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RTFOT与TFOT对沥青胶结料热老化程度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谢凤章[1](2020)在《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新-旧沥青界面融合程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温拌再生仅实现低温拌和以及压实,没有考虑新-旧沥青的扩散融合以及RAP中沥青膜的软化,很难保证再生混合料的性能以及提高RAP的利用率。论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08072),基于沥青老化行为以及机理,研制出渗透性较好的再生剂,借助原子力显微镜,研究温拌剂、再生剂对新-旧沥青界面扩散相态的影响以及新-旧沥青扩散的时空演化特点。通过分层抽提技术、分子示踪技术、傅里叶红外光谱以及凝胶渗透色谱研究温拌条件下保温扩散时间与拌和温度对新-旧沥青融合程度及新沥青在RAP沥青中迁移深度的影响。首先,采用热氧和光氧老化模式对基质沥青进行相应时间梯度的老化,且分析老化沥青的常规指标可知,旋转薄膜烘箱老化5小时与非标准薄膜烘箱老化36小时的三大指标接近,为后续制备再生剂以及新-旧沥青融合提供足量的老化沥青,借助动态剪切流变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以及原子显微镜多尺度研究沥青的老化行为,沥青老化程度越深,高温性能提高,疲劳寿命降低,羰基指数与亚砜指数增大,相位图中蜂状结构的数量和面积发生变化。其次,基于组分调节理论,优化复配粘度低、渗透性较好的再生剂,采用接触角间接评价再生剂的渗透性,再生剂与老化沥青的接触角为27.112°,润湿效果较好;通过热重分析评价再生剂的热稳定性,再生剂在373.8℃内不会分解,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分析了温拌剂与再生剂对新-旧沥青界面形态的影响,加入温拌剂或再生剂后,沥青的分散相面积增大,蜂状结构的面积减小;采用竖向叠加和水平搭接的探测方法对新-旧沥青的扩散进行分析,新-旧沥青间相互扩散,存在融合区域。最后,通过凝胶渗透色谱和分层抽提技术研究扩散阶段对混合效率的贡献值,对比温拌沥青混合料在无扩散阶段和保温2小时的新-旧沥青融合程度,扩散阶段对新-旧沥青的混合效率有较大提高,混合效率可达26.5%;基于分子示踪技术和傅里叶红外光谱研究再生剂对新沥青在RAP旧沥青中迁移深度的影响,再生剂渗透进入RAP旧沥青膜,降低新-旧沥青的浓度差,新-旧沥青间越容易扩散,新沥青的迁移深度越深。
丁磊[2](2020)在《不同老化方式对沥青性能的影响及老化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公路事业的迅速发展,沥青路面因其诸多优点在公路建设中的比例越来越高,沥青路面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环境、车辆荷载等作用,随着时间延长路面发生老化出现诸多病害,导致路用性能急剧下降,不但缩短了使用寿命,而且提高了路面维修成本。因此,对沥青的老化行为及老化特性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首先,选取三种不同膜厚(0.5mm、1mm、2mm)的基质沥青及SBS改性沥青进行室外紫外光老化,老化时间持续6个月,分别取老化1、3、6月的沥青样品测试其常规性能和流变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紫外光老化前30d软化点增长速率较快,随老化时间延长逐渐趋于平缓;紫外光老化对沥青低温性能影响较大,老化6个月后,基质沥青延度为0;SBS改性沥青延度显着降低。通过DSR、BBR试验发现,当老化时间相同时,试样膜厚为0.5mm的沥青室外紫外光老化程度最大,试样膜厚为1mm与2mm老化程度相当。以长沙地区为例,根据紫外光辐射量相等的原则得出室内外紫外光老化时间换算关系,沥青在室外老化1个月相当于室内模拟紫外光辐照度11.8W/m2老化225.4h。通过正交试验研究沥青室内模拟紫外光老化的影响因素,发现摊膜厚度对沥青紫外光老化影响最大,紫外光辐照度次之,浸水状态最小。其次,研究温度、时间、试样膜厚对沥青TFOT老化和PAV压力老化的影响。三大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基质沥青的软化点随着老化温度的升高、时间的延长而增加;SBS改性沥青变化趋势不单调,但总体呈上升趋势,两种沥青的针入度与延度随老化温度升高、时间延长而降低;试样膜厚对TFOT老化及PAV老化影响不大。最后,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扫面电镜仪对不同老化方式下的沥青进行微观结构及形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老化方式下沥青光谱图中均出现羰基、亚砜官能团,表明不同老化方式下沥青均发生了氧化反应,老化后沥青表面变得粗糙,出现褶皱,空洞。
高宾[3](2020)在《基于老化特性的基质沥青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文中认为沥青粘结剂品质直接影响沥青路面的服务水平与使用寿命。目前,对基质沥青的质量控制方法主要是从宏观物理指标上进行;试验周期长、效率低,且难以解决目前沥青供应市场存在的鱼目混珠的掺假现象:如以国内沥青充当进口沥青使用,或用混兑调和沥青代替某品牌的基质沥青使用,将弱改性沥青假冒基质沥青使用等诸多问题。这给沥青路面的建设质量和安全带来了诸多隐患,严重影响沥青路面耐久性;造成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同时也增加了后期养护费用,因此开发基于微观化学组成的基质沥青质量控制方法尤为重要。本文选取了2种不同国产AH-70基质沥青,通过不同时间的短期老化试验(TFOT)和长期老化试验(PAV)得到28个不同老化程度的沥青样本。通过分析传统指标和流变性能指标,探讨基质沥青在老化过程中的性能衰变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软化点增大,针入度、延度、相位角减小;各试验温度的复数剪切模量、车辙因子、疲劳因子随着PAV老化时间的延长而变大,但随着TFOT老化时间的延长有先降低后增大的趋势。采用原子力显微镜、红外光谱研究老化过程中的基质沥青微观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沥青微观形貌发生显着变化,沥青“峰状结构”尺寸由小变大,大峰数量增多;从官能团结构上看,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羰基与亚砜基特征峰强度增加,羰基指数、亚砜基指数增大。红外光谱结合应用统计学技术,通过相似度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灰熵关联分析的方法揭示了沥青老化过程中组成-结构关系,提取了基质沥青的老化基因特性。