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原因分析

15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原因分析

一、15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原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晓玉[1](2020)在《绝经后宫腔积液女性发生子宫内膜癌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分析绝经后宫腔积液女性发生子宫内膜癌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随机收集2019年0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妇科门诊的绝经后经阴道超声提示有宫腔积液的患者150例,收集患者的年龄、绝经年龄、宫腔积液量、子宫内膜厚度、血流信号、是否合并阴道出血、是否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绝经后是否使用雌激素类药物、是否肥胖(BMI≥28kg/m2)等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自愿行宫腔镜检查并取活检,最终以病理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将150例患者分为绝经后宫腔积液合并子宫内膜癌组作为观察组(25例),绝经后宫腔积液合并良性病变组作为对照组(125例),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组的临床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具有高度的统计学意义或显着性差异。结果两组的绝经年龄、绝经后使用雌激素类药物、肥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34,x2=0.000、1.918,均P>0.05);而观察组的绝经时间、宫腔积液量、子宫内膜厚度、血流信号、合并阴道出血、合并高血压和(或)糖尿病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61,u=6.301,t=8.748,x2=60.732、4.075、4.567,均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绝经后宫腔积液女性发生子宫内膜癌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绝经时间、宫腔积液量、子宫内膜厚度、血流信号、合并阴道出血、合并高血压和(或)糖尿病(均P<0.05),并根据OR值大小,可知各独立危险因素与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关联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子宫内膜厚度、合并高血压和(或)糖尿病、血流信号、宫腔积液量、合并阴道出血、绝经时间。结论1.对于绝经后发现有宫腔积液的患者,应考虑合并有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尤其要考虑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是否合并高血压和(或)糖尿病、是否存在血流信号、宫腔积液量多少、是否合并阴道出血以及绝经时间长短的情况。2.各独立危险因素与绝经后宫腔积液女性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关联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子宫内膜厚度、合并高血压和(或)糖尿病、血流信号、宫腔积液量、合并阴道出血、绝经时间。3.若绝经后发现有宫腔积液,同时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增厚,可见血流信号,一旦出现阴道出血症状,且既往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两种慢性疾病,应高度警惕子宫内膜癌的发生。4.宫腔镜检查结果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具有很高的符合率,对于绝经后有宫腔积液的女性应及时行宫腔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子宫内膜病变。

袁野[2](2019)在《妇科超声检查诊断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临床价值探讨》文中提出目的:对于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开展妇科超声检查诊断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价值施行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所收诊的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资料100例施行分析,所选10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通过随机法加以分组,其中5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接受病理检查方式进行诊断作为对照组,剩余5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接受妇科超声检查进行诊断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结果:两组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接受不同检查方式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对比差异明显。结论:临床中对于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为其提供妇科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比较高。

傅文英,吴兵,赵楼萍,孙瑞先,余燕华[3](2019)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妇科超声分析及其保健措施》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采用妇科超声进行绝经后阴道出血诊断的临床价值,并分析针对性保健措施。方法选取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100例,均接受妇科超声检查,并将超声检查结果同子宫刮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10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共计包括48例萎缩性子宫内膜,23例子宫内膜增生,15例子宫内膜息肉,10例子宫内膜炎和4例子宫内膜癌;妇科超声对于萎缩性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增生的诊断准确率最高,分别为95. 8%、95. 7%,总体诊断准确率为92. 0%;以子宫内膜癌作为阳性检查结果,其他为阴性。本次研究中,妇科超声检查对恶性绝经后阴道出血的诊断敏感值为75. 0%,特异性为92. 7%。结论妇科超声是一种有效的绝经后阴道出血检查方法,有助于明确出血原因,及早开展健康教育、感染预防、饮食管理等保健措施。

