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岭重丘土石混填路基压实与检测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杨壮[1](2021)在《山区高填方土石混填路基变形及稳定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高等级公路向山区延伸,高填方土石混填路基成为山区公路建设中的常见路基类型。由于山区地形复杂,土石混填路基施工工艺尚未成熟等原因,导致高填方土石混填路基的变形难以控制,稳定性难以保证。本文依托于十堰某高等级公路项目,采用现场调研,室内试验、路基变形监测、数值模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高填方土石混填路基的变形及稳定性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大型压缩试验研究土石混合料的压缩特性。研究表明,含石量和含水率都会对土石混合料的压缩特性产生较大影响。含石量50%的土石混合料在压缩过程中,低外荷载的情况下,压缩特性偏向含石量65%的土石混合料的压缩特性;高外荷载的情况下,压缩特性偏向含石量35%的土石混合料的压缩特性。(2)选取代表性断面,监测高填方土石混填路基的变形。监测结果表明,路基边坡水平位移自上而下逐渐增加。当路基下部边坡填高大于路基上部边坡填高时,路基下部边坡会对路基产生反压作用。(3)研究不同因素对高填方路基变形的影响。研究表明,路基填高、地面横坡和路基压实度对路基顶面沉降的影响较为明显。路基填高、地面横坡、路基边坡坡度和路基压实度对路基边坡水平位移的影响较为明显。土工格栅对路基变形的影响较小。(4)研究不同因素对高填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路基高度,地面横坡、土工格栅和路基压实度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较为明显,路基边坡坡度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较弱。地面横坡和路基边坡坡度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会受到路基填高的限制,土工格栅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会受到地面横坡的限制,路基压实度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基本不受其他因素的限制。路基填高、路基边坡坡度、地面横坡、土工格栅和路基压实度分别通过影响路基内剪应力、路基下滑力、路基滑动面的延伸和自身抗剪强度的方式影响路基稳定性。
周毅恒,赵国强,张宏杰[2](2021)在《适用于土石混填路基的智能压实技术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石混填料为山区公路路基填筑最主要的原料,由于土石混填料级配差、不稳定等特点,难以控制土石混填路基压实质量。智能压实技术本质上是根据监测的振动响应获得智能压实测量值,识别或评估压实质量,并实现碾压过程的动态监控。针对土石混填路基压实质量常规评价指标的不足,文中研究适用于土石混填路基的智能压实测量值指标,依托某高速公路土石混填路基填筑工程,设立试验段对智能压实测量值指标进行标定;与常规验收方法建立相关性,计算得到控制目标值;以分析智能压实指标的应用效果,指导工作应用。
陶庆东[3](2020)在《高填方土石混合体路堤涵洞土拱效应与减载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西南山区地形复杂,路堤填料多为土石混合体,在该地区修建高速公路不可避免的会遇到高填方路段。为保证公路顺利通过沟谷不妨碍交通,并迅速排除公路沿线地表水,在高填方路堤下设置的涵洞数量越来越多。目前,有关高填方土石混合体路堤涵洞顶部的土拱效应与路堤—涵洞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不够深入,致使高填方土石混合体路堤涵洞出现的病害较多。为完善高填方涵洞土压力计算理论,寻求最优最合理的涵洞减载方案,提高高填方涵洞结构的安全性,减小涵洞工程产生病害的机率,结合室内模型试验、数值模拟与理论推导三种方法,研究了土石混合体填料的力学特性与涵洞结构参数变化对涵顶上方填料内部土拱效应的影响,提出了高填方土石混合体路堤涵洞的土压力计算方法,研究了涵洞顶部垂直土压力的减载方式以及涵-土接触参数与减载区形状对涵洞顶部垂直土压力减载效果的影响,具体的研究工作如下:(1)研究了五种含石量土石混合体的力学特性。通过对现场路基所用的土石混合体填料进行颗粒筛分、击实试验、粗粒土直剪试验,研究了土石混合体的颗粒破碎特性、剪切破坏特性,揭示了土石混合体在标准重型击实试验II-1下的颗粒破碎特性、在粗粒土直剪试验下土石混合体的剪切破坏特性与力学特性变化规律。(2)通过室内土石混合体路堤-涵洞模型试验,研究了涵洞受力特性随填土高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涵洞顶部填料高度的增加,模型试验与土柱法计算的垂直土压力随之增加,两者的差值也在增加;当涵顶上方填料达到一定高度时,涵顶上方填料内部产生了土拱效应,由于涵顶附加压力的影响,高填方土石混合体路堤涵洞顶部的垂直土压力明显高于柱法计算的垂直土压力。(3)研究了不同结构参数时涵顶上方填料内部土拱效应的变化规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涵洞顶部填料含石量、填料高度、填料泊松比、盖板涵顶板厚度、地基刚度、涵洞宽度与涵洞高度比值等参数对上埋式盖板涵顶部上方填料内部土拱效应的影响。基于上述参数影响下涵洞顶部垂直土压力的计算结果,建立了土压力设计图表和拟合方程,用于评估同类型盖板涵顶板上的垂直土压力值和弯矩值。(4)提出了能考虑填料含石量与非极限应力状态的涵顶垂直土压力修正方程。通过对数值模拟得到的计算结果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提出能考虑填料含石量与非极限应力状态时的涵顶中心垂直土压力修正方程。修正后的理论模型能更准确的计算出高填方土石混合体路堤-涵洞顶部的垂直土压力集中系数,结果表明,修正后的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差异小于5%。(5)研究了减载条件下涵顶垂直土压力的变化规律,完善了涵顶垂直土压力减载的设计方法。探讨了涵顶铺设可发性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板厚度与涵顶EPS板密度变化时,涵顶垂直土压力与涵顶垂直土压力减载率两个变量随填土高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涵顶EPS板厚度增加时,涵顶垂直土压力随之减小,涵顶垂直土压力减载率随之增加;涵顶EPS板厚度超过0.6m时,涵顶垂直土压力减小的不明显。通过考虑地基刚度对涵洞减载特性的影响,对现有的涵顶EPS板减荷简明设计方法进行了补充与修正;同时,将“中性点”理论应用到减载条件下涵洞顶部垂直土压力的计算过程中,并对“中性点”理论计算得到的涵顶垂直土压力集中系数与涵底垂直压力的精确性进行了验证。(6)研究了涵-土界面参数与减载区几何形状对涵洞土压力贡献率的影响。讨论了涵洞未减载与减载条件下,接触界面参数、涵洞上方填土高度对盖板涵侧墙与侧填土间竖向摩擦力的影响程度;分析了各工况下侧墙所受竖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竖向摩擦力分布曲线的变化规律;计算了侧填土压实和未压实时竖向摩擦力对底板垂直荷载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减载条件下,涵洞竖向摩擦力对底板总垂直压力的贡献率大于涵洞未减载的情况。此外,对比了不同减载区几何形状时,涵侧竖向摩擦力、涵顶垂直土压力和涵底垂直土压力减载率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最优的减载区几何形状。(7)研究了涵-土界面参数与减载区几何形状对涵洞土压力减载率的影响。基于最优减载区几何形状,分析了侧填土压实与未压实两种情况下,涵顶与涵底垂直荷载减载率随轻质减载材料弹性模量和涵-土接触面上摩擦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涵侧填土在压实条件下,随着轻质减载材料(EPS板)弹性模量的增加,涵顶垂直土压力减载率随之减小;对比涵侧填土未压实的情况,涵侧填土压实情况下的涵顶垂直土压力减载率更大;建立了减载条件下涵顶与涵底垂直荷载减载率的预测方程与垂直土压力集中系数的计算方程。
