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龄初产65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韩敏佳,丁文[1](2021)在《藏族不同产次孕产妇妊娠及围产儿结局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对比分析不同产次藏族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和围产儿结局的发生率。方法收集2019年全年在本院分娩的1521例孕产妇临床资料。将对象分为初产组(617例),二胎组(586例),三-四胎组(257例),五胎及以上组(61例),比较不同产次各组的妊娠合并症发生率、不良妊娠结局和不良围产儿结局发生情况。结果不同产次组的孕产妇在分娩方式上无明显差异。初产组胎膜早破发生率(15.72%)最高。五胎及以上组胎儿窘迫(9.84%)和宫内死胎(6.56%)的发生率最高。三-四胎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3.50%)最高。初产组羊水少的发生率(13.29%)最高;而五胎及以上组羊水多的发生率(8.20%)最高。初产组围产儿的平均出生体重最低,五胎及以上组平均出生体重最高。足月低体重儿的发生率在初产组最高(8.10%),在五胎及以上组最低(1.64%)。结论不同产次的藏族孕产妇其妊娠高危因素、不良妊娠结局和围产儿结局发病特点存在差别,应有针对性的开展围产保健及产时监护,从而降低高危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和不良围产儿结局的发生风险。
陈梦[2](2021)在《适龄、高龄孕妇孕晚期心理障碍的心理干预效果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采用“团体心理治疗”及“聚焦解决模式”两种心理干预方法对适龄、高龄孕妇孕晚期心理障碍进行干预,分析比较二者对适龄、高龄孕妇孕晚期心理障碍干预效果的差异性。为适龄、高龄孕妇围生期心理健康监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9年11月1日-2020年10月31日,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我院产科符合纳入标准(孕28-30周;SAS、SDS双阳性;适龄:≥25岁且<35岁,高龄:≥35岁)的研究对象:分别将适龄孕妇组、高龄孕妇组随机分为观察A组、观察B组、对照组,共6组,每组40例(排除失访后)。分组后采用不同干预方法进行干预,观察A组接受团体心理治疗+常规孕期健康教育;观察B组接受聚焦解决模式+常规孕期健康教育;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孕期健康教育。干预地点以门诊、病房、胎监室和微信访问为主。每次干预大于30分钟,从孕30周进行第1次干预至产后6周共7次。测量工具包括孕妇一般资料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分别采用卡方检验(期望频数小于5时用Fisher精确概率法)、克鲁斯卡尔-沃利斯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进行LSD事后比较)、独立样本T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孕28-30周:适龄孕妇组三组的焦虑、抑郁量表得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三组间具有可比性。高龄孕妇组结果与适龄孕妇组一致。2.产后3天及产后42天:适龄孕妇组三组的焦虑、抑郁量表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A组与观察B组之间的焦虑、抑郁量表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均显着低于对照组,观察A组、观察B组的焦虑、抑郁的发生率接近或相同且都显着低于对照组。高龄孕妇组结果与适龄孕妇组一致。3.适龄孕妇三组的焦虑、抑郁量表得分在孕28-30周、产后3天、产后42天三个时间点的比较,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干预方式不同,但焦虑、抑郁量表得分,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均随干预时间的延长和干预次数的增加呈下降趋势。高龄孕妇组结果与适龄孕妇组一致。4.产后3天及产后42天:团体心理治疗观察组(适龄孕妇观察A组、高龄孕妇观察A组)及聚焦解决模式观察组(适龄孕妇观察B组、高龄孕妇观察B组)的焦虑、抑郁量表得分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适龄孕妇组得分显着低于高龄孕妇组。【结论】1.团体心理治疗、聚焦解决模式对适龄及高龄孕妇心理障碍的干预效果无统计学差异,但均优于常规的孕期健康教育。2.团体心理治疗、聚焦解决模式可明显降低适龄、高龄孕妇产后3天、产后42天的心理障碍水平,随干预时间的延长和干预次数的增加心理障碍水平明显降低。3.团体心理治疗、聚焦解决模式对适龄孕妇心理障碍干预效果均优于高龄孕妇。
李一章[3](2021)在《基于症状管理理论探讨高龄产妇睡眠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基于症状管理理论调查高龄产妇睡眠质量现状,对可能影响高龄产妇睡眠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确定抑郁在疲劳和睡眠质量间的中介效应。为提升高龄产妇的睡眠质量并保障身心健康提供有效指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0月在济南市某4家三甲医院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产后四十二天回院复查的高龄产妇作为调查对象。基于症状管理理论调查高龄产妇睡眠质量状况。本研究所使用的研究工具包括高龄产妇的一般人口学资料资料、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疲乏量表。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相关、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应用PROCESS插件计算中介作用的95%可信区间。结果:1,高龄产妇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本研究共调查研究对象212人,高龄产妇的平均年龄为36.8±1.63。文化程度方面,高中-大专106名(50%)占比最高。在家庭人均月收入方面,大于3500元179名(84.4%)占比最高。在城镇居住者居多170名(80.2%)。职业方面,职员86名(40.6%),占比最多。在休假方式方面,带薪休假者占比高于无薪休假者。