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书馆管理创新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晓东,方晨,肖鹏[1](2022)在《我国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的理论基础: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图书馆的服务创新需要理论指导。学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探讨图书馆服务创新的理论支撑,到现在已引入多种理论指导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对这些理论的内容、应用领域、应用方法、关注人群进行系统分析后发现,知识管理理论、协同创新理论、创新扩散理论和TRIZ创新理论是过去一段时期我国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核心支撑理论。整体来说,社会与技术的发展要求图书馆运用创新理论,我国图书馆界也日益重视外部创新理论的引入运用,但对创新理论仍缺乏批判性思考和适用性改造,图书馆自生性创新理论话语的构建力度仍然不足。
修小新[2](2022)在《基于知识管理背景的医院图书馆管理创新思考》文中研究指明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管理必须促进所有领域的发展,以实现医院图书馆管理创新良好的发展。图书馆作为知识存储和传播的重要场所,在促进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要采用有效的管理让医院图书馆继续发挥其重要的社会责任。医院图书馆具有特殊功能,其中存储了大量的医学文献和资料,可以有效促进医疗行业的发展。因此,医院图书馆需要依靠知识创新管理方式,才能进一步促进医疗保健的进步。本文主要探讨在知识管理框架内的图书馆管理方法和创新,目的是在知识管理框架内加强医院图书馆建设,促进图书馆和医疗事业的发展。
李丹[3](2021)在《2020年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热点评述》文中指出系统梳理2020年国内图书馆学领域发表论文、出版专着、举办学术会议,以及科研项目立项等情况,有重点地回顾了年度学科研究热点,主要包括:面向"十四五"时期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前瞻思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引发图书馆危机管理与服务的大讨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背景下关于图书馆价值理念的新思考、新技术条件下的智慧图书馆理论与实践探索、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图情档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等。
杨丽丽[4](2021)在《相互“形塑”中的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 ——大学图书馆学习空间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受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现代学习技术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学习方式正在走向多元化、个性化、信息化。图书馆作为高校重要教学科研支持部门,也在发生相应的变革。根据空间社会学理论,空间既是行为发生的条件,又是由行为所建构的。那么,图书馆学习空间,又是如何支持当下多样化的学习行为并被学习行为所改变呢?本研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试图回答以下问题:大学图书馆是否支持或是满足大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型?学生自发的新型学习方式如何推动图书馆学习空间改变?这种相互“形塑”是否在形成新的高校学习文化?为有效揭示新技术环境、学科背景等因素对图书馆学习空间的影响,本研究选择西南地区四所不同层次和类型大学的新建校区图书馆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观察等质性研究方法,描述图书馆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二者之间的互动,总结当前高校图书馆学习空间建设的经验,发现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之间的相互塑造。论文主要分为:第一部分:绪论。主要是提出问题,阐述论文研究缘起、研究意义、已有相关研究,提出研究步骤、研究技术线路图、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等。第二部分:四所大学新校区图书馆学习空间建设及其中学习行为的调查分析。通过现场观察、访谈、体验,发现各校图书馆建设个性鲜明,空间建设及资源供给上体现了鲜明的学科特色和校园文化传统,但各校学生在图书馆中的学习行为表现出来高度的统一性。D大学作为信息技术为主的985理工大学,其图书馆科技感十足,但学生主要使用图书馆的自主、静默学习空间进行无需或少量技术支持的学习;C大学作为985综合型大学,其图书馆造型古朴,馆藏丰富,但学生主要找地方“自习”,评价“不好用”;J大学作为以交通技术为主的工科211大学,其图书馆学习空间重实用,学生主要来图书馆找地方写作业、复习,多功能空间“基本没用”;S大学是省属重要师范大学,其图书馆规模大、空间多,学生进馆学习的人数多,但设施设备少有考虑使用者的感受,评价“不舒服”。第三部分:“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相互形塑推动着多元学习文化的形成。通过对图书馆学习空间建设和使用的调查,发现各大学图书馆建设表现出一些共同点:资源供给及设施设备的数字化、信息化明显升级;空间功能多样化是普遍趋势;相对于学习空间硬件设施设备的升级换代,学习空间管理与服务都表现出相对的滞后。各大学图书馆带有鲜明的本校学科特色和传统校园文化特点,但各校学生在图书馆的学习行为共性大于个性,使用图书馆的目的、主要学习行为类型都高度相似。尽管如此,各校学生对图书馆学习空间的需求有显着的差异:文科、综合类大学现有空间条件不足,大学学生期待图书馆提供更“完备”和“好用”的空间条件;工科类大学现有空间条件较好,学生期待图书馆提供“更舒服”和“更独立”的学习条件。图书馆学习空间与学生空间期待的落差主要源于现有的图书馆建设、管理缺乏学生参与。学生新的学习空间需求、新的学习方式与图书馆的学科传统、现代化建设相互作用,正在推动形成新的多元化学习文化。
