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真实的人 写真实的话(论文文献综述)
韩隽[1](2020)在《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当代的非虚构写作“现象级”躁动始自2010年。先是由文学界《人民文学》杂志发起,随后成为多学科响应以及社会与技术“双轮驱动”互动共构的特有景观,这使得“远涉重洋”来到中国的非虚构写作概念无论是边界和路径都有了明显改变,十年之间,非虚构写作被裹挟着成为互联网时代原生内容产品,已经具备了特有的“写作姿态”和“文体形态”,成为典型的“实践文本”,形成了跨界“文学共同体”。非虚构写作是一个具备多元化价值的核心概念。目前已经面临新媒体场域天然带来的“大众化”与“商品化”问题、隐忧和焦虑。论文开始在对“非虚构写作”核心概念做了界定、对其研究文献全面梳理的基础上,直面发展中的问题并明确了研究方向。本文论文采用文学观察和史性阐释方法,立足国际不同社会脉络语境,期求对非虚构写作的命题发端、历史源流、文体特征、叙事规范、价值追求做基于写作现状考察之上的本体理论研究。正文分为五章。第二章对当前文学和新闻两域的发展景观和作品展开定量研究,并明晰其内在特征和精神内核。第三章与第四章梳理了中国非虚构写作的发展进路和文体特征,重点勾勒了从古至今的中国纪实文化精神,以及现代文学发展进程中尤其延安时期的写作经验对非虚构写作的精神影响;同时阐释了此间中西非虚构文体、体裁形成以及个性结构细微异同。第五章是带有方法论特质的非虚构叙事论,总结了非虚构写作的共识、观念、范式、文本阅读契约、内在原则、经验、技巧和伦理边界,力求为非虚构写作提供内容生产规范,同时还论述了非虚构影像等样态作为新型非虚构文本接续叙事创新,以及随着疫情语境进入公众视域的非虚构灾难叙事表达。第六章对非虚构美学内涵、非虚构后现代特性、非虚构跨界价值做了系统性概括,将“人文”和“理想”作为非虚构写作的根本性价值追求。余论是论文小结也试图唤起讨论:非虚构写作已然成为作为文学新思潮要以理论规范防止虚妄狂欢;要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要提升深度同时能够更快捕捉鲜活现实生活,同时回应了非虚构写作强调的“真实”与“现实”意涵和相关伦理问题。论文总体基于对当代国内非虚构写作概貌的观察与总结,力图推进确立非虚构写作范式,探究写作方法,将非虚构写作本体理论研究系统化、深入化、学理化。
李思楠[2](2020)在《小学生真实性习作问题调查及教学改进策略 ——以叙事性作文为研究重点》文中研究说明在小学阶段,叙事性作文的真实性一直备受关注。事实上,作文即做人,引导学生在习作中叙写真实素材和抒发真情实感还可以培养学生诚实的品格。但当下,小学生的叙事性作文中经常会出现编造习作素材和表达虚假情感等现象,这需要我们深入研究。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和问卷法对真实性习作的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将锦州市三所小学的语文教师和三、四、五、六年级的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当前小学生叙事性作文的真实性习作问题进行研究。首先,从习作态度、习作素材、习作立意和习作语言四个方面对叙事性作文的真实性现状展开调查。其次,依据调查数据归纳总结出,当前小学生叙事性作文中主要存在真实性习作态度不积极、真实性习作素材失实、真实性习作立意固化和真实性习作语言失真四个问题。再次,从不同角度分析叙事性作文缺乏真实性的原因为教师习作教学理念未落实、学生积累的素材偏少、教师习作指导失当和教师教学侧重点有偏差。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教学改进策略:第一,以习作交流表达为目的,激发习作热情;第二,以留心生活点滴为手段,积累真实素材;第三,以发散学生思维为目的,放手习作立意;第四,以学习习作方法为把手,增加真实语言。本文希望能为一线教师在真实性习作教学方面提供实践借鉴,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提高小学生的真实性习作水平。
郑洁[3](2020)在《“公民写作”理念下的高中写作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文之难”一直存在于高中写作教学中,作文命题脱离学生真实生活情境,学生关注视角远离公民公共生活,故而作文只能说空话、抒虚情,而教师写作指导也沦为空洞化、机械式地反复训练。为改变此现状,许多一线教师提出写作教学应重视“公民写作”,并试图为新时期写作教学赋予新的内涵和实践。在此背景下,高中写作教学非常有必要开展“公民写作”教学。基于此,笔者梳理了“公民写作”理论基础,并借助概念辨析,继而从凸显公民立场、聚焦公共问题、注重理性思维和规范语言表达四个维度明确“公民写作”概念,从而形成“公民写作”内涵的完整解读。而高中写作教学需要“公民写作”理念作为指导,无论是指导性文件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还是指引性活动高考命题,亦或是语文教学现状,都从不同视角说明“公民写作”教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体现出开展“公民写作”的教学意义。但若想将“公民写作”运用于教学中,就需把握“公民写作”教学导向,依托一定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因此,笔者提出四个教学目标导向、五个贯穿写作教学始终的教学方法和三种具体的教学方式,以期有效落实“公民写作”教学实践,值得注意的是,“学习任务群”的提出为落实“公民写作”提供实践指导,其内涵与“公民写作”关联密切,两者融合之后,笔者设计“在作品阅读中指导写作”“在活动参与中指导写作”和“在话题讨论中指导写作”三个并列式写作教学任务,具体阐述各任务的目标指向、设计策略和任务设计与实践,旨在为高中“公民写作”教学提供实践参考。
