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农学会农产品贮藏加工分会与《保鲜与加工》杂志联合组建农产品贮藏加工教授级讲学与指导团(论文文献综述)
钱莹莹[1](2021)在《协同视角下贵州农产品产业链发展研究 ——以紫云县葡葡产业链为例》文中认为
满保德[2](2017)在《新疆吐鲁番地区葡萄产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吐鲁番地区葡萄种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国着名的葡萄之乡。经过多年发展,吐鲁番地区的葡萄产业已经是吐鲁番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吐鲁番地区的葡萄产业发展与发达及地区葡萄产业相比,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着吐鲁番地区葡萄产业的体质增效,作为葡萄老产区的吐鲁番要想进一步发展壮大葡萄产业,突破现有发展瓶颈,只有在打造现代农业精品版葡萄产业上做文章,依靠精品,提高葡萄产品品质、附加值、市场竞争力、价格、收益,发展壮大吐鲁番葡萄产业,辐射带动农民持续增收,对吐鲁番地区打造现代农业精品版葡萄产业发展对策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现实意义。本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结合归纳总结法,通过阅读相关书刊杂志、电子文献,对国内葡萄产业发展的比较研究,再结合吐鲁番地区葡萄产业发展现状,从产业发展方向、结构调整、标准化生产、产后加工、市场建设等方面对吐鲁番地区葡萄产业进行深入研究。本论文通过对吐鲁番地区葡萄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国内现有的先进的发展模式及本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对吐鲁番地区打造现代农业精品版葡萄产业发展对策进行研究,希望能进一步拓宽吐鲁番葡萄产业发展模式。
王碧薇[3](2014)在《怀来县葡萄产业SWOT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怀来县位于河北省的西北部,东临北京,西接晋蒙,是连接京津与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怀来县是我国着名的葡萄产地,具有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目前,怀来县葡萄种植面积25万亩,其中酿酒葡萄14万亩、鲜食葡萄7万亩以及4万亩鲜食酿酒兼用葡萄。葡萄产量高达15万吨、葡萄酒加工企业达33家,葡萄酒加工能力达15万吨,产值40亿元。葡萄种植覆盖全县16个乡镇、150多个村、4.2万农户,葡萄主产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在8000元以上。2012年县域财政收入的26%来源于该产业,是当地名副其实的主导产业。怀来县葡萄产业作为当地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其未来的发展不但关乎怀来县的县域经济发展,同时更是牵动怀来县当地农户的切身利益甚至当地社会稳定等各方面,但是近年来怀来葡萄产业发展遭遇了瓶颈期。作者针对怀来县葡萄产业目前发展中遇到的葡萄品质下降、种植成本过高;农户过度依赖传统栽培模式;品种结构不尽合理;葡萄种植基地建设滞后,农户与基地连接不再紧密和设施葡萄栽培规模小等问题着手进行调查研究。本论文在大量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怀来县葡萄种植农户、葡萄酒龙头企业、高校教授学者和相关政府机构人员进行问卷及访谈式的调研工作,采用SWOT分析方法,重点分析了怀来县葡萄产业所处的内外环境,分析指出了怀来县葡萄产业未来发展中的优势因素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区位优势明显,内外交通发达;酿酒葡萄产业形成规模,拥有众多知名龙头企业;科技力量支撑作用显着,县校合作成果丰硕和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劣势因素有:传统栽培模式存弊病;基地建设落后;机械化水平偏低等。未来发展面临的机会因素有:我国葡萄酒市场潜力巨大;当地政府政策扶持等。威胁因素有:大量进口葡萄酒加剧竞争;我国各葡萄种植产区竞争激烈等。同时,利用上述相关分析建立了EFE和IFE矩阵,结合定量分析的方法力图对其发展所处的宏微观环境进行一个比较全面的分析,以期做出相应的竞争战略选择,并据此提出了转变传统种植方式,提高果品质量;加快葡萄加工业完善产业链条;加快基地建设步伐,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壮大基层人员队伍等可行性对策建议。
李燕[4](2011)在《金善宝与中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科技史的发展是与包括农业科学家在内的主体活动紧密相联系的。金善宝是我国现代卓着的农业教育家和科学家,是20世纪研究中国小麦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从金善宝与中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视角研究中国现代农业及农业科技史,可以为中国现代农业科技史的研究开辟新的视角、丰富研究内容、得到更多启示。金善宝1895年7月2日生于浙江诸暨。1920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农业专修科,1926年本科毕业于东南大学农艺系。1930-1932年先后在美国康奈尔大学、明尼苏达大学作物育种学习和研究。1933年回国,曾任浙江大学副教授,中央大学、江南大学教授兼农艺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南京大学农学院院长,南京农学院院长,华东农林部副部长,南京市副市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院长、名誉院长等。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金善宝是这一代农业科学家代表,他的活动经历及其所取得的成就受到了社会历史条件影响,对中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他的成长过程与中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具有内在关联和规律性特征。金善宝从事教育和科研工作几十年,为我国培养了众多知名学者和卓越的农业科研人员。他为南京农业大学的发展发挥了特别的作用。金善宝将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我国的小麦科学事业,他为我国的小麦育种研究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作出了卓越贡献。从云南小麦的发现和研究、中国小麦品种的分类和分布区域的研究、小麦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到小麦科学理论的总结与创新等,每前进一步,都树立了中国小麦科学研究的一个里程碑。他和他的同事们撰写的小麦论着及其它文章,公开发表的已达百余篇(部)。在实践中,他亲自选育的小麦品种“中大2419”,在我国20多个省(市、区)推广,种植时间长达40年之久,推广面积最高年份达7000余万亩。由他主持研究、育成的春小麦品种“京红号”、“中字号”,曾在我国部分春麦区和黄淮冬麦区大量种植。金善宝率先在我国小麦杂交育种中采用异地加代的方法,“南繁北育”、“异地加代”后来成为我国作物育种中普遍采用的方法。金善宝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现实,在农业科技政策、农业科技管理、农业科技普及与推广等方面有着自己深切的体会、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尤其是在任中国农科院院长期间,为农科院科研条件的改善、为科技队伍的建设做了大量的力所能及的工作,并对全国的农业科技工作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他还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和影响,积极向党和政府建言献策,为国家制定、调整农业发展战略和农业科技政策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做出了重要贡献。金善宝提倡并力行重视历史、立足现实的治学之道,开辟并推动了农业遗产研究、现代农学家研究等。金善宝灵活运用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科学研究方法,在长期的科技实践中形成的关于农业科技价值、农业科技发展规律、科技创新及农科教相结合等思想观念,都是十分丰富而又珍贵的宝藏。金善宝是中国传统农学向现代农学转型过程中的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他在一个世纪的生命中经历了新旧两个时代。他的一生,集中体现了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随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超越自己,不断完善自身的过程。金善宝少年时代生活的艰辛和早年丧父的磨难,炼就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童真,培养了金善宝对自然的依赖和热爱的感情;他自幼热爱劳动,培养了他勇于探索、勤于实践的精神;农民的疾苦和农业生产的落后,强烈地激发了他的求知和改善农村状况的愿望;而勤奋学习得到的扎实基础知识和他对影响农作物生长的诸多因素的观察记录,则是他日后大展宏图的“本钱”;他始终有着对祖国执着的热爱之情,以平凡而高尚的工作真正实践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那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敦厚正直、朴实无华的品质,是我国农业科技人员永远学习的楷模。金善宝几十年如一日,宵衣旰食,呕心沥血,为我国农业科研和农业教育事业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正如他自己所说,“也许,在你走过的路上,你所洒下的汗水和留下的足迹,就是一位真正的科学家成长的道路。”
