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黄连口服液治疗感冒246例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范梦月,张新雨,赵潇,黄娜娜,孙蓉[1](2021)在《经典名方及中成药治疗慢性咽炎疗效与安全性的网状Meta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经典名方及中成药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从建库至2020年10月份的中成药及经典名方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随机平行对照试验(RCT)。根据纳入标准筛选并提取相关数据,运用Review Manger 5.3软件进行纳入研究筛选流程图的制作以及质量评价,运用Stata14.0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7项RCT研究,涉及7个经典名方,9个中成药,共3 924个病例。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临床总有效率方面,麦门冬汤>新癀片>十味龙胆花颗粒>补中益气汤>金莲清热泡腾片>黄连阿胶汤>金嗓利咽丸>口炎清颗粒>半夏散及汤>养阴清肺汤>清开灵滴丸>会厌逐瘀汤>一清胶囊>双黄连>猪肤汤>蓝芩口服液;咽痛、咽养改善情况方面,口炎清颗粒>会厌逐瘀汤;干咳改善情况方面,会厌逐瘀汤>口炎清颗粒;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清开灵滴丸>蓝芩口服液>金莲清热泡腾片;复发率方面,猪肤汤>会厌逐瘀汤>双黄连>清开灵滴丸。结论经典名方及中成药治疗慢性咽炎疗效显着,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低,可明显改善慢性咽炎患者咽痛、咽痒、干咳等症状,其中麦门冬汤在慢性咽炎的治疗上有巨大的潜力。
郭淳[2](2020)在《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药效学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评价中药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用于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药效学作用并探究作用机制。研究方法:通过开展体外抑菌试验及动物体内试验进行研究。一、体外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勒马回注射液作用于6种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常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和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标准株及临床株在两种不同菌液浓度下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以研究勒马回注射液对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常见致病菌的抑制作用。二、体内试验通过建立大鼠干酵母致发热模型、小鼠二甲苯致耳肿胀模型、小鼠氨水引咳模型、小鼠气管酚红排泄模型进行药效学试验,研究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对大鼠肛温的影响、对小鼠耳肿胀度的影响、对小鼠咳嗽潜伏期及咳嗽次数的影响、对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的影响,明确勒马回注射液解热、抗炎、镇咳、祛痰的药效学作用。此外,对干酵母致发热模型大鼠及氨水引咳模型小鼠进行药效学研究的同时,应用ELISA技术,检测动物体内细胞因子表达:以大鼠血清IL-6、TNF-αα、IL-1β含量、下丘脑中PGE2含量为观察目标,以小鼠血清中IL-10含量为观察目标,探究勒马回注射液解热及镇咳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一、体外试验1.勒马回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标准株和临床株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281.25~562.5μg/ml,铜绿假单胞菌的MIC为281.25~1125μg/ml,且在1.0×104与1.0×105两种菌悬液浓度下,MIC值随菌悬液的浓度升高而升高;同时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株与标准株测定的MIC值相差不大,二者结果相等或相差一个稀释度。2.勒马回注射液对于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氏菌、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未表现出明显抑菌效应。二、体内试验1.对大鼠干酵母致发热模型的影响(1)通过背部皮下注射干酵母混悬液能够成功复制大鼠发热模型,其热势存在典型的体温下降期、体温上升期、体温高峰平台期,于造模后7h达到最高升温幅度。造模后每小时测定大鼠肛温,观测共10小时的体温变化。在造模后第3h、第4h两个体温测定点,与模型组(雾化生理盐水)相比,勒马回注射液中剂量组体温差值显着降低(P<0.05),第4h的发热抑制率高达197.56%。但10小时体温反应指数(TRI10)较模型组无明显差异(P>0.05)。(2)对干酵母致发热大鼠的血清中1L-1β、IL-6和TNF-α含量及下丘脑中PGE2含量检测后发现:①勒马回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1L-1β含量均低于模型组,有降低1L-1β含量的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勒马回注射液中剂量组大鼠血清中IL-6、TNF-α含量显着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中剂量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可降低大鼠血清中IL-6、TNF-α含量。③勒马回注射液各剂量组大鼠下丘脑中PGE2含量较模型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对小鼠二甲苯致耳肿胀模型的影响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试验中,勒马回注射液高剂量组的耳肿胀度极显着低于模型组(雾化生理盐水,P<0.01),耳肿胀抑制率达29.35%;中、低剂量组的耳肿胀度低于模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小鼠氨水引咳模型的影响(1)在减少咳嗽次数方面:①勒马回注射液高、中、低三个剂量组的小鼠咳嗽次数均少于模型组一(雾化生理盐水),高、低剂量组对比模型组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比较无明显差异。表明高、低剂量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可显着减少氨水致咳小鼠咳嗽次数。