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文论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于瑞[1](2021)在《中西文论比较视域中的“文学性”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学性”作为一个现代性的文论概念,如今已成为文学理论与批评实践领域的核心问题。它最早于1921年由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雅各布森提出,被认为是“文学科学”的研究对象,也是使一部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文学性”在西方文论语境中经历了理论建构、意义解构和话语重构的过程,并据此彰显出了丰富的审美文化内涵及深远的文论史意义。20世纪80年代之后,“文学性”与中国当代文论语境正式“接合”,伴随“审美论转向”和“文化转向”的发生,“文学性”逐渐关联起当代文艺学的知识构型与研究范式,成为一个涵盖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域的核心命题。将“文学性”还原为一个基础的文学理论问题,并对其关键的基本问题域做全面研究,有助于在“文化自信”语境下推进“当代文论话语体系构建”这一系统性工程。本论文的写作围绕着“文学性”在中西文论史中的嬗变进程而展开,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具体而言:第一章,立足于俄国形式主义的文化背景,探讨“文学性”发生的历史语境、理论内涵及其文论史意义。雅各布森提出“文学性”,具有一定的文学创作实践作为基础,是对当时文论界占据统治地位的“社会历史学派”的一种反拨。它接续了西方自古希腊至德国古典哲学以来的形式主义美学传统。“文学性”体现为一种学科自主性的理论创构,其生成机制为“陌生化”。“文学性”助推了文学研究的语言学转向,同时开启了一种全新的文论话语范式。第二章,对“文学性”在西方文论语境中的发展流变展开论述。雅各布森从俄国出走,同时开启了“文学性”在西方世界的“理论旅行”。在俄国形式主义之后,“文学性”经历了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文化研究和后理论转向等一系列的话语变迁。对这一历史脉络进行展开,可以全面揭示“文学性”作为一个理论命题所具有的丰富性、复杂性和多元性。这也是我们立足于当下文化语境探讨文论话语建构的重要背景和理论资源。第三章,探讨的是“文学性”与中国当代文论“审美论转向”之间的内在关联。现代意义的“文学性”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正式“介入”到中国当代文论的发展进程之中。不过,作为一个概念表述,“文学性”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经出现。“文学性”在中国文论语境中体现出多种面向,对此进行讨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文论的知识构型,同时揭示“文学性”与当代文论相互渗透与不断建构的理论形态。第四章,结合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当代文论状况,分析“文学性”与当代文论知识转型所发生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围绕“文学性”问题,90年代到新世纪初的当代文论界出现了“文化转向”的范式转型,具体体现于“文学终结论”“文学性扩张”“反本质主义文艺学”与“当代文论话语体系构建”等一系列命题之中。本章主要聚焦于与“文学性”相关的学科反思与理论重构,分析了“文学性”的内涵变迁与外延拓展,进一步探讨“文学性”对于当代文论知识生产及文论话语体系建构的基础性意义。第五章,立足于“中西文论比较”的视野,对“文学性”在不同文论语境中的范式转型与文论史意义进行总结。具体而言,在西方文论语境中,“文学性”发生了三次重要的理论转向,即语言学转向、文化转向和后理论转向;在当代中国文论语境中,“文学性”同样具有三次重要的转型意义,即审美论转向、文化转向和当代文论话语体系构建。二者在言说方式、理论形态、话语体系方面有异有同,共同丰富了“文学性”与当代文论建构的关联性。与此同时,本章还深入分析了古代文论语境中与“文学性”相关的理论资源,以期推进古代文论资源接入“文学性”当中,助力当代文论话语体系的构建。通过对“文学性”问题进行全面的探讨,可以发现,“文学性”在中西文论语境中,一直都处于不断的建构与发展过程当中。作为一个现代性的学科概念,“文学性”虽源起于西方,却直接参与了中国当代文论的理论构建与知识转型。时至今日,“文学性”已突破了俄国形式主义的理论内涵,成为未来探讨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一个核心问题。“当代文论话语体系的构建”,是我国文论界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议题,它既是一种学科话语,也是一种主体话语,既需要体现学科性,也需要体现时代性、本土性和主体性。“文学性”问题关联着文学理论学科的基本问题域,由此,立足于“文学性”问题来探讨“当代文论话语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吴子林,徐蓓[2](2021)在《“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2020年度文艺学前沿问题研究述要》文中认为面对日趋复杂、剧变的社会生活,2020年度的文艺学研究立足于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洞察与整体把握,紧密联系文艺创作与批评实践,自觉融汇古今中西的文艺理论与美学资源,围绕马克思主义文论、文学基础理论、古代文论、西方文论、中西美学以及当代文论话语体系建构等问题域,提出了不少视野宏阔、思想开放的理论创见,呈现出永葆生机与活力的理论雄心。本文试择取一些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评述如下。
楠丁[3](2021)在《中国新时期以来文论语境下的文学主体性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学主体性理论是我国新时期文论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它的提出及其引发的争论乃至它的创新和发展都与我国新时期的文论语境息息相关。在一元化文论语境中,人的重新发现成为主流思潮,文论界急需一个不同于机械反映论的新思路。刘再复首倡的文学主体性理论通过对主体的个体性、精神性和能动性的强调对机械反映论进行了冲击。然而,还未独立分化的语境现状导致文学主体性理论对西方文论和传统文论的某些概念和范畴进行了不当运用;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影响使得文学主体性理论在拨正机械反映论对客体的过度强调时,又将主体作用进行了夸大。因此,文论界展开了对文学主体性理论的论争,论争的实质是其与马克思主义文论之间的关系。在多元化文论语境中,文论形成了多元分立的态势,学者们对文学主体性理论的研究也产生了变化:研究视角从其与马克思主义文论之间关系的研究转向对其内部结构的研究;研究态度也从八十年代激烈热忱的论争性态度变为冷静审慎的学术性态度。此外,理论家还对西方文论进行了深入研究,进而拨正了文学主体性理论对一些西方文论概念和范畴的不当运用。在对话性文论语境中,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理论家们开始关注各个文论的互动和对话,特别是中西文论的互动对话。他们试图将中国文论和西方文论结合起来,从而建构符合新语境的文论结构。其中,学界对文学主体性理论的创新性发展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超越了文学主体性理论的主客对立思维模式,从主体间的关系去建构的文学主体间性理论;二是超越了文学主体性理论对主体精神感性价值的过度强调,以融合了感性和理性的人文精神为核心的新理性精神。