王林萍[4](2019)在《绒癌及绝经后子宫绒癌的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绒癌(Choriocarcinoma,CC),及绝经后子宫CC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并分析出CC尤其是绝经后子宫CC的临床表现、诊断分期、治疗及预后的特点,以便为临床医师提供有价值的临床资料,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第一部分:收集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在1980年1月-2018年12月诊断为CC的66例临床资料,分析总结患者入院时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误诊情况、治疗、近期疗效及随访等资料。第二部分:检索发表年份为1980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录于Pub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关于绝经后子宫CC的56例病例报道。另外加入1980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3例绝经后子宫CC患者病例资料,共59例。分析讨论绝经后子宫绒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影响预后的因素等。结果:第一部分:66例CC患者中,其中1例为卵巢CC,属于卵巢生殖细胞肿瘤范畴,将该例患者剔除。剩余65例患者,患者平均年龄为35.0岁,仅有3例为绝经后子宫CC,且有2例患者通过基因多态性分析确诊为非妊娠性绒癌(Non-gestational choriocarcinoma,NGC)。除去2例NGC,剩余63例患者前次妊娠的性质包括流产(38.1%),葡萄胎(28.6%),足月产(23.8%),异位妊娠(7.9%),另有1例同时合并宫内妊娠。前次妊娠的间隔时间范围为0-192月,CC是否在前次妊娠间隔时间1年以后发病与是否是葡萄胎妊娠无显着性差异(P=0.262)。CC最常见的症状为阴道出血(73.8%)。除去合并有宫内妊娠的患者,血β-hCG的范围为840-5410000mIU/ml,不同分期的CC血β-hCG的水平有显着性差异。本组中存在转移的患者占80.0%,其中肺转移所占比例最高63.1%。本组中高危患者占78.5%,低危患者占21.5%,低危患者中评分为0-4分的患者有6例,评分为5-6分的患者有8例。本组初诊误诊率达20.0%,其中异位妊娠最为常见。CC的治疗主要以化疗为主,手术为辅。化疗方案的选择上,低危患者有一半选择多药联合化疗,且绝大部分为20年前的患者,其中有2例首次化疗为单药化疗,化疗1个疗程后出现新的转移灶而改用多药联合化疗;高危患者绝大部分(86.0%)选择多药联合化疗,且以5-FU为主联合化疗较为多见。经治疗有64.6%的患者出院时达到CR,预后因素分析发现前次妊娠间隔时间≥12月,分期为III、IV,存在除外肺及阴道以外的转移,及未行盆腔手术治疗与预后不良有关(P<0.05)。第二部分:纳入了59例绝经后子宫CC的患者,其中行基因多态性分析的患者有5例,确诊为妊娠性绒癌的患者仅1例,确诊为NGC的患者有4例。该部分患者年龄范围为47-73岁,平均56.8岁,50-65岁患者占77.9%。绝经年限范围为0.5-23年,平均7.7年。孕次范围2-13次,平均5.4次,产次1-11次,平均4.0次。前次妊娠的性质中除去NGC患者,葡萄胎15.1%,流产30.2%,足月产54.7%。间隔时间范围3-30年,平均11.3年,前次妊娠的性质为葡萄胎、流产、足月产之间距离发病的间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次妊娠为足月产的间隔时间最长。治疗前血β-hCG的范围在4-2704040mIU/ml,存在转移的患者有50.9%。不同分期的绝经后子宫CC在治疗前血β-hCG水平上有差异(P=0.048<0.05),III、IV期的治疗前血β-hCG水平较高。绝经后子宫CC的预后评分较高,高危者占88.1%,低危者占11.9%,且低危患者评分均≥6分。本组中误诊的患者占39.0%,误诊疾病谱中前四位者为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子宫肌瘤变性、子宫肉瘤。在首次化疗方案的选择上,有40.9%的患者选择EMA-CO方案。本组患者有75.9%的患者行子宫切除手术。63.3%患者经治疗后达到CR,达CR患者的化疗总疗程数在患者是否行子宫切除手术治疗方面有差异(P=0.004),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化疗疗程数较少。分析影响近期疗效的因素中,绝经时间≥5年、评分≥13分和治疗前的血β-hCG≥104 mIU/ml为导致近期疗效不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1、CC根据病因可分为GC和NGC,育龄期妇女绝大部分子宫CC与妊娠相关,对于绝经后子宫CC,仍有GC与NGC之分,以NGC更为多见。2、绝经后子宫CC的特点:以50-65岁妇女较常见,患者一般有较高的孕产次,基本无生育需求,前次妊娠的性质足月产更为常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以绝经后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较为多见,需与妇科其他恶性肿瘤相鉴别,患者多合并其他内科基础疾病,体质较差。3、对任何疑似CC的患者应进行详细的问诊和查体。绝经后出血亦应考虑CC的可能,常规行血清β-hCG的检测,以除外滋养细胞疾病,减少漏诊和误诊。4、血β-hCG作为诊断和监测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治疗前血β-hCG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CC的FIGO分期及预后。5、对于绝经后子宫CC的诊断中,需注意排除是否合并有生殖细胞肿瘤或其他未分化的上皮性肿瘤成分。应用基因多态性分析区分GC和NGC仍是有必要的。6、绝经后子宫CC的化疗原则基本参照育龄期CC。绝经后子宫CC患者中高危患者所占比例较高,目前一线化疗方案为EMA-CO方案。手术切除子宫可以缩短化疗的疗程。但对于手术治疗能否改善绝经后子宫CC患者的预后,仍需进一步评估。7、在绝经后子宫CC患者中,绝经时间≥5年、评分≥13分和治疗前的血β-hCG≥104mIU/ml为导致近期疗效不佳的影响因素。

