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营资本称雄广东会展业(论文文献综述)
杜磊[1](2019)在《基于系统仿真方法的产业新城开发过程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城(区)是为了满足城市与产业发展的需要,经由政府规划和设立的相对独立的城市空间单元。近年来,我国相继成立了两江新区、南沙新区、西咸新区、贵安新区、雄安新区等一批国家级新区,这些新区是我国推动经济发展、扩大对外开放、进行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我国进行体制机制改革与构建城市治理体系的示范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长期以来,我国建设了大量的产业园区、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等产业新区,这些新城(区)具有产业发展迅速、政策机制灵活、设施配套齐全等众多优势,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力的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但旧有的新区开发模式往往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新城(区)运营若干年后会暴露出土地利用率低、环境污染、职住分离、产业升级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加之新型城镇化对新城(区)的开发提出了更高要求,即“产城融合,以人为本”,如何满足这一要求,完成好新城(区)的开发工作,成为了城市管理者需要应对的难题。有鉴于此,本研究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借助系统演化理论,物理—事理—人理等系统相关理论对产业新城的发展规律、系统目标、系统结构以及演化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为产业新城的开发研究提供了可参考的分析框架与理论模型,并利用系统动力学、Petri网、多Agent等建模方法建立了与该理论模型相对应的组合仿真模型。既为构建同类区域开发模型提供了参考,也为分析各类产业新城项目提供了定量分析工具与实验平台。本研究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第一部分为产业新城开发的外部规律研究。主要利用历史分析与案例分析方法,对我国产业新城系统演化的历史规律进行分析与总结。从社会经济发展、自然资源禀赋、土地利用模式等维度,分析不同时期、不同类型产业新城的开发特征,总结我国产业新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第二部分为产业新城开发过程系统的研究。通过对产业新城开发过程的系统分析,构建产业新城开发的分析框架与理论模型。首先分析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城开发需要实现的系统目标。随后对产业新城的系统演化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出产业新城系统的演化规律。应用“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分别对产业新城的物质系统、过程系统、组织系统进行分析,厘清产业新城开发系统的结构;最后建立了三个成员系统的逻辑关系,构建了新城开发的理论模型,同时搭建了组合仿真系统的框架体系。第三部分为产业新城开发组合仿真模型的构建。首先应用系统动力学构建了产业新城“物理”仿真模型,用以模拟产业新城的宏观运行。随后应用工作流分析技术构建了产业新城“事理”仿真模型,用以模拟产业新城的开发过程。接着应用M-Agent技术构建了产业新城“人理”仿真模型,用以模拟产业新城利益主体的组织行为。最后应用组合仿真理论,将所构建的“物理”、“事理”、“人理”模型进行组合,形成组合仿真模型,并对四种不同情景的新城开发过程进行了模拟与分析。本研究认为我国产业新城的发展首先要符合其系统运行的外部规律,即产业新城的产生与发展是时代的产物,外部经济社会条件对产业新城的发展有限制作用,政府与市场的有效配合是其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而产业与城市协同发展则是其持续发展的动力。其次产业新城的开发要符合其发展的内在规律,即科学的利用“物理”、“事理”、“人理”系统间的相互作用,不断推动产业新城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演化。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业新城的开发应以发展目标为引导,通过科学的规划与决策,合理的计划与实施,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相互促进,最终实现产业新城的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应用多种建模方法,构建了产业新城开发组合仿真模型,并对产业新城开发过程进行了情景模拟,该仿真模型能够反映出不同的发展模式所造成的结果,从而印证了产业新城开发应遵从的内外部规律。
甄妮[2](2013)在《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文化产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是人类生存的方式,文化的发展是人类思想和智慧的发展,也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实际上,文化在今天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而且己经成为重要的产业部门。当今社会,世界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的文化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山东是中国东部沿海发达省区之一。进人21世纪,山东经济要走出高原效应,需要有经济社会发展新的成长点、新思路新决策。2012年1月10日,青岛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发展规划正式出台,作为蓝色经济区的重要组成,西海岸新区的规划将支撑青岛成为“国际湾区都市”。与此同时,青岛西海岸也正依托此良好的发展机遇,从而迎来全新腾飞契机。纵观中国经济新区发展,浦东、天津新区已成为中国区域经济重要增长极。浦东新区现已成为国际金融、航运中心,更成为上海对话世界的重要窗口,区域影响力可见一斑。西海岸经济新区的成立也将更好地实现大青岛一体化建设,成为青岛经济、文化的聚集地,带动区域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本文一共分为四部分对西海岸经济新区文化产业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是绪论。对于本文的究对象、论文中出现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总结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文化产业的产生历史背景、国内外文化产业的产生、文化产业的产业结构、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西海岸经济新区文化产业现状研究,分为四个章节,分别从西海岸经济新区文化产业研究的意义和必然性、西海岸经济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可行性分析、西海岸经济新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西海岸经济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从西海岸经济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四个角度分析了西海岸经济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现状。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了西海岸经济新区文化产业对策研究。
华正伟[3](2012)在《我国创意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创意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形态,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起,创意产业开始席卷全球,并全面影响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创意产业集群作为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逐渐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从创意产业兴起的背景着手,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创意产业的基本理论和西方几大代表性的产业集群理论为理论依据,以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为逻辑起点,深入剖析创意产业集群的基本功能、主要模式及所产生的规模效应,并通过我国六大创意产业区域板块和主要城市的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对比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创意产业发展差异性,阐述创意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在借鉴西方发达的国家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创意产业集群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从本文的结构上看,除引言和结语外,正文分为四个部分,共七章: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三章,主要是对创意产业的内涵与外延、产业属性与特征进行界定,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基点,以产业集群理论为支撑,剖析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与主要模式、空间功能与经济效应。第二部分为第四章,这部分主要是通过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情况进行比较,以期得到有益的经验借鉴。第三部分包括第五、六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主要以环渤海地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西部黄金三角区、中部三角区和滇海地区六大创意产业区域板块为创意产业集群的重点区域,以六大区域板块中的中心城市为典型,详细分析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创意产业发展的差异性及不平衡发展的趋势,集中阐述了我国创意产业集群的空间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特别是对城市功能转换、产业升级及城市形象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第四部分为第七章,面临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市场扩展的大趋势,我国已把发展创意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此,本文分析了各地区所面临的发展机遇,并规划出创意产业集群区域性发展路线图,提出八大发展战略。
