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汪氏小苑”探微(论文文献综述)
关铁琴[1](2020)在《扬州盐商故居汪氏小苑探微》文中研究指明扬州市东圈门历史街区地官第14号,一座古朴而又低调的宅院默然伫立,因其曾经的主人姓汪,住宅为主、花苑为辅,整体玲珑精致,故称"汪氏小苑"。这是现存扬州大住宅中最为完整的清末民初盐商住宅之一。经扬州大学黄俶成教授的热情引荐,笔者有幸拜会了汪氏小苑初建者汪竹铭的曾外孙女、扬州大学商学院退休副教授谢乃安。谢乃安带领作者漫步于幽静典雅的汪氏小苑,庭院深深、曲折回环,在她的解说中,汪
刘星星[2](2019)在《《同为连理枝》—系列创作中解构与重组手法的实践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独特的时间和空间意识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关照下,我的创作图像根据解构与重组需要组合到同一个画面空间,经过不断的创作尝试,这种手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达到了预期的创作效果。首先着眼于解构与重组的理念,以解构与重组的艺术形式来创作不同于以往传统的绘画形式与画面构成的感受,来创造新的视觉形象。并且通过对传统经典作品物象和当代优秀作品构成的解读深入学习、探索以及感悟后在把解构与重组运用花鸟画创作中,为整个创作做好前期的准备和铺垫。进而通过创作过程的研究,对作品解构与重组手法研习及理念的表达,在阅读大量的文献与图式理清创作思路,在此基础上再对传统经典作品中物象和当代作品中运用到解构与重组的构成方法进行借鉴、学习,以达到更加深入对解构与重组手法的灵活应用。在解构与重组手法的应用表现中,通过不同的点厾塑型、墨法叠加渲染、光影氛围营造、兼工带写等表现技法使作品能够以素雅、清新的感官视觉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重组形式的初探是通过不同重组形式的变化来达到让画面灵活且富有层次感,甚至是异时空的虚幻美感。达到了创作作品思想内涵与把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的充分统一。由此,在创作中也启示出一些问题与反思,在构图形式、物象形体的表现以及美感等方面尚且不足,表现的不是那么的放得开,整个画面的解构与重组的力度还有点保守。除此之外,可以提高自己对解构与重组手法创作作品的认知能力和系列基础研究、技法总结,为解构与重组手法融入美术基础及创新教学之中打好基础。
卢漫[3](2018)在《明清时期扬州地区第宅建筑装修样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扬州自然环境优美宜人,襟江临淮,南通吴越,北达齐鲁,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水运优势,使古代扬州商业昌盛、文化璀璨、人杰地灵,以“淮左名都”、“东南重镇”的文化形象闻名中外,扬州这种独特的气质也影射到其第宅的建筑文化中。自1368年至1911年近600年的明清时期是中华文明封建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重要时期。大运河的重新疏浚修整,新的盐业政策“开中折色法”推行等,促使扬州盐商群体形成,扬州成为两淮盐业的集散地经济再一次繁盛起来。经历了明末几乎是毁灭性的“扬州十日”后,清初的扬州城在“城摧垣颓,瓦砾衰草”中迅速恢复并繁荣起来。随后的扬州第宅建筑形制有一段相对持续时间较长的发展过程而日趋成熟,地域与文化特色也日益鲜明。梳理明清时期扬州地区的第宅建筑,对其装饰装修的特色及其演变进行深入研究,不但可以丰富、填充我国建筑及其室内设计的地域性文化研究体系,也为今后居住建筑中的装饰装修实践提供理论支撑。本文以明清时期扬州地区第宅建筑为例,在基于大量史实资料的基础上,对扬州地区现存的第宅建筑遗存进行实地调研与考察,深入分析其不同阶段的装修样式。理清其演变路径划分为明晚期至清初、清中期、清晚期三个时间段,力求探索相关特征产生与发展的背景、特点及成因。本文的论题从研究对象来看,尚不属主流的地域研究范围,实体对象也集中于容易损毁、遗失而被忽略的建筑装修部分。因此,本文期望能拓展过去对扬州地区建筑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等宏观层面或是陈设品艺术等微观层面范畴的现状。从中观层面的建筑装修文化角度收集、整理扬州地区明清第宅建筑装修样式,较系统、全面地构建了扬州地区明清时期第宅建筑装修样式的基因库。从文化基因的角度考量明清时期扬州地区第宅建筑装修样式的演变规律,揭示作为移民聚集地的扬州地区并非被动地接受各种外来文化,而是经由生活在该地的人主动选择与创造性地转化、吸收新的有益于本土文化发展的因子。论文的绪论阐述了研究背景、缘起及意义,并对研究对象进行了界定,针对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确立了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方法,设置了一个整体性的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论文主体分为九章。第一章从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时代背景、区域经济特点、传统文化氛围等方面,对明清时期扬州地区第宅建筑装修的形成与发展背景做了概括性的总结。第二章至第六章分别对不同的建筑装修构件进行了归类,并在大量调研、测绘的基础上,梳理了由明至清的不同阶段各类构件演变的样式特征,解析其演变路径。第七至第九章则从政治经济、文化形态、社会风气等方面分析明清扬州第宅建筑装修样式转变的动因,并通过比较研究与之相关的吴派、徽派、京派建筑文化,总结在样式的演变过程中不仅呈现出“南北杂蹂、徽苏并举”的建筑风格,而且建筑装修具备明晚期到清初“健朗适用,意赅尚雅”、清中期“工巧繁丽,崇新求变”、清晚期“繁简并驱,中西交融”的演变特点;并且阐释作为南北物资、文化交流地的扬州,其第宅建筑所表达出的文化特质是具有包容性的;作为中西文化碰撞地的扬州,其第宅建筑所表达出的文化特质是具有时尚性的。最后的总结与展望归纳主要创新点及学术贡献,并为后续研究拓展了方向。
