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科学院通识教育研究所成立20周年庆典活动举行

上海教育科学院通识教育研究所成立20周年庆典活动举行

一、庆祝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成立2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论文文献综述)

徐莉[1](2017)在《基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可持续变革研究 ——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2010-2015)为例》文中认为教育2030提出“全面整合的可持续变革方式”的新主张,并强调没有这种变革方式的出现,全球的改革事业都将因此受阻。变革路径的逻辑重构,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的重大命题,也是中国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命题。在这个深层意义框架内,理论指导对成功实践变得空前重要。那么,这个新变革方式的核心是什么?其对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意义又是什么?本研究认为,此两个问题都非现存理论所能解决,需要跳出现有框架来探索和审视。然而,这种新理论意识却并没有真正地被感知到,教育改革的现状仍在边角思想的传统框架内徘徊。研究发现,终身教育体系构建需要整体重新设计,而非在既有框架下能改造而成的,硬把两个体系进行拼接的结果,不是把事情搞得更糟,就是毫无意义。而这种路径却仍在被不断地重复着,由此使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步履维艰。基于研究问题,本文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为指导,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为案例,着眼于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尝试了以新方法和新视角,系统探讨了变革的内在机理及规律,并最终形成了系统的可持续变革理论框架。全文沿着理论—实证—理论的线索展开:首先,构建了以突破性变革为起点的问题前提及新概念框架。针对终身教育与变革理论研究中概念使用的混乱问题,尝试将概念对象从单个变为图式块进行研究,为本文新理论体系提供了概念框架,并有效解决了相关概念混乱的现实难题;其次,着力对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及其变革系统机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为案例研究及理论构建提供了逻辑框架和分析工具;进而,为确保研究的可靠性,采用罗伯特·K·殷创立的案例实证研究法,对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案例进行了系统严谨的研究。研究经过历时两年多的田野调查,收集了七种来源数据,包括遍及全国的50余人(共计300多小时)的关键人物访谈和4个学习型城市1600份调查问卷及其他类重要资料。获得了理论构建的重要数据资料。并取得可作为研究工具共享使用的附带性成果:一份案例实证研究设计,一个终身教育改革试点研究数据库;最后,在理论研究与案例抽象基础上形成可持续变革理论体系。并据此设计了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新路径方案(见图7-8),以及中国教育改革的对策建议和改革生态诊断案例。本研究的结论,关于可持续变革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理论框架:由“外边界框架”“思想体系”“可持续适应性内构件”三部分构成。外边界框架(见图7-2),根据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原理得出。框架界定了完整的理论视界,主要部分包括:变革目标体系、变革实施体系和人的要素三个方面,以及整体变革生态的形成和可持续性能的生成。该框架将有助于确保变革理论研究及实践操作的完整无残损性;思想体系(见表7-1),来源于对案例实证研究结论的抽象。体系构成于五个关键要件,即分别从时代、社会、事物自身、以及事物的质变标志、质变的深、广度五个视角上抽取观察事物发展阶段的关键信号。这些信号可帮助人们准确判断变革对象的发展阶段,以便决定选择适宜的变革策略。此5个关键信号构成系统,被视为使变革具有可持续性的关键系统,可为科学构建变革中的关键和首要的目标问题,减少变革失误提供科学支持。可持续适应性内构件(见图2-4,图2-5),是由“适时、适度、连续”三个核心要素构成的可持续变革系统内模型,其作用是,从根本上说明可持续变革机制的来源,揭示出实现变革有效而可持续的内在机理。此模型源自于对复杂适应系统变革机制的探索,是可持续变革理论最深层的本质内核。其核心思想是,变革策略和变革干预强度的选择,要与变革对象在发展不同阶段上的特点相适应。是“整合的”“包容的”“可永续的”变革系统理想状态模型。第二,形成了 3个配套的理论操作工具:(1)可持续变革等级量表(表7-4)。本量表可在三个方面为选择变革路径提供支持:一是根据“方向、张力、节奏、内涵、广度”几个关键要素间关系的规律,识别事物发展阶段;二是根据事物发展的阶段,选择适宜的变革策略;三是根据变革策略确定改革内容,并由此确定变革在制度体系、组织结构、文化价值等几个方面实现变革的任务目标;(2)变革策略整合模型(图7-4)。整合已有变革理论中孤立使用的不同变革模型而形成的变革类型选择参照表;(3)可持续变革三层任务操作框架(图7-5)。可持续变革实施过程路线图,是一份有助于改善变革质量的操作性工具。该工具可为克服变革实施的随意性提供设计规范和原则。本研究提出的可持续变革理论的中心思想是,生态、适应及可持续性,即有节律有张力并且节律张力合理的连续可持续性的变革过程。研究的主要突破:一是使变革系统自身成为了与时代相适应的可持续适应性系统;二是为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开辟了新道路;三是在现有维持型变革基础上,使变革类型得到了扩展和完整。事物的发展总是按照两个相对的方向运行而不断循环往复的,传统变革理论关注的是保持事物已确定状态下的稳定问题,本研究关注了另一个方向上的问题,即发展与突破的问题,亦即如何推动某种新质事物产生的问题。

