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刊品牌塑造与竞争(论文文献综述)
段艳文,范珈硕,高存玲[1](2022)在《中国期刊与新冠肺炎防疫抗疫专题报道》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2月6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向出版界发出号召,要求出版界加强出版服务,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国内期刊快速应对、主动作为,加强选题策划,积极组织抗击疫情的专题、专栏、专刊,对我国全面复产复工的过程进行报道。借助龙源期刊网,本研究对时政新闻、财政经济、文化艺术、科技科普、医学学术五类期刊的疫情相关报道进行概述,以此探讨中国期刊新冠肺炎防疫抗疫专题的报道情况。
王红君,张锐,吴朝平,李芹燕[2](2021)在《活动理论视角下一流学术期刊品牌经营的关键影响因素识别》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识别一流学术期刊品牌经营的关键影响因素,为我国出版机构制定期刊品牌经营管理框架和实施路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活动理论及文献整理、案例分析、专家调查等方法,从6个维度对学术期刊品牌经营的影响因素进行集成萃取,利用DEMATEL方法分析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识别原因、结果、基础和关键影响因素。【结果】期刊品牌政策、期刊品牌战略、评价体系、价值共创者角色、品牌化意识、主编领导作用、人员合作、机构合作、营销素养、编辑素养为学术期刊品牌经营的10个关键影响因素。【结论】起源型、转换型和传递型等不同类型的关键影响因素,对学术期刊品牌经营水平的提升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吴云燕[3](2021)在《新媒体视角下G出版社“魔法象”少儿图书品牌建设路径研究》文中提出少儿图书市场近年来的繁荣景象,在出版业界有目共睹。在疫情之下,出版行业充满了许多的不确定性,但是少儿出版依然在逆势中保持正向增长。根据北京开卷数据显示,出版业在整体零售市场20年来首次负增长5.08%,少儿图书作为近五年来在图书市场中表现优异、码洋规模第一且增速最快的板块,依然增长了1.96%,可以说,少儿图书也成为驱动我国大众图书增长最主要的推动力。少儿出版市场由于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良好的发展态势,正处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随着互联网和数字出版的快速发展,少儿出版已成为出版行业内最炙手可热的领域,大量的出版单位涌入并创立了相关的新兴少儿图书品牌。但面临如此激烈的竞争,这些新兴少儿图书品牌如何进行图书品牌建设与营销,是值得我们仔细研究的。品牌,是用来识别商品销售者的名称、术语或象征。品牌可以向消费者表达出商品的属性、价值、利益、文化、个性等各方面的信息。21世纪,以品牌竞争为核心的品牌经济已经成为市场发展的趋势,品牌化发展成为企业进行国际竞争的必由之路。在科技发达的信息时代,新媒体平台的逐步兴起开始影响我国当代少儿图书品牌塑造的具体宣传路径与营销模式,少儿图书从业者应当着手推出具备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优质少儿图书品牌,并基于新媒体技术与相应的信息传播渠道广泛投放图书广告,提高优质少儿图书的曝光率与社会知名度,发掘图书市场中的潜在客户与内容受众。据不完全统计,在2015前后至今,累计近百个童书品牌创立,其中有从知名出版机构中分立出来的子品牌,也有民营机构不断创建的新品牌,甚至有包括专业少儿社以品牌形象亮相。其中这些年轻的品牌包括小中信、小读客、小活字、读小库、奇想国、小博集等等。2015年,G出版社也依托着本身的特色进入少儿出版领域,创建魔法象少儿图书品牌,虽然不比专业少儿出版的渠道与资源,在很多方面不足,但以其独特性的品牌建设与自我定位,在少儿出版业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多次与“小中信”“读小库”等新兴少儿图书品牌作为案例报道,为少儿图书出版注入新鲜血液,提供了研究少儿图书品牌建设的一个新的方向与角度。本文利用案例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和访谈法,在新媒体视角下根据魔法象少儿童书品牌的营销,探析其进入少儿图书市场后品牌建设路径。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主要为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相关研究动态以及研究创新点;第二部分主要介绍文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理论基础以及所需的相关概念;第三部分,首先基于少儿图书品牌与新媒体营销的发展视角,通过背景与现状研究分析,这些年轻的同期少儿图书品牌大多数的都有以下特点:一是成立时间较短,大多为3-6年,市场影响力逐渐累积;二是在版权资源和渠道方面,有较多受制于市场占有率比较高的品牌和专业少儿出版社;三是年轻品牌大多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路径与模式。基于此情况,通过G出版社魔法象少儿图书品牌建设中的CIS企业识别系统分析与魔法象在新媒体视角下品牌建设途径分析归纳其品牌建设现状与特点,以STP理论进一步对魔法象品牌建设的路径进行解剖。第四部分着重以G出版社魔法象少儿图书品牌建设路径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对其新媒体渠道、营销方案、产品营销反馈等具体数据案例进行分析,利用访谈法对魔法象品牌创始人、品牌营销人员进一步探讨发展中存在的困难与原因,归纳品牌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分析原因。第五部分根据现有文献分析与市场相关案例借鉴,根据魔法象现阶段表现出来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关思考,提出相对应的建议与方法,提出通过明确的品牌定位、调整产品结构比例、结合新媒体内容与渠道多元创新和精准化推荐、整合新媒体品牌营销等建议,灵活调整品牌建设路径策略,进一步达到品牌构建与传播的目的;也为少儿图书品牌建设研究提供新视角,对行业有借鉴意义。
牛旻[4](2021)在《新媒体视域下的现代漫画转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漫画是一种综合性大众艺术,突破了传统讽喻漫画的叙事局限性,是造型艺术、镜头语法和叙事文本的同构体,其文化属性与审美机制具有特殊性与复杂性。随着新媒体时代来临,数字互联网改变了漫画符号的审美创造与符号消费机制,也改变了其文化参与和跨文化传播机制。在硕大无朋的“超真实”数字拟像世界和符号消费活动中,漫画图像叙事得以在大众文化层面实现泛化,不仅从亚文化靠近主流文化,也承担起更复杂的文化建构职能,在视觉维度以扁平化、风格化、碎片化的图像语言全面介入大众审美,还在数字图像符号消费逻辑的主导下融合了娱乐性与批判性,融合并改变了影视、广告、手机软件等多种图像叙事形态,以角色经济的形态推动着流行文化的视觉革新。本文以新媒体时代的现代漫画研究为主,兼及其形形色色的泛化形态,综合运用符号学、图像学、文化社会学和传播学方法,理论演绎、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和个案分析等相结合,全面厘清新媒体时代漫画的审美创造机制、符号消费机制和文化参与机制,进而探寻其在新媒体时代实现跨文化传播的策略与机制,寻找国产漫画凝构风格范式、阐释传统文化、建构时代精神、发挥社会功能的新路径。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尝试准确界定现代漫画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探索媒介载体与漫画形态的关系,为相关研究建立较为清晰的视角与框架。