王方林[4](2020)在《重型压实设备在填石路基上的应用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填石路基作为一种公路路基类型,由于其承载力高、取材方便的特点,在我国边远地区与山区公路中广泛采用。由于填石路基填料本身粒径较大,因此常会发生路基压实程度不足的现象,这将导致路基填筑质量不佳并引发路基沉降,进而损坏路面结构层。因此,选择并使用合适的重型压路机与相应的施工工艺,来解决路基压实程度不足的问题至关重要。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基于国道京漠公路樟岭至西林吉A1标段的填石路基,应用重型压实设备进行现场压实试验,旨在得到重型压路机的相关施工工艺参数并研究压实效果变化,确定路基检测方法和指标。首先对试验段填料进行相关工程性质实验;然后进行现场压实试验,使用沉降差法获得不同填筑厚度与碾压遍数的关系,监测不同深度的土压力,得到重型压路机有效压实深度;最后对路基压实质量使用动态变形模量和地基系数法进行检测,选出适用于填石路基的检测方法并确定压实标准。根据现场压实试验结果,在不同厚度的试验段,36吨压路机相比22吨压路机压实深度提升至100cm;在同厚度的试验段,使用累计沉降量、动态变形模量(Evd)、地基系数(K30)检测后,表明36吨压路机试验段取得了更好的压实效果。总结36吨重型压路机在填石路基上的施工工艺关键为,使用28hz/2.1mm/810kN振动档位、松铺系数1.15、压实厚度100cm时碾压8遍、压实速度3km/h。经对比,动态变形模量检测方法更适合填石路基使用,检测标准为40MPa。重型压实设备应用在填石路基后,取得了较好的工程、经济、社会效益,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罗士杰[5](2019)在《土石混填高填方路基压实工艺综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们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全国高速公路网络的发展,各个省市的高速公路网络体系也在不断成熟和完善,但是在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地形地质条件以及气候条件却不尽相同,高填方路基大量出现。虽然一般路基都会出现沉降,但高填路基则可能更加严重,这样还会引起桥头跳车、路基沉陷、路面不平整有裂缝等多种质量病害,直接影响到高速公路的工程质量。因此,我们需要控制好路基的压实度,其中一个较为关键的因素就是在施工过程中对路基压实质量的检验。目前大量路基填筑工程都不可避免的使用的土石混合填料作为路基填料。而对于含大块石较多的土石混填路基工程,其填料分类、压实工艺,路基压实质量控制标准等方面,还没有一套较为完整的系统评价体系,更没有较为完善的设计施工指导规范标准,现有研究更多是建立在细粒土的基础上。鉴于此,依托太行高速邢台段现场土石混合高填方路基的施工过程,针对其中一个采用不同风化程度花岗片麻岩与非黏性土混合填料的路基工点,和另一个采用的大粒径块石与粉质黏土混合填料的路基工点的特点。主要利用连续压实控制技术VCV和动态变形模量EVD等作为检测方法进行现场压实质量试验,通过现场数据分析加上后期辅助颗粒流离散元的模拟,以研究含大块石土石混填高填方路基的压实工艺以及影响条件,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通过点荷载实验分析得出两个工点两种不同填料中大粒径块石的抗压强度,并结合现场压路机对两种填料的碾压过程分析得出其强度的影响。利用连续压实控制技术针对现场不同的工况条件下压路机压实工程的实时记录,并在压实完一遍后随即进行动态变形模量的试验。对于含大粒径块石土石混填路基的压实质量测试,VCV指标是通过压路机振动轮的振动加速度来间接反映路基连续压实过程中整个填筑层的结构抗力,而EVD指标反映的是固定的几个点位路基填筑层表面浅层路基的动力特性承载力,因此EVD指标相较于VCV指标离散程度更大,VCV指标能更好的反映出压实过程中压实的情况。无黏性土石混合填料在路基的压实均匀性上和两个指标的相关性上都要要优于含黏性土土石混合填料,且通过两个工点不同工况条件下,得出了影响压实工艺的三个因素:压路机的吨位,填筑层的松铺厚度,碾压的遍数。(2)通过颗粒流程序PFC3D模拟土石混合填料压实过程,用填料颗粒的孔隙率来反映实际的压实质量。得出孔隙率的影响优先级为大块石含量>加载板质量>松铺厚度>小块石含量。因而控制好填料中的块石含量、降低填料的松铺厚度,适当提高压实机具的吨位能更好的达到较好的压实度,与现场的实际情况相符。
张海欧[6](2019)在《太行山高速公路邢台段高填路基土石混合填料的工程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的公路交通建设事业正在飞速发展,出于各方面的考虑,越来越多的工程中采用土石混合填料作为路基的填筑材料,但目前关于路基填料的研究多基于均质土或者填石料来进行的,在土石混合填料尤其是含有巨粒块石的土石混合填料的本构模型、工程性质及其对路基的影响以及在工程上的分类分级等方面的研究相当匮乏,尚未有统一的标准指导施工,亦缺乏完善的理论体系作为基础。鉴于此,本文依托太行山高速邢台段两个工点进行现场试验,针对现场涉及到的各种填料的不同特性,利用动态变形模量(Evd)和振动压实值(VCV)进行填料对路基压实程度影响的研究,并通过现场碾压试验和路基沉降监测研究填料性质对路基的沉降变形的影响,最后综合进行土石混合填料的分类分级,主要得到以下结果:(1)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动态变形模量Evd能够反应路基表层填料的密实程度,但块石的存在会对其值产生影响,振动压实值VCV能够比较全面的反应路基的结构抗力。无粘性土石混合填料在路基压实的均匀性上要优于含粘性土土石混合填料。适当含量的巨粒硬岩可以提高路基的压实效果,但是当巨粒硬岩含量很高时,会导致填料级配不良,路基的压实质量下降。填料中的含水率也会对路基的压实质量产生影响,无粘性土石混合填料适当增加含水率、含粘性土土石混合填料降低含水率可以提高压实质量。不同的填料需要采取的压实工艺不同,对于含粘性土土石混合填料而言,过量的碾压会导致路基表层黏土的剥离和破坏。(2)填料的碾压沉降率和两个工点路基沉降监测的分析结果表明,含粘性土土石混合填料中具有较高的沉降率和更长的沉降时间,最大粒径和巨粒硬岩含量会影响其沉降率,最大粒径越大,沉降率越高,填料中巨粒硬岩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填料的沉降率增大。黏性土中含水率过高会造成沉降率的增大。(3)通过填料的岩性、土性、含水率等指标对填料进行了工程上的分类,总共分为四个大类七个小类,根据沉降率、Evd、VCV等指标的综合评分,将填料分为优、良、中三级,优,其中优级填料两种,良级填料三种,中级填料两种。(4)颗粒流程序PFC3D模拟土石混合填料压实过程的结果显示,填料性质中对填料孔隙率影响程度最大的因素是大块石含量,其次为小块石含量,影响程度最小的因素是填料颗粒的最大粒径。
