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八水库主坝渗流分析及安全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陈方[1](2019)在《共青城市肖家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设计与研究》文中认为共青城市肖家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设计与研究是基于实际问题进行的分析计算和评价研究。研究对象肖家水库为小(2)型水库,由于建设早期资金、技术制约,设计标准低,加上几十年的运行没有很好的进行管理和维护,存在安全呢隐患,影响水库效益良性正常发挥,甚至威胁大坝下游安全,急需进行除险加固。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收集、整理了水库存在的基本问题,分析了水库除险加固的必要性。大坝普遍存在坝身单薄、边坡较陡、稳定性差,坝基、坝体渗漏严重,泄水建筑物破损严重等。2.针对水库的病情险况,保持水库现有的规模不变为基准,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出了除险加固设计方案:(1)大坝加固:截水槽结合大坝粘土斜墙进行防渗处理,迎水面砼预制块护坡、下游草皮护坡、坝脚增设贴坡排水体。(2)溢洪道加固:改建溢洪道,上部增设交通桥。(3)输水建筑物加固:坝下涵管拆除重建为φ300mmPVC管外包钢筋砼,增设钢筋砼结构消力箱,进口重建斜卧管。3.跟踪水库除险加固实施情况进行了后评价。通过研究肖家水库的除险加固设计方案,以工程改建为主要措施针对性的解决水库安全隐患,消除水库下游居民受水库溃坝等洪水威胁,改善水库的灌溉能力,发挥其兴利除害综合效益。从工程建设运行情况看,达到了这一目标。
杨泽华[2](2016)在《多维视域下雷州青年运河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雷州半岛是历史上有名的的苦旱地区,可谓是“滴水贵如油”。为此,湛江人民早就渴望通过兴修水利,改变半岛干旱面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计划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建设大水库蓄水,开凿运河贯通半岛南北,从根本上治理雷州半岛的旱患。然而,在大跃进、人民公社和总路线的时代背景下,湛江地委于1958年5月15日决定提前兴建雷州青年运河工程。工程分为两大部分,即建设蓄水量10亿多立方米的鹤地水库和开凿数百公里的青年运河。在湛江地委和政府强有力的推动下,以民办为主、公助为辅的形式,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克服财源不足,物资短缺,粮食缺少等困难,通过开展劳动竞赛,大搞工具改革,用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驯服了九洲江,筑起蓄水11.44亿立方米的鹤地水库;用两年时间建起全长271公里的运河总干渠和总长5000多公里的东海河、西海河、东运河、西运河、四联干渠和干支渠4039条,基本上根治了雷州半岛的旱患,创造了世界水利工程的奇迹,谱写了一曲战天斗地气壮山河的华丽赞歌。雷州青年运河建设是在大跃进年代的政治工程,其在政治、经济、生态、技术、文化上具有多重价值和影响。政治上:运河工程的修建,有力地消减了旱灾,减少了因旱流亡和社会械斗,推动了社会的稳定;提高了湛江在全国和世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显示了人民公社的组织力量;锻炼、培养了湛江的干部;弘扬了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当然,遗留的水库移民安置问题不断解决。经济上:运河工程的修建,早期主要体现在农田灌溉效益和防洪效益;后期则供水效益,旅游效益,发电效益日益明显。技术上:运河工程的修建,强调“多”“快”,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边调整,但也带来设计不周全、发动频繁和设计标准低等问题;施工组织上实行劳动组织军事化和推行工具改革和操作方法改进,把苦干与巧干结合。环境上:运河工程的修建,改变并优化当地生态环境,但随着改革开放后当地工矿畜牧业发展,库区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需要粤桂跨界合作整治环境。文化上:建库开河不仅促进了当时群众文化繁荣,留下众多运河诗词和名人题字,而且成为今日运河旅游文化和廉政教育文化基地。
沈楼燕[3](2011)在《制度创新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影响研究 ——剖析我国矿山开发中尾矿库管理制度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矿山开发中的尾矿库和尾矿资源环境形势非常严峻。因尾矿库溃坝引致的尾矿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是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较为突出的严峻问题,不但有严重的二次资源损失和浪费现象,而且同时还产生重大安全与社会危机隐患,严重地挑战了政府公信力,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社会的和谐稳定及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更为重要的是,总结连续多年发生多起重特大矿难事故、尾矿库溃坝事件或尾矿违规排放等所引致的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问题,发现这些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并且不断在侵蚀经济增长成果的重大难题,部分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社会危机,部分隐藏着潜在的社会公共危机,给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探究矿山开发中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失范现象背后的诱因及其解决机制,是摆在党和政府以及学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当前我国学术界对于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对矿山尾矿库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的解释和回应仍不能令人满意,表现在:其一,将尾矿库溃坝等事故的责任主要对准矿山企业或矿主,很少去剖析矿难、污染和资源浪费背后的内在制度机理,很少去检讨现有相关经济制度与政策,对尾矿资源环境治理之制度机制的有效性问题有所忽视;其二,现有对资源环境治理的研究多从技术层面加以展开,而在社会学领域的理论探讨不够,妨碍了尾矿库管理与治理研究的深化;其三,资源环境的制度研究主要强调强调产权制度,但现实表明,产权的明晰并未解决尾矿资源环境问题,其它制度安排如价格机制和社区自治运动,同样也是尾矿资源环境治理活动所必需的制度形式;其四,尾矿资源环境的管理和治理,缺乏相应的制度安排。基于上述研究现状,本文首先展开了对制度及经济制度等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制度作为一个系统内部成员认可和遵同、并作为映照着人的博弈中均衡选择的一种“规则系统”和“构型安排”,是一种社会规范或社会的游戏规则,是构建人类相互行为的被人发现并通过人为设定的正式或非正式约束,构造了人们在政治、社会或经济方面发生交换的激励结构。而所谓的经济制度,就是规定市场经济主体从事经济活动的规则体系,既包括国家法律制度,也包括经济生活中的价值形态、经济交往的无形规则、国际惯例等,这些规则体系构成了一个社会或国家的基本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制度通常有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之分,但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并非截然分开,正式制度是一种文本化和规范化的非正式制度,一个社会或民族的文化价值是制度的基础。