田珂[4](2011)在《深圳会展建筑发展状况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至今,深圳成为一座迅速成长的会展之城,如今深圳会展业已经成为深圳的一张城市名片。随着深圳会展业的发展,展览场地由最初的规模较小非专业性展览场地,到1989年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展览馆的建立——深圳国际展览中心;再到1999年作为临时建筑建成的高交会展览中心出现,标志着深圳举办国际性大型展会的开始;2004年,作为集展览、会议、商务、餐饮、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深圳会展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大大缓解了高交会展位面积不足的“瓶颈”制约,良好的场馆条件,提高了深圳会展业在中国的地位和影响力。如此可见,历届展馆特别是最大规模的深圳会展中心对促进会展业及会展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并且作为城市有机组成成份,它需要全面考虑可能给城市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作用。深圳作为一个新兴发展起来并日趋重要的会展城市,对其进行近30年来从非专业临时性的展览场地到大型会展建筑整个形成与发展状况研究尤为必要。通过对其会展建筑的调研分析,了解其发展状况及特色,由此总结出值得借鉴的做法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方面。以及尝试总结发展的态势,以期对今后的会展建筑的建设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与价值有所帮助。由此,论文分六个章节对深圳会展建筑发展状况进行阐述。第一章为本文绪论部分,主要从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对象概念界定,国内外相关研究及发展状况以及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等几个方面对题目进行阐述和界定。第二章简要阐述深圳会展业的发展过程。然后分三章对深圳会展业发展的三个阶段的会展场馆进行阐述,从建设背景、选址、建筑设计及使用后对城市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一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并试图总结出深圳会展建筑现存在问题与亟待改进方面及其发展态势。
董明[5](2011)在《新兴商人群体形成与社会的转型 ——以义乌为例》文中认为社会转型是社会学研究的经典议题,也承载了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社会责任。而无限丰富的社会事实则给研究者提供了多元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并已从中揭示了人类社会转型的最基本进路,即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但已有的经典研究大多以西方发达国家为基本背景,尽管这也的确是对人类文明演进基本面相的一种呈现,但显然还不能涵括客观现实的全部内容,尤其是不可能以此简单比附自上世纪后半叶以降许多发展中国家社会转型的基本特质与路径选择。随着1980年代以来中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其间所展现出来的社会转型的独特魅力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浓厚的研究兴趣,迄今也已提出了不少各具特点且有不同影响力的解释框架及基本观点。它们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社会转型的若干特征,但一方面由于研究视角上仍不可避免地存在西方理论的“路径依赖”,同时更由于中国社会特殊的复杂性及其发展的异常迅猛,使得既有研究或多或少地出现了“理论的贫困”:中国的发展究竟将朝着怎样的方向演进?她最终会是向着已被认知的人类文明发展基本规律的一种持续趋近,抑或可能会因此贡献一种迥异的模式?总的看,迄今的研究对这些问题的回应尚显力不能逮。应当承认,面对这一繁杂的研究议题,基于研究者本人事实上难以摆脱的研究局限,这的确是个难题。因此找到一个较恰当的个案与切入点,借助于最新最生动的事实材料,从中梳理出蕴藏其间的若干真实理路,则将是对这样一个研究主题必要且可行的有益工作。本文正是这样一项推进性的研究工作:选择浙江省义乌市这个新兴商贸城市为个案,以其中极具活力的商人群体形成发展为研究切入点,通过探究由此而带给地方社会在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各层面的实际变化,试图从中揭示处于结构转型与体制转轨相互交织中的我国社会转型的一般性路径特质、行动者逻辑以及可能的演进趋势等等议题。根据这一研究旨趣,本文采用的总体理论分析框架是政治社会学中使用最广泛的范畴之一即“国家—社会”关系。这不仅因为它较大程度上契合了当下我国社会转型中最基本的两大行动主体,即政权力量(包括中央和地方)与民间力量(体现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层面),同时,正因这一框架已堪称理论经典,从而也有可能与西方既有的社会转型模式形成某种有意义的比照对话,以更便于凸显我们的独特性所在。当然,正是鉴于我国的特殊性,本文并不预设一个学术规范意义上成熟的“公民社会”假定,而只是坚持从传统国家权力的渐趋消解、民间力量开始发挥作用的视角来观察社会转型的基本趋向。换言之,本研究将力图超越国家与社会二元区分的思路,而是把国家与社会置于一个连续统(continuums)的两极,国家一极意味着国家全面控制社会,社会一极则意味着自由多元主义、甚至无政府主义。任何一个国家,更毋论处于转型中的国家,其在特定时期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或处于这两极当中的一极,或处于两极中间连续统的某一个特定位置。而这一特定位置的确定,则依赖于国家与社会力量的对比。如此,实际就将国家与社会关系置于一种动态的分析框架之中,从而或能更接近于发展转型过程中的中国社会之客观真实。一句话,本文更侧重于把国家与社会关系从互动的而非二元对立这种西方传统模式意义上来理解与描述。为此,研究中所运用到的主要理论概念包括:治理、行动者、公民社会、社会冲突与博弈,等。通过本文对义乌个案的分析发现,在整个义乌地方社会的变迁历程中,商人群体在其间起到了“第一推动力”的实际功效。即,主要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首先是义乌人尤其是义乌农民(这是义乌商人群体的基本社会来源)以其“韧武器”为基本行动方式,也就是以持续不辍的非暴力抗争且兼具足够韧劲与政府周旋的形式来顽强地表达和追求自身的利益,最终得以促成政府妥协式地积极跟进。虽然这种最原初的推进方式究其实质是农民“弱者的武器”的一种力量体现,但它却最终演化成了推动制度创新的具有颠覆性的力量。在以后的进一步发展中,尽管政府的作用已开始由先前的被动转为相对主动,在制度供给与相应协调、规制方面开始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但这种作用的“积极程度”总体说来又需以商人群体为主体的民间力量所能认可或承受的程度为限,即在某种意义上它已成为托克维尔所期待的受到了限制的公权。正是在这种条件制约下,政府与民间力量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已型构成一种相互制衡的格局。诚然,基于中国国家权力的主导地位这一基本制度背景特点,无论政府处于或被动或主动的行为方式下,最终都是经由政府的政策调整或新制度的创设而得到确定,都毋庸置疑地体现了政府理性的结果,而越到发展中后期,动力机制甚至已更多地偏向由政府供给导向的制度创新所决定,但此时的政府供给显然已不可能完全是原先压力型体制下权力与利益之间的自上而下的单向分配关系,而逐渐转变为政府与民间的上下互动式博弈,并且这种互动博弈的场域随着经济的弥散性而得以不断拓展。在政治、社会和文化各层面,以商人群体为主要社会构成的民间力量同样渐趋活跃,已昭示着在经济民主的推动下体现在政治民主进而社会民主层面的新进展。而随着每一种新议程的出现,又都在不同程度和不同范围内强化着或制约着相关联的其它方面,构成一种事实上的多方互动与制衡的局面,从而具有了某种不可逆性。整个地方社会则由此越来越清晰地显现出其趋向现代性、面向未来的发展路向。即,义乌商人群体和义乌地方政府,他们作为成就义乌模式的两大主体力量,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不管两者间具体关系将可能呈现为怎样的不同特征,但保持两者间力量的相对均衡以达成互动制约当属贯穿始终的要件。今后的义乌模式还将会怎样发展,从而地方社会的转型或变迁还将如何继续演进,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以商人群体为重要构成部分的社会力量与地方政府所代表的国家力量之间的关系状况。由上分析可见,尽管这里的国家与社会之间显然有着较西方国家紧密得多的关联,但在发生逻辑、过程博弈和演进路径等多方面,其“家族相似”特点也是明显的,因此,这里的特殊性从本质上看并未完全脱嵌于“国家与社会”的一般演进规律。固然,这还仅是在个案基础上得到的阶段性判断,个案本身尚需持续关注,而更多事实的观察则是得出更确切结论所需的进一步工作。但即便如此,我们从一个侧面已然看到了一个古老东方国度在现代经济制度推进下,同样能够缓慢但却坚实地迈向现代性的一种逻辑力量呈现,而不是相反。
王颖[6](2010)在《山东海洋文化产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经济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主题。海洋文化产业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显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并成为拉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然而,与蓬勃发展的海洋文化产业的实际相比,当前学术界对于海洋文化产业的研究仍相对薄弱。因此对海洋文化产业这一课题进行研究,界定海洋文化产业的基础概念并构建相关的理论体系,有助于加深对海洋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具有理论建设的意义。本选题通过对山东海洋文化产业的全方位研究,在我国区域海洋文化产业研究方面开创先河,具有一定的方法论意义和学术价值。深化山东的海洋文化产业研究,可以为当前实施的“海上山东”发展战略、“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提供理论支持,为制定山东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及政策措施提供参考,具有鲜明的现实作用。研究海洋文化产业首先要对海洋文化产业这个概念给予明晰的界定,并对海洋文化与海洋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与海洋文化产业、海洋文化产业与海洋产业三对相互关联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海洋文化是一切与海洋有关的文化,是人类与海洋互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具有开放性、开拓性、重商性和海陆交织的特征。