蔡毓菁[5](2021)在《莲都区公共图书馆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时代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愈发凸显,在现代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架构中公共图书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所在地区居民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同时保障公民文化权利。在全国提倡文旅融合,文化和旅游共同促进地区发展的大背景下,重视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有利于提升居民整体素质水平与精神文明建设进程。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是在分析丽水市莲都区公共图书馆(以下简称莲都区图书馆)提供公共服务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研究如何提升其公共服务质量。论文对城市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公共图书馆、智慧图书馆等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并以公共产品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和图书馆学五定律为视角,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法以及调查问卷法对莲都区图书馆提升公共服务质量进行研究。首先,探讨莲都区图书馆智慧化发展与公共服务供给现状:第一,浙江省图书馆现状与莲都区图书馆概况,明确莲都区图书馆主要职能与四大核心优势;第二,莲都区图书馆智慧化发展建设现状,核心惠民服务、智慧化公共服务供给工作、发展亟待智慧化转型。其次,研究莲都区图书馆存在的问题:包括基础设施空间不足、图书资源储备不够、阅读推广活动局限大,服务质量有待加强等,分析得出莲都区图书馆场馆空间不大、文化底蕴薄弱、阅读推广活动传统化、群众阅读需求攀升、经费投入有限等五个原因。基于上述发现,本论文提出如下措施来改善莲都区图书馆的公共服务质量:第一,提高莲都区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利用率;第二,深耕莲都区图书馆文化底蕴建设;第三,深化莲都区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智慧化;第四,构建莲都区图书馆智慧化内容供给体系;第五,提高莲都区图书馆资源价值。最后指出本论文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栾庆玲[6](2021)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知识融合服务框架研究》文中指出
杨烨[7](2021)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视角下Y市城市书房运行优化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政治、社会、文化随之不断发展,群众对于公共文化的需求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而不断增加,但是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与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Y市通过城市书房政策的实施,满足群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保障公民获取文化信息权利,使群众享受到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同时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供给。本文的研究主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视角下Y市城市书房运行优化路径研究”,是一个现实性比较强的命题。作为一种理论研究,在研究方法的使用上必须坚持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值得强调的是,任何规范性的分析,均建立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因此本研究将以城市书房作为案例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收集Y市城市书房运行过程中问题的事实材料,征求各方人员对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对实际情况的分析来总结Y市城市书房公共文化服务的欠缺,将研究的科学化与理论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本文将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众多翔实的资料中找出和城市书房相关理论及实践依据,在此基础上探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健康发展的有效性路径。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实施,发现城市书房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建设地点不合理、资源供给不贴合实际、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欠缺、缺乏监督和激励机制等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城市书房的健康发展,因此亟需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来提高城市书房的服务质量。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使社会治理的问题逐渐凸显。政府不在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唯一提供者,市场和社会逐步发展成为社会治理不可缺少的主体。社会治理的主体是多元的,既包括在社会管理中一直承担主导角色的政府,也包括社会组织、市场化的组织、公民社会等等。因此本文从公共治理的内涵入手,多角度提出改进城市书房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建议,包括完善相关政策机制、增强公共文化共享空间功能、提升社会组织的发展质量、加大企业内部志愿者输入、培养公民主人翁意识等。