在医疗支付方面,使用医疗保险者占比最高。经产妇所占比例高于初产妇。胎儿为单胎产妇占比最高。在分娩方式方面,剖宫产比例最高(65.1%)。在喂养方式方面,纯母乳喂养所占比例高于其他喂养方式。无饮酒和吸烟者所占比例分别为99.1%和98.6%。2,高龄产妇睡眠质量的单因素分析结果高龄产妇PSQI总分为8.87±3.52。家庭人均月收入小于2000的睡眠总分得分高(F=14.013,P<0.001)。无薪休假比有薪休假睡眠总分高(t=-3.024,P=0.02)。自费者比有医疗保险者睡眠总分高(t=-3.59,P<0.001)。剖宫产比顺产的睡眠总分高(F=5.917,P=.003)。乳制品喂养睡眠总分最高(F=7.314,P=0.001)。Pearson相关分析所显示的结果表明,高龄产妇的睡眠总分与抑郁、焦虑、疲劳呈正相关(r=0.651,P<0.001;r=0.669,P<0.001;r=0.575,P<0.001),提示抑郁越严重,焦虑越严重,疲劳越严重,睡眠总分的得分越高,其睡眠质量越不佳。高龄产妇的睡眠总分与社会支持水平呈负相关(r=-0.349,P<0.001)。3,高龄产妇睡眠质量的多因素分析结果家庭人均月收入的水平与睡眠总分的关系为负相关,家庭人均月收入越多,睡眠总分越低,睡眠质量越好。剖宫产与睡眠总分呈正相关。抑郁得分与睡眠得分的关系为正相关,焦虑总分与睡眠总分的关系为正相关,提示焦虑和抑郁程度越严重,睡眠总分的得分越高,睡眠质量不佳。疲劳与睡眠总分呈正相关,疲劳越严重,睡眠质量越差。睡眠质量55.3%的变异被5个变量所共同解释,调整后R2=0.553。4,高龄产妇的抑郁状况在疲劳和睡眠质量间的中介作用PROCESS插件分析结果显示,中介效应占比:间接效应/总效应(%)=0.3302/0.6335=52.1%。高龄产妇的抑郁在疲劳和睡眠质量间的间接效应为0.3302,对效应贡献率52.1%,95%的可信区间为(0.2204-0.4544)。结论:1,在高龄产妇人群中睡眠质量不佳较为常见,其睡眠质量有待改善,提示临床医护工作者应该重视高龄产妇的睡眠问题。2,焦虑、抑郁、疲劳、家庭人均月收入、分娩方式均是高龄产妇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提示临床医护工作者应该关注影响高龄产妇睡眠的因素并及时干预,以便提升高龄产妇的睡眠质量。3,高龄产妇的抑郁水平在疲劳和睡眠质量关系间存在中介作用,在高龄产妇这一人群的睡眠质量问题上,提示我们关注疲劳对睡眠质量产生直接影响的同时,也要注意疲劳对抑郁水平造成的影响,通过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改善高龄产妇所存在的睡眠问题。
韩敏佳[4](2021)在《藏族高龄多产产妇妊娠结局及围产儿结局的临床分析》文中指出背景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孕产妇以世居藏族农牧民为主,整体生活环境、饮食结构、生活方式与内地平原地区有着显着的差异。由于民族政策和生育政策的不同,藏族产妇高龄和多产的特点与内地差异尤为显着。西藏农牧区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其地区的妇女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导致该地区藏族妇女产前检查不规范以及产妇的依从性较差,故藏族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高。因此,了解藏族高龄多产产妇的危险因素,给予适当的干预措施,从而改善其不良妊娠结局和围产儿结局尤为重要。目的 了解藏族产妇高龄、多产两个因素与母婴不良结局之间的相关性。进一步提倡适龄妊娠及优生优育,并通过孕期规范的保健和适当干预措施,减少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发生,降低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率。方法 选取2018年01月~2020年11月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妇产科分娩的4356例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高龄多产组(年龄≥35岁且产次≥5次)、高龄非多产组(年龄≥35岁且产次<5次)、非高龄多产组(年龄在18~34岁且产次≥5次)和非高龄非多产组(年龄在18~34岁且产次<5次)。比较四组产妇一般临床资料、妊娠合并症、分娩方式及围产儿结局情况。根据是否产生妊娠不良结局,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高龄多产产妇妊娠和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将高龄多产组和高龄非多产组合并为高龄,再根据产妇年龄分为高龄组(35~39岁)和超高龄组(≥40岁)。比较两组高龄产妇一般临床资料、分娩方式、妊娠合并症及围产儿结局情况;根据是否产生围产儿不良结局,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高龄产妇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将高龄多产组和非高龄多产组合并为多产组,再根据产妇产次分为多产组(产次=5)、超多产组(产次6~9次)和极多产组(产次≥10次)。比较三组多产产妇一般临床资料、分娩方式、妊娠合并症及围产儿结局情况;根据是否产生围产儿不良结局,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多产产妇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1.非高龄非多产组胎盘早剥、死胎的发病率最低(P<0.001)。2.高龄非多产组:顺产率最低(P<0.001),剖宫产率最高(P<0.001);早产儿发病率大于非高龄组(P<0.05);新生儿体重小于非高龄多产组(P<0.05)。3.非高龄多产组:顺产率最高(P<0.05),巨大儿的发病率大于非高龄非多产组(P<0.05)。4.高龄组: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龄组(P<0.001);孕周小于非高龄非多产组(P<0.001)。5.多产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非多产组(P<0.05);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多产组(P<0.001)。6.高龄多产组:助产率、前置胎盘、羊水Ⅲ度污染、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低、胎儿畸形、死胎的发生率最高(P<0.05)。7.高龄多产组围产儿不良结局的Logistic回归结果:羊水多、羊水Ⅲ度污染是高龄多产产妇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OR>1),孕周是其保护因素(P<0.05,OR<1)。8.