研究表明:老化仅改变了羰基、亚砜基等含氧官能团的含量。特定老化程度的同品牌沥青样本间的化学组成共性高于不同品牌沥青样本间的化学组成共性;基于OMNIC软件,以夹角余弦法计算了特定老化程度沥青的红外光谱图之间的相似度,当第一相似度大于99.85%时,可判定沥青的品质。以主成分分析揭示了沥青老化基因为3310cm-1、1700cm-1、1030cm-1特征峰。以灰熵关联方法分析了老化基因对沥青宏观指标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沥青品牌与老化方式不同,对相应宏观性质起主导作用的老化基因不同。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文以红外光谱分析结合多元回归的方法构建了沥青针入度、软化点、复数剪切模量、相位角、车辙因子、疲劳因子的预测模型,并使用F检查对预测模型进行了显着性检查。基于基质沥青宏观性质与老化基因特性的关系研究,提出了基于老化特性的基质沥青质量控制方法:对于待检测的基质沥青,首先通过第一相似度对基质沥青的品质进行鉴定,然后调取相应的宏观性能指标预测模型对沥青的老化程度、高低温性能、疲劳性能等进行判定以及对“未来”指标的精准预测,进而达到控制基质沥青质量的目的。
覃悦[4](2019)在《光热作用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高温与疲劳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紫外辐射强、温度高是广西地区夏季的气候特征,道路沥青材料在光、热环境下易于老化,沥青路用性能及耐久性因此受到严重影响。本文以广西实际环境条件为基础,确定了室内光热作用试验参数,对不同老化程度的沥青、沥青混合料进行高温性能试验及疲劳性能试验分析,为广西地区气候条件下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服役寿命评价以及养护维修工程的指导等提供一定的参考应用价值。对沥青性能研究发现:光热作用增强了沥青高温性能;随光热作用时间的延长,沥青累积应变逐渐减小,沥青劲度模量的黏性部分Gv逐渐增大;累积应变及Gv值的对数与温度在试验条件下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光热条件下,沥青蠕变回复率逐渐提高,不可恢复蠕变柔量逐渐下降,应力敏感性指标Rdiff、Jnr.diff逐渐减小,表明沥青弹性回复性能得到改善,抗永久变形能力上升,应力敏感性下降。在光与热的影响下,沥青剪切变形过程消耗的能量增大,其抵抗剪切荷载作用的能力也逐渐下降;光热作用削弱了沥青自愈合能力,且随着间歇时间的延长,沥青性能的愈合程度提高;相同间歇时间内,基质沥青与线型SBS改性沥青的复数剪切模量的恢复程度大于疲劳寿命;间歇12h后,两种沥青模量、疲劳寿命、模量变化率均基本恢复至初始状态,认为无需再延长间歇时间。对沥青混合料而言,随着光热作用程度的加深,车辙深度、蠕变斜率逐渐减小,表明其高温稳定性得到改善,但其不同应变水平下的疲劳寿命逐渐缩短,表明其耐久性劣化;不同老化程度下,沥青胶结料的高温与疲劳性能与沥青混合料呈正相关性。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理论发现,累积应变、不可恢复蠕变柔量指标与车辙深度、蠕变斜率关联度较高,认为沥青累积应变与不可恢复蠕变柔量指标可以较好地反映混合料的高温性能,而疲劳性能方面,沥青间歇0.5h的疲劳寿命愈合指数HI2值与其混合料疲劳寿命的变化趋势一致程度更高。
梁志豪,邢明亮,李祖仲,关博文[5](2019)在《短期老化方法对沥青性能评价的适用性》文中提出为了探讨薄膜加热老化试验(TFOT)与旋转薄膜加热老化试验(RTFOT)在模拟沥青短期老化过程中的适用性,选择2种不同油源的基质沥青与3种不同掺量的SBS改性沥青、3种不同掺量橡胶粉改性沥青进行试验,比较了老化前后沥青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动力黏度的变化趋势,并采用红外光谱法揭示特征官能团的演变规律,分析了2种方法对不同类型及改性剂掺量的沥青老化效果差异,以此评价2种方法对沥青老化的适用性。
孙思敖[6](2019)在《紫外光吸收剂插层OMMT对沥青老化特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沥青胶结料的热氧老化和紫外光(Ultraviolet,UV)老化是引起沥青路面病害和耐久性不足的重要原因,向沥青中添加改性剂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研究表明,蒙脱土(Montmorillonite,MMT)能够显着改善沥青的耐热氧老化性能,但对其低温性能具有不利影响;紫外光吸收剂(Ultraviolet absorber,UVA)的掺入可以起到抑制UV老化进程的效果,但UVA的耐热性较差,极易在沥青混合料的拌合、摊铺等过程中受热失效。本文将UVA与有机化蒙脱土(Organic Montmorillonite,OMMT)进行插层复合,旨在同时显着改善沥青的耐热氧和耐UV老化性能,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采取有机化插层的方法制备不同的UVA/OMMT复合改性剂(UV326/OMMT、UV328/OMMT、UV531/OMMT、UV770/OMMT),并通过X-射线衍射试验(XRD)、傅立叶变化红外光谱试验(FTIR)和紫外可见光谱试验(UV-vis)对其结构、紫外光吸收和反射能力进行表征;制备5种掺量(0 wt%、1 wt%、2 wt%、3 wt%、4 wt%)的UVA/OMMT复合改性沥青,并进行热氧老化和UV老化试验,通过物理和流变性能试验对改性沥青老化前后的性能进行评价,进而优选出最佳的UVA/OMMT种类和掺量;最后,借助荧光显微镜(FM)、棒状薄层色谱-氢火焰离子探测仪(TLC-FID)和FTIR试验,研究了老化前后UVA/OMMT对沥青微观形貌、化学组成和化学结构的影响,揭示了UVA/OMMT改善沥青耐老化性能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经有机化插层处理后,UVA/OMMT的层间距显着扩大,4种UVA与OMMT均形成了插层结构的复合材料。与OMMT改性沥青相比,UVA/OMMT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有所改善。不同UVA/OMMT均可改善沥青的耐热氧和UV老化性能,其中UV326/OMMT和UV328/OMMT的改善效果较为显着。机理分析表明,不同类型UVA/OMMT对沥青性能的改善作用主要受其层状结构、UVA自身特性以及插层效果三者的综合影响,在老化前主要受UVA/OMMT整体的插层效果影响,插层率越低,分散在沥青中的“游离态”UVA越多,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越好;TFOT过程中,UVA/OMMT与沥青形成了插层结构,氧气进入沥青内部的路径因此被延长和阻隔,沥青的热氧老化性能得到改善;UV老化过程中,大量与OMMT成功形成插层结构的UV328和UV326在沥青中通过捕获自由基和吸收紫外光的方式来抑制UV老化反应的进行,改性沥青的耐UV老化性能得到显着改善。