陈雪娇[5](2018)在《绝经后早期阴道出血的病因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绝经后早期阴道出血的病因,为绝经早期无器质性病变患者避免有创操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自2017年1月1日-2018年2月28日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门诊和住院的绝经后出血(Postmenopausal Bleeding,PMB)患者325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绝经年龄、绝经年限、初潮年龄、孕次、产次、妇科B超(子宫内膜厚度)、宫腔镜结果、宫腔深度、高血压、糖尿病、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雌二醇(Estradiol,E2)及病理学结果。依据患者的绝经年限依次分为绝经年限≤2年组(A组)、2年<绝经年限≤5年组(B组)以及年限>5年组(C组)。依据患者的FSH水平依次分为FSH<40 mIU/ml组和FSH≥40 mIU/ml组;将宫腔镜诊断与病理结果结合并参考术前B超结果将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最终诊断分为无器质性病变组、良性病变组和恶性病变组。对比分析各组中的各项资料。结果:1.绝经年龄为37至60岁,平均(51.25±3.25)岁,A组为(52.27±2.93)岁,B组为(51.81±2.43)岁与C组(50.89±3.43)岁,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2.初潮年龄为10至20岁,平均(14.08±1.39)岁,A组为(13.94±1.38)岁,B组为(13.83±1.37)岁与C年组为(14.17±1.39)岁,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4)。3.本组研究中A组50例,B组53例,C组222例,A组中子宫内膜无器质性病变、良性病变及恶性病变的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6.0%、38.0%和16.0%;B组中子宫内膜无器质性病变、良性病变及恶性病变的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7.7%、49.1%和13.2%;C组中子宫内膜无器质性病变、良性病变及恶性病变的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7.0%、50.5%和22.5%,三组在子宫内膜有无器质性病变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0);三组在子宫内膜有无良恶性病变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9)。4.FSH值在A组为(39.09±22.84)IU/L,B组为(47.05±27.02)IU/L,C组为(55.04±23.74)IU/L,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进一步多重比较分析显示,A组和C组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03)。E2值在A组为(40.19±55.33)pg/mL,B组为(18.77±11.15)pg/m,C组为(21.86±13.37)pg/m,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进一步多重比较分析显示,A组与B组及C组之间均存在显着差异(P=0.002和0.001)。FSH<40IU/L的患者在三组中所占比例分别为63.3%、51.7%和28.0%,三组之间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5.子宫内膜器质性病变与年龄、绝经年龄、孕次、宫腔深度、子宫内膜厚度、体重指数、高血压及糖尿病有关(P<0.05),其中子宫内膜厚度和糖尿病与子宫恶性病变有关(P<0.05)。结论:1.绝经后早期子宫出血的病因中子宫内膜无器质性病变居首位,其次是子宫内膜良性病变;2.卵巢残留卵泡再发育是绝经后早期阴道出血的原因之一;3.绝经后早期的子宫出血与绝经年龄、FSH、E2及子宫内膜病变有关。