从经济发展的要求来看,一方面,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包含着法治、政府权力与制衡结构、司法独立等宪政原则,塑造了一个社会中关键经济主体的激励;但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会促进制度变迁,并为制度变革提供经济条件,没有市场经济发育之诱导基础的制度通常是非效率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各阶层、各利益集团就会要求从制度安排甚至政治秩序上为既得利益加以保护,或者诉求未得利益,进而引发产权制度、社会激励机制、竞争机制的变革。不过,虽然制度变迁可能会触及既得利益,但制度变迁与创新并不一定就削弱统治集团的统治能力和利益,相反却有可能会增加它的能力和利益。这些研究结论,为尾矿资源环境治理的制度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互动关系和我国资源环境战略的基础上,分析了制度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之间内在关系,并论证了制度推动资源环境治理的理论基础。科学发展是符合人心的文明的发展,是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发展,这也是价值规范尾矿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发展观。资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空间支持,而经济发展是资源环境和谐共存的保障。制度建设有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有效的制度是促进矿山开发中资源节约利用和促进环境保护以及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资源环境治理的制度设计上,既要考虑对破坏环境牟取暴利者加强监管和实施惩罚,也要考虑对监管者施行行之有效的激励约束。研究还认为,社区运动是一个非常好的尾矿资源节约和促进环境保护的治理机制和模式,但因不具有相应的合法空间和制度支持,社区运动中社会成员的行动力和行动者拥有的可动员资源有限。因此,社区力量直接介入矿区资源环境利益博弈、以及有效或实质实现相关利益人公开对话的制度创新成为矿山开发中尾矿资源环境治理的关键。这一点可以在中国投资秘鲁矿产资源开发项目中得到验证:秘鲁的社区能参与尾矿库建设方案的审核,社区在相当程度上介入海外矿山资源开发管理,并且具有相当的话语权,这其实也意味着,制度创新也要求提供非市场的公共治理机制。开展了矿山开发资源环境冲突的制度分析。矿山开发的资源环境治理的制度困境导致制度供给上的“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在矿山开发领域,矿山资源的产权制度,利益关系、价值信念、思维方式等各方面都有冲突,导致经济行为和地方公共政策与服务不能兼顾社会利益。而摆脱困境的思路是“多中心治理”,也就是要取得制度协同,通过明确尾矿资源的产权、更新文化价值理念、促进公平与正义来确定矿山尾矿资源环境制度建设的重点,这样,通过明确国家、市场和企业各自社会责任,在公共全力部门、私人经济部门和第三部门之间正在形成一种相对独立、分工合作的新型治理结构。深入剖析了当前我国矿山尾矿资源环境治理的体制现状、国外尾矿资源环境治理的经验与教训以及我国尾矿资源和尾矿库管理体制再造的原则和目标体系,重点探索了尾矿库管理的社区自治制度、尾矿库失事保证金制度。尾矿资源环境的形势严峻,这既有政策的不完善性、经济制度的缺陷以及社会管理制度和领导干部问责等制度的缺陷。此外,尾矿库治理的经济制度创新,不仅要理顺并强化尾矿资源的产权激励,而且还要在尾矿资源环境的价格机制上进行创新,强化尾矿资源的价格保障。而在尾矿库的治理机制上,要强化社区自治,完善社区自治治理的政治与社会制度体系,强化失事保证金制度。与此相关的一些重要发现或结论或观点包括:其一,我国现有的矿山尾矿资源开发利用及环境保护制度多不鼓励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表现在:(1)矿业权管理制度自身不鼓励矿业权人充分利用尾矿库里的尾砂、废石等低品位资源,主要是采矿许可证的既定期限性决定了采矿权人的短期行为,使之放弃对资源节约利用和保护环境的承诺;(2)采矿权与探矿权分离制度严重背离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探矿权人的短期行为,不鼓励采矿权人利用履行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等义务;(3)矿业有“资源补偿费、资源税、探矿权使用费、采矿权使用费、探矿权价款、采矿权价款”的六大收费行为,但这些收费制度未能体现矿山企业的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资源消耗情况,不鼓励尾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4)矿业权评估体制也不鼓励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主要是其评估方法难以激励探矿权人、采矿权人利用履行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义务;(5)增值税制度无从考评资源的消耗量、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等因素,难以政策预期的激励作用,也与循环经济的理念不一致;另外,增值税税制本身不鼓励低品位、低成本的资源开发利用;(6)此外,现行的环境保护制度、矿政管理组织制度、安全技术监督检查制度以及尾矿库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都存在缺陷,基本上都不鼓励尾矿资源再利用。另外,我国还缺失了有效保障社会组织在尾矿资源环境治理中作用发挥的制度,尾矿库重大事件事故的问责制度也不健全。其二,基于典型国家尾矿资源环境治理的经验与教训,需要进一步明确政府矿山资源管理的职责,提高矿产资源规划和政策协调能力,建立尾矿资源综合管理体制,完善尾矿库治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另外,促进尾矿库管理的经济制度创新观念上,要求倡导高度的“文化自觉”,避免陷入“建构理性主义”的思径取向,摒弃静态的“配置效率”,树立“适应性效率”观,构建尾矿库治理的具体制度体系架构。其三,尾矿库区的居民社区是尾矿库“共享性资源”的有效管理单位,社区内的居民不但与所处地矿山资源及自然环境的维护有切身的利害关系,而且因共同的传统,使得他们有动机(社群性激励)、有意识、有社会资本来提供尾矿资源环境治理的集体行动。当然社区治理也存在一些难题,如社区的变迁以及人员的流动、农村居民环保意识的淡薄、社区自治组织不健全、潜在群体性事件的威胁等,但通过制度改进,理顺并保障社区的尾矿库治理自主权,完善社区的运行管理制度和社区自治组织等,就可以规避这些难题,实现尾矿资源环境治理的有效社区治理。其四,尾矿库失事的案例研究表明,失事保证金制度对于潜在事故直接责任人切实履行责任义务,对于迅速平息尾矿库事故造成的社会不稳定,对于确保遭受事故灾害损失的人民群众的利益,对于预防尾矿溃坝事故的发生,都具有重大意义。当然,制度的实施机制也非常重要,以防止对制度进行不合理甚至非法的变通。
