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杂交稻种发芽率下降的原因及防范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梅凯华[1](2012)在《水稻新品种A优338双亲特性及轻简高效制种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A优338是黄冈市农科院选育晚杂新品种,作为新品种选育者,非常有必要详细地了解品种特性,构建合理的高产栽培技术和高产制种技术体系,以便正确地指导生产以及促进应用。为此,本课题详细地观察了A优338双亲的特征特性,重点研究了该组合的轻简制种技术,获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恢复系R338具有茎杆粗壮、结实率高、大穗、米质优及分蘖力强、配合力好、花粉量充足等优良特性。不育系A4A表现为外观品质优,高直链淀粉,低垩白率和垩白度,分蘖力强,穗层整齐,株型适中,育性稳定,开颖角度大,柱头大小适中、存活力长、总外露率高,对赤霉素反应敏感,繁殖产量高。2、通过对母本分厢直播制种试验和分析,认为母本直播制种,有利于形成较大的库容量,母本单位面积上的颖花数有了极大的提高,为高产制种奠定了基础。杂交水稻母本直播高产制种,应确立以提高异交结实率为主攻策略,兼顾争粒重,在方法上采取准确确定父母本适宜的播种差期,确保父母本花期盛花相遇,和培壮父本,提高田间花粉密度并重的技术,同时搞好其它的分厢平田,精细播种,防好杂草,合理施肥,湿润管水,巧施920等相关技术工作,就能取得预期的节本增产增收的效果,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3、该组合采取父本育秧移栽、而母本采取分厢直播的轻简方式制种,父母本适宜的播差期为25d左右。在适宜的播差期条件下,播种量为45㎏·hm-2即可获得较理想的制种产量,毋需加大种子用量而节约生产成本。4、将母本的叶龄设为X变数,将父本的叶龄设为Y变数,按照数理统计的方法,建立父母本对应叶龄的回归方程,则有:=6.52+0.75x(r=0.994,Sy/x=0.42叶)。在一个制种点,如果栽培条件比较稳定,父母本播差期及抽穗扬花期的安排如上相似,该回归方程不但可用于花期预测,还提供了父母本播种的叶龄差期的信息,即A优338秋制,父母本叶龄差为6.5叶左右。5、该组合无论是不育系亲繁,还是杂交制种,其杂株识别技巧可从以下一些方面进行。抽穗扬花期可按照“七看法”进行识别,一看抽穗时间。二看包颈程度。三看柱头外露率。四看“九二○”的敏感性。五看花药颜色。六看穗部形态。七看稃尖及茎基的颜色。收割前可从以下3个方面来鉴别:一看结实率。二看谷粒大小。三看穗层整齐程度。6、母本分厢直播轻简制种方式,具有“三省两增一提早”的优点。三省即省力、省工、省成本;两增即增产和增收;一提早是缩短了生育进程,提早成熟。但也存在着易发生草害、易发生倒伏、田间除杂困难等缺点。
杨正理[2](2012)在《种子质量纠纷的产生原因及处理建议》文中提出通过对种子质量概念的进一步理解,明确种子质量纠纷产生的原因,探索处理种子质量纠纷的方法和防范措施。
李晏军[3](2010)在《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展研究(1964~2010)》文中研究说明杂交水稻作为一项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在中国的研究与应用一直领先世界已近50年,其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不仅对中国,同时对世界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为解决中国和世界的粮食安全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技术从诞生之日起就会深深打上时代的烙印。杂交水稻在中国的研究起步虽相对较晚,却在中国极端艰辛的环境中诞生,这与中国当时社会的技术需要的强大推动是密不可分的。纵观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国一直未能彻底摆脱饥饿的威胁。20世纪50年代末爆发的大饥荒,又一次夺走了中国成千上万人的生命。粮食安全直接威胁到中国的稳定与存亡,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之下,致力于选育水稻良种、提高粮食产量的杂交水稻技术也就应运而生。为理顺杂交水稻技术发展脉络,文章回顾了中国五十年代水稻杂交育种研究的概况,为杂交水稻研究的兴起做好了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准备。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研工作者,经过十年的共同努力,终于实现了三系配套,在全国科研大协作之下,中国科技工作者实现了在科学上的重大突破,获得了技术上的一个又一个创新,不断攻克了三系配套关、良种选育关和制种关,使三系杂交籼稻在全国迅速大面积推广,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三系法育种研究还在上升阶段时,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研人员又把目光投向了两系稻研究。水稻温光敏雄性不育现象的发现和温光敏不育系的育成,让两系法育种从科学设想成为现实。两系法育种从国家“863”科研立项到研究成功,历时也是近十年,同样是众多科研单位科研协作的结果。两系法育种从育种技术思路上由繁到简,成本大大降低,从高产目标向高产、优质、多抗综合目标转变。与三系法育种相比,两系法育种具有了明显的优越性,中国的稻作技术与文化得到进一步提升。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的提出,不仅是杂交水稻技术内部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社会的稻作发展需要。超级稻育种的方法也将常规选育、三系、两系选育方法和分子生物技术方法等现代高新技术统一了起来,育种理念也从“高产优质多抗”向“绿色环保”理念转变。计划运作已历时15年,每个阶段的育种目标都如期实现。预期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超级稻育种研究必然以其杰出的成就,为解决新世纪中国的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从三系到两系再到超级稻,中国杂交水稻研究节节推进,一直保持着我国在杂交水稻育种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从水稻杂种优势理论的建立到优势利用技术的发展,杂交水稻学科逐步建立。杂交水稻技术范式是支起整个学科的灵魂,“袁隆平思路”成为杂交水稻技术范式公认的理论基础,众多的科研人员创新的科研方法是杂交水稻技术范式的基本内容,其范式的形成是在科研实践中由外在信息不断作用于科研系统,通过系统内科研人员的吸收、交流、创造与传播逐步形成的。在杂交水稻科研系统内部,有了共同的理论、方法、价值标准、科研目标以及自己的组织机构和学术权威等。与其他学科的形成一样,杂交水稻学科知识的演化同样也经历了朦胧意识期、自觉认识期、整体把握期和综合发展期四个阶段。