超高龄组:其年龄、孕次、产次均大于高龄组(P<0.001),孕周小于高龄组(P=0.001);超高龄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羊水Ⅲ度污染、新生儿早产、1分钟Apgar评分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高龄组(P<0.05);同时新生儿体重明显低于高龄组(P<0.05),分娩方式与高龄组无明显差异。9.高龄产妇围产儿不良结局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宫内窘迫、羊水多和羊水Ⅲ度污染是高龄产妇围产儿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OR>1);而孕周是保护因素(P<0.001,OR<1)。10.极多产组:极多产组产妇HELLP综合征、产后出血、新生儿早产和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多产组和超多产组(P<0.05)。11.多产产妇围产儿不良结局Logistic回归分析:羊水Ⅲ度污染是多产产妇围产儿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OR>1);孕周是其保护因素(P<0.001,OR<1)。结论1.高龄多产产妇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发生率、助产率、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均明显升高;羊水多、羊水Ⅲ度污染是高龄多产产妇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孕周是其保护因素。2.高龄产妇妊娠合并症及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龄产妇;超高龄产妇的妊娠并发症和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会进一步升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多、宫内窘迫和羊水Ⅲ度污染是高龄产妇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孕周是保护因素。3.多产产妇妊娠合并症及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多产产妇;产次达到10次及以上的多产产妇其妊娠合并症发生率和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进一步升高。羊水Ⅲ度污染是多产产妇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孕周是保护因素。4.对于藏族高龄产妇、多产产妇、尤其是高龄多产产妇,临床应加强重视程度,强调适龄妊娠及优生优育的重要性,同时强调规律产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对孕产妇及其家属的医疗卫生知识普及和教育、切实做好孕期产期护理和保健工作、积极干预和治疗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最大程度改善母婴结局。
孙艳[5](2021)在《高龄孕产妇临床特点及妊娠结局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高龄孕产妇的临床特点,比较高龄孕产妇在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及围产儿结局等方面与适龄孕产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收治的170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高龄产妇(≥35岁)358例为病例组,分为高龄1组(35-39岁)294例、高龄2组(≥40岁)64例,适龄产妇(20-34岁)1348例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孕产妇一般临床资料、妊娠期并发症与合并症、母婴结局等方面的差异。同时对产次进行分层分析,比较高龄经产组与高龄初产组的妊娠并发症与合并症发生情况。结果:1.三组在分娩孕周、孕产、产次、文化程度、受孕方式、分娩方式、孕前及孕期BMI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龄1组与高龄2组在产次、受孕方式、分娩方式、孕前及孕期BMI等比较、高龄1组与适龄组在文化程度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前置胎盘、妊娠合并瘢痕子宫、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等发生率高龄1组、高龄2组高于适龄组(P<0.05),而高龄1组与高龄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围产儿在1分钟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死胎、早产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2组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较高龄1组、适龄组低,而新生儿窒息、死胎、早产发生率高;高龄1组与适龄组比较,其早产发生率高,其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4.根据年龄分层后三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前置胎盘、妊娠合并瘢痕子宫、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早产、新生儿窒息、死胎的发生风险分别增长1.430倍、1.753倍、1.401倍、2.605倍、2.375倍、1.140倍、1.680倍、3.603倍。5.对高龄孕产妇产次进行分层分析,高龄初产组辅助生殖妊娠发生率较高龄经产组高,妊娠合并合并瘢痕子宫发生风险较高龄经产组低。结论:与适龄孕产妇相比,高龄孕产妇妊娠并发症与合并症发生风险比适龄组孕产妇高、阴道分娩率降低,且高龄2组围产儿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更高;并对高龄孕产妇分层管理,从而减少母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赵欣[6](2020)在《孕前体质量指数正常高龄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我国于2015年10月开始实行"全面二孩"政策,由于计划生育政策以及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高龄(生育年龄≥35岁)孕产妇的数量逐年增多。有研究表明>35岁的高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病率是<25岁孕妇的5.2倍[1]。若孕妇高龄且同时存在娠期糖尿病则其发生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早产、未足月胎膜早破及内科合并症等的比率也明显增高[2]。由于孕前体质量指数(BMI)是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通过回顾537例病例,分析孕前BMI正常的高龄GDM孕妇妊娠合并症、并发症探讨其对分娩结局和新生儿的影响,为改善高龄GDM孕妇的妊娠结局提供参考。