任耀飞[5](2011)在《中国传统农业的近代转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传统农业转型是个长期过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结束,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不过,近代时期在西学东渐的推动下,各级政府开始设立管理农业的专门机构,颁发与农业相关的专项经济政策和奖励章程,积极兴办农业学堂、农事试验场,开设商埠发展外贸农业,鼓励民间农学会劝农设学,这在很大程度上为中国传统农业转型发展注入了近代化因子,提供了诸如制定专项法规、兴办农校、建立试验推广机构等历史与技术发展的基本框架,推动中国传统农业开始走上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近代转型之路。同时,此时期的农业转型也为中国传统农业的现代转型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格局。因此,近代时期的农业转型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真正的立足点和起跑线,深化此时期的农业转型研究对探究当今中国农业现代化问题存在的历史根源,健全农业现代化科学体系,加快转变中国农业发展方式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论文以传统农业的近代转变为主线。首先,依据农业转型发展的基本理论,通过分析中国市场的被动开放、农业功能的重新定向、农业变革思潮的兴起以及政府变法图存的推动作用,探究近代中国农业转型的基础与动力。其次,论文围绕中国传统农业的生产过程,分析了农官体系向农业专门化管理体系的转变、传统经验农学向近代实验农学的发展、家庭生产方式向社会化生产方式的过渡、农业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的拓展,揭示近代中国农业转型的发展路径。再次,审视和评析了近代中国农业转型对当时农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系统总结近代中国农业形态转型的程度,探究近代中国农业转型的主要成效。最后,深入总结近代中国农业转型的内涵与特征、转型不足与制约因素,提出了近代中国农业转型对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启示作用。研究结果认为中国市场的被动开放为近代中国的农业变革提供了历史性契机;农业功能的重新定向为近代中国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奠定了重要基础;农业变革思潮的兴起客观上为近代中国的农业转型指明了方向;而政府变法图存的推动则为近代中国的农业转型起到了前驱先路的作用,总体上形成了近代中国农业转型的渐进开启方式。而农官体系向农业专门化管理体系的转变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农业步入了职能化、专门化的管理轨道;传统经验农学向近代实验农学的发展促使传统农业技术与近代农业科学的扬弃发展呈现兼容并蓄的交融态势;家庭生产方式向社会化生产方式的过渡突破了家庭制经营的束缚,呈现出了向农业扩大再生产方向转化的趋势;农业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的拓展客观上促使中国市场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逐渐转变成了开放的农业市场结构,总体上形成了近代中国农业转型的四大发展路径。同时,论文还认为近代中国农业转型走上了“适应性过渡农业”之路,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应借鉴近代“适应性过渡农业”发展之路,在宏观层面应运用产业政策拓展农业功能引导农业转型方向、推进中外农业科技交流减少科技异化现象发生、扶持外贸农业发展处理好农产品内外销关系;在中观层面应继续建立农教、科研、推广三结合的组织机构、发展公司性质的农业经济实体、培养合作性质的农业合作组织,以便形成农业社会化扩大再生产之势;在微观层面应优化农业生产要素的传统与现代组合,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综合利用效率,以加快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整体目标的顺利实现。
徐恺营[6](2010)在《闽北无公害葡萄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葡萄是世界“四大果树”之一。葡萄产业在闽北地区,在80年代前被划定为种植推广的禁区,大规模种植是零的面积。90年代初期开始成片种植。近几年闽北葡萄产业发展较快,已成为福建省葡萄主产区之一。葡萄无公害生产是指对产地环境进行严格的选择、认定和保护,生产过程中按照规范的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栽培管理;无公害葡萄就是在法定标准下生产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丰富的食用葡萄产品;葡萄无公害生产可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果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葡萄产业经济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对闽北葡萄种植业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并对闽北葡萄无公害生产有利因子如温度、水分、光照、土壤等生态因素和发展现状、人力资源优势、品牌建设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充分说明闽北具备发展葡萄无公害生产的生态条件和生产无公害葡萄的良好基础。但也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如葡萄种植者因素、葡萄品种因素、葡萄病虫害因素和市场因素等,还分析了闽北葡萄无公害生产城郊型、协会推动型、品牌建设型和自主发展型四种模式情况,并针对上述制约因素,根据目前葡萄种植业生产实际,提出如下闽北无公害葡萄发展对策:1、加强无公害葡萄病虫害的科学防治。为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葡萄病虫害,使葡萄果品达到无公害食品的要求,对葡萄病虫害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种条消毒和种植无病毒苗木为起点,以农业防治和植物检疫为基础,结合生物防治,科学地使用化学农药。要禁止使用滴滴涕、水胺硫磷、二苯醚类除草剂等高残留、剧毒农药。对葡萄黑痘病、白腐病、霜霉病等病害,应在农业防治的基础上,使用福星、百可得、速克灵、大生M—45、甲基托布津、疫霜灵可湿性粉剂等农药;对葡萄透翅蛾、红蜘蛛、斑叶蝉等虫害,可使用敌敌畏乳油、哒螨灵乳油、杀螟松等农药。对受到低温冻害,视葡萄园受害轻重,受害轻的葡萄园,可在葡萄全株喷一次0.15-0.2%尿素,对于花序已伸展的植株加喷0.05-0.1%的硼;受害重的葡萄园,可整树喷50%矮壮素500倍,以保证当年产量和葡萄树势恢复。2、积极调整葡萄品种搭配和葡萄生产布局。增加京亚、维多利亚、金星无核等早熟品种种植面积,调节巨峰、高妻、黑玫瑰等中熟品种种植面积,适当种植晚熟品种红地球、信农乐等,以提早葡萄上市时间,延长葡萄供应时间;在稳定和提高闽北葡萄主产区建阳、建瓯、顺昌和武夷山等县(市)葡萄种植面积基础上,积极推动邵武、浦城、松溪、政和、光泽等县(市)种植葡萄,使闽北葡萄布局科学、面积和产量增加、品质优良,进一步巩固和提升闽北作为福建葡萄主产区位置。3、着眼于生产安全、优质葡萄果品,要在抓好无公害葡萄生产的基础上,积极推行闽北无公害葡萄城郊型、品牌建设型和协会推动型发展模式,大力推广葡萄设施栽培、立体栽培、生草栽培、健生栽培、山地栽培、标准化栽培和果袋套用技术,增加无公害葡萄果品总量,丰富农产品种类和市场供应,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保护生态可持续利用,促进闽北无公害葡萄可持续发展。4、延伸闽北葡萄产业链,发展葡萄加工和葡萄园旅游休闲光观。通过生产加工葡萄酒、葡萄汁、葡萄酱,把葡萄小果、散果加以利用,增加葡萄种植效益;依托建阳考亭朱子文化、武夷旅游名胜资源,使建阳考亭葡萄园、武夷山下梅葡萄园和溪州葡萄园、邵武前田葡萄园的旅游休闲光观功能得到进一步开发,做大做强闽北葡萄产业。5、健全和完善发展闽北无公害葡萄服务体系。以政府为主导力量,通过农业行政主管职能部门,调整闽北传统上以柑桔为主的果业结构,搞好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引导农民大力种植价格好、效益高的葡萄种植业;加强葡萄生产技术指导和技术员队伍建设,积极培养和扶持葡萄生产专业户和科技示范户;发挥葡萄协会和专业合作社作用,开展新技术、新品种、新农药、新材料、新农机具的“五新”推广和统一购买农药化肥、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品牌销售的“五统一”活动;积极探索葡萄种植良种补贴、葡萄种植灾害保险和户户联保小额贷款,增强葡萄种植户抗御灾害和自主发展能力,实现果农稳产增收。6、积极开展闽北无公害葡萄品牌建设和葡萄无公害产品认证,以由福建省检疫检验局确认的、于2008年创建的全省第一家葡萄输港基地—仁山葡萄生产基地为龙头,以“仁山牌”葡萄、“楠木林牌”葡萄、“露绿牌”葡萄、“银增牌”葡萄等葡萄品牌为基础,建设闽北无公害葡萄品牌群。7、充分运用农科教机制,通过农业院校、科研推广和葡萄协会的不同渠道,积极开展葡萄种植实用技术培训和科学文化教育,不断提高葡萄果农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增加葡萄果农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学习和应用能力。8、建立市场信息网络,积极推行“订单”生产;立足闽北、面向闽三角、拓展沪粤港,扩人销售半径;实行产品分级包装,提高商品价值,实现果农增收增效。
李新[7](2010)在《20世纪中国动物营养学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发展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还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古语有云“牧以畜为体,畜以饲为天”,饲料对于牲畜的重要作用正如食物之于人类,不可轻忽。营养物质在“土壤—植物—动物—人”之食物链中的流向与转移,不但是农业生产的根本基础,也是农业生产的最终目的。现代农业的最大特点就是营养物质在食物链中的快速和高效转移与回流。动物营养学正是一门研究营养物质摄入与动物生命活动(包括生产)之间关系的科学。因此,动物营养学不但是动物生产的理论基础,也是生命科学和资源环境科学的组成部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回顾总结其百年的发展历程对于今后的发展大有裨益。中国驯养动物有一万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勤劳智慧的中国人积累了许多畜禽饲养方面的经验,其中不乏饲料选择与如何喂养的内容,这在古代农书中多有涉及。然而,那只是建筑在长期生产实践基础上的经验积累,并非以科学试验为依据,所以还称不上动物营养科学。回顾我国动物营养科学史,大体上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到如今已然经过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到1949年的肇始与奠基阶段;第二阶段,1949年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曲折发展;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到现在的转折与蓬勃发展阶段。当中国动物营养科学发展的第一阶段,我们的祖国正处于内忧与外患并存之际,晚清以来的衰颓局面未见好转,频繁的战争和连年的自然灾害使得民生凋敝,国家经济几近破产;就是在危机之中,畜牧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出来,也由此备受重视。而较之中国传统的基于感性经验的畜牧饲养方式,西方利用科学试验得来的现代技术,对于增产增收效果更好,动物营养科学恰是近现代科学畜牧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于是这门科学开始在中国扎根发芽并成长起来。虽然当时此方面的科研教育机构乃至学会组织等还大都蕴含在大畜牧之中,但无疑已作为大畜牧科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被提及,甚至专门成立这方面的专门系组从事科研工作,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这对于科学畜养风气的形成颇有助益,同时也为此后中国动物营养科学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研究、管理经验,为我国动物营养科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中国动物营养科学发展的第二阶段,受国内政治经济大背景的影响,我国动物营养科学虽走了些弯路,但也有曲折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动物营养科学终于迎来它发展的春天,开始了蓬勃发展的第三阶段。1978年以后动物营养专业正式设立并发展完善,1980年成立了专业学会,1989年本专业学术刊物创刊发行,至此,一个学科独立的三个标志已经全部具备。30多年来,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在养殖业及饲料工业上的普遍应用,使得我国肉、蛋、奶等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全国人民膳食结构得到极大改善。