吴春生[7](2019)在《基于旧沥青路面的沥青混合料细观力学模型及铣刨仿真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早期建设的高等级沥青路面逐渐进入养护维修时期,路面的大中修养护作业越来越多。路面铣刨作为沥青路面养护中的重要一环,其产生的大量铣刨料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利用资源,在石料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如何提高旧路面铣刨料的再生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降低路面养护成本,已成为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关于提高铣刨料再生利用率的研究中,主要以铣刨料特殊工艺处理研究为主,这种方法仅对铣刨料本身进行研究,却忽略了旧路面铣刨作业过程中刀头对铣刨料的重要影响。现阶段路面铣刨的研究中,主要集中在铣刨机铣刨参数方面,对沥青路面破碎的研究几乎没有,因此,针对不同类型和服务年限的沥青路面铣刨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鉴于实际路面铣刨试验设备昂贵,费时费力,过程繁杂,本文采用离散元法模拟旧沥青路面铣刨过程,以期找出路面铣刨效果最佳的刀头铣刨参数。首先,根据沥青模拟老化原理得出与实际沥青路面服务年限对应的室内沥青老化模拟时长,使用老化后的沥青制作对应不同服务年限的AC-16沥青混合料试件,并进行室内单轴压缩和劈裂试验。然后,初步构建沥青混合料P模型和C模型,进行虚拟单轴压缩和劈裂抗拉试验,利用室内单轴压缩试验结果标定了两种沥青混合料接触模型参数,并与室内劈裂试验结果对比分析后,确定P模型为最佳沥青混合料模型。最后,建立了铣刨刀头3D模型,模拟了旧沥青路面铣刨过程,分析了铣削速度与铣削深度对刀头受力的影响,得出:旧沥青路面铣刨时,针对与1112年实际路面服务年限对应的AC-16沥青混合料,42°切入角下,刀头铣削速度为0.5m/s,铣削深度为20mm时,刀头对粗集料破碎较少,且刀头磨损较小,有利于提高铣刨料的再生利用率。
严江[8](2019)在《高粘度改性沥青研制及评价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高粘度改性沥青是多孔沥青路面的关键材料,但目前国内市场上各方面性能优良的高粘度改性沥青相对较少,且对于高粘度改性沥青性能评价方法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也相对较少。因此,对于高粘度改性沥青研制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控制变量法研究各组成材料对三大指标及60℃动力粘度的影响规律,根据不同SBS结构及是否添加B(增粘剂)制备了同一类型的四种自制高粘度改性沥青,并以基质沥青、海川高粘和日本TPS高粘沥青为对照进行以下研究:采用显微镜及红外光谱研究其微观结构;采用高温常规指标、60℃零剪切粘度、多应力重复蠕变评价其高温并分析各评价方法合理性;采用5℃延度、当量脆点T1.2、PG分级温度、临界分级温度T、综合柔量评价其低温并分析各评价方法合理性;采用感温常规指标、低温流变指标、动态剪切流变指标及粘温曲线评价其感温性并分析各评价方法合理性;采用RTFOT、PAV、疲劳因子及LAS试验评价其耐久性并分析各评价方法合理性。选用四种高粘度改性沥青,通过多孔沥青混合料性能检验高粘度改性沥青性能及评价方法准确性。通过微观分析表明,四种自制高粘度改性沥青中聚合物改性剂分散均匀,热稳定性好,且发生了一定的化学改性。通过性能分析表明,四种自制高粘度改性沥青的高温、低温、感温及耐久性均较好,且优于海川高粘和TPS,但四种自制高粘度改性沥青之间的性能有一定差异,因为SBS结构和B会对其性能产生一定影响。通过对高粘度改性沥青评价方法的分析表明,60℃零剪切粘度、多应力重复蠕变评价高温比较合理,临界分级温度T评价低温比较合理,、GTS′、M(三个指标均为感温系数)评价低、中、高温度区间感温性比较合理,LAS试验评价疲劳性能比较合理。多孔沥青混合料性能及其与沥青指标相关性分析证明其结果与沥青指标评价结果一致。综合考虑性能及成本,本文优先推荐HMA-2(线型SBS加增粘剂)用于多孔沥青路面。
段川[9](2019)在《改性SMA沥青混合料热再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近些年来,SMA沥青路面结构在我国应用广泛,我国当前的SMA路面已经超过两万公里,而路面在大、中修过程中会产生数量庞大的废弃沥青混合料,该旧料的再生利用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因此,对目前大量的SMA废旧沥青混合料进行再生处理是很有必要的。目前我国SMA沥青混合料路面的再生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基于此,本文对改性SMA沥青混合料的再生技术进行系统研究,以期找出适合于改性沥青路面再生的方法。首先,本文总结了目前实验室常用的旧沥青抽提回收的方法以及各自的优势与缺点,并对旧沥青回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方法;以SBS改性沥青的组成及老化机理为基础,采用沥青四组分和红外光谱试验方法分析了SBS改性沥青老化前后的组分变化和官能团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SBS改性沥青的老化过程中,轻质组分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SBS双键发生反应,形成大量羰基,逐渐转变为分子量较大的物质,增大了沥青的粘度与硬度;然后,从再生剂的再生机理与功能作用出发,总结分析了国内再生剂的质量标准指标。并采用三大指标试验、旋转薄膜加热试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低温弯曲蠕变试验、布氏粘度试验对SMA-13与AC-13两种混合料中再生沥青的路用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再生剂能够恢复老化SBS的技术性能,明显改善沥青的延度,增强沥青低温抗开裂性能,但对沥青的高温性能有不利影响,再生沥青的G*/sinδ值远低于老化原样沥青;在沥青在老化过程中,再生剂和沥青中的轻质组分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挥发以及物理化学作用,使得再生沥青整体硬度和粘度变大,最终确定再生剂的最佳掺量为5%;再次,对SMA-13旧料组成进行了分析,并采用三挡新集料进行矿料级配设计,控制RAP旧料的掺量分别为90%、85%和80%,对SMA-13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最终确定出三个RAP旧料的