朱光源[4](2011)在《台山市老营底水库土坝结构安全复核评价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综合分析老营底水库渗流安全隐患的基础上,采用较为成熟的方法对土坝结构安全进行复核计算,结论是:主坝和条形山体的上游坝坡抗滑稳定满足规范要求,下游坝坡抗滑稳定不满足规范要求,总体安全评价等级为C级。复核结果为老营底水库土坝的安全加固与监测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杨明林[5](2010)在《塑性混凝土配合比及性能指标试验研究》文中指出塑性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混凝土材料,具有弹性模量低、塑性变形特性良好及抗渗性能良好的特点,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在做了大量试验的基础上深入和系统地研究了塑性混凝土材料的性能,主要包括:(1)试验配合比设计采用正交试验的优化设计方法,选取了水胶比、膨润土掺量、粉煤灰掺量、砂率4因素4水平进行配合比设计,16组配合比大大简化了试验的工作量。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得出了水胶比变化、膨润土用量、砂率、粉煤灰掺量对工作性能的影响规律和机理。(2)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研究了水胶比、膨润土用量、砂率、粉煤灰掺量四个因素对塑性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和机理。探讨了塑性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与棱柱体抗压强度、模强比、弹性模量的关系、并进行相应的回归分析。(3)利用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分析了水胶比、膨润土用量、砂率、粉煤灰掺量四个因素对弹性模量的影响规律和机理。探讨了塑性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测试和计算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试验方法和步骤。(4)测试了16组配合比共48个棱柱体试件的应力-应变曲线,对塑性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进行了回归分析,给出了相应的理论方程。与实际测试结果对比分析,拟合效果良好。对塑性混凝土峰值应变和所吸收能量进行了简单的研究。(5)对塑性混凝土抗渗性能的评价采用相对渗透系数的评价方法,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对影响塑性混凝土抗渗性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和普通混凝土的相对比,得出塑性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与渗透性能的相关性,并进行回归分析。(6)分析了骨料种类、粒径、含泥量、外加剂、养护龄期、养护条件、拌合条件、温度等因素对塑性混凝土工作性、立方体抗压强度、弹性模量、相对渗透系数的影响。
陈铭勋[6](2008)在《奉献人生 谱写春秋 泉州第一战略生命线水利事业履新一年》文中研究说明[前言]泉州水利事业,是福建沿海经济发展的最大支撑,也是战略性的自然生命线,又是繁荣侨乡、美化环境的有效资源,更是全省四分之一人口赖以立足、生存、发展的生命基石。2007年泉州市水利局在泉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推进水利事业按照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以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要求,
黄莉[7](2008)在《监利河段水沙变化及其对该河段河床横断面形态影响机理研究》文中认为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在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开发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能)资源,在长江干、支流上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这些工程在发挥效益的同时也改变了原有河道的水文特性,拦蓄了洪水,调节了下泄流量,给工程上下游河道带来一定的影响。对于水沙条件变异情况下河床形态的自动调整作用,一直以来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长江中下游重点河段之一的荆江河段,并以监利河段为例,以原型观测资料为基础,较深入地分析了河床横断面形态的调整对来水来沙条件的响应。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较系统地分析了监利河段的来水来沙变化规律,包括水沙地区组成、水沙年际、年内变化、水沙关联性、影响因素及该段水沙今后的变化趋势等。另外,对影响监利河段水沙条件的上游各站,主要是宜昌站、枝城站、三口分洪道的水沙变化进行了简要的分析;(2)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监利河段河床形态的调整规律,主要包括平面形态、横断面形态、纵剖面形态及河床冲淤等方面的变化规律,重点研究横断面形态变化;(3)选取影响河床形态变化的水沙因子,运用相关分析理论分析前期水沙系列与监利河段河床横断面形态指标的相关关系,选出“优选水沙因子”;(4)以监利河段分汊段为典型,利用多元线性回归理论,建立优选水沙因子与分汊段左右汊横断面形态指标之间的标准化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运用回归方程研究了优选水沙因子对河床横断面形态相对贡献的大小,探讨监利河段河床横断面形态对水沙变化的响应机理;(5)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三峡建坝后监利河段左右汊河床横断面形态变化趋势进行了预估,并提出了监利河段的治理对策。
张刚[8](2007)在《管涌现象细观机理的模型试验与颗粒流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细观力学角度对管涌的形成与发展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将先进的数码摄像可视化跟踪技术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引入管涌的室内模型试验,摄录土颗粒的移动轨迹,确定形成管涌的临界参数和识别分析管涌过程中管涌通道形成的机理。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基于散体介质颗粒流理论及其分析方法等细观力学手段,分析渗流与土介质的共同作用机理,深入研究管涌现象形成以及发展过程的细观力学机理。利用并开发PFC2D和PFC3D计算软件,对管涌现象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土颗粒的移动规律以及水流在土体孔隙中的过程进行细观仿真模拟。并结合堤防工程的管涌险情实例进行分析研究,为预测和治理管涌险情提供理论支持。 在研究和分析的过程中解决了以下四个技术难题:1、利用室内模型试验确定形成管涌的临界参数;2、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准确测定试样流失量的变化,以确定水头压力与颗粒移动的关系;3、管涌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细观数值模型的仿真模拟。如何优化数值模型,以解决目前软件计算时间过长而不能满足模拟要求的问题;4、将颗粒流分析技术、先进的室内模型试验量测技术和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有机融合。 在室内模型试验方面,使用了先进的数字图像试验分析手段记录管涌现象,取得有益于数值模拟的细观参数。在数值模拟方面,摒弃了有限元理论模拟大变形和破坏问题天然的局限性,使用能够模拟破坏现象的颗粒流理论,利用并开发颗粒流程序模拟管涌现象,实现了使用细观参数定量的确定宏观参数的突破。本文在如下几方面的研究值得重视: 1、针对不同级配及细粒含量的土样使用数码相机和先进的数字图像变形量测技术研究管涌过程中试样的宏观临界参数,得到了管涌发生的临界水力梯度,发展过程中的流速与水力梯度变化关系和流失量的变化规律以及宏观的颗粒移动情况和通道路径的形成过程; 2、使用高分辨率的体视显微镜记录局部土体管涌现象的细观变化全过程,真实还原管涌现象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细观颗粒流失的路径和颗粒相互之间的作用现象。在此基础上采用先进的数字图像土体细观组构量测技术对管涌发生发展过程中细观孔隙率变化规律以及细观的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规律进行了研究,揭示了管涌发生发展过程的细观力学机理; 3、通过不同组构的等粒径二维平面与三维空间模型的孔隙率转换关系分析,建立实用的等粒径的二维与三维孔隙率转换关系公式,为使用PFC2D程序模拟土体的三维组构关系提供了孔隙率转换的依据; 4、利用并开发PFC2D颗粒流程序对不同掺入量的可动颗粒试样管涌现象进行了细观数值模拟。揭示了不同掺入量的可动颗粒试样管涌产生与发展过程中一系列的细观参数变化规律,揭示管涌通道形成了细观力学机理; 5、利用并开发PFC3D颗粒流程序对不同粒径的可动颗粒试样在不同水压力作用下的管涌现象进行了细观数值模拟。定量的确定了管涌发生的临界水力梯度。揭示了不同粒径的可动颗粒试样管涌随水力梯度变化的一系列的细观参数变