石予晨[8](2021)在《《论语》思想视阈下的图书馆管理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复兴的热潮涌起,文化典籍广泛地走入人们的视野,绝大多数为“儒、释、道”三家经典,其中以儒家为首。《论语》作为儒家经典的着作之一,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源泉。这部传承千年的中华文明瑰宝,以人物语录的形式展现着巨大的价值。图书馆是孔子人文思想精华至为完美的表达载体,借助孔子思想中丰富的哲理与图书馆深厚的底蕴这一契合点的透析,可以丰富图书馆管理的内涵。笔者从人本管理、知识管理、战略管理三个方向探索《论语》中的管理思想与图书馆管理创新之间的关联。从中华文化典籍的思想沃土中挖掘本土性价值取向,不仅使得现有图书馆管理的思想理念有据可依,也令未来图书馆管理的发展方向有迹可循。这样既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也有助于指导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实践。见微知着,这些承载着悠久中华历史与厚重人文价值的典籍,并没有被时间的黄沙湮没,而是在炎黄子孙的认知与践行中得以薪火相传、绵延不绝。
周妍君[9](2021)在《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探讨》文中研究指明高校图书馆是人文精神集中体现的重要场所,可以帮助人们拓宽视野、提高认知能力。将以人为本理念作为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指导思想可以有效提升图书馆管理水平,切实满足高校图书馆创新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在高校教学管理、文献资料服务方面,高校图书馆发挥着重要作用,若想对图书馆功能进行优化、改进,使图书馆的服务职能得到充分展现,必须要对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切实提高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水平、服务质量。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与图书馆管理创新之间存在紧密关联,为图书馆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首先对"以人为本"理念与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基本关系进行了详细论述,然后又指出了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在创新管理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最后,结合高校图书馆创新管理需求,从三个不同维度提出了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基本策略,旨在进一步提高高校图书馆管理水平。
都郁[10](2021)在《基于大众需求的PPP模式下公共图书馆服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创新,公共图书馆的供给模式发生了变化,由体制化向市场化的转变需要私人资本介入,解决图书馆资金短缺和匮乏的问题,PPP模式在图书馆服务中应运而生。服务大众文化需要PPP模式产生的鲶鱼效应,给图书馆的服务增添新活力,给私人企业的发展提供投资渠道和增效机会。本文从传统的图书馆供给模式无法更好满足大众需求出发,探讨如何将大众文化需求与PPP模式结合,以期PPP模式下公共图书馆做好大众文化服务。首先,在文献研究基础上对现行公共图书馆供给模式及PPP模式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在此基础上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其次,分析了PPP模式公共图书馆服务适用类型。先对典型的PPP模式图书馆服务进行比较,包括厦门图书馆、西安图书馆、滨海图书馆及其他地方图书馆,获得提高PPP模式的用户满意度要从大众需求出发的启示。进而探究PPP模式适用的图书馆服务类型及其选择的延伸,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PPP模式图书馆服务嵌入产业价值链,构建服务体系及能力共同体,利用集群效应和链式效应推广阅读,提升馆藏流通量和利用率,凭智慧服务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再次,以公益讲座为例调查分析大众的文化需求。在比较常用的调查方法的基础上,确定采用问卷调查和QFD方法相结合的方式。然后进行问卷设计和调查实施,获得QFD目标矩阵和质量功能开发模型,为讲座服务的实施提供坚实基础。最后,研究了PPP模式下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实施及管理。先进行PPP模式下图书馆服务实施的整体规划,要增加私人资本发挥空间,秉持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然后提出了PPP模式下图书馆服务实施的策略,为公共图书馆的人员、资产的管理方面提供管理策略,同时对PPP模式下图书馆服务管理的法律法规,尤其是数字图书馆的产品电子衍生物的产权保护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
二、图书馆管理创新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图书馆管理创新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的理论基础: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研究综述:为图书馆服务创新寻求理论支撑 |
3 研究方法 |
4 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核心支撑理论 |
4.1 知识管理理论 |
4.2 协同创新理论 |
4.3 创新扩散理论 |
4.4 TRIZ创新理论 |
5 针对支撑理论的深化分析 |
5.1 WHERE:理论的学科来源 |
5.2 WHAT:理论的应用领域 |
5.3 HOW:理论的应用深度 |
5.4 WHO:理论的应用群体 |
6 关于我国图书馆服务创新理论的若干思考 |
6.1 社会与技术的发展要求图书馆运用创新理论 |
6.2 服务创新日益重视外部创新理论的引入运用 |
6.3 对支撑理论仍缺乏批判性思考和适用性改造 |