吴昊[4](2020)在《《人民文学》“非虚构”栏目流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民文学》作为由全国文协创办的文学期刊,被文艺界称为“国刊”,不管是1980年代的“纪实小说”,还是2010年提倡的“非虚构”,都在《人民文学》的推广下成为文坛热点。文学期刊为研究一个时期的文学现象提供了新的材料,从“纪实”到“非虚构”的演变,可在《人民文学》中寻到发展轨迹。本论文将《人民文学》设置的非虚构性写作栏目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借助《人民文学》自1985年命名“纪实小说”至2010年创设“非虚构”到如今这三十年的栏目流变。沿着“纪实小说——纪实文学——神州纵横——现场——非虚构”栏目设立的时间顺序,寻找栏目内在的文学联系和嬗变轨迹,进而深入探究其背后的流变动因,从而全面勾勒出从“纪实”到“非虚构”流变的立体图景。对“非虚构”进行理论研究和文本解读,并从民族心理、现实生活层面探究“非虚构”对文学精神的继承和对社会的作用与影响。本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从宏观角度分析《人民文学》的“纪实小说”、“纪实文学”、“神州纵横”、“现场”和“非虚构”栏目,意在总结栏目特征,梳理大致的嬗变脉络,寻找各栏目之间的细微差异。第二章从《人民文学》的“国刊”地位入手,从文学的社会功能这一角度出发,解读外部世界对非虚构栏目产生的推动力。分析主流意识形态、编辑的办刊理念、读者需求以及作者写作志趣对“非虚构”发展的帮扶。第三章以非虚构文学作品对“人”和“史”的解读为核心,从文本内涵层面挖掘从“纪实”到“非虚构”的文学精神内部嬗变轨迹。第四章在审美层面拓展嬗变的价值,结合上文分析出的时代、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等外部因素和文学自身不断发展的动因,寻找这种流变背后的价值取向和审美品格,并且在结语中指出非虚构写作的局限性。非虚构文学对建立文学与现实的联系有着积极作用,为作家对“人”和“史”的表达提供新的思考路径。探究《人民文学》非虚构栏目的流变,对非虚构文学的理论建设可以起到微小的补充作用。
白菊花[5](2019)在《如何有效指导小学生写真实的作文》文中研究说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写出真实的生活、真实的社会和真实的自我显得非常重要。结合教学实际,在作文教学中通过鼓励和引导学生写自己的话、写亲身经历的事、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方法,切实训练学生做真实的人,写真实的事,表达真实的情感,让学生在写作中写出真实、写出自我。
王俊[6](2014)在《革命样板戏演变研究》文中提出京剧改良运动从清末开始,以社会改良与革命的内容介入戏曲戏剧改良。经过清末民初、五四运动时期,直到1930年代至1940年代延安解放区而最终趋向大众化和革命化。中国的戏曲戏剧改良道路也走过了从启蒙排满,推动民族民主革命到要推倒旧戏的形式,以一种全盘性的反传统的态度来对待旧戏,企图将其推倒重建,试图实现文化上革新的尝试。不过这种努力的成效并不明显,旧戏仍然还是按照自己既有的方向继续前进。真正使京剧改良出现重大转机的时期是1940年代延安时期,这时的文艺大众化推动了京剧改革。由于抗战的需要,反映抗战的主题成为京剧舞台的主要内容,而舞台上的主角这时也被工农兵所取代。戏剧革命和政治革命的紧密程度在此时得到进一步加强。延安时期戏改的许多做法在1949年之后的新中国京剧改革中被继承。1964年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之前,京剧现代戏已经成为京剧演出舞台最主要的形式。江青在大会上以《谈京剧革命》的讲话登上政治舞台,《谈京剧革命》也成为指导京剧革命的方针,这次观摩大会成为文革样板戏的前奏。从1964年直到文革开始的这一段时间,主要的样板戏剧目都已经基本成型。以上这些是本论文论述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样板戏剧本改编现象的探讨是本论文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中主要围绕从革命现代戏到样板戏修改和演变过程来展开讨论,对江青和样板戏命名之间的关系,样板戏各个剧本来源的艺术形式的探究,以及在样板戏的创作和改编中的“两结合”和“三突出”策略的运用和样板戏主题多角度考察都成为在研究样板戏改编的时候重要考察对象。此外,在文革期间,为了更广泛的传播样板戏,样板戏的改编不仅仅只限于的京剧的舞台,对于样板戏进行电影化的改编也是文革期间江青所着力推行的,样板戏电影的改编所遵循的“还原舞台,高于舞台”的原则,在拍摄的过程中充分的利用了各种电影语言,按照“三突出”的要求来处理样板戏中的各种人物。这种对样板戏的银幕化,使样板戏在传播的时候更加便捷和广泛,强化了样板戏中的一些理念,这成为文革结束之后样板戏某种程度上“回潮”的原因之一。文革结束之后的1980年代至今,样板戏虽然不再是戏剧戏曲舞台上的主角,但也没有消失于历史的幕后。样板戏在1980年代经过重新包装以后再次流行,以及新世纪之初,随着“红色经典”的兴起,样板戏被重新的影视化,都是“后样板戏时代”重要的文化现象。而此时的样板戏改编“热潮”的出现,更多的是大众消费文化推动的结果。可以说,在不同的时代,支配样板戏改编的力量都和时代政治文化变化紧密的联结在一起的。