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乡联动 整体推进 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全面开展(论文文献综述)
曹萍[1](2021)在《“双轮协调”驱动下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时空演变、影响因素及政策体系》文中研究说明
刘欢[2](2021)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文中提出建设文明,促进文明进步与发展是人类繁衍生息至今的孜孜追求与内在动因,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于中国而言,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不断构建、完善、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基于中国国情与农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底色在乡村文明,而乡村文明又集中体现在乡风文明水平上。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党就集中开始了乡风文明建设实践探索。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里,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内容与形式不断迭代更新,收获许多实践成效。及至新时代,党和国家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使乡风文明建设能够站在新的历史坐标向更高处扬帆远航,进而为中国在不同文明交流借鉴中展现中国气派、体现中国特色、走出中国道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重要贡献。乡风文明建设受到国内外学界广泛关注与探讨,已取得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分布在政治学、文化学与社会学,或者更为细致表现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乡村文化建设问题等具体领域,然而专注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研究乡风文明建设仍然是学界的欠缺之处。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研究法,综合学科研究与系统研究相结合以及规范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视角,以战略性高度概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建设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对中国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历史考量,并系统化地研究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基本属性、现实境遇及路径选择,以期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尽绵薄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以此构成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这一部分主要对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概述,以及分析论证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之间的内在逻辑。论文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目标要求与重大意义三方面完整概述乡村振兴战略,在区分文化与文明概念、文明乡风与乡风文明概念基础上,对乡风文明建设概念进行了整体性阐述。从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三方面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第三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这一部分重点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以及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四个方面对论文的思想资源进行归纳总结,为第四章、第六、七章的相关论述进行基础理论的铺陈。第四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这一部分大致拆分为三个方面,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现实功能。其中,基本原则包括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切实立足乡村文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整体协调发展等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等五方面。现实功能包括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等内容。第五章,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这一部分从历史进程、主要特色及经验启示三方面考量了近百年来的中国乡风文明建设实践。历史进程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四个阶段。主要特色表现在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三个方面。经验启示包括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以及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第六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这一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主要包括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等五方面。第二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等五方面。第三部分是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等五方面。第七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这一部分分为五大内容。一是从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等三方面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二是从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等三方面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三是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等三方面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四是从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等三方面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五是从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三方面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总之,通过系统研究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提出应从“文明”高度深刻理解乡风文明内涵,从总体要求、核心主体、根本任务、现实基础及主要特点等方面概述了乡风文明建设。二是论文首次详尽梳理了近百年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分析了其主要特色以及总结出其经验启示。三是论文丰富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将“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纳入其中。四是论文在剖析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现实境遇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路径选择。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3](2021)在《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文中提出宁政发[2021]1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请结合实际,抓好组织实施。2021年2月26日(此件公开发布)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陈敏[4](2020)在《农村饮水安全供给的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村饮水安全是世界性难题,联合国及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等和各个国家都高度重视。