杂交水稻学科在中国发展近半个世纪,从其理论构架、学术队伍、知识信息及学术资料等方面都已经进入综合发展。杂交水稻科研队伍的发展是杂交水稻学科发展的核心,其科研队伍已经形成一个多层次、多领域、上下承继、结构合理的学科团队,其科研机构从国家到地方、从专门到综合已经发展成熟并不断壮大,杂交水稻研究成为一个能出成果、多出成果和出好成果的研究领域,在科研激励方面,杂交水稻科研人取得的丰硕成果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和赞誉,从社会地位、科研立项、科技奖励等方面都给予这个科研团队以最大的关注。中国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推广在世界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杂交水稻技术成果的产业化程度并不很高,这与中国经济社会的大环境密切相关。从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历程来看,前期推广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规模主要依靠的是国家行政手段实现的,国家粮食政策的宏观调控直接影响到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在80年代初期,成果推广与技术创新是同步的,技术推广体系在推广中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这一时期的推广成绩显着,杂交水稻事业获得快速发展,农民种植杂交水稻增产增收;从90年代开始,杂交水稻的推广开始引进市场机制,产业化发展方向有了新的转变,杂交水稻的推广面积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半数以上并趋于稳定;超级稻的推广模式已臻成熟,在市场机制与国家宏观调控的共同作用下必将杂交水稻产业化推上一个崭新阶段。从整体上来看,杂交水稻的推广阶段经历了指令性计划发展阶段、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发展阶段、完全市场化产业模式发展阶段,产业化过程中主要存在科研与企业体系分离、市场经营无序、种子区域封锁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利用市场机制良性推动科研与企业体系的融合、打通产业化环节、加强整治市场、把好种子市场准入标准、宏观调控全局、改善供求平衡外,还需要面向“WTO”背景下的国际大环境,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将杂交水稻技术成果产业化融入国际化轨道,加速产业化发展。杂交水稻从1980年第一次与美国圆环种子公司签订技术转让协议开始走出国门,到现今已有8个国家已经大面积推广中国杂交水稻,有40多个国家引种、研究、推广中国杂交水稻,推广面积已经超300万公顷。中国作为杂交水稻的策源地,为国际培训了大量的杂交水稻技术人员,策划召开了5届国际杂交水稻学术会议。亚洲是世界水稻的主产区,也是中国杂交水稻主要推广的区域,目前在亚洲的推广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印度、越南、菲律宾、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国都已经大面积种植中国杂交水稻。非洲有着水稻生产的良好自然条件,但其稻作水平却很低,大量的稻米需要进口。近几年,中国杂交水稻在几内亚、马里、赞比亚、塞拉利昂、马达加斯加、利比亚、尼日利亚等国试种增产效果显着,各国政府均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应该存在较大的推广潜力。杂交水稻技术在全球的推广受到世界粮农组织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这不仅有利于全球的粮食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也将为改善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为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作出重要贡献。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相对落后,但杂交水稻技术却已领跑世界近半个世纪,并还将继续领先世界。杂交水稻技术发明是中国现代科技史上的重大事件,在中国诞生绝非偶然,从技术的发明到技术成果的推广都离不开中国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由此,我们发展中国技术,就必须立足于中国的技术国情,选择适应本国条件又能取得最大成效的技术,同时不断优化和完善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用社会的发展来带动技术的发展,孕育出更多土生土长的像杂交水稻技术一样的原创技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技术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技术体系,实现中国科技振兴。袁隆平作为杂交水稻科研团队的领军人物,他的成功享誉世界。他科学研究的风格带动了杂交水稻科研团队的一批人,成就了杂交水稻科学事业,成为了当今时代科学精神的主音。其科学风格的形成既有他对水稻特有的洞察力、自身个性等Taste"的直接作用,也是杂交水稻科研实践的直接塑造。其超强的创新意识、科学的研究方法、始终贯穿于其科学实践中的创新品质构成了袁隆平科学风格的主要内容。袁隆平的科研成果已经惠及全球,他的科学风格也将影响一代又一代科技人。他学术上的贡献主要包括水稻杂种优势理论的建立、三系法配套理论及技术规范的构建,建立了杂交水稻“从三系、两系到一系”育种理论的战略构想,提出培育两系法杂交水稻的一整套理论和技术路线并创新了核心种子生产等一系列技术,创立了超级杂交稻育种理论。研究袁隆平个人为国家创造的经济价值那是难以计算,获得的社会效益更是无法估量。文章采用有限的对照数据来论述基本问题。
