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传染病与社会因素探讨

新发现传染病与社会因素探讨

一、新发现传染病与社会因素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刘尚君,罗雅楠,郭帅,郑晓瑛[1](2022)在《中国人口健康报告制度建立及经济学评价》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的阶段,同时仍处于健康模式的转变过程中,疾病谱和死亡谱蕴藏着庞大且复杂的人口健康安全风险,为我国公共卫生带来巨大的挑战。本文从制度优化的角度提出要建立适应我国国情与需求的"人口健康报告制度",并从人口经济学视角对其进行成本与收益分析,结果发现健康报告制度的提出是人口健康监测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当前公共卫生制度与服务体系发展处于"制度均衡"向"制度非均衡"的转折以及进行制度创新和优化的重要体现,其直接收益包括经济上成本的节约以及人群覆盖产生的数据与信息收益,间接收益包括通过健康报告制度产生的人群健康效益,即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

赵运[2](2021)在《全球健康治理中的国际组织语言政策——以世界卫生组织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国际组织在全球治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显着,其语言政策也对国际社会的交流与语言应用影响深远。其中,医疗卫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世界卫生组织(WHO)近两年来更成为全球抗疫的核心协调机构。文章选取世界卫生组织作为研究对象,从社会学结构功能主义视角出发,阐释世卫组织开展语言工作的社会动力,分析世卫组织语言政策的内容和形态以及语言政策在实现组织目标和愿景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并进一步提炼国际组织语言政策的普遍性特征。

尤爱国,李懿,李东晓,杜燕华,王海峰,叶莹,许汴利,黄学勇[3](2021)在《河南省2017-2020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监测分析》文中指出目的了解河南省2017-2020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监测病例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河南省2017-2020年SFTS病例特征进行分析。采集急性期病例血标本, 应用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新布尼亚病毒核酸。对部分分离到的病毒株扩增S片段基因, 进行同源性分析, 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 2017-2020年河南省共报告SFTS 1 767例(疑似病例1 000例、确诊病例767例), 累计死亡11例(疑似病例3例、确诊病例8例), 平均病死率为0.62%(11/1 767);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趋势χ2=12.018, P=0.001)。病例分布在6个城市28个县(区), 信阳市报告1 681例, 占病例总数的95.13%(1 681/1 767)。病例主要发生在4-10月, 占病例总数的96.10%(1 698/1 767)。男性发病率(0.38/10万)低于女性(0.54/10万)(χ2=54.855, P<0.001);40~84岁占病例总数的93.44%(1 651/1 767);农民占病例总数的96.10%(1 698/1 767)。发生家庭聚集性疫情1起。共检测标本1 110份, 新布尼亚病毒的平均阳性率为39.19%(435/1 110), 不同年份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405, P<0.001)。分离到39株新布尼亚病毒中, S片段核苷酸同源性为94.76%~99.82%。39株病毒株完整S片段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 34株为A基因型、2株为B基因型, 3株为D基因型。结论 2017-2020年河南省SFTS以散发为主, 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 发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 发病范围不断扩大, 女性、≥40岁和农民多发, 不同年份新布尼亚病毒阳性率差异较大, 新布尼亚病毒主要流行型别为A基因型, 但仍需持续开展病原学监测。

曾志平,左中宝,王妙婵,徐爱芳,武静[4](2021)在《我国新发HIV感染者时空分布特征分析(2004—2017年)》文中指出目的了解我国新发HIV感染者的时空流行特点, 为HIV防控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2004—2017年我国新发HIV感染者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和国家统计局, 利用Joinpoint软件分析2004—2017年HIV发病趋势, 季节自回归综合移动平均(SARIMA)模型预测HIV发病率, 并使用Arcgis10.2软件观察HIV空间分布。结果 Joinpoint最终选择模型为1分段点模型(P=0.87), 分段点为2006年。2004—2017年, 14年的年平均百分比变化率为14.82(95%CI:11.74~18.02)。最佳SARIMA模型为(0, 1, 1)(0, 1, 1)12, 可写成(1-B)(1-B12)Xt=εt(1-0.704 74B)(1-0.275 82B12)。剔除季节效应和不规则噪声对HIV的影响后, HIV发病曲线变得更加平滑。我国HIV发病率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新疆以及西南地区(云南、四川、贵州和重庆等地)。HIV传播热点主要集中在我国西南地区, 包括广西、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 该区域主要为高-高聚集。结论目前中国HIV发病率较高且仍处于快速上升的阶段, HIV发病率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新疆和西南地区, 形成了广西、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地区高-高空间聚集性的特点。在今后的防控中, 应重点关注这些重点地区。