在本论文的写作中,笔者着力探究的是自晚清直到文革以来驱动京剧以及样板戏改良和革命内在的动力,尤其是文革时期样板戏的改编。另外本文所要关注的就是“后样板戏时代”对样板戏题材影视剧改编的文化思考。本文主要就是这两个方面,分五章进行探讨。在正文前的绪论中,主要从论文选题的意义,研究的现状以及具体的论文写作概要这三个方面来说明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戏曲形式,样板戏在中国戏曲改良的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它的出现之于文革文艺的意义,以及它在改编的时候所突出的理念如何支配样板戏的改编。正文分为五章,主要阐述晚清开始的戏曲改良和样板戏的改编,其中样板戏的改编包括了样板戏剧本的改编、样板戏的电影化改编以及样板戏的电视化。其中样板戏的剧本改编是重点论述和分析的部分。其中,本文的第一章,论述了晚清开始的戏曲改良运动,延伸到五四运动时期,直至延安时期的京剧现代戏的改革。晚清的戏剧改良,关注的是戏曲内容方面,这种情况出现是因为戏曲改良者们试图以社会改良的内容进入戏曲,并借此进行启蒙,以便于推动民族民主革命的开展。而延安时期的京剧改良运动则是走向新中国成立后大规模开展京剧现代戏演出的前奏,建国后戏曲工作的基本体制和改革方向在此时都已经基本确立。第二章,论文将重点讨论的是新中国成立之后1949年到1964年间的京剧改革与实践。其中包括了新中国戏剧戏曲工作的体制化和组织化,以及1964年的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前后京剧革命的实践。对新中国戏剧戏曲工作的组织化的介绍为了说明新中国戏曲改革拥有组织上和体制上的保证,而京剧现代戏的演出是从实践上保证戏改的现代戏方向。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这一章集中探讨从京剧现代戏到样板戏的修改和演变。本章先对样板戏命名进行了探究,并对其与江青的关系加以梳理。在对样板戏的剧本来源进行探究的时候,对于样板戏各类剧本进行了分类,梳理各自的改编情况,并指出样板戏剧本改编的意义。对于样板戏创作和改编的总策略,本文主要是从“两结合”和“三突出”这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释,论述了这两个原则如何贯彻到样板戏的改编之中。而改编之后成型的样板戏如何体现文革的精神实质,在这一章里主要从阶级斗争、政治文学化和领袖崇拜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说明样板戏与文革的同质性。第四章涉及到的是对样板戏拍摄和改编成电影的探讨。样板戏电影的拍摄,依据的是江青提出的“还原舞台,高于舞台”的原则,使用电影镜头语言对样板戏中的人物重新塑造。对不同类型的人物,不同的环境,在使用镜头的时候都判然有别。运用这些手法拍摄的样板戏电影,是对样板戏的再塑造,也是对文革的进一步强化,尤其是电影作为一种当时较为新式的传播手段,对于影像化的样板戏的普及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是文革结束之后人们对样板戏“怀旧”时的影像依据。本论文的第五章是关于文革结束之后的样板戏现象。比较多关注到的是样板戏在“红色经典”出现背景下样板戏被改编的情况,在样板戏和大众消费文化结合之后,样板戏如何再一次演变成为样板戏影视剧改编的热点,其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何在?大众消费文化对于普通民众消费趣味的投合与引导,其价值与意义何在?都是现在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刘志勇[7](2013)在《“写真实”理论在当代文学体制内的境遇考辨》文中提出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写真实”,这是中国当代文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口号。它在当代文学体制内的境遇经历了引进、论争、复苏、异化、回归与退隐等几个阶段,而且还有继续衍变的可能。这样一种开放的姿态和当代品格是吸引我研究的主要心理动因。目前,当代文学的研究呈现出独特的回归历史现场的努力,因而,本文在探究“写真实“理论在当代文学体制内的境遇时,主要借助与“写真实”有关的史料,特别是五六十年代的《文艺报》和八十年代初的《红旗》、《人民日报》等权威报刊,通过史料的爬梳,形成一些新的结论。第一部分,主要围绕“写真实”勾连了“胡风事件”和“双百”时期的文学论争。胡风对主体性的强调,无疑是与当代文坛消除知识分子主体性的要求相违背的。而“双百”时期,文坛短暂的气象更新,也使与“写真实”有关的讨论更加热烈,但这种讨论随着文艺政策的收紧戛然而止第二部分,60年代初,文艺政策的调整给了“写真实”短暂的复苏,但随后两个“批示”和“纪要”的出台,使“写真实”逐渐异化,“文革“中,文学的真实品格几乎消失殆尽,细节真实和主题先行的“真实观”充斥文坛。第三部分,新时期之初,由于一种新的意识形态的需要,“写真实”便借着这股东风强势回归,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在80年代中后期的寿终正寝,再次显示了文学对政治的依赖。之后,西方现代主义大举东渐,“真实”观的多元化无形中消解了“写真实”的严肃意义,“写真实”从强势回归而寂然转冷。对“写真实”的研究还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知识分子话语。因为在当代文学中,凡是“写真实”讨论最激烈的时候,基本都是知识分子话语竭力从被压抑状态下发声的时候。因而,在本文中,知识分子话语在当代语境中的境遇是作为一条辅线存在的。研究文学与政治的关系、研究文学与现实的关系、研究知识分子话语的境遇构成了本文的基本思路,回归历史现场,回归人文关怀构成了本文的研究态度。
