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旱灿稻用于饲料生产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燕文文[1](2017)在《农产品期权及其市场风险防范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年均生产近20亿吨的农产品。由于受生产的季节性及鲜活易腐性等方面的影响,农产品经营者在生产销售上面临着多重风险,不仅有自然风险、政策风险,还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风险。由期货市场衍生的农产品期权,不仅能够为期货交易者提供避险工具,而且能稳定农产品价格、降低农业经营者的风险,因此,如何运用农产品期权规避市场风险已引起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将对我国农产品期权合约设计、农产品期权在农产品市场风险防范中的作用分析以及我国开展农产品期权的条件、问题及对策建议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我国农产品期权合约的设计。通过比较研究国外主要交易所成熟农产品的期权合约,结合我国当前经济运行状况和农产品自身特点对农产品期权合约中的相关条款进行研究,旨在借鉴国际成熟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科学设计农产品期权合约,为我国未来开展农产品期权交易提供借鉴。本文在期权合约的交易单位、最小变动价位、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合约月份、执行价格间距、执行方式上给出相应设计建议。(2)农产品期权在我国农产品市场风险防范中的作用分析。这部分主要包括对农产品市场风险成因、现行农产品市场风险管理工具及其局限性、农产品期权在农产品市场风险防范中的作用机理和优势、农产品经营者市场风险认知及影响其期权参与意愿因素的实证分析四个方面。其中,实证部分基于山东省17个地市的239份调查问卷,运用描述性统计和Logit计量模型对农产品经营者的市场风险感知、市场风险规避现状、对期货期权认知和影响其农产品期权参与意愿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市场风险已替代自然风险成为农产品经营过程中首要风险;农产品经营者缺乏主动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且对农产品期货、期权的认知程度不高;影响农产品经营者期权参与意愿的主要因素包括受教育水平、经营规模、对市场风险感知和农产品期货认知等,其中农产品期货认知是其首要影响因素。(3)我国开展农产品期权的条件、问题及对策建议。主要从我国期货市场基础、农产品期货交易状况和国外在农产品期权交易成功管理经验方面对我国农产品期权推出的条件进行研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在法律法规完善、市场监管加强、期现货市场完善、市场主体培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郭明亮[2](2016)在《中国水稻氮过量对农药用量的影响》文中指出我国是水稻的主产区,种植面积占世界的19%,而水稻氮肥用量却占世界水稻氮肥总用量的35%,同时水稻农药用量快速增加,肥料和农药的大量使用降低了水稻的竞争力和农产品品质,并且引发了多种环境问题,面临化肥农药零增长,水稻减肥减药成为重大战略选择。水稻氮肥用量是否过量?氮肥是否是农药用量增加的原因?减少氮肥能否降低农药用量?如何减少氮肥?基于此,本文结合大量的农户实地调研数据、文献数据、田间农学试验和经济学试验,对水稻氮过量的程度进行了评价、对氮过量对农药用量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尝试了培训等途径解决氮过量的可行性,最后对水稻氮过量的优化战略做了分析讨论。主要结论如下:1)以黑龙江、安徽、江苏、湖南、广西五省为例,通过建立四种养分平衡方法分析氮过量的程度。结果表明,以化肥用量等于地上部吸氮量为标准,水稻平均盈余量为55 kg/ha,过量的农户比例为59%,合理和不足的农户比例分别是26%和15%;以化肥+生物固氮量=地上部收获物带走量为标准,平均盈余量为144kg/ha,过量的农户比例为94%,合理和不足的农户比例分别是6%和1%;以化肥+生物固氮+秸秆还田+有机肥养分量=地上部收获物带走养分量为标准,过量的农户比例为96%,合理和不足的农户比例分别是4%和0。而以土壤平衡为标准,发现主要地区都表现为基本平衡,说明随着综合考虑养分投入项,养分的盈余量随之扩大,但养分盈余并没有转化为土壤氮库,都损失到环境中。2)通过48篇文献282组数据的neta-analysis证明,与施氮合理和施氮不足相比,过量施氮可以显着增加水稻病虫害发生率1.9倍,增加病情指数1.1倍。病虫害种类包括纹枯病、稻瘟病、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安徽省的1171个农户行为数据分析表明,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每增加10 kg/ha的氮肥用量,农药用量需要增加0.2 kg/ha;东北和长江中下游的7个地点田间试验表明,相对于农户常规的操作,减少施氮量30%的情况下用药量可降低50%,不仅没有引起病虫害的增加,而且也没有导致产量损失。氮肥过量施用是农药过量的原因,减少农药用量必须先减少氮肥用量。3)通过771户农户的随机干预试验发现,农民田间学校的培训并没有显着改变农户氮肥和农药施用行为(包括氮肥用量、磷肥用量、钾肥用量、施用穗肥的农户比例、农药用量和单产),说明在当前的农技推广体系下,单独依靠短期的培训无法有效快速的解决氮肥过量问题。但是农民田间学校吸引了很多的农户参加,农户可以在短期内提升知识水平。相比于对照户,农民田间学校平均提高了学员得分2.73分(百分制)。说明培训是减肥减药技术采用的必要措施,但不是唯一措施,以环境保护为目标的减肥减药技术扩散需要结合更多的政策和市场措施。4)结合我国的水稻生产现状,提出的综合管理建议是:以化肥和地上部吸氮量平衡为目标,通过化肥的优化施用,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即可实现,则水稻上推荐的化肥氮用量为139kg/ha,比目前的实际用量减少27%,氮素损失量可以减少14%;如果以化肥=地上部吸氮量-生物固氮为目标,需要做到氮肥分次施用+深施,则水稻的氮肥目标用量为94kg/ha,比目前的实际用量降低50%,氮素损失量可以减少23%;如果以化肥=地上部养分吸收量-有机肥-秸秆还田-生物固氮为管理目标,水稻的氮肥目标用量为87kg/ha,比目前用量减少54%,氮素损失量可以减少20%。实现这些措施需要从肥料技术、作物栽培、机械化等技术集成入手,通过政策和技术统筹管理种植业和养殖业。
李桃[3](2016)在《基于成本效益和规模优势的广西水稻产业发展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对广西与外省水稻产业发展对比,并对广西各地区水稻产业发展现状(包括种植面积、总产量、单位面积产量、水稻产值指标)及趋势进行分析,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集约化与生产绩效高优化特征,重点建立广西水稻产业发展规模优势指数模型与经济效益比较模型,并分析其空间聚集演变趋势,总结出广西水稻产业发展规律与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水稻产业效率优势明显处于劣势,单位面积产量处于较水平;在成本与收益方面,劳动力成本与物质成本的上涨成为了广西籼稻总成本上涨的主要推动力,产出的提高仍然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早籼稻净利润空间不断下降整体利润不高,效益较差;晚籼稻的平均售价与利润与比早籼要高,但商品率较低。在规模优势方面,从整体看,广西水稻产业发展产量与播种面积呈缓慢下降趋势,广西各市水稻规模比较优势整体上呈现出较强的空间关联性,并且聚集力度近年来呈现不断加强趋势;南宁、钦州、来宾形成高高聚集中心,河池市、百色市、崇左市形成低低聚集中心;但是北海市一直处于低高聚集的空间负相关状态,高高聚集中心空间溢出效应、拉动作用却不明显。政策建议:在政府方面,加快推进水稻全程机械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籼稻效益;提高玉林、梧州优质水稻规模种植比例,形成产业增长极点;建设晚籼稻高产区,提高商品率。在产业发展方面,强化科技支撑力度,大幅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与利润水平;突出桂东南水稻主导产业,提高空间互动水平,发挥规模优势;研发精深加工技术,加快供给侧改革,提高边际效益。在农民方面,积极参加科技培训,提高自身科技素养:积极加入当地合作社,扩大规模优势,降低生产风险。
姜元华[4](2015)在《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生产力优势与相关生理生态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于2012-2013年在长江下游地区稻-麦两熟制地区(常熟、扬州市),以甬优系列籼粳稻杂交稻(A)为研究对象,当地超级(超高产)杂交粳稻(B)、常规粳稻(C)与杂交籼稻(D)为对照,采用不同轻简化机械化种植方式(钵苗摆栽、毯苗机插、钵苗机插),根据各类型品种特性和高产栽培理论设置高产潜力能够充分发挥的配套栽培管理措施,对不同类型品种群体生产力与相关生理生态特征进行系统比较分析,阐明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生产力机制,明确超级籼粳亚种间杂交稻增产与调控途径,以期为超级稻超高产育种与栽培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年份、地点间产量构成因素形成特征存在差异(毯苗机插),(1)产量均呈A>B>C>D趋势,A类品种平均收获产量为12189.63kghm-2,分别较B、C和D增产8.98%、11.86%和20.06%,A类品种增产的主要原因为每穗粒数极显着高于B、C、D。(2)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净贡献率表现为总颖花量>结实率>千粒重,对总颖花量的净贡献率表现为每穗粒数大于有效穗数,说明大穗依然是水稻高产的主要途径。(3)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拔节期茎蘖数表现为C>D>B>A,主茎和一级分蘖贡献率表现为A>D>C>B,二级分蘖贡献率表现为B>C>D>A;蜡熟期茎蘖组成特点与拔节期规律一致;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成穗率表现为C最大(75.76%),B其次(72.87%),A再次(66.80%),D最低(63.24%)。(4)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穗长表现为D>A>B>C,着粒密度、每穗粒数和单穗重均表现为A>B>D>C;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一次枝梗总粒数和二次枝梗总粒数均表现为A>B>C>D,一次枝梗粒数对总粒的贡献率表现为C最大(41.00%),B其次(33.50%),A再次(31.83%),D最低(29.92%),二次枝梗总粒对每穗粒数的贡献率表现为D最大(70.08%),A其次(68.17%),B再次(66.50%),C最小(59.00%)。(5)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终极生长量Wo呈C>B>D>A趋势,最大灌浆速率Vmax表现为C>D>B>A,到达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Tmax表现为B>A>C>D,平均灌浆速率Vmean表现为D>C>B>A,有效灌浆时间T99表现为A>B>C>D;阶段性灌浆特征方面,灌浆量在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均表现为C>B>D>A;灌浆时间在渐增期表现为B>C>A>D,在快增期和缓增期均表现为A>B>C>D;灌浆速率在渐增期表现为D>A>C>B,在快增期和缓增期表现为C>D>B>A.籼粳杂交稻较杂交粳稻、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有明显的产量优势,“穗大粒多”是其优势形成的基础。