第二章,从图像学和文化社会学切入,从新媒体时代的漫画生产环境、图像叙事机制、文化拼贴手法和价值取向隐喻四个方面入手,全面分析现代漫画的审美创造机制转型,剖析其叙事机制的独立趋势,指出漫画中的商品性与审美性的同构,以及传统美学和时代精神的融合。第三章,采取符号学方法,从新媒体时代的阅读方式、符码再造与消费载体三个方面入手,分析现代漫画的符号消费机制转型,探明其在大众文化与审美意识建构中的符号编码与解码机制,揭示其符码消费中的弱编码、同构式解码、养成式消费等新特征;揭示现代漫画能在交互式阅读与符号消费中建构群体理性;分析基于现代漫画的视觉文化与概念文化的同构趋势。第四章,采用文化社会学方法,从新媒体时代的民众形象建构、国家形象建构和社会问题的审美化解决三个方面入手,探讨现代漫画的文化参与机制转型,探明漫画丰富的社会功能,揭示现代漫画正在使民众形象的建构从脸谱化想象变成多元化图解;揭示现代漫画正在使国家形象的建构从宏大的英雄主义叙事转向日常生活审美;具体分析现代漫画如何对“个人化”、异化等当代社会文化现象进行审美表征。第五章,从图像学和传播学切入,通过对比传统媒体时代和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环境,分析现代漫画在新媒体时代的跨文化传播机制转型,提出新媒体时代漫画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渠道多元、文化折扣弱化、主动介入全球文化景观建构和整合超媒介文本等新特征,据此探明基于现代漫画的文化认同机制,并对中国漫画的跨文化传播策略与路径进行分析与展望。
王长在[5](2020)在《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研究》文中认为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重要指示,广东省以美丽乡村建设、旅游、体育、文化等资源融合开发的方式,开展了“南粤古驿道活化行动计划”。在“健康中国”与“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地域古村落文化传承与文化强省建设以及定向运动赛事市场竞争力提升的时代背景下,开展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研究,具有强化体育赛事品牌建设理论、促进全民健身和服务健康中国、传承地域特色文化、建设文化强省、树立赛事品牌以及提升体育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专家调查法、专家会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2016年至2019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所举办的36站赛事情况为事实依据,构建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旨为审视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现状、解析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问题、剖析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原因,进而结合域外赛事品牌建设经验提出实现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现实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品牌构建理论(Aaker品牌资产五星概念模型)、利益相关者理论、战略理论是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是构建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的重要理论框架;Aaker品牌资产的“五星”概念模型用于建构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指标体系;利益相关者理论协助剖析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利益相关主体;战略理论指导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战略实施。(2)梳理南粤古驿道发展历程和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发展历程的脉络,明确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角色定位,即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者”、定向运动赛事品牌的“领跑者”、南粤古驿道文化的“开掘者”、古驿道体旅资源融合的“推动者”;认为南粤古驿道品牌建设具有创新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的引领价值、“体育+旅游”发展模式促进乡村振兴的榜样价值、民俗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示范价值以及体育赛事品牌建设的模仿价值。(3)审视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成果,包括赛事品牌知名度逐步提升(品牌定位逐趋清晰、品牌建设定位准确、发展使命聚焦)、赛事品牌打造稳步推进(建设思路清晰、政府在赛事建设中的角色明确、重视赛事市场的培育与开发、非政府组织参与活跃)、赛事品牌认知度逐渐全面(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赛事运营管理水平逐渐提升)、赛事品牌联想度逐渐深刻(大赛渐入人心、赛事组织获得认同)、赛事品牌忠诚度逐渐提高以及大赛美誉度逐渐改善(与赛人员对赛事具有较高满意度、赛事级别逐渐提升)。(4)解析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即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推广与传播有待加强,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文化挖掘与建设有待提升,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标识与联想程度还应加强,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过于依赖政府,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政企合作模式未形成;究其原因主要包括政府、社会、市场、文化、个体五个方面的限制因素,即品牌建设专业化管理人员不足、赛事管理过于依赖政府、社会化运作模式没有形成、产业发展渠道过于单一、部门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有待提升、文化传播需要加强。(5)以Aaker品牌资产的“五星”概念模型为基础构建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包含品牌知名度(0.25)、品牌认知度(0.26)、品牌联想度(0.20)、品牌忠诚度(0.13)与品牌美誉度(0.15)5个一级指标,品牌定位、品牌打造、品牌推广、品牌传播、赛事基础设施建设、赛事运营管理、赛事文化价值挖掘、比赛过程、赛事组织、赛事标识、态度忠诚、行为忠诚、赛事质量评价、对项目发展的促进作为14个二级指标,明确定位赛事发展使命、准确定位赛事价值主张、对赛事发展环境的准确判断等84个三级指标;并且以2019年第五站为例对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进行综合评价研究,以期将理论层面的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付诸实践应用。