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民自治条件下乡镇管理模式转换研究》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韩瑞波,唐鸣[1](2020)在《组织韧性视阈下的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及其逻辑解析》文中研究表明基层治理的体制困境考验着基层党政组织韧性。乡镇管理体制改革正是基层党政组织以强化自身韧性为目标,不断回应体制困境的探索性实践。这一过程可划分为两种前后相继的环节:其一,认知环节,即从"科层制的内外张力"诊断体制困境,从"权责不等的体制惯性"理解问题形成的机理,从"简约与高效的统一"阐释改革原则;其二,行动环节,即以治权重构实现组织系统的内部优化,以协同治理实现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型构,以服务优先实现组织目标的重新设定。以此为参照,可将乡镇管理体制改革逻辑归纳为政治与行政均衡逻辑、权责匹配逻辑、政社协同逻辑。遵循以上逻辑,应在基层治理的结构调适、功能转型、动员激励、资源整合等方面继续着力,构建简约高效的乡镇管理体制。
梁琦[2](2020)在《农村基层治理中的私人治理困境与公共性再造 ——基于浙江竹村与湖北河村基层治理实践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国家税费改革之前,国家通过“三提五统”的资源提留方式向农村提取资源,并通过高度组织化的村级组织完成资源汲取,村级组织具有强制度性权威,村级组织代表国家的行政意志直接和村民打交道而具有较强的治理能力。2003年国家税费改革以后,国家从农业资源中汲取工业化建设资本转为向农村输送公共品资源,大量资源下乡,一方面,乡镇基层政府的收益基础发生了改变,由此也将其工作重心转移到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和资源,而不是关心村庄中的资源、公共事务和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基层政权走向“悬浮”。另一方面,村级自治组织的治权开始衰落,农村基层组织治理资源和动力不足,越来越多的村庄走向私人治理路径。在国家制度供给能力不足,村庄治权衰落的背景下,许多资源稀疏的一般农业型村庄,其村级组织的配置性权威丧失,村干部只能靠在村内“表面公平潜在的利益攫取”、“针对性的私人动员”、“拉关系、套近乎、讲感情”的私人协商方式抑或是“消极作为”、“不出事逻辑”、等私人治理逻辑来积累治理资源,另一方面,乡镇政府的管控也使得村级组织的自治能力没有培育起来,乡村共同体的利益连带关系发生改变,村级组织没有培育起治理能力,造成了动员困境、项目落地困境、公共性萎缩困境等问题,此外,村庄的公共生活与仪式活动并没有培育村庄公共性而仅构成村庄私人关系的聚合,这些因素在村庄内的合力就构造了该村的私人治理,应该看到该村的治理逻辑是一种“去权威生成机制”而无法生产出农村治理现代化所需的体系与能力。基于此,本文运用深描和比较的手法,运用丰富的经验材料分别从两个村庄的乡镇政府、村级组织、村民小组、普通村民、钉子户等不同村庄力量的行动逻辑、参与过程以及扮演角色来呈现同样为资源稀疏的农业型村庄,浙江竹村与湖北河村不同的基层治理实践机制和结果,以及竹村在私人治理过程中面临的治理困境、河村的制度公共性激活村级治理。具体来说,竹村村级私人治理逻辑主要存在着制度权威衰落困境、治理资源缺乏困境、村庄利益分化困境等,而河村主要动用了“制度动员、价值动员以及舆论动员”、“村—组—湾"三级治理架构”、“五议两公开”等再造公共性的规则,通过对两个村庄治理逻辑的对比,从而探讨私人治理对国家政权合法化的冲击、村级组织的治理困境、以及激活村庄治理公共性对基层治理的重要意义。基于大量的经验资料,本文通过对资源禀赋上相近但治理逻辑相异的两个村庄的比较分析来揭示私人治理的运用在基层治理中的困境,并试图通过针对性的动员逻辑再造村庄公共性,其目的主要有:其一、在治理资源和治理权威绝对衰落以及治责结果化导向下,私人治理治理过程中不仅大量耗散村庄资源增加治理成本并进一步压缩治理的空间,还割裂了村庄的完整性和村治主体之间的异化,最终导致了治理困境。其二、探讨如何发挥村民在治理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促成国家资源与村庄真实需求对接从而再造村庄内生的公共性进行“多元治理主体”的治理动员与激活村民主体化的民主协商机制;其三、探讨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制度框架和国家大量资源输入的背景下,占主体的农业类型村庄的治理能力以及治理体系建设如何能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其四、对再造村庄公共性的意义与对国家-农村社会-农民关系之间的探讨,并为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一点经验之谈。其五、结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对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进行解读以期能成为有价值的参考。
郜清攀[3](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农民群体的公共服务需求不断升级。而当前中国农村地区相对落后的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却愈益无法满足农民群体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要。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为农业农村进一步发展的战略目标的同时,也为当前农村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事业提出了一系列新目标、新要求,使人们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认识水平上升至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乡镇政府处于国家与农村社会交互作用的关键节点,是连接政府与农民的中枢和纽带。乡镇政府作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组织者、协调者和践行者,不仅负责各项具体农村公共服务政策的贯彻落实,而且决定着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发展方向和总体水平。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对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基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推进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乃至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现阶段,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服务内容结构性失衡、服务供需脱节以及服务效能滞后,成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实现农业农村全面振兴的制约因素。鉴于此,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从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意义出发,以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要素条件与其内部结构和外显结构之间的互动机理为依据,系统分析了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现状及能力不足表现的考察,从不同视角探析了造成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加强基层政府改革的实践经验,以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目标要求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为指导,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本文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对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等进行了阐释。第二部分为论文的主体部分,由五章内容构成。第一章,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理论成果,详细考察了政府、乡镇政府、公共服务、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等概念。基于乡村振兴的概念、内涵与基本要求,全面考察了新时代新矛盾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历史渊源、现实依据、时代背景及其意义。并从市场失灵理论和政府失灵理论、公共产品提供和生产分离理论、服务型政府理论以及治理和善治理论等多个角度阐释了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从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以及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需要三个方面系统阐释了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第二章,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的分析。基于“要素构成—内部结构—外显结构”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从内部结构和外显结构两个维度系统考察了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结构,通过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要素条件的检视,深入透析了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要素条件与其内部结构和外显结构之间的互动机理。