邓波[7](2020)在《“全面二孩”政策下孕产妇健康管理对策研究 ——基于剖宫产趋势分析》文中指出剖宫产是处理异常分娩、高危妊娠,挽救孕产妇、围产儿生命的有效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近年来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这使得我们人口生育率有所增加,对已经处于较高的剖宫产率的我国带来新的挑战,孕产妇健康管理形势严峻。目的分析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前后,剖宫产率以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趋势,本文以某省级妇幼保健院的临床数据为基础,通过对比“二孩政策”前后的人群基础资料和临床指标,监测安全住院分娩数据,总结医院孕产妇管理典型做法,为促进医院医疗质量的提高、提高孕产妇健康管理水平、优化卫生政策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选取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前后(2014年1月-2019年12月)在该省级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34528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通过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回顾性分析剖宫产率以及剖宫产指征构成比变化情况。并利用问卷调查,了解政策实施前后孕产妇对分娩方式认知程度的变化,分析引起剖宫产率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分娩总数由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前(2014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的8381例增加至政策实施后两年(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的13607例,增长了62.36%,政策实施后四年(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12530例,相比政策实施前也增长了49.50%;二孩政策实施前孕产妇年龄1649岁,平均年龄28.84岁;政策实施后两年孕产妇年龄1650岁,平均年龄29.96岁,平均年龄增长1.12岁;政策实施后四年孕产妇年龄1559岁,平均年龄30.10岁,平均年龄较前两年又增长0.14岁。政策实施前后,高龄产妇数由1185例(14.14%)增加至两年后的2458例(18.06%)和四年后的2170例(17.32%);经产妇数由2644例(31.55%)增加至4973例(36.55%)、4541例(36.24%)。政策实施前剖宫产数3979,占比47.48%,政策实施后两年剖宫产数5474,占比40.23%,政策实施后四年剖宫产数5423,占比43.28%;政策实施前顺产数4402,占比52.52%,政策实施后两年顺产数8133,占比59.77%,政策实施后四年顺产数7107,占比56.72%。政策实施后,剖宫产率下降7.25个百分点,到了政策实施后四年,剖宫产率较实施前两年上升了3.05个百分点。二孩政策实施后,高危孕产妇比例上升,瘢痕子宫、严重合并症和并发症、前置胎盘及前置血管指征上升明显,社会因素、胎儿窘迫、巨大儿为指征的剖宫产下降明显。问卷调查结果发现,2014年有51.14%的孕产妇选择顺产,原因排在前三的分别是顺产婴儿抵抗力强、聪明,有利于产后恢复,以及生产费用较少;2016年有61.93%的孕产妇选择了顺产,原因排在前三的分别是婴儿抵抗力强、聪明,有利于产后恢复,以及产后并发症少;到2019年有57.95%的孕产妇选择了顺产,原因排在前三的分别是有利于产后恢复,产后并发症少,有利于母乳喂养。2014年有48.86%的孕产妇倾向于选择剖宫产,大多认为剖宫产疼痛小,技术成熟,比较安全,不能承受试产失败的风险;2016年有38.07%的孕产妇选择剖宫产,大多有合并症、有试产条件、但不能承受试产失败的风险,或是有剖宫产指征;2019年有42.05%的孕产妇选择剖宫产是因为有剖宫产指征或妊娠合并症。2014年到2019年期间,孕产妇对顺产的好处、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剖宫产产后注意事项、剖宫产对再次妊娠分娩的影响、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最佳时间的知晓率都呈上升趋势。结论加大对育龄妇女的健康宣教,利用宣传视频、微信公众号、科普折页、节日专题活动等方式对自然分娩进行宣传;并积极开展家庭成员陪伴、“导乐”分娩、无痛分娩等人性化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孕产妇对妊娠及分娩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从而减少社会因素引起的剖宫产。医疗机构应该根据剖宫产指征和剖宫产率变化趋势,引导科室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健康宣教、积极推进分娩镇痛、建立自然分娩激励机制、提高孕产妇救治能力。政府部门应利用大数据,建立孕产妇健康管理数据库;建设和完善三级孕产妇救治网络,全面保障孕产妇安全。
