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三色LED指示的稳压/充电器(论文文献综述)
谭蕾[1](2020)在《无线像素屏显控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主要研制了一款无线像素屏,其表现形式为独立的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LED点光源作为像素点,整齐摆放成阵列形式构成屏幕,利用后台控制器对各自独立的无线点光源阵列进行控制,并显示出不同的色彩、文字、图案,实时营造所需的视觉效果和互动效果。其独立的像素与可变的构型都使得传统显示器的显示控制方法不再适用,因此要在已有的显示控制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其独立、无电气连接的特点,研究显示控制新方法,同时将相关理论方法应用在各种类似屏幕的显示控制中,具有很好的研究意义。无线像素屏系统由LED显示控制系统、LED无线点光源两部分组成。显示控制系统负责将所需显示的图案按照现场无线像素屏的实时构型分解到每一个像素,并在人机操控界面上给出无线像素屏上要显示的效果图。显示效果经系统操作人员确定后,显示控制器将显示数据分发到相应的LED点光源上。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无线像素屏显控技术的研究,分为三个主要内容:系统的总体设计、无线点光源的硬件研制以及改进算法在硬件上的实现。更进一步的,开展了显示数据无线传输系统设计、同步刷新技术研究,同时给出了相应的硬件设计和软件测试。1.系统的总体设计首先对无线点光源显示控制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主控器模块、LED节点模块的设计思路,然后提出通信协议的选择,最后提出了各模块的测试步骤方案。2.无线点光源的硬件研制本部分是对无线像素屏系统的通信模块的研究,包括组网技术的选择、分析和比较,基于多种通信协议和架构特点、拓扑结构和组网策略的比较、基于该技术的无线模块的硬件电路设计与软件编程等内容,并根据设计原理,设计模块的硬件电路及软件程序并进行测试和验证。3.改进算法在硬件上的实现由于显示控制器采用广播方式发射显示数据,因此各像素点接收到各自显示数据的时刻是不同的。为了实现各LED无线点光源同步刷新,各像素点内置一个精确的时钟,并通过显示控制器的时钟广播进行对时,提出基于帧首定界符捕获机制的FTSP改进算法,实现高精度的通信同步。
宋嘉鸿[2](2003)在《带三色LED指示的稳压/充电器》文中认为 本文向读者介绍一种已获国家专利的稳压、充电器(中国专利号EL95224446·2),本产品为市场上品种繁多的多波段收音机、袖珍式收录机以及随身听设计,除了直流稳压输出电压分四档可选择之个,还可对四节五号充电电池独立充电,做到"一机两用"。
李良[3](2019)在《带容量统计的平充式充电器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对锂电池组进行合理的均衡充电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电池组的使用安全和寿命。常用的均衡充电方法存在诸如实现难度大、电路设计复杂、热功耗大,成本高等缺陷。本文通过研究分析提出了一种平充充电方法,并基于此方法制作了一种带容量统计功能的平充式充电器。所谓平充充电是指利用两套相互独立的电源,在不改变电池组现有串联结构的前提下,实现电池组内单体电池独立完成充电过程。在充电时电池组中的电池是相互独立的平充关系,而非串联充电,由此可有效保证电池组中的电池均能通过平充方式达到最佳荷电状态,进而保证电池组具有最好的工作效率。本文所设计的带容量统计的平充式充电器不仅可以实现对电池组的充放电,而且还加入了电池组荷电状态统计显示功能,通过本文所设计的装置可显示电池组中的每节电池充入或放出的电量,同时将统计得到的容量按照设定的算法进行计算,最终将其输入到统计芯片之中,得到整个电池组当前的充放电状态。本文所设计的带容量统计的平充式充电器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其一为主控电路,其二为显示模块,其三为充放电单元。其中第一部分的主要功能是利用单片机组成的电路来获取当前电池组的充放电状态,同时将得到的数据和电池组的充放电情况在显示模块中予以显示。在本文所设计的系统中,显示模块采用CM124064液晶模块,充放电单元可对电池组中的单个电池进行独立的充电和放电,除此之外也可将单个电池的充放电状态在显示模块中予以显示,利用三极管和电阻元件等组成的放电电路实现对电池组的放电,通过芯片bq2060芯片来对电池组的电量状态予以测量。将上述单独模块进行组合,并进行封装和调试之后最终得到本文所设计的带容量统计的平充式充电器,该充电器实现了预期功能,实验结果表明,该充电器可对电池组进行充放电,并将充放电状态通过显示模块进行显示,对于当前其他类型充电器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史保营[4](2017)在《手持吸波涂料测试仪的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无线电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提升了世界各国防御系统搜索和追踪目标的能力,传统的作战武器受到了越来越严重的威胁。