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北山区玉米主要数量性状一般配合力相关性研究

黔西北山区玉米主要数量性状一般配合力相关性研究

一、黔西北山区玉米主要数量性状一般配合力间相关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罗黎明,蒋辅燕,高连彰,和永昌,汪燕芬,吴海兰,毕亚琪,尹兴福,何永健,包改丽,姚文华,徐春霞,王晶,陈洪梅[1](2021)在《20个新选玉米自交系产量和穗部性状配合力及其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究最新选育的20个玉米自交系的产量及穗部性状配合力及其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用20个新选玉米自交系为被测系和5个测验种配制100个杂交组合,在2种不同生态条件下鉴定,对其产量和穗部性状配合力进行分析,以评价新选玉米自交系的综合应用潜力。【结果】组合、被测系、测验种、被测系×测验种间各性状均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除穗长、穗粗、穗行数和出籽率外,其余穗部性状在不同地点间的差异达极显着水平(P<0.01);自交系L1、L2、L3、L4、L6、L7和L17产量一般配合力(GCA)为极显着正值;本试验中10个强优势组合T1×L3、T5×L17、T1×L2、T3×L8、T4×L1、T4×L13、T4×L15、T1×L19、T5×L6和T5×L16的特殊配合力(SCA)均达极显着水平,这些组合大多是硬粒型×马齿型(半马齿型)或马齿型(半马齿型)×硬粒型;各参试组合的穗长、穗粗、行粒数和百粒重等穗部性状GCA与产量一般配合力GCA的相关性为显着正相关,而穗行数和出籽率与产量的GCA效应之间无显着相关关系,表明玉米穗长、穗粗、行粒数和百粒重等穗部性状对玉米产量的提高有明显贡献。【结论】本研究表明20个新选玉米自交系中L1、L2、L3、L4、L6、L7和L17的产量和穗部性状配合力综合表现优良,具有较高的育种利用潜力。

杨帅[2](2020)在《小麦中燕96-3籽粒灌浆特性及其相关基因表达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麦籽粒灌浆期是籽粒形成的重要阶段,对于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形成至关重要。在小麦生产上,选用籽粒灌浆速率快的品种,有利于缩短生育后期库容构建时间,促进籽粒快速灌浆,进一步发挥品种增产潜力。前期研究中发现本单位选育的小麦种质中燕96-3矮秆大穗,在灌浆期灌浆速率较快,本研究则对其在籽粒灌浆期间的粒重变化、灌浆特性、组织学以及发育相关基因表达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明确其籽粒灌浆特性,研究和利用小麦籽粒灌浆速率快特异种质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中燕96-3的灌浆期为36d,在花后25天粒重即可达到35.60g,30天时可达到38.64g,籽粒鲜重和干重均显着高于贵农19和中国春,且成熟籽粒粒长、粒宽、粒厚以及千粒重与贵农19相比分别增加了约20.5%、8.6%、33.2%和28.4%,与中国春相比分别增加了约39.2%、18.4%、40.3%以及90.4%。千粒重与籽粒表型参数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千粒重与粒长、粒宽和粒厚都呈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88、0.995和0.904。2.中燕96-3籽粒灌浆过程呈典型的近“S”型曲线变化,表现出“慢-快-慢”的特点。灌浆速率显着高于贵农19和中国春,特别是花后10-20d。灌浆参数与千粒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千粒重与平均灌浆速率(Rmean)、最大灌浆速率(Rmax)以及快增期(R2)、缓增期(R3)的灌浆速率均呈极显着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均为1,而与灌浆持续时间(T)成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99。3.组织学观察表明,中燕96-3籽粒胚乳细胞大小和增殖速率显着高于贵农19和中国春。花后10d中国春和贵农19的种皮厚且致密,其可能限制胚乳细胞的生长和库容的扩大。与贵农19和中国春相比,中燕96-3在籽粒灌浆前期淀粉快速积累,且A-型淀粉大小显着高于贵农19和中国春,分别增加了约16.27%和38.83%。4.通过对小麦籽粒灌浆过程中淀粉合成(GBSSⅠ、AGPase1)、蛋白合成(Ta PBF-D)、负调控粒重(Ta TGW6)以及籽粒大小(Ta CYP78A5)相关基因的q RT-PCR表达分析发现,淀粉合成基因在灌浆前期和中期高表达;蛋白合成基因在灌浆中期高表达;籽粒大小基因在灌浆前期高表达;这4个基因的表达量为:中燕96-3>贵农19>中国春。负调控粒重基因在灌浆中后期表达,且中国春和贵农19的表达量高于中燕96-3。基因表达量与灌浆速率相关分析表明,Ta CYP78A5基因的表达量与灌浆速率呈现极显着的正相关。综上所述,小麦种质中燕96-3在籽粒花后5-10d淀粉、蛋白以及籽粒大小相关基因高表达,且胚乳细胞快速增殖生长建立较大的库容,使中燕96-3在籽粒灌浆前期有较快的灌浆速率从而促进淀粉和蛋白在前期快速合成并积累,最终使得中燕96-3有着较大的粒型与较高的千粒重。