付晓琴[6](2018)在《96例绝经后阴道出血原因及护理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女性患者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以医院进行治疗的96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所有患者绝经后的出血原因,并对其相应的护理方式进行探讨。结果:经分析统计可知,造成96例患者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内分泌失调、生殖器炎症、感染和妇科恶性肿瘤等原因。并且,随着女性年龄的逐渐增长,绝经年限的逐渐增加,妇科肿瘤性疾病的患病概率也在逐渐增加,造成患者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概率也就越大(P<0.05)。结论:通过采用全面的护理方式对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显着改善患者预后,疏导患者紧张、焦虑的负面心理状态,有助于患者治疗信心的提升。

肖燕[7](2017)在《妇科超声检查在绝经后阴道出血诊断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研究和分析妇科超声检查在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本科室就诊的20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先进行妇科超声检查,再进行子宫刮宫病理诊断,观察两组检查方法的确诊率、诊断结果等。结果妇科超声诊断的确诊率与子宫刮宫病理诊断的确诊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112,P=0.736);妇科超声诊断与刮宫病理诊断结果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采用妇科超声的诊断方法,确诊率高,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王田华,张慧英[8](201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女性健康意识及超声检查技术的提高,超声发现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增厚的比例明显上升。根据有无阴道出血可将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分为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伴阴道出血及无症状的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的病因及病理类型复杂,早期无临床症状或仅表现为绝经后阴道出血(postmenopausal bleeding,PMB),诊断性刮宫或与宫腔镜检查联合是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主要方式。目前子宫内膜厚度与子宫内膜病变的关系尚未明确,而对有无阴道出血的子宫内膜增厚的患者,对内膜增厚的评估的标准是不同的。根据子宫内膜厚度决定是否进一步检查以对子宫内膜病变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有重要意义。对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的发病原因、子宫内膜增厚的评估和诊疗进行阐述。

姜水清,张建凤[9](2017)在《超声检查绝经后阴道出血准确率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超声检查绝经后阴道出血准确率。方法:本研究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选取96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平均年龄为53.2±6.1岁。对96例绝经后阴道出血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结合病理检查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将96例绝经后出血患者的彩色多普勒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得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者为87例,准确率为90.6%。96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中,萎缩型内膜为35例,超声诊断30例,准确率为85.7%;内膜增生为23例,超声诊断21例,准确率为91.3%;内膜炎为14例,超声诊断准确率为100%;粘膜下肌瘤为10例,超声诊断为8例,准确率为80%;内膜癌为2例,超声诊断准确率为100%。内膜厚度≤5cm可作为临界值,鉴别内膜有无癌变。结论: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作为绝经后阴道出血的首选方法,也是筛选有无内膜癌的重要手段之一。

张娇燕,陈玉梅,童芳,甘春燕,邓世昌,黄新苑[10](2016)在《女性绝经后阴道出血病变类型和相关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临床原因与病理分析。方法:通过对2013年5月至2015年2月医院收治的12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进行病理检查分析患者阴道出血病理分型,同时对引发患者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临床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非条件回归分析,分析引发患者出血的临床原因。结果:统计12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病理分型结果显示120例患者中有93例患者为炎性病变,其中有27例细菌性阴道炎占22.50%,39例老年性阴道炎占32.50%,子宫内膜炎12例占10.00%,9例盆腔炎占7.50%,6例卵巢囊肿占5.00%;恶性病变患者有27例,包括13例子宫内膜癌占10.83%,宫颈癌7例占5.83%,平滑肌肉瘤4例占3.33%,间质瘤2例占1.67%,卵巢癌1例占0.83%;对影响患者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临床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过大、绝经时间较长及子宫内膜过厚均为单独影响患者阴道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多以炎性病变为出血原因,患者年龄较大、绝经时间较长、子宫内膜较厚均会引发患者阴道出血。