在诸多因素的影响推动下,我国动物营养科学经过百年发展,终于取得了现在来之不易的成绩;同时它的发展也深刻影响着人民的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转变,将会使人们对动物营养科学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对于动物营养科学的发展来讲既是挑战也是希望。我国动物营养科学研究正经历着从常量到微量,从静态到动态,从整体到组织,从表观到内涵,从单因子对比到多因子互作的深入发展。由描述为主的科学向控制科学转变,由“分析时代”进入“系统时代”已然成为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整体趋势,中国自不能例外。但是,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动物营养科学还是要根据国情,在继承传统,重视当下,学习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这本身就具有世界意义!论文正是以20世纪中国动物营养学的发展史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20世纪中国动物营养学发展的基础和背景,之后分别从组织机构、相关书刊、人才队伍以及科研内容和成果等方面对中国动物营养学在20世纪前、后50年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进而对中国动物营养学百年发展的动因和社会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一章总结了中国动物营养学百年发展的经验,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黄海平[8](2010)在《基于区域竞争力的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农业产业集群(the Agricultural Cluster)是大农业发展的一种趋势,是具有优势农业资源区域实现经济飞跃发展的一条新捷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在农业发达国家迅速发展,在我国的一些省区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功,逐渐成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新疆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战略基地,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具有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和良好基础。但是,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提升区域竞争力的能力还较弱。深入研究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关系,探索基于区域竞争力的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对于充分利用新疆优越资源和良好基础,显着地增强新疆农业产业竞争力及提升新疆区域竞争力等重大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基于区域竞争力的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为研究对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观点,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分析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作用机理,探索基于区域竞争力的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思路。首先,进行了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的相关理论分析。介绍产业集群和区域竞争力内涵,详细阐述产业集群、区域竞争力的理论基础。其次,论述了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作用机理。产业集群的自身特征集聚效应提升了区域基础竞争力,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增强了区域核心竞争力。第三,考察了国内外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其对新疆的启示。在总结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对新疆的启示,为确定集群发展思路及保障措施提供现实依据。第四,进行了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现状及形成机制分析。首先考察和分析了新疆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与特点,对新疆番茄、枸杞、红枣及红花等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进行了具体研究,接着进行了基于“钻石”模型的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优势分析,最后按产业集群形成机理,从资源禀赋差异、特色农业种植集聚、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集聚以及政府扶持和管理等角度分析了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第五,对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及提升新疆区域竞争力进行了定量评价。分别进行了基于GEM模型的新疆特色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和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Pearson分析,并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制约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因素。最后,进行了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思路的初步构建,对新疆番茄产业集群、枸杞产业集群、红枣产业集群以及红花产业集群等主要集聚区域的发展思路进行了构建,提出了各自发展的模式及相应的保障措施。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得出,新疆具有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资源优势和良好基础,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尤其是红色产业集群具有很强的产业竞争力,发展潜力较大;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具有着显着的作用,加快发展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可以有效提升新疆区域竞争力,但是有些指标,如科技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等还存在相关性不高,这与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相符合的;制约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新疆区域竞争力的因素有:定位与布局不合理、无序竞争、农业资本匮乏、龙头企业不强、生产和加工环节粗放、中介服务不足、集群文化缺乏、政府服务缺位等突出问题,诸如此类原因导致了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不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能力较弱。针对上述分析,本文得出,新疆番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要从“龙头企业带动”型转为“龙头企业带动+政府推动”复合型集群发展模式,大力促进“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组织”型的新疆枸杞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积极培育“政府推动”型的新疆红枣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加快培育“中心企业带动”型的新疆红花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在具体分析中,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即以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竞争力为视角,考察了国内外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宝贵经验及对新疆的启示;运用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原理,首次提出了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运用GEM模型,定量分析了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出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具有潜在的产业竞争优势,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集群竞争力还不够强;进行了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Pearson分析,提出加快发展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可以有效提升新疆区域竞争力;运用区位商和市场集中度及国内市场份额等指标,对新疆特色农业集群发展阶段进行首次划分,并提出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集群发展模式及保障措施。