雷达隐身技术,可以显着地提高武器的突防能力,已逐步成为现代化战争中最有效的战术技术。吸波材料,能够吸收投射到它表面的电磁波能量,并通过自身的介质损耗将其转化为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将吸波材料涂抹于武器装备的表面,可以达到雷达隐身的目的,这种方法,施工简便,对装备外形适应性强,备受重视。课题旨在设计出一款手持式的吸波涂料性能测试仪,在一定的动态和误差范围内,可以简便灵活地测得吸波涂料对C波段(4GHz~8GHz)、X波段(8GHz~12GHz)和Ku波段(12GHz~18GHz)电磁波的吸收能力。设备主要分为微波探头、微波模块、数据采集处理、人机交互、电源系统、PC端上位机、充电器七个部分。微波探头包含延时同轴电缆、波导、法兰,实现微波信号的传导。微波模块,包含频率合成器、混频器、脉冲发生器、回波门、主控电路等,实现微波信号的产生、调制发射、检波接收和混频输出。微波模块返回一路回波中频信号和一路参考中频信号。采集与主控板采用ARM+FPGA双处理器的模式,ARM处理器作为主控,负责设备主逻辑,FPGA作为协控,负责数字信号处理,实现高速AD采集、FIR滤波、正交解调及IQ数据存储,两者通过FSMC总线交互。设备人机交互功能,通过OLED显示模块、按键和指示灯实现。设备采用+12.6V的锂电池包供电,通过DC/DC或者LDO芯片产生各部分所需要的电源。PC端上位机,实现测量任务建立、反射率计算、衰减曲线绘制,任务交互通过SD存储卡来实现。设备充电器,包含AC-DC适配器和外置充电座,实现锂电池包的充电管理,作为附件存在。经过测试,设备对RAM样板的测量误差在±0.5dB范围以内,可以明显区分吸波涂料厚度差在0.05mm以上的不同样板,满足实际测量需求。该设备的研制,解决了传统测量方式很难测量已涂覆于装备表面吸波涂料的问题。设备具有携带方便、操作简单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测量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
吴海超[5](2013)在《具有WiFi无线监控功能的宽频带地震记录器样机研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举世瞩目的全面提升。但同时也面临日益突出的资源、能源、环境和大规模地质灾害等地学难题。解决这些难题的最有效途径是从了解地壳深部的地学信息入手,从国家经济发展长远战略角度,发展深部探测技术及相关仪器装备,为深部矿产和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防灾减灾以及摸清大自然活动规律,提供必要的科技支撑。在众多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中,天然地震探测地球深部构造的方法具有探测深度大,操作简便、成本低等优点,并迅速发展成为地球深部研究和探测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破坏性强震时有发生,目前科学界还无法准确预测地震,但是天然地震预警是减少地震灾害的重要措施。天然地震预警系统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系统,其核心部分是宽频带高精度的天然地震数据采集系统。为了满足我国地壳深部探测工程的仪器需求,摆脱长期依赖从国外进口地震仪器的被动局面,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和封锁。本文结合国内外的天然地震探测仪器,提出了具有WiFi无线监控功能的宽频带地震记录器样机的总体方案,完成了样机的研制并进行了室内测试和初步试验,验证了原理样机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依据天然地震勘探方法和背景噪声成像理论,调研天然地震观测与石油矿产勘探的不同及天然地震观测对地震仪器的要求,了解宽频带地震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搜集国内外宽频带地震仪器的指标和研究进展,提出满足实际需求的宽频带地震记录器样机研制的总体方案。根据功能将仪器系统划分为接口板、辅助板、采集板、控制板四个板卡,四个板卡之间通过欧式连接器进行物理和电气连接,构成宽频带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平台,接口板正面装有航空插头与外部进行连接,反面电路可以实现静电和闪电防护、GPS定位和授时、状态指示等功能;辅助板根据功能划分为WiFi射频单元和电源单元,实现无线通信、电源电压转换、电池充电管理、电源电压监测等功能;采集板以24位A/D套片为核心,实现6通道的高精度数据采集;控制板负责系统的运行管理和数据运算。详细介绍和研究了仪器设计中需要的低噪声采集技术研究、海量数据存储技术研究、多种数据回收技术研究、智能电源管理技术研究和弱信号采集抗干扰技术。介绍了针对1/f噪声的斩波调制技术原理和24位A/D套片解决方案的应用;采用双CF卡结构实现大容量的地震数据存储,在不影响观测作业的情况下,实现CF卡的插拔更换;通过有线以太网+无线WiFi+存储卡回收三种方式相结合实现灵活的数据回收,对于功耗较高的GPS射频单元、WiFi无线通讯单元、采集通道,系统都设计了智能电源关断电路,分时关断不需工作的部分,尽力降低仪器系统的耗电水平;通过模块化布局,采集板添加二级稳压供电源,模拟和数字部分单独供电,射频电路和弱信号采集电路加接地金属屏蔽罩,使用平衡差动电路抑制共模干扰,使用无源LC滤波电路抑制差模干扰等措施增强弱信号采集电路的抗干扰能力。通过对记录器样机进行室内采集性能测试和指标测试,验证了自制宽频带地震记录器样机设计的正确性,达到国外仪器的性能指标,与国内同类仪器相比,具有较大的优势和较高的性价比。
