课题所讨论的内容- VS系列监护仪的研发项目。作为机械项目组负责人,本人承担了项目中整体布局、打印机及金属件结构设计、机械结构可靠性分析与测试、整机温度场仿真和热性能试验研究的任务。本项目中的难点是与医疗产品的固有特性以及便携性的要求紧密相关的,具体就是体积小、重量轻、高度可靠。但是,产品中大量部件都是OEM的,他们的体积和重量我们无法控制。而且为了保证产品的性能我们不得不采用一些比较大和重的元件,如大电池、大变压器等。体积小要求我们尽可能地利用空间,但是这样有可能带来装配上的问题,散热也变得更加困难。同时便携性还对产品在抵抗冲击和振动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在研发过程中采用并行工程的设计思想,在进行详细结构设计的同时进行了整机重量预估、装配动态模拟、温度场仿真等DFX分析,缩短了研发周期,确保了后续研发过程的顺利进行。通过对机器的热性能、冲击振动条件下的实验研究,并结合了结构有限元分析等设计方法,验证和调整了样机性能,确保了产品开发的成功。具体所做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三维实体设计,在产品设计初期对产品重量进行分析和调整,以保证设计完毕后产品重量符合要求。通过干涉检查和动态装配仿真,发现装配过程中的问题并予以解决,确保装配过程简单合理,同时缩短了产品研发周期,节省了研发成本;2)在设计初期运用流体分析软件ICEPAK建立系统在各种工作条件下的温度场模型,对系统热性能进行仿真,根据仿真结果对设计方案进行了调整,改自然冷却为强制冷却,并对风量、风路进行了调整,使得系统温度保持在合理的水平,避免设计后期对系统架构进行重大修改;3)样机完成后,通过虚拟仪器等手段对系统热性能进行试验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对设计方案进行了调整,采用PWM调速的方法对风扇速度进行软件智能控制。在确保整机电气性能可靠的前提下,提高了用户使用的舒适性;4)对样机进行冲击和振动试验,针对失效部件进行有限元分析以确定失效原因,对失效部位进行改进和校核,确保整机机械性能的可靠。
二、便携式多生命指征监护仪系统结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便携式多生命指征监护仪系统结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心肺慢病管理的穿戴式生理参数监测感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柔性可穿戴心率、脉搏传感器系统 |
1.2.1 柔性心率传感器监测机制 |
1.2.2 柔性传感器的结构组成 |
1.2.3 研究现状 |
1.3 面向健康生命体征监测的穿戴式系统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穿戴式生理参数监测系统关键感知技术 |
1.4 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结构、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1.5.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穿戴式心肺慢病生理参数监测的生理学基础 |
2.1 心脏的电生理学 |
2.2 心电图各波段含义及临床意义 |
2.3 心率、脉搏产生及临床意义 |
2.3.1 心率的产生及临床意义 |
2.3.2 脉搏的产生及临床意义 |
2.3.3 心率与脉搏的关系 |
2.4 血氧饱和度的产生及意义 |
2.5 心律失常类型和指标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OM/2D GNs柔性穿戴式脉搏传感器制备及传感特性 |
3.1 多金属氧酸盐概述 |
3.2 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烯概述 |
3.3 石墨烯基复合材料在柔性传感器中的应用 |
3.4 实验部分 |
3.4.1 2DGNs悬浮液的制备 |
3.4.2 POM/2D GNs柔性材料制备 |
3.5 仪器与材料表征方法 |
3.6 结果与讨论 |
3.6.1 样品的XRD表征 |
3.6.2 样品的TEM、EDS表征 |
3.6.3 样品电化学性能 |
3.7 POM/2D GNs传感器模型构建及传感特性 |
3.7.1 POM/2D GNs传感器工作电路 |
3.7.2 POM/2D GNs传感特性测试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2D GNs/Zn S:Mn~(2+)/POM柔性心率传感器制备及传感特性 |
4.1 力致发光材料及其在健康监测领域的应用 |
4.2 实验部分 |
4.2.1 ZnS:Mn~(2+)纳米材料制备 |
4.2.2 2D GNs/Zn S:Mn~(2+)/POM复合材料制备 |