在此基础上,以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目标和理念为指导,从静态(结果)和动态(过程)两个维度设计了一套用以测量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第三章,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运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基层群众的服务需求、满意度和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三个方面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在不同服务领域的具体表现进行系统考察。立足于实证分析的成果,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总量和质量不足、供给结构失衡等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基于当前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困境,从政府职能定位、财权与事权关系、考评机制、供给方式、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系统阐释了造成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深层次原因。第四章,对国内外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改革实践与经验启示的分析。基于比较研究的视角,结合国内外不同地区的实践,详细探讨了国内一些乡镇政府在公共服务集约化、市场化、民主化、信息化等多个方面的改革实践,以部分西方发达国家为例,从政府向市场放权、政府之间放权、政府向社会放权三个维度,系统考察了西方发达国家在公共服务市场化、分权化、社会化改革等领域的实践创新。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了上述实践在政府组织机构改革、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政府间权责划分以及社会组织培养等方面对现阶段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启示。第五章,以乡村振兴战略的若干发展理念为指导,明确加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目标要求和基本原则,进而从乡镇政府的行政体制改革、财政管理体制、人才队伍建设、服务供给机制、服务供给模式等多个层面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提出针对性措施。第三部分是结论部分,从整体上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概况、总结及展望。本文的主要结论有:第一,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可分为内部结构和外显结构。内部结构是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本身所凭借的权力资源、财力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要素。外显结构表现为两个方面:从服务结果来看,包括乡镇政府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社会保障服务能力、文化教育服务能力、生态环境服务能力、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和公共安全服务能力。从服务过程来看,包括乡镇政府的民意聚合与甄别能力、资源获取与配置能力、公共决策和执行能力、监督问责与评估能力、民意诉求回应能力。第二,影响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要素条件包括体制性要素、制度性要素、主体性要素、策略性要素四个方面。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形成就是通过乡镇政府的体制性要素、制度性要素、主体性要素以及策略性要素的有机结合和共同作用,将政府潜在的权力资源、财力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各种资源转化为政府各种外显公共服务能力的过程。第三,通过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现状的分析可知:从服务内容来看,首先,医疗卫生条件、养老保障服务、公共卫生安全以及污水治理属于基层群众最关心同时也是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表现较差的领域;其次,道路交通、基础教育、合作医疗保险属于基层群众比较关心,同时也是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表现较强的领域;再次,在水电气供给、社会治安、生产安全、贫困救助、农田水利、垃圾处理、自然灾害防治等领域,基层群众的需求不显着,但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表现良好;最后,在法律援助、失业救济、公共文化、环境绿化等领域,基层群众的需求不显着,同时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表现较差。从服务过程来看,乡镇政府在民意聚合与甄别、公共决策与执行、监督问责与评估、对民意诉求的回应等方面的能力表现尽管较为平衡,但普遍偏低,在资源获取与配置方面的能力存在明显不足。第四,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具体表现在:一是公共服务供给总量和规模不足,二是服务内容存在着结构性失衡,三是乡镇政府对公共服务职能的认识模糊清晰,四是服务供给脱离农村基层社会的实际需要,五是乡镇政府应对基层群众服务需求升级的能力不足。究其原因,制约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体制性因素包括乡镇政府发展定位不明确、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制度性因素主要表现为绩效考核与评估机制不健全;主体性因素主要是指乡镇政府服务人员的结构不合理以及整体素质和能力的欠缺;策略性因素主要表现为乡镇政府垄断公共服务供给,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单一。第五,针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路径,应当以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为目标要求,以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促进城乡统筹融合发展为基本原则,逐步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具体而言,一是推进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二是完善以服务为导向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三是加强乡镇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四是建立群众广泛参与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五是探索多元主体协同的服务供给模式。
李添[4](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H镇行政管理体制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农业大国,我们国家在农村工作方面的指导思想不断演进提升。党的在十六届五中全会至十八大期间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三农”核心思想,对于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以往政策主要侧重于从城市角度出发,需要通过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使农村地区不断发展,一定程度上没有充分的激发出乡村的积极主动性,现阶段城市化和现代化过程中部分乡村衰落的现象的出现,也不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目标的实现。十九大报告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农村工作指导思想的重大转变,同时也给新的时代下乡村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乡村今后的发展确定了思路。乡村振兴提出的是“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思路,部署的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农村全面现代化,规划的是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新体系,建设的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型农村工作队伍。乡村振兴战略认为城市和乡村地位同等,乡村本身为有机整体,需要优化调整产业、生态、文化等资源,合理的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乡村在独立性和差异化的前提下与城市进行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战略要站在乡村发展的角度去设计政策,更加偏重调动乡村自主性,充分释放乡村内在活力,改以往的外生增长为内生增长,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中国乡村。