黄本亮[4](2018)在《从民间出走到返归乡土—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发展可谓精彩纷呈。其间,民间剪纸艺术生存的农耕文化土壤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巨变,为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搭建了立体文化生态,并推动其产生亦步亦趋的变化。论文研究融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图像学方法等于一体,对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进行了整体性研究。行文在理嬗变脉络、析嬗变动因、观嬗变走向、汇嬗变经验、辨嬗变隐忧的同时,也揭示了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与民间文化价值转向在历史和逻辑两个向度的复杂性关联与互动。这不仅将中国民间剪纸在各个时期散落的历史碎片串起,也为当下民间剪纸艺术发展提供了现实语境和实践参照。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与百年中国社会变迁纠结跌宕。清末民初是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文化生态突变的时代。在内部社会变革、外来文化渗透和民间文化启蒙中,民间剪纸艺术生存空间发生新变,教育传承方式开始肇始,应用载体逐渐出新,审美特征发生转轨。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中国民间剪纸艺术迈出从民间出走的步伐。随后,在延安文艺运动、新中国手工业合作化运动和“文革”三种意识形态征召下,民间剪纸艺术表现出与政治意识形态的紧密关联,这一方面推动民间剪纸艺术呈现现实主义审美转向,另一方面也逐步使民间剪纸游离民间文化本体。这种过度依附政治征召的发展路径,在改革开放语境中被剥离。改革开放后,中国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快速复苏,不仅民间剪纸艺术活动全面展开,而且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审美旨趣开始回归,甚至民间剪纸开始作为一种独立艺术样式登上了历史舞台,并确立其审美独立性。其间,虽然中国民间剪纸艺术重返百花齐放之状,但也渐显绘画化倾向。学者对民间剪纸艺术绘画化倾向展开了及时反拨,短暂守护了复苏成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不仅民间剪纸艺术依附的农耕文化十壤加速消逝,而且民间剪纸艺术在逢迎市场的调适中不断抛弃自身文化内核。在经济利诱下,作为生产消费的民间剪纸在逢迎市场的过程中开始呈现同质化倾向。市场经济时代民间剪纸艺术文化生态巨变推动其呈现整体衰微之势。进入21世纪,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发展成果在此汇聚。同时,生存困境中的民间剪纸也迎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时代契机。民间剪纸艺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中开始文化赋值,并渐显文化重塑之势与多态共生之状。综而释之,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经历了从民间出走到返归乡土的曲折历程。其间,民间剪纸艺术虽然经历了抽象化、工具化、符号化的存在状态,但最终寻回了民间文化本体地位。这既是民间剪纸文化内驱力的结果,也是民间文化自信的体现。因此,当下民间剪纸艺术发展应遵循民间文化自身规律,使其尽可能在自然状态下展现蓬勃生机。
陈娟[5](2017)在《扬州汪氏小苑建筑装饰的意义表达》文中研究说明汪氏小苑作为扬州保存较为完好的盐商建筑群之一,存在着建筑、空间、装饰和文化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本文以汪氏小苑建筑装饰为研究对象,探索汪氏小苑建筑装饰背后蕴藏的社会伦理、宗教、文学、风水、生活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其建筑装饰在这些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多元的装饰特色和深厚的人文精神。文章首先从汪氏小苑建筑装饰的生存环境入手,分别对汪氏小苑建筑装饰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背景、人文环境以及汪氏家族的政治和经济基础进行论述,并分析这些因素对小苑装饰产生的影响:1.自然环境对小苑建筑的外形和结构产生影响;2.社会制度决定了小苑的平面布局;3.汪氏小苑建筑装饰的细部特征受文化、习俗和审美意识的影响;4.主人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小苑装饰的精细程度。然后对汪氏小苑的建筑装饰进行一一的梳理,同时总结其建筑装饰所具有的功能和意义,为论述汪氏小苑建筑装饰的意义表达提供事实依据。最后分析汪氏小苑建筑装饰的意义表达,其实质是凝结在建筑装饰内的社会功能和精神内涵。建筑上的装饰不是为了美而建造的,而是从实际的需要中产生的,实用性是建筑装饰产生的动力,但是其本质是象征性的,承载意义是建筑装饰的最终目的。文章的最后一个章节用表格将汪氏小苑中存在的装饰现象进行分类,总结出汪氏小苑建筑装饰要表达的四个方面的内容:1.祈福辟邪和禁忌警示;2.社会等级制度;3.崇尚儒学的宗教信仰;4.藏富不露的心理。
蔡伟民[6](2017)在《中国植物文化与植物景观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园林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植物是园林造景的构成因素之一,花草树木在园林景观中不仅起着构建环境、渲染气氛和衬托主景的作用,还担任着文化符号的角色,传递着园林设计者和使用者所寄予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因此植物所包涵的文化信息是园林设计中决不可忽视的方面,是园林文化表达和主题营造的重要载体。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园林的大规模开发与建设难免流于程式,植物文化在园林中的应用程度日益式微,不能很好地突出我国传统的园林特色。简单的园林绿化模式和趋同的园林绿化形式也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人们的视觉欣赏要求和人文关怀需求,增加多层次结构、多种类、富含文化性的植物景观,在城市园林植物景观的综合发展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需要综合考虑众多因素,不仅仅要对基本的观赏特征进行表现,同时还要对城市园林植物的生态效益、稳定性、大众的满意度等系列的问题都需要考虑进去。园林本身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亦是如此。城市公园作为现代园林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发展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合理构建科学高效的植物景观设计研究应该将传统古典园林的植物文化理念与现代生态技术相结合。植物景观作为城市园林唯一有生命的有机组合,其种类组成、结构分布及生长健康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生态稳定性,而且能够直观地反映一个园林的基本思想、文化特色,进而展现一个城市的面貌。本文对苏州市和扬州市两个城市的江南古典园林包括拙政园、狮子林、网师园、沧浪亭、退思园、个园、何园和汪氏小苑等十个园林的植物景观进行实地调查与分析,为调研的17个植物景观绘制植物配置的平面图,将调研的植物景观在景观类型、景观特色、景观外貌、景观结构、植物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对苏、扬两地园林植物的调研,对比其植物组成、郁闭度、观赏特性等分析,运用园林艺术、植物造景、文学等方面理论,指导宿州市汴河景观带——项羽文化园的植物景观设计,并对其植物配置进行分析,对构建生态有效、物种多样性、文化内涵丰富的城市植物景观的设计进行探讨。