我国也不例外:近40年来先后投资1.5万亿元、新建1100多万处农村饮水工程、覆盖近10亿农村居民。从工程覆盖面看,我国应已全面解决了农村居民饮水问题。但调查和统计显示,情况并不乐观,农村饮水数量上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价格上供高于求、质量上供低于求等矛盾问题处处存在(陈敏,2020)。一方面是有水供给但无人使用,农村地区尤其是南方农村存在大量饮水工程被抛荒,供能闲置50%以上,水利部暗访统计也证实有50%左右的农村饮水工程表现为不可持续;长江水利科学院对重庆试点区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评价,只有38.5%达到可持续标准。另一方面是有部分农村居民没有水用或者有人乱用水、浪费水的情况并存,大量农村居民依旧过着喝望天水的生活,包括部分工程覆盖范围的居民,也有居民挥霍着政府提供的福利水、免费水。可见,有工程覆盖≠有产品供给,有供给≠有效供给,百姓有需要≠市场有需求。农村饮水为什么会大量出现“有供有需但非有效”的情况?这是国内外众多专家持久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是有效的农村饮水制度安排?为什么要进行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制度创新?如何进行农村饮水有效供给的制度创新?研究目标有三:一是把握农村饮水供给的变动规律、本质属性、现实需求和阶段性特征;二是明确实现农村饮水有效供给的制度安排及其内在机理;三是揭示制约农村饮水有效供给的具体制度因素及其形成机理,并提出相应的制度创新思路和具体建议。研究思路是: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从农村饮水的产品属性入手,以实现农村饮水有效供给为目标,以明确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制度安排的总体思路和现实条件为切入点,试图通过构建农村饮水市场供给有效性分析模型,对农村饮水市场供给有效性进行检验,对实现农村饮水有效供给的制度创新重要性和制度创新内容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从农村饮水制度设计冲突、农村饮水供给主体制度落地矛盾、农村饮水融资投入制度困境等维度,分析相关制度的缺陷及其内在机理,并提出相应制度创新的方向和建议,以期为更好地调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个积极性、发挥市场和政府两个作用、克服“泛市场化”“泛公益化”两种错误认识,进而构建实现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制度体系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出主要结论有:(1)农村饮水安全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应具有优先保障地位(第3章)。通过追溯农村饮水安全的发展历程,并与其他类似公共产品比较分析,可得到农村饮水安全具有基础性和致命性、垄断性和群体性、阶段性和反复性、区域性和差异性、资源性和流动性等本质属性和公益性和经营性杂糅、规模效益和规模不经济并存、基本需求和非基本需求混合、建设不标准和运行不规范叠加、社会供给和自我供给交叉、供过于求与供不应求交织等阶段性特征,其需求具有钢性强、受众宽、空间大等特点,在农村所有公共产品供给中具有优先地位。(2)农村饮水安全有效供给制度安排的关键是厘清政府和市场的权责范围并充分发挥两者的作用(第4章)。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农村饮水安全有效供给,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百姓饮水中市场需求部分和基本需求的市场有效部分由市场主体按照市场法则进行供给;又要发挥政府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兜底保基本民生中作用,对基本需求中的市场失灵部分,应该由政府兜底保障,政府既不能越位,更不能错位、缺位。(3)市场失灵是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市场的主体表现(第5章)。通过构建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市场分析模型,推导当前1100多万处农村供水工程可能存在的360种市场供需情形中,只有72种市场有效,这意味着理论上农村饮水市场80%会失灵,为政府参与农村饮水供给提供了理论依据。(4)改进和创新农村饮水安全有效供给制度体系是政府当前破解农村饮水有效供给难题的有效途径(第6、7、8章)。当前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大建设时期已经结束,饮水供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已发生深刻变化,通过考察搜集到的中央、地方和基层的38个农村饮水制度,发现之前以工程为中心、以投资为中心、以管理为中心的农村饮水制度难以适应新矛盾、新任务,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改进和创新,通过创新建立以分区定性、分段定责、分量计价的农村饮水安全制度体系,包括总供给-总销售制度(CS-CS制度)、阶段水价制度、城乡联动联调水价制度、“双通道”决策制度、专用水票“需求侧”直补制度、内部交叉补贴制度等,释放制度红利、巩固建设成果,既可提高投资效益,又可增强百姓福祉。本文可能的创新点:(1)提出农村公共产品和农村饮水安全分区供给理论。按照覆盖范围和缺失危害程度标准,提出了农村公共产品分区(ABCD)设计理论,并发现农村饮水处于A区的优先地位。并按照供需关系和市场原则,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市场进行分区,划分了市场和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职责界限,发现农村饮水刚需部分(ac C)在农村公共产品保障中的特殊地位。农村公共产品和农村饮水安全分区供给理论有助于回答“农村饮水安全是不是公共产品”“农村饮水为何需要优先供给”“如何厘清市场和政府在供给农村饮水职责的界限”等基本问题。(2)构建融合“价格控制”和“供求干预”为一体的农村饮水安全市场分析模型。基于农村饮水安全分区供给理论,本文构建了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市场分析模型,把农村饮水需求分解为基本需求(公益品)和非基本需求(市场产品),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场在农村饮水有效供给中的职责边界。这一研究结论可为在减轻政府负担中压实政府责任、在增加企业责任中促进企业发展,把原来解决农村饮水问题的“独木桥”路径变成“双通道”提供依据。(3)基于“卡尔-希克斯标准”构建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制度体系。本文从定性制度、责任制度、融资制度等9个方面,考察了3个层面、38个农村饮水制度的效率,剖析了制度失灵的内在机理,并按照“卡尔-希克斯标准”进行制度改进,创新了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制度体系,回答了“农民可用多少水、交多少费”“政府该尽什么责、补多少钱”等长期困扰农村饮水安全有效供给的基本问题。
向洋[5](2020)在《乡村振兴视角下城郊空间分区及土地利用策略研究 ——以通州区漷县镇为例》文中认为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我国乡村的发展找到了新的方向与道路。然而城郊地区是城市与乡村的交错地带,兼具城市与乡村的双重特征,其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产业类型以及土地利用均为乡村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城郊地区无疑成为了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难点。城郊地区土地利用资源的复杂性也决定了单一的模式无法满足其发展需求,因此为实现乡村振兴,城郊地区亟待打破传统方式,找寻新的发展方向。本文采取调查研究和分析研究两方面结合的方法,结合理论梳理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乡村发展历程,梳理城郊地区的特殊性及发展难点,提炼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要求,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以及空间分区的角度,对城郊地区空间分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探讨。以Arc GIS手段为支撑,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城乡关系的城乡联动程度、资源环境承载力、土地利用价值评估、社会经济现状四个方面的因素及指标权重,建立评价体系和方法,对城郊地区进行等级评定,划分出“城镇集聚区、城乡转型区、乡村发展区、生态保育区”四个政策分区,为城郊地区提供不同的空间发展思路和决策支持。从弹性和布局两个方面构建土地利用策略,提出“多村联合”、“山水林田城一体”等多种土地利用的新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政府主导、农民参与、企业促进”的三方合作机理。首先,本文论证了城郊地区空间分区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构建了城郊地区空间分区的理论框架,推动了空间政策分区在城郊地区的落实,并进一步指导微观层面的规划与策略制定,同时为解决城乡矛盾,实现城郊地区的动态、弹性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在空间分区的基础上,构建了城郊地区土地利用的策略;最后,以北京副中心周边的漷县镇为例对城郊地区空间分区的工作方法进行了实例论证。以期为实现城郊地区的乡村振兴提供新的思路与参考。
