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于构建抗人TNF嵌合抗体的鼠单克隆抗体中和活性的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胡园园[1](2021)在《HIV-1膜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分离鉴定和VRC01类抗体轻链进化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HIV-1的准种多样性和潜伏感染,是传统抗病毒方法无法彻底清除感染者体内病毒的主要原因。长期的抗病毒治疗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毒副作用和病毒耐药。开发新抗病毒药物如抗体类新药成为研究热点。广谱中和抗体(broadly neutralizing antibodies,bNAbs)特别是针对 CD4 结合位点(CD4-binding site,CD4bs)的 VRC01 类 bNAbs 能够中和多种亚型的 HIV-1流行株。研究表明,被动输入bNAbs可以保护动物不被感染,感染者抗病毒治疗停药后给予bNAbs可以有效控制病毒的反弹。在疫苗设计中,分选bNAbs并进行反向疫苗学研究有助于设计可诱导bNAbs的免疫原。另外,部分非中和抗体(non-neutralizing antibodies,nNAbs)可以介导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杀伤 HIV-1感染细胞,有效清除病毒储存库。研究目的:从我国慢性HIV-1感染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分选针对CD4bs的抗体和膜蛋白特异性抗体,鉴定单抗功能并研究抗体轻链进化机制,为反向设计有效免疫原提供参考信息,并为开发治疗性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s)提供候选储备抗体。研究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从血浆具有不同中和活性的HIV-1慢性感染者样本中筛选可能含有针对CD4bs抗体的样本;采用流式细胞分选法从PBMCs中筛选抗原特异性B细胞,通过逆转录和巢式PCR获得抗体重链和轻链的可变区基因;利用免疫遗传学数据库(immunogenetics database,IMGT)分析抗体基因家系、体细胞高频突变率(somatic hypermutation,SHM);通过分子克隆和蛋白表达获得mAbs;采用ELISA和生物膜干涉技术(Biolayer-interferometry,BLI)鉴定抗体表位和与抗原的结合动力学特征;通过假病毒中和实验检测mAbs中和能力;采用单模板基因扩增(single-genome amplification,SGA)方法扩增血浆HIV-1病毒膜蛋白基因并分析CD4bs变异;利用I-TASSER网站和pymol软件模拟抗体与抗原的蛋白结构;采用5’RACE PCR无偏倚扩增感染者体内抗体可变区基因,并采用Illumina Miseq PE300方法进行深度测序;利用Mafft软件、IQ Tree软件、Highlighter Tool、Consensus Maker Tool和R语言等分析抗体进化机制;利用流式方法检测抗体与靶细胞的亲和力,并通过非放射性细胞毒实验检测mAbs介导ADCC的能力。研究结果:1.筛选血浆中含有针对CD4bs抗体的样本从220份具有不同中和活性的B’亚型和BC亚型的HIV-1慢性感染者的血浆样本中筛选出三份可能含有针对CD4bs抗体的样本CBJC261、CBJC263和CBJC451。CBJC261、CBJC263 和 CBJC451 均为 B’亚型,其中 CBJC261 和CBJC451为广谱中和活性样本,CBJC263为中度广谱中和活性样本。2.VRC01类抗体的分离鉴定和轻链进化机制的研究从CBJC263的PBMCs中分选出9个B细胞,表达出4个mAbs,其中263A9为HIV-1特异性抗体。抗体263A9的重轻链分别来自IGHV1-02*04和IGKV1-33*01 家系,SHM 分别为 18.75%和 14.70%,并且 263A9 轻链的 CDR3区为5个氨基酸,满足VRC01类bNAbs的基因特征。经鉴定263A9的识别表位为CD4bs,因此263A9是VRC01类抗体,但其中和能力有限,中和广度为8.33%。交叉配对抗体 263A9H+VRC01L 中和广度为 81.8%,263A9L+VRC01H不具备中和能力,说明抗体263A9的轻链功能缺陷;根据VRC01类bNAbs的特征位点对263A9轻链进行四种突变改造,然而突变抗体不具有中和能力;结构模拟显示263A9轻链N末端D1(N端第一个氨基酸)与V5环的N461间距离小于VRC01轻链N末端E1与N461距离,以及263A9轻链LCDR1相对VRC01远离gp120,可能是263A9轻链功能缺陷的主要原因;263A9L与VRC01L结构差异主要为LFR1的N端、LCDR1和LCDR3三个区域,用VRC01的LFR1、LCDR1和LCDR3分别/共同替换263A9轻链三个区域,构建了 7种嵌合抗体;仅3#抗体(263A9L-VRC01 LCDR1 LCDR3)和7#抗体(263A9L-VRC01 LFR1 LCDR1 LCDR3)将中和广度提升为 33.33%;结构分析显示虽然3#抗体的LCDR1、LCDR3序列与VRC01L相同,但是3#的LCDR1却形成与VRC01的LCDR1不同角度的构象,仍相对偏离gp120;虽然7#抗体的LFR1、LCDR1、LCDR3序列与VRC01L相同,7#抗体的N端却形成了与263A9相似的结构,解释了为何3#和7#没有较好地拯救263A9功能,也说明263A9轻链的各区域间存在特殊的协调作用;CBJC263抗体基因库中IGHV1-2和 IGKV1-33基因分别在重链和Kappa链中的占比为1.52%和2.18%;IGKV1-33家系基因进化分析显示263A9轻链与来自相同家系的bNAbs轻链具有明显不同的进化途径,提示263A9轻链为偏轨进化;计算CBJC263 IGKV1-33家系序列与263A9轻链的一致性及与IGKV1-33*01序列的离散率,分析了263A9轻链逐级进化过程,并通过进化树和序列特征比较发现263A9轻链FR2区的K11R突变和FR3区的S7T的突变可能是引起263A9轻链偏轨进化的关键氨基酸突变。另外,还筛选了 CBJC263 IGVH1-2家系序列并分析了其进化关系。3.具有介导ADCC作用的单克隆抗体的分选鉴定和功能鉴定从CBJC261和CBJC451中分别分选出7个和8个抗原特异性B细胞,分别表达出3个和4个mAbs,其中451-B4为HIV-1特异性抗体。单抗451-B4的重轻链可变区基因分别来自IGVH1-24*01和IGVL1-40*01家系,SHM均为6.60%。451-B4为识别CD4bs的mAb,451-B4中和能力有限,中和广度为8.33%。451-B4可以与8E5细胞特异性结合,并具有介导ADCC的能力,其介导ADCC的能力弱于10E8,与VRC01相当。4.一组靶向HIV-1膜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的分选和功能鉴定从一例具有广谱中和活性的慢性HIV-1 B’感染者样本中获得7个HIV-1膜蛋白特异性抗体。抗体重链可变区基因来自IGHV1-69*09、IGHV1-08*01、IGHV1-46*01、IGHV4-34*01、IGHV4-61*01 和 IGHV3-43*02 不同家系,SHM为 10.76%~21.05%。轻链可变区基因来自 IGKV3-20*01、IGKV1-39*01、IGKV1-NL1*01、IGKV3-15*01 和 IGKV1-9*01 不同家系,SHM 为 6.03%~18.64%。7 个抗体均可以结合gp140,其中 508-B1、508-C1、508-C5、508-D4 和 508-E5识别gp41区,508-D6和508-F1结合gp120区。508-D4和508-F1分别可以中和Global Panel假病毒盘中的CNE8和X2278,IC50值分别为38.1 μg/mL和41.7 μg/mL。研究结论:1.成功从1例中度广谱中和样本中分选出1个VRC01类抗体263A9,263A9中和能力有限,原因是其轻链功能缺陷;263A9轻链N末端的D1与N461形成不利结构及LCDR1相对VRC01远离gp120可能是263A9轻链功能缺陷的主要原因;无论是定点诱变还是片段交换均不能很好地拯救263A9轻链功能,说明263A9轻链的成熟存在特殊机制,并且需要各区段协同作用;CBJC263抗体基因库中IGKV1-33家系序列进化分析提示263A9轻链为偏轨进化;LFR2区的K11R突变和LFR3区的S7T突变可能是引起263A9轻链偏轨进化的关键氨基酸突变。在反向疫苗学的免疫原设计中避免引起LFR2区的K11R和LFR3区的S7T的突变,可能可以有效避免抗体轻链的偏轨进化,为诱导VRC01类bNAbs的疫苗设计提供了参考信息。2.成功分选出1个识别CD4bs的具有介导ADCC作用的抗体451-B4,可为HIV-1感染的治疗提供备选抗体药物。3.成功筛选出7个HIV-1膜蛋白特异性的mAbs,其中5个为识别gp41区的mAbs,2个识别gp120。2个抗体具备有限的中和能力。该组抗体可为HIV-1检测试剂和抗体药物研发提供技术储备。
韩德敏[2](2020)在《抗H3N2亚型犬流感病毒的完全犬源化抗体制备及保护性免疫分析》文中指出
