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继续高增长的难度加大 2002年消费市场以平稳为基调(论文文献综述)
闫娟[1](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刘芮嘉[2](2019)在《资产重估与货币政策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以加入WTO为标志,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使得自1994年实行外汇管理体制之后呈现出的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双顺差”特点得到进一步加强,外汇资产占央行资产比重逐年增加,我国以对冲外汇为主的流动性投放模式正式拉开序幕。此后近20年时间里,在通货膨胀水平维持稳定的情况下,投放到经济体中的大量货币流入资本市场,导致我国以股票市场估值中枢系统性抬升,以及房地产市场价格大幅上涨为主要标志的资产重估问题凸显。2013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外贸易顺差的缩减使得我国以国外资产为基础的货币供给方式难以持续,流动性逐步转向以国内资产为信用基础的投放,此时更加需要资本市场的良性健康发展。特别是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发展动能的转变成为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因此,资产重估及经济结构调整已成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现状,重点研究我国房地产市场资产价格重估的相关问题,按照从现象到本质、从理论到实证的研究思路,首先通过概念对比界定出资产重估的准确定义,在对相关国家资本市场波动案例进行解析的基础上,创新性提出资产重估的分析视角,并建立资产重估检测体系,以此对我国房地产市场为代表的资本市场运行作出资产重估层面的解读。基于理论及事实检验对资产重估内涵作出定义后,从我国宏观经济背景出发寻找资产重估在货币数量及结构层面的影响因素,探寻资产重估问题的本质。随后讨论资产重估与货币政策间的互动影响机制,以及货币政策在应对资产重估问题中面临的经济体系结构性制约问题。最后研究资产重估及经济结构扭曲背景下的货币政策执行框架,并通过对创新型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执行效果的实证检验,实现从理论到实证的研究路径,提出灵活运用创新型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应对资产重估及经济结构问题的政策建议。按照这样的逻辑主线,本文核心内容归纳为四个方面:本文首先对资产重估概念进行了界定,在综合对比资产、资产定价、资产价格波动及资产泡沫概念及特征的基础上,给出资产重估的定义:资产重估,是指经济体系中各项冲击通过影响投资主体盈利预期,使资本市场上资金配置数量和结构发生改变,而引发的资产价格长期总体持续上涨的过程,主要表现为资本市场无风险利率的下降和估值中枢的系统性抬升。同时梳理资产重估的内涵及特征,总结出资产重估在经济运行中的表现,以及其过程对金融稳定带来的隐忧。接着以日德两国为例,分析其在二战后期发展路径一致的情况下,资本市场却在20世纪90年代中出现不同表现的特征及原因,并创新性地从资产重估视角对两国代表性时期的资本市场运行做出全新解释,得出日本在资产泡沫破裂前15年期间,房地产市场及股票市场均经历了资产重估过程;德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的房地产市场同样经历着资产重估过程的结论。本文随后基于我国具体国情,选择资本市场中最能体现资产价格重估过程的房地产市场为代表,建立了资产价格重估的检测体系,综合选取三大类12项研究指标,从供给、需求和信贷三个角度分别测度价格波动程度,划定检测区间,建立完整的检测指数体系,对我国房地产价格进行重估检测。结果表明,我国房地产市场自2003年以来至今已经经历并将持续经历资产重估过程,个别年份虽出现泡沫预警,但尚未达到泡沫经济状态的结论。在对资产重估进行了概念界定及内涵探究的基础上,本文随后对资产重估产生的宏观经济背景及原因进行介绍与研究。我国现阶段的宏观经济发展呈现出如下特点:依靠大量投资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货币膨胀与经济脱实向虚、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以及高储蓄率导致的资产价格上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资产重估的影响因素:通过对房地产市场价格重估的解析,得出资产重估原因之流动性过剩;通过对货币职能理论及“高货币之谜”的探析,得出资产重估原因之货币结构变化;通过研究资产替代及要素价格重估,得出资产重估原因之资产要素价格。此部分为对资产重估由现象到本质的剖析过程。在明确了资产重估背后的影响因素基础上,本文开始就其主要原因,即货币数量及结构问题进行研究。文章第5章首先论述了资产重估与货币政策的互动影响机制,该部分开篇介绍了货币政策的四种传导渠道,着重强调了资产价格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发挥的作用,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特别分析了房地产价格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接着对资产重估与货币政策互动机制进行研究,通过建立Bordo-Jeanne的经典分析框架,探究货币当局在资产价格膨胀时所面临的困境:前瞻性货币政策(Proactive)与被动的货币政策(Reactive)选择。结论分析表明资产重估带来的抵押品价格上涨会存在潜在的信贷危机,货币当局应当根据具体的经济条件(如预期)决定是否采取事前反应的必要措施来限制信贷规模。文章随后在第6章资产重估与货币政策的结构性制约的研究中,首先讨论了资产重估与金融市场不完全、实体经济结构性扭曲之间的关系,接着根据中国现实经济中存在的结构性扭曲因素(如政府融资平台扩张等),构建信贷市场局部均衡动态模型,厘清我国利率系统性抬升、经济结构扭曲的内在互动机制,在此基础上分析信贷市场变动可能带来的“产业空心化”等宏观金融风险,以及货币政策总量调控的失灵,并提出灵活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建议。在厘清了资产重估与货币政策关系的基础上,本文最后一部分内容将理论与实证相结合,探讨资产重估条件下的货币政策执行。该部分首先对我国现行货币政策框架特点做出阐述,明确货币政策目标、传导机制和政策工具,并指出现行货币政策执行存在的不足。随后提出我国经济追求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所面临的挑战,对货币政策执行提出的新要求,重点强调探索货币政策的结构性调节作用。接下来的实证研究部分采用VAR模型,在创新性地将结构性货币政策分为数量型和利率导向型两个类别的基础上,分别对两类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利率波动、上市公司总市值和物价水平四个层面的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得出利率导向型政策作用力度总体大于数量型货币政策的结论,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需针对不同背景及政策目标,灵活选取多项政策组合的结论。最后从“资产重估”与“结构调整”两个角度,提出货币政策要充分发挥其结构性调节作用,用创新性的手段和方式应对资产价格重估、促进经济结构合理布局、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同时加强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监管的有效配合,健全“双支柱”框架以更好地防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促进宏观经济健康发展。
王晓慧[3](2019)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发展问题事关人民群众利益,人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经济建设,把经济发展作为重要内容大力推进,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九十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维持了多年的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事业取得明显成效。经过40余年的高速发展,追求高质量的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战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维凝聚了发展的真谛。经济发展史表明,经济可持续发展建立在有效、有质、稳中求进的基础上,当前世界已经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口,跨越这个关口必须要着眼长远,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只有积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进行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才能全面增强国家实力,才能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雄厚基础,并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成为新时代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站在新时代的历史坐标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高质量生活需求,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离不开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发展在系列政策实施影响下,开始发生深刻性变化,同时依靠大量投资拉动、传统动能为主的要素粗放投入再也不能适应当前新时代经济发展要求。新时代对于中国迈向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很好的历史机遇,也赋予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契机,因此本论文试图从政治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学科阐释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什么,厘清党和国家为什么提出经济高质量发展、怎么样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问题,本文正是基于以上问题意识进行深入研究,文中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分析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国内外背景,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国内学者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现状、国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性简评,并对本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结构安排,以及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进行阐述。这部分内容为论文之后的具体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二章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概述。本章主要厘定发展、高质量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明晰研究对象和范畴,在此基础上分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特征,形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框架,为论文的深入研究提供基本知识支撑。第三章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确立。