李婷[6](2008)在《多通道锂离子电池快速充、放电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便携式电子类产品很多情况下需要大量与其匹配的锂离子电池,电池的特性对电器产品的正常运作有很大影响,军用产品对电池性能有特定的要求,锂离子电池智能充放电测试系统的研制很好地解决了锂电池测试的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对测试系统总体结构进行设计,详细介绍了充放电方法的选择、充放电电路的选择和智能控制等相关内容。其次,详细介绍了测试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运用顺序结构对控制回路、电源电路、充电电路、放电电路、测温电路、检测电路、保护电路和USB接口等硬件模块进行设计。再次,具体说明了测试系统的软件设计。实现了对电池电压、电流、时间的采集、处理、分析、存储以及对电路监控的功能。通过USB接口与计算机通信,接受计算机的控制命令,上传电池的特性数据,在计算机上存放每一个电池的特性数据,绘制特性曲线。最后,在充放电过程中测得了充放电的锂离子电池特性数据:通过在不同采样频率和不同电池容量下的大电流脉冲充电进行研究发现:锂离子电池出现了与通常条件不同的情况;通过对不同电池容量下的低温放电测试发现:锂离子电池在不同温度下的放电电压不太相同,不同电池容量的低温特性相差很大。在锂离子电池智能充放电测试系统的改造中还进行了大量的调试和故障排查工作,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有效地分析,归结了试验成功或失败的判断方法与原因所在。本系统还配备了USB接口,便于系统移植和扩展。上述工作的完成达到了对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的智能运行与监测的目的,实现了快速充电与高、常、低温放电的记录,最后绘制了不同环境下的充放电曲线。本系统的设计完善和提高了对锂离子电池的检测能力,也为其它试验系统提供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的参考与借鉴。
钟庆华[7](2005)在《基于PIC单片机的智能手机充电器》文中提出手机电池充电器对手机用户来说必不可少。利用微电脑控制的智能手机充电器,可以对目前市面上所有的手机进行充电。本文介绍了当前手机充电器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面向所有手机的智能手机充电器。选择简洁、高效的硬件,设计稳定可靠的软件,满足了对当前市售所有手机的充电的要求。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硬件组成,包括采样电路、控制电路、电源、人机界面和单片机控制器,并对本充电器的核心器件——PIC16F877单片机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重点阐述了系统的软件设计,首先对控制软件进行需求分析,总体目标是实现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据此目标,用软件工程的方法设计了系统的总体框架。以汇编语言为工具,采用面向对象的原理和技术,进行了详细设计和编码实现。
康长平[8](2019)在《基于迭代学习的无刷直流电机转矩脉动抑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无刷直流电机是现代电子技术和现代控制理论的融合产物,它是伴随着半导体技术出现的一种机电一体化产品。由于其调速性好、功率密度高、可靠性好且易于控制而备受关注。但是,其固有的周期性转矩脉动问题,限制了其在一些控制精度要求较高场合下的应用。本文主要研究电机在低速带载情况下的转矩、转速脉动抑制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基于迭代学习算法的控制器并得到了满意结果。首先,介绍了电机在两相导通方式下的工作原理。基于三相全控桥式星形连接的电路拓扑结构,推导了无刷直流电机的一般数学表达式,建立了其数学模型,并给出了三相状态模型转两相静止坐标系模型的变换公式。其次,针对电机在低速下的转矩与转速周期性脉动的问题,建立了直接转矩控制模型。详细介绍了电压电流转换模块、定子磁链计算模块、扇区划分与选择模块、空间电压矢量选择模块的数学原理与建模过程。并采用导通相相电流的方式来计算电机电磁转矩,此方式既可以得到电机的实时转矩,又可以实现对电机转矩的控制以及对电流进行抑制。由于直接转矩控制并不能很好的解决无刷直流电机的周期性转矩脉动问题,而迭代学习算法对这种具有重复性、周期性以及不确定的系统非常适用,所以选择了迭代学习的控制方法。根据迭代学习的控制思想,设计了 PI型迭代学习控制器,将其与转速控制器并联组成—个复合控制器,从而可以实时补偿转矩的给定值。此种控制器不仅可以有效地抑制换相转矩脉动,而且对其它类型的转矩脉动也有一定抑制作用,而且对转速的波动以及跟踪精度也很有帮助。最后,为了进一步的验证迭代学习控制器的可行性与实用性,运用STM8S系列单片机的实验系统平台进行实验。采用实验平台与Matlab软件联调的控制方法,在Matlab中建立了控制系统的迭代学习与经典PID的实验对比模型,上下位机采用串口模块通信。依据仿真计算得到电机控制量,通过串口通信模块把数据传送到控制芯片STM8S中,电机得到控制信号运行,采集电机的实际转速值并通过串口输送回模型中显示,实现设定值与实测值的波形对比。通过对仿真波形分析,得出迭代学习控制器对于这种周期性的转速转矩脉动减弱效果良好,转矩误差减小了 90%,且无转速脉动。由实验结果可知,相较于经典的PID控制,稳定状态下迭代学习控制器的转速跟踪精度更高,能够实现转速的精确跟踪且无转速的脉动,电机运行更加平稳。