2、A与B、C、D超高产物质积累与转运特征(毯苗机插)存在差异。(1)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拔节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成熟期群体干物重均与产量呈极显着的正向直线关系,抽穗期群体干物重均与产量呈极显着的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关系。(2)籼粳杂交稻主要生育期单茎叶面积和单茎干物重均高于其它三类品种,且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差异不断扩大;籼粳杂交稻的生物学产量高于其它三类品种,而经济系数呈相反趋势。(3)在生育前期(移栽至拔节),籼粳杂交稻的干物质净积累量、积累比例、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均低于其它三类品种,光合势介于粳、籼之间;生育中期(拔节至抽穗)干物质净积累量、积累比例、光合势均高于其它三类品种,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介于粳、籼之间;生育后期(抽穗至成熟)干物质积累量、积累比例、群体生长率、光合势均高于其它三类品种,净同化率与粳稻相近。(4)在抽穗期,籼粳杂交稻的叶、鞘比例高于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低于杂交籼稻,茎的比例低于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高于杂交籼稻,穗的比例高于其它三类品种:乳熟期,叶、鞘的比例高于其它三类品种,茎的比例低于其它三类品种,穗的比例高于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低于杂交籼稻;成熟期,叶、鞘的比例低于杂交粳稻、常规粳稻,高于杂交籼稻,茎的比例高于其它三类品种,穗的比例低于其它三类品种。无论是抽穗期、乳熟期还是成熟期,籼粳杂交稻单茎叶、茎、鞘、穗的分配量均高于高于其它三类品种。(5)籼粳杂交稻叶、鞘的表观输出量高于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低于杂交籼稻,叶、鞘的输出率和转化率均低于其它三类品种;茎的最大输出量高于其它三类品种,输出率、转化率高于杂交籼稻,低于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茎的表观输出量、表观输出率和表观转化率均最低,单茎回升增重明显高于其它三类品种。充分依靠个体优势,在生育前期稳步形成有效的群体生长量基础上,着重提高中、后期光合系统生产性能,保证光合产物持续产出并得到合理分配,同时在生育后期具有协调的物质输出与转运机制,最终形成高积累的生物学产量,这既是籼粳杂交稻经济产量优势形成的关键原因也是进一步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3、A与B、C、D不同粒位(上部一次枝梗U1,上部二次枝梗U2,中部一次枝梗M1,中部二次枝梗M2,下部一次枝梗M1,下部二次枝梗M2)群体灌浆、籽粒充实特性与相关生理生态学特征存在差异(钵苗机插)。(1)各类型品种共性规律为中位籽粒(U2,M1,M2,D1)群体灌浆与籽粒充实均属于上下同步中位异步灌浆类型(U2和D1同步,M1和M2异步),各类型各中位籽粒的两种灌浆峰位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为M1、U2、D1、M2;群体灌浆量方面,总量呈A>B>C>D趋势,A类品种不同中位籽粒群体灌浆强度表现为U2>M2>M1>D1,其U2、D1的群体灌浆强度和U2、M2灌浆量明显高于B、C、D;籽粒灌浆充实方面,各粒位终极充实度介于粳、籼类型间,A类品种不同中位籽粒灌浆充实强度表现为M1>U1>D2>M2,其中U1籽粒充实度A>D>C>B而其强度表现为D>A>C>B,D2籽粒充实度为C>B>A>D而其强度亦表现为C>B>A>D。(2)主要生理生态指标方面,抽穗期营养器官物质积累量、抽穗至乳熟期营养器官物质输出量表现为A>B>C>D,从乳熟期开始至蜡熟期为止观察到营养器官中营养物质逐渐低于对照类型,蜡熟期和成熟期净光合速率表现为A>B>C>D,抽穗至成熟期光合势与前期物质输出和后期光合速率趋势一致;灌浆中期光-光合速率起始响应参数、二氧化碳-光合速率起始响应参数、群体根尖数均表现为A>B>C>D,根尖数依根径分布的峰位根径表现为DABC,灌浆前期和灌浆后期根系密度表现为C>B>A>D;拔节至抽穗期和抽穗至成熟期暗周期与温差平均累积速率和累积量均表现为A>B>C>D。说明钵苗机插高产栽培条件下,不同类型超级(超高产)稻各粒位同属于“上下同步中位异步”的灌浆类型,本研究中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显示出“群体灌浆总量大、籽粒灌浆充实好”基本灌浆特征,文章阐明了生育中期群体营养器官中贮存足量灌浆原料并于灌浆前期与库有效对接、畅通输出,生育后期群体光合系统性能稳定持久,根系与叶系保持高活性生理机能以及生育中后期具有充分高效争用时空资源的特性是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获取较群体灌浆量和良好籽粒充实的主要生理生态机制。4、A与B、C、D冠层结构与光合特性存在差异(毯苗机插)。(1)上3张叶片的长度、宽度表现为A>B>D>C,叶基角表现为D>A>B>C,披垂度表现为D>B>C>A。冠层上部叶面积密度表现为D>A>B>C,冠层下部叶面积密度表现为C>B>A>D,最大叶面积密度表现为A>D>B>C,最大叶面积密度出现的相对高度表现为D>A>B>C。冠层上部相对光照表现为A>B>C>D,冠层下部相对光照表现为B>A>C>D,冠层平均相对光照表现为B>A>C>D,冠层消光系数表现为C>D>B>A。(2)抽穗期群体叶面积指数、高效叶面积率均呈D>A>B>C趋势,有效叶面积率呈A>B>C>D趋势:颖花/叶和实粒/叶均表现为A>B>C>D。经济产量、生物产量均表现为A>B>C>D,经济系数呈D>C>B>A趋势;蜡熟期和成熟期剑叶的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PS Ⅱ的光化学效率及净光合速率呈A>B>C>D趋势;抽穗至成熟期剑叶的MAD含量呈D>C>B>A趋势,SOD、POD、CAT酶活性呈A>B>C>D趋势。与其他3种类型水稻相比,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的冠层结构与光合特性具有显着优势,这是甬优系列杂交稻产量潜力正常发挥的生态生理基础,也是进一步提高亚种间杂交稻群体生产力的重要途径。5、A与B、C、D超高产根系形态生理特征存在差异(毯苗机插)。(1)在生育中、后期,A的根系干重、地上部干重、根尖数、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及根冠比均显着高于B、C和D。(2)抽穗期不定根(根径>0.3 mm)的根尖数、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和根系体积占总根的比例表现为A大于B和C,小于D;细分支(根径≤0.1mm)与粗分支(0.1 mm<根径≤0.3 mm)的根尖数、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和根系体积占总根的比例均表现为A大于D,小于B和C。抽穗期土层0~5 cm、5~10 cm和10~15 cm范围根干重占根系总干重的比例表现为A大于B和C,小于D;土层15~25 cm、25~35 cm、35~45 cm、45~55 cm范围根干重占根系总干重的比例表现为A大于D,小于B和C。(3)A抽穗后根系总吸收面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根系伤流强度以及根系氧化力和根系还原力均高于B、C和D。与杂交粳稻、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相比,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具有根冠协调水平高、群体根量大、分支结构优、根系深扎性好以及中、后期生理活性强等优势,这种根系特征为其超高产的实现提供了重要保障。6、A与B、C、D主要稻米品质与蒸煮食味品质存在差异(毯苗机插)。(1)理化指标方面,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呈D>A>B>C趋势,胶稠度呈C>B>A>D趋势(2)食味计指标方面,香气、光泽、味道、口感和综合值表现为C>B>A>D,完整性表现为D>A>B>C。(3)TPA指标方面,硬度、弹性、内聚性、聚集度、回复性趋势一致,呈D>A>B>C趋势,粘着性的大小值呈C>B>A>D趋势(4)RVA指标方面,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均呈C>B>A>D趋势,回复性、糊化温度呈D>A>B>C趋势。(5)变异系数分析表明,综合值、口感、光泽、咀嚼度、硬度、粘着性、回复值、崩解值等指标在品种类型间存在较大差异。(6)相关分析表明,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与光泽、味道、口感、综合、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与完整性、硬度、粘着性、弹性、内聚性、咀嚼度、回复性、最终黏度、回复值、糊化温度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胶稠度呈相反趋势。本研究初步认为,长江下游地区籼粳杂交稻的食味品质介于粳籼类型之间,表现为优于籼稻,但稍逊于粳稻;直链淀粉与蛋白质含量是影响食味的关键因素;筛选出的综合值、口感、光泽、咀嚼度、硬度、粘着性、回复值、崩解值等指标可以作为品种类型食味评比的优先指标。7、A与B、C、D抗倒伏特征存在差异(毯苗机插)。(1)综合抗倒性方面,与B、C、D相比,A的弯曲力矩和抗折力得到协同提高,但二者的综合作用下,倒伏指数表现为D>A>B>C.(2)茎秆质构特征方面,A类品种基部节间的纵向载荷度、弹性、内聚性、抗弯强度等载荷能力指标以及硬度、脆度、穿刺强度、紧实度等穿刺性能的指标均高于B、C、D。(3)茎秆形态与解剖性状方面,A的株高、穗高、重心高、基部节间粗度、横截面积、茎壁面积、维管束总面积、大维管束面积、小维管束面积、大维管束数目、小维管束数目均高于B、C、D;A的相对重心高度、基部节间长度小于D而高于B、C;A的基部节间秆型指数、相对茎壁面积、相对维管束面积、大维管束相对面积、小微管束相对面积均低于B、C而高于D。(4)茎秆化学成分含量方面,A茎鞘中可溶性糖、淀粉、纤维素、木质素、K、Si、Ca、Cu、Zn等化学成分含量表现为低于B和C,高于D;茎鞘中N、Mg、Fe、Mn等化学成分含量表现为A高于B和C,低于D。(5)相关分析表明,倒伏指数与与重心高度、茎秆粗度、横截面积呈显着正相关,与相对重心高度、基部节间长度、N、Mg、Fe、Mn的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与淀粉、Cu的含量呈显着负相关,与秆型指数、相对茎壁面积、相对维管束面积、可溶性糖、纤维素、木质素、K、Si、Ca、Zn的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本研究初步认为,机插条件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的茎秆抗倒性较杂交籼稻有大幅提高,但稍逊于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茎秆理化特性的差异与抗倒性密切相关。8、A与B、C、D养分积累与相关生理生态特征存在差异(毯苗机插)。(1)拔节至抽穗期、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成熟期及抽穗至成熟期氮磷钾硅积累量均呈A>B>C>D趋势,而拔节期相反。(2)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干物质、叶面积,拔节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的净积累量、光合势,灌浆中期蒸腾速率特征参数、荧光动力学参数、根系长度和表面积分支根总量均表现为A>B>C>D;灌浆中期根系长度和表面积依根径呈双峰分布,最大根径峰位介于粳、籼类型之间,长度和表面积峰位根径均表现为D>A>B=C;全生育光温资源平速率,全生育期、拔节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光温积累量均表现为A>B>C>D.本文研究显示了机插高产栽培条件下,与对照相比,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氮磷钾硅等营养积累量大,间接说明产量潜力实现有其植物营养学依据,本文从协同生理生态特征角度对其营养大量积累机制进行了探讨。