罗欢[7](2018)在《高海拔寒区土石混填高路堤沉降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基础建设大规模的发展,交通建设逐渐由东部转向西部,由平原转入山区。在山区中不可避免出现大大小小的高填路堤,高填路堤的沉降一般是高填方施工最受重视的问题之一。现有的公路工程表明,在山区的高路堤大多是填石路堤或者土石混填路堤,路堤的工后沉降主要受填料的种类、施工工艺等影响。本论文基于青海山区道路建设现状和工程实际问题,结合青海科技厅相关科技项目“扎碾公路土石高填路基机械化施工与路基质量控制技术研究”,针对青海祁连山区土石高填路堤的特殊性,进行高海拔寒区土石高填路堤沉降控制技术研究,旨在确定高海拔寒区路堤填筑问题所在,找到在此环境下路堤沉降控制的技术方法,以填补青海山区高填路堤施工技术的空白。研究方法以及主要路堤沉降控制技术措施有:(1)通过近三年的研究以及依托工程的验证,该路堤附近存在填土料来源困难、季节性冻土、涎流冰和不稳定地质灾害体等问题。(2)经技术鉴定,邻近依托工程的隧道弃渣为板岩,属中硬岩石,是一种非常好的路基填料。(3)提出在高填路堤不同的位置采用70cm、50cm、30cm三种松铺厚度进行填筑,施工前采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模拟,得出三种松铺层厚的最佳压实工艺组合方案。然后,使用经过最佳压实后的三种松铺层对填方的整体结构进行层厚组合模拟,优化找出整个填方沉降最小的层厚组合方案。(4)路堤避开冬季低温施工;施工前确定用于路堤填料的最佳土石比构成;填方的地基处理至裸露岩石;铺层的摊铺选用混合摊铺方法;碾压按照模拟的最佳压实工艺严格执行;边坡码砌时应采用“先填筑后码砌”的方式。(5)建立并实施一套路堤沉降观测方案,对路堤在施工过程沉降变化以及工后的沉降进行详细记录,及时掌握整个路堤的沉降发生情况,通过大量的原始数据分析路堤的沉降变化规律。另一方面,这也为类似工程和山区道路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工程实践经验。
罗宏[8](2016)在《土石混填路基压实度测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文中提出土石混合填料因其取材方便、路用性能好等优点,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检测土石混合料的压实效果,实际工程中多采用传统密度测试法或其他间接方法测试压实度。但因土石混合料物理特性独特,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现有检测方法效率较低问题,难以满足工程实际要求。因此,深入分析土石混填路基承载机理、受力特性,开发一套快速高效的检测方法成为我国交通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结合湖南省交通科技项目“土石混填路基压实度自动快速检测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研究”,针对土石混填路基承载特性,从理论方法、室内模型试验现及场试验三方面展开系统深入的研究,提出一套完整的土石混填路基压实度计算及快速检测方法。首先,本文综合分析了现有土石混填路基压实度检测技术,全面深入地研究了土石混合料的工程性质,并根据实际施工条件,依据相似原理考虑不同含石量及压实度,设计并完成了土石混填路基室内模型试验,提出了静力贯入法测试土石混填路基压实度的研究思路。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不同形状及尺寸的探头,对模型路基及某实际工程路段进行静力贯入试验,获取了大量试验资料。室内外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平底圆形探头所得到的静力贯入试验曲线更有规律,也利于建立理论模型,并证明了研究思路的可行性。其次,基于室内模型试验结果,深入分析了静载作用下土石混填路基变形机理,建立了土石混填路基孔隙率与变形模量相关联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路基变形模量随荷载发生变化的特征,引入分级加载思想,结合荷载作用下半无限空间Boussinesq解答,建立了集中荷载和均布荷载作用下土石混填路基表面随荷载增加的竖向位移计算模型,进而提出了集中和均布荷载条件下的土石混填路基压实度检测新方法;嗣后,又基于土石柱模型,将静力贯入荷载引起的路基土体应力分为各向等压应力和轴向偏应力两部分,分别采用广义虎克定律和Duncan-Chang模型建立了考虑路基土体粘聚力、内摩擦角、泊松比、初始孔隙率等参数的路基贯入荷载位移分析模型。引入自适应遗传模拟退火优化反演分析方法,利用实测路基静力贯入荷载位移曲线确定路基的压实度,建立了另一种基于静力贯入试验的路基压实度检测方法。再次,基于极限分析理论,通过分析各滑块的能量耗散与重力做功,获得了圆形基础的极限承载力的上限解公式;基于合理假定及修正方法,对比极限承载力上限解与标准试验曲线,提出了探头直径随深度变化的修正公式,并反算土石混填体平均重度,直接求解试验点的压实度,进而提出了基于极限分析方法的简明快速土石混填路基压实度检测方法。最后,基于静力贯入试验及本文试验和理论分析成果,开发了一套操作简便快速、对路基破坏程度极小的现场压实度快速检测设备,并配备完整的高精度数据采集系统及计算分析软件;利用该套设备完成了长湘高速公路某土石混填路基试验段现场检测,结果与传统方法所得结果吻合良好,检测速度大幅提高,具有较强的工程适用性,进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王江营[9](2014)在《土石混填体变形力学特性及其地基稳定性分析方法》文中认为随着国家的发展重心逐步向西南山区转移,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出于因地制宜、节省投资及环境保护的需要,土石混填体作为一种填料被大量用于各种工程建设。然而,由于土石混填体颗粒粒径变化较大且难以控制,致使其力学性质比较复杂,加之我国南方雨量丰沛,势必对其工程特性产生进一步影响,从而对有关的设计与施工造成了诸多困难。因此,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方山区土石混填体力学性能及其高填地基稳定性分析方法》(51078137)的支持下对土石混填体的变形力学特性及其地基稳定性分析方法展开了研究,以期为相关理论分析与工程建设提供一定指导和帮助。首先,综合考虑含水率、浸泡时间、干湿循环、含石量、岩性与土性等因素,并基于正交设计方法开展了土石混填体大型直剪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土石混填体抗剪强度主要源于内部石料间的相互嵌入、咬合及摩擦等作用;含石量是影响土石混填体强度特性最主要的因素,随着试样中含石量的增加其内摩擦角近似呈线性增加;对于试验中所涉及的3种水作用环境,含水率对土石混填体抗剪强度的影响最为显着,且含水率对其剪应力-剪切位移关系曲线亦存在非常重要的影响;试样在浸泡48h或干湿循环4次后其抗剪强度基本不会再继续弱化;当试样中含石量≥55%时,其抗剪强度受岩性影响较为明显。其次,分别在常规路径、等应力比路径与等p路径下开展了土石混填体大型三轴试验。