基于此,本文以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结合具体的H镇进行研究,分析当前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的具体的原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进行分析总结后,针对具体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现阶段改善行政管理体制、加强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和建议,这些措施可以概括为加快对乡镇政府职能职责的转换完善,允许乡镇自主调整乡镇机构设置,加强人员编制动态管理和精细管理、进一步的理顺党政、县乡、乡村之间权限关系,增强乡镇权力监督制约机制有效性,希望通过这些措施能够促进我国乡镇新的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李元洪[5](2018)在《适应性治理:乡镇权力的运作逻辑 ——基于沙镇的个案研究》文中指出复杂多变的乡村社会、残缺不全的自身职能、刚性约束的科层体制导致乡镇党委政府陷入“权力孤岛”,处于“权力孤岛”上的乡镇党委政府其权力运作逻辑是什么?表现形式怎样?正是本文所要回答的问题。本文站在乡镇权力运作逻辑历史发展脉络的高度,在国家—-社会关系框架下,以中部地区的沙镇权力运作作为观察支点,运用理性选择理论,通过“内视”(即对乡镇权力的历史演变及现实结构进行考察)“外观”(即对乡镇党委政府与其上下左右互动主体的观察),对当下的乡镇党委政府与同级组织、上下机构以及镇域企业、社会精英之间互动过程进行分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展现乡镇权力运作过程,并探讨其内在的乡镇权力运作逻辑,以及乡镇权力运作逻辑的各种表现形式,提出乡村社会的复杂性、自身职能的软弱性、科层体制的强制性导致乡镇党委政府陷入“权力孤岛”,而处于“权力孤岛”上的乡镇党委政府,为了应对各种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其权力运作呈现出适应性治理逻辑。从乡镇权力运作逻辑角度看,适应性治理是指乡镇党委政府作为社会治理主体之一,其权力运作在回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时,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乡镇权力运作适应性治理逻辑具有灵活性、集成性、阶段性、目的性和妥协性等五个特点。灵活性是指适应性治理在制度安排上将随着实际情况的改变而改变,具备伸缩性和灵活变化的特征。集成性是指适应性治理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及时反映实际需要,不断进行自我完善,促进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体系。阶段性是指适应性治理是中国乡镇权力运作逻辑历史变迁的一个阶段,具体时间是从1984年人民公社制度全面取消之后到2050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之前这一时间段。目的性是指适应性治理提供一系列治理逻辑和治理策略供我们选择,其目的在于不断优化和完善治理系统,不计较成本、不带功利目的地建构出可持续发展的体系。妥协性是指适应性治理为达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通过一系列制度化和非制度化的调适,向内使劲,以减缓外部压力,适应环境需求。乡镇权力运作适应性治理逻辑的表现形式包括与县委县政府互动中表现出来的变通逻辑、与县财政局互动中表现出来的依附逻辑、与“七站八所”代表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互动中表现出来的半依赖逻辑、与镇域乡镇企业互动中表现出来的服务交换逻辑、与村两委互动中表现出来的管理逻辑、与镇域社会精英互动中表现出来的人情逻辑,以及其他学者笔下的“变通、摆平、人情、关系、面子、媒、擂、示弱、怀柔”等等,适应性治理逻辑既是乡镇权力运作理性选择的结果,也是现有条件下乡镇权力运作的无奈之举,同时也是乡镇权力运作从代理性治理逻辑、行政性治理逻辑发展到协商性治理逻辑必须经历的历史阶段,更是乡村社会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对适应性治理逻辑的研究,不仅能够深刻认识当下乡镇权力运作规律,而且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决策依据。
杨丹,徐继敏[6](2017)在《我国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现状、问题和思路》文中研究说明"十二五"期间,我国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瞩目成绩,中央和地方通过政策文件对改革形成基本共识,改革"由点及面"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不仅乡镇政府权力得以扩充,还促使乡镇综合能力高效提升。但是,改革进度不统一、与其他行政体制改革衔接不够以及法治化水平低是现阶段乡镇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深化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应结合"县管市"体制培育中小城市,将部分乡镇改为街道办事处,并推行基层自治。同时,建立完善的行政组织法体系和行政体制改革法律制度,将乡镇改革纳入法治化轨道。
赵大朋[7](2012)在《城乡统筹背景下村级党组织功能转型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村级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嵌入”农村社会的最基层组织,是农村社会的组织核心和领导力量。“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作为执政党与农村社会沟通和互动的“关节点”,村级党组织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分布范围广泛,其自身功能能否得以有效实现,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局。当前,随着我国城乡发展战略的深度转型,农村场域内国家、政党和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基本状态与以往相比有了新的变化。这种新变化对村级党组织在城乡二元体制下所形成的功能定位模式产生了巨大的挑战,致使村级党组织原有的各种功能不断弱化,出现了明显的“功能障碍”现象,在总体上陷入了“软弱涣散”和“毫无作为”的状态。功能障碍的产生降低了村党组织与农村社会进行沟通和互动的能力,造成了村级党组织与农村社会关系的疏离,弱化了执政党对农村社会的影响力和作用力。可以说,当前村级党组织在功能实现上的种种困境,严重侵蚀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损害了党的合法性,同时也对农村社会的持续发展与和谐稳定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面对这种现状,如何在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不断调整村级党组织原有的功能结构,在总体上实现村级党组织功能的转型,就成为学术界不得不面对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本文在研究中以“国家—社会”研究范式为基本分析工具,以建国以来城乡关系的变迁为主要线索,在基本逻辑结构上沿着“概念解析——历史回顾——现状分析(提出问题)——发展目标建构(分析问题)——实现路径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逐步展开,层层深入。具体来说,本文研究的整体思路就是:本文以建国以来我国城乡关系变化发展的不同阶段为基本线索,立足于农村场域内国家、政党和社会三者之间关系变化的基本状态,准确界定建国以来村级党组织功能定位和转型的不同阶段,揭示城乡关系变迁对村级党组织功能定位和转型的影响。在历史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当前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实际,着重分析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场域内国家、政党和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新变化,以及这种新变化对村级党组织传统的功能定位模式所带来的各种挑战和影响,并为村级党组织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寻找合适的对策,提出具体化的建议。依据上述逻辑架构和主要线索,本文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为本文的理论支撑部分,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从中国语境下国家、政党、社会三者关系的基本状态和发展趋势来正确分析和认识“政党功能”和“中国共产党功能”这两个核心概念。本部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利用政治系统分析的相关方法对政党功能的含义和特点进行分析和概括。二是,利用西方传统的“国家—社会”研究范式正确认识政党功能的具体构成、主要特点及其发展的基本趋势。三是,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国情,分析“国家—社会”研究范所存在的种种局限,概括在中国语境下国家、政党、社会三者之间关系变化发展的总体历程和主要特点,并把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功能转型的整体历程划分为“全能型”和“行政主导型”两大阶段。第二部分为本文的历史分析和考察部分,主要考察建国以来城乡二元体制的发展对村级党组织功能定位和转型的影响。这部分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立足于建国以来城乡二元体制形成和发展的不同阶段,分析农村场域内国家、政党、社会三者关系变化发展的不同状态,由此对村级党组织功能转型的不同阶段进行合理划分。