由此,提出以下现实提升路径:(1)借鉴瑞典定向五日赛(O-Ringen)和芬兰尤科拉(JUKOLA)定向越野接力赛建设经验,分析瑞典定向赛事品牌建设的理念、营销、信息技术应用、赞助商的选择和芬兰尤科拉定向越野接力赛品牌建设的理念、赛道设计、急救体系、参赛模式等,得到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启示。即:打造具有特色的品牌建设理念,注重挖掘定向运动对人心智发展的价值,高度统一的赛事组织管理,较为充分的赛事市场化开发以及注重对赛事文化的建设与传播。(2)从宏观层面构建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战略规划,从可用资源分析、战略规划环境分析、战略方向确定、具体战略规划四个方面制定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顶层设计,确定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战略规划的具体内容与关键问题,并基于基本原则、具体步骤、主要方法三个维度确定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的战略定位和战略导向。(3)从中观层面制定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具体内容,理解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知名度、认知度、美誉度、忠诚度以及联想度的深层内涵,明确提升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知名度、认知度、美誉度、忠诚度以及联想度的原则,建立提升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知名度、认知度、美誉度、忠诚度以及联想度的思路。(4)从微观层面确立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发展对策,即完善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利益诉求,提升品牌质量;优化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管理方式,规范建设流程;推动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多元融合,统筹有利资源;强化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形象塑造,提升自身实力;挖掘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价值内涵,重视宣传推广。
邵楠[6](2020)在《博世科企业新闻传播力的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地方性上市企业在受到国家和社会高度关注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因此,在努力做业绩的同时,也需要转变以往宣传战略,谋求新的影响力提升渠道。如何扩大自身的新闻传播影响力,成为各类上市企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全国环保优秀品牌企业——博世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也面临着同样的难题。本文首先从传播力入手,基于前人的研究基础对品牌影响力、传播影响力和新闻传播力的概念进行厘清,尝试阐述新闻传播力在企业上的应用目的与意义,在研究对地方性企业新闻传播力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使用文献研究、定量和定性研究构建地方性企业新闻传播影响力的评估指标,接着以博世科企业为例,对其上市前后在传统媒体、新媒体、行业媒体以及国外相关媒体的新闻报道和文献期刊上学术报道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并将负面报道单独列出探讨,通过对博世科企业新闻传播力现状的详细分析和评估,提出了其提升新闻传播力的具体策略。研究发现,企业新闻传播影响力与企业自身的外宣体系建立、企业和第三方媒体的关系、以及企业新闻的叙述策略等都有较大联系。本文最后为当下地方性上市企业提升新闻传播影响力提供了策略路径。本文对于完善企业新闻传播力理论,构建地方性企业新闻传播力评估体系,认识影响企业新闻传播力的因素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帮助地方性上市企业了解自身目前的新闻传播力现状,从而有效提高企业形象或品牌的新闻传播力,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宋哲琦[7](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提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刘露[8](2020)在《中国广告长城奖平面获奖作品中的“家文化”元素研究(2009-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深刻意义的,历代中国人都非常重视家庭,“家”对中国人往往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安身立命的基础、也是精神情感的寄托,家的观念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以“家文化”为研究的切入点具有深刻的意义。中国广告长城奖有着三十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已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悠久、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广告赛事,因此选取2009-2018近十年的长城奖获奖作品作为研究样本具有权威性。本研究将“家文化”的概念划分为三个元素:“家庭”、“家乡”和“国家”,采用案例分析、分析统计、眼动实验、调查问卷、文献分析的研究方法,研究“家文化”的三个元素在平面广告中的视觉呈现及其沟通效能上的呈现,得出有益于“家文化”与平面广告结合的启示,为平面广告发展提供思路。在对“家文化”长城奖获奖平面广告作品进行广告主类别、广告性质的详细划分与整理后,得出“家文化”在不同类别广告上的作用:冲淡商业广告的商业气息、为公益广告带来经济效益、提升企业形象,以及“家文化”与广告主类别的联系:增进消费者距离、影响消费者生活观念以及激发受众对舒适生活的追求等。对“家文化”元素内涵深入分析,从“家文化”独有的广告内涵:以家为本、恋乡情结、爱国情怀出发,利用中国人独特的“家”情结,可以丰富广告内容,增强广告认同。通过分析“家文化”平面广告的版面设计、情感诉求与品牌塑造的联结,以及与社会习俗的联结,发掘了“家文化”与品牌塑造的影响力之间的联系,做好版面设计是基础,注入感情是深化广告主题的关键。要找到情感共鸣点,从需求出发,以家人团圆、回乡过年、亲情爱情等方面为诉求点,广告内容和产品才可以打动人心,利用“家文化”广告中的社会习俗特征可增添商品节日文化价值和民族认同感。在视觉呈现上,色彩运用、图形组合、文字组合、人物形象的视觉特点表现在视觉隐喻增强说服力、传统文化元素(雕刻、剪纸、绘画、文字、十二生肖)注入生命力、生活情境增强真实性。“家文化”平面广告作品的沟通效能上,根据眼动实验和调查问卷结果验证了关于“家文化”各元素沟通效能上的假设:不同“家文化”广告作品的注视时长存在明显差异、受众为对“家庭”的相关作品记忆程度最深。通过上述分析研究总结出“家文化”元素与平面广告结合的启示,应从真实情景取材,多借鉴传统文化要素,培养企业品牌文化内涵,对于“家文化”广告存在的问题,要明确主题,摒除封建思想。
