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纺织行业竞争力的国际比较及发展战略(论文文献综述)
刘宁[1](2021)在《面向智能互联时代的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战略和路径研究》文中指出当前,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正在经历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根本改变,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及我国均已将创新驱动、提质增效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近年来,随着一大批创新型企业的兴起(如苹果、小米、海尔、特斯拉等),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技术能力和市场能力构成了经典创新耦合模型的基础,但除此之外,还存在第三种创新驱动模式——设计驱动型升级。自2000年起,众多国家制定了国家层面的设计政策与发展体系,其中,不乏将设计产业政策作为国家战略选择与政策制定的关键部分。因此,在此时代背景下,工业设计如何演变和进化,以及我国未来5-10年,工业设计相关国家战略的前瞻探析和实施路径的科学选择是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案例研究、溯因研究、系统分析等方法,从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设计学等多方面、多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文章首先分析了国际国内工业设计发展的现状及趋势,总结了我国工业设计正在发生的三方面深刻变化,即创新属性、创新关系、创新业态。由此,提出了在我国传统设计服务向设计产业转变和升级这一重要论点。进而,明确界定了工业设计产业的概念、特征,并基于发展社会学、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范式与范式转变的机会窗口、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等,通过钻石模型、SWOT分析,结合阿里巴巴、小米、方太等实际案例,解析了如何推动设计服务向设计产业转变,以及如何构建我国工业设计发展的新阶段,即在智能互联为产业发展趋势的背景下,着力构建设计创新力的新属性、创新驱动力的新生态、社会发展力的新关系、国际影响力的新姿态等战略。最后,具体规划了战略实施路径,其一,建设创新型公共服务平台,包含创建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建设工业设计产业互联网平台两个部分。其二,产出工业设计标志性成果,包括成立并发展世界设计产业组织、持续举办世界工业设计大会、继续举办国家工业设计奖等。其三,开展工业设计人才培养工程,包括建设设计开放大学、实施工业设计领军人才计划、开展设计人才能力素质评价等。其四,提升工业设计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包括实施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实施设计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计划两个部分。本次研究遍览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分析总结全球20多年工业设计发展历程,紧扣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时代浪潮,并基于产业发展理论,提出我国未来工业设计的发展战略及实施路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应用价值。
那振芳[2](2019)在《中国制造业竞争力与中美贸易摩擦研究》文中提出中美贸易战的爆发,不仅改变了中国产业升级与经济建设的外部环境,而且为全球经济的增长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决定中美贸易战未来趋势的关键,在于其爆发的真实动因。本文将以中美两国经济利益变动为主线,对这一问题加以分析。现有文献对美国发动贸易战的原因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主要结论有: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遏制,打压中国新兴产业的发展,解决美国的国内经济问题等。但鲜有文章从中国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脉络,去分析中美贸易摩擦的发生乃至激化。本文的分析,不仅可以通过厘清低生产率国家制造业竞争力提高向贸易摩擦发生的传导机制,进一步补充和丰富现有贸易摩擦动因理论体系,而且对于中国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以确保经济的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分析逻辑为,以中国加入WTO以来面临的中美贸易摩擦为研究对象,以中美两国制造业的发展情况为切入点,从产业和行业的角度,探讨中国制造业竞争力与中美贸易摩擦之间的关系,并基于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对中国新兴产业竞争力提高与中美贸易战爆发之间的关系进行较为系统地分析。首先,从理论上厘清制造业竞争力与国际贸易摩擦之间的关系。根据Baldwin模型,从国家整体角度看,一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提高可以带来资本的广化和深化,而根据罗默模型、“干中学”模型等经济学经典理论,资本要素的增加为技术进步提供了保障,导致一国的要素禀赋结构向高级化转变。Rybczynski定理和Bond、Trask&Wang模型则说明,生产要素禀赋的变化会向制造业内部结构和商品出口结构延伸。根据Gomory&Baumol模型,低生产效率国家,成为更多产业生产商的过程中,会影响到与高生产率国家之间的利益分配,当两国经贸关系处于冲突区时,两国之间的利益处于此消彼长的“敌对”状态。那么,高生产率国家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就会依赖在两国经贸关系中的有利地位,以战略性贸易保护政策思想为依据,运用贸易政策进行强制干预,贸易摩擦就发生了。当高生产率国家受到的危害沿着产业、经济和国家层面不断递进时,贸易摩擦会随之不断激化,甚至转变为贸易战。需要说明的是,低生产率国家生产率的提高是市场自发行为,高生产率国家运用经济或其他形式的手段进行干预才导致了贸易摩擦的发生。其次,对中美制造业发展与中美贸易摩擦的历史进行回顾。通过对中美两国制造业发展和竞争力相对变动情况的分析发现,中国在传统产业具有明显的国际竞争力,但优势在弱化,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在不断提高。美国具有竞争优势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是下降的,2009年以来呈现加速下降的趋势。中美贸易摩擦的发展历程也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为界,表现出了不同特征,焦点产业开始从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换。综合看,中国制造业发展呈现的结构性变化,与中美贸易摩擦呈现的阶段特征,从时间维度上是匹配的,因此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以上内容为中美贸易摩擦分析的切入产业勾勒出了基本的分析轮廓。再次,从制造业竞争力视角对中美贸易摩擦的爆发乃至激化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不管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还是危机后,中美贸易摩擦的发生都与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提高存在密切联系,但是影响路径不同。2008年以前占比较高的传统产业贸易摩擦,美国是因为作为中国的重要出口市场,国内产业受到中国商品的冲击,高昂调整成本的存在,导致美国政府接受国内利益集团的游说,发动贸易摩擦。而2009年以来占比较高的高新技术产业贸易摩擦,根源也在中国相应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但美国的出发点却不同,是为了扞卫在全球产业链中的领导地位和垄断利润,所以更为激烈。中国新兴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影响到了美国未来在经济领域的领导权和垄断收益,是美国发动本次贸易战的经济根源。而中美产业竞争力的相对变动,延伸到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动中,结合新兴产业的战略地位和发展特征,促使中美在政治和安全领域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这些因素与美国民族主义的碰撞,导致了本次中美贸易战的爆发。第四,对中美贸易战对中国新兴产业竞争力的冲击进行简要分析。通过对竞争力来源的梳理,总结出新兴产业竞争力的驱动因素,并以此为分析框架,对中国新兴产业竞争力可能受到的影响进行分析。通过对华为公司成长历程的分析发现,企业乃至行业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在于自身的发展战略和对硬实力的培育。所以只要中国新兴产业企业坚持科技创新,努力完善自身,那么就可以将本次贸易战带来的负面影响转变为发展动力。最后,对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并对中美贸易战的前景进行简要分析,然后提出中国的应对策略。
高玲珍[3](2019)在《中国制造业非等间距上游度的国际比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WIOD数据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高速发展,国际分工体系出现了一系列的深刻改变,由产品间逐渐延伸至产品内的生产环节分工。在这种产品内分工日益全球化的条件下,各国在全球价值链上都占有一席之地。然而不同的分工位置通常代表了不同的收益分配、发展前景和未来竞争力,价值链分工的优势环节一直是国际竞争的核心。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各国都将发展重点转移到制造业。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制造业几十年快速发展所积累的产业结构、发展模式等问题不断被暴露出来。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更多体现在转型,我们应找准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最佳突破口,以精准有效的方式促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而研究制造业价值链分工位置问题是找准问题的关键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制造业的整体情况,发现中国低技术制造业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行业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中等技术制造业虽具有一定竞争力,但根基不稳,面临发达国家的压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的赶超。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较弱,尤其是医药制造业,远落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接下来文章阐述了等间距和非等间距上游度的理论基础,并独立分析了两种方法的测算结果。从等间距上游度来看,大部分中国制造业的上游度都得到了提升,但与美日等国家相比,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相对不太稳定,容易受外界经济波动干扰。非等间距上游度体现的是价值连续创造的过程,其测算结果表明,中国大部分行业的非等间距上游度都下降了,体现中国制造业在增值能力上的劣势。本文的实证部分选取了2000—2014年40个国家18个行业的非等间距上游度数据,通过建立模型,研究了行业规模、劳动效率、要素投入结构、资本效率和行业竞争力对制造业上游度的影响。在全行业样本下,制造业非等间距上游度与行业规模和人均资本存量呈现反向相关关系,与劳动效率、资本效率和行业竞争力呈现正向相关关系。在分行业样本下,发现要素投入结构对高技术制造业影响不再显着,资本效率对中等技术制造业不再显着。各影响因素的系数方面,劳动生产率对中等技术制造业的影响系数更大,说明使劳动生产率提升的政策对中等技术制造业影响更大。而低技术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和资本效率对非等间距上游度的影响更为有效。