王菊[6](2020)在《精准扶教:昆明市S幼儿园引领乡村幼儿园发展的个案研究》文中指出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把教育公平作为基本教育政策,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推动教育的发展全面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一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影响下,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存在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其中西部地区城乡学前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尤为突出。为有效推动我国教育的整体发展,促进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实现教育公平,在国家教育战略指导下,云南省昆明市于2014年实施春风化雨行动计划。该行动计划选取一批省一级示范园对乡村幼儿园进行领办,以精准扶教的方式推进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发展。昆明市S幼儿园作为首批被选定的示范园,在引领乡村幼儿园发展的实践中积极探索与创新,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发展理念与管理模式,并取得了显着成效,对昆明市乡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的发展中具有典型性和参考借鉴价值。本研究以昆明市S幼儿园及其引领的乡村幼儿园X园和Y园为个案,从教育公平和教育生态学理论视角出发,采用文献分析、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S幼儿园精准扶教实践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在全面了解S幼儿园精准扶教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梳理其发展历程,总结其在实践中的经验、特色与成效,进一步讨论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分析导致问题存在的原因,并基于对个案的反思总结当前精准扶教实践中存在的误区与在实践中应遵循的原则,提出推进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思路——构建城乡一体的学前教育生态系统,旨在进一步促进S幼儿园精准扶教的深入开展,为云南省乃至全国其他类似地区推进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王爽[7](2020)在《县域内城乡教师联动教研实践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乡教师联动教研是当前加强城乡教师交流,促进乡村教师能力素质提升的主要形式。教师通过参与联动教研活动与其他教师进行有意义的互动来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获得教学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增长,最终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检视城乡教师联动教研的实践历程,分析教师互动对城乡教师联动教研的作用及价值,总结多地区在促进城乡联动教研中教师互动的经验,对于城乡联动教研的有效推进有深远意义,对于城乡学校间有效开展教师联动教研活动有借鉴价值。从社会互动的视角出发,本文试图从两个层面对城乡联动教研进行探讨:在理论层面,城乡联动教研是否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的教研互动的本质是什么?在实践层面,城乡教师是如何实现教研互动的,如何推进城乡教师的教研互动?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试图理清“城乡联动教研”与“城乡教育一体化”、“校本教研”等关键词的逻辑关系,明晰教研互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深入四川省广元市、四川省遂宁市及重庆市璧山区进行田野考察,主要采用访谈法、观察法,辅以问卷法对城乡联动教研中教师教研互动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城乡联动教研在多地区已成为促进城乡教师共同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城乡教师特别是乡村教师通过参与城乡联动教研活动拓宽了专业发展的途径,教师的能力素质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师教研冲突互动制约着联动教研有效的开展。乡村教育“城镇化”的发展定位引起了城乡联动教研偏城市化的定位,教研脱离乡村教学的实际,使得乡村教师不能很好的参与到教研互动中,教师教研水平低、学校教研经费供给少、教研主管部门管理难等现实问题难以跟上联动教研的发展需求,组织联动不足,教师互动不够导致教师参与联动教研获得专业提升的效果差。本研究认为,单从改进联动教研活动本身来提升教研效果的做法效果甚微,由内而外的加强联动教研建设才能彻底解决联动教研面临的现实问题。在制度层面,建立健全与城乡联动教研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及激励保障机制,为联动教研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在文化层面,加强城乡学校教研文化的融合,消除唯本土教研文化优势的隔阂,为教师良好教研互动提供前提;在互动层面,强化多元主体参与联动教研的互动规范意识,以多样教研形式促进联动教研常态化开展;在评价方面,丰富教师评价与活动评价的内容,强化联动教研活动参与者参与教研评价的主体地位,促进教师的教研改进及联动教研的健康发展。
王晓宇[8](2019)在《大健康产业特色小镇的产镇融合空间组织研究 ——以东阿阿胶特色小镇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特色小镇是我国小城镇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基层乡镇发展滞缓,存在着规模小、产业弱、公共服务不足以及风貌退化等问题。近年来,为了提升小城镇的经济活力、空间承载力、促进产镇融合发展,以浙江省为引领,提出了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精而美,机制活而新的特色小镇发展新模式,进而,在全国先后涌现出2000多个特色小镇(其中国家级特色小镇403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各地都积极地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特色小镇的也应当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以“小镇”的发展为引领,扩展发展的活力范围,从全域统筹的层面积极促进城乡联动发展。特色小镇发展的关键是产业,而空间则是产业的载体,“生产、生活、生态”则是空间组织的三个要素。因此特色小镇发展的关键是在产镇融合路径的指导下,以全域统筹为特色小镇的空间组织框架,以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为空间发展目标,让产业在空间载体上充分发挥能动性,推动特色小镇健康发展。以产业特色为划分依据,我国403个国家级特色小镇可分为13种类型,其中大健康产业为特色的小镇为49个,占12.16%。2016年10月国家颁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19年7月国家又提出健康中国行动,推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大健康特色小镇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论文以大健康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以产镇融合模式和“三生”空间优化为重点,从空间组织路径、空间组织框架和空间组织要素三个方面展开研究,通过分析其产业布局、空间组织及三生融合,最终总结出可应用的空间组织策略:产业先行,以优势产业为核心,构建泛产业集群,以产业布局主导空间组织;全域统筹,以产业构建为纽带,联结创建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美丽乡村的模式;三生融合,以人本需求为目标,建立生产、生活、生态三要素间的有机关系。2017年8月,东阿阿胶特色小镇入选第二批国家级特色小镇,随后及时开展了所在的陈集镇的总体规划的修订,2019年8月顺利完成了东阿阿胶特色小镇启动区及周边部分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是一个正在实施建设的以阿胶生产为主导产业的大健康产业特色小镇,参考价值较高,文章以此为实证案例,通过分析其空间组织与规划布局,来检验文章所构建的产镇融合空间组织模式,并总结研究的展望与不足。
