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代经济学研究的新视角──《当代国别经济研究》简评(论文文献综述)
杜娇[1](2017)在《不平等的福利效应和再分配的政策选择》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范围内,财富不平等、收入不平等及其相关的经济不平等已不仅仅表现为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等指标的恶化加剧,而已然成为影响社会生产、危害社会安定的社会问题,它是许多社会矛盾的根源。国际社会的共识是,不平等本身就是社会福利的敌人,不平等会通过导致一国的供求失衡影响潜在产出,不平等会影响人力资本的积累进而影响一国的科技研发水平和经济增长潜力,如果一国的政治环境存在缺陷,贫富分化会引起群体间的争斗和掠夺,哗变和革命给社会生产力带来巨大的破坏和浪费……有关不平等与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发展、不平等与社会福利的研究已经太多。如Kakwani(1994)一般,很多作者都从研究收入分配入手、将收入分配的经济效应分解成不平等和增长两部分,但是如果把分配中性的增长作为判断收入分配的最优标准、并进行机械的扩展,似乎并不合理。首先,不平等不是单纯的附属物,同样的不平等程度在不同时期可能会从不同方向影响增长;增长本身也经常是一个不平等的过程(刘易斯,1954)。第二,在增长和不平等之间的宏观层面的简化关系,遗漏了现有的外生国家制度因素和政策因素。第三,在现有的福利经济学框架下,同时评价收入与不平等的指标很多,但是几乎都没有逃脱帕累托效率的框架,没有能够在动态跨期中兼顾增长(而非平均收入)和不平等的替代关系。第四,除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外,大多研究都省略了微观到宏观的跨越,同时囿于阿罗不可能定理的限制,没有太多的研究就政策的形成给予太多评价。不可否认的是,任何时候的经济个体总是趋向于选择更高的收入、趋向于选择更平滑的收入;如果不平等影响了总体收入的持续增长特别是平滑地持续增长,再分配政策就不能聊以塞责;同时,理性经济个体进行资源配置的最优选择可能并不会达到社会合意水平。这个判断是个体效用函数的基础、是国家再分配政策的出发点、也是对不平等和再分配政策评价的起点。本文遵循了从微观到宏观、从代表性个体到多主体、从比较静态到动态的逻辑,在统一的微观模型下定性推演了不平等和再分配政策在宏观上的收入增长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并为再分配的财税政策选择提供了数值模拟式的理论参考。第三章首先对比了非阶层社会里资源配置的纳什均衡水平和不平等导致阶层化的经济中斯塔克尔伯格式均衡水平的各种不同,讨论了不平等的初始禀赋对总体效率和收入差距的负向影响,带有某种政治经济学的色彩。第四章从冲突经济学理论出发,探讨了不平等引致的非生产性冲突将如何导致生产性资源的机会损失、并如何改变双方的收入对比。第五章回归传统的微观经济学,分析了在存在研发(R&D)外部性的生产博弈中,企业规模的不平等如何影响代表性主体的囚徒困境纳什均衡,注意到在企业的非理性前提下,不平等甚至导致纳什均衡都难以达成。第六章分别在前面三章框架下分析了何种结构和形式的财税政策具有何种效率收益和平等收益,考察其能否规制个体的微观行为进而使社会福利水平得以改进,为第七章的多主体动态模拟提供基础。第七章依据比较静态模型的结论对多主体动态模拟模型进行了设计,并试图发现在此种微观假设下,何种再分配政策才能使个体的福利演进和集体的福利演进都呈现随机占优的趋势,此随机占优标准部分区别于金融学领域的定义、区别于福利学领域的定义,更加具有动态性。本文认为,不平等有条件地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大部分情况下,个体理性下的效率并不能加总为总体效率,且“失灵”具有“非中性”;在一般假设下,公平和效率在短期中以替代关系为主,在长期中呈现正相关性;通过税收比例和累进程度的调整配合产业政策,可能存在将一国拖出贫困陷阱、实现经济起飞的可能;公共资本、公共物品、公共研发等转移支付政策组合可以一定程度上规避替代关系;关注持续稳定的个体收入增长和集体产出增加并不矛盾,再分配政策存在通过社会选择达成一致的基础。
周靖祥[2](2012)在《中国内外经济发展失衡研究》文中提出中国30余年(19782011)经济增长创造年均10.1%的速度奇迹,同时经济发展失衡问题也在不断恶化,主要体现在城乡差异、东部沿海与西部内陆的地区差异;在城市化、工业化和全球化冲击下,外部经济同样面临多重发展困局,急需谋划破解思路。①基于持续7年多的实地调查(经济学直觉获取和真实经济发展问题把握),展开广泛而深入的实证和理论研究,寻找中国经济发展失衡“警报”解除的政策措施,构想未来发展道路和可能出现的情景。本研究的失衡立题包涵了更为宽泛的内容,试图构建立足于中国发展实情的失衡经济学理论研究体系——人本位主义经济学,同时也是立于中国背景的开放宏观经济学一部分;本研究基于我们已有研究的阶段性总结和梳理,“人口(人)”变量贯穿全文的论述,并从多视角展开论述。我们研究的初衷和归宿是将各种失衡(概括为内外发展失衡)纳入到统一的研究框架内,全文分析贯穿着“一般均衡分析”思想,依此设计而逐步展开论述。本研究的发现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被拔高”的短期增长导致长期经济发展不可持续,且陷入了“增长导致失衡,失衡又催生不稳定的增长”经济系统运动怪圈,形成的路径依赖倒逼当局做出“适应性”的政策调整和管理措施调适,结果使得增长总是在内外失衡困局中匍匐式地滚动前行。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正被各种失衡因素所困扰着,短期内不太可能彻底祛除去失衡潜在的风险威胁,长期走向则是平衡发展之路,与之回应的经济学问题探索更不容回避。中文题名《中国内外经济发展失衡》(英文对照的另题则为A Contribution to the Research of EconomicDevelopment),研究实现过程中采取“基于研究(理论和实证文献)的研究”的分析范式;纵横交错的比兑意在指明中国需要立足自身发展实情的经济理论,警示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研究过程的简单“经济理论借用和研究方法混用”,本无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济学理论,而应该从经济现象(问题)出发展开研究和抽象。论证过程参见第1、2和5章,强调中国增长和发展研究的“本土化”和问题导向。