何永保[4](2019)在《劳动力成本上涨对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基于若干制造行业的分析》文中提出制造业作为我国实体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也是我国经济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之一。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的中心,跻身制造大国的行列。虽然,我国制造业在一些优势领域已经接近或达到世界领先的水平,但是,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在创新能力、整体素质等方面仍然是大而不强。2015年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以助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作为中观层面的各细分制造行业的发展状况,对制造业整体的发展好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影响着我国制造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近年以来,随着各细分制造行业的迅速发展,各细分制造行业的劳动力成本也逐年持续上涨。因此,探究劳动力成本上涨对国内不同细分制造行业竞争力的影响程度,以及在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背景下如何提升各细分制造行业的竞争力显得尤为迫切。本研究聚焦于劳动力成本上涨对国内若干细分制造行业竞争力影响的主题,首先,简要界定了劳动力成本、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相关概念,梳理了国内外有关劳动力成本、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劳动力成本上涨对制造业竞争力影响的相关文献,并对现有研究进行述评,以了解目前研究的现状和不足之处;然后,借鉴效率工资理论、激励理论等相关理论,探讨劳动力成本上涨对制造业竞争力影响的作用机理;接着,依据劳动力成本上涨对制造业竞争力影响的作用机理部分的分析,选取相关的指标构建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并以制造业总体以及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食品制造业、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纺织业、医药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这六个细分制造行业为研究对象,截取2009-2016年的相关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到制造业总体以及六个细分制造行业的综合竞争力,引入弹性模型,分别从横向分析劳动力成本上涨对同一年份不同细分制造行业竞争力的影响程度和从纵向分析劳动力成本上涨对同一制造行业不同年份竞争力的影响程度。最后,在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的背景下提出提升国内制造业竞争力的一些对策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一是,劳动力成本上涨对制造业总体以及六个细分制造行业竞争力具有正向作用。二是,制造业总体以及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行业、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行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行业劳动力成本的增长率对其竞争力增长率的正向作用越来越小,其他三个制造行业劳动力成本的增长率对其竞争力的增长率的正向作用比较平稳。三是,劳动力成本增长率对不同细分制造行业竞争力增长率的影响程度不同,从总体上来说,劳动力成本增长率对食品制造行业的竞争力增长率的正向作用最小。基于以上分析,在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背景下,应该理性看待劳动力成本的上涨,转变发展理念和方式,注重劳动者素质的提升,针对不同行业灵活采取不同对策,从而源源不断地提升不同制造行业的竞争力。
王兴凡[5](2019)在《重振“上海制造”背景下上海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制造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快速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刻不容缓。《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为制造业指明了方向,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是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重点和紧迫点。2018年初,上海发布《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加快迈向全球卓越制造基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打响“四大品牌”、构筑战略优势。在重振“上海制造”的背景下,提升上海市制造业竞争力尤为重要,研究将对提升上海市制造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根据发改委发布的《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与《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选取了上海市制造业重点发展的七个行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业),首先,使用竞争优势理论构建12个涉及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支持、企业战略、国际金融形势的评价体系指标,使用PCA模型分析了影响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其次,还使用了国际上构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方法:RCA、MI、TC,通过这些评价方法,能更全面、清晰的评价上海市重点制造业目前具有的竞争力优势。最后,利用波特钻石模型,对上海市汽车制造业进行深度的案例分析,选取国内最大的汽车制造业企业上汽集团作为典型案例,给出了上海市汽车制造业的发展优势与不足。通过分析得出,技术创新度、支持产业、FDI等对制造业影响最大;从长远看,国际需求环境、产业创新能力等同样是重要影响因素。对于细分行业而言,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同样具有竞争优势,但不如前者明显。医药制造业则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竞争优势。最后提出,主要从三个维度提升上海市制造业竞争力水平:技术升级和创新促进制造业竞争力提升、保持优势产业竞争力的领头地位、政策制度倾斜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同时还分行业提出了提升对策及建议。
赵一龙[6](2017)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以来全球价值链理论愈发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其原因在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以跨国公司为主导,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通过嵌入不同环节的方式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但价值链的不同环节能获得的附加值也不同。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贸易大国,虽然各行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不断提升,但主要从事加工组装等低附加值环节,行业优势技术开发和品牌设计等高价值环节依然由发达国家所垄断。而传统贸易统计方法由于存在重复计算的问题不能真实地反映我国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本文以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s,GVC)为视角,在广泛阅读研究相关着作和文献的基础上,利用OECD-WTO TIVA数据库,使用竞争力RCA、参与度以及地位等指数,研究了我国制造业9大行业及其12个细分行业国际竞争力、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和地位等方面的变化趋势并进行了国际对比。通过研究得出了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论文分为五章:第1章是引言,论述了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跨国集团的行业内和行业间的合作,使得中间品生产和组装在世界多个国家完成。一国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在GVC中的位置不同,获得的贸易附加值亦不同。本文的研究意义是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为提升我国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出对策建议。第2章为相关理论探讨和相关文献综述。首先介绍了价值链、全球价值链和附加值贸易等主要概念。然后对全球价值链理论以及竞争力理论的提出和发展进行了分析探讨。最后对关于我国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竞争力和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的相关文献做了综述。第3章主要基于行业附加值贸易总额的中国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竞争力分析。分析了我国制造业及各细分行业出口附加值总额占世界比重的变化,以及各行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的变化趋势和国际对比。结果显示,我国从附加值角度来看依旧是世界制造业出口第一大国,并且出口比重逐年增加。但我国制造业的国际优势依旧体现在低技术行业中,中技术行业竞争力普遍偏弱,高技术行业中只有部分行业具有国际优势。第4章为基于行业附加值贸易分解的中国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竞争力分析。使用附加值计算地位指数和参与度指数,分析中美两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变化,比较分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参与度指数与地位指数的排名。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程度普遍较高。尽管地位指数有明显提升,但大部分行业仍处于世界中游位置,不具有竞争优势。第5章是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研究结论:(1)中国制造业高技术行业发展突出;(2)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竞争力水平不均衡;(3)中国制造业大部分细分行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位置。政策建议:(1)继续重点发展高技术行业;(2)加快提升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技术水平(3);实施行业价值链地位提升战略。