周龙春[5](2011)在《基于虚拟水的粮食生产水资源成本核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粮食问题是一国的根本性问题,正确计量粮食生产成本对内是保障粮食供给、粮食安全的必然要求,对外是正确评价一国粮食生产国际市场地位的基础。作为世界上主要的粮食生产国与消费国,正确、科学地核算我国粮食生产成本对我国农业发展及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虚拟水理论,假设我国现有粮食成本核算体系低估和忽略了水资源要素投入,未能真正体现粮食生产成本,选取小麦、玉米、稻谷三种基本粮食,测算和分析1998-2009年12年间我国各粮食主产省粮食生产中水资源投入成本,尝试性地将水资源成本纳入到粮食成本核算体系中,具体核算步骤为:首先,借助虚拟水理论工具建立各省粮食生产虚拟水账户,对粮食生产中水资源投入进行科学量化。结果显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虚拟水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粳稻(820)>籼稻(678)>小麦(673)>玉米(502)m3/ha。其次,将水资源投入与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中的投入产出数据相结合,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测算出各地区粮食生产的边际产量,在此基础上测算我国各粮食主产省粮食生产中的水资源机会成本,并进行了时间和空间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现行成本核算体系在较大程度上忽略了水资源投入成本,忽略程度为中籼稻(52%)<粳稻(61%)<早籼稻(64%)<晚籼稻(68%)<小麦(79%)<玉米(97%)。从空间分布上看,地表水资源相对丰富的长江、淮河和海河流域水资源投入忽略成本高于地表水资源相对贫乏的西北、东北地区,忽略程度也呈现类似的区域分布特点。基于上述分析,结合我国农业生产主要政策,提出基于虚拟水理论的相关的政策建议及未来水资源管理改良方向:1.农业生产中虚拟水的合理估算及虚拟水账户的精确建立不但能有效提高节水意识,而且能驱使农业生产者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2.农业基础灌溉设施投入的提高及水资源利用量化的精确核算能有效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定价,充分体现水资源价值和稀缺性,只有逐步将水资源作为基本投入要素进行核算,才能进一步提高生产成本核算体系的科学性。3.鉴于玉米对水资源的高生产力和广泛适应性,加之其具有的多用途和潜在市场,可作为未来极具发展潜力的粮食作物重点扶持和鼓励。由于玉米生产中水资源机会成本高,在生产过程中更加依赖于水而非土地,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水资源的有效投入比增加土地的投入更能有效地增加玉米单产。4.在进行农业优势区域规划、产业结构调整等政策性、指导性决定时,不应仅仅以市场需求、经济增长为目标,而应适当完善我国政策评定体系,综合考虑水资源限制、环境污染、土地等因素的影响,力求自然生态系统与经济体系可持续、和谐发展。
陈建新[6](2010)在《新时期农业科技供需对接研究 ——基于浙江镇海的调查分析》文中认为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快速转变的关键时期。农业形态、农业技术以及农民生产行为都呈现出明显的特征变化。在农业技术特征上表现为向产业综合化、设施装备化、高新技术化、信息运用化和生态节约化方向发展。上述因素决定着农民农业技术获取渠道更加多元、科技需求范围更加广泛、技术要求层次更加高水平。而从农技推广现状分析可知,传统的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技术供给机制已难以适应新时期要求。所以,为更好满足新时期农民的科技需求,提高农技推广水平和效率,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要有针对性地建立适合当前农业现状和需求特点的农业科技供需对接机制。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从现代农业发展较快的浙江镇海实证调查出发,研究其当前农业特点、农业科技需求以及农业技术供给现状,通过实证分析和理论论证,从构建多元推广模式、建立跨乡镇区域型推广机构、创新技术推广内容、优化改进服务方法、提高农户参与程度五个维度,探讨建立有效的新时期农业科技供需对接机制。上述研究,对于推动基层农技部门的农技推广体系跟随新时期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及时进行转变,并针对现代农户群体特征,提供有针对性的农业科技产品,促进提高农业科技吸收率和转化率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王蓉[7](2010)在《民国农民贫困问题初探》文中研究指明农民贫困问题对于中国社会有着极其严重的影响。本文在分析民国农民贫困程度与贫困影响的严重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农民贫困问题形成的原因以及民国政府、社会与农民自身直接或间接应对农民贫困问题的做法,并进一步分析了民国时期农民贫困问题的特点等问题。全文除绪论外,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的内容组成:第一章晚清农民贫困问题分析,以晚清时期为重点,阐述了包括传统时代在内的民国以前的农民贫困程度、贫困原因,以及政府、社会与农民自身应对农民贫困问题的各种做法,以便于和民国时期的农民贫困问题作为对照与参考。第二章民国农民贫困的程度,主要通过恩格尔系数、负债率等标准来衡量,并结合其他调查材料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初步得出结论:民国时期,农民贫困程度存在地区差异,而贫困现象长期普遍存在;农民的贫困属于绝对贫困、狭义贫困,也即生活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的贫困;而农民的贫困程度则呈现出波浪状的发展态势。第三章民国农民贫困问题的原因,论述了民国时期农民贫困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并将相关基础理论与民国时期农民贫困问题的具体情形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笔者认为,民国时期,造成农民贫困问题的原因,就其主要者而言,大致可以从政府弊端、社会危机及农民自身局限性三个方面归纳为以下几点:战争破坏严重,政府苛政重敛,地主与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盘剥,人口问题与农业生产力停滞落后,国际因素的负面影响,以及匪患、灾荒等。简而言之,民国时期的农民贫困问题,是各种内忧外患、天灾人祸综合作用的结果。第四章民国农民贫困的影响,主要阐述了农民贫困对于民国社会的负面影响,主要包括:激化社会矛盾,如匪患等游民问题严重,抗租抗捐斗争频繁;阻碍农业与现代工业发展等等。由此得出结论:农民贫困是民国时期各种社会危机的表现与结果,同时又进一步加重了各种社会危机,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如何打破这一恶性循环,是一个极其艰巨的时代任务。第五章民国政府应对农民贫困问题的政策措施,以南京国民政府为重点阐述了民国政府应对农民贫困问题的主要政策措施,包括农业改良与推广、防灾救灾、改良土地与赋税制度、健全农村金融等等,其中又以农业改良与推广成效较着。第六章民国社会与农民自身应对农民贫困问题的努力,阐述了以慈善组织为代表的社会力量、以农会和钱会为代表的农民组织,以及个体小农分散的自救行为,对于缓解农民贫困问题所起到的作用。结语部分主要是将民国时期的农民贫困问题,放到整个中国社会发展变迁的历史大背景中进行考察,以总结其特点。这些特点主要包括:民国时期农民贫困问题具有地区性差异,但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共性特点。民国时期的农民贫困问题,受到传统时代的影响,但也表现出比较明显的现代特点,如: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和中国现代化进程对于缓解农民贫困程度起到显着的作用。民国政府、社会与农民在农民贫困问题上相互影响,但又以政府的力量和作用尤为显着。社会力量与农民自身改善农民经济状况的努力,往往需要借助于政府力量。因此,本文认为,解决农民贫困问题,一方面固然要依赖于生产的增长,但是能够革命性改变农业生产水平的技术在历史中毕竟是小概率事件,在常态下,还需立足于国家政权的完善,以维持一个和平安定的国内外环境来保障农业副业生产顺利进行和农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改良政治善用权力以避免对农民的沉重盘剥及过多束缚,保证农民分享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成果。
王文超[8](2009)在《我国政府在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关注农业发展;中央政府总是在关键时刻对农业政策进行调整,并有效实现预期政策目标。同时,由于历史原因,农业曾受到不公正对待,一度停滞不前,而工业却得到了相当快的发展。现在正值工业反哺农业的关键时期,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以期对农业实施有效的支持与保护,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但是,随着中央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地方政府在实施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过程中存在着日益凸显的诸多问题,导致中央的农业预期目标没有得到有效的实现。这些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直接事关农民增收、国家粮食安全是否得到保障。本文旨在为化解地方政府在实施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而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对策建议。首先,本文对选题的背景及意义作了简单的说明,然后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简要的综述:其次,对公共选择理论和发展经济学理论进行简单介绍,并分别运用这两种理论对政府支农政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展开讨论,同时对政府经济学中与选题相关观点进行简洁的梳理;第三,对当前政府支持和保护农业的主要原因进行必要的探究;第四,对我国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的主要内容进行阐述;第五,分析了当前农业支持和保护的政策过程中存在问题的主要方面(支持力度和保护力度偏低;支持和保护效果监检机制欠健全;支持和保护结构还欠合理;地方实现各种农业补贴目标的途径欠科学);最后,针对以上谈及的问题进行有益的对策探讨。所拟对策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应继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地方政府应新建和扩建适当规模的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尽快建立鲜活农产品的保质贮藏体系;政府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实行上限规制;地方政府积极引导发展特色农业;地方政府应推进农地依法自由流转以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蔡立雄[9](2008)在《经济市场化与中国农村制度变迁》文中研究表明改革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制度变迁,变迁的基本方向是市场化。