宋波[9](2020)在《融媒背景下公安期刊品牌构建研究 ——以《人民公安》为例》文中指出当前传媒市场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新媒体传播技术层出不穷,信息获取不断碎片化,读者选择趋于多样化,媒介融合更是以不可阻挡的趋势席卷而来,这些都促使期刊品牌构建必须从内容到形式进行改革转型,这对我国公安期刊品牌构建既是一项巨大挑战,同时也是重要契机。本文以国内外期刊品牌构建的相关研究成果为背景,以传播学、品牌学、编辑出版学相关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梳理媒介融合、媒体品牌、品牌传播等概念,并以业界标杆性期刊《人民公安》为样本,全面系统分析其从创刊至今六十余年的品牌构建和成长历程,以及面临媒介环境和市场巨变,《人民公安》是如何努力找到自身发展的突破口,顺应时代需求和新媒体特征进行了一系列互联网改革实践,全力建构自身品牌,折射出处于媒介融合的期刊在融合之路上的新选择。最后提出融媒背景下公安期刊品牌构建的具体对策,以期对国内公安期刊品牌构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刘钰洁[10](2020)在《基于品牌建设的中国幼儿期刊发展研究 ——以《东方娃娃》为例》文中提出幼儿期刊作为幼儿教育的载体之一,不仅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对家庭亲子阅读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中国幼儿人口数量逐渐增大,国家全民阅读工程积极推进,家长和社会对幼儿教育日益重视,共同促进着幼儿期刊市场不断发展和壮大。本文以中国幼儿期刊为研究对象,基于品牌建设的角度,通过文献法、案例法和访谈法的研究方法,论述中国幼儿期刊的发展概况,从中分析出中国幼儿期刊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境,结合《东方娃娃》品牌建设案例进行分析,提出基于品牌建设的中国幼儿期刊发展策略,以期更好地促进中国幼儿期刊出版事业的发展。全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在绪论中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意义、方法、内容和贡献。笔者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品牌建设、期刊品牌、幼儿期刊的研究进行了资料梳理和文献分析。由于中国期刊出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一般商业品牌建设不同,在本研究中笔者并没有直接套用品牌建设理论,而是借鉴了国内学者薛可和余明阳在《媒体品牌》中提出的期刊品牌要素,以及赵泓在《媒介品牌传播学》中总结的期刊品牌要素和品牌延伸的一系列措施。综合相关研究,提炼出期刊品牌建设的理论框架:期刊品牌定位、期刊品牌内容、期刊品牌经营、期刊品牌延伸。其中,期刊品牌定位是品牌建设的基础,包含了办刊定位、办刊理念、市场定位等一系列定位措施;期刊品牌内容是品牌建设的核心,高品质、个性化的内容是赢取读者青睐的关键;期刊品牌经营主要包括期刊的发行和推广,是品牌建设的有力保障;期刊品牌延伸是期刊开展多元化经营活动。由此构建本研究中幼儿期刊品牌建设的分析框架。第二,梳理中国幼儿期刊的发展概况。通过资料整理和文献分析,分析出中国幼儿期刊的产品萌芽、市场形成、品牌探索以及发展现状各个阶段的情况。在20世纪20年代少儿期刊的产生中,幼儿期刊进入萌芽产生时期,随后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进入市场形成时期,21世纪后进入了品牌探索时期。同时,针对幼儿期刊目前品牌发展不均衡的情况,对《幼儿画报》《东方娃娃》两大品牌幼儿期刊作了简要分析,对一般性的幼儿期刊在人员规模、发行方式、盈利能力、新媒体融合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第三,基于品牌建设分析中国幼儿期刊发展面临的四重困境。一为品牌意识不足,主要表现在品牌评价缺少、品牌规划欠缺、品牌延伸缺乏等方面;二为期刊定位不清,主要表现在办刊定位笼统、市场定位模糊等方面;三为内容质量不精,主要表现在刊物名称相似、选题栏目重复、装帧设计雷同等方面;四为经营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发行增长速度慢、新媒体融合度低、版权输出实力弱等方面。第四,结合中国幼儿期刊品牌建设实践进行案例分析。《东方娃娃》在单位规模、发行量、获奖数量和获奖级别方面均处于中国幼儿期刊的前列,在期刊品牌建设的实践上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通过对《东方娃娃》期刊品牌定位、期刊品牌内容、期刊品牌经营和期刊品牌延伸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给其他的幼儿期刊提供品牌建设的经验。研究得出《东方娃娃》在品牌定位上表现出办刊定位特色化、市场细分个性化,在品牌内容上采取了首倡绘本理念、开发个性选题、创新品牌栏目、打破装帧常规等举措,在品牌经营上开拓网络发行渠道、打造绘本推广平台,在品牌延伸上采用了书刊互动、搭建数字出版平台、对外版权输出、构建儿童生态产业圈等措施。第五,基于品牌建设提出中国幼儿期刊的发展策略。一是强化品牌意识,主要通过紧跟出版政策和规划期刊发展来实现;二是品牌精准定位,主要彰显儿童本位、办刊特色定位、市场细分定位;三是优化品牌内容,主要采用注重选题开发、打造品牌栏目、突出装帧设计等措施;四是提升品牌经营,主要采取发行渠道网络化和推广活动品牌化等措施;五是品牌多元延伸,主要通过打造期刊衍生产品、积极融合新媒体、版权合作走出去等方式实现。
二、期刊品牌塑造与竞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期刊品牌塑造与竞争(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期刊与新冠肺炎防疫抗疫专题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一、时政新闻类期刊关于新冠肺炎防疫抗疫的报道 |
1.基本情况 |
2.基本特点 |
(1)新闻性强 |
(2)报道力度大 |
(3)深刻的思想性 |
二、财政经济类期刊关于新冠肺炎防疫抗疫的报道 |
1.基本情况 |
2.基本特点 |
(1)关注数字化技术 |
(2)较强的针对性 |
(3)突出的说理性 |
三、文化艺术类期刊关于新冠肺炎防疫抗疫的报道 |
1.基本情况 |
2.基本特点 |
(1)关注抗疫行动 |
(2)刊发大量文艺作品 |
(3)面向国际宣传 |
四、科技科普类期刊关于新冠肺炎防疫抗疫的报道 |
1.基本情况 |
2.基本特点 |
(1)从科技角度分析疫情成因、防治方法与影响 |
(2)深度呈现疫情中的科技人物 |
(3)专业性和科普性相结合 |
五、医学学术类期刊关于新冠肺炎防疫抗疫的报道 |
1.基本情况 |
2.基本特点 |
(1)积极反映抗击疫情的科学进展 |
(2)为抗击新冠肺炎提供科学支撑 |
六、结语 |
(2)活动理论视角下一流学术期刊品牌经营的关键影响因素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1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1.1 学术期刊品牌经营 |
1.2 活动理论 |
2 一流学术期刊品牌经营的影响因素分析 |
2.1 主体维度 |
2.2 客体维度 |
2.3 工具维度 |
2.4 共同体维度 |
2.5 分工维度 |
2.6 规则维度 |
3 一流学术期刊品牌经营关键影响因素识别 |
3.1 DEMATEL方法 |
3.2 DEMATEL模型构建与计算 |
3.3 结果分析 |
3.3.1 影响程度判断 |
3.3.2 原因度分析 |
3.3.3 中心度分析 |
3.3.4 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4 结语 |
(3)新媒体视角下G出版社“魔法象”少儿图书品牌建设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1.新媒体视角下的品牌建设路径研究 |