海洋文化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艺术审美价值和商业价值,使其本身具有了潜在的市场价值,具备了产业开发的基本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海洋文化的产业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向。本文将海洋文化产业定义为从事海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其本质是海洋文化的产业化。海洋文化产业是由海洋文化和产业化两大要素构成。其中海洋文化是基础性要素,它是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动力;产业化是结构性要素,决定了海洋文化产业的经济构成。海洋文化产业具有涉海性、海陆经济的交织性、内联性以及高风险性的特征。根据产业的内容和性质,按照行业分类法,可以将海洋文化产业划分为海洋旅游文化产业、海洋节庆会展产业、海洋休闲体育产业以及海洋文艺产业四个产业类别。文化产业是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海洋文化是文化的一个分支,所以海洋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中专门提供海洋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产业类型,是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海洋产业是人类利用和开发海洋、海岸带资源所进行的生产和服务活动。按照三大产业的分类标准,海洋产业可以划分为海洋第一产业、海洋第二产业、海洋第三产业。海洋文化产业属于第三产业。因此海洋文化产业和海洋第三产业是有交集的,尤其是海洋旅游文化产业,既属于海洋产业的归类系统,也属于海洋文化产业的分类范畴。海洋文化产业资源是人们从事海洋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可供利用的各种资源,具有文化和产业双重属性、非消耗性、动态性、区域性、公共性和传承性的主要特征。按照资源禀赋的主题和功能,本文对海洋文化产业资源进行了重新的整理,提出了海洋文化产业资源的分类体系。该体系将海洋文化产业资源归纳为海洋自然风光资源、海洋历史人文资源、海洋文学艺术资源、海洋风俗资源、海洋饮食文化资源、海洋生物和生态资源、海洋文化节庆资源以及海洋科技资源和海洋产业资源8个类别,20个亚类以及52个基本类型。这一体系不仅包括有形的海洋文化产业资源,还包括非物质形态的海洋文化产业资源,并将历史的、现在的以及未来可供开发的海洋文化产业资源都划归其中。发展海洋文化产业就是要科学、合理、有效地开发海洋文化产业资源,这就从客观上提出了评估海洋文化产业资源的要求。本文根据海洋文化产业资源的特点,以产业化和文化内涵为核心原则,以挖掘海洋文化产业资源的发展潜力为目标,建立了包括资源文化品质、市场、开发条件、资源效用4个一级指标,文化特色、美学特性、市场区位、市场潜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14个二级指标,产业基础状况、居民消费水平等50个三级指标的较为全面的海洋文化产业资源的评估指标体系,并提出了评估的方法和原则。海洋文化产业资源必须转化为可供消费的物质形式,同时必须具有市场价值、明晰的产权、投资的增值性和市场竞争力才能够进入产业开发的环节。在充分认识海洋文化产业资源保护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必须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开发中进行保护,充分发挥政府规制的作用,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对海洋文化产业资源加以保护。要使丰富的海洋文化产业资源充分发挥效能,转化为现实的海洋文化产业,在资源的开发中,必须始终强化海洋文化的核心价值。对于海洋文化产业资源要进行仔细的甄别,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保证海洋文化产业资源的文化品质。海洋文化产业资源还应该按照市场化的配置方式,打破地区壁垒,做到统一规划和联合开发。海洋文化产业资源的开发在保有自身海洋文化特色和民族性的基础上,还应面向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在世界海洋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是振兴经济,推动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更具有维护国家海洋安全,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的宏观战略意义。山东作为海洋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拥有绝大多数的海洋资源类型,且数量众多,分布广阔,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资源竞争力。这构成了山东省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基础。对于山东省而言,发展海洋文化产业可以促进山东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推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发展海洋文化产业不仅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基本任务,更是山东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本文用产业战略选择的SWOT分析法对山东省的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条件进行研究,得出了山东海洋文化产业在资源、区位条件、经济基础、文化产业环境、城市化率方面具有优势,而经济主体弱小,缺少大型海洋文化企业,人才缺乏的劣势也非常突出的判断,论证了山东海洋文化产业应该利用当前优惠的政策扶持,消费市场的日趋旺盛,以及奥运会和全运会的举办带来的良好机遇,积极应对其他沿海省市的竞争,克服海洋文化产品可模仿性强以及业务周期的冲击和影响。在此分析基础上,本文确定了山东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即以资源为依托,以海洋旅游文化产业为主导产业的核心产业带动模式。在具体的发展措施上。首先应当提高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能力。通过不断强化海洋文化企业的创新和研发能力,建立创新体系,借助高新科技来实现海洋文化产品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创新。第二,着力打造海洋文化产业品牌,以实现海洋文化产品竞争力的提升;不断进行品牌的延伸和扩张,实现对品牌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第三,整合海洋文化产业资源,加强区域海洋文化产业联动,发展以海洋文化产业中心城市为核心的海洋文化产业群,建立区域内部的互动合作发展机制,实现海洋文化产业的规模效益。第四,要突破制约山东海洋文化产业的人才瓶颈,就需要积极地吸纳和培育海洋文化产业人才,建立健全人才管理和激励机制。从政策层面上来说,政府应该发挥宏观调控和政策导向作用,创造有利于海洋文化产而言发展的良好环境。这不仅需要政府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化政府职能,还需要通过提供优惠的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来实现对海洋文化产业的经济扶持。对于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问题,需要政府制定宽松的融资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参与,鼓励海洋文化企业通过金融市场来筹措资金。对于海洋文化市场,政府要予以建设和监管,既要促进海洋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地繁荣发展,还要依法规范和管理市场的秩序。应当积极地顺应海洋文化产业的国际化趋势,出台一系列促进海洋文化产品出口的对外开放政策,不断增强海洋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除了从宏观战略层面进行考量和把握之外,本文还结合山东海洋文化产业各行业发展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在中观和微观层面对困扰和制约其发展的一系列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客观性和针对性的措施和策略,以更清晰准确地把握产业格局,推动整个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
余剑生[7](2010)在《基于钻石模型的上海会展业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入二十一世纪,现代服务业正逐步代替传统服务业的时候,作为新型的无烟产业——会展业越来越成为服务贸易领域的一大亮点。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已具备发展会展业的区位优势、经济基础及产业规模。上海市政府在“十五”计划中,明确提出将会展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一翼来发展,确立了将上海建成“国际会展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2010年世博会的成功申办,将促进上海会展业竞争力的大大提升。但上海会展业发展的时间较短,很多方面的发展还不完善,整体竞争力与国际会展发达城市有较大差距。因而研究上海会展业竞争力及其提升途径有现实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波特钻石模型对上海会展业的竞争力进行了探讨。在波特钻石模型的基础上,从生产要素、行业需求、支持及相关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机遇和政府这六方面进行详细分析。通过钻石模型的对上海会展业的剖释后,笔者发现上海会展业中的会展场馆、从业人员素质、品牌展会、会展企业和管理机制是制约上海会展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论文的第五部分,提出了提升上海会展业竞争力的发展战略。