具体来说,本部分的主要内容就是:把建国以来我国城乡二元体制形成和发展的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城乡二元体制逐步形成阶段、政策主导型城乡二元体制阶段、双重导向型城乡二元体制阶段,并根据这三个阶段相应地把村级党组织功能的演变和发展也划分为三个阶段,即革命导向型组织阶段、全能型组织阶段和行政代理型组织阶段。第三部分为本文的现实问题分析部分,主要论述城乡统筹背景下村级党组织功能障碍的具体表现,揭示村级党组织在城乡二元体制下所形成的强控制的功能定位与农村社会自主性不断增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这部分内容包括以下两方面:首先,全面认识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相关内容,分析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推进对农村社会成长和发育所带来的重大影响。其次,根据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农村社会自主性不断增强的现状,正确分析和认识农村场域内国家、政党、社会三者关系的新变化,以此来分析村级党组织功能障碍产生的根本原因及其具体表现。第四部分为本文的发展目标建构部分,主要是研究和探讨在城乡统筹背景下村级党组织功能转型的主要目标和方向。这部分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针对村级党组织现有的功能定位模式的种种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政党导向型”村级党组织的概念,并在总体上把“政党导向型”村级党组织的各种功能划分为两大类,即政党类功能和行政类功能。其中,政党类功能是“政党导向型”村级党组织的核心功能,行政类功能是“政党导向型”村级党组织的辅助功能。同时,又根据村级党组织与农村社会作用方式的不同,把村级党组织的政党类功能分为两类,即引导性功能和适应性功能。第五部分为本文的路径探索部分,主要探索村级党组织实现自身功能转型的具体路径。本部分结合统筹城乡发展的实际,把村级党组织实现自身功能转型的路径归纳为以下六条:1、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是村级党组织实现自身功能转型的物质基础;2、实现自身运行模式的转型,是村级党组织实现自身功能转型的关键所在;3、实现自身组织设置模式的改变,是村级党组织实现自身功能转型的重要前提;4、不断提高自身的治理能力,是村级党组织功能转型关键所在;5、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为村级党组织实现自身功能转型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6、进行乡镇管理体制改革,为村级党组织功能转型提供良好的外在体制环境。
欧琳宗[8](2011)在《我国乡镇政府管理与村民自治良性互动研究 ——以广西J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乡镇政府管理与村民自治是农村基层稳定发展的两翼,其事关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局,任何一方缺失都会给我国农村基层的稳定发展带来巨大的消极影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工程,而这些工程的顺利推进需要乡镇政府管理与村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形成合力。但是由于体制、经济、法律制度、思想文化等因素影响,虽然中国恢复推行村民自治将近30年,但是乡镇政府管理与村民自治之间依然存在经济、政治等领域的冲突,难以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本文以广西J镇为案例,从政治学视角,系统分析了乡镇政府管理与村民自治之间缺乏良性互动的主要体现及其制约因素,并由此认为推进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县级政府的宏观调控、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提高村民的综合素质等是有效推动我国乡镇政府管理与村民自治良性互动的主要途径。
郑巨化[9](2009)在《乡镇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的有效衔接研究 ——以温州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应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负责“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同时,村民委员会还必须“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工作。”由此可见,我国的村民自治组织既是一个实行“四大民主”的自治组织,又是一个必须听命于上级政府的行政组织。村民自治组织在其诞生之日起就已经深刻地打上了早几年瓦解掉的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烙印。这种建立在土地集体所有制上的村民自治组织制度在颁行初期人们曾对其倾注了很多期望,认为这个自治制度不仅能更好地维护农民权益,促进农村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能为中国的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基础,并为政治体制的改革寻找到一个自下而上的突破口。但实践表明,在我国推行了多年的以实行基层民主政治为宗旨的村民自治制度,尽管其培养和训练了农民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程序,并为中国现今的民主政治建设打下了基础,但它并没有给我国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带来实质性的好处。加上农业税的取消,村民委员会原有的经济基础越来越薄弱,除了少数拥有较多数量集体资产的之外,很多村民委员会已在经济上越来越难以为继了。在这种情况下,村民自治该如何与乡镇行政管理的有效衔接,有机地处理二者的关系对于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资料文献理论为依据,根据我国村民自治的研究文献及实践总结,介绍了乡镇行政管理的职能、相关制度建设等现状,以及村民自治的演进、发展,然后根据乡政行政管理与我国村民自治的特点,分析了两者的关系,探讨了进行村民自治与乡镇行政管理有效衔接的积极意义和迫切性。研究的方法主要是以问卷调查法,从对温州市的四个乡镇的村民自治和乡镇管理的调查,以进一步了解现状。从调查结果看,温州市所辖农村乡镇行政管理和村民自治还存在如意识、文化、权势等一些干扰因素,以及两种管理制度存在的缺陷漏洞等不足之处。对此,本文根据所掌握的数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改革乡镇行政管理职能,创新服务方式;并针对村民自治现状,提出了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营造村民自治的良好环境;建立和完善法律制度,增强适应性和可操作性;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以此来发展农村经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协调好乡村关系等对策建议。为村民自治和乡镇行政管理的有效衔接和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杨平[10](2009)在《西北民族地区农牧民政治参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西北民族地区这一特定地域和农牧民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对于中国的政治学和政治学学者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西北民族地区是集贫困问题、环境问题、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三农”问题、教育问题、人口问题、安全问题等诸多中国问题于一身的问题集中区域,这些“问题集合”决定了西北民族地区整体上处在中国现代化时间梯度结构的底层,决定了实现现代化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加复杂多样。在这一“问题集合”区域生活的各族农牧民的政治参与不仅对促进当地基层民主政治进程、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公民权利的保障与实现等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国家安全、政治稳定、民族和谐具有特殊的价值。为了对西北民族地区农牧民政治参与进行深入的研究,论文对现有的文献资料进行了较为充分的分析,对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省区选样村庄和乡镇进行了实地调查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西北民族地区农牧民政治参与的总体特征,并且分析了影响其政治参与的制约因素。由于西北民族地区农牧民政治参与的主要社会空间集中在村庄、乡镇、民间组织,为了全面了解和研究西北民族地区农牧民的政治参与,论文对村庄、乡镇、民间组织三个不同场域中的农牧民政治参与状况进行了描述和分析。由于,本课题的研究不能脱离国家现代化战略的背景,因而,从现代化视角思考扩大农牧民有序政治参与也是论文要论及的重要问题。论文由八个部分构成一个逻辑体系。第一章为导论,主要对论文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的思路、方法等问题进行了介绍。