冷益丰[3](2018)在《四川当前主要玉米种质杂种优势类群及产量配合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玉米(Zea mays L.)隶属于禾本科玉蜀黍属,作为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饲料及工业原料之一,广泛分布于全球各个国家,其产量和品质一直以来是玉米育种的主要目标。为了摸清新形势下四川玉米育种的种质特点,为未来四川玉米育种发展方向的确定提供参考,本研究以“十三五”四川省玉米育种攻关组8家骨干参加单位当前广泛使用的玉米骨干自交系为材料,通过简化基因组测序(genotyping by sequencing,GBS)分析自交系间的遗传关系、按照NCⅡ遗传交配设计配制杂交组合分析自交系的产量性状配合力效应、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策略对穗长等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GCA)靶点进行检测。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GBS技术在157份玉米自交系中开发了4,976个高质量SNP标记。SNP分子标记的等位基因变异为35个,平均为3.22个;基因多样性(gene diversity,GD)为0.14700.7512,平均为0.5066;多态性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为0.13710.7107,平均为0.4132,展现出四川省当前玉米育种种质资源较为丰富的遗传变异。基于SNP分子标记的群体结构分析将该批自交系群体划分为Ⅰ、Ⅱ、Ⅲ、Ⅳ4个亚群,即绵765等8份自交系划为Ⅰ群,18-599等63份玉米自交系与Mo17、齐319和掖478划为Ⅱ群,08-641等57份玉米自交系与丹340、B73和黄早4划为Ⅲ群,SCML104等20份玉米自交系划为Ⅳ群,其余9份自交系因与任何亚群的遗传相似性比例均低而划为混合亚群,其中Ⅱ、Ⅲ两亚群占比近80%。根据群内材料的系谱来源结合四川所在的生态位置属性,我们将Ⅰ、Ⅱ、Ⅲ、Ⅳ4个亚群分别命名为本地改良系(Impro-local)、温热I A群(Tem-tropic I A)、温热I B群(Tem-tropic I B)、热带改良系(Impro-tropic)。亚群间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Tem-tropic I B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Tem-tropic I A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较低。Impro-local种质和Impro-tropic种质间遗传关系较远,Tem-tropic I A种质和Tem-tropic I B种质间遗传关系最近。157份自交系群体的平均LD衰减距离为1.051.10Mb。本研究结果证实,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在育种过程中被大量引入到四川,形成了当前以温热种质为主的玉米育种资源。(2)四川当前主要玉米自交系的17个产量性状GCA效应在云南景洪和四川雅安鉴定结果表明:LH8012、T237、T278和T318具有较好的ELGCA效应,宜13B1-3和78599-211具有较好的BTLGCA效应,Y1018、Y1126、Y1114和绵1708具有较好的EDGCA效应,绵723、T309、C328、绵0232、Y1126、Y1018和绵1708具有较好的KRNGCA效应,08-641和SCML7275具有较好的KNRGCA效应,绵1834、T145、绵757和成自2142具有较好的CDGCA效应,绵0232和宜098具有较好的KLGCA效应,Y1114、热抗67、N29、T260和宜14A13具有较好的KWGCA效应,91(2)6983-0具有较好的KPRGCA效应,南942和德国X-02具有较好的KMGCA效应,Y1114和Y1018具有较好的EWGCA效应,Y1018和Y1114具有较好的KWPEGCA效应,承玉10号父本、宜14A2、南942和T96具有较好的CWGCA效应,Y1114和热抗67具有较好的HKWGCA效应,T318、苏湾1611、绵722、Y1126、Y1018、78599-211和绵1708具有较好的KTWGCA效应,91(2)6983-0、Y1018和Y1114具有较好的GYPPGCA效应,91(2)6983-0和Y1018具有较好的GYGCA效应。综合17个产量性状GCA评价,两个环境中产量性状GCA效应表现好且均衡的前十个自交系分别是Y0921、91(2)6983-0、T213、T42 L648、T71、Y1018、绵722、SCML30331、宜13B1-3和宜15B5。(3)635个测交组合就单株产量SCA而言,云南景洪试验点GYPPSCA位列前三位的杂交组合分别是双M9×LH8012、SCML7275×08WSC149-221、Y1018×Y1027,四川雅安试验点GYPPSCA位列前三位的杂交组合分别是宜ZB-8×Y1027、京科968母本×绵04185/SN8、T145×PH6WC。根据单株产量SCA效应对144份自交系进行聚类,结果表明:144份玉米自交系在云南景洪和四川雅安两个试验点均被分为4个类群,但两个环境中的聚类结果不尽相同。(4)通过云南景洪和四川雅安两个环境中的GCA鉴定,基于4,976个高质量SNP,综合考虑群体结构、亲缘关系等对产量性状GCA进行GWAS分析。运用GLM模型,在-Log10P>3.70(P<1/4,976)水平下,产量性状GCA在两个环境中共检测到239个SNP位点,分布于玉米110号染色体上,单个SNP可以解释10.90%29.21%的表型变异;其中:穗长GCA共关联到5个显着位点、秃尖长GCA共关联到1个显着位点、穗粗GCA共关联到29个显着位点、穗行数GCA共关联到1个显着位点、行粒数GCA共关联到3个显着位点、轴径GCA共关联到7个显着位点、粒长GCA共关联到1个显着位点、粒宽GCA共关联到1个显着位点、出籽率GCA共关联到8个显着位点、含水量GCA共关联到18个显着位点、单穗重GCA共关联到28个显着位点、单穗粒重GCA共关联到28个显着位点、单穗轴重GCA共关联到19个显着位点、百粒重GCA共关联到5个显着位点、容重GCA共关联到9个显着位点、单株产量GCA共关联到38个显着位点、小区产量GCA共关联到38个显着位点。在-Log10P>3.00(P<0.001)水平下,穗粗GCA、穗行数GCA和行粒数GCA等12个产量性状GCA在两个环境中同时被检测到的位点为25个。这些产量性状GCA关联SNP位点的开发有利于完善关联分析在玉米上的应用,同时为今后玉米的配合力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参考。

李雪[4](2016)在《玉米育种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考种是玉米育种一个重要环节,玉米考种过去主要依靠人工,过程繁复,耗时耗力,无法完全准确掌握育种人员所需的全部数据。高通量玉米考种生产线的应用,可以实现玉米果穗、籽粒二十余项考种信息的自动化采集。一个中等规模的玉米分子育种单位每年有几万甚至十万个组合,这些组合一年的考种信息及田间的测试数据整合到一起是一个海量的数据。而且玉米育种周期长,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在这个过程中,人员变动、材料变动、多年数据的累积等等一系列问题使得数据量更为庞大,因此,开发一个玉米育种信息管理系统非常必要,这样一个系统可以使玉米育种信息的管理实现规范化、科学化、自动化,对提高玉米育种的信息化水平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取得的研究和设计成果有:根据对国内外玉米育种信息化现状的调研及对玉米育种相关单位的需求分析,设计了系统的总体架构,并对玉米育种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详细设计;通过对作物遗传理论的研究,对作物遗传力和配合力的估算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确定了本系统中玉米育种分析方式—配合力分析法,为系统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应用C#语言,采用MVC设计模式和B/S架构,实现了前台玉米信息浏览及评论、留言信息反馈;后台系统管理员登录,玉米信息的管理,配合力分析等功能。本文所研究的基于配合力分析的玉米育种资源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在数据有效管理及利用的进程中以其简单、方便、直观等特点,大大提高了玉米育种信息管理与分析的效率与科学性。