谭天[9](2019)在《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绩效评价及优化 ——以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施振兴乡村战略,新型农村社区作为近些年农村地区改革建设的主要载体,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作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社区居民的生活服务体验,关系到社区发展的稳定前程。2007年全国首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座谈会在青岛市举行,青岛市作为首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城市,历经近十年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是具体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情况如何,是否有效地发挥公共服务的功能,满足社区居民对公共服务的需要,有待从定量的层面上进行检验和评估。首先,对国内外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历程、配置评价等文献研究资料进行梳理,结合国家、山东省、青岛市三个层次的新型农村社区技术规范初步确立了配置的绩效指标,通过调研青岛市各区市已建成的新型农村社区,不断完善调查问卷和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选择以层次分析法作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绩效评价方法,参照《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技术导则》中对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归纳分类,构建多层次的评价模型,并按步骤对数据进行汇总计算,依次进行构建递阶层次结构、构造判断矩阵、计算权重和一致性检验,最终得到较为公正客观的评价体系和指标权重。最后,选取青岛市范围内十个典型新型农村社区作为样本进行打分,从定量的角度分析对比不同类型样本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绩效,直观展现出当下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实际情况,结合样本社区实际对不同类型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措施和配置建议。通过此次研究发现,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绩效得分情况中,以小城镇集聚类型社区当属最佳,为76.65分,其次是功能区整合型和龙头企业带动型社区,分别为76.60分和73.84分,而城中村改造型和中心村融合型社区配置得分较低,分别为69.59分和69.41分。新型农村社区的居民对于医疗卫生设施最为重视,其次是教育设施。在各类型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情况中,养老设施、商业金邮设施和市政设施相比于其他设施,配置水平有待更进一步优化提升。本研究构建了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绩效评价体系,对青岛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情况进行评价及总结优化,以期对今后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徐菁[10](2019)在《常州市新北区医养结合养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中国本世纪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银发潮”所带来的是老年病患者增加、养老床位短缺、医疗服务水平不高、医疗养老资源不足等问题,原有的养老服务体系受到了极大地挑战。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中,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医”主要是指包含医疗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服务、疾病诊治和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在内的康复保健服务;“养”主要是指生活照护服务、精神心理服务、文化活动服务等。“医养结合”是指将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从而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医养结合养老”通过将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有效整合,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常州市新北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有12.5万,占总人口的20.79%。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政策、制度、体系、人才等多方面,也出现了供需矛盾显着、资源分散、服务效率低、服务形式和内容单一、机构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医养结合养老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应用特殊到普通、抽象到具体的研究方法,通过常州市新北区统计局、民政局、人社局以及卫生局等相关部门提供的资料,分析大量的数据,同时结合文献研究、实地调研等方法,总结国内外医养结合养老相关经验,把福利多元理论、需求层次理论、社会保障理论作为研究常州市新北区医养结合养老的理论基础,对常州市新北区医养结合养老的发展情况和经验进行研究,分析不同因素对医养结合养老造成的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新的解决对策,促进医养结合养老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不断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指数。
二、城乡联动 整体推进 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全面开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乡联动 整体推进 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全面开展(论文提纲范文)
(2)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
2.1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 |
2.1.2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 |
2.1.3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
2.2 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
2.2.1 文化与文明的阐述 |
2.2.2 乡风文明概念辨析 |
2.2.3 乡风文明建设阐释 |
2.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 |
2.3.1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 |
2.3.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 |
2.3.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 |
第3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1.1 文明进步的基础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 |
3.1.2 实现城乡融合是乡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
3.1.3 建设社会主义需要重视乡村文化建设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攸关国计民生根本性问题 |
3.2.2 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
3.2.3 净化社会风气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目标 |
3.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
3.3.1 以农为本思想 |
3.3.2 道德教化思想 |
3.3.3 “和合”思想 |
3.3.4 乡村运动思想 |
3.3.5 乡村改造思想 |
3.4 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 |
3.4.1 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思想 |
3.4.2 重塑乡村伦理精神思想 |
3.4.3 提升乡村生活风貌思想 |
第4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 |
4.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
4.1.1 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
4.1.2 切实立足乡村文明 |
4.1.3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
4.1.4 坚持整体协调发展 |
4.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
4.2.1 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 |
4.2.2 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
4.2.3 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 |
4.2.4 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 |
4.2.5 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 |
4.3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功能 |
4.3.1 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