张琼[4](2021)在《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研究》文中提出王朝闻是我国卓越的文艺理论家、美学家、雕塑家、艺术教育家,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美学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王朝闻是一位经历独特的美学家,从美术和雕塑创作进入美学研究,曾担任中华美学学会会长,主编了建国后第一本《美学概论》。他近70年的学术生涯,亲历并参与了中国现当代文艺理论建构的全过程,并一直身处以理论指导艺术创作实践的一线。作为一位精通艺术创作和理论实践“通艺而谈美”的美学家,他的美学着述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风格。他采取一种从经验到理论,再从理论到经验的螺旋上升的研究方法,“按照国内当下流行的认知框架,王朝闻的理论着述既有逻辑思辨的理论形态,也有诗性感悟的传统方式。当把这两种话语方式简单地分属西方与中国,并认为两者具有‘异质性’和‘不同通约性’的时候,它们却统一于王朝闻的论着之中”(1)。无论是学术生涯的独特性,还是话语方式的多样性,王朝闻在我国当代美学家中都是不多见的。深究王朝闻这种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美学的尝试,并认真发掘其中可资汲取的那种深层动力,可以发现,在王朝闻几十年的文艺美学思考中,始终存在一种内在的逻辑联系,那就是民族性的思想是他美学理论中的一个更加深层的基础和出发点。王朝闻美学思想的民族性有着显性外在呈现和隐形内在规定性两种紧密联系的形态,前者是王朝闻对中国传统的理论生成机制以及传统的理论话语方式的袭承,后者是王朝闻对中西优秀艺术传统的吸收和接纳,并在坚持民族性立场的基础上,以人民性为归旨,以大众性为表征,融合外来优秀思想文化资源,形成一种与时俱进的民族性的美学思想。中国学术研究需要“诉诸中国的本土问题,立足自己的学术本位”(2),从而为之创造出“新的探索空间和创新契机”(1)。本项研究尝试从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独特角度出发,深入探讨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建构的理论基点、历时性演进和内部逻辑;同时,从王朝闻提出的美学观点中分析他民族性思想中多样统一的内涵和双重维度的特点,力图从王朝闻美学理论的点、线、面立体结构的相互比照中,梳理出他民族性思想的基本面貌,以期为王朝闻所做出的贡献作出更为准确的价值定位,为中国当代美学主体性建设提供启发与参照。本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及结语组成。在绪论部分,首先,论述了本研究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围绕王朝闻独特的话语方式,异于众家的理论面貌,以及王朝闻在中国当代美学史上地位的争议进行分析,首先指出民族性构成了王朝闻美学理论最重要的底色和中轴线,王朝闻艺术美学的相关研究是其理论显见的前台部分,其民族性的立场则是其理论研究的后台部分(2)。王朝闻美学建构的过程,始终在追寻一种独属于中华民族的“中国经验”,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一个不断找寻和确立“中国经验”的过程。他的中国经验直接造就他的美学理论充满了民族性的特点。其次,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王朝闻美学理论的研究状况,发现对王朝闻民族性思想的研究尚未得到学界的充分关注和重视,提出研究王朝闻美学的独特性和深层的文化动因,及其表现对于破除我们某些僵化的思维定式,推动新世纪中国美学的多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章主要探究美学研究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美学的民族性问题提出的根源和语境。坚持宏观着眼、微观切入的方法,从民族性问题的发生,到反思中国美学民族性问题及其当下研究的本土语境、提出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的价值立足点三个层级,依次递进展开探讨。首先,指出民族性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历史生活、风俗习惯的标志,它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面貌拥有了现实可辨的特征。其次,论述民族性在美学范畴的反映就是在审美意识、审美经验、审美理想上体现出民族特有的认知和认同,更为直观地指其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历史的、当下的、整体的和稳定的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民族性。通过反思全球化进程中美学本土性重建的重要意义,梳理20世纪和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理论关于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的讨论,中国美学的建构历程,提出文学理论和美学的民族性问题是悬而未决的问题,还没有形成一个供所有知识分子共同遵守的规范。最后,对王朝闻美学民族性问题的价值立足点进行了探讨,指出王朝闻为中国当代美学做出了原创性的、民族特色的学术贡献,继承和发扬了中华美学重视精神理想和追求的传统,把中华美学精神蕴含于自身的美学思想和审美体验并做独特的呈现,成为当代文艺美学理论创构自觉的民族性思想的学术范式。第二章着重分析了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建构问题。采取学理分析与切入历史实境交叉研究的方式,从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理论基点、内部逻辑、历时性演进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归纳和梳理出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4个理论基点,并指出他从时代语境和文艺功能出发,对鲁迅“文艺大众化”思想进行选择与转化;作为毛泽东“文艺为人民大众”思想的坚定贯彻者进行了充分吸收与发展;在马克思美学的指导下,把“唯物主义辩证法”延衍阐释为“艺术辩证法”;以中国古代文化为母体和本根,从当前的文艺美学现实问题和充满民族性的审美实践出发,从“了然于心”的艺术创作实践和审美体验,有选择地吸收和过滤中国古典美学和西方的美学观点,过滤和融通原有理论的内含和外延,丰富起美学的民族性思想。