首先是从历史逻辑回答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确立的必要性,其次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的视域进一步回答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的理论溯源,最后从实践逻辑展开论述了中国必须要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本章形成了系统清晰的经济发展思想,有利于为本论文提供理论支撑和指导。第四章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本章从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分析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可能性,得出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所具备的有利条件,包括产业体系的完备、需求结构的升级、扩大的内需市场等。第五章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约束条件。本章坚持问题导向思维,综合运用数据分析和比较分析法,立足中国当前经济发展存在的累积性问题和结构性矛盾,从整体勾勒出我国经济发展未来变迁的基本框架,与世界进行比较,总结概括出不利于中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约束条件,包括经济增长效率滞后、经济结构不平衡、体制机制约束等。第六章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按照基本理念、关键抓手、重大突破点的破解思路,从新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化体系、体制机制完善等维度入手,提出中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事业的现实路径。
范小仲[4](2019)在《中国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考察(1979-2013)》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40年来,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性跨越。1978-2017年中国经济实现了年均9.5%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发展奇迹。然而,中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过程中,也面临着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等多重结构失衡的风险和挑战。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结构失衡并存的现象被称为“中国经济增长之谜”。现有研究大多从我国要素市场化滞后于产品市场化的“不对称市场化”典型事实出发,通过实证分析要素价格扭曲的经济效应来解释“中国经济增长之谜”,并提出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的政策建议,但较少考察我国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进程,从历史视角追溯探寻我国要素市场化滞后深层原因的研究也不多见。基于此,在要素市场化改革2013年进入重点攻坚阶段的背景下,本文根据我国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阶段性特征,将传统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扭曲型要素价格体系及要素计划配置体制作为分析起点,按经济体制转轨(1979-1991年)、市场经济体制建立(1992-2001年)和市场经济体制完善(2002-2013年)三个时期,将要素市场化改革相应分为探索、推进和深化三个阶段,系统梳理1979-2013年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脉络,深入研究要素市场化滞后的历史逻辑和历史根源,力图从中找到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制约因素,为当前的要素市场化改革提供一些新思路和新参考。在传统计划经济时期,内生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所形成的扭曲型要素价格体系以及要素计划配置体制,使中国在改革开放前近三十年就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但付出的代价高昂,表现为产业结构严重畸形,要素配置效率低下,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甚微。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经济发展战略转型以及市场化改革的启动,要素市场领域也开始进行改革探索,扭曲型要素价格体系和要素计划配置体制成为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对象和起点。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1979-1991年),要素市场化改革开始实践探索。尽管还存在“要素不是商品”的理论桎梏,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市场力量的不断增强,产品价格市场化及市场主体多元化对要素计划配置体制造成冲击,要素市场开始初步发育。然而,相比于产品价格,要素价格市场化程度还很低,要素价格扭曲依然严重,加剧市场秩序紊乱和宏观调控困难,现实矛盾使要素市场化改革由探索进入推进阶段。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时期(1992-2001年),“要素不是商品”的理论桎梏被打破,确立了要素的商品属性和要素市场的基础地位,在产品价格市场化并轨的背景下,要素市场化改革开始正式启动并不断推进。但由于国有企业承担了大量战略性和社会性负担,需要在要素数量和价格上予以支持,要素价格“双轨制”由此形成,引发经济中产生诸多摩擦和冲突,解决摩擦客观上为深入要素市场化改革创造了条件。在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时期(2002-2013年),要素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但受到地方政府干预要素市场的掣肘,要素市场分割和要素价格扭曲并没有消除,导致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出现多重结构性失衡,要素价格扭曲成为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根源。通过考察我国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进程,本文得出以下基本结论和启示:第一,要素市场化总体滞后是我国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第二,要素市场化改革受多重因素制约与掣肘;第三,要素市场化抑制内生于双轨渐进式改革策略;第四,要素价格扭曲是传统发展方式的重要决定因素和锁定机制;第五,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随着我国经济规模、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及市场发育等发展阶段性因素的变化,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的现实条件已经具备,要素市场化改革已具有“可改革性”。从历史进程和历史经验来看,要素市场化改革受到多重因素制约,涉及经济体制的各个层面,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需要统筹推进,注重与其他相关改革的相互协同与配合。如此,才能真正建立完善的竞争性要素市场体系,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从而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成功转型。
王璟谛[5](2019)在《国家治理视角下民族自治地方财政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合理的财税体制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市场统一有序、社会公平公正、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基于民族自治地方特殊性安排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推进民族自治地方治理必然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建立符合民族自治地方发展的现代财政制度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应然要求,也是民族自治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题中之义。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民族自治地方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并提出了加大力度支持革命地区、民族自治地方、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给民族自治地方尤其是边疆民族自治地方带来了新发展机遇。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坚实的财力保障和规范的制度保障,由于历史原因和原来国家战略大局安排,民族自治地区财政经济发展还明显地落后于发达地区,地方政府自主财力还较为薄弱,目前中央支持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政策还欠稳定欠规范,转移支付力度与民族自治地方发展的需要还有较大差距,需要深入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此背景下,加强在国家治理视角下开展民族自治地方财政问题研究,建立符合民族自治地方加快发展全面发展的现代财政制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文献回顾和收集八个民族省区的财政经济资料的基础上,针对民族自治地方存在的财政问题开展一定范围的实地调研,从国家治理视角对民族自治地方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历史文化和财政运行的特殊性进行再认识,按照“理论分析—统计描述—实证分析(案例分析)—改革设计”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全面分析了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收支体系、中央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政策、民族自治地方财政管理制度和债务管理制度等财政体制问题,以及国家的财政法律制度建设和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法规建设问题,并分别提出了政策建议。本论文主要的创新点和突破点为:一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现代财政制度框架(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预算管理制度、税收制度改革和地方税体体系)的基础上进行论证和修订,并提出符合民族自治地方现代财政制度框架(财政收支体系、财政体制、财政管理制度和财政法律)。二是用历史唯物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科学分析,得出受国家发展战略影响,民族自治地方存在基本公共服务历史欠账,自身定位不准发展滞后等多重因素制约,在一定时期内,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支出优先于地方组织收入工作。三是论文提出民族自治地方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必须体现历史补偿原则,中央和发达地区支持是民族自治地方成功从“输血”转向“造血”的重要保障。四是通过研究中央部委不当政策干预造成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不优、资金使用绩效不高的案例,得出结论是中央对民族自治地方重赋金、轻赋权的指导思想应该要调整,并进一步指出财政法制建设任重道远。五是提出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先试先行天然试验区,根据建设现代财政制度需要,先行全面深化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率先试行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三分离的机构改革,尤其是突破人大机关职能职责的改革,率先推进财政大数据。