4.3.2 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 |
4.3.3 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 |
4.3.4 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
4.3.5 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 |
第5章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 |
5.1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 |
5.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3 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4 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 |
5.2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特色 |
5.2.1 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 |
5.2.2 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 |
5.2.3 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 |
5.3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经验启示 |
5.3.1 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 |
5.3.2 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 |
5.3.3 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 |
5.3.4 要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 |
5.3.5 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
第6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 |
6.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 |
6.1.1 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 |
6.1.2 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 |
6.1.3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 |
6.1.4 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 |
6.1.5 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 |
6.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 |
6.2.1 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 |
6.2.2 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 |
6.2.3 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 |
6.2.4 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 |
6.2.5 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 |
6.3 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 |
6.3.1 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 |
6.3.2 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 |
6.3.3 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 |
6.3.4 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 |
6.3.5 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
第7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
7.1 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 |
7.1.1 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
7.1.2 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 |
7.1.3 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 |
7.2 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 |
7.2.1 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 |
7.2.2 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 |
7.2.3 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 |
7.3 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 |
7.3.1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 |
7.3.2 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
7.3.3 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 |
7.4 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 |
7.4.1 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 |
7.4.2 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 |
7.4.3 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 |
7.5 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 |
7.5.1 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 |
7.5.2 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 |
7.5.3 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后记 |
(4)农村饮水安全供给的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结构框架 |
1.4 数据来源及处理 |
1.4.1 数据来源 |
1.4.2 数据处理 |
1.5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 |
1.5.1 研究重难点 |
1.5.2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动态、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 |
2.1 研究动态 |
2.1.1 文献综述 |
2.1.2 研究述评 |
2.2 基础理论 |
2.2.1 制度经济学理论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2.2.3 马斯诺需要层次理论 |
2.3 相关概念 |
2.3.1 农村饮水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
2.3.2 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 |
2.3.3 阶梯水价与阶段水价 |
第3章 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发展历程及其特征 |
3.1 发展历程 |
3.1.1 安全标准演变历程 |
3.1.2 规划法规完善历程 |
3.1.3 水源管理制度变迁 |
3.2 比较分析 |
3.2.1 与城市饮水比较 |
3.2.2 与农村公路用电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供给比较 |
3.2.3 与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等社会事业类产品供给比较 |
3.3 需求分析 |
3.3.1 基础性需求:刚性强 |
3.3.2 广泛性需求:受众宽 |
3.3.3 发展性需求:空间大 |
3.4 基本特征 |
3.4.1 基础性和致命性 |
3.4.2 垄断性和群体性 |
3.4.3 阶段性和反复性 |
3.4.4 区域性和差异性 |
3.4.5 资源性和流动性 |
3.4.6 分散性和季节性 |
3.5 阶段特征 |
3.5.1 公益性和经营性杂糅 |
3.5.2 规模效益和规模不经济并存 |
3.5.3 基本需求和非基本需求混合 |
3.5.4 建设不标准和运行不规范叠加 |
3.5.5 社会供给和自我供给交叉 |
3.5.6 供过于求和供不应求交织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村饮水安全制度创新的总体思路 |