丁晓蕾[9](2008)在《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植物遗传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农业化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陆续得到阐明和运用,实验科学逐步取代经验科学成为科技发展的主流,农业科技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近代蔬菜科技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萌芽,并随着科技革命的浪潮或快或缓地向前发展。在20世纪的百年中,中国蔬菜科技经历了清末民初的萌芽,民国时期学科体系的初步构建与发展,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快速发展历程。在以育种和农业化学为主体的第一次农业科技革命,以及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第二次农业科技革命浪潮推动下,中国蔬菜科技取得了重要进步,并获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这些成果在生产中的转化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蔬菜的综合生产供应能力。到20世纪末,我国的蔬菜科技赶上并在部分领域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本文除绪论、结语外,共分为五章。首先在回顾中国传统蔬菜科技历史传承的基础上,认真梳理了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发展历程,并依据其发展的阶段特征将发展进程分为萌芽(晚清-1911)、初创(1911-1949)、繁荣发展(1949-1966)、曲折发展(1966-1977)、快速发展(1978-2000)五个阶段;然后对蔬菜科技教育与人才培养、科研推广体系的建立与发展、蔬菜科技交流与传播,以及百年中我国在蔬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蔬菜作物遗传育种、蔬菜作物栽培、蔬菜作物保护、蔬菜贮藏加工等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最后在此基础上,重点从相关学科发展的推动、国家政策、制度和组织协作对蔬菜科技进步的影响、社会需求与蔬菜科技进步的相互作用、资源与环境压力对蔬菜科技进步的要求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影响我国蔬菜科技进步的主要因素。结语部分对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发展进行了简要总结,对21世纪的蔬菜科技发展进行了展望。研究认为:20世纪我国的蔬菜科技完成了由传统经验科学向现代实验科学的历史转型。中国蔬菜科技教育、科研与推广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曾受到多个国家的影响,如20世纪前20年的日本、1920至1940年代的美国及西欧、1950年代的苏联等,1970年代后,基本形成了我国自己的蔬菜科技教育、科研、推广体系。在中国蔬菜科技的发展进步过程中,相关学科的发展,国家政策、科研投入的大力扶持,科研组织机构的进一步完善,协作研究的广泛开展,社会需求的快速增长等因素共同成就了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快速发展;资源与环境压力决定了蔬菜科技在20世纪后20年及21世纪的发展方向。
孔繁涛[10](2008)在《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畜产品消费量持续上升。而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研究,防患于未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研究运用预警原理、风险理论、系统科学理论等有关理论,采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开展了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并将微观预警和宏观预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剖析了我国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的特性,系统分析了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各种风险因素,从而揭示了我国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本规律,探索了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理论,构建了预警概念指标体系和应用指标体系,建立了预警的微观模型和宏观模型,提出了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政策建议。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研究:(1)提出了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理论分析相关结论。本研究在全面阐述预警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风险理论、系统工程方法论、自然辩证法以及预测决策原理等相关理论,提出了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理论分析结论。其主要内容是: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大量风险,而风险是可以预测、管理和控制的;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信息获取、分析与传播过程,预警难点在于信息快速获取与智能分析;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具有公共物品属性,预警可以使畜产品质量处于相对安全状态。(2)研究建立了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概念指标体系和应用指标体系。从方法论的角度,构建了理想状态下的预警概念指标体系,包括1个目标、5个指数和29个指标。并以概念指标体系为基础,遵照实用性、灵敏性、全面性、可操作性等原则,构建了预警应用指标体系,包括1个目标、3个指数、15个指标,其中的15个指标根据其特性,又分为12个警兆指标、2个警情指标和1个滞后指标。(3)研究建立了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微观和宏观模型。运用Likert五点尺度量表思路,兼顾常规警限划分原则和畜产品安全实践,界定了单警度、总警度的阈值。通过分析限量类危害物和违禁类危害物,建立了单因素、单产品视角的预警微观模型。在开展微观预警的基础上,从经济、技术相结合的角度,开展了宏观预警研究。一方面,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我国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行评价,后又采用DelphiMethod进行了评价检验;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基于AHP的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模型。另一方面,根据支持向量机(SVM)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步骤,建立了基于SVM的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模型;同时,采用基于AHP的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结果,对基于SVM的预警模型进行学习训练,从而将评价和预警有机结合。应用基于SVM的预警模型,对24个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论与实际相一致。(4)提出了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政策建议。通过采取完善体系建设、扩大规模养殖、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合作经济、严格市场监管、提高安全认识和实现信息共享等有效措施,确保畜产品质量处于无警状态,从而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长效机制。
二、中国农学会农产品贮藏加工分会与《保鲜与加工》杂志联合组建农产品贮藏加工教授级讲学与指导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农学会农产品贮藏加工分会与《保鲜与加工》杂志联合组建农产品贮藏加工教授级讲学与指导团(论文提纲范文)
(2)新疆吐鲁番地区葡萄产业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葡萄产业研究概述 |
1.2.1 葡萄种植业发展现状 |
1.2.2 葡萄栽培品种的演化 |
1.2.3 葡萄干制干产业发展现状 |
1.2.4 葡萄酿酒业发展现状 |
1.3 关于葡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
1.3.1 在栽培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 |
1.3.2 在产业化水平方面存在问题 |
1.3.3 在销售渠道方面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的地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 |
2.1 农业产业化的相关理论 |
2.1.1 农业产业化的概念 |
2.1.2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 |
2.1.3 农业产业化的特征 |
2.2 现代农业的相关理论 |
2.2.1 现代农业的概念 |
2.2.2 现代农业的类型 |
2.2.3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
2.3 精品农业的相关理论 |
2.3.1 精品农业的定义 |
2.3.2 精品农业的特点 |
2.4“现代农业精品版”的相关理论 |
第三章 吐鲁番地区葡萄产业发展现状 |
3.1 种植基地现状 |
3.2 生产技术现状 |
3.3 贮藏保鲜及加工发展现状 |
3.4 市场建设及品牌建设现状 |
第四章 吐鲁番地区葡萄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产业发展方向 |
4.1.1 存在的问题 |
4.1.2 成因分析 |
4.2 产业结构 |
4.2.1 存在的问题 |
4.2.2 成因分析 |
4.3 标准化生产 |
4.3.1 存在的问题 |
4.3.2 成因分析 |
4.4 产业化水平 |
4.4.1 存在的问题 |
4.4.2 成因分析 |
4.5 市场建设 |
4.5.1 存在的问题 |
4.5.2 成因分析 |
第五章 吐鲁番地区打造“现代农业精品版”葡萄产业发展 对策研究 |
5.1 打造“现代农业精品版”葡萄产业发展方向 |
5.1.1 吐鲁番地区葡萄产业打造“现代农业精品版”必要性 |
5.1.2 打造“现代农业精品版”葡萄产业总体发展方向 |
5.1.3 打造“现代农业精品版”葡萄产业分产业的发展方向 |
5.2 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对策 |
5.2.1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
5.2.2 实行产业布局精细区划 |
5.2.3 构建合理品种结构 |
5.3 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的相关对策 |
5.3.1 大力推广葡萄标准化生产技术 |
5.3.2 提高葡萄机械化生产水平 |
5.3.3 提高葡萄水肥管理标准化 |
5.3.4 狠抓质量安全监管及建设工作 |
5.3.5 研究、推广全年标准化生产葡萄的新模式 |
5.4 产后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相关对策研究 |
5.4.1 着力解决鲜食葡萄贮运问题 |
5.4.2 大力发展葡萄制干产业 |
5.4.3 创新包装工艺水平 |
5.4.4 加快发展葡萄制酒产业 |
5.4.5 开发特色、特效的葡萄新产品 |
5.5 市场建设相关对策研究 |
5.5.1 推行质量安全追溯制度、采用二维条码管理 |
5.5.2 培育品牌,创建名牌,走高端市场 |
5.5.3 大力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 |
5.5.4 积极发展葡萄合作中介组织 |
5.5.5 抓市场建设,促商品流通 |
5.5.6 挖掘葡萄文化,发展文化产业 |
5.6 扶持政策研究 |
5.6.1 强化组织领导 |
5.6.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5.6.3 建立多渠道、多元化融资机制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3)怀来县葡萄产业SWOT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图 |
2 怀来县葡萄产业现状 |
2.1 怀来县葡萄产业总体现状 |
2.2 葡萄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