王福君[8](2009)在《比较优势演化与装备制造业升级研究 ——基于辽宁省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国际装备制造业转移呈现出以跨国公司为转移主体、以高端产业为转移领域、以兼并和收购为转移形式、以价值链的分解和全球化配置为手段、以中国为主要接受国家五个新趋势。在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发展推动下,目前国际装备制造业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呈现出分工全球化、产业集群化、制造信息化和服务网络化等新特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为了迎接国际装备制造业转移和加快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我国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2006年)和《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年),明确提出了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目标、基本原则、具体部署以及依托的重点建设工程。辽宁省是我国装备制造业三大基地之一,其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在重大成套装备和重要装备产品领域居于国内领先地位。从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八十年代末,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一直承担着为我国大部分基础建设、大型项目等提供装备的任务,从某种程度上加剧了辽宁装备制造业技术装备的衰退,使辽宁省装备制造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虽然成为了辽宁工业的第一支柱,但横向上的比较优势正在不断减弱。因此,从比较优势演化角度,以辽宁省为例来分析装备制造业升级,不仅可以为辽宁省构建装备制造业基地提供路径选择,有利于推动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升级和新型工业化进程,增强国际竞争力,而且可以在辽宁经济中形成较强的产业关联效应和增长极效应,同时为其它区域装备制造业升级提供借鉴。在实际的装备制造业研究中,国内学者多站在全国的角度为国家发展装备制造业提供理论参考,而较少从比较优势演化角度站在区域层次来研究装备制造业升级,这无疑使区域装备制造业升级选择路径及其对策受到极大的削弱。本文在理论体系层面和经验探讨层面的基础上,通过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历史沿革、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国际装备制造业转移和当前国内装备制造业市场潜力巨大的形势,提出了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升级应该选择技术创新推动模式、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和外向带动发展模式一体化的发展路径,并提出了三种模式下的具体对策以及制度对策。这不仅是现阶段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的理性选择,也是把辽宁建设成为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的一条现实途径。本论文的基本框架由绪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绪论:主要分析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同时阐明了论文的总体思路与研究方法,并概括地说明了论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主要的贡献及创新点。正文分为五章。第一、二、三章是本文的基础理论部分。第一章是对比较优势演化理论、产业内升级理论、产业比较优势分析理论以及装备制造业基础理论进行综合述评;第二章主要阐述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的环境条件、动力机制和测度分析;第三章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比较分析,主要从经验启示、国际、国内(区域)和行业四个角度,探讨出我国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的路径、模式、经验等,为后面的辽宁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分析奠定基础。这三章的基础理论阐述将为本论文后两章的实证分析奠定良好的理论铺垫,起到理论支撑作用。第四、五章是实证分析,是本文的核心部分。首先,从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时空特点出发,阐述了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历程、空间特点和综合特点,并运用“七因素分析法”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进行定性分析。其次,引入主成分分析法(PCA法)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进行定量分析,并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程度进行评价。最后,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减弱的表现及成因。第五章是在前面理论分析和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比较优势演化中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应采取技术创新推动模式、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和外向带动发展模式一体化的发展路径,并提出了三种模式下的对策选择和制度对策。结论:在总结正文的基础上,对相关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并针对研究的实际情况,找到研究的不足,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展望,以便将来研究使之更加趋于合理、完善和系统。
王宏甲[9](2009)在《休息的革命——中国近30年旅游发展纪实(续)》文中提出第五章马超龙雀"马超龙雀"是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原形取自甘肃武威出土的东汉青铜马。昂首扬尾,四蹄腾空,自由奔放,速度超过天上的龙雀。此马也是个性的象征。旅游业由原来只有国家涉足,变为国家、地方、部
黎平海[10](2008)在《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全方位地对区域金融中心的功能、定位与建设问题进行了探讨,总结出区域金融中心具有集群效应、外部规模经济效应、网络效应、技术进步效应、创新效应、自我强化效应、扩散效应、金融知识外溢等效应,而区域金融中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储蓄汇集、信息披露、便利交换、风险管理等方面。通过对历史经验的追溯与梳理,论证了建立区域金融中心有利于提升所在地地位、推动经济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从体制、市场、环境等方面探索了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必备的先决条件。在国际实践广泛应用的官方主导和自然演进的模式当中,总结出几种建设中国特色区域金融中心的途径和类型,在对我国相关中心城市竞争力进行实证的基础上,将之分别纳入不同模式来探讨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最佳途径。在定位我国金融中心的具体层次与阶段方面,明确提出我国金融中心应该形成形成以下格局:香港打造成为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在条件成熟后建设成全球区域性金融中心;北京可向国家级金融中心迈进;穗深两市短期内应该建成国内区域性金融中心,并且积极创造条件向更高层次挺进,为若干年后晋级全球性区域金融中心作好准备;其余各市譬如南京、武汉、大连、沈阳、西安、重庆和成都,则可渐次建设成为既相互补充又各自独立的省市级的国内区域金融中心。最后,本文结合广东省金融强省建设的具体实践,针对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设计了一套比较详尽的对策方案,以利于“十一五”期间做足准备,将广州建设成为带动全省、辐射华南、面向东南亚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二、民营资本称雄广东会展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民营资本称雄广东会展业(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系统仿真方法的产业新城开发过程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产业新城开发的相关研究 |
1.2.2 城市系统仿真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框架与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的理论基础 |
2.1 城市发展的相关理论与研究 |
2.1.1 经济外部性与企业的聚集 |
2.1.2 区位理论与规模经济 |
2.1.3 比较优势与专业化 |
2.1.4 可持续发展观与相关理论 |
2.2 城市合作开发的相关理论与研究 |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2 城市治理体系 |
2.2.3 企业家城市理论 |
2.3 复杂系统的相关理论与研究 |
2.3.1 系统科学的发展 |
2.3.2 复杂系统演化论 |
2.3.3 “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 |
2.3.4 体系与体系工程 |
2.3.5 组合仿真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3 我国产业新城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
3.1 我国产业新城都发展的阶段 |
3.1.1 清末民初的实验探索 |
3.1.2 建国初期工矿型城市 |
3.1.3 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地产 |
3.1.4 从产业园到城市新区 |
3.1.5 我国产业新城发展的经验总结 |
3.2 我国产业新城的类型与特点 |
3.2.1 外部投资型 |
3.2.2 城市扩张型 |
3.2.3 独立发展型 |
3.2.4 外贸口岸型 |
3.3 我国产业新城开发存在的问题 |
3.3.1 产业发展与城市开发不协调 |
3.3.2 发展路径与建设流程不科学 |
3.3.3 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不明确 |
3.4 本章小结 |
4 产业新城组合仿真系统结构研究 |
4.1 我国产业新城开发应实现的系统目标 |
4.1.1 为人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 |
4.1.2 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载体 |
4.1.3 承接母城外移的功能和产业 |
4.1.4 做带动区域发展的新增长极 |
4.2 产业新城的系统演化 |
4.2.1 初创期产业新城的系统演化 |
4.2.2 发育期产业新城的系统演化 |
4.2.3 提升期产业新城的系统演化 |
4.2.4 成熟期产业新城的系统演化 |
4.3 产业新城开发的“物理-事理-人理”系统分析 |
4.3.1 "物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系统 |
4.3.2 "事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系统 |
4.3.3 "人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系统 |
4.4 产业新城开发的系统(理论)模型 |
4.4.1 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间耦合关系 |
4.4.2 产业新城开发中"物理-事理-人理"的系统互动关系 |
4.4.3 产业新城开发系统的系统(理论)模型 |
4.5 产业新城开发的组合仿真系统总体框架 |
4.6 本章小结 |
5 “物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仿真模型构建 |