王德利[9](2019)在《激光/地磁复合探测系统设计及信息复合算法研究》文中指出激光/地磁复合探测通过检测金属目标周边地磁场磁异变化信息辨别其铁磁特性,可在充分发挥激光引信高精度的优势基础上,大幅提高其抗干扰能力,军事意义重大。论文主要围绕脉冲激光周视探测与三轴地磁探测相复合的铁磁性目标探测系统及其信息复合算法设计展开研究。针对激光/地磁双模复合探测技术的需求,开展了复合探测方法研究,进行了激光/地磁复合探测系统总体设计,确定了复合探测系统的总体框架与工作流程。分别开展了脉冲激光周视测距探测方案设计与铁磁性目标地磁探测方案设计,建立了激光周视探测回波功率模型与目标磁场变化频率计算模型,进行了目标磁异信号分析及特征识别信息提取,提出了激光测距与地磁探测抗干扰设计方法。探讨了复合探测电路系统中噪声的来源,根据理论分析及实践经验提出了本系统电路设计、制板以及元器件选型的抗噪声干扰方法。对复合探测电路系统核心的周视激光实时测距电路和三轴磁异信号检测处理电路进行了详细设计,针对电路系统的关键参数设定进行了计算分析。基于多传感器信息复合原理,从硬判决和软判决两方面对激光/地磁复合探测信息复合算法展开研究。根据应用背景,对经典D-S证据理论软判决信息复合算法进行了改进,并基于改进的D-S证据理论算法进行了激光/地磁复合探测实例分析。根据提取的目标激光/地磁信号特征,分别设计了激光探测单元与地磁探测单元局部判决准则。针对本文探测背景下弹目交会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激光与地磁局部判决准则的复合探测全局硬判决信息复合算法。对比分析软判决与硬判决信息复合方法的优缺点,确定了本文复合探测系统采用硬判决的信息复合方式。开展了激光/地磁子探测模块性能测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激光周视测距模块能够满足探测距离指标要求,其测距精度在±0.2m,三轴地磁探测模块对于磁场扰动信号大于110nT的铁磁性目标的最大探测距离≥5m。进行了复合探测系统样机外场滑索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复合探测系统及其信息复合算法能够在复杂环境下实现铁磁性目标的有效识别、精确测距并具备抗干扰能力。
李远航[10](2018)在《基于可见光的水下环境监测系统》文中认为随着物联网应用的高速发展,传统无线通信逐渐暴露出电磁干扰严重、频谱资源紧张等各项短板。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加速推进,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因此,新型的通信技术和环境监测技术成为当前的研究重点。本项目基于可见光通信技术,创新性地构建了一种具有数据传输和环境监测双重功能的小型化智能可见光通信系统,不仅实现了信息的可靠传输,还实现了对外部关联环境的主动光学感知。本系统主要包括:网络接入和信号处理部分、可见光信号发送部分、光电探测部分、接收信号处理部分、本地数据处理和显示部分,并且除了数据处理和显示部分,其余的部分均有两个用来作为网络信号的上下行两条链路。本系统可以在一定的误比特率范围内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功能,还可以通过综合考虑接收端的误比特率、时延等指标实现对多种环境的有效监测(如大气中的烟雾浓度监测、水的浑浊程度监测等),从而实现可见光通信的智能化传输。通过合理的硬件设计,本系统可实现小型化。同时,结合我们提出的定位算法,可实现多点环境监测,构建智能可见光通信网络。此外,监测数据可实时上传到云端服务器,便于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查询当前的环境情况,并可在特定情况下实现报警功能。本项目的研究符合我国工业信息化的发展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所构建系统可以进一步开阔可见光通信的应用领域,并加快可见光通信的实用化进程。
二、带三色LED指示的稳压/充电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带三色LED指示的稳压/充电器(论文提纲范文)
(1)无线像素屏显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技术动态 |
1.3 本文的创新点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无线点光源控制系统相关技术研究 |
2.1 IEEE 802.15.4和ZIGBEE协议 |
2.1.1 IEEE 802.15.4简介 |
