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道路线形方法及趋势

基于GIS的道路线形方法及趋势

一、基于GIS的道路选线方法与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朱昕羽[1](2020)在《基于GIS的森林公园游览线路规划研究 ——以麻阳西晃山省级森林公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森林公园旅游业发展的道路上,我国对环境保护及旅游需求之间的平衡要求日益提高,在此背景下,科学合理的规划手段成为规划研究的目标。随着这一领域发展,GIS在方方面面都提供着重要的技术支撑,公园内的游览线路规划便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以湖南省麻阳西晃山省级森林公园为例,通过GIS软件空间分析工具进行实证分析,获得麻阳西晃山省级森林公园游览线路的成本路径分析方法,从而实现公园游览线路选线的科学性选择。根据游客调研结果选取旅游点,将旅游资源数据化,结合景区特征和文化风貌,规划不同主题的游览线路,探讨GIS技术在森林公园游览线路规划中的应用方法。本文主要完成的研究内容如下:(1)对研究区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得出以下四种游览线路现存问题:(1)现状道路系统存在断路需要完善;(2)线路与景点资源联系紧密度较低;(3)后续规划需考虑功能分区问题;(4)游步道须重新排布规划。由游客问卷结果分析可知,西晃山森林公园游客集中在25~44岁和24岁以下(学生为主),多数以一日游到两日游为主,较受欢迎的旅游目的是休闲观光和锻炼身体,最感兴趣的景区依次是樱花谷景区、红岩洞景区、杨柳坡景区,这些结论都将作为后续游览线路规划的思路来源。(2)通过GIS空间分析技术,提取高程、坡度、坡向、地类4个影响因子构成游览线路选线适宜性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用等级赋值法赋予因子得分,通过叠加栅格运算得到游览线路选线成本得分图,实现选线适宜性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西晃山省级森林公园景观资源和游览项目,采用成本路径分析技术得到景点间成本较低的路径,作为游览线路规划的依据。(3)根据GIS路径分析方法完善道路交通,增加红岩洞、杨柳坡及牛家界三处景区的内部游步道,及昌家岭至梯田景观对外道路的主要道路。根据游客调研结论和景点特色,从游览主题出发规划四条线路:(1)以长寿养生为主题的健康体验线路;(2)以运动休闲为主题的户外团建线路;(3)以人文生态为主题的观光体验线路;(4)以民俗风情为主题,包含康健、观光、娱乐为一体的综合体验线路。

刘诗雅[2](2020)在《基于GIS的千山风景名胜区游步道线路优化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生活的向往,对游览自然风光、登高揽胜的旅游活动的喜爱也随之增加,山岳型风景区逐渐成为人们闲暇时间热爱的旅游圣地。游览线路选线设计在景区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其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和数据处理能力,有效的针对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的复杂性、特殊性,现已被广泛使用到山岳型风景名胜区规划中。本研究通过阅读文献总结山岳型景区游步道选线影响因素,以及GIS技术在游步道选线中的应用,将此结合后对山岳型风景名胜区进行游步道系统优化研究。从在理论角度对现阶段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游步道系统普遍存在的规划设计问题总结归纳,继而对GIS技术应用于风景名胜区的必要与可能性进行解释;在实证角度上,以千山风景名胜区为例,从前期调査研究、游步道系统架构研究以及游步道系统架构优化三个方面探讨,以此基础上对游步道游览路线优化,从而提出参考游览路线。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总结专家学者对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研究,本文将影响游步道选线的主要因子确定为高程、坡度、地质地类及视觉敏感度四个因子,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其权重分析,分值分别为0.40、0.34、0.10、0.16;继而对其等级赋值,叠加得到千山风景名胜区游步道选线得分累计值。在此基础上,通过成本连通性工具结合理论实践建立千山风景名胜区游步道系统架构。(2)游步道系统架构优化内容包括游步道架构整体调整、新增景点与路线和局部完善路线三个方面。1)游步道架构整体调整方面,基于GIS技术选出的调整后的线路架构比现有游步道的综合指标更优越,用游步道选线结果与新旧路线分析证明新设计的游步道更适宜作为选线;2)根据栅格得分图结合景点现状以及游客需求综合确定新的景位置,丰富完整游步道线路架构;3)在从宏观角度调整线路架构后,局部的线路调整为游客提供更便捷的路线。在优化设计中可以保留原路线,设计路线可以作为石阶小路增线,可以为游客提供一个较为容易的爬山路线选择;(3)在游步道游览路线优化方面,本文在GIS技术计算出的游步道系统架构上组织景区游览线路。将景点间距离转化为时间,通过统计景点停留时间和交通时间,量化游览时间与景点停留时间,实现对千山风景名胜区游览线路组织的定量分析,其优势在于避开人为主观因素,实现景区游览线路的定量组织。最终从游客游览活动内容上最终确定四种功能的七条参考游览线路。