本研究还透露出一种思绪,那就是在追求效率的同时需要兼顾公平,城乡融合和区域公平,以及争取全球经济体不平等(国别歧视)条件下的公平,在大国地位确立之后更多需要思考谋强国发展之路。博士论文的很大一部分内容属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和发展失衡方面的相关文献梳理,建立在个人已有研究基础上的文字内容整合意在找到“经济高增长促成失衡”判断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证据,并为中国经济发展再平衡的政策思路设计提供启发和“基准”。从失衡现象切入,再到本质探讨,最终回归失衡和平衡发展道路选择。透过于此来诠释开放宏观经济学理论研究范畴,回答如何跳出经济学研究“数学化公理化”或“最优化”陷阱,数学推导过程之前本已定格的“确定性”结论。宏观经济体系中,供求失衡关系求解是“起点又是终点”,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解释总是逃离不了广义上的“经济或权力资源如何分配”,国家公有制属性植根其中,植入经济要素的所有制结构展开探讨显然是非常关键的视角。参见第2、3、4章内容,方法论的探讨视为中国经济发展研究和经济学研究的“灵魂”,基础还是经济实践和经济学的问题直觉。新中国60年的风雨兼程,可以简单地划分为前30年和后30年,其中前30年是举国上下拼发展,凝聚和动员全社会力量恢复建设,经济和社会在相对平衡的路径框架下得以延续。改革和对外开放30年,表现为中国融入世界与提速内部经济发展齐头并进的30年。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掉入“发展失衡陷阱”,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内外经济发展交融会使得各项失衡更为复杂,不及时应对和处理将可能导致内外经济发展长期停滞徘徊。反思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思考和建构起新的发展方式,需要设计出一套“组合拳”并加以应用才会奏效,“失衡陷阱”的表述和概念提出,不可避免触动当下中国经济的多根神经,目的是为实现平衡发展,最根本的要求则是消除认识上的多个误区。跨越分歧,凝聚共识。新古典派经济学假定经济运行处于一个平衡状态,而这被凯恩斯主义者描绘成这样一种状态:经济总是在失衡调整中趋向经济平衡点,而并非运行至平衡点后既成不变。事实上,经济学家总是在寻求一种理论共识,但是在解释中国经济运行时处处受挫;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济常理其实并不存,尤其是当既成理论在解释复杂和多变的中国经济实验时尤为如此。具体内容参见第5、6章,给出内外失衡发展研究的“政策含义”,最后部分内容主要是展望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学研究。
秦援晋[3](2010)在《文化金融学初探》文中认为本文以文化眼光检讨人的金融行为和社会的金融伦理、法律、制度,力图探索一种当前全球金融界急需的素朴刚健的金融伦理,并就金融法律与制度的重构提出思路。以往研究金融的视角,主要有三个,即从金融运行规律的视角、从金融技术的视角和从金融监管的视角。过去以上视角上的研究,甚有成绩;但对金融的观察,如果限于以上视角,却显得不够。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并由全球金融自由化管道所传播而成的全球金融危机,更加昭示了另一个视角的重要性。这就是文化伦理的视角。本文即从这个视角切入研究,初步建立了一个文化金融学体系。要真正弄清个人的金融行为与社会的金融伦理、法律、制度背后的文化问题,局限于金融学之内的知识是难成其功的。本文认为,对金融进行人性的、历史的、当前情势的三维焦点的考察,首先形成个性化的文化见识,才可能成就一个具有系统性的学术领域:文化金融学。所以,文章从对“人”的探讨开始,构成全文的第一部分。在这个部分中,通过质疑“经济人”概念的简约性和虚构性,揭示了人作为伦理本位的本质特征。这与当前经济学的前沿性理念:活动于市场上的人绝不是生物意义上的人而是文化意义上的人,具有内在的相通。由此出发,作者采用现实与历史的照应、欧美与中国的对比这个比较文化学研究方法,对金融的事实秩序和金融的价值秩序进行了系统的描述,揭示文化对金融的价值秩序的塑型作用。那么,支撑金融价值秩序的文化因素有哪些呢?文章提出了正义、诚信、节制、责任这四个基本的文化元素,它们如水中之盐一样支持着金融的伦理、法律和制度。文章从金融历史与现实关联性视角,选取了富有意义的案例,指出:但凡文化元素缺失,则金融必定陷入病态,或按美欧学术界的习惯概念,称为“恶金融”,历史的教训,值得注意,当代的格林斯潘时期与十八世纪法国“约翰.罗”体系时期就有着惊人的相似,亚当.斯密、马克思、凯恩斯都曾专门研究过这个着名的约翰.罗体系,当今一些美国学者特意又把约翰.罗体系重述出来,以便于与格林斯潘时期作对比。本文也在相关之处专门研究了约翰.罗的案例,以及其它历史案例,指出:金融中的关键文化元素,即正义性的缺失,是“恶金融”之源;也是当今我们身处其中的金融危机之源。是为文章的第二部分。紧接以上的哲学的与历史的视野相结合的分析,按照分析的结论,文章转入对二十世纪金融的文化批评。二十世纪金融中的着名事件和制度巨变,都没有即身而终,在全球化时代,它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给我们提出了问题,文章便自然而然地就这些问题进行伦理文化上的阐释。是为文章的第三部分。通过以上的人性、历史、当代情势的三维聚焦的分析,作者对二十世纪危机型金融的历史与现实进行了文化批评,就金融文化重构初步提出了设想,而其核心是,重构素朴刚健的金融伦理。本文的研究方法,既不同于流行的实证分析,也不同于由现成的概念出发的规范分析;它更接近于马克思的方法:为了免受现实中繁茂芜杂的事实存在的干扰,依靠抽象思维能力把复杂的现实形态还原为最初的简单形态进行分析,这个简单形态既是逻辑的起点又是历史的起点,从这种简单形态出发又一步步回到现实形态,并对现实做出结论。文章在相关之处特意批评了当代英美分析哲学把事实与价值割裂为二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对多年来的金融研究是有不利影响的,表现在把金融研究局限于所谓的事实判断,而把价值判断开除了;可是离开了价值判断,事实判断也就走到形下学的纯技巧之路上去了。也正因如此,那些直接服务于工商业资金循环的信贷风险分析技术与那些货币自性繁殖的投机技术,便不分价值序列地排列在一起。在实践中,就表现为巨量的现金流从产业链上漏出,进入虚拟金融,狂热地参加货币自性繁殖的投机博利,对此却没有一个系统性价值理论可以进行有力的价值追问。本文初步探索得到的金融文化学原理,对于认识、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金融有其价值,至少它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关于重建素朴刚健的金融伦理的思考,也将有助于人们探索后危机时代的全球金融走向。
