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视角下英语会话中的性别差异

心理学视角下英语会话中的性别差异

一、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英语会话中的性别差异(论文文献综述)

刘冬雪[1](2020)在《销售洽谈类拒绝话语互动研究》文中指出“言语是行为的影子。”(Η ομιλ?α ε?ναι η σκι? τη? δρ?ση?”)——德谟克利特汉语拒绝语是一种常用的交际语言,是指说话人对交际对象的邀请、请求、建议、提供等行为表达不接受意图的言语行为。人们常常把拒绝语看成是一种令人不舒服的、挫伤他人面子的言语行为。本文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拒绝话语成为一种艺术,成为增进人们情感的一种手段。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发现,当人们提出的具体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即拒绝常常造成伤害。在销售洽谈过程中,拒绝言语行为的实施可能直接导致双方交易的失败,即拒绝常常导致失败。由此可见,以往的拒绝言语行为的实施常常是以伤害他人、影响双方关系为代价的,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详细地剖析。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商务往来日益频繁,面对这种情况,大到国与国之间的商务谈判,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买卖话语活动,都离不开拒绝话语的表达。我们首先在第三章中提出了言语理论三重性及三重关系的错位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划分了销售洽谈拒绝言语行为的不同类型,并发现不同的类型均显示出言语理解错位的问题。通过真实的话语描写,展现出销售洽谈言语行为的主要特点。强调在拒绝言语行为实施过程中要注重策略的使用,从表层形式策略和深层语用策略这两个方面给出了具体的表达方式。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销售洽谈过程中买卖双方的拒绝言语行为,即买卖双方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不接受”类言语行为。本文的研究语料来自于笔者自建的“销售洽谈话语语料库”,语料收集范围涉及汽车销售行业、旅游服务行业以及财产保险行业。本文共分为七章,各章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具体介绍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同时,介绍了本研究所采用的具体研究方法及语料的收集和整理情况,最后对全文的主要内容做出说明。第二章,相关文献综述。回顾了国内外拒绝言语行为研究以及商业洽谈话语研究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其进行梳理与评价。第三章到第七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第三章,销售洽谈言语理论界说。本章谈论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销售言语理论的基本问题。从言语理论三重性、销售言语中的等级问题、销售言语中的节奏问题以及销售言语中的目的问题这四个方面逐一进行阐述。第四章,销售洽谈拒绝言语行为的界定和分类。我们对销售洽谈言语行为的含义、基本特征和语言特点展开分析。之后对销售洽谈拒绝言语行为的内涵,拒绝言语行为与否定的关系,销售洽谈拒绝言语行为的基本特征展开分析。将销售洽谈拒绝言语行为从总体上划分为直接拒绝言语行为和间接拒绝言语行为这两大类,根据拒绝程度的不同将其分为强拒绝和弱拒绝,根据拒绝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诚意拒绝和虚假拒绝。第五章,销售洽谈类互动话语分析原则。通过对买卖双方目的的识别以及销售洽谈过程中话语主体目的实现结构的分析,强调了在话语分析中应当关注话语实现的目的原则。其次,通过对销售洽谈话语整体和局部结构的分析,强调了注重过程分析的原则,并提出销售洽谈的三阶段,即开局准备阶段、中场博弈阶段和终局协议阶段。最后,通过对销售洽谈过程中主要参与人具体情况的分析,提出应当重视参与人分析的原则。第六章,销售洽谈拒绝言语行为话语实施的类别。具体分析了请求与拒绝、建议与拒绝、提供与拒绝、诱导与拒绝、邀请与拒绝、答谢与拒绝这六种类型的实现方式。第七章,销售洽谈拒绝言语使用的策略。从表层形式策略和深层语用策略这两个角度分析了在销售洽谈过程中应当如何具体实施拒绝言语行为。第八章,结语。总结出本研究的主要成果,指出了研究中的创新之处与不足,明确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提高本研究成果的层次,使其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得到更大地提升。