②阳性药组(灌胃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小鼠咳嗽次数与模型组二(灌胃生理盐水)对比有极显着差异(P<0.01),勒马回注射液高、低剂量组的咳嗽次数高于阳性药组,药物活性分别为阳性药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的76.97%、77.27%,但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高、低剂量的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在减少咳嗽次数上的效果与口服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相当。(2)在延长咳嗽潜伏期方面:①模型组一与模型组二分别为雾化盐水及灌胃盐水给药,雾化盐水组较灌胃盐水组的小鼠咳嗽潜伏期明显延长,二者差异显着(P<0.01);阳性药组(灌胃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与模型组二(灌胃生理盐水)对比有极显着差异(P<0.01),但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雾化吸入方式本身具有良好的镇咳作用。②勒马回注射液高剂量组小鼠的咳嗽潜伏期与模型组一(雾化生理盐水)对比有极显着差异(P<0.01)、与阳性药组对比有极显着差异(P<0.01),药物活性达阳性药的137.72%。表明高剂量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在延长咳嗽潜伏期方面优于口服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③勒马回注射液中、低剂量组小鼠咳嗽潜伏期与阳性药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药物活性分别为阳性药的101.77%、96.94%。表明中、低剂量的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的镇咳效果与口服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相当。(3)IL-10含量测定:勒马回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血清中的IL-10含量均较模型组一(雾化生理盐水)显着增加(P<0.01,P<0.05,P<0.01),较阳性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剂量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高、中、低剂量的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均可显着增加氨水致咳小鼠血清中IL-10的表达。4.对小鼠气管酚红排泄模型的影响勒马回注射液高、中剂量组的小鼠酚红排泄量均较模型组显着(P<0.05、P<0.01)升高,较阳性药组(雾化氨溴索注射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勒马回注射液低剂量组的小鼠酚红排泄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高、中剂量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具有良好的祛痰效果。结论:1.勒马回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标准株和临床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抑菌作用受细菌接种量影响。勒马回注射液对于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氏菌、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无明显抑制作用。2.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具有一定解热作用,其解热效果可能与降低发热大鼠血清中IL-6、TNF-α水平有关。3.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可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减轻急性炎症反应。4.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具有显着镇咳作用,在减少氨水引咳小鼠的咳嗽次数、延长咳嗽潜伏期方面均有较好疗效,且高剂量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的总体镇咳效果优于口服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其镇咳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清中IL-10水平有关。5.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具有良好的祛痰作用,能够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
王蓉[3](2020)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小儿风热感冒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 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风热感冒的临床疗效,探究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WBC、N%异常的影响以及其对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机制。方 法:本研究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风热感冒患儿60例,随机分为蒲地蓝组和利巴韦林组各30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及其他常规支持对症治疗措施无明显差异。利巴韦林组给予利巴韦林颗粒及常规支持对症治疗,蒲地蓝组给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及常规支持对症治疗。两组均以治疗5天为1个疗程,观察蒲地蓝组和利巴韦林组在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治疗后患儿的发热、咳嗽、流涕、咽痛等症状变化情况,并记录部分症状消失的时间,对比治疗前后静脉血中WBC、N%异常的病例数的变化。对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及治疗前后的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 果:1.蒲地蓝组和利巴韦林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蒲地蓝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利巴韦林组(P<0.05)。2.两组在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总积分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的积分差值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两组治疗后的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降低(P<0.01),同时两组治疗后咳嗽、流涕症状差异明显(P<0.01),其余症状无明显差异(P>0.05)。