最佳油石比分别为6.15%、6.12%和6.08%,与建设初期油石比相差不大,表明在确定高RAP掺量油石比时,以建设初期油石比为再生沥青混合最佳油石比相对可靠;此外,在相同油石比下,随着旧料掺加量的降低,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下降,旧料的存在不利于混合料的压实;再次,采用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谢伦堡析漏试验以及肯塔堡飞散试验对三种RAP掺量的SMA再生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RAP料掺量的增大可有效提升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但对再生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开裂性能有不利影响;三种再生SMA混合料的抗水稳定性满足规范要求,但随着RAP料的掺量增大而逐渐降低;三种再生SMA混合料的沥青析漏损失和飞散损失满足规范要求,再生剂、新沥青与旧改性沥青之间混合相容性良好;最后,对SMA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并以重庆酉阳某立交路段SMA-13型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试验路段为例,工程应用结果表明,再生后的沥青路面的平整度、抗滑系数等技术指标满足技术规范,路面整体性能良好。
张树群[10](2019)在《老化作用下沥青集料界面力学行为研究》文中指出在道路工程的建设中,沥青混合料的应用比较广泛,其结构的稳定性与持久性对道路工程具有比较深远的工程意义。但是其稳定性与持久性并不是保持不变的,由于道路上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长时间暴露在大气之中,并且经受太阳的曝晒,导致沥青发生老化,从而减少了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老化作用会降低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能与沥青内部的粘聚性能,这两个指标的降低会导致路面容易发生裂缝与永久变形。本文针对沥青老化对沥青集料界面相力学特性的影响,开展试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老化作用下沥青基本性能试验,设置四种老化温度148℃、163℃、178℃、193℃,老化时间4h;并设置对照组试验,开展老化后的沥青-集料剪切试验,研究老化时间、温度对沥青集料粘附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第一,首先对老化影响下沥青集料界面力学性能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分别阐述了单波峰与双波峰曲线具有物理意义的量以及在老化的影响下的变化,并且根据本试验的情况在已有的模型基础上完善出相对符合本试验的理论模型。结果表明,老化会使界面力学特性整体呈下降趋势,但是老化加深至沥青固体属性较强的阶段会使一些量反向增加。第二,根据试验结果从能量角度对老化作用下沥青集料粘附性能以及粘聚性能变化进行分析,通过计算不同老化程度下沥青集料粘附性断裂能、双波峰(粘附性与粘聚性复合)断裂能以及比较不同老化程度的第一波峰段断裂能来分析老化对沥青集料的影响规律,分析发现前两项指标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第三项指标则呈下降的趋势。第三,结合沥青材料具有愈合性能特点与单波峰双波峰比例的变化,得出沥青在剪切破坏过程中由于愈合性能恢复界面力学性能从而影响了两种波峰在老化作用下比例的变化。第四,研究表明,沥青集料在剪切过程中会发生界面滑移现象,剪切位移是滑移与剪切破坏的综合影响结果,滑移与剪切破坏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并且老化将会使沥青集料的粘聚性滑移向粘附性滑移过渡。此外,本文根据试验方式还分析了试验操作可能对试验结果的误差以及误差的作用机理。
二、RTFOT与TFOT对沥青胶结料热老化程度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RTFOT与TFOT对沥青胶结料热老化程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新-旧沥青界面融合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温拌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再生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新-旧沥青界面融合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沥青老化行为研究 |
2.1 沥青老化因素、模式及评价方法 |
2.1.1 沥青老化影响因素 |
2.1.2 沥青老化模式 |
2.1.3 沥青老化评价方法及体系 |
2.2 沥青老化常规指标演变规律 |
2.3 沥青老化多尺度行为演变特性 |
2.3.1 动态剪切流变 |
2.3.2 红外分析 |
2.3.3 原子力显微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再生剂制备及中温条件下新-旧沥青界面形态研究 |
3.1 再生剂材料组成的优化及配方设计 |
3.1.1 老化沥青再生理论 |
3.1.2 再生剂材料组成及优化 |
3.1.3 再生剂正交优化复配 |
3.2 再生剂的性能评价 |
3.2.1 再生沥青常规指标性能 |
3.2.2 渗透性评价 |
3.2.3 热稳定性评价 |
3.2.4 抗老化性评价 |
3.3 中温条件下新-旧沥青界面形态作用机制研究 |
3.3.1 温拌剂、再生剂对新-旧沥青界面扩散相态的影响 |
3.3.2 中温条件下扩散界面沥青迁移与时空演化特点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温拌条件下新-旧沥青融合过程中分子重组与迁移 |
4.1 基于GPC的新-旧沥青融合分子重组研究 |
4.1.1 大分子比例及混合效率 |
4.1.2 级配设计 |
4.1.3 分层抽提 |
4.1.4 新-旧沥青的分子重组分析 |
4.2 基于FTIR的新-旧沥青迁移深度研究 |
4.2.1 分子示踪剂 |
4.2.2 级配分析 |
4.2.3 温拌条件下新沥青在旧沥青中的迁移深度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2)不同老化方式对沥青性能的影响及老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沥青热氧老化研究现状 |
1.2.2 沥青紫外光老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原材料及性能指标 |