石娜娜[6](2018)在《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与实现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商品生产、对外贸易和商品流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17年中国的制造业产量接近全世界的33%,产值规模居世界第一位;从2009年起至今,我国已经连续8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品出口国;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36万亿人民币,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我国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商品流通大国,但由于在国际上缺少独立自主的流通渠道,缺乏国际一流的流通企业,中国还并不算是商品流通强国,同发达国家比起来,中国的国际流通影响力太小。自2004年我国商品市场全面对外开放以来,世界知名零售企业纷至沓来,目前世界最大的零售企业绝大部分一落户中国,零售业已成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但是在国际化的大潮下,中国零售企业一直被动地接受国际竞争对手的挑战,而没有主动做出国际化的回应。自2001年我国正式实施“走出去”国家战略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不断扩大。从2012年开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一连续3年位列全球第三,2015年跃居世界第二。然而,与我国成为商品出口大国、对外直接投资大国和外资零售企业大量进入中国市场极不协调的是我国零售业“走出去”却明显滞后。从《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来看,截至到2016年末,我国的批发和零售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1691.7亿美元,只占当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总额13573.9亿美元的12.5%。2016年我国批发和零售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208.9亿美元,只占当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总额1961.5亿美元的10.7%。更值得指出的是,无论是投资流量还是投资存量,目前我国零售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中国香港和东盟地区,其他国家和地区很少。零售企业国际化始于二十世纪中后期,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受益于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管制的放松,零售业向海外扩张进行跨国投资的步伐进一步加速,不但有发达国家更有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参与其中,跨国经营已经成为零售企业重要的经营战略之一,国际化一经日益成为全球零售领域的重要特征。根据德勤公司发布的《Global Powers of Retailing 2018》显示,2016财年“全球零售250强”企业中有168家企业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经营,国际化率为67.2%。国际知名的零售商沃尔玛和家乐福分别在29个和34个国家经营,其中沃尔玛在美国本土有5332个门店,还有6363个门店分布在亚洲、美洲、欧洲等海外市场,2016年净销售额4813.17亿美元,其中海外市场(不含山姆会员店)贡献了 1161.19亿美元,贡献率超过27%。2016年家乐福门店数量达到11935个,法国本土5539家,其余6396家分别分布于欧洲、亚洲、美洲的34个国家和地区,并贡献了年销售额766.45亿欧元的53.16%。可以说国际化是这些大型跨国零售企业取得成功乃至成为行业巨头的关键因素之一,沃尔玛更凭借其在全球布局获得可观收益,并连续多年稳居世界500强企业首位。2015年8月28日,国务院在《关于推进国内贸易流通现代化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已经中指出:必须推动我国从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此,必须构建开放融合的流通体系,提高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为此,要大力实施流通“走出去”战略。推动国内流通渠道向境外延伸,打造全球供应链体系。并鼓励流通企业与制造企业集群式“走出去”,促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同时鼓励电子商务企业“走出去”,提升互联网信息服务国际化水平;要创建内外贸融合发展平台。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国内外市场互联互通,打造内外贸融合发展的流通网络。经受了本土零售国际化竞争的洗礼后,中国零售企业初步具备了“走出去”的资金、技术、管理、品牌等资源条件,“走出去”可以成为中国零售企业转型发展、开拓创新的主要方向。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流通产业国际化和世界产业控制权一经从制造环节向流通环节转移的大背景下,积极地推动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形成中零售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联动发展,是中国建立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中国零售业国际竞争力,提升中国国际分工地位,促进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巩固我国经济在国际竞争中的国家竞争优势有重大意义,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本文将以中国零售业对外投资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重要性,深入研究跨国零售企业成功实现国际化的一般经验,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数据统计分析法、实地考察法和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系统探讨在当前独特的国情和特殊的历史时机下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首先从零售业“走出去”战略入手,分析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重要性。然后,借鉴国外经验,探讨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循此逻辑,按照“战略提出→国际经验比较→现状描述与案例分析→路径选择”的总体框架展开。文章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包括第一、二章节,主要论述论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理论来源、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框架、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以及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是问题的提出,是论文的第三章,总结了“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发展、演变和实施成果,以及当前我国零售业的发展状况,提出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必要性。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四章,是国际经验比较,该部分以案例研究的形式,分析发达国家与亚洲发展中国家零售企业国际化的经验与教训。第四部分是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路径研究,包括第五、六、七、八章。第五章是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现状,以数据统计分析和案例研究结合的方式分析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状况,并分析中国零售业“走出去”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六章,分析跨境电商在中国零售业“走出去”中的作用。第七章,“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比较优势研究。第八章,对接“一带一路”,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分析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的策略。
刘子源[7](2018)在《中国农村消费金融问题研究 ——基于金融生态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消费、投资与净出口并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与落脚点,在投资与净出口不断萎靡的情况下,有效的消费供给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消费主义的盛行,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转型与发展中国家,一直实施消费主体培养、消费模式拓展、消费热点引导和消费产业升级等提高消费能力的措施。截止2017年底,全国人均年消费支出已达17111元,是近四十年来的最高点,但农村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仅为10129元,与全国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市场亟待开发。在刺激农村消费产业发展同时,金融作为货币资源优化配置的核心,应当在农村消费资金融通中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消费信贷手段在加快居民有效消费意愿实现,在增加社会实际消费规模上具有显着作用。农村消费金融可以紧密对接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住房、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各类金融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助力农民实现“住有所居、劳有所得、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依”的生活目标。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已走过15个年头,已基本形成符合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服务有所提高,金融组织网点多,可满足大多数农村居民短期内的生产生活需要。但这种改革本质对农村结构和农民实际需求考虑不足,仅仅是简单照搬城市金融自上而下的发展体系,产品与服务创新能力仍停留在初级阶段。此外,消费金融在城市发展的经验并不完全适用与农村与农民消费。那么,为了解决此类现实问题,不仅需要农村消费金融参与主体在产品、资金、信用等方面的承接与使用,更需要一个与农村消费金融发展相匹配的生态环境,使金融更好地实现对农村实体经济的服务。