梅诗晔[7](2017)在《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结构观视角》文中研究指明中国近三十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制造业飞速发展。伴随着中国深入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国制造业总体规模大幅提升,制造能力逐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被誉为“世界工厂”,2010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但是从中国制造业的结构来看,中国离制造业强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中国依赖低成本劳动力的加工制造优势低端嵌入全球价值链,出口产品中具有比较优势的主要是服装、纺织、鞋、玩具等低技术、低附加值产品,而出口高技术产品中加工贸易占较高成分,国内增值部分较低,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主要依赖于进口。中国制造业面临各种内外部压力:在内部,受劳动力成本持续攀升、自主创新能力弱、对外依存度高、核心竞争力缺乏、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在外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过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将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提升到战略高度,以矫正制造业“空心化”,寄希望于产业政策调整来扭转经济颓势。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不是回归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加工制造业,而是发动一场新的工业革命,依托坚实的技术基础和创新能力实现制造业再升级,以培育先进制造技术、发展高端制造业来重塑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为目标,重振先进制造业的领导地位,抢占先进制造业新的制高点。与此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如越南、柬埔寨、孟加拉等正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承接产业及资本转移,通过融入全球产业分工实现产业升级、技术积累和国际竞争力提升。因此,提升我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竞争力刻不容缓。针对以上背景,本文提出几个相互关联的问题:(1)全球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贸易格局是怎样的?中国的贸易地位如何?(2)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如何?影响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应该遵循怎样的升级路径?(4)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动力是什么?本文采用结构观视角,通过四个子研究逐一回答上述问题:子研究一: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贸易格局。采用社会网络分析的可视化工具,直观的展示全球主要国家之间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贸易全景图,便于清晰的识别中国在贸易网络中的地位及变迁。子研究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测量、国际比较及实证分析。借助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CA)、国际市场份额(IMS)、产业内贸易指数(IIT)四个“量”的层面竞争力评价指标,以及产品出口复杂度、经济复杂性两个“质”的层面竞争力评价指标,全面测度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深入比较中国与部分发达国家在产业上的差距,并实证检验影响经济复杂性的主要因素。子研究三: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升级路径选择。基于Hidalgo等(2007)的产品空间理论,建立计量模型,比较中国、美国、韩国、印度、阿根廷五个典型国家的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不同升级模式,以便为中国选择合适的产业升级路径;并识别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升级的潜在竞争对手,以及最具升级潜力的产品。子研究四:后发技术密集型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动力。采用案例研究法,选择三一重工、沈阳机床、华为、联想四家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密集型制造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企业访谈、调研等方式获取一手资料,通过企业官网、企业年报、媒体报导、公开出版物等渠道获取相关资料作为补充,基于知识基础观,采用扎根理论严谨的编码程序,深度剖析案例企业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竞争力提升的逻辑,提出相关命题来构建中国后发企业技术追赶实现竞争力提升的理论。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中国在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贸易网络中扮演重要角色,对外贸易量快速攀升,贸易地位、贸易影响力、控制力均明显增强,跻身核心国家之列。(2)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有了大幅提升,在部分领域已经具备了相当高的竞争实力,中国出口品中的国内技术增值部分正在增加,但总体而言竞争力较弱,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表现出较强的劳动密集型特征,在一些尖端技术行业仍然较为落后。实证检验表明:过于依赖自然资源不利于经济复杂性提升,资本积累是影响经济复杂性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本对经济复杂性有一定的作用,创新能力对经济复杂性有明显影响,制度质量是影响经济复杂性的关键环境要素。(3)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升级遵循基于比较优势的渐进式道路,必须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尤其是中高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作为产业升级的坚实基础,同时在新兴技术以及高端制造业领域适度赶超。(4)中国后发技术密集型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形成前提是核心技术资源的积累。核心技术资源的形成首先来自不依附于发达国家、自主创新的信念,通过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取得突破性自主创新。跨国并购是迅速获取前沿技术的高效途径,通过赋予被并购企业高度自主权,保证平稳过渡、维持被并购企业创新能力,得以实现技术获取目标。后发企业竞争力最终体现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地位,并购发达国家企业、设立海外研发基地、建立海外合作企业等是快速提升技术、实现全球价值链升级的有效途径,而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全球本土化等途径构建以我主导的全球价值链有利于掌握话语权。本文的主要贡献有:第一,从“量”的层面和“质”的层面全面评价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基于资源基础观并加入制度的调节作用,实证检验了影响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拓展了资源基础观的应用;第二,基于产品空间理论实证分析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升级路径,明确了比较优势理论指导产业升级的边界;第三,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基于知识基础观,深入剖析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国后发技术密集制造企业成功实现技术追赶的典型案例,发掘后发企业独特的竞争力提升动力,丰富了国际企业管理理论。本文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第一,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能力是影响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应当注重人力资本积累和创新能力培育,提升产业技术学习能力和吸收能力,促进将前沿技术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加快资本积累速度。第二,产业升级应当坚持以比较优势为主导方向,在一些具有战略地位的产业以及新兴技术产业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适度偏离比较优势。完全遵循比较优势会导致中国技术密集型产业长期徘徊在低端,难以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偏离比较优势的跨越式升级建立在扎实的产业基础之上,这种升级路径适合发达国家,不适合中国这样产业基础薄弱的国家。第三,由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深刻影响全球生产和贸易活动,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企业必须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在技术能力薄弱阶段可以通过嵌入式参与全球价值链来学习并吸收发达国家技术,以便积累技术能力;当形成一定的技术基础后,逐渐过渡到构建以我主导的全球价值链,摆脱被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低端锁定”的困境,将自主创新作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核心。
陈红进[8](2013)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国际比较研究》文中指出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遭受重创,中国的经济增长尽管仍然能够保持较高速增长,但因经济高速增长而被暂时掩盖起来的国内经济结构的内在矛盾日益显露,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近年来已成为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一国三个产业(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比例保持一种什么样的结构才算合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各国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进程中有哪些共同的规律可资借鉴?本文选取了英、美、德、口、韩、印六国作为典型国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提出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条件、方向及路径。论文的第一章对外向型经济和开放型经济、经济转型和产业转型、产业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等几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相关文献进行述评,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和总体框架。第二章为理论分析部分,主要从国际分工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发展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五个方面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进行了梳理。第三、四章是历史分析和实证分析:第三章分别对英、美、德、日四个发达国家,印度、韩国两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发展道路进行历史回顾,用历史归纳的定性分析方法对各国产业转型特点进行总结;第四章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以六国为例对开放视角下产业转型的规律展开分析。在当前的国际分工格局下,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产业结构升级是产业结构转型中更为关键和困难的问题,论文第五章从分析中国产业结构转型中结构升级的条件出发,以新结构主义理论为基础,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产业结构转型中的升级专门展开论述。第六章提出了开放视角下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及路径,并对中国参与国际分工下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进行了进一步论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作为经济增长和发展中的核心问题历来是经济学的研究热点,国内外文献也非常多,但都是从某一方面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进行论述,缺乏从更全面的高度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进行理论梳理,论文从国际分工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发展理论、制度经济学派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五个方面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相关理论和思想进行梳理,并以此作为研究的起点。