发现含石量同样是影响土石混填体抗剪强度最为主要的因素,而应力路径的变化对其强度影响不大;围压和应力路径是影响土石混填体体变特性的两个外部因素,即试样会呈现出低压剪胀性与高压剪缩性,不同应力路径下的εv~ε1关系曲线各不相同;含石量与压实度是影响试样体变特性的两个内在因素,随含石量或压实度提高,其剪胀性会比较明显,反之则剪缩性更为显着。再次,在特制的地槽内填筑了多组土石混填地基模型,分别在最佳含水率、饱水浸泡和干湿循环下对其进行了水平推剪和竖向压剪试验研究。正常工作环境中,土石混填地基在推剪和压剪作用下均可表现出较好的结构性;干湿循环对试样的破裂面形状、抗剪强度影响相对不大;在浸水环境下,试样的破裂面形状、抗剪强度、p-s曲线、破坏模式与极限荷载均会受到显着影响,尤其是c、φ值会发生较大幅度的降低。此外,在深入探讨土石混填体剪切变形机理与特征的基础上,从其剪切单元微观受力入手,将剪切单元抽象为未损伤和损伤两部分,剪切荷载由这两部分共同承担,且损伤部分所受应力即为残余强度,建立出了可反映土石混填体破坏后仍具有残余强度的新型损伤模型;引入统计损伤理论,假定剪切微元破坏服从Weibull分布,在探讨剪切微元强度度量方法的基础上,建立出了可模拟土石混填体剪切变形全过程的统计损伤本构模型。该模型不仅可反映土石混填体的应变软化特性,还能够体现出法向应力的影响及其残余强度变形特征。然后,针对土石混填地基的沉降变形机理,将其所承受的附加应力视为由体积应力与偏应力所组成,引入分级加载与沉降分层总和计算的思想,采用增量广义Hooke定律与Duncan-Chang模型,建立出以土石混填体初始孔隙率、泊松比、粘聚力及内摩擦角等为参数的沉降计算模型;并基于反演分析法及自适应遗传模拟退火算法,对模型参数确定方法进行了探讨。通过与现场实测结果及其他方法进行对比,表明本文方法是可行的,能够满足工程建设的相关需要。最后,通过深入研究土石混填地基的承载机理与破坏模式,引进滑移线场理论与方法,构建出了地基单侧滑移破坏模式,利用极限分析上限法有关内容,通过构建出机动允许的速度场,导出了地基极限承载力的表达式,并结合序列二次规划优化算法,从而建立出了土石混填地基的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通过针对不同坡比的土石混填地基进行计算,并与非线性规划的上限有限单元法及其它相类似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了本文方法的合理性与优越性。
付德志[10](2013)在《土石混填路基施工系统的质量、进度、成本综合控制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针对山岭重丘地区普遍采用的土石混合料填筑路基,本文研究了“路基填筑施工系统质量、进度、成本综合控制方法”,并分析了影响这三方面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提出了质量、进度、成本综合控制的方法和具体操作过程。本文首先结合土石混合料的材料性质特点,通过对静压、夯实、振动压实等几种施工方法的对比分析,确定了振动压实为土石混合料填筑施工的最佳方式,并对其机理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并确定了影响压实质量的主要因素:土石混合料的含水量、土石比,压实机械的激振力、振幅、频率以及压实厚度、遍数、速度等施工工艺参数。分析了各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程度,将理论解析分析与经验公式相结合,建立了各影响因素与施工质量相互关系的数学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目前我们认为较为适当的路基填筑施工质量控制方法。通过分析土石混填路基施工系统各机械施工能力、施工方法、机械资源配置等因素对路基填筑的影响,利用重庆交通大学“高等级公路机械化施工课题组”研究的“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机械化施工组织与机械综合定额应用新技术”理论成果,将沥青路面机械化施工原理,运用于土石混合料路基填筑施工中,建立了适用于该种类型路基填筑施工的进度、成本控制数学模型,使大规模路基施工从定性控制转变为定量控制成为可能。
二、山岭重丘土石混填路基压实与检测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岭重丘土石混填路基压实与检测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山区高填方土石混填路基变形及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工程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石混合料工程性质研究 |
1.2.2 土石混填路基变形研究 |
1.2.3 高填方土石混填路基稳定性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土石混合料压缩特性研究 |
2.1 依托工程土石混合料概况 |
2.2 土石混合料大型压缩试验 |
2.2.1 试验方案 |
2.2.2 试验步骤 |
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3.1 试验现象分析 |
2.3.2 含石量对土石混合料压缩应变的影响 |
2.3.3 含水率对土石混合料压缩应变的影响 |
2.3.4 土石混合料压缩性质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填方土石混填路基工程概况及变形监测 |
3.1 项目简介 |
3.2 自然地理水文条件 |
3.3 工程地质条件 |
3.3.1 工程地质分区 |
3.3.2 岩体工程性质 |
3.4 项目高填方路基概况 |
3.5 项目面临的主要问题 |
3.6 监测目的 |
3.7 监测内容及方法 |
3.7.1 监测内容 |
3.7.2 监测方法 |
3.8 路基施工方案简介 |
3.9 监测方案 |
3.10 路基变形监测成果及分析 |
3.10.1 方案一填筑路基变形监测成果分析 |
3.10.2 方案二填筑路基变形监测成果分析 |
3.11 基于实测数据的路基沉降预测 |
3.12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因素对高填方路基变形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
4.1 引言 |
4.1.1 数值模拟的优点 |
4.1.2 ABAQUS简介 |
4.2 模型的建立 |
4.2.1 基本假定 |
4.2.2 本构模型 |
4.2.3 模拟工况 |
4.3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4.3.1 填方高度对路基变形的影响 |
4.3.2 地面横坡对路基变形的影响 |
4.3.3 路基边坡坡度对路基变形的影响 |
4.3.4 土工格栅对路基变形的影响 |
4.3.5 路基压实度对路基变形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因素对高填方路基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
5.1 引言 |
5.2 模型的建立 |
5.2.1 安全系数的计算方法 |
5.2.2 路基失稳判定方法 |
5.3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5.3.1 填方高度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 |