2.1.1 基质沥青 |
2.1.2 SBS改性沥青 |
2.2 试验方法 |
2.2.1 紫外光老化 |
2.2.2 TFOT短期老化 |
2.2.3 PAV长期老化 |
2.3 试验设备 |
2.3.1 沥青老化试验设备 |
2.3.2 常规性能试验设备 |
2.3.3 流变性能试验设备 |
2.3.4 沥青微观试验设备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紫外光老化对沥青性能影响 |
3.1 室外紫外光老化 |
3.1.1 不同膜厚的试样制备 |
3.1.2 室外紫外光辐照度观测及天气状况记录 |
3.1.3 室外紫外光老化对沥青常规性能影响 |
3.1.4 室外紫外光老化对沥青流变性能影响 |
3.2 室内模拟紫外光老化 |
3.2.1 室内模拟紫外光老化设备介绍 |
3.2.2 室内外紫外光辐照时间换算 |
3.2.3 室内模拟紫外光老化影响因素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热氧老化对沥青性能的影响 |
4.1 TFOT薄膜烘箱老化 |
4.1.1 不同TFOT老化温度对沥青影响 |
4.1.2 不同TFOT老化时间对沥青影响 |
4.1.3 不同试样膜厚TFOT老化对沥青影响 |
4.2 PAV压力老化 |
4.2.1 不同PAV老化温度对沥青影响 |
4.2.2 不同PAV老化时间对沥青影响 |
4.2.3 不同试样膜厚PAV老化对沥青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沥青老化微观机理分析 |
5.1 红外光谱试验分析 |
5.1.1 不同老化方式下沥青红外光谱图 |
5.1.2 不同紫外光老化时间、试样膜厚沥青红外光谱图 |
5.2 电镜扫描试验分析 |
5.2.1 不同老化方式沥青的微观形貌 |
5.2.2 不同紫外光老化时间、试样膜厚沥青的微观形貌图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3)基于老化特性的基质沥青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沥青质量评价方法 |
1.2.2 沥青微观特性研究方法 |
1.2.3 沥青老化特性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基质沥青样本的选取 |
2.2 基质沥青老化及评价方法 |
2.3 动态剪切流变仪试验(DSR) |
2.4 红外光谱试验 |
2.5 原子力显微镜试验 |
2.6 主成分分析 |
2.7 相似度分析 |
2.8 灰熵关联分析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老化对基质沥青宏观性质的影响研究 |
3.1 老化对基质沥青针入度的影响 |
3.1.1 PAV老化对针入度的影响 |
3.1.2 TFOT老化对针入度的影响 |
3.2 老化对基质沥青高温性能的影响 |
3.2.1 老化对基质沥青软化点的影响 |
3.2.2 老化对基质沥青车辙因子的影响 |
3.3 老化对基质沥青疲劳性能的影响 |
3.3.1 PAV老化对基质沥青疲劳性能的影响 |
3.3.2 TFOT老化对基质沥青的疲劳性能的影响 |
3.4 老化对基质沥青低温性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老化对基质沥青微观特性的影响研究 |
4.1 原子力显微镜(AFM)试验分析 |
4.1.2 TFOT老化对基质沥青形貌特征的影响 |
4.1.3 PAV老化对基质沥青形貌特征的影响 |
4.2 红外光谱分析 |
4.2.1 红外试验的试验参数的选取 |
4.2.2 老化对基质沥青红外特征峰的影响 |
4.3 基于红外光谱的老化基因识别 |
4.3.1 相似度分析 |
4.3.2 主成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老化特性的基质沥青控制方法的建立 |
5.1 沥青宏微观相关性分析 |
5.2 预测模型的建立 |
5.2.1 多元线性回归法 |
5.2.2 回归最佳自变量的选取与回归模型的建立 |
5.2.3 回归模型的评价 |
5.3 沥青的质量控制方法 |
5.3.1 红外试验方法 |
5.3.2 老化基质沥青的品质鉴定 |
5.3.3 老化沥青的宏观性能指标的预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4)光热作用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高温与疲劳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光热作用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影响研究现状 |
1.2.2 沥青流变特性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案 |
2.1 试验材料 |
2.1.1 沥青 |
2.1.2 集料、矿粉及纤维 |
2.2 试验方案 |
2.2.1 光热作用试验方案 |
2.2.2 沥青流变性能试验方案 |
2.2.3 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方案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光热作用下沥青高温性能研究 |
3.1 重复蠕变恢复试验 |
3.1.1 累积应变分析 |
3.1.2 沥青蠕变劲度的黏性部分参数Gv分析 |
3.2 多重应力蠕变恢复试验 |
3.2.1 沥青蠕变回复率分析 |
3.2.2 沥青不可恢复蠕变柔量分析 |
3.2.3 沥青应力敏感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光热作用下沥青疲劳性能研究 |
4.1 线粘弹性范围内沥青疲劳性能研究 |
4.2 连续损伤状态下沥青疲劳性能研究 |
4.3 损伤-愈合-损伤状态下沥青疲劳性能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光热作用下沥青混合料高温及疲劳性能研究 |
5.1 级配及油石比设计 |
5.2 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 |
5.2.1 车辙深度评价结果分析 |
5.2.2 蠕变斜率评价结果分析 |
5.3 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 |
5.3.1 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结果分析 |
5.3.2 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与应变关系结果分析 |
5.4 沥青性能与沥青混合料性能灰色关联分析 |
5.4.1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