5.1 系统动力学方法的应用与原理 |
5.1.1 系统动力学的发展 |
5.1.2 系统动力学的原理与特点 |
5.1.3 系统动力学的适用性 |
5.1.4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过程 |
5.2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开发仿真模型 |
5.2.1 "物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仿真模型的目标 |
5.2.2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框架与边界 |
5.2.3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假设条件 |
5.2.4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指标选取 |
5.2.5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因果关系分析 |
5.2.6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建立 |
5.3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可靠性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6 “事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仿真模型构建 |
6.1 Petri网的发展及原理 |
6.1.1 Petri网的发展概述 |
6.1.2 Petri网的定义与运行规则 |
6.1.3 Petri网的分析方法 |
6.1.4 Petri网方法的适用性 |
6.2 产业新城开发的Petri网模型 |
6.2.1 工作流模型的基本概念 |
6.2.2 产业新城开发工作流模型构建分析 |
6.2.3 产业新城开发工作流模型的构建 |
6.3 “事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实现 |
6.3.1 产业新城"事理"仿真模型的软件实现 |
6.3.2 模型运行结果表示 |
6.4 本章小结 |
7 “人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仿真模型构建 |
7.1 Multi-agent系统的构建 |
7.1.1 智能Agent |
7.1.2 Multi-agent系统 |
7.1.3 基于Agent的系统建模方法与步骤 |
7.1.4 Multi-Agnet建模与产业新城利益相关者的适应性 |
7.2 产业新城利益相关者组织的模型结构 |
7.2.1 产业新城利益相关者MAS问题分析 |
7.2.2 产业新城利益相关者MAS模型的框架 |
7.3 产业新城利益相关者MAS微观模型构建 |
7.3.1 Agent的角色研究与模型构建 |
7.3.2 产业新城MAS中的Agent的角色模型 |
7.3.3 MAS的交互机制设计 |
7.4 “人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 |
7.4.1 "人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软件实现 |
7.4.2 模型运行结果表示 |
7.5 本章小结 |
8 产业新城开发组合仿真系统的建立与仿真应用 |
8.1 组合仿真系统的构建 |
8.1.1 组合仿真系统的物理结构 |
8.1.2 模型组合分析 |
8.2 基于模型组合的仿真运行及实验分析 |
8.2.1 情景一:产业新城依照"产城融合"理念进行开发 |
8.2.2 情景二:产业新城开发过程中生活设施建设不足 |
8.2.3 情景三:产业新城开发过程中过度房地产化 |
8.2.4 情景四:产业新城开发过程中产业升级困难 |
8.3 组合仿真系统的应用效果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2)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文化产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的研究对象 |
1.2 文化产业的定义及分类 |
1.2.1 文化产业的定义 |
1.2.2 文化产业的分类 |
1.3 研究背景 |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5 主要研究方法 |
1.5.1 定性分析法 |
1.5.2 文献研究法 |
1.5.3 经验总结法 |
第二章 国内外文化产业概述 |
2.1 国内外文化产业概述 |
2.1.1 国外文化产业发展概述 |
2.1.2 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 |
2.2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概述 |
2.2.1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
第三章 西海岸经济新区文化产业现状分析 |
3.1 西海岸经济新区的提出与意义 |
3.1.1 西海岸经济新区的提出 |
3.1.2 发展西海岸经济新区文化产业的意义 |
3.2 西海岸经济新区文化产业发展基础 |
3.2.1 西海岸经济新区基础条件 |
3.2.3 西海岸经济新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
3.3 西海岸经济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 SWOT 分析 |
3.3.1 西海岸经济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 |
3.3.2 西海岸经济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劣势 |
3.3.3 发展机遇 |
3.3.4 面临挑战 |
3.4 国内经济新区文化产业发展经验借鉴 |
第四章 西海岸经济新区文化产业对策研究 |
4.1 西海岸经济新区文化产业发展指导思想 |
4.2 西海岸经济新区文化产业发展思路 |
4.3 西海岸经济新区文化产业对策研究 |
4.3.1 体制创新战略 |
4.3.2 人才兴文战略 |
4.3.3 精品拉动战略 |
4.3.4 资源整合战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3)我国创意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节 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第三节 基本内容与主要方法 |
第一章 创意产业集群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创意产业概述 |
一、 创意产业的发展轨迹 |
二、 创意产业的定义与产业范畴 |
三、 创意产业的特征与产业属性 |
四、 创意产业与相关概念辨析 |
第二节 创意产业集群的概述 |
一、 产业集群的概念与特征 |
二、 创意产业集群的概念与特征 |
三、 创意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的区别 |
第三节 创意产业集群形成的理论基础 |
一、 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与劳动分工理论 |
二、 国外经典产业集群理论 |
第二章 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与主体模式 |
第一节 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与构成主体 |
一、 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 |
二、 创意产业集群的构成主体 |
第二节 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 |
一、 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动力 |
二、 创意产业集群的时空演变规律 |
第三节 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
一、 根据推动主体与机制划分创意产业集群 |
二、 根据形成要素和功能特征划分创意产业集群 |
三、 根据区域空间结构划分创意产业集群 |
四、 根据依托区域空间功能划分创意产业集群 |
第三章 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空间效应 |
第一节 创意产业集群区域空间效应的一般分析 |
一、 创意产业集群的“经济马赛克”现象 |
二、 创意产业集群的空间结构模式与经济特征 |
三、 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空间效应表现 |
第二节 创意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一、 创意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 |
二、 创意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影响 |
三、 创意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
四、 创意产业集群对城市功能转化的影响 |
五、 创意产业集群对就业能力的影响 |
第四章 创意产业集群模式的国际比较 |
第一节 欧美发达国家创意产业集群模式与经验借鉴 |
一、 美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
二、 英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
三、 澳大利亚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
第二节 亚洲国家创意产业集群模式与经验借鉴 |
一、 日本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
二、 韩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
第三节 港台地区创意产业集群模式与经验借鉴 |
一、 香港地区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
二、 台湾地区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
第五章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基本格局与区域发展比较 |
第一节 我国创意产业的总体发展状况 |
一、 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基础 |
二、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基本格局 |
三、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特征与基本态势 |
第二节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比较 |
一、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性发展 |
二、 创意产业发展综合实力的区域比较 |
三、 创意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与发展格局的区域比较 |
四、 创意产业集群非均衡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 |
第三节 我国主要城市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差异性 |