2.1.2 IEEE 802.15.4网络拓扑结构 |
2.1.3 IEEE 802.15.4标准 |
2.1.4 ZigBee协议简介 |
2.2 现有的部分时间同步算法 |
2.2.1 FTSP算法 |
2.2.2 RBS算法 |
2.2.3 TPSN算法 |
2.2.4 DMTS算法 |
2.2.5 其他算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
3.1 引言 |
3.2 总体设计 |
3.2.1 主控器模块 |
3.2.2 LED节点模块 |
3.2.3 通信协议 |
3.2.4 性能提升 |
3.3 系统工作方式 |
3.4 各模块测试方案 |
3.4.1 主控器模块测试方案 |
3.4.2 LED节点模块测试方案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无线点光源硬件的研制 |
4.1 引言 |
4.2 片上系统(SOC)的选择 |
4.2.1 CPU和内存 |
4.2.2 外设、时钟和电源管理 |
4.2.3 应用案例 |
4.3 LED节点的硬件设计 |
4.3.1 电源设计 |
4.3.2 射频收发电路实现 |
4.3.3 LED驱动器设计 |
4.3.4 LED节点总体硬件实现 |
4.4 主控器模块的硬件设计 |
4.4.1 电源电路设计 |
4.4.2 主控器按键设计 |
4.5 无线点光源硬件总体实现 |
4.5.1 系统硬件电路实物 |
4.5.2 系统测试方案和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改进算法在硬件平台上的实现 |
5.1 短距无线通信软件实现 |
5.1.1 载频及功率 |
5.1.2 通信数据帧 |
5.1.3 数据收发 |
5.1.4 抗电磁干扰设计 |
5.2 改进FTSP算法设计与实现 |
5.2.1 FTSP时间同步算法 |
5.2.2 基于帧首定界符硬件捕获机制算法改进 |
5.2.3 改进算法软件实现 |
5.3 仿真与试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带容量统计的平充式充电器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电池充电技术国外研究状况 |
1.3 电池充电技术国内研究状况 |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2 锂电池电池组充电环境的配置搭建 |
2.1 锂电池的分类 |
2.1.1 锂离子电池(Lithium-Ion) |
2.1.2 锂聚合物电池(Lithium-Polymer) |
2.2 锂电池的外特性 |
2.2.1 锂电池的充电 |
2.2.2 锂电池的放电 |
2.2.3 锂电池的寿命 |
2.3 锂电池电池组充电方法 |
2.4 锂电池的平充充电法 |
2.4.1 锂电池平充充电方法 |
2.4.2 平充充电方法的优势 |
3 平充充电器硬件部分设计 |
3.1 主控电路(上位机)的硬件设计 |
3.1.1 电源部分设计 |
3.1.2 微控制器部分设计 |
3.1.3 计时部分设计 |
3.2 充放电单元(下位机)硬件设计 |
3.2.1 微控制器部分设计 |
3.2.2 充电部分设计 |
3.2.3 放电部分设计 |
3.2.4 容量统计部分设计 |
3.2.5 电池保护部分设计 |
3.2.6 接口电路部分设计 |
3.3 电池连接板的硬件设计 |
3.3.1 电池连接板的电源部分设计 |
3.3.2 电池连接板的显示部分设计 |
3.3.3 电池组的容量测量部分设计 |
3.3.4 电池组的保护电路部分设计 |
3.4 锂电池平充充电器通信总体设计 |
4 平充充电器软件部分设计 |
4.1 主控电路(上位机)软件设计 |
4.2 充放电单元(下位机)软件设计 |
5 平充充电器参数调整及系统调试 |
5.1 充放电单元(下位机)参数调整 |
5.1.1 参数调整上位机界面 |
5.1.2 参数调整下位机硬件连接 |
5.2 电池连接板参数调整 |
5.3 系统调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主控电路原理图 |
附录 B 充放电单元原理图 |
致谢 |
(4)手持吸波涂料测试仪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 |
第2章 微波测量原理 |
2.1 微波测量基础 |
2.1.1 频谱的划分 |
2.1.2 微波的基本特性 |
2.1.3 导波系统 |
2.2 调制与解调 |
2.2.1 脉冲调制 |
2.2.2 正交解调 |
2.3 吸波性能测试 |
2.3.1 远场RCS测试法 |
2.3.2 弓形测试法 |
2.3.3 空间平移测试法 |
第3章 系统硬件设计 |
3.1 电源系统的设计 |
3.1.1 锂电池组 |
3.1.2 电池电量监测 |
3.1.3 接口转接板 |
3.2 微波模块的设计 |
3.3 采集与主控板的设计 |
3.3.1 单板电源系统 |
3.3.2 高速ADC采集 |
3.3.3 FPGA选型及说明 |
3.3.4 MCU选型及说明 |
3.3.5 单板PCB设计 |
3.4 人机交互部分的设计 |
3.4.1 OLED模块 |
3.4.2 SD存储卡 |
3.4.3 按键与指示灯 |
3.5 外置充电器的设计 |
3.5.1 预热接口的设计 |
3.5.2 锂电池充放电管理 |
3.5.3 MCU选型及说明 |
第4章 系统软件设计 |
4.1 FPGA部分软件设计 |