4.3 仪器与材料表征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样品的XRD表征 |
4.4.2 样品的TEM表征 |
4.4.3 样品的电化学性能 |
4.4.4 样品的光致发光性能测试 |
4.5 2D GNs/Zn S:Mn~(2+)/POM柔性心率传感器构建及传感特性 |
4.5.1 样品的发光与压力关系的实验验证 |
4.5.2 2D GNs/Zn S:Mn~(2+)/POM柔性传感器工作电路 |
4.5.3 2D GNs/Zn S:Mn~(2+)/POM心率监测实验 |
4.6 理论分析与探讨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心肺慢病穿戴式生理参数监测系统 |
5.1 心肺慢病穿戴式生理参数监测系统设计 |
5.1.1 系统设计核心目标 |
5.1.2 系统结构 |
5.2 心电信号采集监测模块设计 |
5.2.1 心电信号采集模拟前端 |
5.2.2 心电信号处理MCU |
5.2.3 心电信号采集硬件电路设计 |
5.3 血氧饱和度监测模块设计 |
5.3.1 血氧信号采集模拟前端 |
5.3.2 血氧信号处理MCU |
5.3.3 指套式血氧传感器 |
5.3.4 血氧饱和度信号采集硬件电路设计 |
5.4 电源模块设计 |
5.5 穿戴式心肺慢病信号采集及性能测试 |
5.6 穿戴式心肺慢病监测系统样机 |
5.7 柔性石墨烯基电极的心电信号采集实验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DCNN模型的智能心律失常分类识别算法 |
6.1 智能心拍分类技术研究 |
6.2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心电分类原理 |
6.3 心律失常分类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
6.3.1 心电信号数据源 |
6.3.2 心拍数据集生成 |
6.3.3 ECG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及参数 |
6.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6.4.1 实验平台及评价指标 |
6.4.2 结果与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CLSTMA组合模型的智能心律失常分类识别算法 |
7.1 CLSTMA组合模型心电分类基本原理 |
7.1.1 长短时记忆网络 |
7.1.2 注意力机制 |
7.2 ECG时序信号预测分类算法 |
7.3 心律失常分类的CLSTMA组合模型 |
7.4 实验与结果分析 |
7.4.1 实验平台 |
7.4.2 心电信号数据来源 |
7.4.3 CLSTMA组合神经网络模型参数及评价指标 |
7.4.4 结果与分析 |
7.5 讨论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内容总结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英文缩略词表 |
附录 Ⅱ 研究生期间取得成果 |
(2)心电信息采集及心律失常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 |
1.2.1 便携式心电信息采集和传输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心电信号去噪和波形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心律失常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心电信号数据采集和传输 |
2.1 引言 |
2.2 心电信号的产生机理和测量原理 |
2.3 MIT-BIH心律失常标准数据库 |
2.4 心电信号数据采集和传输设计 |
2.5 技术性能测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心电信号去噪预处理及波形检测 |
3.1 引言 |
3.2 心电信号去噪 |
3.2.1 心电信号的噪声来源 |
3.2.2 带通滤波器与小波阈值去噪 |
3.3 心电信号波形检测 |
3.3.1 差分法标记波峰 |
3.3.2 改进自适应阈值法提取R波 |
3.3.3 QRS波群检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心电数据计算和心律失常分类 |
4.1 引言 |
4.2 心率计算 |
4.3 身体疲劳度和精神疲劳度计算 |
4.4 常见心律失常判定 |
4.5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心律失常分类 |