潘周云[5](2016)在《新选白粒玉米自交系亲缘关系及其利用潜力研究》文中提出本试验采用SSR分子标记分析51份白粒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利用UPGMA聚类分析法进行聚类,对51份玉米自交系材料亲缘关系进行初步划分,并从中选取有代表性16份自交系为材料,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组配60份杂交组合,通过一年3点(安顺、贵阳、凯里)联合鉴定,对16份白粒玉米自交系15个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及杂种优势进行研究,结果如下:1、SSR分子标记分析表明:35对核心引物共检测到155个等位基因,变化范围为2-8,平均为4.42个。每个等位位点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化范围为0.4926-0.8749,平均为0.7365。51份白粒玉米自交系遗传相似系数(GS)变幅为0.2129-0.9419,平均为0.4607。按UPGMA聚类分析法进行聚类,当阈值为0.43时,将51份白粒玉米自交系划分为6大类群。2、联合方差分析表明:3个试验点间,除茎粗、穗长、行粒数差异不显着外,其他性状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组合、试验点与组合互作效应各性状均达到极显着水平;P1(测验种)GCA方差除茎粗、穗位叶叶宽、雄穗主轴长度、穗长、秃尖及百粒重差异达不到显着水平外,其他性状均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P2(被测系)的GCA的方差除穗位叶叶宽、秃尖和出籽率不显着外,其他性状均达到极显着水平,P2(被测系)×P1(测验种)的SCA方差显示,15个性状差异均达到极显着水平,说明在不同试验点、不同组合在多数性状之间的差异是真实存在的。3、对16份白粒玉米自交系一般配合力分析表明:325在单株产量等综合性状的GCA表现较为突出,用325作为亲本易配出综合性状好、抗倒伏性强、穗长长、果穗大、百粒重重的高产杂交种;用343易配出行粒数多、穗长长、雄花分支数多及雄花主轴较长,秃尖小的杂交组合;用331易配出穗长长,百粒重大的高产组合;用368可配出穗行数多、果穗大的组合;用373易配出行粒数多、穗长较长的组合,而其他GCA不高的自交系,在应用过程中应加以改良。4、对60份杂交组合特殊配合力分析显示,不同性状间配合力均呈正负效应且变异范围之间有较大的差异,其中单株产量正效应组合33个,变幅为-17.9017.90,组合368×344效应值最高;穗行数正效应组合26个,变幅为-8.1211.20,组合368×329效应值最高;行粒数正效应组合30个,变幅为-8.776.68,331×323效应最高;百粒重正效应组合30个,变幅为-11.3713.19,331×324最高;出籽率正效应组合34个,变幅为-5.883.15;穗长正效应组合30个,变幅为-9.178.52,341×326效应最大;穗粗正效应组合31个,变幅为-9.178.52,327×324效应最大;茎粗正效应组合33个,变幅为-12.729.99,344×326效应最高;株高正效应组合30个,变幅为-6.556.12;穗位高正效应组合33个,变幅为-9.2621.21;穗位叶叶长正效应组合31个,变幅为-10.197.73;穗位叶叶宽正效应组合25个,变幅为-8.7410.89;雄花分支数正效应组合32个,变幅为-23.4632.48,雄花主轴长度正效应组合28个,变幅为-13.428.33。5、以单株产量与总配合力效应值、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进行相关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与其总配合力效应呈显着正相关(R2=0.982),单株产量总配合力效应大小顺序与产量结果高低的排列基本一致;单株产量及其总配合力与母本一般配合力、父本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呈显着正相关,且相关系数大小接近;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无相关关系。6、以贵农玉889为对照,分析60份杂交组合单株产量对照杂种优势,结果表明:325×329、325×324、340×324、368×329、325×323、373×324、331×323、325×344、331×324组合比对照增产5%以上,其中组合325×329增产19.89%,325×324增产18.57%,340×324增产12.69%,368×329增产12.32%,这4个组合增产均在10%以上,属于具有较强杂种优势的组合。被测系325、331、340、368等与测验种324、344、323、329等组配获得高产组合的可能性较大,具有较大的利用潜力。7、16份自交系SSR分子标记与特殊配合力聚类分析表明,两种聚类方法结果基本与系谱来源一致,但也有个别材料有所偏差,原因可能与两类方法所基于的基础数据差异形成,SSR分子标记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小,其聚类准确性高于SCA聚类分析。

李雪,杨涛[6](2016)在《玉米育种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辽宁省玉米育种工作的实际需求,通过对生产线考种、田间试验和实验室测试数据的调研以及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获取了穗型、穗行数、穗粒数、粒型、百粒质量等玉米数据信息以及配合力分析的基本概念、模型、方法和作用等资料。利用SQL Sever数据库及相关编程技术,围绕考种信息管理、种子信息管理、数据分析3个主要功能模块设计了对玉米性状数据等相关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和综合分析利用的玉米育种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有效实现了玉米育种信息的科学管理,提高了育种效率,使数据化育种成为可能。

顾正虎[7](2014)在《鲜食糯玉米种性品质及其综合评判方法的研究》文中提出糯玉米种植是近年农民和企业增产增收的新途径之一,鲜食糯玉米选育和品质评价是糯玉米产业化发展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以西北地区31个糯玉米杂交新组合(含对照)为试验材料,对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通径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并对品质进行品尝鉴定;利用灰色关联系统理论,对2011年国家黄淮海糯玉米区域试验13个试点的12个糯玉米参试品系(含对照)进行综合评判,比较研究鲜食糯玉米评判方法。通过对糯玉米种性品质和综合评判方法进行探究,得出以下结论:(1)灰色系统理论对糯玉米选育和品质评价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比较研究鲜食糯玉米评判方法,灰色系统理论的综合评价可以更好地用于鲜食糯玉米品种的评价,其计算方法简单,不受样本量的限制,评价分析涉及更多的分析指标,可以作为联合方差,高稳系数分析方法的直观补充。同时比较多个品系,为品种的综合评价提供更直接的量化指标,可以科学指导良种的引进和推广,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2)参试31个糯玉米杂交新品系中,筛选出了两个较优品系综合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分析的结果,“30315(290杂×西星紫红糯)”综合主成分值为1.07,排名第4,品质鉴定总评分为87.9,排名第3;“30330(中二母×秦糯父)”综合主成分值为1.75,排名第1,品质鉴定总评分为85.3,排名第4,为本次试验所选的较优品系。