尽管论文在制度学派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两个理论维度方面还缺少实证研究,但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新方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经典理论的提出就是从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中总结出来的,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国际分工程度的深化,包括经济理论研究维度的扩展,近年来有关产业转型国际比较的研究大多是零星的,或者说以两两比较、区域比较为主(如中印、中美、金砖国家等的比较)。本文选择了英美德日印韩六个国家作为典型国家,从产业发展史的角度对各国产业转型升级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寻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产业转型升级上的规律,这种比较视角也是论文的创新点之一。论文用逻辑实证研究的方法,以上述六国外贸发展、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动的数据为蓝本,从参与国际分工的视角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规律进行了开创性研究。重点做了如下三方面的分析:①对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与产业结构转型的关系做了纵向和横向的比较;②对六国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的联动以及外贸商品结构变化和产业结构变化的联动进行深入探讨;③以韩国为例对参与国际分工下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进行研究。在上述六国中,德、日、韩三国可以说是赶超型经济发展在欧洲和业洲的典范。论文从分析中国在产业结构转型中结构升级的外部条件、根本条件、制度条件和要素条件出发,以新结构主义学派的理论思想为基础,用案例实证的方法,分别从系统竞争力、从内部发展、政府干预三个面解读了德、日、韩三国产业转结构转型升级中的独特之处,认为需要从更广阔的理论视角来认识中国产业结构转型中产业升级问题,从而明确在经济全球化和自然环境约束条件下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和路径。论文的结论主要包括:1、经济开放有利于一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进程,这是在全球化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国产业转型升级共同的发展规律。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越深,越有利于该国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发挥优势产业的作用。论文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实证分析都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真理。发展中国家一定要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型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契机,充分利用本国的优势要素资源,促进本国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从而提升本国生产要素的质量。2、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关系在不同国家、不同产业间的表现各不相同,不能简单地轻易得出经济增长一定能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结论,也不能说产业结构转型一定会带来经济的高速增长。从时间序列上看,与产业结构相比,各国的经济增长表现出更多的不平稳性。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应该从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向追求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转变,并从更广泛地层面理解发展的内涵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意义。3、对赶超型国家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政府的干预推动必不可少,但前提是要有完善的市场制度。结合新结构主义理论认识德日韩三国相对成功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验,对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中国而言意味着要用系统竞争力的思想代替相对狭隘的竞争优势理论,用“从内部发展”的思想构建本国的技术创新体系,而政府需要在整个发展进程中处理好自己的管理边界,以培育企业的自生能力和整个社会的创新活力为宗旨,努力建设监管型政府。4、中国的产业转型绕不开重工业化,但重工业化并不必然等于高碳化,向低碳经济转型是全球性选择,中国也必须跟上这一转型步伐;在全球产业链的各环节中,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就是要谋求价值链中的核心环节,并以此来增强抵御长期经济风险的能力。5、应从国家、产业和企业三个层面认识开放条件下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路径。国家层面主要是通过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约束政府直接干预微观主体的行为来消除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制度障碍;产业层面则需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降低经济发展中的交易成本,并通过广泛的产业间区域合作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企业层面要做到审慎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投入,分层推进、逐步转型,在企业内部的研发投入中探索“开放式创新”的新路。6、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中国在全球化时代完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方向性指导。我们应充分认识到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对于中国消费型经济形感的作用以及大力推进本国城市化进程与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间的同步意义;而在全方位开放中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不仅有利于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且有利于世界的繁荣和稳定。
王娜[9](2013)在《基于BSC的纺织上市公司战略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化、经济化和全球化,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任何一个企业都要面临如何在残酷的竞争中立足、如何及时调整企业战略以应对环境的变化从而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等严峻问题。尤其是上市公司,作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务院提出纺织行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纺织行业应当受到关注,对其上市公司进行战略绩效评价至关重要。而目前的研究中很少有基于战略视角研究纺织行业上市公司战略绩效,平衡计分卡正是战略绩效评价最为典型的一种方法。基于上述问题的需要,本研究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纺织上市公司特点及其竞争力构成要素,提出了包含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和社会责任五大维度的平衡计分卡;运用专家调查、调研访谈、因子分析、AHP等方法,使用SPSS18.0、EXCEL等软件对实证研究结果进行处理分析;再将单用财务指标、基于BSC指标体系、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测评各评价结果进行横纵向对比研究;然后结合导师课题,对两家具有代表性的纺织上市公司进行详细研究;最后,提出纺织上市公司战略绩效提升的对策及建议。本研究在对理论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和实证分析的同时,总结并验证了以下五个主要结论:(1)战略绩效评价是一项系统工作,要综合财务与非财务指标,全面、准确评价公司的战略绩效;(2)扩展平衡计分卡,纳入社会责任维度,五大维度缺一不可,共同影响着纺织上市公司的战略绩效;(3)基于BSC的指标体系能比较系统、全面、合理地评价我国纺织上市公司的战略绩效水平;(4)实证研究表明,纺织上市公司的战略绩效与五大维度息息相关,公司应权衡各个方面,以保持较高的战略绩效水平;(5)从行业层面拓宽研究思路,实证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将BSC应用于纺织上市公司战略绩效评价的效果较好,切实可行。本研究的创新点:(1)首次结合纺织上市公司拓宽平衡计分卡,增加了社会责任维度,构建了五大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2)将实证研究结果与具有权威性的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测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增强了本研究的说服力。
张沛[10](2013)在《碳关税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竞争力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当前,欧美等发达国家利用自身低碳技术优势,以保护世界环境的名义提出对进口高碳产品征收“碳关税”。碳关税的实质是一种新型绿色贸易壁垒,尽管遭到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强烈反对,但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碳关税必将成为发达国家制衡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保护本国产业的重要手段。中国是世界纺织服装生产和出口大国,产品具有明显的高能耗和高碳排特征,而且主要出口国集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因此,碳关税一旦开征将对中国纺织服装业的产品出口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研究认为,碳关税主要是通过成本控制机制、需求控制机制和创新机制,对发展中国家形成出口贸易抑制效应、贸易条件恶化效应、出口创新促进效应和出口流向转移效应等影响。由于中国纺织服装业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低端,高能耗、高排放和低附加值的特征明显,因此,碳关税实施后,高额的碳关税、低碳技术成本和碳标签、碳认证等相关销售成本的增加都将大大提升产品出口成本,从而削弱中国现有的成本优势,致使出口额明显下降;而且随着碳关税壁垒扩散效应的显现,从短期静态来看必将削弱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竞争力,甚至大大增加中小纺织企业的关停风险。但从长期动态来看,若应对得当,其倒逼机制将形成低碳技术创新增强效应、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和对外投资扩大效应,进而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可持续发展。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测算碳关税及其他主要相关因素对我国纺织服装业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显示: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与CO2排放强度之间呈较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这就意味着CO2排放强度越高,碳关税的实施强度也将越高,产品出口额降低幅度就越大;同时产品出口额与劳动力投入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因此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将严重影响产品出口竞争力;产品出口额与固定资产投入之间则呈现较强的正相关关系,意味着中国整个纺织服装业正在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过渡;而产品出口额与R&D投入间不存在显着相关性,表明当前中国出口产品大部分属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的中低端产品,科技贡献度低。