5.4.2 灰色关联分析计算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5)短期老化方法对沥青性能评价的适用性(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试验部分 |
1.1 原材料 |
1.1.1 基质沥青 |
1.1.2 SBS改性沥青 |
1.1.3 橡胶改性沥青 |
1.2 试验方案 |
1.2.1 改性沥青的制备 |
1.2.2 沥青性能测试方法 |
1.2.3 沥青老化试验 |
2 试验结果分析 |
2.1 沥青老化前后试验结果分析 |
2.1.1 基质沥青 |
2.1.2 SBS改性沥青 |
2.1.3 橡胶粉改性沥青 |
2.2 沥青老化前后微观结构分析 |
2.2.1 基质沥青 |
2.2.2 SBS改性沥青 |
2.2.3 橡胶粉改性沥青 |
3 结语 |
(6)紫外光吸收剂插层OMMT对沥青老化特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沥青老化的研究进展 |
1.2.2 沥青抗老化的研究进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技术路线 |
第二章 UVA/OMMT的制备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案设计 |
2.2.1 原材料性质 |
2.2.2 UVA/OMMT的制备过程 |
2.2.3 UVA/OMMT的结构与性能表征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UVA/OMMT的 XRD分析 |
2.3.2 UVA/OMMT的 FTIR分析 |
2.3.3 UVA/OMMT的 UV-vis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UVA/OMMT对沥青物理流变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案设计 |
3.2.1 原材料性质 |
3.2.2 UVA/OMMT改性沥青的制备 |
3.2.3 UVA/OMMT改性沥青物理流变性能试验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UVA/OMMT对沥青三大指标的影响 |
3.3.2 不同UVA/OMMT对沥青黏度的影响 |
3.3.3 不同UVA/OMMT对沥青动态剪切流变性能的影响 |
3.3.4 不同UVA/OMMT对沥青感温性能的影响 |
3.3.5 不同UVA/OMMT与沥青的相容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UVA/OMMT对沥青老化特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案设计 |
4.2.1 原材料性质 |
4.2.2 UVA/OMMT改性沥青的制备 |
4.2.3 UVA/OMMT改性沥青老化试验 |
4.2.4 UVA/OMMT改性沥青老化特性试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UVA/OMMT对沥青TFOT老化特性的影响 |
4.3.2 不同UVA/OMMT对沥青UV老化特性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UVA/OMMT对沥青组成结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案设计 |
5.2.1 原材料性质 |
5.2.2 UVA/OMMT改性沥青的制备 |
5.2.3 UVA/OMMT改性沥青老化试验 |
5.2.4 UVA/OMMT改性沥青组成结构分析试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不同UVA/OMMT改性沥青的FM分析 |
5.3.2 不同UVA/OMMT改性沥青的TLC-FID分析 |
5.3.3 不同UVA/OMMT改性沥青的FTIR分析 |
5.3.4 不同UVA/OMMT与沥青的作用机理探讨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研究结论 |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基于旧沥青路面的沥青混合料细观力学模型及铣刨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离散元法的沥青混合料细观力学模型研究现状 |
1.2.2 沥青路面铣刨作业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老化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性能测定 |
2.1 沥青室内模拟老化及性能测试 |
2.1.1 室内沥青模拟老化原理 |
2.1.2 SBS改性沥青的制备及老化后性能测试 |
2.2 沥青混合料组成及试件成型 |
2.2.1 矿料材料性质 |
2.2.2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2.2.3 沥青混合料试件制备 |
2.3 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测试 |
2.3.1 单轴压缩试验 |
2.3.2 劈裂抗拉试验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沥青混合料细观力学模型及虚拟试验的构建 |
3.1 离散元法及PFC3D简介 |
3.1.1 力-位移关系及运动方程 |
3.1.2 时步算法及计算流程 |
3.2 PFC3D基本接触本构模型 |
3.2.1 接触刚度模型 |
3.2.2 滑动模型 |
3.2.3 粘结模型 |
3.2.4 其他模型 |
3.3 沥青混合料细观力学模型的构建 |
3.3.1 沥青混合料细观力学模型构建思路 |
3.3.2 沥青混合料虚拟颗粒模型的构建 |
3.3.3 沥青混合料的接触行为及接触模型选用 |
3.4 沥青混合料虚拟试验的构建 |
3.4.1 虚拟试验构建原理 |
3.4.2 单轴压缩虚拟试验的建立 |
3.4.3 劈裂抗拉虚拟试验的建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沥青混合料模型细观参数标定研究 |
4.1 加载速率的影响分析及选定 |
4.2 集料间线性接触刚度模型参数的标定 |
4.3 有效模量和刚度比对虚拟试验的影响及标定 |
4.3.1 平行粘结有效模量的影响及标定 |
4.3.2 平行粘结刚度比的影响及标定 |
4.3.3 接触粘结有效模量的影响及标定 |
4.3.4 接触粘结刚度比的影响及标定 |
4.4 粘结强度参数对虚拟试验的影响及标定 |
4.4.1 平行粘结强度比及基准强度放大系数的影响及标定 |
4.4.2 接触粘结强度比及基准强度放大系数的影响及标定 |
4.5 摩擦系数对虚拟试验的影响及标定 |
4.5.1 平行粘结摩擦系数的影响及标定 |
4.5.2 接触粘结摩擦系数的影响及标定 |