李明彦[8](2012)在《真实性话语的建构与新时期文学》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尝试从话语和谱系学的角度,将真实性话语的建构与新时期文学之间进行关联性的研究,以此切入考察中国新时期文学叙事的历史变化轨迹,论文认为,新时期文学的产生、建构及其意义生成,都与“真实性”这一理论话语有直接的关系。不同时代不同文学对真实性话语的建构,都包含着文学成规的转换,政治规范的理解,文化场域的变迁和叙事技巧的取舍,弄清楚了真实性话语的建构历史,就可以揭示新时期文学历史变动过程的精神轮廓。第一章主要讨论了政治文化与真实性话语建构之间的关系以及伤痕文学中真实性话语建构具有的治愈功能。论文认为,新时期文学的起源及其合法性的获得,与真实性话语的重构有很大的关系。“文革”结束后,为了清算“文革”文学中的充满着“瞒和骗”的“阴谋文艺”,理论界重新发掘一度被压制和禁止的“写真实”等观点。通过指认旧有的文革文学为虚假不真实,新时期文学重新确认了现实和文学、文学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大量地生产了被权力话语认定的“真实性”话语,迅速建立了新的文学合法性。政治文化对真实性话语的影响,使得在新时期文学初期政治性标准被巧妙地转换成了真实性标准,这种真实性话语隐形地发挥出巨大的政治能量,对伤痕文学起到了规约和控制作用。第二章主要探讨的是人道主义思潮兴起后,人性话语试图在对真实性话语的不断解释、融合、试探、移界、攻击之后建立自身的话语合法性。它从四个方面即“人作为工具向人作为目的的转换”、“‘人的生活’向‘人’的位移”、“生活的本质向人的本质的倾斜”、“客观再现向主观表达的跨越”来改变蕴涵着权力的真实性话语一元独大的局面,从而提高人的主体地位,恢复人性话语的权力。第三章主要阐述的寻根文学中真实场域由现实批判向文化自省的转换过程及其存在的路径依赖。论文认为寻根文学把文学的“真实”从庸俗的社会反映论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对真实的认知方式和寄寓方式的探索都有了进一步的发掘。寻根文学把对真实的书写转移到文化层面,无疑使作家获得了一种新的洞察方式和判断角度,丰富了文学的表现内容和表现方式。第四章主要论述先锋文学的真实观念对现实主义真实性话语的解构过程以及这种真实观念对先锋派激进的艺术革命的促进作用。论文认为,先锋文学以“虚构的真实”“精神的真实”和“语言的真实”对现实主义的真实性话语体系提出挑战,这使得先锋文学呈现出三种叙事倾向:元虚构叙事、神秘化叙事和非人化叙事。先锋文学的真实观念如同一把双刃剑,在反抗现实主义真实性话语的同时,也是对自身的一种解构。第五章主要讨论新写实文学重新回归到现实主义文学的怀抱,它以对生活真实的重视和对艺术真实的反抗实现了对现实主义的重新解释。新写实小说认为艺术真实本身构成了对生活真实的遮蔽,它试图消解强加在生活真实之上的所谓“本质”,尤其是经过意识形态话语选择加工过的“本质”。因此,它以“零度情感”的方式追求一种“刻骨真实”,在审美层面呈现出反典型化的特点。同时,新写实小说的“微观真实”呈现出一种反政治的“政治性”,即整体上呈现出反对宏大政治对文学话语的束缚的倾向和实际上在文本中对微观权力规训下世俗化日常生活景象的认同。
刘康凯[9](2012)在《中国现代“文学真实”观念研究(1899-1949)》文中指出文学真实问题是文学理论的重要论域,几乎从文学理论甫一诞生的时候起,“真实”与否就成为对文学加以评判的最重要标准之一。在中西文论史上,也形成了种种关于关于文学真实的观念。本文认为,对这些观念加以研究非常必要,因为这此观念关涉到对文学之本质的理解。本文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对中国现代文论史上的文学真实观念进行了一番考察,分析这些观念的具体特征,探讨它们的形成原因,揭示它们在不同时代的发展轨迹及其规律。在第一章,本文首先通过概念分析和文化人类学角度的考察,对中西文化中的真实观念进行探讨。其次,以西方文学观念史为例,探讨文学真实观念的不同形态,同时也为理解中国现代文学真实观念的发生和形成提供一个西方背景。第二章专章考察了中国传统文学真实观念的思想基础和历史发展情况。本文借用道家和儒家的“真论”与“诚论”概念对中国传统文学真实论加以概括,认为“真论”与“诚论”是中国传统文学真实论的两种基本观念型态,它们分别以中国道家和儒家思想为基础,它们之间对抗与融合的互动关系主导了中国传统文学真实论的基本历史面貌。本章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学“真论”与“诚论”的考察,为理解中国现代文学真实观念与中国传统文论之间的深层关系提供了一个历史背景。第三章从晚清时期开始,考察中国现代文学真实观念的发生情况,本章选取梁启超、王国维、早期鲁迅为个案,分析他们的文学真实观念中源于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各种观念如何在一起冲突与融合,以及他的文学真实观念在哪些方面、在何种程度上体现出了现代性。第四章考察五四时期现代文学真实观念的确立与演变。首先分析晚清以降的语言变革与现代文学真实观念形成之间的关系,其次探讨五四时期的科学主义思潮、对写实主义的热衷及其与当时的文学真实观念之间的关系,最后考察在革命文学论争时期,革命文学理论的文学真实观念,探讨其形成与社会状况、时代思潮之间的关系。第五章考察三十年代文学真实论的概貌,分别从左翼文学阵营和自由主义文学阵营透视那个年代文学真实论域的分裂以及这种分裂的原因。此外,本章还专门分析了晚年鲁迅的文学真实观念,展示一个具有独立精神的思想家和作家对文学的独立思考。第六章考察了从抗战爆发到四十年代末这个历史时期的文学真实观念。