严菲[4](2007)在《杂交水稻种子经营风险防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国和消费国,杂交水稻推广应用为粮食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杂交水稻种子经营的良性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开展“杂交水稻种子经营风险防范”课题研究,弄清杂交水稻种子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风险类型及成因,探索杂交水稻种子经营风险防范对策,将为国家粮食生产和杂交水稻产业良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运用调查研究、系统分析、对比分析和辩证分析等方法,对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化概况分析,针对杂交水稻种子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分析了杂交水稻种子经营风险的各种类型及其形成原因,总结提出降低杂交水稻种子经营风险的措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中国杂交水稻种子经营具有良好的工作基础,丰富的品种资源,较多的人才储备,广阔的市场空间。2、杂交水稻种子经营中存在杂交水稻种子经营主体和经销个体众多;种子经营实体整体实力较弱,缺乏竞争力;杂交水稻组合太多,主推组合不明;种子价格不一致,种子经营利润分配欠妥等问题。3、杂交水稻种子经营的风险客观存在,其危害性主要有:给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稻农的增产增收;影响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和社会安定团结。4、杂交水稻种经营风险主要可分为自然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质量风险及其它风险类型,风险的成因各有不同。5、通过提高风险意识,强化风险管理;加大科技投入,深入科学研究;建设风险保障机制;科学决策,优化人员结构;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创建新型的市场营销体系;强化生产经营管理,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强化财物管理;优质精品,创建品牌;联合、兼并实行种子产业化集团经营等措施可降低杂交水稻种子经营风险。
林芳[5](2007)在《福建省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建设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种子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以及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杂交水稻种子产业是我国种子产业的重要内容,对我国种子产业化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化的五大体系中,种子的生产是加工、营销、管理的基础,种子生产基地的建设是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化的重要内容。本文调查分析了福建省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现状及问题,通过调查研究,从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的组织模式、管理机制、制种技术体系三个方面提出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为福建省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化的发展提供建议。(1)根据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化发展的要求,提出了稳步推行“公司+农户”的组织模式,有重点地发展“公司+制种大户”“公司+承包户”模式,积极发展“公司+制种专业村”、“公司+制种场”模式。(2)从价格机制、风险保障机制、科技投入机制、基地规划机制和依法制种机制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管理机制的建设。(3)从种源亲本、基地选择、制种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去杂保纯、贮藏保管制度和种子检验制度等六个方面提出了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制种技术体系的建设。本论文还提出了福建省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建设的目标。
刘玉球[6](2006)在《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化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国和消费国,杂交水稻推广应用为我国粮食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杂交水稻种子产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开展“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化问题与对策”课题研究,弄清杂交水稻种子产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出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化良性发展的对策并构建有利于其发展的运作模式,将为我国稻米生产、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农村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运用系统分析、对比分析和辩证分析等方法,通过对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化概况分析,结合国外种子产业发展模式和成功经验,针对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通过深化改革,加快育繁推销一体化、优质精品,创立杂交水稻种子品牌、严格管理,规范杂交水稻种子市场、联合兼并,实行种子产业集团化经营和外向发展,拓宽杂交水稻种子国际市场等策略来实现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化的良性发展;通过完善的杂交水稻种子科研体系、生产体系、销售体系、服务体系以及质量保证体系来构建起新型杂交水稻产业化运作模式,大力推进我国杂交水稻种子产业的发展。另外本研究还对杂交水稻及其产业发展历史和产业发展优势进行了分析,对国内外种子产业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分析。