4.6 两种沥青混合料模型细观参数的确定及最终选用 |
4.6.1 虚拟沥青混合料P模型细观参数的校准 |
4.6.2 虚拟沥青混合料C模型细观参数的校准 |
4.6.3 校准后两种模型的虚拟劈裂试验及模型最终选用 |
4.7 粗集料内部接触模型参数的标定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PFC3D的旧沥青路面铣刨过程模拟与分析 |
5.1 沥青路面铣刨机简述及破碎机理 |
5.1.1 铣刨机简述 |
5.1.2 路面铣刨破碎机理 |
5.2 铣刨刀头的运动学分析 |
5.2.1 刀尖运动轨迹 |
5.2.2 刀尖的铣削速度 |
5.3 沥青路面铣刨模型的建立 |
5.3.1 铣刨刀头3D模型建立 |
5.3.2 路面铣刨过程仿真模拟 |
5.4 各参数对刀头受力的影响分析 |
5.4.1 铣削速度对刀头受力的影响 |
5.4.2 铣削深度对刀头受力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高粘度改性沥青研制及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多孔沥青路面应用概况 |
1.2.1 国外应用概况 |
1.2.2 国内应用概况 |
1.3 高粘度改性沥青研究现状 |
1.4 改性沥青评价方法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粘度改性沥青制备及微观分析 |
2.1 原材料及试验设计方法 |
2.1.1 沥青 |
2.1.2 SBS改性剂 |
2.1.3 增溶剂 |
2.1.4 增粘剂 |
2.1.5 稳定剂 |
2.1.6 试验设计方法 |
2.2 高粘度改性沥青制备工艺 |
2.3 不同改性剂掺量 |
2.3.1 SBS掺量(内掺) |
2.3.2 增溶剂掺量(内掺) |
2.3.3 增粘剂掺量(内掺) |
2.3.4 稳定剂掺量(内掺) |
2.4 高粘度改性沥青的制备 |
2.5 高粘度改性沥青微观分析 |
2.5.1 显微镜试验 |
2.5.2 红外光谱试验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粘度改性沥青高温性能及评价方法研究 |
3.1 常规指标 |
3.1.1 软化点与当量软化点 |
3.1.2 60℃动力粘度 |
3.1.3 结果与分析 |
3.2 车辙因子 |
3.2.1 原理与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3 60℃零剪切粘度 |
3.3.1 原理与方法 |
3.3.2 结果与分析 |
3.4 多应力重复蠕变试验 |
3.4.1 原理与方法 |
3.4.2 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粘度改性沥青低温性能及评价方法研究 |
4.1 低温延度 |
4.1.1 原理与方法 |
4.1.2 结果与分析 |
4.2 当量脆点 |
4.2.1 原理与方法 |
4.2.2 结果与分析 |
4.3 低温连续分级 |
4.3.1 原理与方法 |
4.3.2 结果与分析 |
4.4 基于伯格斯模型的综合柔量 |
4.4.1 原理与方法 |
4.4.2 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粘度改性沥青感温性能及评价方法研究 |
5.1 常规指标 |
5.1.1 针入度指数PI |
5.1.2 针入度粘度指数PVN |
5.1.3 粘温指数VTS |
5.1.4 结果与分析 |
5.2 低温流变指标评价高粘度改性沥青感温性能 |
5.2.1 原理与方法 |
5.2.2 结果与分析 |
5.3 动态剪切流变指标评价高粘度改性沥青感温性能 |
5.3.1 原理与方法 |
5.3.2 结果与分析 |
5.4 布氏粘度粘温曲线 |
5.4.1 原理与方法 |
5.4.2 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粘度改性沥青耐久性及评价方法研究 |
6.1 短期老化试验 |
6.1.1 原理与方法 |
6.1.2 结果与分析 |
6.2 长期老化试验 |
6.2.1 原理与方法 |
6.2.2 结果与分析 |
6.3 疲劳因子 |
6.3.1 原理与方法 |
6.3.2 结果与分析 |
6.4 线性振幅扫描试验(LAS) |
6.4.1 原理与方法 |
6.4.2 结果与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多孔沥青混合料性能及与沥青指标相关性 |
7.1 原材料 |
7.1.1 集料 |
7.1.2 高粘度改性沥青 |
7.1.3 填料 |
7.2 配合比设计 |
7.2.1 级配的确定 |
7.2.2 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
7.3 多孔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 |
7.3.1 高温性能 |
7.3.2 低温性能 |
7.3.3 水稳定性 |
7.3.4 透水性能 |
7.3.5 疲劳性能 |
7.4 多孔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与沥青评价指标相关性 |
7.4.1 原理与方法 |
7.4.2 高温指标相关性 |
7.4.3 低温指标相关性 |
7.4.4 水稳指标相关性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结论 |
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改性SMA沥青混合料热再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沥青老化的研究进展 |
1.2.2 沥青再生的研究进展 |
1.2.3 沥青路面再生方法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SBS改性沥青胶结料的回收与老化机理分析 |
2.1 旧沥青抽提回收方法的研究 |
2.1.1 抽提方法选择 |
2.1.2 回收方法选择 |
2.2 旧沥青回收用溶剂 |
2.3 旧沥青回收方法存在的问题 |
2.3.1 矿粉 |
2.3.2 溶剂 |
2.4 SBS改性沥青的老化机理 |
2.4.1 SBS改性沥青的组成 |
2.4.2 沥青老化机理 |
2.4.3 SBS改性沥青老化机理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再生剂对老化SBS改性沥青路用性能影响 |
3.1 老化沥青再生剂概述 |
3.1.1 再生剂的再生机理 |
3.1.2 再生剂的功能要求 |
3.1.3 再生剂的质量技术标准 |
3.2 再生沥青三大指标评价 |
3.2.1 针入度 |
3.2.2 软化点 |
3.2.3 延度 |
3.3 再生沥青耐老化性能评价 |
3.3.1 沥青旋转薄膜烘箱(RTFOT) |
3.3.2 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试验 |
3.3.3 再生沥青的耐老化性能 |