4.1.1 FIR数字滤波器 |
4.1.2 滑动平均滤波器 |
4.1.3 数字正交解调 |
4.1.4 双口RAM访问 |
4.2 ARM部分软件设计 |
4.2.1 uC/OS-Ⅱ操作系统 |
4.2.2 FATFS文件系统 |
4.2.3 OLED界面设计 |
4.2.4 数据采集处理 |
4.2.5 ARM主控逻辑 |
4.3 充电座软件设计 |
4.3.1 电池电量监测 |
4.3.2 ARM主控逻辑 |
第5章 系统测试 |
5.1 设备操作流程 |
5.2 设备整机测试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具有WiFi无线监控功能的宽频带地震记录器样机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二章 天然地震勘探原理与系统设计方案 |
2.1 天然地震探测原理 |
2.1.1 天然地震勘探方法 |
2.1.2 背景噪声成像方法 |
2.2 天然地震探测对仪器的需求 |
2.3 宽频带地震计简介 |
2.4 总体设计方案 |
2.4.1 地震记录器结构设计 |
2.4.2 地震数据存储和回收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硬件平台构建 |
3.1 系统硬件结构 |
3.2 接口板硬件电路设计 |
3.2.1 传感器接口部分 |
3.2.2 GPS/网络接口部分 |
3.2.3 LED 指示灯部分 |
3.3 辅助板硬件电路设计 |
3.3.1 WiFi 射频电路 |
3.3.2 电源电路 |
3.4 采集板硬件电路设计 |
3.4.1 线性稳压电路 |
3.4.2 采集通道电路 |
3.4.3 模数转换电路 |
3.5 控制板硬件电路设计 |
3.5.1 ARM9 主控电路 |
3.5.2 USB 接口电路 |
3.5.3 以太网接口电路 |
3.5.4 CF 卡读写电路 |
3.5.5 RS-232 接口电路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关键技术 |
4.1 低噪声采集技术研究 |
4.1.1 斩波调制技术原理介绍 |
4.1.2 低噪声信号采集与处理 |
4.2 海量数据存储技术研究 |
4.2.1 Compact Flash 存储卡简介 |
4.2.4 双 CF 卡结构方案 |
4.3 多种数据回收技术研究 |
4.3.1 基于以太网的有线数据回收 |
4.3.2 基于 WiFi 的无线监控和数据回收 |
4.3.3 CF 卡插拔更换 |
4.4 智能电源管理技术研究 |
4.4.1 智能电源硬件电路设计 |
4.4.2 智能电源管理软件设计 |
4.6 弱信号采集抗干扰技术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及试验 |
5.1 采集性能测试 |
5.2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本文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6.1.1 本文主要工作 |
6.1.2 创新点 |
6.2 进一步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多通道锂离子电池快速充、放电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锂离子电池的特性 |
1.2.1 锂离子电池概括 |
1.2.2 锂离子电池充电要求 |
1.2.3 锂离子电池的放电特性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4 本系统的关键技术及目标任务 |
1.4.1 本系统关键技术 |
1.4.2 课题的目标任务 |
2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
2.1 设计要求 |
2.2 原理框图 |
2.3 系统工作原理 |
2.4 充电放电方法的选择 |
2.4.1 充电方案选择 |
2.4.2 放电方案选择 |
2.5 充电放电电路的选择 |
2.6 充放电的智能控制 |
2.6.1 充电控制 |
2.6.2 充电器的整体方案 |
2.6.3 放电控制的两种智能控制方法 |
3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3.1 控制回路设计 |
3.1.1 MSP430F149 单片机特点 |
3.1.2 MSP430F149 单片机结构概述 |
3.1.3 MSP430F149 芯片的开发 |
3.2 控制回路工作原理 |
3.3 电源电路 |
3.3.1 直流输入电源的选用 |
3.3.2 电源芯片图 |
3.4 滤波电路与分压电路 |
3.5 充电电路设计 |
3.5.1 MAX1879 充电芯片 |
3.5.2 MAX1879 的充电工作原理 |
3.5.3 MAX189B 充电芯片 |
3.5.4 MAX189B 充电芯片封装 |
3.5.5 MAX189B 的充电工作原理 |
3.5.6 MAX189B 的充电 |
3.6 放电电路设计 |
3.7 测温电路设计 |
3.7.1 D518B20 工作原理 |
3.7.2 D518B20 测温电路 |
3.8 电压检测电路 |
3.9 电流检测电路 |
3.10 信号输入电路 |
3.11 回路保护电路 |
3.12 显示电路的设计 |
3.13 JTAG 介绍 |