一、 我国主要城市创意产业集群的总体状况 |
二、 东部主要城市的创意产业集群发展 |
三、 中西部主要城市的创意产业集群发展 |
四、 我国主要城市创意产业集群区域发展总述 |
第六章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空间 |
第一节 环渤海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性分析 |
一、 环渤海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优势 |
二、 环渤海创意产业集群的特点与布局 |
第二节 长三角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性分析 |
一、 长三角创意产业的区域发展状况 |
二、 长三角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优势和布局特征 |
第三节 珠江三角洲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性分析 |
一、 珠江三角洲地区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 |
二、 珠三角创意产业集群的布局特点和发展优势 |
第四节 中三角地区创意产业群的区域性分析 |
一、 中三角创意产业集群发展格局 |
二、 中三角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特点与态势 |
第五节 西三角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性分析 |
一、 西三角创意产业集群的基本情况 |
二、 西三角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特点和发展态势 |
第六节 滇海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性分析 |
一、 滇海创意产业集群的基本情况 |
二、 滇海创意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态势 |
第七章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发展战略 |
第一节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形势 |
一、 国内外创意产业集群的总体趋势 |
二、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机遇 |
第二节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区域发展的实施战略 |
一、 实施创意人才开发战略,激发创意产业区域活力 |
二、 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抢占创意产业发展高地 |
三、 实施多元化投资战略,发挥民间资本市场作用 |
四、 实施集团化战略,实现创意产业规模化经营 |
五、 实施品牌化战略,形成区域经济差异化发展 |
六、 实施国际化战略,提升创意产品的国际化水平 |
七、 实施法制化战略,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
八、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创意产业集群的贡献度 |
结语 |
一、主要结论 |
二、存在问题和未来期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主持项目情况 |
后记 |
(4)深圳会展建筑发展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深圳会展业的迅猛发展 |
1.1.2 深圳大型会展建筑应运而生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概念界定 |
1.3.1 会展相关概念概述 |
1.3.2 展览馆和会展建筑 |
1.3.3 本文研究对象概念界定 |
1.4 研究现状 |
1.5 研究技术路线及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技术路线及方法 |
1.5.2 本文研究架构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深圳会展业发展概述 |
2.1 世界会展发展概述 |
2.1.1 展览会的萌芽阶段 |
2.1.2 近代展览会的诞生 |
2.1.3 现代展览会的发展 |
2.2 中国会展业发展的几个阶段 |
2.2.1 建国前萌芽阶段 |
2.2.2 建国后为展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成就初期发展阶段 |
2.2.3 改革开放以来逐步成熟阶段 |
2.3 改革开放以后深圳会展业的发展状况 |
2.3.1 起步阶段(1999 年以前) |
2.3.2 稳步发展阶段(1999 年至2004 年) |
2.3.3 飞跃阶段(2004 至今) |
2.4 深圳会展业发展特征 |
2.4.1 速度快、总量大、行业多 |
2.4.2 形成自身名牌展会 |
2.4.3 民营企业成为展览主办主力军 |
2.4.4 与香港和广州会展业发展对比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深圳会展业起步阶段展览场馆 |
3.1 临时性非专业展场概述 |
3.2 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 |
3.2.1 建成时代背景 |
3.2.2 场地总体布局 |
3.2.3 单体设计 |
3.2.4 建筑技术 |
3.3 深圳市工业展览馆 |
3.3.1 深圳市工业展览老馆 |
3.3.2 深圳市工业展览馆新馆 |
3.4 深圳国际展览中心 |
3.4.1 建设时代背景 |
3.4.2 规划选址 |
3.4.3 场地布局 |
3.4.4 单体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深圳会展业稳步发展阶段展览场馆——高交会馆 |
4.1 建成时代背景 |
4.1.1 高交会承办要求 |
4.1.2 国际招标 |
4.1.3 二期工程 |
4.2 展馆规划选址与总体布局 |
4.2.1 展馆规划选址 |
4.2.2 展馆总体布局 |
4.3 展馆单体设计 |
4.3.1 展馆建设规模 |
4.3.2 展馆功能组成 |
4.3.3 展馆平面布局 |
4.3.4 展馆剖面设计 |
4.3.5 展馆流线设计 |
4.3.6 主要功能空间设计 |
4.3.7 展馆造型设计 |
4.3.8 展馆灯光设计 |
4.4 建筑技术 |
4.4.1 膜结构的应用 |
4.4.2 结构选型 |
4.4.3 智能化程度提高 |
4.5 高交会展览馆搬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深圳会展业飞跃阶段展览场馆——深圳会展中心 |
5.1 建成时代背景 |
5.1.1 缘起广交会 |
5.1.2 选址西移 |
5.1.3 选址重回中心区 |
5.2 展馆规划选址与总体布局 |
5.2.1 展馆规划选址 |
5.2.2 场地周边状况 |
5.2.3 总体场地布局 |
5.3 展馆单体设计 |
5.3.1 会展中心建设规模 |
5.3.2 会展中心功能组成 |
5.3.3 会展中心平面布局 |
5.3.4 会展中心剖面设计 |
5.3.5 会展中心流线设计 |
5.3.6 主要功能空间设计 |
5.4.7 展馆造型设计 |
5.3.8 标识系统和广告设计 |
5.4 建筑技术 |
5.4.1 结构形式 |
5.4.2 消防设计 |
5.4.3 空调系统 |
5.4.4 生态节能 |
5.5 建成使用后城市相关效应 |
5.5.1 增加城市功能 |
5.5.2 选址中心区的现状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深圳会展建筑发展态势 |
6.1 深圳会展建筑自身的发展 |
6.1.1 规模扩大 |
6.1.2 应对复杂展会交通 |
6.1.3 多元展示空间 |
6.1.4 功能配置多元综合化 |
6.1.5 新技术新材料 |
6.1.6 生态节能 |
6.2 对城市影响变化发展 |
6.2.1 城市界面 |
6.2.2 城市建设 |
6.2.3 城市功能 |
6.3 深圳规划建设大型的新会展中心 |
6.4 横向比较香港、广州会展建筑发展历程概况 |
6.4.1 香港会展建筑概况 |
6.4.2 广州会展建筑概况 |
6.5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新兴商人群体形成与社会的转型 ——以义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问题的提出 |
一、社会转型内涵及本文研究对象的确定 |
二、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对中国近代商人群体研究状况的概略 |
二、对改革开放以来新兴商人群体研究文献的检视 |
第二章 个案选择及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个案的选择及其简要描述 |
第二节 研究空间和价值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理论分析框架及相关概念厘定 |
二、研究方法 |
三、本文的论述结构 |
第三章 商人群体生成的起始路径与地方经济结构变迁 |
第一节 义乌经济的地理历史及其文化特质 |
一、义乌经济的地理历史素描 |
二、独特的文化传统及其精神气质积淀 |
第二节 经济转型与小商品市场的形成和提升 |
一、经济转型与传统小农经济的市场化蜕变机缘 |
二、农民的韧武器与小商品市场的形成 |
第三节 商人群体的形成及地方经济结构的演变 |
一、商人群体的形成 |
二、地方经济结构的演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商人群体与地方治理转型(一):政府视角 |
第一节 压力型体制下地方政府的基本运行逻辑 |
一、压力型体制与地方政府的行动空间 |
二、地方政府自主性的有条件正当性及其行为逻辑的主要变量因素分析 |
第二节 制约与主动建构:地方政府有形之手的“张弛之道” |
一、义乌地方政府创新的内在机理分析 |
二、义乌地方政府有形之手的“张弛之道”:基本经验阐释 |
第三节 治理型政府的雏形显现 |
一、治理型政府的滥觞及其一般要素构成 |
二、义乌地方政府的行政逻辑嬗变:在试错中逐渐趋向“治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商人群体与地方治理转型(二):地方民主视角 |
第一节 转型中国的“政治经济学”与商人群体的特殊利益诉求 |
一、转型中国的“政治经济学” |
二、商人群体的一般特质及我国商人群体的特殊利益诉求 |
第二节 商人群体政治参与的现状分析 |
一、政治参与动机的类型化分析 |
二、政治参与实现路径的多元化 |
第三节 商人群体政治参与程度及其绩效评析 |
一、商人群体政治参与的实现程度 |
二、商人群体政治参与对地方民主发展的绩效厘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商人群体与地方社会秩序重构 |
第一节 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与社会权力结构再造 |
一、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概况 |
二、义乌地方社会权力结构的再造 |
第二节 城市化与地方文化精神的嬗变 |
一、区域城市化的脉动 |
二、城市化推进下区域文化精神的嬗变 |
第三节 民间力量成长与地方社会转型 |
一、民间草根力量的生长:基层社会共同体的浮现 |
二、正式制度力量的回应:社会治理生态的柔韧化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和讨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
第一节 结语:基本经验 |