市场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含着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所有领域深刻变化,各种制度变迁是市场化动态演进的具体体现。制度是一种行为规则,市场化水平不同,人的行为模式也不同,制度的形成来自于利益最大化的人的行为选择。相对价格的变化是市场化发展与制度变迁的中介。本文综合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等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1978年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制度的变迁及其绩效进行系统的考察,探索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所带来各利益相关方行为的变化以及由此所诱发的农村制度变迁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中总结农村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的规律,为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1978年的中国农村制度变迁表面上是饥荒引起,但更深层的原因则是:土地和劳动力的相对价格差异的存在,市场交易使这种差异显性化,为获取这种差异带来的潜在收益使制度变迁得以扩大和维持,这是农地制度变迁的个人需求因素。与此同时,集体化监督成本的高昂和国民经济计划管理下的低效率也使集体和国家有参与获取公共领域价格差的需求,这是农地制度变迁的组织和国家需求因素。制度变迁的供给因素在于市场化条件使个人和组织的选择集合扩大、知识的增长、技术进步、组织成本改变与政治支持的变化使制度供给成本下降或收益增加。需求和供给的合力使制度变迁成为多方一致的行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引起相对价格差异进而导致制度变迁,反过来制度变迁使生产要素从低收入领域转入高收入领域,形成正反馈促进了要素的进一步市场化,从而推动中国农村市场经济进一步高级化。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不仅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而且由于各地区改革进程和发展条件的差异,各地区市场化水平是不平衡的,农村经济各部门、各方面的市场化进程也是不均衡的。市场化的演进不是单调递增或平滑演进,在某些时间会出现跳跃,如1998年与1997年相比,市场化指数净提高3.76%,在某些年份也可能出现指数下滑现象,如1999-2000年市场化下降了0.68%;各指标的市场化演进速度也是不同的,表现为非平衡性特征,农村经济的货币化水平较高,表现为高水平均衡;而农村中介组织的发展与政府职能转换和市场环境建设是农村市场化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对2002-2004年各地区农村经济的市场化水平横向测度中发现: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的市场化水平普遍偏低,主要表现为农村居民收入来源比较单一、乡镇企业发展不足、劳动力的市场化水平不高、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的发展有限、农村市场环境建设水平较低等;政府多予少取政策对农村市场化发展有重要作用,为此政府在推进农村市场化过程中应建立相应的支持机制。根据制度变迁的需求与供给理论,制度变迁表现为制度失衡与制度均衡交替出现的过程,当制度变迁发生时,旧制度的发展过程中断,新制度的代替制度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和秩序,因而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从长期来看表现为阶段性的跃进过程;由于路径依赖和知识积累、集体学习的渐进性与持续性,制度变迁条件的积累与局部的小规模的制度变迁可能是一个渐进的持续的过程。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是一个阶段性与连续性同时并存的过程。农业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产业,它的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土地、气候等自然环境,具有在一个比较广阔的空间内分散分布和多变性的特征,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必须适应自然力作用过程,农业的产业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的制度或组织特点。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村经济组织主要包括家庭、合作经济组织和非合作性经济组织,家庭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组织形式;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兴起是农户为应对小农户与大市场矛盾的一种制度创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生产物;乡镇企业的发展是农户基于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为削弱工业对农村的产品垄断而产生的又一种经济组织。对农村经济市场化与制度变迁绩效的基本衡量标准是帕累托标准,它更强调是农户在市场化与制度变迁过程中的绝对收益地位的改善,可以分成两个维度进行测量,一个效率维度,二是公平维度。在利用前沿生产函数对第一产业生产效率的衡量中,本文发现,市场化对第一产业生产效率的改进起主要作用,而教育因素与技术效率的改进无明显相关。在对公平的测算中,从绝对收益的改善上看,农户的收入水平提高与市场化水平有正相关关系,农村市场化的发展还大量减少了农村的绝对贫困化程度;从农村居民的相对收入差距看,农村市场化的发展在初期缩小了农村居民收入差距,而在市场化发展的中后期,扩大了农村居民地区间收入差距。教育性因素与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提高有正相关关系,越是市场化水平高的地区,工资与教育的相互诱致机制越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经济市场化发展到较高级阶段所进行的又一场大规模的制度变迁,市场化发展使农村居民的收入预期发生变化、各经济主体对风险的防范要求更强烈、对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有更高的期待,由此诱致相对价格变化,使制度变迁成为多方一致的意愿,而经济的发展、知识的积累、加入WTO所产生的倒逼机制使这种变迁成为可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是一场诱致性制度变迁,是多方利益一致的结果,在实施过程中特别要尊重农民的意愿,按农业、农村发展规律办事,顺势而为,防止这场变迁落入高成本、低收益的强制性变迁陷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关键在于培育更高级的市场经济主体——新农民和农村新型经济组织。
谢佳[10](2007)在《云南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通过灰色关联法以及模糊数学等分析方法对云南本地特征和现有的农业实际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说明云南农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同时提出了云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四条道路选择。农业生产作为通过动植物的自然生长来获取产品的部门,与生态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我国农业进入了一个由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营的新阶段后,各地都开始把发展可持续农业作为一项适应农业发展新形势的重要举措和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云南地处东亚至南亚、青藏高原至中南半岛的连接部位,属于低纬度高原山区。境内高山与深谷相间,有金沙江、南盘江、澜沧江、红河、怒江、伊洛瓦底江等六大水系,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云南独有的自然与资源优势。但由于云南长期落后的农业发展模式,严重破坏了农业赖以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同时不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也制约了农业的长足发展。此外,文章还通过建立云南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农村经济指标、社会发展指标、资源永续指标和环境改善指标),利用模糊数学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云南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估,发现云南农业可持续发展各项指标的总隶属度为0.727,与目标值存在0.273的距离,尤其是云南农村社会发展指标仅为0.3566,与目标值存在0.6434的较大差距。因此,云南农业要想获得快速发展,实现质的飞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云南进行实地分析研究,得出云南农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实现下述四个选择:第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云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通过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云南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我们发现在云南的农业产业结构中,仍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比重低,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低,农业经营方式粗放,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压力大。经济发展缓慢,劳动力过剩,农民生活贫困,面对生态环境的恶化和农村经济落后状况,必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改善目标。第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是云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是农业发展所依存的前提。旧的农业发展模式给云南的生态环境已经造成了巨大的损害,脆弱的生态环境已经无法承受深层次的开发,农业若想获得新一轮的发展必须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发展农业带动生态保护,以生态保护促进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和环境的双重发展。第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是云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发展生态农业是当前各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普遍对策。