陈小燕[3](2020)在《城市山地型公园景观评价及优化研究 ——以福州金鸡山公园为例》文中指出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居民对城市绿色空间的游憩需求也在逐渐增强,因而导致人地矛盾突出,绿地在城市生态系统恢复以及生态保护中的重要作用逐渐被认识到。为了保持高质量的娱乐体验和减少景观脆弱性,本研究结合景观生态效益与景观美学效益以及服务功能定位,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手法分析评价了金鸡山公园的各项表征如景观视觉敏感度,生态敏感性,植物色彩等,并结合金鸡山公园现状,从宏观的景观规划开发调控到微观上的公园景观元素,提出了针对金鸡山公园的景观优化方案,以期为城市山地型公园的生态保护与开发、福州市城市绿地系统生态保护与开发工作以及城市山地公园的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参考价值。研究结果表明:(1)金鸡山公园的生态敏感性总体处于中等水平。生态敏感性等级越高意味着该区域对人类活动的抗d干扰能力越弱,反之则表示其拥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因此针对不同等级的生态敏感区域需进行不同的保护或开发力度。(2)金鸡山公园的景观视觉敏感度整体处于中上水平,说明金鸡山公园大部分区域具有较良好的景观规划开发价值,同样不同景观视觉敏感区的保护及开发的原则也有所差别。(3)结合生态敏感性与景观视觉敏感性对金鸡山公园进行综合定量分析,可将金鸡山公园从宏观层面进行把控,将公园分为生态开发区、生态游览区以及生态保护区。其保护力度从大到小为:生态保护区>生态游览区>生态开发区。(4)金鸡山公园的植物色彩质量在美景度评价中整体呈中下水平,评价者对该地的喜好值偏低,其原因为金鸡山公园的植物景观色彩丰富度、饱和度均较低,彩化植物较少。但公园各景点的植物色彩表现仍有较大差异,植物景观质量等级越高,其色相越多,绿色系色调斑块占景观色彩面积比随着景观质量等级的降低而大体呈上升趋势。(5)金鸡山公园景观优化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整体区域功能分区优化。在上位规划的基础上,以“分级控制、分类处理、分期实施"的总体思路,对于生态敏感性高、景观视觉敏感度高的区域如生态保护区进行优先保护和涵养,进而才是生态旅游建设及生态开发建设;(2)鸟类栖息地优化,以鸟类休憩、觅食为主,维护林地生态,建立人类隔离缓冲区,串联生物廊道,尽可能为鸟类提供较好的生境条件;(3)步道系统优化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针对已建成区的道路优化,主要以维护巩固道路周边生态环境为主,避免进行二次大工程建设等;二是未建成区域的优化,应对场地的生态敏感性进行评价,利用参数化道路设计的方法对道路的分布进行科学计算,在确保生态稳定性的前提下进行道路设计,使道路的设计更具系统性的同时兼顾生态性;(4)植物色彩优化,植被色彩质量的优化采用优化植物色彩配置的处理方式,利用单色处理、近似色配置、对比色配置、多色配置四个方面进行植物优化设计。

王龙[4](2019)在《叠图法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技术机制及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将复杂景观系统分解为地形、水文、植被等要素单元,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的一种基本思维模式。叠图法是其载体之一,以要素分层和叠加重组为技术特征,起源于19世纪末,经由几代景观设计师们的不断更新与迭代,如今已成为专业领域中的成熟工具。然而,由于叠图法偏重于对设计过程的解决而缺少对结果的有效验证,其也遭受到了业内的尖锐质疑。笔者认为,质疑的背后实则为对叠图法技术边界探索的缺失,而对该问题的回应,必须对叠图法的适用范围、制约因素以及使用结果进行精确的解答。换而言之,本文意在通过技术机制与技术有效性的解读与评价,探索叠图法这一工具对解决风景园林实践问题的能力或程度,从而希望能够引发一些关于技术本身的思考。本文研究基于一个客观命题:任何技术或工具都有其局限所在,而这并不代表技术无效。据此开展了三个方面的研究工作:首先,构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叠图法技术框架(绪论、第三章)。以综述研究为基础,纵向梳理叠图法的技术演进历程,横向对比国内外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同时结合实际案例总结可使用叠图法解决的实践问题类型,并以叠加分析与叠加设计两个基本版块与之对应。其次,提炼基于弱还原论思想驱动的叠图法技术机制(第四章)。从系统论、学科和技术3个层面,分别探讨了叠图法的技术系统、对学科实践问题的解决之道以及对景观信息的处理方式,并在技术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叠图法的技术局限。最后,提出一套基于信效度分析的叠图法技术有效性量化评价体系(第五章)。以信度和效度分析作为评价技术有效性的基本方法,而后从技术的理性化、目的理性、抗解问题3个层面对叠图法进行了技术哲学反思,并据此提出基于多维综合思想的叠图法优化框架与应用步骤。本文主要结论:(1)现阶段叠图法主要可用于解决8类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问题,包括叠加分析的适宜性评价类、规划场地选址、景观道路选线、要素专项分析,以及叠加设计的地理设计实践、区域景观规划、场地景观设计、要素专项设计;(2)叠图法的本质为一个基于弱还原论思想驱动的技术系统,核心为对景观信息的处理,其内部结构的组织与响应取决于待解决的实践问题特征;(3)近阶段叠图法应用实例的技术有效性评价表明,当下技术条件可支持叠图法实现极高的信度,而效度的高低则多由使用者决定。本文的基本贡献在于提供了一条研究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基本工具的一般途径。科技哲学层面的技术机制研究,有助于探索工具的本质性特征;而实践层面的技术有效性研究,则可以客观地评估工具的实际效能。