刘真[8](2020)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因素及母婴结局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of pregnancy,HDP)是妊娠与血压升高并存的一组疾病,发生率5%~12%,不但威胁母婴健康,而且常导致不良的母婴结局,目前在我国是继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后的第三大孕产妇死亡原因。目前有关研究显示,HDP相关的因素众多,涉及社会、心理、医学等方面,探索HDP的相关因素,进而识别HDP的危险因素,为临床上加强HDP的孕产妇管理提供有益数据,同时也对HDP的预测有一定的作用,对高危孕妇进行早期预防,减少与HDP相关的不良母婴结局。目的回顾性分析172例HDP孕妇及172例正常孕妇的临床资料,探讨HDP的危险因素及母婴结局,进一步了解HDP的发病机制,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HDP进行早期预测、预防,以期改善该疾病对孕产妇及围产儿的预后。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8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建立围产档案、定期产检并分娩的单胎孕妇,筛选出HDP孕妇197例,由于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及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属于HDP的特殊类型,因此舍去25例慢性高血压孕妇,将剩余的172例作为病例组,筛选出同期分娩、无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孕妇122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抽取17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从早、中、晚期妊娠三个阶段,比较两组孕妇一般情况、血液生化学指标及母婴结局情况,同时也从妊娠期高血压(A组)、子痫前期(B组)、重度子痫前期(C组)三个病例亚组水平比较上述情况。首先进行单因素分析,两组之间定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定性资料采用2×2?2检验;多组之间定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 H检验,定性资料采用2×C?2检验。将单因素分析中有差异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病例组与对照组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三个病例亚组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从而得出HDP及其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结果1.HDP组与对照组的单因素分析:HDP组高龄孕妇、有高血压病家族史者比率较对照组高(p<0.05)。HDP组孕妇在早期妊娠阶段的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Hct、血小板及NLR较对照组高(p<0.05);HDP组孕妇在中期妊娠阶段的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NLR、PLR、Hct、纤维蛋白原、ALT均较对照组高(p<0.05),APTT较对照组低(p<0.05);HDP组孕妇在晚期妊娠阶段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NLR、MPV、Hct、纤维蛋白原、ALT、TBA、产前BMI较对照组高(p<0.05),外周血淋巴细胞、血小板、APTT、TT较对照组低(p<0.05)。2.HDP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高血压病家族史、初产为HDP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孕妇早期妊娠阶段高水平的中性粒细胞和Hct,中期妊娠阶段高水平的Hct、纤维蛋白原、ALT,晚期妊娠高水平的纤维蛋白原、ALT、TBA、产前BMI和低水平的TT、白蛋白是HDP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3.HDP严重程度的单因素分析:A、B、C组孕妇在年龄、家族史、文化程度、妊娠方式、流产史、产次等因素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孕妇早期妊娠阶段的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Hct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孕妇在中期妊娠阶段的外周血Hct、PLR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孕妇在晚期妊娠阶段的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NLR、PLR、PT、纤维蛋白原、APTT、TT、白蛋白、TBA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HDP严重程度的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孕妇早期妊娠阶段高水平的中性粒细胞和Hct、中期妊娠阶段高水平的外周血Hct及晚期妊娠阶段低水平的PT、APTT、TT、白蛋白是影响HDP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p<0.05)。5.早期妊娠阶段HDP发病危险因素的ROC曲线图:(1)中性粒细胞:AUC=0.612,95%CI:0.553~0.671,p<0.05。根据约登指数计算出中性粒细胞计数最佳临界值为8.45×109/L;(2)Hct:AUC=0.598,95%CI:0.538~0.658,p<0.05。根据约登指数计算出Hct最佳临界值为36.5%。6.HDP组孕妇早产、胎儿生长受限、剖宫产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后出血、胎盘早剥、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孕妇早产、胎儿生长受限、剖宫产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重度子痫前期组)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p<0.05);三组对比产后出血、胎盘早剥、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HDP是一组是多因素相关性疾病,其发生、发展是一个慢性的过程。在不同的妊娠阶段,HDP发病和影响疾病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各不相同。2.高龄、初产妇、高血压病家族史、过高的产前BMI是HDP发病的危险因素。3.通过分析HDP孕妇血液生化学指标,对HDP的发病机制和血液生化学高危因素进行了验证和拓展。4.孕妇早期妊娠阶段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Hct水平对预测HDP的发病有一定的作用。