3.14 USB 接口设计 |
3.14.1 CY7C68013 芯片 |
3.14.2 系统数据传输方式的选择 |
3.15 电路设计方法 |
3.16 原理图绘制及PCB 板制作 |
4 软件控制设计 |
4.1 单片机程序结构 |
4.1.1 单片机主程序流程 |
4.1.2 充电分支程序 |
4.1.3 放电分支程序 |
4.1.4 单片机程序开发环境 |
4.2 USB 固件程序设计 |
4.2.1 EZ-USB FX2 固件架构和函数库 |
4.2.2 数据传输系统固件设计 |
4.2.3 USB 设备请求的处理程序 |
4.2.4 USB 设备描述符 |
4.3 上位机程序实现 |
4.3.1 驱动程序 |
4.3.2 用户程序 |
5 测试数据分析 |
5.1 实验结果 |
5.2 实验验证 |
5.3 实验结论与分析 |
5.4 调试时遇到的各种问题 |
5.4.1 硬件系统方面 |
5.4.2 固件方面 |
5.4.3 计算机方面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成绩和需要改进的方面 |
6.3 成果应用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7)基于PIC单片机的智能手机充电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技术概况及其发展趋势 |
1.3 课题解决的问题 |
1.3.1 完成该手机电池充电器的设计 |
1.3.2 手机电池充电器的设计的基本理念 |
1.4 课题的意义 |
2. 手机电池充电器硬件设计 |
2.1 在手机电池充电器硬件设计方法 |
2.2 设计参数确定 |
2.3 开发、实验方法及要求 |
2.4 硬件系统设计 |
2.4.1 硬件系统方案确定 |
2.4.2 硬件系统的工作原理及过程 |
2.5 本章小结 |
3. 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 |
3.1 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概述 |
3.2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选用 |
3.2.1 控制系统的分类方法 |
3.2.2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主要要求 |
3.3 本课题采用单片机控制和闭环控制系统 |
3.3.1 单片机 |
3.3.2 PIC单片机选用依据 |
3.4 本章小结 |
4. 充电器软件设计 |
4.1 需求分析 |
4.2 总体设计 |
4.3 编程实现 |
4.3.1 初始化子程序 |
4.3.2 读键盘子程序 |
4.3.3 采样子程序 |
4.3.4 量化子程序 |
4.3.5 PWM脉宽调制输出子程序 |
4.3.6 人机界面子程序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个人简历 |
(8)基于迭代学习的无刷直流电机转矩脉动抑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无刷直流电机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2 无刷直流电机的原理与建模 |
2.1 无刷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 |
2.2 无刷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 |
2.3 无刷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3 无刷直流电机直接转矩控制 |
3.1 概述 |
3.2 直接转矩控制原理 |
3.3 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仿真 |
3.4 仿真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4 迭代学习算法在周期性转矩脉动抑制中的应用 |
4.1 迭代学习控制的概述 |
4.2 周期性转矩脉动分析 |
4.3 迭代学习控制器的设计 |
4.4 仿真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5 迭代学习控制器的实验验证 |
5.1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5.2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激光/地磁复合探测系统设计及信息复合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激光近炸引信技术 |
1.2.2 地磁探测技术 |
1.2.3 多模复合探测技术 |
1.2.4 信息复合技术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激光/地磁复合探测方法研究 |
2.1 激光/地磁复合探测系统总体设计 |
2.2 脉冲激光周视测距探测方案 |
2.2.1 脉冲激光测距工作原理 |
2.2.2 激光周视测距单元模块设计 |
2.2.3 激光周视探测回波功率模型 |
2.2.4 激光近程测距抗干扰设计 |