4.两组在体温恢复时间方面的疗效相当(P>0.05),蒲地蓝组在咳嗽、流涕、咽痛等症状消失时间方面优于利巴韦林组,两组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5.在治疗前,两组的WBC、N%异常的病例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WBC、N%异常的例数均较治疗前均减少(P<0.01),且两组疗效相当(P>0.05)。结 论:采用蒲地蓝口服液治疗小儿风热感冒的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患儿中医症状,缩短临床治疗时间;蒲地蓝口服液能改善WBC、N%的异常,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炎症反应机制相关,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高育林,王丽丽[4](2020)在《儿童型双黄连口服液联合磷酸奥司他韦治疗流行性感冒的疗效》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儿童型双黄连口服液联合磷酸奥司他韦治疗小儿中轻度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的价值。方法:选取西安航天总医院自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流行性感冒患儿90例作为试验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口服磷酸奥司他韦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儿童型双黄连口服液和磷酸奥司他韦治疗,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患儿体温升高、咳嗽等症状恢复正常时间,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治疗总有效率和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率为48.89%,远高于对照组的28.89%(χ2=3.878,P<0.05)。观察组发热、咳嗽、全身乏力等缓解时间均显着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免疫球蛋白A(Ig A),IgM和Ig 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观察组3项指标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对照组为2.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57,P>0.05)。结论:儿童型双黄连口服液联合磷酸奥司他韦治疗中轻度流感患儿效果显着,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快速缓解临床症状,安全性满足要求,值得推广。
王诗恒,刘剑锋,秦培洁,高博[5](2019)在《双黄连口服液或联合常规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Meta分析》文中指出目的评价双黄连口服液联合常规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常用的数据库中的双黄连口服液或者联合常规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的筛选,对最终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和Meta分析。结果双黄连口服液或者联合常规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优于常规治疗,双黄连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的疗效和安全性优于单用利巴韦林,单用双黄连口服液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利巴韦林,在发热消退时间上结果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黄连口服液或者联合常规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优于常规治疗。由于纳入研究数量少,质量偏低,影响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因此尚需更多多中心、大样本、设计合理、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
孙启慧[6](2019)在《双黄连制剂抑菌抗病毒药效物质基础和组方结构配伍及作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双黄连制剂的化学成分表征、指纹图谱建立、体内外药效学实验、大数据谱效相关分析以及多组学联合等研究,阐明双黄连制剂抑菌抗病毒的药效物质基础,揭示其组方配伍规律,探寻该药物的作用靶点及作用机理,进而,建立谱-效相关质量评价系统,并对组方进行优化加减,为中药新药研发提供技术支撑。方法:1.收集不同厂家不同批次的双黄连口服液共计50批,不同产地、厂家和批次的金银花、黄芩和连翘各10批,原药材按照2015版《中国药典》双黄连口服液制备方法,分别制备双黄连制剂复方、拆方以及各单味药制剂共计70批。在课题组前期对双黄连口服液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双黄连制剂的LC-QTOF/MS的指纹图谱测定方法,筛选共有峰并对其进行定性和相对定量。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呼吸道合胞病毒为研究对象,进行体内外抗RSV和体外抑菌的药效学实验。体内抗RSV以小鼠体重、脏器指数、肺组织病理切片以及不同的炎性因子为检测指标;体外抗RSV以治疗指数(TI)为指标;体外抑菌以抑菌率为指标,判断双黄连制剂的体内外药效。3.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方法,对不同配伍方式的双黄连制剂中药效物质进行敏感度和贡献度分析,探寻双黄连制剂中针对不同药理实验发挥关键作用的化学成分,从而推断该复方的君、臣配伍关系。另外,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法建立双黄连制剂的谱-效相关质量评价系统。4.采用LC-MS/MS技术分别对小鼠的肺组织进行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分析,使用R语言、XCMS、SPSS以及SIMCA-P等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小鼠肺组织中蛋白质和内源性代谢物的差异性变化,筛选差异性蛋白以及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探寻双黄连制剂体内抗RSV的作用靶点和机理。结果:1.通过标准品对照,一级和二级质谱信息解析以及结合文献报道,对双黄连制剂复方制剂中的93个成分进行了初步定性,其中45个来源于金银花,26个来源于黄芩,22个来源于连翘,明确了双黄连制剂的药效物质基础;并对双黄连制剂中的48个出峰稳定、线性良好的物质峰进行了相对定量。2.