但如何结合实际,发展适合本地的生态农业却一直是各地的研究热点。根据云南山区面积大,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民收人低的特点,云南生态农业建设应站在发展云南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高度,以村为整体建设单位,以户为建设单元,以生态示范园作为技术支持和技术保障,为生态户、生态村提供示范样板。云南生态户、生态示范园、生态村“三元结构”就是有云南特色的生态农业建设理论。第四,相关配套措施的实施是云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是一个长期过程,调整的成效是否显着,进展是否顺利,还要受到农业内外多种因素的制约。农村土地分散经营、农民资金不足、农业市场体系不健全均对农业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发展有阻碍作用,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也有不利影响;农业科技投入不足严重制约农产品的质量的提高,生态环境的退化阻碍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还需进行相应的制度创新,为农业结构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旱灿稻用于饲料生产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旱灿稻用于饲料生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农产品期权及其市场风险防范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农产品期权合约研究 |
1.2.2 农产品期权定价研究 |
1.2.3 农产品期权用于农产品市场风险防范的研究 |
1.2.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本文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基本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农产品期货 |
2.1.2 农产品期权 |
2.1.3 农产品市场风险 |
2.2 相关理论 |
2.2.1 风险理论 |
2.2.2 蛛网理论 |
2.2.3 套期保值理论 |
3 我国农产品期权交易现状分析 |
3.1 我国开展农产品期权交易的条件 |
3.1.1 我国规范有序的期货市场为农产品期权交易奠定了基础 |
3.1.2 活跃的农产品期货交易为推出相应的农产品期权创造了条件 |
3.1.3 国外成功的管理经验为我国农产品期权推出提供了借鉴 |
3.2 我国农产品期权交易运行情况分析 |
3.2.1 豆粕期权 |
3.2.2 白糖期权 |
3.2.3 其他种类农产品期权 |
3.3 目前我国开展农产品期权交易存在的问题 |
4 农产品期权设计 |
4.1 农产品期权设计的重要性 |
4.1.1 我国农产品期权推出的必要性 |
4.1.2 期权合约设计的重要性 |
4.2 农产品期权设计要考虑的因素 |
4.2.1 期权市场参与主体 |
4.2.2 期权合约流动性 |
4.2.3 与国际市场接轨 |
4.3 我国农产品期权的特色及设计要求 |
4.3.1 交易单位 |
4.3.2 最小变动价位 |
4.3.3 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 |
4.3.4 合约月份 |
4.3.5 执行价格和执行价格间距 |
4.3.6 执行方式 |
5 农产品期权在农产品市场风险防范中的作用分析 |
5.1 农产品市场风险的成因 |
5.1.1 农产品市场供求变化 |
5.1.2 农业及农产品自身特点 |
5.1.3 农业生产方式导致市场信息不充分 |
5.1.4 同类农产品国际市场价格波动 |
5.2 农产品市场风险的管理工具及其局限性 |
5.2.1 订单农业及存在的问题 |
5.2.2 农产品期货及存在的问题 |
5.2.3 农产品价格保险及存在的问题 |
5.3 农产品期权在农产品市场风险防范中的作用 |
5.3.1 农产品期权在规避农产品市场风险中的作用 |
5.3.2 农产品期权在规避农产品市场风险中的优势分析 |
5.3.3 国内外运用农产品期权避险的相关案例 |
6 农产品经营者对期权、市场风险认知及参与意愿实证分析 |
6.1 农产品经营者对市场风险及农产品期权认知分析 |
6.1.1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
6.1.2 农产品经营者对市场风险感知分析 |
6.1.3 农产品经营者规避市场风险方式分析 |
6.2 农产品经营者对农产品期货、期权认知分析 |
6.2.1 对农产品期货的了解程度与认知渠道分析 |
6.2.2 对农产品期权的认知程度分析 |
6.2.3 影响农产品经营者期权参与意愿的可能因素分析 |
6.3 各农产品经营主体期权参与意愿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6.3.1 研究假说与模型设计 |
6.3.2 模型估计结果 |
6.3.3 统计结果分析 |
7 利用农产品期权防范市场风险的政策建议 |
7.1 完善期货、期权法规 |
7.2 加强期权市场监管 |
7.3 完善农产品期现货市场 |
7.3.1 完善农产品现货市场 |
7.3.2 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 |
7.4 积极培育农产品期权市场交易主体 |
7.4.1 培育农产品期货市场主体 |
7.4.2 大力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 |
7.4.3 大力宣传、培训期权相关知识 |
7.5 加快期权相关制度建设 |
8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2)中国水稻氮过量对农药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2.1 中国氮肥施用现状及其影响 |
1.2.2 氮肥用量对农药用量影响的研究综述 |
1.2.3 基于中国的农技推广的体系开展的工作 |
1.3 问题提出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稻氮过量的评价 |
2.1 前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主要计算指标解释 |
2.2.2 化肥、有机肥、秸秆还田 |
2.2.3 百公斤籽粒需氮量 |
2.2.4 生物固氮 |
2.2.5 氮沉降 |
2.2.6 灌溉水带入养分 |
2.2.7 养分损失参数 |
2.3 结果 |
2.3.1 平衡一 |
2.3.2 平衡二 |
2.3.3 平衡三 |
2.3.4 平衡四 |
2.4 讨论和结论 |
第三章 氮过量对病虫害发生程度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3 结果 |
3.3.1 样本描述 |
3.3.2 氮过量对病虫害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氮过量对农药用量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农户行为分析 |
4.2.2 田间试验验证 |
4.3 结果 |
4.3.1 农户行为分析 |
4.3.2 田间试验验证 |
4.4 讨论和结论 |
第五章 农民田间学校对氮肥和农药优化技术采用影响 |
5.1 引言 |
5.2 项目设计 |
5.3 材料和方法 |
5.3.1 样本点选取 |
5.3.2 研究区域概况 |
5.3.3 项目实施 |
5.3.4 辅导员的选择和主要培训方法 |
5.3.5 数据分析方法 |
5.4 结果 |
5.4.1 农户基线特征描述 |
5.4.2 FFS对农户施肥行为的影响 |
5.4.3 FFS对农户农药用量和单产的影响 |
5.4.4 FFS对农户知识得分的影响 |
5.5 讨论和结论 |
第六章 综合讨论、结论与展望 |
6.1 水稻氮素综合控制目标 |
6.1.1 水稻当前的过量现状及其对农药用量的影响 |
6.1.2 基于不同平衡条件的养分总量控制 |
6.2 实现氮肥减量的技术条件和措施 |
6.3 主要结论 |
6.4 研究特色与创新 |
6.5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基于成本效益和规模优势的广西水稻产业发展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关于水稻产业发展与空间规模分布研究进展 |
1.3.2 国内外关于水稻科技与种业发展研究进展 |
1.3.3 国内外关于水稻播种技术与机械化研究进展 |
1.3.4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规模优势 |
2.1.2 产业 |
2.1.3 农业产业化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农业产业化理论 |
2.2.3 产业聚集理论 |
3 广西水稻产业发展水平对比分析 |
3.1 广西水稻产业发展历程 |
3.2 广西水稻产业发展水平对比分析 |
3.2.1 水稻产量对比分析 |
3.2.2 水稻播种面积对比分析 |
3.2.3 水稻单产对比分析 |
3.3 小结 |
4 广西水稻产业成本效益分析 |
4.1 水稻产业成本效益对比分析 |
4.1.1 早籼稻成本分析 |
4.1.2 早籼稻收益分析 |
4.1.3 晚籼稻成本分析 |
4.1.4 晚籼稻收益分析 |
4.2 小结 |
5 广西水稻产业规模优势变化分析 |
5.1 广西水稻产业规模优势变化分析 |
5.1.1 水稻区域种植规模空间演变分析 |
5.1.2 广西水稻产业规模优势指数模型构建 |
5.1.3 水稻规模比较优势指数总体分析 |
5.1.4 各地市水稻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对比分析 |
5.1.5 广西水稻规模比较优势指数空间分布 |
5.2 广西水稻产业规模优势指数空间集聚分析 |
5.2.1 空间相关性指数模型的构建 |
5.2.2 Moran's l局部自相关分析 |
5.3 小结 |
6 政策建议 |
6.1 在政府方面 |
6.1.1 加快推进水稻全程机械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籼稻效益 |
6.1.2 提高玉林、梧州优质水稻规模种植比例,形成产业增长极点 |
6.1.3 建设晚籼稻高产区,提高商品率 |
6.2 在产业发展方面 |
6.2.1 强化科技支撑力度,大幅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与利润水平 |
6.2.2 突出桂东南水稻主导产业,提高空间互动水平,发挥规模优势 |
6.2.3 研发精深加工技术,加快供给侧改革,提高边际效益 |
6.3 在农民方面 |
6.3.1 积极参加科技培训,提高自身科技素养 |
6.3.2 积极加入当地合作社,扩大规模优势,降低生产风险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生产力优势与相关生理生态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籼粳亚种间杂交稻品种选育演进历程 |
2.2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的育成、应用与发展态势 |
2.2.1 品种综合生产潜力不断提高 |
2.2.2 基本营养生长型品种(组合)不断推出、应用种植区域持续拓展 |
2.3 甬优系列籼粳亚种间杂交稻与对照类型主要生理生态特征研究进展 |
2.3.1 甬优系列籼粳亚种间杂交稻主要生理、生态特征进展 |
2.3.2 不同类型非亚种间杂交稻品种若干生理生态特征 |
3 研究选题的提出 |
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4.1 研究思路 |
4.2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籼粳杂交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特征的研究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与地点 |
1.2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茎蘖动态 |