利用进出口数据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及碳关税实施后可能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形成影响和威胁的十五个国家的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竞争力进行分析评价表明:目前中国纺织服装具有很强的出口竞争力,但却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出口竞争力下滑的隐患;同时发展中国家里孟加拉、巴基斯坦、印度、土耳其和越南的出口竞争力则显示出较强的增长趋势,尤其是在服装出口方面;整个发达国家除意大利产品出口竞争力较强外,其他国家都明显的落后于发展中国家,但纺织品出口竞争力相对较高,美国则在十五个国家中位居末位。但随着碳关税的开征,目前的竞争格局将会被打破,中国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就必须提高纺织服装业的低碳出口竞争力。通过建立“纺织服装低碳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对影响中国纺织服装低碳出口竞争力的因素进行国际比较与实证分析显示:从成本优势角度看,随着中国劳动力及原材料成本的大幅度提升,与孟加拉、巴基斯坦、越南等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纺织服装业成本优势明显下降,同时中国人民币持续升值而主要竞争对手国则货币贬值趋势明显;但由于中国有着较完整、先进的产业链和覆盖面广的产业集群,近年来中国内需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因而尽管中国纺织服装业成本优势有所下降,但并没消失,尤其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具有较强的成本优势。从低碳与创新优势角度看,发达国家的人才与研发优势决定了其在纺织与低碳技术上的绝对优势,并牢牢占领着全球价值链中低碳排和高附加值环节。美国、德国和日本的纺织与低碳技术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则以时尚的设计和卓越的品牌运营能力获取高额利润,因此,碳关税实施将有利于增强发达国家纺织服装产品低碳出口竞争力。中国低碳创新优势虽比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但与发展中国家竞争对手相比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从各国政府低碳经济政策制定与实施情况看,中国同样是落后于发达国家但高于多数发展中国家,而中国纺织服装产品低碳出口竞争力的未来走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政府及行业和企业的应对措施是否得当有效。面对碳关税,为提升中国纺织服装产品低碳出口竞争力,本文从四个层面提出了应对方略:从国际层面上,中国应当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的同时,坚持主张“共同而有区别责任”的原则,与发展中国家结成“反碳关税联盟”,积极参与“规则”制定,并加强与发达国家在低碳技术领域的合作,为低碳经济时代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赢得时间和空间。从产业层面上,应着力于低碳创新优势的提升,在重视高素质人才培养与开发的基础上,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抢占低碳市场竞争制高点;积极打造自主优势品牌,加速品牌国际化,促进产业升级;与产业链相耦合,实现产业集群低碳化、创意化发展;实施规避碳关税的出口与对外投资战略。从企业层面上,则应以碳足迹为导向,将低碳理念贯穿于从研发设计直至回收利用的整个流程环节中,通过实施全过程的低碳化管理,打造低碳企业价值链。最后,从政府的国内政策层面上,应当大力发展低碳能源产业,并积极倡导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理念,通过建立健全各项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法律与政策体系,实现对中国纺织服装业低碳发展的支撑与保障,从而提高产品低碳出口竞争力,从而提高产品低碳出口竞争力。
二、我国纺织行业竞争力的国际比较及发展战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纺织行业竞争力的国际比较及发展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智能互联时代的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战略和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课题来源 |
第二节 选题依据和研究背景 |
一 工业设计正在成为全球创新发展新模式 |
二 我国工业设计已处于突破规模优势临界点 |
三 工业设计正在发生三个深刻变化 |
四 我国工业设计快速升级发展 |
第三节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一 意义1:推动中国工业设计从“政策红利”阶段转向“创新红利”阶段 |
二 意义2:推动中国工业设计从“跟随式发展”转型为“先进性发展” |
三 价值:为中国工业设计十四五发展规划和行动路径提供理论基础、指导思想、行动路线 |
第四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工业设计产业研究综述 |
二 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综述 |
三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战略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二 研究的创新点 |
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工业设计与工业设计产业 |
第一节 工业设计与工业设计产业的界定 |
一 工业设计的界定 |
二 工业设计产业的界定 |
三 工业设计产业的主要特征 |
四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产业发展战略的内涵 |
一 产业发展战略的定义 |
二 产业发展战略的特征和主要内容 |
三 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与执行 |
第三节 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基础理论和工具 |
一 产业发展战略的主要理论基础 |
二 产业发展战略的主要分析工具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脉络 |
第一节 工业设计理念的引入与成长 |
一 现代工业设计理念的引入 |
二 与产业脱节的初期成长阶段 |
三 工业设计产业的成长 |
第二节 政策推动下的产业发展 |
一 我国工业设计产业中重要政策的提出 |
二 我国工业设计产业中典型企业的发展历程 |
第三节 智能互联时代中国工业设计发展的新趋势 |
一 工业设计发展的多元化趋势 |
二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能互联时代背景下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战略的分析 |
第一节 智能互联时代背景和特征分析 |
一 智能互联时代的技术和经济发展特征 |
二 智能互联时代对设计产业发展的影响和新的要求 |
三 智能互联时代设计产业的发展和走向 |
第二节 服务国家现行战略 |
一 “双循环”战略 |
二 “一带一路”倡议 |
三 供给侧、需求侧升级 |
第三节 发展战略分析 |
一 基于钻石模型的分析 |
二 智能互联时代下的中国工业设计产业SWOT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智能互联时代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新战略 |
第一节 战略之一:设计创新力的新属性构建战略 |
一 构建设计产业资源配置系统 |
二 工业设计产业领域扩展 |
三 制造业设计创新能力提升的策略 |
第二节 战略之二:设计创新力的新生态构建战略 |
一 智能互联重构“人、物、环境”设计生态 |
二 数字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 |
三 工业设计产业生态构建策略 |
四 法律法规的保障策略 |
第三节 战略之三:推动社会发展力的新关系构建战略 |
一 工业设计与数字技术的新关系构建 |
二 工业设计与创新型公共服务平台的新关系构建 |
三 工业设计与产业发展的新关系构建 |
第四节 战略之四: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新姿态构建战略 |
一 融入国际设计业界的“语境” |
二 成立中国主导的国际设计组织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路径 |
第一节 路径之一:建设创新型公共服务平台 |
一 创建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 |
二 构建智能互联时代工业设计技术支撑体系 |
三 建设工业设计产业互联网平台 |
第二节 路径之二:产出工业设计标志性成果 |
一 成立并发展世界设计产业组织 |
二 持续举办世界工业设计大会 |
三 继续举办国家工业设计奖 |
第三节 路径之三:开展人才培养工程 |
一 建设设计开放大学 |
二 实施工业设计领军人才计划 |
三 开展设计人才能力素质评价 |
第四节 路径之四:提升工业设计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
一 实施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 |
二 实施设计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计划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中国制造业竞争力与中美贸易摩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中国产业竞争力相关研究 |
1.2.2 中美贸易摩擦动因相关研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分析逻辑与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研究不足 |
第2章 制造业竞争力与国际贸易摩擦:理论逻辑 |
2.1 概念界定及本研究指向 |
2.1.1 制造业竞争力 |
2.1.2 贸易摩擦 |
2.2 制造业竞争力与贸易摩擦形成 |
2.2.1 制造业竞争力、国家利益与贸易摩擦 |
2.2.2 国家利益、国家干预与贸易摩擦 |
2.2.3 制造业竞争力引发贸易摩擦的机制和逻辑 |
2.3 制造业竞争力与贸易摩擦升级 |
2.3.1 制造业竞争力相对变化与比较优势演化 |
2.3.2 比较优势演化、产业结构调整与摩擦升级 |
2.3.3 制造业竞争力导致贸易摩擦激化的动态过程 |
2.4 小结 |
第3章 中国制造业发展与中美贸易摩擦的历史回顾 |
3.1 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动态变化及其在对外贸易中的反映 |
3.1.1 产出结构动态变化与竞争力变迁 |
3.1.2 对外贸易发展及其反映的制造业竞争力变化 |
3.1.3 竞争力变动趋势的实证分析与描述 |
3.2 美国经济发展的结构特征与制造业相对竞争力演化 |
3.2.1 美国制造业规模、结构及支柱产业 |
3.2.2 美国对外贸易发展及其结构意义 |
3.2.3 制造业相对竞争力变动的实证分析与描述 |
3.3 中美贸易摩擦发展历程的时间与行业特征 |
3.3.1 2001 年-2008 年:以纺织、机电、化工等产品为主的贸易摩擦 |
3.3.2 2009 年-2016 年:贸易摩擦向高新技术产业领域蔓延升级 |
3.3.3 2017 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的规模、层级和烈度发生新变化 |
3.3.4 中美贸易摩擦与中国制造业竞争力提高具有时间相关性 |
3.4 小结 |
第4章 制造业竞争力变化引致中美贸易摩擦的逻辑和条件 |
4.1 中美贸易摩擦发生乃至激化的基本逻辑和条件 |
4.1.1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前贸易摩擦 |
4.1.2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后贸易摩擦 |
4.1.3 中国制造业竞争力提高引发中美行业贸易摩擦的基本逻辑和条件 |
4.2 特朗普政府贸易战的经济根源与美方逻辑 |
4.2.1 “中国制造2025”在美国引发对抗性贸易政策反应 |
4.2.2 中国新兴产业竞争力的提高是贸易战爆发的经济根源 |
4.2.3 中国快速崛起对美国的全球霸权构成挑战 |
4.3 小结 |
第5章 中美贸易战对中国新兴产业竞争力的冲击 |
5.1 新兴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5.1.1 产业竞争力来源与影响因素识别 |
5.1.2 中国新兴产业竞争力驱动因素分析 |
5.2 中国新兴产业竞争力所受影响分析 |
5.2.1 中美贸易战对中国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 |