6.4 尚未重视图书馆自生性创新理论话语的构建 |
(2)基于知识管理背景的医院图书馆管理创新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知识管理及图书馆服务创新相关理论概述 |
1.知识管理及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含义 |
2.知识服务能力与图书馆服务能力理论 |
3.知识管理背景下进行医院图书馆管理的现状 |
二、知识管理背景下医院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
三、知识管理背景下图书馆管理的特征 |
1.时效性强 |
2.互动性强 |
3.获取性强 |
4.打破了时空限制 |
四、知识背景下医院图书馆管理存在的不足 |
五、在知识管理背景下创新医院图书馆管理方法 |
1.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 |
2.大力开展技术创新 |
3.积极创新医院图书馆管理服务 |
4.建设更为高质量的管理人才队伍 |
5.提升服务质量 |
六、结语 |
(3)2020年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热点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1 面向“十四五”时期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前瞻思考 |
2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引发图书馆危机管理与服务的大讨论 |
3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背景下关于图书馆价值理念的新思考 |
4 新技术条件下的智慧图书馆理论与实践探索 |
5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图情档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 |
6 结语 |
(4)相互“形塑”中的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 ——大学图书馆学习空间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理论基础 |
1.5 概念界定 |
1.6 研究设计 |
2 “高科技含量但使用不足的”D大学新校区图书馆 |
2.1 D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分布及学生使用情况 |
2.2 “被沉默的”D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 |
3 “高大上但不接地气的”C大学新校区图书馆 |
3.1 C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分布及学生使用情况 |
3.2 “美中不足”的C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 |
4 “本分的”J大学新校区图书馆 |
4.1 J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分布及学生使用情况 |
4.2 “还可以的”J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 |
5 “不好用的”S大学新校区图书馆 |
5.1 S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分布及学生使用情况 |
5.2 “支持学习不足的”S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 |
6 “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相互形塑推动多元化学习文化的形成 |
6.1 大学图书馆建设现状 |
6.2 大学图书馆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的相互形塑 |
6.3 小结 |
7 结论与反思 |
7.1 结论 |
7.2 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莲都区公共图书馆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信息时代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愈发凸显 |
1.1.2 新时代背景下的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和转型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城市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 |
2.1.2 公共图书馆 |
2.1.3 智慧图书馆----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功能的拓展 |
2.2 研究理论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3 图书馆学五定律 |
2.3 本章小结 |
3 莲都区图书馆智慧化发展与公共服务供给现状 |
3.1 浙江省图书馆现状与莲都区图书馆概况 |
3.1.1 浙江省图书馆现状 |
3.1.2 莲都区图书馆概况 |
3.2 莲都区图书馆智慧化建设现状 |
3.2.1 莲都区图书馆核心惠民服务 |
3.2.2 莲都区图书馆智慧化公共服务供给工作 |
3.2.3 莲都区图书馆发展亟待智慧化转型 |
3.3 本章小结 |
4 莲都区图书馆公共服务问卷调查 |
4.1 问卷设计、问卷实施、问卷结果及分析 |
4.1.1 问卷设计 |
4.1.2 问卷实施 |
4.1.3 问卷结果及分析 |
4.2 莲都区图书馆公共服务满足公众文化需求存在的问题 |
4.2.1 基础设施空间不足 |
4.2.2 图书资源储备不够 |
4.2.3 阅读推广活动局限性大 |
4.2.4 服务质量有待加强 |
4.3 莲都区图书馆公共服务满足公众文化需求问题原因分析 |
4.3.1 莲都区图书馆场馆空间不大 |
4.3.2 莲都区图书馆文化底蕴薄弱 |
4.3.3 莲都区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传统化 |
4.3.4 莲都区群众阅读需求攀升 |
4.3.5 莲都区图书馆经费投入有限 |
4.4 本章小结 |
5 莲都区图书馆公共服务优化建议 |
5.1 强化莲都区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利用率 |