施洪亮[2](2017)在《普通高中学校特质的内生发展路径研究 ——以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为解读对象》文中提出高中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是一个教育研究的重要主题。在当前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的背景下,普通高中如何提升内涵、深化改革与发展,也成为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为此,本研究选择了以学校特质内生发展路径为论文选题。论文首先围绕选题进行了文献梳理,提出了不同于特点、特色的学校特质概念。特质是指一所学校整体上所具有的内在独特品质和呈现出来的独特型态,具有相对稳定性、整体弥漫性和表里统一性。特质由学校内生、积淀渐成,它表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目标及发展策略中,呈现在学校的组织形态、制度及各项活动和环境中,体现在教师队伍的精神状态及行为方式上,其教育价值与成效,最终由学生的身心发展质量、精神面貌与个性品质集中呈现。在明确了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以长时段、分阶段为纵轴,以学校发展内外环境、关键事件、基本策略和特质发展状态为横轴,纵横交织的分析个案的框架。进而综合运用文献分析、个案研究、访谈等方法,对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近60年学校发展中生成的特质及其内生过程进行了深度解读,梳理了二附中特质内生发展路径,包括:特质萌芽期(特质以全息"基因"的方式生成)、文革逆境期(特质隐而不显)、第二次腾飞期(特质初步形成,在学校多领域得到体现)、转创特色期(因校内外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特质开始游离)、第三次腾飞期(特质在积淀中丰富成熟,在学校教育教学各领域得到体现)和提升自觉期(有意识提炼,特质凝聚为"追求卓越"的自觉认识,努力使学校教育的诸方面都发生更高层次的发展)等六大阶段。通过个案研究的具体分析,本论文提出了对普通高中特质内生力路径具有一定普适价值的若干思考与建议。首先,学校特质是"内生"的,不是"外加"的,它往往先蕴含于具有整体性的全息式基因中。其次,学校特质是持续内生、长期积淀形成的,不是短期效应,一般需经数十年转化、发展、整合、深化,才能渐成校内共识、校外认同的鲜明的"学校特质"。其三,学校特质的内在发展路径是学校特质在内部生成并发展的过程记录,发展的动力主要靠内生力,不是仅由外力推动或外部环境造成的,内力要善于辨识、转化外力,不能排斥外力,亦不能随外力摇摆。其四,学校特质的内生发展路径每个阶段都包含着"学校自我"的清晰意识、策略行动、阶段形成,并实现自我累进与突破等方面,每个阶段的发展最终会提升为自觉的内生机制,使学校发展阶段持续,呈现自觉、主动的自组织状态。