5.2.2 华为公司成长历程带来的启示与思考 |
5.3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6.1.1 主要结论 |
6.1.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6.2 中国应对建议 |
6.2.1 中美贸易战前景简析 |
6.2.2 中国应对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中国制造业非等间距上游度的国际比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WIOD数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发展 |
二、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测度研究 |
三、上游度影响因素研究 |
四、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框架及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中国制造业总体状况 |
一、制造业的定义及行业分类 |
二、中国制造业总产值与从业人员数量 |
三、制造业从业人员工资与受教育程度 |
第二节 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
一、中国制造业国际市场占有率 |
二、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分析 |
三、基于增加值的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
第三节 中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 |
一、产业发展环境差 |
二、行业发展质量低 |
三、产品品质建设成效一般 |
四、产业政策适应性不足 |
第二章 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测算方法及结果分析 |
第一节 等间距上游度 |
一、等间距上游度理论基础 |
二、等间距上游度计算结果 |
第二节 非等间距上游度的测算 |
一、非等间距上游度理论基础 |
二、非等间距上游度计算结果 |
第三章 全球价值链地位影响机制分析 |
第一节 要素投入结构的影响机制 |
第二节 行业规模差异的影响机制 |
第三节 生产效率差异的影响机制 |
第四节 竞争力差异的影响机制 |
第四章 非等间距上游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第一节 变量的选取 |
一、被解释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
二、解释变量 |
第二节 模型设定与实证分析 |
一、数据检验与处理 |
二、模型设定 |
三、全行业样本回归结果及分析 |
第三节 各技术层次分组分析 |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 |
第五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高技术制造业 |
二、中等技术制造业 |
三、低技术制造业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劳动力成本上涨对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基于若干制造行业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劳动力成本概念 |
2.1.2 制造业概念 |
2.1.3 产业竞争力概念 |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2.1 劳动力成本的相关研究 |
2.2.2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的相关研究 |
2.2.3 劳动力成本上涨对制造业竞争力影响的相关研究 |
2.3 国内外文献述评 |
第三章 劳动力成本上涨对制造业竞争力影响的作用机理 |
3.1 相关理论借鉴 |
3.1.1 效率工资理论 |
3.1.2 激励理论 |
3.2 劳动力成本上涨对制造业竞争力影响的作用机理 |
第四章 劳动力成本上涨对制造业竞争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模型构建 |
4.2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
4.2.1 劳动力成本指标选取 |
4.2.2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指标选取 |
4.2.3 样本选择和原始数据来源 |
4.3 描述性统计 |
4.3.1 制造业总体及六个细分制造行业劳动力成本变动趋势 |
4.3.2 制造业总体及六个细分制造行业竞争力各评价指标变动趋势 |
4.3.3 制造业总体及六个细分制造行业综合竞争力变动趋势 |
4.4 实证结果及分析 |
4.4.1 劳动力成本与制造业综合竞争力相关性分析 |
4.4.2 劳动力成本上涨对制造业总体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4.4.3 劳动力成本上涨对六个细分制造行业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4.4.4 劳动力成本上涨对制造业总体及六个细分行业竞争力影响的比较 |
第五章 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建议 |
5.1 理性看待劳动力成本上涨 |
5.2 转变发展理念和方式 |
5.3 注重劳动者素质的提升 |
5.4 针对不同制造行业灵活采取不同对策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重振“上海制造”背景下上海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框架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创新点及重点难点 |
1.3.1 研究创新点 |
1.3.2 研究重点 |
1.3.3 研究难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研究 |
2.1 相关理论研究 |
2.1.1 行业竞争力定义 |
2.1.2 行业竞争力的理论研究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3 上海制造业相关综述 |
2.2.4 行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综述 |
2.2.5 行业竞争力提升战略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上海市制造业发展历程与特征 |
3.1 上海制造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3.1.1 发展历程 |
3.1.2 发展现状 |
3.2 上海市制造业总体发展特征 |
3.2.1 制造业体量大 |
3.2.2 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升级时期 |
3.2.3 制造业中外企外资占比大 |
3.3 上海市重点制造业行业发展特征 |
3.3.1 资本与技术密集 |
3.3.2 产业关联度高 |
3.3.3 市场集中度高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上海市制造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4.1 模型的构建 |
4.1.1 指标构建原则 |
4.1.2 波特竞争优势理论 |
4.1.3 主成分分析 |
4.2 数据的来源与模型构建 |
4.2.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4.2.2 PCA模型的构建 |
4.3 模型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上海制造业重点行业竞争力测评 |
5.1 指标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
5.1.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5.1.2 数据来源 |
5.2 模型的构建 |
5.2.1 RCA指数模型 |
5.2.2 TC指数模型 |
5.2.3 MI竞争优势指数 |
5.3 模型结果及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上海制造业典型企业竞争力案例研究 |
6.1 案例企业选择依据及企业背景 |
6.1.1 上汽集团介绍 |
6.1.2 钻石模型 |
6.2 上汽集团整体竞争力分析 |
6.3 上汽集团竞争力的钻石模型分析 |
6.3.1 生产要素 |
6.3.2 需求条件 |
6.3.3 相关及支持产业 |
6.3.4 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 |
6.4 案例分析结论 |
6.5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上海市制造业行业竞争力提升对策建议 |
7.1 竞争力总体提升建议 |
7.2 竞争力分行业提升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6)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 选题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三)主要创新与不足 |
1. 主要创新 |
2. 主要不足 |
二、相关理论探讨与相关文献综述 |
(一)相关理论探讨 |
1. 相关概念介绍 |
2. 全球价值链理论 |
3. 国际贸易竞争力理论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1. 关于中国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 |
2. 关于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竞争力 |
3. 关于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 |
小结 |
三、基于行业附加值贸易总额的中国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竞争力分析 |
(一)全球制造业与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附加值贸易概述 |
1. 国际制造业附加值贸易概述 |
2. 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附加值贸易概述 |
(二)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
1. 竞争力指数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
2. 中国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显示性比较优势变化分析 |
3. 中国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显示性比较优势国际对比分析 |
小结 |
四、基于行业附加值贸易分解的中国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竞争力分析 |
(一)制造业附加值贸易的分解与指数的选取 |
1. 一国制造业附加值贸易分解 |
2. 基于附加值贸易分解的竞争力指数选取及数据来源 |
(二)中国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与地位分析 |
1. 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及地位指数的国际对比分析 |
2. 中美制造业细分行业参与程度及地位指数的变化分析 |
3.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细分行业参与度与地位排名比较 |
小结 |
五、基本结论与对策建议 |
(一)基本结论 |
1. 中国制造业高技术行业发展突出 |
2. 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竞争力水平不均衡 |
3. 中国制造业大部分细分行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位置 |
(二)对策建议 |
1. 继续重点发展高技术行业 |
2. 加快提升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技术水平 |
3. 实施行业价值链地位提升战略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结构观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贡献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概况 |
1.2.1 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界定 |
1.2.2 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产业结构与发展趋势 |
1.2.3 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经济效益 |