杨文鹏,王伟[8](2013)在《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在o2玉米自交系性状选育上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为了综合研究多个农艺性状对o2玉米自交系产量的影响,用主成分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遗传相关分析等方法对13个o2玉米自交系的16个数量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穗行数、千粒重、穗位高、轴粗、穗上叶长等性状的遗传分量贡献较大,粒长、穗位高、穗上叶长、果穗重等性状的基因型值对总遗传变异的作用较大;根据性状间的相关性,对粒长、穗长、穗行数、穗粗、穗位高和穗上叶长等性状的选择,粒长、穗位高、穗上叶长、果穗重选择效果相对较好,有利于获得多样化类型自交系;对粒长和穗长性状的选育,主要是对自交系果穗性状和产量的培育。因此,在o2玉米自交系选育中,要注意粒长、穗长、穗行数、穗粗、穗位高、穗上叶长等性状的选育,而且粒长的选育比千粒重更为重要。

齐欢欢[9](2013)在《利用导入系群体研究玉米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配合力的遗传基础》文中认为杂种优势对许多作物产量的增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玉米杂交育种中通常用两个含有若干个优良性状的自交系组配成杂交种,长期的育种实践发现杂交种的表现除了与自交系自身性状有关外,还与自交系的配合力有关,配合力在作物杂交育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配合力的研究已经持续了70多年,但配合力遗传基础方面的报道很有限,其遗传基础目前还不是很清楚。定位与这一数量性状显着相关的标记位点不仅可以提高人们对配合力遗传基础的认识,也可以对玉米杂交育种提供有用的信息。本研究利用综3/衡白522(Z3/HB522)导入系群体与来源于不同杂种优势群的4个测验种杂交构建的测交群体结合分子标记分析,在多个环境下对导入系及测交群体的单株产量(YP)、百粒重(KW)、株高(PH)、穗位高(EH)、穗长(EL)、穗粗(ED)、穗行数(RN)、行粒数(KN)及吐丝期(DS)、散粉期(DP)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位点进行定位分析。并将定位结果与导入系群体自身的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QTL进行了比较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参考IBM2008遗传图谱,利用均匀分布于全基因组的215个SSR标记对导入系群体进行基因型分析发现,导入系群体每个系平均导入片段数14个,导入片段的平均长度9.9cM,背景回复率为84.6%。2.GCA和SCA在导入系群体中变异幅度比较大,呈正态分布或接近正态分布。单株产量GCA与百粒重GCA、穗长GCA、穗粗GCA、行粒数GCA的相关性在3个环境中均达到了极显着水平,相关系数在0.40-0.77之间。单株产量SCA与不同性状相关程度不同,但是与百粒重SCA、穗长SCA、穗粗SCA、行粒数SCA至少在两个环境中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3.10个性状在3个环境下共检测到产量和产量相关GCA和SCA位点分别为165和210个,其中两个及两个以上环境中检测到的位点分别为100个和39个。单株产量(YP)共定位到19个GCA显着位点25个SCA显着位点,百粒重(KW)共定位到17个GCA显着位点16个SCA显着位点,穗行数(RN)共定位到10个GCA显着位点21个SCA显着位点,行粒数(KN)共检测到16个GCA显着位点18个SCA显着位点,株高(PH)共检测到22个GCA位点29个SCA显着位点,穗位高(EH)共检测到9个GCA显着位点17个SCA显着位点,穗长(EL)共检测到25个GCA显着位点35个SCA显着位点,穗粗(ED)共检测到20个GCA显着位点24个SCA显着位点,吐丝期(DS)共检测到11个GCA显着位点17个SCA显着位点,散粉期(DP)共检测到16个GCA显着位点8个SCA显着位点。比较GCA位点和SCA位点发现,只有15个位点同时控制GCA和SCA,其中株高3个,百粒重、穗长、穗粗、吐丝期各2个,穗行数、行粒数、穗位高和散粉期各1个。表明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遗传基础不同。4.导入系自身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在4个环境下共定位到371个显着位点,其中104个在两个及两个以上环境中定位到。比较定位到的GCA显着位点和导入系自身显着位点,发现二者共定位的位点有26个,其中株高和散粉期各5个,穗位高4个,行粒数、穗行数和吐丝期各3个,穗长2个,百粒重1个,而单株产量和穗粗性状没有共定位的位点。10个位点同时控制SCA和导入系自身相应的性状,其中穗位高3个,穗行数、行粒数各2个,单株产量、穗粗、散粉期各1个。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GCA与导入系自身相应性状相关分析也发现除吐丝期、散粉期、穗行数、株高、穗位高等性状的GCA与自身性状相关性较显着外(0.22≤r≤0.58),其它相关系数均较低,尤其是单株产量GCA与导入系自身单株产量呈负相关关系。SCA与导入系自身性状间的相关性均较低(r<0.39)。说明大多数性状配合力与导入系自身性状的遗传基础是不同的。5.对所有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进行了显着位点数与一般配合力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二者达到了显着相关水平,相关系数在0.28至0.69之间。说明一般配合力值会随有效配合力位点数的增加而增加。本研究再次证明配合力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可以用定位产量性状QTL的方法定位配合力位点,育种中可以通过聚合有效的配合力位点达到改良自交系的目的。本研究结果可以为杂交育种提供理论支持,同时定位的标记可为分子育种提供参考。