李希辰[3](2020)在《犬细小病毒基因工程抗体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感染引起,严重危害犬类健康的传染病,具有发病率高、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等特点。目前犬细小病毒病没有特效药物,目前采用的单克隆抗体在CPV感染早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单克隆抗体为鼠源,具有较高的免疫原性,不能连续注射。本研究通过对已有单克隆抗体进行犬源化改造,制备适合犬用的免疫原性低的抗CPV抗体药物。首先对已有抗CPV的杂交瘤细胞株4H8进行鉴定,4H8抗体亚型为IgG2b,亲和力常数6个Ka平均值为1.02×10111 L/mol,只与CPV VLPs反应。经RACE-PCR提取4H8抗体可变区序列,用NCBI IgBLAST分析。将4H8抗体可变区序列与在ENA网站上查到的鼠源抗体恒定区序列组装,分别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L和pcDNA3.1(+)-H,共转染HEK-293、HEK-293F细胞进行表达。采用间接ELISA检测鼠源CPV基因工程抗体(CA)的表达量,CA在HEK-293F细胞中的表达量为5.97 mg/L;血凝抑制、中和试验检测其生物活性,CA在HEK-293细胞上清中的血抑和中和效价分别为1:24、1:152,在HEK-293F细胞上清中的血抑和中和效价分别为1:26、1:1 290。纯化CA后进行SDS-PAGE分析在55和25 Ku处出现条带;间接免疫荧光检测,CA能与CPV发生特异性结合。确定经过改造的CA依然保持活性后,进行犬源化改造。将4H8抗体可变区序列与在NCBI网站上查到的犬源抗体恒定区序列组装,分别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cL和pcDNA3.1(+)-cH,按照CA的方法进行表达和检测犬源CPV基因工程抗体(CCA)。CCA在HEK-293细胞上清中的血抑和中和效价分别为1:25、1:203,在HEK-293F细胞上清中的血抑和中和效价分别为1:29和1:2 580。CCA经Protein A亲和层析柱纯化后纯度在95%以上,血抑和中和效价分别为1:212和1:32 768。经BCA法检测CCA在HEK-293F细胞中的表达量为89.65 mg/L。SDS-PAGE分析CCA在55和25 Ku处出现条带,Western-blot检测重链能与兔抗犬IgG-HRP结合,间接免疫荧光检测CCA能中和CPV。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在HEK-293F细胞中成功表达具有中和活性、纯度高、免疫原性低的犬源化CPV基因工程抗体。
王羽[4](2019)在《细胞因子辅助免疫的抗体制备与应用及基于亲和力的免疫检测灵敏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抗体作为免疫检测技术开发的关键原料,其质量直接决定了相应免疫检测方法的性能。对于一些免疫原性低,甚至不具备免疫原性的目标检测物,传统的免疫方式较难以获得高质量的目标抗体。同时在免疫检测过程中,抗原与抗体间的亲和力对所建立的检测方法灵敏度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开发高质量检测抗体及明确抗原与抗体间的亲和力对免疫检测方法灵敏度的影响十分有意义。本研究通过应用细胞因子作为分子佐剂辅助免疫制备单克隆抗体,在DNA免疫和皮下免疫两种免疫策略中证实了细胞因子作为分子佐剂对制备单克隆抗体的积极效果。进一步分析了高亲和力抗体所识别的具体抗原表位信息,以及抗原表位氨基酸对抗原-抗体免疫反应亲和力的影响,明确了亲和力在抗原与抗体结合与解离反应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分析系列与检测抗体具有不同亲和力的竞争抗原对竞争法免疫检测灵敏度的影响,明确了竞争抗原与检测抗体的亲和力和样本中待检抗原与检测抗体的亲和力差异对竞争法免疫检测灵敏度的影响。最后,应用制备得到的高亲和力单克隆抗体开发了抗缪勒氏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及和肽素(Copeptin,CPP)全自动化学发光检测试剂(Chemiluminescence immuneassay,CLIA),试剂具有优异的使用性能,并可用于临床样本的检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将合成得到的mFlt3L、mGM-CSF、mCCL20基因片段连接到载体pCAGGS上,成功构建重组载体pCAGGS-mFlt3L,pCAGGS-mGM-CSF及pCAGGS-mCCL20。并验证了其可在293F细胞中有效表达目标蛋白,表明可作为分子佐剂进一步实验。(2)利用分子佐剂(mFlt3L、mGM-CSF、mCCL20)辅助DNA免疫的策略成功制备了针对AMH的高亲和力抗体,使用KD值小于4 nM的两株高亲和力单克隆抗体成功构建了AMH化学发光检测方法。该分析方法对AMH检测表现出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检测范围为0.12520 ng mL-1,检出限为0.099 ng mL-1。孵育时间仅需30 min,而商品ELISA试剂盒需3 h。用于临床血清标本中AMH的检测,结果与标准AMH检测ELISA试剂盒具有高度一致性。(3)通过分子佐剂(mFlt3L、mGM-CSF、mCCL20)辅助皮下免疫后,杂交瘤的阳性率明显提高,且经过一次杂交瘤制备、亚克隆筛选便得到8株稳定分泌抗体的细胞株,对比皮下普免两次杂交瘤制备得到4株的得率,此策略明显提高抗体的开发效率。经过纯度和效价检测,所制备的抗体纯度均可达到90%,效价均大于1:105;经过细胞免疫化学实验确认,所制备的抗体可与天然的和肽素发生特异性反应,具备免疫检测试剂开发的要求。通过亲和力表征对比,发现分子佐剂辅助免疫制备的抗体亲和力远高于皮下普免制备的抗体,最高亲和力抗体的KD值可达10-1010 M。(4)经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及肽扫描,最终确定了4株高亲和抗体的表位序列,均位于152161(APEPFEPAQP)。经过丙氨酸突变扫描和分子动力学分析,发现4株抗体的表位关键氨基酸主要为脯氨酸(P)、苯丙氨酸(F)和谷氨酰胺(Q)。最终明确抗原氨基酸序列中含疏水氨基酸较多的位置容易形成抗原表位。(5)通过在免疫层析和间接竞争ELISA检测体系同时研究竞争抗原与检测抗体间的亲和力变化对检测体系灵敏度的影响,发现适度下调竞争抗原与抗体的亲和力后,检测限(Limit of detection,LOD)显着下降,在免疫层析体系中最高下降至原LOD的9.5%,在间接竞争ELISA体系中最高下降至原LOD的12.1%,最佳灵敏度改善效果LOD低至0.09 nmol L-1。表明适度的降低竞争抗原与检测抗体之间的亲和力可以改善竞争免疫检测方法学的灵敏度。(6)选用抗CPP高亲和力抗体作为捕获抗体,磁珠作为固相载体,成功构建了可用于CPP检测的全自动CLIA,检测范围1.21250 pmol L-1,且最低检出限LOD仅为6.25 pmol L-1,完全满足临床应用需求(<18.9 pmol L-1)。再者,全自动CLIA的样本孵育时间仅为30 min,而对照ELISA则需要2 h以上。用于临床血清标本中的CPP检测,与市售CPP检测ELISA试剂盒相比,结果具有显着一致性。因此,所构建的全自动CLIA分析方法可以成功用于CPP的临床快速检测。
刘丹丹[5](2019)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临床前研发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全球医药市场的发展重心正逐步从小分子化学药转向生物药,生物药在全球医药市场中的比例已接近20%,并有逐步扩大之势。在生物药研发中,单克隆抗体药物研发无疑成为最受关注的焦点,是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之一,已成为生物药中最重要的一大品类,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在单克隆抗体药物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国内单克隆抗体药物研发中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由于创新药物研发是一项风险高、耗费时间长、投入资金巨大的工程。我国创新药物研究发展比较落后,各个制药企业规模小,自主创新能力弱,对创新药研发风险估计不足,承担新药研究风险的能力弱。所以,对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研发风险管理进行系统研究,降低企业研发风险,对我国制药企业意义重大。本文基于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研发的特点,结合我国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研发的现状,对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临床前研发过程中的风险进行研究:①通过文献研究,梳理出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研发流程。包括:靶点的选取研究、鼠源性单克隆抗体的获取研究、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细胞株构建研究、细胞培养与工艺研究、制剂处方与工艺设计研究、临床前动物试验研究和临床试验研究。②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德尔菲法,准确识别出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临床前研发风险:细胞株构建研发阶段包括3个目标层指标、19个因素层指标、83个指标层指标;细胞培养和工艺研发阶段包括1个目标层指标、6个因素层指标、58个指标层指标;制剂研发阶段包括1个目标层指标、5个因素层指标、21个指标层指标;动物试验研发阶段包括1个目标层指标、3个因素层指标、16个指标层指标。③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相关风险指标进行量化和赋值,运用风险矩阵法对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临床前研发风险进行评价:靶点的选取研究风险RR值为2.74,是较高风险;鼠源性单克隆抗体的获取研究风险RR值为2.08,是一般风险,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细胞株构建研究风险RR值为2.56,是较高风险;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细胞培养与工艺研究风险RR值为2.32,是一般风险;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制剂研究风险RR值为2.63,是较高风险;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动物试验研究风险RR值为2.93,是较高风险。④根据风险评价结果,提出风险控制的措施。通过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临床前研发风险管理研究,为降低企业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研发风险,提升我国单克隆抗体药物研发风险管理研究水平提供多角度的参考依据。