4.1 制度创新的主流目标 |
4.1.1 以居民为中心的制度体系 |
4.1.2 形成闭环的制度体系 |
4.1.3 遵循本质属性、阶段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制度体系 |
4.2 制度创新的基本方法 |
4.2.1 注重“卡尔多改进”追求效益最大化 |
4.2.2 注重上下结合内外互动体现实用性 |
4.2.3 注重前后比较左右借鉴凸显均衡性 |
4.3 制度创新的外部环境 |
4.3.1 统一的思想认识 |
4.3.2 扎实的经济基础 |
4.3.3 成功的经验借鉴 |
4.3.4 庞大的工程系统 |
4.3.5 归位的政府职能 |
4.4 制度创新的内部条件 |
4.4.1 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 |
4.4.2 逐步异化的制度目标 |
4.4.3 非均衡的制度效应 |
4.5 制度创新的考核指标 |
4.6 制度创新的基本设想 |
4.6.1 市场有效的判断标准 |
4.6.2 制度有效的制约因素 |
4.6.3 制度创新的关键问题 |
4.6.4 制度创新的现实局限 |
4.7 制度创新的基本逻辑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村饮水安全制度创新的市场特征 |
5.1 农村饮水安全市场分析模型设计 |
5.1.1 模型选择:三种常见市场分析模型比较 |
5.1.2 模型设计:农村饮水安全市场分析模型 |
5.1.3 模型说明:重要节点和区域 |
5.2 质量要素对市场有效性影响:供给-需求分析 |
5.2.1 基本类型 |
5.2.2 有效性分析 |
5.3 价格要素对市场有效性影响:成本-收益分析 |
5.3.1 基本类型 |
5.3.2 有效性分析 |
5.4 农村饮水安全市场有效性综合分析 |
5.4.1 模型分析及结果 |
5.4.2 主要特点 |
5.5 调查数据分析 |
5.5.1 抽样调查分析 |
5.5.2 典型调查分析 |
5.5.3 居民反馈数据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农村饮水安全制度的设计冲突及创新 |
6.1 制度设计冲突的主要表现 |
6.1.1 产品定性模糊化:混淆不准的定性制度 |
6.1.2 供给质量理想化:高标低配的水质制度 |
6.1.3 供水类型单一化:人畜同饮的供给制度 |
6.2 制度设计失灵的内在机理 |
6.2.1 定性制度失灵分析 |
6.2.2 质量制度失灵分析 |
6.2.3 分类制度失灵分析 |
6.3 制度设计创新的基本思路 |
6.3.1 分区定性制度创新 |
6.3.2 “双通道”决策制度创新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农村饮水安全责任主体制度落地矛盾及创新 |
7.1 制度落地矛盾的主要表现 |
7.1.1 责任落实基层化:“层层下移”的责任制度 |
7.1.2 融资主体空心化:“补助”“配套”的融资制度 |
7.1.3 运行管理公地化:抓大放小的运管制度 |
7.2 制度落地矛盾的内在机理 |
7.2.1 责任主体制度失灵分析 |
7.2.2 融资主体制度失灵分析 |
7.2.3 运管主体制度失灵分析 |
7.3 责任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 |
7.3.1 分段定责制度创新(CS-CS制度) |
7.3.2 创新绩效评价制度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农村饮水安全融资投入制度的两难困境及创新 |
8.1 融资投入两难的主要表现 |
8.1.1 资金分配均等化:数人头的投入制度 |
8.1.2 产品定价市场化:“以水养水”的定价制度 |
8.1.3 运管补贴低效化:逆向刺激的补贴制度 |
8.2 融资投入两难的内在机理 |
8.2.1 投入制度失灵分析 |
8.2.2 定价制度失灵分析 |
8.2.3 补贴制度失灵分析 |
8.3 融资投入制度创新思路 |
8.3.1 “阶段水价”制度创新 |
8.3.2 “需求侧补贴”制度创新 |
8.4 算例 |
8.4.1 现行制度导致工程荒废 |
8.4.2 实行制度保基本运行 |
8.4.3 创新制度多方受益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1.1 分区治理是破解农村公共产品治理失效的有效方式 |
9.1.2 市场失灵是农村饮水安全市场供给的基本特征 |
9.1.3 统筹推进是创新农村饮水安全制度的必由之路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和主持(研)课题 |
(5)乡村振兴视角下城郊空间分区及土地利用策略研究 ——以通州区漷县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关系由对立逐渐走向融合 |
1.1.2 城郊地区城乡矛盾突出,亟待差异化发展 |
1.1.3 传统土地利用方式较为粗犷,无法满足城郊发展的新需求 |
1.1.4 城乡融合发展为城郊地区新型空间格局的构建提供了新思路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1.5 创新之处与预期 |
1.5.1 论文创新点 |
1.5.2 论文预期 |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及国外案例借鉴 |
2.1 概念界定 |
2.1.1 城郊地区 |
2.1.2 城郊地区空间分区 |
2.1.3 城郊土地利用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乡村振兴相关研究 |
2.2.2 城郊地区空间分区的相关研究 |
2.2.3 土地利用相关研究 |
2.2.4 相关研究综述总结 |
2.3 相关基础理论 |
2.3.1 城乡融合 |
2.3.2 区位理论 |
2.3.3 土地资源价值理论 |
2.3.4 土地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5 借鉴意义 |
2.4 国外乡村土地利用模式借鉴 |
2.4.1 美国的乡村发展及土地利用 |
2.4.2 德国的乡村发展及土地利用 |
2.4.3 日本的乡村发展及土地利用 |
2.5 小结 |
第3章 城郊地区空间分区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
3.1 历史与发展——我国乡村的发展与现况 |
3.1.1 我国乡村的发展历程 |
3.1.2 我国乡村发展的难点 |
3.1.3 我国城乡关系梳理 |
3.1.4 城郊地区的特殊性 |
3.2 战略及要求——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的城郊地区发展方向 |
3.2.1 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 |
3.2.2 乡村振兴战略的乡村类型划分 |
3.2.3 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城乡融合 |
3.2.4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城郊地区发展指引 |
3.3 变革与应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城郊地区空间分区 |
3.3.1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概况与空间分区的发展 |
3.3.2 乡村振兴战略下空间政策分区面临的主要问题 |
3.3.3 城郊地区空间分区的可行性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城郊地区空间评价及分区 |
4.1 城郊地区空间分区的意义 |
4.1.1 满足城郊地区的特殊需求——“政策分区”的叠加 |
4.1.2 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乡村分类发展思想 |
4.1.3 促进国土空间规划的落实——“分区准入”的空间管制方法 |
4.2 城郊地区空间分区原则 |
4.3 城郊地区空间分区评价体系构建 |
4.3.1 分区目标及评价单元确定 |
4.3.2 指标体系构建 |
4.3.3 指标说明 |
4.3.4 指标权重确定 |
4.3.5 指标量化及标准化 |
4.4 城郊地区空间分区及发展思路 |
4.4.1 城镇集聚区——城乡共生 |
4.4.2 城乡转型区——城乡联动 |
4.4.3 乡村发展区——以城带乡 |
4.4.4 生态保育区——城乡互补 |
4.5 小结 |
第5章 城郊地区空间分区下的土地利用策略 |
5.1 城郊地区土地利用对策 |
5.2 城郊地区土地利用弹性构建 |
5.2.1 用地分类衔接性构建 |
5.2.2 城郊地区土地兼容使用 |
5.2.3 城郊用地多阶段规划 |
5.3 城郊地区空间分区土地利用布局调整 |
5.3.1 空间分区的土地利用动态调整 |
5.3.2 空间分区的土地利用布局策略 |
5.4 城郊土地利用的作用机理 |
5.4.1 政府引领与主导 |
5.4.2 农民参与及互动 |
5.4.3 企业合作与促进 |
5.5 小结 |
第6章 城郊地区空间分区及土地利用策略实例论证 |
6.1 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需求 |
6.1.1 北京城市副中心概况及战略意义 |
6.1.2 北京城市副中心周边地区的挑战 |
6.2 漷县镇概况 |
6.2.1 总概 |
6.2.2 区位交通概况 |
6.2.3 自然资源概况 |
6.2.4 社会人文概况 |
6.2.5 土地利用概况 |
6.3 漷县镇空间分区 |
6.3.1 评价过程 |
6.3.2 分区结果 |
6.4 漷县镇土地利用实践 |
6.4.1 城镇集聚区近郊旅游土地利用模式实践——漷县村 |
6.4.2 乡村发展区多村联合土地利用模式实践——村庄组团 |
6.5 发展展望 |
6.6 小结 |
第7章 总结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参与科研及项目情况说明 |
致谢 |
(6)精准扶教:昆明市S幼儿园引领乡村幼儿园发展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是国家教育战略发展的必然要求 |
二、乡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
三、S幼儿园精准扶教的实践探索具有一定典型性 |
四、个人的研究兴趣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关于精准扶教的研究 |