本章首先分析毛泽东的《讲话》及其阐释者的文论观念,探讨文学真实观念在政治权力话语支配下的变异与影响;其次分析以胡风为首的七月派文论思想,比较其在文学真实观念上与左翼正统派之间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意义、原因和历史影响;最后以张爱玲为个案,试图通过对她的文学观念、由她所引发的文学论争的梳理与分析,揭示出在四十年代的文学观念场域中,不同文学真实话语之间的碰撞与冲突,及其给我们的启示。本文认为,文学是基于经验的审美形式,表达经验性真实,是文学审美的内在要求;文学也需要理性的参与,理性可以防止文学经验书写的流荡和泛滥;也可以有助于文学表现人类生命的超越性梦想,传达出关于世界与生命的更高的真实。对于文学来说,经验与理性并不矛盾,在理想的状态下,他们能够相得益彰,有助于文学真实更好的传达。但是当理性僭越自身的界限而强制文学表达更多的理性真实时,文学就沦为虚伪意识的傀儡。
李仰智[10](2012)在《真实:“花非花”——一个问题、两部小说、三点启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历史作为发生在过去的既往之物孤独地伫立在时间的深处,奈何再温柔地呼唤它也不会睁开眼睛与之进行哪怕仅是片刻的对话,也没有谁能插上神奇的翅膀,穿越重重山水和似水流年的阻隔,去再现一段宏大历史的真实。历史只能靠文本化才能在书写和解读的双向交流之中死而复生。然而,传统
二、做真实的人 写真实的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做真实的人 写真实的话(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中心术语释义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问题与总体构想 |
1.3.1 总体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问题和内容构想 |
1.4 文献探讨及启示 |
1.4.1 非虚构写作的中国范式和基本问题 |
1.4.2 非虚构写作对新闻业的影响 |
1.4.3 文献启示 |
1.5 研究可能达到的创新 |
第二章 发端与现状:非虚构写作理论溯源与精神特质 |
2.1 非虚构写作的命题发端与学理溯源 |
2.1.1 “非虚构”写作命题发端 |
2.1.2 文学转向背后的社会历史逻辑 |
2.2 2010-2020当代中国非虚构作品整体景观 |
2.2.1 文学、新闻两域的中国非虚构写作现状 |
2.2.2 当下非虚构作品的题材和叙事特征 |
2.3 非虚构写作时代价值与精神特质 |
2.3.1 创作方法论视角下的非虚构写作价值 |
2.3.2 为文学介入现实提供了“大地张力” |
2.3.3 为文学融合创新提供了新范式 |
第三章 源流:非虚构写作的中国进路 |
3.1 中国纪实文体的历史传承 |
3.1.1 中国古代纪实精神源头 |
3.1.2 民国时期的文学启蒙 |
3.2 延安时期“非虚构”写作实践 |
3.2.1 《红军长征记》征文活动 |
3.2.2 《解放日报》刊登的纪实作品 |
3.2.3 延安时期中外名记者纪实巨作 |
3.2.4 中国“一日体”的诞生 |
3.2.5 延安文艺座谈会:文学的人民化 |
3.2.6 延安时期群众写作:历史的动机与功能 |
3.3 文学革新与新闻改革呼唤“非虚构” |
3.3.1 非虚构体裁在中国的渗透和延伸 |
3.3.2 非虚构写作与文学的“及物”呼唤 |
3.3.3 时代呼唤新闻文体创新 |
3.3.4 人民大地·行动者写作计划成为催化剂 |
第四章 文体:非虚构写作体裁细辩 |
4.1 文学类非虚构写作 |
4.1.1 报告文学的文体流变与非虚构属性 |
4.1.2 纪实文学与纪实影像中的非虚构特征 |
4.2 历史类非虚构写作 |
4.2.1 事件类题材更突出史料功力 |
4.2.2 人物类题材凸显呈现历史价值 |
4.3 新闻类非虚构写作:新闻特稿 |
4.3.1 中美语境下特稿写作不同表现 |
4.3.2 新闻特稿记录新闻人的思想深度 |
第五章 叙事:非虚构写作观念与规范形成 |
5.1 非虚构写作的作业规范 |
5.1.1 写作范式:作为“第四文体”的非虚构写作 |
5.1.2 调查方式:关于采访和田野调查 |
5.1.3 行动介入:一种改变行为的叙事语言 |
5.1.4 深描:对调查和介入的处理 |
5.1.5 道德规范:创作行为的边界 |
5.2 非虚构写作中的故事叙述——基于意义的构思 |
5.2.1 主题先于素材还是生成于素材 |
5.2.2 人称:作者与“我”的关系梳理 |
5.2.3 合理想象的边界与度 |
5.2.4 关于修辞:非虚构与隐喻 |
5.3 叙事视角:追求“真实”和“真相”的功能观 |
5.3.1 何谓“真实”?不同文体的功能观分析 |
5.3.2 非虚构写作的创作视角:素材真实与本质真实 |
5.3.3 非虚构写作的“真相基因”:文体诞生于追求真相 |
5.3.4 中国为什么需要非虚构写作?为追求真相的“拿来主义” |
5.3.5 非虚构写作的“真实观”是为了营造“真实感” |
5.4 非虚构写作的叙事风格与作品表达 |
5.4.1 柔性的品格和刚性的人文关怀 |
5.4.2 主观叙事:感受就是在场的证明 |
5.4.3 克制化表达:与历史对话 |
5.4.4 知识、理性的智慧介入:乡村叙事 |
5.4.5 网络爆款:“沉默螺旋”的狂欢 |
5.4.6 融合叙事:顺应时代的技术语言 |
5.5 灾难写作视域下的非虚构表达 |
5.5.1 理性与作品的超真实 |
5.5.2 仿真幻觉与灾难戏仿 |
5.5.3 非虚构作品中的命运书写 |
第六章 人文与理想:非虚构写作文化与审美价值 |
6.1 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要素 |