贾昊[7](2017)在《中国传统园林的分布与基本构成要素的基础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传统园林做为“人造自然”的典型代表及重要的人类物质文化遗产,是古人崇尚自然、向往自然的一种表现形式。当今学术界对于传统园林的相关研究一直未曾停下脚步,特别是对中国传统园林在空间构造之中蕴含着的建筑规律性的探索,是本论的最初的研究目的与出发点。本论是笔者试图通过资料收集及实地调研相结合,在分析过往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中国传统园林的分布及园林基本构成要素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基础性研究。首先,本论在分析过往的学术成果之中获取中国传统园林的相关信息,通过实地调研对中国传统园林的现场资料进行收集,利用收集到的资料对中国传统园林平面图进行再绘制,配合所得资料对中国传统园林的位置分布、历史脉络进行一次整体性的分析。其次,结合笔者所绘制的传统园林平面图,对中国传统园林平面构成要素当中的最外围墙、园林建筑、园林水面、园林连廊、园林桥的平面进行建筑学式的分析,并呈现出不同地区及不同始建年代的中国传统园林在平面构成要素上表现出的共性与特性。最后,结合现场调研所获取到的资料,对中国传统园林当中的连廊、亭子、洞门、漏窗、桥、隔墙、船舫、铺地这些具有独特性的建筑要素进行构造与样式的分析,分析出不同地区不同时期所建中国传统园林在建筑构造之上的共性与特性。最后,通过一系列的梳理与分析,试图总结出中国传统园林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始建的传统园林的基本构成要素的特征,这也是本论的一个主要宗旨。特别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对现存的园林当中山石及植被的资料收集尚不充足,故本论暂将研究视点放在对园林内建筑相关的构成要素之上,山石及植被对园林空间的构成影响拟在未来的研究中进行讨论。
李康[8](2016)在《瘦西湖公园花街铺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瘦西湖公园花街铺地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在园林艺术中的基本特征。主要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分析:一是瘦西湖公园花街铺地纹样的艺术形态分析,掌握纹样的基本内涵;二是瘦西湖公园花街铺地功能的归纳,分析花街铺地在瘦西湖公园的作用;三是瘦西湖公园花街铺地的保护,提出合理的保护建议。引言部分针对本文的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及瘦西湖公园铺地概况进行说明。讨论了学者对于“花街铺地”概念的界定,肯定了地域特色、园林属性、材质特点及纹样种类对花街铺地概念界定的积极作用,指出现阶段花街铺地界定中出现的分歧,提出了花街铺地是有目的的创造美的铺地形式,提供了解决铺地纹样划分问题的参考依据。同时,介绍了瘦西湖公园铺地的情况,突出了花街铺地在瘦西湖公园中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第一章探讨了瘦西湖公园花街铺地纹样的分类及其艺术形态特征,收集整理了瘦西湖公园花街铺地的纹样,形成了构图材质、种属性质、空间布局的主次关系以及内涵表达这四种花街铺地纹样划分的标准,考察了铺地纹样的基本内涵,并且对比分析了瘦西湖公园花街铺地中相近纹样在形象塑造、整体布局上的差异性,突出了铺地纹样内涵丰富、造型灵活多样的艺术特征。第二章探讨了瘦西湖公园花街铺地的功能,介绍了铺地材质的特性,归纳了瘦西湖公园花街铺地抗磨防滑、划分与协调区域空间以及吸水性与透气性对于调节区域气候的实用功能。着重分析了瘦西湖公园花街铺地纹样的形式美、协调美和娱乐性的审美功能,包含了借助重复构造、突出细部特征的方式表现纹样的形式美,探讨了其铺地材质的选择与搭配可能受到徽派建筑风格的影响,肯定了瘦西湖公园花街铺地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之间的协调美以及花街铺地带给游客的娱乐性的审美体验。第三章探讨了瘦西湖公园花街铺地的保护问题,阐述了花街铺地与园林之间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并且指出保护园内的花街铺地对于园林整体风格的保护有重要意义,列举了目前花街铺地研究和保护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瘦西湖公园花街铺地的现状,提出了保护瘦西湖公园花街铺地的完整性、真实性及可持续性的三大原则。并且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建议在园内实行以点带面的管理和保护模式、注重导游的科学引导作用、宣传和倡导游客文明游园。
杨建华[9](2015)在《明清扬州城市发展和空间形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扬州具有2500年的历史,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的积淀。明清扬州是中国重要的食盐供应地和南北漕运咽喉,加上康熙、乾隆帝分别六次南巡,就使扬州在经济、文化方面更加繁荣起来,并成为当时重要的都会之一。从城市性质来说,明清扬州是一座以盐业经济为主的运河沿岸长江下游的商业贸易都会型的大城市。目前研究扬州的专着和论文已经有不少了,但大多是从社会学、经济学、城市文化等角度来阐述扬州历史和发展,成果偏重于少数专业性的个案探讨,对扬州明清城市史的整体研究比较缺乏。本文以明清扬州的城市发展和空间形态为研究对象,采取长时段的研究方法,主要研究扬州城从明弘治1488年到清道光1850年时期的城市发展和空间形态。并采用实地调查和查阅历史文献相结合、考古发掘成果与历史文献的记载进行印证相结合的方法,并将明清扬州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生活等活动与扬州城市空间的规模、结构、形态的演变和发展结合起来。本文通过对明清时期扬州城发展的地理因素,以及京杭大运河的修通、盐法改制、永乐迁都、康熙乾隆南巡的社会历史背景的考察,揭示了扬州城市空间兴起与发展的先天优势和强大的外在动力;通过对明清扬州城市文化空间的考察,可以发现明清时期扬州经济的高度发达,富裕阶层、官员士大夫们对文化、教育的追求和推动,带动了扬州文化的高度发展,并对城市建筑产生影响;通过对明清扬州宗教空间的考察,可以发现寺院是扬州城市中重要的空间类型。