5.HDP使早产、胎儿生长受限、剖宫产等不良母婴结局的发生率升高,但未增加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张凤悦[9](2020)在《双胎妊娠并发早发型与晚发型子痫前期临床特点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比较双胎妊娠并发早发型与晚发型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的围产结局及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双胎PE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住院分娩并诊断为PE的资料齐全的双胎孕妇217例及同期住院的正常双胎妊娠孕妇443例的临床资料,根据PE患者的发病孕周是否超过34周将其分为两组,即早发型PE组(孕周<34周)127例与晚发型PE组(孕周≥34周)90例。(1)早发型PE的危险因素研究:病例组为早发型PE组127例,对照组为非早发型PE组(包括晚发型PE和正常双胎妊娠孕妇)533例;(2)晚发型PE的危险因素研究:病例组为晚发型PE组90例,对照组为正常双胎妊娠组443例。早发组年龄18~45岁,平均31.37±5.08岁,晚发组年龄19~39岁,平均31.36±4.26岁。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或卡方检验,对危险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之后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双胎妊娠并发早发型与晚发型PE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母婴结局,研究危险因素等。结果:1.围产结局:两组双胎孕产妇在终止妊娠孕周、分娩方式及早产率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胎儿宫内窘迫、低蛋白血症、胎盘早剥等并发症比较中差异无显着性(P>0.05)。早发型PE组终止妊娠孕周小,早产风险高,早发型PE组早产率为92.1%,平均终止孕周为33.66±2.71周,而晚发型PE组早产率为67.8%,平均终止孕周为36.35±0.99周。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均以剖宫产为主,在剖宫产患者中有69例为医源性终止妊娠,其余孕妇为自然临产行剖宫产。早发型PE组阴式分娩率高,有11例经阴道分娩,晚发型PE组0例经阴道分娩,大部分阴式分娩患者终止妊娠孕周在25~32周之间,其中2例因PE病情加重伴有头痛、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行医源性终止妊娠,其余孕妇为自然临产经阴道分娩。2.新生儿结局:早发型PE组新生儿住院率高且住院时间长,新生儿体重及Apgar评分低于晚发型PE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早发型PE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1862.97±723.66(g),晚发型PE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2434.64±442.48(g)。两组在胎儿死亡率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危险因素:关于双胎妊娠并发早发型PE的危险因素研究,单因素分析比较发现孕前超重(24 kg/m2≤BMI<28 kg/m2)OR(95%CI)=1.867(1.182,2.950)、不规律产检OR(95%CI)=3.600(1.081,11.9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龄(年龄≥35岁)、初产、辅助生殖技术等因素差异不显着(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孕前超重OR(95%CI)=1.771(1.113,2.816)是双胎妊娠并发早发型PE的独立危险因素。关于双胎妊娠并发晚发型PE的危险因素研究,单因素分析比较发现冬季受孕OR(95%CI)=2.054(1.101,3.834)、初产妇OR(95%CI)=3.190(1.250,8.146)、双绒毛膜性OR(95%CI)=2.158(1.177,3.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龄(年龄≥35岁)、孕前高BMI、辅助生殖技术等因素差异不显着(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冬季受孕OR(95%CI)=2.207(1.170,4.164)、初产妇OR(95%CI)=2.997(1.163,7.725)、双绒毛膜性OR(95%CI)=2.091(1.127,3.880)是双胎妊娠并发晚发型P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双胎妊娠并发早发型PE患者的终止妊娠孕周小、早产率及阴式分娩率高,易出现低体重出生儿、新生儿住院率高且住院时间长。双胎妊娠并发早发型与晚发型PE的危险因素不同,本研究发现孕前超重是双胎妊娠早发型PE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控制孕前体重有望预防双胎妊娠早发型PE的发生。冬季受孕、初产妇、双绒毛膜性是晚发型PE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控制受孕季节及在辅助生殖时限制移植囊胚数目可能有助于预防双胎妊娠晚发型PE的发生。
胡珊珊,朱建国,费秀珍[10](2020)在《高龄初产妇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高龄初产妇的产后出血风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在某北京三级甲等医院分娩的产后出血高龄初产妇126例作为产后出血组,同期在该院分娩的正常高龄初产妇449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产后出血组、对照组一般资料,不同产程时间及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性分析高龄初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产后出血组总产程、第一、第二、第三产程均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组与对照组在总产程,第一、第二产程、高血压相关疾病、胎盘剥离、产钳、引产、子宫收缩乏力方面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子宫收缩乏力(OR:175.625,95%CI:61.727~499.68)、胎盘剥离(OR:8.313,95%CI:1.976~34.965)、高血压相关疾病(OR:4.769,95%CI:2.523~9.013)、总产程时长(OR:1.101,95%CI:1.040~1.166)是高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剥离、高血压相关疾病、总产程时长与高龄初产妇产后出血有关,临床需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降低发生产后出血发生率。