其次,分析了王朝闻民族性思想的内部逻辑,指出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人民性的根基,这种属于底层大众的人民性往往也带有明显的大众性特征。这种民族性或者说人民性也因其拥有最广大数量的受众,而具有了合法性的基础。此种大众性,实际上又与世界范围内权力主体的民主化趋向合流了。由此,民族性话语与马克思主义亲密地结合在了一起。最后,对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历时性演进过程进行了追踪和分析。通过回到王朝闻治学的情境看他交互于时代的具体应对和彼此关系,以及思想的演进过程,从历时与学理两个维度的交叉并行中,指出其美学民族性思想的演进大致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一是萌芽阶段的“经世致用”新艺术创作论。王朝闻在“经世”目标的导引下,不断寻找“致用”的路径,在艺术与政治的双向互鉴中找到了“喜闻乐见”的支撑,实现审美性与政治性的平衡。二是发展阶段的“自有我在”的审美敏感。王朝闻的理论研究重心转到了对“自有我在”的民族性审美敏感的研究,从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和表达方式中寻找活力源头重新灌注鲜明的主体意识。三是升华阶段的“无古不成今”的民族化。王朝闻旗帜鲜明地高扬民族化的大旗,提出了“无古不成今”等一系列极具启发性的论点和思想。第三章对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内涵进行了深入探究,采取文本分析和对比分析的方法,从王朝闻的美学观点中廓清了民族性思想的内涵。指出在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里,“共性”与“个性”交错融合的多样与统一,形成了他民族性思想三个逻辑层面的内涵:一是“各美其美”与“脱形取神”、“美人不同面”与“审美适应”、“贵乎反本”与“正末归本”内容逻辑层面递进演变的“我之为我”的民族性;二是“明道若昧”的共性、“不似之似”的共通感、“理有恒存”的大众性三者共同作用于实践逻辑的“平衡融洽”民族性;三是通过“隔与不隔”的辩证法,“不罔不怠”的融通化实现目标逻辑层面的“各得其所”的民族性,充分体现出从中国经验出发并贯彻中国式感悟思维的“民族性”,基于创作深刻体验的“实践性”,扎根“群众”、服务“群众”的“人民性”,以及始终关注创作前沿、与现实同行的“时代性”。第四章是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规定性问题的延伸,主要研究探讨了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中“双重维度”的特点。一是梳理王朝闻的美学民族性思想中的地域维度。中国的民族性之中包含地域和族裔的多样性,地方性是民族性产生的摇篮。从王朝闻的理论中,可以发现他试图从作为民族性缘起的地方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生成,以及城市化对地方性的侵蚀及造成的民族性的危机角度对民族性进行了界定。二是梳理王朝闻的美学民族性思想中的时间维度。时代性与民族性一直都是一对重要关联的范畴。通过归纳王朝闻对于时间维度的留意和敏感,以及提出的时间性与民族性、延异的民族性概念正是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中的一大特点,同时他将民族性赋予一种既联系地方,又与时俱进的特征是其美学民族性思想所具有的宝贵价值。第五章则将目光聚焦于作为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的王朝闻具体的理论建构和贡献。首先,是王朝闻对中国传统美学所进行的现代性转化的工作。中国传统美学并非只具有历史意义,中国传统美学的观点立场和话语方式也能够在延续中实现新生。王朝闻在自己的学术写作中继承了传统美学的话语方式,同时也让传统的理论思想资源在现实的应用中完成了接续与再生。其次,是王朝闻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工作所做出的积极贡献。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过程,实际也是其民族化的过程。在这一章的后半部分,对王朝闻所参与的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所进行的中国化的工作,进行了相应的总结和整理。在结语部分,首先对前述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相应的深化,也对王朝闻美学理论的民族性思想的成功之处及不足之处进行了一种概要性的概括。同时,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并非只是具有一种历史性的价值,它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下提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构建中华文明主体性的大背景下,重新梳理和回顾王朝闻美学理论的民族性思想,十分具有价值的。王朝闻秉持了一种立足于本民族的态度,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吸收和融会。在王朝闻这里,马克思主义美学实现和完成了它的中国化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过程中,我们的主体性、我们的民族性也随之体现了出来。当下,我们需要在文化中重新寻回自身、需要在理论研究中重新寻回自身,而王朝闻的理论书写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引人入胜的可资借鉴的理论研究范例。
马涛[5](2021)在《在开放的视野中构建当代文论的主体性——2020年文艺理论动态与趋向》文中指出近年来,中国学术的自主意识不断加强,在经历了对西方现代学术体系学徒式的引进后,我们逐渐意识到,人文社会科学的根源在于我们脚下不断发展的现实,只有回答现实提出的问题,理论才不会是无源之水。当代中国文论的发展不仅是学理的嬗变与更替,而且始终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社会心理结构的震荡与变迁,都会在文艺理论的发展中得到折射,我们对中西各种学术资源的吸收与借鉴,背后往往有着深刻的历史动机,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的建构,