各种大小不一的宗教建筑充斥着扬州大街小巷,城外风景名胜区也有较大的寺观,并对城市空间微观形态产生影响;通过对扬州会馆空间的考察,可以看出扬州会馆与其他城市有着显着不同,与扬州的盐业经营活动密切相关,主要分布在盐商麋居区内;对扬州民俗生活方式以及茶馆、浴室、街道、寺观、瘦西湖风景区、教场等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的考察考察,揭示了这个城市的空间是如何被使用的,人们在这个城市是怎样生活的;通过对明清扬州城市防灾的研究,可以看到防灾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对扬州城市空间扩张起到了保护作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缓和了城市内的社会冲突,并导致诸如善堂等新的建筑类型的诞生和分布。文章最重要的部分是从城市规划学、城市形态学和建筑史学的角度对明清扬州城市空间从外部形态的演变到内部规划布局与结构以及内部空间形态作了全面的、整体性的分析和研究,以建立明清扬州城市空间形态的整体印象。对扬州从春秋邗城到明清扬州城的城市外部空间形态进行了分析,指出其空间形态演变的特点不同于西方的“同心圆式”,是“跃迁式”。分析了明清扬州“双城”空间形态的演变过程以及背后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原因。将明清扬州城市内部空间形态分解为城墙、道路、水系、街区、居住建筑、衙署建筑、园林等,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了这些空间要素既有中国古代城市共同的地方,又具有扬州的地方特色。本文不仅着眼于分析物质实体空间形态,还系统、全面的研究了明清扬州实体空间形态演变背后动力机制——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生活的各种活动以及地理交通背景因素,将城市发展中的各种非物质空间与物质空间结合起来研究,揭示明清扬州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内在动力。本文的研究丰富和发展了扬州城市史的研究,为中国城市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研究案例。
陈肖静,盛怡君,施美燕,王丹,滕云[10](2014)在《扬州朱自清故居旅游资源开发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名人故居具有深厚的底蕴和永恒的魅力,是非常值得珍惜和保护的建筑。文章以扬州最为典型的名人故居——朱自清故居为研究重点,挖掘朱自清故居旅游资源的价值,分析朱自清故居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通过问卷调查梳理朱自清故居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旅游开发的新思路,为提升扬州文化旅游品质,拓展文化旅游市场提出对策与建议。
二、“汪氏小苑”探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汪氏小苑”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1)扬州盐商故居汪氏小苑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
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 |
(2)《同为连理枝》—系列创作中解构与重组手法的实践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毕业论文 |
引言 |
一、解构与重组的定义 |
(一) 解构的定义 |
(二) 重组的定义 |
二、创作过程的研究 |
(一) 论文选题的由来 |
(二) 创作作品中解构与重组手法研习及理念表达 |
1. 创作作品中解构与重组的理念 |
2. 对传统作品中经典物象的借鉴 |
3. 对当代作品解构与重组手法的借鉴 |
(三) 解构与重组手法在我创作中的应用表现 |
1. 创作过程的技法实践分析 |
2. 解构与重组创作手法的初探 |
3. 创作的思想内涵分析 |
三、创作中问题的反思与启示 |
(一) 创作问题反思 |
(二) 对今后创作的启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二部分 毕业创作 |
一、毕业创作主题、主要内容、创作方法及创新点 |
(一) 毕业创作主题 |
(二) 主要内容 |
(三) 创作方法及创新点 |
二、毕业创作前期资料收集及创作草图 |
(一) 创作思路 |
(二) 资料收集 |
(三) 创作草图 |
三、阶段性过程及最终作品 |
(一) 创作阶段性过程 |
(二) 最终作品 |
四、研习作品精选 |
(3)明清时期扬州地区第宅建筑装修样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及缘起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缘起 |
0.2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理论综述 |
0.2.1 有关建筑装饰装修的研究 |
0.2.2 有关扬州地区宅园的图录与研究 |
0.2.3 有关明清时期社会的研究 |
0.2.4 他相关研究文献 |
0.2.5 相关研究的不足 |
0.3 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
0.3.1 研究目标 |
0.3.2 研究意义 |
0.4 研究的范围、对象与内容 |
0.4.1 研究范围 |
0.4.2 研究对象 |
0.4.3 研究内容 |
0.5 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
0.5.1 研究方法 |
0.5.2 研究框架 |
第一章 孕育和发展——明清扬州第宅建筑装修样式演变的背景 |
1.1 明清时期扬州地区的时代背景 |
1.1.1 自然环境背景 |
1.1.2 历史发展背景 |
1.1.3 社会时代背景 |
1.1.4 区域经济背景 |
1.1.5 区域文化背景 |
1.2 明清扬州的区位环境 |
1.2.1 地形板块的影响 |
1.2.2 运河与扬州的发展 |
1.3 社会流动与居住 |
1.3.1 芜城与移民城市 |
1.3.2 社会流动与居住迁移 |
1.3.3 居住的文化阐释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门与窗——明清扬州第宅建筑沟通、分隔室内外的木作装修语言演变 |
2.1 明清扬州地区门的类型及样式演变 |
2.1.1 未敢逾制的大门 |
2.1.2 变化丰富的槅扇门 |
2.1.3 太师壁与屏门的演变 |
2.1.4 房门的多样化演变 |
2.1.5 其他类型的门 |
2.2 明清扬州地区窗的类型及样式演变 |
2.2.1 窗的含义与作用 |
2.2.2 半窗与坐窗的演变 |
2.2.3 和合窗的演变 |