这意味着消费金融在农村需要重新布局,进行系统性的规划,在适合我国具体国情的指导思想下,坚持金融增量改革与存量调整,强调金融机理上与消费进行更深层次的融合,从生态系统上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积极有效的开放利用金融资源,构建一个完整的、契合农村实际的农村消费金融生态体系。那么,如何在农村真正做到消费金融体系的构建呢?本文认为,应当认识到以下四点:首先,明确中国农村消费金融建设的逻辑前提。具体地说,统一体现在资本流通,体现在对抗分配关系的社会消费力,也体现在信用的扩张与紧缩之上。农村消费产业与金融生态的发展都是以实现生产为逻辑基础,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目的而存在的,即保证生产与消费的辩证与统一。其次,明确中国农村消费金融生态建设的现实格局。在我国社会中,农村仍然属于薄弱领域;在国民经济产业链中,农业仍然属于薄弱环节;在收入分配结构中,农民仍然属于弱势群体。农村消费金融生态土壤仍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同于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这种基础不可动摇。这就要求在现存体制下寻求农村金融机构、农民与监管机构之间有效合作的契合点,找到农村金融与消费经济互动的平衡点。第三,明确中国农村消费金融生态建设的演进机制。金融生态体现出一种基于均衡的金融循环体制,既包含静态的货币投入产出的均衡,也包含一定时空内系统结构与功能动态的均衡,各组要素通过调整、转化、补偿、反馈等手段实现一个稳定的动态最优,换句话说是实现金融产业与外部环境因素间协调发展,这是农村发展消费金融要解决的根本问题;第四,明确中国农村消费金融生态建设的指导思想。农村消费问题的核心在于人本价值的实现,究竟是刺激农民消费欲望还是引导农户消费的合理化?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怎样实现有效的消费引导呢?建立一种以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谐的金融生态关系,是农村发展消费金融的关键切入点。由此,本文以金融学和生态学基本观点为切入点,意在探讨各消费金融主体在整个农村生态系统当中的定位,并结合分析主体间资金与信用关系的实现,进而研究农村消费金融生态的具体演化路径。特别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思考:第一,什么是农村消费金融生态系统?如何利用生态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来解释农村消费抑制和金融抑制的本源性问题?具体涉及到哪些生态学理论?这种生态系统的定义、内涵、特征、结构与运行机理是什么?第二,系统的主体包括哪些?主体自身的演化规律是什么?主体与主体物种间的联系究竟如何?是通过什么因子进行联系的?与其他环境因子间如何协调的。第三,如何评估全国和各区域间消费金融发展的具体态势?怎样提升金融主体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作用?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做了如下工作:第一,提出我国农村消费金融发展的基本理论与发展的必然性。结合金融基本理论和消费基本理论基础上与我国农村实际相结合,分析当下农村发展消费金融的外部特征、内部机理、组织结构与市场层次,明确在我国发展消费金融的紧迫性和历史要求,为后文的实证分析奠定了理论与现实基础,也为本研究提供了逻辑基础与前提条件。第二,结合理论和定量分析,对农村消费金融生态体系中金融主体和环境因子进行系统性的描述。按照生态系统参与者的特性,将农村消费金融生态主体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三大主体,描述主体的性质、影响要素、发展现状和系统作用等,对农村消费金融产品提供主体的金融组织的生态位测算。并从生态环境角度出发,对影响农村消费的经济因子、金融因子、社会文化因子和政策因子进行分析,并以马克思理想社会思想构建了一个简单的农户消费指数模型,得出全面性和发展性是未来农户消费需要加强的方面。第三,从货币循环和信用流动的视角,对整个农村消费金融生态的内部逻辑和发展情况分别分析。以农村消费金融各主体之间演化力为突破口,讨论了不完全信息条件和完全信息条件下几种农村消费资金获得的双方效用情况,阐明资金流转的内部逻辑。第四,结合大量的实际数据,建立起对省域视角下农村消费金融主体与环境间的耦合协调情况的实证分析与原因剖析,为建立农村消费金融生态系统提供了有力的机理支撑与数据支撑。第五,对国内外农村消费金融模式进行了综合归纳与比较分析。农村的发展程度对消费金融的成长有着直接的决定作用,而我国农村消费金融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模式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合理吸收西方先进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农村消费金融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系统性问题。笔者认为农村消费金融生态体系,是这样一种在主体间动态优化过程中的均衡系统:生态主体在自身不断发展基础之上,还要与整个消费生态与金融生态环境保持高度的关联与协调,即以有序金融结构代替均衡金融体系,以系统与结构层面的渐变代替静态的不变。而农村消费有序金融结构主要体现在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微观层面实现农户的消费价值、中观层面强调生态主体间规模的合理性,宏观层面金融生态持续性三个层面。这种生态系统能够有效调节农村消费金融参与主体、环境之间从而对农村消费金融生态机制进行细化,强调与市场需求、业界需求的匹配性与均衡性。特别是应当嵌入与城市消费金融的系统接口设计,既能推动农村自由资金再利用,也能加速城乡间资金合理流通。
王义楠[8](2015)在《湖南福泽人珠宝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我国的珠宝首饰产业发展面临着较多的问题和挑战,产业主体发展面临的风险和威胁也较多,其中行业发展周期进入缓和阶段,整体产业技术水平不高,经营管理不科学、不规范等问题突出,无一不影响和制约着我国珠宝首饰产业的良性、健康、稳定发展。湖南福泽人珠宝有限公司作为湖南省株州区域较有市场竞争力的珠宝首饰企业,在长期的发展与市场改制过程中奠定了一定的行业竞争基础,但目前面临的内外部发展环境较为复杂,自身存在的问题也较多,例如企业缺乏长期发展的竞争战略规划,战略意图与实施不清晰、不明确,内部的经营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不完善,管理现代化、科学化水平不高,基础性的企业发展资源与能力缺乏,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历史原因,也有企业管理自身的原因,而其中竞争战略管理不完善、不科学是主要原因。本文以企业竞争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为基础,运用PEST及波特五力模型等分析工具对福泽人公司所面对的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识别了其主要的机会和威胁,同时对福泽人公司的内部资源和能力进行了分析,识别其主要的优势和劣势,进而采用SWOT分析法构建福泽人公司竞争发展战略,为了更好地保障企业战略的顺利实施,提出了从机制优化、营销优化、品牌建设、业务多元化四个层面下的相应的战略实施具体措施,并从绩效评估、内控管理、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四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战略实施保障措施。本研究综合运用企业竞争战略管理理论作为研究支撑,系统性、规范性地研究湖南福泽人公司发展战略的相关问题,理论应用的综合支撑以及研究技术上的专业运用使得本研究的过程更为规范严谨,研究结论具备相应的专业性、可信性和可操作性。本研究范围力求全面、系统,研究对象的选取也力求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在此基础上,所得出的结论能为包括福泽人公司在内的我国珠宝首饰企业的发展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何文举[9](2014)在《湖南省城市化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城市化是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前和未来的20年将是湖南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已成为在中部崛起的国家发展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随着湖南省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化质量问题也渐渐凸显出来,例如人多地少的问题,空间人口密度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问题,城市郊区化,城乡差异的问题等都将影响到湖南省城市化的质量和进程。本文采用国际规范的逻辑实证主义分析方法和结构分析的方法,以人的发展为主体,以城市发展为核心,以城乡均衡发展为导向,通过经济、社会、生态等系统的时空组合转换,第一是促进生产力转化,形成很高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合理的环境与资源利用,第二是促进社会相对公平,以求更有利于城乡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均衡进步,从而清晰界定城市化及城市化质量外延与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出城市化质量问题的分析框架;通过建立多级层次解释结构模型,反映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层级关系及相互影响,并运用湖南省及其州市的相关数据,对城市化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假说的检验与实证分析。城市化质量是指城市化内在的性质和规律,是人口的空间转移与经济空间、社会空间、生态空间等的有效集合程度,是在一定时空条件下城市—区域经济效率大小、社会进步程度、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程度的集中反映;需从时间的历史维度与空间的交汇维度来综合考察,具体包括城市发展能力及其潜在能力、城市合理规模及适度的经济聚集、城市与区域间的融合程度、协同发展程度、城市体系空间范围内的结构是否合理;城市化这个复杂系统内部之间及其与城市化速度之间的协调、稳定程度;城市化整个规模与资源、环境的相对容量等九个维度,本文在一个理论框架下,对其进行了一一分析。分析采取了结构分析的思路与方法,因为城市化质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在现有的理论与分析工具的条件约束下,需要把城市化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要素进行逐个分解研究,以保证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可靠性。首先从城市化质量的外延与内涵出发,采用《中国统计年鉴》、《湖南统计年鉴》、《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等1992年~2012年数据,部分数据经过原始数据计算得出,构建由148个指标构成的测度城市化质量的指标体系。通过对指标体系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构建偏相关网络,利用指标间的内在相关联系,充分反应城市化体系指标固有的本质结构,最终得出由59个指标组成的从纵向维度来考察的城市化质量指标体系,并构造一个完整的城市化质量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州市数据的可得性、连续性,选取湖南省14个市州2004-2012年的年度数据,部分数据经过原始数据计算得出,构建了由50个指标组成的从横向维度来考察的城市化质量指标体系,并构造一个完整的城市化质量综合指数。根据构建的两个指标体系,分别运用Lasso回归和投影寻踪方法,对湖南省城市化质量进行了横向与纵向评价。通过对湖南省及其各州市城市化质量的测度结果表明:近年以来,湖南总体层面和区域层面的城市化质量水平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各地区之间的城市质量水平仍存在较大差异。