冯宪光[6](2021)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百年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下的文艺共同体理论探索》文中提出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纪念之年。在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建党、立党、党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使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走出一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道路,充分显示了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卓越能力。百年来,党始终引领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进行独立自主的发展,这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整体进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发展并非通向单一真理的直线进程,但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处于历史的十字路口存在多种可能性选择时,始终体现了与党领导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恰切、融汇。回顾这一历史进程,可以看到,20世纪初期中国文化思想共同体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其发动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催生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其后在党的组织领导下,在不同时期,文艺共同体结合中国国情传播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论,建设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论。党的组织领导与文艺共同体的理性认同和探索的结合,推进了百年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
毛宣国[7](2020)在《“主体性”“失语症”与“强制阐释”——从三次重要论争看40年来中国文论的演进》文中提出新时期的中国文论是在论争中发展的,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中国文论,几乎每一个历史阶段都进行了一些重要的学术论争。关于这些论争,朱立元先生的《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的演进与思考》有系统的总结与阐述。1若从中国当代文艺理论的思维转向和理论路径发展来看,笔者以为,有三次论争最为重要,即20世纪80年代的"主体性"讨论、20世纪90年代由"失语症"所引发的"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的讨论、近年来围绕着"强制阐释论"所展开的论争。这三次重要的学术论争刚好对应40年来中国文论发展的三个重要时期,为我们认识中国文论的发展规律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下面就此问题具体谈谈。
付甜甜[8](2020)在《延安《讲话》前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组织形态及理论推进》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20年代初至延安文艺座谈会(以下简称“座谈会”)召开,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完成了从稚嫩到成熟,从理论模仿、照搬到结合中国实际最终实现中国化的发展过程。作为一种外源性理论,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发展与传播离不开每个参与其中的文艺工作者的努力,更离不开各种文艺组织、刊物等的推动。座谈会前,以组织形态为划分依据,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与传播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社团时期(1921年至1930年,主要以文学社团为平台的传播时期)、“左联”时期(1930年至1936年,主要以“左联”为依托传播与发展的时期)、延安文艺前期(1937年至1942年,依托多种类型组织的发展时期)。不同时期的组织形态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既包含优点也有局限性。不同阶段的组织形态之间也有内在的关联,下一阶段的组织方式既有对上一阶段的继承也有发展,它们在发展的同时也呈现出新的问题。但无论是发展还是问题,又都成为下一个阶段的起点。在这种组织形态的更替与演进中,马克思主义文论不断向前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发展始终与中国共产党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不同的阶段,中国共产党人都或多或少参与了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过程,成为组织形态的有机组成部分:社团时期,共产党人主要以个体身份有限地参与到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中,中国共产党作为组织,基本上没有介入这一过程;“左联”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其主导下的群众性文学组织——“左联”参与到这一进程,但受到客观条件的极大限制,尤其是在“左联”后期,党组织与“左联”一度失去联系;延安文艺前期,中国共产党直接组织领导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但此前党与文艺组织间松散的联结关系并没有完全改变。中国共产党作为组织参与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进程的局限性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因客观历史条件限制,介入与领导不够;二是因缺乏经验及党内的错误思想,造成了一些失误。社团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与传播主要以文学社团为依托。文学社团作为本时期理论发展的主要方式,其优点是非常明显的:集团性的论战方式、激进的论战策略使马克思主义文论在短时间内获得了文坛的关注,为此后马克思主义文论赢得了一定的发展空间;文学社团集创作、批评与理论研究于一体,社团内的理论家与当下文坛、文本紧密联系,理论与文学实践互动,使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从开始就带有一种实践性品格;论战过程中各社团为了寻找有利于自身的理论武器做了大量的译介工作,为此后他们实现联合、成立“左联”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局限性也客观存在:身处在社团中的理论家难以改变的、基于社团利益的先在立场,使得他们在提倡某种理论时,有意识地进行选择,甚至误解、扭曲,导致理论的偏狭、偏激;文学社团作为一种群体组织,其群体行为在思维以及决策上的特点,助长了“左”的倾向,压抑了左翼文学内部多元化观点的发展;中国现代文学社团留有封建宗法组织的痕迹,为了标榜自己的观点而导致门户之见,忙于无谓论争与内耗,未认真进行学理辨析,不利于学术问题的探讨。