曾松亭[7](2006)在《中国种子企业竞争力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种子生产与供应系统。但是,中国种子经营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不高,种子市场管理严重失控。海外公司抢占国内市场,中国种子行业面临严峻的竞争压力。如何提高中国种子企业竞争力水平,成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焦点问题。 本项研究借鉴企业组织理论和产业经济学企业竞争力理论构建中国种子企业提高竞争力水平成为本研究的在理论上探索的问题。研究方法采用了系统分析、比较优势分析,通过改进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中国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进行实际应用。本项研究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性探索: 一是在竞争力理论分析基础上对种子企业竞争力发展理论进行了探索。 第一、从产权制度和企业经济学角度阐明中国种子企业的内部、外部经济学特征,该特性是中国种子企业发生,成长的原动力。 第二、从经典企业竞争力理论角度阐明中国种子企业党争力源泉,其实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比较优势理论,战略、结构、绩效(SSP)理论,技术变迁理论是现代企业提高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中国种子企业提高竞争力,需要不断从上述理论中汲取经典理论和现代理论之精华。 第三、运用上述理论,构建中国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二是构建中国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于四个种子部门的企业竞争力分析。 通过对100家水稻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50%的中国水稻种子企业具竞争力。通过对100家玉米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40%的中国玉米种子企业具竞争力。通过对100家小麦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42%的中国小麦种子企业具竞争力。通过对100家棉花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41%的中国棉花种子企业具竞争力。取得了重要的分析结果。 三是提出了中国种子企业经营体制和经营方式的创新的政策建议。 改革种子企业管理体制;深化国有种子企业体制改革;修改不相适应的法规和政策;调整公共财政对种子企业的支持政策;深化种子企业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人才培养引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要逐步形成不断提高支持中国种子企业竞争力的政策体系。
陶开战,徐永隆,金晓珍[8](2005)在《两优培九作单季晚稻大面积示范高产栽培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 2 0 0 3年在浙江永嘉进行了单季晚稻“千亩示范片”高产示范 ,平均单产达 9.80t hm2 ,比三系杂交稻协优 914增产 3 .0t hm2 左右 ,最高产量达 10 .42t hm2 ,在温州市首次获得两系杂交稻大面积平衡高产。介绍了该组合的示范概况和表现 ,总结了其主要栽培技术
林淑园,陶开战,华允盖[9](2000)在《杂交稻种发芽率下降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文中提出 1 影响发芽率的几点主要因素1.1 水稻种子裂颖对发芽率的影响由于不育系的固有特征,开颖角度比较大,受精后部分颖花闭颖不密,有的甚至半开颖,一般组合占12%~20%,这些种子充实度差,颖壳闭合程度差,胚部裸露面大,部分米粒呈圆锥体,往往生活力较弱。杂交稻制种田授粉时间较长,灌浆期较短,种子成熟度不一致,造成种子活力差异大,发芽率偏低。再者杂交水稻种子颖壳开裂(或萌动过)使种子内米粒与空气接触面积增大,造成呼
二、杂交稻种发芽率下降的原因及防范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杂交稻种发芽率下降的原因及防范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水稻新品种A优338双亲特性及轻简高效制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杂交水稻的研究动态 |
1.2.1 国内研究动态 |
1.2.2 国外研究动态 |
1.2.3 轻简制种技术的研究与创新 |
第二章 本研究提出的意义 |
2.1 选题意义 |
2.2 实用价值及社会经济效益 |
2.3 预期成果 |
第三章 A 优 338 双亲的特征特性 |
3.1 双亲的品质表现 |
3.1.1 A4A 的品质表现 |
3.1.2 R338 的品质表现 |
3.2 双亲的生育特性 |
3.3 双亲的形态特征 |
3.3.1 A4A 的形态特征 |
3.3.2 R338 的形态特征 |
3.4 不育系 A4A 的育性表现 |
3.5 双亲的异交特性 |
3.5.1 母本的抽穗动态 |
3.5.2 父母本的花时习性 |
3.5.3 母本的开颖角度 |
3.5.4 母本的柱头大小 |
3.5.5 母本的柱头外露 |
3.5.6 母本的柱头活力 |
3.6 父母本对赤霉素的敏感性 |
3.7 父本 R338 产粉量的测定 |
3.8 制种田盛花期散粉密度测定 |
第四章 A 优 338 母本分厢直播制种试验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
4.1.2 水肥管理 |
4.1.3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
4.1.4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处理每平方米基本苗数调查结果 |
4.2.2 不同处理有效穗数调查结果 |
4.2.3 不同处理穗粒数调查结果 |
4.2.4 不同处理异交结实率调查结果 |
4.2.5 不同处理产量调查结果 |
4.3 结论 |
第五章 A 优 338 花期预测及调节研究 |
5.1 回归方程法 |
5.2 向导田指示法 |
5.3 幼穗剥查法 |
5.4 花期调节措施 |
第六章 母本分厢直播轻简高效制种技术总结 |
6.1 选择最佳抽穗扬花期,定准播差,确保花期全遇 |
6.2 父本培育带蘖壮秧 |
6.3 精细整田,施足底肥 |
6.4 科学分厢,适时移栽父本 |
6.5 分厢定量播种母本,重抓杂草防除 |
6.6 科学管水,早管促早发,及时防治病虫害 |
6.7 科学喷施 920 及赶粉 |
6.8 严格隔离和去杂保纯,确保种子质量 |
6.9 防倒伏措施 |
6.9.1 水稻健身栽培 |
6.9.2 化学调控 |
6.9.3 适时烤田 |
第七章 轻简制种模式的效益分析 |
7.1 轻简制种方式的衍生 |
7.2 轻简制种模式的效益解析 |
7.3 轻简制种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八章 母本 A4A 高产繁殖技术要点 |
8.1 选择最佳抽穗期,确定适宜播差期 |
8.2 培育丰产群体,构建合理穗粒结构 |
8.2.1 稀播培育壮秧 |
8.2.2 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
8.2.3 肥水管理,培育丰产苗架 |
8.3 适时适量喷施“九二○”,及时赶粉 |
8.4 防治黑粉病,保质保量 |
8.5 严格去杂,确保种子纯度 |
8.5.1 秧田及移栽期的防杂保纯措施 |
8.5.2 抽穗扬花期的除杂去劣措施 |
8.5.3 收割前除杂去劣措施 |