2.2.4 横披窗与天窗的演变 |
2.2.5 固定窗的演变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天花——明清扬州第宅建筑空间顶界面装修样式演变 |
3.1 素雅仰尘 |
3.1.1 天花仰尘所用位置的演变 |
3.1.2 天花与仰尘的样式演变 |
3.2 轩朗卷棚 |
3.2.1 卷与轩 |
3.2.2 磕头轩与抬头轩 |
3.2.3 轩的种类及演变 |
3.2.4 扬州的“重椽复水”[]的演变路径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栏杆与挂落——明清扬州第宅建筑外檐虚界面装修样式演变 |
4.1 明清扬州地区第宅中栏杆类型的演变 |
4.1.1 栏杆的含义与分类 |
4.1.2 明清扬州地区第宅中栏杆材料类型的演变 |
4.1.3 明清扬州地区第宅中栏杆功能的多样变通 |
4.2 明清扬州第宅建筑中栏杆样式与表达的演变 |
4.2.1 垂直交通中栏杆样式的演变 |
4.2.2 台明、平坐等维护栏杆的样式演变 |
4.2.3 凭依、休憩等栏杆的样式演变 |
4.3 明清扬州第宅建筑中的玲珑挂落 |
4.3.1 挂落装饰的由无到有 |
4.3.2 扬州挂落样式的规整多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雀替——明清扬州第宅建筑柱头装修构件样式演变 |
5.1 雀替的起源与发展 |
5.1.1 雀替释义 |
5.1.2 雀替的演变与发展 |
5.2 明清时期扬州雀替的种类 |
5.2.1 中规中矩的普通雀替和小雀替 |
5.2.2 实用多样的撑牙和牛腿 |
5.2.3 形式美观的花牙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罩与板壁——明清扬州第宅建筑内檐装修虚与实的演变 |
6.1 罩的起源与发展 |
6.1.1 罩的释义 |
6.1.2 罩的演变与发展 |
6.1.3 罩的种类 |
6.2 明清时期扬州第宅中罩的种类与样式演变 |
6.2.1 无迹可寻的明代到种类丰富的清代 |
6.2.2 清中至清晚扬州第宅中罩的样式演变 |
6.3 明清时期扬州第宅中罩的位置与作用 |
6.3.1 明清时期扬州第宅建筑内檐装修中的罩 |
6.3.2 明清时期扬州第宅建筑外檐装修中的罩 |
6.4 明清时期扬州第宅中板壁的演变 |
6.4.1 板壁类型的演变 |
6.4.2 板壁施用位置及作用的演变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限制与释放——政治因素对明清扬州第宅建筑装修样式演变的影响 |
7.1 传统的宗法体制松动 |
7.1.1 明代以前第宅建筑规定 |
7.1.2 明代第宅建筑规定 |
7.2 四民关系的变动 |
7.2.1 行政层级与经济层级的关系 |
7.2.2 工商皆本与重商思潮 |
7.2.3 工匠从“轮班”“住坐”制到代役制 |
7.3 皇权的弱化及第宅逾制 |
7.3.1 第宅规制的逾制 |
7.3.2 第宅装饰的逾制 |
7.3.3 政府的态度 |
7.4 盐政得失 |
7.4.1 扬州繁华以盐盛 |
7.4.2 盐商宅园建筑的规制及装饰装修 |
7.4.3 扬州盐商的衰落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迭代与重组——文化形态对明清扬州第宅建筑装修样式演变的影响 |
8.1 士商文化的变革与混生 |
8.1.1 士商观念之变革 |
8.1.2 贾儒混生的世态百相 |
8.1.3 盐商文化与建筑装修 |
8.2 南北文化的杂蹂与并举 |
8.2.1 吴派文化的影响 |
8.2.2 京派文化的影响 |
8.2.3 徽派文化的影响 |
8.3 雅俗文化的对立与统一 |
8.3.1 文人阶层雅文化的世俗性倾向 |
8.4 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
8.4.1 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 |
8.4.2 由表及里的西学风潮 |
8.4.3 中西建筑文化的迭代与重组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隐性与显性——社会风气对明清扬州第宅建筑装修样式演变的影响 |
9.1 社会风气与主流审美倾向的转变 |
9.1.1 第宅建筑主人的审美倾向 |
9.1.2 “上行下效”的从众心理 |
9.2 奢侈风气的出现与表达 |
9.2.1 “奢侈”的概念 |
9.2.2 追求社会认同与由俭入奢 |
9.2.3 奢侈消费对于等级和礼制的冲击 |
9.3 明清扬州第宅建筑装修中的消费文化 |
9.3.1 符号、文化象征与消费行为 |
9.3.2 生活方式与地位消费 |
9.4 文化基因的隐性与显性映射 |
9.4.1 商人的先导作用 |
9.4.2 奢侈之风的蔓延 |
9.4.3 “繁简并驱,中西交融”中的文化基因映射 |
9.5 本章小结 |
结语 |
论文创新点及主要学术贡献 |
参考文献 |
附录1:明清时期扬州宅园简况表 |
作者成果简介 |
致谢 |
(4)从民间出走到返归乡土—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相关界定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方法 |
六、思路框架与内容 |
七、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开化民间:内动外渗开启民间剪纸艺术应变图新(20世纪初至30年代) |
1.1 清末以前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程式化演进 |
1.1.1 稳定的演进脉络 |
1.1.2 程式特征的固守 |
1.2 社会变革引起民间剪纸艺术生存空间变化 |
1.2.1 农耕社会结构的松动 |
1.2.2 城市商业经济的兴起 |
1.2.3 新旧风俗习尚的交锋 |
1.3 民间文化启蒙拓宽民间剪纸艺术承传方式 |
1.3.1 民间文化启蒙语境中的民俗剪纸辑录 |
1.3.2 剪纸教育承传方式的肇始 |
1.3.3 剪纸应用载体的新显 |
1.4 民间剪纸艺术变异性特征萌醒的双向进路 |
1.4.1 内容题材创新与审美价值的转化 |
1.4.2 西方艺术浸染与剪纸语言的变化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征召民间:意识形态征召民间剪纸艺术鼎新革故(20世纪40年代至70 年代中期) |
2.1 延安文艺运动指引木刻窗花革命现实主义探索 |
2.1.1 创新主体民间观念的意识形态过滤 |
2.1.2 革命战争催生民间剪纸宣传新功能 |
2.1.3 战时宣传功能牵引剪纸图像范式变化 |
2.1.4 木刻窗花革命现实主义的艺术追求 |
2.2 手工业合作化主导民间剪纸艺术现实主义勃兴 |
2.2.1 新中国民间剪纸手工业合作化的展开 |
2.2.2 合作化运动中剪纸艺人地位上行的助推 |
2.2.3 民间剪纸艺术现实主义转向之时代追随 |
2.2.4 民间剪纸艺术写实手法渐熟 |
2.3 “文革”催征下的民间剪纸艺术审美革故异化 |
2.3.1 “文革”文艺标准对“民间”的政治纯化 |