1.3.2 籽粒灌浆动态 |
1.3.3 产量及穗部性状 |
1.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1.4.1 数据计算与统计方法 |
1.4.2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 |
2.2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形成的差异 |
2.2.1 茎蘖组成特征 |
2.2.2 穗部性状特征 |
2.2.3 籽粒灌浆特征 |
3 讨论 |
3.1 关于长江下游地区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生产力的差异 |
3.2 关于长江下游地区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形成特征的差异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籼粳杂交稻物质积累与转运特征研究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地点 |
1.3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1 茎蘖动态 |
1.4.2 干物质和叶面积 |
1.4.3 产量 |
1.5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群体物质生产与产量的关系 |
2.2 主要生育期物质生产特征 |
2.2.1 主要生育期叶面积动态 |
2.2.2 主要生育期干物质动态 |
2.3 主要生育阶段光合物质生产特征 |
2.3.1 生育前期光合物质生产特征 |
2.3.2 生育中期光合物质生产特征 |
2.3.3 生育后期光合物质生产特征 |
2.4 生育中后期物质分配与转运 |
2.4.1 生育中后期物质分配比例 |
2.4.2 生育中后期物质分配量 |
2.4.3 生育中后期物质输出与转化特征 |
3 讨论 |
3.1 水稻品种生物学产量与经济产量的关系 |
3.2 甬优系列超级籼粳杂交稻的主要生育阶段物质积累特征 |
3.3 甬优系列超级籼粳杂交稻的抽穗后物质输出与转化特征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籼粳杂交稻灌浆特征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灌浆指标的测定 |
1.3.2 群体中期物质积累与后期物质转运指标测定 |
1.3.3 光合生产指标的测定 |
1.3.4 根系形态生理指标(根密度和根尖数)的测定 |
1.3.5 温光资料的获取 |
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及其构成 |
2.2 群体灌浆特性 |
2.2.1 群体灌浆特性 |
2.2.2 籽粒充实特征 |
2.3 光合物质生产特征 |
2.3.1 主要生育期光合生产与转运特性 |
2.3.2 灌浆中期根系形态生理特征 |
2.4 暗周期累积、变化与利用 |
2.5 温度资源累积、变化与利用 |
3 讨论 |
3.1 关于钵苗栽培条件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群体灌浆特征 |
3.2 关于钵苗栽培条件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灌浆充实的生理生态基础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籼粳杂交稻的冠层结构与光合特性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 |
1.2 供试材料 |
1.3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1 株型指标 |
1.4.2 冠层叶面积分布 |
1.4.3 冠层内光照强度分布 |
1.4.4 叶片光合特性相关指标 |
1.4.5 干物质量、叶面积和产量 |
1.5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1.5.1 叶面积密度函数的拟合 |
1.5.2 光照分布函数的拟合 |
1.5.3 消光系数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主要冠层结构与光合特性性状的方差分析 |
2.2 不同类型水稻冠层结构特征 |
2.2.1 叶片大小 |
2.2.2 受光姿态 |
2.2.3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群体叶面积密度分布特征 |
2.2.4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群体内光照分布特征 |
2.3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光合生产特征 |
2.3.1 群体叶面积指数、有效叶面积率及高效叶面积率 |
2.3.2 颖花/叶、实粒/叶 |
2.3.3 生物产量、经济产量与经济系数 |
2.3.4 叶绿素含量、PS Ⅱ实际光化学效率及净光合速率 |
2.3.5 MDA含量与膜质过氧化酶活性 |
3 讨论 |
3.1 关于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的冠层结构特征 |
3.2 关于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的光合特征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籼粳杂交稻根系形态与生理特征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地点 |
1.3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1 根系形态指标的测定 |
1.4.2 根系生理指标的测定 |
1.5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根系形态特征 |
2.1.1 主要生育期地上部干重、根系干重和根冠比 |
2.1.2 主要生育期根数、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 |
2.1.3 抽穗期不定根、粗分支根和细分支根数占总根尖数的比例 |
2.1.4 抽穗期不同土层根系干重占总干重的比例 |
2.2 根系生理特征 |
2.2.1 主要生育期单茎和群体总吸收面积与活跃吸收面积 |
2.2.2 抽穗后根系氧化力、还原力及其变化 |
2.2.3 抽穗后群体根系伤流强度及其变化 |
3 讨论 |
3.1 关于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根系的群体生长特征 |
3.2 关于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根系的分支结构特征 |
3.3 关于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根系的在土层中的分布特征 |
3.4 关于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根系生育中后期的生理特征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籼粳杂交稻茎秆的抗倒性评价及成因分析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地点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茎秆力学与物理性状的测定 |
1.3.2 茎秆节间解剖性状的测定 |
1.3.3 茎鞘化学成分含量的测定 |
1.3.4 茎秆质构特征的测定 |
1.3.5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茎秆抗倒性能 |
2.2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TPA特性 |
2.2.1 载荷特性 |
2.2.2 穿刺特性 |
2.3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物理特性 |
2.3.1 茎秆形态特征 |
2.3.2 茎秆解剖结构 |
2.4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化学成分含量差异 |
2.4.1 有机化学成分含量 |
2.4.2 无机化学成分含量 |
2.5 茎秆性状指标与抗折力、倒伏指数的关系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籼粳杂交稻品种的蒸煮食味品质特征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与地点 |
1.2 试验设计 |
1.3 试验方法 |
1.3.1 蒸煮食味品质的测定 |
1.3.2 米饭食味值的测定 |
1.3.3 米饭质构特征的测定 |
1.3.4 米粉糊化特征的测定 |
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蒸煮食味理化评价指标 |
2.2 蒸煮食味仪器评价指标 |
2.2.1 食味计指标 |
2.2.2 质构仪指标 |
2.2.3 粘度分析仪指标 |
2.3 理化指标与仪器指标间的相关性 |
3 讨论与结论 |
3.1 关于长江下游地区不同类型水稻品种蒸煮食味品质的综合评价 |
3.2 关于蒸煮食味品质理化评价指标与仪器评价指标间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籼粳杂交稻品种的营养元素积累特征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地点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植株营养元素积累量的测定 |
1.3.2 光合生产指标的测定 |
1.3.3 温光资料的获取 |
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养分积累特征 |
2.2 养分分配特征 |
2.3 相关生理生态特征 |
2.3.1 生育期及其结构 |
2.3.2 光合物质生产特性 |
2.3.3 灌浆中期叶片蒸腾速率与荧光动力学参数 |
2.4 光温生态资源积累变化与利用 |
2.4.1 光周期累积、变化与利用 |
2.4.2 温度资源累积、变化与利用 |
3 讨论 |
3.1 机插籼粳杂交稻氮磷钾硅积累量及其分配特征 |
3.2 机插籼粳杂交稻营养积累过程中生理生态特征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
1 结论 |
1.1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特征 |
1.2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群体物质积累与转运特征 |
1.3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灌浆特征与生理生态基础 |
1.4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冠层结构特征与光合特性 |
1.5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根系形态与生理特征 |
1.6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主要稻米品质特征 |
1.7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茎秆抗倒性特征 |
1.8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营养积累与相关生理生态特征 |
2 讨论 |
2.1 关于籼粳杂交超级(超高产)稻生产规律研究的必要性及其高产潜力挖掘 |
2.2 关于籼粳杂交稻高生产力群体产量构成规律与生物学基础 |
2.3 关于籼粳杂交稻的主要生理生态特征 |
2.4 关于籼粳杂交稻稻米品质与增值功能特性 |
2.5 籼粳杂交稻钵苗栽培集成技术 |
2.5.1 钵苗摆栽高产群体动态指标 |
2.5.2 钵苗机插栽培技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基于虚拟水的粮食生产水资源成本核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虚拟水研究综述 |