2.2.1 葡萄基地规模不断扩大,促进了农民增收 |
2.2.2 葡萄酒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加快了产业发展步伐 |
2.2.3 葡萄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提升了产业发展档次 |
2.2.4 品牌意识不断增强,推进产品向高端化发展 |
3 怀来县葡萄产业的 SWOT 分析 |
3.1 优势因素 |
3.1.1 优越的自然条件 |
3.1.2 区位优势明显,内外交通发达 |
3.1.3 拥有知名龙头企业,酿酒葡萄产业化发展形成规模 |
3.1.4 科技力量支撑,县校合作成果丰硕 |
3.1.5 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品质优良 |
3.2 劣势因素 |
3.2.1 沿用传统栽培模式,葡萄品质下降 |
3.2.2. 机械化水平总体偏低,种植成本过高 |
3.2.3 品种结构有待调整,产后处理阶段尚待提高 |
3.2.4 酿酒葡萄基地建设滞后,农户与基地连接不再紧密 |
3.2.5 葡萄设施栽培规模小,仍处于示范阶段 |
3.3 机会因素 |
3.3.1 当地政府政策扶持 |
3.3.2 张家口市与北京联合申办 2022 年冬季奥运会 |
3.3.3 我国葡萄酒市场潜力巨大 |
3.3.4 葡萄流通新形势的产生——农超对接 |
3.4 威胁因素 |
3.4.1 大量进口葡萄酒,加剧竞争 |
3.4.2 我国西部产区葡萄产量持续领先葡萄酒产业发展迅速 |
3.4.3 省内秦皇岛产区竞争激烈 |
3.4.4 张家口市涿鹿县葡萄产业发展强劲 |
3.5 怀来县葡萄产业定量分析 |
3.5.1 内部因素定量分析 |
3.5.2 外部因素定量分析 |
3.5.3 构建 SWOT 矩阵 |
4 对策建议 |
4.1 转变传统种植方式,提高果品质量 |
4.2 加快发展葡萄加工业,完善延伸产业链条 |
4.3 加快基地建设步伐,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
4.4 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壮大基层人员队伍 |
5 结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4)金善宝与中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四、可能的创新与存在问题 |
第一章 金善宝生平及社会历史条件分析 |
第一节 金善宝生平及其主要活动经历 |
一、生平概述 |
二、主要活动经历 |
第二节 金善宝科技活动社会历史条件分析 |
一、复杂的社会政治环境 |
二、农业生产实践的迫切需要 |
三、传统农业文化与中西科技文化的交流 |
第二章 金善宝与现代农业教育 |
第一节 金善宝现代农业教育的历史背景 |
第二节 培育现代农业科技优秀人才 |
一、"科教兴国"理想的尝试 |
二、现代农业教育家的典范 |
三、建设现代农业科学家队伍 |
四、关爱年轻科研人员 |
第三节 金善宝在南京农业大学发展中的特殊作用 |
一、在南京农学院的办学实践 |
二、南京农学院新校址选择 |
三、为"南农"复校所做的努力 |
第三章 金善宝与小麦科学研究 |
第一节 中国小麦品种资源科学研究 |
一、云南小麦的发现与研究 |
二、中国小麦品种分类及其分布区域的研究 |
第二节 中国小麦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 |
一、现代中国小麦育种回顾 |
二、"中大2419"等小麦良种的育成与推广 |
三、"中字麦"系列优质小麦新品种的育成与推广 |
四、南繁北育、异地加代小麦育种方法创新 |
第三节 小麦科学理论的总结与创新 |
一、《中国小麦栽培学》研究与编写出版 |
二、中国小麦品种系谱与品种志研究 |
三、小麦生态研究 |
四、小麦科学其它相关着作和理论研究 |
第四章 金善宝与农业科技政策和管理 |
第一节 农业科技政策的研究和建议 |
一、农业科技政策的内涵和执行主体 |
二、强调农业科学研究的特殊地位 |
三、改善农业科研条件和落实科研人员政策 |
四、呼吁政府增加农业科技投入 |
第二节 农业科技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
一、重视农业科技的管理研究 |
二、提倡农业科技协作研究 |
三、提议建立专业与区域农业科研中心 |
四、农业科研要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 |
第三节 农业科技推广与普及 |
一、农业科技要直接面向农业生产 |
二、农业科技的推广体系建设 |
第五章 金善宝与农业科学技术史研究 |
第一节 金善宝对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的研究与传承 |
一、对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研究的高度重视 |
二、中国小麦史研究 |
三、中国现代农学家研究 |
第二节 金善宝与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的建设与发展 |
一、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的建立 |
二、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事业的发展 |
第六章 金善宝的科学研究方法 |
第一节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 |
一、理论联系实际 |
二、面向社会实践与科学问题确定科研选题 |
第二节 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 |
一、田野调查与科学实验 |
二、科学研究的历史方法 |
第七章 金善宝的现代农业科技思想 |
第一节 为农服务的农业科技价值思想 |
一、充分认识农业的基础地位 |
二、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发展的根本作用 |
第二节 系统辩证的农业科技发展规律思想 |
一、农业科技发展受外部因素的制约 |
二、农业科技发展受内部因素的制约 |
三、农业科技知识的积累 |
第三节 科技创新思想 |
一、求真务实 |
二、开拓创新 |
三、开放学习 |
第四节 农科教结合的教育理念 |
一、农科教结合教育理念的形成 |
二、农科教结合的办学思想与实践 |
第五节 中国农业哲学探索 |
一、农业科技史与农业哲学 |
二、《农业哲学基础》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
结语评价与启示 |
一、金善宝在中国现代农业科技史上的历史地位 |
二、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与现实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金善宝年谱 |
附录二: 金善宝论文、论着、演讲文稿一览 |
附录三: 金善宝小麦科学研究的主要学术成就 |
一、育成的小麦品种 |
二、育种资源与方法 |
三、小麦学术着作 |
四、学术荣誉和奖励 |
致谢 |
在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 |
(5)中国传统农业的近代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3.1 基本概念界定 |
1.3.2 研究理论基础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内研究动态 |
1.4.2 国外研究动态 |
1.4.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6.1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6.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农业转型的渐进开启 |
2.1 中国市场的被动开放 |
2.1.1 传统自然经济的解体 |
2.1.2 商品经济的较大发展 |
2.1.3 农产加工企业的初步设立 |
2.2 农业功能的重新定向 |
2.2.1 保证粮食供给 |
2.2.2 提供工业原料 |
2.2.3 确保外贸权益 |
2.2.4 吸纳失地农民 |
2.3 农业变革思潮的兴起 |
2.3.1 农业专门化管理的思想 |
2.3.2 兼采中西各法的主张 |
2.3.3 调整农业经营形式的呼吁 |
2.3.4 发展外贸农业的要求 |
2.4 政府变法图存的推动 |
2.4.1 最早的农政机构设立 |
2.4.2 农业改良政策的确立 |
2.4.3 农业改良政策的初步实施 |
2.5 小结 |
第三章 农官体系向专门化管理体系的转变 |
3.1 专门管理机构的设置 |
3.1.1 机构设置趋向专业 |
3.1.2 管理方式趋向科学 |
3.1.3 人员配备趋向专业人才 |
3.2 专项法规的制度安排 |
3.2.1 农业生产法规 |
3.2.2 农业经济政策 |
3.2.3 科教推广法规 |
3.3 农业专门化管理职能的实施 |
3.3.1 农事教育的兴起 |
3.3.2 农事试验场的创办 |
3.3.3 农业推广组织的建立 |
3.4 小结 |
第四章 经验农学向近代实验农学的发展 |
4.1 西学东渐下的农业科技传入 |
4.1.1 农学论着的翻译 |
4.1.2 农业科技人才的留用 |
4.1.3 农业科技实物的引进 |
4.2 西方农业科技在中国的传播与推广 |
4.2.1 西方农业科技的择用 |
4.2.2 西方农业科技的改造 |
4.2.3 西方农业科技的推广 |
4.3 新形势下传统农业技术的继承与发展 |
4.3.1 传统农业技术科学性的解释 |
4.3.2 传统农业技术有效性的验证 |
4.3.3 传统农业技术可应用性的提升 |
4.4 小结 |
第五章 家庭生产方式向社会化生产方式的过渡 |
5.1 地主与富农雇工经营的渐兴 |
5.1.1 雇工经营的兴起 |
5.1.2 耕作面积的扩大 |
5.1.3 土地经营的效益 |
5.2 新式农牧垦殖公司的初现 |
5.2.1 集股创办 |
5.2.2 公司加佃户双层经营 |
5.2.3 专业化的商品生产 |
5.3 农业合作社的产生 |
5.3.1 劳动互助社 |
5.3.2 犁牛合作社 |
5.3.3 耕种合作社 |
5.4 小结 |
第六章 农业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的拓展 |
6.1 近代商业流通网络的建立 |
6.1.1 约开商埠的开辟 |
6.1.2 自开商埠的设立 |
6.1.3 购销网络的买办化 |
6.2 主要农副产品的进出口渠道 |
6.2.1 主要农副产品的输出渠道 |
6.2.2 主要农副产品的进口渠道 |
6.2.3 主要农副产品的贸易国别与地区 |
6.3 主要农副产品的贸易结构 |
6.3.1 进口农副产品的贸易结构 |
6.3.2 出口农副产品的贸易结构 |
6.3.3 进出口农副产品占贸易总额的比重 |
6.4 小结 |
第七章 近代农业转型的考察与判断 |
7.1 农业转型的重要指标分析 |
7.1.1 农业功能的拓展程度 |
7.1.2 农业生产方式的调整程度 |
7.1.3 农业市场形态的转变程度 |
7.1.4 农业服务机构的构建程度 |
7.2 农业转型的制约因素分析 |
7.2.1 科技异化现象时有发生 |
7.2.2 西方列强的直接干预 |
7.2.3 自然灾害和战争的破坏 |
7.3 农业转型的特征与价值 |
7.3.1 走上了“适应性过渡农业”之路 |
7.3.2 被赋予了拯救民族危亡的历史重任 |
7.3.3 奠定了近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格局 |
7.4 农业转型的现代启示——借鉴“适应性过渡农业”之路 |
7.4.1 宏观层面应坚持的基本导向 |
7.4.2 中观层面应培养的组织机构 |
7.4.3 微观层面应优化生产要素的传统与现代组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闽北无公害葡萄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概述 |
1.2 世界葡萄与我国葡萄发展情况 |
1.2.1 世界葡萄发展情况 |
1.2.2 我国葡萄发展情况 |
1.3 福建葡萄与闽北葡萄发展状况 |
1.3.1 福建葡萄发展状况 |
1.3.2 闽北葡萄发展概况 |
1.4 国内外无公害葡萄发展研究概况 |
1.4.1 国外无公害葡萄发展研究概况 |
1.4.2 国内无公害葡萄发展研究概况 |
1.5 闽北葡萄无公害生产的意义 |
1.5.1 无公害背景 |
1.5.2 葡萄无公害生产的概念 |