姚德文[4](2008)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制度分析 ——以上海为例》文中认为现代经济增长伴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但粗放型增长不是。转轨背景下的政治、经济等制度则解释了中国产业结构差异的相当一部分。产业结构变迁伴随技术升级,这始终是受人关注的领域,新制度经济学的引入,给了人们新的视角。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研究转入到了以市场调节产业结构的转道上来,政府弥补“市场失灵”的核心,在于转换行政和经济管理的职能,为产业发展塑造完善的财产制度、金融制度、人口流迁制度。一个不完善的市场体系制度将使之赢得增长而失去结构,或者赢得结构而失去增长。对上海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演进的历史考察,以及对相关制度变量之间的关系的实证检验,支持上述结论,并可以解释上海服务业发展停滞不前的原因。论文第一章阐述了研究的意义、方法及目的。第二章总结了相关文献。第三章构建了一个引进制度因素分析产业结构的理论框架。第四章对钱纳里的人均GNP模型加以运用,测得2005年上海按户籍的人均GDP为8618美元(以2005年美元价格),按常住人口的人均GDP为6318美元,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但始终离市场调节产业的资源配置机制距离尚远。工业化没有市场规则的支撑,不可谓真正的工业化。第五章转入了制度分析,构造了以非国有工业产业值比重为代表的上海市场化指数和合成制度指数,后者的主成份是非国有工业产值比重。实证结果是,非国有工业经济比重变动率对人均GDP增长率短期是正向,而长期是负向的关系。它表明非国有经济只有量的提高,没有质的提高,处于反映较低人均GDP的产业层次中。分离了政府消费的合成指数后发现,人均GDP变动率是不含政府消费的合成指数变动率的格兰杰原因,反之不是;而含政府消费的合成指数变动率是人均GDP增长率的原因。含政府消费的合成制度指数与第二、第三产业成长期均衡关系,而非国有经济则没有关系。从绝对量来看,上海国有工业比重的下降有利于规模以上的工业产值增长,其绝对值弹性为0.6。采用樊纲的中国市场化指数后发现,上海市场化指数提高一个点,同使户籍人均GDP上升6060元,第二产业增长1%,而第三产业相反下降0.09%.这些结果说明上海市场体系制度不完善,非国有经济面临第三产业的很多限制,结合人均GNP模型认为,工业化基础不可持续,政府干预仍然过多。第六章考察了银行贷款与证券融资两种金融制度。发现,银行贷款率与第三产业比重之间不具有长期均衡关系,相互不是格兰杰原因。说明,银行贷款更多地投入到了制造业。股票融资率也不是第三产业比重增加的格兰杰原因,说明没有发挥出促进资源配置的作用,没有改变第三产业的效率。第七章分析了人口流迁制度与户籍制度,用截面数据检验了与人口有关的数据对户籍人均GDP与常住人口GDP的影响。人力资本存量、抚养比与人均资本存量对户籍人均GDP的弹性分别是0.95、0.7与0.68.人力资本弹性最大,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可以促进人均GDP提高。而按常住人均GDP计算的各项弹性变小。人口净迁移率有利于户籍人均GDP的上升,而不利于年末常住人均GDP的上升,城镇人口比重的弹性在两种情况下几乎不变,为0.01.第八章在区域范围内,检验了分权改革的收益和成本,特别是产业结构同构和重复建设。政府财政支出不是第三产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而是偏向于制造业发展。上海、江苏和浙江相比,上海除了金融服务业、租赁业和商务服务业、农业和采掘业,其它产业相似程度很高。一方面,上海制造业区域同构较严重,另一方面,在上海市政府决策下,金融服务业集中度提高,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逐步建立,上海的城市服务功能逐步完善。综上所述,上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决于在人均GDP已经超过5000美元前提下,政府职能转变,及市场规则、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赖普清[5](2007)在《市场的性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考察了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即市场为什么存在?企业为什么存在?国家为什么存在?以及市场、企业和国家是如何演变的?本文认为,市场、企业、国家的存在与演变遵循某一统一原理,能够在一个简洁的理论框架内一以贯之地加以分析。范围广泛的人类互动,尤其是经济互动和政治互动,是在种种形态各异却有章可循的互动结构或交易结构中展开的。交易成本,是决定人类互动结构或交易结构的最重要因素。对于经济交易,当交易成本高于某一临界值时,经济市场无法存在;当交易成本为零时,经济市场则为一种逻辑意义上的市场;真实的经济市场只能产生于两者之间。同样地,对于政治交易,当任意社会成员之间交易成本在临界范围以外或为零或,那么整个社会要么成为人人为孤岛的无国家,要么成为无需国家的乌托邦;只有在两者之间,历史上的真实国家才会出现。在本质上,市场、企业和国家都是一种特定的经济或政治交易结构。交易成本在经济与政治相互作用过程中发生变化,引致了国家、市场和企业组织形态的变迁。与历史上经济或政治交易成本水平相适应,市场可以分为无市场、零星市场、薄市场、厚市场和逻辑市场,国家可以分为无国家、非契约国家、半契约国家、反契约国家、契约国家和乌托邦。经济企业和政治企业则是嵌入在经济和政治网络系统中的微观组织。经济和政治的相互作用决定了整个人类社会经济市场和政治市场的变迁,而理解这一宏大变迁的枢纽变量就是交易成本和交易结构。对市场、企业和国家理论的统一考察,为提供一种融合政治和经济相互作用的国富国穷理论提供了基础。论文比较完整地解释了一国为什么穷或为什么富,从而对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理论作出了一点贡献。政治交易和经济交易结构视角下的国家理论则在国家暴力论和国家契约论之间建立了一座桥梁,为探讨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机制和动态演变提供了新的分析思路。