吴凡[6](2019)在《靶向SRPK-1的嵌合抗体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初步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最常见的人类肿瘤之一,以生长快速、易转移、易侵袭和易复发为其特点。有证据表明丝氨酸-精氨酸蛋白激酶-1(serine-arginine protein kinase-1,SRPK-1)的蛋白或m RNA水平在NSCLC组织中上调。然而,SRPK-1的功能和SRPK-1靶向治疗在NSCLC的进展和治疗中仍然知之甚少。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拟通过基因工程抗体技术构建SRPK-1的嵌合抗体(chimeric antibody of SRPK-1,Chan SRPK-1),通过体内体外研究证实NSCLC中SRPK-1的表达增加;评价构建合成的Chan SRPK-1对NSCLC治疗效果,探讨Chan SRPK-1治疗后NSCLC的迁移和侵袭是否受到抑制。期望通过这一研究探索Chan SRPK-1作用机制,为NSCLC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1)通过使用常规方法筛选SRPK-1的抗体靶向,为了增强SRPK-1抗体的稳定性和半衰期,成功构建靶向SRPK-1的嵌合抗体Chan SRPK-1,在大肠杆菌表达体系中稳定表达分泌Chan SRPK-1。(2)通过使用SDS-PAGE凝胶电泳确定Chan SRPK-1;使用ELISA和western印迹分析确定Chan SRPK-1具有对SRPK-1的高亲和力,检测Chan SRPK-1表达水平及其具有与SRPK-1特异性结合的能力。(3)通过使用RT-q PCR分析和ELISA分析检测非小细胞肺癌衍生血管内皮细胞(NSCLCDVECs)和MRC-5细胞中的SRPK-1表达水平变化。(4)通过使用MTT比色法检测Chan SRPK-1对NSCLCDVECs生长的体外作用比较细胞活力。(5)通过不同浓度SRPK-1及Chan SRPK-1处理NSCLCDVECs和MRC-5细胞,比较细胞活力、测定迁移和侵袭,证实SRPK-1对迁移和侵袭的作用;Chan SRPK-1对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细胞存活力、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6)通过使用ELISA和western印迹分析确定NSCLC模型小鼠体内Chan SRPK-1对迁移相关促进蛋白的表达变化,以及分析Chan SRPK-1对肿瘤细胞松弛素D和G-肌动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GSK3-β的磷酸化的影响。(7)通过给荷瘤小鼠静脉注射400mg Chan SRPK-1,同时注射相同体积的PBS给对照组小鼠,每天1次注射,持续治疗14天后,分别观察25天至120天,记录荷瘤小鼠生存情况分析Chan SRPK-1治疗携带NSCLC的小鼠的肿瘤细胞生长、生存时间、根除率、转移率。结果:(1)使用SDS-PAGE凝胶电泳确定制备的Chan SRPK-1的分子量为约67.5k Da。另外,使用ELISA和western印迹分析确定Chan SRPK-1与SRPK-1保持高亲和力并且具有与SRPK-1结合的能力。(2)使用RT-q PCR分析和ELISA分析NSCLCDVECs和MRC-5细胞,结果显示NSCLCDVECs中SRPK-1的表达与MRC-5人肺细胞中的表达相比上调;Chan SRPK-1处理以剂量依赖性方式(200-2000mg/ml)中和了SRPK-1的表达;Chan SRPK-1处理也以时间依赖性方式中和了SRPK-1的表达;结果还显示Chan SRPK-1(400mg/ml)从48h起抑制NSCLCDVECs生长。(3)Chan SRPK-1对非小细胞肺癌迁移和侵袭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显示,与MRC-5细胞相比,Chan SRPK-1处理组(200、400和1000mg/ml,48小时)NSCLCDVECs的存活力显着降低;与未处理组相比,SRPK-1的存在显着促进NSCLCDVECs在200、400和1000mg/ml剂量下处理24小时的迁移和侵袭;相反Chan SRPK-1显着抑制NSCLCDVECs的迁移、侵袭并促进凋亡发生。NSCLCDVECs中TCF、MMP、CT1和FBC的m RNA表达水平显着高于Chan SRPK-1处理的细胞中的m RNA表达水平(P<0.01),Chan SRPK-1和对照组之间迁移促进蛋白的表达存在显着差异(P<0.01)。Chan SRPK-1处理的肿瘤细胞中细胞松弛素D和G-肌动蛋白表达的下调和GSK3-β的磷酸化显着不同。(4)在动物实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Chan SRPK-1处理组中的异种小鼠的肿瘤尺寸受到显着抑制;在用Chan SRPK-1治疗之后,长期存活(超过120天)显着增加;与对照小鼠相比,用Chan SRPK-1(每组中n=10)治疗延长携带NSCLC小鼠的存活时间;Chan SRPK-1治疗对荷瘤小鼠起保护作用;与对照组PBS处理的荷瘤小鼠相比,Chan SRPK-1抑制NSCLC肿瘤转移。结论:(1)结果表明通过使用常规方法构建靶向SRPK-1的嵌合抗体Chan SRPK-1,在大肠杆菌表达体系中稳定高水平表达分泌Chan SRPK-1;Chan SRPK-1具有与SRPK-1特异性结合的能力。(2)结果初步证明Chan SRPK-1在体内和体外均明显抑制NSCLC肿瘤生长、迁移和侵袭,能够控制肿瘤转移、延长生存时间、增加根除率。
阮菲儿[7](2019)在《抗H7N9亚型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嵌合抗体的制备及初步鉴定》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制备靶向H7N9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的嵌合抗体,对其功能特性进行初步鉴定,为H7N9的预防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鼠源抗N9 MAb原始信息,挑选8株特异性靶向流感病毒A/Anhui/1/2013(H7N9)NA的杂交瘤细胞株,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对其进行人源化改造并获得嵌合抗体,通过ELISA,BLI,FACS,HI,NI,微量中和实验,ADCC,空斑实验及竞争ELISA一系列实验技术对获得嵌合抗体活性及功能进行鉴定。结果:获得了三株特异性抗H7N9亚型流感病毒N9嵌合抗体1E2,3E3及5D1,对AH-N9蛋白的EC50值分别为0.048μg/ml,0.028μg/ml和0.675μg/ml;其中1E2和3E3对AH-N9蛋白具有极强的亲和力,KD值达p M;1E2和3E3具有相似的抗原结合部位并与5D1的抗原识别表位不同;三株嵌合抗体都能不同程度抑制NA酶活及耐药N9神经氨酸酶活,其中3E3 NA酶活抑制能力最强,体外细胞实验中只有1E2和3E3两株嵌合抗体可以抑制病毒释放,阻止病毒进一步感染细胞,其中3E3对病毒的抑制性最强。结论:本研究构建的三株嵌合抗体均能特异性识别A/Anhui/1/2013(H7N9)的N9蛋白,具有较强的NA酶活抑制,为防控和治疗H7N9禽流感以及抗体药物的制备建立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周兵[8](2018)在《快速抗体人源化平台的建立及乙型肝炎病毒人源化抗体的成药性研究》文中提出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侵袭人体,进而引起机体所发生的一系列具有感染性临床症状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及健康。近年来,抗感染的抗体药物研究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已经有25种抗感染的抗体药物正在进行临床研究。HBV感染可以导致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等疾病,全世界每年约有88万人死于急性或慢性HBV感染。尽管现有预防性疫苗已显着减少了新发HBV感染,全球仍有3亿的慢性HBV感人者需要得到有效的治疗,以预防该病的并发症。