2.3 铁磁性目标地磁探测方案 |
2.3.1 铁磁性目标地磁探测原理 |
2.3.2 目标磁异信号分析及特征识别信息提取 |
2.3.3 目标磁场变化频率计算模型 |
2.3.4 地磁探测传感器选型 |
2.3.5 地磁探测抗干扰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复合探测系统电路设计 |
3.1 复合探测电路系统噪声抑制 |
3.2 脉冲激光测距电路设计 |
3.2.1 脉冲激光时刻鉴别电路设计 |
3.2.2 脉冲激光测时模块电路设计 |
3.3 三轴地磁探测接口电路设计 |
3.3.1 三轴磁传感器模块设计 |
3.3.2 二级放大电路设计及仿真 |
3.3.3 有源低通滤波电路设计及仿真 |
3.3.4 小信号精密全波整流电路设计及仿真 |
3.3.5 电源电路设计 |
3.3.6 处理器选型、配置及外围电路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激光/地磁复合探测信息复合算法研究 |
4.1 复合探测系统信息复合结构及探测方式研究 |
4.1.1 复合探测系统信息复合结构分析 |
4.1.2 复合探测系统探测方式分析 |
4.2 激光/地磁复合探测软判决信息复合算法 |
4.2.1 软判决信息复合原理 |
4.2.2 复合探测信息复合算法对比分析 |
4.2.3 基于改进型D-S证据理论的软判决信息复合算法研究 |
4.3 激光/地磁复合探测硬判决信息复合算法 |
4.3.1 硬判决信息复合原理 |
4.3.2 地磁探测单元局部硬判决准则 |
4.3.3 激光探测单元局部硬判决准则 |
4.3.4 激光/地磁复合探测硬判决全局信息复合算法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激光/地磁复合探测实验 |
5.1 激光探测模块测距性能测试实验 |
5.1.1 激光测距电路延时时间测量实验 |
5.1.2 激光测距模块测距精度实验 |
5.2 地磁探测模块工作性能测试实验 |
5.2.1 硬件电路工作性能测试实验 |
5.2.2 地磁探测模块距离测试实验 |
5.3 激光/地磁复合探测系统样机性能测试实验 |
5.3.1 样机设计 |
5.3.2 实验方案 |
5.3.3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基于可见光的水下环境监测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可见光通信系统的研究 |
2.1 LED的机构和原理 |
2.2 LED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
2.2.1 白光LED的工作原理 |
2.2.2 LED的伏安特性 |
2.2.3 LED的功率特性 |
2.2.4 LED的调制特性 |
2.3 蓝光LED的性能及参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以太网物理特性的研究 |
3.1 以太网的拓扑结构 |
3.2 以太网的物理层规范 |
3.3 10M以太网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可见光的水下环境感知系统的硬件实现 |
4.1 发送端电路设计 |
4.1.1 驱动电路设计 |
4.1.2 信号转换电路 |
4.2 接收端电路设计 |
4.3 系统硬件部分的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下环境监测系统的软件部分及测试结果 |
51 环境监测原理 |
5.2 环境监测方案 |
5.3 软件处理部分 |
5.3.1 系统的开发流程 |
5.4 系统的检测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四、带三色LED指示的稳压/充电器(论文参考文献)
- [1]无线像素屏显控技术研究[D]. 谭蕾.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8)
- [2]带三色LED指示的稳压/充电器[J]. 宋嘉鸿. 电子制作, 2003(01)
- [3]带容量统计的平充式充电器研究与设计[D]. 李良.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4]手持吸波涂料测试仪的研制[D]. 史保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2)
- [5]具有WiFi无线监控功能的宽频带地震记录器样机研制[D]. 吴海超. 吉林大学, 2013(08)
- [6]多通道锂离子电池快速充、放电系统研究[D]. 李婷. 中北大学, 2008(11)
- [7]基于PIC单片机的智能手机充电器[D]. 钟庆华. 山东大学, 2005(08)
- [8]基于迭代学习的无刷直流电机转矩脉动抑制研究[D]. 康长平.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9]激光/地磁复合探测系统设计及信息复合算法研究[D]. 王德利.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10]基于可见光的水下环境监测系统[D]. 李远航. 南京邮电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