3.4 再生沥青SHRP性能评价 |
3.4.1 SHRP试验设备简介 |
3.4.2 DSR试验 |
3.4.3 BBR试验 |
3.4.4 布氏粘度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再生SMA-13 沥青混合料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4.1 RAP分析与成型工艺 |
4.1.1 RAP的组成分析 |
4.1.2 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成型方法 |
4.2 再生SMA-13 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 |
4.2.1 旧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组成 |
4.2.2 新集料的矿料级配 |
4.2.3 再生SMA混合料的级配调整 |
4.2.4 再生SMA混合料中纤维掺量确定 |
4.3 再生SMA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再生SMA-13 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
5.1 高温稳定性试验 |
5.2 低温性能试验 |
5.3 抗水损害性能试验 |
5.4 谢伦堡析漏试验 |
5.5 肯塔堡飞散试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就地热再生试验路段技术验证 |
6.1 就地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
6.2 就地热再生沥青路面试验路质量检验 |
6.2.1 抽提筛分 |
6.2.2 平整度 |
6.2.3 摩擦系数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老化作用下沥青集料界面力学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沥青老化机理研究 |
1.2.2 沥青混合料的界面力学性能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 |
1.3.2 试验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试验难点及应对措施 |
1.4.1 沥青膜厚度控制 |
1.4.2 排除剪切过程中弯矩的影响 |
第二章 沥青集料系统粘附性及其影响因素 |
2.1 沥青集料粘附特性分析 |
2.2 沥青集料理化特性对粘附性能的影响 |
2.2.1 集料对沥青集料粘附性影响 |
2.2.2 沥青对沥青集料粘附性的影响 |
2.3 老化作用对沥青混合料粘附性能的影响 |
2.4 水分对沥青混合料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沥青集料老化剪切试验 |
3.1 引言 |
3.2 老化剪切试验 |
3.2.1 沥青材料 |
3.2.2 沥青的老化处理 |
3.2.3 集料的准备 |
3.2.4 三明治试件的制作 |
3.2.5 老化剪切试验方法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试验结果与界面力学分析 |
4.1 引言 |
4.2 试验前期准备 |
4.3 预实验分析 |
4.4 老化剪切试验组数据分析 |
4.5 单波峰曲线 |
4.6 双波峰曲线 |
4.7 老化处理对剪切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 |
4.7.1 双波峰曲线第一波峰横坐标值及其物理意义 |
4.7.2 双波峰第一波峰值及其物理意义 |
4.7.3 双波峰第二波峰值及其物理意义 |
4.8 双波峰理论模型架构 |
4.9 试验评估与误差分析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能量角度分析沥青老化对沥青混合料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粘附性界面与粘聚性界面表面能关系研究 |
5.3 老化作用对沥青集料断裂能的影响 |
5.3.1 沥青老化对粘附性破坏断裂能的影响分析 |
5.3.2 老化作用对双波峰剪切断裂能的影响分析 |
5.3.3 老化作用对沥青有效粘附性能影响分析 |
5.4 沥青自愈合性能 |
5.5 边界滑移理论 |
5.5.1 边界滑移研究进展 |
5.5.2 老化对沥青集料边界滑移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四、RTFOT与TFOT对沥青胶结料热老化程度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新-旧沥青界面融合程度研究[D]. 谢凤章.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2]不同老化方式对沥青性能的影响及老化机理研究[D]. 丁磊.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3]基于老化特性的基质沥青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D]. 高宾.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1)
- [4]光热作用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高温与疲劳性能研究[D]. 覃悦. 广西大学, 2019(03)
- [5]短期老化方法对沥青性能评价的适用性[J]. 梁志豪,邢明亮,李祖仲,关博文.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2019(09)
- [6]紫外光吸收剂插层OMMT对沥青老化特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D]. 孙思敖. 长安大学, 2019(01)
- [7]基于旧沥青路面的沥青混合料细观力学模型及铣刨仿真研究[D]. 吴春生. 长安大学, 2019(01)
- [8]高粘度改性沥青研制及评价方法研究[D]. 严江. 长安大学, 2019(01)
- [9]改性SMA沥青混合料热再生关键技术研究[D]. 段川.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10]老化作用下沥青集料界面力学行为研究[D]. 张树群.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标签:沥青混合料论文; 改性沥青论文; 沥青针入度指数论文;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论文; 老化试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