胡纵宇[3](2015)在《从“组织化运作”走向大学治理 ——以C大学和A学院合并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国高校合并大潮兴起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已基本告一段落。随着高校合并融合进程的深化,以及人们对合并研究的不断深入,高校合并的利弊得失日益清楚地呈现在人们面前。现时如果再有高校自主决策选择合并道路,人们有理由认为新的合并进程有可能避免前面集中性高校合并存在的很多不足,从而得到师生更多的支持。本文试图通过C大学与A学院合并的案例研究来呈现多年教育改革背景下大学治理水平的现状。案例表明,即使在上一轮合并潮基本结束十年后的今天,自上而下,充分运用组织的力量,通过组织的途径,实现组织目标的“组织化运作”依然主导了两校合并的进程。组织化运作延续了教育的“行政化”趋向,与大学“松散的组织系统”的特性相冲突,使合并决策带有“理想导向”的特点,改革过程“工程”色彩浓厚。高校合并及后期整合过程中,一些“组织决策”成为合并争端的焦点。学校决策者和管理者忙于救急,整合过程中对矛盾过度退让,人为因素过多干扰决策,合并磨合过程艰难而反复。作为利益主体的普通教师和学生与决策层信息不对称,教师、学生、管理者等在合并中有着复杂的利益诉求,合并高校双方的教师都将自己归为合并的被剥夺者,改革动力不足。学科布局、人事安排、人员考核晋升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等学校发展中的重大决策,缺少有力的统筹和系统支持,学校管理趋向“碎片化”。C大学合并进程诸多问题的根源在于“组织化运作”模式下教育变革形式与变革精神的断裂。新C大学后续改革以及今后高等教育改革仍然需要“去行政化”,使大学按照自身发展规律进行顶层设计,坚持特色发展,使内部改革成为一种常态。高校决策者应更多关注改革中的“人”,注意维护个人愿景,增加变革动力,守护大学的尊严和教育者的尊严。社会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应支持高校通过大学章程的制定与实施,依法治校,民主决策,不断提升治理能力,依据大学运行的基本逻辑解决大学系统的组织控制和利益相关者的权利保护问题,使大学得以从组织化运作走向现代治理。

潘国青[4](2012)在《上海市学校教育科研三十年发展与前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回顾了上海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科研三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从机构建立、队伍建设、机制运行、专业引领、研究方法、成果推广等方面提炼了基本做法和成功经验,并提出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策略。

郭德峰[5](2012)在《为了共同的教育理想——忆普教科研三十年中的三位老友》文中研究指明上海普教科研三十年经历了从初创到繁荣的景象,作者从一名基层学校教师和县科研室主任的角度,回忆了与三位代表性人物(李洪曾、施家琦、顾泠沅)的交往,叙述了他们为了共同的教育理想不断探索和创新的事迹。

广少奎[6](2005)在《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及其行政制度研究》文中认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是中国教育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整体进程的重要阶段,也是这一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作为统帅全国教育的总枢府,它的组织构成与具体运作,对于这种转变的顺利与否影响甚巨。对国民政府教育部进行专题性考察,不仅可以全方位展示教育部的历史运作,有助于我们了解国民政府时期教育的历史面貌,而且可以进一步梳理教育部发展的历史脉络,总结和分析中央教育行政的经验和教训。这对于当前的教育行政工作,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运用制度经济学的路径依赖理论对国民政府教育部进行历史考察,是本文的一个基本思路。在此基础上,本着问题决定方法的原则,本文还釆借了其它一些理论,如权力政治学理论、行政管理学理论等等,用以辅助路径依赖理论,共同致力于对教育部的历史解读。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计量分析法等方法,力求对教育部的运作做较为深入、具体的考察。 本文第一章主要是对教育部的历史演进、各个时期教育主政者的变动状况以及教育部的主要兴革进行考察,并将以下各章所涉及的内容,提要钩玄地在此加以论述。通过这种考察和论述,既是为以后各章的进一步论述提供相应的背景和铺垫,也是为此后具体考察教育部的各项运作提供一个整体性的轮廓;同时,通过这种考察,在坚持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前提下,笔者将国民政府教育部及其教育行政制度的演进分成四个时期,即奠基期、成型期、变更期和调整期。以下各章即基本遵循这一脉络和思路,逐次展开对教育部自身及其与各方关系的具体考察。 从第二章起,本文开始对教育部及与教育部有关的各个方面进行专项性考察。第二章主要立足教育部的派系背景,对各个时期教育部的人事关系以及决策方式作了细致的分析、对照和梳理。在此基础上,阐明了教育决策的实质及其所造成的影响,进而指明了教育制度由路径依赖转向路径锁定的历史必然性。第三章从教育部的自身构架入手,首先对不同时期教育部的各种机构(常设机构、直属机构、附属机构以及与其它各部会联合建立的机构)作出了比较分析、对各机构的职能界定状况进行了综合阐述,并分析了各时期教育部的人员编制状况;其次,从立法建制、规划统筹、经费资助、学术奖励、视察指导及教育辅导等方面对教育部的基本职能