5.3.2 地面横坡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 |
5.3.3 边坡坡度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 |
5.3.4 土工格栅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 |
5.3.5 路基压实度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建议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适用于土石混填路基的智能压实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智能压实技术优化 |
1.1 技术原理 |
1.2 设备集成 |
1.3 现场应用 |
2 智能压实技术适用性验证 |
2.1 试验工程概况 |
2.2 试验方案 |
2.3 试验结果 |
2.3.1 相关性建立 |
2.3.2 压实质量评价 |
3 结论 |
(3)高填方土石混合体路堤涵洞土拱效应与减载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石混合体的研究现状 |
1.2.2 涵洞顶部受力研究现状 |
1.2.3 涵顶土压力减载研究现状 |
1.2.4 涵洞地基承载力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
1.3.1 存在的问题 |
1.3.2 问题的解决思路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填方土石混合体路堤-涵洞模型试验研究 |
2.1 击实试验 |
2.1.1 材料选择 |
2.1.2 颗粒级配 |
2.1.3 击实试验 |
2.2 填料力学特性试验 |
2.2.1 粗粒土直剪试验 |
2.2.2 压实度对抗剪强度影响 |
2.3 室内模型试验 |
2.3.1 相似理论 |
2.3.2 模型箱设计 |
2.3.3 工况与加载 |
2.3.4 工程实例 |
2.3.5 缩尺模型 |
2.3.6 设备布设 |
2.4 数据结果与分析 |
2.4.1 数据整理 |
2.4.2 数据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填方土石混合体路堤—涵洞受力特性数值模拟 |
3.1 数值模拟分析 |
3.1.1 数值模拟软件选择 |
3.1.2 涵洞与填土接触面特性 |
3.1.3 模型建立 |
3.1.4 模型本构 |
3.2 填土高度对涵洞受力特性影响 |
3.2.1 H/B比对涵顶垂直土压力影响 |
3.2.2 H/B比对涵侧水平土压力影响 |
3.2.3 H/B比对涵洞弯矩分布的影响 |
3.3 室内试验数据与数值结果比较 |
3.3.1 土压力集中系数定义 |
3.3.2 涵顶与涵底土压力验证 |
3.3.3 土压力集中系数验证 |
3.3.4 数值模型验证 |
3.4 涵土参数对土压力集中系数影响 |
3.4.1 含石量对F_e的影响 |
3.4.2 H/B比对F_e的影响 |
3.4.3 泊松比对F_e的影响 |
3.4.4 t/B比对F_e的影响 |
3.4.5 地基刚度对F_e的影响 |
3.4.6 B/D对 F_e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填方土石混合体路堤—涵洞土压力计算方法研究 |
4.1 典型涵洞土压力理论研究进展 |
4.1.1 现行土压力理论 |
4.1.2 非线性土压力计算方法 |
4.2 国内外规范对涵洞土压力规定 |
4.2.1 国内规范对涵洞土压力规定 |
4.2.2 国外规范对涵洞土压力规定 |
4.3 国内外规范与研究结果的比较 |
4.3.1 国内外规范与研究结果比较 |
4.3.2 数值模拟与现有成果的土压力系数对比 |
4.4 盖板涵静土压力设计方法 |
4.4.1 设计算例 |
4.4.2 C#程序操作 |
4.5 涵洞顶部土压力理论模型建立与验证 |
4.5.1 理论公式推导 |
4.5.2 理论模型验证 |
4.5.3 弹塑性理论模型修正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填方土石混合体路堤涵洞顶部土压力减载特性研究 |
5.1 填土-涵洞-地基工作机理 |
5.1.1 未减载条件下涵洞-填土-地基相互作用 |
5.1.2 减载条件下涵洞-填土-地基相互作用 |
5.1.3 地基刚度对涵洞受力影响 |
5.2 涵洞减载模型设计 |
5.2.1 涵顶减载数值模型 |
5.2.2 涵顶压缩减载机理 |
5.3 含石量与EPS板力学特性对涵顶减载影响 |
5.3.1 土石混合体含石量对涵顶减载影响 |
5.3.2 土石混合体含石量对涵顶减载率影响 |
5.3.3 涵顶EPS板厚度对路基沉降影响 |
5.3.4 EPS板特性对涵顶减载的影响 |
5.3.5 涵顶铺设的EPS板密度与厚度方案讨论 |
5.3.6 不同填土高度时涵顶压缩减载机制分析 |
5.4 涵顶减载条件下涵洞土压力公式推导 |
5.4.1 传统的涵顶减载土压力计算方法 |
5.4.2 基于中性点法的涵顶土压力改进计算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涵-土接触参数与减载区形状对涵洞减载的影响研究 |
6.1 减载区几何形状的数值模型 |
6.1.1 模型建立 |
6.1.2 模型材料 |
6.1.3 涵-土接触界面参数 |
6.2 未减载条件下涵洞压力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
6.2.1 侧填土压实度影响 |
6.2.2 填料高度影响 |
6.2.3 接触界面条件影响 |
6.2.4 侧填土压实度影响 |
6.3 减载体系对涵洞受力影响 |
6.3.1 减载区几何形状的影响 |
6.3.2 减载区界面条件的影响 |
6.3.3 减载区形状对涵洞减载率的影响 |
6.3.4 减载材料弹性模量对涵洞减载率的影响 |
6.4 涵洞受荷减载率拟合公式 |
6.5 涵侧EPS板厚度设计与施工建议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与学习情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学期间的科研项目与获奖情况 |
在学期间的学习交流情况 |
(4)重型压实设备在填石路基上的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填石路基的压实理论基础及设备选用 |
2.1 填石路基压实过程 |
2.1.1 填石路基压实机理 |
2.1.2 填石路基压实方式 |
2.2 重型压实设备选用 |
2.2.1 压实设备选用原则 |
2.2.2 重型压实设备对比及选用 |
2.2.3 SSR360C-6型36吨单钢轮双驱动压路机 |
2.3 本章小结 |
3 试验路填料工程性质研究 |
3.1 工程概况 |
3.2 填石料的工程特性 |
3.2.1 填石料的粒径特性 |
3.2.2 填石料的破碎性 |
3.2.3 填石料的力学性质 |
3.3 本章小结 |
4 重型压实设备填石路基现场压实实验 |
4.1 现场碾压试验方案 |
4.1.1 填石路基试验压实厚度选择 |
4.1.2 填石路基现场压实实验方案 |
4.2 压实质量检测方案 |
4.3 现场压实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1 填筑厚度60cm现场压实试验结果 |
4.3.2 填筑厚度80cm的现场压实试验结果 |
4.3.3 填筑厚度150cm的现场压实试验结果 |