刘刚[6](2006)在《发展金融学框架研究》文中指出人类的金融活动虽然由来已久,但自古典与新古典经济学以降,人们对货币、金融、金融的作用以及金融的变化一直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虽然其中也有少数经济学家发出过不同的声音,但却无法改变整个局面。换言之,货币、金融、金融的作用及金融的变化长期以来在很大程度上被人们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地忽视、忽略或者省略掉了。只是伴随着最近几十年来经济全球化、经济金融化与金融全球化浪潮在世界各地的广泛兴起,迅速发展和急剧演变的金融现实使人们不得不承认,金融不仅是经济的核心,而且金融已从传统上是一国内部的行业性和被动适应性的局部性微观问题逐步转变为全球各民族国家与经济体经济与社会发展稳定的核心性、主导性和战略性的要素。如果继续从传统的角度去理解与对待金融,就不仅有失公允,而且金融也会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与强度去教训与惩罚人类,上世纪末在全球一些国家与地区爆发的此起彼伏的金融危机就是其生动的写照。中国学者白钦先教授针对上述变化了的经济金融现实,不仅在世纪之交提出了以金融资源学说为基础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以解释主流经济学所无法解释的经济金融危机,而且近年来在不同场合更是多次提出将隶属于发展经济学的金融发展理论独立出来建立一门新兴学科——发展金融学的时机已经成熟。与此同时,白教授(2005)还高屋建瓴地对发展金融学进行了精辟的概括与总结,他认为发展金融学主要是研究金融是什么以及金融与经济关系的科学,即不仅研究金融本质的演进及发展,而且研究经济发展的科学,但它不是孤立地、一般地研究金融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而是研究金融与经济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与相互影响,即二者彼此互动的意义上来研究金融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而金融功能就是联结金融与经济关系的关节点或桥梁。从实践上看,发展金融学不仅研究发展金融学的过去与现在,而且研究它的未来;从空间上讲,它既研究发达国家金融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又研究转轨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金融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既研究发展金融学的理论,又研究发展金融学的实践;既从金融与经济互动关系的角度研究发展金融学的发展,又从金融的本质演进与金融经济互动关系二者紧密联系的角度来研究发展金融学的发展;既研究金融与经济的正效应、正功能,又研究二者关系的负效应、负功能。根据以上研究思路,本文在夯实了发展金融学的理论基石,即从实现金融发展理论到发展金融学的转换之后,提出发展金融学是以金融本质的演进基础上的金融
苏基朗[7](2003)在《中国经济史的空间与制度:宋元闽南个案的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宋元闽南的研究案例出发 ,探讨中国经济史上空间与制度概念 ,说明两者在表述复杂的长期经济表现时 ,不仅具有相当的解释功能 ,而且可以带来不少启示。文章触及宋元闽南经济发展的模式和阶段 ,区域经济地理整合现象 ,国家政策与权力对经济的作用 ,正规的法律制度以及非正规的文化社会规范 ,对海外贸易交易成本可能产生的影响 ,以及这些影响对长期经济表现可能构成的正面作用等。
郑亚楠[8](2000)在《当代经济学研究的新视角──《当代国别经济研究》简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当代经济学研究的新视角──《当代国别经济研究》简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代经济学研究的新视角──《当代国别经济研究》简评(论文提纲范文)
(1)不平等的福利效应和再分配的政策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研究角度与研究意义 |
1.2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工具 |
1.4 论文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第2章 研究所涉理论基础和前沿综述 |
2.1 不平等的测度 |
2.2 不平等的效应 |
2.3 税收与转移支付的效应 |
第3章 要素分配理论下不平等的福利效应——一个基础的模型 |
3.1 按要素分配理论模型初探 |
3.2 按要素分配的不平等——一个简单的两阶层模型 |
3.3 基于异质性主体的人工经济模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冲突经济学理论下不平等的福利效应 |
4.1 不平等、失灵与福利效应——基于传统西方经济学的简单说明 |
4.2 不平等、失灵和福利效应——基于丛林法则下冲突的探讨 |
4.3 不平等、失灵和福利效应——基于法制社会中有限冲突的探讨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发外部性理论下不平等的福利效应 |
5.1 现有理论和政策研究的逻辑不足 |
5.2 市场中的不平等与研发水平-一个比较静态模型 |
5.3 市场中的不平等与研发水平-有限理性主体的动态演化模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再分配的财税政策与经济福利 |
6.1 阶层社会里针对要素收入不平等的税收 |
6.2 无阶层社会里针对富裕主体的税收 |
6.3 转移支付的收入分配效应和收入增长效应 |
6.4 研发补贴的收入分配效应和收入增长效应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再分配政策的选择——基于占优标准 |