4.5.1 支持向量机分类的基本原理 |
4.5.2 数据集的划分 |
4.5.3 特征参数的提取 |
4.5.4 模型分类性能的评估标准 |
4.5.5 分类结果 |
4.6 算法应用与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3)便携式心电监护仪的采集电路和底层驱动程序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课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发展趋势 |
1.3 设计方案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心电信号特征与采集 |
2.1 心电信号形产生的机理 |
2.1.1 极化与去极化 |
2.1.2 心电信号的产生 |
2.2 心电信号的功能构成 |
2.2.1 心电信号的传播 |
2.2.2 功能构成 |
2.3 心电信号的特征 |
2.4 心电信号的采集 |
2.4.1 采集手段 |
2.4.2 干扰信号 |
3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3.1 系统设计基础 |
3.1.1 功能需求 |
3.1.2 处理芯片特性 |
3.1.3 设计原则 |
3.2 系统整体结构 |
3.2.1 功能构成 |
3.2.2 系统的结构框图 |
3.3 心电采集电路设计 |
3.3.1 采集电路功能分布 |
3.3.2 功能要求 |
3.3.3 前置放大电路 |
3.3.4 低通滤波电路 |
3.3.5 主放大电路 |
3.3.6 电压补偿和高通滤波电路 |
3.3.7 电源电路的设计 |
3.3.8 采集电路实物 |
3.4 硬件电路仿真与实验 |
3.4.1 仿真设计 |
3.4.2 仿真结果 |
3.5 采集电路电路实际采集 |
4 系统驱动程序设计 |
4.1 WinCE系统概述 |
4.1.1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比较 |
4.1.2 WinCE系统简介 |
4.2 本机设备驱动模型 |
4.3 流接口驱动模型 |
4.3.1 功能介绍 |
4.3.2 流接口驱动的工作流程 |
4.3.3 流接口驱动的开发 |
4.4 驱动程序的调试工作 |
4.4.1 开发调试环境 |
4.4.2 编译驱动程序 |
4.4.3 调试驱动程序 |
4.5 测试驱动程序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结论 |
5.2 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具有运动强度同步检测的动态心电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目前的研究发展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检测原理和基础 |
2.1 心脏电生理基础 |
2.1.1 心脏传导系统 |
2.1.2 心电信号的频谱特征和检测方法 |
2.1.3 常用心电观测系统 |
2.1.4 冠心病的心电图特征 |
2.2 运动强度检测原理 |
2.2.1 运动强度,运动能耗与加速度的关系 |
2.2.2 对运动强度检测的研究 |
2.2.3 加速度的采集 |
2.2.4 腰部加速度特征 |
2.2.5 运动强度检测算法 |
2.3 设计要求以及研究任务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硬件设计与制作 |
3.1 系统组成结构 |
3.2 电源 |
3.2.1 电源设计要求 |
3.2.2 聚合物锂电池 |
3.2.3 充电控制 |
3.2.4 稳压模块以及负电源 |
3.3 模拟电路部分 |
3.3.1 导联电极和输入保护 |
3.3.2 心电信号调理 |
3.3.3 加速度测量 |
3.4 数字电路部分 |
3.4.1 微处理器以及驱动时钟 |
3.4.2 A/D转换 |
3.4.3 存储模块TF卡 |
3.4.4 USB接口 |
3.4.5 液晶显示及控制 |
3.4.6 触摸屏 |
3.5 PCB设计与整机工艺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软件设计与调试 |
4.1 开发环境 |
4.2 软件总体架构和初始化 |
4.2.1 系统复位和时钟设置 |
4.2.2 设备设置 |
4.2.3 人机交互设计 |
4.3 A/D采样控制以及DMA传送 |
4.4 功能模块设计 |
4.4.1 电极脱落判断 |
4.4.2 基线自动调节 |
4.4.3 心率计算 |
4.4.4 运动强度计算 |
4.5 实时时钟与UNIX时间戳 |
4.6 TF卡和FATFS文件系统 |
4.7 USB通讯接口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调试与测试 |