8.5.4 脱粒、晒收期防止人为混杂 |
8.6 加强病虫害的防治,适时收割 |
8.7 杂株的识别技巧 |
8.7.1 秧苗期杂株的识别方法 |
8.7.2 抽穗扬花期杂株的识别方法 |
8.7.3 收割前杂株的识别方法 |
8.8 A4A 的应用及繁殖产量情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种子质量纠纷的产生原因及处理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种子质量的含义 |
2 种子质量纠纷的产生原因 |
2.1 种子质量因素 |
2.1.1 种子发芽率低 |
2.1.2 种子纯度 |
2.1.3 跨区域推广 |
2.1.4 品种使用时间过长 |
2.1.5 假冒种子 |
2.2 非种子质量因素 |
2.2.1 栽培管理不当 |
2.2.2 病虫害 |
2.2.3 人为因素 |
2.2.4 气候因素 (以水稻为例) |
2.2.5 药害 |
3 种子质量纠纷的处理建议 |
3.1 处理的原则 |
3.2 处理的方式 |
3.3 处理的关键 |
(3)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展研究(1964~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动态 |
(一) 关于杂交水稻技术分时段的发展研究的着述 |
(二) 关于杂交水稻育种理论与技术的专业着述 |
(三) 关于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文献着述 |
(四) 关于杂交水稻栽培技术及其技术推广的文献着述 |
(五) 关于对袁隆平的研究 |
(六) 关于各类媒体的科技新闻报道 |
三、研究内容与框架 |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
(一) 历史文献法 |
(二) 历史逻辑法 |
(三) 统计分析法 |
(四) 实地调查访谈法 |
五、创新与研究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研究不足 |
第一章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进程 |
第一节 水稻杂种优势与雄性不育 |
1.1 杂种优势理论研究概况 |
1.2 水稻雄性不育性研究概况 |
第二节 三系配套技术 |
2.1 三系配套技术思路的确立 |
2.2 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性的选育 |
2.3 三系配套技术的完善与发展 |
第三节 两系配套技术 |
3.1 温光敏核不育研究概况 |
3.2 两系法制种程序及其优越性 |
第四节 超级杂交稻研究进展 |
4.1 超级杂交稻育种计划 |
4.2 超级稻育种技术路线 |
4.3 超级稻选育概况 |
4.4 绿色超级稻——水稻育种新概念 |
第二章 中国杂交水稻学科的发展概况 |
第一节 学科队伍的发展与科研激励 |
1.1 两院院十是学术团队的核心力量 |
1.2 从科研协作中成长起来的学术中坚 |
1.3 独立开展杂交水稻研究的育种专家 |
1.4 快速成长的中青年学者 |
1.5 科研激励 |
第二节 学术研究机构的发展 |
2.1 从课题组到协作组 |
2.2 从省级研究机构到国家研究中心 |
2.3 分中心机构的建立 |
2.4 其他科研机构概况 |
第三节 杂交水稻学科知识的演化 |
3.1 第一阶段:朦胧意识期 |
3.2 第二阶段:自觉认识期 |
3.3 第三阶段:整体把握期 |
3.4 第四阶段:综合发展期 |
第三章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推广及其产业化 |
第一节 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历程 |
1.1 在试验、示范中积累经验 |
1.2 在徘徊调整中稳妥发展 |
1.3 在体系完善中全面推广 |
1.4 在模式转变中稳定发展 |
1.5 超级稻推广 |
第二节 杂交水稻技术产业化进程 |
2.1 指令性计划发展时期 |
2.2 科技体制改革发展时期 |
2.3 市场化产业模式全面发展时期 |
2.4 杂交种子繁制体系的发展 |
第三节 杂交水稻技术产业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3.1 解决科研与市场分离状况,推动科研与企业体系融合 |
3.2 解决经营无序状态,保证杂交种子质量 |
3.3 打破种子区域封锁,宏观调控供求失衡 |
3.4 发挥技术领先优势,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
第四章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在国外的推广 |
第一节 技术交流与技术培训 |
1.1 与国际水稻所(IRRI)的合作研究与启示 |
1.2 杂交水稻国际学术会议 |
1.3 国际培训概况 |
第二节 技术转让与技术开发 |
2.1 对美国的技术转让与合作 |
2.2 与印度的技术合作开发 |
2.3 与印度尼西亚的技术合作开发 |
2.4 与马来西亚等国的技术初步合作 |
第三节 技术贸易与边境贸易 |
3.1 对越南的技术贸易及其技术推广 |
3.2 对菲律宾的技术贸易及其技术推广 |
第四节 经济援助与技术支持 |
4.1 对巴基斯坦的技术支持 |
4.2 对缅甸的技术支持与援助 |
4.3 对孟加拉的技术支持与援助 |
4.4 对非洲大陆的技术援助 |
第五章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明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政治与经济需要的动因分析 |
1.1 政治需要的推动 |
1.2 经济需要的推动 |
第二节 文化动因与饥饿启迪 |
2.1 悠久的稻作历史 |
2.2 传统文化的动因 |
2.3 饥饿的启迪 |
第三节 制度创新的动因分析 |
3.1 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 |
3.2 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激励 |
3.3 科研大协作的制度创新 |
第四节 技术发明的内在动因 |
4.1 无性杂交的尝试 |
4.2 “人工去雄”方法的瓶颈 |
4.3 品种间杂交育种的困惑 |
4.4 远缘杂交方面的探索 |
第六章 “杂交水稻之父”的主要贡献 |
第一节 袁隆平的科学风格 |
1.1 对自然的感悟力是袁隆平科学风格形成的基础 |
1.2 个性心理是成就袁隆平科学风格的重要因素 |
1.3 杂交水稻技术范式直接塑造了袁隆平的科学风格 |
1.4 创新意识是袁隆平科研创新的逻辑起点 |
1.5 科研实践是袁隆平科学风格的外在表现 |
第二节 在学术上的主要贡献 |
2.1 三系配套理论及其技术规范的构建 |
2.2 完整地提出了“袁隆平思路” |
2.3 构建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路线 |
2.4 创立了超级杂交稻育种理论 |
第三节 在科研方法上的主要贡献 |
3.1 在科研实践中强化了观察和实验作用 |
3.2 在技术创新中对逐步逼近法的运用 |