从整体上来看,马克思主义文论本时期在国内的发展还是初步的、稚嫩的且有很大片面性。“左联”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发展以中国共产党为主导,以群众性文艺组织“左联”为具体依托。“左联”与社团时期的文学社团相比既有一些共性,也有不同之处。共性在于:在社团生存方式上,他们都采取激进的、对外论战的生存策略;在人事关系上,普通盟员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以刊物作为联结的纽带。不同之处在于:从立场上看,“左联”成立的首要因素是政治立场的一致,而社团时期的文学社团基本都是同人社团,更多是以文学观点、趣味的一致作为集合的因素;从组织结构来看,“左联”比普通文学社团结构更为严密,且多了一个机构——党团。“左联”的优势在于:在中国共产党的主导下,它将文坛上的左翼文艺团体以及个人都收入麾下,结束了左翼文坛论争不断的混乱局面,保存并壮大了左翼文艺力量。马克思主义文论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实现了初步的中国化。“左联”在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左联”内部有两个领导核心一一党团与鲁迅,这两个核心之间因“左联”后期“联络人”的不确定性以及非面对面的交往模式而导致沟通不畅,不利于“左联”文艺活动的深入开展;其次,“左联”是一个以社团间联合为主导的新型文学组织,这使得“左联”的组织基础薄弱,内部思想分歧并不时论争,造成了内部的分裂与隔阂;最后,“左联”是“国际革命作家联盟”的成员,苏联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左的、机械主义的倾向也对“左联”有着直接的影响。延安文艺前期,国内外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共产党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成立,为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马克思主义文论在这里获得了相对自由多元的发展空间。因此座谈会之前,各种类型的文艺组织蓬勃发展。粗略地划分,这些文艺组织包含两大类型,一类是自由结社的知识分子型文学社团、一类是以文艺演出为主的文艺团体。前者主要继承了国统区的左翼文艺传统,后者则承继苏区文艺而来。这些蓬勃发展的文艺组织部分地克服了“左联”后期所出现的关门主义和宗派主义。本时期组织形态上的最大特点是党的高层领导对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高度关注与指导。但是座谈会之前的文艺组织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数量大、种类多、层次丰富,但是没有一个核心的领导组织进行统一的管理,这就造成文艺组织各自为政,莫衷一是。各文艺组织虽然明确文艺活动的大方向,但是对具体文艺问题的理解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第二,《讲话》前文艺活动总体上是在一种比较自由的氛围内开展,这在当时有积极意义,但是在战时敌我斗争的情况下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如一些文艺团体内部过于散漫、缺乏纪律性与集体意识、个人主义严重等。这就影响了文艺活动的深入,甚至产生了一些问题。而这些都成为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讲话》形成的重要背景。结语部分包含三方面的内容:首先,总结《讲话》前不同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与传播的组织形态特点及这种特点对理论发展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其次,梳理了三种组织形态下一些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子命题的推进。这实际上是对论文主题进行另一个视角的解读;最后,总结了《讲话》形成的背景以及《讲话》作为文艺理论所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
段吉方[9](2020)在《论马克思主义文论对当代文论创新发展的导向作用》文中研究说明当代文论创新发展归根结底还是当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创新与自主构建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文论引领当代文论创新发展,并非意味着当代文学理论归于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理论和问题一脉,乃至走向问题的重合与反复,而是要在哲学方法和价值观念统一的基础上解决好三个层面的问题,即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创作和批评的关系问题、外来理论和中国理论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文论指导当代文论创新发展不是空泛的课题,"指导"要落在实处,展现"指导"的基础效应和示范效应,这个基础效应和示范效应更多地是在批评实践中展现出来,在具体的文艺批评实践中辩证发展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
吴海燕[10](2020)在《当代文学创作论观念嬗变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文学创作实践的变革发展,文学创作论观念也不断发生变化,经历了从文学创造论到文学生产论、文学写作论的发展演变。这种发展演变并不是简单的后一种理论观念取代前一种理论观念,而是不断走向开放性和多样化的拓展,形成当代文学创作论观念多元共存的形态,反映了文学创作实践不断变革发展的现实。本文把上述文学创作论观念的嬗变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进行梳理和考察,并且联系文学创作实践的发展进行深入阐释,以求对当代文学创作论的系统性研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论文正文部分拟分四章进行研究探讨。第一章主要探讨经典文学视野中的文学创造论观念。把文学创作看成是一种艺术创造活动的观念由来已久,在当代文论中也处于突出地位。文学创造论观念以经典文学的创作实践经验为基础,突出文学创作的艺术独创性特点和经典化追求。新时期以来文学创造论观念本身也在不断变化,从立足于生活反映论到突出文学审美论,再到强化文学主体论,使这种文学创造论观念不断拓展和丰富。第二章主要探讨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文学生产论观念。“艺术生产”原是马克思主义文论的重要命题,在现代西方文论中也不断得到阐发。