5.1.1 提高智慧图书馆设施利用率 |
5.1.2 提升莲都区社区图书馆服务 |
5.1.3 强化爱心书屋协同效用 |
5.2 深耕莲都区图书馆文化底蕴建设 |
5.2.1 培育智慧图书馆文化底蕴 |
5.2.2 加强地方文献的文化建设 |
5.3 深化莲都区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智慧化 |
5.3.1 扩大全民阅读惠民工程 |
5.3.2 提升书香莲都人文精神 |
5.4 构建莲都区图书馆智慧化内容体系 |
5.4.1 提升图书馆常规服务水平 |
5.4.2 深化与全国图书馆行业企业的合作 |
5.4.3 创新智慧图书馆特色服务 |
5.4.4 强化智慧图书馆队伍专业培训与监督考核 |
5.5 提高莲都区图书馆资源价值 |
5.5.1 争取智慧图书馆建设资金保障 |
5.5.2 健全区域智慧图书馆书籍资源共享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调查问卷 |
致谢 |
(7)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视角下Y市城市书房运行优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
2.1.2 城市书房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2 公共物品理论 |
2.2.3 公共治理理论 |
2.2.4 场景理论 |
第3章 Y市城市书房运行的现实镜像 |
3.1 Y市城市书房的满意度调查 |
3.1.1 问卷设计 |
3.1.2 问卷实施 |
3.2 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 |
3.2.1 受访者特征分析 |
3.2.2 对服务能力的分析 |
3.2.3 对服务过程的分析 |
3.2.4 对服务成效和服务满意度的分析 |
3.2.5 用户需求整理汇总 |
3.2.6 调查结果总结 |
3.3 Y市城市书房运行的成效 |
3.3.1 服务能力逐渐提升 |
3.3.2 服务网络逐步完善 |
3.3.3 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产品 |
3.3.4 社会力量逐步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
第4章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视角下Y市城市书房运行存在的问题 |
4.1 城市书房服务供给主体参与不充分 |
4.1.1 政府传统管理理念的制约 |
4.1.2 社会力量参与片面 |
4.2 城市书房资源供给利用不充分 |
4.2.1 资源利用率低,服务效率不高 |
4.2.2 活动形式单一,作用有限 |
4.2.3 发展不平衡,辐射范围较小 |
4.2.4 运行资金紧张,使用情况不透明 |
4.3 公民意识冷漠 |
4.3.1 了解和参与意识浅薄 |
4.3.2 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 |
第5章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视角下Y市城市书房运行的阻滞因素 |
5.1 供给主体需求认知不明确 |
5.1.1 建设地点的不合理 |
5.1.2 服务资源的供需错位 |
5.1.3 内部空间布局的不完善 |
5.2 城市书房服务质量不高 |
5.2.1 服务能力偏弱 |
5.2.2 服务过程固化 |
5.2.3 服务成效欠佳 |
5.3 城市书房服务供给动力不足 |
5.3.1 管理人员服务意识的欠缺 |
5.3.2 沟通和反馈机制的缺失 |
5.3.3 有效宣传的缺乏 |
5.3.4 资金支持力度不足 |
5.3.5 缺乏监督机制 |
5.3.6 缺乏激励机制 |
5.4 公民缺乏自我认知力 |
5.4.1 阅读习惯和阅读意识未形成 |
5.4.2 公民主动参与意识尚未形成 |
5.4.3 对城市书房的认知不足 |
第6章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视角下Y市城市书房运行的优化路径 |
6.1 城市书房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建设 |
6.1.1 政府发挥政策引领作用 |
6.1.2 社会组织发挥主体作用 |
6.1.3 企业发挥补充协同作用 |
6.2 城市书房服务供给内容的多样化建设 |
6.2.1 完善布局,资源下沉 |
6.2.2 增强公共文化共享空间功能 |
6.2.3 加强阅读指导 |
6.3 城市书房服务质量的提升建设 |
6.3.1 科学规划,控制数量 |
6.3.2 拓展服务形式,提升服务品质 |
6.3.3 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 |
6.3.4 多渠道宣传,增加影响力 |
6.4 城市书房服务供给的公民参与建设 |
6.4.1 培养主人翁意识 |
6.4.2 积极参与文化活动 |
第7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开放性问题整理汇总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论语》思想视阈下的图书馆管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图书馆管理思想研究的总体情况 |
二、《论语》的图书馆管理思想研究情况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论语》及图书馆管理概述 |
第一节 《论语》概述 |
一、孔子生平介绍 |
二、《论语》简介 |
第二节 图书馆管理概述 |
一、图书馆管理的内涵 |
二、图书馆管理的内容 |
第三节 《论语》中图书馆管理的具体体现 |
一、人本管理 |
二、知识管理 |
三、战略管理 |
第三章 《论语》中的人本管理思想对图书馆管理的启示 |
第一节 管理上的“馆员”第一 |
一、以“仁政、民本”之心纠偏“唯技术”倾向 |
二、以“正己、爱人”之行夯实“忠与恕”理念 |
第二节 服务上的“读者”第一 |
一、以“五美四恶”为准则践行读者服务 |
二、以“有教无类”为依托善事读者权利 |
第四章 《论语》中的知识管理思想对图书馆管理的启示 |
第一节 知识储存管理 |
一、拾遗补缺,缵述道统 |
二、择优而纳,优化馆藏 |
第二节 知识再现管理 |
一、以“先利其器”为旨归充盈文献型态 |
二、以“择善而从”为指南互通馆藏资源 |
第三节 知识推送管理 |
一、因材施教,提高馆藏资源利用率 |
二、君子不器,启蒙大众阅读多元化 |
第五章 《论语》中的战略管理思想对图书馆管理的启示 |
第一节 人才战略管理 |
一、尊贤能,惜“人才难得” |
二、举贤才,循“量才而用” |
第二节 服务战略管理 |
一、正己衣冠,慎言敏行 |
二、察纳雅言,三省吾身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管理 |