李云舒[2](2020)在《《非你莫属》互动言语行为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天津卫视大型求职真人秀节目《非你莫属》的互动言语行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语用学相关理论,对话语结构的总体结构和局部结构、话语角色的转换及功能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出《非你莫属》中互动言语行为的交际价值。第一章,主要介绍了选题依据和意义,以及有关互动言语行为、电视访谈节目中的互动言语行为,以及《非你莫属》的研究现状;第二章,对《非你莫属》的基本概况进行分析。通过对节目的特点和热播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出了节目由于其自身特点所产生的现实意义,为电视访谈节目的发展及其产生的现实影响起到推动作用。第三章,对《非你莫属》的话语结构进行分析。从节目的整体结构看,节目开端和结尾遵循着固定模式,主体由四部分局部结构构成,每一个局部结构相对于自身而言又是一个小的整体结构,局部结构中,通过对话轮、相邻语对、反馈项目和修正机制的分析,体现出会话应遵循的言语交际规范。第四章,运用语用学理论对话语角色的定义、转换和功能进行分析,并且结合节目中的会话语料为论据,分别分析主持人和求职嘉宾话语角色随着节目流程推进时的主要功能。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互动言语行为理论出发,将研究视角转移到了电视访谈节目中,尤其是由于《非你莫属》节目有着多重话语角色的特殊性质,研究的角度更加丰富,不仅为日常言语交际提供了指导价值,还为电视访谈节目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张云玲[3](2019)在《萧红话语中的主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语言研究中,人们大多集中精力研究谓词,而与该范畴对立的主体却被忽视。本文认为,主体应该得到重视,应该成为语言学中的一个研究重点。主体这一概念与语义学、语用学、功能语言学、逻辑学和语言哲学等学科中的主语、说话人、主位、摹状词、通名和专名等概念都有联系,但又有不同。本文首先对前人研究主体的成果进行系统研究,提炼出主体的定义和类型,然后以萧红作品《呼兰河传》为语料,通过验证和修正,形成本文的主体定义和分类。我们主要运用对比语言学、形式语法、语用学、逻辑学、语言哲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相关研究方法,以《呼兰河传》中的相关现象为对象,对主体进行多维度分析;同时,探索国外主体研究的相关理论的本土化。在作者看来,运用国外理论研究主体的方法和成果应该应用于汉语语料分析,服务汉语研究。此外,本文的研究重点有:(1)主体的研究路径和方法;(2)萧红话语中主体的主要功能,如修辞功能、语篇功能、指称功能和人际功能;(3)萧红话语中主体所构建的作品人物的生活世界,如意识形态、主体与存在、主体的符号学概念和主体的生活视角。最后,本文指出主体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1)除了语言学和语言哲学以外,主体也是政治学、社会学以及哲学使用比较频繁的概念,本研究的方法和成果可以运用于这些学科;(2)主体研究必然会向系统化发展,主体作为语言学和语言哲学中最基础的概念,其研究还没有完全成熟,有必要通过进一步探索来逐步完善;(3)主体研究将从静态向动态发展,对主体的研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静态研究,而应该从人与人的世界的互动角度去丰富和发展。

常翔宇[4](2019)在《多模态话语视角下的俄语话语词量化研究 ——以确信类话语词研究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年,话语词作为构建话语联系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备受国内外语言学者们的青睐。尽管话语词不影响话语真值条件意义,但却可以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情感与态度,对话语的衔接与理解具有重要作用。在现代社会中,信息以多模态的形态存在,人类使用多种模态来进行信息交换和各种关系处理,特别是在进行会话交际的同时还运用多种其他符号手段、传意模式,例如声音、图像、手势、表情等,它们与话语词相互合作共同实现话语的构建和传递。特别是随着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存储技术的发展,语料库也从单模态语料库逐渐向多模态语料库方向发展,为实现话语词与其他模态共同构建话语的研究奠定坚实的语料基础。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为对话中的俄语确信类话语词,这些话语词经常出现在对话反应话轮中充当插入语、语气词。本文重点分析肯定确信类话语词包括不同形态的话语词да(нуда、да-да、да-да-да等)、разумеется、конечно、естественно,否定确信类话语词包括不同形态的话语词нет(данет、нет-нет、нет-не-нет等)。结合会话分析、言语行为、语料库语言学等相关理论,使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的方法,基于俄语国家语料库中的多媒体分库(МУРКО),从多模态的视角来分析俄语确信类话语词。本文首先综述了语料库语言学与话语词的国内外研究,然后探讨了话语词的概念、分类、语用功能及理论基础,随后对俄语国家语料库中的多媒体分库(МУРКО)的语料来源、建构原则及标注系统进行阐释,再分析探讨多模态话语的概念、多模态话语分析方法,并尝试构建俄语多模态口头话语概念模型。最后是俄语确信类话语词多模态实践研究,在对确信类话语词多模态分析时遵循如下步骤,先按照确信类话语三种类型(特殊确信、确认/否认、同意/不同意)对在语料库搜索出的实例进行分类研究,然后按照多模态口头话语的概念模型进行分析,最后再利用卡方检验对话语词的多模态因素进行检验奠定数据基础,从而实现对确信类话语词多模态研究,得出确信类话语词与其他模态互动协同规律。