王晓东[10](2012)在《我国北方玉米品种及自交系更替过程中产量和生理特性的演进》文中指出本试验于2009~2010年在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金家镇、沈阳农业大学科研基地及沈阳市特种玉米遗传育种与生理重点实验室进行。选用1950年代以来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4个OPV品种和31玉米杂交种,以及亲本自交系为试材,探讨我国玉米品种及其亲本自交系更替过程中农艺性状、产量杂种优势、干物质积累特性、生理特性及品质的演变规律,明确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对产量形成的重要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年代品种随着年代的推进产量逐渐增加,低、中、高密度下年代间平均增长比率分别为16.7%、15.7%和21.6%,且各年代间差异均达显着或极显着水平,表明近年代品种产量改良效果显着。随产量的提高,不同年代品种穗长、穗粗、穗行数、百粒重明显增加,近年代品种秃尖度较大、出籽率较低,说明这两项指标正向不利方向发展。1970S和2000S品种的株高、穗位高显着高于其它年代,且1970S品种穗位/株高显着高于其它年代,表明1970S品种重心较高,而1970S后品种重心则逐渐降低。年代更替过程中,各品种茎叶夹角逐渐减小、叶向值显着提高、持绿性明显增加;近年代品种雄穗分支数显着减少,倒伏率、倒折率明显降低。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低、中、高密度下百粒重、穗行数、穗粒数、穗长、穗粗、粒长、叶向值与产量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对产量的贡献率居前三位的为粒长、穗粗和穗长。2.自交系随着年代的推进产量逐渐增加,三个密度下年代间增加幅度在3.1%-37.3%之间;穗长、穗粒数变化不明显;穗粗、粒长、百粒重及叶向值呈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倒伏率、倒折率、雄穗长、雄穗分支数呈降低趋势,近年代品种与早年代间差异达显着或极显着水平,说明这些性状的正向改良是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显示,三个密度下百粒重、穗粗、粒长、叶向值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对产量贡献率较大的为穗粗、穗长和叶向值。3.我国不同年代单交种产量及中亲值产量均随年代的推进整体呈增加趋势。绝对杂种优势随年代的推进逐渐增加,低密度、中密度、高密度下绝对杂种优势平均增加比率分别为3.9%、7.9%和18.8%,而相对杂种优势、中亲优势及杂种优势指数在低密度、中密度下略有降低趋势,在高密度下略有增加趋势;超高亲优势年代间变化较为平缓,1980S-1990S品种超低亲优势显着低于1970S。通过以上分析表明,低密度下杂种优势对产量的贡献率较大,随着密度的增加杂种优势越来越小,说明非杂种优势因素对产量的贡献率越来越大。4.不同年代品种干物质积累量随年代的推进呈增加–降低–增加趋势。1950S品种各个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均小于其它年代品种;2000S年代品种灌浆中后期干物质积累速率高于其它年代品种,成熟时茎、叶、鞘干物质积累量高于其它年代品种,但其籽粒干物重所占比例较低,经济系数较小。各年代品种比较,茎的转运量、转运率及对籽粒贡献率均以1990S品种最高;叶的转运量以1980S品种最高,转运率和对籽粒贡献率以1950S品种最高;鞘的转运量和转运率以1980S品种最高,对籽粒贡献率以1950S品种最高。1950S和1990S品种灌浆强度较大,但灌浆持续期短,1970S和1980S品种灌浆持续期较长,但灌浆强度较小,2000S品种灌浆强度较强,灌浆持续期较长,利于高产。1950S-1980S品种脱水速率逐渐加快,而1990S和2000S品种脱水速率明显低于其它年代品种。5.对不同年代品种灌浆期穗位叶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保护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产物的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光合速率随年代的推进呈增加趋势;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量呈增加趋势,这种趋势在灌浆后期越发明显;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呈降低趋势,说明近期品种持绿性优于早期品种,利于后期光合作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增加趋势,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逐渐降低,这种趋势在灌浆后期尤为突出,表明近期品种具有较强的清除活性氧的能力。6.1970S-2000S品种淀粉含量逐渐增加,低、中、高密度下年代间平均增长比率分别为0.88%、0.81%和0.77%,且1970S品种与其它年代间差异达极显着水平;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与淀粉含量均呈负相关关系,说明1970S-2000S品种更替过程中籽粒淀粉含量逐渐增加,而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则呈降低趋势。容重的变化整体较为平缓,年代间差异不大。相关分析表明淀粉含量、籽粒容重与产量呈正相关关系,蛋白质、脂肪、赖氨酸含量与产量呈负相关关系。以上分析说明我国北方地区玉米品种更替过程中品质逐渐下降。7.自交系更替过程中,1980S自交系淀粉和脂肪含量高于其它年代,蛋白质含量则显着低于其它年代;1970S-1990S自交系籽粒赖氨酸含量逐渐降低。

二、黔西北山区玉米主要数量性状一般配合力间相关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黔西北山区玉米主要数量性状一般配合力间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20个新选玉米自交系产量和穗部性状配合力及其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方差分析
    2.2 配合力效应分析
        2.2.1 一般配合力(GCA)分析
        2.2.2 特殊配合力(SCA)分析
        2.2.3 对照优势分析
    2.3 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值相关性分析
3 讨 论
    3.1 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
    3.2 穗部性状与产量一般配合力(GCA)的关系
4 结 论