第二章分别从参与主体、参与意识、参与场域、参与态度、参与目的、参与途径、参与层次、参与效果八个方面总结概括了西北民族地区农牧民政治参与的总体特征;第三章分析了西北民族地区农牧民政治参与的制约因素,主要从自然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教育水平、民族和宗教因素、传统文化因素等方面,对农牧民政治参与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第四章基于对西北民族地区汉族村庄、少数民族村庄和多民族村庄的样本分析,对不同民族类型村庄中的农牧民政治参与的一般特点和差别进行了概括;第五章分析了不同参与主体在村庄场域中进行政治参与采取的行动策略、原因以及对村治的影响,提出了完善农牧民在村庄场域中政治参与的措施;第六章揭示了在乡镇场域农牧民政治参与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的思路;第七章分析了农牧民在民间组织场域参与的样态,论述了民间组织对农牧民政治参与的正面功能和负面影响,分析了民间组织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第八章从中国现代化尤其是政治现代化的视野审视西北民族地区农牧民政治参与,提出研究西北民族地区现代化和农牧民政治参与的定位和原则,揭示这一地区农牧民政治参与的价值,提出了扩大农牧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基本途径。本文认为:西北民族地区农牧民政治参与处在初级阶段,表现出众多初级阶段的特征,而这一状况是西北民族地区自然和人文环境、历史和现实条件形塑的结果;和全国大多数地区一样,西北民族地区的农牧民政治参与集中在村庄、乡镇、民间组织三个场域,从这三个场域中去观察、分析才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农牧民政治参与的状况;村庄是农牧民政治参与主要的场域,农牧民在村庄场域的政治参与需要更多的指导、规范和帮助;乡镇场域的农牧民政治参与要和乡镇体制改革密切结合,在构建“合作型”乡镇政权的过程中,使这两个目标在一个共时段中寻求解决;民间组织是农牧民政治参与日益重要的场域,民间组织需要健康的发展;西北民族地区农牧民政治参与必须和国家现代化的发展相适应,必须把农牧民的政治参与纳入到国家现代化尤其是政治现代化的整体框架中,保持现代化和扩大农牧民有序政治参与进程同步。
二、《村民自治条件下乡镇管理模式转换研究》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村民自治条件下乡镇管理模式转换研究》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组织韧性视阈下的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及其逻辑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基础与分析视阈 |
(一)已有研究文献述评 |
(二)组织韧性的分析视阈 |
二、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的认知环节 |
(一)体制困境的诊断:科层制的内外张力 |
(二)问题机理的剖析:权责不等的体制惯性 |
(三)改革原则的阐释:简约与高效的统一 |
三、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的行动环节 |
(一)治权重构:科层制内部组织系统的优化 |
(二)协同治理: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的型构 |
(三)服务优先:组织目标的设定 |
四、组织韧性视阈下的乡镇管理体制改革逻辑 |
五、结语 |
(2)农村基层治理中的私人治理困境与公共性再造 ——基于浙江竹村与湖北河村基层治理实践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论依据 |
1.1.1 研究问题的由来 |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1 选题的理论意义 |
1.2.2 选题的现实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村治中的国家-社会二元理论范式 |
1.3.2 村治中的实体论研究视角 |
1.3.3 分析范式转向:从实体论转向关系论 |
1.3.4 村治困境与村庄公共性的研究 |
1.4 篇章结构 |
1.5 研究方法与核心概念 |
1.5.1 个案访谈法 |
1.5.2 参与式观察法 |
1.5.3 核心概念 |
1.6 分析框架与研究思路 |
1.6.1 分析框架 |
1.6.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村庄社会经济基础:浙西南部竹村与鄂东北部河村概述 |
2.1 浙西南部竹村概况 |
2.1.1 村庄区位与家计模式 |
2.1.2 村庄结构与户族类型 |
2.1.3 村治主体与班子结构 |
2.1.4 小结 |
2.2 鄂东北部河村概况 |
2.2.1 村庄区位与家计模式 |
2.2.2 村庄结构与户族类型 |
2.2.3 村治主体与班子结构 |
2.2.4 小结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乡镇政府的行动角色:两个乡镇不同的表达 |
3.1 行政压力向下传导与自利性表达:林乡政府的行为逻辑 |
3.1.1 水库移民的遗留问题 |
3.1.2 项目进村初期的“拉资跑项”、村级债务 |
3.1.3 从“跑”到“分”的自利性项目资金分配 |
3.1.4 运动式治理与村庄社会的接轨 |
3.1.5 “一票否决”的任免考核 |
3.2 治理现代化下的精细化、留痕化:泉镇政府的行为逻辑 |
3.2.1 早期结果考核的“计划生育”政策 |
3.2.2 治理现代化时期的运动式治理 |
3.2.3 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过程考核 |
3.3 小结 |
第四章 村级组织的比较:被困的私人治理与公共性再造 |
4.1 多方被困的治理:浙西南部竹村的村级组织 |
4.1.1 从一项村庄公共品说起 |
4.1.2 私人治理的村干部寡头 |
4.1.3 无行动能力的村民小组、村民代表 |
4.2 鄂东北部河村的村级组织:多元的治理主体 |
4.2.1 “五议两公开”公共性再造的场域 |
4.2.2 村治主体的“两个原则”与“四个特性” |
4.2.3 治理下沉与小组善治的村民小组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被动员群众的比较:私人治理与公共性激活的呈现 |
5.1 私人治理下的利益群体:浙江竹村的农民群众 |
5.1.1 嵌入在土地利益里的“硬”钉子户 |
5.1.2 两头游走的政治投机分子 |
5.1.3 村庄中的“软钉子”与牟利群众 |
5.2 激活公共性的治理群体:湖北河村的农民群众 |
5.2.1 在公共话语场域被磨“软”的钉子户 |
5.2.2 双向的村务反馈与村庄决策的普通村民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私人治理:对治理困境发生机制的解读 |
6.1 私人村治主体与配置性权威资源丧失 |
6.2 村庄治理空间与乡镇政府的管控逻辑、村治自主性 |
6.3 项目进村困境与项目争取和落地的私人治理 |
6.4 私人关系建构的村庄社会基础、公共生活与仪式活动 |
6.5 小结 |
第七章 公共性再造:一种“找回群众”的治理机制 |
7.1 制度动员:公共场域、精英吸纳、多元村治主体与治理身份 |
7.1.1 公共场域再造 |
7.1.2 精英吸纳逻辑 |
7.1.3 村治主体多元化 |
7.1.4 治理主体的多重身份 |
7.2 价值动员:“公心”评价体系、内生价值与自主参与 |
7.3 舆论动员:集体舆论对少数钉子户的压制 |
7.3.1 舆论动员 |
7.3.2 对钉子户的治理 |
7.4 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讨论 |
8.1 村治逻辑核心机制:比较与归纳 |
8.1.1 两村乡镇政府的治理逻辑比较 |
8.1.2 两村村干部治理逻辑比较 |
8.1.3 两村村民小组治理比较 |
8.1.4 两村找回村内群众的逻辑比较 |
8.2 对找回群众理路的探讨 |
8.2.1 吸纳逻辑 |
8.2.2 消解逻辑 |
8.2.3 动员逻辑 |
8.3 从私人治理逻辑的发生机制视角对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路径探讨 |
8.3.1 制度权威衰落困境 |
8.3.2 治理资源缺乏困境 |
8.3.3 村庄利益分化困境 |
8.3.4 应对私人治理的思路 |
8.3.5 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路径探讨 |
8.3.6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
8.4 再造村庄治理公共性与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再探讨 |
8.4.1 农村基层治理的公共性内涵 |
8.4.2 制度公共性在不同层面的价值 |
8.4.3 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再探讨 |
8.5 研究不足与进一步讨论 |
参考文献 |
(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基本理论分析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乡镇政府、政府能力与公共服务 |
(二)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与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
(三)乡村振兴战略 |
二、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市场失灵理论和政府失灵理论 |
(二)公共产品提供和生产分离理论 |
(三)服务型政府理论 |
(四)治理和善治理论 |
三、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
(一)是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 |
(二)是推动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需要 |
(三)是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由之路 |
第二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构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的依据 |