4.3.4 填石路基现场压实试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节 |
5 重型压实设备填石路基应用效果分析 |
5.1 填石路基填筑质量检测方法选用 |
5.2 填石路基动态变形模量(E_vd)检测 |
5.2.1 动态变形模量(E_(vd))检测方法 |
5.2.2 动态变形模量(E_(vd))计算方法 |
5.2.3 动态变形模量( E_(vd))检测结果 |
5.3 填石路基地基系数(K_(30))检测 |
5.3.1 地基系数(K_(30))检测方法 |
5.3.2 地基系数(K_(30))计算方法 |
5.3.3 地基系数(K_(30))检测结果 |
5.4 填石路基强度检测结果对比分析 |
5.5 重型压实设备在填石路基上施工工艺优化 |
5.5.1 填石路基填料摊铺工艺 |
5.5.2 填石路基整平工艺 |
5.5.3 填石路基碾压工艺 |
5.6 重型压实设备应用填石路基效益分析 |
5.6.1 社会效益分析 |
5.6.2 经济效益分析 |
5.6.3 工程效益分析 |
5.7 本章小节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土石混填高填方路基压实工艺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高填方土石混合路基的基本特点 |
1.4 土石混合填料路基压实工艺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高填方路基填料性质分析 |
2.1 试验段总体概况 |
2.2 选取工点地质条件 |
2.3 填料点荷载试验 |
2.3.1 试验仪器和原理 |
2.3.2 试验样本选取 |
2.3.3 点荷载试验过程及数据处理 |
2.3.4 试验结果分析 |
第三章 压实工艺对压实质量的影响 |
3.1 连续压实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 |
3.2 动态变形模量EVD试验原理 |
3.3 两种检测方法比较 |
3.4 现场试验过程 |
3.4.1 试验的内容 |
3.4.2 试验步骤 |
3.5 试验结果分析 |
3.5.1 k8 工点试验数据结果分析 |
3.5.2 渡口互通工点数据结果分析 |
3.6 结论与要求 |
第四章 高填方路基压实工艺的数值模拟 |
4.1 颗粒流程序PFC简介 |
4.1.1 模拟的工况 |
4.2 数值模型 |
4.2.1 模型的建立 |
4.2.2 模型加载 |
4.3 试验结果分析 |
4.3.1 极差分析 |
4.3.2 各因素影响分析 |
结论及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与设计项目 |
(6)太行山高速公路邢台段高填路基土石混合填料的工程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土石混合填料的定义 |
1.3 土石混合填料的研究现状 |
1.3.1 土石混合体细观结构特征研究 |
1.3.2 土石混合体的强度特性研究 |
1.3.3 土石混合料的变形特性的研究 |
1.3.4 土石混合体数值方法研究 |
1.3.5 土石混合体的工程分类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土石混合填料的工程性质 |
2.1 土石混合填料的主要特点 |
2.2 土石混合填料的结构形式 |
2.3 土石混合填料的抗剪强度 |
2.4 土石混合填料的压缩特性 |
2.5 干密度与含石量之间的关系 |
2.6 土石混合填料的压实机理 |
2.6.1 土石混合填料的压实机理 |
2.6.2 土石混合填料压实效果的影响因素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土石混合填料对压实质量的影响 |
3.1 填料的来源及概况 |
3.1.1 第一标段K8 工点 |
3.1.2 第五标段渡口互通工点 |
3.1.3 填料巨粒含量 |
3.2 土石混合填料中石料的点荷载试验 |
3.3 现场试验与结果 |
3.3.1 土石混填路基压实质量检测 |
3.3.2 试验流程 |
3.3.3 K8 工点结果分析 |
3.3.4 渡口互通工点结果分析 |
3.4 填料性质对路基压实的影响 |
3.4.1 填料性质对路基压实质量的影响 |
3.4.2 不同性质填料压实工艺的选择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土石混合填料对路基沉降的影响及其工程分类分级 |
4.1 概述 |
4.1.1 土石混填路基沉降的特征 |
4.1.2 土石混填路基沉降监测 |
4.2 土石混填高填方路基沉降 |
4.2.1 边坡沉降 |
4.2.2 路基横断面沉降 |
4.3 填料性质对路基沉降的影响 |
4.4 土石混合填料分类 |
4.4.1 土石混合填料现行分类标准 |
4.4.2 土石混合填料的分类 |
4.5 土石混合填料的分级 |
4.5.1 填料的分级 |
4.5.2 现场填料的适用性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土石混合填料压实的颗粒流模拟 |
5.1 颗粒流程序PFC简介 |
5.2 数值模型 |
5.2.1 模拟的工况 |
5.2.2 颗粒流模型参数 |
5.2.3 模型加载 |
5.3 孔隙率影响因素分析 |
5.3.1 极差分析 |
5.3.2 各因素影响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与设计项目 |
(7)高海拔寒区土石混填高路堤沉降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石高填路堤沉降计算研究现状 |
1.2.2 高填路堤沉降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的主体框架 |
第2章 高海拔寒区土石混填高路堤的沉降特性 |
2.1 工程概况 |
2.1.1 依托工程概况 |
2.1.2 工程地质条件 |
2.1.3 气候、气象 |
2.2 高海拔寒区路堤填筑的主要问题 |
2.2.1 填料 |
2.2.2 冻土 |
2.2.3 涎流冰 |
2.2.4 不稳定地质灾害体 |
2.3 高海拔寒区土石混填高路堤沉降机理 |
2.3.1 土石混填路堤沉降变形特性 |
2.3.2 季节性冻土的沉降变形特性 |
2.4 高海拔寒区土石混填高路堤沉降影响因素 |
2.4.1 地基 |
2.4.2 填料 |
2.4.3 施工质量 |
2.4.4 其它 |
第3章 高路堤填筑沉降仿真分析 |
3.1 ANSYS WORKBENCH简介 |
3.2 填方仿真分析相关理论 |
3.2.1 土的本构模型 |
3.2.2 ANSYS workbench非线性分析 |
3.3 扎碾公路土石混填高路堤碾压施工有限元模拟 |
3.3.1 土石混填高路堤铺层厚度的确定 |
3.3.2 不同单层厚压实工艺组合有限元模拟 |
3.3.3 不同层厚组合整体工后沉降有限元模拟 |
第4章 高海拔寒区土石混填高路堤沉降控制技术 |
4.1 高填路堤填料技术要求 |
4.1.1 隧道弃渣与高填路堤铺层填料技术要求的符合性 |
4.1.2 土石高填路堤土石比构成的确定 |
4.2 土石混填高路堤地基处理技术 |
4.3 土石混填高路堤铺层的摊铺及整平 |
4.3.1 土石混填高路堤的摊铺方式 |
4.3.2 土石混填高路堤混合摊铺法 |
4.3.3 土石混填高路堤的整平技术 |
4.4 土石混填高路堤铺层的碾压 |
4.4.1 土石混填路堤常见的压实方式 |
4.4.2 土石混填高路堤碾压机械的选择 |
4.4.3 土石混填高路堤压实过程及要点 |
4.5 土石混填高路堤边坡的处理 |
4.5.1 边坡施工用料的技术要求 |
4.5.2 边坡施工工艺的技术要求 |