2.少儿图书品牌建设的研究 |
3.新媒体视角下少儿图书品牌建设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点 |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新媒体 |
2.品牌建设 |
3.少儿图书范畴 |
(二)研究相关理论 |
1.CIS理论 |
2.STP理论 |
3.网络整合营销4I理论 |
4.新4C理论 |
三、新媒体视角下G出版社魔法象少儿图书品牌建设概况 |
(一)G出版社魔法象少儿图书品牌基本信息 |
1.G出版少儿图书品牌成立环境 |
2.G出版社魔法象少儿图书品牌简介 |
(二)魔法象新媒体平台品牌识别系统构建——CIS战略 |
1.理念识别 |
2.行为识别 |
3.视觉识别 |
(三)新媒体视角下魔法象品牌建设途径 |
1.重视社群推广,利用新媒体环境达到品牌线性传播 |
2.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并进 |
3.积极扩展短视频+直播新媒介 |
4.国际化作者营销与品牌输出 |
(四)新媒体视角下G出版社少儿图书品牌建设STP分析 |
1.G出版社少儿图书品牌目标市场细分 |
2.G出版社少人图书品牌目标市场选择 |
3.G出版社少儿图书品牌定位 |
四、新媒体视角下G出版社魔法象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一)新媒体视角下魔法象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1.新媒体营销产品、内容层次构建不足 |
2.短视频平台营销效果不佳 |
3.新媒体渠道品牌建设转化率低 |
4.缺乏突出产品,内容营销较为广泛 |
(二)新媒体视角下魔法象品牌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1.原创图画书比例较低 |
2.短视频营销创新性不足 |
3.新媒体平台宣传渠道不够精准化,模式单一 |
4.内部人员结构融合性不强,新媒体营销技能滞后 |
五、新媒体视角下G出版社魔法象少儿图书品牌建设路径的建议 |
(一)品牌定位清晰、重视品牌塑造 |
(二)改善原创与引进图书比例,深化新媒体营销层次 |
(三)基于新媒体内容创新多元,强化品牌传播广度与深度 |
1.紧抓“去中心化”特点,地毯式探索宣传 |
2.注重数据分析,控制最佳传播效益 |
(四)新媒体内容推荐精准化,提高营销转化率 |
1.内容优化精准推荐 |
2.投入引流成本,公域流量转化为私域流量 |
(五)整合新媒体营销,加强品牌联合 |
1.自有新媒体整合,增强品牌受众黏性 |
2.与其他少儿图书品牌联合,打造新媒体宣传联合体 |
3.多方尝试跨界品牌合作,形成破圈效应 |
后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新媒体视域下的现代漫画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五、创新之处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媒体演化与漫画转型 |
第一节 漫画与现代漫画 |
一、漫画的基本特征 |
二、现代漫画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前纸媒时代的漫画形态 |
一、拟动态视效和讽喻主导的审美创造 |
二、以记载生产活动为目的的文化参与 |
三、路径狭窄单一的有限传播 |
第三节 纸媒时代的漫画形态 |
一、镜头叙事主导的审美创造 |
二、以图解时代精神为目的的文化参与 |
三、以纸本大众读物实现广泛传播 |
第四节 新媒体时代的漫画形态 |
一、交互性主导的多元审美创造 |
二、以建构数字符号景观为目的的文化参与 |
三、以全网即时通讯实现跨文化传播 |
第二章 新媒体与现代漫画的审美创造机制转型 |
第一节 新媒体与现代漫画生产环境的转型 |
一、日本漫画——从制作委员会模式到轻改竞争 |
二、美国漫画——从亚文化视角到固化的商业模式 |
三、中国漫画——从移植风格到寻求独立范式 |
第二节 融合抽象与具象的图像叙事 |
一、镜头语法的独立 |
二、漫符形态的丰富 |
三、世界景观的“超真实”化 |
第三节 商品逻辑主导的文化拼贴 |
一、商品性与审美性的合流 |
二、大众文化的视觉符号拼贴 |
第四节 故事文本隐含的价值生产 |
一、对价值观念的融合与重建 |
二、对传统美学的图解与再造 |
第三章 新媒体与现代漫画的符号消费机制转型 |
第一节 阅读方式:从单向度阅读到交互阅读 |
一、从图文分离到图文融合 |
二、从凝神静观到交互阅读 |
第二节 符码再造:角色形象主导的多元符号消费 |
一、从强制编码到弱编码 |
二、同构式解码与养成式消费 |
三、群体理性的建构 |
第三节 消费形态:从纸媒绘本到泛视觉文娱消费 |
一、漫画与动画的融合及其符号消费机制 |
二、漫画与影视剧的融合及其符号消费机制 |
三、漫画与电子游戏的融合及符号消费机制 |
第四章 新媒体与现代漫画的文化参与机制转型 |
第一节 民众形象的建构——从脸谱化想象到多元化图解 |
一、他者建构的转型 |
二、自我建构的转型 |
第二节 国家形象的建构——从超级英雄到虚拟偶像 |
一、从政治经济形象到文化形象 |
二、从宏大主题阐释到日常生活审美 |
第三节 社会问题的审美化解决 |
一、对“个人化”社会问题的图解 |
二、对现代都市异化与法治精神的阐释 |
第五章 新媒体与现代漫画的跨文化传播机制转型 |
第一节 传统媒体时代的漫画跨文化传播 |
一、前纸媒漫画时期 |
二、报刊单页漫画时期 |
三、现代漫画时期 |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的漫画跨文化传播 |
一、传播渠道多元拓宽,跨越贸易壁垒 |
二、强化文化涵容功能,弱化文化折扣效应 |
三、生成通识文化符号,介入全球文化景观建构 |
四、整合超媒介文本,传播文化形象 |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中国现代漫画的跨文化传播展望 |
一、明晰定位——“国漫崛起”的商业口号与发展现状 |
二、确立故事——“全龄”和“低幼”的题材取舍 |
三、建构风格——重构“中国动漫学派”的可行性 |
四、选择路径——多维度的漫画传播向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健康中国”与“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双轮驱动 |
1.1.2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有力的政策全面推动 |
1.1.3 地域古村落文化传承与文化强省建设的双重需要 |
1.1.4 提升定向运动赛事市场竞争力需要赛事品牌建设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整体思路、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整体思路 |
1.5.2 研究主要内容 |
1.5.3 研究技术路线 |
1.6 创新之处 |
第2章 国内外定向大赛建设研究述评 |
2.1 关于定向运动赛事的相关研究 |
2.2 关于赛事品牌理论的研究 |
2.2.1 关于品牌理论的研究 |
2.2.2 关于体育品牌的相关研究 |
2.3 关于赛事品牌建设的相关研究 |
2.3.1 国外对于赛事品牌建设的相关研究 |
2.3.2 国内对于赛事品牌建设的相关研究 |
2.3.3 关于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研究 |
2.4 研究述评 |
2.4.1 共识 |
2.4.2 不足 |
第3章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理论基础 |
3.1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相关概念释义 |
3.1.1 定向运动 |
3.1.2 定向大赛 |
3.1.3 赛事品牌 |