(一)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内部结构 |
(二)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外显结构 |
二、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形成的要素条件 |
(一)体制性要素 |
(二)制度性要素 |
(三)主体性要素 |
(四)策略性要素 |
三、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基于结果的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
(二)基于过程的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
第三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归因 |
一、调查数据和资料的来源 |
(一)问卷调查 |
(二)访谈调查 |
(三)实地调查 |
二、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发展现状的考察 |
(一)对农民群体公共服务需求的考察 |
(二)基于满意度的公共服务能力考察 |
(三)基于供给过程的公共服务能力考察 |
三、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综合表现 |
(一)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 |
(二)服务供给内容的结构性失衡 |
(三)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认知模糊 |
(四)脱离农村基层社会实际需要 |
(五)应对服务需求升级能力不足 |
四、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归因分析 |
(一)乡镇政府发展定位不明确 |
(二)政府的财权和事权不匹配 |
(三)人才管理制度机制不完善 |
(四)政府绩效考评机制不合理 |
(五)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不科学 |
第四章 国内外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改革实践与经验启示 |
一、国内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改革实践 |
(一)“政务中心”:公共服务集约化改革 |
(二)“以钱养事”: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 |
(三)“民主恳谈”:公共服务民主化改革 |
(四)“互联网+”:公共服务信息化改革 |
二、国外提升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改革实践 |
(一)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 |
(二)地方政府分权化改革 |
(三)公共服务社会化改革 |
三、国内外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经验启示 |
(一)优化乡镇政府的组织结构 |
(二)促进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 |
(三)合理划分政府间权责关系 |
(四)积极培育服务类社会组织 |
第五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对策探讨 |
一、乡村振兴战略对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目标要求 |
(一)加快推进服务型乡镇政府建设 |
(二)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三)满足农民群众多元利益诉求 |
(四)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 |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一)以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为核心 |
(二)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前提 |
(三)以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为准则 |
(四)以城乡统筹融合发展为宗旨 |
三、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的策略 |
(一)推进乡镇行政体制改革 |
(二)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 |
(三)加强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
(四)革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
(五)探索多元服务供给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H镇行政管理体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概述 |
2.1 基本概念 |
2.1.1 乡村振兴战略 |
2.1.2 乡镇行政管理体制 |
2.2 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与特点 |
2.2.1 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 |
2.2.2 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特点 |
2.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
2.4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挑战 |
2.4.1 对乡镇政府职能定位的挑战 |
2.4.2 对乡镇政府效率效能的挑战 |
2.4.3 对乡镇政府权责边界的挑战 |
2.4.4 对乡镇政府人员编制的挑战 |
2.5 理论依据 |
2.5.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5.2 科学管理理论 |
2.5.3 行政组织理论 |
2.5.4 整体政府理论 |
第3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H镇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3.1 H镇行政管理体制概况 |
3.2 H镇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3.2.1 乡镇政府部分职能仍然空转 |
3.2.2 乡镇行政机构设置与实际运行不符 |
3.2.3 乡镇干部存在结构性超编情况 |
3.2.4 乡镇党政职责界限仍然模糊 |
3.2.5 乡镇政府“责权事财”不对等 |
第4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H镇行政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
4.1 对乡镇行政体制改革的认识不足 |
4.2 落实乡政村治的配套保障不多 |
4.3 乡镇人员编制调整机制不健全 |
4.4 乡镇权力分配中关系未能理顺 |
4.5 压力型体制下乡镇话语权不足 |
第5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深化H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
5.1 加快乡镇政府职能职责的转换完善 |
5.1.1 加强乡镇经济管理职能 |
5.1.2 完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 |
5.1.3 加大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 |
5.2 允许乡镇适度自主调整乡镇机构设置 |
5.2.1 允许限额内适度调整乡镇机构 |
5.2.2 允许自主优化调整乡镇工作岗位 |
5.3 加强人员编制动态管理和精细管理 |
5.3.1 建立动态调剂使用机制 |
5.3.2 建立科学的用人管人制度 |
5.4 理顺党政、县乡、乡村之间权限关系 |
5.4.1 需要明确党政关系 |
5.4.2 应该理顺县乡之间的关系 |
5.4.3 需要进一步的理顺乡镇与县直属部门间的关系 |
5.4.4 需要进一步的理顺乡镇与村之间的关系 |
5.5 增强乡镇权力监督制约机制有效性 |
5.5.1 对部门工作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机制 |
5.5.2 县级政府加强乡镇依法行政的监督 |
5.5.3 规范乡村民主法制化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适应性治理:乡镇权力的运作逻辑 ——基于沙镇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乡镇权力的研究 |
1.2.2 关于乡镇权力运作的研究 |
1.2.3 关于乡镇权力运作背景的研究 |
1.2.4 关于乡镇政府行为逻辑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4 涉及理论与核心概念 |
1.4.1 理性选择理论 |
1.4.2 核心概念 |
1.5 个案选取及研究方法 |
2 历史与现状:乡镇权力的历史变迁 |
2.1 中国乡镇权力的历史演变 |
2.1.1 乡建制及其权力的历史演变 |
2.1.2 镇建制及其权力的历史演变 |
2.2 沙镇“镇治”的历史沿革 |
2.3 沙镇的权力与科层体制 |
3 乡镇权力运作之一:与县域主体的互动 |
3.1 与县委、县政府的互动 |
3.2 与县财政局的互动 |
4 乡镇权力运作之二:与镇域主体的互动 |
4.1 与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互动 |
4.2 与镇域乡镇企业的互动 |
5 乡镇权力运作之三:与村域主体的互动 |
5.1 与村两委的互动 |