李风立[5](2018)在《改进的模糊数学理论在道路选线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呈现阶梯式发展,道路的建设是经济迅猛发展的基础与保证。由于道路的修建需要耗用大量的财力、人力与物力,并且因选线方案的不同而会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差异,选线的过程是协调各种影响因素的过程,但在传统的选线方式中很难将各种因素进行综合的考虑,并且在对影响因素分析的时候带有很强的个体主观性,这就使得道路路线的选择存在很大程度的危机性,而且这种危机性具有持久性、不可预测性和不定时性的特点。因此,本文在道路选线过程中引入危机性概念,把它作为一种选线优劣程度的评价指标。结合工程实践的各个阶段建立起危机性评价的体系,对各种危机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对影响因子综合考虑、减小主观性影响以及降低危机值成为研究的方向与目标。本文完成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条:(1)通过对道路选线背景的了解与认识,收集、整理国内外路线选线的发展过程和选线方法,并分析了国内外道路路线选线的研究成果,根据已有选线方法的不足,确定最基本的出发点。本文对道路路线方案选择的影响要素、选线的传统做法、选线的流程进行了分析与概括,并对路线最终的评价标准进行了阐述与分析。(2)本文通过对传统选线方法中存在的评价体系不系统、不全面等缺点,建立了用模糊数学分析法进行道路选线优化的模型,运用模糊数学分析法量化传统选线评价方法中不可量化的影响因子使得评价体系更加健全。(3)本文基于选线的危机性概念,把选线影响因子分为“可量化危机因子”和“不可量化危机因子”。模糊数学分析法可将不可定量的危机因子定量化,并进行权值求解,但存在一定的主观性;BP神经元具有反向传导、可自动进行权重调节,但若影响因子较多则容易使得网络复杂从而适应性较差。因此,本文提出利用BP神经元网络法与模糊数学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从而得到改进的模糊数学分析法模型,对选线的危机因子进行危机性识别分析。(4)本文基于仿真软件对改进的模糊数学分析法模型进行了求解,并以涞曲高速公路为应用实例,验证了改进的模糊数学分析法模型在道路选线中的合理性。

谢芸[6](2016)在《山地城市详细规划设计中道路选线模型优化方法的研究——基于GIS与AHP多因子空间量化分析》文中指出道路选线是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文章在梳理概括当前道路选线前沿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GIS建立山地道路选线模型的优势与弊端,指出在山地城市详细规划阶段进行道路选线时面临因子量化依据不足、权重判定科学性不高等难点,提出了建立多因子叠加分析选线模型的基本思路。通过实际案例,文章首先探究了GIS的数据提取、栅格转化、空间分析功能以及单因子分析原理与标准量化原则,然后引入AHP建立选线因子体系与矩阵,并根据权重判定的方法,建立案例选线因子影响评价总图。基于此,全文探索了基于GIS与AHP多因子空间量化进行道路选线模型优化的方法,力求建立更完善、系统、科学的道路选线模型。

杜欣鹏,吴坚,陈靖一,郑祺[7](2016)在《基于GIS的皖南地区道路自动选线指标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结合当前国家经济发展形势,针对道路选线和人文及环境平衡的关系,在进行针对性的相关社会调研后,提出了纳入人文经济及环境因素的道路选线定线理念。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结合皖南地区人文经济及环境特点优化了能够适应当地经济及环境需求的道路自动选线指标体系。通过分析归纳得出的指标体系在Arc GIS平台上进行最优路径分析并在祁门县—黄山区之间得到一条全新的路径,为今后的相关方面的道路选线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袁旸洋[8](2016)在《基于耦合原理的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字时代,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发展推动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方法与实践的变革与发展。传统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法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较多地依赖于设计师的感觉、悟性与积累,缺乏科学性与可传授性,设计的结果往往具有或然性。风景园林环境的营建是一项系统工程,生态化、可持续、减量化是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关注的焦点。如何实现“因地制宜”地生成景园设计特色,更是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数字技术的发展为风景园林的科学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基于“耦合原理”的参数化规划设计方法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探索了一条有效途径。以建筑学为代表的参数化研究重在对形体和空间形态的模拟与描述,可以称之为“参数化生成”。与之不同,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聚焦于系统架构下的调控与优化,不囿于参数化的生成,而是透过参数化的设计机制,实现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从景园环境构成规律、过程到呈现形式的整合研究,通过多层面、多目标的耦合实现人工干预下的景园系统的整体优化。本研究从方法论的层面出发,以耦合原理为引导,对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机制进行研究,初步建构了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体系与逻辑模型,并结合多年实践与案例的解读,系统地研究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机制,全文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耦合原理与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机制建构”。首先,论文对数字时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变化与发展进行了梳理,以问题为导向,归纳了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法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由此引出论文的研究目标,论文界定了“定量化”、“数字化”、“参数化”、“风景园林参数化”等范畴;在此基础上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特点出发,深入剖析了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机制生成的前提、背景、基础、驱动、核心、途径等内在动因及其原理,提出“范式”与“模型”为其作用方式。据此,论文解读了“耦合原理”之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内涵与意义,并讨论耦合架构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过程,构建了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过程,进一步对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体系的特征加以论述,整合“技术”与“软件”构建了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平台第二部分以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为基础,构建风景园林参数化评价与规划设计模型。针对于场所认知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与专项,建立了六个专项模型:生态敏感性评价模型、建设适宜性评价模型、项目选址模型、道路选线模型、拟自然水景建构模型、竖向设计模型。论文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各个专项的特点出发,对模型的逻辑生成与参数构成进行了论述,并分别结合实际案例就模型的运用进行了实证研究与探讨。论文的创新点包括以下四方面:1. 视角创新:基于耦合原理建构了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过程2. 理论创新:在系统架构下阐明了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机制3. 方法创新:结合定性与定量研究探索了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法4. 成果创新:针对学科特征建构了风景园林参数化评价与规划设计模型