王秀英[9](2006)在《冲积河流航道整治设计参数确定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欧美国家航道治理的经验教训表明,强制性的整治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河床固有的演变特性,对河流的自然属性干预过大必然会带来更为严重的问题。充分考虑水沙条件与河床演变规律,利用河流自身特点,通过较少的工程措施,引导其向有利于通航条件改善的方向发展是更为科学的航道整治思路。这就要求作为浅滩整治工程基础的参数设计能够反映河段演变特性、浅滩冲淤规律及航道条件要求,并方便使用。而且水库下游河床处于非平衡调整过程中,浅滩演变规律会发生一定变化,航道条件也会随之出现许多新问题,部分河段甚至可能恶化。因此,水库下游非平衡条件下的整治参数更需要以能够准确反映工程作用的方法为基础,结合水库修建前后的差异分析确定。保证航道整治工程符合河床演变的一般规律,同时又能解决具体河段的特殊问题一直是整治参数确定的重点和要求。然而,目前枯水浅滩航道整治设计参数与河床演变规律之间关系的研究多是针对具体整治河段展开,综合性研究成果进展较为缓慢。虽然参数确定方法逐渐发展,但各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理论基础仍然不够完善,以至于不同方法确定的结果相差较大,更有些复杂河段无法应用。本文对航道整治设计理论及参数确定方法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改进,综合考虑河床演变规律与航道整治工程作用,以浅滩碍航淤积量为结点,将产生淤积的水沙过程、河床冲淤、浅滩演变与消除碍航影响的通航设计水位、整治参数、整治建筑物联系到一起,力图概化影响因子,选取典型变量改进参数确定方法,使其能够反映水沙特性、浅滩类型、演变规律及航道等级。如此即便在水库下游非平衡条件下,通过合理选择变量值,仍能够适用,进而保证了水库修建前后工程设计的一致性。研究特色在于将河流动力学及河床演变研究成果与航道工程理论相结合,从基本概念层面完善整治参数理论体系,探讨各确定方法的理论支持与不足;通过分析不同类型浅滩演变规律及参数确定影响因素,提出整治工程保证率概念,并与能够反映浅滩碍航特性及航道等级的碍航淤积量、有效冲刷时间共同引入整治线宽度确定方法,给出了不同类型浅滩整治线宽度确定公式和河流动力学统一公式。论文结合长江中下游航道整治实例,分析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采用改进公式进行试算,取得了较好效果,对进一步开展理论研究和工程技术运用研究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全文主要讨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通过分析水沙条件及河床冲淤变化与航道整治工程设计的关系阐明航道整治设计理论有待健全和完善,提出以河床演变基本规律为指导,体现具体河段浅滩碍航特性的航道设计、整治参数确定方法是水沙条件变化前后航道整治发展的必然要求。(2)归纳总结了平衡状态下河流水沙输移、河床冲淤变化的一般特性,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非平衡条件下水沙变化情况及其下游河道在输沙、河床冲淤等方面的响应;从航道治理角度分析浅滩类型及其演变规律,并总结了水库下游浅滩演变特点,以便于提取反映浅滩碍航特性的变量,为进一步航道整治设计提供理论支持。(3)对现有确定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的方法进行了总结,重点分析了综合历时曲线法和保证率频率法在保证率取法、计算差值比较及数学表述等方面的区别,获得了取得一致性结论的途径。采用综合历时曲线法校核计算长江中下游重点水文站设计水位,并与保证率频率法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水文站设计水位在过去二十年内有明显的升降变化。将原有设计水位的概念延伸至非平衡河流河床冲淤变化过程中,提出了以水库调度和下游河段一维数学模型计算为基础的建库后设计水位变化线确定方法,以三峡水库蓄水后下游河段为例,分析了不同蓄水阶段设计水位的主要影响因素、影响过程及变化程度,计算了各站不同时段设计水位,构成非平衡河流设计水位变化线。保证率概念在设计水位确定中使用,实际上它可以贯穿整个航道整治工程设计,包括整治线布置、整治水位、整治线宽度。依据一定保证率确定工程所针对的条件,可起到简化水沙过程,反应工程对河床改变程度的作用。(4)以总体河势控制为前提,分析航道整治参数的基本问题;从航道整治工程特点出发,将其基本概念与河流动力学概念进行区分;总结整治参数影响因素及整治工程分类;与以往认识不同,指出整治线布置是整治水位、整治线宽度确定的基础,航道等级相同时,不同整治线布置方案对应不同碍航淤积量、浅滩冲刷时段,进而有不同整治水位和整治线宽度。总结分析了不同类型浅滩整治线布置原则,引进环流消失理论获得整治线型理论公式用以确定过渡段长度,在长江中游河段取得较好效果。(5)对现有沙质河床枯水整治水位确定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可对比性;以长江中下游整治工程经验为基础,指出已有方法确定整治水位中存在的不足,依据整治参数影响因素总结了较为适用的方法;分析非平衡条件下整治水位确定方法,提出了在水位变化过程中利用水库下泄流量分级特点,采取两极整治策略,随着河床冲淤发展确定整治水位变化线的方法。(6)在系统分析现有整治线宽度确定方法的基础上,将其归纳为三种模式,剖析了各自的理论支持,针对顺直河段、分汊河段、弯曲河段浅滩整治前后断面冲淤关系,将浅滩演变特征量:碍航淤积量、有效冲刷时间、整治保证率引入整治线宽度确定公式,提出了分别适用于守护型和调整型不同河段的整治线宽度河流动力学方法计算公式,并以碾子湾水道、陆溪口水道及武桥水道为例确定整治线宽度;将非平衡条件下碍航淤积量分解为水沙波动引起和河床单向冲淤引起两部分,根据非平衡河床发展阶段分别确定,从而获得整治线宽度变化线,依据一定保证率,综合确定整治线宽度。(7)以守护型和调整型航道整治工程为标准对主要航道整治建筑物进行了分类讨论,分析了建筑物布置方法、结构形式、主要作用。