6.1.1 思想性: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硬核 |
6.1.2 在场性: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要义 |
6.1.3 审美性: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诉求 |
6.2 非虚构写作的“后现代”特质 |
6.2.1 反传统表征:“不确定性”传承 |
6.2.2 多元文化成为内在特质 |
6.2.3 消解形式与内容的二元对立 |
6.2.4 “一种崭新的平面而无深度的感觉” |
6.3 非虚构写作的文学和新闻理想 |
6.3.1 反“虚假”而非反“虚构” |
6.3.2 文学新闻化与新闻文学化 |
6.4 非虚构写作文体跨界和审美追求 |
6.4.1 “跨文体”“跨文艺”“跨文化” |
6.4.2 人类学视野:非虚构基于田野调查 |
6.4.3 社会学视野:非虚构是社会脉络叙事 |
6.4.4 反思文学创作与批评,推动现实主义新浪潮 |
6.4.5 由精英到大众,独辟丰富“文化场域” |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2010-2020国内非虚构写作主要作家作品辑要 |
附录二 :非虚构写作平台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2)小学生真实性习作问题调查及教学改进策略 ——以叙事性作文为研究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价值 |
(五)概念界定 |
一、小学生叙事性作文真实性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方案设计 |
1.调查目的 |
2.调查对象 |
3.调查内容 |
4.调查方法 |
(二)调查结果 |
1.习作态度的调查情况 |
2.习作素材的调查情况 |
3.习作立意的调查情况 |
4.习作语言的调查情况 |
二、小学生叙事性作文缺乏“真实性”的问题表征 |
(一)真实性习作态度不积极 |
1.习作兴趣不浓厚 |
2.习作作风不认真 |
3.习作动机不端正 |
(二)真实性习作素材失实 |
1.套用习作素材 |
2.重复习作素材 |
3.编造习作素材 |
(三)真实性习作立意固化 |
1.平淡化的习作立意 |
2.模板化的习作立意 |
3.过度拔高的习作立意 |
(四)真实性习作语言失真 |
1.过度套用好词好句 |
2.盲目模仿成人语言 |
3.多次使用相同结构 |
三、小学生叙事性作文缺乏“真实性”的原因 |
(一)习作教学理念未落实,使习作态度不积极 |
1.命题形式抑制习作兴趣 |
2.习作教学缺乏过程指导 |
3.评价主体不以学生为主 |
(二)积累的素材偏少,使习作素材失实 |
1.学生缺少生活体验 |
2.学生回避生活小事 |
3.学生缺乏观察能力 |
(三)习作指导失当,使习作立意固化 |
1.作前指导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
2.作前指导倾向习作模板教学 |
3.评价标准过于关注思想向上 |
(四)教学侧重点有偏差,使习作语言失真 |
1.过于关注习作中的好词好句 |
2.倾向使用成人化的评价标准 |
3.缺少对学生读写结合的指导 |
四、小学生叙事性作文缺乏“真实性”的教学改进策略 |
(一)以习作交流表达为目的,激发习作热情 |
1.改变习作命题形式,创设真实的交际语境 |
2.关注习作实践活动,进行过程性习作指导 |
3.扩大评价主体范围,打造班级接力日记 |
(二)以留心生活点滴为手段,积累真实素材 |
1.激发学生爱生活的热情,开拓学生多元化的生活 |
2.建立生活与习作的联系,鼓励学生写身边的小事 |
3.锻炼学生善观察的眼力,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 |
(三)以发散学生思维为目的,放手习作立意 |
1.转变指导重心,设置以学生为主体的交流平台 |
2.平衡指导抓手,传授以表达交流为目的的技巧 |
3.改变评价方向,倡导以真情实感为标准的立意 |
(四)以学习习作方法为把手,增加真实语言 |
1.改变习作教学核心目标,借具体描写提高习作的水平 |
2.尊重学生语言表达水平,用儿童话语体系标准评习作 |
3.落实对读写结合的指导,借读书交流会积累文章结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3)“公民写作”理念下的高中写作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公民写作”的内涵解读 |
第一节 “公民写作”理论基础 |
一、自由写作 |
二、真实写作 |
三、公民表达与写作 |
第二节 “公民写作”概念辨析 |
一、“公民写作”与“公民表达” |
二、“公民写作”与“精英写作” |
三、“公民写作”与“公共写作” |
第三节 “公民写作”概念界定 |
一、凸显公民立场 |
二、聚焦公共问题 |
三、注重理性思维 |
四、规范语言表达 |
第二章 “公民写作”的教学意义 |
第一节 课程标准视角下“公民写作”的意义 |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指向“公民写作” |
二、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指向“公民写作” |
三、学业质量与教学评价指向“公民写作” |
第二节 高考命题视角下“公民写作”的意义 |
一、横向比较:以公民身份,倚时代特征,重文体应用 |
二、纵向比较:形式任务化,内容思辨化,情感理性化 |
三、未来趋势:明公民身份,察公共事务,立思辨意识 |