5.1 硬件和软件调试 |
5.2 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5)基于ARM的便携式多生理参数监护装置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生理参数监护的发展 |
1.2.1 心电监护 |
1.2.2 无创血压监护 |
1.2.3 血氧饱和度监护 |
1.2.4 其他参数监护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1 课题来源 |
1.3.2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嵌入式系统以及设计方案 |
2.1 嵌入式系统 |
2.1.1 嵌入式微处理器 |
2.1.2 外围硬件设备 |
2.1.3 嵌入式操作系统 |
2.1.4 用户应用程序 |
2.2 ARM |
2.2.1 ARM 简介 |
2.2.2 ARM 的发展与应用 |
2.3 总体设计方案 |
2.3.1 硬件设计方案 |
2.3.2 软件设计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硬件系统实现 |
3.1 软硬件平台的搭建 |
3.1.1 微处理器芯片的选择 |
3.1.2 嵌入式外围电路设计 |
3.1.3 液晶显示模块 |
3.1.4 嵌入式操作系统 |
3.1.5 Qt/Embedded GUI 开发环境 |
3.2 心电信号采集模块 |
3.2.1 前端预处理电路 |
3.2.2 前置级电路设计 |
3.2.3 滤波电路 |
3.3 呼吸信号模块 |
3.3.1 呼吸信号的检测方法 |
3.3.2 呼吸阻抗设计方案 |
3.3.3 高频信号发生电路 |
3.3.4 前置放大电路 |
3.3.5 解调电路 |
3.3.6 放大滤波电路及后置放大电路 |
3.4 无创血压信号模块 |
3.4.1 压力传感器 |
3.4.2 气泵气阀控制电路 |
3.4.3 信号调理电路 |
3.4.4 定时电路 |
3.5 血氧饱和度 |
3.5.1 血氧饱和度检测方法 |
3.5.2 血氧检测探头 |
3.5.3 朗伯-比尔定律 |
3.5.4 血氧模块设计方案 |
3.5.5 驱动电路时序控制 |
3.5.6 信号调理电路 |
3.6 ARM 外围电路 |
3.6.1 电源电路 |
3.6.2 晶振电路 |
3.6.3 复位电路 |
3.6.4 RS232 接口电路 |
3.6.5 USB 接口电路 |
3.6.6 以太网接口电路 |
3.6.7 LCD 液晶屏接口设计 |
3.6.8 存储器接口设计 |
3.7 硬件实物图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软件系统实现 |
4.1 嵌入式开发环境 |
4.1.1 Linux 交叉编译环境 |
4.1.2 BootLoader |
4.1.3 Linux 内核配置与编译 |
4.1.4 根文件系统的实现 |
4.2 驱动程序开发 |
4.3 信号处理流程 |
4.3.1 心电呼吸信号 |
4.3.2 无创血压 |
4.3.3 血氧饱和度 |
4.4 监护仪软件系统 |
4.4.1 嵌入式用户应用程序 |
4.4.2 上位机用户应用程序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监护装置与测试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基于Pocket PC平台与蓝牙技术的掌上心电监护仪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况 |
1.3 课题意义 |
1.4 论文组织结构和本人所做工作 |
第2章 心电信号产生机理及动态心电图 |
2.1 心脏电生理基础 |
2.2 心电信号的特性 |
2.3 动态心电图及其临床意义 |
2.3.1 动态心电图 |
2.3.2 临床意义与适应症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3.1 设计要求 |
3.2 总体结构设计 |
3.2.1 国内外同类研究方向 |
3.2.2 总体结构设计 |
3.3 技术可行性分析 |
3.3.1 心电信号的采集 |
3.3.2 心电信号的预处理 |
3.3.3 心电信号分析 |
3.4 监护仪的软硬件系统设计 |
3.4.1 硬件系统方案设计 |
3.4.2 软件系统方案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蓝牙心电采集盒设计 |
4.1 电极和导联接法 |
4.1.1 电极 |
4.1.2 导联 |
4.2 电源电路 |
4.3 前端采集电路 |
4.3.1 设计原则 |
4.3.2 心电信号输入级放大电路和RFI抑制电路 |
4.3.3 时间常数电路 |
4.3.4 主放大电路 |
4.3.5 陷波器电路 |
4.4 微处理器核心电路 |
4.4.1 STM32F103RCT6芯片介绍 |