冯明[7](2005)在《所罗门宫之恋 ——上海市普教科研史研究(1978年——2002年)》文中指出本研究以1978年至2002年上海市普教系统教育科研的社会活动为研究对象,以科学社会学的研究传统为理论背景,从文化、共同体及(奖励)制度三个方面建构上海普教科研历史变迁图景。基于对历史事实的梳理、理论问题的思辨以及历史图景的建构,本研究获取上海普教科研历史发展的若干特征、经验并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建议。科学社会学是本研究的主要理论背景。基于默顿、库恩、克兰以及中国学者在科学文化、共同体以及科技奖励等研究领域的思路、方法、理论及观点,从而获得本研究值得关注的历史问题。文化建构方面,本文关注上海普教科研的外在文化价值体系,包括政治文化与教育文化;上海普教科研的内在文化价值体系,包括价值建构与科研范式变迁。共同体方面,聚焦于作为骨干的市教科所--区县教育科研组织的生成、互动、嬗变及其背后的交流与沟通变迁。奖励制度方面,既分析在不同时期的奖励制度的特征及变迁历程,同时对普教科研奖励体制与普教科研共同体之间的关系给予积极关照。通过理论的运用及历史的梳理,我认为二十多年上海普教科研的历史变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普教科研共同体的发展是普教科研整体发展的中轴;区县普教科研精英与市普教科研精英的互动是体制创新的核心动力;经验理性与合作反思是上海普教科研文化建构的核心特征;上海普教科研奖励体制从层次递进型体制向功能细分、混合型体制发展。基于上述分析,我对上海普教科研的进一步发展有如下建议:开拓文化建构的建制空间和文化资源,在维持原有文化精英的基础上,吸收不同领域、地域的资源,构建适应普教科研发展的文化价值体系;构建上海普教大科研共同体,特别是原有普教科研精英与热衷普教科研的大学研究人员的合作、交流;加大制度创新,促进功能细分、混合型科研奖励体制的完善。

朱希安[8](2002)在《中国珠算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报告(2002年10月26日)》文中认为

马联芳[9](2003)在《庆祝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成立2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文中提出 2002年12月19日在上海市大同中学礼堂隆重举行“庆祝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建所二十周年暨上海市第二届普教科研成果推广奖、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校教育科研成果奖颁奖大会”。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张民生、老教育家吕型伟和市教科院领导出席大会并为250多位获奖者发奖。来自各区县教育局、教师进修学院、科研室、中小学和幼儿园的领