1.5.3 闽北葡萄无公害生产的意义 |
1.6 研究方案 |
1.6.1 研究目标 |
1.6.2 研究内容 |
1.6.3 研究方法 |
1.6.4 技术线路 |
第二章 无公害农产品与无公害葡萄认证办法 |
2.1 无公害农产品 |
2.1.1 无公害农产品概念 |
2.1.2 无公害农产品特征 |
2.1.3 无公害农产品与一般农产品区别 |
2.2 无公害葡萄的认证办法 |
第三章 闽北无公害葡萄发展的有利因子分析 |
3.1 闽北发展无公害葡萄的生态优势 |
3.1.1 温度 |
3.1.2 水分 |
3.1.3 光照 |
3.1.4 土壤 |
3.2 闽北发展无公害葡萄的基础优势 |
3.2.1 种植面积与品种分布 |
3.2.2 葡萄产量与品质 |
3.2.3 种植效益与市场 |
3.3 闽北发展无公害葡萄的人力资源优势 |
3.3.1 闽北无公害葡萄生产用工情况 |
3.3.2 闽北无公害葡萄生产人力资源优势 |
3.3.3 葡萄发展的潜力与比较优势 |
3.4 闽北发展无公害葡萄的品牌建设优势 |
3.4.1 专家指导品牌创建 |
3.4.2 协会推动品牌创建 |
第四章 闽北无公害葡萄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
4.1 种植者因素 |
4.2 市场因素 |
4.3 葡萄品种因素 |
4.4 葡萄病虫害因素 |
第五章 闽北无公害葡萄的四种发展模式 |
5.1 考亭无公害葡萄城郊型发展模式 |
5.1.1 考亭村基本情况 |
5.1.2 考亭村葡萄发展情况 |
5.1.3 考亭村葡萄发展思考 |
5.2 水南村无公害葡萄品牌建设型发展模式 |
5.2.1 水南村基本情况 |
5.2.2 水南村葡萄发展情况 |
5.2.3 水南村葡萄发展思考 |
5.3 仁山无公害葡萄协会推动型发展模式 |
5.3.1 仁山村基本情况 |
5.3.2 仁山村葡萄发展情况 |
5.3.3 仁山村葡萄发展思考 |
5.4 马坑无公害葡萄自主型发展模式 |
5.4.1 马坑村基本情况 |
5.4.2 马坑村葡萄发展情况 |
5.4.3 马坑村葡萄发展思考 |
第六章 闽北无公害葡萄发展对策 |
6.1 实施葡萄避雨栽培,发展闽北无公害葡萄产业 |
6.1.1 闽北推广避雨栽培现状 |
6.1.2 闽北避雨栽培葡萄主要措施 |
6.2 实施无公害葡萄立体栽培,促进资源循环再利用 |
6.2.1 闽北葡萄立体栽培现状 |
6.2.2 闽北葡萄立体栽培主要模式以及经济效益 |
6.2.3 葡萄园立体栽培模式的效益分析 |
6.2.4 葡萄园立体栽培注意事项 |
6.3 推广葡萄园生草栽培,保持生态可持续利用 |
6.3.1 葡萄园生草栽培意义 |
6.3.2 葡萄园生草栽培方法 |
6.3.3 葡萄园生草栽培问题探讨 |
6.4 运用果袋套用技术,促进葡萄无公害生产 |
6.4.1 葡萄果实套袋栽培意义 |
6.4.2 葡萄套袋时间及方法 |
6.4.3 葡萄套袋注意事项 |
6.5 发挥葡萄协会作用,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
6.5.1 闽北葡萄协会发展状况 |
6.5.2 闽北建设葡萄协会意义 |
6.5.3 闽北建设葡萄协会思考 |
第七章 结论 |
7.1 闽北无公害葡萄发展趋势 |
7.2 闽北无公害葡萄发展制约因素 |
7.3 闽北无公害葡萄发展对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20世纪中国动物营养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依据与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四、本文主要内容与结构 |
五、本研究的创新点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20世纪中国动物营养学发展的基础和背景 |
第一节 中国古代畜牧业发展概况与家畜饲养管理经验 |
一、中国古代畜牧业的发展概况 |
二、中国古代在家畜饲喂方面的主要技术 |
三、中国古代家畜饲喂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
第二节 近代中国畜牧业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及传统畜牧业面临的危机 |
一、鸦片战争以来的战乱影响了农牧业现代化进程 |
二、国外畜禽饲养管理技术被引介到中国 |
三、中国传统饲养方式的延续与面临的危机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动物营养学成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
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畜牧业的发展历程 |
二、中国现代畜牧业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 |
三、动物营养学日益成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强有力支撑力量 |
第二章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动物营养学的发展 |
第一节 相关组织和机构的建立 |
一、相关科研机构的建立 |
二、相关教育机构的建立 |
三、相关学会组织的建立 |
第二节 动物营养学相关学术着作与刊物 |
一、相关刊物的刊行 |
二、相关书籍的出版 |
第三节 中国动物营养学先驱人物及其贡献 |
一、陈宰均先生—我国动物营养科学的奠基者 |
二、王栋先生—通研植物动物生产的畜牧大家 |
三、许振英先生—为祖国工作六十年的动物营养科学先驱 |
第四节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动物营养研究内容和成果 |
一、动物营养及营养生理研究 |
二、科学饲养方式与传统习惯饲养方式效果比较研究 |
三、国内各种常见廉价饲料的畜禽肥育效果研究 |
四、不同饲料饲用效能比较及替代试验研究 |
五、中外不同品种家畜比较饲养试验研究 |
第三章 20世纪下半叶中国动物营养学的发展 |
第一节 相关组织和机构的建立 |
一、1978年以前相关的科研机构和学会组织 |
二、1978年以后动物营养学会组织和科研机构等的独立设置 |
三、畜牧教育资源的调整重组和动物营养专业的设置 |
第二节 动物营养学重要书刊的出版和刊行 |
一、动物营养学重要书籍的出版 |
二、动物营养学相关刊物的刊行 |
第三节 动物营养学人才队伍 |
一、成名于此时的几位主要动物营养学大家 |
二、几支重要的动物营养学研究队伍 |
第四节 20世纪下半叶中国动物营养研究主要内容和成果 |
一、1949~1978年间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 |
二、20世纪80年代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 |
三、20世纪90年代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 |
第四章 中国动物营养学百年发展的动因分析及社会影响 |
第一节 中国落后的畜牧业亟待改进 |
一、中国畜牧业落后情形日显 |
二、国外先进动物营养科技的直接影响 |
第二节 国家政策和本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了动物营养学发展 |
一、国家政策因素的重要影响 |
二、科技投入和本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影响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动物营养学发展空间拓展 |
一、粮食有余和畜牧业的大发展 |
二、饲料工业的兴起和蓬勃发展急需动物营养学的跟进 |
第四节 动物营养学的发展对我国畜牧业和饲料业的影响 |
一、动物营养科学改变着中国传统的养殖观念和养殖方式 |
二、动物营养科学直接影响着饲料工业的发展 |
第五节 动物营养科学在改善人民膳食的同时影响着农业结构 |
一、动物营养科学为提高人民的膳食水平做出了贡献 |
二、动物营养科学的发展对于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第六节 动物营养科学与畜牧业污染 |
一、现代化畜牧业的污染问题 |
二、动物营养在解决畜牧业污染问题上的作用 |
第五章 中国动物营养学百年发展的经验启示和未来发展趋势 |
第一节 中国动物营养学历史进程及经验总结 |
一、20世纪中国动物营养学发展的阶段划分及特征 |
二、中国动物营养学百年发展的经验启示 |
第二节 现代畜牧业发展存在的动物营养相关问题及需求 |
一、缓解饲料资源紧缺需要动物营养学发挥作用 |
二、解决畜牧业环境污染问题需要动物营养学方法加以调控 |
三、改善畜产品品质依赖动物营养新技术新产品 |
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动物营养研究改变传统观念 |
第三节 未来中国动物营养科学发展趋势 |
一、研究领域和视野的扩展与目标思路的调整转变 |
二、中国动物营养科学研究发展趋势 |
三、中国动物营养研究与实践一定要走自己的路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基于区域竞争力的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内容及范围界定 |
1.5.1 主要内容 |
1.5.2 范围界定 |
1.6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
1.6.1 研究的创新 |
1.6.2 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农业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产业集群 |
2.1.2 农业产业集群 |
2.1.3 区域竞争力 |
2.2 产业群集理论 |
2.2.1 马克思关于产业集群的思想 |
2.2.2 交易费用理论 |
2.2.3 新经济地理理论 |
2.2.4 分工协作理论 |
2.3 区域竞争力理论 |
2.3.1 区位理论 |
2.3.2 输出基础理论 |
2.3.3 "钻石"理论 |
第三章 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作用机理 |
3.1 农业产业集群效应分析 |
3.1.1 农业产业集群自身特征效应分析 |
3.1.2 农业产业集群集聚效应分析 |
3.2 农业产业集群自身特征效应对区域基础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
3.2.1 协同性对区域基础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
3.2.2 开放性对区域基础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
3.2.3 网络化对区域基础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
3.2.4 根植性对区域基础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
3.3 农业产业集群集聚效应对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
3.3.1 资源整合效应对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
3.3.2 规模经济效应对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
3.3.3 技术创新效应对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
3.3.4 成本节约效应对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
3.3.5 市场竞争效应对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
第四章 国内外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经验及对新疆的启示 |
4.1 国外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状况及成功经验 |
4.1.1 美国大豆产业集群的状况及成功经验 |
4.1.2 法国葡萄产业集群的状况及成功经验 |
4.1.3 加拿大玉米产业集群的状况及成功经验 |
