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钻孔压浆成桩法”的设计与施工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岳[1](2020)在《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螺旋钻孔压灌桩属于灌注桩型的一种,由于其独特的成桩工艺与较好的承载性能,而得到推广和应用。目前针对此桩型的承载机理,系统性的研究不足,导致其设计理论远远落后于工程实践。本文采用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两种研究方式,针对长螺旋钻孔压灌桩的成桩机制和承载变形特性进行分析和探讨。主要的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模型试验方面,采用室内模型试验并通过自制模型钻机系统,模拟长螺旋钻孔压灌桩在粘土-砂双层地基中的螺旋钻进-上拔/压浆-插笼/成桩等一系列过程;设置了长螺旋钻孔压灌桩和普通挖孔灌注桩的对比模型试验,研究以上两种不同成桩方法对桩的荷载传递及承载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长螺旋钻孔压灌桩在螺旋钻进过程和压浆过程中产生了桩周土改善效应和扩径效应,相比于普通挖孔灌注桩,桩径增大了 19%、总侧摩阻力增加了 4.2%~9.1%,能够有效提升承载性能,桩侧摩阻力分布存在两个峰值,马鞍形分布更加明显;模型试验对比结果显示长螺旋钻孔压灌桩单桩承载力相对提高50.0%,总沉降量相对减少40.5%;工程试桩结果显示两种桩型在中低荷载下的荷载-沉降曲线形态接近,长螺旋钻孔压灌桩在高荷载下桩侧摩阻力发挥更加充分,与模型试验结果较为一致。数值模拟方面,结合宁波地区工程实例,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合理的桩土数值模型,进行静载荷模拟试验。针对其成桩机制中产生的桩周土改善效应、扩径效应,以及成桩后桩身强度等影响因素,分析总结了其对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承载变形特性的影响:桩周土改善效应能有效减少长螺旋钻孔压灌桩的沉降,提高桩侧摩阻力的发挥,但是在风化岩段桩侧摩阻力会随着摩擦系数增大而减少;扩径效应的尺寸影响较为复杂,随着桩径的增大,承载性能增加,但不同设计桩径的提升效果不同。在工程应用中,谨慎选用小直径的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桩型;桩身强度影响桩身弹性变形量,进而减少桩顶沉降。随着桩身强度增加,桩身轴力沿深度方向递减更快、桩侧摩阻力在相同深度处减小、桩端阻力比增大。但在低荷载时,桩侧摩阻力在风化岩段随桩身强度增大而减小。
李少芳[2](2007)在《钻孔压浆桩在南宁新朝阳商业广场工程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阐述了钻孔压浆桩的工艺流程、成桩特点、单桩承载力的设计取值、成桩试验及应用前景。
戴君扬[3](2006)在《钻孔灌注桩质量评价及事故处理技术》文中指出钻孔灌注桩具有入土深、能进入岩层、刚度大、承载力高、桩身变形小,并可方便地进行水下施工等优点。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桩的种类和型式、施工机具、施工工艺以及桩基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等都在高速演进和发展。目前我国桩基最大入土深度已达107m,桩径已超过4m。最大扩底桩径超过5米。 由于钻孔灌注桩本身的施工过程及地层条件的差异,桩基质量事故频繁发生。国内外在实践上常用的桩基处理方法有:注浆法、断桩接桩法、补(加)桩法。目前,国内很少系统地研究桩基质量事故处理的问题。其实,各种处理方法的实施与施工环境有关。 本文较为系统地总结了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及关键工艺控制要点,归纳并较为全面地分析了钻孔灌注桩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其原因,对国内外桩基质量评价的各种方法做了简要介绍。 目前借鉴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中的外包型钢法加固灌注桩技术在桩基质量事故处理中得到应用。其原理就是在桩身钻取若干孔,投置劲性钢筋束,通过压力注浆使钢筋束与桩身砼形成一个整体,以加入劲性钢筋束补偿桩身砼缺陷引致的强度损失,达到与好桩等面积,等惯性矩的目的。 通过对深圳市宝安融景园基桩质量评价及缺损处理技术的研究,总结目前国内外各种处理方法及其适用条件,对具体工程应结合施工条件,采用最适合的方法,能节约造价和缩短工期,保证处理后的桩基质量,同时,为同样条件下的桩基事故处理提供借鉴。 在同一工地,依据不同地质条件,对不同的桩基处理已不限于单一方法,根据工程的要求常采用不同的方法或多种方法联合处理。
宋慎春,武环,贾庆军[4](2006)在《钻孔压浆桩在齐齐哈尔地区应用前景及有关问题探讨》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多年的施工实践,结合钻孔压浆法成桩工艺的特点及在齐齐哈尔地区地层条件中的应用,阐明了该工艺的优越性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韩雅民[5](2006)在《钻孔压浆桩在基坑护坡中的应用》文中认为介绍了钻孔压浆护坡桩及其基坑支护方案确定、设计及施工措施.