徐忆颉[5](2019)在《无为方言詈语研究》文中认为无为县属于江淮方言,再细分则属于洪巢片。近些年关于无为方言的研究逐渐增多,且多围绕语音、词汇和语法展开,而詈语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关注。詈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更能反映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习俗文化,目前为止,没有任何直接关于无为方言詈语的调查研究成果。笔者作为母语者,想对无为方言詈语展开一次较为全面系统地描写和分析。本文采取了田野调查法以及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笔者通过对语料进行整理和分类,不仅分析了无为方言詈语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还对无为方言詈语的变化进行描述。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首先,对整个詈语研究进行回顾,从汉语詈语以及方言詈语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其次,对无为方言詈语的结构进行分析,主要从无为方言詈语概况、语音特征、语法特征和语义特征等四个方面展开。再次,对无为方言詈语的功能进行分析,包括社会差异和言语功能方面。最后,对无为方言詈语的变化进行分析,结合上文的结构和功能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依再提古丽·吐尔逊[6](2019)在《维吾尔族家庭中语码转换研究》文中认为在我们的日常交流中不难发现每个人在与其他人交谈、或者在影视剧、歌曲、网络甚至在文学作品中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语码转换。有些语码转换发生在两种不同的语言当中,一些发生在不同的方言当中,还有一些发生在不同的语体当中。在新疆这样多民族的区域两种或者多种语言、方言之间的语码转换更是比比皆是。在大多数维吾尔族家庭生活当中维吾尔语作为他们的母语和主体语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汉语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也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在家庭的当中的日常用语时也在不断的产生更深远的作用。本文主要是通过录音的形式对周围的维吾尔族家庭在日常交流中的语码转换现象进行记录,将他们的会话内容转换成文字形式,并用SPSS统计软件对其中的结构类型,功能类型进行分类,最后这些类别又与说话者的心理、社会因素之间有何关系进行分析。其次使用问卷对更多的维吾尔族群体进行调查,主要是对他们的基本信息,两种语言的使用情况,语码转换形式发生与交谈对象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最后所得出的的结论是在维吾尔族家庭当中语码转换现象与对象的年龄和性别有密切关系,语码转换发生也与交谈对象有关,交谈对象年龄越大语码转换的发生越少,反之越多。在采访与观察中发现汉语的一些词汇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维吾尔语当中,很多情况下人们愿意使用汉语词汇来代替维吾尔语词汇,认为这样更加经济。

孙家琪[7](2019)在《泰国留学生对外汉语口语课堂自我修正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今天,研究学生的行为已成为现今研究的热门问题。学生在进行口语交际时从会话的“构思”到“产出”再到“监控”以及最后的“补充修正”都充斥着学生的自我修正理念。研究学生口语交际中产生的自我修正问题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国内自我修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上,重点是研究自我修正的分类和过程,而针对单一国别的留学生在口语课堂中的自我修正现象的研究还鲜有成果问世。本文主要对泰国留学生在汉语口语课堂上出现的自我修正模式及学生使用的修正策略进行研究和考察,通过课堂录音转录的语料进行整理、归纳、分类,根据学生在课堂上产出自我修正模式的情况以及所使用的不同修正策略分布,通过分析上述数据差异产生的原因,找出影响先过数据分布情况的因素,并以此总结和探索出针对泰国学生汉语口语课堂教学的相关建议,促进对外汉语口语课堂教学的开展。为增强泰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泰国学生在初级阶段学习汉语的能力;丰富针对泰国学生学习汉语的课堂教学方法。首先老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增强其在会话中的自我监控能力。在汉语课堂上应增加学生进行自启式自我修正的数量,加强学生对于使用自我修正策略的重视,教导学生使用正确、有效的修正策略辅助交际。

江雯[8](2018)在《高中生英语写作学习策略的性别差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外语学习者对于语言学习策略的掌握和运用是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在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是增强学习效果,改变外语学习“费时低效”现象的有效途径。在实际英语教学中,英语写作作为衡量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要指标,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写作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自主有效地使用写作学习策略的能力。写作学习策略的使用受很多因素影响,如学习者的性别、年龄、智力水平等。本研究试图从性别角度出发,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高中生在英语写作学习策略使用上的整体情况和性别差异情况,分析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为高中生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与使用写作学习策略和教师更加针对性地进行写作教学提供参考。基于以上现状和理念,笔者采用问卷调查为主和访谈相辅的方式对湖北省宜昌市某中学高二年级的部分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设计主要是以O’Malley和Chamot对学习策略的分类为理论框架,访谈提纲以前人的研究设计作为参考,以探究高中生英语写作学习策略掌握与使用的总体情况,以及不同性别学生在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使用情况上的差异及成因。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高中生英语写作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一般,而且存在着显着的性别差异。总体来看,女生在写作学习策略的使用上更胜一筹。通过对一部分学生的访谈,笔者发现这种情况的产生不仅是性别本身原因,也与高中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动机、认知方式等因素有着一定的关联。根据以上研究发现,笔者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个角度提出了相应建议和对策,以帮助教师更加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写作学习策略教学和训练,达到提升高中生英语写作技能的最终目的。