第二、本文在主流经济学范式下构建一个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来研究城市化质量以及城市化质量的影响因素,采用归纳推理的方法提出针对城市化质量的九个基本理论维度,提出了六个影响城市化质量提升的理论假说。将解释结构模型分析方法引入城市化质量研究中,通过建立多级层次结构模型,直观、清晰反映城市化质量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层级关系及相互影响,并归纳总结为城市内外两大类根本影响因素。第三、根据构建的城市化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的理论框架,运用湖南省及其14个州市的较大规模相关指标数据对提出的六个理论假说进行实证检验,对湖南省整个城市化大系统内部之间及其与城市化速度的协调性、稳定性;湖南省整个城市化规模与资源、环境的容量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城市发展水平;城市发展潜力;城市内部集聚;城市外部协同性;城市外部融合性;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合理性;以及城市化整个大系统的协调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共九个维度的实证分析,发现模型的估计结果与理论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验证了城市发展综合水平提升、城市持续的发展潜力、适度的城市规模和经济集聚、城市间产业结构的外部协同、城市间及城乡间的交互融合、合理的城市体系空间结构都与城市化质量提升之间存在显着的正向关系,是促进城市化质量提升的积极因素。概括起来,整个分析过程是通过构建一个理论框架,围绕这个分析框架,综合运用现有的理论与方法逐个维度展开研究,对理论假说进行验证,对城市化内、外部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城市化整个大系统实现协调、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规律及其条件进行了探讨,在各维度逐一展开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一致性的研究结论,并应用于湖南省城市化质量提升的路径分析,从而达到研究目的。因此,如何更有效发挥这九个城市化质量维度的积极效应,如何促进城市化质量内外部影响因素间的良性交互影响,形成系统性的综合效应与正向空间效应,促成湖南省城市化这个大系统的物质空间、社会空间、生态空间等有效集合;在尊重空间差异的基础上,实现湖南省城市化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协调、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由城市集聚发展走向城乡均衡发展,这是我们应当不懈努力追求的目标。
孔德琪[10](2006)在《三联商社股份有限公司基本竞争战略研究》文中提出三联商社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一家股份制家电零售业公司。三联商社股份有限公司从一九八五年成立以来,以很快的速度从济南一隅的地方快速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家电零售公司。零售业是我国入世后中、外流通企业竞争的主战场。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企业如何生存,如何长远健康发展成为了该公司必须考虑的问题。 本文是对三联商社股份有限公司基本竞争战略的研究。作者尝试运用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以及资源学说观点,采用五力模型、价值链分析和SWOT分析方法等,深入分析了我国零售业的竞争态势,以及三联商社股份有限公司的内部资源和竞争能力,最后提出了新形势下三联商社股份有限公司的集中成本领先竞争战略,并从集中成本领先的种种表现角度给出了竞争战略的实施,以求得企业能够强化相应的能力,从而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 通过分析发现,我国家电零售业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如果三联商社股份有限公司能以降低成本为出发点,在稳步发展中解决内部存在的问题,三联商社股份有限公司将会有非常光明的前景。
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继续高增长的难度加大 2002年消费市场以平稳为基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继续高增长的难度加大 2002年消费市场以平稳为基调(论文提纲范文)
(2)资产重估与货币政策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有关资产重估问题的研究 |
1.2.2 有关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问题的研究 |
1.2.3 有关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波动反应的研究 |
1.2.4 有关货币政策框架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框架与基本结构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论文主要创新 |
1.4.2 论文不足之处 |
第2章 资产重估概念界定及日德经验分析 |
2.1 资产重估概念界定及特点总结 |
2.1.1 资产及定价、资产价格波动与资产泡沫 |
2.1.2 资产重估定义及内涵 |
2.2 从资产重估视角分析日德资本市场波动 |
2.2.1 日本资产泡沫化的经验及资产重估分析视角 |
2.2.2 德国资产价格稳定的经验及资产重估分析视角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资产重估检测体系及中国资产重估经验分析 |
3.1 资产重估检测体系 |
3.1.1 资产重估的检测指标 |
3.1.2 资产重估检测综合指标建立目的及步骤 |
3.1.3 资产重估检测综合指标建立过程 |
3.1.4 资产重估检测指数体系分析 |
3.2 综合检测指数对中国房地产价格重估的经验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资产重估的背景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资产重估产生的宏观经济背景 |
4.1.1 以投资为代表的资本推动型经济模式 |
4.1.2 货币膨胀与经济脱实向虚 |
4.1.3 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推升资本品价格 |
4.1.4 高储蓄率与资产价格上涨 |
4.2 资产重估的影响因素:流动性过剩 |
4.2.1 货币宽松提升资产购买力 |
4.2.2 货币超发加速资产货币金融化 |
4.3 资产重估的影响因素:货币结构变化 |
4.3.1 货币结构理论对“高货币之谜”的解释 |
4.3.2 货币结构变化背后的体制机制 |
4.3.3 “金融窖藏”对货币结构变化的解释 |
4.4 资产重估的影响因素:资产要素价格 |
4.4.1 资产替代 |
4.4.2 要素价格重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资产重估与货币政策选择的互动影响机制 |
5.1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
5.1.1 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渠道 |
5.1.2 货币政策的房地产价格传导渠道 |
5.2 资产重估对于货币政策选择的影响 |
5.2.1 资产价格对货币政策选择的重要作用 |
5.2.2 货币政策如何应对资产价格重估 |
5.2.3 基本结论 |
5.3 货币政策对资产重估反应的总结 |
5.3.1 货币政策要关注资产价格重估中的隐含信息 |
5.3.2 资产重估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将加大货币政策压力 |
5.3.3 重视“市场”在资产价格调整中的作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资产重估与货币政策选择的结构性制约 |
6.1 资产重估与金融市场不完全性 |
6.1.1 资产重估与资产泡沫对经济结构的影响 |
6.1.2 金融市场不完全性对经济结构的影响 |
6.2 经济结构性扭曲与经济脱实向虚 |
6.2.1 结构扭曲下经济脱实向虚的若干表现 |
6.2.2 信贷市场的量价均衡:不考虑扭曲的单部门情形 |
6.2.3 信贷市场的量价均衡:考虑扭曲的两部门框架 |
6.2.4 扩张还是紧缩:结构扭曲下货币政策的“两难”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资产重估条件下的货币政策选择 |
7.1 我国货币政策执行框架 |
7.1.1 货币政策目标 |
7.1.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7.1.3 货币政策工具 |
7.1.4 非常规货币政策补充 |
7.2 我国货币政策执行的新要求 |
7.2.1 我国宏观金融调控面临的新挑战 |
7.2.2 我国货币政策新框架正在建立 |
7.2.3 探索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结构性调节 |
7.2.4 关注审慎管理与货币政策的长效配合 |
7.3 我国创新型结构性货币政策执行效果的实证分析 |
7.3.1 创新型结构性货币政策对比及分类 |
7.3.2 结构性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7.3.3 结构性货币政策执行效果:实证检验 |
7.3.4 基本结论 |
7.4 我国货币政策执行的相关建议 |
7.4.1 完善关注资产价格重估的货币政策体系 |
7.4.2 重视结构性货币政策对资金流向的引导作用 |
7.4.3 加快推进货币政策量价调控方式的转变及配合 |
7.4.4 合理发挥抵押补充贷款的调节作用 |
7.4.5 健全“双支柱”框架应对资产价格重估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国内背景 |
1.1.2 国际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点 |
第2章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概述 |
2.1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概念 |
2.1.1 发展 |
2.1.2 高质量发展 |
2.1.3 经济高质量发展 |
2.2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特征 |
2.2.1 稳定性 |
2.2.2 高效性 |
2.2.3 低耗性 |
2.2.4 协调性 |
2.3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 |
2.3.1 经济增长效率 |
2.3.2 经济增长结构 |
2.3.3 创新驱动发展 |
2.3.4 绿色经济发展 |
第3章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确立 |
3.1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逻辑 |
3.1.1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演进的客观必然 |
3.1.2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客观需要 |
3.2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 |
3.2.1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发展理论 |
3.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 |
3.3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逻辑 |
3.3.1 依靠要素粗放投入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 |
3.3.2 消费促使“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 |
第4章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 |
4.1 新中国70年所积累的物质条件 |
4.1.1 强大物质基础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能性 |