7.1 基于个体主体的占优标准 |
7.2 基于总体的占优标准 |
7.3 动态模拟的模型设计、参数设定和模拟结果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中国内外经济发展失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学术研究基点 |
1.1.2 平衡发展和改革实践诉求视角 |
1.2 界定失衡与平衡发展 |
1.2.1 失衡、均衡与平衡概念理解 |
1.2.2 内外经济发展失衡 |
1.3 透过中国模式及争论探讨失衡 |
1.4 主要研究工作及创新 |
1.4.1 研究内容框架 |
1.4.2 主要工作及意义 |
1.4.3 主要创新之处 |
2 经济发展失衡研究的基础理论及文献支持 |
2.1 理论研究基础和方法论 |
2.1.1 经济增长理论研究 |
2.1.2 经济发展理论研究 |
2.2 增长经济学与失衡评判 |
2.2.1 经济增长的量化及认知 |
2.2.2 增长波动与总量失衡 |
2.3 发展经济学和失衡审视 |
2.3.1 如何衡量发展 |
2.3.2 中国改革与发展失衡 |
2.4 本章小结 |
3 内外经济发展失衡特征事实和研究总结 |
3.1 总量失衡与结构失衡 |
3.1.1 经济总量失衡 |
3.1.2 结构性失衡 |
3.2 区域失衡与地区差距:地方竞争 |
3.2.1 区域失衡发展历程及特征事实 |
3.2.2 从“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到“赶超” |
3.2.3 区域发展与失衡的机理解释 |
3.3 城乡失衡与收入分配 |
3.3.1 城乡失衡发展及收入不平等的事实描述 |
3.3.2 非均衡发展的理论总结 |
3.4 外部失衡与内部失衡的统一解释 |
3.4.1 开放经济发展视角理解外部失衡 |
3.4.2 国际收支不平衡与内外失衡 |
3.4.3 外部失衡的内因考察 |
3.4.4 中国内外经济发展失衡的一般性解释 |
3.5 本章小结 |
4 开放条件下的发展失衡的动态趋向:内“因”外“挫” |
4.1 土地与增长、发展的关系 |
4.1.1 来自理论启示的中国解读 |
4.1.2 土地推高经济增长和未来发展大转型 |
4.1.3 制度和体制研究大背景:土地与户籍制度设计 |
4.2 世界格局演变及亚洲发展展望 |
4.3 亚洲国家发展的绝对优势:人口总量与结构 |
4.3.1 中国、日本和印度人口和经济发展扫视 |
4.3.2 中国的亚洲地位与人口转变 |
4.4 大国经济发展忧思:外资和外贸视野下的中国地缘经济安全 |
4.5 本章小结 |
5 中国内外经济平衡发展路径选择与对策思路 |
5.1 扭转思路,突破认识局限 |
5.1.1 发展拐点和跨越 |
5.1.2 改革时点和方向 |
5.1.3 超越“经济”认识“社会”:以改革促发展 |
5.2 投资平衡为先导,破除区域失衡——资本和劳动配比 |
5.2.1 投资的地区和城乡平衡 |
5.2.2 城乡与区域联动的平衡之路 |
5.3 一揽子市场化改革计划:界定市场竞争和政府调控的边界 |
5.3.1 辩证看待以财政为平衡之手破除失衡 |
5.3.2 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价格形成机制 |
5.3.3 汇率调整与金融市场化改革的相机推进 |
5.4 注重社会建设,超越发展经济的认识局限:城市化之路 |
5.4.1 中国城市化认知 |
5.4.2 注重公平与效率的收入分配平衡和消费平等 |
5.4.3 提升农转非居民城市社会适应性的思路 |
5.5 消除外部失衡:外部经济发展思路 |
5.6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研究论述的实地调研和论文(已发表、即将发表、工作论文)以及课题支持 |
A.1 专着和课题报告 |
A.2 已发表部分论文 |
A.3 评论文章 |
A.4 部分与博士论文相关的工作论文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满足答辩要求) |
C.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导师主持)的科研项目 |
D. 学术奖励 |
(3)文化金融学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确定选题的缘起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对金融学的历史与现实的认知 |
1.1.3 笔者的文化定见与思想来源 |
1.2 以往三种研究视角的述评 |
1.2.1 从金融的内在运动规律的视角 |
1.2.2 从金融技术的视角 |
1.2.3 从金融监管的视角 |
1.3 文化金融学的若干规定性 |
1.3.1 文化金融学的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路径 |
第2章 作为伦理主体的人 |
2.1 "我思,故我在" |
2.1.1 人对人本身的好奇心 |
2.1.2 人对环境世界的好奇心 |
2.2 渗原理 |
2.2.1 什么是互渗原理 |
2.2.2 恩格斯之前对互渗原理的认知 |
2.2.3 恩格斯与恩格斯之后的认知 |
2.3 人性的内核 |
2.3.1 对人性内核认识的简史 |
2.3.2 善意志 |
2.4 天演与伦理 |
2.4.1 被搁置的善 |
2.4.2 达尔文主义困境 |
2.5 权利意识模型分析 |
2.5.1 鲁滨逊·克罗索模型 |
2.5.2 "孤立国"模型 |
2.5.3 金融的心理学本质是"增值期待" |
第3章 金融的事实秩序与价值秩序 |
3.1 社会秩序是怎样形成的 |
3.2 金融秩序原理引论 |
3.3 对金融的事实观照 |
3.3.1 实质金融的秩序 |
3.3.2 虚拟金融的秩序 |
3.4 对金融的价值观照 |
3.4.1 由"适中"带来的金融价值秩序 |
3.4.2 由"德性"带来的金融价值秩序 |
第4章 金融四大文化元素的哲学阐释 |
4.1 必要的说明 |
4.2 义理论的两种形态 |
4.2.1 想形态的正义理论 |
4.2.2 非理想形态的正义理论 |
4.3 金融行为中的正义 |
4.3.1 个体金融行为的正义 |
4.3.2 国家金融行为的正义 |
4.4 金融制度中的正义 |
4.4.1 信用制度的正义 |
4.4.2 货币制度的正义 |
4.4.3 银行制度的正义 |
4.5 正义所涵盖的诚信、节制、责任 |
4.5.1 正义与其他美德 |
4.5.2 金融与诚信 |
4.5.3 金融与节制 |
4.5.4 金融与责任 |
第5章 二十世纪危机型金融的文化批评 |
5.1 美国式资本主义与金融市场 |