在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带来文学创作市场化转型的背景下,文学生产论观念也逐渐兴盛起来,并且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建构。文学生产论观念把文学创作看成是一种具有商品化、市场化特性的社会生产活动,它更为重视文学活动的生产性与消费性、个体性与社会性、艺术性与商品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这种理论观念反映了市场经济改革背景下文学发展的现实,也对这种文学现实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第三章主要探讨大众文化语境中的文学写作论观念。市场化改革带来了大众文化的繁荣发展,大众化的文学写作也迅速兴盛起来,与此相适应的文学写作论观念也逐渐形成和发展。文学写作论观念是对传统经典化和精英化文学创作观念的突破,它更为重视文学写作的大众化,是一种从“作家”到“写手”、从“创作”到“书写”的观念转变,突出文学写作的非神圣化、非神秘化以及开放性与多元化,有利于促进大众文学的繁荣发展。第四章是在前三章基础上,对当代文学创作论观念嬗变进行总体性的理论反思。以上几种文学创作论观念嬗变既构成了历时性的变革发展进程,也形成了当今共时性的多元共存格局,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同理论观念的视域差异与内在冲突,也各有一定的利弊得失。在理论反思与辩证分析的基础上,应当寻求不同理论观念的视域融合,从而推进当代文学创作论的进一步创新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文论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文论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中西文论比较视域中的“文学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文学性”问题的历史生成与理论内涵 |
一 “文学性”发生的历史语境 |
(一)“文学性”与未来派的文学实践 |
(二)“文学性”对社会历史派的反拨 |
(三)“文学性”与传统理论资源的接续 |
二 “文学性”的理论内涵 |
(一)“文学性”与文学学科自主性的确立 |
(二)“文学性”的生成机制:语言的“陌生化” |
(三)“文学性”与审美化的艺术取向 |
三 “文学性”问题的文论史意义 |
(一)“文学性”确立了一种全新的文论话语范式 |
(二)“文学性”助推了西方文论的“语言学转向” |
(三)“文学性”彰显出广义的政治性蕴涵 |
小结 |
第二章 “文学性”在西方文论语境中的流变 |
一 结构主义文论对“文学性”的理论建构 |
(一)语言的“结构”:结构主义文论的理论视角 |
(二)从“作品”到“文本”:“文学性”的结构主义路径 |
(三)对文学文本“意义”的生成机制进行探讨 |
二 解构主义文论对“文学性”的意义解构 |
(一)对文学学科“建制”的消解 |
(二)对“文学性”边界的拓展 |
(三)提出意义创造的批评观念 |
三 文化研究转向与“文学性”的话语重构 |
(一)作为“后学科”的文化研究 |
(二)文学研究的“向外转” |
(三)对“文学性”的话语重构 |
四 后理论转向与“文学性”的审美重启 |
(一)从“文学理论”到“理论” |
(二)“后理论”对于“理论”的反思 |
(三)后理论对“文学性”的言说新途 |
小结 |
第三章 “文学性”与当代中国文论的变革转型 |
一 “文学性”溯源:从概念表述到理论探讨 |
(一)作为本质特性的“文学性” |
(二)形式主义文论的早期译介与评析 |
(三)当代文论中的“文学性”理论话语 |
二 “文学性”与当代文论“接合”的动因 |
(一)审美主义文论传统的历史接续 |
(二)从功利化向审美化转型的现实背景 |
(三)当代“纯文学”创作的实践探索 |
三 “文学性”话语与当代文论的审美化建构 |
(一)“文学性”与当代文论的学科反思 |
(二)“文学性”与文学审美特征论的建构 |
(三)“文学性”与文学研究方法的开掘 |
(四)“文学性”与文学价值的重估 |
小结 |
第四章 “文学性”与当代文论的知识生产 |
一 “文学性扩张”与文学理论的危机 |
(一)大众文化兴起与“日常生活审美化” |
(二)“文学性”的两种维度: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 |
(三)“文学性”的第三种维度 |
二 “文学性”问题反思及其理论重构 |
(一)“文学性”反思的几个关键问题 |
(二)当代文论中的“文学性”重构路径 |
(三)“文学性”与文论重构的关联性 |
三 “文学性”与当代文论话语体系建构 |
(一)文学研究的本位立场 |
(二)文学实践的中国经验 |
(三)文学价值的“人学”意义 |
小结 |
第五章 中西文论语境中的“文学性”问题比较 |
一 当代西方文论语境中的“文学性”问题 |
(一)语言学转向中的“文学性”问题 |
(二)文化转向中的“文学性”问题 |
(三)后理论转向中的“文学性”问题 |
二 当代中国文论语境中的“文学性”问题 |
(一)审美论转向中的“文学性”问题 |
(二)文化转向中对“文学性扩张”的讨论 |
(三)当代文论话语体系建构中的“文学性”问题 |
三 “文学性”与中国传统文论资源的“接合” |
(一)“文”在古代的言说方式与存在形态 |
(二)古代文论中的“文辞”艺术及其审美特征 |
(三)“文学性”与古代文论“接合”的当代价值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3)中国新时期以来文论语境下的文学主体性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研究价值 |
(二)文献综述与创新之处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一元化文论语境下文学主体性理论的提出 |
(一)中国新时期一元化文论语境 |
(二)文学主体性理论的登场 |
1.宣扬主体“个体性” |
2.重视主体“精神性” |
3.强调主体“能动性” |
(三)文学主体性理论引发的论争 |
1.“内外”之分的论争 |
2.主客关系的论争 |
3.“对象主体”的论争 |
小结 |
二、多元化文论语境下文学主体性理论的反思 |
(一)中国新时期多元化文论语境 |
(二)文学主体性理论的反思 |
1.对李泽厚“主体论”的简化 |
2.对创造主体精神功能的夸大 |
3.对对象主体概念阐释的误差 |
4.对接受主体能动价值的神化 |
小结 |
三、对话性文论语境下文学主体性理论的发展 |
(一)中国新时期对话性文论语境 |
(二)文学主体性理论的发展 |
1.主客关系的间性阐释 |
2.主体精神的理性提升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探索 |
第一章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美学的民族性 |
第一节 民族性问题的发生 |
一、民族国家与民族性 |
二、现代中国的民族性 |
第二节 中国美学的民族性 |
一、文化的民族性与民族化 |
二、文艺美学的民族性 |
三、中国当代美学的民族性问题 |
第三节 美学民族性问题研究的本土语境 |
一、全球化进程中的本土性重建 |
二、王朝闻美学民族性问题的价值立足点 |
第二章 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建构 |