二、庆祝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成立2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庆祝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成立2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可持续变革研究 ——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2010-2015)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一) 选题经过:对识别一个真问题的警醒和追求
        (二) 选题反思:是否为一个真问题及研究的可行性
    二、研究问题及研究目标
        (一) 研究问题及研究目标的总体思考
        (二) 研究问题和研究目标的具体呈现
    三、研究意义及研究创新
        (一) 研究意义
        (二) 研究创新
    四、研究综述
        (一) 有关终身教育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二) 有关变革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 研究综述小结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第一章 可持续变革研究面临的基本问题
    一、可持续变革研究的问题阐释
        (一) “变革我们的世界”和“如何变革我们的世界”
        (二) 变革规律及“可持续变革”的思考框架
    二、可持续变革研究面临的基本问题
        (一) 研究的起点和目标方向问题
        (二) 研究的基本概念问题
    三、本研究基本问题的尝试性解释框架
        (一) 关于起点和方向问题的解释框架
        (二) 关于基本概念问题的解释框架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可持续变革研究框架建构
    一、探索人类社会复杂系统奥秘的工具:CAS
        (一)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阐释
        (二)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的适切性
    二、基于复杂适应系统(CAS)的变革机制初探
        (一) 变革机制的宏观视域:人类社会复杂适应系统分析
        (二) 变革机制的中观探察:变革真相与理想道路寻求
        (三) 变革机制的深层探源:理想变革的适应性内模型及其含义
    三、复杂适应系统(CAS)变革机制下研究框架建构
        (一) 本文案例: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界定
        (二) 研究空间:逻辑与实证之间的往返穿梭
        (三) 研究框架:多视角分析框架的组合尝试
第三章 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为案例的研究设计
    一、案例意义:独具解剖和研究价值的典型实例
        (一) 大力推进的时代价值
        (二) 走出困境的研究价值
    二、案例的研究目标及分析单位
        (一) 研究目标
        (二) 拟解决的问题及分析单位
    三、案例的观察框架
        (一) 确保足够视域度的双维度观察思路
        (二) 变革的行动维度:启动—实施—成果
        (三) 变革的目标维度:理想目标—政策目标—实践目标
        (四) 双维度组合的案例观察框架构成
    四、案例的数据收集与数据分析
        (一) 数据收集:全面完整可靠多来源
        (二) 数据分析:数据因子—数据单元—数据链—数据库
        (三) 数据库建构
    五、信效度及伦理问题
        (一) 信效度
        (二) 伦理遵循
第四章 社会惯常视角的案例研究结果呈现
    一、试点启动:目标和规模
        (一) 理想目标——国家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再推进
        (二) 政策目标——新世纪中国迈向终身教育的规划纲要及实施
        (三) 实践目标学校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
        (四) 一场空前规模的教育改革
    二、试点实施:项目背景及行动策略
        (一) 学习型城市建设项目
        (二) 开放大学建设项目
    三、试点结果:成效及制度化情况
        (一) 学习型城市建设——向世界亮出一张靓丽的名片
        (二) 开放大学建设——新历史起点上升起的一颗新星
        (三) 不能不提的部分特别的改革者队伍
        (四) 制度化成果——标志性文件及机构变化
第五章 局内人视角的案例评估与反思
    一、经验启示:愈是基础性改变,愈能解决整体性问题
        (一) 试点案例改革成功推进的主要经验
        (二) 打散重组战略转型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三) 试点案例战略转型经验的重要启示
    二、教训反观:愈是局部上的困境,愈在折射着全局性后果
        (一) 试点过程遇到的问题及困境
        (二) 问题困境所致的阻滞性变革难题
        (三) 试点案例问题及困境的深刻警示
    三、试点结果的评估与反思:终身教育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
        (一) 挤在方格子里的变革图景
        (二) 试点结果并非为全局性问题的答案
        (三) 冷静审视局部性改革成效
第六章 研究者视角案例改革路径的探察与审思
    一、研究者视角试点案例改革模式的探寻
        (一) 试点运行的改革系统环境
        (二) 试点运行的改革内生空间
        (三) 试点改革模式的形成及影响过程评估
    二、试点改革路径的审视与反思:与解决终身教育问题南辕北辙
        (一) 并非为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的适切路线
        (二) 单一维持型模式的方向错误与不可持续性
    三、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案例的理论启迪
        (一) 对一项好的改革之关键要素的理论启示
        (二) 案例研究结果与理论假设的模型匹配
第七章 可持续变革理论构建及终身教育建设改革路径重构
    一、可持续变革理论的系统构建
        (一) 名称来历及本研究的新定义
        (二) 理论构建的前提及关键所在
        (三) 可持续变革理论体系的整体构成
        (四) 可持续变革的理论属性及优越性
    二、范型:可持续变革理论下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路径重构
        (一) 五要件内涵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目标的识别与建构
        (二) 可持续变革等级量表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路径选择
        (三) 三层任务操作框架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的方案设计
结论
    一、研究回望
    二、研究结果及主要贡献
        (一) 变革理论的系统探索
        (二) 方法论的新尝试
    三、研究局限及研究展望
        (一) 研究局限
        (二) 研究展望
    四、中国教育改革及试点案例的对策与建议
        (一) 对教育改革进行系统诊断和修复
        (二) 终身教育体系构建重新审视再出发
    附: 可持续变革视域下的中国教育改革生态诊断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研究访谈提纲
附录2: 关键人物访谈信息一览表(局内人与局外人)
附录3: 中国学习型城市建设进展情况调查问卷(一)
附录4: 中国学习型城市建设进展情况调查问卷(二)
附录5: 关键文件一览
附录6: 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获奖
致谢