袁旸洋,成玉宁[9](2015)在《参数化风景环境道路选线研究》文中认为风景环境的道路选线不仅需要综合研究地形、植被、水体等多种因素,而且应满足生态、功能、工程量合理、审美等多项要求,是一项多目标的系统性工程。参数化方法的使用为风景环境道路选线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较之于传统的凭经验选线方法更为科学、准确、高效、可操作性强。基于Arc GIS软件平台的道路选线算法,构建了参数化风景环境道路选线模型,并以南京牛首山景区北部片区为例讨论参数化风景环境道路选线模型的应用。

张海寰[10](2014)在《基于混合矢量结构的分布式道路选线方法与原型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道路选线方法是指基于地质、地形和地物等地理信息,根据工程需求为道路设计提供线路方案的方法。然而现有道路选线方法主要基于地理信息系统,使用的是传统集中式存储、单机计算和栅格数据结构等技术进行实现。随着工程设计和建设的数字化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工程数据量的爆发式增长,现有的道路选线方法和技术难以满足工程实际的需求。近年来,随着云计算能力的提升,使得基于大数据思想的工程道路选线成为了可能。本文针对此问题,采用大数据思想,对基于混合矢量结构的分布式选线技术进行了研究。该技术采用了混合矢量结构来描述地理信息数据,提出了基于距离聚类的地理数据预处理方法。混合矢量结构是依据地理数据分析计算特点和非关系式存储特征,对现有矢量数据结构的数据类型和表达进行扩展得到的地理数据结构。基于该结构的预处理方法首先对地理数据的属性进行转换,然后采用聚类思想对地理数据进行压缩和划分,最后通过对划分的子区域进行几何中心、面积、边界等属性的计算,得到各个子集属性集。针对地理数据的预处理结果,采用分布式思想,提出了基于控制线约束的道路选线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路线必过的点作为控制点,根据连通性要求构建控制线,然后通过划分控制线,并使用控制线的距离和方向作为约束条件,将全局选线问题转换为各段控制线的两点选线问题。再结合控制线分段所处子集的属性信息,提出路线的综合评价方法,来求解两点选线问题。最后,通过合并各控制线分段的解,得到最终的多控制点选线结果。为了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本文采用Hadoop集群技术搭建分布式计算、存储架构,使用Java和JSP语言,在MyEclipse开发环境下,设计实现了的基于上述方法的选线原型系统。最后,在该原型系统上,采用了某河谷地区的地理信息数据,对所提的选线方法进行验证,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二、基于GIS的道路选线方法与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GIS的道路选线方法与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GIS的森林公园游览线路规划研究 ——以麻阳西晃山省级森林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基础理论研究
        1.3.2 现状问题研究
        1.3.3 方法实证研究
        1.3.4 研究框架
    1.4 研究重点与创新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
        1.5.1 现场踏勘
        1.5.2 资料收集
        1.5.3 问卷调查
        1.5.4 数据分析
        1.5.5 层次分析法及等级赋值法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景观生态学
        2.1.2 森林美学论
        2.1.3 地理信息系统
        2.1.4 环境心理学
        2.1.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2.1 GIS技术在道路选线中的研究
        2.2.2 GIS技术在森林公园游览线路规划中的研究
        2.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区现状调研分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研究区范围界定
        3.1.2 所在地社会经济条件
        3.1.3 自然条件
        3.1.4 森林风景资源
        3.1.5 交通现状
    3.2 游客问卷调查分析
        3.2.1 调查问卷设计及整理
        3.2.2 游客基本特征分析
        3.2.3 游览目的及景点偏好分析
        3.2.4 游览线路满意度分析
        3.2.5 重游及推荐意愿分析
    3.3 现状问题及方法选择
        3.3.1 现状问题提取
        3.3.2 规划方法选择
        3.3.3 与以往规划方法对比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森林公园游览线路选线适宜性分析
    4.1 评价指标层选取
        4.1.1 指标选取原则
        4.1.2 评价体系的建立
        4.1.3 影响因子选取
    4.2 各影响因子提取
        4.2.1 高程因子
        4.2.2 坡度因子
        4.2.3 坡向因子
        4.2.4 地类因子
    4.3 综合因子分析
        4.3.1 等级重赋值
        4.3.2 因子权重的确定方法
        4.3.3 因子权重的确定
        4.3.4 因子叠加分析
    4.4 两点间成本路径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游览线路规划实证研究
    5.1 规划目标及原则
        5.1.1 规划设计目标
        5.1.2 规划设计原则
    5.2 西晃山森林公园游览线路规划
        5.2.1 道路交通规划
        5.2.2 景点选定及数据化
        5.2.3 游览线路组织分析
        5.2.4 确定游览线路规划方案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麻阳西晃山省级森林公园客源市场调查问卷
附录 2 西晃山省级森林公园森林风景资源统计表
附录 3 西晃山森林公园内部步行道现状信息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基于GIS的千山风景名胜区游步道线路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综述总结与启示
    1.4 研究内容
    1.5 相关理论
        1.5.1 系统学理论
        1.5.2 区位理论
        1.5.3 园林美学理论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综合研究法
        1.6.2 问卷调查法
        1.6.3 层次分析法
        1.6.4 专家打分法
        1.6.5 数据分析法
    1.7 研究框架
2 相关概念、山岳型景区问题总结及GIS技术应用
    2.1 概念阐释
        2.1.1 风景名胜区
        2.1.2 地理信息系统
        2.1.3 游步道
    2.2 山岳型风景区线路架构问题总结
        2.2.1 前期调研普遍问题
        2.2.2 线路架构研究现状问题
    2.3 GIS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2.3.1 GIS技术本身优越性
        2.3.2 解决山岳型风景区规划问题的针对性
        2.3.3 科学的数据搜集处理
    2.4 小结
3 游步道系统影响因子选择及线路架构研究
    3.1 选线原则
    3.2 影响因子选择
        3.2.1 影响因子选取原则
        3.2.2 影响因子选取
    3.3 线路架构步骤
        3.3.1 确定权重
        3.3.2 因子赋分
        3.3.3 各因子叠加分析
        3.3.4 确定线路
    3.4 小结
4 游步道系统架构优化研究
    4.1 风景区概况
        4.1.1 地理区位
        4.1.2 自然概况
        4.1.3 风景资源概况
        4.1.4 交通概况
        4.1.5 游客构成及参观特征
        4.1.6 线路架构存在问题总结
    4.2 GIS基础模型建立
        4.2.1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采集
        4.2.2 高程模型的建立
        4.2.3 景点定位信息输入
    4.3 影响因子系统得分
        4.3.1 影响因子的权重
        4.3.2 各影响因子得分
        4.3.3 影响因子成本得分图
    4.4 新游步道系统建立
        4.4.1 选取线路控制点
        4.4.2 游步道系统生成
    4.5 游步道系统优化
        4.5.1 游步道整体架构调整
        4.5.2 新增景点与线路
        4.5.3 局部完善线路
        4.5.4 游步道宽度、材质完善
    4.6 小结
5 游步道游览线路优化设计
    5.1 游览线路设计原则
    5.2 游览线路数据整理
        5.2.1 停留景点与停留时间
        5.2.2 游览交通方式
        5.2.3 景点距离
    5.3 建议游览线路
        5.3.1 登山游览线路
        5.3.2 健行游览线路
        5.3.3 朝拜游览线路
        5.3.4 家庭野餐游憩游览线路
    5.4 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千山风景名胜区调查问卷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城市山地型公园景观评价及优化研究 ——以福州金鸡山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人地矛盾的突出
        1.1.2 城市绿地系统生态保护与开发建设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城市山地型公园研究综述概况
        1.2.2 生态敏感性评价的相关研究综述
        1.2.3 景观视觉敏感度相关研究综述
        1.2.4 植物色彩量化相关研究综述
        1.2.5 基于GIS技术的量化评价方法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域的基本情况
        2.1.1 空间区位
        2.1.2 地形地貌
        2.1.3 水热条件
        2.1.4 动植物资源
    2.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2.2.1 DEM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2.2.2 土地利用数据获取及处理
        2.2.3 遥感信息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2.2.4 矢量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2.2.5 其他图文资料数据获取
    2.3 技术平台
3 金鸡山公园景观参数化评价
    3.1 金鸡山公园生态敏感性分析与评价
        3.1.1 生态敏感性评价因子的筛选
        3.1.2 生态敏感性评价层次模型构建
        3.1.3 生态敏感性评价因子权重确定
        3.1.4 生态敏感性评价分级标准
        3.1.5 生态敏感性评价单因子分析
        3.1.6 生态敏感性评价因子无量纲化
        3.1.7 生态敏感性综合指数分析
        3.1.8 生态敏感区分级
        3.1.9 小结
    3.2 金鸡山公园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
        3.2.1 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因子的筛选
        3.2.2 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层次模型构建与权重确定
        3.2.3 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分级标准
        3.2.4 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单因子分析
        3.2.5 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因子无量纲化
        3.2.6 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综合指数分析及分级
        3.2.7 小结
    3.3 金鸡山公园生态敏感性与视觉敏感性综合评价
        3.3.1 综合分析方法与原则
        3.3.2 分级优化及讨论
        3.3.3 小结
    3.4 金鸡山公园植物色彩评价
        3.4.1 植物色彩之于城市山地公园
        3.4.2 植物美景度评价
        3.4.3 植物色彩量化评价
        3.4.4 植物美景度与植物量化综合分析
        3.4.5 小结
4 金鸡山公园景观优化
    4.1 整体区域调控
    4.2 生物栖息地优化
    4.3 步道系统优化
    4.4 植物色彩优化
5 总结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金鸡山公园人机交互式参数化道路选线过程图
致谢