孟晶晶[9](2018)在《交际中沉默行为的性别差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沉默同语言一样,也能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也是人类重要的交际手段之一。沉默既是一种以言语缺失的形式表达意义的符号,也是一种与人类密切相关的社会现象。随着女权运动的发展和女性主义的传播,社会性别语言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应运而生。研究表明,性别因素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交际行为。不仅言语交际中存在性别差异,男女两性的沉默行为也有着较大的差别,男性和女性的沉默行为有其鲜明的特点。本文以俄语经典文学作品为语料,旨在研究俄语交际中沉默行为的性别差异,揭示差异现象背后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因素。本论文由绪论、主体部分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概述沉默的研究背景,并阐述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新意。主体部分共分三章:第一章阐述语言与沉默、语言与性别、沉默与性别之间的内在关系,揭示交际中沉默行为性别差异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第二章阐释社会性别定型理论的概念、内容及其功能,为下文对俄语交际中沉默行为性别差异的原因的探究提供理论依据。第三章分析俄语交际中沉默行为性别差异的具体表现,并从认知心理和社会等角度对其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语:总结全文。

罗红玲[10](2018)在《复杂动态理论下的汉语比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比喻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普遍存在,正是这种普遍性使得比喻在话语研究中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研究真实话语中的比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们如何使用比喻,将有助于我们对比喻的本质作出更客观的认识。然而,目前的汉语比喻研究成果众多,但还缺乏一种能对比喻进行整体而全面分析的统一理论框架;过于侧重比喻静态形式结构层面的描写,忽视了比喻的解释性研究;所选语料多为固死的书面语料,缺乏语言真实使用过程中的研究;且多数研究仍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以语料库为基础的全面性研究。因此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办法比较可信地回答比喻的形成机制、存在方式以及应用规律,当然也就无法揭示比喻的本质所在。基于此,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聚焦于真实语言中的比喻使用现象,在相对真实的话语交际环境下,借助于跨学科视角,探讨比喻的形成机制、存在方式以及应用规律,从而揭示比喻的本质特征,对话语中的比喻使用进行了定量与定性分析,以期从理论及实践上丰富和拓展现有的汉语比喻研究。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研究首先对现有汉语比喻研究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述,探讨了目前研究在理论上和方法上所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不足;(2)提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即复杂动态理论,从复杂性视角出发探析了比喻产生的内部以及外部原因,提出了比喻的形成机制;探析了话语中比喻使用的根本动因以及影响比喻使用的诸多因素,提出了比喻在话语中的存在方式;最后,结合己有汉语比喻研究成果以及复杂动态理论,构建了比喻研究的多维动态模式,并在该模式下提出了比喻的定义、比喻辨识方法以及比喻研究的观测维度。(3)依据上述研究框架,基于自建和通用语料库,对交际过程中比喻的形式特征进行了分析,讨论了话语样本中比喻的密度值、比喻表达结构的典型特征以及话语中比喻的分布特征;对交际过程中比喻使用的动态过程进行了分析,考察了比喻结构在话语局部的动态表现形式、交际主体间比喻交互情况、特定语境中特定比喻表达的选择及变异情况、比喻固化的动态过程以及话语事件层面上比喻使用模式的特征与规律。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与价值在于(1)从复杂动态理论的跨学科视角出发,重新审视了比喻的本质特征,突破了传统比喻研究的静态观,在语言交际过程中考察比喻的生成、理解和变异的复杂动态过程,使得比喻研究更加逼近其本来面貌,为汉语比喻理论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拓宽了比喻理论研究的视野。(2)本研究从跨学科视角提出了比喻的形成是基于主体的多模块多感官系统与环境互动的结果;从联系的观点来审视比喻与其使用环境之间的复杂性关系,提出了比喻的存在方式具有多维性、互动性、适应性、多层次性、主体性以及动态性等特征。(3)本研究提出了比喻研究的多维动态研究框架,旨在将目前的认知研究与话语研究的成果在一个跨学科理论框架下进行整合,让所有研究都能在该研究框架下找到它们相应的位置,并在此框架下对比喻进行了定义与识别,通过大量真实语料的分析,全面呈现了比喻使用中的形式特征与动态过程,深刻揭示了比喻的复杂动态本质。(4)本研究立足于交际中的比喻研究,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深刻揭示了比喻的本质特征以及使用规律,这些研究发现对对外汉语教学中比喻使用能力的培养以及相关教材编写都极具启示意义与参考价值。