第三节 教学现状视角下“公民写作”的意义 |
一、学生写作亟需“公民写作” |
二、教师教学亟需“公民写作” |
第三章 “公民写作”教学的实践策略 |
第一节 “公民写作”的教学导向 |
一、培养独立意识 |
二、明确公民意识 |
三、提升思辨意识 |
四、训练作文意识 |
第二节 “公民写作”的教学方法 |
一、认清公民身份,重识公民写作 |
二、创设写作情境,激发表达兴趣 |
三、延展关注视野,开拓思考深度 |
四、立足不同文体,指导作文章法 |
五、加强教师示范,促进师生交流 |
第三节 “公民写作”的教学方式 |
一、课上课后阅读指导 |
二、校内校外活动组织 |
三、校内校外话题讨论 |
第四章 高中语文“公民写作”教学任务群设计与实践 |
第一节 “学习任务群”与“公民写作”教学之关系 |
一、“学习任务群”内涵解读 |
二、“学习任务群”指导“公民写作”教学 |
第二节 “公民写作”教学任务群设计与实践 |
一、在作品阅读中指导写作 |
二、在活动参与中指导写作 |
三、在话题讨论中指导写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相关成果 |
(4)《人民文学》“非虚构”栏目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目的及意义 |
(四)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 从“纪实”到“非虚构” |
(一) “纪实”的肇始 |
(二) 流变的“中间物” |
(三) “非虚构”的再出发 |
1.2010 年:人民大地·行动者——“非虚构” |
2. “我”观“纪实”与“非虚构” |
二、 举重若轻:以文学的名义寻求“共名” |
(一) 为社会主义服务:《人民文学》对“人民文学”的引导 |
1. 文学希望把方向给人民:《人民文学》的外部政治宣传 |
2. 文学希望把新鲜给人民:《人民文学》的内部编辑实践 |
(二) 为人民服务:“人民文学”对《人民文学》的诉求 |
1. 人民需要文学的力量:“纪实”方式满足读者需求 |
2. 人民需要文学的温度:“非虚构”品格重建作家追求 |
三、 深入浅出:借“民间”演绎“无名” |
(一) 从大到小的“人” |
1. “人”的失落与回归 |
2. 躲避崇高:从英雄到凡人 |
(二) 以小见大的“史” |
1. 自上而下的介入角度 |
2. 自下而上的反思立场 |
四、 删繁就简:“向内转”之后的出走 |
(一) 沟通现实的积极姿态 |
1. 关怀:文章合为时而着 |
2. 行动:绝知此事要躬行 |
(二) 打破规则的大胆探索 |
1. 超越虚实之辨 |
2. 突围文体之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人民文学》非虚构栏目作品统计表 |
后记 |
(5)如何有效指导小学生写真实的作文(论文提纲范文)
一、写作中有“我”, 写自己的话 |
二、情感中有“我”, 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 |
三、叙事中见“我”, 增强作文的真实感 |
(6)革命样板戏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
三、章节安排与写作概要 |
第一章 清末民初至延安时期京剧改良与改革 |
第一节 晚清民初及五四时期京剧改良运动 |
一、清末民初的戏剧改良运动 |
二、五四时期的戏剧改良运动 |
第二节 延安时期平剧(京剧)现代戏演出和改革 |
一、边区群众性的平剧(京剧)演出活动 |
二、延安时期戏剧革命理论 |
第二章 1949—1964年间京剧改革和实践 |
第一节 新中国戏剧工作的体制化与组织化 |
一、戏曲机构的体制化与组织化 |
二、戏曲改革方针的确立与意义 |
第二节 1964年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前后京剧革命实践 |
第三章 从京剧现代戏到革命样板戏的修改与演变 |
第一节 样板戏命名探源 |
一、样板戏名称的缘起 |
二、江青与样板戏的命名 |
三、样板戏名称的正式出笼与推广 |
第二节 样板戏剧本来源的艺术形式探究 |
一、首批样板戏中战争题材剧本改编概况 |
二、首批样板戏中工农题材剧本改编概况 |
三、一部同名移植剧本 |
四、第二批样板戏剧本改编情况 |
五、样板戏剧本改编的意义 |
第三节 样板戏创作与改编总策略 |
“两结合” |
一、“两结合”的创作方法的提出 |
二、样板戏与“革命浪漫主义” |
三、样板戏与“革命现实主义” |
四、“革命浪漫主义”优先性辨析 |
“三突出” |
一、“三突出”创作原则的提出 |
二、“三突出”在样板戏剧本改编中的运用 |
第四节 样板戏剧本主题的多维考察 |
一、阶级与阶级斗争 |
二、高层政治斗争 |
三、领袖崇拜 |
第四章 样板戏的电影化改编 |
第一节 样板戏电影化的取舍与依据 |
第二节 电影对样板戏的再塑造 |
第五章 “后样板戏时代”的样板戏现象研究 |
第一节 1980年代样板戏的流行 |
第二节 作为“红色经典”的样板戏现象 |
第三节 围绕样板戏改编所产生的争议与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7)“写真实”理论在当代文学体制内的境遇考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写真实”作为一个理论口号的提出 |
第一章 50年代:“写真实”理论的引进与争论 |
第一节 50年代前期:“写真实”理论的引进 |
一、“写真实”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
二、“写真实”与“胡风事件” |
第二节 “双百”时期:“写真实”理论引起的论争 |
一、真实性与思想性 |
二、现实真实与本质真实 |