二、高龄初产65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龄初产65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藏族不同产次孕产妇妊娠及围产儿结局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适龄初产组与高龄初产组分娩方式的比较 |
2.2 适龄初产组与高龄初产组妊娠合并症及妊娠结局的比较 |
2.3 适龄初产组与高龄初产组围产儿结局的比较 |
2.4 不同产次组之间分娩方式比较 |
2.5 不同产次组之间妊娠合并症及妊娠结局的比较 |
2.6 不同产次组之间围产儿结局的比较 |
3 讨论 |
(2)适龄、高龄孕妇孕晚期心理障碍的心理干预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样本选择 |
1.1.2 分组方法 |
1.2 测量工具 |
1.2.1 孕妇一般资料调查表 |
1.2.2 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 |
1.2.3 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 |
1.3 干预方案 |
1.3.1 常规孕期健康教育 |
1.3.2 团体心理治疗模式干预 |
1.3.3 聚焦解决模式干预 |
1.3.4 干预地点 |
1.4 问卷的收集 |
1.4.1 问卷的收集时间 |
1.4.2 问卷的收集地点 |
1.4.3 问卷的收集步骤 |
1.5 质量控制 |
1.5.1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1.5.2 数据录入 |
1.6 统计学方法 |
第二章 研究结果 |
2.1 适龄、高龄孕妇一般资料情况及比较 |
2.1.1 适龄、高龄孕妇一般资料 |
2.1.2 三组适龄、高龄孕妇一般资料均衡性比较 |
2.1.3 适龄孕妇观察A(B)组、高龄孕妇观察A(B)组一般资料均衡性比较 |
2.2 团体心理治疗、聚焦解决模式对适龄、高龄孕妇焦虑的影响及比较 |
2.2.1 团体心理治疗、聚焦解决模式对适龄孕妇焦虑的影响及比较 |
2.2.2 团体心理治疗、聚焦解决模式对高龄孕妇焦虑的影响及比较 |
2.2.3 两种干预模式对适龄、高龄孕妇焦虑影响的比较 |
2.3 团体心理治疗、聚焦解决模式对适龄、高龄孕妇抑郁的影响及比较 |
2.3.1 团体心理治疗、聚焦解决模式对适龄孕妇抑郁的影响及比较 |
2.3.2 团体心理治疗、聚焦解决模式对高龄孕妇抑郁的影响及比较 |
2.3.3 两种干预模式对适龄、高龄孕妇抑郁影响的比较 |
第三章 讨论 |
3.1 团体心理治疗对适龄、高龄孕妇心理障碍水平(焦虑、抑郁水平)的影响 |
3.2 聚焦解决模式对适龄、高龄孕妇心理障碍水平(焦虑、抑郁水平)的影响 |
3.3 同等干预模式对适龄、高龄孕妇心理障碍水平影响的比较 |
3.4 团体心理治疗、聚焦解决模式与常规孕期健康教育三种干预方式的比较 |
3.5 干预时间及干预次数对适龄、高龄孕妇心理障碍水平的影响 |
3.6 建议 |
3.6.1 推动团体心理治疗在孕妇中的应用,发挥团体优势 |
3.6.2 推动聚焦解决模式在孕妇中的应用,发挥个体优势 |
3.6.3 加强医院、农村、社区孕期保健指导建设 |
3.6.4 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
第四章 结论 |
第五章 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综述 孕产妇心理障碍的危害及干预进展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基于症状管理理论探讨高龄产妇睡眠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内容 |
4 研究意义 |
5 理论模型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1 睡眠与健康 |
2 产妇睡眠现状及影响因素 |
2.1 产妇睡眠现状 |
2.2 高龄产妇睡眠现状 |
2.3 产妇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 |
2.3.1 生理因素对睡眠的影响 |
2.3.2 心理因素对睡眠的影响 |
2.3.3 社会支持对睡眠的影响 |
2.3.4 疲劳对睡眠的影响 |
3 问题提出 |
4 测量工具 |
4.1 睡眠质量测量工具 |
4.2 心理因素的测量工具 |
4.3 社会支持的测量工具 |
4.4 疲劳的测量工具 |
5 小结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工具 |
3 资料收集与伦理考究 |
4 数据分析 |
5 技术路线图 |
第四章 结果 |
1 调查对象一般人口学资料 |
2 调查对象的相关指标得分 |
3 调查对象睡眠质置各维度情况与基本资料的差异比较 |
3.1 调查对象睡眠质量各维度情况 |
3.2 调查对象睡眠质量总分及各维度与一般人口学资料差异比较 |
3.3 调查对象的抑郁与睡眠质量各维度的相关性分析 |
3.4 调查对象的焦虑与睡眠质量各维度的相关性分析 |
3.5 调查对象的社会支持与睡眠质量各维度的相关性分析 |
3.6 调查对象的疲劳与睡眠质量各维度的相关性分析 |
4 调查对象睡眠各维度的多因素分析 |
4.1 调查对象睡眠总分的多因素分析 |
4.2 调查对象日间功能障碍维度的多因素分析 |
4.3 调查对象睡眠障碍维度的多因素分析 |
4.4 调查对象入睡时间维度的多因素分析 |
4.5 调查对象睡眠效率维度的多因素分析 |
4.6 调查对象睡眠时间维度的多因素分析 |
4.7 调查对象催眠药物维度的多因素分析 |
4.8 调查对象睡眠质量维度的多因素分析 |
5 调查对象抑郁在疲劳与睡眠质量关系间的中介作用 |
第五章 讨论 |
1 调查对象睡眠质量情况 |
2 调查对象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2.1 一般人口学资料对调查对象睡眠质量的影响 |
2.1.1 家庭人均月收入 |
2.1.2 休假方式和医疗费用支付方式 |
2.1.3 分娩方式 |
2.1.4 喂养方式 |
3 其他指标对调查对象睡眠质量的影响 |
3.1 焦虑、抑郁对调查对象睡眠质量的影响 |
3.2 社会支持对调查对象睡眠质量的影响 |
3.3 疲劳对调查对象睡眠质量的影响 |
4 高龄产妇的抑郁在疲劳和睡眠质量之间的中介作用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七章 创新性与局限性 |