第一节 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理论基点 |
一、鲁迅“文艺大众化”思想的选择与转化 |
二、毛泽东“文艺为人民”思想的吸收与发展 |
三、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延衍与阐释 |
四、中西美学“了然于心”的过滤与融通 |
第二节 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内部逻辑 |
一、作为民族性基础的人民性 |
二、作为民族性命脉的大众性 |
三、从人民性、大众性到民族性 |
第三节 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历时性演进 |
一、萌芽:“经世致用”的新艺术创作论 |
二、发展:“自有我在”的审美敏感 |
三、升华:“无古不成今”的民族化 |
第三章 多样统一: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内涵 |
第一节 “我之为我”的民族性 |
一、“各美其美”与“脱形取神” |
二、“美人不同面”与“审美适应” |
三、“贵乎反本”与“正末归本” |
第二节 “平衡融洽”的民族性 |
一、“明道若昧”的共性 |
二、“不似之似”的共通感 |
三、“理有恒存”的大众性 |
第三节 “各得其所”的民族性 |
一、“隔与不隔”的辩证法 |
二、“不罔不怠”的融通化 |
第四章 双重维度: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特点 |
第一节 地域维度:作为民族性缘起的地方性 |
一、从地方性到民族性 |
二、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生成 |
三、城市化与同质化的危机 |
第二节 时间维度:时代性与民族性的易变 |
一、时间性与民族性 |
二、民族化与民族性 |
三、延异的民族性 |
第五章 王朝闻与中国美学的民族性构建 |
第一节 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转化 |
一、断裂之外的延续 |
二、失落民族性的再生 |
三、传统理论话语方式及理论生产机制的继承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 |
一、马克思主义美学进入中国 |
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美学 |
结语 王朝闻美学的当代意义:构建美学理论的主体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在开放的视野中构建当代文论的主体性——2020年文艺理论动态与趋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总体性的反思与基础理论的重释 |
(一)对当代文论理论资源的重构 |
(二)对当代文论发展历程的反思 |
(三)基础理论的重释与文艺研究方法论的新探 |
二、马克思主义文论及其中国化的实践 |
(一)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探索与实践 |
(二)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 |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 |
三、自主性文论话语建构的探索:文学阐释学 |
(一)阐释学基础理论的研讨 |
(二)阐释学与当代中国学术话语构建 |
(三)以文学阐释学推动文论话语创新 |
四、中外经典文论的阐释与研究 |
(一)中国古代文论研究 |
(二)外国文论研究 |
五、由社会发展带来的新的领域和方法 |
(一)新的媒体形式带来新的研究领域 |
(二)新的社会内容催生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
(6)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百年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下的文艺共同体理论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初始建构 |
二、大革命时期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范式转型 |
三、毛泽东文艺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理论范式的奠基 |
四、十七年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在曲折中的发展 |
五、邓小平文艺思想: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新篇章 |
六、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的深入发展 |
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新成果 |
结 语 |
(7)“主体性”“失语症”与“强制阐释”——从三次重要论争看40年来中国文论的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8)延安《讲话》前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组织形态及理论推进(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论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 基本概念界定与问题说明 |
三 研究现状分析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社团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与传播的组织形态与理论推进 |
第一节 社团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背景 |
一 晚近以来的社会及文化运动 |
二 国际无产阶级文艺运动的发展 |
三 文学生产方式的转变 |
四 中国共产党对文艺领域的有限参与 |
第二节 社团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与传播的组织形态及特点 |
一 20世纪20年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以文学社团为依托 |
二 20世纪20年代文学社团的组织形态特点 |
第三节 社团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成就 |
一 创造社与太阳社创办的刊物 |
二 “革命文学”论争期间论战各方的理论观点及贡献 |
三 社团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推进 |
第四节 文学社团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中的局限性 |