3.3 在技术思路上的突破与类比联想法的妙用 |
3.4 在科研实践中重视对直觉和灵感的把握 |
第四节 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4.1 巨大的经济效益 |
4.2 显着的社会效益 |
参考文献 |
(一) 专着类 |
(二) 论文类 |
(三) 学位论文类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立项 |
致谢 |
(4)杂交水稻种子经营风险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 国内外研究动态 |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3.2 研究思路 |
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杂交水稻种子经营概况 |
1 种子产业化经营的涵义 |
2 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化经营概况分析 |
2.1 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化经营的涵义 |
2.2 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化经营的作用 |
2.2.1 加速杂交水稻成果转化,促进粮食生产发展 |
2.2.2 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增强科研单位自我发展能力 |
2.2.3 促进杂交水稻技术输出,拓展国际发展市场 |
2.3 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化经营的基础 |
2.3.1 良好的工作基础 |
2.3.2 丰富的品种资源 |
2.3.3 较多的人才储备 |
2.3.4 广阔的市场空间 |
2.4 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过程 |
2.5 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化经营的现状 |
2.6 杂交水稻种子的需求现状分析 |
第三章 杂交水稻种子经营风险概况 |
1 杂交水稻种子经营的现状分析 |
1.1 杂交水稻种子经营主体和经销个体众多 |
1.2 种子经营实体整体实力较弱,缺乏竞争力 |
1.3 杂交水稻组合太多,主推组合不明 |
1.4 种子价格不一致,种子经营利润分配欠妥 |
2 杂交水稻种子经营中风险发生的概率及现状分析 |
3 杂交水稻种子经营中风险的危害性分析 |
3.1 种子经营风险产生给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损失 |
3.2 种子经营风险产生严重影响稻农的增产增收 |
3.3 种子经营风险的产生影响国家粮食生产安全 |
3.4 种子经营风险产生影响到社会安定 |
第四章 杂交水稻种子经营风险类型及成因分析 |
1 杂交水稻种子经营中的自然风险及成因分析 |
2 杂交水稻种子经营中的技术风险分析 |
3 杂交水稻种子经营中的市场风险分析 |
4 杂交水稻种子经营中的质量风险分析 |
5 杂交水稻种子经营中的其它风险分析 |
第五章 杂交水稻种子经营风险防范 |
1 提高风险意识,强化风险管理 |
2 加大科技投入,深入科学研究,化解技术风险 |
3 建设风险保障机制,减轻风险压力 |
4 科学决策,优化人员结构,降低人为风险 |
5 建立质量保障体系,控制质量风险 |
6 创建新型的市场营销体系,减少市场风险 |
7 强化生产经营管理,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减轻市场风险压力 |
8 强化财物管理,控制财物风险 |
9 优质精品,创建品牌,降低风险发生概率 |
10 联合、兼并实行种子产业化集团经营,提高抵御风险能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福建省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建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1 福建省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
1.1 生产基地现状 |
1.2 生产基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非法制种存在,扰乱种子生产基地建设 |
1.2.2 制种基地规划不明确,存在无序发展的局面 |
1.2.3 抵御风险能力差,无法兑现种子生产合同 |
1.2.4 制种技术不过关,种子质量把关不严 |
1.2.5 高产制种栽培技术研究投入不足,制种产量不高 |
1.2.6 政策因素影响大,种子生产基地不稳定 |
2 福建省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建设研究 |
2.1 主要组织模式 |
2.2 主要组织模式分析 |
2.2.1 “公司+农户”模式 |
2.2.2 “公司+制种大户”、“公司+承包户”模式 |
2.2.3 “公司+制种专业村”、“公司+制种场”模式 |
2.3 生产基地管理机制 |
2.3.1 价格机制的建设 |
2.3.2 风险保障机制的建设 |
2.3.3 科技投入机制的建设 |
2.3.4 依法制种机制的建设 |
2.3.5 制种基地规划机制的建设 |
2.4 制种技术体系的建设 |
2.4.1 狠抓“源头”,统供亲本,提高质量 |
2.4.2 选好基地,打好基础,确保质量 |
2.4.3 制种技术的培训和推广 |
2.4.4 做好去杂保纯工作 |
2.4.5 完善贮藏保管制度 |
2.4.6 实行独立的种子检验制度、严格种子检测 |
3 展望 |
3.1 一流的质量 |
3.2 一流的管理 |
3.3 一流的形象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化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 国内外研究动态 |
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化概况分析 |
1 种子产业化的涵义 |
2 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化分析 |
第三章 国内外种子产业发展比较研究 |
1 国外种子产业发展分析 |
2 我国种子产业发展分析 |
3 国内外种子产业化主要运作模式比较分析 |
4 国外先进种子产业化运作模式成功经验的借鉴 |
第四章 我国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 |
1 体制不顺的问题 |
2 宏观调控管理不畅问题 |
3 企业运行机制问题 |
4 种子经营与种子科研不协调问题 |
5 经营、价格混乱,质量难以保证 |
6 区域产销封锁,供求经常失衡 |
7 科研有所削弱,后劲存在隐忧 |
8 种子经营过于分散,缺乏竞争力 |
第五章 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化良性发展对策研究 |