蒋卫东[10](2003)在《尾矿坝非线性系统混沌与安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尾矿坝安全是矿业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在综述国内外尾矿坝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次从非线性动力学及系统科学角度,对尾矿坝安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目的在于揭示尾矿坝的安全机理,提出尾矿坝的安全方法。 浸润线演化是一项新的研究课题,本文采用关联维及Lyapunov指数两个混沌特征量对德兴铜矿2#尾矿坝、银山铅锌矿尾矿坝浸润线实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浸润线演化是一个混沌系统,最大Lyapunov指数可以作为评价浸润线状态的指标。这项工作不仅揭示了浸润线的演化本质,还为监测数据的理论分析指出了一条新的途径。浸润线演化可以表现在时间和空间两个方向上。本文在单向耦合映象格子模型基础上,考虑了尾矿坝坡角因素,创造性地建立了浸润线耦合映象格子模型。根据浸润线的初值条件和边界条件,对浸润线耦合映象格子模型进行了非线性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浸润线演化存在复杂时空混沌行为,且受坡角影响明显。针对浸润线演化出现混沌状态,而混沌又会影响到尾矿坝安全这一问题,根据参数微扰法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控制混沌的方法,即对时间序列动力系统叠加一个周期振动,通过分析叠加前后时间序列的最大Lyapunov指数,来判别系统混沌特性的变化,进而实现控制混沌。应用该方法对银山铅锌矿尾矿坝浸润线演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叠加周期振动可以抑制系统的混沌,因此,可以通过周期性的工程措施,来控制尾矿坝系统混沌。 透镜体是反映尾矿堆积坝沉积状况的一个关键指标,它影响着浸润线状态。文中采用盒维数方法,研究了七座尾矿坝的12个工程勘察剖面透镜体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透镜体分布存在分形特性,透镜体盒维数可以表征堆积坝沉积状况。 浸润线是尾矿坝的主要监测项目,一般采用测压管进行人工监测。为了探索新的有效监测技术,研究了自动监测技术及浅层折射地震法测试技术;结果表明,这两种技术的监测效果较好。尾矿坝监测获得的数据大多数为非等时序列,为解决其预测问题,本文创造性地提出了时数分离方法,即将时间与数据分开,得出时间序列与数据序列后,分别与提出的阶段序列构成时数模型,进而同步预测。文中进行了时数模型的GM(1,1)分析及残差分析。应用时数模型对德兴铜矿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尾矿坝渗流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精度较高。文中还进行了灰色理论与混沌的祸合分析。 防洪渡汛是尾矿坝安全管理的重点。本文根据安全工程学原理,建立了汛期尾矿库溃坝事故树,并进行了最小割集、最小径集及结构重要度分析。结果表明,科学地决策汛前的排洪措施,是尾矿库防洪渡汛的重点。文中创造性地将事故树中的逻辑关系模糊化,提出了一种新的适用于尾矿库系统分析的模糊逻辑关系事故树。论文最后提出了一种模糊灰色综合评价方法,对尾矿库安全进行评价。
二、三八水库主坝渗流分析及安全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八水库主坝渗流分析及安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共青城市肖家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肖家水库基本情况及水文地质 |
2.1 水库基本情况 |
2.1.1 水库概况 |
2.1.2 工程建设过程及存在的险情 |
2.1.3 除险加固的必要性 |
2.2 水文 |
2.2.1 工程流域概况及水文气象要素 |
2.2.2 水库流域特征参数 |
2.3 设计暴雨 |
2.3.1 查《手册》法计算 |
2.3.2 根据实测资料推求计算 |
2.3.3 设计暴雨计算结果比较 |
2.4 设计洪水 |
2.4.1 原设计洪水情况 |
2.4.2 洪水标准 |
2.4.3 洪水推求方法 |
2.4.4 查手册法推算洪水 |
2.4.5 设计洪水过程线 |
2.4.6 洪水计算成果合理性分析 |
2.5 工程地质 |
2.5.1 地形地貌 |
2.5.2 地层岩性 |
2.5.3 地质构造 |
2.5.4 水文地质 |
第3章 肖家水库主要建筑物的工程质量分析及运行评价 |
3.1 现状分析目的 |
3.2 主要建筑物的工程质量及运行评价 |
3.2.1 大坝 |
3.2.2 溢洪道 |
3.2.3 坝下涵管及斜管 |
3.3 结论与建议 |
第4章 肖家水库除险加固设计分析 |
4.1 工程规模和防洪安全 |
4.1.1 工程规模 |
4.1.2 洪水调度原则 |
4.1.3 调洪计算 |
4.2 主要加固项目 |
4.2.1 安全评估发现的主要问题及结论 |
4.2.2 工程安全复核结论 |
4.2.3 工程主要加固内容 |
4.3 大坝除险加固设计 |
4.3.1 坝顶高程复核 |
4.3.2 大坝加固设计方案 |
4.3.3 工程布置、结构型式及断面尺寸设计 |
4.3.4 大坝加固后渗流及坝坡稳定分析 |
4.3.5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设计 |
4.4 输水建筑物除险加固设计 |
4.4.1 工程现状 |
4.4.2 涵管除险加固方案 |
4.4.3 新建坝下涵管设计 |
4.5 溢洪道除险加固设计 |
4.5.1 工程现状 |
4.5.2 工程布置方案 |
4.5.3 泄流能力计算 |
4.5.4 溢洪道结构设计 |
4.6 工程总体布置 |
第5章 工程建设情况及后评价 |
5.1 肖家水库除险加固前期工作 |
5.2 工程实施过程 |
5.2.1 招投标过程 |
5.2.2 项目主体工程建设过程 |
5.2.3 主要建设内容和工程量 |
5.3 工程验收 |
5.4 加固后运行情况及后评价 |
第6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2)多维视域下雷州青年运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学术史回顾 |
1.3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2 运河建设的历史背景 |
2.1 雷州半岛干旱环境 |
2.2 湛江地委的决策与干劲 |
2.3 运河建设的发动 |
3 运河建设的历史过程 |
3.1 鹤地水库施工 |
3.1.1 土坝施工 |
3.1.2 溢洪道施工 |
3.1.3 渠首枢纽工程施工 |
3.1.4 排水渠施工 |
3.2 青年运河总干渠施工 |
3.2.1 雷州青年运河北段施工 |
3.2.2 雷州青年运河南段工程施工 |
3.3 其他主干渠及新桥大渡槽施工 |
3.3.1 东海运河施工 |
3.3.2 大渡槽施工 |
3.3.3 西海运河施工 |
3.3.4 四联干渠施工 |
3.3.5 干支斗渠施工 |
4 运河建设管理的历史考察 |
4.1 运河建设的技术管理 |
4.2 运河建设的资金管理 |
4.3 运河建设的综合管理 |
4.3.1 抓好技术管理 |
4.3.2 抓好人员管理 |
4.3.3 开展劳动竞赛,提高工效 |
5 青年运河的多维度分析 |
5.1 政治维度的分析 |
5.1.1 推动了社会的稳定 |
5.1.2 提高了湛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
5.1.3 人民公社的组织力量 |
5.1.4 培养了湛江的干部 |
5.1.5 水库移民安置妥善解决 |
5.1.6 弘扬了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 |
5.2 经济维度的分析 |
5.2.1 农田灌溉效益 |
5.2.2 防洪效益 |
5.2.3 供水效益 |
5.2.4 旅游效益 |
5.2.5 发电效益 |
5.2.6 航运效益 |
5.2.7 水库周围环境效益 |
5.3 技术维度的分析 |
5.3.1 设计维度分析 |
5.3.2 施工维度分析 |
5.4 生态维度的分析 |
5.4.1 改变并优化生态环境 |
5.4.2 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
5.4.3 粤桂跨界合作整治环境 |
5.5 文化维度的分析 |
5.5.1 建库开河促进群众文化繁荣 |
5.5.2 运河旅游文化挖掘 |
5.5.3 廉政教育文化打造 |
5.5.4 不断丰富的运河诗词文化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制度创新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影响研究 ——剖析我国矿山开发中尾矿库管理制度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总体研究概况 |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三、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思路 |