1.2.4 外资在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中的地位 |
1.2.5 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研发状况 |
1.3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1.4 问题提出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计量研究法 |
1.6.2 社会网络分析法 |
1.6.3 实证研究法 |
1.6.4 案例研究法 |
1.7 主要贡献 |
1.8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 |
2.1 产业国际竞争力文献分析 |
2.1.1 产出分析 |
2.1.2 研究学科分析 |
2.1.3 研究主题分析 |
2.1.4 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知识基础 |
2.2 产业国际竞争力文献综述 |
2.2.1 从比较优势理论到竞争优势理论 |
2.2.2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结构观的兴起 |
2.2.3 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结构观的比较 |
2.2.4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
2.2.5 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
2.2.6 现有研究述评 |
2.3 本章小结 |
3 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贸易格局 |
3.1 常用的贸易格局分析方法 |
3.1.1 传统的贸易格局分析法 |
3.1.2 基于社会网络的贸易格局分析法 |
3.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3 实证分析 |
3.3.1 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贸易总量分析 |
3.3.2 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贸易社会网络分析 |
3.4 结论 |
3.5 本章小结 |
4 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测量、国际比较及实证分析 |
4.1 引言 |
4.2 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基础 |
4.3 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指标选取 |
4.3.1 指标选取原则 |
4.3.2 评价指标选取 |
4.4 指标测量及分析 |
4.4.1 数据来源 |
4.4.2 基于“量”的评价 |
4.4.3 基于“质”的评价 |
4.4.4 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总结 |
4.5 实证检验:资源禀赋、创新能力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经济复杂性——资源基础观视角 |
4.5.1 引言 |
4.5.2 理论背景 |
4.5.3 计量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4.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5.5 主要结论 |
4.5.6 政策建议 |
4.6 本章小结 |
5 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升级路径选择——基于产品空间的实证研究 |
5.1 问题提出 |
5.2 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
5.3 研究设计 |
5.3.1 数据来源 |
5.3.2 主要指标 |
5.3.3 计量模型 |
5.4 研究结果 |
5.4.1 描述性统计 |
5.4.2 产品空间分析 |
5.4.3 计量分析 |
5.4.4 稳健性检验 |
5.5 进一步分析 |
5.6 结论与政策建议 |
5.6.1 结论 |
5.6.2 政策建议 |
5.7 本章小结 |
6 后发技术密集型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动力:知识基础观视角 |
6.1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6.2 研究设计 |
6.2.1 研究方法 |
6.2.2 案例选取 |
6.2.3 资料收集 |
6.3 数据分析过程 |
6.3.1 单案例分析 |
6.3.2 多案例分析 |
6.4 研究发现与理论模型 |
6.5 结论与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国际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及选题背景 |
二、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国际比较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几组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外向型经济与开放型经济 |
二、经济转型、产业转型、企业转型 |
三、产业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 |
四、对外贸易结构转型和国际产业转移 |
第三节 国内外关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的文献述评 |
一、国外关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的文献述评 |
二、国内关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的文献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 |
一、研究思路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三、论文内容及框架结构 |
四、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的理论梳理 |
第一节 国际分工理论中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一、国际分工理论概述 |
二、国际分工理论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规律 |
第二节 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一、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产业结构转型 |
二、新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第三节 经济发展理论中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 |
一、结构主义学派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理论 |
二、创新驱动理论下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第四节 制度经济学理论中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一、制度经济学理论概述 |
二、制度经济学理论对产业转型问题的启示意义 |
第五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要以消费型经济为主导 |
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要以城市化进程为重点 |
三、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要以低碳经济为导向 |
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要满足公平目标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典型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特点比较 |
第一节 典型国家的选取及特点比较的原则 |
一、典型国家的选取及理由 |
二、各国产业转型特点比较的原则 |
第二节 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特点 |
一、英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特点 |
二、美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特点 |
三、德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特点 |
四、日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特点 |
第三节 韩国、印度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特点 |
一、韩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特点 |
二、印度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特点 |
第四节 典型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特点分析的启示 |
一、发达国家产业转型特点分析的启示 |
二、发展中国家产业转型特点分析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开放视角下典型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规律 |
第一节 参与国际分工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分析 |
一、发达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关系 |
二、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和产业转型的关系 |
第二节 开放视角下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转型的关系 |
一、对外贸易—经济增长—产业转型的联动 |
二、国际直接投资—经济增长—产业转型的联动 |
第三节 参与国际分工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产业转型 |
一、深化国际分工促进技术创新的机理 |
二、通过国际分工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实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开放视角下产业结构转型中的结构升级问题 |
第一节 中国在产业结构转型中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条件分析 |
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外部条件:外需滑坡倒逼产业转型 |
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根本条件:企业“自生能力”的形成 |
三、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条件:监管型政府的崛起 |
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要素条件——要素全球流动的视角 |
第二节 新结构主义理论述评及其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的启示 |
一、新结构主义理论主要观点述评 |
二、新结构主义理论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中实现结构升级的启示 |
第三节 产业结构转型中结构升级的案例分析 |
一、用系统竞争力思想解读德国经济长期相对稳定增长 |
二、用“从内部发展”思想认识日本的自主创新战略 |
三、从政府的职能边界及制度环境角度看韩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开放视角下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和路径 |
第一节 开放视角下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 |
一、重工业化还是低碳化的方向选择 |
二、谋求全球产业链的核心环节 |
第二节 开放视角下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路径 |
一、国家层面:深化市场化改革消除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障碍 |
二、产业层面:向生产性服务业转化中提高产业间区域合作水平 |
三、企业层面:选择战略新兴产业分层推进、稳步升级 |