5.1.1 资本市场对美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 |
5.1.2 美国金融体系的制度基础 |
5.1.3 汉密尔顿与麦迪逊-杰斐逊之争 |
5.1.4 汉-杰之争对美国金融发展的影响:历史的分析 |
5.2 关于1929-1933年大萧条之文化批评 |
5.2.1 热情的工作和坚定的信心催生金融创新,带来经济繁荣 |
5.2.2 诚信缺失、投机肆虐导致繁荣的瑕疵 |
5.2.3 泛滥的流动性和投资欣快症放大股市泡沫 |
5.2.4 所有的经济繁荣都会到顶并以逐渐衰退结束 |
5.2.5 "黑色星期四":信任不复存在 |
5.2.6 美国的大萧条通过债务链条传递到欧洲,形成世界性危机 |
5.2.7 政府要承担起对经济进行宏观管理的责任 |
5.3 关于日本泡沫经济的文化批评 |
5.3.1 日本泡沫经济概述 |
5.3.2 本经济泡沫形成的原因 |
5.3.3 官定利率的提高刺破经济泡沫 |
5.3.4 追求资产升值的短期暴利带来了整个国家经济的长期萧条 |
5.3.5 货币政策的失误是导致泡沫经济的政策原因 |
5.3.6 日本泡沫经济中的黑金政治:非正义的政府行为 |
5.3.7 日本版的金融危机及其启示 |
5.3.8 泡沫经济后遗症:日本国民如何重找自信 |
5.3.9 美国华尔街金融危机对日本的影响 |
5.3.10 汲取日本教训,中国莫重蹈日本覆辙 |
5.4 关于东亚金融危机的文化批评 |
5.4.1 亚洲金融危机概述 |
5.4.2 东亚经济的成就与潜在的问题 |
5.4.3 失败的泰铢与无节制的国外借贷 |
5.4.4 以投机正义论为理据的金融大鳄给亚洲各国带来了巨大灾难 |
5.4.5 香港维持联系汇率制的成本与收益 |
5.4.6 缺乏世界责任意识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5.4.7 人民币坚持不贬值中国树立起负责任大国形象 |
5.5 关于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文化批评 |
5.5.1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环球金融危机概述 |
5.5.2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应对本轮危机负责 |
5.5.3 监管机构要为金融危机负责 |
5.5.4 投机正义论毁了华尔街,也威胁到美国实体经济的竞争力 |
5.5.5 金融中间商的非诚信与金融衍生工具的无节制 |
5.5.6 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机制分析 |
5.5.7 华尔街金融危机的深层根源与警示 |
5.5.8 对美国版救市方案的文化金融学批评 |
5.5.9 美国金融霸权——辉煌渐行渐远 |
结束语 |
附录:方法论专题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4)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制度分析 ——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新问题 |
二、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因素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概念 |
一、产业结构、市场体制、城市功能与产业政策 |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容及标志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模型、结构及目的 |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将来的研究 |
第二章 制度与产业结构关系的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外产业结构理论及其发展 |
一、产业结构理论的产生及源渊 |
二、产业结构理论的发展 |
三、日本产业结构理论及其发展 |
四、马克思的产业结构理论 |
第二节 我国产业结构理论及其发展 |
一、改革开放前的研究概况(1949-1978) |
二、过渡时期的研究概况(1979-1984) |
三、新范式下的研究概况(1985年以来) |
第三节 经济学中的制度分析方法 |
一、制度分析方法概述 |
二、制度经济学的发展脉络及方法论 |
三、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分析理论 |
第四节 制度影响产业结构变迁的理论 |
一、国外研究制度对产业结构影响的理论和观点 |
二、国内学者研究制度对产业结构影响的理论和观点 |
第五节 简要评介 |
第三章 构建制度视角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 |
第一节 制度的内涵与外延 |
第二节 产业结构变动模型 |
第三节 经济体制变迁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
一、放权让利阶段 |
二、增量改革阶段 |
三、整体改革阶段 |
第四节 产业政策与上海产业结构的演进 |
一、产业政策的含义及作用 |
二、计划体制下的上海产业结构 |
三、市场体制下的上海产业结构 |
第五节 城市功能与上海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
一、城市功能的含义及特征 |
二、近代上海城市功能的发展 |
三、建国后上海城市功能的转换及原因 |
第六节 制度对产业结构影响的理论分析 |
一、一般分析 |
二、具体制度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机制分析 |
三、不同制度对产业结构的协同影响机制分析 |
第七节 制度视角分析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模型 |
第四章 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 |
第一节 产业结构现状及实证检验 |
一、积累过程 |
二、资源配置过程 |
三、人口流迁过程 |
第二节 基于钱纳里人均GDP模型的工业化阶段实证 |
一、工业化与服务化阶段之争 |
二、经济结构转变时期划分,工业化一般特征和中国、上海的实证 |
第三节 结论 |
第四节 附录 |