采用PLS建模综合评价不同双黄连制剂体内抗RSV的药效结果显示,RSV小鼠模型复制成功,体重、脏器指数、肺组织病理切片、炎性因子等各项药理指标显示模型组小鼠病变严重,经不同配伍的双黄连制剂干预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调状态,其中购买的双黄连口服液和制备的双黄连口服液整体药效最好,在其他各拆方和单味药中连翘表现出相对较好的体内抗RSV的效果。体外抗病毒和抑菌实验结果显示:购买的50批双黄连口服液体外抗RSV效果差别较大,TI值在4-40之间;原型药2倍稀释液体外抑菌效果在60%-95%之间;实验室制备的双黄连制剂复方治疗效果显着,其他拆方和单味药均未表现出较好的体外抗RSV的效果,体外抑菌结果显示双黄连制剂复方以及单味药连翘效果十分显着均达到85%以上。3.灰色关联度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外抑菌结果影响显着的成分包括槲皮素、金丝桃苷、连翘苷等物质大多来自于连翘药材,说明双黄连制剂在体外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作用中起主要作用的成分来自连翘,组方中连翘发挥了主要的药效作用。双黄连制剂体外抗RSV的主要化学成分来自金银花,分析结果显示金银花中的咖啡酸、3,5-O-二咖啡酰奎宁酸和断氧马钱子苷等成分与抗RSV关联度大,影响显着,组方中发挥主要药效作用的为金银花。采用LS-SVM法分别构建了60批双黄连复方制剂体外抑菌和抗RSV的谱-效关系数学模型,结果显示所构建的数学模型对每批样品的拟合药效结果偏差均在0.35%以内,验证样本的相对偏差均在5%以内。4.蛋白质组学研究发现了38个与该模型以及药物干预密切相关的差异性蛋白,包括Cd81,Oas3,Rock1等这些差异性蛋白主要涉及的信号通路包括免疫系统过程,防御反应过程,花生四烯酸结合过程,Toll样受体结合过程等。代谢组学研究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多种内源性代谢物代谢异常包括:牛磺酸、葡萄糖、氨基酸、甘油磷脂等物质,给药组小鼠中以上多种代谢异常的物质趋于正常,主要涉及TCA循环、氨基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泛酸和Co A生物合成等代谢通路。结论:1.双黄连复方制剂中含有多种药效成分,体外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内外抗RSV均有显着的治疗作用。2.指纹图谱与药效的相关性分析得出:双黄连制剂体外抑菌起主要作用的成分主要来自连翘,体外抗RSV起主要作用的成分主要来自金银花;该结果量化分析了双黄连组方中主要药效成分及其归属,科学阐释了双黄连组方的配伍规律,为复方中药配伍及组分新药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3.双黄连制剂复方构建的数学模型不仅可以单纯根据指纹图谱信息对药物进行质量评价,而且能够做到根据指纹图谱预测药效结果,可以为双黄连口服液谱效相关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基础,进一步实现药物评价的全面性、合理性和准确性。4.多组学联合实验发现双黄连复方制剂治疗RSV感染的小鼠模型作用靶点与炎症过程和免疫过程密切相关;小鼠在感染RSV以后机体多种内源性物质发生代谢紊乱,包括牛磺酸、苯丙氨酸、葡萄糖、甘油磷脂等;双黄连复方制剂能够在氨基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TCA循环等多个代谢通路上对RSV感染引起的代谢紊乱进行一定的正向调节作用,使机体紊乱的代谢水平逐步恢复正常,为中药复方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刘金海,王辉,董帅,蒋亚丽[7](2019)在《中医药治疗小儿流行性感冒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小儿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由于流感病毒的易变性和突发性,许多抗病毒药物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另外,一些抗病毒药物的副作用也给流感患儿带来了很大的危害。随着中医药治疗小儿流感的临床应用更加广泛,中医药逐渐表现出其独特的优势。同时,中医药研究工作者结合现代先进的科研方法和手段,挖掘出了很多新的抗流感病毒中药、活性部位及单体成分,并深入阐释了其抗流感病毒的作用机制,不仅为中医药临床治疗小儿流感提供了丰富的现代研究依据,也为抗流感中药新药的快速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研究基础。但因流感病毒的易突变性、突发性和迅速传染性等特点,中医药治疗小儿流感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该研究基于相关文献研究,就目前中医药临床治疗小儿流感的现状,以及当前中医药抗流感病毒的基础研究进行总结,希望对中医药治疗小儿流行性感冒的临床应用、中医药抗流感病毒的实验研究以及相关"源于临床,证于实验,服务临床"的相互转化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吴苑滢,杨剑,曾芸,韦英益,胡庭俊[8](2017)在《浓缩型双黄连口服液临床药效学试验》文中研究指明通过浓缩型双黄连口服液的临床药效试验探讨该药物制剂临床的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为浓缩型双黄连口服液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将风热感冒患鸡900只,随机分3组,分别为浓缩型双黄连口服液试验组、双黄连口服液对照组、空白对照组,连续4d给药,停止给药后继续观察7d,记录试验期间鸡的临床表现、体温、体重,并于第11天测定血清免疫及生化指标。结果显示,浓缩型双黄连口服液对鸡感冒发热治疗的有效率、治愈率与双黄连口服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浓缩型双黄连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的治愈率均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证实浓缩型双黄连口服液对鸡的风热感冒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敬岳[9](2017)在《流行性感冒中医证候学特征横断面调查及随访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分析相关文献并经过专家论证后制定流感中医证候学调查问卷及统计学软件,收集符合要求的临床病例,分析当前季节流感样及流感中医证候学特征、流感样病例与流感病例之间的可能关系;分析流感中医证型与病毒亚型之间的可能关系;电话随访部分患者以评价发热门诊治疗流感临床效果,为探索中医药有效防治流感奠定基础。方法: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于中日友好医院发热门诊,收集724份符合标准的病例资料。通过查阅中医与西医流感相关诊疗指南、期刊论着、古籍经典等资料,收集流行性感冒的症状与中医证候信息,设计临床调查表;经相关临床专家、循证医学相关专家进行反复论证后,形成"流行性感冒中医证候学特征调查问卷"并制作电子信息录入软件。该临床研究采用前瞻、开放式,有监督与无监督相结合的观察性研究方法收集病例后将相关信息并输入临床信息采集与分析系统,运用SPSS13.0软件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对计数资料进行频数分析;所有病例所涉及的症状、证候等信息分别进行构成比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1.