二、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英语会话中的性别差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英语会话中的性别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1)销售洽谈类拒绝话语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目的
    第三节 研究对象和语料说明
        一、研究对象
        二、语料的收集与处理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理论分析法
        二、社会观察实录法
        三、数据统计分析法
    第五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六节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内外拒绝言语行为研究综述
        一、国内拒绝言语行为研究综述
        二、国外拒绝言语行为研究综述
    第二节 国内外商业洽谈话语研究综述
        一、国内商业洽谈话语研究
        二、国外商业洽谈话语研究
    第三节 从国内外研究中得出的结论
第三章 销售洽谈言语理论界说
    第一节 言语理论三重性问题
        一、传递信息
        二、传递情感
        三、传递人文关怀
        四、三重关系的错位问题
    第二节 销售言语中的等级问题
        一、控制与反控制
        二、主动与被动
        三、二者间的辩证关系
    第三节 销售言语中的节奏问题
        一、快与慢
        二、轻与重
        三、虚与实
        四、二者间的辩证关系
    第四节 销售言语中的目的问题
        一、买卖双方的利益最大化
        二、买卖双方的现实目的达成
        三、买卖双方的心理目的实现
第四章 销售洽谈拒绝言语行为的界定和分类
    第一节 销售洽谈言语行为概述
        一、销售洽谈言语行为的含义
        二、销售洽谈言语行为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销售洽谈拒绝言语行为概述
        一、销售洽谈拒绝言语行为的内涵
        二、拒绝言语行为与否定
        三、销售洽谈拒绝言语行为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销售洽谈拒绝言语行为的分类
        一、直接拒绝言语行为
        二、间接拒绝言语行为
第五章 销售洽谈类互动话语分析原则
    第一节 关注话语实现的目的原则
        一、确认话语主体的目的
        二、重视目的结构的特点
    第二节 注重过程分析原则
        一、销售洽谈话语整体结构分析
        二、销售洽谈话语局部结构分析
    第三节 重视参与人分析原则
        一、参与人的互动关系
        二、参与人的相对地位
        三、参与人的性别
        四、参与人的年龄
第六章 销售洽谈拒绝言语行为话语实施的类别
    第一节 请求与拒绝
        一、直接拒绝
        二、间接拒绝
    第二节 建议与拒绝
        一、直接拒绝
        二、间接拒绝
    第三节 提供与拒绝
        一、直接拒绝
        二、间接拒绝
    第四节 诱导与拒绝
        一、直接拒绝
        二、间接拒绝
    第五节 邀请与拒绝
        一、直接拒绝
        二、间接拒绝
    第六节 答谢与拒绝
第七章 销售洽谈拒绝言语使用的策略
    第一节 销售洽谈拒绝言语行为的表层形式策略
        一、表层形式策略
        二、表层形式策略的表达方式
    第二节 销售洽谈拒绝言语行为的深层语用策略
        一、深层语用策略
        二、深层语用策略的表达方式
第八章 结语
    一、主要研究成果
    二、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与局限
        (一)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二)本研究的局限
    三、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销售场景实录
后记