2.1.1 虚拟水概念 |
2.1.2 虚拟水理论和虚拟水量化研究 |
2.1.3 虚拟水与粮食安全研究 |
2.2 农产品生产成本核算研究综述 |
2.2.1 农产品生产成本核算的必要性与本质 |
2.2.2 我国农产品生产成本核算的演变历程 |
2.2.3 农产品生产成本研究现状 |
2.2.4 农业水资源机会成本测算研究 |
第三章 各种粮食虚拟水含量的测算 |
3.1 农产品虚拟水含量的测算方法 |
3.2 样本选择、数据来源与处理 |
3.2.1 样本选择 |
3.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3 虚拟水含量账户测算结果分析 |
3.3.1 小麦 |
3.3.2 米 |
3.3.3 籼稻 |
3.3.4 粳稻 |
第三章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各粮食主产省水资源边际产量的测算 |
4.1 模型的选择与测算方法 |
4.1.1 模型的选择 |
4.1.2 测算方法 |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3 小麦 |
4.4 玉米 |
4.5 籼稻 |
4.6 粳稻 |
第四章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各粮食主产省水资源机会成本的测算 |
5.1 小麦 |
5.2 玉米 |
5.2.1 米水资源机会成本空间比较分析 |
5.3 籼稻 |
5.3.1 早籼稻 |
5.3.2 中籼稻 |
5.3.3 晚籼稻 |
5.4 粳稻 |
第五章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建议 |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新时期农业科技供需对接研究 ——基于浙江镇海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 |
1.2 选题依据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6 相关理论研究 |
1.6.1 农技推广相关理论研究 |
1.6.2 农户科技需求相关方面研究 |
1.6.3 新时期农户科技需求相关方面研究 |
1.6.4 新时期现代农业特征分析 |
2 镇海现代农业特点及技术要求分析 |
2.1 镇海现代农业发展历史变迁 |
2.2 镇海现代农业产业特点 |
2.3 镇海现代农业技术要求 |
2.4 小结 |
3 新时期农民科技需求调查分析 |
3.1 调查方案设计 |
3.2 调查对象特征 |
3.3 新时期农民科技需求情况分析 |
3.3.1 农户对现代农业的认识 |
3.3.2 农户农技行为现状分析 |
3.3.3 农户农业技术需求分析 |
3.4 小结 |
4 镇海区新时期农业科技供给情况分析 |
4.1 镇海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
4.2 镇海区农技供给情况分析 |
4.3 小结 |
5 新时期农业科技供需对接对策分析 |
5.1 构建政府主导的多元推广模式 |
5.2 建立跨乡镇区域型农技推广机构 |
5.3 优化农技推广服务内容和领域 |
5.4 综合应用多种农技推广方式方法 |
5.5 提高农技服务能力和农户参与程度 |
参考文献 |
附录1:农户调查问卷 |
附录2:农技人员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民国农民贫困问题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晚清农民贫困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农民贫困的程度、影响及原因 |
第二节 政府、社会与农民应对农民贫困问题的举措 |
第二章 民国农民贫困的程度 |
第一节 恩格尔系数反映的农民贫困程度 |
第二节 其他标准反映的农民贫困程度 |
第三章 民国农民贫困的原因 |
第一节 政府弊端对农民贫困的影响 |
第二节 社会危机对农民贫困的影响 |
第三节 农民的缺陷对农民贫困的影响 |
第四章 民国农民贫困的影响 |
第一节 农民贫困激化社会矛盾 |
第二节 农民贫困阻碍经济发展 |
第五章 民国政府应对农民贫困问题的政策措施 |
第一节 农业改良与推广 |
第二节 防灾救灾 |
第三节 农村信用合作 |
第四节 改良土地与赋税制度 |
第六章 民国社会与农民应对农民贫困问题的努力 |
第一节 慈善组织的赈灾济贫活动 |
第二节 农民组织应对农民贫困问题的做法 |
第三节 个体小农应对农民贫困问题的做法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独着论文 |
后记 |
(8)我国政府在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的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与文章脉络 |
第二章 理论依据 |
2.1 公共选择理论 |
2.2 发展经济学理论 |
2.3 政府经济学 |
第三章 政府支持和保护农业的主要原因 |
3.1 国家粮食自给安全的要求 |
3.2 农业被历史性剥夺的补偿要求 |
3.3 农民增收的要求 |
3.4 农业产业的脆弱性 |
第四章 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政策的主要内容 |
4.1 "绿箱"政策 |
4.1.1 国家粮食专项储备制度 |
4.1.2 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
4.1.3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4.1.4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
4.2 "黄箱"政策 |
4.2.1 对农产品的价格支持政策 |
4.2.2 减免农业税和种粮补贴 |
4.2.3 加大农业和种粮投入 |
4.3 "蓝箱"政策 |
第五章 当前农业支持和保护存在问题的主要方面 |
5.1 农业支持力度和保护力度偏低 |
5.2 农业支持和保护效果监检机制不健全 |
5.3 农业支持和保护结构还欠合理 |
5.4 地方实现各种农业补贴目标的途径欠科学 |
第六章 解决当前存在问题的对策探讨 |
6.1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应继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
6.2 地方政府应新建和扩建适当规模的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 |
6.3 尽快建立鲜活农产品的保质贮藏体系 |
6.4 政府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实行上限规制 |
6.5 地方政府积极引导发展特色农业 |
6.6 地方政府应推进农地依法自由流转以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
第七章 结论:进一步提高政府支农水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经济市场化与中国农村制度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逻辑思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逻辑思路 |
1.2 相关概念 |
1.2.1 制度 |
1.2.2 制度安排、制度结构 |
1.2.3 制度均衡、制度非均衡与制度变迁 |
1.2.4 农户 |
1.2.5 经济市场化 |
1.3 基本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结构安排 |
1.4 主要研究方法 |
1.5 本文主要的创新点与不足 |
1.5.1 主要的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2 制度经济学及其对农村制度变迁的理论解释——文献评述 |
2.1 从新古典经济学到新制度经济学 |
2.2 制度的经济功能 |
2.3 制度产生与演化的逻辑 |
2.3.1 制度是如何产生的 |
2.3.2 制度为何而产生 |
2.3.3 制度变迁的一般知识基础 |
2.3.4 制度变迁的主体与模式 |
2.3.5 制度变迁的原因与动力 |
2.3.6 制度变迁的需求与供给 |
2.3.7 制度变迁的方式 |
2.3.8 制度变迁的过程、时滞与路径依赖 |
2.4 制度经济学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理论中运用和发展 |
2.5 制度经济学在中国农村制度变迁中运用和发展 |
2.5.1 关于农户行为的研究 |
2.5.2 制度变迁依据的研究 |
2.5.3 制度变迁效率的研究 |
2.6 现有研究的不足 3 市场化、价格差异与中国农村制度变迁 |
3.1 经济市场化及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1.1 经济市场化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 |
3.1.2 经济市场化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2 相对价格的变化是市场化发展与制度变迁的中介 |
3.2.1 市场化的发展改变了要素或产品的时间、空间等方面的相对价格 |
3.2.2 相对价格的变化改变了制度变迁的成本、收益 |
3.3 在转型经济中,政府是制度变迁的第一驱动力和保障力量 |
3.4 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的理论考察 |
3.4.1 市场化与农村制度变迁:过程描述与理论解析 |
3.4.2 市场化与农村制度变迁:比较与分析 4 对中国农村市场化发展的测度 |
4.1 现有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测度的研究评述 |
4.1.1 市场化水平测度的理论 |
4.1.2 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测度研究的进展 |
4.1.3 目前中国农村市场化进程定量分析的主要成就与不足 |
4.2 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的指标体系构建 |
4.2.1 主要经济指标选取 |
4.2.2 各项经济指标的分值分配及计算方法 |
4.3 农村经济的市场化水平的具体计算方法 |
4.4 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的测定(1996-2005年) |
4.5 2004年各地区农村经济市场化的相对进程 5 中国农村市场化发展与制度变迁的历史分析 |
5.1 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演进与制度变迁的历史轨迹 |
5.1.1 农村市场化的启动阶段(1978-1984年) |
5.1.2 大力引进市场经营机制阶段(1985-1988年) |
5.1.3 农村经济市场化的徘徊阶段(1989-1991年) |
5.1.4 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阶段(1992-2000年) |
5.1.5 农村市场化的深化与完善阶段(2001年至今) |
5.2 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与制度变迁的主要成就与不足 |
5.2.1 中国农村市场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
5.2.2 农村市场化与制度变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变迁方向 6 中国农村经济主体的行为分析与制度选择 |
6.1 人的行为与制度的起源和变迁的一般描述 |
6.1.1 制度人的行为假设 |
6.1.2 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制度的起源与变迁 |
6.1.3 制度约束下的人的行为 |
6.2 农地产权制度和经营制度可能选择集与收益成本分析 |
6.2.1 农业的制度属性 |
6.2.2 农地产权制度 |
6.2.3 农地经营制度 |