4.5.3 边坡施工质量控制要求 |
第5章 依托工程试验验证 |
5.1 不同单层厚最佳压实工艺组合沉降观测 |
5.1.1 不同层厚在最佳压实工艺沉降数据记录结果 |
5.1.2 不同层厚在最佳压实工艺后灌水法试验 |
5.2 扎碾公路土石高填路堤整体沉降观测 |
5.2.1 试验段整体填筑组合方法 |
5.2.2 设置沉降点观测 |
5.2.3 沉降结果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沉降观测情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学术成果 |
(8)土石混填路基压实度测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土石混填料的研究现状 |
1.3 土石混填路基质量控制方法评述 |
1.4 土石混填路基压实度测试方法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工作 |
第2章 土石混填料的工程性质及其压实指标测试方法 |
2.1 土石混填料的工程分类 |
2.2 土石混填料的工程性质 |
2.2.1 土石混填料的主要特点 |
2.2.2 土石混填料的结构形式 |
2.2.3 土石混填料的压缩特性 |
2.2.4 土石混填料干密度与含石量间的关系 |
2.2.5 土石混填料的强度特性 |
2.3 土石混填路基的压实机理 |
2.3.1 土石混填路基的压实方法 |
2.3.2 压实机理 |
2.4 土石混填路基的压实指标 |
2.4.1 压实度 |
2.4.2 地基系数K_(30) |
2.4.3 空气体积率n_a |
2.4.4 固体体积率G |
2.4.5 相对固体体积率ΔG |
2.4.6 相对密度D_r |
2.5 小结 |
第3章 土石混填路基室内外试验研究 |
3.1 室内试验 |
3.1.1 室内试验的目的意义 |
3.1.2 试验总体方案流程 |
3.1.3 土石混填料基本实验 |
3.1.4 室内模型试验 |
3.2 现场试验 |
3.2.1 室外实验的目的意义 |
3.2.2 现场实验设备 |
3.2.3 现场试验流程 |
3.2.4 试验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沉降计算的压实度确定方法 |
4.1 概述 |
4.2 土石混填体孔隙率的变化模型 |
4.3 土石混填体变形模量的变化模型 |
4.4 基于Boussinesq解的压实度确定方法 |
4.4.1 路基表面作用集中荷载的压实度确定方法 |
4.4.2 路基表面作用均布荷载的压实度确定方法 |
4.4.3 两种方法对比 |
4.5 基于Duncan-Chang理论模型的路基压实度确定方法 |
4.5.1 压实体受荷变形机理 |
4.5.2 贯入荷载作用下压实体的应力分析 |
4.5.3 静力贯入路基荷载位移分析模型 |
4.5.4 压实度确定方法 |
4.6 理论与室外试验对比分析 |
4.6.1 基于Boussinesq解的压实度确定方法的验证 |
4.6.2 基于Duncan-Chang理论模型的路基压实度确定方法验证 |
4.6.3 三种模型计算结果比较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极限理论的压实度确定方法 |
5.1 概述 |
5.2 极限分析上限法基本原理 |
5.2.1 极限分析上下限定义 |
5.2.2 基本原理 |
5.2.3 屈服准则 |
5.2.4 流动法则 |
5.2.5 虚功原理 |
5.3 土石混填体极限分析模型 |
5.3.1 上限分析基本破坏模式与机动许可速度场 |
5.3.2 机构内部能量耗散率及自重做虚功率计算 |
5.3.3 承载力上限解 |
5.4 基于极限分析的压实度确定方法 |
5.5 室外试验验证 |
5.6 小结 |
第6章 基于静力贯入的土石混填路基压实度检测仪开发及其工程应用 |
6.1 概述 |
6.2 快速检测仪功能及要求 |
6.3 快速检测仪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6.4 快速检测仪的设计要点 |
6.4.1 拖车 |
6.4.2 加载油缸 |
6.4.3 收放油缸 |
6.4.4 油源 |
6.4.5 控制箱 |
6.4.6 测控仪 |
6.4.7 电脑 |
6.4.8 力传感器 |
6.4.9 连接杆 |
6.4.10 探头 |
6.4.11 位移传感器 |
6.4.12 发电机 |
6.4.13 数据采集处理软件 |
6.5 快速检测仪的实施方法 |
6.5.1 测试方法 |
6.5.2 实施过程 |
6.6 快速检测仪操作规程 |
6.7 工程应用 |
6.7.1 工程概况 |
6.7.2 土石混填路基压实度现场试验过程 |
6.7.3 试验结果分析 |
6.8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
(9)土石混填体变形力学特性及其地基稳定性分析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土石混填体变形力学特性研究现状 |
1.2.1 土石混填体大型直剪试验研究 |
1.2.2 土石混填体大型三轴试验研究 |
1.2.3 土石混填体模型试验研究 |
1.3 土石混填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1.3.1 传统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
1.3.2 基于数值分析的沉降计算方法 |
1.3.3 地基沉降预测方法 |
1.4 土石混填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1.4.1 经典的极限承载计算方法 |
1.4.2 滑移线法 |
1.4.3 极限分析法 |
1.4.4 数值分析法 |
1.5 本文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2章 不同水环境下土石混填体大型直剪试验 |
2.1 概述 |
2.2 试验设备及试验参数的设定 |
2.2.1 主要试验设备 |
2.2.2 试验参数的确定 |
2.3 试验方案及试验过程 |
2.3.1 正交试验方案的建立 |
2.3.2 土石混填体大型直剪试验过程 |
2.4 试验成果整理与分析 |
2.4.1 土石混填体抗剪强度指标 |
2.4.2 各因素对土石混填体抗剪强度的影响 |
2.4.3 剪应力-剪切位移关系曲线特征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不同应力路径下土石混填体大型三轴试验 |
3.1 概述 |
3.2 主要试验设备 |
3.3 试验方案及试验过程 |
3.3.1 试验方案的建立 |
3.3.2 土石混填体大型三轴试验过程 |
3.4 试验成果整理与分析 |
3.4.1 常规路径三轴试验 |
3.4.2 等应力比路径三轴试验 |
3.4.3 等p路径三轴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土石混填地基模型试验 |
4.1 概述 |
4.2 相似理论及试验材料 |
4.2.1 相似理论 |
4.2.2 相似定理 |
4.2.3 试验材料 |
4.3 土石混填地基水平推剪试验 |
4.3.1 主要试验设备与试验场地 |
4.3.2 试验方案及试验过程 |
4.3.3 试验结果分析 |
4.4 土石混填地基模型压剪试验 |
4.4.1 主要试验设备 |
4.4.2 试验方案及试验过程 |
4.4.3 试验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土石混填体剪切变形全过程的损伤模拟方法 |
5.1 概述 |
5.2 土石混填体剪切变形机理与力学特性 |