二、关于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研究 |
三、关于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的研究 |
四、对已有研究的综合述评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二、理论基础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对象和内容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循序渐进:S幼儿园精准扶教实践探索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临危受命:S幼儿园引领乡村幼儿园发展的初步探索阶段 |
一、任务下达:难忘的星期一 |
二、全体总动员:有意义的三八妇女节 |
三、艰辛的起步:玻璃窗上的气枪印 |
第二节 渐入佳境:S幼儿园引领乡村幼儿园发展的全面推进阶段 |
一、焕然一新:融入现代元素的园舍改造 |
二、默化潜移:从一“生”难求到踏破门槛 |
三、挑战升级:再接新任务 |
第三节 砥砺前行:S幼儿园引领乡村幼儿园的稳定发展阶段 |
一、不负众望:凝聚心血的等级评估 |
二、崭露头角:舞台上的自信从容 |
三、整装待发:村落幼儿园开园 |
第二章 制度保障:构建城乡一体的学前教育发展机制 |
第一节 重塑观念,稳固教育根基 |
一、明确办园理念:从“幼儿为本”到“共同成长”的融合 |
二、更新教师教育观念:从“保教分离”到“保教结合”的提升 |
三、转变家长教育思想:从“唯成绩”到“促发展”的改变 |
第二节 建立目标,统筹规划发展 |
一、规范办园:招生的“无标准”与办园条件的“高标准” |
二、提升质量:发挥教育的“显性”与“隐性”功能 |
三、优化师资:制定“全园”与“个人”的发展规划 |
第三节 协同发展,完善管理机制 |
一、开放包容:“规章制度”与“以人为本”兼顾的管理制度 |
二、创造条件:“引进来”与“走出去”并用的管理策略 |
三、广开言路:“自查”与“群策”相结合的管理态度 |
第三章 队伍建设:抓住乡村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
第一节 夯实基础,助力教师成长 |
一、跟岗学习:职业新手的成长之路 |
二、师徒结对:合作共赢的教学交流 |
三、教师培训:开拓视野的知识更新 |
第二节 力学笃行,筑牢教学根基 |
一、取长补短:“观摩”与“内化” |
二、躬行实践:“理想”与“现实” |
三、三省吾身:“不足”与“优势” |
第三节 刮摩淬励,提升教研能力 |
一、博采众长:融各家之长的教研 |
二、周而复始:呈现完美的一堂课 |
三、营造氛围:形成学习的共同体 |
第四章 资源整合:探索乡村幼儿园发展的特色之路 |
第一节 因地制宜,用好乡土资源 |
一、利用自然资源,培养乡土情感 |
二、挖掘文化资源,实现特色发展 |
三、借助家长资源,促进共同参与 |
第二节 资源共享,实现城乡幼儿园共同发展 |
一、交流互动,促进城乡幼儿发展 |
二、专业引领,加强城乡教师交流 |
三、拓展外延,协同共育促发展 |
第三节 别具一格,发展特色教育 |
一、与众不同,彰显乡土特色的区域活动 |
二、匠心独具,凸显红色文化的主题活动 |
三、自成一格,富含民族文化的节庆活动 |
第五章 从无到有:S幼儿园精准扶教实践的总结与反思 |
第一节 传承与发展:S幼儿园精准扶教实践探索的特色 |
一、双管齐下:进城与下乡相结合 |
二、传承开拓:现代与传统元素相融合 |
三、以点带面:园外与园内发展相适应 |
第二节 坚守与创新:S幼儿园精准扶教实践探索的成效 |
一、开创先例:一园三点领办模范 |
二、相得益彰:城乡教师的共同发展 |
三、循序渐进:乡村家长教育观念逐步转变 |
第三节 困境与无奈:S幼儿园精准扶教实践探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教师专业素养偏低,专业发展主体性有待提高 |
二、家长教育观念参差不齐,家园共育缺乏有效互动 |
三、地方资源未能深度整合,开发利用不足 |
四、政策导向不明,顶层设计有待完善 |
第六章 理性复盘:精准扶教实践的思考与展望 |
第一节 扬长避短:精准扶教实践应避免的误区 |
一、忽视顶层设计,缺乏可持续发展目标 |
二、忽视乡村幼儿园的主体精神,过度依赖城市帮扶 |
三、忽视乡村幼儿园的特色发展,城乡学前教育同质化 |
第二节 有章可循:精准扶教实践应遵循的原则 |
一、多元教育主体共同参与原则 |
二、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原则 |
三、城乡学前教育差异化发展原则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构建城乡一体的学前教育生态系统 |
一、大系统及宏系统:做好顶层设计,实现价值引领 |
二、中系统:综合集成,搭建共育平台 |
三、微系统:发挥主体作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县域内城乡教师联动教研实践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理论基础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四)研究设计 |
一、城乡教师联动教研的实践形态 |
(一)行政干预的“捆绑式” |
(二)自发的同类学校协作 |
(三)“名师”引领的小型教研共同体 |
二、城乡教师联动教研的实践效益 |
(一)关注教师个体成长的教研走向常态化 |
(二)乡村教师的课堂教学走向规范化 |
三、冲突互动:城乡教师联动教研的问题凸显 |
(一)教研互动主体的角色失调 |
(二)教研活动的互动情境缺失 |
(三)教研过程的单向互动突出 |
(四)教研互动结果的评价僵化 |
四、联动教研呈现冲突互动现象的归因分析 |
(一)互动理念层面:乡村教育“城镇化”的误区 |
(二)教研实践层面:现实条件与发展需求的冲突 |
五、走向协调互动:城乡教师教研互动与互惠的策略探讨 |
(一)着力于制度设计,激发教研联动组织内生动力 |
(二)引导城乡学校的教研文化理性交流交融 |
(三)强化多元互动,保障联动教研常态化 |
(四)不搞一刀切,以能力素质提升为评价导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大健康产业特色小镇的产镇融合空间组织研究 ——以东阿阿胶特色小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特色小镇为我国小城镇的发展打开新局面 |
1.1.2 特色小镇的发展良莠不齐,诸多问题显现 |
1.1.3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赋予特色小镇新使命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特色小镇 |
1.2.2 产镇融合 |
1.2.3 全域统筹 |
1.2.4 三生融合 |
1.2.5 大健康产业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1.4.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
2.1 相关理论 |
2.1.1 产城融合理论 |
2.1.2 产业布局理论 |
2.2 特色小镇的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带动作用辨析 |
2.2.1 特色小镇的发展带动乡村振兴发展的相关研究综述 |
2.2.2 大健康产业特色小镇的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带动作用 |
2.3 特色小镇产镇融合发展问题的研究综述 |
2.3.1 特色小镇的产镇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
2.3.2 大健康产业特色小镇产镇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3章 大健康产业特色小镇产镇融合空间组织研究 |
3.1 空间组织路径—产业主导 |
3.1.1 产旅双驱的产业体系构建 |
3.1.2 城乡联动的空间组织布局 |
3.2 空间组织框架—全域统筹 |
3.2.1 生态全域统筹建设 |
3.2.2 产业全域统筹发展 |
3.2.3 设施全域统筹配置 |
3.2.4 风貌全域统筹规划 |
3.3 空间组织要素—三生融合 |
3.3.1 三生空间的用地类型 |
3.3.2 三生融合的体系构建 |
3.3.3 三生融合的空间组织 |
第4章 东阿阿胶特色小镇的空间组织及规划布局 |
4.1 产业规划及空间组织 |
4.1.1 产业体系规划 |
4.1.2 空间组织布局 |
4.2 全域统筹 |
4.2.1 生态全域统筹建设 |
4.2.2 产业全域统筹发展 |
4.2.3 设施全域统筹配置 |
4.2.4 风貌全域统筹规划 |
4.3 三生融合 |
4.3.1 三生空间划定 |
4.3.2 三生融合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的创新点 |
5.3 研究的展望 |
5.4 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9)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绩效评价及优化 ——以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
1.3.2 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
1.3.3 小结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研究 |
2.1 概念界定 |
2.1.1 新型农村社区 |
2.1.2 公共服务设施 |
2.1.3 绩效评价 |
2.1.4 层次分析法 |
2.2 新型农村社区的政策背景研究 |
2.2.1 国家政策背景 |
2.2.2 山东省政策背景 |
2.2.3 青岛市政策背景 |
2.3 新型农村社区的类型研究 |
2.4 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 |
2.4.1 城市和乡村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横向研究 |
2.4.2 国家和地方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纵向研究 |