(4)叠图法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技术机制及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对叠图法技术批判的思考与回应
        1.1.2 学科问题拆分与研究的深化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文献综述
        1.5.1 叠图法的技术演进历程
        1.5.2 国内外叠图法研究与应用的不同学科领域比较
        1.5.3 研究评述
        1.5.4 相关研究与本研究的关系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方法
    1.8 写作框架
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核心概念辨析
        2.1.1 叠图法及其相近概念
        2.1.2 景观要素与因子拆分
        2.1.3 技术机制
        2.1.4 技术有效性
    2.2 相关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研究
        2.2.1 学科基本理论
        2.2.2 系统论及其方法
        2.2.3 技术系统构成及评价维度
        2.2.4 相关理论及框架与本研究的关系
    2.3 本研究的理论假设与分析框架
        2.3.1 本研究的理论假设
        2.3.2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2.4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3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叠图法技术框架构建
    3.1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叠图法技术框架
        3.1.1 两大基本版块与八类实践问题
        3.1.2 技术的基础:景观要素的划分与专题地图的绘制
        3.1.3 技术的核心:景观要素的重组与专题地图的叠加
        3.1.4 操作平台的选择
    3.2 叠加分析:“千层饼”作为蓝本
        3.2.1 基础:地理空间环境的辨识
        3.2.2 核心:专题数据的处理
        3.2.3 变化:四类典型叠加模板
    3.3 叠加设计:“千层饼”的衍生
        3.3.1 基础:设计要素的表达
        3.3.2 核心:设计要素的组合
        3.3.3 变化:四类典型叠加模板
    3.4 本章小结
4 叠图法的技术机制研究
    4.1 叠图法技术系统的解读
        4.1.1 叠图法技术系统的构成
        4.1.2 叠图法技术系统的驱动模式
    4.2 叠图法对学科实践问题的解决之道
        4.2.1 叠图法基于的风景园林学科基础思想
        4.2.2 叠图法技术环节对学科实践问题之响应
        4.2.3 叠图法对人地关系的理性探索途径
    4.3 叠图法对景观信息的处理方式
        4.3.1 分层量化的景观信息记录方法
        4.3.2 规则导向的景观信息叠加模式
    4.4 基于机制解读的叠图法技术局限
        4.4.1 景观系统性的弱化
        4.4.2 实践问题的思维定势
        4.4.3 景观信息处理方式的瓶颈
        4.4.4 技术局限与技术有效性的辩证关系
    4.5 本章小结
5 叠图法的技术有效性研究
    5.1 基于信效度分析的叠图法技术有效性评价体系构建
        5.1.1 关键影响因素的提取
        5.1.2 指标量化与基本分析方法的建立
        5.1.3 模拟实验平台的选择
    5.2 叠图法的信效度分析
        5.2.1 叠加分析的信效度分析
        5.2.2 叠加设计的信效度分析
    5.3 叠图法的技术有效性评价及其技术哲学反思
        5.3.1 信度与效度的评价指标量化
        5.3.2 叠图法应用实例的技术有效性评价
        5.3.3 叠图法的技术哲学反思
    5.4 基于技术哲学反思的叠图法优化途径构想
        5.4.1 基本策略
        5.4.2 框架构想
        5.4.3 应用步骤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1.1 叠图法可解决的八类实践问题及其方式
        6.1.2 基于弱还原论驱动的叠图法技术机制
        6.1.3 叠图法技术有效性的量化评价方法
    6.2 研究不足与扩展方向
        6.2.1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6.2.2 本研究的扩展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Ⅱ 图片索引
附录-Ⅲ 表格索引