三、歌颂与暴露 |
第二章 60、70年代:“写真实”理论的复苏与异化 |
第一节 60年代初:“写真实”理论的复苏 |
一、复苏的背景:文艺政策的调整 |
二、复苏的表征:“中间人物论” |
三、复苏的危机:“两结合”的创作方法 |
第二节 “文革”期间,“写真实”理论的异化 |
一、两个“批示”与《纪要》 |
二、另类的“真实“:细节真实与主题先行 |
第三章 新时期:“写真实”理论的退隐 |
第一节 新时期初,“写真实”理论的强势回归 |
一、“本质真实论”受到质疑 |
二、倾向性与真实性 |
第二节 80年代后,“写真实”理论的寂然退隐 |
一、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中的“真实” |
二、“真实”的多元化与消解 |
第三节 “写真实”理论的尺度与适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科研成果 |
(8)真实性话语的建构与新时期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 缘起、意义与方法:作为文学问题的“真实性” |
二、 理论探讨与概念界定:西方和中国视域下的“真实性”问题 |
第一章 政治文化与“伤痕文学”真实性话语的建构 |
一、 “伤痕文学”的界定 |
二、 政治文化与真实性话语的建构 |
三、 重提“真实性”背后的群体共识与认知意愿 |
四、 被规训的激情:真实性与政治性的话语缠绕 |
五、 《班主任》《伤痕》中的真实性话语生产与疗伤机制 |
第二章 从真实性到人性:人道主义思潮中的话语转换 |
一、 必要的背景:“五四”以来的人道主义思潮 |
二、 新时期人道主义思潮的兴起及其论争 |
三、 从真实性到人性:新时期人道主义理论的话语转换 |
四、 话语突围与政治限禁:人性与真实性的话语交锋 |
第三章 从现实批判到文化自省:寻根文学真实性话语的位移 |
一、 “影响的焦虑”与寻根文学文化意识的觉醒 |
二、 真实场域的位移:从现实批判到文化自省 |
三、 寻根文学真实观念的路径依赖 |
四、 “美”与“真”:寓言叙事的诗性图式与隐喻真实 |
第四章 先锋文学的精神真实与形式实验 |
一、 先锋文学兴起的基本语境与文学生态 |
二、 反抗与重建:先锋文学的真实观 |
三、 先锋文学的精神真实与小说叙事 |
第五章 新写实小说:微观真实与世俗日常生活政治 |
一、 艺术真实向生活真实的回流 |
二、 “刻骨真实”与“零度写作” |
三、 微观真实与世俗化日常生活的政治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中国现代“文学真实”观念研究(1899-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真实”观念与“文学真实”观念 |
第一节 “真实”观念 |
第二节 “文学真实”观念 |
第二章 在“真”与“诚”之间 |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学真实观念的思想基础 |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学真实观念的流变 |
第三章 “真实”的变局 |
第一节 “诚”、“真”与“烟士披里纯” |
第二节 “境界”之“真” |
第三节 “至诚”、“真美”、“摩罗诗力” |
第四章 启蒙、革命与“真实” |
第一节 语言之变与“真实”之变 |
第二节 “科学”、“写实”与“真实” |
第三节 “真实”:在“革命”与文学之间 |
第五章 “左翼”、“自由”与“真实” |
第一节 “左翼”视界中的“真实” |
第二节 “自由”视界中的“真实” |
第三节 晚年鲁迅的“真实”阐释 |
第六章 战争、政治与“真实” |
第一节 政治理性与文学真实 |
第二节 作为“异端”的“主观”之真 |
第三节 颠踬的经验之真 |
余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10)真实:“花非花”——一个问题、两部小说、三点启发(论文提纲范文)
一个问题:“真实”如何从“历史的本体”到“历史的叙述” |
两部同名小说:人文关怀的在场与退场 |
三点启发:历史的真实性·个体生命存在·小说书写历史的单位 |
三、小说书写历史的单位: |
四、做真实的人 写真实的话(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D]. 韩隽. 西北大学, 2020(09)
- [2]小学生真实性习作问题调查及教学改进策略 ——以叙事性作文为研究重点[D]. 李思楠. 渤海大学, 2020(05)
- [3]“公民写作”理念下的高中写作教学研究[D]. 郑洁.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4]《人民文学》“非虚构”栏目流变研究[D]. 吴昊.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如何有效指导小学生写真实的作文[J]. 白菊花. 新课程(上), 2019(05)
- [6]革命样板戏演变研究[D]. 王俊. 南京大学, 2014(05)
- [7]“写真实”理论在当代文学体制内的境遇考辨[D]. 刘志勇. 杭州师范大学, 2013(10)
- [8]真实性话语的建构与新时期文学[D]. 李明彦.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9]中国现代“文学真实”观念研究(1899-1949)[D]. 刘康凯. 苏州大学, 2012(09)
- [10]真实:“花非花”——一个问题、两部小说、三点启发[J]. 李仰智. 南方文坛,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