2.4.3 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配置标准研究 |
第3章 构建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绩效评价体系 |
3.1 绩效评价的特点 |
3.2 绩效评价指标和方法的确立 |
3.2.1 绩效评价指标的确立 |
3.2.2 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 |
3.3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4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确定及分析 |
4.1 调查基本情况 |
4.2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4.2.1 递阶层次结构 |
4.2.2 构造判断矩阵 |
4.2.3 权重计算 |
4.2.4 一致性检验 |
4.3 绩效评价的权重分析 |
4.3.1 基于分目标层B的指标权重分析 |
4.3.2 基于准则层C的指标权重分析 |
4.3.3 基于指标层D的指标权重分析 |
第5章 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绩效评价 |
5.1 样本社区选取原则 |
5.2 样本社区合理性分析 |
5.3 样本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绩效分析 |
5.3.1 城中村改造型 |
5.3.2 小城镇集聚型 |
5.3.3 功能区整合型 |
5.3.4 龙头企业带动型 |
5.3.5 中心村融合型 |
5.4 绩效评价 |
5.4.1 样本社区评价打分 |
5.4.2 评价打分结果汇总 |
5.4.3 小结 |
第6章 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评价分析及优化 |
6.1 样本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评价结果分析 |
6.1.1 样本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横向分析 |
6.1.2 样本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纵向分析 |
6.1.3 样本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综合分析 |
6.1.4 小结 |
6.2 基于评价结果分析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优化 |
6.2.1 小城镇集聚型社区配置优化 |
6.2.2 城中村改造型社区配置优化 |
6.2.3 功能区整合型社区配置优化 |
6.2.4 龙头企业带动型社区配置优化 |
6.2.5 中心村融合型社区配置优化 |
6.3 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制度保障 |
6.3.1 结合社区实际,实现差异化管理配建 |
6.3.2 贯彻“两区共建”,为社区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
6.3.3 健全新型农村社区立法,坚持基层服务深化下沉 |
6.3.4 合理灵活确定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 |
第7章 结语 |
7.1 研究成果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附录 |
致谢 |
(10)常州市新北区医养结合养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医养结合 |
2.1.2 医养结合养老 |
2.2 理论基础 |
2.2.1 福利多元理论 |
2.2.2 需求层次理论 |
2.2.3 社会保障理论 |
3 常州市新北区医养结合养老的现状分析 |
3.1 常州市新北区医养结合养老的举措与成效 |
3.1.1 常州市新北区医养结合养老的基本情况 |
3.1.2 常州市新北区医养结合养老的成熟运用 |
3.1.3 常州市新北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形式的创新实践 |
3.1.4 常州市新北区基本实现“老有所医、老有所养” |
3.2 常州市新北区医养结合养老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缺乏明确的发展目标和计划 |
3.2.2 “医养脱节”引发供需矛盾 |
3.2.3 医养结合养老资金来源渠道匮乏 |
3.2.4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专业化程度低 |
3.2.5 医养结合养老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
3.2.6 监管部门存在“多重管理” |
3.3 常州市新北区医养结合养老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3.3.1 医养结合养老发展路径不明 |
3.3.2 医养资源整合度低 |
3.3.3 医养结合养老资金投入不足 |
3.3.4 专业医护资源获取难 |
3.3.5 医养结合养老政策法规不完善 |
3.3.6 医养结合养老管理体系不健全 |
4 国外与国内其他地区医养结合养老的经验借鉴 |
4.1 国外医养结合养老概况 |
4.1.1 美国: 政府对老年人实施PACE(全面医疗照顾计划) |
4.1.2 日本: 推行产业驱动型养老模式 |
4.1.3 澳大利亚: 实施家庭和社区联合养老黄金机会计划 |
4.2 国内其它地区医养结合养老概况 |
4.2.1 苏州: 推行政府主导型“9064”养老模式 |
4.2.2 河北: 推行市场主导型环京津健康养老产业圈 |
4.2.3 南京: 打造社区主导型普斯康健养老服务中心 |
4.3 经验借鉴 |
4.3.1 完善医养结合养老政策保障 |
4.3.2 促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增收 |
4.3.3 加强相关部门规范化管理 |
4.3.4 完善医养资源配置 |
4.3.5 加快信息化管理 |
4.3.6 提升医护人员专业水平 |
5 完善常州市新北区医养结合养老的对策 |
5.1 完善医养结合养老整体规划和保障能力 |
5.1.1 合理预测医养结合养老市场需求 |
5.1.2 完善医养结合养老保障体系 |
5.1.3 拓宽医养结合养老资金来源渠道 |
5.2 完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形式 |
5.2.1 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养老服务 |
5.2.2 养老机构增设医疗服务资质 |
5.2.3 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 |
5.2.4 建设专业医护人才队伍 |
5.3 完善医养结合养老管理体系 |
5.3.1 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
5.3.2 制定实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行业规范 |
5.3.3 推动新技术在医养结合养老领域运用 |
5.3.4 监管部门履行职责 |
5.4 推动多方力量参与医养结合养老 |
5.4.1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医养结合养老 |
5.4.2 探索“城乡联动”医养结合养老 |
5.4.3 探索“医联体+家庭医生+志愿者”整合模式 |
5.5 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融合应用 |
5.5.1 大健康综合体 |
5.5.2 联合护理中心 |
5.5.3 医养结合养老社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关于常州市新北区医养结合养老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城乡联动 整体推进 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全面开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双轮协调”驱动下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时空演变、影响因素及政策体系[D]. 曹萍.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D]. 刘欢. 吉林大学, 2021(01)
- [3]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J].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 2021(05)
- [4]农村饮水安全供给的制度研究[D]. 陈敏. 西南大学, 2020(05)
- [5]乡村振兴视角下城郊空间分区及土地利用策略研究 ——以通州区漷县镇为例[D]. 向洋. 天津大学, 2020(02)
- [6]精准扶教:昆明市S幼儿园引领乡村幼儿园发展的个案研究[D]. 王菊.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县域内城乡教师联动教研实践策略研究[D]. 王爽. 西南大学, 2020(01)
- [8]大健康产业特色小镇的产镇融合空间组织研究 ——以东阿阿胶特色小镇为例[D]. 王晓宇. 山东建筑大学, 2019(03)
- [9]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绩效评价及优化 ——以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为例[D]. 谭天.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1)
- [10]常州市新北区医养结合养老研究[D]. 徐菁.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