第三节 全球视野下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一、开放型经济、产业转型与消费型经济的形成 |
二、中国推进城市化进程所具有的世界意义 |
三、在全方位开放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录 六国FDI和经济增长的联动关系实证 |
后记 |
(9)基于BSC的纺织上市公司战略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2 理论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绩效 |
2.1.2 绩效评价 |
2.1.3 战略绩效及战略绩效评价 |
2.2 战略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
2.2.1 战略管理理论 |
2.2.2 竞争力理论 |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4 共生理论 |
2.3 战略绩效评价的方法 |
2.3.1 经济增加值(EVA) |
2.3.2 绩效棱柱(PP) |
2.3.3 平衡计分卡(BSC) |
3 纺织上市公司概况 |
3.1 纺织上市公司的界定 |
3.2 纺织上市公司的特点 |
3.2.1 业态分布集中化明显 |
3.2.2 地区分布集中化明显 |
3.2.3 经济附加值和利润率较低 |
3.2.4 劳动密集,自动化水平较低 |
3.2.5 缺乏自主创新,品牌建设滞后 |
3.3 纺织上市公司的竞争力 |
3.3.1 创新 |
3.3.2 品牌 |
3.3.3 产品 |
3.3.4 人才 |
3.3.5 文化 |
4 基于 BSC 的纺织上市公司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4.1 指标体系建立的思路和原则 |
4.1.1 指标体系建立的总体思路 |
4.1.2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4.2 纺织上市公司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4.2.1 财务类指标的确定 |
4.2.2 非财务类指标的确定 |
4.3 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
4.4 指标体系阐释 |
4.4.1 财务维度的说明 |
4.4.2 客户维度的说明 |
4.4.3 内部流程维度的说明 |
4.4.4 学习与成长维度的说明 |
4.4.5 社会责任维度的说明 |
5 纺织上市公司战略绩效评价实证研究 |
5.1 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 |
5.1.1 样本选取 |
5.1.2 数据收集 |
5.2 问卷设计与处理 |
5.2.1 问卷设计 |
5.2.2 问卷信度检验 |
5.2.3 问卷效度检验 |
5.3 财务类指标的评价研究 |
5.3.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5.3.2 评价过程及结果 |
5.4 基于 BSC 指标体系的评价研究 |
5.4.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5.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4.3 指标数据处理 |
5.4.4 评价过程 |
5.4.5 五大维度评价结果 |
5.4.6 战略绩效总体评价结果 |
5.5 与单用财务指标评价战略绩效的对比研究 |
5.5.1 财务要素对比研究 |
5.5.2 总体战略绩效对比研究 |
5.6 与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测评结果的对比研究 |
5.6.1 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测评 |
5.6.2 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测评依据 |
5.6.3 竞争力测评与战略绩效评价的关系 |
5.6.4 结果对比分析 |
5.7 以两家上市公司为例的详细研究 |
5.7.1 财务维度 |
5.7.2 客户维度 |
5.7.3 内部流程维度 |
5.7.4 学习与成长维度 |
5.7.5 社会责任维度 |
6 纺织上市公司战略绩效提升对策及建议 |
6.1 树立战略绩效提升的正确思路 |
6.1.1 从思想上重视战略绩效评价 |
6.1.2 从行动上实践战略绩效评价 |
6.2 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营效率 |
6.2.1 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强化内部控制 |
6.2.2 开展精细化管理,加强风险防范机制 |
6.3 稳定客户关系,完善市场竞争 |
6.1.1 细分市场,加强客户关系管理 |
6.1.2 抱团取暖,建立良好的竞争关系 |
6.4 培养核心能力,增强竞争优势 |
6.4.1 重视人才,加强人才建设 |
6.4.2 品牌引领,提升价值 |
6.4.3 挖掘潜能,增强竞争优势 |
6.5 创造学习氛围,鼓励创新进取 |
6.5.1 学习创新,补充能量 |
6.5.2 鼓励创新,卓有成效 |
6.6 注重可持续发展,提升社会形象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点 |
7.3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碳关税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竞争力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出口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 |
1.2.2 碳关税对出口贸易与竞争力的影响 |
1.2.3 碳关税的应对策略 |
1.3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碳关税及相关研究理论基础 |
2.1 碳关税概论 |
2.1.1 碳关税的涵义及由来 |
2.1.2 实施碳关税的目的和动机 |
2.1.3 碳关税的合理性、合法性及其实质 |
2.1.4 碳关税实施现状 |
2.1.5 碳关税发展趋势 |
2.2 出口竞争力理论 |
2.2.1 国际竞争力和出口竞争力的涵义 |
2.2.2 出口竞争力的理论来源 |
2.2.3 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模型 |
2.3 环境与出口竞争力关系假说 |
2.3.1 污染避难所假说 |
2.3.2 环境标准竞相降低假说 |
2.3.3 生态倾销论 |
2.3.4 环境成本转移说 |
2.3.5 波特假说 |
第三章 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现状及出口竞争力国际比较 |
3.1 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发展概况 |
3.1.1 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规模 |
3.1.2 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增长速度 |
3.1.3 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 |
3.1.4 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市场结构 |
3.2 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面临的国际环境与挑战 |
3.2.1 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局势动荡 |
3.2.2 发展中国家竞争力不断提升 |
3.2.3 后配额时代贸易壁垒愈演愈烈 |
3.3 中国及世界主要国家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竞争力国际比较 |
3.3.1 指标及国家的选取 |
3.3.2 指标计算与比较分析 |
3.3.3 主成分分析及验证 |
第四章 碳关税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
4.1 碳关税对出口国出口贸易影响机理与效应经济学分析 |
4.1.1 出口贸易抑制效应 |
4.1.2 贸易条件恶化效应 |
4.1.3 贸易流向转移效应 |
4.1.4 出口创新增强效应 |
4.2 碳关税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竞争力影响定性分析 |
4.2.1 短期静态影响分析 |
4.2.2 长期动态影响分析 |
4.3 碳关税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贸易影响定量分析 |
4.3.1 碳关税与碳排强度 |
4.3.2 研究对象说明 |
4.3.3 模型的构建 |
4.3.4 指标选取与样本数据来源 |
4.3.5 实证与经济意义分析 |
第五章 中国纺织服装产品低碳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 |
5.1 成本因素 |
5.1.1 纤维原料 |
5.1.2 劳动力 |
5.1.3 市场空间与规模 |
5.1.4 产业链与产业集群 |
5.1.5 资本投入 |
5.2 低碳创新因素 |
5.2.1 科技研发人才与研发投入 |
5.2.2 纺织技术水平与技术设备 |
5.2.3 能源结构、低碳技术与低碳需求 |
5.2.4 品牌与营销 |
5.3 政府低碳政策因素 |
5.3.1 发达国家低碳政策 |
5.3.2 中国低碳政策 |
5.3.3 部分发展中国家低碳政策 |
5.4 汇率变动因素 |
5.5 中国纺织服装产品低碳出口竞争优势与劣势 |
第六章 提高中国纺织服装产品低碳出口竞争力方略 |
6.1 整体思路和发展战略 |
6.1.1 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主张共同而有区别责任 |
6.1.2 结成反碳关税联盟,积极参与规则制定 |
6.1.3 以价值为导向,实施低碳化发展战略 |
6.2 行业层面:实施低碳创新优势提升战略 |
6.2.1 以高素质人才开发为先导,建立高层次竞争优势 |
6.2.2 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抢占低碳市场竞争制高点 |
6.2.3 打造自主优势品牌,加速产业结构升级 |
6.2.4 与产业链相耦合,实现产业集群低碳化创意化 |
6.2.5 实施碳关税跨越型出口与对外投资战略 |
6.3 企业层面:打造低碳企业价值链 |
6.3.1 依寻碳足迹实现全程低碳化管理 |
6.3.2 低碳设计与研发 |
6.3.3 低碳原料采购 |
6.3.4 低碳加工制造 |
6.3.5 低碳营销与服务 |
6.3.6 回收利用 |
6.4 政府层面:完善政策支撑与保障体系 |
6.4.1 大力发展低碳能源 |
6.4.2 倡导低碳理念引导低碳消费 |
6.4.3 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低碳政策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我国纺织行业竞争力的国际比较及发展战略(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智能互联时代的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战略和路径研究[D]. 刘宁.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中国制造业竞争力与中美贸易摩擦研究[D]. 那振芳. 辽宁大学, 2019(05)
- [3]中国制造业非等间距上游度的国际比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WIOD数据的实证分析[D]. 高玲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4]劳动力成本上涨对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基于若干制造行业的分析[D]. 何永保. 江西理工大学, 2019(01)
- [5]重振“上海制造”背景下上海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D]. 王兴凡.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9(05)
- [6]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竞争力研究[D]. 赵一龙.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3)
- [7]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结构观视角[D]. 梅诗晔. 武汉大学, 2017(06)
- [8]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国际比较研究[D]. 陈红进.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3(07)
- [9]基于BSC的纺织上市公司战略绩效评价研究[D]. 王娜. 西安工程大学, 2013(02)
- [10]碳关税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竞争力影响研究[D]. 张沛. 中国海洋大学,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