4.1.2 完备产业体系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必要条件 |
4.2 具备良好的要素条件 |
4.2.1 劳动力素质稳步提升 |
4.2.2 新生产要素与日俱增 |
4.3 需求结构变化增强经济内生动力 |
4.3.1 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
4.3.2 投资结构不断改善 |
4.4 需求市场释放有利的增长活力 |
4.4.1 内需市场不断扩大 |
4.4.2 外需市场不断拓宽 |
第5章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约束条件 |
5.1 全要素生产效率提升缓慢 |
5.1.1 实体经济成本上升 |
5.1.2 高级技术人才缺少 |
5.2 经济结构有待优化升级 |
5.2.1 经济内部结构不平衡 |
5.2.2 结构性矛盾导致发展不充分 |
5.3 实体经济创新能力不足 |
5.3.1 自主创新动力缺乏 |
5.3.2 企业研发能力欠缺 |
5.4 经济体制机制约束 |
5.4.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 |
5.4.2 政府管理体制有待于进一步健全 |
第6章 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
6.1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
6.1.1 创新发展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
6.1.2 协调发展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
6.1.3 绿色发展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 |
6.1.4 开放发展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
6.1.5 共享发展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追求 |
6.2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 |
6.2.1 加快三次产业内部结构转型升级 |
6.2.2 破除无效供给与扩大优质供给 |
6.2.3 全面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
6.3 以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为导向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
6.3.1 完善现代化市场经济体系 |
6.3.2 加快建立现代产业新体系 |
6.3.3 坚持以实体经济发展为基础 |
6.4 以制度完善和体制创新为保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6.4.1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6.4.2 继续深入推行金融体制改革 |
6.4.3 强化完善创新激励体制机制 |
6.4.4 加强深化教育科技创新体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和致谢 |
(4)中国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考察(1979-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缘由和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
第一章 历史起点:扭曲型要素价格体系与要素计划配置体制 |
第一节 扭曲型要素价格体系的形成 |
一、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选择 |
二、扭曲型要素价格体系的形成 |
第二节 要素计划配置体制的建立 |
一、实行高度集中的资金计划配置制度 |
二、构建城乡二元的劳动力资源配置体系 |
第三节 经济发展绩效低下的困境 |
第二章 理论桎梏与实践探索:1979-1991年 |
第一节 “要素不是商品”的理论桎梏 |
一、“要素不是商品”的正式提出 |
二、突破桎梏的理论探索 |
第二节 市场机制引入对要素计划配置体制的冲击 |
一、产品价格市场化 |
二、市场主体多元化 |
三、要素计划配置体制受到冲击和改革的必然性 |
第三节 要素市场化的初步探索与要素市场的初步发育 |
一、金融体制改革、金融市场发育与利率调整 |
二、就业压力与劳动力市场发育 |
三、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和土地市场萌芽 |
第四节 要素价格形成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 |
第三章 推进与约束:1992-2001年 |
第一节 要素市场基础地位的确立 |
第二节 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推进 |
一、金融市场:股票、债券市场发展与利率市场化启动 |
二、劳动力市场:劳动力流动加快与工资形成机制市场化 |
三、土地市场:土地配置方式向市场化转变 |
第三节 要素市场化改革的约束 |
一、传统体制惯性的约束 |
二、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的限制 |
第四节 要素市场化改革中的摩擦与冲突 |
一、要素价格双轨制的体制摩擦 |
二、城乡与区域差距扩大 |
三、要素支持与配置效率的冲突 |
第四章 深化与掣肘:2002-2013年 |
第一节 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深化 |
一、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
二、全面建设劳动力市场体系 |
三、加快土地市场化改革 |
第二节 地方政府干预与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掣肘 |
一、财政金融化与金融市场扭曲 |
二、“土地引资”和“土地财政” |
三、低工资发展模式的依赖 |
第三节 要素市场扭曲的现实特征 |
第五章 现行要素价格扭曲:经济高速增长和经济结构失衡 |
第一节 现行要素价格扭曲的经济增长效应 |
第二节 现行要素价格扭曲与经济结构失衡的关联 |
一、要素价格扭曲引起收入分配结构失衡 |
二、要素价格扭曲导致总需求结构失衡 |
三、要素价格扭曲造成产业结构失衡 |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一、要素市场化总体滞后是中国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 |
二、要素市场化改革受多重因素制约与掣肘 |
三、要素市场化抑制内生于双轨渐进式改革策略 |
四、要素价格扭曲是传统发展方式的重要决定因素和锁定机制 |
五、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国家治理视角下民族自治地方财政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主要研究范围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1.4 文献述评 |
1.5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1.6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 |
第二章 国家治理与财政相关理论基础 |
2.1 国家治理 |
2.2 财政分权理论 |
2.3 财政职能划分 |
2.4 民族区域自治与地方财政相关理论 |
2.5 构建符合民族自治地方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意义 |
第三章 民族自治地方特殊性的再认识 |
3.1 .民族自治地方政治特殊性的再认识 |
3.2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特殊性的再认识 |
3.3 民族自治地方社会发展特殊性的再认识 |
3.4 民族自治地方地理生态和历史文化特殊性的再认识 |
3.5 民族自治地方特殊性对财政问题的影响 |
第四章 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收支问题分析 |
4.1 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支出情况分析 |
4.2 民族自治地方公共财政收入水平分析 |
4.3 中央对民族自治地方补助收入分析 |
4.4 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收支关系的实证分析 |
4.5 主要结论及政策启示 |
第五章 民族自治地方财政问题的制度分析 |
5.1 加强民族自治地方财税法律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
5.2 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分析 |
5.3 民族自治地方分级财政体制问题 |
5.4 民族自治地方现代预算管理制度的低效与缺失 |
5.5 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收入制度的低效与缺失 |
5.6 民族自治地方债务管理制度缺失 |
第六章 建设民族自治地方现代财政制度体系的政策建议 |
6.1 建立民族自治地方现代财政制度总体构想 |
6.2 建立并完善财政收支体系,夯实民族自治地方治理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
6.3 坚持并完善符合民族区域自治的财政体制机制,理顺中央和民族自治地方政府间关系 |
6.4 .构建现代财政法律体系,提升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法治化水平 |
6.5 创新配套地方性法规和制度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一、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
二、主持或参与研究的课题 |
后记 |
(6)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与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理论来源 |
1.2.1 垄断优势论 |
1.2.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1.2.3 内部化理论 |
1.2.4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1.2.5 价值链理论 |
1.2.6 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1.5.1 本文的创新 |
1.5.2 难点和不足 |
第2章 零售业国际化的研究综述 |
2.1 国外零售业国际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
2.1.1 零售业国际化的内涵 |
2.1.2 零售业国际化的动机 |
2.1.3 零售业国际化的区位选择 |
2.1.4 零售业国际化的进入方式 |
2.1.5 零售业的标准化与本土化 |
2.1.6 零售业国际化的撤资 |
2.2 国内零售业国际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
2.2.1 “走出去”战略 |
2.2.2 国内流通产业的地位和贡献 |
2.2.3 国内学者对零售业国际化的研究 |
2.2.4 中国零售业的“走出去” |
2.3 文献述评 |
第3章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现状 |
3.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概况 |
3.1.1 中国零售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情况 |
3.1.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空间分布情况 |
3.1.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市场主体情况 |
3.1.4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成功案例数量少 |
3.2 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的案例分析 |