4.2 国内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状况及成功经验 |
4.2.1 山东蔬菜产业集群的状况及成功经验 |
4.2.2 宁夏枸杞产业集群的状况及成功经验 |
4.2.3 河南大枣产业集群的状况及成功经验 |
4.3 国内外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成功经验对新疆的启示 |
4.3.1 国外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经验对新疆的启示 |
4.3.2 国内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经验对新疆的启示 |
第五章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现状及形成机制 |
5.1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 |
5.1.1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概况 |
5.1.2 新疆特色农业种植加工区域分布的现状 |
5.1.3 新疆特色农业种植加工区域规模的现状 |
5.1.4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链延伸与深加工生产的现状 |
5.2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 |
5.2.1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概况 |
5.2.2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区域集聚现状 |
5.2.2.1 农业产业集群的识别方法 |
5.2.2.2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集聚的集中度分析 |
5.2.2.3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集聚的区域分布状况 |
5.2.3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阶段及类型分析 |
5.3 基于"钻石"模型的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优势分析 |
5.4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 |
5.4.1 农业资源禀赋差异是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诱因 |
5.4.2 特色农业集聚种植是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基本条件 |
5.4.3 特色农业加工企业集聚是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因素 |
5.4.4 政府引导与扶持是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最终形成的外在推力 |
第六章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的评价及制约因素 |
6.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6.2 基于GEM模型的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 |
6.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2.2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测度 |
6.2.3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测度的结果分析 |
6.3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的Pearson评价 |
6.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3.2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Pearson测度 |
6.3.3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Pearson测度的结果分析 |
6.4 影响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制约因素 |
6.4.1 生态环境脆弱,区位劣势显着,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潜在优势难以发挥 |
6.4.2 集群布局不合理,市场竞争过度,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资源整合能力差 |
6.4.3 农业资本匮乏,创新效应不足,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科技支撑能力弱 |
6.4.4 企业竞争力不强,集群驱动力弱,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规模不大 |
6.4.5 生产加工环节粗放,农业产业链较短,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不强 |
6.4.6 中介服务不足,专业合作组织尤其缺乏,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支撑体系不健全 |
6.4.7 网络化程度低,缺乏集群文化,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根基不牢 |
6.4.8 政府服务缺位,政策支持不够,政府制度束缚显着 |
第七章 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思路 |
7.1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
7.1.1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思想 |
7.1.2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原则 |
7.2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区域布局规划 |
7.2.1 新疆番茄产业集群区域布局规划 |
7.2.2 新疆枸杞产业集群区域布局规划 |
7.2.3 新疆红枣产业集群区域布局规划 |
7.2.4 新疆红花产业集群区域布局规划 |
7.3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7.3.1 新疆番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7.3.2 新疆枸杞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7.3.3 新疆红枣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7.3.4 新疆红花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7.4 促进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保障措施 |
第八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存在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的问卷调查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9)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方法与结构重点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传承与发展分期 |
第一节 中国传统蔬菜科技的传承与面临挑战 |
一、中国传统蔬菜科技的传承 |
二、中国传统蔬菜科技面临挑战 |
第二节 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发展分期 |
一、萌芽(晚清-1911) |
二、初创(1911-1949) |
三、繁荣发展(1949-1966) |
四、曲折发展(1966-1977) |
五、快速发展(1978-2000) |
第二章 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教育与人才培养 |
第一节 专业设置与学科发展 |
一、1949年以前的蔬菜园艺科技教育 |
二、1949年以后的蔬菜专业设置与学科发展 |
第二节 蔬菜科技人才培养 |
一、1949年以前的蔬菜科技人才状况 |
二、1949年以后的蔬菜科技人才培养 |
第三节 我国着名蔬菜园艺学家及其主要成就 |
第三章 20世纪中国蔬菜科研、成果推广与科技传播 |
第一节 蔬菜科研、推广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
一、1949年以前蔬菜科研、推广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
二、1949年以后蔬菜科研、推广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
第二节 蔬菜科研、推广活动的开展 |
一、1949年以前的蔬菜科研、推广活动 |
二、1949年以后的蔬菜科研、推广活动 |
第三节 蔬菜科技交流与传播 |
一、专业科技刊物的出版 |
二、专业学会的建立与发展 |
三、蔬菜科技的国际交流 |
第四章 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主要成就 |
第一节 蔬菜作物的种质资源研究 |
一、蔬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的进步 |
二、几种主要蔬菜作物种质资源的调查、保存和利用 |
第二节 蔬菜作物的遗传育种 |
一、蔬菜作物育种研究的进步 |
二、几种主要蔬菜作物的良种选育 |
第三节 蔬菜作物栽培 |
一、蔬菜作物栽培生理研究的进步 |
二、蔬菜作物设施栽培科技 |
三、蔬菜作物育苗与施肥科技 |
第四节 蔬菜作物保护 |
一、蔬菜作物病虫害调查、鉴定与测报 |
二、蔬菜作物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 |
第五节 蔬菜贮藏与加工 |
一、蔬菜贮藏运输技术 |
二、蔬菜加工技术 |
第五章 百年蔬菜科技进步动因分析 |
第一节 相关学科发展对蔬菜科技进步的推动 |
一、植物生理学为优化蔬菜生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
二、植物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把蔬菜育种引向分子水平 |
第二节 国家政策和社会组织制度对蔬菜科技进步的影响 |
一、国家农业政策部署、制度改革对蔬菜科技进步的影响 |
二、研究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和组织协作对蔬菜科技进步的作用 |
三、实施科技规划和加大科研投入对蔬菜科技进步的引导与支撑 |
第三节 社会需求与蔬菜科技进步的相互作用 |
一、蔬菜社会需求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
二、蔬菜科技进步对社会需求的刺激与促进 |
第四节 资源环境压力对蔬菜科技进步的要求 |
一、提高菜地产出率是缓解蔬菜生产资源环境压力的重要途径 |
二、社会对蔬菜产品安全提出新要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课题研究 |
致谢 |
(10)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立题背景 |
1.1.1 畜牧业发展具有强劲生命力 |
1.1.2 畜产品在食物消费中占据重要地位 |