(2)普通高中学校特质的内生发展路径研究 ——以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为解读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 核心问题的提出
        (二) 问题提出的实践背景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 普通高中
        (二) 学校特质
        (三) 内生发展路径
    三、文献述评
        (一) 中国近40年高中教育改革发展过程述评
        (二) 关于学校特色及特色学校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述评
        (三) 关于学校发展及学校特质内生发展的路径研究述评
    四、研究的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五、研究设计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对象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过程
第二章 学校特质内生发展路径的理论初探
    一、学校特质概念的理论架构
        (一) 学校特质概念的由来
        (二) 学校特质的内涵解读和分析框架
    二、学校内生力和内生发展路径简析
        (一) 学校内生力的概念解读
        (二) 学校特质的内生发展路径
    三、学校特质内生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
        (一) 学校特质内生发展路径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二) 学校特质内生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
第三章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特质内生发展路径的个案解读(上)
    一、特质萌芽期(1958-1965)
        (一) 学校发展的内外环境
        (二) 关键事件
        (三) 基本策略
        (四) 学校特质发展状态及评析
    二、文革逆境期(1966-1976)
        (一) 学校发展的内外环境
        (二) 关键事件
        (三) 基本策略
        (四) 学校特质状态及评析
    三、二次腾飞期(1977-1990)
        (一) 学校发展的内外环境
        (二) 关键事件
        (三) 基本策略
        (四) 学校特质状态及评析
第四章 华东师大二附中特质内生发展路径的个案解读(下)
    一、转创特色期(1991-2001)
        (一) 学校发展的内外环境
        (二) 关键事件
        (三) 基本策略
        (四) 学校特质状态及评析
    二、三次腾飞期(2002-2010)
        (一) 学校发展的内外环境
        (二) 关键事件
        (三) 基本策略
        (四) 学校特质状态及评析
    三、提升自觉期(2011至今)
        (一) 学校发展的内外环境
        (二) 关键事件
        (三) 基本策略
        (四) 学校特质状态及评析
第五章 二附中学校特质内生发展的再思考
    一、二附中学校特质的基本表现
        (一) 站在时代浪尖,敢为人先、勇于自我突破的改革魄力
        (二) 尊重学术、自由民主、实事求是,按教育本真办学的大学附中气质
        (三) 在优势背景下坚持向内用力,用研究推动改革和发展的卓越师生
        (四) 在逆境中转危为机、愈挫愈勇、奋斗制难的智慧力量
        (五) 开放大气、放眼全球,兼济天下,携手同行共担当的气度
        (六) 以人为本,爱在二附中,和谐温馨的校园氛围
    二、二附中学校特质内生发展路径的基本经验
        (一) 二附中特质内生发展过程中的多重选择
        (二) 二附中学校特质内涵理解的提升
        (三) 二附中特质发展路径的独特性思考
    三、个案研究的所得所思
        (一) 如何提升普通高中学校特质的价值品位?
        (二) 学校特质研究之于教育集团化有何积极意义?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主要附件目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3)从“组织化运作”走向大学治理 ——以C大学和A学院合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意识
    二、理论框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实施
    五、研究的伦理考虑
    六、文献综述
第一章 组织化运作的“理想导向”
    第一节 在“工程”的旗帜下——合并决策的整体视角
    第二节 何以是被剥夺者——合并决策的个体视角
第二章 组织化运作的组织化应对
    第一节 复杂的利益诉求——何为应该坚持的根本利益
    第二节 艰难反复的接轨进程——合并磨合的迂回轨迹
第三章 组织化运作的管理之伤
    第一节 从碎片化到有机联系——高校呼唤决策支持系统
    第二节 “管”或“理”—C大学《大学章程》的探讨
第四章 组织中的改革对象或大学的主人
    第一节 责权利的分离——“一级半管理”与二级管理
    第二节 共赢何以可能——一个融洽的新C大学三级机构
第五章 组织融合的钥匙与顶层设计
    第一节 学科融合的关键——“大信息”与“信息文科”的设计
    第二节 新C大学的再出发——分类发展,特色发展之路
第六章 结论:大学合并之于教育改革
    第一节 一元复始——大学改革的形式与精神
    第二节 人本情怀——守护教育的尊严和教育者的尊严
第七章 建议:从组织化运作走向大学治理
    第一节 他山之石——大学合并的自在节奏
    第二节 实践之行——告别大学改革的组织化运作
结语: 回眸与展望
    一、调查结果与现有文献的关系
    二、本研究的局限性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致谢