(5)改进的模糊数学理论在道路选线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道路选线分析
    2.1 道路选线的方法
        2.1.1 实地选线
        2.1.2 纸上选线
        2.1.3 自动化选线
    2.2 道路选线的流程
    2.3 传统道路选线指标
        2.3.1 技术指标
        2.3.2 经济指标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道路选线影响因素与危机因子评估体系
    3.1 道路选线的影响因素
        3.1.1 自然因素
        3.1.2 社会因素
    3.2 危机管理
        3.2.1 危机管理理论的提出
        3.2.2 危机的定义与特点
        3.2.3 危机的分类与识别方法
        3.2.4 危机的评估方法
    3.3 道路选线危机因子评估体系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改进的模糊数学危机评价模型及其求解
    4.1 模糊数学危机评价模型
        4.1.1 模糊数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4.1.2 模糊数学分析法在道路选线中的应用实例
        4.1.3 模糊数学分析法分析
    4.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危机评价模型
        4.2.1 BP神经网络的基本理论
        4.2.2 神经元模型
        4.2.3 BP神经网络模型
        4.2.4 BP神经网络应用实例分析
        4.2.5 BP神经网络分析
    4.3 改进的模糊数学法危机评价模型
        4.3.1 改进理论的产生
        4.3.2 改进的模糊数学分析法危机评价模型
        4.3.3 改进方法的模型求解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工程实例分析
    5.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概述
    5.2 危机因子权值综合排序
        5.2.1 危机因子评分
        5.2.2 危机因子权值排序
    5.3 BP神经元网络计算实例分析
        5.3.1 训练样本情况
        5.3.2 确定节点数目
        5.3.3 样本训练及验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成果与展望
    6.1 研究成果
    6.2 工作的进一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6)山地城市详细规划设计中道路选线模型优化方法的研究——基于GIS与AHP多因子空间量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山地城市详细规划阶段道路选线的难点
    2.1 规划师专业技术欠缺, 选线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
    2.2 选线方案实施性不足, 与道路工程阶段衔接度差
    2.3 无法对选线影响因子进行准确的权重评价
3 基于GIS构建山地道路选线模型优化策略的基本思路
4 案例概述与处理步骤
    4.1 选线对象及要求
    4.2 基础数据
    4.3 单因子数字栅格模型建立
    4.4 AHP栅格因子权重判定
        4.4.1 AHP基本原理
        4.4.2 构建选线层次分析模型
        4.4.3 影响因子权重判定与验证
    4.5 单因子评价标准化
        4.5.1 单因子量化赋值原则
        4.5.1. 1 高程因子
        4.5.1. 2 坡度因子
        4.5.1. 3 地形起伏度因子
        4.5.1. 4 生态因子 (生态要素缓冲区)
        4.5.1. 5 可建设用地因子 (可开发用地与可拆迁用地)
    4.6 选线模型建立
    4.7 方案确定与优化
5 结语

(7)基于GIS的皖南地区道路自动选线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方法
    1.1 模型设计
    1.2 指标体系建立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Arc GIS平台分析
        2.1.1 栅格数据叠加分析原理
        2.1.2 栅格数据分析
    2.2 最优路径分析
3 结论与分析