当前FDA批准用于慢乙肝治疗的药物有两大类,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分别通过调节宿主免疫和抑制病毒的复制从而起到抗病毒的效果。现有的药物虽有着很强的安全性和抗病毒活性,但治疗效果十分有限。这些药物HBsAg的阴转率都不足5%,无法实现临床治愈。因此,需要开发更有效的新药物,以改善HBV相关疾病的临床管理。尽管全人源抗体技术的发展极大增加了全人源抗体成为临床候选株的数量,但FDA批准的大部分治疗性抗体药物仍然以人源化抗体为主。抗体人源化技术主要包括CDR移植(常用噬菌体展示等抗体库技术)、表面重塑、链替换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但是现有技术存在改造后人源化抗体亲和力降低、具有较大的免疫原性、工作量大、筛选不可视以及与转换成完整抗体活性不一致等问题,这些都延长了抗体人源化的时间,因此发展新的快速人源化方法势在必行。本研究旨在建立快速点突变抗体人源化新方法,实现快速获得人源化程度高、保持亲本鼠抗活性的人源化抗体。并利用该方法对HBV鼠抗E6F6进行人源化改造,获得有临床治疗潜力的人源化抗体。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快速点突变抗体人源化平台的建立。通过对CDR划分方法、人源化模板选择方法的比较和分析,确定结合采用Kabat和Contact定义CDR区域,并选择同源性最高的人胚系基因作为模板。通过对现有大量上市或者临床试验中抗体序列和结构的分析以及一些前期人源化改造工作经验总结,抗体序列中每个氨基酸的位置和功能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寻的。总结规律包括:(1)FR中有些氨基酸存在于CDR接触面上,直接或间接参与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或者对维持抗体CDR构象具有重要的作用,突变时通常选择保留;(2)有些FR残基存在于VH-VK的交界面上,突变时通常选择保留;(3)还有些FR残基属于抗体序列中内部包埋的氨基酸,突变时选择性保留;(4)最后剩下的FR残基就是对抗体活性影响很小的氨基酸,可以直接突变。不管是属于哪一种功能的FR残基,它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12G6是本实验室筛选获得的一株能高效中和乙型流感病毒(Flu-B)的具有广谱性的鼠源单克隆抗体,我们首先分别对它的轻重链可变区进行Kabat编号,然后按照Kabat和Contact定义的CDR区域划分CDR。再利用IMGT网站搜索比对,找出同源性最高的2-3条人胚系基因,进行序列比对。最后根据上述总结的氨基酸规律,对和胚系基因FR中存在的差异氨基酸进行选择性突变,共设计4条重链和4条轻链,分别将其两两互搭进行真核表达,以亲本鼠抗为对照,检测16株人源化抗体的表达情况、结合活性、中和活性等生物学功能。最终,针对12G6,我们挑选出7株优势的人源化抗体。发现在2个不同亚系的乙型流感病毒HA蛋白的结合实验、中和实验和HI实验中,7株人源化抗体保留了 12G6的生物学活性。5B11和7G5是本实验室筛选获得的两株能同时高效中和A/B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鼠源单克隆抗体。根据12G6的实验结果,分别对5B11和7G5各设计一种人源化方案,获得N-5B11和N-7G5两株人源化抗体。两株人源化抗体均显示出良好的反应活性和中和活性,且活性与亲本相当。至此我们针对12G6、5B11和7G5三株鼠抗的人源化改造初步完成,验证了改造方案的可行性,完成快速点突变抗体人源化平台的构建。本研究第二部分是利用第一部分建立的新的人源化平台对乙型肝炎病毒鼠抗E6F6人源化,并对获得的人源化抗体进行性质验证及成药性评估。E6F6是本实验室筛选获得的一株针对HBV外膜蛋白(HBsAg)上一个特定表位的鼠源单克隆抗体;它能够有效并持久地清除转基因小鼠体内的HBV和HBsAg,具有发展成为HBV治疗性抗体的潜力。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对其进行了人源化及亲和力成熟,成功获得了人源化程度为89%,体内外活性与鼠抗相当的人源化抗体162。本研究利用BIAcoreT200对162进行了亲和力测定,其亲和力为4.18×10-10M。通过对162 Fab的晶体培养及结构解析,获得了 162晶体三维结构。将162与HBsAg表位短肽进行对接,得到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的重要氨基酸。为了验证第一部分所建立的人源化平台的可行性及提高抗体的人源化程度,本研究第二部分利用第一部分中建立的快速点突变抗体人源化平台,结合162氨基酸序列、162晶体结构、与HBsAg短肽对接数据及Discovery Studio模拟平台,对E6F6进行人源化改造,获得3株人源化抗体,huAb1、huAb2和huAb3。在CHO-S细胞中瞬时表达和纯化,并从抗体的均一性、与抗原反应性、中和活性、体内病毒清除效果、成药性评估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huAb1、huAb2和huAb3的人源化程度高达97%,体外结合及中和活性与162相当,但是在HBV转基因小鼠体内持续清除HBsAg的能力有所下降。C57b1/6小鼠体内发现人源化程度为97%的huAb1清除速率较快。说明人源化程度高的抗体在异源小鼠动物模型中免疫原性增加,被较快的清除,但是人源化程度高的抗体在人体内可能具有更高的优势。同时,huAb1、huAb2和huAb3的反嵌合抗体的体外结合、中和以及体内活性均与鼠抗E6F6相当。162、huAb1、huAb2和huAb3的溶解度高达140mg/mL以上,粘度小于14,等电点在8-9之间,达到了抗体药物的标准,TM值大于80℃,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在人体内环境和药物储存环境的模拟条件下同样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食蟹猴体内药代动力学实验评估162、huAb1、huAb2和huAb3的半衰期符合标准,均能持续有效的清除食蟹猴体内的HBsAg,其中意外发现huAb3的半衰期较长,分析与其表面电荷分布有关,表面电荷降低可能会延缓抗体的清除。药代动力学参数及食蟹猴血常规和血生化结果提示,162、huAb1、huAb2和huAb3具有良好的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进一步研究发现162、huAb1、huAb2和huAb3与HBsAg形成免疫复合物较小,有利于细胞的高效吞噬。通过对人IgG1Fc区域的突变,获得了体外活性与162相当,吞噬效应显着提高的162-IgG1-KD突变体。发现CH的替换可能导致Fc不依赖与FcγR作用途径,而是通过改变Fab与靶标的结合方式,形成不同大小的免疫复合物,影响吞噬效应。同时首次发现了抗体VH和CH1之间的linker对吞噬的影响,在162重链可变区末端引入柔性linker(Gly4Ser)3可能会增大Fab双臂间的距离,降低抗体的吞噬功能。综上所述,本研究建立了快速点突变抗体人源化方法并利用3株不同靶点的鼠抗完成了全面的验证,大大缩短了改造的时间,为鼠源抗体人源化的改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丰富了人源化技术手段,为抗体人源化改造提供了新的选择。获得了具有专利保护的用于HBV感染相关疾病治疗的人源化抗体分子162、huAb1、huAb2和huAb3,并完成了较为全面的体内外活性评估及成药性分析,完善了抗体人源化改造平台,为相应疾病治疗性人源化抗体的研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望成为治疗慢乙肝的新药物。
陈姝承[9](2017)在《猪瘟病毒E2蛋白猪源化单克隆抗体rHQ06Sw的嵌合表达及抗病毒活性鉴定》文中研究表明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一种烈性传染病,给各个国家和地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要求的必须申报的动物烈性传染病之一。猪瘟的病原是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CSFV的结构蛋白包括囊膜糖蛋白Erns、E1、E2和衣壳蛋白C。CSFV E2蛋白是CSFV主要的保护性抗原,可以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从而抵抗CSFV的感染。现在,已有很多针对CSFV E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在CSFV的鉴别诊断、抗原变异和抗原表位等研究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抗体研究的逐渐深入,高效稳定的基因工程抗体技术已逐渐成为制备抗体的中流砥柱。通过之前的工作,通过免疫小鼠得到了一株鼠源E2单克隆抗体HQ06,HQ06可以特异性识别CSFV C株和Shimen株E2蛋白的线性表位,该单克隆抗体重链为IgG1型,轻链为к型。由于杂交瘤细胞并不能稳定长期保存,且易造成抗性的减少和消失,因此,本研究中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HQ06抗体重链和轻链的可变区与猪源恒定区基因嵌合重组后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应用悬浮HEK293细胞构建稳定表达抗体的细胞系,制备一株猪瘟病毒E2蛋白猪源化单克隆抗体(rHQ0Sw)。将抗体纯化后,试验结果显示抗体已成功组装,并且可以和兔抗猪免疫球蛋白G反应,这标志着抗体猪源化的成功。之后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蛋白免疫印记试验(Western blotting)、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试验(IPMA)和证实了rHQ06Sw与CSFV E2蛋白的反应活性。应表面等离子共振试验(SPR)验证rHQ06Sw与CSFV E2的结合力。随后,通过交叉反应试验证明了rHQ06Sw对CSFV的特异性。更重要的是对rHQ06Sw抗病毒活性的探究,证明rHQ06Sw可以中和CSFV的感染。综上所述,本研究应用悬浮HEK293细胞稳定表达了具有良好反应原性和中和活性的重组CSFV E2蛋白的猪源化单克隆抗体rHQ06Sw,为研究CSFV E2蛋白结构、功能以及开发新型的CSFV诊断和治疗制剂奠定基础。