流感样病例中医证候学特征通过研究表明流感样患者就诊高峰为2015年11月至2016年3月,经分析纳入的724例患者中以女性456例(62.98%)为主;"已婚"者536例(74.34%)居多;在家中居住676例(93.50%)占主要地位。流感样病例诱发以"着凉"最多285例(54.70%);报告突然起病627例(87.94%);706人次均主诉为"发热"(97.51%);初起症状以"发热"最多,有302例(41.71%);全部病例均报告至少一项全身症状其中症状突出者有:恶寒者492例(68.05%)、全身酸痛症状明显有541例(75.03%)、头痛者517(71.61%)、乏力者600例(82.87%)。其中较为显着的局部症状有:流涕440例(60.77%)、咳嗽症状者588例(81.22%)、咽痒症状者435例(60.08%)、口干症状者544例(75.14%)。胃肠反应和全身炎性反应均不显着。四诊合参后中医证型中"风热犯卫"证208例(28.81%);"风寒束表"证107例(14.82%);"表寒里热"证404例(55.96%);"湿热壅滞"证3例(0.42%)。2.流感患者中医证候学特征病毒核酸为阳性者,病毒为甲型H1N1型114例(28.15%)、甲型H3N2型150例(37.04%)、甲型 H9N2型1例(0.25%)、乙型(B 型)139 例(34.32%)、丙型(C 型)1例(0.25%),主要对甲型H1N1、甲型H3N2、乙型(B型)进行相关分析。甲型H1N1病毒亚型人群特征为:女性80例(70.18%)显着较多;甲型H1N1病毒感染群体平均年龄为42.46±15.42岁;已婚91例(79.82%)人群较多;在家中居住的107例(93.86%);着凉获病的有52例(45.61%);高度发热的患者有27(23.68%);就诊时病程为42.95±37.71小时;突然起病的患者有101例(89.38%);主诉报告了发热有112例(98.2%);初起症状中发热39例(34.8%)为最多。全身症状中显着临床表现:恶寒者有76例(66.7%)、全身酸痛96例(83.9%)、头痛85例(74.6%)、乏力102例(89.5%)。局部症状中临床症状显着的有:咳痰76例(66.7%)、咽痒75例(65.8%)、咽痛 63 例(56.8%)、流涕 75 例(65.8%)、咳嗽 109 例(95.6%)、咽部充血 63 例(51.8%)、口干 92 例(80.7%)、口渴 85 例(64.9%)。甲型H3N2病毒亚型人群特征女性96例(64%)居多;甲型H3N2病毒感染群体平均年龄为45.87±18.16岁;已婚120例(80%);在家中居住的有138例(92%);因着凉获病的有58例(38.67%);高度发热16例(10.67%);就诊时病程为58.17±70.40小时;突然起病的患者有126例(84%);主诉149例(99.3%)报告了发热;初起症状中发热患者最多56例(37.8%)。全身症状中显着临床表现:恶寒者有99例(76.0%)、全身酸痛107例(71.3%)、头痛116例(77.9%)、乏力125例(83.3%)。局部症状中临床症状显着的有:咳痰96例(64.4%)、咽痒100例(66.7%)、咽痛96例(64.9%)、流涕 110 例(73.3%)、咳嗽 127 例(84.7%)、咽部充血 96 例(64.9%)、口干 108 例(73.0%)、口渴 99 例(67.8%)。乙型流感人群中女性86例(61.87%)显着较高;乙型(B型)病毒感染群体平均年龄为37.64± 17.40岁;已婚93例(67.39%);在家中居住的130例(93.53%);因着凉获病的有52例(37.41%);高度发热有18例(12.95%);就诊时病程为65.18±49.52小时;突然起病的流感患者有122例(88.41%);主诉133例(95.7%)报告了发热;初起症状中仍以发热为多46例(33.8%)。全身症状中显着临床表现:恶寒者有104 例(74.8%)、全身酸痛 105 例(75.4%)、头痛 101 例(73.2%)、乏力 113 例(81.3%)。局部临床症状显着的有:咳痰92例(66.2%)、咽痒96例(69.1%)、咽痛83例(61.0%)、流涕 91 例(65.5%)、咳嗽 127 例(91.4%)、咽部充血 83 例(61.0%)、口干 113 例(81.9%)、口渴 107 例(77.5%)。三种流感病毒确诊患者全身炎性反应少见,腹部症状中是以恶心为主。其中流感阳性患者甲型H1N1流感中医证型分布风热犯卫24(21.1%)、风寒束表11(9.6%)、表寒里热77(67.5%)、湿热壅滞2(1.8%);甲型H3N2流感中医证型分布风热犯卫35(23.%)、风寒束表17(11.3%)、表寒里热98(65.3%)、湿热壅滞0(0.0%);乙型流感中医证型分布风热犯卫29(21.0%)、风寒束表21(15.2%)、表寒里热88(63.8%)、湿热壅滞0(0.0%)。3.流感门诊治疗效果随访724例被调查者中183例报告了自行服药种类其中:单纯服用抗生素的116例(63.39%)、单纯服用中成药的12例(6.56%)、单纯服用退热药的11例(6.01%)、其余均为两种或三种药物联用44例(24.04%)。未用西药的22例(7.53%),仅使用退热药的52例(17.81%),仅使用镇咳药的4例(1.37%),仅使用抗病毒药的34例(11.64%),仅使用化痰药的9例(3.08%),仅使用抗生素的11例(3.77%),仅针对鼻涕喷嚏给药的4例(1.37%),使用两种以上药物包含退热药的127例(43.49%),使用两种以上药物不包含退热药的29例(9.93%)。中成药对症处理的170例(47.2%)、非对症处理175例(48.6%),其中对证处理多为表寒里热证,但是患者是否对证处理对退热时间、病程及临床疗效并无显着差异。结论:流感样病例及流感病例就诊高峰出现在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流感样患者及流感患者均以女性为主,多为已婚在家中居住人群,考虑流感样病例爆发不除外于与环境气候、患者体质和周围环境相关。且流感患者是以全身症状(恶寒、乏力、全身酸痛、头痛)和呼吸道症状(咽痛、咳嗽、咳痰)为主,中医辨证以表寒里热证为主。不同病毒亚型流感临床症状稍有区别:甲型流感病毒致病发热、全身症状和咽部症状较重;乙型流感病毒致病较为温和,且胃肠症状较重。流感病例中表寒里热证显着高于非流感人群;不同病毒亚型中医症状均是以表寒里热证为主,但不同病毒亚型和中医证型的对照关系尚无统计学差异。通过随访门诊就诊患者发现,就诊患者在患病初期有自行用药的现象且多为抗生素,患病初期患者门诊多给予解热镇痛、抗病毒及中成药,服药后患者发热、全身症状及局部症状均有明显好转,但本研究中中成药是否对证处理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本研究提示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注意对流感样病例的监测,对不同人群和体质的流感中医证型可进一步明确,流感患者中成药的对证处理需要进一步关注,以做到有效的中医药防治工作。
戎萍,马融,刘全慧,闫海虹,胡思源,李新民,张喜莲,郑文科[10](2017)在《中成药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研究述评》文中提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呼吸系统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其病原体以病毒为主,可占原发上呼吸道感染的90%以上。然而,目前尚无专门针对本病的特异性抗病毒药物,此外还存在过度、广泛使用甚至滥用抗生素的现象。长期临床实践已证实中医药在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方面安全有效。笔者检索多个数据库的相关文献,从中成药的临床研究、实验基础研究的角度,初步例证了中成药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优势,并提出了目前中成药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研究方向。