一 先在立场造成理论的偏狭 |
二 群体组织压抑多元观点的发展 |
三 宗法特点导致门户之见 |
第二章 “左联”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与传播的组织形态与理论推进 |
第一节 “左联”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背景 |
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左翼文艺运动 |
二 文学生产方式深入变革 |
三 南京政府对“左联”的文化压迫与对中国共产党的军事围剿 |
第二节 “左联”的组织形态与特点 |
一 “左联”的组织结构 |
二 “左联”的组织特点 |
第三节 “左联”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成就 |
一 “左联”时期的刊物 |
二 “左联”时期的译介 |
三 原创性 |
第四节 “左联”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中的局限性 |
一 “左联”内部两个领导核心沟通不畅 |
二 “左联”组织基础薄弱 |
三 “拉普”对“左联”的消极影响 |
第三章 延安文艺前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与传播的组织形态与理论推进 |
第一节 延安文艺前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背景 |
一 陕甘宁边区成立与边区知识分子政策 |
二 延安文艺的源头:苏区文艺与左翼文艺 |
第二节 延安文艺前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与传播的组织形态及特点 |
一 党的高层领导开始比较多地介入文艺活动 |
二 形式多样的文艺组织 |
三 风格多样的文艺刊物 |
四 延安文艺前期文艺组织的优点及局限 |
第三节 延安文艺前期文艺组织与传播方式对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影响 |
一 领导讲话与文艺理论 |
二 文艺组织与文艺理论 |
三 文艺组织、文艺理论与文艺实践 |
四 文艺组织与理论译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论马克思主义文论对当代文论创新发展的导向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方法引领与当代文论创新发展的理论问题 |
二、文化自信与当代文论创新发展的价值引领 |
三、马克思主义文论引领当代中国文论创新发展的方向与策略 |
(10)当代文学创作论观念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目标 |
第一章 经典文学视野中的文学创造论观念 |
一、生活反映论为基础的文学创造论 |
(一)生活反映论的理论基础 |
(二)文学是反映生活的艺术创造 |
(三)文学反映生活的特点和规律 |
二、文学审美论为中心的文学创造论 |
(一)文学审美论的理论来源 |
(二)文学是体现审美价值的艺术创造 |
(三)文学审美创造的特点和规律 |
三、文学主体论为内核的文学创造论 |
(一)文学主体论的理论背景 |
(二)文学是主体价值实现的艺术创造 |
(三)文学主体创造的特点和规律 |
第二章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文学生产论观念 |
一、市场经济改革与文学生产转型 |
(一)市场经济改革的时代背景 |
(二)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文学生产转型 |
二、“艺术生产论”的理论资源 |
(一)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 |
(二)西方文论中的“艺术生产”理论 |
三、文学生产论的理论观念 |
(一)文学的生产性与消费性 |
(二)文学生产的个体性与社会性 |
(三)文学生产的艺术性与商品性 |
(四)文学生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
第三章 大众文化语境中的文学写作论观念 |
一、大众文化兴起与文学写作的大众化 |
(一)大众文化兴起的时代背景 |
(二)文学写作的大众化 |
二、文学写作论中的“作者”观念 |
(一)从“作家”到“写手”的观念转变 |
(二)文学写作者的身份意识 |
三、文学写作论中的“书写”观念 |
(一)文学“书写”的非神圣化 |
(二)文学“书写”的非神秘化 |
(三)文学“书写”的开放性与多元化 |
第四章 当代文学创作论观念嬗变的理论反思 |
一、当代文学创作论观念嬗变的二维观照 |
(一)历时性观照:文学创作论观念嬗变历程 |
(二)共时性观照:不同理论观念的多元共存 |
二、不同理论观念的视域差异与内在冲突 |
(一)不同理论观念的视域差异 |
(二)不同理论观念的内在冲突 |
三、当代文学创作论观念的视域融合问题 |
(一)文学创造论与文艺为人民的视域融合 |
(二)文学生产论与艺术规律论的视域融合 |
(三)文学写作论与文学审美论的视域融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文论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西文论比较视域中的“文学性”问题研究[D]. 于瑞.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2]“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2020年度文艺学前沿问题研究述要[J]. 吴子林,徐蓓. 南方文坛, 2021(03)
- [3]中国新时期以来文论语境下的文学主体性理论研究[D]. 楠丁.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4]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研究[D]. 张琼. 西南大学, 2021(01)
- [5]在开放的视野中构建当代文论的主体性——2020年文艺理论动态与趋向[J]. 马涛. 中国文学批评, 2021(01)
- [6]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百年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下的文艺共同体理论探索[J]. 冯宪光. 社会科学战线, 2021(01)
- [7]“主体性”“失语症”与“强制阐释”——从三次重要论争看40年来中国文论的演进[J]. 毛宣国. 文艺争鸣, 2020(12)
- [8]延安《讲话》前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组织形态及理论推进[D]. 付甜甜. 山东大学, 2020(01)
- [9]论马克思主义文论对当代文论创新发展的导向作用[J]. 段吉方.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5)
- [10]当代文学创作论观念嬗变研究[D]. 吴海燕.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