一、数据选取 |
二、变量的定义 |
三、资本积累过程 |
四、人口配置过程 |
五、模型说明 |
六、数据附录 |
第五章 财产制度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第一节 财产制度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 |
第二节 非国有产权与资源再配置效应 |
第三节 实证检验 |
一、非国有工业产值比重的上升与人均GDP增长实证检验 |
二、合成制度指数与人均GDP增长 |
三、非国有经济、制度指数与第三产业的发展 |
四、国有经济比重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效率影响的计量分析 |
五、中国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 |
第四节 结论 |
第五节 数据附录 |
第六章 金融制度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第一节 上海金融制度的发展过程 |
第二节 金融服务业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机制 |
一、金融制度形成的影响因素 |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金融要素 |
第三节 两类典型的金融制度 |
一、银行主导性金融制度 |
二、市场主导型金融制度 |
第四节 两类金融制度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实证检验 |
一、对银行主导型金融制度的检验 |
二、市场主导型金融制度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实证检验 |
第五节 结论 |
第六节 数据附录 |
第七章 人口流迁制度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第一节 中国与上海人口发展回顾 |
一、人口总量的发展 |
二、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
三、人口发展与人口城镇化相联系 |
四、劳动力流动迁移的情况和特征 |
五、上海人口的发展 |
第二节 户籍制度的变迁 |
一、户籍制度的历史渊源 |
二、上海的城市户籍管理 |
三、上海的人口规模与分布 |
第三节 市场化进程与人口流迁 |
一、人口流迁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
二、刘易斯转折点与劳动力市场规制的重建 |
三、就业与产值增长的背离 |
四、人口流迁、产业结构与增长的实证检验 |
第四节 结论 |
第五节 数据附录 |
第八章 政府分权制度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第一节 分权改革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
一、分权改革的由来、阶段及特点 |
二、分权改革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理论模型 |
三、分权改革的得失 |
第二节 政府财政支出影响第三产业发展的实证 |
第三节 长三角区域产业同构问题的实证检验 |
一、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分析 |
二、基于相似系数的分析 |
三、基于区位商的分析 |
第四节 结论 |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简要结论 |
第二节 可供参考的建议 |
一、将非国有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机结合 |
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
三、完善人口流迁制度,促进劳动力在产业间的优化配置 |
四、强化政府在市场转型中的作用,进一步转换政府职能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5)市场的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理论问题与文献回顾 |
1. 导论 |
1.1 理论问题 |
1.2 论文安排 |
2. 市场诸理论:缘起、偏离与复归 |
2.1 古典经济学:亚当·斯密市场理论 |
2.2 新古典经济学:市场价格理论 |
2.3 奥地利学派:市场过程理论 |
2.4 新制度学派:孕育中的市场理论 |
2.5 经济社会学:市场的社会结构 |
2.6 走向真实市场理论:一个新综合 |
第二部分 市场:交易结构视角 |
3. 市场的性质 |
3.1 斯密猜想 |
3.2 交易 |
3.3 交易成本 |
3.4 交易结构:一个新参照系 |
3.5 市场存在的三个条件 |
3.6 真实市场的要素 |
4. 市场的扩展 |
4.1 通向富裕之路 |
4.2 自动市场扩展 |
4.3 纯自然市场扩展 |
4.4 自然市场扩展 |
4.5 真实市场扩展 |
4.6 计划经济迷途 |
4.7 落后国家的出路 |
第三部分 市场中的企业 |
5. 企业的性质再考察 |
5.1 一人企业难题 |
5.2 科斯范式及其弱点 |
5.3 视角的转变 |
5.4 企业存在的新解释 |
5.5 交易成本与交易结构 |
5.6 多重角色的企业 |
6. 企业的组织与边界 |
6.1 作为一种交易结构的企业 |
6.2 资本雇佣劳动和两权分离 |
6.3 企业规模受市场规模限制 |
6.4 企业的边界 |
6.5 一体化和非一体化 |
6.6 小结 |
第四部分 从经济市场到政治市场 |
7. 国家的性质 |
7.1 国家为什么存在 |
7.2 政治互动的结构:国家理论参照系 |
8. 国家的演变 |
8.1 前国家自然状态 |
8.2 非契约国家 |
8.3 半契约国家 |
8.4 反契约国家 |
8.5 契约国家 |
8.6 撰力论与契约论之桥梁 |
9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发展金融学框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理论综述与选题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主要内容与框架结构 |