第二节 进一步的讨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一:访谈对象简况表 |
附录二:义乌民营企业家(商人)访谈及问卷调查(纲要) |
附录三:作者在读期间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6)山东海洋文化产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本选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思路、论文框架及研究方法 |
三、研究重点、难点和有待改进的方面 |
第一章 海洋文化与海洋文化产业 |
第一节 海洋文化 |
一、关于中国海洋文化传统的反思 |
二、海洋文化的定义和特征 |
三、山东海洋文化的历史轨迹和特征 |
第二节 海洋文化产业的理论建构 |
一、海洋文化产业的涵义 |
二、海洋文化产业的特征 |
三、海洋文化产业的分类 |
第三节 海洋文化产业与其它产业的联系 |
一、海洋文化产业与文化产业 |
二、海洋产业与海洋文化产业 |
第四节 海洋文化产业兴起的必然性 |
一、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背景 |
二、文化产业拉动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 |
三、人们休闲娱乐的需求刺激了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 |
第五节 海洋文化产业相关研究 |
一、关于海洋文化产业的相关研究述评 |
二、学术史评判 |
第二章 海洋文化产业资源的开发利用 |
第一节 对海洋文化产业资源的科学认识 |
一、海洋文化产业资源的定义 |
二、海洋文化产业资源的特征 |
第二节 海洋文化产业资源类型 |
一、海洋自然风光资源 |
二、海洋人文景观资源 |
三、海洋文学艺术资源 |
四、海洋风俗资源 |
五、海洋饮食文化资源 |
六、海洋生物和生态资源 |
七、海洋文化节庆资源 |
八、海洋科技资源和海洋产业资源 |
第三节 海洋文化产业资源评估 |
一、海洋文化产业资源评估内容 |
二、海洋文化产业资源评估指标体系构成 |
三、海洋文化产业资源评估方法 |
四、海洋文化产业资源评估要义 |
第四节 海洋文化产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一、海洋文化产业资源开发的条件 |
二、海洋文化产业资源的保护 |
三、海洋文化产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第三章 山东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源基础分析 |
第一节 山东海洋文化产业资源概述 |
第二节 山东海洋文化产业资源特征 |
一、山东海洋文化产业资源的文化特色 |
二、海洋文化产业资源的区域差异 |
三、海洋文化产业资源稀缺程度 |
四、海洋产业资源的保存状况 |
五、海洋文化产业资源的组合性 |
第四章 山东海洋文化产业的战略定位 |
第一节 我国海洋发展战略与海洋文化产业 |
一、我国海洋战略的重要性 |
二、海洋文化产业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提供产业支撑 |
三、发展海洋文化产业构筑海洋战略的文化平台 |
第二节 山东产业结构升级与文化产业 |
一、山东省产业结构状况 |
二、文化产业在山东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 |
第三节 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与海洋文化产业 |
一、打造蓝色半岛经济区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
二、发展海洋文化产业推进蓝色经济区建设 |
第四节 山东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
一、山东海洋文化产业兴起的背景 |
二、山东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
三、山东海洋文化产业在全国海洋文化产业中的定位 |
第五章 山东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
第一节 山东海洋文化产业的SWOT分析 |
一、优势(Strength) |
二、劣势(Weakness) |
三、机会(Opportunity) |
四、威胁(Threat) |
第二节 山东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
一、以海洋文化产业资源为依托模式 |
二、以海洋旅游文化产业为核心产业的带动模式 |
第三节 山东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措施 |
一、创新战略 |
二、品牌战略 |
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
四、人才战略 |
第四节 政策保障体系 |
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
二、实行经济扶持政策 |
三、开拓投融资政策 |
四、完善市场管理政策 |
五、实施对外开放政策 |
第六章 山东海洋文化产业各行业发展策略 |
第一节 海洋旅游文化产业 |
一、山东海洋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
二、发展策略分析 |
第二节 海洋节庆会展产业 |
一、海洋节庆会展业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二、山东海洋节庆会展产业的发展现状 |
三、存在的问题分析 |
四、发展对策及建议 |
第三节 海洋休闲体育产业 |
一、海洋休闲体育产业的定义和功能 |
二、山东海洋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条件 |
三、加快海洋休闲体育产业的开发策略 |
第四节 海洋文艺产业 |
一、海洋文艺产业的发展成效 |
二、海洋文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三、发展思路与对策 |
结语 |
一、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基于钻石模型的上海会展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会展业及竞争力研究 |
1.2.2 国内会展业及竞争力研究 |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 |
2 产业竞争理论学说和钻石模型分析 |
2.1 产业竞争力理论学说 |
2.1.1 比较优势理论 |
2.1.2 制度说 |
2.1.3 钻石体系说 |
2.2 钻石模型分析 |
2.2.1 生产要素 |
2.2.2 需求条件 |
2.2.3 相关和支持产业 |
2.2.4 企业的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 |
2.2.5 机遇和政府 |
2.3 钻石模型的修正和分析框架的适用性 |
3 会展产业内涵和上海会展业概况 |
3.1 会展产业内涵和会展业竞争力 |
3.1.1 会展产业内涵 |
3.1.2 城市会展业竞争力 |
3.2 上海会展业发展概况 |
3.2.1 上海会展业萌芽期和起步期 |
3.2.2 上海会展业发展期 |
3.2.3 上海会展业的成熟期 |
4 上海会展业竞争力要素分析 |
4.1 会展业的生产要素 |
4.1.1 上海会展业的人力资源分析 |
4.1.2 上海会展业的基础设施分析 |
4.1.3 上海会展业的资本资源分析 |
4.1.4 上海会展业的科技资源分析 |
4.1.5 上海会展业的地理优势分析 |
4.2 上海会展业的需求分析 |
4.2.1 上海的会议业 |
4.2.2 上海的展览业 |
4.2.3 上海的节庆活动 |
4.3 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 |
4.3.1 旅游业 |
4.3.2 酒店业 |
4.3.3 餐饮业 |
4.4 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 |
4.4.1 上海展会集中度 |
4.4.2 上海会展业的区域合作 |
4.4.3 上海会展业的国际合作 |
4.5 机遇 |
4.6 政府 |
5 上海会展业竞争劣势及对策建议 |
5.1 上海会展业现存问题 |
5.1.1 场馆设施 |
5.1.2 人才差距 |
5.1.3 品牌展会差距 |
5.1.4 会展企业的差距 |
5.1.5 管理体制差距 |
5.2 提升上海会展业竞争力的对策 |
5.2.1 加强展览场馆的建设和完善场馆配套设施 |
5.2.2 推进会展业人才培养和提升人才素质 |
5.2.3 提升展会的知名度和国际化程度 |
5.2.4 加强会展企业的合作 |
5.2.5 明确政府职能,完善市场机制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论文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与发表的论文 |
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
(8)比较优势演化与装备制造业升级研究 ——基于辽宁省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的理论价值 |
三、研究的应用价值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一、研究目标 |
二、主要内容 |
三、主要贡献和创新点 |
第一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比较优势演化理论述评 |
一、传统比较优势理论 |
二、比较优势理论的演化进展 |
三、比较优势演化理论与产业结构升级 |
四、比较优势演化理论研究评析 |
第二节 产业内升级理论 |
一、产业内升级的涵义 |
二、产业内升级的目标 |
三、产业内升级的经典理论 |
第三节 产业比较优势分析理论 |
一、分析工具介绍 |
二、基于“钻石模型”的产业比较优势分析理论 |
第四节 装备制造业的内涵、分类和研究现状 |
一、装备制造业的内涵及分类 |
二、我国装备制造业研究述评 |
三、国外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实证研究 |
第二章 装备制造业升级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的环境条件分析 |
一、国际环境分析 |
二、国内环境分析 |
第二节 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的动力机制 |
一、消费需求的引导机制 |
二、技术创新的推动机制 |
三、产业生命周期的内生机制 |
四、比较利益的驱动机制 |
五、资源要素的原动机制 |
六、制度条件的外部动力机制 |
七、对外贸易与利用外资的带动机制 |
第三节 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的测度分析 |
一、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二、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测度指标体系的构成 |
三、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程度的因子分析评价方法 |
第三章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美、日、韩三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经验启示 |
一、美国装备制造业重振过程中的比较优势分析 |
二、日本装备制造业赶超过程中的比较优势分析 |
三、韩国装备制造业现代化过程中的比较优势分析 |