陈云良[5](2021)在《新发传染病单独归类规制研究》文中认为采取以法定传染病为核心的传统分类治理模式,已经无法妥善化解新发传染病所带来的危害。将法律上的新发传染病单独作为一类来规定,摆脱法定传染病规制模式的局限,直接赋予县级政府采取甲类传染病防控措施的权力。在认定标准上,应当采取负面排除已知传染病和正面认定表面证据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容错免责机制,完善更正义务。为了将预防关口前移,应当采取预防型立法与"疫情应对规制金字塔"相结合的方式,既要授予行政主体判断权和裁量权,又要通过比例原则保障科学性和合法性,杜绝玩忽职守与滥用职权,形成良性的动态系统,以弥补公共卫生法体系应对新发传染病的缺陷。全球化背景下,传统的国际卫生条例规制逻辑不能有效应对新发传染病,为此有必要专门缔结"大流行病国际条约",同时推进《国际卫生条例(2005)》变革,才有可能真正使人类有效应对新发传染病带来的危机。

龚胜生,莫慧[6](2021)在《2020年湖南省COVID-19疫情的地理学分析》文中认为以发病数和发病率为依据,利用ArcGIS 10.3软件和地理探测器,探究湖南省2020-01-21—02-28间COVID-19疫情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疫情演变具有时序阶段性。湖南省COVID-19流行过程可分为扩散期—鼎盛期—衰减期—消亡期4个阶段;所有发病县区中84.47%的首发病例为武汉输入。2)疫情传播具有交通依赖性。确诊患者和高发病率地区集中在铁路干线附近,"地级市早发、主城区多发"特征明显。3)疫情程度具有距离衰减性。邻近武汉的湘中、湘北、湘东北地区发病数和发病率最高。4)疫情分布具有空间集聚性。发病数和发病率集聚水平先增大后保持高位,疫情热点区位于长株潭及岳阳市,冷点区位于湘西州。5)疫情流行具有因子交互性。无风、寒冷、干燥的天气更利于疫情传播;人口密度、路网密度和GDP是影响疫情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自然因子与社会因子的交互作用最强。6)影响因子具有空间异质性。空间距离、人口密度对发病数和发病率两者的影响都有空间异质性,空间距离对湘东北地区疫情的影响最大,人口密度对湘西北、湘北地区疫情的影响最大;人口流动性、卫技人员数仅对发病数的影响有空间异质性,人口流动性的影响程度由北向南递减,卫技人员数的影响程度以长株潭城市群为核心向外围圈层递减。

周强,孙永红[7](2021)在《徐州市2010—2019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文中指出目的了解徐州市2010—2019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和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19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中徐州市报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9年徐州市共报告151起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病例8 848例,罹患率为2.86%。报告事件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以呼吸道类传染病事件为主(93.38%),报告事件数居前三位的传染病为水痘(40.40%)、流行性感冒(30.46%)和流行性腮腺炎(21.85%)。冬春季是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高发季节(64.24%),小学(61.24%)和中学(21.85%)是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高发场所。城镇学校报告事件数(126)、罹患率(3.48%)、监测敏感值(1.13~50.90 d)和事件持续时间(2.00~109.12 d)均高于农村学校。结论传染病是导致徐州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原因,小学和中学是防控的重点场所,根据学校重点传染病流行特征,针对不同学校适时强化疫苗接种、监测预警、健康宣教等措施是预防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

王红,丹晓飞,邓娅萍,王新生[8](2021)在《基于县域的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时空变化特征》文中研究说明为了展现2020年1月20日到3月14日之间湖北省各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时空变化情况并探索其影响因素,利用核密度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以及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直观定量地展示新冠病毒疫情在湖北省的时空变换过程和其相关影响因素.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湖北省确诊人数空间变化上呈现东高西低的状态.2)新冠肺炎初期分布为一核强集聚,聚集核心为武汉和鄂州交界处,多核弱集聚;后期弱聚集区域逐渐缩小减少,强聚集区逐渐分化为武汉和鄂州两个聚集核心.3)湖北省西部大部分县市呈现低-低聚集的态势,东部以武汉市为核心与相邻县市形成高-高相邻或高-低相邻.4)交通因子对新冠肺炎确诊人数的空间分布具有较大的影响,其次与新冠病毒传播和发展有显着相关性的因素是地形因素和当地的社会环境.