(8)基于耦合原理的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篇 耦合原理与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机制建构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当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发展趋势
        1.1.1 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
        1.1.2 设计理念的变革
        1.1.3 科学化设计的演进
        1.1.4 设计工具的革新
        1.2 研究意义
        1.2.1 推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科学化
        1.2.2 建构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
        1.2.3 探索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与应用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1.3.1 场所景观的探索
        1.3.2 数字景观的发展
        1.3.3 参数化规划设计的兴起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1 定量化、数字化与参数化
        1.4.2 参数化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1.4.3 风景园林参数化软件平台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机制
        2.1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机制的内涵
        2.1.1 设计机制
        2.1.2 设计机制研究的意义
        2.2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系统特征
        2.2.1 系统的复杂性
        2.2.2 要素的动态性
        2.2.3 设计的多目标性
        2.3 传统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机制的特征
        2.3.1 主体的单一性
        2.3.2 表达的意象性
        2.3.3 过程的单向性
        2.3.4 方法的经验性
        2.4 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机制的生成
        2.4.1 生成的前提:因地制宜与顺应自然
        2.4.2 生成的背景:风景园林的系统与设计
        2.4.3 生成的基础:非线性与逻辑性
        2.4.4 生成的驱动:系统优化与最小化干预
        2.4.5 生成的核心:耦合与一体化
        2.4.6 生成的途径:量化与参数化
        2.5 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机制的作用方式
        2.5.1 设计思维与范式
        2.5.2 研究方法与模型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耦合原理的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体系构建
        3.1 风景园林学科背景下的“耦合”释义
        3.2 耦合原理之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意义
        3.2.1 耦合的生态学意义
        3.2.2 耦合的形态学意义
        3.2.3 耦合的方法论意义
        3.3 耦合原理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3.3.1 耦合的目标:系统化设计
        3.3.2 耦合的核心:场所适宜性
        3.3.3 耦合的标准:耦合度
        3.4 基于耦合原理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过程
        3.4.1 场所认知过程
        3.4.2 方案生成过程
        3.4.3 方案优选过程
        3.5 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参数化
        3.5.1 参数化设计体系的特点
        3.5.2 参数化平台的构建
        3.5.3 基于耦合原理的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过程
        3.6 本章小结
下篇 风景园林参数化评价与规划设计模型建构
    第四章 生态敏感性评价模型
        4.1 生态敏感性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4.1.1 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
        4.1.2 生态敏感性评价之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4.2 生态敏感性评价模型的构建
        4.2.1 生态敏感性评价因子的筛选
        4.2.2 生态敏感性评价层次模型的建构
        4.2.3 生态敏感性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4.2.4 生态敏感性分级
        4.3 生态敏感性评价参数化模型的运用
        4.3.1 生态敏感性评价层次结构模型的建构
        4.3.2 生态敏感性评价各级因子权重的确定
        4.3.3 生态敏感性分区的形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建设适宜性评价模型
        5.1 建设适宜性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5.2 建设适宜性评价的意义
        5.3 建设适宜性评价模型的构建
        5.3.1 建设适宜性评价因子的确定
        5.3.2 建设适宜性评价层次模型的构建
        5.3.3 建设适宜性因子权重的确定
        5.3.4 建设适宜性分级
        5.4 参数化建设适宜性评价模型的运用
        5.4.1 建设适宜性评价层次结构模型的建构
        5.4.2 建设适宜性评价各级因子权重的确定
        5.4.3 建设适宜性分区生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项目定位模型
        6.1 项目定位的价值和意义
        6.2 项目定位模型的构建
        6.3 子模型一:项目适宜性评价模型
        6.3.1 项目定位研究
        6.3.2 项目与场所容人量分析
        6.3.3 适宜项目的选择
        6.4 子模型二:项目选址模型
        6.4.1 项目选址模型构建
        6.4.2 项目选址模型的运用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道路选线模型
        7.1 景园环境的道路选线
        7.1.1 道路体系之于景园环境
        7.1.2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道路选线述要
        7.2 景园环境道路选线方法的进展
        7.2.1 传统的道路选线方法
        7.2.2 基于ArcGIS平台的道路选线方法
        7.3 基于ArcGIS的道路选线算法模型
        7.3.1 成本距离算法
        7.3.2 路径距离算法
        7.3.3 成本路径算法
        7.4 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道路选线模型构建
        7.4.1 影响因子的判定
        7.4.2 因子权重的确定
        7.4.3 综合成本的生成
        7.4.4 道路节点的选择
        7.4.5 成本距离分析
        7.4.6 最优路线生成
        7.4.7 路径的筛选与优化
        7.5 综合成本最短路径算法模型的优化
        7.5.1 基于成本距离算法的道路选线比较分析
        7.5.2 基于路径距离算法的道路选线比较分析
        7.5.3 成本距离算法与路径距离算法道路选线模型的比较
        7.5.4 多点道路选线模型的比较与优化
        7.6 线型优化及路网生成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拟自然水景建构模型
        8.1 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水景建构
        8.1.1 水景之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8.1.2 拟自然水景的营造
        8.2 拟自然水景建构模型的构建
        8.2.1 水文分析
        8.2.2 水系的选址
        8.2.3 水量的估算
        8.2.4 坝高的预判
        8.2.5 水体形态的模拟
        8.3 拟自然水景建构模型的运用
        8.3.1 场所水文分析
        8.3.2 水景选址的确定
        8.3.3 水量的计算
        8.3.4 水位的计算
        8.4 水系的生成与营造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竖向设计模型
        9.1 景园环境的竖向设计
        9.1.1 竖向设计的价值与意义
        9.1.2 参数化竖向设计的内容
        9.1.3 竖向设计的要点
        9.2 竖向设计方法的参数化
        9.2.1 设计过程的参数化调控
        9.2.2 设计方法的数字化发展
        9.3 风景园林参数化竖向设计模型构建
        9.3.1 道路竖向
        9.3.2 水系竖向
        9.3.3 场地竖向
        9.3.4 土方平衡
        9.4 参数化竖向设计模型的运用
        9.4.1 道路竖向设计
        9.4.2 水系竖向设计
        9.4.3 场地竖向设计
        9.4.4 土方平衡优化
        9.5 本章小结
结语与展望
    10.1 结语
    10.2 展望
参考文献
    学术专着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规范标准
    网络资源
    其他
附录
    附图一:生态敏感性评价模型——图纸部分
    附图二:建设适宜性评价模型——图纸部分
    附图三:项目选址模型——图纸部分
    附图四:水景营造模型——图纸部分
    附图五:竖向优化模型——图纸部分
    附表一:“静怡山房”可选用地面积统计
    附表二:径流分级统计表
    附表三:径流节点统计表
图表索引
作者简介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参与纵向课题
    获奖情况
    参与横向课题
    学术交流
后记