5.3 基于残余强度特性的剪切变形损伤模拟方法 |
5.3.1 新型损伤模型的建立 |
5.3.2 微元强度度量及损伤演化方法 |
5.3.3 模型的建立及其参数确定方法 |
5.4 模型验证 |
5.4.1 实例分析一 |
5.4.2 实例分析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土石混填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
6.1 概述 |
6.2 土石混填地基沉降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6.2.1 土石混填地基沉降特征 |
6.2.2 地基沉降变形的影响因素 |
6.3 地基沉降计算模型 |
6.3.1 Duncan-Chang 模型 |
6.3.2 地基沉降计算模型的建立 |
6.4 地基沉降计算及其参数确定方法 |
6.4.1 地基沉降分层总和计算方法 |
6.4.2 模型参数的确定 |
6.5 工程实例分析 |
6.5.1 工程概况 |
6.5.2 现场试验资料 |
6.5.3 模型参数计算 |
6.5.4 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土石混填地基承载力极限分析方法 |
7.1 概述 |
7.2 土石混填地基的基本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
7.2.1 填筑地基的基本性能要求 |
7.2.2 土石混填地基稳定性影响因素 |
7.3 土石混填地基的破坏机理与模式 |
7.3.1 基本假定 |
7.3.2 地基破坏模式 |
7.4 土石混填地基极限承载力的上限分析 |
7.4.1 地基容许速度矢量场的确定 |
7.4.2 地基外功率与内能消散率的确定 |
7.4.3 地基极限承载力分析方法 |
7.4.4 求解计算 |
7.5 实例计算与分析 |
7.5.1 算例分析一 |
7.5.2 算例分析二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科研及获奖情况 |
(10)土石混填路基施工系统的质量、进度、成本综合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1.1.1 研究意义 |
1.1.2 研究对象 |
1.1.3 目前存在问题 |
1.1.4 国内外研究情况 |
1.1.5 理论意义及实际应用价值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2.1 主要研究内容 |
1.2.2 主要难点 |
1.2.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二章 土石混填路基填筑机械化施工系统的设计 |
2.1 系统设计目标 |
2.2 系统设计的评价标准 |
2.2.1 机械化施工系统的评价标准 |
2.2.2 机械化施工系统的量化评价指标 |
2.3 机械化施工系统设计步骤 |
2.3.1 基本数据收集整理 |
2.3.2 土石混填施工质量控制 |
2.3.3 施工系统进度、成本控制 |
2.3.4 施工系统质量、进度、成本综合效果分析 |
第三章 压实原理与振动压实 |
3.1 压实的意义 |
3.1.1 压实的目的 |
3.1.2 压实的作用 |
3.1.3 压实的任务 |
3.2 压实材料 |
3.2.1 土石混合料的性质 |
3.2.2 土石混合料的分类 |
3.3 压实方法 |
3.3.1 振动压实 |
3.3.2 静力压实 |
3.3.3 夯实 |
3.3.4 不同压实方法的比较 |
3.4 振动压实作用下土石混合料的应力—应变关系 |
3.4.1 振动压实作用机理 |
3.4.2 土石混合料的抗剪强度 |
3.4.3 振动对压实材料剪应力的影响 |
3.4.4 振动对不同压实材料抗剪强度τ_f的影响 |
3.5 影响压实的因素 |
3.5.1 材料因素的影响 |
3.5.2 机械因素的影响 |
3.5.3 其他因素的影响 |
3.6 用能量法确定压实施工参数 |
3.6.1 能量法的定义 |
3.6.2 压实能量的计算公式 |
3.6.3 极限压实能 |
3.6.4 有效压实能 |
3.6.5 振动压路机施工参数的选择 |
3.6.6 能量法的意义 |
3.6.7 能量法的缺陷 |
第四章 土石混填路基填筑施工质量控制 |
4.1 施工质量控制原理 |
4.2 土石混填路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质量反馈 |
4.2.1 一般土石混填路基填筑施工工艺简介 |
4.2.2 土石混填路基施工工艺控制 |
4.2.3 材料控制 |
4.2.4 室内试验 |
4.2.5 试验路段的铺筑 |
4.2.6 施工过程控制指标的确定 |
4.2.7 超大粒径填筑材料的处理 |
4.3 施工完成后的质量控制与反馈 |
4.3.1 压实度控制 |
4.3.2 沉降量控制 |
4.3.3 施工完成后的质量控制反馈 |
第五章 土石混填路基填筑施工进度与成本控制 |
5.1 系统运行状态规律 |
5.1.1 机械运行状况的基本规律 |
5.1.2 系统约束条件 |
5.1.3 系统运行分析 |
5.2 系统运行的数学模型 |
5.2.1 系统参数的拟订 |
5.2.2 系统各机械运行状态概率 |
5.2.3 系统中各种机械因排队等待而损失的时间 |
5.2.4 各种机械工作中的综合利用率 |
5.3 施工进度、成本控制 |
5.3.1 进度与成本控制指标 |
5.3.2 方案优选 |
第六章 依托工程应用 |
6.1 依托工程简介 |
6.2 土石混填路基填筑施工质量、进度、成本控制 |
6.2.1 质量控制 |
6.2.2 进度、成本控制 |
6.3 路基填筑施工方案优选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本课题研究的成果 |
研究成果的意义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情况 |
四、山岭重丘土石混填路基压实与检测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山区高填方土石混填路基变形及稳定性研究[D]. 杨壮. 长安大学, 2021
- [2]适用于土石混填路基的智能压实技术应用研究[J]. 周毅恒,赵国强,张宏杰. 交通科技, 2021(01)
- [3]高填方土石混合体路堤涵洞土拱效应与减载特性研究[D]. 陶庆东. 重庆交通大学, 2020
- [4]重型压实设备在填石路基上的应用与研究[D]. 王方林.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5]土石混填高填方路基压实工艺综合研究[D]. 罗士杰.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6]太行山高速公路邢台段高填路基土石混合填料的工程性质研究[D]. 张海欧.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7]高海拔寒区土石混填高路堤沉降控制技术研究[D]. 罗欢. 重庆交通大学, 2018(01)
- [8]土石混填路基压实度测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D]. 罗宏. 湖南大学, 2016(02)
- [9]土石混填体变形力学特性及其地基稳定性分析方法[D]. 王江营. 湖南大学, 2014(09)
- [10]土石混填路基施工系统的质量、进度、成本综合控制方法研究[D]. 付德志. 重庆交通大学,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