五、理论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从金融发展理论到发展金融学(一) |
第一节 金融发展理论的萌芽 |
一、古希腊先哲的货币观 |
二、重商主义者的货币观 |
三、早期货币数量论的货币观 |
四、古典与新古典学派的货币观 |
五、对货币面纱论的简要评价 |
第二节 金融发展理论的酝酿 |
一、维克塞尔的货币经济理论 |
二、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 |
三、凯恩斯的货币经济理论 |
四、弗里德曼的货币均衡理论 |
五、托宾的货币增长理论 |
六、对货币经济论的简要评价 |
第三节 金融发展理论的初步形成 |
一、金融结构理论的形成 |
二、对金融结构理论的简要评价 |
第四节 金融发展理论的正式形成 |
一、金融深化理论的形成 |
二、对金融深化理论的简要评价 |
第二章 从金融发展理论到发展金融学(二) |
第一节 金融发展理论的发展 |
一、卡普尔的理论模型 |
二、加尔比斯的两部门模型 |
三、马西森的理论模型 |
四、弗赖的金融发展模型 |
五、对麦金农-肖学派的简要评价 |
第二节 金融发展理论的完善 |
一、第二代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 |
二、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 |
三、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
四、第二代金融发展理论的政策含义 |
五、对第二代金融发展理论的简要评价 |
第三节 金融发展理论的成熟 |
一、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 |
二、金融协调理论的形成 |
三、第三代金融发展理论的政策含义 |
四、对第三代金融发展理论的简要评价 |
第三章 发展金融学的提出 |
第一节 对代表性金融发展理论的总体比较与评价 |
一、对代表性金融发展理论的总体比较 |
二、对代表性金融发展理论的总体评价 |
第二节 以金融为线索对发展经济学的回顾与反思 |
一、发展经济学面临的危机 |
二、以金融为线索对发展经济学的回顾 |
三、以金融为线索对发展经济学的反思 |
第三节 从传统金融观向现代金融观的转变 |
一、从传统金融观向现代金融观转变的背景 |
二、从传统金融观向现代金融观转变的特征 |
第四节 发展金融学的研究框架 |
一、金融的本质及其演进 |
二、金融与经济的关系 |
三、金融功能、金融结构与金融效率 |
第四章 金融功能:发展金融学研究的基轴 |
第一节 金融资源论:一种综合视角 |
一、金融发展观的视角转换:从机构到功能 |
二、对金融机构观与金融功能观的简要评价 |
三、金融资源论:一种综合视角 |
第二节 金融功能的界定 |
一、相关文献概览 |
二、金融功能的内涵 |
三、金融功能的构成 |
四、金融功能的层次 |
五、金融功能的特征 |
第三节 金融功能演进:金融发展 |
一、金融功能广度与金融功能横向演进 |
二、金融功能深度与金融功能纵向演进 |
三、金融功能演进是金融发展的本质 |
第四节 金融功能演进的实现机制 |
一、金融功能演进的载体 |
二、金融功能演进的动力与保障机制 |
第五章 金融结构:发展金融学研究的主体 |
第一节 金融结构文献综述 |
一、国外学者的金融结构观 |
二、国内学者的金融结构观 |
第二节 金融结构的界定 |
一、金融结构的内涵 |
二、金融结构的种类 |
三、金融结构的特征 |
四、金融结构的层次 |
第三节 金融结构演进与金融发展 |
一、金融创新:金融结构演进与金融发展的推动力 |
二、全球金融结构的演进趋势 |
三、金融结构演进、金融功能演进与金融发展 |
第六章 金融效率:发展金融学研究的归宿 |
第一节 金融效率文献综述 |
一、国外学者的金融效率观 |
二、国内学者的金融效率观 |
三、对国内外金融效率观的简要评价 |
第二节 金融发展理论中的金融效率观 |
一、金融发展理论萌芽期的金融效率观 |
二、代表性金融发展理论的金融效率观 |
第三节 金融效率的界定 |
一、金融效率的内涵与层次 |
二、金融效率的影响因素 |
三、金融效率的提高途径 |
第四节 金融结构、金融功能与金融效率(风险) |
一、金融功能、金融效率与金融风险 |
二、金融结构、金融功能与金融效率 |
第七章 发展金融学框架研究的理论总结 |
第一节 发展金融学的研究框架 |
第二节 发展金融学框架研究的逻辑思路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7)中国经济史的空间与制度:宋元闽南个案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 分析的框架 |
二 宋元闽南经济发展的四个时期 |
(一) 第一期 (946—1087) :起飞 |
(二) 第二期 (1087—1200) :整合的多元繁荣 |
(三) 第三期 (1200—1276) :不景气与地区经济的政治化 |
(四) 第四期 (1276—1368) :垄断性的海上贸易繁荣 |
三 十二世纪闽南地区的经济整合 |
(一) 区域的内部整合 |
(二) 国家与闽南地区经济 |
四 体制结构与交易成本的分析 |
(一) 正规的法律体制 |
(二) 非正规的文化与社会制约 |
五 地区和国家权力与制度变迁 |
六 空间里的制度与制度的空间性 |
七跨学科视野与多重标准的一点感想:兼回应克拉克 (Hugh Clark) 的评论 |
四、当代经济学研究的新视角──《当代国别经济研究》简评(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平等的福利效应和再分配的政策选择[D]. 杜娇. 吉林大学, 2017(03)
- [2]中国内外经济发展失衡研究[D]. 周靖祥. 重庆大学, 2012(06)
- [3]文化金融学初探[D]. 秦援晋. 辽宁大学, 2010(10)
- [4]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制度分析 ——以上海为例[D]. 姚德文. 复旦大学, 2008(08)
- [5]市场的性质[D]. 赖普清. 浙江大学, 2007(04)
- [6]发展金融学框架研究[D]. 刘刚. 辽宁大学, 2006(12)
- [7]中国经济史的空间与制度:宋元闽南个案的启示[J]. 苏基朗. 历史研究, 2003(01)
- [8]当代经济学研究的新视角──《当代国别经济研究》简评[J]. 郑亚楠. 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 2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