(4)上海市学校教育科研三十年发展与前瞻(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校教育科研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二、学校教育科研队伍的形成和壮大
三、科研机制的有效运行与多元发展
四、学校教育科研的指导和专业引领
五、普教科研内容、方法及成果的拓展
六、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与运用
七、学校教育科研的发展与前瞻
    (一) 提高认识, 理念引领, 进一步明确学校教育科研的定位和价值取向
    (二) 建立健全学校科研机构, 提升学校教育科研地位, 完善市、区县、学校三级科研网络运行机制
    (三) 加强专业引领和支持, 倡导开放合作研究, 提高学校教育科研水平
    (四) 加强学校教育科研骨干队伍建设, 促进学校教育科研可持续发展
    (五) 以知识管理理论引领, 优化教育科研管理, 搭建网络平台, 促进学校教育科研信息化
    (六) 改进和完善教育科研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优化教育科研生态环境

(6)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及其行政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一、研究对象、范围与旨趣
    二、研究状况与不足
    三、论文思路与框架
    四、研究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 教育部历史概述
    一、教育部历史回溯
        (一) 中央教育行政委员会和中华民国大学院
        (二) 大学院失败的原因分析
    二、抗战以前的教育部及其主要兴革
        (一) 教育部概况
        (二) 教育部的主要兴革
    三、抗战时期的教育部及其主要兴革
        (一) 教育部概况
        (二) 教育部的主要兴革
    四、战后至退走大陆期间的教育部及其主要兴革
        (一) 教育部概况
        (二) 教育部的主要兴革
第二章 人事与决策
    一、陈立夫与朱家骅的派系斗争
        (一) 陈立夫及其CC系
        (二) 朱家骅及其“新CC系”
        (三) 两大派系之恶交
        (四) 派系斗争之肇因
    二、教育部的人事斗争
        (一) 朱、陈两派的人事斗争
        (二) 人事关系问题之分析
    三、教育决策及其实质
        (一) 教育决策之表现
        (二) 决策实质之分析
第三章 机构与职能
    一、机构、职能与人员
        (一) 组织法的订颁与修正
        (二) 机构设置与职能界定
        (三) 教育部人员状况
    二、职能实施之考察
        (一) 立法建制
        (二) 规划统筹
        (三) 经费资助
        (四) 学术奖励
        (五) 视察指导
    三、简要分析与评价
        (一) 机构职能之分析
        (二) 机构职能之评价
第四章 教育部与社团整顿
    一、教育社团及其分类
        (一) 教育社团之性质
        (二) 教育社团之分类
    二、教育社团之概述
        (一) 教育社团之概况
        (二) 社团活动之特点
    三、教育社团状况之分析
        (一) 民前、民后教育社团作用之比较
        (二) 教育社团体制化的原因分析
        (三) 教育社团体制化的简要评价
    四、教育部与教育社团之关系
        (一) 民前、民后教育部与教育社团关系之比较
        (二) 教育部与教育社团关系之总结
第五章 教育部与学校管理
    一、教育部与学潮消长
        (一) 国民政府时期学潮概述
        (二) 学潮制止与秩序整饬
        (三) 分析与总结
    二、教育部与学生控制
        (一) 实行严格的军事训练
        (二) 施行严密的训导管理
        (三) 推行严苛的会考制度
        (四) 分析与总结
    三、教育部与教师管理
        (一) 教育部与小学教师管理
        (二) 教育部与中学教师管理
        (三) 教育部与大学教师管理
        (四) 分析与总结
    四、教育部与课程教材审定
        (一) 教育部与课程设置
        (二) 教育部与教材审定
    五、本章总结与评价
余论
    一、国民政府教育部及其行政制度转变原因之分析
    二、教育行政制度的理论建构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7)所罗门宫之恋 ——上海市普教科研史研究(1978年——2002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缘起
    第二节 研究对象
    第三节 研究基础
        一、史料基础
        二、理论基础
    第四节 研究思路
第二章 上海教育科研文化的建构与反思
    第一节 科研文化的内涵及其在本研究中视角的具体体现