二、双黄连口服液治疗感冒246例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黄连口服液治疗感冒246例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经典名方及中成药治疗慢性咽炎疗效与安全性的网状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检索方法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资料提取 |
1.5 文献质量评价 |
1.6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及其基本特征 |
2.2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
2.3 临床总有效率 |
2.3.1 网状关系分析 |
2.3.2 绘制森林图 |
2.3.3 发表偏倚分析 |
2.3.4 干预措施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
2.4 咽痛、咽痒、干咳改善情况 |
2.5 不良反应发生率 |
2.5.1 绘制森林图 |
2.5.2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
2.6 复发率 |
3 讨论 |
(2)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药效学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中医治疗 |
一. 中医对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认识 |
二. 中医药治疗进展 |
(一) 内治法 |
1 中药汤剂治疗 |
1.1 诊疗思路 |
1.1.1 辨疾病分期治疗 |
1.1.2 辨证分型治疗 |
1.1.3 其他诊治思路 |
1.2 对不同病原体的治疗 |
1.2.1 对病毒引起的ALRTI的治疗 |
1.2.2 对细菌引起的ALRTI的治疗 |
1.2.3 对支原体引起的ALRTI的治疗 |
1.3 对特殊发病人群的治疗 |
1.3.1 对老年人的治疗 |
1.3.2 对小儿的治疗 |
2 口服中成药治疗 |
3 中药注射剂的使用 |
(二) 外治法 |
1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 |
2 中药外敷治疗 |
3 中药雾化治疗 |
4 经皮给药治疗 |
5 TDP仪照射治疗 |
6 推拿疗法 |
7 拔罐疗法 |
(三) 中医内外合治(综合治疗) |
(四) 重大传染病的防治 |
三.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前言 |
试验一 勒马回注射液的体外抑菌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供试菌种 |
1.1.2 试验药物 |
1.1.3 培养基 |
1.1.4 主要试剂与耗材 |
1.1.5 主要仪器设备 |
1.2 试验方法 |
1.2.1 MIC的测定 |
1.2.2 药液制备 |
1.2.3 细菌的复活及纯化 |
1.2.4 细菌悬菌液的制备 |
1.2.5 操作步骤 |
1.2.6 结果判读 |
1.2.7 注意事项 |
2 试验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试验二 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的药效学及作用机制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试验动物 |
1.1.2 试验药物 |
1.1.3 试剂与主要仪器 |
1.2 试验方法 |
1.2.1 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对干酵母所致大鼠发热模型的影响 |
1.2.1.1 动物分组 |
1.2.1.2 给药方法 |
1.2.1.3 酵母混悬液的制备 |
1.2.1.4 造模 |
1.2.1.5 体温测定 |
1.2.1.6 标本采集与检测 |
1.2.1.7 统计分析 |
1.2.2 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的影响 |
1.2.2.1 动物分组 |
1.2.2.2 给药方法 |
1.2.2.3 造模及取材 |
1.2.2.4 检测指标 |
1.2.2.5 统计分析 |
1.2.3 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对浓氨水引咳小鼠模型的影响 |
1.2.3.1 引咳初筛与动物分组 |
1.2.3.2 给药方法 |
1.2.3.3 造模及取材 |
1.2.3.4 检测指标 |
1.2.3.5 统计分析 |
1.2.4 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对小鼠气管酚红排泄的影响 |
1.2.4.1 动物分组 |
1.2.4.2 给药方法 |
1.2.4.3 酚红标准曲线的绘制 |
1.2.4.4 造模及取材 |
1.2.4.5 统计分析 |
2 试验结果 |
2.1 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后对干酵母所致大鼠发热模型的影响 |
2.1.1 勒马回注射液对干酵母致发热大鼠体温的影响 |
2.1.2 勒马回注射液对干酵母致发热大鼠体温反应指数的影响 |
2.1.3 勒马回注射液对干酵母致发热大鼠发热抑制率的影响 |
2.1.4 勒马回注射液对发热大鼠血清中1L-1β、1L-6和TNF-α含量的影响 |
2.1.5 勒马回注射液对发热大鼠下丘脑中PGE2含量的影响 |
2.2 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后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的影响 |
2.3 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后对浓氨水引咳小鼠模型的影响 |
2.3.1 勒马回注射液对氨水致小鼠咳嗽模型咳嗽次数及咳嗽潜伏期的影响 |
2.3.2 勒马回注射液对氨水致咳嗽小鼠血清中IL-10的影响 |
2.4 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后对小鼠气管酚红排泄的影响 |
2.4.1 酚红的标准曲线 |
2.4.2 勒马回注射液对小鼠气管酚红排泄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研究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小儿风热感冒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医学对感冒的认识 |
1.1 感冒的中医理论基础 |
1.2 感冒的中医治疗 |
1.3 中医药治疗感冒的研究进展 |
2. 西医学对感冒的认识 |
2.1 流行病学 |
2.2 病因和发病机制 |
2.3 西医诊断依据 |
2.4 西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4 终止标准 |
2. 研究方案 |
2.1 随机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评价标准 |
2.5 数据处理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分析 |
3.2 中医证候 |
3.3 治疗总有效率 |
3.4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
3.5 实验室检查 |
3.6 不良反应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研究 |