李凯,张洁[6](2005)在《浅谈钻孔压浆桩》文中指出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三庭[7](2005)在《北京高院十大专利案件评介》文中认为 "钻孔压浆成桩法"原告:陶义被告:北京市地铁地基工程公司(简称地铁地基公司)案情1983年1月,陶义从解放军基建工程兵六支队调至北京市城市建设总公司构件厂(以下简称构件
李铁成[8](2004)在《后压浆技术对大直径灌注桩承载力提高的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桩侧与桩端土的工程特性直接决定着桩基承载力的大小,已有的研究表明,改善和强化桩侧与桩周土对桩的承载力的提高是有效的。为此,本文依托郑州黄河公路二桥的实体工程,通过现场六根桩的承载力试验,对在未压浆、桩侧压浆、桩端压浆及桩侧与桩端同时压浆四种情况下桩的承载性能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后压浆对大直径灌注桩的承载力提高明显,因此,可通过后压浆技术减小桩长,从而降低工程投资;同时,试验采用的自平衡法加载技术利用机电一体化设计,所有数据自动采集,操作简单、节省投资,应用前景广泛。
鄢敏,刘祖德[9](2003)在《长螺旋钻孔注浆灌注桩的改进优势和应用探讨》文中研究说明主要分析了新专利桩型长螺旋钻孔注浆灌注桩的改进优势、成桩质量以及承载性能 ,并研究了该桩型在武汉市轻型轨道一号线大智路上的试桩效果 ,结果表明 :(1)与当前其他桩型相比 ,钻孔注浆灌注桩的成桩质量更为稳定 ;(2 )钻孔注浆灌注桩的承载性能也较之其他桩型有了较大的提高 .最后 ,对该桩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游启枝[10](2002)在《“钻孔压浆成桩法”的设计与施工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根据工程实例 ,介绍了由于基础面积 (即桩数量 )受限制 ,而地层又限制了桩长 ,单桩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在设计施工陷入困境的情况下 ,一种单桩承载力高于普通灌注桩的桩型———“钻孔压浆成桩法”灌注桩解决了设计施工难题。
二、“钻孔压浆成桩法”的设计与施工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钻孔压浆成桩法”的设计与施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二章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施工工艺及承载机理分析 |
2.1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施工工艺 |
2.1.1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的适用范围和特点 |
2.1.2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成桩设备 |
2.1.3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材料要求 |
2.1.4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施工流程 |
2.1.5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
2.2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承载机理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长螺旋钻孔压灌注桩模型试验研究 |
3.1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模型试验过程 |
3.1.1 模型槽设计及地基制备 |
3.1.2 模型成桩设备 |
3.1.3 加载及量测系统 |
3.1.4 模型试验方案 |
3.2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3.2.1 桩周土应力分析 |
3.2.2 荷载-沉降分析 |
3.2.3 桩身轴力分析 |
3.2.4 桩侧摩阻力分析 |
3.2.5 桩端阻力比分析 |
3.3 成桩机制及工程实例分析 |
3.3.1 成桩机制分析 |
3.3.2 工程实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数值模拟研究 |
4.1 工程概况 |
4.1.1 工程地质条件概况 |
4.1.2 水文地质条件概况 |
4.2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数值模型建立 |
4.2.1 桩土本构模型及接触关系的选取 |
4.2.2 数值模型材料参数的选取 |
4.2.3 地应力平衡、单元选取及网格划分 |
4.2.4 模拟现场静载荷试验 |
4.3 桩周土改善效应影响研究 |
4.3.1 荷载-沉降计算结果分析 |
4.3.2 桩身轴力计算结果分析 |
4.3.3 桩侧摩阻力计算结果分析 |
4.3.4 桩端阻力比计算结果分析 |
4.4 扩径效应影响研究 |
4.4.1 荷载-沉降计算结果分析 |
4.4.2 桩身轴力计算结果分析 |
4.4.3 桩侧摩阻力计算结果分析 |
4.4.4 桩端阻力比计算结果分析 |
4.5 桩身强度影响研究 |
4.5.1 荷载-沉降计算结果分析 |
4.5.2 桩身轴力计算结果分析 |
4.5.3 桩侧摩阻力计算结果分析 |
4.5.4 桩端阻力比计算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主要结论 |
5.2 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钻孔灌注桩质量评价及事故处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钻孔灌注桩的发展 |
1.2 桩基础分类 |
1.2.1 按承载性状分类 |
1.2.2 按施工方法分类 |
1.2.3 按桩的设置效应分类 |
1.3 桩基础的适用性和钻孔灌注桩的优点 |
1.3.1 桩基础的适用性 |
1.3.2 钻孔灌注桩的优点 |