4.4.2 供电方案 |
4.4.3 复位电路 |
4.4.4 可编程电压监测器(PVD) |
4.4.5 启动模式选择电路 |
4.4.6 串行单线JTAG调试口(SWJ-DP) |
4.5 蓝牙数据通讯电路 |
4.6 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 |
4.6.1 仿真开发环境及仿真工具 |
4.6.2 在EWARM中生成一个新项目 |
4.6.3 心电数据预处理 |
4.6.4 心电数据滤波算法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POCKET PC平台记录分析软件设计 |
5.1 Pocket PC软件开发环境 |
5.1.1 Windows Mobile开发简介 |
5.1.2 开发环境的搭建 |
5.2 窗体界面设计 |
5.3 导联数据解算 |
5.4 心电信号特征点的检测 |
5.4.1 QRS点的检测 |
5.4.2 J点的检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系统测试 |
6.1 样机 |
6.2 临床测试 |
第7章 结论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获奖情况及发明专利等项 |
(7)运动员用多参数无线监护系统的开发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多参数无线监护系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总体方案设计原则 |
2.2 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
2.2.1 系统组成 |
2.2.2 工作原理 |
2.3 系统硬件平台的选择 |
2.4 系统软件平台的选择 |
2.5 电源设计 |
2.6 存储器设计 |
2.6.1 K9F1208U0M 与Atmega128 接口设计 |
2.6.2 引脚功能 |
3 数据采集及处理单元 |
3.1 心电信号的检测 |
3.1.1 输入保护电路 |
3.1.2 前置放大电路 |
3.1.3 右腿驱动电路设计 |
3.1.4 低通滤波器 |
3.1.5 高通滤波器 |
3.1.6 50Hz 陷波器的设计 |
3.1.7 后级放大电路 |
3.1.8 电极脱落和心电信号异常报警电路 |
3.2 呼吸信号的检测 |
3.2.1 激励源模块的设计 |
3.2.2 前置放大电路 |
3.2.3 解调电路 |
3.2.4 放大滤波电路 |
3.2.5 计算呼吸频率 |
3.3 血氧饱和度的检测 |
3.3.1 测量所用波长的选择 |
3.3.2 血氧探头驱动模块 |
3.3.3 驱动信号时序 |
3.3.4 指端光电采样 |
3.3.5 信号调理电路 |
3.4 体温的检测 |
3.4.1 D518820 内部结构 |
3.4.2 D518820 测温原理 |
3.4.3 电路设计 |
3.4.4 测温子程序部分程序代码 |
4 生理信号预处理 |
4.1 基线漂移抑制 |
4.2 工频干扰抑制 |
4.3 高频噪声抑制 |
5 无线收发系统设计 |
5.1 无线通讯模块的选择 |
5.2 无线收发模块PTR8000 的应用设计 |
5.2.1 工作模式 |
5.2.2 ShockBurstTM 模式 |
6 多参数无线监护系统的软件设计 |
6.1 监护终端下位机软件设计 |
6.1.1 数据采集部分设计 |
6.1.2 监护终端收发模块 |
6.1.3 监护中心收发模块 |
6.1.4 部分程序源代码 |
6.2 上位机软件编程 |
6.2.1 串行口通信程序设计 |
6.2.2 主界面设计 |
6.2.3 信号处理功能模块选择 |
6.2.4 波形、数据显示 |
6.2.5 参数选择与设置功能 |
7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移动医疗系统工作站的开发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远程家庭监护概述 |
1.4 远程家庭监护技术的研究现状 |
1.5 移动生理监护系统的应用分析 |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关键技术 |
第二章 移动监护系统的整体设计 |
2.1 移动生理监护系统设计目标 |
2.2 移动生理监护系统实现方案概述 |
2.2.1 移动生理监护系统组网方式 |
2.2.2 移动生理监护系统接入端嵌入式平台硬件设计 |
2.2.3 移动生理监护系统接入端操作系统选择 |
2.3 移动生理监护系统采集终端系统设计 |
2.3.1 蓝牙心电采集端设计方案 |
2.3.2 蓝牙心电采集端数据发送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移动生理监护系统嵌入式软件平台的构建与研究 |
3.1 移动生理监护系统软件平台的功能描述 |