5.2 与村域社会精英的互动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适应性治理 |
6.2 对话与讨论 |
6.3 不足之处与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件二 主要访谈对象一览表 |
(6)我国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现状、问题和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十二五”期间我国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的成就 |
(一)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形成共识 |
(二)普遍推行乡镇管理体制改革 |
(三)乡镇行政权力得到扩充 |
1. 行政审批权与行政执法权的下放是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
2. 相应地扩大乡镇财政权,健全乡镇财权与事权匹配机制 |
3. 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也随行政权的下放有所调整 |
(四)乡镇综合能力有所提升 |
二“十二五”期间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
(一)乡镇管理体制改革进度不统一 |
(二)乡镇管理体制改革与其他体制改革的衔接不够 |
(三)乡镇管理体制改革法治水平低 |
1. 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缺乏足够的法律支撑,有违反《组织法》和《立法法》规定的嫌疑 |
2. 乡镇改革法律体系缺失,使得乡镇改革的稳定性与前瞻性难以维持 |
三进一步推进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 |
(一)“县管市”模式与乡镇管理体制改革 |
(二)部分乡镇改为街道办事处 |
(三)探索基层自治模式 |
(四)乡镇改革纳入法治化轨道 |
1. 通过法治手段促进乡镇体制改革 |
2. 完善乡镇改革法律体系 |
(7)城乡统筹背景下村级党组织功能转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原由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原由 |
(二) 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简要述评 |
(一) 对研究现状的综述 |
(二) 对现有研究成果的简要评述 |
三、本文的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
(一) 本文的研究框架 |
(二)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四、主要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 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 |
(二) 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一、国家、政党、社会三者关系视角下的政党功能:概念解读 |
(一) 政治系统分析视角下政党功能 |
1、政治系统分析的主要内容 |
2、政党功能的含义与特点 |
(二) 政党功能的具体构成和发展趋势:基于“国家—社会”研究范式 |
1、“国家—社会”研究范式的主要内容 |
2、“国家—社会”研究范式下政党功能的具体构成及发展趋势 |
(三) 中国语境下的政党功能 |
1、“国家—社会”研究范式的局限性 |
2、中国共产党功能的特殊性及其具体构成 |
3、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功能的发展与演变 |
4、中国共产党整体功能的演变与村级党组织功能的定位和转型 |
二、城乡二元背景下村级党组织的功能定位:政党依托国家权力对农村社会的强控制 |
(—) 城乡二元体制的形成阶段(1949—1957):革命导向型组织 |
1、建国初期我国城乡关系的变化和发展 |
2、这一阶段村级党组织功能的主要特征 |
(二) 政策主导型城乡二元体制阶段(1958—1978):全能型组织 |
1、政策主导型城乡二元体制的形成和发展 |
2、农村人民公社制度的建立及村级党组织的功能构成 |
(三) 双重导向型城乡二元体制阶段(1979—2005):行政代理型组织 |
1、城乡关系的曲折发展与双重导向型城乡二元体制的形成 |
2、双重导向型城乡二元体制与村级党组织的功能定位 |
三、统筹城乡发展与村级党组织的功能障碍:强控制的功能定位与农村社会的矛盾 |
(一) 统筹城乡发展的中国实践 |
1、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提出 |
2、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
3、城乡统筹发展对农村的影响:农村社会的不断发育和成熟 |
(二) 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村级党组织的功能障碍 |
1、“行政代理型”村级党组织功能障碍的产生及其原因 |
2、“行政代理型”村级党组织功能障碍的具体表现 |
四、“政党导向型”村级党组织的提出及其功能构成:政党逐步回归农村社会 |
(一) 功能障碍与“政党导向型”村级党组的提出 |
(二) “政党导向型”村级党组织功能的分类与具体构成 |
1、“政党导向型”村级党组织政党类功能的含义与具体构成 |
2、“政党导向型”村级党组织行政类功能的含义及具体构成 |
五、城乡统筹背景下村级党组织实现功能转型的路径选择 |
(一)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是村级党组织实现自身功能转型的物质基础 |
1、制定本村的经济发展战略,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在环境 |
2、探索市场经济背景下壮大和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新思路和新措施 |
(二) 实现自身运行模式的转型,是村级党组织实现自身功能转型的关键所在 |
1、淡化管理色彩,以推进服务为基本导向 |
2、依靠政党自身的活动,通过引导和示范来实现党对农村社会的影响 |
(三) 实现自身组织设置模式的改变,是村级党组织实现自身功能转型的重要前提 |
1、村级党组织原有设置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其负面影响 |
2、城乡统筹背景下调整村级党组织设置模式的主要方法 |
(四) 不断提高自身的治理能力,是村级党组织功能转型关键所在 |
1、建立科学合理的分权合作制度,理顺村“两委”关系 |
2、村级党组织有效领导和参与乡村治理的具体方法和模式 |
(五) 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为村级党组织实现自身功能转型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
1、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基本能力和素质,打造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
2、加强对农村普通党员队伍的教育和管理,保持农村党员队伍的先进性 |
3、提高农村党员发展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保障村级党组织的持久发展 |
(六) 进行乡镇管理体制改革,为村级党组织功能转型提供良好的外在环境 |
1、乡镇管理体制改革是村级党组织实现功能转型的重要保障 |
2、建构多元化的乡镇管理体制改革模式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我国乡镇政府管理与村民自治良性互动研究 ——以广西J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主要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一章 我国乡镇政府管理与村民自治缺乏良性互动的主要表现 |
一、建国后我国乡村关系的历史沿革 |
二、广西J 镇的基本情况 |
三、乡镇政府管理与村民自治缺乏良性互动的主要表现 |
第二章 制约我国乡镇管理与村民自良性互动的主要因素 |
一、体制因素 |
二、法制因素 |
三、经济因素 |
四、文化因素 |
第三章 实现我国乡镇政府管理与村民自治良性互动的主要途径 |
一、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 |
二、加强县级政府的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的互动环境 |
三、健全相关法律制度,进一步规范乡村关系 |
四、提高村民的综合素质,增强村民的自治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乡镇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的有效衔接研究 ——以温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文献综述 |
1.3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思路和研究框架 |
2 乡镇行政管理和村民自治制度的演进 |
2.1 乡镇管理机构和职能的基本状况 |
2.2 乡镇改革的发展过程 |
2.3 我国村民自治的发展进程分析 |
3 村委会与乡镇政府的关系及其对乡镇行政管理提出的要求 |
3.1 村民自治背景下村民委员会与乡镇政府的关系 |
3.2 影响村民自治与乡镇基层政府关系的相关因素分析 |
3.3 村民自治对乡镇行政管理提出的具体要求 |
4 温州市农村村民自治及乡镇行政管理的调查分析 |
4.1 问卷调查的设计与调查过程 |
4.2 问卷统计分析 |
4.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4.4 影响村民自治与乡镇行政管理衔接的主要因素和表现形式 |
5 村民自治与行政管理有效衔接的措施建议 |
5.1 改革自身机制,作好衔接的基础工作 |
5.2 转变乡镇行政管理职能,创新衔接方式 |