3.2.1 国美进军香港 |
3.2.2 苏宁的国际化 |
3.2.3 阿里巴巴的全球化 |
3.3 零售业“走出去”的影响因素 |
3.3.1 零售业“走出去”的宏观影响因素 |
3.3.2 零售业“走出去”的微观影响因素 |
3.4 零售业“走出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3.4.1 变量选择 |
3.4.2 模型设计 |
3.4.3 实证结果及其解释 |
3.5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3.5.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面临的机遇 |
3.5.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面临的挑战 |
3.6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缓慢的原因分析 |
3.6.1 中国零售企业竞争力弱 |
3.6.2 中国零售企业品牌影响力小 |
3.6.3 中国零售企业缺乏国际经验 |
3.6.4 中国零售企业承担汇率风险能力差 |
3.6.5 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的政府支持少 |
第4章 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零售国际化经验 |
4.1 全球零售业的发展情况和国际化状况 |
4.1.1 全球零售业的总体发展情况 |
4.1.2 零售商的市场主导能力 |
4.1.3 发达国家跨国零售企业的主导地位 |
4.1.4 发展中国家零售业的总体发展情况 |
4.1.5 零售业的业态创新和多样化 |
4.1.6 零售业的经营国际化 |
4.1.7 零售业的零售数字化 |
4.2 发达国家的零售国际化 |
4.2.1 美国的零售国际化 |
4.2.2 欧洲的零售国际化 |
4.2.3 日本的零售国际化 |
4.2.4 发达国家零售企业国际化的一般经验 |
4.3 发展中国家的零售国际化-以泰国为例 |
4.3.1 发展中国家零售国际化的一般情况 |
4.3.2 泰国零售业的国际化 |
4.3.3 卜蜂莲花的国际化 |
4.3.4 卜蜂莲花在华扩张历程 |
第5章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分析 |
5.1 “走出去”战略 |
5.1.1 “走出去”的内涵 |
5.1.2 “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和发展 |
5.1.3 “走出去”的概况 |
5.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宏观视角 |
5.2.1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宏观背景 |
5.2.2 顺应对外经济的发展规律 |
5.2.3 构建自主流通网络的重要手段 |
5.2.4 价值链升级的外部驱动 |
5.2.5 内外贸一体化的内部推动 |
5.2.6 有利于缓和中美贸易摩擦 |
5.2.7 有助于供给侧改革顺利实施 |
5.2.8 实现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的客观要求 |
5.2.9 促进我国文化输出,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
5.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微观视角 |
5.3.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推动因素 |
5.3.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拉动因素 |
5.3.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便利化因素 |
第6章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创新途径:跨境电商 |
6.1 跨境电子商务 |
6.1.1 跨境电子商务的涵义 |
6.1.2 跨境网络零售 |
6.2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 |
6.2.1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环境 |
6.2.2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状况 |
6.3 跨境电商与传统零售的区别 |
6.3.1 跨境电商具有跨地域性 |
6.3.2 跨境电商信息传播速度快 |
6.3.3 跨境电商以大数据为基础 |
6.3.4 跨境电商的成本结构不同 |
6.3.5 跨境电商的客户体验不同 |
6.4 跨境电商是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新途径 |
6.5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SWOT分析 |
6.5.1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优势 |
6.5.2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劣势 |
6.5.3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机遇 |
6.5.4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挑战 |
6.6 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的实现路径 |
6.6.1 国家参与和政策支持 |
6.6.2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
6.6.3 多种手段改善网购体验 |
6.6.4 改进物流效率 |
6.6.5 巩固制造业基石 |
6.6.6 不遗余力地推行人民币国际化 |
第7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比较优势 |
7.1 “一带一路”倡议 |
7.1.1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
7.1.2 “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内容 |
7.2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比较优势 |
7.2.1 相对于发达国家零售业的比较优势 |
7.2.2 相对于发展中国家零售业的比较优势 |
7.2.3 零售业相对于第二产业的比较优势 |
7.2.4 相对于其他地区“一带一路”给零售业带来的比较优势 |
第8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 |
8.1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时机选择 |
8.1.1 零售企业具备“走出去”能力的时机 |
8.1.2 进入目标国际市场的有利时机 |
8.2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区位选择 |
8.2.1 中亚五国 |
8.2.2 东南亚十一国 |
8.2.3 南亚八国 |
8.2.4 独联体七国 |
8.2.5 中东欧及南欧十八国 |
8.2.6 南太平洋国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
8.2.7 西亚北非国家和蒙古 |
8.3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进入方式选择 |
8.3.1 中亚国家的进入方式 |
8.3.2 东南亚国家的进入方式 |
8.3.3 印度的进入方式 |
8.3.4 独联体国家的进入方式 |
8.3.5 澳大利亚的进入方式 |
8.4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业态选择 |
8.5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标准化与本土化战略 |
8.6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支撑体系 |
8.6.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宏观层面的支撑体系 |
8.6.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中观层面的支撑体系 |
8.6.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微观基础改造 |
第9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1.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必要性 |
9.1.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可行性 |
9.1.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中国农村消费金融问题研究 ——基于金融生态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农村消费金融生态理论 |
第一节 金融生态理论 |
第二节 农村消费与经济增长理论 |
第三节 消费金融理论 |
第四节 农村金融理论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生态体系构建与理论设想 |
第一节 中国农村消费与金融生态的逻辑前提 |
第二节 中国农村消费与金融生态的组成结构 |
第三节 中国农村消费与金融生态的协同交换 |
第四节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生态体系的理论设想 |
第四章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体系演进与现状 |
第一节 中国消费金融体系演进 |
第二节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现状与特点 |
第五章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生态要素研究 |
第一节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生态主体特性 |
第二节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主体生态定位 |
第三节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环境因子分析 |
第四节 基于中国农户消费价值下的中国农村消费生态模型 |
第六章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体系生态演化力研究 |
第一节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资金生态循环 |
第二节 中国农村正式制度下的农户消费借贷 |
第三节 中国农村非正式制度下的农户民间借贷 |
第四节 农户消费信用体系的实践意义 |
第七章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生态体系协调度研究 |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模型选择 |
第二节 实证过程与结果 |
第三节 强主体强环境向主体环境协调发展 |
第八章 国际农村消费金融体系演进与比较 |
第一节 西方国家发展进程与模式 |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进程与模式 |
第三节 国外先进经验总结与模式比较 |
第九章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生态体系优化核心框架和具体措施 |
第一节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环境生态的宏观持续指导 |
第二节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结构规模的中观供给改造 |
第三节 中国农村农户消费价值的微观需求升级 |
第十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插图索引 |
表格索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湖南福泽人珠宝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1.2.1 理论基础 |