1.1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组方分析 |
1.2 现代药理学研究及作用机制探讨 |
2. 研究结果分析 |
2.1 一般资料分析 |
2.2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改善中医证候的分析 |
2.3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疗效分析 |
2.4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的分析 |
2.5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改善实验室指标异常的分析 |
3. 本研究创新之处 |
4. 问题与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双黄连口服液或联合常规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1.1 纳入标准 |
1.1.2 排除标准 |
1.2 文献检索策略 |
1.3 文献评价方法 |
1.3.1 文献筛选 |
1.3.2 文献管理和质量评价 |
1.3.3 资料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筛选与纳入 |
2.2 纳入文献一般情况 |
2.3 文献质量评价 |
2.4 Meta分析 |
2.4.1 总有效率 |
(1) 双黄连口服液+利巴韦林VS利巴韦林 |
(2) 双黄连口服液VS利巴韦林 |
(3) 双黄连口服液+常规治疗VS常规治疗 |
(4) 双黄连口服液VS常规治疗 |
2.4.2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
(1) 咽痛 |
(2) 咳嗽 |
(3) 发热 |
2.4.3 不良反应情况 |
(1) 双黄连口服液+利巴韦林VS利巴韦林 |
(2) 双黄连口服液VS利巴韦林 |
(3) 双黄连口服液VS常规治疗 |
2.5 不良反应情况 |
2.6 发表偏倚 |
3 讨论 |
3.1 证据总结 |
3.2 文献质量总结和启示 |
4 结论 |
(6)双黄连制剂抑菌抗病毒药效物质基础和组方结构配伍及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双黄连制剂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薄弱 |
2 双黄连制剂组方配伍君、臣药味不明确 |
3 双黄连制剂质量评价系统需要更全面、科学 |
4 双黄连制剂药效作用靶点与机制不明确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双黄连制剂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1 双黄连制剂各单味药中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2 双黄连复方制剂中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3 双黄连制剂入血成分研究进展 |
第二节 双黄连制剂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1 体外抗病毒和抑菌作用研究进展 |
2 体内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3 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第三节 双黄连制剂谱-效相关研究进展 |
1 双黄连制剂质量评价技术研究进展 |
2 谱-效相关中药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
第四节 双黄连制剂组方配伍规律研究进展 |
1 不同复方中药配伍规律研究方法进展 |
2 双黄连机制复方配伍研究进展 |
第五节 双黄连制剂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1 抗病毒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
2 抗菌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
3 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
4 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双黄连制剂的化学成分研究和指纹图谱的建立 |
第一节 双黄连制剂样品的收集和制备 |
1 仪器与试药 |
2 样品收集和制备 |
3 双黄连制剂提取物的制备 |
4 实验结果 |
5 结论与讨论 |
第二节 双黄连制剂中化学成分的LC-Q-TOF/MS分析 |
1 仪器与试药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实验讨论 |
5 实验结论 |
第三节 双黄连制剂指纹图谱的建立 |
1 仪器与试药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实验结论和讨论 |
第三章 双黄连制剂的体内和体外药效学研究 |
第一节 双黄连制剂对RSV感染小鼠模型整体药效学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实验结论和讨论 |
第二节 双黄连制剂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药效学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实验结论和讨论 |
第三节 双黄连制剂原型药和含药血清体外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效学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实验结论和讨论 |
第四章 双黄连制剂谱效相关分析 |
第一节 双黄连制剂化学成分与体外抑菌、抗病毒的相关性分析 |
1 确定系统特征 |
2 无量纲化处理 |
3 关联系数与关联极性的确定 |
4 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方法(PLS) |
5 实验结果分析 |
6 实验讨论和结论 |
第二节 双黄连复方制剂谱-效相关数学模型的建立 |
1 建立数学模型 |
2 实验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多组学联合分析双黄连制剂体内抗RSV的作用机制 |
第一节 双黄连复方制剂体内抗RSV的蛋白质组学初步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2 实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4 生物信息学分析 |
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二节 双黄连复方制剂体内抗RSV的代谢组学研究 |
1 仪器和试药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结论和讨论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查新报告 |
发表论文 |
(7)中医药治疗小儿流行性感冒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对流感的认识及辨证分型 |
1.1 中医对流感的认识 |
1.2 中医对流感的辨证分型及方法 |
2 中医药在治疗小儿流感方面的优势明显 |