5.3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衔接的良好环境 |
5.4 发展农村经济,培育衔接的经济基础 |
5.5 协调乡村关系,架构衔接的治理模式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西北民族地区农牧民政治参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
(一) 选题的缘起 |
(二) 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思路、主要内容和概念 |
(一) 研究的思路 |
(二) 主要内容 |
(三) 主要概念 |
四、研究的方法、创新和不足 |
(一) 研究的方法 |
(二) 可能的创新点 |
(三) 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西北民族地区农牧民政治参与的总体特征 |
一、参与主体:精英主导下的大众参与 |
(一) 乡村选举活动中精英更容易当选 |
(二) 村庄管理中精英发挥着主导作用 |
(三) 群体参与行动中精英发挥着组织作用 |
二、参与意识:臣民、草民、教民、公民的复杂混合 |
(一) 根深蒂固的臣民意识 |
(二) 广泛存在的草民意识 |
(三) 程度不同的教民意识 |
(四) 萌生发展的公民意识 |
三、参与场域:乡镇、村庄、民间组织的密切结合 |
四、参与态度:被动与主动的条件选择 |
(一) 利益的考量 |
(二) 动员者权威的大小 |
(三) 乡村舆论的评价 |
五、参与目的:理性与盲从中的投机倾向 |
(一) 投机——个人利益的理性算计 |
(二) 投机——盲目参与的侥幸心理 |
六、参与途径:制度性和非制度性共生 |
(一) 制度性参与不断完善 |
(二) 非制度性参与有扩大的趋势 |
七、参与层次:村落为主的底层政治 |
(一) 农牧民缺乏参与高层次政治的诉求和素质 |
(二) 农牧民欠缺广泛参与高层政治的制度性条件 |
八、参与效果:形式与内容一定程度的分离 |
(一) 选举形式化现象依然存在 |
(二) 民主管理流于形式 |
(三) 潜规则盛行 |
第三章 西北民族地区农牧民政治参与的制约因素 |
一、广袤的国土与恶劣的自然环境 |
(一) 恶劣的自然条件制约农牧民政治参与水平的提高 |
(二) 特殊地域环境下的生态经济影响农牧民政治参与的发展 |
(三) 治理半径大制约农牧民的政治沟通与信息传递 |
二、贫困的经济 |
(一) 经济贫困导致支撑农牧民政治参与的物质条件欠缺 |
(二) 沉重的生计压力影响农牧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
(三) 生活水平低下造成农牧民手段性参与普遍存在 |
三、落后的教育 |
(一) 教育落后制约了农牧民政治认知水平的提高 |
(二) 教育落后制约了农牧民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参与技能的提高 |
四、交织的民族与宗教问题 |
(一) 民族意识的强化使农牧民政治参与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和排外倾向 |
(二) 有些民族宗教人士和组织的行为影响了农牧民政治参与的正常进行 |
(三) 民族宗教的差异性可能导致政治参与缺乏宽容与信任的环境 |
(四) 多样的民族语言影响有效的沟通和协商 |
(五) 民族分裂势力和非法宗教势力对农牧民政治参与的负面影响 |
五、多元的传统政治文化 |
(一) 宗教文化对农牧民政治参与的影响 |
(二) 民族习俗文化对农牧民政治参与的影响 |
(三) 传统儒家文化对农牧民政治参与的影响 |
第四章 西北民族地区农牧民政治参与样本类型分析 |
一、汉族村样本:新庄村 |
(一) 较强的正式组织认同 |
(二) 较强的家族、宗族影响 |
(三) 农耕文化的深远影响 |
(四) 政治精英和经济精英的主导作用 |
(五) 利益竞争的隐性化 |
(六) 制度性与非制度性参与并存 |
(七) 参与结果的多种可能性 |
二、少数民族村样本:赛日托村 |
(一) 强烈的民族认同 |
(二) 宗教组织和宗教人士的广泛影响 |
(三) 民族、宗教文化的熏染 |
(四) 政治精英和宗教精英的合作与制衡 |
(五) 特殊的利益界分 |
(六) 非制度性参与较为普遍 |
(七) 参与结果的可预期性 |
三、多民族村样本:玉堂村 |
(一) 多元文化和习俗和平共处 |
(二) 民族交往程度高 |
(三) 汉族的特殊作用 |
(四) 界分清晰的民族利益 |
(五) 多元民族构成导致的村庄民主 |
(六) 较强的制度性参与 |
(七) 参与结果的均衡性 |
第五章 村庄场域的农牧民政治参与 |
一、村民自治在西北民族地区的实践 |
(一) 制度建构 |
(二) 村民自治实践 |
二、西北民族地区村庄场域中的行动者 |
(一) 普通村民:自治的主体还是游离在外的边缘人? |
(二) 乡镇干部:指导者还是有力行动者? |
(三) 村干部:双重关系结构中的行动者 |
(四) 经济能人:捧场的人还是拆台的人? |
(五) 村庄传统权威:文化习俗的守护者还是利益的表达者? |
三、结论与问题:现实状况与理想图景的差距 |
四、村庄场域农牧民政治参与的完善:建议和措施 |
(一) 正确发挥乡镇的引导监督作用 |
(二) 提高村庄的社会整合能力 |
(三) 健全和认真落实村民自治的各项制度 |
(四) 大力加强乡村文化建设 |
(五) 大力发展乡村民间组织 |
第六章 乡镇场域的农牧民政治参与 |
一、西北民族地区乡镇政权的历史变迁 |
(一) 民国以前的乡镇政权 |
(二) 民国期间的乡镇政权 |
(三) 新中国成立后的乡镇政权 |
二、乡镇场域农牧民政治参与的现状 |
(一) 参与的主体 |
(二) 参与的范围 |
(三) 参与的途径 |
三、西北民族地区乡镇自身面临的问题 |
(一) 权威不高 |
(二) 严重的财力不足 |
(三) 权责配置不合理 |
(四) 人员素质较低 |
四、乡镇场域农牧民政治参与的改进措施 |
(一) 构建“合作型”乡镇政权 |
(二) 科学界定乡镇职能 |
(三) 建立和完善乡镇场域农牧民政治参与的制度 |
(四) 逐步推进农牧民有序参与乡镇管理活动 |
(五) 促进村民自治 |
第七章 民间组织场域的农牧民政治参与 |
一、概念和分类 |
(一) 民间组织的概念 |
(二) 乡村民间组织的分类 |
二、西北民族地区民间组织场域农牧民政治参与的样态 |
(一) 通过经济性民间组织的参与奠定政治参与的物质基础 |
(二) 通过民间组织协调各种利益关系 |
(三) 通过民间组织参与乡村正式组织决策 |
(四) 通过民间组织监督公共权力的运行 |
(五) 通过民间组织的参与活动提高参政能力 |
(六) 通过乡村民间组织弥补乡村公共产品的不足 |
三、民间组织对西北民族地区乡村政治的负面影响 |
(一) 民间组织的活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基层正式组织权威弱化 |
(二) 民间组织的参与有可能导致村庄内部的不合作 |
(三) 某些民间组织的活动对社会稳定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
四、西北民族地区乡村民间组织自身存在的问题 |
(一) 发展缓慢且不平衡 |
(二) 对政府依赖性过强 |
(三) 实力不强 |
(五) 公信欠缺 |
五、对策与建议 |
(一) 正确认识乡村民间组织的作用和地位 |
(二) 加强乡村民间组织的能力建设 |
(三) 努力营造民间组织健康发展的环境 |
(四) 加强对民间组织的引导管理 |
(五) 建立农(牧)民协会 |
第八章 现代化进程中的西北民族地区农牧民政治参与 |
一、定位与原则:西北民族地区现代化面临的选择 |
(一) 现实原则 |
(二) 实践原则 |
(三) 内生原则 |
(四) 和谐原则 |
二、一般和特殊:西北民族地区农牧民有序政治参与的价值 |
(一) 有利于国家安全 |
(二) 有利于国家政治稳定 |
(三) 有利于西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
(四) 有利于农牧民自身的现代化 |
三、任务与途径:扩大农牧民有序政治参与 |
(一) 大力发展市场经济 |
(二) 充分发挥国家的主导作用 |
(三)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
(四) 加强政治参与的制度建设 |
(五) 有效整合乡村的各种社会资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西北民族地区农牧民政治参与》课题问卷及统计结果 |
附录二、主要访谈对象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四、《村民自治条件下乡镇管理模式转换研究》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组织韧性视阈下的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及其逻辑解析[J]. 韩瑞波,唐鸣. 社会主义研究, 2020(06)
- [2]农村基层治理中的私人治理困境与公共性再造 ——基于浙江竹村与湖北河村基层治理实践的比较研究[D]. 梁琦.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3)
- [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D]. 郜清攀.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4]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H镇行政管理体制问题研究[D]. 李添. 湖南大学, 2019(07)
- [5]适应性治理:乡镇权力的运作逻辑 ——基于沙镇的个案研究[D]. 李元洪.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6)
- [6]我国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现状、问题和思路[J]. 杨丹,徐继敏.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 [7]城乡统筹背景下村级党组织功能转型问题研究[D]. 赵大朋. 华中师范大学, 2012(08)
- [8]我国乡镇政府管理与村民自治良性互动研究 ——以广西J镇为例[D]. 欧琳宗. 广西师范学院, 2011(10)
- [9]乡镇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的有效衔接研究 ——以温州为例[D]. 郑巨化. 华中农业大学, 2009(07)
- [10]西北民族地区农牧民政治参与研究[D]. 杨平. 陕西师范大学, 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