(2)小麦中燕96-3籽粒灌浆特性及其相关基因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小麦籽粒灌浆特性
    1.2 小麦籽粒灌浆参数与粒重的相关研究
    1.3 小麦籽粒灌浆速率的QTL定位及其与粒重相关的研究现状
    1.4 籽粒灌浆特性遗传概况
    1.5 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种质资源利用研究概况
    1.6 基因表达分析的相关研究
        1.6.1 基因的差异表达
        1.6.2 基因差异表达的研究方法
        1.6.3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1.6.4 籽粒灌浆相关基因表达研究概况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8 主要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田间实验及取材
        2.2.2 籽粒粒重测定
        2.2.3 籽粒灌浆参数测定
        2.2.4 籽粒表型数据测定
        2.2.5 组织学观察
        2.2.6 总RNA的提取
        2.2.6.1 RNA提取前准备
        2.2.6.2 RNA提取及检测
        2.2.6.3 RNA质量检测
        2.2.7 cDNA第一条链合成
        2.2.8 基因表达分析
        2.2.8.1 引物设计
        2.2.8.2 实时荧光定量PCR
3 结果与分析
    3.1 灌浆期籽粒粒重变化
        3.1.1 灌浆期籽粒鲜重变化
        3.1.2 灌浆期籽粒干重变化
        3.1.3 籽粒的粒长、粒宽、粒厚以及千粒重变化
    3.2 小麦籽粒灌浆特性
        3.2.1 籽粒灌浆过程拟合
        3.2.2 籽粒灌浆参数分析
        3.2.3 籽粒灌浆参数与千粒重相关性分析
    3.3 籽粒组织学分析
        3.3.1 籽粒胚乳细胞大小以及种皮形态的变化
        3.3.2 籽粒淀粉的动态变化以及粒径大小的分析
        3.3.2.1 淀粉颗粒的动态变化
        3.3.2.2 籽粒淀粉颗粒大小的变化
    3.4 灌浆期籽粒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3.4.1 总RNA的质量检测
        3.4.2 籽粒发育相关基因的q RT-PCR分析
        3.4.2.1 淀粉相关基因的q RT-PCR分析
        3.4.2.2 粒重相关基因的q RT-PCR分析
        3.4.2.3 籽粒蛋白相关基因的q RT-PCR分析
        3.4.2.4 籽粒大小相关基因的q RT-PCR分析
        3.4.2.5 籽粒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与灌浆速率的相关分析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小麦籽粒千粒重与表型的相关
        4.1.2 小麦籽粒灌浆参数与千粒重的相关
        4.1.3 小麦籽粒灌浆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4.1.4 胚乳细胞和淀粉对籽粒灌浆的影响
        4.1.5 中燕96-3灌浆特性的进一步利用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3)四川当前主要玉米种质杂种优势类群及产量配合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玉米种质资源的形成与利用
        1.1.1 玉米的起源与驯化
        1.1.2 玉米的传播与分布
        1.1.3 玉米的种质多样性与分类
        1.1.4 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利用现状
    1.2 DNA分子标记与测序技术的发展
        1.2.1 分子标记的类型
        1.2.2 传统(一代)测序技术简介
        1.2.3 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的突破
        1.2.4 第三代测序技术的发展
        1.2.5 各类测序技术的广泛应用
    1.3 植物性状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群划分
        1.3.1 配合力的概念
        1.3.2 配合力的测定及评价
        1.3.3 配合力在植物中的研究概况
        1.3.4 玉米产量相关性状配合力的研究进展
        1.3.5 基于配合力的玉米杂种优势群划分
        1.3.6 基于分子标记的玉米类群划分
    1.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其对重要性状的研究进展
        1.4.1 连锁不平衡(LD)的概念及原理
        1.4.2 影响连锁不平衡(LD)的因素
        1.4.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发展
        1.4.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基本方法
        1.4.5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应用
    1.5 本研究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的意义
        1.5.2 技术路线
        1.5.3 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基于SNPs的四川当前玉米种质的遗传特征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DNA样品制备
        2.1.3 玉米GBS文库构建与测序
        2.1.4 SNP基因型鉴定
        2.1.5 SNP统计分析
        2.1.6 亲缘关系评估
        2.1.7 群体结构分析
        2.1.8 连锁不平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基因组DNA提取
        2.2.2 Illumina xten测序
        2.2.3 参考基因组序列比对
        2.2.4 SNP的鉴定与筛选
        2.2.5 SNP特征分析
        2.2.6 Kinship分析
        2.2.7 群体结构分析
        2.2.8 主成分分析
        2.2.9 系统发育树分析
        2.2.10 亚群间遗传多样性分析
        2.2.11 连锁不平衡分析
    2.3 讨论与结论
        2.3.1 GBS提供经济高效的基因分型技术
        2.3.2 四川当前玉米育种种质的遗传多样性
        2.3.3 四川当前玉米育种自交系群体的连锁不平衡距离
        2.3.4 四川当前玉米种质的杂种优势模式与利用
第三章 四川当前玉米种质的产量配合力评价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杂交组合配制
        3.1.3 田间试验设计
        3.1.4 产量相关性状调查
        3.1.5 性状资料的整理与描述
        3.1.6 表型差异显着性检验
        3.1.7 产量性状配合力分析
        3.1.8 表型相关性分析
        3.1.9 杂种优势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杂交组合产量性状的群体表现
        3.2.2 组合间的表型方差分析
        3.2.3 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
        3.2.4 亲本配合力效应与杂交组合表型的相关性
        3.2.5 144个自交系的综合评价
        3.2.6 杂种优势分析及杂优类群划分
    3.3 讨论与结论
        3.3.1 玉米产量性状及其配合力相关性
        3.3.2 配合力评价中测验种的选择
        3.3.3 四川当前育种自交系配合力评价与后续应用
        3.3.4 四川当前玉米育种自交系的杂优类群划分
第四章 玉米产量性状配合力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田间试验和性状调查
        4.1.3 基因型鉴定
        4.1.4 亲缘关系、LD和群体结构评估
        4.1.5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关联分析模型的选取
        4.2.2 产量性状GCA显着位点
        4.2.3 两个环境中的一致性GCA位点
        4.2.4 本研究中产量GCA位点与早期结果的比较
    4.3 讨论与结论
        4.3.1 适合关联分析表型性状的选择
        4.3.2 关联分析群体构建
        4.3.3 LD大小及模型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4.3.4 玉米产量相关性状配合力位点研究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讨论
    5.1 四川当前玉米种质的遗传结构
    5.2 四川当前玉米种质的产量性状配合力
    5.3 基于四川当前玉米种质的GCA分子位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玉米育种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玉米育种理论分析与系统开发技术选择
    2.1 玉米育种的遗传力分析
        2.1.1 广义遗传的环境方差估计
        2.1.2 狭义遗传的回交估计
    2.2 玉米育种的配合力分析
        2.2.1 配合力育种分析基本原理
        2.2.2 配合力的数学模型
        2.2.3 配合力分析的方法
    2.3 玉米育种数据分析方法选择
    2.4 玉米育种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技术选择
        2.4.1 Asp.net的技术发展与优势
        2.4.2 玉米育种信息库使用的数据库技术
        2.4.3 Ajax技术与JSON数据格式的使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玉米育种信息管理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3.1 玉米育种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3.1.1 系统的功能性需求
        3.1.2 系统的非功能性需求
        3.1.3 系统的其他需求
    3.2 玉米育种信息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玉米育种信息管理系统的详细设计
    4.1 玉米育种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模式的选择
        4.1.1 ASP.NET MVC三层设计模式
        4.1.2 NVelocity模板技术
    4.2 玉米育种信息管理系统网络框架设计
    4.3 玉米育种信息管理系统业务流程设计
        4.3.1 客户端浏览器的业务流程
        4.3.2 服务器端的业务流程
    4.4 玉米育种信息管理系统总体功能模块设计
    4.5 玉米育种信息管理系统UML建模设计
        4.5.1 系统用例的设计
        4.5.2 系统类图的设计
    4.6 玉米育种信息数据库设计
        4.6.1 玉米育种信息数据来源
        4.6.2 数据库设计原则
        4.6.3 SqlHelper助手类的引入
        4.6.4 玉米育种信息数据库的表结构设计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玉米育种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
    5.1 玉米育种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平台的选择
    5.2 玉米育种信息管理系统服务器端的实现
    5.3 玉米育种信息管理系统各功能模块的具体实现
        5.3.1 玉米产品展示模块的实现
        5.3.2 玉米育种科研人员登录过程的实现
        5.3.3 玉米相关数据管理模块的实现
        5.3.4 玉米育种配合力分析模块的实现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5)新选白粒玉米自交系亲缘关系及其利用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玉米在粮食安全中的战略地位
    1.2 玉米种质资源研究概述
        1.2.1 玉米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研究概况
        1.2.2 白粒玉米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
        1.2.3 玉米种质扩增、改良和创新的必要性
        1.2.4 玉米种质资源创新的途径
        1.2.4.1 地方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
        1.2.4.2 国外玉米优良种质资源的引进利用
        1.2.4.3 玉米近缘种的研究利用
    1.3 主要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
    1.4 配合力的研究与应用
        1.4.1 配合力概念及分析方法
        1.4.2 配合力研究在育种中的应用
    1.5 SSR分子标记在玉米种质研究中的应用
    1.6 本研究目的、技术路线和意义
        1.6.1 研究目的
        1.6.2 技术路线
        1.6.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室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1.2.1 DNA的提取和纯化
        2.1.2.2 SSR检测
        2.1.2.3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1.2.5 实验室资料统计分析
    2.2 田间试验材料与方法
        2.2.1 供试材料
        2.2.2 试验方法
        2.2.3 田间数据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51 份白粒玉米自交系SSR分析
    3.2 配合力结果分析
        3.2.1 各性状配合力的方差分析
        3.2.2 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分析
        3.2.2.1 单株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一般配合力效应
        3.2.2.2 穗部其他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
        3.2.2.3 植株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
        3.2.3 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分析
        3.2.3.1 单株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特殊配合力效应
        3.2.3.2 穗部其他性状特殊配合力效应
        3.2.3.3 植株性状特殊配合力效应
        3.2.4 单株产量总配合力效应分析
    3.3 60 份F1杂交组合单株产量的对照杂种优势分析
    3.4 16 份亲本自交系杂种优势群的划分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51 份玉米自交系SSR标记结果与评述
    4.2 16 份自交系综合利用评价
        4.2.1 一般配合力评价及利用
        4.2.2 特殊配合力评价及利用
        4.2.3 总配合力效应及对照杂种优势分析
    4.3 产量SCA和SSR分子标记对杂种优势群的划分
    4.4 下一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项目
附录2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