3.1.4 品牌建设 |
3.2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基本理论 |
3.2.1 品牌构建理论 |
3.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3.2.3 战略理论 |
第4章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价值意蕴 |
4.1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发展历程 |
4.1.1 南粤古驿道历史溯源 |
4.1.2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的发展历程 |
4.2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角色定位 |
4.2.1 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者” |
4.2.2 定向运动赛事品牌的“领跑者” |
4.2.3 南粤古驿道文化的“开拓者” |
4.2.4 驿道体-旅资源融合的“推动者” |
4.3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价值 |
4.3.1 创新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的引领价值 |
4.3.2 “体育+旅游”发展模式促进乡村振兴的榜样价值 |
4.3.3 民俗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示范价值 |
4.3.4 体育赛事品牌建设的模范价值 |
第5章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现状概述 |
5.1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成果分析 |
5.1.1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成果调查问卷的发放 |
5.1.2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成果调查结果分析 |
5.1.3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成果 |
5.2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5.2.1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推广与传播有待加强 |
5.2.2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文化挖掘与建设有待提升 |
5.2.3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标识与联想程度还应加强 |
5.2.4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过于依赖政府 |
5.2.5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政企合作模式未形成 |
5.3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影响因素 |
5.3.1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影响因素条目的选取 |
5.3.2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影响因素的可靠性分析 |
5.3.3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影响因素的具体分析 |
第6章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实证研究 |
6.1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的初步拟定 |
6.1.1 构建指标体系遵循的原则 |
6.1.2 拟定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各层级指标条目 |
6.2 第一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2.1 一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2.2 二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2.3 三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2.4 依据第一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的指标体系完善 |
6.3 第二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3.1 一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3.2 二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3.3 三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3.4 依据第二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的指标体系完善 |
6.4 第三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4.1 一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4.2 二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4.3 三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4.4 根据第三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的指标体系完善 |
6.5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 |
6.5.1 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 |
6.5.2 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 |
6.5.3 各级指标的权重计算 |
6.6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的验证 |
6.6.1 问卷的信度分析 |
6.6.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6.6.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6.7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综合评价实证研究 |
6.7.1 2019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第五站情况介绍 |
6.7.2 2019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第五站品牌建设实证分析 |
第7章 定向运动赛事品牌建设的域外经验借鉴 |
7.1 域外定向运动赛事发展概况 |
7.1.1 域外定向运动项目的发展概况 |
7.1.2 芬兰、瑞典定向运动项目的发展 |
7.1.3 域外定向运动经典赛事概况 |
7.2 瑞典定向五日赛赛事品牌建设经验 |
7.2.1 瑞典定向五日赛赛事品牌建设的理念 |