第二节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国际比较分析 |
一、装备制造业整体实力的比较 |
二、装备制造业生产要素的比较 |
三、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制度条件比较 |
四、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比较 |
第三节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国内区域比较 |
一、长江三角洲地区1装备制造业的比较优势研究 |
二、珠江三角洲地区装备制造业的比较优势研究 |
三、东北地区2装备制造业升级的比较优势分析 |
四、长三角、珠三角和东北地区之间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优势比较 |
第四节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行业比较 |
一、我国加工制造业的发展历程 |
二、装备制造业与加工制造业的比较 |
第四章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分析 |
第一节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时空特点分析 |
一、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历程 |
二、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空间特点分析 |
三、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综合特点分析 |
第二节 基于“七因素分析法”的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定性分析 |
一、生产要素比较优势分析 |
二、国内市场需求比较优势分析 |
三、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比较优势分析 |
四、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比较优势分析 |
五、机会比较优势分析 |
六、政府比较优势分析 |
七、区位比较优势分析 |
第三节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的定量分析 |
一、主成分分析法分析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的步骤 |
二、辽宁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的主成分分析 |
三、结论与建议 |
第四节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程度的评价 |
一、装备制造业内部技术结构高度化评价 |
二、装备制造业内部资产结构高度化评价 |
三、装备制造业内部劳动力结构高度化评价 |
四、装备制造业产出结构高度化评价 |
五、结论 |
第五节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一、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弱化的表现 |
二、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减弱的原因分析 |
第五章 比较优势演化中的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升级路径与对策 |
第一节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的路径选择 |
一、技术创新推动模式 |
二、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三、外向带动发展模式 |
四、三种模式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 |
第二节 装备制造业升级的支撑与保障 |
一、制度变迁是打破装备制造业“锁定效应”的重要外部动力 |
二、制度变迁是实施装备制造业“三位一体”发展模式的重要保障 |
第三节 技术创新推动模式的对策 |
一、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开放的技术创新体系 |
二、加强装备制造业人才队伍的培养、使用和引进,提高人才素质 |
三、建立以大企业为依托,中小企业广泛参加的自主创新体系 |
四、加大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 |
五、实施信息化示范工程,以信息化带动装备制造业升级 |
六、建立可持续的生态产业链,切实推进装备制造业绿色制造 |
七、夯实基础工作,完善科技创新的外部环境 |
第四节 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对策 |
一、加强集群内的技术创新扩散,提升产业层次 |
二、重视集群内部的产业关联,加强合作伙伴关系建设 |
三、培育核心企业,提高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中度 |
四、积极培育品牌竞争力,提高集群竞争优势 |
五、发展壮大中场产业集群,提高综合成套水平 |
六、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健全综合服务支持体系 |
七、培育与发展装备制造业集群的方式要多样化 |
第五节 外向带动发展模式的对策 |
一、利用对外贸易带动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升级的对策 |
二、FDI 促进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升级的对策 |
第六节 推动辽宁装备制造业升级的制度对策 |
一、推动辽宁装备制造业升级的体制改革 |
二、推动辽宁装备制造业升级的(微观)制度 |
三、推动辽宁装备制造业升级的宏观政策 |
第六章 全文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一节 全文结论 |
第二节 存在不足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博士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休息的革命——中国近30年旅游发展纪实(续)(论文提纲范文)
第五章马超龙雀 |
暖风熏得游人醉 |
天时人事日相催 |
骏马辞天气正豪 |
上合天时, 下应人和 |
从三足鼎立到千帆竞发 |
十年磨一剑 |
第六章努雅斯门神的启示 |
意想不到的挫折 |
冬至阳生春又来 |
捧出古国的盛情 |
真正的美景在良心 |
第七章开放, 再开放 |
革了大锅饭的命 |
把权力和利益的脐带割断 |
区域合作, 经典联手 |
“入世”时代 |
糖葫芦和棍子 |
鼠标点拨新旅游 |
第八章九万里风鹏正举 |
神奇的1+5 |
万商红娘 |
千年之梦依然美 |
花龙盘盘上紫云 |
第九章城市乐章 |
城市的星光 |
创建优秀旅游城市巡礼 |
一枝红杏出墙来 |
旅游业必备“六要素” |
(10)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
导论 1.1 |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
重点解决的问题 1.3 |
新颖之处 1.4 |
研究方案设计 1.5 |
研究方法与思路 2. |
文献综述 2.1 |
国外部分 2.2 |
国内部分 2.3 |
小结 3. |
核心概念界定与金融中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3.1 |
区域金融中心的内涵、功能及分类 3.2 |
世界主要金融中心的演变脉络 3.3 |
区域金融中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4. |
形成区域金融中心的主要原因与条件 4.1 |
主要原因 4.2 |
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条件与构成要素 5 |
各国(地区)重要金融中心及其运作 5.1 |
纽约金融中心 5.2 |
伦敦金融中心 5.3 |
东京金融中心 5.4 |
香港金融中心 5.5 |
国际金融中心产生与发展的主要模式 5.6 |
启示与借鉴 6. |
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城市竞争力分析 6.1 |
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定位 6.2 |
国内区域金融中心城市竞争力评估指标 6.3 |
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城市建设模式 7. |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性与广东金融强省建设 7.1 |
珠三角及东西两翼地区的梯度分布和产业结构分析 7.2 |
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当中的政府与市场作用 7.3 |
金融聚合效应对珠三角区域经济梯度性的影响 7.4 |
珠三角金融聚集梯度性与区域经济增长 7.5 |
珠三角产业集群发展中的金融问题及对策 7.6 |
广东金融强省建设 8. |
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与发展 8.1 |
建设广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具备的基础条件 8.2 |
存在的主要问题 8.3 |
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8.4 |
发展定位、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8.5 |
强化广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功能的综合性对策措施 9. |
总结与展望 9.1 |
总结 9.2 |
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
四、民营资本称雄广东会展业(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系统仿真方法的产业新城开发过程演化研究[D]. 杜磊. 重庆大学, 2019(01)
- [2]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文化产业研究[D]. 甄妮. 青岛理工大学, 2013(S1)
- [3]我国创意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 华正伟.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4]深圳会展建筑发展状况研究[D]. 田珂. 华南理工大学, 2011(12)
- [5]新兴商人群体形成与社会的转型 ——以义乌为例[D]. 董明. 上海大学, 2011(02)
- [6]山东海洋文化产业研究[D]. 王颖. 山东大学, 2010(09)
- [7]基于钻石模型的上海会展业竞争力研究[D]. 余剑生. 上海交通大学, 2010(03)
- [8]比较优势演化与装备制造业升级研究 ——基于辽宁省的实证研究[D]. 王福君. 东北师范大学, 2009(11)
- [9]休息的革命——中国近30年旅游发展纪实(续)[J]. 王宏甲. 报告文学, 2009(04)
- [10]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与发展研究[D]. 黎平海. 暨南大学,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