(2)《非你莫属》互动言语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理论基础
    五、研究方法
    六、语料说明和转写符号说明
第二章 《非你莫属》的特点及热播原因
    第一节 《非你莫属》的特点
        一、节目形式以“相亲”模式展现求职过程
        二、节目内容展现新型招聘方式
        三、节目功能兼具服务性与娱乐性
    第二节 《非你莫属》热播的原因
        一、去“明星化”的嘉宾阵容
        二、与观众相通的情感共鸣
        三、为职场就业带来积极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非你莫属》的会话结构分析
    第一节 《非你莫属》的总体结构分析
        一、节目的开端——开场白
        二、节目的结尾——结束语
    第二节 《非你莫属》的局部结构分析
        一、话轮
        二、相邻语对
        三、反馈项目
        四、修正机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非你莫属》的话语角色及其功能
    第一节 《非你莫属》的话语角色
        一、什么是话语角色
        二、话语角色的转换
        三、《非你莫属》中多重话语角色分析
    第二节《非你莫属》中主持人和嘉宾的主要话语角色功能
        一、什么是话语角色功能
        二、主持人和求职嘉宾的主要话语角色
        三、主持人和求职嘉宾的主要话语角色功能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萧红话语中的主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与意义
    四、论文结构
第一章 主体研究:现状与反思
    第一节 前人对于主体的研究概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节 主体研究的相关维度
        一、指示语维度
        二、语法概念维度
        三、信息维度
        四、主题的维度
        五、施事的维度
        六、修辞学维度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分析主体的相关理论
    第一节 结构主义语言学
        一、索绪尔的主体的研究
        二、布拉格学派
        三、语符学派
        四、美国描写学派
    第二节 系统功能语言学
        一、韩礼德的主位定义
        二、对于主位的争议
    第三节 主体与可及性理论
        一、斯波伯和威尔逊的可及性理论
        二、阿里尔的可及性理论
    第四节 主体与指称
        一、密尔的观点
        二、罗素的摹状词理论
        三、斯特劳森的观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萧红话语中的主体功能
    第一节 主体定义和分类
        一、已有的主体的分类
        二、本文的主体定义和分类
    第二节 主体的修辞功能
        一、简明扼要功能
        二、对照功能
        三、凸显心理特点
        四、比喻
        五、具有东北特色的主体变异
    第三节 主体的指称功能
        一、主体的指代功能
        二、主体的回指功能
    第四节 主体的语篇功能
        一、话题层面的语义追加
        二、话题的连贯性
        三、话题转移
    第五节 主体的人际功能
        一、调节功能
        二、评价功能
        三、表达情感功能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萧红话语中所构建的主体生活世界
    第一节 主体构建的意识形态
        一、歧视
        二、人类的物化
    第二节 主体与存在
        一、具体空间
        二、抽象空间
    第三节 主体的符号学概念
        一、形象
        二、隐喻
        三、象征
    第四节 主体的生活视角
        一、主体“我”的视角
        二、零说话人主体视角
        三、信息视角
    本章小结
结论
    一、研究结论
    二、创新之处
    三、局限与不足
    四、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4)多模态话语视角下的俄语话语词量化研究 ——以确信类话语词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摘要
绪论
    0.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0.2 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0.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0.4 论文新意与研究重点
    0.5 论文结构与研究内容
第一章 国内外基于语料库的话语词研究综述
    1.1 国内外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综述
        1.1.1 西方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综述
        1.1.2 俄罗斯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综述
        1.1.3 国内俄语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综述
    1.2 国内外话语词研究综述
        1.2.1 西方话语词研究综述
        1.2.2 俄罗斯话语词研究综述
        1.2.3 国内话语词研究综述
    1.3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话语词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话语词的概念界定
    2.2 话语词的分类
    2.3 话语词的语用功能
    2.4 言语行为理论与话语词
    2.5 会话分析理论与话语词
    2.6 语料库语言学理论与话语词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模态话语分析
    3.1 多模态话语实质
        3.1.1 话语的多维度属性
        3.1.2 多模态话语
    3.2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
    3.3 俄语多模态口头话语概念模型
        3.3.1 说话人与听话人的角色
        3.3.2 言语模态
        3.3.3 动作模态
        3.3.4 情境因素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俄语多模态语料库
    4.1 多媒体俄语语料库(МУРКО)
        4.1.1 МУРКО的语料来源
        4.1.2 МУРКО的建构原则
        4.1.3 МУРКО的标注系统
    4.2 《关于梨的故事和谈话》多模态语料库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МУРКО的“确信”类话语词多模态话语分析
    5.1 确信类话语词概述
        5.1.1 话语词да及其变体
        5.1.2 话语词разумеется、конечно、естественно
        5.1.3 话语词нет及其不同变体
        5.1.4 话语词да нет
    5.2 话语词多模态信息标注
        5.2.1 言语项与身势项
        5.2.2 确信类话语言语行为类型
        5.2.3 确信类话语词的句法功能与施事功能
        5.2.4 说话人与听话人特征
        5.2.5 话语极性
        5.2.6 冲突情况
    5.3 肯定确信类话语词多模态分析
        5.3.1 话语词да及其变体
        5.3.2 话语词разумеется、конечно、естественно
        5.3.3 卡方检验
    5.4 否定确信类话语词多模态分析
        5.4.1 话语词нет及其变体
        5.4.2 话语词да нет
        5.4.3 卡方检验
    5.5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5)无为方言詈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由
    0.2 无为概况
    0.3 研究意义
    0.4 研究方法
    0.5 调查过程
    0.6 语料来源
第一章 詈语研究的回顾
    1.1 詈语的定义
    1.2 詈语的研究
第二章 无为方言詈语的结构
    2.1 无为方言詈语概况
    2.2 语音特征
    2.3 语法特征
    2.4 语义特征
第三章 无为方言詈语的功能
    3.1 无为方言詈语的社会差异
    3.2 言语功能
第四章 无为方言詈语的变化
    4.1 无为方言詈语的结构变化
    4.2 无为方言詈语的功能变化
结语
附录 无为方言詈语词汇
参考文献
致谢