7.2.2 瑞典定向五日赛赛事品牌的营销 |
7.2.3 瑞典定向五日赛赛事信息技术应用 |
7.2.4 瑞典定向五日赛赛事赞助商的选择 |
7.3 芬兰尤科拉定向越野接力赛赛事品牌建设的经验 |
7.3.1 尤科拉(JUKOLA)定向越野接力赛赛事品牌建设理念 |
7.3.2 尤科拉定向越野接力赛赛事品牌建设特色 |
7.3.3 尤科拉定向越野接力赛赛事品牌建设体系 |
7.3.4 尤科拉定向越野接力赛赛事品牌建设基础 |
7.4 域外定向运动赛事品牌建设的启示 |
7.4.1 打造具有特色的定向赛事品牌知名度 |
7.4.2 挖掘定向运动发展的价值提高认知度 |
7.4.3 定向赛事品牌建设要有一定的联想度 |
7.4.4 注重赛事文化影响赛事品牌的忠诚度 |
7.4.5 充分的赛事品牌市场开发保障美誉度 |
第8章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现实提升路径 |
8.1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赛事品牌建设的战略规划 |
8.1.1 赛事品牌战略规划的价值意蕴 |
8.1.2 赛事品牌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
8.1.3 赛事品牌定位奠定战略规划导向 |
8.2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具体内容 |
8.2.1 赛事品牌知名度建设 |
8.2.2 赛事品牌认知度建设 |
8.2.3 赛事品牌联想度建设 |
8.2.4 赛事品牌忠诚度建设 |
8.2.5 赛事品牌美誉度建设 |
8.3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发展对策 |
8.3.1 完善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利益诉求,提升品牌质量 |
8.3.2 优化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管理方式,规范建设流程 |
8.3.3 推动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多元融合,统筹有利资源 |
8.3.4 强化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形象塑造,提升自身实力 |
8.3.5 挖掘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价值内涵,重视宣传推广 |
第9章 结论与建议 |
9.1 结论 |
9.2 建议 |
9.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构建 调查问卷(第一轮) |
附录二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构建 调查问卷(第二轮) |
附录三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构建 调查问卷(第三轮) |
附录四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调查问卷 |
附录五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博世科企业新闻传播力的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新闻传播力的研究 |
1.2.2 关于新闻传播力在企业传播上的应用研究 |
1.2.3 企业形象与品牌塑造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地方性企业新闻传播力的评估体系 |
2.1 地方性企业新闻传播力的评估指标 |
2.1.1 新闻传播力度 |
2.1.2 新闻传播效果 |
2.2 本文对博世科企业新闻传播力的考察要点 |
2.2.1 传统媒体见证企业影响力的基本盘 |
2.2.2 新媒体反映企业社交化、数据化、可视化的形象展示能力 |
2.2.3 行业媒体看企业在专业化领域的影响力 |
2.2.4 专业期刊考察企业核心技术的影响力 |
第三章 博世科企业新闻传播力现状分析 |
3.1 总体报道情况分析 |
3.1.1 上市前(2009 年 5 月 31 日——2015 年 2 月 16 日) |
3.1.2 上市后(2015 年 2 月 17 日——2019 年 5 月 17 日) |
3.2 分类报道分析及存在问题 |
3.2.1 传统媒体相关报道 |
3.2.2 新媒体相关报道 |
3.2.3 行业媒体相关报道 |
3.2.4 英文媒体相关报道 |
3.2.5 专业文献期刊分析 |
3.2.6 负面报道 |
3.3 总体报道小结与存在问题 |
第四章 提升博世科企业新闻传播力的策略 |
4.1 构建全媒体外宣体系 |
4.1.1 优化门户新闻网站 |
4.1.2 提升“双微”平台运营能力 |
4.2 多方配合综合提升影响力 |
4.2.1 借助第三方媒体影响力 |
4.2.2 培养专业宣传团队 |
4.3 改进报道内容与报道形式 |
4.3.1 创新典型报道 |
4.3.2 重视标题制作与科普化传播 |
第五章 企业利用新闻传播提升影响力的策略 |
5.1 重视新闻策划在企业宣传中的应用 |
5.1.1 善于结合热点制造新闻并借势媒体进行宣传 |
5.1.2 进行新闻策划时应注意遵循真实性原则 |
5.2 提升企业新闻策划的内容和质量 |
5.2.1 突出报道的新闻价值,提升报道新闻性 |
5.2.2 以专业性进行科普化传播提升新闻品质 |
5.2.3 增添新闻趣味性提高新闻吸引力和感染力 |
5.3 拓宽企业新闻传播的渠道和路径 |
5.3.1 利用技术手段掌握受众需求 |
5.3.2 应用新媒体进行整合传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7)《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8)中国广告长城奖平面获奖作品中的“家文化”元素研究(2009-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课题研究现状 |
0.2.1 中华传统文化与平面广告关系研究现状 |
0.2.2 长城奖研究现状 |
0.2.3 “家文化”与广告关系研究现状 |
0.3 研究内容、方法、论文结构与创新点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3.3 论文结构 |
0.3.4 创新点 |
0.4 概念阐释 |
0.4.1 “家文化” |
0.4.2 中华传统文化 |
0.4.3 平面广告 |
第1章 长城奖“家文化”平面获奖作品的广告类型分布 |
1.1 “家文化”平面获奖作品样本选择与分布 |
1.1.1 样本选择源于中国广告长城奖 |
1.1.2 “家文化”平面获奖作品分布显示行业发展 |
1.2 “家文化”平面获奖作品广告类型 |
1.2.1 淡化利益目的的商业广告 |
1.2.2 带来经济效益的公益广告 |
1.2.3 提升形象的宣传类广告 |
1.3 “家文化”平面获奖作品的行业类别 |
1.3.1 日用消费品广告增进消费者距离 |
1.3.2 房地产广告影响生活观念 |
1.3.3 金融出行的温情流露 |
1.3.4 通讯服务类广告的“以情动人” |
1.3.5 家居家电的舒适化追求 |
1.3.6 城市宣传增添城市辨识度 |
第2章 长城奖平面获奖作品“家文化”的核心元素 |
2.1 家庭元素 |
2.1.1 家庭的无法替代性 |
2.1.2 以家庭为核心的表现手法 |
2.2 家乡元素 |
2.2.1 独特的恋乡情结 |
2.2.2 抒发乡情的诉求方式 |
2.3 国家元素 |
2.3.1 国家形象广告的性质界定 |
2.3.2 正能量的广告呈现 |
第3章 长城奖平面获奖作品“家文化”元素的主题联结 |
3.1 “家文化”元素与品牌塑造联结 |
3.1.1 发挥“家文化”与品牌塑造的影响力 |
3.1.2 版面设计是品牌塑造的基础 |
3.1.3 “以情动人”深化品牌塑造 |
3.2 “家文化”元素与产品诉求主题联结 |
3.2.1 “家文化”广告的情感诉求:对“家”的意境追求 |