1.1.3 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城乡居民生命健康 |
1.1.4 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外向型畜牧业发展 |
1.1.5 风险分析是食物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 |
1.2 研究意义 |
1.2.1 食物质量安全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
1.2.2 畜产品质量安全是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基础 |
1.2.3 食物质量安全是现代农业的内在规定性 |
1.2.4 畜产品质量安全是新农村建设的理性选择 |
1.3 研究动态 |
1.3.1 安全制度研究进展 |
1.3.2 安全技术研究进展 |
1.3.3 风险预警研究进展 |
1.4 基本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1 基本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4.3 主要研究方法 |
1.5 主要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
1.5.1 主要研究特色 |
1.5.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理论分析 |
2.1 相关基本概念 |
2.1.1 基本概念 |
2.1.2 有关概念比较 |
2.2 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的理论基础 |
2.2.1 风险理论 |
2.2.2 系统科学理论 |
2.2.3 经济学理论 |
2.2.4 辩证唯物主义理论 |
2.2.5 预测决策理论 |
2.3 预警研究进展 |
2.3.1 经济预警研究 |
2.3.2 农业预警研究 |
2.3.3 生态预警研究 |
2.3.4 预警研究领域向纵深发展 |
2.4 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理论分析结论 |
2.4.1 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理论的学科基础 |
2.4.2 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理论分析相关结论 |
第三章 畜牧业经济与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 |
3.1 畜牧业经济发展分析 |
3.1.1 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 |
3.1.2 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历程 |
3.1.3 现代畜牧业之含义 |
3.2 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日趋严重 |
3.2.1 农产品出口基本状况 |
3.2.2 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 |
3.2.3 农产品出口基本趋势 |
3.2.4 畜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逐步扩大 |
3.3 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定上升 |
3.4 食物质量安全风险分析与预警进展 |
3.4.1 食物质量安全风险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
3.4.2 有关国际组织食物质量安全风险分析研究进展 |
3.4.3 有关国家和地区食物质量安全预警研究 |
3.4.4 我国食物质量安全预警研究 |
第四章 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因素分析 |
4.1 风险因素的有关术语及分类 |
4.1.1 风险因素的有关术语 |
4.1.2 风险因素的分类 |
4.1.3 畜产品质量安全性的评价 |
4.2 物理性风险因素 |
4.3 化学性风险因素 |
4.3.1 风险因素成分分析 |
4.3.2 风险因素来源分析 |
4.3.3 风险因素控制的法律及规定 |
4.4 生物性风险因素 |
4.4.1 动物疫病分类 |
4.4.2 学理解释 |
第五章 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方法 |
5.1 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方法设计 |
5.1.1 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知识释义 |
5.1.2 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方法概述 |
5.1.3 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系统构成 |
5.2 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概念指标体系 |
5.2.1 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概念指标选择原则 |
5.2.2 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概念指标体系构成 |
5.3 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 |
5.3.1 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与监测的关系 |
5.3.2 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的相关法律规定 |
5.3.3 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的相关计划 |
第六章 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应用指数体系的构建 |
6.1 预警应用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6.2 预警应用指标体系的基本构成 |
6.3 利用LIKERT五点尺度量表划分警限 |
6.4 预警应用指标的解释与判断 |
第七章 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技术 |
7.1 微观层面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技术 |
7.1.1 单因素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技术 |
7.1.2 单产品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技术 |
7.2 基于AHP 的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与预警 |
7.2.1 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及步骤 |
7.2.2 基于AHP 的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 |
7.2.3 基于AHP 的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模型 |
7.2.4 基于Delphi Method 的评价检验 |
7.3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技术 |
7.3.1 支持向量机的产生和发展 |
7.3.2 支持向量机的基本原理 |
7.3.3 支持向量机的基本算法 |
7.3.4 基于SVM 的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模型构建 |
7.3.5 基于SVM 的预警模型应用分析 |
7.4 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智能系统模型设计 |
7.4.1 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表的构建 |
7.4.2 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智能系统的功能 |
7.4.3 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智能系统的特点 |
第八章 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政策建议 |
8.1 完善体系建设,构建安全保障 |
8.1.1 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
8.1.2 加快建设检验监测体系 |
8.1.3 尽快完善标准体系 |
8.1.4 依法强化队伍体系 |
8.2 扩大规模养殖,夯实安全基础 |
8.3 推进循环经济,实现健康养殖 |
8.3.1 畜牧业循环经济的基本含义 |
8.3.2 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物质基础 |
8.3.3 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基本思路 |
8.3.4 采取综合措施大力推进健康养殖 |
8.4 发展畜牧合作社,推进产业化经营 |
8.4.1 发展畜牧业合作社意义重大 |
8.4.2 发展畜牧业合作社的思路对策 |
8.4.3 大力发展畜牧业产业化经营 |
8.5 实施认证管理,严格质量监管 |
8.5.1 加快发展畜产品的认证化管理 |
8.5.2 全过程实施畜产品质量监管 |
8.6 提高安全认识,实现信息共享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基本结论 |
9.2 问题讨论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中国农学会农产品贮藏加工分会与《保鲜与加工》杂志联合组建农产品贮藏加工教授级讲学与指导团(论文参考文献)
- [1]协同视角下贵州农产品产业链发展研究 ——以紫云县葡葡产业链为例[D]. 钱莹莹. 贵州财经大学, 2021
- [2]新疆吐鲁番地区葡萄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 满保德. 石河子大学, 2017(01)
- [3]怀来县葡萄产业SWOT分析[D]. 王碧薇. 河北农业大学, 2014(03)
- [4]金善宝与中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研究[D]. 李燕.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
- [5]中国传统农业的近代转型研究[D]. 任耀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4)
- [6]闽北无公害葡萄发展对策研究[D]. 徐恺营.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02)
- [7]20世纪中国动物营养学发展研究[D]. 李新.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6)
- [8]基于区域竞争力的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 黄海平. 石河子大学, 2010(08)
- [9]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发展研究[D]. 丁晓蕾.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6)
- [10]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研究[D]. 孔繁涛.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