1 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
2 构建新型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化运作模式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中国种子企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2.1 农业的竞争首先是良种的竞争 |
1.2.2 加快建设先进的中国种子科技自主创新体系 |
1.2.3 是入世后提高种子企业竞争力,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1 关于种子企业技术的主要结论 |
1.3.2 关于种子企业组织形式的主要结论 |
1.3.3 关于植物品种保护的主要结论 |
1.4 国内有关种子企业问题的文献分析 |
1.4.1 育、繁、推、销一体的种子企业集团化战略。 |
1.4.2 育种高科技化战略 |
1.4.3 品种研发商品化战略: |
1.4.4 经营网络化战略 |
1.4.5 经营国际化战略 |
1.4.6 关键种子企业技术的主要结论 |
1.4.7 关于种子企业组织形式的主要结论 |
1.5 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
1.5.1 行业发展动力理论 |
1.5.2 行业集中度对种子供给和种子企业竞争状况影响的研究 |
1.5.3 非市场壁垒理论 |
1.5.4 一体化经营理论 |
1.5.5 集团化经营理论 |
1.5.6 品种产权制度对种子供给和竞争状况影响的研究集团化经营 |
1.5.7 竞争优势理论 |
1.5.8 技术创新理论 |
1.6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1.6.1 思路 |
1.6.2 结构安排 |
1.6.3 论文结构 |
1.7 研究方法 |
1.7.1 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
1.7.2 比较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 |
1.7.3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1.7.4 综合指数分析方法 |
1.7.5 多学科交叉分析方法 |
1.8 研究方案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8.1 研究方案 |
1.8.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9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中国种子企业特征性研究 |
2.1 中国种子企业现阶段总体特质 |
2.1.1 跨国种子企业公司直接参与国内市场竞争 |
2.1.2 国有种子公司体制改革步履艰难 |
2.1.3 育种科研体制改革缓慢,衰减了种子产业发展动力 |
2.1.4 民营种子产业方兴未艾 |
2.2 中国种子产业的市场特质 |
2.2.1 市场结构的二重性 |
2.2.2 种子需求的价格弹性低,供给的价格弹性高 |
2.2.3 “进入壁垒”低,退出壁垒高 |
2.2.4 种子消费行为价格取向 |
2.3 中国种子产业的经济学特征 |
2.3.1 中国种子产业交易费用 |
2.3.2 中国种子产业需求特征分析 |
2.3.3 中国种子产业需求弹性分析 |
2.3.4 中国种子产业供给特征分析 |
2.3.5 中国种子市场均衡分析 |
第三章 中国种子企业竞争力理论源泉 |
3.1 中国种子企业竞争力理论源泉 |
3.1.1 企业竞争力的提出 |
3.1.2 企业竞争力的理论渊源 |
3.1.3 企业竞争力理论 |
3.2 中国种子企业竞争力理论形成 |
3.2.1 比较优势 |
3.2.2 战略、结构、绩效(SSP)理论 |
3.2.3 技术变迁利制度演化理论 |
第四章 中国种子企业竞争力理论应用 |
第五章 中国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 |
5.1 中国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 |
5.1.1 综合评价方法 |
5.1.2 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中国种子企业竞争力水平 |
5.1.3 多变量综合的主成分旋转法 |
5.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思路 |
5.2.2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5.2.3 评价指标体系 |
5.2.4 指标体系的内涵 |
5.3 数据获得及处理 |
第六章 中国水稻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 |
6.1 中国水稻种子企业生产经营的条件及产业化现状 |
6.1.1 中国水稻生产 |
6.1.2 中国水稻消费 |
6.1.3 我国水稻生产增长的动力 |
6.2 我国水稻种子产业化的现状与问题 |
6.2.1 水稻种子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条件 |
6.2.2 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化的主要问题 |
6.3 水稻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 |
6.3.1 我国水稻种子经营状况 |
6.3.2 水稻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指标体系 |
6.3.3 指标体系内涵 |
6.3.4 数据处理 |
6.4 水稻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 |
6.5 水稻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结果 |
6.5.1 竞争力水平判断标准 |
6.5.2 水稻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 |
6.6 促进我国水稻种子产业化推进战略 |
6.6.1 革故鼎新,加快育、繁、推、销一体化 |
6.6.2 优质精品,创立杂交水稻种子名牌 |
6.6.3 严格管理,规范杂交水稻种子市场 |
6.6.4 外向发展,拓宽杂交水稻种子国际市场 |
第七章 中国玉米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 |
7.1 中国玉米种子企业生产经营的条件及产业化现状 |
7.1.1 中国玉米生产 |
7.1.2 玉米需求分析 |
7.1.3 影响玉米生产的环境因素 |
7.1.4 玉米育种研究的技术创新方向 |
7.1.5 玉米种子产业发展的制度创新 |
7.1.6 商业育种与体制改革 |
7.1.7 玉米种子企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