3.2.2 情感诉求的营销观念转变 |
3.3 “家文化”元素与社会习俗联结 |
3.3.1 社会习俗增添商品节日文化价值 |
3.3.2 增强民族认同感 |
第4章 长城奖平面获奖作品“家文化”元素的视觉呈现 |
4.1 平面获奖作品“家文化”元素的视觉化 |
4.1.1 色彩增强“家文化”元素的视觉感染力 |
4.1.2 “家文化”元素的图形组合富有创造力 |
4.1.3 “家文化”元素的文字组合提炼主题 |
4.1.4 “家文化”元素的人物形象增进关系 |
4.2 平面获奖作品“家文化”元素的视觉特点 |
4.2.1 隐喻运用增强说服力 |
4.2.2 传统文化元素注入内涵 |
4.2.3 情感共鸣增进说服效果 |
4.2.4 生活情景拉近距离 |
4.2.5 人物形象注重亲人关系组合 |
第5章 长城奖平面获奖作品“家文化”元素的沟通效能 |
5.1 实验目的 |
5.2 眼动仪测试实验方案 |
5.2.1 实验广告图片类型选取 |
5.2.2 预备实验方案 |
5.3 实验过程 |
5.3.1 广告效果测试指标选取 |
5.3.2 实验假设 |
5.4 实验结果分析 |
5.4.1 不同类型的“家文化”平面广告作品注视总时长对比 |
5.4.2 测后受众回忆结果 |
5.5 “家文化”平面广告心理效果评价 |
5.5.1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5.5.2 假设验证的结果 |
第6章 长城奖平面获奖作品中的“家文化”元素运用的启示与建议 |
6.1 “家文化”平面广告的启示 |
6.1.1 从真实生活情景取材 |
6.1.2 传统文化元素的借鉴运用 |
6.1.3 品牌文化内涵的培养 |
6.2 “家文化”平面广告的运用建议 |
6.2.1 突出主题,增进理解 |
6.2.2 巧用“国家”元素 |
6.2.3 摈除封建思想和领地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家庭元素历年获奖作品概括 |
附录 B 《长城奖的“家文化”元素研究》眼动仪测后问卷 |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融媒背景下公安期刊品牌构建研究 ——以《人民公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一、媒介融合理论研究综述 |
二、品牌理论研究综述 |
三、公安期刊研究现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融媒背景下公安期刊的发展现状 |
第一节 我国公安类期刊的发展现状 |
第二节 媒体融合对公安期刊的影响 |
第三节 公安期刊品牌构建的现实意义 |
第四节 公安期刊品牌构建的困境 |
第三章 《人民公安》品牌构建的案例分析 |
第一节 《人民公安》品牌历史简介 |
第二节 《人民公安》封面构成要素的变迁 |
一、文字设计 |
二、图形表现 |
三、色彩应用 |
第三节 《人民公安》品牌栏目分析 |
第四节 《人民公安》编辑特色分析 |
一、报道内容更生动 |
二、新闻整合,提高可读性 |
三、增加情感科普文章,贴近生活 |
四、融媒体时代下的刊物转变 |
第五节 《人民公安》品牌构建分析 |
一、品牌定位分析 |
二、刊物改革创新促发展 |
三、提升综合能力 |
四、重视品牌维护 |
第四章 融媒背景下公安期刊品牌构建的对策 |
第一节 做好品牌定位,深度挖掘潜在读者 |
一、网络潜在读者 |
二、图书馆潜在读者 |
第二节 培养多元复合型人才,优化品牌运作模式 |
一、培养多元复合型人才 |
二、优化品牌运作模式 |
第三节 重视品牌延伸,实现多元化融合发展 |
第四节 引进先进技术,拓展媒介融合平台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
致谢 |
(10)基于品牌建设的中国幼儿期刊发展研究 ——以《东方娃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出版品牌 |
1.2.2 期刊品牌 |
1.2.3 幼儿期刊品牌 |
1.3 研究基础 |
1.3.1 关于品牌建设的研究 |
1.3.2 关于期刊品牌的研究 |
1.3.3 关于幼儿期刊的研究 |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贡献 |
2 中国幼儿期刊的发展概况 |
2.1 幼儿期刊的产品萌芽 |
2.2 幼儿期刊的市场形成 |
2.3 幼儿期刊的品牌探索 |
2.4 幼儿期刊的发展现状 |
3 基于品牌建设的中国幼儿期刊发展困境 |
3.1 品牌意识不足 |
3.1.1 品牌评价缺少 |
3.1.2 品牌规划欠缺 |
3.1.3 品牌延伸缺乏 |
3.2 期刊定位不清 |
3.2.1 办刊定位笼统 |
3.2.2 市场定位模糊 |
3.3 内容质量不精 |
3.3.1 刊物名称相似 |
3.3.2 选题栏目重复 |
3.3.3 装帧设计雷同 |
3.4 经营能力不强 |
3.4.1 发行增长速度慢 |
3.4.2 新媒体融合度低 |
3.4.3 版权输出实力弱 |
4 典型案例分析——《东方娃娃》品牌建设 |
4.1 《东方娃娃》简介和发展历程 |
4.1.1 《东方娃娃》简介 |
4.1.2 《东方娃娃》发展历程 |
4.2 期刊品牌定位 |
4.2.1 办刊定位特色化 |
4.2.2 市场细分个性化 |
4.3 期刊品牌内容 |
4.3.1 首倡绘本理念 |
4.3.2 开发个性选题 |
4.3.3 创新品牌栏目 |
4.3.4 打破装帧常规 |
4.4 期刊品牌经营 |
4.4.1 开拓网络发行渠道 |
4.4.2 打造绘本推广平台 |
4.5 期刊品牌延伸 |
4.5.1 书刊互动延伸出版 |
4.5.2 搭建数字出版平台 |
4.5.3 对外版权输出合作 |
4.5.4 构建儿童生态产业 |
5 基于品牌建设的中国幼儿期刊发展策略 |
5.1 强化品牌意识 |
5.1.1 紧跟出版政策 |
5.1.2 规划期刊发展 |
5.2 品牌精准定位 |
5.2.1 彰显儿童本位 |
5.2.2 办刊特色定位 |
5.2.3 市场细分定位 |
5.3 优化品牌内容 |
5.3.1 注重选题开发 |
5.3.2 打造品牌栏目 |
5.3.3 突出装帧设计 |
5.4 提升品牌经营 |
5.4.1 发行渠道网络化 |
5.4.2 推广活动品牌化 |
5.5 品牌多元延伸 |
5.5.1 打造期刊衍生品 |
5.5.2 新媒体融合发展 |
5.5.3 版权合作走出去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期刊品牌塑造与竞争(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期刊与新冠肺炎防疫抗疫专题报道[J]. 段艳文,范珈硕,高存玲. 出版广角, 2022(01)
- [2]活动理论视角下一流学术期刊品牌经营的关键影响因素识别[J]. 王红君,张锐,吴朝平,李芹燕.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1(08)
- [3]新媒体视角下G出版社“魔法象”少儿图书品牌建设路径研究[D]. 吴云燕.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4]新媒体视域下的现代漫画转型研究[D]. 牛旻. 湖北大学, 2021(02)
- [5]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研究[D]. 王长在.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博世科企业新闻传播力的提升研究[D]. 邵楠. 广西大学, 2020(08)
- [7]《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8]中国广告长城奖平面获奖作品中的“家文化”元素研究(2009-2018)[D]. 刘露. 湘潭大学, 2020(02)
- [9]融媒背景下公安期刊品牌构建研究 ——以《人民公安》为例[D]. 宋波. 湖北民族大学, 2020(12)
- [10]基于品牌建设的中国幼儿期刊发展研究 ——以《东方娃娃》为例[D]. 刘钰洁. 南京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