6.3 中国农村经济主体的制度选择与行为 |
6.3.1 农户的制度选择与行为 |
6.3.2 农村经济组织的制度选择与行为 |
6.3.3 政府的农村制度选择与行为 |
6.3.4 中国农村制度中利益冲突与协调 7 中国农村制度变迁的供求分析 |
7.1 主要新制度经济学家关于制度供求的基本理论 |
7.2 影响中国农村制度变迁的需求因素分析 |
7.2.1 市场规模的变化 |
7.2.2 技术进步 |
7.2.3 各经济主体对收入预期的改变 |
7.3 诺斯与樊纲模型的改进与影响中国农村制度变迁的供给因素分析 |
7.3.1 知识的积累 |
7.3.2 技术进步 |
7.3.3 组织成本变化 |
7.3.4 政府支持的变化 |
7.4 制度变迁理论的修正与补充——时滞与路径依赖 |
7.4.1 中国农村制度变迁中的时滞 |
7.4.2 中国农村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 |
7.5 中国农村制度变迁的阶段性与连续性 8 经济市场化与中国农村经济组织变迁 |
8.1 农户间合作与农村经济组织 |
8.1.1 农户间的合作行为与合作效益 |
8.1.2 合作与农村经济组织 |
8.1.3 国际农业经济组织及其发展的考察 |
8.2 市场化与中国农村传统的非正式组织的演进 |
8.2.1 关于中国农村宗族制度演进的一个争议 |
8.2.2 农村宗族制度的主要功能 |
8.2.3 1949-1978年的中国宗族制度的演化轨迹 |
8.2.4 1978年后中国农村宗族制度的演化轨迹 |
8.3 市场化条件下的中国农村经济组织的变迁 |
8.3.1 家庭经营组织 |
8.3.2 新型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 9 以市场化为基础的中国农村制度变迁的绩效分析 |
9.1 经济绩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
9.1.1 帕累托效率及其对农村制度变迁的启示 |
9.1.2 经济效率的测量方法 |
9.1.3 效率与公平的对立统一关系 |
9.1.4 公平的计量 |
9.2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绩效的基本描述 |
9.2.1 基本情况与可能的解释 |
9.2.2 近三十年中国农村分省经济增长特征与影响因素描述 |
9.3 制度变迁与农业发展的实证研究 |
9.3.1 生产函数设定 |
9.3.2 数据来源及说明 |
9.3.3 估算与结果 |
9.4 中国农村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及其影响因素分解 |
9.4.1 1978-2005农村不平等的测度 |
9.4.2 收入来源结构及其对不平等的影响(1984-2005) |
9.5 制度变迁与中国农村反贫困 |
9.5.1 制度变迁与改革以来中国农村社会反贫困的成就 |
9.5.2 市场化与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 1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场新的大规模制度变迁 |
10.1 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关的理论问题评述 |
10.2 经济市场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条件和原因 |
10.2.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背景 |
10.2.2 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提出与实施的基本条件 |
10.2.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原因 |
10.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 |
10.3.1 在理论上,有效率的制度变迁主要是一种诱致性变迁 |
10.3.2 建国以来农村有效率的制度变迁主要是诱致性制度变迁 |
10.3.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应采取诱致性制度变迁路径 |
10.4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培育新农民、新组织 |
10.4.1 培育新农民 |
10.4.2 培育新型农村经济组织 |
10.5 2006年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分析 |
10.5.1 生产方面 |
10.5.2 生活方面 |
10.5.3 城乡统筹情况 11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展望 |
11.1 结论 |
11.2 进一步研究展望 附录一: 陈宗胜计算的中国农业市场化程度 附录二: 程国强计算的中国农业市场化指数 附录三: 习近平计算1998年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水平 附录四: 乡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分类 附录五: 部分地区农民经济组织的发展情况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云南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原因 |
1.1.2 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第二章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综述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1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建立 |
2.1.2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定义 |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 |
2.2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生态经济理论 |
第三章 云南农业发展概况 |
3.1 自然情况 |
3.2 资源情况 |
3.2.1 劳动力资源 |
3.2.2 土地资源 |
3.2.3 水资源 |
3.2.4 草原资源 |
3.2.5 其它资源 |
3.2.6 云南省的生态环境 |
3.2.7 农业基础设施 |
3.2.8 农业经济状况 |
3.2.9 结论 |
3.3 农业产业结构现状 |
3.4 云南省农业增长特征分析 |
3.4.1 大农业增长特征分析 |
3.4.2 种植业增长特征分析 |
3.4.3 畜牧业增长特征分析 |
第四章 云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分析 |
4.1 云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
4.1.1 云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4.1.2 云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4.1.3 云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糊综合评判 |
4.2 云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
4.2.1 对生态农业思想认识滞后 |
4.2.2 农业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农民增收形势依然严峻 |
4.2.3 农村贫困面大,科技、文化、教育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
4.2.4 土地征用补偿低,农村不稳定因素多 |
4.2.5 农业人口所占比重过大,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 |
4.2.6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 |
4.2.7 生态农业建设的科技含量低,高科技运用少 |
4.2.8 农业环境污染问题未根本解决 |
4.2.9 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缓慢 |
4.2.10 人口的增加对农业自然资源压力日益增大,使农业资源的承载力日趋接近极限 |
第五章 云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选择 |
5.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云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
5.1.1 云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条件分析 |
5.1.2 云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现实选择 |
5.2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是云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
5.2.1 云南省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 |
5.2.2 加强生态建设,营造绿色环境 |
5.3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是云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
5.3.1 生态农业的理论 |
5.3.2 生态农业的实践 |
5.3.3 发展云南特色的生态农业 |
5.4 相关配套措施的实施是云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
5.4.1 加大农业投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
5.4.2 做好农村社会保障,扶助农村弱势群体 |
5.4.3 保护耕地资源,实现云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5.4.4 提高云南农业的抗灾水平,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旱灿稻用于饲料生产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农产品期权及其市场风险防范作用研究[D]. 燕文文. 山东农业大学, 2017(02)
- [2]中国水稻氮过量对农药用量的影响[D]. 郭明亮. 中国农业大学, 2016(08)
- [3]基于成本效益和规模优势的广西水稻产业发展与对策研究[D]. 李桃. 广西大学, 2016(02)
- [4]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生产力优势与相关生理生态特征研究[D]. 姜元华. 扬州大学, 2015(10)
- [5]基于虚拟水的粮食生产水资源成本核算研究[D]. 周龙春.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1)
- [6]新时期农业科技供需对接研究 ——基于浙江镇海的调查分析[D]. 陈建新. 上海交通大学, 2010(10)
- [7]民国农民贫困问题初探[D]. 王蓉. 武汉大学, 2010(09)
- [8]我国政府在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王文超. 贵州大学, 2009(S1)
- [9]经济市场化与中国农村制度变迁[D]. 蔡立雄. 西北大学, 2008(08)
- [10]云南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谢佳. 昆明理工大学, 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