欧阳清[10](2017)在《单链抗体e23sFv的人源化抗体制备及其在HER2靶向肿瘤杀伤中的功能鉴定》文中指出HER2(p185erb B2/neu)是EGFR家族的成员,在乳腺癌、卵巢癌、胃癌、肺癌等多种肿瘤细胞中高表达,是肿瘤恶性行为以及不良预后的标志。靶向治疗是HER2阳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主要包括靶向HER2的单克隆抗体、单链抗体偶联效应分子等策略。HER2治疗性单克隆抗体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延长生存期,是HER2阳性进展期乳腺癌及胃癌的一线疗法。这些HER2靶向的治疗性抗体都由鼠源单克隆抗体经人源化改造而来,长期应用未观察到严重的免疫原性相关副作用。HER2单链抗体来源于单克隆抗体,常与生物效应分子融合表达或者表达于T细胞表面(CAR-T)靶向杀伤肿瘤细胞,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对鼠源单链抗体的人源化改造,是以其为基础的肿瘤靶向杀伤策略走向临床的重要一环。本研究以本组前期系列验证的、靶向效果明确的鼠源单链抗体e23sFv为模板,拟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在探索单链抗体人源化的技术改进;二是评价该人源化单链抗体用于肿瘤靶向治疗的有效性。针对第一个关键问题,本研究进行了两方面新的摸索。首先,在传统的鼠源互补决定区(CDR)—人源框架区(FR)移植策略的基础上,拓宽了人源化改造FR模板的选择范围,既选了与e23sFv同源性最高的全人抗体特异序列,也选了与e23sFv同源性最高的全人抗体亚类的通用序列,并将二者对比,为抗体人源化的FR模板选择提供线索。其次,针对所选的人源抗体亚类通用序列,将FR关键残基突变回鼠源亲本,以维持抗原构象、避免丧失亲和力。传统的突变策略有两种:一是定点突变,前提是抗体结构信息必须明确;二是随机突变,虽然可提高亲和力的多样性,但筛选工作量大。我们尝试将这二者相结合,选择13个关键氨基酸位点分别设计定点突变引物,同时又通过设计同位点的不突变对照、引物的随机组合分组等方法,增加这13个位点随机突变与组合的几率,最终结合噬菌体抗体展示技术,建立了库容为213的突变抗体库,经4轮亲和力淘选和噬菌体ELISA筛选,获得4株高亲和力的人源化单链抗体。基于上述构建和筛选,本研究得到2株特异序列来源的人源化单链抗体SGF1、SGF2,4株通用序列来源的人源化单链抗体P1h2、P1h3、P2h2、P2h5。通过同源建模的方法,模拟了e23sFv、SGF1、P1h2的结构并与HER2分子进行对接,预测人源化单链抗体的识别表位位于HER2胞外段第IV结构域,且SGF1主链碳原子构象比P1h2更接近e23sFv,而P1h2与HER2相互作用能比SGF1更强。经过原核蛋白表达纯化、包涵体复性,获得蛋白纯度大于90%,进行功能评价:(1)亲和力:通过表面等离子共振实验(SPR)观察人源化单链抗体对人重组HER2的亲和力,结果显示P1h2、P1h3、SGF1比e23sFv提高约10倍,P2h2、P2h5则与e23sFv相当;细胞ELISA观察它们对细胞表面天然表达HER2的亲和力,结果与SPR实验一致。(2)识别表位:荧光素标记人源化单链抗体,竞争性流式细胞术观察到,人源化单链抗体的HER2识别表位与e23sFv相同。(3)内化活性: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荧光素标记的人源化单链抗体P1h2、P1h3、SGF1能够特异性结合并内化进入HER2阳性细胞;P2h2、P2h5、SGF2则不能内化。(4)免疫原性:ELISPOT及抗体偶联磁珠技术检测人源化单链抗体刺激细胞因子分泌的水平,结果表明,人源化单链抗体刺激PBMCs产生IFN-γ、TNF-α细胞因子的水平较鼠源单链抗体大幅下降,减少到鼠源单链抗体刺激水平的1/20。值得注意的是,特异序列来源的SGF1比通用序列来源的4株人源化单链抗体刺激细胞因子分泌的水平更高,提示其免疫原性相对较强。综上,我们从6株不同序列来源的人源化单链抗体中,优选出两株免疫原性低、亲和力高并且具有内化活性的单链抗体P1h2和P1h3,进行后续功能研究。针对第二个关键问题,我们探索了P1h2和P1h3用于两种靶向治疗策略的有效性:一是基于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CDC)的间接肿瘤杀伤;二是基于本组前期建立成熟的免疫促凋亡策略的直接肿瘤杀伤。(1)CDC策略:在人源化单链抗体的C端融合表达人IgG1Fc,构建获得系列scFv-Fc融合蛋白,进行真核系统表达纯化。流式细胞术和体外CDC实验结果表明,P1h2-Fc、P1h3-Fc融合蛋白均能与HER2阳性肿瘤细胞特异性结合,间接杀伤肿瘤细胞。HER2高表达的乳腺癌细胞及中度表达的肺癌细胞中,P1h2-Fc、P1h3-Fc的杀伤作用均强于e23sFv-Fc。(2)免疫促凋亡策略:将人源化单链抗体构建替换入课题组前期建立的免疫促凋亡分子,获得scFv-Fdt-tBid,进行原核系统可溶表达纯化。流式细胞术和细胞杀伤实验观察到,P1h2-Fdt-tBid、P1h3-Fdt-tBid能够特异性结合HER2阳性肿瘤细胞,有效抑制细胞增殖;在HER2高表达的乳腺癌细胞、胃癌细胞、中度表达的肺癌细胞中,二者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与e23sFv-Fdt-tBid相当。体内实验分别采用NOD-SCID鼠的三种不同荷瘤模型(乳腺癌原位瘤、胃癌原位瘤、肺癌皮下移植瘤),明确观察到人源化改构免疫促凋亡分子的体内抗肿瘤活性。在乳腺癌和胃癌模型中,P1h2-Fdt-t Bid、P1h3-Fdt-tBid的肿瘤抑制作用强于e23sFv-Fdt-tBid;而肺癌模型中,二者的抗肿瘤作用与e23sFv-Fdt-tBid相当。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优化CDR移植策略,针对抗HER2鼠源单链抗体e23sFv进行人源化改构,成功筛选获得免疫原性降低、亲和力提高并具有内化活性的两株人源化单链抗体P1h2、P1h3,并通过体内外实验验证其用于CDC策略和免疫促凋亡策略的有效性,为单链抗体为导向的融合蛋白的人源化改造、安全性评价提供了实验依据。
二、用于构建抗人TNF嵌合抗体的鼠单克隆抗体中和活性的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于构建抗人TNF嵌合抗体的鼠单克隆抗体中和活性的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HIV-1膜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分离鉴定和VRC01类抗体轻链进化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筛选血浆中含有针对CD4bs抗体的样本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材料和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第三节 结果 |
1. 样本介绍 |
2. ELISA结果 |
3. CBJC515血浆表位特征分析 |
第四节 讨论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二章 VRC01类抗体的分选鉴定和轻链进化机制的研究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第三节 结果 |
1. 样本特征 |
2. 抗原特异性单个B细胞分选 |
3. 抗体可变区序列特征 |
4. 单克隆抗体重轻链质粒的克隆构建和抗体表达 |
5. 单克隆抗体263A9基因分析 |
6. 单克隆抗体263A9表位鉴定 |
7. 263A9和交叉配对抗体针对Global Panel假病毒的中和能力 |
8. 构建突变抗体及突变抗体中和能力检测 |
9. 构建嵌合抗体及嵌合抗体中和能力检测 |
10. VRC01L+263A9H、3#和7#嵌合抗体针对DRVI Panel假病毒的中和能力 |
11. 自身病毒膜蛋白特征分析 |
12. 单抗263A9轻链蛋白结构分析 |
13. CBJC263样本中抗体可变区基因深度测序结果分析 |
14. 来自IGKV1-33家系的序列分析和抗体263A9轻链的进化分析 |
15. 来自IGHV1-2家系的序列的进化分析 |
第四节 讨论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三章 具有介导ADCC作用的单克隆抗体的分选和鉴定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第三节 结果 |
1. 样本特征 |
2. 抗原特异性单个B细胞分选 |
3. 抗体可变区序列特征分析 |
4. 单克隆抗体重链和轻链质粒的克隆构建和抗体表达 |
5. ELISA方法鉴定抗体451-B4表位 |
6. 线性肽库进一步确证抗体451-B4表位 |
7. 抗体451- B4与RSC3的结合动力学 |
8. 抗体451- B4中和能力检测 |
9. 抗体451- B4与8E5细胞的亲和能力检测 |
10. 抗体451- B4介导ADCC功能鉴定 |