2.3.2 民间剪纸艺术传统文化生态的驱离 |
2.3.3 “文革”主题剪纸民间审美意识的异化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美在民间:改革开放推动民间剪纸艺术复苏立新(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 |
3.1 改革开放开启民间剪纸热的兴盛 |
3.1.1 国家文化理念中的民间文化认同 |
3.1.2 民间剪纸艺术活动的全面展开 |
3.2 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审美旨趣的回归 |
3.2.1 传统民间剪纸艺术价值的苏醒 |
3.2.2 民间剪纸艺术传统风格的复苏 |
3.3 民风新作型剪纸地位的上扬与反拨 |
3.3.1 传统民俗剪纸向民风新作剪纸的滑动 |
3.3.2 传统民间剪纸艺术绘画化倾向的反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利诱民间:市场经济利诱民间剪纸艺术吐故逢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 |
4.1 民间剪纸文化依附渐失中的经济属性凸显 |
4.1.1 市场经济驱诱民间剪纸依附的文化政策转向 |
4.1.2 城乡结构固化抽离民间剪纸村社文化传统 |
4.1.3 旅游消费刺激民间剪纸艺术经济价值膨胀 |
4.2 作为生产的民间剪纸逢迎市场的产销调适 |
4.2.1 创作方式从“技艺型”向“设计型”切换 |
4.2.2 产销方式从“分散型”向“整合型”优化 |
4.2.3 艺人身份从“单一型”到“多元型”逢源 |
4.3 作为消费的民间剪纸逢迎市场的审美趋同 |
4.3.1 审美主题从“民俗文化”走向“审美文化” |
4.3.2 审美功能从艺人“自娱”走向市场“娱他” |
4.3.3 审美风格从“俗”趋“雅”中的趋同倾向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返归乡土:非遗契机唤醒民间剪纸艺术文化重塑(21世纪初至今) |
5.1 民间剪纸生存困境中的非遗契机 |
5.1.1 政府非遗剪纸保护工程的展开 |
5.1.2 社会团体非遗剪纸保护的成效 |
5.1.3 民间群体剪纸发掘守护的前瞻 |
5.2 非遗激活民间剪纸艺术文化赋值 |
5.2.1 非遗剪纸传承中的文化叠加转向 |
5.2.2 非遗剪纸保护中的公共文化面向 |
5.2.3 非遗剪纸保护对地方话语的引入 |
5.3 非遗语境下民间剪纸艺术分野共生 |
5.3.1 原生态传承型剪纸与程式特征的回归 |
5.3.2 市场态生产型剪纸与大众审美的表达 |
5.3.3 艺术态创新型剪纸与个性风格的探索 |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反思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文中图片来源 |
二、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发展大事记 |
三、中国有剪纸的民族主要剪纸类型及分布区域一览表 |
四、调研访谈采风录摘编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获奖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5)扬州汪氏小苑建筑装饰的意义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扬州汪氏小苑建筑装饰的生存条件 |
第一节 政治和经济基础 |
第二节 自然条件 |
第三节 社会背景 |
第四节 人文环境 |
第五节 建筑装饰与建筑的统一性和互异性 |
第二章 扬州汪氏小苑建筑装饰及其功能和意义 |
第一节 汪氏小苑建筑平面布局 |
第二节 屋顶的装饰 |
第三节 墙体部分的装饰 |
第四节 地面的装饰 |
第五节 建筑内檐装饰 |
第六节 匾额和楹联装饰 |
第七节 家具及灯具装饰 |
第八节 福祠装饰 |
第三章 扬州汪氏小苑建筑装饰的意义表达 |
第一节 祈福辟邪与禁忌警示 |
第二节 崇尚儒学的宗教信仰 |
第三节 社会等级制度 |
第四节 避讳防范的心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 |
(6)中国植物文化与植物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相关概念 |
1.1.1 文化 |
1.1.2 中国植物文化 |
1.1.3 景观设计 |
1.1.4 植物景观设计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2 引言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2.1 研究目的 |
2.2.2 研究意义 |
2.3 研究内容 |
2.4 研究方法 |
2.4.1 调查方法 |
2.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3 植物文化研究 |
3.1 植物文化的来源 |
3.1.1 农耕与植物文化 |
3.1.2 宗教与植物文化 |
3.1.3 民俗与植物文化 |
3.1.4 士与植物文化 |
3.2 植物文化的价值 |
3.2.1 植物的美学价值 |
3.2.2 园林植物的文化价值 |
3.2.3 植物的教育价值 |
3.3 植物文化简析 |
3.3.1 《诗经》中的植物文化 |
3.3.2 《楚辞》中的植物文化 |
3.3.3 成语中的植物文化 |
4 江南古典园林植物景观研究 |
4.1 植物景观在江南古典园林中的功能配置 |
4.1.1 调整空间布局,丰富空间层次 |
4.1.2 依托植物特质,实现对比与调和 |
4.1.3 构筑区域空间氛围 |
4.1.4 空间联系的介质 |
4.1.5 展现时空变化 |
4.2 江南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的风格和特色 |
4.3 江南古典园林植物造景手法 |
4.4 样地植物景观分析 |
4.4.1 样地自然条件 |
4.4.2 样点调查表与植物配置图 |
4.5 样地植物景观结构分析 |
4.5.1 调研地植物组成 |
4.5.2 调研地植物观赏特性 |
4.6 小结 |
5 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 |
5.1 植物景观设计 |
5.2 基于中国植物文化下的埇桥汴河景观带——项羽文化园植物景观设计 |
5.2.1 背景介绍 |
5.2.2 植物景观设计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1.1 基于植物文化的园林景观构建 |
6.1.2 园林植物文化内涵在园林建设中的发展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Ⅰ |
附件Ⅱ |
作者简介 |