(6)维吾尔族家庭中语码转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对象
    1.5 研究方法和语料
        1.5.1 语码转换的研究方法
        1.5.2 语料来源与分析
2 维吾尔族家庭语码转换的类型
    2.1 结构层次分类
        2.1.1 句间转换
        2.1.2 句内转换
        2.1.3 附加码转换
    2.2 功能分类
        2.2.1 情景型语码转换
        2.2.2 会话型语码转换
    2.3 小结
3 影响家庭语码转换的因素
    3.1 心理因素
    3.2 交谈对象因素
    3.3 交谈内容因素
    3.4 小结
4 家庭成员对语码转换的态度
    4.1 对语码转换的态度
    4.2 语码转换对语言的影响
    4.3 小结
5 总结
附录 关于家庭语码转换的问卷调查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泰国留学生对外汉语口语课堂自我修正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缘由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缘由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一、会话修正研究
        二、以英语为研究对象的自我修正研究
        三、对外汉语领域中的自我修正研究
    第四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理论基础
        二、概念界定
    第五节 研究的范围、方法和目标
        一、研究范围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对象和目标
第二章 对外汉语课堂中学生自我修正的基本模式考察与分析
    第一节 泰国留学生口语课堂中出现的自我修正模式
        一、自启式自我修正
        二、他启式自我修正
    第二节 影响自我修正模式的相关因素研究
        一、性别对学生自我修正的影响
        二、操练方式对于学生自我修正模式的影响
        三、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章 泰国学生使用自我修正策略的实证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泰国留学生口语课堂出现的自我修正策略分类
        一、重复修正策略
        二、替换修正策略
        三、增加修正策略
        四、重组修正策略
        五、综合型修正策略
    第二节 泰国留学生使用自我修正策略的考察与分析
        一、学生在课堂上使用自我修正策略的频数分布情况
        二、影响学生对于自我修正策略使用的因素分析
第四章 培养和提高学生自我修正能力的相关教学建议
    第一节 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一、尊重个体差异很有必要
        二、在对外汉语课堂中重视学生个体差异的方法
    第二节 培养运用多种修正策略的能力
        一、进行正确运用示范
        二、运用“评价+鼓励”的方式训练
        三、录音法
        四、提供线索引导学生自主运用
    第三节 设置合适的教学及练习环节
        一、转移老师在课堂会话中的主导和引领作用
        二、选择学生产出自我修正频数高的操练方式
    第四节 丰富学生的口语词汇量
        一、增加常用词汇的输入量
        二、注重词汇的对比学习
        三、注重基础语法规则的掌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高中生英语写作学习策略的性别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语言学习的性别差异研究
        2.1.1 国外关于语言学习性别差异的研究
        2.1.2 国内关于语言学习性别差异的研究
    2.2 英语写作学习策略研究
        2.2.1 国外关于写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2.2.2 国内关于写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2.3 综述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学习策略、写作策略和写作学习策略的概念界定
    3.2 学习策略的定义
    3.3 学习策略的分类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问题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方法与工具
        4.3.1 问卷调查法
        4.3.2 访谈法
第五章 结果与讨论
    5.1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5.1.1 高中生英语写作学习策略整体情况分析
        5.1.2 高中生三类写作学习策略性别差异情况分析
        5.1.3 高中生写作学习元认知策略运用情况的性别差异分析
        5.1.4 高中生写作学习认知策略运用情况的性别差异分析
        5.1.5 高中生写作学习社会情感策略运用情况的性别差异分析
    5.2 访谈调查结果与分析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6.1 研究发现
    6.2 研究建议
        6.2.1 对高中英语教学者的建议
        6.2.2 对高中英语学习者的建议
    6.3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高中生英语写作学习策略使用调查问卷
附录B:高中生英语写作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访谈提纲
致谢