    第二节 文化土壤
        一、政治文化
        二、教育文化
    第三节 初创时期的文化建构(1978年--1986年)
        一、价值建构
        二、问题建构
        三、方法建构
    第四节 全面发展时期的文化建构(1986年--1995年)
        一、关于时段划分的说明
        二、文化建构的时代背景与建制特征
        三、文化建构的内容
    第五节 纵深发展时期的文化建构(1996年--2002年)
        一、建制变革与时代命题
        二、文化建构的建制特征
        三、建构焦点--以《教育科研新视角》为分析文本
第三章 上海教育科研共同体的发展
    第一节 科研共同体的内涵
        一、何谓科研共同体
        二、科研共同体的意义
        三、科学社会学视野下的普教科研共同体
    第二节 科研共同体的初创(1978年--1985年)
        一、上海市教科所的诞生
        二、一会、一班、一刊
        三、市教科所的功能与机构
        四、科研共同体之雏形
    第三节 科研共同体的壮大(1986年--1992年)
        一、区县教育科研机构的扩编和正规化诉求
        二、基层学校科研模式的发展
        三、上海普教科研共同体的状况--以第二、三、四届上海市普教科研成果奖获奖名单分析为例
    第四节 科研共同体的多样化(1992年--2002年)
        一、市级科研基地的源与流
        二、基地学校的源与流
第四章 上海普教科研奖励体制的变迁
    第一节 科研奖励体制的内涵
        一、科研奖励的含义及运行机制
        二、本研究关注的上海普教科研奖励变迁史问题
    第二节 层次递进型奖励体制的形成(1983年--1992年)
        一、羞涩的玫瑰(1979年--1982年)
        二、春蕾绽放--上海县的尝试,1983年
        三、山花浪漫--全市科研奖励体制的形成(1984年--1987年)
        四、新芽初露--体制的初步完善(1988年--1992年)
    第三节 层次递进型奖励体制的完善与嬗变(1992年--2002年)
        一、上海市普教科研成果推广奖的设立
        二、上海教科院学校教育科研成果奖
第五章 反思与建议
    第一节 对上海普教科研历史的反思
        一、普教科研共同体的发展是普教科研整体发展的中轴
        二、区县普教科研精英与市普教科研精英的互动是体制创新的核心动力
        三、经验理性与合作反思--上海普教科研文化建构的核心特征
        四、上海普教科研奖励体制正向混合型、功能细分体制发展
    第二节 上海普教科研发展的若干建议
        一、开拓文化建构的建制空间和文化资源
        二、构建上海普教大科研共同体
        三、加大制度创新,促进普教科研奖励体制的完善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庆祝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成立2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可持续变革研究 ——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2010-2015)为例[D]. 徐莉. 华中师范大学, 2017(12)
  • [2]普通高中学校特质的内生发展路径研究 ——以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为解读对象[D]. 施洪亮.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3]从“组织化运作”走向大学治理 ——以C大学和A学院合并为例[D]. 胡纵宇. 南京师范大学, 2015(12)
  • [4]上海市学校教育科研三十年发展与前瞻[J]. 潘国青. 上海教育科研, 2012(11)
  • [5]为了共同的教育理想——忆普教科研三十年中的三位老友[J]. 郭德峰. 上海教育科研, 2012(04)
  • [6]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及其行政制度研究[D]. 广少奎. 华中师范大学, 2005(06)
  • [7]所罗门宫之恋 ——上海市普教科研史研究(1978年——2002年)[D]. 冯明.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5)
  • [8]中国珠算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报告(2002年10月26日)[J]. 朱希安. 齐鲁珠坛, 2002(06)
  • [9]庆祝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成立2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J]. 马联芳. 上海教育科研, 2003(01)

标签:;  ;  ;  ;  

上海教育科学院通识教育研究所成立20周年庆典活动举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