第四节 讨论 |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 一组靶向HIV-1膜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的分选和功能鉴定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
第三节 结果 |
1. 样本特征 |
2. 抗原特异性单个B细胞分选 |
3. 单克隆抗体可变区基因扩增和分析 |
4. 抗体表达和表位初步鉴定 |
5. 抗体中和能力测定 |
第四节 讨论 |
第五节 小结 |
总结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HIV-1广谱中和单克隆抗体特征及其预防治疗价值 |
参考文献 |
个人信息 |
致谢 |
(3)犬细小病毒基因工程抗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基因工程抗体 |
1.1.1 嵌合抗体 |
1.1.2 改型抗体 |
1.1.3 全人源抗体 |
1.1.4 单链抗体 |
1.1.5 双特异性抗体 |
1.2 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 |
1.2.1 抗体基因的重组及表达 |
1.2.2 基因工程抗体表达系统 |
1.3 犬细小病毒的研究进展 |
1.3.1 犬细小病毒编码的蛋白质及其功能 |
1.3.2 犬细小病毒的致病机制 |
1.3.3 犬细小病毒的流行情况 |
1.3.4 犬细小病毒的现有疫苗 |
1.3.5 犬细小病毒的治疗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1.3 病毒与细胞 |
2.2 主要溶液及配制方法 |
2.3 方法 |
2.3.1 杂交瘤细胞株的鉴定 |
2.3.2 鼠源CPV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 |
2.3.3 表达蛋白鼠源CPV基因工程抗体的活性鉴定 |
2.3.4 悬浮细胞表达鼠源CPV基因工程抗体 |
2.3.5 鼠源CPV基因工程抗体表达量检测 |
2.3.6 鼠源CPV基因工程抗体纯化 |
2.3.7 SDS-PAGE检测鼠源CPV基因工程抗体 |
2.3.8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鼠源CPV基因工程抗体 |
2.3.9 犬源化CPV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 |
2.3.10 表达蛋白犬源化CPV基因工程抗体的活性鉴定 |
2.3.11 悬浮细胞表达犬源化CPV基因工程抗体 |
2.3.12 犬源化CPV基因工程抗体纯化 |
2.3.13 SDS-PAGE及 Western-blot检测犬源化CPV基因工程抗体 |
2.3.14 犬源化CPV基因工程抗体表达量检测 |
2.3.15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犬源化CPV基因工程抗体 |
第3章 结果 |
3.1 杂交瘤细胞株的鉴定 |
3.1.1 单克隆抗体亚型鉴定 |
3.1.2 单克隆抗体相对亲和力测定 |
3.1.3 单克隆抗体特异性测定 |
3.2 鼠源CPV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 |
3.2.1 鼠源CPV基因工程抗体可变区序列的获得 |
3.2.2 鼠源抗体可变区序列分区 |
3.2.3 鼠源CPV基因工程抗体真核表达载体鉴定 |
3.3 表达鼠源CPV基因工程抗体的活性研究 |
3.3.1 血凝抑制检测 |
3.3.2 中和试验检测 |
3.4 鼠源CPV基因工程抗体表达量检测 |
3.5 SDS-PAGE检测鼠源CPV基因工程抗体 |
3.6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鼠源CPV基因工程抗体 |
3.7 犬源化CPV基因工程抗体表达载体构建鉴定 |
3.8 表达犬源化CPV基因工程抗体的活性研究 |
3.8.1 血凝抑制检测 |
3.8.2 中和实验检测 |
3.9 犬源化CPV基因工程抗体纯化 |
3.10 SDS-PAGE及 Western-blot检测犬源化CPV基因工程抗体 |
3.11 犬源化CPV基因工程抗体蛋白纯度分析 |
3.12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犬源化CPV基因工程抗体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论文中提出的新方法和新思路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细胞因子辅助免疫的抗体制备与应用及基于亲和力的免疫检测灵敏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免疫检测技术相关研究 |
1.2.1 免疫荧光分析技术 |
1.2.2 免疫层析技术 |
1.2.3 酶联免疫吸附 |
1.2.4 电化学免疫分析 |
1.2.5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
1.2.6 数字化单分子免疫分析技术 |
1.3 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 |
1.3.1 鼠单克隆抗体 |
1.3.2 嵌合抗体 |
1.3.3 噬菌体展示技术 |
1.3.4 基因工程小鼠制备完全人源化抗体技术 |
1.4 DNA免疫制备单克隆抗体技术 |
1.4.1 DNA免疫技术诱导宿主免疫反应的机制 |
1.4.2 DNA免疫制备单克隆抗体的优点 |
1.4.3 DNA免疫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技术要点 |
1.5 免疫佐剂研究进展 |
1.5.1 免疫佐剂的作用机理 |
1.5.2 传统免疫佐剂 |
1.5.3 细胞因子免疫佐剂 |
1.6 抗原表位分析技术进展 |
1.6.1 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 |
1.6.2 肽扫描技术 |
1.6.3 氨基酸定点突变技术 |
1.6.4 噬菌体展示技术 |
1.7 和肽素临床研究 |
1.7.1 和肽素与心血管疾病 |
1.7.2 和肽素与糖尿病、肾病 |
1.7.3 和肽素与脓毒血症 |
1.7.4 和肽素与其他疾病 |
1.8 抗缪勒氏管激素临床研究 |
1.8.1 AMH与卵巢储备功能 |
1.8.2 AMH在预测卵巢反应性中的作用 |
1.8.3 AMH和妊娠结局 |
1.9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1.9.1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9.2 研究的内容 |
1.9.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细胞因子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细胞株与载体质粒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主要试剂 |
2.2.4 主要溶液配制 |
2.3 细胞因子重组质粒的构建 |
2.3.1 目的基因的合成与鉴定 |
2.3.2 重组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
2.3.3 重组质粒真核表达鉴定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酶切鉴定及测序 |
2.4.2 真核表达鉴定 |
2.5 小结 |
第三章 细胞因子辅助DNA免疫制备抗缪勒氏管激素单克隆抗体及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试剂 |
3.2.2 主要仪器设备 |
3.2.3 动物、抗原、细胞及血清样本 |
3.2.4 主要溶液配制 |
3.3 实验方法 |
3.3.1 免疫策略 |
3.3.2 间接ELISA评价免疫效果 |
3.3.3 细胞融合 |
3.3.4 筛选及亚克隆 |
3.3.5 腹水制备及抗体亚类分析 |
3.3.6 腹水的效价检测及纯化 |
3.3.7 抗体的纯度和效价的测定 |
3.3.8 抗体亲和力测定 |
3.3.9 mAb-MPs及 AP-mAbs的制备 |
3.3.10 最佳抗体配对的筛选 |
3.3.11 全自动化学发光检测方法的建立 |
3.3.12 方法学优化和评价 |
3.3.13 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免疫效果评价 |
3.4.2 腹水中抗体亚型分析 |
3.4.3 腹水效价检测 |
3.4.4 纯化抗体SDS-PAGE分析 |
3.4.5 纯化抗体效价检测 |
3.4.6 纯化抗体亲和力表征 |
3.4.7 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方法的构建 |
3.4.8 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方法的评价 |
3.5 小结 |
第四章 细胞因子辅助皮下免疫制备高亲和力抗和肽素单克隆抗体及表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试剂 |
4.2.2 主要仪器设备 |
4.2.3 动物、抗原及细胞 |
4.2.4 主要溶液配制 |
4.3 实验方法 |
4.3.1 免疫策略 |
4.3.2 免疫效果评价 |
4.3.3 细胞融合、筛选及亚克隆 |
4.3.4 融合阳性率及稳定株数计算 |
4.3.5 腹水制备及抗体亚类分析 |
4.3.6 腹水抗体效价评价 |