1.2.2 文献综述 |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章 湖南福泽人珠宝有限公司内外部竞争环境分析 |
2.1 湖南福泽人珠宝有限公司概况 |
2.1.1 企业发展历程 |
2.1.2 企业经营概况 |
2.2 湖南福泽人珠宝有限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2.2.1 宏观环境分析 |
2.2.2 行业竞争结构格局分析 |
2.3 湖南福泽人珠宝有限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2.3.1 内部资源分析 |
2.3.2 公司能力分析 |
2.4 湖南福泽人珠宝有限公司 SWOT 分析 |
2.4.1 优势和劣势 |
2.4.2 机会和威胁 |
2.4.3 SWOT 分析 |
第3章 湖南福泽人珠宝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的制定与选择 |
3.1 竞争战略目标设计 |
3.1.1 战略总体目标 |
3.1.2 战略分解目标 |
3.2 战略实施原则和整体思路 |
3.2.1 战略实施的指导原则 |
3.2.2 战略实施的整体思路 |
3.3 竞争战略方案的选择和实现路径 |
3.3.1 战略方案选择 |
3.3.2 战略实施路径 |
第4章 湖南福泽人珠宝有限公司战略保障及效果评估 |
4.1 湖南福泽人珠宝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的保障 |
4.1.1 建立灵活有效的绩效评估管理机制 |
4.1.2 实施人力资源优化 |
4.1.3 完善内控管理 |
4.1.4 逐步落实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 |
4.2 湖南福泽人珠宝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的效果评估 |
4.2.1 战略评估 |
4.2.2 适用性评估 |
4.2.3 可行性评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湖南省城市化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的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5 论文的框架结构 |
第2章 城市化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的文献综述 |
2.1 城市化质量的内涵研究 |
2.1.1 国外相关研究 |
2.1.2 国内相关研究 |
2.2 城市化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
2.2.1 国外相关研究 |
2.2.2 国内相关研究 |
2.3 关于城市化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几个主要研究视域 |
2.3.1 从资源与生态环境角度研究 |
2.3.2 从人口空间迁移的角度研究 |
2.3.3 从城市规模的角度研究 |
2.3.4 从城市空间形态的角度研究 |
2.4 国内外研究评析 |
第3章 城市化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的结构框架 |
3.1 城市化质量的界定 |
3.2 城市化质量分析与城市化水平分析的比较 |
3.3 城市化质量影响因素及其结构的ISM模型分析 |
3.3.1 解释结构模型 |
3.3.2 城市化质量影响因素的设定 |
3.3.3 基于ISM模型的城市化质量影响因素的结构分析 |
3.3.4 结果解释 |
3.3.5 结论与启示 |
3.4 城市化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的理论框架构建 |
第4章 湖南省城市化质量的状态评价 |
4.1 城市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定 |
4.1.1 相关研究 |
4.1.2 城市化质量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4.1.3 城市化总体水平与质量水平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 运用偏相关网络进行数据处理 |
4.2.1 引言 |
4.2.2 数据与研究方法 |
4.2.3 分析指标的选取 |
4.2.4 城市化指标体系的意义 |
4.3 运用Lasso回归对湖南省城市化质量的纵向综合评价 |
4.3.1 城市化质量评价的Lasso回归方法 |
4.3.2 结论 |
4.4 湖南省城市化质量的横向综合评价与实证研究 |
4.4.1 城市化质量评价方法 |
4.4.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4.4.3 实证分析过程 |
4.4.4 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湖南省城市化质量的内部影响因素研究 |
5.1 引言 |
5.2 湖南省城市发展水平对城市化质量影响分析 |
5.2.1 湖南省城市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对城市化质量影响分析 |
5.2.2 湖南省城市资源与环境消耗对城市化质量影响分析 |
5.2.3 本节小结 |
5.3 湖南省城市发展潜力对城市化质量影响分析 |
5.3.1 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对湖南省城市化质量的影响分析 |
5.3.2 城市市场化程度、开放度与城市化速度、质量相互影响分析 |
5.3.3 本节小结 |
5.4 城市内部集聚效应对湖南省城市化质量影响研究 |
5.4.1 湖南省城市人口密度、经济集聚与碳排放的实证研究 |
5.4.2 土地财政、城市蔓延扩张与碳排放的实证研究 |
5.4.3 本节小结 |
第6章 湖南省城市化质量的外部影响因素研究 |
6.1 引言 |
6.2 湖南省城市间的外部协同性对城市化质量影响分析 |
6.2.1 湖南省产业结构外部协同性与城市化质量研究 |
6.2.2 湖南省城市间的综合协同发展能力对城市化质量影响分析 |
6.2.3 本节小结 |
6.3 湖南省城市间的外部融合性对城市化质量影响分析 |
6.3.1 交通基础设施对湖南省城市化融合发展影响分析 |
6.3.2 信息化条件下基础设施综合作用对湖南省城市化质量影响研究 |
6.3.3 本节小结 |
6.4 湖南省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合理性对城市化质量影响分析 |
6.4.1 湖南城市体系空间演化状况研究 |
6.4.2 资源与环境约束条件下湖南省城市体系辐射带动能力评价 |
6.4.3 公共服务均等化对湖南省城市体系空间演化中人口迁移影响研究 |
6.4.4 湖南省城乡发展协调度研究 |
6.4.5 财政分权、支农支出与湖南城乡发展差距 |
6.4.6 本节小结 |
第7章 湖南省城市化整个大系统协调性与稳定性分析 |
7.1 引言 |
7.2 湖南省城市化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的协调性与稳定性研究 |
7.2.1 数据与研究方法 |
7.2.2 各子系统协调与稳定性分析 |
7.2.3 结果分析 |
7.2.4 结论 |
7.3 基于AHP分析法的湖南省城市化质量与速度研究 |
7.3.1 城市化发展质量与速度协调性的测量方法模型 |
7.3.2 数据来源 |
7.3.3 结果分析 |
7.3.4 结论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湖南省城市化整个大系统的可持续性分析 |
8.1 引言 |
8.2 湖南省城市化整体规模与环境与资源潜力协调度分析 |
8.2.1 评价指标的选择与体系的构建 |
8.2.2 协调度评价模型构建 |
8.2.3 评价结果分析 |
8.2.4 结论与启示 |
8.3 湖南省城市化的土地承载力与生态安全分析 |
8.3.1 生态足迹计算模型 |
8.3.2 2012年湖南省生态足迹的计算 |
8.3.3 生态安全评价及预测方法 |
8.3.4 生态安全预测——GM(1,1)模型 |
8.3.5 历年生态压力指数及预测 |
8.3.6 结论 |
8.4 湖南省城市化建设用地扩展驱动因子分析及趋势预测 |
8.4.1 研究方法与模型 |
8.4.2 数据选取与实证分析 |
8.4.3 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湖南省城市化质量提升的路径选择 |
9.1 引言 |
9.2 城市内部发展促进城市化质量提升的路径选择 |
1 形成城市特定优势互补产业,增强城市综合发展能力 |
2 完成“三个转变”,开发城市的潜在发展能力 |
3 促进城市“三化”,形成城市经济适度集聚发展 |
9.3 城市外部发展促进城市化质量提升的路径选择 |
1 实现湖南省城市化的空间网络状发展形态,促进城市间协同发展 |
2 实施基础支撑工程,推动城市—区域融合发展 |
3 创新财政体制,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第10章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0.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10.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致谢 |
(10)三联商社股份有限公司基本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论文的结构和内容安排 |
第二章 战略管理理论综述 |
2.1 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
2.2 本文所依据的竞争战略理论 |
2.3 本文所运用的分析方法 |
2.4 当前对零售业的研究 |
第三章 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
3.1 政治-法律因素分析 |
3.2 经济因素分析 |
3.3 技术因素分析 |
3.4 社会因素 |
3.5 小结 |
第四章 零售业竞争结构分析 |
4.1 五种作用力原理 |
4.2 行业内竞争者的威胁 |
4.3 潜在的进入者 |
4.4 替代品的威胁 |
4.5 来自购买者(顾客)的威胁 |
4.6 供应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
4.7 关键的竞争力量 |
第五章 三联商社SWOT分析 |
5.1 三联商社发展历程 |
5.2 对三联商社的SWOT分析 |
5.3 三联商社的SWOT矩阵 |
第六章 三联商社基本竞争战略选择及实施 |
6.1 三联商社的基本竞争战略选择 |
6.2 三联商社基本竞争战略的实施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继续高增长的难度加大 2002年消费市场以平稳为基调(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研究[D]. 闫娟.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
- [2]资产重估与货币政策选择[D]. 刘芮嘉. 吉林大学, 2019(02)
- [3]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D]. 王晓慧. 吉林大学, 2019(02)
- [4]中国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考察(1979-2013)[D]. 范小仲.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2)
- [5]国家治理视角下民族自治地方财政问题研究[D]. 王璟谛.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1)
- [6]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与实现路径研究[D]. 石娜娜.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03)
- [7]中国农村消费金融问题研究 ——基于金融生态的视角[D]. 刘子源.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8]湖南福泽人珠宝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研究[D]. 王义楠. 湖南大学, 2015(09)
- [9]湖南省城市化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 何文举. 湖南大学, 2014(09)
- [10]三联商社股份有限公司基本竞争战略研究[D]. 孔德琪. 山东大学, 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