(6)玉米育种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配合力分析基本原理
    1. 1 配合力概述
    1. 2 配合力的数学模型
    1. 3 配合力分析方法
2 辅助玉米育种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2. 1 功能设计
    2. 2 数据库设计
    2. 3 系统流程
3 系统设计实现
4 结论与讨论

(7)鲜食糯玉米种性品质及其综合评判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鲜食糯玉米概况
    1.2 糯玉米的营养价值
    1.3 糯玉米的经济价值
    1.4 国内外鲜食糯玉米的研究
        1.4.1 国外糯玉米研究
        1.4.2 我国鲜食糯玉米的育种现状
    1.5 糯玉米新组合评判方法的研究
        1.5.1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1.5.2 优序图法
        1.5.3 多因素综合评判
        1.5.4 灰色关联度分析
        1.5.5 灰色关联分析的应用
    1.6 本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1.7 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7.1 研究内容
        1.7.2 主要思路
第二章 鲜食糯玉米种性品质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与地点
        2.1.2 试验基本情况
        2.1.3 调查项目
        2.1.4 数据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鲜果穗主要性状及鲜穗产量因素的变异
        2.2.2 鲜食糯玉米新组合主要穗部性状和产量的比较分析
        2.2.3 鲜食糯玉米穗部性状的相关分析
        2.2.4 鲜食糯玉米穗部性状与产量的通径分析
        2.2.5 穗部性状与产量的主成分分析
        2.2.6 参试组合品尝鉴定结果
    2.3 小结
第三章 黄淮海鲜食糯玉米综合评判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基本情况
        3.1.3 参试组合性状调查标准
        3.1.4 数据转化
        3.1.5 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原理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各性状调查结果的平均值
        3.2.2 数据转化值
        3.2.3 各性状权重确定
        3.2.4 确定最优性状,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3.2.5 计算灰色关联度系数
        3.2.6 计算各组合关联度,排出各组合位次
        3.2.7 组合筛选结论
    3.3 小结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种性品质分析讨论
        4.1.2 糯玉米综合评判方法讨论
    4.2 结论与展望
        4.2.1 参试 31 个糯玉米组合中,有两个较优组合
        4.2.2 “京彩甜糯”符合糯玉米品种审定的要求,已通过国家审定
        4.2.3 灰色综合评判方法可作为联合方差,高稳系数分析方法的补充
        4.2.4 权重系数的判定和相关性状的选定比较关键
        4.2.5 鲜食糯玉米产业发展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图

(8)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在o2玉米自交系性状选育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统计分析方法
        1.3.1 主成分分析
        1.3.2 逐步回归分析
        1.3.3 遗传相关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性状遗传分量的贡献
    2.2 性状基因型值对总遗传变异的作用
    2.3 相关性状的筛选
        2.3.1 根据遗传基因型相关阵挑选重点选育性状
        2.3.2 根据重点选育性状进行选育的结果
    2.4 自交系的重要性状表现与类型
3 结论与讨论