(9)参数化风景环境道路选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风景环境道路的选线
    1.1 传统的道路选线方法
    1.2 基于Arc GIS平台的道路选线方法
2 基于Arc GIS的道路选线算法
    2.1 成本距离算法
    2.2 路径距离算法
    2.3 成本路径算法
3 参数化风景环境道路选线模型的构建
    3.1 影响因子的判断
    3.2 因子权重的确定
    3.3 因子的叠加分析
    3.4 道路节点的选择
    3.5 成本距离分析
    3.6 最优路线生成
    3.7 路径的筛选与优化
4 参数化风景环境道路选线模型的应用
5 结语:参数化风景环境道路选线的意义与价值

(10)基于混合矢量结构的分布式道路选线方法与原型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现有道路选线方法研究现状
        1.3.2 云计算下的道路选线技术研究现状
    1.4 论文架构
第二章 关键技术介绍
    2.1 道路选线原理介绍
        2.1.1 选线原则
        2.1.2 选线思路
    2.2 数据挖掘算法介绍
        2.2.1 基于决策树的分类算法
        2.2.2 基于K-Means的聚类算法
    2.3 Hadoop及其关键技术介绍
        2.3.1 HDFS
        2.3.2 MapReduce
        2.3.3 HBase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混合矢量结构的地理数据预处理
    3.1 地理数据组织与表达
        3.1.1 现有地理数据结构介绍与对比
        3.1.2 混合矢量地理数据结构设计
    3.2 现有地理数据预处理方法分析
        3.2.1 基于栅格结构的地理数据预处理方法介绍
        3.2.2 基于栅格结构的地理数据预处理方法分析
    3.3 基于混合矢量结构的地理数据预处理
        3.3.1 地理数据预处理方法概述
        3.3.2 地理数据属性转换
        3.3.3 基于聚类的地理数据归并
        3.3.4 地理数据属性计算
    3.4 验证与分析
        3.4.1 验证说明
        3.4.2 属性转换
        3.4.3 数据归并
        3.4.4 属性计算
        3.4.5 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分布式思想的选线方法设计
    4.1 现有选线方法介绍与分析
        4.1.1 基于图论思想的选线方法介绍
        4.1.2 基于图论思想的选线方法分析
    4.2 基于分布式思想的选线方法设计
        4.2.1 分布式选线方法概述
        4.2.2 基于控制线的分段选线划分
        4.2.3 基于控制线分段的道路选线
        4.2.4 选线方案合并与评价
    4.3 验证与分析
        4.3.1 验证说明
        4.3.2 分段划分
        4.3.3 分段选线
        4.3.4 方案合并
        4.3.5 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选线原型系统设计部署与验证
    5.1 系统总体设计
        5.1.1 系统架构设计
        5.1.2 系统模块设计
    5.2 系统部署与搭建
        5.2.1 集群部署
        5.2.2 开发环境搭建
    5.3 系统验证
        5.3.1 验证准备
        5.3.2 验证流程
        5.3.3 验证结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四、基于GIS的道路选线方法与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GIS的森林公园游览线路规划研究 ——以麻阳西晃山省级森林公园为例[D]. 朱昕羽.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2)
  • [2]基于GIS的千山风景名胜区游步道线路优化研究[D]. 刘诗雅.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3]城市山地型公园景观评价及优化研究 ——以福州金鸡山公园为例[D]. 陈小燕. 福建农林大学, 2020
  • [4]叠图法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技术机制及有效性研究[D]. 王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5]改进的模糊数学理论在道路选线中的应用[D]. 李风立.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7)
  • [6]山地城市详细规划设计中道路选线模型优化方法的研究——基于GIS与AHP多因子空间量化分析[J]. 谢芸. 中外建筑, 2016(06)
  • [7]基于GIS的皖南地区道路自动选线指标体系研究[J]. 杜欣鹏,吴坚,陈靖一,郑祺. 工程勘察, 2016(05)
  • [8]基于耦合原理的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机制研究[D]. 袁旸洋. 东南大学, 2016(01)
  • [9]参数化风景环境道路选线研究[J]. 袁旸洋,成玉宁. 中国园林, 2015(07)
  • [10]基于混合矢量结构的分布式道路选线方法与原型系统设计[D]. 张海寰. 电子科技大学, 2014(03)

标签:;  ;  ;  ;  ;  

基于GIS的道路线形方法及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