三、主要研究内容 |
第四节 主要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制度概念及制度变迁理论 |
一、关于制度概念的理论纷争 |
二、制度变迁中的理论纷争 |
第二节 经济制度理论的概念界定 |
一、经济制度的概念 |
二、经济制度的本质构成 |
三、经济制度的功能 |
第三节 制度与经济增长的理论辨析 |
一、经济增长源泉的理论变迁 |
二、经济增长依赖制度的特征化事实 |
三、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具体作用 |
四、可持续发展与制度 |
五、制度难题 |
六、制度供给的质量对尾矿库业主行为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制度推动资源环境治理的理论基础与案例分析 |
第一节 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关系 |
一、经济增长与科学发展观 |
二、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互动关系 |
三、环境治理和资源节约的制度建设战略 |
四、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治理目标 |
第二节 我国资源开发市场监管的博弈分析 |
一、矿山资源开发中的合谋情形 |
二、监管者得不到足够激励和有效监管的情形 |
第三节 基于社会运动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理论 |
一、矿业开发的社区价值观 |
二、一些基本概念的分析 |
三、对矿区居民的集体行动选择和运动效果的考察 |
四、群体行动的制度缺陷 |
五、社区作为一个维度的政治结构的制度讨论 |
第四节 社区运动参与秘鲁资源环境治理的案例分析 |
一、中国铝业秘鲁特罗莫克(Toromocho)铜矿的社区建设 |
二、五矿江铜北秘鲁铜公司(Lumina Copper)的社区关系建设 |
三、紫金矿业秘鲁Rio Blanco铜矿的社区冲突 |
四、中国企业在秘鲁投资遭遇的罢工问题 |
五、中国投资秘鲁矿产资源开发项目的经验启示 |
第五节 资源环境治理中的制度创新理念 |
一、制度创新理论和理念 |
二、资源环境治理制度创新的非市场治理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经济制度与矿山开发企业行为的关系 |
第一节 矿山开发资源环境冲突的制度分析 |
一、矿山开发资源环境冲突的制度性矛盾 |
二、制度分析范畴的拓延 |
三、正视并化解制度的矛盾 |
第二节 约束矿山开发企业行为的制度低效率性及其成因 |
一、矿山开发制度的低效率性 |
二、矿山开发制度低效率的原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矿山尾矿库治理体制再造的制度创新 |
第一节 矿山尾矿资源开发利用及环境治理的体制现状 |
一、尾矿库及尾矿的资源环境影响 |
二、矿山尾矿资源回收利用现状及制度成因 |
三、矿山尾矿库管理与治理的现状及问题 |
四、矿山开发中尾矿库治理的制度性问题 |
第二节 国外尾矿资源环境治理的经验与教训 |
一、美国矿山尾矿坝安全管理制度 |
二、秘鲁的矿山安全管理制度 |
三、匈牙利尾矿库泄露事故的制度教训 |
第三节 我国尾矿资源和尾矿库管理体制再造 |
一、尾矿资源和尾矿库管理体制的挑战 |
二、尾矿库管理体制再造的原则和目标体系 |
第四节 尾矿库治理之创新的制度体系架构 |
一、尾矿库治理制度创新的心智前提 |
二、尾矿库治理的具体制度体系架构 |
第五节 尾矿库治理的社区自治制度 |
一、社区的资源管理机制 |
二、社区治理尾矿库的难题 |
三、制度改进的一般性分析 |
四、建构尾矿库社区自治制度的博弈机制 |
五、尾矿库社区自治实现博弈平衡的制度安排 |
第六节 尾矿库失事保证金制度建设的理论与案例 |
一、基本概念 |
二、案例剖析 |
三、尾矿库失事保证金制度设计 |
第七节 完善尾矿库管理制度之实施机制的分析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矿山尾矿库治理制度建设的对策建议 |
一、促进尾矿库资源环境治理的对策措施 |
二、促进尾矿库资源环境治理的政策建议 |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塑性混凝土配合比及性能指标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混凝土防渗墙的发展概况 |
1.1.1 混凝土防渗墙的基本概念 |
1.1.2 国内外混凝土防渗墙发展概况 |
1.2 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技术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技术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技术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
1.2.3 小结 |
1.3 本研究课题的提出 |
1.3.1 塑性混凝土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1.3.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塑性混凝土基本特性及配合比 |
2.1 引言 |
2.2 塑性混凝土原材料的组成 |
2.2.1 水泥 |
2.2.2 粗骨料(石子) |
2.2.3 膨润土 |
2.2.4 细骨料(砂) |
2.2.5 外加剂 |
2.2.6 粉煤灰 |
2.3 塑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2.3.1 配合比设计的主要原则 |
2.3.2 配合比设计要求的技术指标 |
2.3.3 配合比设计的方法 |
2.4 塑性混凝土工作性能的试验研究 |
2.4.1 塑性混凝土的工作性概念 |
2.4.2 塑性混凝土工作性试验和结果 |
2.4.3 试验结果极差分析 |
2.4.4 试验结果方差分析 |
2.4.5 其他影响因素 |
3 塑性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试验研究 |
3.1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
3.1.1 试验方法 |
3.1.2 试验结果处理方法 |
3.1.3 试验结果极差分析 |
3.1.4 试验结果方差分析 |
3.1.5 其他影响因素 |
3.2 棱柱体抗压强度试验 |
3.2.1 试验方法 |
3.2.2 试验结果处理方法 |
3.2.3 试验结果 |
3.3 塑性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关系 |
3.4 模强比分析 |
4 塑性混凝土弹性模量及单向受压本构关系的试验研究 |
4.1 塑性混凝土弹性模量的试验研究 |
4.1.1 测试方法 |
4.1.2 试验成果 |
4.1.3 极差分析 |
4.1.4 方差分析 |
4.1.5 其他因素对弹性模量的影响 |
4.2 塑性混凝土单向受压本构关系的试验分析 |
4.2.1 塑性砼单轴应力—应变曲线分析 |
4.2.2 塑性混凝土单向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方程 |
4.3 峰值应变 |
4.4 吸收能量 |
5 塑性混凝土渗透性能的试验研究 |
5.1 塑性混凝土抗渗性能的测试方法及性能评价 |
5.1.1 塑性混凝土抗渗性能的测试方法 |
5.1.2 本试验采用的试验方法 |
5.2 试验成果及其分析 |
5.2.1 试验结果处理方法 |
5.2.2 试验结果极差分析 |
5.2.3 试验结果方差分析 |
5.4 其他影响因素 |
5.4.1 骨料的影响 |
5.4.2 外加剂影响 |
5.4.3 混凝土的制备条件的影响 |
5.5 混凝土渗透性能与强度的关系 |
5.5.1 普通水泥混凝土渗透性能与强度的关系 |