3.1.1 移动生理监护系统接入端功能建模 |
3.2 移动生理监护系统嵌入式软件平台总体结构 |
3.3 移动监护系统嵌入式软件平台的构建 |
3.3.1 移动监护系统接入端嵌入式系统引导程序的研究与开发 |
3.3.2 移动监护系统接入端操作系统平台研究与开发 |
3.3.3 移动监护系统接入端嵌入式平台根文件系统的开发 |
3.3.4 移动监护系统接入端应用程序的开发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监护中心的心电信号接收与显示 |
4.1 心电信号产生的机理 |
4.1.1 心脏的电生理 |
4.1.2 心电图的构成 |
4.2 心电信号的噪声抑制 |
4.3 心电信号的服务器端接收 |
4.4 心电信号在服务器端的显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
5.1 结论 |
5.2 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题目 |
(9)基于奇异值分解的腕式血压测量研究及其无线化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无创血压间断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1 基于幅值系数的振荡法血压测量 |
1.2.2 基于波形特征的振荡法血压测量 |
1.2.3 基于超声技术的振荡法血压测量 |
1.2.4 基于血容积波的振荡法血压测量 |
1.2.5 小结 |
1.3 无创血压连续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 |
1.3.1 恒定容积法 |
1.3.2 张力法 |
1.3.3 脉搏波波速法 |
1.3.4 小结 |
1.4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在生理参数采集领域的应用 |
1.4.1 非标准协议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在生理参数采集领域的应用 |
1.4.2 蓝牙技术在生理参数采集领域的应用 |
1.4.3 紫蜂技术在生理参数采集领域的应用 |
1.4.4 小结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系统构架与采集平台设计 |
2.1 系统构架 |
2.2 腕式血压参数采集平台 |
2.2.1 压力传感器与前置放大器 |
2.2.2 脉搏波提取电路设计 |
2.2.3 泵与阀的控制电路 |
2.2.4 数字电路设计 |
2.2.5 单片机软件设计 |
2.2.6 恒压低压下的连续脉搏波信号采集 |
2.2.7 小结 |
第3章 腕式振荡法测量算法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1.1 幅值系数法发展现状 |
3.1.2 主成分分析 |
3.2 研究方法 |
3.2.1 矩阵的奇异值分解 |
3.2.2 奇异特征值比例频谱 |
3.2.3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曲线拟合 |
3.3 新算法的设计 |
3.3.1 模拟数据仿真处理与结果 |
3.3.2 脉搏波波形的波形特点及其波形峰值点识别 |
3.3.3 曲线拟合以及血压值判定方法 |
3.4 人体血压测量与结果 |
3.4.1 实验设计 |
3.4.2 幅值系数设定方法 |
3.4.3 实验结果统计 |
3.5 讨论与小结 |
第4章 基于短距离无线通信的无线数据接口设计 |
4.1 基于非标准协议无线收发芯片的无线数据接口设计 |
4.1.1 无线收发芯片的选择 |
4.1.2 无线数据接口的硬件设计 |
4.1.3 无线数据接口的软件设计 |
4.1.4 无线数据接口测试 |
4.2 基于蓝牙技术的无线数据接口设计 |
4.2.1 蓝牙模块的选择 |
4.2.2 蓝牙模块的软件设计 |
4.2.3 无线数据接口的硬件设计 |
4.2.4 无线数据接口测试与应用 |
4.3 基于紫蜂技术的无线数据接口设计 |
4.3.1 Zigbee 模块的选择 |
4.3.2 无线数据接口的设计与实现 |
4.3.3 无线数据接口测试 |
4.4 讨论与小结 |
第5章 基于服务器的腕式血压测量系统实现 |
5.1 研究背景 |
5.2 关键技术研究 |
5.2.1 服务器程序设计方法 |
5.2.2 恒压低压条件下连续血压测量方案设计 |
5.3 腕式血压测量系统的测量实验 |
5.4 腕式血压测量系统的功能扩展 |
5.4.1 对波形特征量K 值的检测 |
5.4.2 对外周阻抗变化信息的检测 |
5.5 讨论与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腕式血压采集平台硬件设计图 |
在学期间取得的成果及发表的代表性论着 |
作者简历 |
致谢 |