1.4 钻孔灌注桩的质量问题 |
1.5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简介及关键工序控制 |
2.1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简介 |
2.1.1 钻孔灌注桩的工艺类型与适用范围 |
2.1.2 成孔灌注桩质量标准 |
2.1.3 反循环成孔施工工艺 |
2.1.4 正循环钻成孔施工工艺 |
2.1.5 机械扩底桩施工 |
2.1.6 螺旋钻成孔施工法 |
2.1.7 旋挖成孔施工法 |
2.1.8 冲击成孔施工法 |
2.2 钻孔灌注桩关键工序控制 |
2.2.1 成孔作业 |
2.2.2 制笼作业 |
2.2.3 水下灌注砼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钻孔灌注桩常见质量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沉桩效应 |
3.2 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 |
3.3 常见事故表现形式及其危害性 |
3.4 事故原因分析、预防措施及事故后处理 |
3.5 环境变异引起桩基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 |
3.5.1 鉴别施工质量和环境变异两种原因的方法 |
3.5.2 环境变异引起桩基工程事故的处理对策 |
3.6 防止桩基工程事故发生的治本措施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钻孔灌注桩质量评价方法 |
4.1 检测方法和内容 |
4.2 钻孔灌注桩的成桩质量检验 |
4.3 桩身完整性检测 |
4.3.1 检测数量 |
4.4 检测方法简介 |
4.4.1 动测法 |
4.4.2 钻芯法 |
4.4.3 单桩静载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钻孔灌注桩质量评价方法的工程应用 |
5.1 工程概况 |
5.2 地质概况 |
5.3 桩基质量 |
5.3.1 65#桩基本情况 |
5.3.2 73#桩基本情况 |
5.3.3 91#桩基本情况 |
5.3.4 92#桩基本情况 |
5.4 原因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钻孔灌注桩事故处理技术及其工程应用 |
6.1 常用的桩基处理方案 |
6.1.1 接桩法 |
6.1.2 压浆法 |
6.1.3 结构措施法 |
6.1.4 加桩法处理桩基质量事故 |
6.1.5 置换法处理桩基事故 |
6.2 融景园桩基质量缺陷处理方案 |
6.2.1 73号桩及65号桩处理方案 |
6.2.2 91号桩、92号桩的处理方案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有待进一步工作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A 缺陷桩处理前低应变完整性检测图 |
附图B 融景园缺陷桩位平面位置示意图 |
附图C 钢筋束布置示意图 |
附图D 缺陷桩处理后低应变完整性检测图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钻孔压浆桩在齐齐哈尔地区应用前景及有关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应用概况 |
2 钻孔压浆桩的特点 |
3 应用效果 |
4 应用钻孔压浆成桩法的优越性 |
(1) 应用面宽。 |
(2) 承载力高。 |
(3) 质量可靠、安全系数大。 |
(4) 施工速度快。 |
(5) 施工现场无震动、无噪声、无排污。 |
5 钻孔压浆法成桩在齐齐哈尔地区的应用范围 |
6 几点体会 |
(8)后压浆技术对大直径灌注桩承载力提高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后压浆钻孔桩竖向承载力的计算 |
2.1 后压浆原理 |
2.2 计算方法 |
第三章 自平衡加载试验方法 |
3.1 传统的加载试验技术简介 |
3.2 自平衡加载原理与计算理论 |
3.3 测试设备简介 |
第四章 现场试验设计与实施 |
4.1 试验概况 |
4.2 试桩测试元件布设 |
4.3 后压浆技术方案 |
4.4 自平衡测试方案 |
4.5 试验方法 |
第五章 现场试验成果与分析 |
5.1 试验成果处理方法 |
5.2 试验成果 |
5.3 试验成果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钻孔压浆成桩法”的设计与施工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D]. 李岳. 浙江大学, 2020(02)
- [2]钻孔压浆桩在南宁新朝阳商业广场工程的应用[J]. 李少芳. 广西城镇建设, 2007(08)
- [3]钻孔灌注桩质量评价及事故处理技术[D]. 戴君扬. 同济大学, 2006(04)
- [4]钻孔压浆桩在齐齐哈尔地区应用前景及有关问题探讨[J]. 宋慎春,武环,贾庆军.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06(05)
- [5]钻孔压浆桩在基坑护坡中的应用[J]. 韩雅民.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2)
- [6]浅谈钻孔压浆桩[J]. 李凯,张洁. 中国科技信息, 2005(13)
- [7]北京高院十大专利案件评介[J].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三庭.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05(04)
- [8]后压浆技术对大直径灌注桩承载力提高的试验研究[D]. 李铁成. 长安大学, 2004(01)
- [9]长螺旋钻孔注浆灌注桩的改进优势和应用探讨[J]. 鄢敏,刘祖德.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3(02)
- [10]“钻孔压浆成桩法”的设计与施工应用[J]. 游启枝. 建筑技术开发,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