一、节用为本,建设绿色馆办形象 |
二、里仁为美,营办和谐馆际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人为本”理念与高校图书馆创新管理的基本关系 |
二、高校图书馆创新管理现状分析 |
1.管理理念不清晰 |
2.缺乏完善、合理的图书馆管理体系 |
3.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均有待提升 |
三、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基本策略 |
1.注重学生需求、更新管理理念,营造出以人为本的氛围 |
2.构建以人为本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机制 |
3.多措并举,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水平 |
四、结语 |
(10)基于大众需求的PPP模式下公共图书馆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传统模式的图书馆服务无法更好的满足大众需求 |
1.1.2 公共图书馆供给模式转型需私人资本介入 |
1.1.3 PPP模式在公共文化领域初见成效,但公众参与度低 |
1.1.4 PPP模式下公共图书馆如何更好的服务大众需求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公共图书馆服务大众文化的供给模式综述 |
2.1.1 公共图书馆在大众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及不足 |
2.1.2 传统模式下的公共图书馆服务 |
2.1.3 PPP模式下的公共图书馆服务 |
2.2 PPP模式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中应用综述 |
2.2.1 PPP模式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优势 |
2.2.2 PPP模式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中应用的现状 |
2.2.3 PPP模式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PPP模式下适用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类型 |
3.1 PPP模式下公共图书馆的典型服务类型及比较 |
3.1.1 PPP模式下公共图书馆的典型服务类型 |
3.1.2 PPP模式下的公共图书馆各典型服务类型比较 |
3.1.3 PPP模式下公共图书馆典型服务类型的启示 |
3.2 PPP模式下适用的图书馆服务类型分析 |
3.2.1 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类型 |
3.2.2 PPP模式下适于采用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类型 |
3.2.3 PPP模式下公共图书馆服务类型选择的延伸 |
第四章 PPP模式下公共图书馆服务需求分析——以讲座为例 |
4.1 研究方法的确定 |
4.1.1 调查需求常用方法 |
4.1.2 QFD方法适用性分析 |
4.1.3 QFD方法应用的通用步骤 |
4.2 公益讲座内容和方式的大众需求调查设计及实施 |
4.2.1 调查目标 |
4.2.2 问卷设计 |
4.2.3 调查实施 |
4.3 基于QFD公益讲座内容和方式的调查结果分析 |
第五章 PPP模式下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实施及管理 |
5.1 PPP模式下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实施 |
5.1.1 总体原则 |
5.1.2 服务的实施 |
5.1.3 PPP模式下公共图书馆其他服务的实施 |
5.2 PPP模式下公共图书馆服务的管理 |
5.2.1 法律法规的要求 |
5.2.2 PPP模式下公共图书馆服务的人员管理 |
5.2.3 PPP模式下公共图书馆服务的资产管理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6.3 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图书馆公益讲座问卷调查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图书馆管理创新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的理论基础:回顾与展望[J]. 刘晓东,方晨,肖鹏. 图书馆建设, 2022(01)
- [2]基于知识管理背景的医院图书馆管理创新思考[J]. 修小新. 兰台内外, 2022(01)
- [3]2020年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热点评述[J]. 李丹.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21(06)
- [4]相互“形塑”中的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 ——大学图书馆学习空间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D]. 杨丽丽.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5]莲都区公共图书馆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研究[D]. 蔡毓菁.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6]“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知识融合服务框架研究[D]. 栾庆玲. 南昌大学, 2021
- [7]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视角下Y市城市书房运行优化路径研究[D]. 杨烨. 扬州大学, 2021(09)
- [8]《论语》思想视阈下的图书馆管理思想研究[D]. 石予晨.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9]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探讨[J]. 周妍君. 兰台内外, 2021(05)
- [10]基于大众需求的PPP模式下公共图书馆服务研究[D]. 都郁.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