5.5.2 塑性混凝土渗透性能与强度的关系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监利河段水沙变化及其对该河段河床横断面形态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监利河段河道概况 |
2.1 引言 |
2.2 河段情况 |
2.2.1 监利河弯历史演变概况 |
2.2.2 裁弯工程概况 |
2.2.3 河段近期河道概况 |
2.3 气候特征 |
2.4 地质概况及河床边界条件 |
2.5 堤防现状及河道治理情况 |
2.6 河段相关水利规划及实施情况 |
3 河段水沙特性及变化趋势 |
3.1 来水来沙特点 |
3.1.1 水沙地区组成 |
3.1.2 水沙年际变化 |
3.1.3 水沙年内变化 |
3.1.4 水沙关联性分析 |
3.1.5 河段洪水特性 |
3.1.6 本节小结 |
3.2 水沙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
3.2.1 河段上游来水来沙 |
3.2.2 下荆江裁弯工程 |
3.2.3 荆江三口分流分沙变化 |
3.2.4 水利枢纽工程建设 |
3.2.5 洞庭湖出流顶托 |
3.3 水沙变化趋势预测 |
3.3.1 年径流量、输沙量变化趋势 |
3.3.2 水沙年内分配变化趋势 |
4 监利河段河床演变规律 |
4.1 河床演变的基本原理 |
4.1.1 河床演变的一般现象 |
4.1.2 河床演变的基本原理 |
4.1.3 影响河床演变的主要因素 |
4.2 河道演变的分析研究方法 |
4.3 监利河段河床演变规律 |
4.3.1 分汊型河段演变的一般规律 |
4.3.2 监利河段近期演变 |
4.4 影响监利河段河道演变的主要因素 |
4.4.1 河床边界条件 |
4.4.2 水沙条件变化 |
5 横断面形态调整对来水来沙变化的响应机理 |
5.1 引言 |
5.2 水沙变化对横断面形态影响及“记忆”效应 |
5.3 形态指标、水沙因子的选取 |
5.3.1 横断面形态指标的选择及处理 |
5.3.2 水沙因子的选取及前期水沙系列分析表达 |
5.4 横断面形态与前期水沙系列的相关关系 |
5.4.1 相关分析法 |
5.4.2 分汊段横断面形态指标与前期水沙系列的相关分析 |
5.4.3 上游过渡段横断面形态指标与前期水沙系列的相关分析 |
5.4.4 下游过渡段横断面形态指标与前期水沙系列的相关分析 |
5.4.5 本节小结 |
5.5 优选水沙因子对分汊段横断面形态的相对贡献率分析 |
5.5.1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 |
5.5.2 优选水沙因子对分汊段横断面形态的相对贡献率分析 |
5.5.3 本节小结 |
5.6 横断面形态与来水来沙条件之间响应机理初探 |
6 监利河段横断面形态变化趋势分析 |
6.1 引言 |
6.2 以往相关研究成果分析 |
6.3 监利河段河床横断面形态变化趋势分析 |
6.3.1 水沙变化对监利河段横断面影响机理 |
6.3.2 监利河段水沙变化趋势 |
6.3.3 监利河段河床横断面形态变化趋势 |
6.4 监利河段治理对策及建议 |
6.4.1 监利河段整治原则和依据 |
6.4.2 监利河段整治对策和建议 |
7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附录1:相关系数显着性检验表 |
附录2: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主要参与完成项目情况 |
(8)管涌现象细观机理的模型试验与颗粒流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意义 |
1.2 管涌的概念 |
1.3 管涌现象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水头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3.1.1 总水头法分析方法 |
1.3.1.2 临界水力梯度分析方法 |
1.3.1.3 其他的计算模型 |
1.3.1.4 地基临界渗透比降经验值 |
1.3.2 管涌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3.2.1 管涌室内试验模拟 |
1.3.2.2 管涌数值模拟 |
1.3.3 目前管涌研究方法的局限性 |
1.4 本文的内容、结构及创新点 |
1.4.1 本文的内容、结构 |
1.4.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管涌现象的室内模型试验方法概述 |
2.1 引言 |
2.2 试验方法概述 |
2.2.1 试验装置 |
2.2.2 试验土样 |
2.2.3 试验过程概述 |
2.2.4 试验内容 |
2.3 数字图像变形量测技术简介 |
2.3.1 图像处理概述 |
2.3.2 基于无标点法的数字图像变形量测技术 |
2.3.3 数字图像变形量测技术的应用 |
2.4 数字图像土体细观组构量测技术 |
2.4.1 数字图像基础 |
2.4.2 图像采集 |
2.4.3 图像数字化 |
2.4.4 获取细观结构参数 |
2.4.5 数字图像土体细观组构量测技术的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管涌现象的室内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3.1 引言 |
3.2 不同粒径的可动颗粒的试验结果 |
3.2.1 流失量变化 |
3.2.2 临界水力梯度 |
3.2.3 管涌通道的路径 |
3.2.4 本节小结 |
3.3 不同掺入量的可动颗粒的试验结果 |
3.3.1 流失量变化 |
3.3.2 临界水力梯度 |
3.3.3 管涌通道的路径 |
3.3.4 本节小结 |
3.4 管涌发生过程中颗粒流失的规律 |
3.5 渗透系数在管涌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
3.5.1 理论计算结果 |
3.5.2 模型实验结果 |
3.6 管涌发生过程中细观规律 |
3.6.1 试验试样 |
3.6.2 管涌发生发展全过程的宏细观现象描述 |
3.6.3 管涌发生过程中的细观孔隙率变化规律 |
3.6.4 本节小结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流固耦合颗粒流分析模型及孔隙率转换理论 |
4.1 流固耦合颗粒流分析模型 |
4.1.1 固相运动方程 |
4.1.2 液相流动方程 |
4.1.3 固液耦合方程及颗粒流(PFC)程序的计算流程 |
4.1.4 流固耦合颗粒流模型的应用 |
4.2 等粒径砂土颗粒的二维与三维孔隙率的转换研究 |
4.2.1 不同排列结构的二维与三维孔隙率的转换 |
4.2.2 等效粒径的二维与三维孔隙率的转换公式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同掺入量的可动颗粒试样管涌现象的PFC2D颗粒流细观数值模拟 |
5.1 引言 |
5.2 数值试验过程 |
5.2.1 试样生成 |
5.2.2 模拟过程 |
5.3 数值试验结果 |
5.3.1 管涌产生的临界水力梯度 |
5.3.2 管涌过程中颗粒的流失量变化 |
5.3.3 管涌过程中孔隙率变化 |
5.3.4 管涌过程中渗透率变化 |
5.3.5 管涌过程中流速变化 |
5.3.6 管涌通道的形成过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不同粒径的可动颗粒试样管涌现象的PFC3D颗粒流细观数值模拟 |
6.1 引言 |
6.2 试验方法概述 |
6.2.1 相似性原理 |
6.2.2 试样生成 |
6.2.3 模拟过程 |
6.3 数值试验结果 |
6.3.1 不同水压力下试样的反应规律 |
6.3.1.1 流速反应规律 |
6.3.1.2 流失量反应规律 |
6.3.2 管涌产生的临界水力梯度 |
6.3.3 管涌过程中颗粒的流失量和孔隙率变化 |
6.3.4 管涌过程中试样内流速及压力变化 |
6.3.5 管涌过程中颗粒之间的接触关系 |
6.3.6 管涌过程中颗粒的移动过程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提堂坝溃决的PFC3D数值模拟 |
7.1 引言 |
7.2 提堂坝概况 |
7.2.1 大坝结构与基础防渗 |
7.2.2 失事经过与原因分析 |