7.2 玉米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 |
7.2.1 我国玉米种子经营总体状况分析 |
7.2.2 玉米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指标体系 |
7.2.3 玉米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 主成分分析法 |
7.3 玉米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结果 |
7.3.1 竞争力水平判断标准 |
7.3.2 玉米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 |
7.4 促进我国玉米种子产业化的对策措施 |
7.4.1 政府引导,规范企业行为 |
7.4.2 保护知识产权 |
7.4.3 人才培养与引进并举 |
7.4.4 设立种子风险基金 |
第八章 中国小麦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 |
8.1 中国小麦种子企业生产经营的条件及产业化现状 |
8.1.1 小麦生产现状 |
8.1.2 我国小麦生产的优势 |
8.1.3 我国小麦生产主要问题 |
8.2 小麦种子产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
8.3 中国小麦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 |
8.3.1 我国小麦种子经营状况 |
8.3.2 小麦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指标体系构建 |
8.3.3 数据处理 |
8.3.4 小麦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 主成分分析法 |
8.4 小麦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结果 |
8.4.1 竞争力水平判断标准 |
8.4.2 小麦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 |
8.5 促进我国小麦种子产业化的对策措施 |
8.5.1 基础工程对策 |
8.5.2 科技制高点或品牌对策 |
8.5.3 规模效益对策 |
8.5.4 优化布局,合理规划,提高我国优质小麦比重 |
8.5.5 加快品种引进、改良、筛选和扩繁,打好优质小麦生产基础 |
8.5.6 加强保优节本高效标准化技术研究与推广,确保商品小麦质量稳定 |
8.5.7 加强组织服务,扩大产销衔接,推进产业化经营 |
8.5.8 加强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及中试中心建设,加大优质商品基地建设力度 |
8.5.9 加强内外检疫及病虫害预防,确保小麦和粮食生产安全 |
第九章 中国棉花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 |
9.1 中国小麦种子企业生产经营的条件及产业化现状 |
9.1.1 中国棉花生产 |
9.1.2 中国棉花种植制度与技术 |
9.2 我国棉花种子产业化的现状与问题 |
9.2.1 我国棉花种子行业存在的问题 |
9.2.2 棉花种子企业经营问题 |
9.3 棉花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 |
9.3.1 我国棉花种子经营状况 |
9.3.2 棉花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指标体系 |
9.3.3 指标体系内涵 |
9.3.4 数据处理 |
9.3.5 棉花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 主成分分析法 |
9.4 棉花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结果 |
9.4.1 竞争力水平判断标准 |
9.4.2 棉花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 |
9.5 促进我国棉花种子产业化的对策措施 |
9.5.1 更新观念,加强联合 |
9.5.2 支持科技创新,加强产权保护 |
9.5.3 增强质量意识,实施品牌战略 |
9.5.4 理顺品种管理制度,促进公平竞争 |
第十章 中国种子企业竞争力发展的政策建议 |
10.1 种子企业管理体制改革 |
10.2 深化国有种子企业体制改革 |
第十一章 案例分析 |
11.1 登海种业 |
11.1.1 创业 |
11.1.2 产业发展 |
11.1.3 企业管理 |
11.1.4 经营理念 |
11.1.5 公司业绩 |
11.2 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两优培九作单季晚稻大面积示范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示范概况 |
1.1 示范地点和面积 |
1.2 栽培管理 |
1.3 水稻生长期间主要天气情况 |
2 示范结果 |
3 主要栽培技术 |
3.1 确定适宜播种期 |
3.2 半旱育秧, 培育壮秧 |
3.3 适时移栽, 合理密植 |
3.4 科学管理肥水及防早衰 |
3.5 抓好病虫害防治, 确保丰产丰收 |
四、杂交稻种发芽率下降的原因及防范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稻新品种A优338双亲特性及轻简高效制种技术研究[D]. 梅凯华.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07)
- [2]种子质量纠纷的产生原因及处理建议[J]. 杨正理. 南方农业, 2012(01)
- [3]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展研究(1964~2010)[D]. 李晏军.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6)
- [4]杂交水稻种子经营风险防范研究[D]. 严菲. 湖南农业大学, 2007(07)
- [5]福建省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建设的研究[D]. 林芳. 福建农林大学, 2007(05)
- [6]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化问题与对策研究[D]. 刘玉球. 湖南农业大学, 2006(01)
- [7]中国种子企业竞争力研究[D]. 曾松亭.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11)
- [8]两优培九作单季晚稻大面积示范高产栽培技术[J]. 陶开战,徐永隆,金晓珍. 杂交水稻, 2005(02)
- [9]杂交稻种发芽率下降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 林淑园,陶开战,华允盖. 种子世界,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