4.3.7 腹水的纯化 |
4.3.8 抗体的纯度和效价的测定 |
4.3.9 免疫细胞化学鉴定 |
4.3.10 抗体亲和力表征及比较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免疫效果评价 |
4.4.2 腹水抗体亚型分析 |
4.4.3 腹水效价检测 |
4.4.4 纯化效果鉴定 |
4.4.5 抗体效价 |
4.4.6 特异性识别天然抗原鉴定 |
4.4.7 抗体亲和力检测及比较 |
4.5 小结 |
第五章 抗原表位氨基酸对免疫反应亲和力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1 实验试剂 |
5.2.2 主要仪器设备 |
5.2.3 主要溶液配制 |
5.3 实验方法 |
5.3.1 抗原表位生物信息学分析 |
5.3.2 间接ELISA初步表位定位 |
5.3.3 肽扫描精确定位抗原表位 |
5.3.4 间接ELISA分析表位氨基酸 |
5.3.5 动力学方法分析表位氨基酸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IEDB分析CPP表位结果 |
5.4.2 DNAStar分析CPP抗原表位结果 |
5.4.3 抗原表位初步定位结果 |
5.4.4 抗原表位精确扫描结果 |
5.4.5 肽突变体间接ELISA结果与分析 |
5.4.6 肽突变体与抗体反应动力学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竞争法免疫检测中竞争抗原与抗体的亲和力对检测灵敏度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6.2.1 主要试剂 |
6.2.2 主要仪器设备 |
6.2.3 主要溶液配液方法 |
6.3 实验方法 |
6.3.1 改造竞争抗原亲和力分析 |
6.3.2 免疫荧光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
6.3.3 CPP竞争免疫荧光层析检测体系的构建 |
6.3.4 CPP间接竞争ELISA检测体系的构建 |
6.3.5 竞争抗原亲和力变化对灵敏度的影响分析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改造竞争抗原亲和力表征结果 |
6.4.2 免疫荧光微球的表征 |
6.4.3 荧光免疫层析检测卡的优化 |
6.4.4 免疫层析检测体系灵敏度改善效果评价 |
6.4.5 间接竞争ELISA检测体系的优化结果 |
6.4.6 间接ELISA检测体系灵敏度改善效果 |
6.5 小结 |
第七章 高灵敏全自动和肽素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法的构建 |
7.1 引言 |
7.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7.2.1 实验试剂 |
7.2.2 主要仪器设备 |
7.2.3 样本的采集与保存 |
7.3 实验方法 |
7.3.1 免疫磁珠及酶标抗体的制备 |
7.3.2 全自动化学发光检测方法的建立 |
7.3.3 分析方法学优化 |
7.3.4 统计分析 |
7.4 结果与分析 |
7.4.1 最佳抗体配对的优化 |
7.4.2 AP-mAbs和 mAb-MPs优化 |
7.4.3 基质缓冲液溶液的pH和孵育时间优化 |
7.4.4 标准校正曲线建立 |
7.4.5 精密度、准确性、稳定性分析 |
7.4.6 特异性分析 |
7.4.7 与商品ELISA试剂盒对比分析 |
7.5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创新点 |
三、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测序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临床前研发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1.7 创新点 |
1.8 有关概念的界定与说明 |
1.9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回顾及研究综述 |
2.1 风险管理相关理论回顾 |
2.1.1 风险管理理论研究回顾 |
2.1.2 风险管理标准研究回顾 |
2.1.3 风险管理模型及方法研究回顾 |
2.2 研发风险管理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研发风险管理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研发风险管理研究综述 |
2.3 药物研发风险管理研究综述 |
2.3.1 国外药物研发风险管理研究综述 |
2.3.2 国内药物研发风险管理研究综述 |
2.4 生物制品药物研发风险管理研究综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风险管理方法设计 |
3.1 风险评估方法确定 |
3.2 风险评估方法介绍 |
3.3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方法 |
3.3.1 数据筛查和整理 |
3.3.2 统计分析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研发流程 |
4.1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研发概述 |
4.2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研发流程 |
4.2.1 第一阶段:细胞株构建研发阶段 |
4.2.2 第二阶段:细胞培养与工艺研发阶段 |
4.2.3 第三阶段:制剂研发阶段 |
4.2.4 第四阶段:动物试验研发阶段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细胞株构建研发阶段风险管理 |
5.1 风险识别 |
5.2 风险分析 |
5.3 风险评价 |
5.4 风险控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细胞培养与工艺研发阶段风险管理 |
6.1 风险识别 |
6.2 风险分析 |
6.3 风险评价 |
6.4 风险控制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制剂研发阶段风险管理 |
7.1 风险识别 |
7.2 风险分析 |
7.3 风险评价 |
7.4 风险控制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动物试验研发阶段风险管理 |
8.1 风险识别 |
8.2 风险分析 |
8.3 风险评价 |
8.4 风险控制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目录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
附录8 |
附录9 |
附录10 |
附录11 |
附录12 |
附录13 |
附录14 |
附件 |
(6)靶向SRPK-1的嵌合抗体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靶向 SRPK-1 的嵌合抗体的构建表达及其生物活性鉴定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1.1.2 实验方法 |
1.2 结果 |
1.2.1 构建靶向SRPK-1 的嵌合抗体 |
1.2.2 测定SRPK-1 的嵌合抗体体外活性 |
1.3 讨论 |
1.4 小结 |
二、靶向SRPK-1 的嵌合抗体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初步探讨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实验动物、仪器 |
2.1.2 实验材料和试剂 |
2.1.3 实验方法 |
2.2 结果 |
2.2.1 ChanSRPK-1对NSCLC细胞中SRPK-1 表达的体外作用 |
2.2.2 ChanSRPK-1 对非小细胞肺癌迁移和侵袭的体外抑制作用 |
2.2.3 ChanSRPK-1对NSCLCDVECs的作用通过靶向TCF和在NSCLC的小鼠体内作用 |
2.3 讨论 |
2.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抗H7N9亚型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嵌合抗体的制备及初步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引言 |
1.1 概述 |
1.2 H7N9 禽流感病毒的流行情况 |
1.3 H7N9 病毒的HA和 NA与其致病性的关系 |
1.4 国内外针对H7N9 防治策略的研究进展 |
1.5 神经氨酸酶(NA)抗体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实验材料 |
2.3 嵌合抗体的基因扩增及筛选 |
2.3.1 杂交瘤细胞RNA提取 |
2.3.2 嵌合抗体基因扩增 |
2.3.3 嵌合抗体可变区基因测序 |
2.3.4 嵌合抗体体外表达 |
2.3.5 嵌合抗体筛选 |
2.4 嵌合抗体表达制备 |
2.4.1 抗体基因表达质粒制备 |
2.4.2 嵌合抗体表达 |
2.4.3 嵌合抗体纯化 |
2.5 病毒扩增及测定病毒TCID50 滴度 |
2.5.1 鸡胚扩增病毒 |
2.5.2 测定病毒TCID50 滴度 |
2.6 嵌合抗体功能鉴定 |
2.6.1 间接ELISA检测嵌合抗体结合活性 |
2.6.2 流式细胞技术鉴定嵌合抗体结合谱 |
2.6.3 生物膜干涉技术测定嵌合抗体亲和力 |