(10)VS系列病人监护仪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中文) |
摘要(英文) |
目录 |
第一章 前言 |
1.1 病人监护仪简介 |
1.1.1 病人监护仪的定义 |
1.1.2 常见监护参数及其测量原理 |
1.1.3 病人监护仪的分类 |
1.1.4 病人监护仪的主要结构 |
1.1.5 监护仪的发展史 |
1.1.6 现代监护仪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
1.2 全球监护仪市场现状 |
1.3 本课题的意义 |
1.4 监护仪的研发流程 |
1.5 监护仪研发中的难点与对策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于三维实体建模的并行工程设计 |
2.1 基于并行工程的产品设计方法 |
2.1.1 并行工程的定义 |
2.1.2 并行工程的特点 |
2.1.3 传统产品设计过程和并行工程的比较 |
2.1.4 三维实体设计在实现并行工程中的作用 |
2.2 实体建模和重量优化 |
2.2.1 全参数化、自顶向下的三维实体设计 |
2.2.2 重量优化对象分析 |
2.2.3 钣金件的设计计算 |
2.2.4 机架强度的校核 |
2.3 静态干涉检查 |
2.4 基于动态仿真的可装配性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整机的热仿真研究 |
3.1 电子产品热设计的必要性 |
3.2 电子产品热设计的主要原则 |
3.3 电子产品的主要散热方法 |
3.4 常用的的热设计方法 |
3.5 Icepak 简介 |
3.5.1 Icepak 的应用范围 |
3.5.2 Icepak 的技术特点 |
3.6 热仿真的前处理 |
3.7 热仿真的结果分析 |
3.8 系统热性能优化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整机的热性能试验研究 |
4.1 试验背景 |
4.2 实验装置 |
4.3 基于LabView 的虚拟仪器编程 |
4.3.1 虚拟仪器的定义 |
4.3.2 虚拟仪器的结构原理 |
4.3.3 虚拟仪器的性能特点 |
4.3.4 LabVIEW 编程 |
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1 实验条件 |
4.4.2 实验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整机的冲击振动试验 |
5.1 冲击振动试验的目的 |
5.2 试验装置和试验要求 |
5.2.1 冲击试验的标准 |
5.2.2 振动试验的标准 |
5.3 试验过程和失效分析 |
5.4 基于有限元技术的零件变形分析 |
5.4.1 Pro/MECHANICA 简介 |
5.4.2 电池门的受力状况分析 |
5.4.3 约束条件的定义 |
5.4.4 载荷的定义 |
5.4.5 材料的定义 |
5.4.6 电池门的有限元网格划分和调整 |
5.4.7 仿真计算和分析 |
5.4.8 电池门的设计修改和校核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热性能试验数据文件节选 |
附录2 修改设计后的电池门有限元分析结果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便携式多生命指征监护仪系统结构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心肺慢病管理的穿戴式生理参数监测感知技术研究[D]. 石用伍. 贵州大学, 2020(01)
- [2]心电信息采集及心律失常检测方法研究[D]. 张晓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3]便携式心电监护仪的采集电路和底层驱动程序开发[D]. 王维. 西安工业大学, 2013(07)
- [4]具有运动强度同步检测的动态心电系统设计与实现[D]. 宾亚新. 中南大学, 2012(02)
- [5]基于ARM的便携式多生理参数监护装置的研制[D]. 王维. 上海交通大学, 2012(07)
- [6]基于Pocket PC平台与蓝牙技术的掌上心电监护仪设计[D]. 刘欣添. 东北大学, 2009(06)
- [7]运动员用多参数无线监护系统的开发与设计[D]. 马新江. 中国海洋大学, 2009(11)
- [8]移动医疗系统工作站的开发与设计[D]. 张文静. 北京邮电大学, 2009(03)
- [9]基于奇异值分解的腕式血压测量研究及其无线化实现[D]. 王陈海.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8(11)
- [10]VS系列病人监护仪的研究与开发[D]. 王翔. 上海交通大学,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