(7)中国传统园林的分布与基本构成要素的基础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0.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0.3 论文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0.3.1 研究方法 |
0.3.2 具体技术路线 |
0.4 研究对象与范围 |
第1章 相关研究综述 |
1.1 对相关学术书籍的分析 |
1.2 对国内相关学术文章的分析 |
1.3 对国内相关学术文章的分析 |
1.4 本章小节 |
第2章 作为本论研究对象的中国传统园林的资料获取 |
2.1 中国传统园林信息的收集 |
2.2 中国传统园林的具体信息的收集 |
2.2.1 中国传统园林的地理位置的收集 |
2.2.2 中国传统园林的历史脉络的收集 |
2.2.3 中国传统园林的现场信息的收集 |
2.2.4 中国传统园林的平面图纸的收集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传统园林的分布状况的分析 |
3.1 不同年代始建的传统园林分布分析 |
3.1.1 明代之前时期始建传统园林的分布 |
3.1.2 明代时期始建传统园林的分布 |
3.1.3 清代时期始建的传统园林的分布 |
3.1.4 民国时期始建的传统园林的分布 |
3.1.5 小结 |
3.2 现存中国传统园林地理分布分析 |
3.2.1 在城市层级分析中国传统园林的分布情况 |
3.2.2 各省及直辖市中国传统园林的分布情况 |
3.2.3 小结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传统园林的构成要素分析 |
4.1 平面构成要素分析 |
4.1.1 对园林平面图占地面积的分析 |
4.1.2 对传统园林的园林建筑的平面分析 |
4.1.3 对传统园林的园林水面的平面分析 |
4.1.4 对传统园林的园林连廊的平面分析 |
4.1.5 对传统园林的桥的平面分析 |
4.1.6 小结 |
4.2 中国传统园林的建筑要素分析 |
4.2.1 中国传统园林连廊样式的构成分析 |
4.2.2 中国传统园林亭子建筑的构成分析 |
4.2.3 中国传统园林洞门的样式分析 |
4.2.4 中国传统园林漏窗的样式分析 |
4.2.5 中国传统园林桥的构成分析 |
4.2.6 中国传统园林隔墙的构成分析 |
4.2.7 中国传统园林船舫的构成分析 |
4.2.8 中国传统园林室外铺地的构成分析 |
4.2.9 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相关出版书籍 |
相关文章 |
学位论文 |
附录 |
附录说明 |
附录表1 相关书籍年表及其研究方向 |
附录表2 关注于各个地区的相关学术文章 |
附录表3 关注于各个地区的相关学位论文 |
附录表4 收集到的中国传统园林的始建时间 |
附录表5 收集到的中国传统园林的地理位置 |
附录6 中国传统园林资料篇 |
致谢 |
(8)瘦西湖公园花街铺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瘦西湖公园花街铺地的分类及艺术形态分析 |
第一节 瘦西湖公园花街铺地的分类 |
第二节 瘦西湖公园花街铺地的艺术形态分析 |
第二章 瘦西湖公园花街铺地的审美功能 |
第一节 瘦西湖公园花街铺地的形式美 |
第二节 瘦西湖公园花街铺地的协调美 |
第三节 瘦西湖公园花街铺地的娱乐性 |
第三章 瘦西湖公园花街铺地的保护 |
第一节 瘦西湖公园花街铺地保护的必要性 |
第二节 瘦西湖公园花街铺地保护的原则及措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9)明清扬州城市发展和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文献综述 |
1.1.1 西方城市史学研究概况 |
1.1.2 中国城市史学研究概况 |
1.1.3 明清扬州研究概况 |
1.2 论文研究界定 |
1.2.1 研究时段界定 |
1.2.2 名词解释 |
1.3 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 |
1.4 论文研究的框架 |
第二章 明清扬州兴起和发展的原因探讨 |
2.1 明清扬州兴起与发展的地理因素 |
2.1.1 自然地理因素 |
2.1.2 大运河与明清扬州的发展 |
2.2 明清扬州兴起与发展的历史背景 |
2.2.1 唐宋以来的政治、经济格局 |
2.2.2 明清时期扬州兴起与发展的历史机遇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明清扬州文化与文化空间 |
3.1 府学与书院——扬州教育的兴盛 |
3.1.1 扬州府学 |
3.1.2 扬州书院 |
3.2 艺术与学术——扬州文化的繁荣 |
3.2.1 扬州戏曲 |
3.2.2 扬州学派 |
3.2.3 扬州画派 |
3.2.4 扬州刻书与印刷 |
3.3 多元与多层——扬州文化的特质 |
3.3.1 多元交融的移民文化 |
3.3.2 多层复合的扬州文化 |
3.4 扬州文化建筑及空间分布 |
3.4.1 虹桥修禊 |
3.4.2 文选楼 |
3.4.3 梅花书院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明清扬州宗教与宗教空间 |
4.1 明清扬州的宗教空间 |
4.1.1 佛教寺院 |
4.1.1.1 大明寺、鉴真纪念堂、平山堂 |
4.1.1.2 莲性寺、白塔 |
4.1.1.3 文峰塔 |
4.1.2 道教的宫观 |
4.1.2.1 武当行宫 |
4.1.2.2 蕃厘观(琼花观) |
4.1.3 伊斯兰教建筑 |
4.1.3.1 普哈丁墓 |
4.1.3.2 仙鹤寺 |
4.1.4 西方宗教的教堂 |
4.2 明清扬州宗教空间分布与城市影响 |
4.2.1 与商业的结合 |
4.2.2 与戏曲的结合 |
4.2.3 与娱乐的结合 |
4.2.4 与文化的结合 |
4.3 明清扬州城的正祀与民间祭祀 |
4.3.1 明清扬州的正祀 |
4.3.2 明清扬州的民间祭祀 |
4.4 明清扬州祠祀空间分布 |
4.5 明清扬州的祭祀特征 |
4.5.1 财神崇拜的流行 |
4.5.2 外地神只的渗入 |
4.5.3 对水、火神的崇祀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明清扬州社会生活与社会空间 |
5.1 明清扬州的人口规模及其阶层分布 |
5.1.1 人口规模 |
5.1.2 人口结构与职业状况 |
5.2 明清扬州的市民职业生活状况 |
5.2.1 盐商 |
5.2.2 手工业工匠 |
5.2.3 小商贩 |
5.2.4 艺人 |
5.2.5 从事服务行业者 |
5.2.6 务农的小民 |
5.3 会馆与扬州社会空间 |
5.3.1 明清扬州会馆的兴建和分布 |
5.3.2 明清扬州会馆的主要功能 |
5.3.3 明清扬州会馆建筑 |
5.4 明清扬州的岁时节令与庙会 |
5.4.1 传统的岁时节令 |
5.4.2 扬州的庙会 |
5.5 明清扬州社会公共空间 |
5.5.1 茶馆 |
5.5.2 浴室 |
5.5.3 街道 |
5.5.4 寺观 |
5.5.5 瘦西湖 |
5.5.6 教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明清扬州城市外部空间形态与内部布局 |