二、15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原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5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绝经后宫腔积液女性发生子宫内膜癌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表
讨论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绝经后女性宫腔积液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名单
个人简历

(2)妇科超声检查诊断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临床价值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3)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妇科超声分析及其保健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超声检查结果
    2.2 诊断价值分析
3 讨论

(4)绒癌及绝经后子宫绒癌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Ⅹ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绒癌的临床分析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方法
        1.1.3 诊断标准及临床分期
        1.1.4 疗效评价标准
        1.1.5 随访
        1.1.6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年龄
        1.2.2 孕产史
        1.2.3 前次妊娠的性质及间隔时间
        1.2.4 临床表现
        1.2.5 辅助检查
        1.2.6 分期及预后评分
        1.2.7 误诊情况
        1.2.8 治疗
        1.2.9 近期疗效及随访
    1.3 小结
二、绝经后子宫绒癌的临床分析
    2.1 对象和方法
        2.1.1 文献来源
        2.1.2 病例资料分析
        2.1.3 统计学方法
    2.2 结果
        2.2.1 发病年龄及绝经年限
        2.2.2 孕产次
        2.2.3 前次妊娠的性质及间隔时间
        2.2.4 主诉
        2.2.5 血β-hCG的水平及转移部位
        2.2.6 分期及预后评分
        2.2.7 误诊情况
        2.2.8 治疗
        2.2.9 近期疗效及随访
    2.3 小结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滋养细胞疾病的临床和诊断特点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绝经后早期阴道出血的病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1 对象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论文参考文献
综述 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诊断研究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96例绝经后阴道出血原因及护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心理护理
        1.2.2 健康教育
        1.2.3饮食护理
        1.2.4 用药指导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96例患者绝经后阴道出血原因分析
    2.2 绝经年限与恶性肿瘤间的关系
3 讨论

(7)妇科超声检查在绝经后阴道出血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评价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妇科超声诊断与子宫刮宫病理诊断确诊率比较
    2.2 妇科超声诊断与刮宫病理诊断结果比较
3 讨论

(8)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的病因
2 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的评估
    2.1 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伴阴道出血
    2.2 无症状的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
    2.3 激素及激素类似物对子宫内膜的影响
3 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的治疗
4 结语

(9)超声检查绝经后阴道出血准确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统计方法。
2 研究结果
3 讨论

(10)女性绝经后阴道出血病变类型和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检查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患者绝经后阴道出血病变类型及检出率
    2.2 患者绝经后阴道出血临床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
    2.3 患者绝经后阴道出血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四、15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原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绝经后宫腔积液女性发生子宫内膜癌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 刘晓玉. 河北北方学院, 2020(06)
  • [2]妇科超声检查诊断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临床价值探讨[J]. 袁野.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19)
  • [3]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妇科超声分析及其保健措施[J]. 傅文英,吴兵,赵楼萍,孙瑞先,余燕华.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9(03)
  • [4]绒癌及绝经后子宫绒癌的临床分析[D]. 王林萍.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5]绝经后早期阴道出血的病因研究[D]. 陈雪娇. 天津医科大学, 2018(02)
  • [6]96例绝经后阴道出血原因及护理分析[J]. 付晓琴.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1)
  • [7]妇科超声检查在绝经后阴道出血诊断中的应用[J]. 肖燕.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29)
  • [8]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的研究进展[J]. 王田华,张慧英.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2017(04)
  • [9]超声检查绝经后阴道出血准确率研究[J]. 姜水清,张建凤. 健康之路, 2017(03)
  • [10]女性绝经后阴道出血病变类型和相关因素研究[J]. 张娇燕,陈玉梅,童芳,甘春燕,邓世昌,黄新苑. 中国性科学, 2016(10)

标签:;  ;  ;  ;  ;  

15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原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