2.6.4 红细胞凝集抑制(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HI) |
2.6.5 神经氨酸酶抑制实验(Neuraminidase inhibition,NI) |
2.6.6 微量中和实验 |
2.6.7 空斑实验 |
2.6.8 体外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实验 |
2.6.9 竞争ELISA鉴定抗体结合部位 |
第3章 结果 |
3.1 人源化抗体的遗传信息 |
3.2 细胞转染上清对AH-N9 蛋白的结合能力 |
3.3 间接ELISA鉴定3 株嵌合抗体对不同重组蛋白的识别情况 |
3.4 流式细胞术鉴定嵌合抗体对不同病毒及质粒的结合活性 |
3.5 生物膜干涉技术检测嵌合抗体1E2和3E3 的亲和力 |
3.6 嵌合抗体HI及 NI实验检测结果 |
3.7 微量中和实验结果 |
3.8 空斑实验结果 |
3.9 体外ADCC实验结果 |
3.10 抗体结合表位检测结果 |
第4章 讨论 |
4.1 三株嵌合抗体结果分析 |
4.2 本研究的意义及存在的局限性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8)快速抗体人源化平台的建立及乙型肝炎病毒人源化抗体的成药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前言 |
1.1 抗体(Antibody)的概述 |
1.1.1 抗体的结构与功能 |
1.1.2 抗体的人源化 |
1.1.3 抗体药物市场 |
1.1.4 抗感染抗体药物的概况及趋势 |
1.1.5 Fc改造对效应功能的影响 |
1.2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概述 |
1.2.1 HBV基因组 |
1.2.2 HBV的病毒结构 |
1.2.3 HBV的生命周期 |
1.2.4 HBV基因编码的蛋白 |
1.2.5 HBV的基因型 |
1.2.6 HBV的流行病学 |
1.2.7 HBV的预防 |
1.2.8 HBV感染的抗病毒治疗 |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思路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主要仪器 |
2.1.2 主要耗材 |
2.1.3 主要试剂 |
2.1.4 实验常用溶液及试剂配置 |
2.2 方法 |
2.2.1 常规分子克隆实验方法 |
2.2.2 常规细胞生物学方法 |
2.2.3 抗体的表达、纯化及鉴定 |
2.2.4 免疫学相关实验方法 |
2.2.5 体外调理吞噬实验 |
2.2.6 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特征分析 |
2.2.7 HBV相关抗体的小鼠体内实验方法 |
2.2.8 亲和力常数测定 |
2.2.9 抗体晶体培养及结构解析 |
2.2.10 食蟹猴体内评估抗体的药代动力学 |
2.2.11 抗体生物物理特性相关实验方法 |
2.2.12 数据处理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一部分 快速点突变抗体人源化平台的构建 |
3.1 流感病毒鼠源抗体12G6的人源化 |
3.1.1 12G6-cAb体外活性的评估 |
3.1.2 12G6-cAb的人源化设计 |
3.1.3 12G6人源化抗体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3.1.4 12G6人源化抗体小量转染细胞上清性质鉴定 |
3.1.5 12G6人源化抗体大量表达、纯化及性质鉴定 |
3.2 呼吸道合胞病毒鼠源抗体5B11和7G5的人源化 |
3.2.1 5B11-cAb和7G5-cAb体外活性的评估 |
3.2.2 5B11-cAb和7G5-cAb的人源化设计 |
3.2.3 5B11和7G5人源化抗体构建、表达、纯化及性质鉴定 |
3.3 第一部分小结 |
第二部分 乙型肝炎病毒治疗性抗体的改造及成药性评估 |
3.4 E6F6人源化抗体162的亲和力测定 |
3.4.1 E6F6人源化抗体162的晶体培养及结构解析 |
3.4.2 E6F6鼠抗的人源化改造 |
3.4.3 E6F6人源化抗体体内外活性的评估 |
3.4.4 E6F6人源化抗体的成药性评估 |
3.4.5 E6F6人源化抗体与HBsAg免疫复合物的结构特征分析 |
3.4.6 E6F6人源化抗体162 Fc改造对吞噬的影响 |
3.5 第二部分小结 |
第四章 讨论 |
4.1 鼠源抗体人源化方法 |
4.2 抗体CDR的划分和人源化模板的选择 |
4.3 FR区人源化点突变规则 |
4.4 E6F6人源化抗体在小鼠体内的清除速率 |
4.5 E6F6人源化抗体huAb1和huAb3在食蟹猴体内的半衰期 |
4.6 抗原-抗体复合物电镜观察与纳米流式检测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猪瘟病毒E2蛋白猪源化单克隆抗体rHQ06Sw的嵌合表达及抗病毒活性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猪瘟概述 |
1.2 猪瘟病毒概述 |
1.2.1 猪瘟病毒 |
1.2.2 CSFV囊膜糖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
1.3 单克隆抗体在CSFV研究中的应用 |
1.3.1 MAb对 CSFV与瘟病毒属其他成员中的鉴别诊断 |
1.3.2 MAb对 CSFV囊膜糖蛋白的探究 |
1.3.3 MAb对 CSFV保护性抗原的鉴定 |
1.3.4 MAb对 CSFV抗原变异性的鉴定 |
1.3.5 MAb在确定CSFV抗原表位中的作用 |
1.4 基因工程抗体 |
1.4.1 基因工程抗体概述 |
1.4.2 基因工程抗体分类 |
1.4.3 基因工程抗体宿主表达系统 |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猪瘟病毒E2 蛋白猪源化单克隆抗体rHQ06_(Sw)的嵌合表达和反应活性鉴定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 |
2.2.1 rHQ06_(Sw)重链、轻链重组质粒的构建 |
2.2.2 rHQ06_(Sw)猪源抗体活性的检测 |
2.2.3 rHQ06_(Sw)抗体的反应原性检测 |
2.2.4 rHQ06_(Sw)抗体与猪瘟病毒E2 蛋白的结合力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猪瘟病毒E2 蛋白猪源化单克隆抗体rHQ06_(Sw)的抗病毒活性鉴定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 |
3.2.1 rHQ06_(Sw)抗体与BVDV交叉反应的检测 |
3.2.2 rHQ06_(Sw)抗体识别猪瘟病毒E2 蛋白抗原表位的三维结构同源建模分析 |
3.2.3 rHQ06_(Sw)抗体对猪瘟病毒的中和作用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英文缩略词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单链抗体e23sFv的人源化抗体制备及其在HER2靶向肿瘤杀伤中的功能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回顾 |
一、HER2阳性肿瘤及其靶向治疗 |
二、抗体药物的免疫原性 |
第一部分 单链抗体e23s Fv的人源化基因构建及噬菌体筛选 |
第二部分 人源化单链抗体的原核表达、纯化和功能分析 |
第三部分 人源化单链抗体P1h2、P1h3在HER2靶向肿瘤杀伤中的应用 |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用于构建抗人TNF嵌合抗体的鼠单克隆抗体中和活性的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 [1]HIV-1膜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分离鉴定和VRC01类抗体轻链进化机制的研究[D]. 胡园园.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02)
- [2]抗H3N2亚型犬流感病毒的完全犬源化抗体制备及保护性免疫分析[D]. 韩德敏. 南京农业大学, 2020
- [3]犬细小病毒基因工程抗体的研究[D]. 李希辰. 长春工业大学, 2020(01)
- [4]细胞因子辅助免疫的抗体制备与应用及基于亲和力的免疫检测灵敏度研究[D]. 王羽.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临床前研发风险管理研究[D]. 刘丹丹. 沈阳药科大学, 2019(02)
- [6]靶向SRPK-1的嵌合抗体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初步探讨[D]. 吴凡.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7]抗H7N9亚型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嵌合抗体的制备及初步鉴定[D]. 阮菲儿. 南昌大学, 2019(01)
- [8]快速抗体人源化平台的建立及乙型肝炎病毒人源化抗体的成药性研究[D]. 周兵. 厦门大学, 2018(06)
- [9]猪瘟病毒E2蛋白猪源化单克隆抗体rHQ06Sw的嵌合表达及抗病毒活性鉴定[D]. 陈姝承. 天津农学院, 2017(07)
- [10]单链抗体e23sFv的人源化抗体制备及其在HER2靶向肿瘤杀伤中的功能鉴定[D]. 欧阳清. 第四军医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