6.1 城市空间形态学术视野扫描 |
6.1.1 中外城市形态学研究概述 |
6.1.2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三种思想体系 |
6.1.3 中世纪城市革命——中国古代城市内部结构的变革 |
6.1.4 中西方古代城市规划和空间形态的差异 |
6.2 明清扬州城市外部空间形态及其演变 |
6.2.1 从邗城到明清扬州城“跃迁式”空间形态演变 |
6.2.1.1 春秋邗城 |
6.2.1.2 汉广陵城 |
6.2.1.3 唐代扬州两重城 |
6.2.1.4 宋代扬州三城 |
6.2.1.5 明清扬州双城 |
6.2.1.6 思考一:为何明清扬州城市规模没有超越唐、宋时期 |
6.2.1.7 思考二:为何古代扬州城市空间形态是“跃迁式”的发展 |
6.2.2 明清扬州城的“双城”空间形态演变 |
6.2.2.1 1357年~1370年——旧城空间形成 |
6.2.2.2 1370年~1555年——旧城空间的成熟和新城空间的初步形成 |
6.2.2.3 1556年~1662年——“一水分新旧,东西两座城”的双城格局形成 |
6.2.2.4 1662年~1850年——双城格局的成熟和城市郊区化扩展 |
6.3 明清扬州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布局 |
6.3.1 城市规划布局 |
6.3.2 城市功能分区 |
6.4 明清扬州城市空间形态特征 |
6.4.1 城市空间的扩张性——动态特性 |
6.4.2 城市空间的高密性——静态特性 |
6.4.3 城市空间的混杂性——社会特性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明清扬州城市内部空间形态要素 |
7.1 明清扬州城墙——空间形态之边界 |
7.1.1 城墙规模和结构 |
7.1.2 城墙防御体系和城门 |
7.1.3 城墙修筑的经费来源 |
7.1.4 城墙的消亡 |
7.2 明清扬州道路、水系和桥梁——空间形态之骨架 |
7.2.1 道路系统和分布 |
7.2.2 河网与水系 |
7.2.3 桥梁 |
7.3 明清扬州街区——空间形态之区域和肌理 |
7.3.1 街区空间形态与肌理 |
7.3.2 街坊空间结构构成 |
7.3.3 街巷空间 |
7.4 明清扬州空间标志——空间形态之节点 |
7.4.1 四望亭 |
7.4.2 文昌阁 |
7.4.3 东圈门、南圈门、北圈门 |
7.4.4 大东门、小东门 |
7.5 明清扬州居住建筑——空间形态之基本单元 |
7.5.1 建筑总平面布局 |
7.5.2 建筑结构和构造 |
7.5.3 建筑外观和建筑风格 |
7.6 明清扬州园林——空间形态之文化景观 |
7.6.1 扬州园林的空间分布 |
7.6.2 扬州园林的历史发展 |
7.6.3 扬州园林的园林艺术 |
7.7 明清扬州衙署建筑——空间形态之重要单元 |
7.7.1 明清扬州衙署建筑的空间分布 |
7.7.2 明清扬州衙署建筑实例 |
7.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明清扬州城市发展保障体系 |
8.1 扬州城市灾祸 |
8.1.1 扬州火灾记录 |
8.1.2 扬州水旱灾害记录 |
8.1.3 扬州城的战争灾害 |
8.2 扬州城市防火 |
8.2.1 建筑防火 |
8.2.2 防火、救火措施 |
8.2.3 消防机构与设施 |
8.3 水旱灾害防御与赈灾措施 |
8.3.1 灾害来源 |
8.3.2 疏浚河道,修建堤、坝、闸的防洪措施 |
8.3.3 赈灾措施 |
8.4 扬州城的社会保障系统 |
8.4.1 明清时期扬州的仓储 |
8.4.2 明清时期扬州的善会、善堂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1 历代志书所附扬州城图 |
附录2 扬州历代修城历史一览表 |
附录3 乾隆皇帝巡视过的私家园林 |
附录4 18世纪两淮盐务官员等级 |
附录5 有关扬州古城保护现状和规划图 |
参考文献 |
考古报告 |
基本古籍 |
专着 |
期刊论文 |
学位论文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表 |
(10)扬州朱自清故居旅游资源开发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扬州名人故居旅游资源开发概述 |
2 扬州朱自清故居旅游资源的价值 |
2.1 历史文化价值 |
2.2 旅游经济价值 |
2.3 精神价值 |
3 扬州朱自清故居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分析 |
3.1 扬州朱自清故居旅游资源开发问卷调研 |
3.1.1 调研目标与内容 |
3.1.2 扬州朱自清故居客源市场调查 |
3.1.3 扬州朱自清故居游客感知调查 |
3.1.4 扬州朱自清故居开发途径调查 |
3.2 扬州朱自清故居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分析 |
3.2.1 地理区位 |
3.2.2 交通设施 |
3.2.3 市场基础 |
3.2.4 名人魅力 |
3.2.5 政府支持 |
3.3 朱自清故居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透视 |
3.3.1 空间不足, 景区游客承载量小[9] |
3.3.2 宣传力度不大, 知名度不高[10] |
3.3.3 开发经费有限, 开发形式单一[11] |
3.3.4 相关旅游线路缺乏[12] |
4 扬州朱自清故居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路与对策[13] |
4.1 故居文化通过高科技手段立体展示 |
4.2 塑造扬州朱自清故居旅游文化品牌 |
4.3 延长扬州朱自清故居旅游经济产业链, 多渠道开发 |
4.4 构建扬州朱自清故居特色旅游线路 |
四、“汪氏小苑”探微(论文参考文献)
- [1]扬州盐商故居汪氏小苑探微[J]. 关铁琴. 中国盐业, 2020(11)
- [2]《同为连理枝》—系列创作中解构与重组手法的实践应用[D]. 刘星星. 扬州大学, 2019(02)
- [3]明清时期扬州地区第宅建筑装修样演变研究[D]. 卢漫. 东南大学, 2018(01)
- [4]从民间出走到返归乡土—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研究[D]. 黄本亮. 上海大学, 2018(02)
- [5]扬州汪氏小苑建筑装饰的意义表达[D]. 陈娟. 扬州大学, 2017(01)
- [6]中国植物文化与植物景观设计研究[D]. 蔡伟民. 安徽农业大学, 2017(02)
- [7]中国传统园林的分布与基本构成要素的基础性研究[D]. 贾昊. 北京建筑大学, 2017(06)
- [8]瘦西湖公园花街铺地研究[D]. 李康. 扬州大学, 2016(02)
- [9]明清扬州城市发展和空间形态研究[D]. 杨建华. 华南理工大学, 2015(04)
- [10]扬州朱自清故居旅游资源开发初探[J]. 陈肖静,盛怡君,施美燕,王丹,滕云.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