(9)交际中沉默行为的性别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对象与内容
    四、研究方法及重点、难点
    五、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沉默行为研究综述
    一、国外学者对沉默行为的研究状况
    二、国内学者对沉默行为的研究状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语言、沉默与性别
    一、语言与沉默
    二、语言与性别
    三、沉默与性别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社会性别定型理论
    一、定型
        (一)定型的概念
        (二)定型的基本类型
    二、社会性别定型
        (一)社会性别定型释义
        (二)社会性别定型的内容
        (三)社会性别定型的功能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沉默行为的性别差异
    一、实施沉默行为的性别差异
        (一)实施沉默行为原因的差异
        (二)实施沉默行为目的的差异
        (三)实施沉默行为频率的差异
    二、接收沉默行为的性别差异
        (一)接收沉默行为的心理印象的差异
        (二)接收沉默行为的情感变化的差异
        (三)接收沉默行为的应对措施的差异
    三、交际中沉默行为性别差异的原因
        (一)认知心理因素
        (二)社会因素
    本章小结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10)复杂动态理论下的汉语比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不同学科视角下的汉语比喻研究
        二、汉语比喻的应用研究
        三、他山之石——西方比喻(metaphor)研究及其发展动态
        四、汉语比喻研究的启示以及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法和语料来源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语料来源
    第四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五节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复杂动态理论下汉语比喻研究框架的建构
    第一节 走进复杂性一回归比喻的本真
        一、用复杂性思维看待事物的本质
        二、用复杂性思维看待语言的本质
        三、复杂性视角下的比喻研究路径
    第二节 复杂性视角下比喻的形成机制分析
        一、比喻的形成起因
        二、比喻形成的主体性因素
        三、基于主体的多模块多感官系统与环境互动的形成机制
    第三节 复杂性视角下比喻的存在方式分析
        一、当代比喻研究中的话语转向:真实世界的比喻研究
        二、复杂性视角下的话语
        三、影响话语中比喻使用的复杂因素分析
        四、话语中比喻的存在方式
    第四节 复杂性视角下比喻研究模式的建构
        一、比喻研究的多维动态模式
        二、基于该模式的比喻定义
        三、基于该模式的比喻辨识
        四、基于该模式的比喻观测维度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比喻使用构形式特征分析
    第一节 话语中比喻使用的密度分析
        一、话语比喻密度计算的依据标准
        二、话语样本中比喻的密度值
        三、关于本研究比喻密度值的讨论
    第二节 话语中比喻的典型表达结构分析
        一、考察要素的选定及其标注形式
        二、话语样本中比喻表达结构类型统计分析
        三、话语中比喻表达的典型结构讨论
    第三节 话语中比喻的分布特征分析
        一、比喻丛及其划分方法
        二、话语样本中比喻丛的分布特征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比喻使用的动态过程分析
    第一节 比喻的局部动态表现
        一、比喻结构的局部动态性
        二、比喻局部动态变化的类型
        三、比喻局部动态变化的类型分析
        四、讨论与小结
    第二节 比喻的互动过程分析
        一、比喻表征的对话性
        二、比喻的互动与回应类型
        三、比喻的互动过程分析
        四、讨论与小结
    第三节 比喻的适应过程分析
        一、语境与比喻使用的变异
        二、交际中比喻变异的语境参数
        三、比喻的适应过程分析
        四、讨论与小结
    第四节 比喻的固化过程分析
        一、比喻的社会文化认知与个体认知
        二、亚稳定状态的比喻使用特征
        三、话语中比喻的固化过程分析
        四、讨论与小结
    第五节 比喻使用模式的涌现过程分析
        一、交际过程中比喻的动态轨迹
        二、交际中比喻使用模式的分析路径
        三、案例话语的比喻使用模式分析
        四、讨论与小结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本研究的主要应用
    第一节 在汉语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一、从本族语者的比喻使用到二语学习者比喻使用能力的提出
        二、比喻使用能力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三、以比喻使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对外汉语教学策略及启示
    第二节 在对外汉语教材编写中的应用
        一、比喻纳入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必要性
        二、本研究对教材编写与评估的启示
    第三节 作为话语分析工具的应用
        一、比喻作为一种话语分析工具
        二、本研究对于口语话语分析的启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第二节 本研究的创新点
    第三节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附件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英语会话中的性别差异(论文参考文献)

  • [1]销售洽谈类拒绝话语互动研究[D]. 刘冬雪.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2]《非你莫属》互动言语行为研究[D]. 李云舒. 山东师范大学, 2020(10)
  • [3]萧红话语中的主体研究[D]. 张云玲. 黑龙江大学, 2019(05)
  • [4]多模态话语视角下的俄语话语词量化研究 ——以确信类话语词研究为例[D]. 常翔宇.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5]无为方言詈语研究[D]. 徐忆颉. 云南大学, 2019(03)
  • [6]维吾尔族家庭中语码转换研究[D]. 依再提古丽·吐尔逊.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5)
  • [7]泰国留学生对外汉语口语课堂自我修正问题研究[D]. 孙家琪.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2)
  • [8]高中生英语写作学习策略的性别差异研究[D]. 江雯. 重庆师范大学, 2018(12)
  • [9]交际中沉默行为的性别差异研究[D]. 孟晶晶.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1)
  • [10]复杂动态理论下的汉语比喻研究[D]. 罗红玲. 厦门大学, 2018(12)

标签:;  ;  ;  

心理学视角下英语会话中的性别差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