(9)利用导入系群体研究玉米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配合力的遗传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1 前言
    1.1 研究现状
    1.2 配合力研究
        1.2.1 配合力研究与杂交育种
        1.2.2 配合力分析方法
    1.3 作物QTL定位研究进展
        1.3.1 连锁定位
        1.3.1.1 连锁定位的群体
        1.3.1.2 连锁定位的方法
        1.3.1.3 精细定位和克隆
        1.3.2 关联分析
        1.3.2.1 关联分析的研究进展
        1.3.2.2 关联分析和连锁分析的整合
    1.4 作物配合力QTL定位研究进展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田间试验设计
    2.3 导入系及测交群体的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表型鉴定
    2.4 导入系基因型分析
        2.4.1 DNA的提取及质量鉴定
        2.4.2 SSR基因型分析
    2.5 导入系各性状配合力分析
    2.6 数据分析及显着位点检测
3 结果与分析
    3.1 导入系基因型分析
    3.2 各性状配合力分析
        3.2.1 导入系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配合力表现及方差分析
        3.2.2 单株产量配合力与其它性状配合力的相关性分析
    3.3 各性状GCA显着位点检测结果
        3.3.1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GCA定位结果
        3.3.2 产量相关性状及生育期GCA定位结果
    3.4 各性状SCA显着位点检测结果
        3.4.1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SCA定位结果
        3.4.2 产量相关性状及生育期性状SCA定位结果
        3.4.3 导入系自身与GCA、SCA共定位到的位点数统计
    3.5 导入系群体结果与分析
        3.5.1 导入系群体各性状表现
        3.5.2 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显着位点检测结果
        3.5.2.1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定位结果
        3.5.2.2 产量相关性状定位结果
        3.5.2.3 生育期性状QTL定位结果
        3.5.3 单株产量性状与其它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3.6 导入系自身性状与其对应配合力的关系
        3.6.1 导入系自身性状与对应GCA的相关性
        3.6.2 导入系自身性状与其对应的SCA的相关性
    3.7 GCA聚合效应分析
4 讨论
    4.1 基于分子标记的QTL定位可以促进配合力遗传基础的研究
    4.2 配合力与导入系自身表现的关系
    4.3 单株产量配合力与其它产量相关性状配合力呈显着的相关性
    4.4 GCA位点聚合效应分析及育种应用
    4.5 本研究的不足和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1 DNA抽提方法及试剂配方
    附录2 PCR反应体系和扩增条件
    附录3 PAGE胶的制备及试剂配方
附录B
    已发表论文
致谢

(10)我国北方玉米品种及自交系更替过程中产量和生理特性的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我国玉米品种更替的历程
    1.2 国内外有关玉米品种更替的研究现状
        1.2.1 品种更替过程中对性状的改良
        1.2.2 品种更替过程中的自交系改良
        1.2.3 品种更替过程中产量杂种优势的演变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我国北方玉米品种更替过程中农艺性状及产量的演变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测定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产量的演变
        2.2.2 穗部性状的演变
        2.2.3 植株形态特征的变化
        2.2.4 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北方玉米自交系更替过程中农艺性状及产量的演变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测定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产量的演变
        3.2.2 穗部性状的演变
        3.2.3 植株形态特征的变化
        3.2.4 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北方不同年代杂交种产量杂种优势的变化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1.3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年代杂交种产量及中亲产量的变化
        4.2.2 不同年代杂交种产量杂种优势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北方不同年代玉米品种产量形成及生理基础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材料
        5.1.2 试验设计及测定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年代玉米品种群体干物质的积累变化
        5.2.2 不同年代玉米品种群体干物质的分配特点
        5.2.3 不同年代玉米品种灌浆特性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北方不同年代玉米品种生理特性的变化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供试材料
        6.1.2 试验设计及测定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年代玉米品种灌浆期光合速率的变化
        6.2.2 不同年代玉米品种灌浆期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6.2.3 不同年代品种叶片保护酶活性及膜质过氧化产物的变化
        6.2.4 不同年代玉米品种色素含量与膜质过氧化产物的关系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北方玉米品种更替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及与产量的关系
    7.1 试验材料与方法
        7.1.1 供试材料
        7.1.2 试验设计
        7.1.3 测定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不同年代玉米品种品质的变化
        7.2.2 品质与产量的关系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北方玉米自交系更替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及与产量的关系
    8.1 试验材料与方法
        8.1.1 供试材料
        8.1.2 试验设计
        8.1.3 测定方法
    8.2 结果与分析
        8.2.1 不同年代玉米品种品质的变化
        8.2.2 品质与产量的关系
    8.3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不同年代玉米品种产量及农艺性状的演变特征
    9.2 不同年代玉米自交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变化规律
    9.3 不同年代玉米品种产量杂种优势的变化
    9.4 不同年代玉米品种产量形成的生理基础
    9.5 不同年代玉米品种生理指标的变化
    9.6 不同年代玉米品种、自交系品质的变化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四、黔西北山区玉米主要数量性状一般配合力间相关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个新选玉米自交系产量和穗部性状配合力及其相关性研究[J]. 罗黎明,蒋辅燕,高连彰,和永昌,汪燕芬,吴海兰,毕亚琪,尹兴福,何永健,包改丽,姚文华,徐春霞,王晶,陈洪梅. 西南农业学报, 2021(10)
  • [2]小麦中燕96-3籽粒灌浆特性及其相关基因表达分析[D]. 杨帅. 贵州大学, 2020(04)
  • [3]四川当前主要玉米种质杂种优势类群及产量配合力研究[D]. 冷益丰.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7)
  • [4]玉米育种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D]. 李雪. 沈阳农业大学, 2016(01)
  • [5]新选白粒玉米自交系亲缘关系及其利用潜力研究[D]. 潘周云. 贵州大学, 2016(03)
  • [6]玉米育种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J]. 李雪,杨涛. 江苏农业科学, 2016(01)
  • [7]鲜食糯玉米种性品质及其综合评判方法的研究[D]. 顾正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2)
  • [8]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在o2玉米自交系性状选育上的应用[J]. 杨文鹏,王伟. 贵州农业科学, 2013(06)
  • [9]利用导入系群体研究玉米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配合力的遗传基础[D]. 齐欢欢. 华中农业大学, 2013(02)
  • [10]我国北方玉米品种及自交系更替过程中产量和生理特性的演进[D]. 王晓东. 沈阳农业大学, 2012(01)

标签:;  ;  ;  ;  ;  

黔西北山区玉米主要数量性状一般配合力相关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