乔倩[9](2021)在《广东省流动人口与传染病疫情的时空关系研究》文中认为

姜兴鹏[10](2021)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海港检疫研究(1930-1937)》文中提出

二、新发现传染病与社会因素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发现传染病与社会因素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人口健康报告制度建立及经济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人口健康监测现状与发展历程
2人口经济学视角下“健康报告制度”的建立
3人口经济学视角下健康报告制度的成本收益分析
4小结

(2)全球健康治理中的国际组织语言政策——以世界卫生组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的世卫组织
3 世卫组织语言政策的内容
    3.1 官方语言选择
    3.2 官方语言之外的其他语言选择
    3.3 医疗卫生领域的语言规范标准
        3.3.1 医疗专业标准
        3.3.2 社会行为规范
4 世卫组织语言政策在全球健康治理中的作用
    4.1 语言政策的目标
    4.2 语言政策的功能
    4.3 语言政策的关注点
5 结语

(5)新发传染病单独归类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发传染病的概念与归类
    (一)什么是新发传染病
    (二)法定传染病模式规制新发传染病的局限性
    (三)新发传染病单独归类
二、新发传染病的认定
    (一)医学和法律视角下新发传染病认定的联系与差别
    (二)法律上新发传染病的认定原则、标准与错误更正
    (三)认定权的授予与分配
三、新发传染病的防控措施
    (一)新发传染病监测制度的重构
    (二)正常状态下的新发传染病应对
    (三)应急状态下的新发传染病应对
四、新发传染病防控的国际合作
    (一)新发传染病国际合作的历史演进
    (二)新发传染病的命名
    (三)新发传染病监测的国际应对
五、结语

(6)2020年湖南省COVID-19疫情的地理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和方法
    1.1 研究区域
    1.2 数据来源
    1.3 研究方法
2 湖南省COVID-19疫情时空分布
    2.1 湖南省COVID-19疫情时间变化
        2.1.1 省域总体演变
        2.1.2 县域时序演变
    2.2 湖南省COVID-19疫情的空间分布
        2.2.1 疫情县域分布变化
        2.2.2 疫情空间格局演化
3 湖南省COVID-19疫情流行的影响因子
    3.1 COVID-19疫情影响因子的选取
        3.1.1 自然地理因子
        3.1.2 社会经济因子
    3.2 COVID-19疫情时间变化的影响因子
    3.3 COVID-19疫情空间分异的影响因子
        3.3.1 疫情空间格局演化
        3.3.2 疫情市域空间分异的影响因子
        3.3.3 疫情因子作用强度的空间分异
4 结论与讨论

(7)徐州市2010—2019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判定标准
    1.3 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基本概况
    2.2 事件类别
    2.3 流行特征
        2.3.1 时间分布
        2.3.2 地区分布
        2.3.3 学校分布
    2.4 事件处置分析
        2.4.1 发现与报告
        2.4.2 监测敏感性
        2.4.3 事件持续时间
        2.4.4 相关性分析
3 讨 论

(8)基于县域的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时空变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数据和方法
    1.1 研究区与数据来源
    1.2 研究方法
2 湖北省新型肺炎疫情的时空特征
    2.1 时间变化总体特征分析
    2.2 基于不同时间的空间分布特征
    2.3 基于不同时间的空间聚集特征
3 湖北省新型肺炎疫情的分布分析
    3.1 空间自相关特征分析
    3.2 可能相关的影响因素分析
    3.3 相关性分析及影响因子提取
4 讨论与结论

四、新发现传染病与社会因素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人口健康报告制度建立及经济学评价[J]. 刘尚君,罗雅楠,郭帅,郑晓瑛. 中国公共卫生, 2022(03)
  • [2]全球健康治理中的国际组织语言政策——以世界卫生组织为例[J]. 赵运. 外语电化教学, 2021
  • [3]河南省2017-2020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监测分析[J]. 尤爱国,李懿,李东晓,杜燕华,王海峰,叶莹,许汴利,黄学勇.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1(11)
  • [4]我国新发HIV感染者时空分布特征分析(2004—2017年)[J]. 曾志平,左中宝,王妙婵,徐爱芳,武静.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2021(05)
  • [5]新发传染病单独归类规制研究[J]. 陈云良.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21(06)
  • [6]2020年湖南省COVID-19疫情的地理学分析[J]. 龚胜生,莫慧. 热带地理, 2021(04)
  • [7]徐州市2010—2019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周强,孙永红. 现代预防医学, 2021(13)
  • [8]基于县域的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时空变化特征[J]. 王红,丹晓飞,邓娅萍,王新生.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 [9]广东省流动人口与传染病疫情的时空关系研究[D]. 乔倩.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10]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海港检疫研究(1930-1937)[D]. 姜兴鹏.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标签:;  ;  ;  ;  ;  

新发现传染病与社会因素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