2.1 中成药治疗小儿流行性感冒 |
2.2 中药复方抗小儿流行性感冒 |
2.3 中药联合西药治疗小儿流行性感冒 |
2.4 中药其他给药方式治疗小儿流行性感冒 |
2.4.1 喷雾治疗 |
2.4.2 鼻腔给药 |
2.4.3 洗浴外搽 |
2.4.4 直肠给药 |
3 中药对流行病毒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 |
3.1 复方中药抗流感病毒 |
3.2 单味中药抗流感病毒 |
3.3 中药活性部位及单体成分抗流感病毒 |
3.4 抗流感病毒中药活性成分筛选 |
4 小结 |
(8)浓缩型双黄连口服液临床药效学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供试药物及对照药物 |
1.1.2 试验用鸡 |
1.2 方法 |
1.2.1 试验动物分组及处理 |
1.2.2 给药方法 |
1.2.3 临床疗效的观察 |
1.2.4 疗效评价标准 |
1.2.5 疗效综合判定 |
1.2.6 数据分析与处理 |
2 结果 |
2.1 浓缩型双黄连口服液的治疗效果 |
2.2 浓缩型双黄连口服液对鸡体温的影响 |
2.3 浓缩型双黄连口服液对鸡体重的影响 |
2.4 浓缩型双黄连口服液对鸡血清溶菌酶水平的影响 |
2.5 浓缩型双黄连口服液对鸡血清SOD活力的影响 |
2.6 浓缩型双黄连口服液对鸡血清酸性磷酸酶活力的影响 |
2.7 浓缩型双黄连口服液对鸡血清GSH含量的影响 |
2.8 浓缩型双黄连口服液对鸡血清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2.9 浓缩型双黄连口服液对鸡血清总蛋白浓度水平的影响 |
3 讨论 |
(9)流行性感冒中医证候学特征横断面调查及随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综述 |
综述一 流行性感冒中医证候学特征概述 |
1 流行性感冒相关概念 |
2 流行性感冒中医学相关概念及溯源 |
3 流行性感冒中医病因病机 |
4 流行性感冒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
综述二 流行性感冒疾病特点及中西医防治方法 |
1 流行性感冒病原概述 |
2 流行性感冒病原学特征 |
3 流行性感冒与流感样疾病及普通感冒的鉴别 |
4 流行性感冒诊断标准 |
5 中西医防治流行性感冒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临床研究一 2015-2016年冬春季节北京地区流感样病例中医证候学特征横断面研究 |
研究目的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2 病例选择 |
2.1 入选标准 |
2.2 排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4 统计学处理 |
5 部分临床症状分级量化评价标准 |
6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结果 |
1 一般人口学资料 |
2 患者既往患病情况 |
3 患病原因调查 |
4 就诊时一般情况 |
5 就诊时症状分析 |
结论 |
讨论 |
临床研究二 2015-2016年冬春季节流行性感冒患者中医证候学特征横断面研究 |
研究目的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研究部分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1 病原学检测结果 |
2 一般人口学资料 |
3 患者既往患病情况 |
4 就诊时一般情况 |
5 血常规检测结果 |
6 PCR检渊结果与中医证型 |
结论 |
讨论 |
临床研究三 2015-2016年流感样病例门诊常规治疗调查研究 |
研究目的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2 病例选择 |
2.1 入选标准 |
2.2 排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4 统计学处理 |
5 部分临床症状分级量化评价标准 |
6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结果 |
结论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中成药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 目前的问题 |
2 中医药的价值 |
3 文献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
4 文献分析 |
4.1 文献概况 |
4.2 治疗情况分析 |
4.2.1 辨证使用中成药 |
4.2.1. 1 风寒证 |
4.2.1. 2 风热证 |
4.2.1. 3 风热夹滞证 |
4.2.1. 4 表里俱热证 |
4.2.1. 5 气虚证 |
4.2.2 未辨证使用中成药 |
5 临床优势与证据分析 |
6 基础研究分析 |
6.1 实验研究 |
6.1.1 抗病毒作用 |
6.1.1. 1 鼻病毒 |
6.1.1. 2 呼吸道合胞病毒 |
6.1.1. 3(副)流感病毒 |
6.1.1. 4 柯萨奇病毒 |
6.1.2 抑菌作用 |
6.1.3 改善免疫功能 |
6.1.4 镇咳祛痰作用 |
6.1.5 解热抗炎 |
6.2 既往相关指南 |
7 问题与展望 |
四、双黄连口服液治疗感冒246例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经典名方及中成药治疗慢性咽炎疗效与安全性的网状Meta分析[J]. 范梦月,张新雨,赵潇,黄娜娜,孙蓉. 药物评价研究, 2021(04)
- [2]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药效学及作用机制研究[D]. 郭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小儿风热感冒的临床疗效观察[D]. 王蓉.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4]儿童型双黄连口服液联合磷酸奥司他韦治疗流行性感冒的疗效[J]. 高育林,王丽丽.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0(02)
- [5]双黄连口服液或联合常规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Meta分析[J]. 王诗恒,刘剑锋,秦培洁,高博.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19(06)
- [6]双黄连制剂抑菌抗病毒药效物质基础和组方结构配伍及作用机理研究[D]. 孙启慧.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5)
- [7]中医药治疗小儿流行性感冒研究进展[J]. 刘金海,王辉,董帅,蒋亚丽.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07)
- [8]浓缩型双黄连口服液临床药效学试验[J]. 吴苑滢,杨剑,曾芸,韦英益,胡庭俊. 动物医学进展, 2017(11)
- [9]流行性感冒中医证候学特征横断面调查及随访研究[D]. 敬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10]中成药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研究述评[J]. 戎萍,马融,刘全慧,闫海虹,胡思源,李新民,张喜莲,郑文科. 中国中药杂志,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