1 创新性 |
2 局限性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藏族高龄多产产妇妊娠结局及围产儿结局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高龄产妇妊娠现状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高龄孕产妇临床特点及妊娠结局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2 内容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收集 |
2.2 实验室资料收集 |
3 质量控制 |
4 统计学方法 |
5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1 三组孕产妇一般资料比较 |
2 三组孕产妇妊娠并发症与合并症的比较 |
3 三组围产儿异常情况比较 |
4 高龄对妊娠并发症、合并症及围产儿结局的关联强度分析 |
5 高龄初产组与高龄经产组一般资料及妊娠并发症、合并症比较 |
讨论 |
1 高龄孕产妇的临床特征 |
2 高龄与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 |
3 高龄与围产儿结局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高龄孕产妇妊娠结局分析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6)孕前体质量指数正常高龄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2.1 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 |
1.2.2 变量包括: |
1.2.3 分组: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情况比较: |
2.2 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比较: |
3 讨论 |
(7)“全面二孩”政策下孕产妇健康管理对策研究 ——基于剖宫产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2.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2.1 文献调研法 |
2.2 回顾性分析法 |
2.3 问卷调查法 |
3.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前后住院分娩孕产妇一般资料比较 |
3.2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前后危重孕产妇情况分析 |
3.3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前后剖宫产率变化情况 |
3.4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前后剖宫产指征变化情况 |
3.5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前后孕产妇分娩认知情况分析 |
4.讨论 |
4.1 剖宫产率总体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 |
4.2 高危妊娠和危重孕产妇比例增加 |
4.3 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管理措施 |
4.4 危重孕产妇健康管理措施 |
5.对策与建议 |
5.1 政府层面 |
5.2 医院层面 |
5.3 医务人员层面 |
6.本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剖宫产的使用和差异的全球流行病学进展汇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孕产妇分娩方式认知度调查问卷 |
(8)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因素及母婴结局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的创新点、局限性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双胎妊娠并发早发型与晚发型子痫前期临床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主要指标定义 |
2.3 观察指标 |
2.4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围产结局 |
3.3 新生儿结局 |
3.4 危险因素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高龄初产65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藏族不同产次孕产妇妊娠及围产儿结局分析[J]. 韩敏佳,丁文. 西南军医, 2021(Z1)
- [2]适龄、高龄孕妇孕晚期心理障碍的心理干预效果分析[D]. 陈梦. 大理大学, 2021(09)
- [3]基于症状管理理论探讨高龄产妇睡眠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 李一章. 山东大学, 2021(09)
- [4]藏族高龄多产产妇妊娠结局及围产儿结局的临床分析[D]. 韩敏佳. 西藏大学, 2021(12)
- [5]高龄孕产妇临床特点及妊娠结局分析[D]. 孙艳.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6]孕前体质量指数正常高龄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分析[J]. 赵欣.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0(18)
- [7]“全面二孩”政策下孕产妇健康管理对策研究 ——基于剖宫产趋势分析[D]. 邓波. 南京医科大学, 2020(08)
- [8]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因素及母婴结局分析[D]. 刘真. 广州医科大学, 2020(01)
- [9]双胎妊娠并发早发型与晚发型子痫前期临床特点分析[D]. 张凤悦. 中国医科大学, 2020
- [10]高龄初产妇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分析[J]. 胡珊珊,朱建国,费秀珍. 中国病案, 2020(01)
标签:高龄产妇论文; 孕妇论文; 孕产妇死亡率论文; 妊娠糖尿病诊断标准论文; 孕妇饮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