7.3 PFC3D数值模拟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管涌现象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冲积河流航道整治设计参数确定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浅滩演变与枯水航道整治 |
1.4 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2章 冲积河流水沙过程与河床相互作用 |
2.1 平衡河流水沙条件及河床冲淤特性 |
2.2 非平衡河流水沙条件及河床冲淤特性 |
2.3 浅滩演变特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对水沙过程变化的响应 |
3.1 平衡河流通航设计水位 |
3.2 非平衡河流通航设计水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河势控制与航道整治线布置 |
4.1 河势控制及航道整治工程 |
4.2 沙质浅滩航道整治参数 |
4.3 平衡河流航道整治线布置 |
4.4 非平衡河流河势控制及航道整治线 |
4.5 整治线型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整治水位确定方法研究 |
5.1 平衡河流整治水位确定方法 |
5.2 长江中下游浅滩段整治水位 |
5.3 非平衡河流整治水位确定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整治线宽度确定方法研究 |
6.1 平衡河流整治线宽度确定方法 |
6.2 整治线宽度确定方法改进 |
6.3 整治线宽度公式的基本形式 |
6.4 长江中下游航道整治线宽度确定 |
6.5 非平衡河流整治线宽度确定 |
6.6 整治水位及整治线宽度联合求解方法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沙质浅滩枯水航道整治建筑物 |
7.1 守护型建筑物及其作用 |
7.2 调整型建筑物及其作用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发表论文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参加课题 |
(10)尾矿坝非线性系统混沌与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尾矿坝研究现状及述评 |
1.1.1 尾矿坝研究现状 |
1.1.2 尾矿坝研究述评 |
1.2 论文的目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尾矿坝浸润线混沌特性研究 |
2.1 概述 |
2.2 非线性动力系统与混沌 |
2.2.1 动力系统 |
2.2.2 混沌 |
2.2.3 分维与分形 |
2.3 相空间重构 |
2.4 浸润线关联维分析 |
2.4.1 G-P算法 |
2.4.2 德兴铜矿2~#尾矿坝浸润线关联维分析 |
2.4.3 银山铅锌矿尾矿坝浸润线关联维分析 |
2.5 浸润线最大Lyapunov指数分析 |
2.5.1 Lyapunov指数 |
2.5.2 最大Lyapunov指数计算方法 |
2.5.3 德兴铜矿2~#尾矿坝浸润线最大Lyapunov指数分析 |
2.5.4 银山铅锌矿尾矿坝浸润线最大Lyapunov指数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尾矿坝浸润线时空混沌研究 |
3.1 概述 |
3.2 耦合单峰映象格子模型 |
3.3 浸润线时空演化模型及非线性动力特性分析 |
3.3.1 浸润线状态场变量 |
3.3.2 浸润线耦合映象格子模型 |
3.3.3 非线性动力特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尾矿坝浸润线控制混沌研究 |
4.1 概述 |
4.2 OGY方法 |
4.3 基于最大Lyapunov指数分析的控制混沌方法 |
4.4 银山铅锌矿尾矿坝浸润线控制混沌分析 |
4.5 控制混沌应用的初步探讨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尾矿堆积坝透镜体分形特性研究 |
5.1 概述 |
5.2 透镜体 |
5.3 盒维数理论 |
5.4 透镜体盒维数计算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尾矿坝系统安全监测研究 |
6.1 概述 |
6.2 德兴铜矿2~#尾矿坝安全自动监测技术研究 |
6.2.1 监测设计 |
6.2.2 自动化监测系统 |
6.3 浅层折射地震法测试尾矿坝浸润线试验研究 |
6.3.1 测试方法 |
6.3.2 地震地质条件 |
6.3.3 激发与接收装置研究 |
6.3.4 测试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尾 矿坝系统安全预测研究 |
7.1 概述 |
7.2 非等时序列预测的时数分离研究 |
7.2.1 两种非等时序列预测方法 |
7.2.2 时数模型 |
7.2.3 基于残差GM(1,1)模型的时数残差模型 |
7.2.4 德兴铜矿1~#尾矿坝渗流预测 |
7.3 灰色理论与混沌的统一分析 |
7.3.1 GM(1,1)模型混沌特性 |
7.3.2 灰色混沌时间序列及其应用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尾矿库溃坝事故树分析 |
8.1 概述 |
8.2 汛期尾矿库溃坝事故树分析 |
8.2.1 溃坝的基本事件 |
8.2.2 尾矿库溃坝事故树 |
8.2.3 事故树分析 |
8.2.4 基于事故树分析的汛期尾矿库管理 |
8.3 模糊事故树理论研究及其应用 |
8.3.1 模糊事故树 |
8.3.2 模糊逻辑关系分析 |
8.3.3 模糊逻辑关系概率 |
8.3.4 事件隶属函数的确定 |
8.3.5 尾矿库溃坝概率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尾矿库安全的模糊灰色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
9.1 概述 |
9.2 模糊灰色综合评价方法 |
9.2.1 隶属度矩阵 |
9.2.2 灰色隶属度算子 |
9.2.3 类别权系数 |
9.2.4 平均隶属度 |
9.3 模糊灰色综合评价方法在尾矿库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
9.4 本章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奖励 |
四、三八水库主坝渗流分析及安全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共青城市肖家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设计与研究[D]. 陈方. 南昌大学, 2019(01)
- [2]多维视域下雷州青年运河的研究[D]. 杨泽华. 华南农业大学, 2016(03)
- [3]制度创新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影响研究 ——剖析我国矿山开发中尾矿库管理制度问题[D]. 沈楼燕. 武汉大学, 2011(07)
- [4]台山市老营底水库土坝结构安全复核评价分析[J]. 朱光源.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1)
- [5]塑性混凝土配合比及性能指标试验研究[D]. 杨明林. 郑州大学, 2010(06)
- [6]奉献人生 谱写春秋 泉州第一战略生命线水利事业履新一年[J]. 陈铭勋. 发展研究, 2008(06)
- [7]监利河段水沙变化及其对该河段河床横断面形态影响机理研究[D]. 黄莉. 长江科学院, 2008(10)
- [8]管涌现象细观机理的模型试验与颗粒流数值模拟研究[D]. 张刚. 同济大学, 2007(06)
- [9]冲积河流航道整治设计参数确定方法研究[D]. 王秀英. 武汉大学, 2006(03)
- [10]尾矿坝非线性系统混沌与安全研究[D]. 蒋卫东. 中南大学,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